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游学ppt一般要多久,毕竟香港地方也不大,需要花很多时间吗?

我早上10点30在香港机场的飞机,想从皇岗口岸搭乘7人巴士去香港机场.大概需要花多长时间?另外,需要在中国海关和香港海关都下车通关吗?提前多少时间到达皇岗海关比较合适?
熙の支援151
七人座的小巴士从皇岗口岸直接到香港机场,过关时不用下车,票价是100元,车程时间大约40~60分钟.你早上10点多的国际航班,一般只有坐这种七人车才来得及,否则过关都要1-2个小时,普通大巴还要1个多小时.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你只有三天在香港工作的时间了(香港游学十二)
&中文大学里的快乐三人组
城市大学里的快乐三人组
&美其名曰“香港游学记”,似乎实在有些名不副实。冠以“游学”,似乎多了“游”,少了“学”,不过,相信CC的话,学和游又岂能分开,既学又游,岂不乐事。何况,在这游和学之间,得几好友,人生足矣。
多友确实是个好名字。很想知道其他的多友在相聚结束之时是否会和自己的心情一样,几多感概,几多不舍。可是,纵然不舍,终要分别。
读了很多书,很有主见,看起来貌似常常严肃的冬冬其实不时流露出孩子气,想跟他说,其实你笑起来很可爱。尽管没有太多的时间细细交流各自的研究,但在所有人中却是最容易和他达成默契的。跟着他,实在省去了不少的麻烦,因为他对各类商品品牌了然于心,重要的是,他推荐的也大多是自己喜欢的。
晶晶同学没心没肺,闹了不少笑话,常常特立独行,却也爽直。借了很多心理学的书,“立志”要攻克各类心理难关。
喜欢吴赟给自己老婆买的迷糊娃娃,他在这点上可是丝毫地不迷糊,出手快,稳准狠,很快就能解决老婆布置的任务,绝对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好老公。当然,了解各类学校、各种奇闻异事也是他的特长。
玲宁算是和我同龄的,却似乎远比我成熟。在前三周的时间里,绝对是我们几个雷打不动的逛街铁三角。这几天,一家三口团聚在香港,幸福的一家人。
而繁旭,同意冬冬的说法,标准的小帅哥,独立、勤勉;“我好中意”的刘琛,时尚的轶玫,每个人都是那么鲜活的个体。
当今天再一次从深圳过境返回香港时,入港处的小伙子很善意地提醒我:“你只有三天在香港工作的时间了。”是啊,这些可爱的面孔,这些朝夕相处的多友们,已然离去的冬冬和即将离去的我们。
穿过过境通道,重新换上那张自己永远也记不得的电话卡,当然也不需要再记住了。那些数字背后的人名 和故事,却永远记住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AIA学员香港游学之行感想
Call Us : +400-820-2803
AIA学员香港游学之行感想
  导语:2014年由国际会计师公会中国代表处组织的香港游学活动,在今年暑假举行。以下是参加游学的季芙蓉同学的感想:
  非常感谢本次的交流活动,让我对很多的事情有了自己新的认识。8月3日在机场碰到欧阳和Flora(和我一起前往香港的队友)后这次香港之行便拉开了序幕,原本我一位这将会仅仅是一次寓教于乐的交流活动,但是现在回首7天的所有行程,我不得不说,这个活动是独一无二的,给我留下了非常非常深刻的印象。下面请听我娓娓道来,让我来和大家分享这七天带给我的所有触动。
  我想触动的第一点是来自一位先生,彭先生&&来自香港AIA的带队老师。我曾经也参加过一些交流活动,大多的交流活动也都是有自己的带队老师,但是与之前的走马观花不同,我们20来个人跟着彭先生走遍香港,更像是香港的一位老友带着他的朋友们。我第一天到香港,这个城市给我的感觉仅仅是高楼和丘岭,就像是上海和杭州的结合提;第二天我觉得这个城市的居住条件十分的拥挤,高楼造的十分的密集,出了很高很高的房子就没有再多的什么了;第三天,第四天,直到最后一天,彭先生的行程渐渐的让我感受到了这个城市自己的性格,一种无与伦比的性格,这些性格构成了香港对我接下来想要分享的所有触动。
  第二点的触动是香港精致的高端。我为什么要对高端两个字加上精致这个修饰词呢,因为在上海,我看到的大多的高大上的东西都确实是造的高、大、上。无论是老码头的那些私人会所还是各种私人公馆、五星级酒店,未进其门,官其表便可其身份一定不会底。但是香港不同,一个比上海更加寸土寸金的地方,高大上的东西也许无法造的那么高、那么大、那么上。在时代广场边的CCC会所吃饭的时候就是这种感觉。一个其貌不扬的门,走进去的精致布局和服务让我感受到了香港这个寸土寸金城市独有风格的高端。
  第三点的触动是来自香港的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无论是在AIA的财务管理课上老师对学生提问的回答也好,还是在后来的行程中我对彭先生的一些提问也好。很多的问题没有被给出非常正面的回答,而是给出了一些个人经历式的感想,鼓励我们自己思考。大陆很多的老师喜欢对学生的问题直接给出自己认为真确的想法。我不喜欢这样胁迫思想的回答,毕竟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应该有统一的答案。
