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配置电脑想换个千元左右主机配置显卡,玩游戏用,换什么显卡好?

1再谈显卡之前,先聊聊其它配置如何选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有一款很想玩的新游戏,现有的跑不动了,打算去买个新的,但不知道什么样的配置才能满足那个游戏的需求,再加上显卡的型号纷繁复杂,看的人眼花缭乱,就更加难以挑选了。因此,我们有必要将现有的移动显卡做一次性能梳理,并且将它们和一些热门游戏对应起来,作为大家在选购时的参考依据。  在分析显卡之前,我们先简单聊一下其它配置的选择。根据我们的测试经验,玩游戏 80% 靠显卡,其它配置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重要,只要达到一定标准,不拖后腿就可以了。比如处理器方面,通常 就够用了,预算充裕的朋友可以选择,当然,如果是万元级的高端游戏本,自然要搭配 四核处理器才门当户对。游戏本选购参考手册   内存方面,
是最起码的,倒不是因为它比
快多少,而是因为今天的内存实在太便宜了,有了 4GB 内存心里更踏实,如果是两条 4GB
组成双通道更好。硬盘方面,我建议有条件的朋友尽量选择 SSD 固态硬盘,装在 SSD
分区内的操作系统、游戏和其它大型程序,载入速度都会大幅提升,从而减少 Loading
界面的等待时间,传统的大容量机械硬盘用来存放那些游戏安装包、高清电影和亲人朋友的照片视频就好。   在选择显卡时,许多人都会存在一个误区:以为显存越大性能就越好。这种观点是非常片面的,是被厂商误导了。许多年前的显卡确实可以按显存容量来大致区分性能高低,但后来,喜欢耍小聪明的商家为廉价的低端显卡加装大容量显存,从而制造出其属于高端显卡的假象,然后大肆宣扬“显存决定性能”的观点,让许多消费者信以为真,直到买回家才大呼上当,但为时已晚。直到今天,这种伎俩仍在被商家广泛使用。2IPS屏幕是王道,常见显卡性能排行榜   除了处理器、显卡、内存和硬盘外,笔者觉得屏幕也很重要,现在许多朋友都在追求高分辨率,却忽视了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液晶面板。目前多数屏幕采用的都是普通的 TN
面板,它虽然成本低廉,但纵向的可视角度很差,屏幕张开角度如果小了,颜色就会泛白;张开角度如果大了,画面又会发黑,总之就是很容易出现偏色的情况,无论看电影还是玩游戏都让人很不爽。两种屏幕面板的纵向可视角度对比  因此,为了让显卡辛辛苦苦渲染出来的精美画面,能够完美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咱们还是善待自己的眼睛,选一款采用了 IPS 广视角真彩面板的笔记本屏幕吧。辨别 IPS
面板的方法很简单,在彩色画面或桌面下,调整笔记本屏幕的开合角度至最大,不会出现局部细节发黑的现象;在俯视情况下画面也不会发白,整体色彩鲜艳靓丽,就基本可以判断它是 IPS 面板。另外,通过检测面板型号,然后上网一搜也能查出来它是 TN 还是 IPS 。3DMark11 GPU得分(Entry模式)  通过上面这张图表,我们可以了解当前常见移动显卡的性能水平,需要指出的是,这项测试是在
11 的 Entry 模式下进行的,在其它版本的 3DMark 以及不同游戏测试中,相邻选手的排名情况会略有变化,因此我们不用纠结它们的具体排名,只要知道一个大致的档次就好。为了帮助初学者更好的理解这些得分的意义,接下来我们将这些显卡分成高、中、低三个档次,分别进行解析。3不差钱看这里:哪些游戏需要高端显卡  如果你喜欢《》《》这些被称为“显卡杀手”的游戏大作,并且想在最高画质下流畅运行它们,那可得准备一款高端独立显卡才行。这些游戏不但画质极其精美逼真,而且大多是第一人称游戏,在快速的移动中主人公还要东张西望,显卡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所有画面细节渲染好,包括阳光的 HDR 特效,建筑物的纹理,而最耗费资源的则是波光粼粼的水面和随风摇曳的草丛,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如果显卡不给力的话,都会导致画面变卡,一顿一顿的。试想,如果你正在激烈的战斗中,却因为画面的延迟被敌人抢先一步爆头,那将是一件多么郁闷的事。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对画质和流畅度要求都很高 (图片来自 )
