如何建设基于数字音乐资源网络教学与学习的web系统

基于WEB的网络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基于WEB的网络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不断发展。当前,网络教育在教育事业中已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在线学习的这样一种教育方式,可以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表明,良好的网络学习系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这对于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
云南师大文理学院地处边疆,教育经费的投入相对比较薄弱,加之学校还分为多个校区,这对于学校的教学管理等诸方面带来了许多不便之处。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开发适用于本校的网络学习系统已成大家的共识。本论文就是以云南师大文理学院的管理现状为依托,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建设适合于该校的网络学习系统进行了尝试,所作的主要工作如下:
(1)以信息化技术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云南师大文理学院独立学院的办学情况,分析了网络学习的内涵及特点、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开发网络学习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认真调研;
(2)根据网络学习的认知原理、过程以及软件工程的方法,认真研究网络学习系统的需求关系。对网络学习系统的功能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对相应所需的数据结构进行了设计;
(3)对网络学习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该系统的实现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4)对网络学习系统最终实现进行了应用测试。该系统整合了学院各种教育、学习资源,并采用双向动态管理模式来管理资源。该系统操作简便,在系统化、规范化,等各方面都实现了预定目标。
本系统系统功能实现良好,操作简便、资源丰富、易于查找,基本实现了结构化、系统化、规范化,达到了预期理想;同时整合了学院各种教育、学习资源,并采用双向动态管理模式来管理资源,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TP393.09【目录】:
ABSTRACT5-9
第一章 绪论9-13
1.1 立题背景及意义9
1.2 国内外网络学习系统发展现状9-10
1.3 现有网络学习系统存在的问题10-11
1.4 建设目标及系统特点11-12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12-13
第二章 网络教育学习概述13-21
2.1 网络教育学习的界定13-15
2.1.1 网络教育学习的定义13
2.1.2 网络教育学习的特点13-14
2.1.3 网络教育学习系统要素14-15
2.2 基于 Web 的学习概述15-19
2.2.1 WEB 的定义15-17
2.2.2 WEB 特点17-18
2.2.3 WEB 环境下的学习特点18-19
2.3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概述19-21
第三章 系统设计的理论依据及技术基础21-34
3.1 理论依据21-25
3.1.1 信息化教育观理论21
3.1.2 系统理论21-22
3.1.3 教与学的理论22
3.1.4 信息化教学设计22-23
3.1.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23-25
3.2 技术基础25-34
3.2.1 Browser/Server 三层结构25-26
3.2.2 ASP 与IIS26-27
3.2.3 Web 数据库管理系统27-32
3.2.4 Access 2000 数据库32-34
第四章 系统的详细设计34-46
4.1 系统设计思想34-35
4.2 系统设计原则35
4.3 系统功能设计35-36
4.4 系统总体框架36-39
4.5 系统数据库设计39-46
第五章 系统的关键技术实现46-66
5.1 用户子系统46-52
5.2 资源管理子系统52-53
5.3 在线调查与评价子系统53-59
5.4 视频学习59-60
5.5 文件上传60-62
5.6 论坛管理62-63
5.7 发表新贴管理63-66
第六章 系统的应用与测试66-70
6.1 用户子系统测试66-67
6.2 资源管理子系统测试67-68
6.3 在线调查与评价子系统测试68-70
第七章 结论70-71
参考文献72-7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美蓉;[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1期
黄娟;李克东;;[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5期
朱培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01期
李克东;;[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04期
李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坚;[N];中国教育报;200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晓红,桂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陶玲,张晓文;[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孙雯;;[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滕瀚,唐智松;[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李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丁亚元;邹斌;;[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李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李震,刘惠根;[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陶秀凤;周鸣争;;[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吴梅君;刘冰;;[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茂生;;[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马克;王耿峰;徐新;;[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王运成;任年民;张建平;结凤克;柴常谦;;[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郑亚;刘文;余菲;;[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翟曙光;;[A];'2005数字江苏论坛——电子政务与地理信息技术论文专辑[C];2005年
王丽珍;;[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蒋丽萍;;[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李湘;;[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黎文苑;欧强飞;;[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张宝;肖丽红;徐连生;;[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玉清;[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胡海明;[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郑惠江;[D];天津大学;2010年
