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十年代未购买一只怀表要多少广州银元世纪家居.

摘自畅销书《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有改动。刘宝红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当当、京东、亚马逊等各大网站有售,纸质和电子版。传统上,大批量行业如汽车、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等更依赖采购,因为产品成本的更大部分来自供应商。采购在这些行业的地位更高,也更完善。在美国,这些行业最早受到全球竞争的威胁,例如八十年代以来,美国的汽车和家电就被日本打得满地找牙,至今还没有恢复过来。不过生于忧患,全球竞争促进了这些行业不断改进,整体提升了产业水平,采购作为一个职能也是。这点从美国《采购》杂志颁发的年度金牌可见一斑:自1984年开始评奖到2000年,除了1997和1998两年,年度金牌得主由大批量行业垄断,包括施乐(1985)、克莱斯勒(1987)、福特(1990)、摩托罗拉(1991)、惠普(1992)、英特尔(1993)、本田美国(1995)、IBM(1999)、哈雷摩托(2000)等。这个奖项是由《采购》杂志评定,根据采购的贡献和表现,每年在美国公司中评选一个佼佼者,标志着采购在美国的最高水平。小批量行业,例如飞机制造、半导体设备、大型通讯、大型医疗、大型发电、化工设备等,向来以技术为主导,再加上采购种类众多,每件的采购量不过一年几十几百件,甚至几件,采购复杂度很高,采购流程、系统不完善,采购效率低,采购地位不高。这些行业要么是由政府保护(例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的航空业),要么进入门槛很高(例如飞机和半导体设备制造),全球竞争有限,客观上为死于安乐提供了条件。但是,一旦大环境变了,这些行业就面临灭顶之灾。例如上世纪七十年代航运解禁,基本上任何公司都可以进入航运业。用新加坡航空公司总裁许文辉的话说,皮包公司都可以开航运:飞机有专门的公司给租用,机场是租用,飞行员和全体机组人员也可以租用,航运公司要做的就是市场营销了。解禁的结果是竞争空前激烈,导致整个行业多年来亏多赢少,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行业总亏损超过自怀特兄弟试飞飞机以来的所有利润。以前低效运作下的各种问题浮出水面,价格、质量、交期、服务等只有达到更高标准才能生存。“911”更是雪上加霜,让整个航运业几乎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航运公司需要励精图治才能生存,也要求其供应商提高效益。用英语中的一句谚语说,就是石头沿着山往下滚:压力就沿着供应链向飞机制造商、引擎制造商、零部件制造商等传递,客观上给这些公司带来求变的动力。再如军工行业,上世纪九十年代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和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国防预算大幅下降,迫使大批军工企业向民用过渡,并提高效益。这些行业在中国看来很不起眼,但在美国却是举足轻重:航运是美国中长途旅行的主要方式,就如火车在中国;政府是美国最大的买主,而国防开支又是政府预算的重头戏;大型设备制造行业,例如半导体、医疗、通讯、化工、发电设施等是美国制造业的龙头,每个都是一年几百亿、成千亿美金的市场,近年来也受到全球竞争的有力挑战。直到2011年前后,美国一直是世界上的第一生产大国(不是中国),主要就是因为这些小批量行业。挑战就是机遇,压力就是动力。为生存,这些小批量行业系统地借鉴汽车、家电等行业的成熟经验,推动精益生产,优化供应链,整合供应商,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全面提高质量、成本、交期、服务、新产品开发等各方面的绩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小批量行业就开始在美国《采购》杂志的金牌榜上崭露头角,包括1997年的联合信号公司(后并入霍尼韦尔)、2003年的塞斯纳(Cessna,生产小型飞机,航空和工业产品巨擘德士隆Textron的一部分)、2005年的罗克韦尔柯林斯(生产通讯与航空电子系统)、2006年的联合技术(生产飞机引擎、直升飞机和多种工业产品等)。这些都是采购与供应管理几十年来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这些行业能够应对全球竞争、维持美国的领先地位所必需的。所以说,采购先在大规模生产行业成熟,然后发展重点转移到小批量的高科技行业,就如美国《采购》杂志金牌榜的历史所示。有趣的是,这些采购金牌得主几乎都来自制造业。对于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70%左右的服务业,采购与供应管理尚显初级。这或许是因为服务业所面临的全球竞争有限。但不能否认采购在服务业的巨大潜力。金融、保险、医疗、卫生、餐饮、批发、零售,都把营业收入的一大部分用于采购,同样面临各种的供应商问题。既然它们能够移植大规模生产行业的很多生产方式,例如把流水线用在快餐业,那么,它们移植制造业的先进的采购模式也只是时间问题。
就我个人来说,2000年到美国读商学院,学习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其时正值美国总结90年代在大批量行业的最佳实践,并向小批量行业全面扩散的时期。长期合作关系、Just in Time (JIT)、供应商管理的库存(VMI)、供应商开发、供应商早期介入、精益生产等都已在大批量行业发展成熟,尤其是汽车行业。在这些最佳实践背后,到处都能看到丰田、本田等日本汽车厂商的影子。可以说,在采购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美国主要是学日本。而对采购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影响,很少有公司能超过丰田。通用等美国汽车厂商也经常出现,不过大都是扮演反面例子的角色,比如敌对、短期的供应商关系。MBA毕业后,我到硅谷,进入半导体设备行业的泛林研发公司(Lam Research),从事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其时正值网络泡沫破灭,硅谷的高科技行业苦苦挣扎。穷则生变,这些企业全面导入别的行业的最佳实践,比如外包和全球寻源。在我进入的泛林研发,他们知道直接从汽车、家电等大批量行业导入这些实践跨度太大,因为产品特点迥异,在产品的复杂度上不可同日而语,对采购与供应链的挑战也不同。于是他们转向相邻的小批量行业,比如飞机制造行业,就从飞机制造商塞斯纳(Cessna)挖来一位名叫郎·拉塞尔(Ron Nussle, Jr.)的专家,主管采购与供应链管理部门,大力推进外包和相应的供应链转型。拉塞尔把我从商学院雇到硅谷,后来又成为我的导师(Mentor)。塞斯纳是美国《采购》杂志的“采购金牌”获得者,其采购部门的老总迈克·卡佐克(Michael Katzorke)来自霍尼韦尔,即以前的联合信号(也是“采购金牌”得主),卡佐克以前就职摩托罗拉(又一个“采购金牌”得主)。现在,你能看得出这清晰的路径图:摩托罗拉(大批量)è霍尼韦尔/塞斯纳(小批量,飞机制造)è泛林研发(小批量,半导体设备制造)。我非常有幸,能够参与泛林研发的部分供应链转型历程,十多年来,亲历了公司从7亿美金成长到40多亿美金年营收的发展历程,以及网络泡沫破灭、次贷金融危机等带来的重大影响,得以实践、观摩整个供应链的反应,以及采购如何从行政事务职能发展成战略职能。读商学院时,我在美国高级采购研究中心(CAPS Research)做助理研究两年,系统研究欧美企业的采购与供应链实践,又接受了摩托罗拉和霍尼韦尔系统的六西格玛黑带培训。所有的这些,在十几年后的今天看来,正如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讲的,所有的经历都连成了线、形成了片,融汇到一起了。而我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一书中,也随处可见小批量行业的影子,以及在批量小、品种多、技术要求高、对供应商依赖度高的情况下,如何管理战略供应商,提高供应商绩效,理顺供应链伙伴间的关系,增进供应链伙伴之间的连接,把成本做下来、把速度做上去。这些都是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重中之重。这本书的方法论呢,就是为解决这些最困难的问题。大家掌握后,其他相对简单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2016年1月份,我来深圳和上海,围绕我的畅销书,第78、79次推出专题培训。这个培训为期1天,从一个实践者的角度出发,围绕供应链管理,聚焦采购与供应商管理。应众多读者要求,这次是大课,以降低成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负担得起学费,而且特意安排在周六,以方便更多的人参加。人数限制在100人,招满为止,现在就报名。培训名称:《采购和供应商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时间地点:深圳(1月14日,周六)、上海(1月21日,周六)培训费用:2500元/人(公司付费,开国内咨询类发票)
1500元/人(公司付费3人及以上,或自费。自费开美国发票)
800元/人(自费2人及以上。自费开美国发票)报名详情,请联系我的助手吴小姐177
| info@。谢谢。我们培训现场见。刘宝红 | Bob Liu畅销书作者,供应链管理专栏创始人(www.)专著《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第2版全新出版,继续领跑畅销榜供应链管理专栏(wwwscm-blogco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wwwscm-blogcom刘宝红,畅销书《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作者,www.创始人。分享供应链原创文章,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协助本土企业采购与供应链的转型。培训、咨询的桥梁。bob.liu@热门文章最新文章wwwscm-blogcom刘宝红,畅销书《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作者,www.创始人。分享供应链原创文章,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协助本土企业采购与供应链的转型。培训、咨询的桥梁。bob.liu@&&&&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看看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的工资、物价水平
看看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的工资、物价水平
看看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的工资、物价水平
在被称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的重头戏”《八月一日》中,有句台词,是贺龙在决心跟党走的时候,向周恩来说的一段话。贺龙说:”这些年打来打去的,军阀还是军阀,贪官还是贪官,老百姓呢,到头来还得过苦日子”。
那么,南昌起义前后,老百姓究竟苦到什么程度?
刚好我手边有几本书,其中两本是中共早期革命家的回忆录,一位是张金保,另一位是包惠僧,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尽管”是劳苦大众的痛苦呻吟”,但仍可看出当时的生活状况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是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两本回忆录对大革命时代的记述,主要是工人运动,而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一无所有,受苦最深,那么,我们便沿着他们的记述往下看吧:
张金保曾经担任过第六届中央委员、中央妇委书记。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她从鄂城乡下来汉口第一纱厂做工,1个月后,”领到半个月的工资—七块大洋,另外半个月的工资被厂里当作押金扣下了。我拿着钱心里高兴极了,因为这意味着我每个月可以挣十四块钱,可以勉强糊口养家。”
第二年,张金保一人看管两台织布机,月薪30多块钱。”这样,我的生活好些了,开始有了点积蓄。”
或许是不能淡化万恶的旧社会,否则怎么要起来闹革命呢?所以张金保才这样说”十四块钱,可以勉强糊口养家”。而在《银元时代生活史》中,作者陈存仁则毫无顾忌地说自己在上海当见习医生时,每月薪资虽只8元,但袋中常有铿锵的银元撞击声,使他气概为之一壮,外表飘飘然,”第一个月,吃过用过,口袋中还剩下五块钱。”
如此同时,新成立的上海市公安局,巡警月薪10至13元,巡长16至18元。《银元时代生活史》一书也披露:上海卫生局的1名科长,月薪也不过30元。
你相信吗?一个纺纱女工的工资,竟然高过巡长和科长!