对配置要求较高的游戏
使命召唤10
异形:殖民军
  通过官方公布的推荐配置,结合我们平时的测试经验,笔者认为以上这些游戏是比较耗费资源、对配置要求很高的,建议大家选择 GTX 670M 、HD 8870M 这个级别以上的显卡,才能获得赏心悦目的游戏体验。其中最大众化的游戏当属系列,这是一个优化得挺不错的游戏,即使我们只有一片普通的显卡,也可以在中档画质下较为流畅的运行。不过说实话,当特效全部打开后那种精美的画质是有质的飞跃的,再加上即将在今年秋季发布,如果我是一位极品迷,我会尽量选择好一点的显卡,这样才玩的爽。 高端显卡  仔细观察上图中的绿色部分,我们会发现相比上一代 600M 系列,新的 700M 系列 NVIDIA 显卡在性能方面有了大幅提升,比如 780M 比 680M 提升了 20%,而 765M 则比 670M 提升了 40% —— 注意,如果是 770M 出场,相比 670M 优势会更明显。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和英特尔发布新一代 Haswell 平台有直接关系,Haswell 的核芯显卡性能有大约 60% 的性能提升,已经和老款的中端独显相当,这无疑严重威胁到了独立显卡的市场空间,因此 NVIDIA 被迫提升旗下产品的整体性能水平。无论如何,这对我们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高端,不仅是配置,外观设计也更为炫酷 (图片来自 .com)
Alienware 18
华硕G750JH
神舟战神K780S
未来人类P370EM
Alienware M17x
Razer Blade
神舟战神K350S
Alienware 14
三星670Z5E
  近期,配备新一代显卡的高端游戏本陆续上市,其中关注度较高的是外观有巨大变化的 Alienware 系列,以及体型非常纤薄的 Razer Blade 系列。新一代 Alienware 有 18、17、14 英寸三款不同大小的产品,其中 17 英寸的机型有两种显卡可供选择。截止到发稿前,在京东上可以买到新款 Alienware 14,根据处理器和固态硬盘的不同有 14999 元和 19999 元两款机型。  Razer Blade 有 14 和 17 两种尺寸,都采用的是 GTX 765M 显卡,也是 14999 元起。它的外观设计很酷,给人一种有吸引力的神秘感,不仅是轻薄,还有金属切割的边缘,绿色的键盘灯,特殊的按钮操作区等等。在看过这段介绍视频后,我隐约觉得,Razer Blade 不仅能成为和 Alienware 齐名的专业游戏本品牌,甚至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和苹果 Macbook Air 一样迷人的产品。当然,以上只代表个人喜好,其它高端游戏本也很优秀,比如华硕 G750JH,东芝 X70 等等。4主流用户必读:细分列表为你指点迷津  接下来我们要谈的就是主流游戏,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涵盖各种游戏类型,包括体育竞技、即时战略、角色扮演、格斗等等,绝大多数玩家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游戏。这些游戏对显卡的要求没有那么苛刻,近两年的中端独立显卡都能应付的来,不需要玩家一掷千金去购买高端。与此同时,它们的画质和趣味性同样很高,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游戏拉动了独立显卡的销量。 主流游戏是吸引大量玩家的中坚力量 (图片来自 EA.com)
对配置要求比较适中的游戏
失落的星球3
笑傲江湖OL
仙剑奇侠传5