童亮;[D];重庆大学;2011年
何纯玉;[D];东北大学;2009年
孙鹏;[D];东北大学;2009年
王德康;[D];浙江大学;2001年
张晓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年
吕旭东;[D];浙江大学;2002年
哈进兵;[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鹏帅;[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庞绪峰;[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解卫卫;[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宋洪俊;[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谢黎黎;[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谷梅檀;[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王君竹;[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田雄;[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蒿淑勤;[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魏向辉;[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克东;[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吕俊峰;[J];电力信息化;2005年01期
;[J];中小学电教;2006年05期
王崧;;[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黄琴,杨贯中,孔婷,陶勇;[J];计算机工程;2005年05期
王云;;[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34期
王冬梅;翟璐璐;谢维奇;;[J];光盘技术;2008年11期
高振国;刘彦文;赵蕴龙;王春生;;[J];实验室科学;2011年05期
王海洋;;[J];科技信息;2010年34期
牟艳娜;;[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Z1期
张大苹;潘春华;;[J];现代情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卓;贺君婷;;[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李怀龙;周荣刚;张侃;;[A];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吕文彦;余昊;翟凤艳;秦雪峰;王国昌;;[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小梅;[N];贵州日报;2009年
本报首席记者
杨帆 记者
李志峰;[N];重庆日报;2010年
黄良进 邓琳;[N];北京商报;2008年
魏爽;[N];青海日报;2009年
黄朝武;[N];农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强;[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云帆;[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赵曦颖;[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严芳;[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董安美;[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王慧婷;[D];厦门大学;2014年
焦迪楠;[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秦军昌;[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梁兴连;[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周莉;[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刘全;[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实现.pdf7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the application of
campus network with
high-speed broadband has
popularized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ll the school teachers have been actively developing and making
the multimedia courseware and the on-line course. A set of simple and efficient on-line
teaching support measures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on-line teaching.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on-line teaching design patterns, the overall structure
implementation steps
implementation of
examples, it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in teaching
educational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realizes the main function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network teaching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 the general analysis of the system, it can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Communication. It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on-line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pecific example of the on-line learning. 2.
On-line management. It
divided into
following sections,
management of
management of
network tests,
management of the resources circulation and application. On-line management of users
is the base of the module. The whole system is implemented by the users’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ctivities
carried out among the school teaching resources. School re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1.1课题背景
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信息技术越来越影响到社会及生活的各个领域, 人们对音乐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及学习更为便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已经是一种文化,音乐这一门可以让人们精神享受的艺术也开始成为了人们普遍追求和赏析的方向。可是由于数字乐曲资源越来越多,进行管理很难,并且管理的效率不高,管理系统也比较缺乏,而音乐资源库的实现改变了这一状况。它本身就是一个数字音乐交互网站,用户通过它的方便、快捷、安全地实现经典纯音乐乐曲的搜索查找乐曲,并能在线实时试听,将自己喜爱的乐曲进行下载,为广大的用户建立一个网络纯音乐资源的管理和收藏的平台。