  其实这七天给予我的远不止这些,难以用简单的文字来表述完整,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多看看,多想想。
  感谢这次AIA国际会计师公会中国代表处介绍的这次活动,帮助我切实的感受到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完全不同于以前的游学经历,希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会有更多的帮助。
  关于AIA:
  AIA国际会计师公会总部设于英国,是世界领先的国际会计认证团体,在许多国家设有分会,其会员遍布全球。AIA于1994年获得英国审计资格(RQB),这是国际会计认证团体所能获得的最高殊荣和认证,意味着一证双师的会员资格彰显出 AIA 证书更高的含金量,AIA 有近30万执业会员,分布于全球140多个国家,AIA 会员资格已得到包括中国内地、爱尔兰、欧洲、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加拿大、加勒比海、美洲、非洲等许多地区和国家的认可。同时,AIA 还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欧盟特约的审计组织。拥有 AIA 证书即拥有了国际会计师高级专业人才的身份证。
  AIA是五大国际会计认证机构之一 ,AIA 的执业资格受法律许可在欧盟各国、加勒比海沿岸多国、非洲多国以及中国香港等地可依法从事执业会计、审计工作。除此之外,还可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附加条件地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 AIA 证书是您迈上事业巅峰的国际通行证,是对您的分析能力、计划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项国际认证。
嘉宾:Patrick、徐晓光
时间:每周六、日 8:30-17:30
地点:中山西路2230号立信会计学院2号楼12楼
内容摘要:Paper1财务会计1主讲人:Patrick内容:国际财务准概要,财务分析框架、要素Paper10 商务管理:主讲人:徐晓光内容:现代组织理论,领导理论及领导技术......
表单提交上级页面url:
表单提交当前url:
用户ip地址:
表单提交时间:
AIA前12门课程一年有六次考试,分别在1月、3月,6月、7月、9月,12月,采取的是考后付费。最后4门考试时间为每年5月和11月,在全国七个城市设立考点,分别是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成都,武汉和北京。
AIA的考试基于国际会计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国际审计标准(ISA),依照各地区公司法,税法为出题辅助本地化考卷。
您好,为了方便AIA的负责老师将会尽快答复您,请您留下您的联系方式,给您发送相关资料(* 为必填项)
* 姓       名:
* 邮       箱:
* 电       话:
* 学       历:
* 专       业:
* 英语程度:
表单提交当前页面URL:
表单提交上级页面URL:
表单分类ID:中国唯一A股上市留学机构
留学生适应港校生活不易 内地生需连闯三关
来源:互联网&&& 14:13:13&&&
  太傻2016年度截止到4月30日已收到Offer40351例,其中美国22298例,英国5604例,澳洲5567例,加拿大2135例,香港1667例 ,新加坡643例,其他国家2437例,58%学员进入TOP50名校,共收 获海外奖学金3522万美金。
  虽然港校对各地状元的吸引力有所下降,但是由于语言、饮食、地域优势,且升学途径的多元化,广东学子赴港上学的势头并未减弱。在广州,执信中学、广东实验中学等名校,多是港校输出&大户&,每年都有数名学生赴港上学。
  连日来,记者采访了5名港校在读或毕业学生,其中有4名是广东学子,另一名则来自上海。通过他们讲述的求学经历、生活片段,可见在港就读的学生自由性、主动性更强。不过要想适应在香港的学习生活,需要学生积极主动连闯&三关&。
  学习关:考验学生主动性隐形压力大
  8月26日,香港科技大学生物专业准大四女生张芷瑜一直守在电脑旁,以一小时一次的频率刷新学校的选课系统。这一天,科大开放选课系统,供最后一学年学生自主选择新一学期专业课程。
