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原味酸牛奶酸奶较伊利销量下滑原因

$股份(SH600887)$ $乳业(02319)$ $光明乳业(SH600597)$ 昨天除了PPP概念迎来涨停狂潮,还有个意外就是伊利大跌6%。伊利股份8月26日晚发布的2016半年报显示,主营产品中,除了液体乳营收较去年增长外,其它的产品都是负增长,奶粉及为-24.06%。国内乳品进口规模扩大;境外境外厂商通过“海淘”或“”等渠道,快速抢占国内婴儿奶粉市场份额,是导致国产婴儿奶粉品牌的市占份额同比下降的客观原因。但整个乳制品行业环境如此,企业更需要从自身找原因。然而,毋庸置疑,作为中国乳业双雄,蒙牛和伊利曾一度不分伯仲,激烈的上演着双龙会,但是最近短短4年时间,蒙牛已经被伊利反超。一、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1、营收与净利伊利:8月26日晚,伊利发布2016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伊利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300.8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持平;实现利润总额38.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41%;净利润32.1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63%。蒙牛:8月24日晚间,蒙牛交出上半年业绩报告。业绩显示,上半年营收272.572亿元,相较于2015年上半年255.64亿元,增长6.6%。其中,不含,本集团收入增长7.0%至人民币261.047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同比下降19.5%至人民币10.773亿 元。2、主营产品比较、奶粉和冷饮是伊利和蒙牛的主要产品。液态奶的销量蒙牛更胜一筹;奶粉两者虽都是负增长,但的销量大;冷饮方面,蒙牛比伊利差了十几个亿的规模,但实现了正向增长。细说下奶粉。伊利可以说是奶粉市场的高手,而蒙牛则像一个小孩子。在2006年伊利销量已经突破20亿领军中国奶粉行业之际,蒙牛才开始与丹麦的阿拉福兹公司合作投资,准备进入该行业。这么多年过去了,蒙牛在奶粉方面已经不再是丑小鸭,但与伊利还有一定的差距。3、领域对比市场调研机构 AC 显示,报告期,在国内乳制品整体市场,伊利零售额市占份额为 20.1%, 位居市场第一。 其中, 常温液态奶零售额市占份额为 30.9%, 位居第一;低温零售额市占份额为 16.7%,比上年同期提升近 1.1 个百分点;产品全渠道零售额市占份额为 4.9%,位居国内品牌第一。根据行业信息统计,报告期内公司冷饮产品销售额蝉联全国第一。4、明星产品表现蒙牛冠益乳很好喝。伊利的“Life up 酸奶”“每益添饮用型酸奶”都很好喝。特别是life up瓶子上的那段话,哈哈哈。5、产品:品牌赞助节目近几年来,在做广告这方面,伊利更胜一筹。《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和《》都比较火。这些赞助使得这些细分产品的品牌名声大震。而一如既往的奥运冠名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伊利带来了实惠。不过当时确实的不错。凭借第一届“超女”所形成的空前影响,蒙牛使得本来是追随伊利“优酸乳”而推出的“酸酸乳”成功逆袭,仅仅一年时间销量就从8亿元飙升至30亿元,使得“酸酸乳”成为了成长最快,最成功的产品,市场份额直接超越了伊利的“优酸乳”。在蒙牛打造中国第一个高端牛奶特仑苏时,其精准的广告传播也堪称典范,无论“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伦苏”的广告语,还是极其贴合目标人群的传播画面,都极其精准,特仑苏在一年时间即迅速引爆全国。可是后来,蒙牛押宝就押的宝就不大准了。比较了这么多,再考虑到伊利股份当前不到16倍的市盈率,觉得这家企业还是不错的。今年是伊利诞生的第60个年头。廉颇老矣?期待伊利的后期表现!二、如何选择好牛奶?上月去过一家乳制品企业,喂食用的两百多万的豪车,从进口的两千多一吨的,觉得奶牛的消费也挺高端的。用老板的话说,吃得好才能产好奶。牛奶,重要的是奶源。把牛奶带回来给家人尝的时候,她们问怎么会那么香,是不是有添加剂。