1.1.1音乐资源库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管理应用,新技术在音乐方面相对滞后的状况正在逐步的改善,国内外的网上用于教育和研究的音乐资源库日益丰富,在国内各大艺术院校,音乐学院等都开始建设了适合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使用的资源库。由最开始的构想到现阶段正在建设的音乐资源库,但是他们大多以校园网为平台建立的音乐资源库,有其他的教育资源库相同他们的这些资源库在计划阶段过分的追求“大而全”,实施阶段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难以有保证,最后徒有一个空壳,实际利用率很低。他们对资源库的管理不是很到位,在建设中没有达到理想的资源库。
就以教育为主题的音乐资源库来说,在国内一些著名公司开发建设的号称学科品牌齐全的资源库中,根本没有音乐科。就国内的一些资源网站的音乐资源进行研究,发现现阶段的音乐资源网站很是繁多,内容很是杂乱,主题不突出而且管理系统缺失。
互联网给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超媒体资源,为广大的学习者创造出了一种由他们自行控制的娱乐环境,可如果长期手动从网上找寻,就会产生一种无从适从的感觉,从而降低广大学习者的兴趣。目前有很少系统能实现这种音乐资源库的
功能,更在以下方面涉及不多:没有实现在线实时试听,不能进行乐曲的下载;很多的音乐网站只是线性的,不是层次状或网状的,。
由上可看,音乐资源库的好与坏,严重影响了学习者对一个音乐系统的评价,同时也影响了系统使用的效率。因此音乐资源库是一个很有必要的娱乐系统,并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1.2 音乐资源库的要求
音乐资源库的目标是为了更加有效的管理音乐资源同时使用户准确地快速的定位自己的喜好,同时能快速、方便地查询新乐曲和自己喜爱的乐曲。所有乐曲都在一个规范的数据库后台,并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这就为快速查找有很大的改良作用。但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音乐资源库也在需要不断的发展。
概括来说运行音乐资源库应该支持窗口,支持音频。我们认为,音乐资源库并不是功能越多越好,而要有了用户所需求的功能就行,这有效的保证了速度性和系统的运行性。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为时空自由、资源共享、系统开放、便于协作提供了支撑。但是,目前大量的音乐资源库只是停在网络单一的水平上,并没有实现动态的个人化服务。存在主要的问题主要有:
(1)不能实时的试听;
(2)还必需安装播放器,不能用一个系统实现全部功能;
(3)缺乏个人化服务,不能针对每个用户实现个性功能,比如对音乐的下载;
(4)缺乏对乐曲的评价功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
(1)实时收听这个功能应该在Web Server 客户Form 和数据库三方面有紧密的联系,通过视图,存储过程等可以加快这三者之间的联系;
(2)同时我们在音乐资源库内集成了播放器,用Microsoft Media Player播放器,能播放大多数不同格式的歌曲;
(3)针对用户的乐曲的需要,我们可以实现用户乐曲的下载的功能;
(4)增加了一个乐曲评价打分的系统,可以了解用户对该乐曲的喜好程度。 只有达到了这些要求,音乐资源库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音乐资源管理和用户个性化服务的作用。
1.2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目前音乐资源库大多存在着音乐资源的共享、管理和乐曲的分类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限制音乐资源库智能化管理的关键原因。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使音乐资源库不仅可以检索歌曲资源,同时充分发挥其“试听”“下载”等功能,以实现网络音乐库系统真正的智能化管理。
具体而言,它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乐曲根据不通过的时期、风格、乐器以及大师经典的分类进行对乐曲的管理,使用户进行浏览资源时更加的简洁明了,可以直接去寻找自己所需的资源,适应不同用户的个性化服务,能根据不同用户的兴趣给出相应的功能。
本论文就是为了解决或改善音乐资源的管理效率的问题,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达到音乐资源库的真正目的
总之,本课题的研究为音乐资源的有效组织、管理,的规范化等各个方面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指导和实现方法。
1.3相关技术介绍
1.3.1 ASP语言
ASP是Active Server Pages的简称,是服务器端脚本编写环境,是一套微软开发的服务器端脚本环境。ASP是一种包含了使用VB Script或Javascript脚本程序代码的网页。当浏览器浏览ASP网页时, Web服务器就会根据请求生成相应的HTML代码然后再返回给浏览器,这样浏览器端看到的就是动态生成的网页内容。通过ASP可以结合HTML网页。ASP指令建立动态、交互且高效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ASP本身并不是一种脚本语言,它只是提供了一种使镶嵌在HTML页面中的脚本程序得以运行的环境。ASP程序其实是以扩展名为.ASP纯文本形式存在于WEB服务器上的,可以用任何文本编辑器打开它,只需将.ASP程序放在WEB服务器的虚拟目录下,就可以通过WWW的方式访问ASP程序了。ASP对象 ,Active Server Pages提供五个内置的“对象”(object),你可以直接调用:
1.Request:取得用户信息。
2.Response:传送信息给用户。
3.Server:提供访问服务器的方法(methods)和属性(properties)的功能。
4.Application:一个应用程序,可以在多个主页之间保留和使用一些共同的信息。
5.Session:一个用户,可以在多个主页之间保留和使用一些共同的信息。在多个主页之间共享信息 。
ASP开发的应用程序,可以在多个主页之间保留和使用一些共同的信息,ASP提供两种适用范围,如下:
1.Application:Application 的所有信息,在一个应用程序,多个主页之间,可以让所有的用户共同使用。
2. Session: Session的所有信息,仅适用于一个用户。
1.3.2 ADO访库技术介绍
ADO(ActiveX Data Objects)是一组优化的访问数据库专用对象集,为ASP提供了完整的站点数据库访问解决方案。它可作用于服务器端,以提供含有数据库信息的主页内容。通过执行SQL命令,让用户在浏览器画面中输入、更新和删除站点服务器的数据库信息。
ADO使用内置的Record Sets对象作为数据的主要接口。ADO可使用 VBScript、JavaScript语言来控制对数据库的访问,以及查询结果的输出显示。
ADO可连接多种支持ODBC的数据库,如Access、SQL Server、Oracle、Info rmix等。
在使用时,首先需在控制面板的ODBC中建立相应的DSN(数据源名) 。要选择系统数据源名,指定所用的驱动程序,如&Microsoft access&,在数据来源名称中输入DSN名,并选定服务器和数据库。
1.3.3 B/S模式介绍
A 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TCO)。以目前的技术看,局域网建立B/S结构的网络应用,并通过Internet/Intranet模式下数据库应用,相对易于把握、成本也是较低的。它是一次性到位的开发,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 WAN, 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它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服务器数据求一篇基于web的在线音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论文源代码_百度知道基于web的学生管理系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基于web的学生管理系统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