而在当时,物价低廉,据《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和《上海工人运动史》披露:1927年在上海,二号梗米1石14元,面粉1包3.30元,切面1斤0.07元,猪肉1斤0.28元,棉花1斤0.48元,煤炭1担0.14元,煤油1斤0.06元,肥皂1块0.05元,香烟1盒0.036元,茶叶1斤0.23元,活鸡1斤0.37元,鲜蛋1个0.027元,豆油1斤0.19元,食盐1斤0.043元,白糖1斤0.096元,细布1尺0.107元。
原文中的”石”,应为156斤;1包面粉,约为45斤。
《银元时代生活史》也有类似记载:二十年代的上海,大米1担3到4个银元,老刀牌烟一包3个铜板,剃头8个铜板,绍兴酒1斤1角钱,臭豆腐干1个铜板买两块。拿了1块钱稿酬,请六七个同学去吃茶,茶资8个铜板,生煎馒头、蟹壳黄等各种小吃也才花去20多个铜板。《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一书则提到:1929年,每块银元兑换两三百个铜板,一两个铜板可以换一只鸡蛋。
其他城市,大抵如此。三十年代的北平,1银元可买6斤好猪肉,40个猪肉饺子、两碗小米粥、外加一盘白糖,两毛二分钱。在重庆,1936年,大米1斤2分5,100斤两块五角钱。甘肃农村,抗战前7年,百斤小麦5至3元。汉口方面,1930年,每百斤麻油和鸡蛋的价格约为20元,每斤棉花和猪肉约为3角钱,1斤鲤鱼不到5分钱,1斤煤油的零售价则长期保持在0.10~0.15元之间。
再看金价—汉口的价格是:1920年,每两38元,1927年65元;上海可能便宜些:1920年,每两21元,1927年37元。
至于地价和住房,除租界和商业区以外都不算昂贵。1928年,上海近郊的高行、陈行、江湾和杨行的每亩地售价分别为150-100、100-60、1000-70、100-300元。1933年,汉口第六区的最低地价为84元1亩,第七区的最低地价为90元1亩。
房租价格:上海的石库门一层楼,有电灯、自来水,月租10块钱;住客栈,每一铺位3角5至6角;纱厂宿舍,月租2到5元不等,两层楼可住10人,自来水由厂方提供,有的还供电,带家眷者,两家分租一层,费用不过1元多;最好的宿舍,为砖瓦结构,铺地板,长宽500立方尺,容积5000立方尺,有厨房、路灯和下水道,月租6至9元;此外,工人也可租地,结庐而住,半亩地年租金200元,21户人家分摊,平均下来每户每月8毛钱,当然,环境极差。
又如在北京:”四合院,房租每月仅20圆左右;一间20平米的单身宿舍,月租金4-5圆……鲁迅所购买的西三条胡同21号四合院有好几间房屋和一个小花园,售价国币1000圆。”
从二十年代中期一直到三十年代末,全国物价大体平稳,因粮食丰收,部分农产品还有所下降。工业品方面,由于欧、美、日展开商品竞争,棉布和石油等洋货还降价促销。如在汉口市场上,1934和1935年,100斤麻油分别只有17.90和14.50元,1斤猪肉分别只有0.29和0.198元,鸡蛋跌幅最大,几乎跌了一半,而100斤大米也从1926年的7.55元跌倒1933年的4.66元,100斤煤球的零售价,1936年也从过去的1块钱跌到8毛钱左右。
如此同时,地价也随之回落。抗战前,江苏镇海县亩产400斤的农田,售价从1928年的140元跌到70元,亩产300斤的农田则从100元跌到40元。
包惠僧是湖北黄冈人,参与领导过二七大罢工。他在回忆录中写到:北洋军阀”用一套福利设施的办法笼络员司、麻痹工人,在交通部内设有铁路员工福利委员会及职工教育委员会,在铁路上也组织了一个员工联谊会,福利机构遍布在各段各厂各站,大的车站,都设有扶轮学校,主办中小学教育,专收员工子弟,一律免费,每年年终发双薪,季节发奖金,这些小恩小惠从局长员司到工匠为限,小工却沾不到边。”
“初提升的工匠,每月工资不过二十多元,工龄长、技术好的每月可得四、五十元……至于小工和临时工,那就苦极了,从八九元到十一二元不等,工作的时间除正规的十小时而外,还要给员司和师傅服役。”
“工匠的生活和工作时间与一般政府机关的中下级职员差不多,比人力车工人、码头工人、纺织工人高得多。小工的工作情况与生活情况就比较苦,他们的工作时间长,收入少,工作还没有保障。”
具体的福利制度,除免费的扶轮学校外,包惠僧没有多谈,但另一本《中国近代史通鉴》则透露了一些:在劳动组合书记部领导之下,京汉铁路的工人也取得一些胜利,如”每年有十五天官假休息,一年有两身工作服,六十岁退休,工资照发”。
综合张金保和包惠僧的记述来看,大同小异,即二十年代前期和中期,无论是铁路上还是纱厂,工资都不低;不同之处是,张金保没有谈到小工,包惠僧则多次提到。
然而,即使按小工最低工资8块钱,也完全吃得饱饭。在上海当见习医生的陈存仁,同样的月薪,吃了用了,还剩下5块钱呢。包惠僧自己也在书中提到,只要3个银元,就可以在旅馆包吃包住1个月。
再对比当时物价,你相信吗?一个”苦极了”的小工,年薪竟然可以在汉口买1亩地!至于那些”工作时间长”、”要给员司和师傅服役”的问题,自古皆有,这是小工、学徒入门后的传统陋习,如今仍未绝迹。
工人的温饱生活,不是个别现象。二十年代初期,开滦煤矿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最后劳资双方达成协议,日工资由原来的0.90元增至1.26元,即月薪从27元涨到37元以上。即使是未涨工资前,矿工的薪水也大大超过警察。
铁路工人、煤矿工人、纺织工人,都是人数较多、近代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工人,他们的收入状况,对于全国工人阶级而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当然,张金宝是个例,尚不足以说明整个纺织行业收入水平。那么,我们再借鉴《青岛党史资料》第二辑的两个数据:1925年,中国女工平均日工资0.45元;1928年,青岛纱厂女工日工资最高0.73元,最低0.18元,平均0.455元。这两个数据完全吻合。而1929年,山东各县一等警察队巡长的工资是12元。
另据1934年7月1日出版的《劳工月刊》载文指出:目前武汉一般工人的月工资平均15元。大多数是女工的第一、裕华、震寰三大纱厂,工人1.5万,工资平均20元。
我们再看看其他劳动阶层的收入水平: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5.0
font-family:仿宋_GB年底,武汉国民政府在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筹措教育经费,将小学教师的月薪增至20个银元以上。1933年,湖北省立第一小学的月薪为39至56元;省立第一、二、三中学的月薪多在60-80元之间,可买1两黄金。1935年,汉口的金价最高90元、最低76元,上海最高96元、最低77元。
说完教师,再说店员。
汉口过去有家悦昌新绸缎局,营业员工资最低10元,最高40元,一日三餐的伙食由店方提供,早上馒头、稀饭、油条,中午和晚上四菜一汤,八人一桌,节假日加菜。每年还有两个月例假(学徒除外),下江籍的回家,报销车费。穿衣有津贴,每年多发一个月的本人工资。年终如有盈余,则按16股分红,店东12股,经理1股,全体职工3股。
老武汉的叶开泰,待遇也不错:学徒三年期满后,月薪10个银元,第二年15个,第三年20个,全体店员每月发”月费钱”,作为剃头、洗澡、洗衣的费用。每年带薪休假72天,如果没请假,则多发72天的薪水。端午、中秋有奖金,到年终再以各人薪水为基数进行分红,一般年景,1元薪水可分红四到五毛钱。药店还有基金会,分期存入4个月薪水,切药老师傅吴硕卿告老回乡时,取回本息500多元。
如果大家对这些资料心存疑虑,那么,就请看看毛泽东同志的名作《寻乌调查》,这篇调查记载的劳资关系,也不是”势不两立”的:
“学徒三年出师后,照规矩要帮老板做一年。他在这一年的开头,就把他在学徒时期穿的那些破旧衣服不要了,通通换过新的,因为他现在有了些钱用……如果回家去讨老婆呢,那老板除送他十多块的盘费外(他家在远乡的),还要送他十元以上的礼物,像京果呀,海味呀等等,使他回家好做酒席。他不讨老婆而只是回家去看看父母呢,如果他是远乡人,就以”盘费”的名义送给他一些钱,盘费数目少也要拿十多元,多的到二十四五元。如果是近边人,那末径直送他十几块到二十几块钱。帮做一年之后,正式有了薪俸,头一年四五十元,第二年五十多元至六十元。……忠实可靠而又精明能干的先生,老板把生意完全交给他做……赚了钱分红利给先生,赚得多分三成,赚得少两成,再少也要分一成。”
当然,对于这种和谐的劳资关系,一向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毛泽东同志抨击道:”他们阶级关系原来是那样的模糊”。
寻乌,太偏远了,位于闽粤赣边境的深山里,我们还是以大城市作例证吧。到1933年,上海工人的月工资一般为20元,双职工家庭年收入为400元以上。技术工人、小学教师、医护人员等家庭的月收入超过50元,达到小康水平;中级职员、工程师、中学教员、医生、记者、作家、律师和一般演员的家庭,月收入一二百元以上,则进入中产阶层。
抗战前10年内,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上海工人实际收入年均增长0.9%。作为中国工业最发达、产业工人最集中、商品经济最繁荣的大都市,这一指标具有典型意义。不幸的是,1937年7月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无情地打断了中华民国的现代化进程,几乎将中华民族推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那些曾经真实的工薪阶层,就这样残留在历史的碎片之中。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收藏成功!
您可在用户中心,查看
电&&&话:1850215****
查看完整号码
查看联系方式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联系我时说明在列表网看到,说不定有意外惊喜哟!
