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少人叫这个名字有多少个叫张侨勇

股票/基金&
张侨勇:文化脱臼让我钟情于中国故事
作者:赵妍 温文锦
  本报记者 赵妍 温文锦 发自广州  11月24日,第4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来自台湾以外的华语电影瓜分了大部分的奖项,成为今年颁奖礼的一个特点。华裔导演张侨勇的作品《千锤百炼》斩获最佳纪录片奖,这是他的第二座金马奖奖座―他讲述三峡移民故事的第一部纪录片长片《沿江而上》曾获得第45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  两天后,该片制片人韩轶与男主角齐漠祥出现在2012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开幕式现场、《千锤百炼》首映礼上―幕落灯亮,现场观众乍见手捧金马奖奖座的男主角,纷纷起身鼓掌。  一半西方,一半中国  继第一部长篇纪录片《沿江而上》之后,时隔四年,张侨勇的第二部纪录片《千锤百炼》再次将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收入囊中。从《沿江而上》到《千锤百炼》,张侨勇的两部作品流露出东西方融合的气质―“我喜欢说我在中间,因为我是华裔,一半西方一半中国,容易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事情。”  张侨勇1977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奥沙瓦,毕业于康科迪大学电影专业。20岁那年,他第一次来到中国,祖籍北京的外公带着他去找(,)的故居,第一次看到活生生的中国,尚在念书的他便认定中国是自己将来要拍摄的主题。  几年后,张侨勇和父母坐游轮从重庆到武汉游览,沿江而下,船上两名员工的生活吸引了他。经过三年多的跟拍,2007年他完成了《沿江而上》,影片讲述在三峡大坝建设过程中观光游轮上两名普通服务员的故事,也记录了外国观光客游览长江的感受。片中中国老百姓和快乐观光客的强烈对比,让人印象深刻。这部作品一举囊括了第4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加拿大电影最高奖基尼奖最佳纪录片奖和纽约第二届电影眼奖最佳处女作杰出成就奖等。  4年后再获金马奖殊荣―这又是一部东西方文化巧妙融合的作品。张侨勇坦言,自小对东方的武术、西方的拳击很感兴趣的他,一直希望拍摄一部可以将两者结合的影片。“我知道改革开放前曾一度禁止拳击运动,因为它是西方的东西,属于资本主义,并且过于暴力。不过中国目前的社会,还真有点拳击色彩。”  《沿江而上》+《归途列车》  《千锤百炼》讲述了四川会理一个拳击教练和他的两个年轻徒弟寻找拳击梦想,希望通过拳击改变命运的故事。在银幕上观赏此片,没有纪录片通常的沉闷之感―精致的构图、利落的节奏和精彩的叙述,可以和故事片媲美。由音乐家Olivier Alary编曲的电子配乐,为故事的背景―会理,典型的中国城乡糅合进了一种奇异的国际化元素。整部影片没有一句访问和旁白,而是靠人物细节和生活本来的面目承载故事。张侨勇在领奖时表示,《千锤百炼》对他而言不是纪录片,而是故事片。  在学校学的是剧情片专业,张侨勇说,拍摄纪录片,“我不认为我作出了选择”。《千锤百炼》在拍摄之初,就设定要在电影院放映,因此技术规格全部拉高。整个制作流程,尤其是后期,都是由国际团队按照严格的电影流程来制作。摄影师有拍摄《归途列车》的孙少光,以及拍摄《沿江而上》的汪士卿。Olivier Alary则是从《沿江而上》就合作的音乐家。看上去,每场戏都像事先做过精心分镜一样,但事实上,仅仅拍摄齐漠祥拳击比赛,就动用了5台摄像机,找个最好的机位―比赛只有一次,不能像电影一样重来。制作团队还采取了分离录音的方式,保证前期拍摄时的声音质量。