  从行业整体来看,网络游戏对显卡的要求比单机游戏低一些,普通显卡甚至集成显卡都能玩,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对配置要求较高的大作。细心的朋友也许已经发现,上面这些游戏中出现了几款网络游戏的名字,比如大名鼎鼎的《魔兽世界》,其资料片“熊猫人之谜”对配置的要求有大幅提升,因此需要 GT 640M、HD 8730M 这个级别的显卡才能全开特效流畅运行。虽然这款游戏最近由于可玩性降低导致玩家流失,但依然不可否认它在游戏行业和粉丝心目中的地位。中端显卡  在新上市的这一批中端独显本中,最常见的型号就是 GT 750M 了,毫无疑问它是一个相当均衡的选择——既能跑得动那些大型游戏,价格又不算太贵。我们相信这款显卡将会延续今年初 GT 650M 的成功,继续受到广大游戏爱好者的青睐。严格的说,我认为这个级别的显卡应该作为游戏型笔记本的一个门槛,低于这个级别就算是普通笔记本了,不太适合被称作了。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把 Haswell 平台的核心显卡 HD 5000 也纳入到中端显卡的行列了,这是因为它在测试中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很多老款的入门级独立显卡都败在它的手下,如果为它配备双通道内存的话,就能激发核芯显卡的全部潜能,上面那些热门游戏大多都能玩得转。换句话说,新一代的超极本也具有不错的游戏性能,这对那些喜欢轻薄便携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中端游戏本,六千元左右的 14 英寸机型比较受欢迎 (图片来自 )
联想Y400N(T)
华硕N550JV
宏碁V5 部分机型
神舟战神K580C
惠普Envy 15
ThinkPad E431
惠普Envy 14
宏碁V7-481G
戴尔灵越15R
联想G400AM
ThinkPad E445
三星730U3E
索尼Pro 11
索尼Duo 13
华硕Infinity
惠普Probook 430
戴尔Latitude E6540
ThinkPad X240s
三星ATIV book 9
  我们看到,在这个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区间,消费者可以买到几乎所有品牌的产品,选择十分丰富。但与此同时,同质化的问题也困扰着这些厂商,有些品牌为了寻找差异化,尝试为产品添加触摸屏,但从目前来看多数消费者并不买账。就我个人而言,在显卡相同的情况下,我会优先选择那些采用了 IPS 屏幕的机型。  随着新一代核芯显卡性能的提升,外观靓丽的超不能玩游戏已经成为历史,比如近期发布的索尼Pro 11、苹果新Air 和三星ATIV book 9 都是令我感到心动的产品,通过上面的比对,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超薄本同样可以玩转大多数网络游戏、以及前两年的一些热门单机游戏。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 Haswell 平台下核芯显卡的命名,目前从各大媒体来看尚未统一,如果说上一代是 HD 4000 的话,这一代叫做 HD 5000 比较容易理解。不过我们也看到许多新品的配置上标注的是 HD 4300、HD 4600 这样的型号,也许是因为在新一代核芯显卡中,进一步细分为不同档次的性能。通常来说,超极本由于搭配的是低功耗处理器,那么其核芯显卡会比主流型号稍弱一点,大概就是 HD 4300 这个级别。不过尽管如此,它依然比去年主流的核芯显卡 HD 4000 更强。5老用户莫担忧:好玩的游戏还有很多呢  这一页将会出现的显卡和,基本都是上一代的老配置了,而且是前两年的中低端配置。但是,如果你认为这些笔记本就不能玩游戏的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这么多年来,电脑游戏之所以吸引人,一方面是因为它越来越炫丽逼真的画面,但更重要的则是可玩性,比如策略类、模拟经营类的游戏,会激发我们去思考下一步的规划,不同的决策会让游戏的下一步变得不可捉摸,每次都不一样,这是这类游戏最大的魅力。  比如有两款游戏我玩了很多年,至今仍然时常沉浸其中,一款是《足球经理2007》,从战术的安排,到球员的转会,再到盈利状况的改善,我在虚拟的世界中去打造一支属于自己的豪门俱乐部。第二款游戏是《》,不同的武将和阵型都会对战局造成巨大影响,再加上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版图不断扩张会令我们获得成就感。这些游戏对显卡的要求都很低,但趣味性非常高,我的机器是 2010 年的双核配集成显卡,照样很流畅。仍然有很多非常有趣的游戏,对显卡要求并不高
对配置要求比较低的游戏
美少女梦工厂4
足球经理2013
地下城与勇士
倩女幽魂OL