温馨提示:
任何要求预付定金、汇款等方式均存在风险,谨防上当受骗。
上海珍博为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的鉴定中心上海是一家以文物经营上市的公司___文物收购现金收购
24小时咨询服务电话:陈经理
 诚心收购库平一两双龙寿字币
价格可能比不了拍卖价,我们给您实际能出手的价格。如果您自己也是诚心想卖的就联系陈经理 .银币的直接出手现金交易
上海珍博文物经营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以文物经营上市的公司—…文物收购
上海珍博日与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签约合作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综合性文化产权交易服务机构,是以文化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类文化产权为交易对象的专业化市场平台 本人主要从事光绪元宝现金交易,古玩鉴定收购,主做 宣德炉 ,玉器,瓷器,青铜器,陨石,真品免费寄售。 是上海一家经工商局和文物局共同认可的具有鉴定资质的文物检测机构,本机构也是上海市文物局的鉴定试点单位,欢迎广大藏友前来考察、合作!真品提供上海珍博艺术品展览馆免费寄售。现金收购,直接的交易方式。
 随着钱币市场投资热潮的高涨,如今市场上又兴起了收藏大清银币。据了解,古钱币在收藏市场一直是比较热门的收藏品,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有大清银币长须龙、大清银币短须龙、大清银币大尾龙比较稀少。澳门金沙国际近期展出广东省造双龙寿字光绪元宝一枚,此币铸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初,为纪念慈禧七十寿辰而铸。张炯伯在《广东省造银币》一文中写道:“惟本品因未纪年,殊难遽断,然观其图案,谐作福寿,环绕双龙,幕无英文,意含颂祝,大异常制。由此以推,成为纪念币之一种,专铸以祝慈禧太后七旬万寿者也。”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寿字双龙银币有两种版式,即直径为45毫米的库平重一两银币和直径为39毫米的库平七钱二的银币,两种版式的银币设计风格一样,但是在细节上有很多区别。本品为库平七钱二的版式,由于广东省当时铸造此币的目的是奉献清廷以祝慈禧太后万寿,所以铸额不大,大多奉献给清廷或赠于当时的达官显贵,见于民间流通的很少。该银币正面珠圈外上端镌刻“广东省造”四字,下端镌刻楷书“库平七钱二”五字,左右两侧各镌有一蝙蝠图案,珠圈内铸有“光绪元宝”四字。银币背面珠圈外铸双龙戏珠图案,珠圈内铸一圆形“寿”字。银币设计极富特色,正面两侧所铸的一对蝙蝠图案寓意吉祥。因蝙蝠的“蝠”字与“福”字谐音,在币面上铸蝙蝠图案意在取“蝠”、“福”两字谐音,与背面的“寿”字相对应,寓意“福寿双全”。双龙寿字币价格一路狂飙,下个千万富翁是你吗?想出手请携带藏品亲临如下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曲阳路898号复地复城国际
12号楼3楼(上海珍博文物经营有限公司)地铁3号线大柏树1号口出请您在来前电话联系陈经理:亚洲金牌艺术品运营团队---致力服务中国艺术品事业!
      征集范围: 1、瓷器:民国之前的精品瓷器,元、明、清为主,宋瓷; 2、玉器:翡翠玉器,玉器“润、透、白、”; 3、杂项:各类精品杂项,如佛像、石章、各类雕刻、陨石、、金银器青铜器(陨石真品现金收购,直接的交易方式)如果您手里有大清银币想要出手,别忘了联系我-陈经理: 不做拍卖,直接现金交易。诚信交易,非诚勿扰!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列表网栏目上看到的,谢谢!
古币交易&&&
直接收购&&&
现场合作&&&
小贴士:古币光绪银元在上海珍博能卖多少钱?信息由列表网网友发布,其真实性及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列表网仅引用以供用户参考。详情请阅读列表网免责条款。
古币光绪银元在上海珍博能卖多少钱?相关图片
古币光绪银元在上海珍博能卖多少钱? 相关广告
金牌店铺推荐
& 列表网&琼ICP备号-12&琼公网安备08
还没关注列表网?一大波金豆等你拿!苏州民族工商业之最 史料辑录之二 (近代篇)
- 姑苏区的日志,人人网,姑苏区的公共主页
转自?情调苏州Sz: 转自不懂苏州话怎么在一起: 转自吴语: 快期末考试了吧(哭)(哭)(哭)。吴语君给大家打气。转自吴语:(转)快考试了吧?这时候,身为吴语区的孩纸们就应该想起古人先贤说过的一句话:慌则乱。(吴语越音,关注 公共主页)
苏州民族工商业之最 史料辑录之二 (近代篇)
(商大民辑录于2007年-2009年)&&&&医药业
▲ 华春山开设苏州最早的制作医疗针灸针的琢针店。
清 同治元年(1862),常州制针艺人华春山在苏州护龙街(今人民路)接驾桥大铁局弄口开设苏州最早的制作医疗针灸针的琢针店,手工制作缝衣针兼制针炙针, 统称琢针。清末店名为华二房琢针店。1956年后几经变更,于1961年5月重新组成苏州针炙针生产合作社。1963年11月使用华陀牌注册商 标,1964年后华陀牌针灸针开始出口,生产规模扩大,品种增加,销售遍及全国各省市区1300多个单位。1966年改名苏州医疗用品厂,产品有5大类、 33个品种、300多种规格。华陀牌针炙针曾连续三次蝉联国家金质奖。1980年国家药管局指定该企业起草《针灸针国家标准》。企业在1982年后分别联 合、合资建立若干家医疗器械公司。华陀牌针灸针畅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中国针灸第一针&。
▲雷允上诵芬堂在国内首创专治外症和咽喉炎症的六神丸。
清 同治三年(1864),雷允上诵芬堂根据祖传秘方、经多次试验,开发出用于外症和咽喉炎症的新品种&六神丸,取用名贵药材牛黄、雄黄、珠粉、麝香、冰片、 蟾酥6味研末,酒化蟾酥为丸,最后以百草霜为衣而成。对治时邪、病毒、烂喉、丹痞、喉风、喉痈、双单乳蛾、疗疮、对口、痈疽、发背、肠痈、腹疽、乳痈、乳 岩及一切无名肿毒确有显著疗效,为国内首创,不数年间行销全国。由于制作精良,终于成为雷允上的标志性产品。
▲中华传染病院起始苏州近代化学原料合成制药生产。
民国16年(1927),吴秩书等医师在苏州创设中华传染病院,研制霍乱、伤寒和牛痘育苗应用,开始苏州近代化学原料合成制药生产。
▲福康药厂是国内最早的国产西药原药工厂和苏州规模最大的西药生产厂。
民 国21年(1932),上海福康西药店迁至苏州盛家带30号(后为29号),后改名福康药厂,是国内最早的国产西药原药工厂和苏州规模最大的西药生产厂。 该厂根据德国进口**凡拉蒙仿制的凡痛灵,是我国最早自制的镇痛西药之一。国民政府药政局注册登记的1~6号西药,均是福康药厂产品。民国33年 (1944)该厂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1953年迁至景德路298号,为苏州当时实力最雄厚的药厂。1956年1月公私合营后并入一批小药厂,分建苏州制 药厂、福康化工厂等四个小厂,总厂迁至娄门外永安大街。1960年苏州制药厂划归医药公司,总厂改名为福康化工厂。1966年福康化工厂改名为苏州助剂 厂。
▲张小全昌记剪刀店制成近代苏州最早的&医用器械&。
民国21年(1932),苏州张小全昌记剪刀店制成近代苏州最 早的&医用器械&4 件及&外科解剖器械&一套,分别送往铁道部&全国铁路沿线生产货品展览会&、实业部国货陈列馆展出。民国26年(1937),张小全昌记剪刀店又将&医科 化学用钢刀、钳、剪一盒(8件装)&,送上海商会转交中国参加巴黎国际博览会征收物品处,送往巴黎展览。其时,该店还经常为苏州博习医院,按实样打制眼科 刀、牙科钳等。&&化工业
▲鲁诚意漆号为苏州市首家涂料号。
清同治元年(1862),苏州市首家涂料业号――苏州鲁诚意漆号开设,采用浙江、安徽等地出产的原生漆(又叫大漆)、熟漆等成品。制作方法是手工搅拌,人均日产仅50市斤。
▲申吴黄丹粉厂开始苏州颜料工业化生产。
民国27年(1938)申吴黄丹粉厂开办,开始苏州颜料工业化生产。
▲源兴泰胶坊为苏州最早的皮胶生产作坊。
民 国29年(1940),常州人蒋琪生在苏州开设源兴泰胶坊,为苏州最早的皮胶生产作坊。皮胶是以动物的皮为原料提取的动物胶的粗制品,最主要用途是作粘结 剂,如用于火柴生产中药头和磷面的粘结,书写和绘画用墨就是以皮胶为粘结基料,加入松烟(炭黑)调制的。此外在木制家具及砂纸、砂布等的制造中,由于皮胶 价格低廉、粘结性良好,被广泛应用。
▲大新制碱厂在苏州最早开始用纯碱苛化制固碱。
民国32年(1943),苏州时和肥 皂厂(小日晖桥弄4号)业主徐继根,凭籍在上海亚细亚石油公司试制固碱积累的经验,转产固碱,以铝锅、陶罐、土炉等工具土法以纯碱苛化制液体烧碱,再加硫 脱色,用沙锅明火浓缩,制成96%含量的固碱,为苏州工厂烧碱之始,工厂遂改名&大新制碱厂&。时3人半年仅生产10桶(250公斤/桶),运往上海经 销。工业烧碱亦即氢氧化钠,在国民经济中应用极为广泛。
▲华联染料化工厂开创苏州合成染料工业。