  2011年,张芷瑜从执信中学毕业,顺利入读香港科技大学。选课时段由学校随机分配,芷瑜看着自己中意的课程被前面的同学&抢&走,有些着急,&之前已经计划好了,但现在都打乱了,只能不断刷新网络调整自己的选课。&
  芷瑜告诉记者,她着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由于学校都以学分计算,最少要修满120个学分。如果没有赶上此轮的选课,明年春季就要多上一些课程甚至延迟毕业。所幸,她并未错过此轮选课,只是结果和预期完全不同。
  除了自由选课之外,在香港上大学与在内地不同,学校并不分班级。学生根据自己的课程,除了与本专业的学生一起上课外,还会与其他专业学生一起上课。课堂上教师极少点名,也不会有人督促学生自习。在一些学校,学生若对自己选的课不满意,甚至可以退掉。
  看似轻松的节奏背后也有隐形压力,阅读、论文作业、小组活动。课堂上讲究合作,课后也需花功夫。2012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广东学子小陆,曾在给自己好友的电邮中写道,&香港高校的老师非常严谨,喜欢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喜欢说&带着批判的思维看问题&,不喜欢学生弄虚作假&。
  成绩下降或被警告取消奖学金
  近年来,香港与内地交流的日趋增多,不过也闹出了一些不愉快的事件。一些内地生家长担心孩子在港会不会受到排挤。连日来,记者对话多位赴港内地生,他们表示不用担心。
  张启晋毕业于广东实验中学,现为政治与法律专业三年级学生。他说,由于成长环境、受教育背景不同,内地生与本地生在交流时会相互尊重,很少就政治时事深入去讨论、辩论。张芷瑜则表示:&香港的高校一般都有民主墙,学生有什么观点可以往上面贴,学校不能随意撕下来的,学生会的人会定期清理。&
  张启晋说:&香港学生很实际,他们中大部分毕业之后直接工作,有的人需要还政府的助学贷款,生活压力大,所以他们会更注重自己的学业。&正因为如此,在香港学校社会政府会提供多种多样的奖学金,其竞争非常激烈。内地生小陆透露,除一次性发放奖学金外,如果学生成绩落下来,可能会得到学校警告,也可能导致奖学金取消。因此得到奖学金的学生也会居安思危,不会懈怠学业。
  语言关:同学交流三种语言随时切换
  说到去香港上学,适应问题不可回避。辽宁省高考文科状元刘丁宁从港大退学一事,也将&内地生香港融合问题&推至舆论高点。
  香港的高校基本采用全英语授课,各校在招生时已对学生英语有要求。以高考英语为例,如学生想拿奖学金,最低要达到120或130分;部分自主招生学校,面试中也会对英语考核。因此,对多数内地生而言,课堂交流并不成问题。
  但是课后,想要融入香港生活,并不轻松。香港以粤语为主,这就给内地生造成&门槛&,相对而言,广东学子更具有优势。
  张启晋说到适应问题,坦言经过新生营的过渡后,基本开始适应香港的生活。他介绍,为了帮助非本地生融入香港社会,港大设有语言课,即让内地生学习粤语,本地生与国际生学习普通话。有的内地生学习语言很快,一个学期后基本会说,也有少部分不去学,一直用英语交流。
  在香港高校,会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内地生去香港后,其语言会在三个不同的频道间转换:与国际生交流说英语、与本地生说粤语、内地生之间说普通话。
  生活关:调整作息时间融入舍堂文化
  除了语言上的差异,内地生赴港上学,生活习惯差异也被广泛关注。舍堂即学校提供的&宿舍&,香港高校舍堂是学生课余生活的一个小小缩影。不同的舍堂有不同的文化,甚至每层楼都不同,其中包涵体育信息小组、文化信息小组等,还会有自己的文化节。舍堂会定期举办活动、晚宴等,如果一名内地生因不喜欢此类活动而不参加,久而久之或被边缘化。
  2009年上海文科状元、已从港大毕业留港工作的郑妍为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当时她所住的舍堂要开会,楼主(负责一层楼日常事务等)让大家选一个都有空的时间,结果商量的结果是定在晚上12时。&开会一般持续两个小时,在内地很多人这个点都要睡觉了。&
  不仅如此,在生活习惯上,本地学生与内地学生也有很大不同。郑妍以喝早茶为例,在内地,年轻人多在八九点出门,而本地学生可能会在凌晨3点出门喝早茶,5点回舍堂,再睡到12点,下午上课。&偶尔一次还可以,如果经常这样,内地生无法适应这样的作息时间。&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关于舍堂,香港高校与内地也有很多不同,学校不会给你安排住哪,一般需要自己申请。在港大,学校提供男生舍堂、女生舍堂、混住(男女分层住)三种,内地生可选择与内地生同住或与国际生、本地生同住等不同类型房间。
