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多伦多多大战威尼斯

【前瞻】39届多伦多电影节看点——UP OR FLOP 风光与尴尬_电影票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542,882贴子:
【前瞻】39届多伦多电影节看点——UP OR FLOP 风光与尴尬收藏
   第39届多伦路电影节即将于明日开幕,曾有6000多部电影在这里展映过,300多部登上过奥斯卡提名名单和领奖台,每年4000多部电影报名参赛,1000多家媒体进行国际报道。来自全球各地的电影爱好者、电影导演、电影从业人士和全球媒体都可以在为期十天的电影节上观赏到电影大师和新兴人才的作品。2012年《洛杉矶时报》的民意调查中,很多美国人将多伦多电影节视为世界上最好的电影盛会,这是多伦多影展最风光的日子。  只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已经成为巨人的多伦多,免不了站在风头浪尖,成为其他影展争夺资源的最直接对手。在去年,它被庆祝40岁大寿的特柳赖德电影节绊倒,失去了红毯上最重要的一批资源,老牌宿敌威尼斯则一直紧盯着多伦多的动作,一边拉拢美国片走红毯,一边稳稳地抢下那些最重要的艺术硬货。历史上成就多伦多的,是时间,而现在令其尴尬的,也是时间,因为落后,它已经渐渐落为二轮影展,有量无质。   近两年的多伦多每况愈下,但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电影节,仅仅看入围片单的话,仍然是极其惹眼,参展影片列表上不少大牌明星,可谓星光熠熠,这仍旧会让电影片商和普通影迷感到满意。区别是若从电影的角度来看,就不是这么回事了。这种内在的焦虑和隐忧,在最近两届的多伦多这里表现的尤为明显,华而不实、大而无当,奥斯卡的输家,底气早被磨掉了大半。到头来江湖夜雨十年灯,总还是落魄一阵,想想也是,靠大肚来容的事物,一定会少了个性和风格。倘若其他影展充满浪漫主义的原创性的因子,那么多伦多就像一个思想空洞的剽窃者。
点亮12星座印记,
  1976年多伦多影展(TIFF)成立的时候,只有三万人参展,三十多年后,它发展成一个四十万人共飨的年度盛事。因为经营有方,多伦多的影响力很快超越了本土的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1998年,《综艺》评价道“从参展影片,出席明细以及市场活跃度来看,多伦多电影节是仅次于戛纳的全球第二大电影节”。  但在近几年,多伦多影展的成交量已经超越了戛纳,观影人次则直逼柏林影展。已经去世的影评人罗杰·艾伯特也高度评价过多伦多影展:“虽然戛纳电影节是最伟大的电影节,但是多伦多电影节却是最有用、最活跃的电影节”。艾伯特所说的“有用和活跃”,除了指其市场活络外,还在于它的组织方式和定位——不设立评审团,而由全体观众影迷共同投票选出的“观众选择大奖”。  多伦多电影节拥有多个展映单元,最重要的【主展映单元】【特别展映单元】汇集了年度最受关注的电影,也是名副其实的奥斯卡预备队,如今年的《狐狸猎手》、《星图》、《黑与白》等等;【大师单元】(MASTERS)以大师影像为主,侧重三大影展入围的名导作品,包括戈达尔、费拉拉、洪尚秀等人的作品都在其中;【发现单元】(DISCOVERY)着眼一年来全球优秀的电影处女作;【当代世界电影单元】(CONTEMPORARY WORLD CINEMA)的作品来自五湖四海;【波长单元】(WAVELENGTHS)主打先锋影像;【午夜疯狂单元】放映各种CULT作品,园子温的电影已经是连续第五次入围;此外还有展映纪录佳片的【TIFF纪录单元】,以及【经典修复单元】等等。  就像电影节的宗旨,(平等、民主、亲民 egalitarian, democratic, accessible),一以贯之。多伦多没有“门户之见”,也让这里汇集了每年柏林、戛纳、威尼斯、圣丹斯影展上映过的作品。几个影展之中,柏林是整个年度的“前瞻”,戛纳是“夏季选购”,多伦多则是“扫货市场”,这也让多伦多影展成为秋季甚至是全年最重要的影展,每年参展的电影超过了300部,2012年是289部,2013年达到了366部,以基数赢取质量,也吸引到无数明星亮相红毯,这也让多伦多影展底气十足。