民国34年 (1945),重庆华联染料厂经理王洲荪和他在浙江大学的同学程宪章,两人筹建&苏州华联染料化工厂&,厂址在山塘街457号,办事处在大成坊15号,职 工122人,生产花兰牌硫化元染料。经理王洲荪,副经理程宪章,厂长名义上是蔡芷湘,实际负责人龚洪年,副厂长李久恒。生产设备有三吨锅炉一台,水解反应 釜两只,硫化反应釜两只,以及容器、冷却、过滤等附属设备,以自然干燥,人工并混杂料,生产方法较落后,劳保条件极差。每月生产硫化元染料三百担左右。开 创了苏州市合成染料工业的历史。
▲南洋电池厂生产出苏州最早的氯化锌。
民国35年(1946),苏州南洋电池厂生产出苏州最早的自我配套用氯化锌。氯化锌可以用作有机合成工业的脱水剂、催化剂,以及染织工业的媒染剂、上浆剂和增重剂,也用作石油净化剂和活性炭活化剂,还用于电池、硬纸板、电镀、医药、木材防腐、农药和焊接等方面。  
▲华明煤油厂始创苏州石油加工业。
民国35年(1946),苏州华明煤油号业主方恒源,投资2.5万元,在长船湾13号创办华明炼油厂,职工15人,以生产火油为主,始创苏州石油加工业。
▲大德工业油脂厂始创苏州工业油脂业。
民国1937年(1948)7月,业主钱耀德在苏州北浩弄32号开办大德工业油脂厂,主产品是润滑油、锭子油,始创苏州工业油脂业。&&机械业
▲苏州洋炮局是国内第一家机械化兵工厂并诞生江苏近代最早一批产业工人。
清同治二年(1863)十二月,清洋务派 官僚、时任江苏巡抚李鸿章将上海松江附近的炸弹局迁至苏州原太平天国纳王府(后为苏州桃花坞大街苏州电扇厂址),名苏州洋炮局。英国人马格里为总管。后以 4944两白银,买下遣退的英国&阿思本舰队&一批制造军火的机器设备装备洋炮局,使制造枪械弹药的能力大为提高,主要用于装备淮军,镇压太平天国革命。 每周可生产各种子弹、炸弹一千五百至二千枚。苏州洋炮局还最先用机器加手工制造出24磅子前装滑膛生铁炸炮,月产量6~7门。这种炮形如怒蛙,俗名田鸡 炮,发射时固定角度为45度,炮口斜昂向天,又称天炮,属前装滑膛炮。该炸炮以生铁为原料,通过熔铁炉化为铁水,然后采用&铁模铸造法&浇铸,经过3~4 天,待铸件冷却后将心轴取出,用火将铸件烧透,冷却后打磨,使管内外光滑,再钻通引火,试验演放,响亮稳固,即可合用。当时使用的设备多系以蒸汽为动力的 天袖皮带传动机床。苏州洋炮局成为中国引进英国技术设备的第一家使用机器生产军火的兵工厂,标志着中国近代兵器工业的诞生。苏州洋炮局的工匠近60人,成 为江苏近代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同治四年(1865)五月,李鸿章调任两江总督,翌年十二月,苏州洋炮局迁至江宁(南京)和上海,并入金陵机器局和江南制 造局,开始孕育中国现代兵工产业。
▲苏州人高悟卿发明飞轮水车。
民国9年(1920),苏州人高悟卿发明飞轮水车,获得农工商部发明二等奖。
▲苏州农林机械产品始于永泰铁工厂制造的第一台煤油车。
民国15年(1926),单永泰铁工厂(南新路24号)制造苏州第一台18马力大头煤油车。苏州开始制造农、林机械产品。
▲苏州最早试制和批量生产火油引擎等机械的是江苏省农具研究所。
民国17年(1928),设立在苏州的江苏省农具研究所,在苏州最早试制和批量生产火油引擎、柴油引擎、抽水机、碾米机、脱粒机、面粉机等机械。
▲苏州电瓷生产始于上海华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制造厂。
民 国26年(1937),上海华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制造厂开办,开始低压电瓷开关的试生产,厂址在苏州横塘镇晋源桥,购地10余亩,厂房1200平方 米。民国36年(1947)开始批量生产低压电瓷。1952年与4家电料行和工厂组成上联电工器材股份有限公司,1957年改名为公私合营上联电瓷厂,并 与江南陶瓷厂合并,厂迁至南门路47号。1959年与红叶陶瓷厂合并,改名为公私合营苏州电瓷厂。&&丝绸业
▲乾泰祥是苏州历圞史最悠久、最大的专圞业绸布商店。
乾泰祥创办于清同治二年(1863)。光绪三十四年 (1908),苏州商圞务总会绸缎业14户名册中记载:乾泰祥,玄妙观东&&。开业伊始坐落于宫巷口的一开间小店,由周以漠独家出资。民国12年 (1923) &协记&老板姚氏等人盘下乾泰祥,民国13年(1924)翻建扩大了营业面积,民国18年(1929)观前街拓宽,乾泰祥再次翻建,拆圞迁五间店面,耗资 五万银洋建成八开间三层钢骨水泥楼。直至1999年3月观前改造拆圞除,迁至大成坊口。乾泰祥所经营的产品和服圞务质量在苏州同行业中一直名列前茅,以高 中档呢绒和丝绸传统经营为特色,成为苏州历圞史最悠久、最大的多品种、多花色的专圞业绸布商店。 ▲苏经丝厂是江苏最早开工、最早使用机器缫丝和苏州市区首家近代工厂。
清 光绪二圞十圞一圞年(18圞95),时任两江圞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张之洞为&振兴商圞务,自保利权&,力主以&巨款大举&创办新式纱厂、丝厂。经奏准,移 用清政圞府向苏州等五府商民借款银54.76万两(原拟用作中圞日甲午战争军费),成圞立苏州商圞务局办苏经苏纶股份有限公圞司,发给商民股票;又借地方 积谷水利备荒等项藩库银23万余两,照会丁忧在籍的原国子监祭酒陆润庠为公圞司总董,筹建苏经丝厂和苏纶纱厂。在继任两江圞总督刘坤一支持下,选择盘门外 吴门桥东首官荒地营建厂房。苏经丝厂设在盘门外吴门桥运河南面,东面与青旸地日本租界毗邻。占地33.31亩。光绪二十二年(18圞96)夏建成开工,是 江苏最早开工、最早使用机器缫丝的丝厂,也是苏州市区首家近代工厂。初创时有意大利式大X直缫丝车208台,职工共五百余人,并聘请意人皮杜纳为总工程 师。翌年丝车增为336台,职工增圞加到857人。商标为森泰、人马,其中森泰商标为苏州市区首批注册商标之一。技师为意大利人皮杜纳。
▲同仁和绸缎局为苏州同业之冠。
清光绪二十二年(18圞96),参与筹建苏纶、苏经两厂的尤先甲,投资银2万两,创设同仁和绸缎局,时为苏州该业中之冠。
▲恒利丝厂是苏州第一家商办丝厂。
清 光绪二十二年(18圞96),华商汪存志和黄宗宪、王驾六等在苏州葑门外觅渡桥创办苏州第一家商办丝厂--恒利丝厂(开办阶段曾用吴兴、中兴、寿泰等厂 名),开工时资金5.9万两,丝车104台,工圞人300人。商标为赛船、半人、织女。汪存志(),字辛孜,原籍安徽休宁,世代经商。 光绪二圞十圞一圞年(18圞95)冬在苏州商圞务公圞司任副帐,翌年夏改任苏经丝厂会计,光绪二十三年(18圞97)十二月兼代苏经丝厂经理。光绪三十三 年(1907)后,苏纶、苏经两厂改组,苏经丝厂由森记公圞司承租经营,汪存志正式出任经理。民国16年(1927)再次改组建立源茂东西两厂,汪负责西 厂业圞务,翌年2月辞职。汪存志在苏州经营缫丝工业长达34年之久,是苏州颇有声望的早期工厂领圞导者。
▲中欧缫丝公圞司为外商直接在苏州投资设厂的开端。
清光绪二十三年(18圞97),由意商和华商共同投资的中欧缫丝有限公圞司成圞立,为外商直接在苏州投资设厂的开端。
▲清代苏州城区纱缎出口量居全国各府之首。
清 光绪二十六年(1900),苏州城区开动纱缎织机达1.2万台,&其所关联的职工,实不下十万余人&,苏州纱缎业进入&黄金时代&,&苏垣东半城几全为丝 织业所聚户,万户机抒,彻夜不辍,产量之丰,无与伦比,四方客商,麇集于此,骎乎居全国丝织业之重心&,至民国7年(1918)苏州年产纱缎10.7万 匹,其中外销7.79万匹,纱缎出口量居全国各府之首。
▲李圞宏兴纱缎庄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纱缎庄。
光绪三十四年(1908),李圞宏兴纱缎庄织机总数达1120台,年织花素缎纱4000匹以上,时为苏州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纱缎庄。
▲苏州漳绒生产始于民国初期。&&民国元年(1912)后,除蒙古、西圞藏外,穿着漳缎官服已极少,苏州多数机户遂改织全素的漳绒,为苏州生产漳绒之始。
▲苏经纺织厂是苏州第一家由手工木机改进为手拉铁木机、由放料雇织的纱缎庄业改变为集中生产的近代丝织厂。
民 国3年(1914),苏州永兴泰文记纱缎庄经理谢守祥等5人发起,集圞资四万元,分四十股,每股一千元,股东有王亦安、王介安、杭伯华、程伯钧、夏穗生、 徐杏生等(均开设纱缎庄),开设苏州第一家将木机改为铁木手拉机的近代丝绸工厂,取名苏经纺织厂。开办时有装备龙头的提花手拉铁木机一百台,地址在齐门路 大街(后为锦绣丝织厂址,隔壁原积谷仓)。苏州丝织业开始向近代工厂过渡,由手工木机改进为手拉铁木机,并进一步发展为使用电力织绸机,由放料雇织的纱缎 庄业改变为集中生产的绸厂,都始于苏经纺织厂。谢守祥(),字瑞山,原籍浙江绍兴南池乡,14岁到苏州在古市巷永兴泰纱缎庄帐房做学 徒。光绪三十年(1904)被聘任为永兴泰文记纱缎庄经理,在纱缎行业中崭露头角。
▲振亚织物公圞司是近代苏州丝织业中历圞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企业。
振 亚织物公圞司创建于民国6年(1917),初称振亚织物无限公圞司,以&振兴东亚实业,发扬中圞华圞国光&为宗旨,由娄凤韶、陆季皋等人集圞资四万银元, 每股千元,股东共11人,主要为原华纶福成员所投资,将光绪三十二年(1906)开设的华纶福纱缎庄改组为公圞司,选址于仓街通济桥南堍自建房屋作为制圞 造、发行之场所。经理陆季皋,工务主圞任陶叔南。初期丝织产品为文华、中圞华、月华和物华四等,后发展到文华缎、文华纱、巴黎缎、古香缎、花襄绸、振亚锦 (亦称锦地绉)、挖花绢、乔其绒、映雪绡(双管绡)等。振亚织物公圞司是近代苏州丝织业中历圞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企业。陆季皋(), 又名陆是福,原籍苏州,世家望族。光绪二十四年(18圞98)从师习业,其业师李文模的李圞宏业禄记纱缎庄是苏州纱缎行业中规模较大的庄号之一。光绪三十 二年(1906)合资开设华纶福纱缎庄任经理。曾历任铁机丝织业同业公会常务委圞员,中圞华工业联合会吴县分会委圞员,吴县县商会税则研究委圞员,提倡国 货委圞员,国货陈列馆馆长等职。