  内地生赴港上学,如何适应成关注焦点。在此问题上,广东学子有着天然优势,不过记者采访的多位内地学生表示,融入香港生活,更多要靠自己。省实学子张启晋认为:&说粤语会让人有亲近感,但语言不是重点,关键是传递出愿意与人交往的信息&。上海女孩郑妍更直接:&在新环境中,不要等着陌生人主动说普通话跟你问好。&
  人物档案
  2009年,有机会获得校长推荐就读北大、清华、复旦、港大等学校的她,在和家人商量之后,选择赴港上学。高考成绩出来,郑妍成为当年的文科状元,总分582分(总分630分),就读工商管理国际商业与环球管理专业,并获得港大三年全额奖学金(港大当时还有委培制度,需在国内委培一年),学费生活费每年14万港元。2013年毕业后留港工作。
  融入香港生活,自己努力占八成
  初来香港,学粤语是头等大事。大多数内地生选择与内地生同住,但郑妍主动申请混住房间,和一名本地生成为舍友,并向对方学习粤语。&室友人很好,她会让我跟她说粤语,她用普通话回我。&
  不仅如此,为了能尽快适应香港生活,郑妍利用自己会乐器的专长,加入学校的管弦乐团,成为常务秘书,这让她接触到更多本地生。&乐团开会等,我需要通知大家,不会粤语行不通。&
  &融入香港生活,自己努力占八成,外界因素两成。&在课堂上做小组讨论,郑妍会主动选择与本地生一个小组;课堂之外,她积极参与舍堂活动,和本地学生一起去做义工。入学两个月后,这位上海姑娘基本能听懂八成粤语,到了年底她基本能说,&在陌生的环境中,你不能被动等着别人用普通话问候你。& 郑妍的积极让她收获很多本地生朋友,一起玩、一起吃饭甚至一起去澳门、东南亚等地旅游。
  采访中,郑妍称她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来到香港,就应该主动融入进来,享受这个国际化、多元化的城市,否则再多的资源也是浪费。为何不去清华或北大?她又笑称,这和自己选择的专业也有关系,当时专业共有28人,其中只有两名内地生。
  &有些内地生觉得香港人不好接触,其实不会。&郑妍说,如果你主动一些,他们都很乐意交流。她建议初到香港的内地生,不要沉浸在过去的高中同学情谊上,心态一定要好,&课外可以尝试了解香港的义工文化,这会有助于解香港这个城市。&
  同题对话
  为什么选择去香港上学?
  郑妍:首先比较喜欢香港的城市氛围,来香港可以用&进可攻、退可守&形容吧。如果想继续深造或留下工作都不错;如果不喜欢,毕业之后可以回上海。现在我任职于一家地产发展商,对现状挺满意的,近一两年应该不会想回去。
  怎样看待内地生融合问题?
  郑妍:可能在第一次说粤语的时候,别人听不懂,第二次、第三次尝试后别人还是说听不懂时,也许有人就放弃了。这样最后放弃的就是自己的交际圈,学习、生活全部在普通话的世界,内地生自己不能把自己封住了,虽然会英语也行得通,但来香港就是要体验它多元的文化。
  人物档案
  张启晋
  2012年,张启晋毕业于广东实验中学,当年他共收到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内等9所国际知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去美国与赴港上学之间,张启晋选择了入读。现为政治与法律专业大三学生。
  放下游客心态了解香港
  张启晋的这个暑假很充实,经过面试、比英语、看成绩等层层竞聘,他获取了与港大另外16名学生赴缅甸支教的机会。6月初出发,8月初他回到广州,稍做休整后,又返回香港,参与组织学校迎新营活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坦言当年自己也是从迎新营开始了解香港、认识朋友,所以希望能帮到新来的学生。
  张启晋说,针对内地学生的迎新营要早于本地学生,初到香港,他接连参加了政治系、法学院、社会科学院三个迎新营。&现在我在香港经常往来的一帮朋友,都是在迎新营认识的。&张启晋介绍,一般的迎新营活动都会持续几天,学生们吃住玩在一起。他参加的第一个迎新营时间为3天2晚,白天新生们由学姐学长组织游香港、分小组派任务,到了晚上大家一起玩游戏、跳舞、办迎新晚会,很快就熟悉起来。&内地生来香港上学,一定不要错过迎新活动。&
  &当你深入了解香港之后,就不会再是游客心态。&张启晋说,以游客身份看到的是香港光鲜亮丽、购物天堂的一面。当他来到香港上学后,心态开始发生变化。张启晋说,来了之后,才认识到香港中层、底层的生存压力非常大。&我身边有个例子,朋友父亲是一间茶餐厅老板,一家人也只能蜗居在空间不大的房子里。本地人如果想买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可能要一千多万港元,所以大部分本地学生毕业就直接出来工作了。&
  这些看似与学业无关,却从侧面验证他与这个城市的融入。对于张启晋来说,竞聘学校去缅甸支教项目名额、参与策划组织迎新营等,都是他适应并融入香港社会的一部分。&在香港有很多机会锻炼自己,只要你愿意参与这些活动。&
  同题对话
  为什么选择去香港上学?
