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诗借月怀人

借月予户怀的诗_百度知道
借月予户怀的诗
<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baidu.hiphotos://h.com/zhidao/pic/item/cbacafb78091.hiphotos.baidu://h.baidu.jpg" esrc="http
千里共婵娟,欲上青天揽明月山随平野尽,月涌大江流露从今夜白但愿人长久。俱怀逸兴壮思飞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月落乌啼霜满天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有关“借月抒怀”的诗句……急用_百度知道
有关“借月抒怀”的诗句……急用
清风半夜鸣蝉。拜华星之坠几。(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快上西楼,竟夕起相思,江枫渔火对愁眠,海上明月共潮生,光彩露沾湿。(李白《月下独酌》 )待月举杯,愁空山,月斜楼上五更钟,对月题诗有几人。―――辛弃疾《西江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米芾《中秋登楼望月》)此生此夜不长好?江月何年初照人,对影成三人。……南都从事莫羞贫举杯邀明月,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春江潮水连海平,明月明年何处看。(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秋空明月悬.举头望明月,今夜清光似往年。―――王昌龄《出塞》 人有悲欢离合。(苏轼《中秋月》)明月易低人易散。(辛弃疾《满江红》)天上若无修月户。(晏殊《中秋月》)今夜月明人尽望。(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几时有,天涯共此时,约明月之浮槎。(李白《蜀道难》) 青天明月来几时,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落乌啼霜满天,归来呼酒更重看。(李白《把酒问月》) 同来望月人何处,桂枝撑损向西轮。―――苏轼《水调歌头》 春风又绿江南岸,东南见月几回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畔何人初见月。(李商隐《无题》) 花间一壶酒,低头思故乡,怕天放。―――孟浩然《宿建德江》 晓镜但愁云鬓改。……我歌月徘徊,此事古难全,疑是地上霜,月是故乡明、浮云遮月?(王建《十五夜望月》)西北望乡何处是。……若得长圆如此夜,此夕羁人独向隅。(苏轼《水调歌头》)十轮霜影转庭梧,江清月近人,呼芳樽于绿净。(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但愿人长久?(《春江花月夜》) 又闻子规啼夜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野旷天低树,把酒问青天。(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露从今夜白,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明月别枝惊鹊,对影成三人,人情未必看承别,千里共婵娟.―――张继《枫桥夜泊》 海上生明月?风景依稀似去年。李白《静夜思》 无言独上西楼,我舞影零乱。举杯邀明月。--李白《月下独酌》 床前明月光,万里长征人未还,不知秋思落谁家,?我今停杯一问之,独酌无相亲。情人怨遥夜。(赵嘏《江楼感旧》) 来是空言去绝踪。昨风一吹无人会,月有阴晴圆缺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0条回答
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
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4.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6.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 7.山随平野尽,月涌大江流(李白) 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 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10.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
玲珑望秋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红楼梦里贾雨村写的诗)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联想非常丰富。望月怀人,常常成为古诗词中的题材,但象张九龄写得如此幽清淡远,深情绵邈,却不多见。诗是通过主人公望月时思潮起伏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殷切怀念的情思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句,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诗人用朴实而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皓月从东海那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正因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中人不说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李白月到中秋分外明,且把思念遥相寄。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杜甫《漫兴》
诗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思乡怀人诗歌集锦
思乡怀人诗歌集锦
思乡怀人诗歌集锦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就是人间最难舍的情—亲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常用诗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乡、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所以,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乡情、乡思,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我们先看看我们学过的思乡怀人诗词一般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如王维的七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抒写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高度概括而又极自然地表达了年轻的诗人羁旅他乡对温暖的家庭和可爱的亲人的刻骨怀念。每当佳节来临,而自己形影相吊之际,更使他忆及合家欢聚的情景,这既是诗人自己此时此刻的心声,书写了他深挚的思亲之情;也传达了世人共有的情思。此句流畅质朴,明白如话,千百年来已成为游子思乡的佳句。中国文化的凝聚力,常常通过思乡怀亲表现出来。中国人对故土的眷恋,以及“落叶归根”的思想,都是中国文化凝聚力的体现,是超越时代的。作品中具有一种穿透时代的传统文化精神,并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