点亮12星座印记,
 ▌People*s Choice 人民的选择?  多伦多影展的每个单元都有选片负责人,他们无一不是经验丰富,直觉敏锐,眼光独到。由于每个单元都是针对不同种类的电影,这也让多伦多的电影类型极其丰富,主流商业片、独立制片、CULT电影无一不包,奇幻、武侠、动作、恐怖比比皆是。这种极具包容性的选片理念,虽然让参展电影数量大到拥挤不堪,但也确实壮大了电影节的规模,这种多元文化和美国社会的理念有着共通之处,因而它也成为受美国媒体关注最高的一个电影节。  电影节也没有主竞赛和非竞赛单元,也没有评委会、评审团,所有一切都公正、公开,代表了大众品味。在多伦多,不管展映的哪一部电影都可以角逐这个奖项,完全面向大众开放。2002年的《鲸骑士》就是从【发现单元】突出重围。人民选择奖将在电影节闭幕的晚宴上公布,这个时间所有的媒体和产业人员基本都已经离开多伦多,因此这个大奖完全是由观众票选出来的,气氛相当轻松自如。  看看最近几年这个奖项的得主:《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珍爱》、《国王的演讲》、《我们去哪儿》、《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为奴十二年》,你会发现它的口味和奥斯卡有着高度的一致,而1981年的《火的战车》,1999年的《美国美人》,2000年的《卧虎藏龙》、2005年的《黑帮暴徒》等也都收获过奥斯卡最佳影片或最佳外语片。没错,每年选票较高的电影都成了奥斯卡的种子选手。而从2004年奥斯卡颁奖延期之后,“人民选择奖”似乎就成了奥斯卡金像奖的风向标。  然而今年再度入围的导演贾森·雷特曼说含蓄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每年越来越少的电影能够通过电影节增加曝光度。电影节应该让人们关注那些非常有价值的新电影。如何吸引观众看一部不是超级英雄的电影?每部影片都要竭尽全力拼资源。”布拉德·皮特的《为奴十二年》获得了去年的“人民选择奖”,但他也表示炒作这个问题,应该由媒体和发行方共同担当,而不是靠电影节组委会来操作。  2008年《多伦多太阳报》开始谴责多伦多影展日益“功利”的趋势,认为它们逐渐沦为好莱坞宣传工具,而背离了“人民”,这也有悖于电影节创始人最初平等、民主、亲民(egalitarian, democratic, accessible)的宗旨。如今这里已经不再是电影的party,而成为一个巨大的贸易场。人们看着卷福从红毯上走过时的表情要比看片时高涨百倍,在这个大时代里,多伦多也免不了和其他影展一样,成为经纪人、宣发、片商、狗仔队和低端粉丝云集之地。
点亮12星座印记,
  ▌The Media 媒体人的状态  十天时间上映366部电影,排片表打印出来有200多页,这对任何一个跑电影节的人来说都是灾难性的,即使晚睡早起,也只能观看十分之一左右,你不得不在海量的影片中做各种计划和取舍。另一个困惑是多伦多没有主竞赛单元,媒体的力量被大大削弱了,记者证也不再是万能的。在多伦多,每部电影都有1-2场媒体/产业的内部放映,2-3场面向公众的普通放映(Public Screening),前者几乎是人多坐少,而对后者,媒体人也需要和普通观众一样提前几小时排队才能保证有空座。  “在近30年内我从未看到这么多强手同时竞争,”索尼公司的联合总裁迈克尔·巴克如是说。去年几部热门电影的首映都被特柳赖德影展抢走,重量级的首映也只剩《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八月·奥色治郡》等几部片子。