  张启晋:原因很简单,喜欢香港,离家近、会粤语、也不会出现不适应。目前我初步打算在香港考律师执业证,再去英国念硕士。
  怎样看待内地生融合问题?
  张启晋:说粤语会让人有亲近感,但语言不全是重点,关键还是要看你是否传递出一个信息,本地生其实也愿意和内地生交朋友。如果你主动与人交往,对方当然也愿意和你交流。不过我也理解,毕竟成长环境等都不一样,两个圈子也会各有独立。
  家长学生看过来
  赴港求学每年花费 至少15万港元
  香港的大学学费每年10万-13万港元。住宿费方面,一般为9000港元/年,通常第一年学校会提供宿舍,以后学生可自行到外租房居住。通常在食堂吃比较便宜,如果按在食堂吃饭来算,每天开支约60港元,一个月花费为1800港元。如果自己动手做菜花费更少,一般学校舍堂每层楼都配备厨房。依据专业不同,书本费从几百港元到上千港元不等。另外,交通费、购物、同学聚会、短途旅行等费用每月按港元计算。每个赴港求学的学生每年花费在15万-18万港元,在港念书4年,需要60万-70万港元。不过,对于获得全额奖学金的内地学生来说,(四年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基本能够抵消这一项支出。
  此外,政府和学校还提供各种各样的奖学金,内地学生同样可申请。当然,学生也可通过勤工俭学赚取部分费用,如在学校不同部门申请做助理,一般每月会有港元补助,如果可以做家教,一般能达到200港元/小时。
  高校奖学金大盘点
  除了入学奖学金外,港大还设有多种不同类别的奖学金、奖项供所有在校本科生申请,以奖励在学术、体育或社会服务等方面有出色表现的同学。
  ●香港科技大学
  港科大每年都设有少量内地招生助学金,扶助家中经济有特殊困难的同学。
  ●香港城市大学
  入门奖学金除外,还有全国奥赛、国际竞赛获奖者奖学金和冼为坚少数民族奖学金。
  ●香港理工大学
  理工大学的入学奖学金最高每年11万港元,此外学校还为在学期间考取优秀成绩的学生设立奖学金,金额为每年5万港元,另有其他1000多项不同种类的奖学金。
  ●香港浸会大学
  浸会大学的入学奖学金有三个不同等级,包括四年全额奖学金,二等奖学金每年5万港元,三等奖学金免首年宿费。
  ●香港教育学院
  该校有校友纪念奖学金颁予在领导和服务,及创新教学有杰出表现的学生,金额为每人1万港元。
  ●其他
  香港赛马会奖学金:面向香港所有高校,每校3-5个名额,内地生也有机会获取,金额约为29万港元。
  汇丰内地、国际生奖学金:颁予修读学士课程而成绩优异的非本地学生,金额为2.4万港元。
  香港语文运动英文杰出表现奖:颁予主修英文科成绩最好的学士课程学生。金额为每人5000港元。
  交流奖学金:一般由学校提供,金额几千港元到几万港元不等。
  科研奖学金:大部分学校都有提供,一次性颁发,几千港元到几万港元不等。
[编辑:taisha]
精彩项目推荐
最新专题推荐
美国留学热帖
对德克萨斯州硕士申请略懂皮毛,针对GPA不高
选择太傻是因为在官网上看到了成功申请到我这个专业的案例。所以希望...
咨询电话:400-851-8633
北京总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18号丰联广场B座7层
电话:010-
上海总公司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300号香港新世界(K11)1402室
咨询电话:021-
广州总公司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233号中信广场5503室
咨询电话:020-
南京总公司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1号紫峰大厦2312室
咨询电话:400-817-8688 / 025-
成都总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三段99号银石广场1302室
咨询电话:02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游学pp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