&&古代思乡怀人诗词一般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在异乡的孤寂、惆怅、落寞、凄清。
一、把握思乡怀人诗词的情感
(一)分类
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二)鉴赏示列:
① 思念亲人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内容]这是一首七绝。第一句写眼前的实景,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烟尘蔽天。第二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三四句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亲人、故园眷念的亲情,又写出了诗人“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和开阔豪放的胸襟。
高适《塞上听吹笛》:霜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内容]这是一首七绝。第一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战士们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月亮的清辉,这时,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羌笛,战士们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三四句化用《梅花落》曲名的典故,梅花落曲在风吹之下,响遍关山,夜长曲悠,戍边战士思乡之情不尽。纵观全诗,虽然写了战士们的思乡之情,但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而是乐观开朗、感而不伤的。
孟郊《归信吟》: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内容]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前两句写诗人一边洒泪,一边写信给远方的亲人;后两句写自己的魂也随着信一起回到万里之外的亲人身边。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有时?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内容]这首词的词牌名为“水调歌头”。这首词的上阕主要抒发自己对政治的感慨。前四句点明饮酒赏月,赞美月夜,同时也暗含关心朝廷情况的意思。后五句表面上是说回到天上宫阕,又怕受不住天上的寒冷,所以还不如在人间好,实际上是想回到朝廷中,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因此还是奋发有为、做好一个地方官。下阕前三句过渡到思念兄弟之情的主题上。先用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以抒发自己在月圆之夜却与兄弟不能团圆的遗憾之情;接着,又转为安慰的语气,既然月有圆缺,人有离合,自古皆然,那就没有什么悲伤的了,只要兄弟俩彼此珍重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就够了。下阕主要抒发思念兄弟之情。这首词的基调是积极乐观的。
② 思念故乡,回乡乐王维《杂诗》
(其一)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其二)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内容]这是两首五言古诗。第一首诗从家住孟津的女方落笔,她见有船从江南来,便急不可耐地问船家,是否捎来了漂泊在江南的人的信。写女方对男方的思念。第二首诗从在江南的男方立言,他见到孟津有人来,急问自己家中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这是写男方对女方的思念,也是漂泊在外的人对故乡的思念。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内容]这是一首七绝。第一句以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渲染出离别的气氛,这气氛是暗淡的,但也是开阔的。第二句诗人望着辛渐北去的归舟,顿生孤寂之感。第三四句诗人托辛渐向洛阳亲友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表达了他对洛阳亲友的一片深情。
(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内容]这是两首七绝。第一首诗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前两句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也表达出自己恋恋不忘故乡之情。三四句通过儿童发问的戏剧性场面,抒发了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第二首诗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最后两句借“湖波不改”越发深沉地感叹物是人非。
③羁旅愁思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内容]这是一首七绝。凉秋夜半,霜气逼人,月亮下去了,耳听几声乌鸦的惊叫,眼看江岸的丹枫和江中的渔火,船中的旅客不禁惹起了乡愁,久久不能成眠。而寒山寺的半夜钟声,又远远来叩旅人的心扉。这首诗描写了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的环境,抒发了羁旅者的孤孑清寥的感受和萦绕在心头的缕缕乡愁。
温庭筠《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内容]这是一首五律。首联表现了“早行”的典型情景,抒写了出门在外的作者思念故乡的感情。颔联历来脍炙人口,诗人将六种典型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山间早行特有的画面。颈联写刚上路时见到的景色。尾联写旅途的景色使诗人联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从而将“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完美地结合起来。
④边关思乡( 征战不归,身不由己的天涯羁旅)
柳中庸《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内容]这是一首七绝。前两句作者写道: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马,征战不休。自然地透出单调困苦、不尽无穷的怨情。后两句写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写征
人转战跋涉的遥远与苦辛。这首诗一方面以“岁岁”与“朝朝”写出怨苦无时不有,又以“青冢”、“黄河”、“黑山”表现出怨若无处不在。
李益《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内容]这是一首七绝。第一句交代了行军的地域、季节、气候,渲染了行军的环境气氛。第二句借具有“离别悲伤之意”的《行路难》曲,创造了一个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悲壮境界。第三四句用夸张的手法显示出这片笛声的哀怨和广大征人的心情。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摄取了一个回首看的动作,并将难言而不尽的思乡之怨完全包容于其中。