于是为了控制局面,热门电影的门票不得不通过摇号和抽签产生,去年《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首映几乎是人满为患,“Everyone wants to see it”,入口前挤满了来自全世界的电影记者、发行商和制片人,以致有人叹息“电影界所有的基佬都过来看这个片了”。另一场《地心引力》虽然晚于威尼斯和特柳赖德,但仍然是拥挤不堪,首场排队的人被挤出无数个蛇形,最后还有数百人被拒之门外,电影节不得不派专人出来安抚民愤。  每年进行国际注册的报道媒体达到了1000家,参加影展的记者数量已经超过了1500人,除此之外,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的老总也几乎每年都会参加电影节,为自己公司的电影做“冲奥”的准备,“多伦多一直是适合电影首映的地方,因为会有数不清的媒体来到这里,所以在奥斯卡日期提前之后,每个人都说,让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吧!”索尼公司的总裁汤姆·伯纳德以及华纳兄弟的市场营销总监Sue Kroll都是多伦多影展的常客。
点亮12星座印记,
我来顶帖!。。。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Telluride VS Toronto 特柳赖德大战多伦多   参加特柳赖德电影节(Telluride Film Festival),你只要花费四天时间(其中一天还是劳动节),行程紧凑,最适合普通影迷。另一方面则是它的举办时间比多伦多早,因此这里的电影才算是真正的“全球首映”或“北美首映”,你至少能比在多伦多提前五天看上片子。其三是这里位于科罗拉多的山谷里,是个滑雪胜地,除了风景如画,观众的素质也都非常高。  你不用像在多伦多街头摩肩擦踵,不用为看一部热门电影排两小时的长龙,倘若多伦多是大众路线的话,那么特柳赖德自然是精英走向,它展映的作品少而精,只有二十多部,美国电影和外国电影的比例大约是对半,入选的唯一条件则是这个电影必须是在特柳赖德北美首映,但这些作品基本包含了美国下半年上映的街大部分高质量电影。  但偏偏是这么一个有点像私人点映一样的电影节,连续数年从多伦多手中抢下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国王的演讲》、《逃离德黑兰》、《为奴十二年》的全球首映,这几部电影无一例外都囊获了次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特柳赖德电影节曾经是最草根的电影节,但它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影展的首站。”华纳兄弟全球市场营销总监Sue Kroll如是说。  2013年,多伦多连续和《为奴十二载》、《劳动日》、《皮囊之下》、《看不见的女人》、《囚徒》等热门电影失之交臂,因为他们都无一例外参加了特柳赖德电影节。阿方索·卡隆的《地心引力》则是因为特柳赖德和威尼斯的协议,而比威尼斯稍晚上映,但也成功抢到了北美首映。(2005年特柳赖德和威尼斯达成共识,共同入围两个影展的电影要首先在威尼斯上映,第一部遵守这个协议的电影是李安的《断背山》)。虽然多伦多也抢到了一批“史诗级片单”的首映,盖过威尼斯的风头,但多伦多影展总监Cameron Bailey仍是暴跳如雷,因为年度最重要的几部电影都不在其中,此时他们争夺的都是同一种东西——全球首映。只有抢到了首映权,才能获得媒体的高度关注,一旦被其他影展抢走,沦为“二轮”或“三轮”,其受关注的程度也将大大降低。  更惨烈的是,去年多伦多抢到首映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八月:奥色治郡》、《菲洛梅娜》等电影几乎算是在奥斯卡颗粒无收。星光熠熠的背后,多伦多的难言之隐,确实是抢不到艺术上的“硬货”。  但多伦多的设施和放映场所、食宿条件都好于特柳赖德,其影厅能同时容纳1500人观看,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丰富的资源和社交网络。就如《综艺》的主编说:“就算我们在Telluride看了那么多片,休息一天后我们还是得赶往多伦多继续看片”。