▲东吴绸厂是苏州丝织业熟织物品种最多的工厂。
民国8年(1919),由上久坎和大成恒两家纱缎庄投资筹建的东吴绸厂在闾邱坊巷创办。创始人陶耕荪、管受之。初创主产品东吴葛、塔夫绸、东吴绡等。是苏州丝织业熟织物品种最多的工厂。
▲苏经纺织厂开创江苏电力织绸之始。
民 国10年(1921),创建于民国3年(1914)的苏经纺织厂引进日制电力铁木丝织机,开创江苏电力织绸之始。民国元年(1912)厂主谢守祥到上圞海 通过日商小村洋行,购进日本武田式铁木手拉丝织机,并配有200针提花木龙头装置,同时派人前往学习制织技术,一年后始将铁木织机运回苏州,立即按式仿 制。这种铁木手拉机较之旧式木机大有改进;在提花机上配备木龙头,代替原来花楼木机上提花工圞人的操作。尽管试用柴油机发电未成功,但谢守祥在苏州丝织业 中开创设备与工艺技术革新之风,为苏州丝织业的机械化打响第一炮。
▲振亚绸厂生产出苏州第一只人造丝生织产品并改变传统的先炼染、后熟织的习惯。
民 国11年(1922),苏州振亚绸厂仿杭州生产出苏州第一只人造丝生织产品巴黎缎。后以生厂丝经过煎、炼、洗、晒、不褪色等方法染成黑色纬丝与生厂丝交 织,炼染后成为闪色花襄绸,自此始产人造丝交织绸缎,并长期风行。苏州丝织业传统的先炼染、后熟织的习惯,开始改变为先制织、后炼染的生织方法,生产素软 缎等产品。
▲瑞丰丝厂是完全由日资在华经营的第一家缫丝厂。
民国14年(1925),完全由日资在华经营的第一家缫丝厂 --瑞丰丝厂在南门外青旸地日租界筹建,负责人冈野一希,资本30万两,有日本小或坐缫机240台。民国27年(1938)归属日伪华中蚕丝株式会社,改 组为苏州丝厂。抗战胜利后由国民党政府经济部、农林部联合接收,改名中国蚕丝公司苏州第一实验丝厂。苏州解放后由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国营 中国蚕丝公司第一丝厂,1953年定名为国营苏州第一丝厂。&&▲振亚绸厂在苏州最早使用电力织机织绸获得成功。
民国15年(1926),振亚绸厂在苏州最早使用电力织机织绸获得成功。民国10年 (1921),苏经纺织厂购进第一台电力织绸机,试用柴油机发电但未成功。其后,民国12年(1923)有甡记绸厂、民国13年(1924)有延龄绸厂、 民国15年(1926)有振亚绸厂,均购置电力织机,至民国15年(1926)振亚绸厂才获成功。
▲振亚绸厂所产传统绸缎是首次获得世界博览会最优等奖称号的苏州丝绸产品。
民 国15年(1926),在美国费城举办的第16次世圞博会--费城建圞国150周圞年世界博览会上,建于民国6年(1917)以&振兴东亚实业,发扬中圞 华圞国光&为宗旨的苏州振亚织物公圞司,送展了代表中国传统绸缎的名牌产品振亚纱、文华缎、文华纱、华顿缎、巴黎缎、钻石缎、振亚绉、香妃绸、花襄绸等, 一时誉满整个展会,获得了这次世圞博会的最优等奖,成为首次获得世界博览会最优等奖称号的苏州丝绸产品。
▲苏州精炼绸厂为江苏近代丝绸炼染工业之始。
民 国20年(1931),上圞海染坊工圞人出生的陈祖燮为首,集股创设苏州精炼绸厂(后改名为苏州第一精炼厂),购置机械,聘用技工,使用蒸汽、炼桶炼绸, 精炼为主,兼营染色,改进炼染工艺,在江苏省内首先采用皂碱助剂法炼绸,即用纯碱、保险粉和肥皂进行精炼,由于操作时减少翻圞动次数,可避免绸缎表面擦伤 而造成&灰路&病疵。而以往一直采用土炼圞法,用料是桑柴灰汁、石灰水和胰脂。胰脂是猪腹内的胰子,经发酵后应用,能使绸面润圞滑,增圞加光亮度和白度。 苏州精炼绸厂为江苏近代丝绸炼染工业之始。其时年产100万米左右。1955年7月公私合营,之后一批染坊和工厂先后并入,1958年9月更名为苏州印染 厂,1963年改名苏州绸缎炼染厂。1981年5月在南门团结桥堍新建的真丝绸炼染整厂区开始投产。1982年位于白洋湾的苏州化肥厂并入。其时为江浙地 区规模最大的绸缎炼染厂。1984年,分立为苏州绸缎炼染一厂和苏州绸缎炼染二厂。2001年10月两家厂列入国圞家政策性破产。
▲苏州东吴绸厂首先在国内用电力织机织造真丝塔夫绸获得成功。
民 国21圞年(1932),苏州东吴绸厂在国内首先用电力织机织造真丝塔夫绸获得成功。真丝塔夫绸在民国8年(1919)从法圞国引进后苏州方开始在木机上 生产。真丝塔夫绸是一种以平纹组圞织制织的熟织高档全真丝丝织品。经纱采用复捻熟丝,纬丝采用并合单捻熟丝,染丝要经过16道工艺流程,电力织机织造前要 经过17道工序。真丝塔夫绸密度大,是绸类织品中最紧密的一个品种,花纹光亮,绸面细洁,质地坚牢、轻薄挺括、色彩鲜艳、光泽柔和,宜做服装、伞面及鸭绒 被套等。
▲苏州在国内首次试制成多条色小箴缫丝车。
民国22年(1933),江苏省女子蚕校张复生、费达生学习日本技 术,与无锡合众和上圞海寰球两家铁工厂在浒关校部增设的实习丝厂,设计制成&女蚕式&立缫车二台,为苏州自圞制立缫车之始。因效益显著,由无锡瑞纹丝厂厂 主吴申伯捐资建造立缫车间一座,计立缫丝车32台,于同年8月投入生产,成为苏州最早的新型立缫车间。
▲苏州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立缫车。
民国24年(1935),著名蚕丝专圞家、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丝科主圞任兼实验丝厂厂长张福生与著名蚕丝专圞家费达生合作研制立缫车获得成功,为推行立缫新技术奠定了基础。
▲振亚织物公圞司是苏州丝织业第一个完全近代化的工厂。
民国25年(1936),苏州振亚织物公圞司通过陆续引进国外的络丝机、并丝机、捻丝机、摇纡机,以及扎制纹板的踏花机等,使丝织辅助工序也以机器代替传统的手工生产,苏州振亚织物公圞司成为苏州丝织业第一个完全近代化的工厂。
▲《百子图》织锦被面是苏州最早以人丝和真丝交织并采用独幅花样的被面。
民 国29年(1940),苏州师蚁丝织公圞司上圞海千里和记绸庄丁庆龄设计织制成《百子图》织锦被面,为驰名的大富贵被面的一种。该织锦被面突破以往生产被 面经纬全用真丝、花样概为&六花&的老框子,以人丝和真丝交织,花样则采用独幅的以中心图案为主体、四角衬对称的图案,使用2900针的提花机织制。民国 35年(1946),师蚁丝织公圞司改为千里道记绸厂,1955年7月并入振亚丝织厂。文圞革之前《百子图》织锦被面已不再生产。八十年代初由苏州东吴丝 织厂借鉴原实物后恢复生产。恢复生产的《百子图》织锦被面正中为一个起绒的&喜&字,四周为雍容华贵的花中之王牡丹花,其间织有100个各七、八厘米大 小、身着古装的&小官人&在嬉戏游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连人的眼睛、眉毛、发辫都清晰可见。《百子图》织锦被面的经线为真丝,2根纬线,分别为白色和 彩色人造丝,故绸面呈三色。织造一条2.2米的被面需花工近4小时。&&
▲袁化财锉刀作坊为苏州最早开设的专圞业锉刀生产作坊。
清光绪二十四年(18圞98),南京人袁化财在苏州开设锉刀作坊,为苏州最早开设的专圞业锉刀生产作坊。
▲戎镒昌是苏州历圞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前店后坊皮件店。
清 光绪二十七年(1901),戎法琴在桃花坞兴隆桥开办戎镒昌鞋底作,后迁至东中市虹桥头,更名戎镒昌皮件店。后将总店从虹桥头移至观前,在兰花街设立作 坊,扩大皮鞋生产。工圞人最多时有200余人。自产自销皮箱、皮包、皮鞋、皮圞带等,以精工细作,货真价实闻名遐迩。戎镒昌皮件曾屡次代表苏州地方特产参 加评比,在沪宁线闻名遐迩。民国14年(1925)戎镒昌在观前街、石路阿黛桥开设二家分号。民国25年(1936)10月,戎法琴筹创立元亨商行,专事 皮货等进出口,在上圞海江西路451号设立分行,在南京、杭州、天津、张圞家圞口等设立商行分支机圞构,并先后在苏州国货商场(今人圞民商场)和南京中圞 央商场开设戎镒昌皮件专柜。民国27年(1938)又在上圞海南京西路1030号开办戎镒昌分号,成为叫响沪上的名牌。▲萃盛祥操衣鞋帽店是苏州第一家新式皮鞋店。
苏 州最早的皮鞋称为钉靴鞋,主要供雨天穿着。十九世纪初上圞海市场出现国外舶来品&新式皮鞋&,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苏州商人黄驾雄在上圞海见到新式 皮鞋式样新颖,即请两位上圞海专做新式皮鞋的老师傅到苏,开办了苏州市第一家新式皮鞋店,号为&萃盛祥操衣鞋帽店&,地点在观前街施相公弄口。开业后压倒 了市场生产旧式钉靴鞋,黄驾雄成为苏州履业的&首席人&,作为履业代表参加苏州商圞务总会选圞举,被选为第三、第四届会员。苏州皮鞋业兴盛一时。后黄驾雄 见新式皮鞋价高耐穿,加之同行业竞争,在民国2年(1913)将皮鞋店收歇,改做印刷业。
▲兴昌酒坊为苏州第一家绍兴酿酒坊。
清光绪三十年(1904),绍兴钟家硖村人金士洪等3人在娄门开设同兴昌酒坊,为苏州第一家绍兴酿酒坊,雇圞佣绍兴农圞民6人,设备以土灶、木榨、缸、甏为主,手工操作,年产黄酒100多缸。▲瑞兴肥皂厂开创苏州近代化学工业历圞史。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瑞兴肥皂厂开设,开始手工生产原始的香粉肥皂,起步苏州近代日用化学工业的历圞史。▲毛上珍印刷所为近代苏州开设的第一家印刷所。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苏州开设近代第一家印刷所--毛上珍印刷所,地点在临顿路肖家巷口。▲苏州市第一家抛铜作店号为&公益&。