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内容]这首词的词牌名为“渔家傲”。上阕写景,景中蕴情。前两句写道:塞下已自荒凉,秋来更见萧瑟,雁尚无留意,人留在此纯是出于不得已。这两句既点明了时令和环境,又映衬出边关将士们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接着,悲壮的军乐和杂乱的边声混合在一起,在落日余辉、烟雾缭绕着的群山中间,将士们就守着那一座早闭的孤城。下阕主要是抒情。前三句从时间上已由傍晚转入深夜,从人物的描写上也深入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刻划。离家万里,但由于“燕然未勒”,将士们还不能有回家的打算。最后,为国为家的白发将军,面对浊酒陷入沉思,心中无比苦闷。这首词咏叹的是戍边将士的内心郁闷之情,不过,郁闷的原因不单是不能回家,还包括未能为国立功。因此,情绪并不消沉,其风格是沉郁悲壮的。
二、鉴赏思乡怀人诗词歌中的意象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1.抓意象的特点。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悬:端端正正地高挂。
【析】抓住物象组合所体现的特征,分析寓于景物形象中的思想感情。关注诗歌的有效信息——诗歌的题目、点题句、作者、注释、表达感情的最重要的语句,找到理解的切入点。“次”:驻扎,停泊。“客” 为诗人。第一句点题,联系注释,可推知洛阳是故乡。“客路”:自己要走的旅途,“行舟”“乡书”“归雁”这些意象表达了身在江南旅途,而神思在洛阳故里,表现了诗人思念亲人的感情。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内容]这是一首散曲小令,曲牌名为“天净沙”,题目是“秋思”。这是抒发天涯旅思的代表作。这首小令共描绘出三幅画面,且这三幅画面均由一组名词短语构成,特色明显。第一组画面:枯藤、老树、昏鸦,给人的感觉是灰暗、苍凉、孤寂、萧瑟。第二组画面:小桥、流水、人家。又给人以“温馨”的感觉。第三组: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让人觉得冷清、凄凉、路途遥遥。这又都围绕着一个“愁”字。第一组从正面衬出游子的乡愁,第二组从反面衬出游子的乡愁,第三组直接点出游子浓郁的乡愁、乡情、乡思。&
2、抓意象的特殊内涵。
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下面举例说明。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碛(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军北征》)——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常见意象:
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戴复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鹧鸪——羁旅乡愁
古载“其志淮南,不思北,南人闻之思家”
三、鉴赏思想怀人诗词歌的表达技巧
诗人是怎样把思乡的感情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的?
① 以景衬情(景)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等。
诗人在描摹细微婉曲、隐秘难言的情感或浓情密意时,往往通过景物来渲染衬托。
[双调]清江引?秋怀(元?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析】本诗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乡思情。然而这种乡思情有多深有多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那么作者为什么把这幅秋景着上浓丽的色彩呢?一想便知:衬自己浓浓的乡思情!
喜景衬哀情& &&&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析】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是一首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一首抒怀诗,诗人于吟咏寻常的事情之中,潜伏着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容。表面看来,这首诗是写“他乡遇故知”,字里行间好似洋溢着一种“喜”情。然而诗人却在这“喜”的背后,蕴藏着深沉“忧”——一种感时伤世、忧国忧民之情。前两句是当年上流社会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回忆。后两句是说四十多年后,这两位历尽沧桑的老诗人和艺术家又在流落长沙时不期而遇,不胜感慨。短短的四句,时间跨度四十多年,何等概括。这两句不仅点明了重逢的时节,而且是乐景写哀,“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与潦倒身世的有力反衬;下句“落花时节”则另有寄托:国势日衰,盛年已过,流水落花,好景难再,不禁凄然相问,潸然泪下。诗中从“闻”到“逢”之间,历尽数十年的世事沧桑、人生坎坷,未从正面涉及一字,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身世,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世运之沉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俱在其中。
②即事写情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诗人的故园情思是由一曲《折杨柳》引发的,先写笛声满城飞扬,再写故园之思深浓,“事”与“怀”结合紧密、自然熨帖
③虚实结合
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对表现诗歌的主题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联想与想象须有一定的现实根基——现实客观景物或事件。
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象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如: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析】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色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从刚才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附(一):乡思离情诗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上. &
发表评论:
馆藏&1246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怀念同窗情谊的古诗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