点亮12星座印记,
  ▌Venice VS Toronto 威尼斯与多伦多  除了特柳赖德,多伦多的另一个宿敌就是威尼斯,马可·穆勒在任期间,威尼斯被多伦多抢走了不少风头,利多群岛上的明星逐年黯淡。电影人虽然中意威尼斯的金狮大奖,但又神龙见首不见尾,哪怕如李安的《色戒》作为威尼斯影展的开幕片放映,但最后几天几乎都呆在多伦多。多年来双线作业的电影人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只有确定得奖的电影人,才会在威尼斯的闭幕红毯上出现。  2014年,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阿尔贝托·巴巴拉筛选出55部上映的电影,其中包括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的《鸟人》,“这部影片不仅别出心裁,而且观赏起来轻松愉快。”巴巴拉谈及此片流露出的兴奋,是因为他成功从多伦多影展抢下这一块“天价肥肉”,伊那里图的电影无疑是今年最重要的电影之一。  至于威尼斯和特柳赖德的协议,则是巴巴拉和特柳赖德的负责人汤姆·拉迪反复磋商并谈定的。“我不喜欢电影节之间的战争。我举办电影节是为了支持电影和电影人的,我一点也不关心和别人之间的比拼,因为我追求的是合作而非竞争。”  但多伦多方面还是宣布实行新的政策,从今之后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只有前四天会放映全球首映的重量级电影。为此,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主席皮尔斯·韩德林称“本届电影节会关注更多的重量级影片”,这也意味着会加剧和威尼斯的竞争,毕竟两个影展有三天时间重合,包括威尼斯影展的颁奖日。也因为如此,洪尚秀的《自由之丘》以及阿尔·帕西诺主演的《破碎之角》都把自己的首映选在了威尼斯。  威尼斯崇美的现象日益严重,而多伦多影展的电影又是美国通行证,无数电影人不得不做骑墙派。巴巴拉心里清楚,自己片单上的多少电影将会下了红毯就奔特柳赖德,又有多少部电影在闭幕之前赶赴多伦多,对此也无能为力。皮尔斯·韩林德和阿尔贝托·巴巴拉今年都面临了遗憾,因为无论多伦多还是威尼斯,都没能抢下大卫·芬奇《消失的爱人》以及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性本恶》的首映,他们甚至也跳过了特柳赖德,直奔纽约电影节去了。  还有一部电影在多伦多撤档,亨利·霍伯森执导,阿诺·施瓦辛格、阿比吉尔·布莱斯林主演的恐怖片《玛姬》临时宣布退出了多伦多电影节,而改在明年年初上映。
点亮12星座印记,
  ▌City to City 受瞩目的韩国电影  City to city展映单元每年选择一个城市为主题,介绍当地受到瞩目的本土电影,因为今年选择的是韩国首尔,因而八部韩国电影,《布拉芙夫人》、《好朋友们》、《走到底》、《道熙呀》、《铁梦》、《活着》、《购物车》、《庆州》都将在该单元展映。“首尔是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并存的地方,有很多电影人在持续地创作多样化的作品。这次能在多伦多将韩国电影介绍给更多的海外观众,我觉得是非常幸运的事。”