  在热门单机游戏中,我非常欣赏《实况足球》系列对于显卡的亲和力,让低端独显甚至核芯显卡都能流畅运行,虽然画质比较一般,但游戏性丝毫不减。此外,像《模拟城市5》《模拟人生3》也是画质精美、可玩性很高、但对显卡要求不高的游戏,因为它们大多时候是相对静态的画面,因此对显卡的瞬时渲染能力没有太高要求。除了这些单机游戏外,在这个档次我们还看到了大量网络游戏,是的,大部分网络游戏都只需低端显卡就能玩,只要内存较大、网速给力就行。低端显卡   对比前两页的柱状图,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页的红色部分占据了大部分,这是因为 AMD 采取了田忌赛马的竞争策略,将总量较小的高端市场让给 NVIDIA,而在中低端领域通过性价比来抢占市场份额。其实从命名方面我们也能看出这一趋势,前几年在显卡型号第二位数字相同的时候,N 卡和 A 卡的性能是差不多的,但这几年 A 卡中低端型号的第二位数字却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 HD 7650M 和 GT 620M 性能相当的情况,容易给消费者带来错觉,希望大家在选购时注意这一点。在满足基本游戏性能的同时,笔记本可以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相信通过前几页的分析和比对,您可以很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游戏对应哪一个档次的显卡,从而有针对性的去挑选自己心仪的。如果您对游戏性能没有太高要求,预算又比较充裕的话,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一些新形态的笔记本产品。比如联想 Yoga 11S、宏碁 R7、索尼 Duo 13 等等都是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型电脑,它们融合了一部分平板的应用模式,甚至还有触控笔去帮助你设计图纸,对部分用户来说会感觉更加得心应手。  纵观这些年独立显卡笔记本的销量增长,和大量的游戏新作不断推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多人就是因为迷上了一款游戏,才下决心去购置一部配置更高的笔记本电脑,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讲,可以说是游戏促进了高性能笔记本的发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容推动硬件。今天,同样的情况也在智能手机领域重演,一旦感觉手机运行缓慢,我们就会想去买一部最新的、配置更高的产品。  但无论是笔记本还是手机,都会有一天出现性能过剩的情况,届时行业的发展就会陷入困境。实际上,今天的高端已经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只有极少数游戏需要 GTX 780M 这样的顶级显卡,一部分产品能够卖得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或炫酷、或纤薄的外观设计,以及厂商为这款产品所赋予的特殊功能甚至是游戏文化的烙印。如果只是单纯的拼硬件的话,是很难获得消费者青睐的,只看硬件就买笔记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产品定位 屏幕尺寸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下载中关村在线Android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 iPhone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Windows8客户端
成为中关村在线微信好友
4498856199648007589981018894999104999专业显卡和游戏显卡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很久以来都被这个问题所困扰,虽然一直在使用专业显卡,但是并没有感觉特别给力。当然,我购买的这块显卡和高端(非顶级游戏显卡)的价格相同。并非初级入门的专业显卡。另外作为效果图的制作者,平面和三维软件的长期常规,必然应用,究竟什么样的显卡最好最合适呢?A卡还是N卡呢?