清 宣统二年(1910),经营苏州阊门外南潼子门水烟筒铺子的南京人张启武,创办苏州市第一家抛铜作,店号&公益&。发明抛铜,纯属偶然。因水烟筒系铜制所 制,时间一长,外表便黯然失色,张启武发现水烟筒外表经木车抛擦后光洁度特别增亮,受此启发,将抛光后的水烟筒试销获得成功。
▲萃盛祥印刷所为苏州近代印刷业之起源。
清宣统二年(1910),专营石刻印刷的萃盛祥印刷所在苏州观前街开设,为苏州近代印刷业之起源。
▲苏州近代第一家新兴钟表店是馀昌钟表眼镜行。
清 宣统三年(1911), 观前街馀昌钟表眼镜行开办,由浙江宁波商人施崇甫与人合伙经营,合资纹银4500两,60%的钱化在装潢上,门面完全仿照上圞海洋号,店堂用西式玻璃柜台 陈列钟表,店员一律西装革履,在尚处于保守而传统的观前商铺间刮起一股新潮之风。 馀昌以进口钟表为主,兼营光学眼镜及唱片、留声机等。经营上亦标新立异,名贵钟表向苏城有身份的士绅及眷属&赊销&,先使用后付圞款,三节(端午、中秋、 年关)结账,售出钟表凡是在规定期限内均可以包修。10名店员中6名是从南京、镇江等地聘请来的钟表修理师,让购圞买馀昌钟表的顾客没有后顾之忧。 时值新式手表取代旧款银门怀表、挂表,女表与首饰一样成为婚嫁必备品,这给馀昌带来无限商机。该行的光学眼镜属兼营,由上圞海大光圞明眼镜行供给产自德、 美、日的镜片、镜架,价圞格大大低于当时市面上流行的水晶眼镜,而添置简单的眼睛验光设备首开苏城眼镜店的新风。民国11年(1922),馀昌在石路阿黛 桥堍三岔路口捐建一座大型街钟,&馀昌&成为妇孺皆知的钟表名号。 馀昌自民国6年(1917)成为施氏独资商号后,不断向外扩张。民国8年(1919)后先后在上圞海、镇江、无锡、南京、南通、常熟、绍兴、宁波、芜湖、 天津及东北吉林等地城市设立分店或联销商号。 馀昌还不断做大苏州本地市面,民国13年(1924)在石路开设了馀喴钟表行(长江钟表前身);民国18年(1929)化1.8万银元,将观前总店翻建成 三层洋楼;民国22年(1933)还在观前街80号(黄天源隔壁)开设慎昌钟表行;民国25年(1936)又在国货商场(今人圞民商场)内设馀昌分店。至 民国26年(1937)**战争爆发前,馀昌钟表行资产达20万银元以上,成为国内钟表行业实力雄厚的著名五大派系之一。&&▲桥本钮扣商行(厂)为苏州近代第一家纽扣厂。
清宣统三年(1911),日商桥本高三郎在苏州盘门外日租界青阳地开设桥本钮扣商行(厂),专门加工贝壳毛坯,运回日本制圞造成成品后,再返回我圞国销圞售。其女婿光济为厂总管,雇圞佣中国工圞人150人左右。该厂为苏州近代第一家纽扣厂。
▲魏记尺刀号在苏州最早生产尺刀。
清末,魏老圞二在阊门内下塘街久福里西首河沿开设魏记尺刀号,尺刀规格有二寸半、三寸、四寸三种,职工10多人,完全手工操作,为苏州最早生产尺刀的作坊。尺刀又称为裁纸刀、折刀,无弹簧,刀背凿有寸星,兼有丈量长度之用,故称为尺刀。
▲申昌缝纫机号为苏州现代缝纫机业的萌芽。
民 国元年(1912),苏州第一家缝纫机厂修理店&申昌号开设于史家巷6圞4号,由一位姓徐的老板主要经营缝纫机修理业圞务,后由其子徐炳卿接任。徐炳卿是 苏州人,曾在上圞海胜家缝纫机公圞司做过多年修教工,修理技术熟练,由主营缝纫机修理逐渐发展到兼营缝纫机装配业圞务,民国32年(1943),申昌号在 苏州最早装配缝纫机,成为苏州现代缝纫机制圞造业的萌芽。1956年10月,由福昌等四家缝纫机工场合并建立的苏州缝纫机厂生产出苏州市第一台缝纫机,命 名为幸福牌,苏州开始缝纫机的生产。
▲华盛造纸厂开创苏州近代造纸工业,是国内最早的机器造纸企业之一。
民国6年 (1917)初,曾从事中圞日两国间土特产品海运贸易的旅日华侨蔡际云(号仲麟)和葛士尊、沈少庭等5人在苏州广济桥堍汇中旅社(后为五洲旅社)设立华盛 纸版厂股分有限公圞司进行招股,共筹集圞资金30万两银元。位于枫桥凤凰桥堍的华盛造纸厂经两年施工,于民国8年(1919)3月投产,主要生产8号黄板 纸,注册凤凰牌商标。产品曾畅销印度、印圞尼、香圞港等13个国圞家地区。始创苏州近代造纸工业。该厂为国内最早的十七家机器造纸企业之一,开创了苏州近 代造纸工业。
▲毛聚泰沙发店开始苏州沙发制圞作。
民国9年(1920),毛圞相友从上圞海安眠斯沙发店学成,在苏州憩桥 巷口护龙街上开设苏州首家沙发店,店号为毛聚泰沙发店,开始苏州沙发制圞作。毛聚泰沙发店主营沙发,兼营西式木器,有学徒十五、六人。毛圞相友是个有骨气 的中国人,抗战时期不为日本人做沙发,关了店面改为作坊。1956年2月,毛聚泰沙发店与其它7户沙发店成圞立了苏州市沙发生产小组。1958年4月与第 五木器社等合并成木器家具社,后并入金阊木器厂。1962年2月改厂又分成六家厂、社,沙发生产合作社重新建立。1970年7月沙发生产合作社撤销,划归 东风木器厂建立沙发车间。东风木器厂后为苏州家具一厂。苏州家具一厂于2003年11月关闭歇业。
▲鸿生火柴厂是近代国内火柴业影响最大的企业之一。
民 国9年(日,时国内盛行有毒自燃的黄磷火柴。刘鸿生等7个股东,集圞资12万银元,创办华商鸿生火柴无限公圞司,厂址在苏州胥门外施门 塘,苏州起始机制安全火柴生产。刘鸿生高薪聘用外国技师和留美化学博士,经过试验研究,采用高强度胶粘剂,解决火柴头受潮脱落的难题,并购置磨磷机,提高 赤磷面的质量。改进后的鸿生火柴,头大,发火快,火苗白,磷面经久耐用。此后又对生产技术进行多次改进,主设备排板车达12台,职工757名,每天能生产 火柴40多箱。鸿生火柴的第一个商标为&定军山&。由于火柴质量一再提高,鸿生火柴成为名牌产品,与瑞典的&凤凰&、日本的&猴子&火柴开展竞争,不但在 国内成抢手货,一度还打入南洋市场。刘鸿生,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定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经营开滦煤炭起家。后投资火柴、水泥、毛织等业。民国9年 (1920)起陆续创办上海水泥厂、上海章华毛绒纺织公司、大中华火柴公司等企业,还投资码头、搪瓷、航运、金融及保险等业。抗战时期在香港、重庆和兰州投资创办中国火柴原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毛纺织公司、西北毛纺公司等,一度任重庆国民政府火柴专卖公司(后改火柴烟草专卖局) 总经理。抗战胜利后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执行长兼上海分署署长、轮船招商局理事长等职。建国后历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华东军 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常委和民建中央常委等职。&&▲华章纸厂是苏州近代圞开办最早的机器造纸厂。
民国9年(1920),地方士绅祝兰芳与黄埭米商杨竹廷创办华章纸厂,厂址在浒墅关镇北 端,地基50亩,耗资法币40万元,是苏州近代圞开办最早的机器造纸厂。以生产黄板纸为主,注册金虎牌商标。该厂是我圞国近代民圞族工业最早的17家机器 造纸厂之一。民国15年(1926)上圞海英美烟草公圞司买办李顺初承租后改称华章和记纸厂。三年后转租给张德明,更名为敬业公圞司。民国19年 (1930)叶萌三买下企业产权后更名为大华纸厂。抗战期间一度停产。民国35年(1946)复产,后又一度停工。1949年8月曾短暂开工,更名红叶鑫 记纸厂。1950年8月又复工,厂名为红叶企业公圞司造纸厂。1954年1月更名红叶造纸厂有限公圞司。同年11月实行公圞司合营,企业更名公私合营红叶 造纸厂。文圞革期间更名地方国营苏州人圞民造纸厂。1978年恢复厂名苏州红叶造纸厂。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是省内产量最高的造纸厂。1996年11月 企业停产后列为破产试点企业。
▲大圞陆肥皂公圞司开创苏州油脂皂化肥皂业。
民国11年(1922),华俊人在蒋庙 巷三十三号首创大圞陆肥皂公圞司,开创苏州油脂皂化肥皂的先河。在初创试验阶段,华呕心沥血,煞费苦心,先以铜杓试烧,继而试用铜锅熬煮,试验终获成功。 而后合伙龙洋二千元创办大圞陆肥皂公圞司,出产120块装肥皂,市称&大圞陆&品;140块装肥皂市称&鹿牌&。▲朱升元等率先将镜片由手磨发展到机磨实现眼镜技术的飞跃。
民国14年(1925),苏州眼镜业朱升元等率先到上圞海观摩电动机磨车,测绘制图后仿造,在苏州首先创设升华机磨厂,使镜片由手磨发展到机磨,实现了眼镜技术的飞跃,解决了手磨镜片模糊不清的状况,并提高了产量。
▲张中正玻璃厂是苏州第一家玻璃厂。
民 国14年(1925),安徽萧县人张中正在苏州盘门外戈登桥(后名苏福桥)南建立苏州第一家玻璃厂&&张中正玻璃厂,厂址为四亩多桑园地,资本3000 元,有员工115人。主要设备有9只容量450磅坩锅和圆炉一座,以及爆口、磨口、烘口、刻花等加工机械。生产玻璃灯罩、灯座、玻璃杯、糖果瓶等,销江 苏、浙江两省。几经起伏,至1950年由苏州物产贸易公圞司买下该厂土地房屋后,筹建苏州玻璃厂,八十年代成为江苏省保温瓶生产基圞地之一。1996年破 产。
▲上圞海耀华电池厂苏州分厂开始苏州电池生产。
民国18年(1929),上圞海耀华电池厂苏州分厂投产,苏州开始电池生产,日产电池1000节左右,系手工生产。民国25年(1936年),苏州光华电池厂方开始采用机器生产电池。▲苏州大新肥皂厂烧碱生产为苏州最早。