电影节执行委员长Cameron Bailey如是说。  林弼成执导的《布拉芙夫人》是本单元最受瞩目的电影,“林弼成导演用其特有的想象力将古典名著进行再解析,主演郑雨盛更是展现了和以往不同的新面貌,角色有突破,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李道允导演执导第一部长片《好朋友们》,展现了令人感叹的执导能力,能很好地引导演员们发挥演技。而另一位年轻导演,《庆州》的张律也将前往多伦多。  《购物车》由廉晶雅、文正熙、金英爱、金康宇、都暻秀等人主演,讲述的是韩国大型超市合同工被无故解雇后决定联合起来与社会斗争的故事。而都暻秀在电影中饰演廉晶雅的儿子,是一个叛逆十足的少年,对家境的贫困感到十分丢人。这是一部无法不受瞩目的同时具有冲击性剧本和适当时代批判的作品。  韩国电影中唯一入围主竞赛单元的是沈成宝的《海雾》,他也是《杀人回忆》的编剧。该片由奉俊昊策划并监制,讲述了6名船员所搭乘的渔船“前进号”在茫茫大海中载着偷渡者卷入一场无可挽回的事件的故事。由于本片8月13日已经在韩国上映,因此在多伦多只属于北美首映。洪尚秀执导的《自由之丘》则要参加大师单元的展映。
点亮12星座印记,
  ▌Xavier Dolan 后起之秀多兰,导表双馨  出生于1989年,曾经执导《我杀了我妈妈》、《双面劳伦斯》、《汤姆的农场旅行》的哈维尔·多兰已经是多伦多影展的老人了,他的《双面劳伦斯》曾经拿到37届多伦多影展的最佳加拿大电影奖。多兰生于魁北克的法语区,因而他的电影都是法语片,此外他被认为是外形最佳的青年导演之一,此次他转型为演员,参演了Charles Binamé执导,Nicolas Billon编剧的《大象之歌》。  《大象之歌》的故事讲述一位心理医生(格林伍德饰演)在询问一位病人(多兰饰演)时,卷入一场头脑角力。这也是他首次抛开导演的身份,单纯以演员的姿态投入到一部影片中(短片、童星和龙套的除外)。  除此之外,他执导的《妈咪》也将亮相本届多伦多影展,《妈咪》仍以他擅长的母子情为主线,风格唯美但也更加成熟。该片参加了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也是他第五次入围欧洲三大影展(四次入围戛纳,一次入围威尼斯),拿过影评人费比西奖。更难得的是他今年才只有25岁,自然是年轻有为。但是谈及他的电影,不同人总有不同的倾向,不少人认为他是被严重高估并靠粉丝传播和造势的导演之一。  但从今年戛纳的反响来看,不少人认同他的收敛节制,技术上也更为成熟,即使他的电影仍然有一种强烈的自恋情绪,但考虑到他的年龄已然不易。《妈咪》被认为是多兰目前完成度最高的一部电影,即使在唯美的镜头下仍有叙事上的瑕疵。
点亮12星座印记,
▌OSCAR 冲奥强档《狐狸猎手》Foxcatcher发行公司:索尼冲击奖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配角冲奥指数:★★★★  《狐狸猎手》被认为是含金量较高的电影之一,其导演贝尼特·米勒在不久前的戛纳影展获得最佳导演奖。本片改编自杜邦集团继承人约翰·杜邦的真实故事,“狐狸捕手”是他在宾夕法尼亚州创立的一个摔跤训练基地。本片冷酷压抑,用十年的时间跨度,重塑了1996年宾夕法尼亚州富豪约翰-杜邦枪杀奥运摔跤冠军戴夫-舒尔茨这一震惊美国的案件,充满力量、直击人心。三个主人公之间的关系同样复杂而立体饱满。  米勒之前的《卡波特》和《点球成金》都成为当届奥斯卡的种子选手,他压抑冷静的风格,以及对人物情绪的控制力,都令其电影跳脱出了俗套。而米勒对身体语言的理解,以干净利落的长镜头捕捉的运动中的形象,有一种直观的力量。史蒂夫·卡瑞尔变革性地演出则是电影的点睛之笔,目前业内一致看好它会获得明年的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点亮12星座印记,