作为一个Nuke/AE/3DS Max/Maya/Cinema 4D/Final cut/Premiere的深度使用者。曾经使用过各种集成显卡以及AMD /Nvdia GTX 560 560ti 570 650 580游戏卡和Quadro 600 的专业卡(公司电脑换来换去的,不怪我。。。。)。来谈区别:1.合成软件:Nuke/AE 基本不吃显卡。显卡的区别对于他们来说作用不是十分明显。在AE中更快的显卡会提升预览速度和预览质量。这一点游戏卡要比专业卡强大太多。2.三维软件:最吃显卡的是Maya,其次是Cinema 4D,3ds max对显卡的要求最低。同一台垃圾笔记本带的动max做点儿小东西,但maya就卡的不行。不知道是不是max用了DX的缘故。其中显示性能专业卡强于游戏卡,举个例子,同样一个场景用Quadro 2000打开的实时显示帧数(就是你在软件窗口操作时的更新率)有200帧1秒,但是用还算强悍的游戏卡GTX570打开显示帧数只有30多。同价位专业卡可以让你的3D建模等需要频繁操作软件的工作更流畅。但在利用显卡的CUDA加速的程序上,同价位的游戏卡还是略胜一筹。例如解算动力学的MassFX,渲染软件BunkSpeed等。AMD的显卡不支持CUDA,你要用的话请买N卡。3.剪辑软件。越好的显卡越快,但对比不十分明显。我个人在用集成显卡的MacBook笔记本和Mac Pro工作站预览的时候没有发现特别明显的差异。高清视频剪辑,集成显卡也没有卡到不动那种情况。综上所述,楼主的工作是3D建模、场景细化、CAD设计等需要3D可视化交互操作比较强的种类,建议购买专业卡。对于效果图制作来说,可以让你的操作更加不卡。但要是你不是给公司配电脑而是自己买机器回家玩儿的话,还是同价位的比较划算。———————————————————————————————————————————PS:买了专业卡的话一定要下载对应的驱动程序。比如如果是Quadro显卡那么用3ds Max的话请下载专门对Max的驱动,用CAD的话请下载对CAD的驱动,这个是厂家专门优化的,不然就白瞎了专业卡的优势了。附图片 如何选择对应软件的驱动。
作为一建筑狗,正好家里有两台3D工作站,好奇做了个小测试,旧的是4年前配的,配置是 i7 975 OC 4.0, 24Gb DDR3 ECC,显卡是 Quadro FX 4800 2GB,测试前更新了驱动。新的电脑是去年配的,配置是i7 3960x,
64GB DDR3, 显卡 GTX 680 SLT,也更新了驱动。测试前上搜索了下两张显卡的差别,FX 4800只有可怜巴巴的 988 分,GTX 680 单卡都有 5718分。感觉4800就是战五渣,都准备把它换掉了。测试结果却十分出乎我意料。测试分两部分,游戏和建模软件。原谅我懒得截图了,也没有测试真实帧数的软件,测试也就是凭手感。不过至少驱动下的抗锯齿等数据我都尽量调整在大致相同的数据下,确保测试公平。游戏用的是ASSASSIN 4 BLACK FLAG,毫无悬念,效果全开,GTX 680 SLT基本没鸭梨,玩起来颇为顺畅。而Quadro FX 4800就比较悲剧了,好像DirectX 11都不支持,很多效果都打不开,而且卡得一比。软件测试挑了4个软件的实时渲染来进行,分别是Sketchup 2013, Maya 2014, Rhino 5, 3D Max 2014, 测试方式也很简单,在每个软件下建了个特别大的场景,看看操作起来手感如何。(方式就是把多边形细分n次再复制n次,再复制黏贴n堆线,确保场景下顶点,面,线的数量都不少,然后还弄了张特别大的图作为材质。直到 GTX 680的电脑感觉挺卡了才收手。)当这些场景在
Quadro FX 4800的电脑下打开的时候,结果却出乎我意料,MAYA和3Dmax的场景操作毫无延时感,这让我好奇心大发,继续把场景中的物体进行鬼畜复制黏贴处理,直到复制了4倍的模型量,maya模型文件从180mb增加到1.6gb的时候,才出现GTX 680上相同的画面卡顿感觉,但是在很多命令的操作上依然比GTX 680流畅,要知道,这个场景在GTX 680的电脑上已经卡成狗了。而在sketchup和rhino的测试上,差别就没有那么大了,同样的场景两张显卡使用起来几乎一样。可Quadro FX 4800毕竟是5年前的显卡啊!结论,专业显卡在“有且仅有的”几个“特定优化的”3D软件上,还是对得起它的价钱的,极限体验上比同期游戏卡至少领先2-3代。如果你是设计狗,渲染狗,动画狗,电影狗等,还是上吧,哪怕是用上一代的。