我又把在牧场看到的如何保证牧草的质量、挤奶时如何做到安全及时、怎样的生产线才能保证及时供货之类的解释一通。好牛奶,关键是奶牛。要不企业也不会花大价钱辛辛苦苦从澳洲进口了。我们分析牛奶企业的财务指标啥的,都像是字面上的东西。伊利好还是蒙牛好,重要的是看喜欢哪个味道,觉得哪种好喝,所谓“懂消费者口味者得天下”。牛奶销售的地域性比较强,虽然和在全国都很有名气,可是北京地区三元就会占据一块市场,上海地区光明就会占据一片江山,而在山东,佳宝和得益乳业就经常出现在消费者购物车里。人们会优选本地奶源。考虑到纯牛奶的运输和安全性,本地奶源的物流环节少,冷链有保证,产品质量也更能保证。习惯也很重要。先入者为王。前几次买了这个牌子,以后就很少换别家的牛奶了。虽然人们现在对营养方面的要求变高了,但去选购牛奶的时候,觉得哪家的口感好也就买了。喝酸奶不错,但酸酸乳和优酸乳之类的就不要喝了。早餐奶虽然味道好,可它不算牛奶,它应该是调味牛奶。其的含量是&=2.3克,比牛奶的标准要低。成分不是脱脂就利减肥。牛奶当中所含的脂肪不可能直接转化为人体脂肪,天然牛奶自身所含的脂肪比例并不高。奶比较好,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鲜牛奶”。比起高温灭菌奶,也就是“纯牛奶”,鲜牛奶里面保留了牛奶中的营养及风味,特别是保质期在三天以内的。那么,您会选哪家牛奶呢?与笔者交流可添加微信jiemi1001. 将为您减少类似内容我要收藏143个赞不感兴趣分享到分享到:相关文章还可以输入140字热门频道20.3万人订阅405.1万人订阅51.7万人订阅30.9万人订阅1052.9万人订阅你还可用第三方账号来登录请输入你注册的电子邮件地址绑定密保手机*您可用使用此密保手机找回密码及登录*请勿随意泄露手机号,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骗取帐号信息手机号码发送验证码确定电子邮件请输入您的意见和建议请您输入正确的邮箱地址,以便我们和您联系,帮您解决问题。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热门搜词618515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能年玲奈、Non)
(坚决丑拒)
第三方登录:在深圳伊利酸奶销量好还是蒙牛酸奶销量好_百度知道销量差 信誉低 香港超市有理由不卖蒙牛伊利
“香港超市不卖蒙牛伊利,是不是又出什么问题了?”这是国内为数不少的人看到“蒙牛伊利遭停售”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实际上,这有些过于敏感,超市不卖某产品,并不能直接推演出产品有问题的结论,供应、采购、销量等都可能导致超市不卖某产品。
百佳官方指并未停售蒙牛,但确有分店无销售,各店皆有权根据当地情况做出适当安排。百佳分店不卖蒙牛产品,主要因销售情况不佳,加上有香港市民对其质量不放心,总店并未要求停售。百佳并未销售伊利等其他国产牛奶。惠康发言人则表示,惠康自2008年底开始已经不再销售蒙牛和伊利品牌的产品……
蒙牛伊利“这次”没出问题,然而,几年来他们领衔的国内乳品行业不断出现三聚氰胺、皮革奶、可能致癌物超标等产品质量。而且,几乎每次问题产品都以公关消灭负面报道为结局,从未真正通过提高标准等实际行动,给过消费者实质性的品质承诺。
乳品的新国标都被乳业巨头“绑架”,巴氏奶标准初稿来自蒙牛,生鲜乳标准出自伊利,酸奶标准则由光明草拟,大幅降低乳品标准,导致中国乳品标准被业内人士讥讽是“全球最差”。如此标准下制造的产品,在正规市场中不受待见,即使被超市停售,也是正常结果……
蒙牛、伊利独大,只是存在于国内,香港特区并不买账。尽管蒙牛伊利们公开强调“一个国家两种标准”,即其输港的产品质量高于大陆,但还是得不到香港市民的认可。实际上,香港人更热衷于喝鲜奶。香港鲜奶的指标生乳中菌落总数为每毫升低于20万个,仅为我国新国标允许量的十分之一。
香港超市最常见的本地鲜奶品牌有十字、雀巢、维记三个。在香港市场上,除了有本地奶之外,还有日本、新西兰、荷兰等外国奶,国产奶只是小份额,人均GDP达到3.42万美金的香港居民,有足够的财力选择更好、更新鲜的牛奶,不买问题多多的蒙牛和伊利……
蒙牛伊利均称没被香港超市停售
健康资料库
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液体乳产品抽查的结果,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12月25日,蒙牛发布声明致歉,并强调该批次产品已销毁。但至今仍有网友通过微博等途径,称发现疑似该批次蒙牛问题奶。
你是否还相信蒙牛伊利牛奶?