《星图》Maps to the Stars发行公司:Future Film冲击奖项:最佳女主角冲奥指数:★★★  柯南伯格是近些年为数不多能保持高精尖创作的大师之一,他的每一部电影都是业内关注的重点,2007年的《东方的承诺》曾经获得“人民选择奖”,并入围奥斯卡奖。《星图》以一家人的生活为背景,上升到一种星图的宏观理解,风格鲜亮诡异,维持了柯南伯格的一贯风格。电影也很直白的涉及到整形手术和畸变,不乏幻觉、撞鬼等超现实段落,带着魔幻现实主义的氛围。  《星图》中的人物几乎占全了人类所有的心理疾病:暴躁、焦虑、虚荣、性瘾、乱伦欲、精神分裂。柯南伯格语焉不详地建立起自己的能指和所指系统,风格怪异意味着它很难角逐几个主流大奖,但朱利安·摩尔的演出受到业内较高的关注,一部分人认为她的气场愈似伊莎贝尔·于佩尔。她获得了今年戛纳影后,自然也是明年奥斯卡影后的有力争夺者。
点亮12星座印记,
《狂怒》Fury发行公司:哥伦比亚冲击奖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响效果冲奥指数:★★★★  我们绝对要相信布拉德·皮特雪亮的眼镜,这部战争片可能是本届片单中规模最大的一部。《狂怒》的背景设置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最后一波猛攻中,布拉德·皮特扮演一位身经百战的陆军中士,希亚·拉博夫扮演年轻的二等兵。我们很难想象这二位能在演技上有明显的突破,但整部电影还是值得人们期待。
点亮12星座印记,
《弃卒》Pawn Sacrifice发行公司:GAGA Communications冲击奖项:最佳导演冲奥指数:★★★  本片是美国国际象棋界的偶像级人物鲍勃·费舍的传记片,他曾于1972年在冰岛首都雷克雅维克举行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挑战赛上,代表美国击败了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苏联的鲍里斯·斯帕斯基。导演爱德华·兹威克算是好莱坞老牌导演,他的《燃情岁月》、《生死豪情》、《血钻》、《爱情与灵药》都是入围过学院奖的电影。
点亮12星座印记,
《男人女人和孩子》Men, Women & Children发行公司:派拉蒙冲击奖项:最佳改编剧本冲奥指数:★★★  对电影节奏的敏感是贾森·雷特曼的特点,精致而又温馨的故事里,他很懂得怎样用细节完成煽情。这一次他又看中一部小说,Chad Kultgen所著的同名作品,讲述“互联网让色情视讯一点即看的当下,美国家庭所面临的性压力。亚当·桑德勒、詹妮弗·加纳等都出演了该片。参照贾森·雷特曼的一贯水准,该片入围几个奖项并不是太难的问题,但想摆脱陪太子读书的命运,还要寄望原作的厚度。毕竟,《在云端》在奥斯卡被剃光头的命运还历历在目。
点亮12星座印记,
《夜行者》Nightcrawler发行公司:Eagle Films冲击奖项: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主角冲奥指数:★★★  《谍影重重》系列的编剧、导演托尼·吉尔罗伊被一年前去世的剧作大师悉德·菲尔德誉为天才编剧。此次他自编自导的《夜行者》,讲述了一名年轻记者在夜晚的洛杉矶调查犯罪的故事。影片由当红小生杰克·吉伦哈尔主演,他为这部电影狂减20磅,大有去年马修·麦康纳郊寒岛瘦的风范,或者也会有助于他角逐一个演员奖。
点亮12星座印记,
《那时年轻》When we were young发行公司:索尼冲击奖项:最佳改编剧本冲奥指数:★★★艾玛·沃森再次搭档《壁花少年》的导演斯蒂芬·切波斯基,同样是改编自畅销小说,讲述一位75岁的老太太却心态仍然年轻的故事。她与孙女之间,比与女儿更有共鸣,一直希望重回29岁。这部探讨老人的电影,骨子里仍然是青春片的基调,斯蒂芬·切波斯基已经证明了自己是把握此类题材的个中高手。