这几天事情比较多,所以没有及时回复。但我多年来是做电脑硬件销售的,设计行业是我们很重要的客户群体,以下以我的经验做一些回答,希望能对题主有点儿帮助。
专业图形卡的使用领域很广,单单设计就分机电工程设计和建筑设计等,机电工程设计又会细分为汽车工程、精密仪器、机械制造等等,再加上什么影视后期、科学计算、卫星测绘、虚拟现实等等,专业图形卡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题主的提问来讲,主要是三个软件的应用:Photoshop、AutoCad、3DsMax。1、首先PS对硬件的要求主要是在CPU处理速度、大内存和硬盘高IOPS上,对显卡的要求相对要低,虽然专业图形卡也有对PS专门优化的程序,但是从实际应用来看,区别不大。2、其次对于AutoCad来讲,专业图形卡就很重要,尤其是越复杂的图,对图形卡的要求就越高,拿普通的建筑设计图来讲(300万面左右),一块入门级的专业图形卡比同价位的游戏卡在拖拽方面和实时预览的流畅度要高非常多,而对于一张1000万面左右的建筑设计图,对显卡的要求要更是高很多,这是因为D3D游戏加速引擎着重对实时像素的像素填充,材质渲染,画一张图时,是用CPU进行处理程序逻辑;而专业图形卡是依据于OpenGL运算,专业软件下的实时运算每一个点、线框、面,需要填充的像素不多,材质不如游戏复杂,但是线框的组成明显更为复杂,需要采用与游戏引擎完全不同的算法。3、对于3DsMax,3D画面加速分辨率越高、抗锯齿倍率越大、特效越多、画面越精细,则显卡运算压力越大,消耗的显卡资源就越多,对于3DsMax的实时预览,图形点面数越多,对显卡的消耗越大。
这里说的显卡资源除了GPU的运算时间外,也包括吞吐率,一般从显卡带宽上看GPU的吞吐率。显卡带宽越大,GPU等待时间久越短,GPU需要巨大的数据吞吐能力,对带宽的需求远高于CPU。
在2012版本开始支持CUDA,对游戏卡支持有了很大的速度改善,因此选用高带宽的游戏卡也能大幅提高速度,例如我给低预算的客户(一般不是用在绘图图站上,更多的是用在专门的渲染图站上,需要能打开大图形进行简单调试设置的应用)有时会采用GTX680\GTX770甚至更高规格之类的游戏卡,比采用Quadro K4000的成本要低很多。
省了成本当然就是有代价的,专业图形卡处理速度再慢,也会慢慢处理完后恢复正常操作,游戏卡则在处理速度不足时会出现白屏死机,往往会导致之前的未存储操作毁为一旦。
因此,如果不涉及到成本的问题,还是建议采用专业图形卡。
其实游戏显卡的表现都不输于同级专业显卡,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这些应用软件随着版本的进化,针对DirectX的优化越来越多,其设计倾向也逐渐在向DirectX API靠拢。反过来,显卡厂商也看到了这一趋势,因此在专业显卡的硬件和驱动设计上,逐渐在强化D3D的部分。 其次,在真正的工业级专业应用中(如Pro-Engineer、SolidWorks或NX 8.0),由于软件本身仍是为OpenGL性能而优化设计,因此专业显卡的表现就非常抢眼,甚至千元级专业显卡的性能表现都强于旗舰级游戏显卡,这也是游戏显卡遥不可及的。 我们百度贴吧极硬件吧之前有测试过游戏卡和专业卡的对比评测,还发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那就是如果单纯对比游戏显卡的专业性能,尤其是在Pro-Engineer、SolidWorks以及NX、Catia等专业性特别的软件应用中,AMD的Radeon R9系显卡性能要明显强于NVIDIA的GeForce系同级显卡。根据相关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MD和NVIDIA对于游戏显卡专业应用函数接口的管控力度问题。但对NVIDIA来说,它将基于OpenGL的应用与基于DirectX的应用分得非常清楚,对GeForce显卡运行专业应用时的限制与约束比较强。而且NVIDIA显卡的多几何引擎应该只有在Quadro上处于非Tessellation的时候才能起效,这也杜绝了GeForce与Quadro的“串位”。反观AMD,显然Radeon R系显卡在这方面的约束要弱得多,甚至没有类似的约束,这也造就了AMDRadeon R系显卡在专业应用上的不俗表现。