“躺着也中枪”的蒙牛伊利并不冤
当下中国的乳品行业,主要被蒙牛和伊利两大奶业巨头垄断,因此历经多次负面新闻仍能屹立不倒,这是因为如果不选择他们,国内就没有与之旗鼓相当的其他牛奶品牌可供选择。香港则不同,作为国际贸易港,他们有无比的优势。
香港乳品市场长期被国际大品牌垄断,虽然蒙牛曾宣称其拥有香港乳品50%的市场份额,然而,港人并不买账。接受采访时,香港居民表示自己从没买过蒙牛和伊利的奶制品,说更信赖港产和外国牛奶,“有消费习惯影响,从小就买本地品牌”,内地居民移居现香港后也不再买蒙牛伊利……
惠康百佳在香港确实雄霸天下。香港超市行业跟国内不同,没有一次性能买任何东西的“大卖场”型超市。国际性连锁超市家乐福、沃尔玛,都因为遭到本土最大的两个主流超市惠康、百佳联合供应商的结盟抵制,最终生意不佳被迫关门。港人酷爱新鲜食材,没有囤积大量食品的喜好,不喜仓储型超市。
通常分高中低档次,几乎覆盖各个地区,除了惠康百佳,香港还有Market Place和Oliver's等高端超市,但都以中小型为主。超市的经营策略是注重利润,以廉价商品吸引消费者进场,带动他们购买其他商品。惠康和百佳连家乐福、沃尔玛都能打败,根本无需像国内超市看蒙牛、伊利的脸色……
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食品中毒事件发生后,如果企业拒绝赔偿,或受害者对赔偿不满意,受害者可以起诉问题食品生产企业或经销商。一些律师事务所看到商机后,成立了专业的代理机构,帮助食品安全问题受害者索赔,以期严重惩治制造问题食品的企业。
日本1925年创办的雪印乳业,信誉极好号称最大的王牌奶企。然而,2000年,因为生产线意外停电,导致雪印牛奶里化验出超标的黄色葡萄球菌,受害者依据《制造物责任法》,对生产问题牛奶的企业提出索赔,并赢得一系列诉讼。“牛奶中毒事件”之后第二年,有70余年历史的雪印牛奶倒闭……
蒙牛供港牛奶质量高于国内产品
百佳和惠康超市在香影响力巨大
日本雪印牛奶因一次问题就倒闭
不改进 蒙牛伊利在国内总有一天也“下架”
在“香港停售蒙牛伊利”的报道出现后,两巨头纷纷回应称是误传。其中,蒙牛称其在香港百佳超市仍正常销售,百佳、华润、佳宝、家兴等商超系统共有450多家门店售卖蒙牛产品,至于惠康超市,则是蒙牛从未进入过,故此没有下架之说。伊利则表示2008年已经退出香港和海外市场,在港无经销。
对比媒体报道和蒙牛的回应,双方说法截然不同,究竟谁是谁非还有待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产品质量隐患严重,不重视顾客,靠公关媒体甚至行政干预屏蔽负面新闻,国内消费者对蒙牛和伊利的反感也接近临界点。如果不改变作风提高标准,随着中国人经济水平提高,最终会倒在市场经济规律之下……
19至20世纪的商业和科学转变了牛奶,将自然物塑造成一种现代生活的日用品,也成功地使它成为母乳的替代品、婴儿和儿童的必需之物。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人们所熟知的“牛奶”,并非从奶牛乳房流出来的纯洁芳香的白色液体,而是由现代科学技术、广告宣传效应打造和推广的一种文化。
牛奶曾是穷人的主食,有钱人敬而远之,19世纪末工业化产销,才把它打造成“完美食物”。但牛奶营养价值和风险屡遭质疑。预防骨质疏松、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都经不起科学推敲。每天饮牛奶无法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甚至增加女性卵巢癌发病率。牛奶和儿童身高增长的“自然联系”也没被证实……
已有不少人呼吁抵制蒙牛
上世纪牛奶曾是穷人喝的东西
健康画中话
蒙牛、伊利并没有被香港大超市“下架”,因为他们可能根本没资格上架,或者即使上货架也乏人问津。蒙牛、伊利之所以因为在香港没得卖而受到关注,皆因在人们心目中他们随时可能出问题,容易引发“香港不卖是不是出问题了”的想法。蒙牛、伊利们固然可以通过公关抹去互联网乃至报纸上自己的不利报道,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称,不实在地提高品质标准,抹不去人们心中的坏印象。
请输入验证码:
责任编辑:陈韶鹏 廖颖瑶
监制:韩林涛 孙海峰 李悦
设计师:陈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蒙牛风味酸牛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