点亮12星座印记,
▌Realse 重量级首映《新女友》(全球首映)欧容的新片改编自英国推理作家鲁丝·伦德尔的短篇小说。讲述了女孩克莱尔因失去闺中密友而精神沮丧,甚至对人生失去了希望。心灰意懒之际,她与好友的丈夫相识,知晓了对方的一个天大的秘密,也逐渐走出灰色心情,重新面对未来。目前欧容依旧保持着一年一部的排片速度,这已经是他第十五部剧情长片。作为三届爱伦坡奖得主,伦德尔的作品曾被夏布罗尔、阿莫多瓦等大师搬上银幕。虽然欧容作品有参差不齐之嫌,但考虑到他前两部《登堂入室》和《花容月貌》都水准极高,人们对此片仍抱有至高期待。
点亮12星座印记,
《两天一夜》(北美首映)达内兄弟是戛纳宠儿,已经有两座金棕榈在手,今年是第三次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但不幸遭遇戛纳新宠锡兰。达内兄弟的电影一贯朴实无华,擅长记录生活细节,本片是说劳资问题,讲一个女工如何在一次次拒绝中活下去。有人说法国现实主义是最好的励志方式,那么马里昂·歌迪亚的演绎则是对其最好的诠释。虽然在戛纳影后的争夺中不敌朱利安·摩尔,但仍然是绝对上乘的表演。
点亮12星座印记,
《利维坦》(北美首映)萨金塞夫的这部电影曾被视为金棕榈最有力的争夺者,他的电影充满东欧冰冷而又大气的诗意,长镜头的调度极其有力。《利维坦》描述了俄罗斯的现状:苏联解体后的权利腐败、普通人的信仰迷失、对政治人物的复杂情感、人与人之间消失的信任。充满隐喻的符号彰显出自身的哲学思辨。
点亮12星座印记,
《冬眠》(北美首映)努里·比格·锡兰和奥尔罕·帕慕克一样,创造了土耳其文化的历史。他近年来接连在戛纳有所作为,替代达内兄弟成为最新的宠儿。本片于安纳托利亚为背景,长达三个小时,用极度文学化的对白谈论宗教、社会、人生和哲学,还有爱情。“我在编剧过程中让自己觉得是个作家。完成剧本的时候我发现比上一部《小亚细亚往事》还要多2小时,我把剧本里的东西全拍了,最开始拍了5个半小时。”锡兰的电影完全不考虑观众,而观众看懂他的电影也非常困难,因为他的语言中布满宗教性的元素,以及波西米亚的诗意现实主义。
点亮12星座印记,
《锡尔斯玛利亚》(北美首映)奥利维耶·阿萨耶斯的这部电影云集了朱丽叶·比诺什、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和科洛·莫瑞兹三位知名女星,讲述一位舞台剧演员,离婚后与下属产生了莫名的情愫,后又被研究她表演的年轻演员爱慕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阿萨耶斯曾把前妻张曼玉送上戛纳领奖台,但他自己却没有太大的作为,本片在戛纳也受到一定冷遇,但作为一部法国人执导的英文片,这部电影借助多伦多这个跳板,打入英语市场的用心非常明显。
点亮12星座印记,
《东京暴走族》(北美首映)这是园子温作品连续五年入围多伦多影展,之前《希望之国》荣获“午夜疯狂单元”的NTEPAC奖(最优秀亚洲电影奖),《地狱为何恶劣》荣获“午夜疯狂单元”的观众奖。《东京暴走族》改编自井上三太的同名漫画,以不久将来的东京为舞台,通过暴走族之间的激烈抗争,描绘出街头霸王之间暴力、爱情、友情相互交织的故事。
点亮12星座印记,
《再见语言》(北美首映)戈达尔已经把影像变成了分析哲学和语言学,他的电影就像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于我们来说犹如天书。说它是“实验电影”的人无疑是曲解了他,至少这也算是拍成了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逻辑图像”吧?在戈达尔那里,电影语言没有边界,或者说电影语言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本片曾经在今年戛纳影展令不少人中途退场,其艰涩程度可想而知。
点亮12星座印记,