第一, 如果你要追求更高效率的工业级专业应用且资金充足,如SolidWorks、NX 8.0、Pro-E、Catia等,从效率上看,专业显卡拥有无可置疑的优势。而且当你需要进行地质、石油勘测、超大型CG设计、渲染输出等对GPU的运算性能要求极高的应用时,多专业显卡组成无极阵列几乎就是唯一的选择,无可取代。第二,如果你平时主要进行的是Autodesk或Adobe公司旗下的相关软件应用,如AutoCAD、3DSMax、Maya等。这些软件近年来针对DirectX 3D的优化越来越好,导致游戏显卡在这些应用上的表现也越来越优秀。基于Maxwell架构的GeForce系显卡和基于Hawaii核心的Radeon R9系显卡在这类应用中都有着相当优秀的表现。第三, 如果出于一些特殊考虑,最常见的就是学生朋友们的经济条件所限,或者又想玩玩大型单机游戏或者网络游戏,但是又无法承受动辄5000元以上的高昂的中高端专业显卡价格,但是像NX 8.0、SolidWorks以及Prop-Enigineer等软件又必须要使用,那么其实也完全可以考虑使用游戏显卡,尤其是AMD的Radeon R9系大显存显卡,比如390X 8GB。
专业显卡会对一些游戏中用不到,但专业软件可能用到的算法进行优化或者提供支持。由于设计的目标就不同,两者区别还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说游戏更偏重于“实时”而专业卡会更重视效果的准确性。比如有些医用领域,需要显卡支持10bit输出。一般的游戏显卡输出的都是8bit数据。也就是每个像素的一个颜色分量只有256种不同的值。我不大清楚现在有没有支持10bit输出的游戏显卡,但是一般医用都是专业卡+灰阶显示器。普通的显示器就算输入10bit的数据也无法显示,不过这种显示器都相当贵。驱动方面两者也不大相同。一般专业卡的驱动出厂前测试会比较多。而且都是针对各大设计软件优化过的。相比之下游戏卡驱动的更新频率就比较快。而且都是针对游戏优化的。如果你感觉两种显卡在你的应用环境中没什么区别,那么继续用就是了。如果感觉有不足,比如你做的模型某个面没法显示,或者你做医学应用,想要更好的影像显示效果。那么到时候再换也可以。
在芯片方面是一样的,但是在板子设计和驱动方面是不一样的。一般专业卡板子成本更高,更注重稳定,显存也更大,硬件和驱动针对常用的CAD软件有特殊的优化。谁也不想辛辛苦苦建个模突然死机了。
游戏显卡外形夸张,各种夸张的大个散热器和风扇,还五颜六色的。专业显卡造型朴素,公版为主,N卡绿黑,A卡红黑的标志色,同等级的游戏卡费电,也多占一个6针电源线,专业卡则好一些。专业卡比游戏卡贵n倍,但二手却可能更便宜,反正我是能用专业卡不用游戏卡。
这个?这样说吧,以NV为例,游戏卡就是阉割了某些指令的专业卡而这些指令需要用驱动激活才能用,在专业应用中加速应用使用,比如AUTOCAD里面的框线加速就必须要专业开才能打开,3DMAX里面某些渲染加速也必须要专用卡才能使用这些一般是驱动实现的,某些卡是可以破解驱动来实现这些功能专业卡价值体现于 硬件厂商与专业软件厂商进行了完整的兼容性测试,确保最终使用时无任何兼容性问题。专业卡通过驱动对专业软件的某些功能实现特殊支持等,总的来说 专业卡和游戏卡可能同芯,但是不同驱动,
看楼上大牛们的回答后觉得:专业卡确实diao。提醒一句~建筑规划的学生在选卡之前最好稍稍了解一下lumion,TWINMOTION与常规渲染软件的区别。很多同学都机(tou)智(lan)的选择了用lumion出效果图,确实快。而我用的Quadro K600(入门专业卡)是跑不动lumion的。我不喜欢lumion定制化的风格,所以不关心。但身边很多专业卡的同学每次出图都会因为用不了lumion而抱怨。
作为一名建筑学学生,从专业角度来回答一下。建筑经常用的软件有sketchup cad revit 犀牛等,普通显卡和游戏显卡在运行这些程序时,线条都是糙的,有很多锯齿。而专业显卡会让线条看起来非常非常的润滑。总之,专业显卡擅长的是创造三D图形,而游戏显卡则是展示3D图像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千元左右的显卡推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