三十年代初期,苏州大新肥皂厂开始烧碱生产,为苏州最早。厂主徐继根曾在上圞海亚细亚石油公圞司张举境处试制过固碱,积累了制碱的技术经验。
▲福康糖精厂开始苏州糖精生产。
民国19年(1930),福康糖精厂在娄门外创建,开始苏州糖精生产。
▲夏万昌尺刀号在苏州最早生产装有弹簧的小开刀。
三十年代中期,位于前同仁街15号的夏万昌尺刀号(业主为苏州最早生产尺刀的魏老圞二的徒圞弟夏阿毛),仿制成弹簧刀,为苏州最早生产装有弹簧的小开刀。
▲苏州机器生产浆湖干电池始于光华电池厂。
民国25年(1936),陶洪波开办的光华电池厂首先在苏州采用机器生产浆湖干电池。
▲嘉美克纽扣厂为苏州首家私营纽扣厂和国内知名度最高的纽扣生产企业。
民 国27年(1938),嘉美克纽扣厂迁至苏州,为苏州首家私营纽扣厂。该厂于民国10年(1921)在浙江嘉兴创建,以&嘉&字为厂名之首,表示工厂开设 在嘉兴;取厂主姓名虞美玉的&美&字居厂名之中,表明工厂是他开设,取&克&字为厂名之尾,以激励和鞭策进厂者和后人克勤克俭办好工厂。注册商标飞艇牌。 1956年1月实行公私合营,同年6圞月圞圞4日同另3个厂合并,定名为嘉美克纽扣厂。1966年10月划归苏州塑料总厂,厂名为苏州塑料总厂二分厂。 1978年复称苏州嘉美克纽扣厂。该厂在国内首创生产珠光有机玻璃纽扣,产量居全国同行业之首,成为国内知名度最高的纽扣生产企业。1991年定为法圞官 制圞服专用纽扣生产厂。上世纪末期企业亏损并导致停产。2003年11月公开拍卖,由自然人陈永伟以331万元竞得。
▲日华洋行为苏州首家生产弹子锁的工厂。
民国27年(1938),从上圞海迁到苏州、开设在景德路的日华洋行,开始生产一寸半至二寸规格的铜质弹子挂锁,替代已有一千多年历圞史的簧片结构锁。该行为苏州首家生产弹子锁的工厂。
▲苏州产黄板纸是我圞国最早荣获国际金奖的黄板纸。
民国33年(1944)10月,苏州华盛造纸厂生产的&凤凰牌&8号黄板纸荣获国际金奖,是我圞国最早荣获国际金奖的黄板纸。▲天鑫翔记五金厂在苏州最早生产纤维纽扣。
民国36年(1947),工商业人圞士金云桥和金云翔兄弟集圞资开设天鑫翔记五金厂,雇用工圞人20多人,除生产鞋纽外,利圞用竹学千纸即小连纸作原料,在苏州最早生产纤维纽扣以及电池盖。纤维纽扣,实为纸质纽扣,主要取材于小连纸,即用于迷圞信焚化给鬼神的钱刀纸。&&&
工艺美术业
▲苏州制墨始于安徽制墨名家曹素功后裔在苏州开设的曹素功墨庄。
清同治年间(),安徽制墨名家曹素功的后裔迁至苏州开设曹素功墨庄,遂将制墨技术传到苏州。光绪年间,又有安徽休宁人胡开文的后裔在苏州开出墨庄。曹、胡两墨庄所产之墨统称为&徽墨&。
▲著名苏绣传人沈寿首创仿真绣法。
清光绪二十圞九圞年(1903),著名苏绣传人沈寿吸收绘画中明暗原理,注重物象的逼真,表现物象的立体感,创造出仿真绣法,成为欣赏性绣品最基本、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沈寿是我圞国第一位出国考察的刺绣艺术家。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圞府农工商部决定在北圞京举办绣工科,派遣著名苏绣传人沈寿赴日本考察。沈寿成为我圞国第一位出国考察的刺绣艺术家。▲ 沈寿绣制成我圞国第一幅人物肖像刺绣作品。
清 宣统二年(1910),苏州著名刺绣艺人沈寿沈在担任清政圞府农工商部 &女子绣工科&总教习期间,通过清政圞府驻意大利公使获得一幅意大利皇后爱丽娜的照片,绣成我圞国第一幅人物肖像刺绣作品《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在南洋 劝业会上展出并获最高奖,翌年又在意大利都朗万国制圞造工艺赛会展出,获得&世界至大荣誉最高级之卓越奖凭&。清政圞府把这幅绣像作为国礼赠送意大利政圞 府。意大利皇帝和皇后亲函清政圞府,颂圞扬精湛的中国苏州刺绣艺术,并赠沈寿金表一块。仿真绣的画稿以油画、照片和自然界的物体为对象,吸收西洋油画的用 光、用色和明暗关系,用中国传统的刺绣针法和绣线来表现西方艺术,为典型的中西方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其色彩比传统的苏绣更加丰富,丝线的自然光泽与独特的 针法、明暗关系所展示的刺绣作品变化莫测,立体感强,从不同角度观看都会显示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在用针和用线方面充分体现了刺绣的针法与绣线的工艺,作品 具有仿真的艺术效果。▲著名苏绣艺人沈寿的刺绣名作《耶稣像》是我圞国第一幅获万国博览会一等奖的刺绣作品。
民国4年 (1915),著名苏绣艺人沈寿的刺绣名作《耶稣像》,在美国旧圞金圞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奖,成为我圞国第一幅获万国博览会一 等奖的刺绣作品。该绣品高55.3厘米,宽41.4厘米,呈椭圆形,装配在长方形镜框中,绣稿由余兆熊根据一幅油画印刷品摹绘而成,刻划了头带棘冠的耶稣 被钉在十圞字圞架上的容貌和神情。沈寿在刺绣时运用了她所创造的仿真绣法。该刺绣珍品现藏于南京博物院。▲张子卿首创国内最早、苏州特有的工艺美术品--宝素珠。
宝 素珠,即人造珍珠,起源于欧洲,清代传入中国广圞东。民国4年(1915),法圞国商人在上圞海开办工厂生产人造珍珠。民国7年(1918),该厂工圞人 张子卿掌握此技术后在苏州开设作坊制圞作经营,并定名为宝素珠,后发展成为苏州特有的工艺美术品。张子卿将淡水鱼的白鲢、白鱼和咸水中的带鱼身上和鳞光提 取出来,和赛璐珞化学清漆配制成珠光涂料,涂在料器珠子的面上,光泽与优质的珍珠一样,故亦称&赛珍珠&。宝素珠主要原料是石英矿砂和鱼鳞粉。制圞造工艺 大体分熔料、烧珠、上光三个步骤。规格品种多,大者直径1.45cm,小者直径仅0.25cm。形状有椭圆、扁圆、圆形等。色彩有淡红、深红、淡绿、淡 青、淡黄、乳白、银灰等。宝素珠可制成许多品种,有戏剧服饰,如凤冠、珠盔、珠花、珠环等;首饰,如项链、发夹、别针、手镯,以及珠鞋、珠钱包、珠帘、珠 篮、珠塔等工艺品,还可作为扇坠、灯彩的装饰品。
▲把四针线当作排须回须业的主要材料为苏州首创。
民国17年(1928),彭文康在苏州排须、回须业首创把四针线当作主要材料。由于它价廉物美,光彩夺目,使原来用的丝线从排须、回须业中逐渐消声灭迹。排须产品适用于棉旗、帐沿、门帘、自行车垫、各式灯彩;回须产品适用于锦旗、各式灯彩、扇子、剧装戏具、剑须等。
▲苏绣艺人朱凤在国内第一个用三种绣法绣成《孙中山先生》像。
民 国18年(1929),苏绣艺人朱凤在国内第一个试用三种绣法绣成《孙中山先生》像,经吕凤子教授审定,参加南京工艺美术展览会,获得金质奖牌。朱凤 ()原名寿臣,字瑞成,原籍常熟,毕业于丹阳正则女子职业学校绣科后留校任教。1952年受聘为苏州刺绣技术学校教师兼甲班主圞任。 1954年参加苏州文联刺绣小组,后转入刺绣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苏州刺绣研究所、苏州刺绣厂任技艺指导。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政协常圞委。1957 年、1979年先后出席第一次、第三次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圞议。她创造了散套绣法等新的绣法,提高了苏绣艺术的表现能力,并著有《中国刺绣技法研 究》、《苏绣》。
▲孙中山陵墓石雕所用石料和艺人都出自苏州金山。
民国15年至21圞年间(),南京兴建孙中山陵墓,苏州知名石雕艺人汤根宝承接这一整体石料工程,所用石料和艺人都出自苏州金山,中山陵圆圞满完工后,金山石匠的声誉随之名扬天下。
▲苏州人吴运治制成我圞国第一把小提琴。
民 国23年(1934),苏州人吴运治摸索制圞作成中国第一把小提琴,开创了国产小提琴的历圞史。后成圞立了国内第一个制圞作小提琴和大提琴等西洋乐器的作 坊,即苏州西乐器厂的前身。小提琴(violin)是一种超擦奏管弦得鸣提乐器,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是现代交响乐 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现代小提琴传入中国在清朝末年,其制圞作本身是一门极为精致的工艺技术。
▲首次在世圞博会上展示的苏州红木制品。
民国26年(1937),苏州红木巧木业刘万兴制圞作的红木龙船、五台几、小圆台屏、黄杨荷叶臂搁,参加法圞国巴黎艺术世界博览会,为苏州红木制品首次在世界博览会上展示。
▲首次在世界博览会上展示的绣花线。
民国26年(1937),苏州泳德号金塔绣花线参加法圞国巴黎艺术世界博览会,为苏州绣花线首次在世界博览会上展示。
▲彭文康最先采用四根针编织排须、回须。
民国27年(1938),苏州彭明记排须店彭文康最先采用四根针织成四针线,代替了旧有以丝线编织排须、回须,其织发沿用至今。&&电力工业
▲振兴电灯公司开创苏州公用电气事业之先。
清宣统元年(1909),蒉梅贤、祝兰舫在苏州南浩街创办振兴电灯公司,开创苏州公用电气事业之先。
▲苏州工业用电始于民国10年(1921)。
苏 州工业用电始于民国10年(1921),最初用电量很少。民国15年(日,苏州电气公司应社会要求实行昼夜24小时供电,工业用电开始发 展。其中,纺织、丝绸、造纸和食品加工等工厂使用电力较普遍。民国18年(1929)在苏州电气公司供电范围内有电力用户180户;民国23年 (1934)有508户;民国25年(1936)发展到734户(其中市区567户、县167户),工业用电588万千瓦时,占当年社会用电量的 48.6%。