《第二扇窗》(北美首映)河濑直美同样是戛纳宠儿,每逢出手几乎都会入围主竞赛单元,这部电影和之前一样,着重于感知大自然的力量,关于如何正视生命与自然的共存,以及生与死的考验。影片曾在戛纳被批评冗长或者空洞,但这些批评也很难找到立足点,如河濑直美这样的充满错位和直观感知的电影,本身就是无法定论的文本。
点亮12星座印记,
《帕索里尼》(北美首映)阿贝尔·费拉拉此次冲击威尼斯金狮奖,为此拍了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的故事,这位美国导演也正是意大利后裔。帕索里尼曾是影坛最有争议的导演,他惊世骇俗的《索多玛的一百二十天》,他的诗,他的电影美学理论,他的性倾向,他的左派历史,他的死亡,都成为不朽的话题。
点亮12星座印记,
《桑巴》(全球首映)在写完《触不可及》之后,两位编导组合奥利维·那卡什、艾力克·托兰达又完成了新片《桑巴》,继续由黑人演员奥马·希主演,去年他刚刚凭借《触不可及》拿下恺撒奖影帝,目前已经进军好莱坞。作为一部社会喜剧,奥马·希继续扮演一位非法移民,而夏洛克·甘斯布、塔拉·拉希姆等明星也都加盟该片。
点亮12星座印记,
《模仿游戏》(全球首映)影片讲述了述计算机天才艾伦·图灵的传奇一生,作为一位伟大的英国数学家及逻辑学家,图灵曾在二战期间破解德国著名的密码Enigma,被誉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主要聚焦于艾伦·图灵在40年代以前的经历。华纳为买断拍摄权花费了超过七位数的美元,影片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男主角艾伦·图灵跌宕的人生很适合电影的发挥,而在本片中,图灵由目前人气最高的演员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扮演。
点亮12星座印记,
《蛋糕》(全球首映)影片由帕特里克·托宾执笔,丹尼尔·巴恩兹执导,詹妮弗·安妮斯顿主演,讲述一位尖酸刻薄、滑稽欢闹的女性克莱尔,陷入了与她同在慢性疼痛俱乐部的另一位女性妮娜的自杀疑云中。随着逐步发现妮娜死亡的真相细节,她亦与妮娜的丈夫发生了一段凄美的爱情。这部电影拥有中国投资,总预算超过一亿,云集了安娜·肯德里克和萨姆·沃辛顿等演员,从成本到阵容都已经是独立制片的极致。
点亮12星座印记,
《危险藏匿》(全球首映)本片导演迈克尔·R·罗斯卡姆这位比利时导演在2011年拍摄了犯罪题材的处女作《牛头悲歌》而广为人知。这是他的第二部电影。故事讲述了汤姆·哈迪饰演的一名前罪犯,想洗心革面重新生活,于是成为了一名酒吧调酒师。不过这家酒吧同样也是当地黑帮接头进行现金交易的地方。而在收养了一只流浪狗之后,麻烦接踵而至。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编剧是小说家丹尼斯·勒翰,《神秘河》、《失踪的宝贝》和《禁闭岛》等都是他的作品,本片则是他第一次尝试改编剧本。
点亮12星座印记,
《渴望》(北美首映)中岛哲也在《告白》后四年再出新作,集合了役所广司、小松菜奈、中谷美纪、小田切让、桥本爱、国村隼、清水寻也等演员。该片改编自日本作家深町秋生的处女作《无尽渴望》,是得过大奖的推理小说,讲述一个刑警父亲在寻找女儿的过程中遇到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离奇事件。中岛哲也是一贯的华丽派,是否是形式大于风格,那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点亮12星座印记,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伦多海鲜自助餐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