▲苏州电气公司为全省最大的民营发电厂。
民国27年(1938)的苏州电气公司,注册资本240万元(法币),拥有3机3炉,发电装机容量达1.18万千瓦,城乡供电线路4000余公里,职工300人,由三类发电厂一跃为全省最大的民营发电厂。&&建材业
▲苏州机制红砖始于苏州砖瓦股份有限公圞司。
民国10年(1921),苏州博习医院美籍院长苏迈尔集圞资1000股、20万元(银圆),在苏州盘门外青旸地创建苏州砖瓦股份有限公圞司建窑烧砖,苏州始产机制红砖。▲中国矿(君方公圞司) 是国内最早的白泥矿企业。
民国15年(1926),中国矿(君方公圞司)建立,出资方为朱君方、张伯莹。后与天生矿等8家私营矿合并成阳山白泥矿。为国内最早的白泥矿企业。白泥是一种混合物,学名高岭土,属于非金属矿产,是制圞作琉璃瓦和多种建筑材料的原料。▲光华水泥厂是我圞国最早生产白色硅酸盐水泥的企业。
民 国36年(1947)6圞月,原上圞海华丰搪瓷厂工程师兼天祥水泥厂总工程师王卓然等人在上圞海合伙创办上圞海光华水泥厂。后迁至靠近原料基圞地的苏州市 齐门外,是我圞国最早生产白色硅酸盐水泥的企业。白色硅酸盐水泥简称白水泥,是由白色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白色硅酸盐水泥 与硅酸盐水泥的区别在于氧化铁含量少。主要用于建筑装饰材料,如地面、楼板、阶梯、庭柱等的饰面,还可用作雕塑工艺制品,也可用于生产彩色水泥。
▲华生、祥泰两家锯木厂开创苏州机器锯木业。
民国29年(1940),上圞海华生烟草公圞司经理张巧林在苏州仓街虹桥浜建立华生锯木厂,陈仁昌树材行在苏州长船湾9号建立祥泰锯木厂,两家锯木厂开创苏州机器锯木业。其它
▲苏州清代工商业碑刻的数量、种类居国内之首。
明 清两代苏州为东南一大都会,大量清代工商业碑刻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盛况。苏州碑刻博物馆和苏州市所辖县(市)文博机圞构珍藏清代工商业碑刻约250块, 内容涉及丝绸刺绣业、棉布洋布业、造纸印书业、土木建筑业、木器制圞造业、油漆业、铜锡铁器业、金银珠宝业、金融典当业、杂货百货业、粮食业、南北货业、 酱油菜橱面饼业、材炭煤烛业、渔业、烟草业、生活服圞务业、交通运输业等18个大类,碑刻数量之多、种类之齐居国内之首。▲苏州商圞务总会是国内最早、影响最大的城市商会之一。
清光绪三十年(1904),王同愈、尤先甲等人发起组圞织苏州商会。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九月八日,苏州商圞务总会正式成圞立,成为国内最早、影响最大的城市商会之一。
▲近代苏州第一批注册工业产品商标出现在清光绪三十年(1904)。
清光绪三十年(1904),清政圞府颁布《商标注册试办章程》,苏州出现第一批注册工业产品商标:苏经丝厂厂丝使用的森泰牌注册商标,苏纶纱厂棉纱使用的天官牌注册商标,苏州雷允上诵芬堂药铺香料细药使用的灵芝牌注册商标。
▲严庆祥是苏州工业界首位参加国际劳工大圞会的代表。
民国22年(1933)4月,苏纶纱厂严庆祥作为中国资方代表出席在日圞内圞瓦举行的第十七届国际劳工大圞会。严庆祥是苏州工业界首位参加国际劳工大圞会的代表。▲苏州国货商场股份有限公圞司为中国四大国货公圞司之一。
民 国23年(1934)年9月3日,为江、浙、沪商界所瞩目的苏州国货商场股份有限公圞司开张营业。发起组建后历时三年,建成3层(部分为4层)钢筋混凝土 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商场自营部分柜组招揽苏州著名商号及福建、浙江等客商租赁柜台,组成41个商品部,每部只经营一个大类商品,并且必须经营国 货。2层设有理发部、木器部、弹子房及茶室,3层辟为会场供文艺演出,4层设有专营广告业圞务的商业电台,楼顶平台设花园茶室,颇似当今购物中心业态之雏 型。商场内有一批著名商号,可谓百货云集,阵容强大,大张国威。日军侵占苏州后被日商大丸洋行霸占。民国36年(1947)国货商场再度开业。解圞放后国 货商场筹建为苏州市第一人圞民商场, 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更名苏州人圞民商场,成为苏州最大的百货商场。后改制为苏州人圞民商场股份有限公圞司,成为苏州知名的大型综合性零售企业之一。&&&
粮油食品加工业
▲观振兴面店是苏州历史悠久的著名苏帮面店之一。
清同治三年(1864),观振兴面店始创。原名&观正 兴&,初在玄妙观照墙边,俗称老法面馆,即老式面馆。光绪年间顾氏接盘。清宣统三年(1911)由赵焕林的儿子赵和尚经营,并改名为&观振兴&。30年代 观前街拓宽,照墙拆除,由德记地产公司在山门口两侧兴建两幢商业大楼,观振兴租其西楼底营业。1956年公私合营后,迁址观前街123号。观振兴以经营苏 州风味面点为特色,一是生面采用韧性细面;二是捞面做到出水清,爽滑上口;三是面汤用焖肉汤原汁配成,鲜肥味美。观振兴是苏州历史悠久的著名苏帮面店之 一。1999年观前街太监弄一带改造时撤离。
▲苏州采芝斋是国内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苏式糖果店。
清同治九年 (1870),国内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苏式糖果店&采芝斋始创开业。创始人金荫芝,用数百文钱币购置炉子、小铜锅、青石台、剪刀等简单的生产工具,在观 前街73号原吴世兴茶叶店(后为光明烟酒店)门首设糖果摊,零售粽子糖,一文两只。经过10多年的经营,到光绪十年(1884),在观前街72号(生春阳 腌腊店)开设采芝斋。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患病,苏州织造局选派苏州名医曹沧州进京为太后诊脉。曹把随身携带的采芝斋贝母糖奉慈禧助药,慈禧病情好转后, 贝母糖也因此被列为&贡糖&,身价倍增,采芝斋从此声名鹊起。之后,采芝斋的传统产品分为苏式糖果、苏式糕点、苏式炒货、苏式蜜饯、苏式成味五大类,三百 多个品种,一千多个包装。其中松仁糖、粽子糖、虾籽鲞鱼、虾籽酱油、奶油瓜子、枣泥麻饼、芝麻酥糖等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苏州特产。1954年,周恩来总理 出席日内瓦会议,以采芝斋的脆松糖、轻松糖、软松糖招待国际友人,采芝斋的苏式糖果也因此被誉为&国糖&。
▲叶受和茶食糖果号是最著名的苏式中夹有宁式的糖果店。
清 光绪十二年(1886),叶受和茶食糖果号开设在苏州观前街东段,创始资金为五千两纹银,创始人叶鸿年,字蕉生,浙江慈溪人。另聘请一位教书出身的同乡叶 老先生任该店经理。叶受和创业初期生产的糕点、炒货、野味、糖果等均属苏式,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后,第二任和第三任经理洪品基、陈葆初均为宁波 人,把宁波糕点的特色融合进苏式糕点,使叶受和糕点成为苏式中夹有宁式,总体上仍以苏式为主。叶受和的名牌产品有小方糕、云片糕、四色片糕(玫瑰、杏仁、 松花、苔菜)、婴儿乳糕、豆腐干、杏仁酥、虾籽酱油、苏式肉松等。
▲生春阳火腿店为苏州腊腌业巨擘。
清光绪十五年 (1889),生春阳火腿店设在苏州观前街东段洙泗巷口,原名巨成祥腿栈。店主姓祝,绍兴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祝店主因年老多病,将店务交给最 小的女婿许瑞卿经营。许接管巨成祥后,勤奋创业,全力经营,向苍米巷隆兴寺主持僧借得大洋300元,作为自己在巨成祥的投资。巨成祥增资后,购销活了,营 业日渐兴隆。不久许瑞卿将巨成祥正式改名为生春阳。若干年后,祝店主的后裔急需用款,几经协商,最后将生春阳腿栈并给许瑞卿独资经营。生春阳从金华、东 阳、义乌、如皋等地购进火腿,进货严格,薄利多销,逐渐成为苏州腊腌业巨擘。
▲苏州滋德堂荷兰水厂是我国开设最早的汽水厂。
清 光绪二十四年(1898)四月,苏州滋德堂荷兰水厂设立。汽水在清朝同治年间输入我国,初称之&荷兰水&。滋德堂荷兰水厂是苏州也是我国开设最早的一家汽 水厂。据民国3年(1914)六月编订的《江苏省实业行政报告书》中关于&江苏独资商业志册表&在:滋德堂营业荷兰水,厂址设在苏州青旸地二马路,资本 8000元,出资人徐培基,设立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四月。注册日期为光绪三十一年(1905)九月。
▲公兴冰厂是苏州近代最大的天然冰厂。
清 光绪三十三年(1907),公兴冰厂始创,经理林祜发,与苏州菜馆业的义昌福、仁和馆、新太和、老正兴、大庆楼、味雅、卫生粥店,以及部分肉店、鱼行、野 味店、熟食店、冷饮店等合资开设。这些饮食行业既是股东,又是客户,与冰厂互相依存,双赢两利。公兴冰厂有10个冰库,多数分布在胥门郊外。冰厂租用当地 农民水稻田来制冰,大致每一冰库需用田15亩左右。根据协议,农民每年只种一熟水稻,冬春之际田地归冰厂使用,田赋地租均由厂方承付。每年小雪后,用牛车 将水戽进稻田,水深保持16~17厘米。一经严寒,结水成冰,工人就穿长统钉靴下到田里去打冰成块。收冰前,先在田边深挖一长方形聚冰潭,用挽篙法把敲碎 的冰块钩...
阅读(1804)|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看elgin怀表年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