两年的跟拍,200多个小时的素材,最后剪辑成85分钟的影片,在后期剪辑阶段,团队用画面剪辑、声音剪辑、原创音乐、调色等流程精雕细琢―为了使得这部纪录片达到故事片的效果。影片放映后,就有观众对韩轶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何宗礼和缪云飞两人在街上看美女的场面,真的是第一次拍摄就成功的?”  故事片一样的“纪录片”  时代周报:你觉得,《千锤百炼》为什么能获得金马奖?  张侨勇:我个人认为,是因为我们对纪录片领域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这是一部很有趣、很独特的片子,它看起来像是一部故事片,但实际上它却是纪录片。这可能跟我们片子中很强烈的戏剧化故事和复杂的人物关系有关。而且我在处理片子的画面、音效和配乐上都力求能做到精益求精。实际上,如果不是我们作出说明,我觉得很多观众会认为这是一部故事片。  时代周报:你有两部纪录片都受到了金马奖的青睐,有什么秘诀吗?有一种说法认为,你的两部片子都属于西方视角下的中国故事,你怎么看?  张侨勇:我倒并不是说刻意地将我的片子放置在一个西方视角下。我觉得自己作为华裔,能够同时运用西方和东方的观点来看待事物,非常幸运。我的双亲都来自大陆,母亲出生在北京,后来生活在台湾。我父亲是上海人。我的拍摄团队里录音师、摄像师和制片人都是华人。我拍摄纪录片的唯一宗旨,就是遵循真相,并真诚对待、处理拍摄主题的情感和故事。如果要说秘诀,我觉得这就是秘诀。  时代周报:你是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而生于加拿大的华裔很多。你为何那么钟情于“中国故事”?  张侨勇:在文化上我总有一种“脱臼”的感觉。我不能算是一个完全的加拿大人,更不能说是中国人。我知道自己跟别人不一样。我觉得如果一个人对于所处的环境不那么适应的话,或许他会对自身最特殊的那一部分感兴趣。我觉得将这一点利用起来,成了我的优势,它驱使我去探索来自父辈的神秘和遗产。或许这种感觉早在我幼年就已经存在,那时候我们一家人生活在东安大略的一个小镇上,我们家是镇上唯一的华人家庭。当我父亲给我和弟弟播放中国电影和电视剧的时候,我们总是被迷住。即便是我弟弟,现在也在中国找寻自我。他已经在北京生活了10年,并且刚刚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学习中国文化,或许更大意义上给了我一种归属感。  时代周报:从《沿江而上》到《千锤百炼》,在创作手法及叙事方式上是否发生转变?  张侨勇:我觉得这两部片子的相似处是它们都具有“影院体验”。就像故事片一样,我认为纪录片也存在个人判断和诠释的空间。它们倒并不一定说传递了多少信息,更多的是传递了情感。《沿江而上》和《千锤百炼》最大的区别,我觉得是我刻意地希望将《千锤百炼》在叙事方式上塑造得更像故事片的叙事特征。我避免了采访或者旁白,观众会发现是在看一个流畅的故事。我的目的就是增强影院体验感,视觉和感觉应该和传统纪录片完全不一样。  加拿大有完善体系鼓励独立纪录片  时代周报:你在加拿大本土拍过《生之土地》,你觉得加拿大的纪录片支持体系,比中国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张侨勇:加拿大可以算得上是纪录片的发源地。我们拥有一套完善的政府支持体系来鼓励独立纪录片制作。对于纪录片,主要的支持体系是政府补助金制度和税收抵免制度。而在中国,我觉得纪录片正在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媒介,所以还存在很大的成长空间。中国现在最好的我觉得是北京国际交流协会影视文化工作委员会执行的一个纪实影像项目CNEX,CNEX也是我们在中国的支持者之一。我非常感激他们的帮助。  时代周报:听说你的第三部纪录片《水果猎人》已经制作完成?  张侨勇:《水果猎人》是基于一本书而拍摄的,据我所知这本书现在已经翻译成中文了。它讲述的就是一群痴迷于收集和珍藏珍稀品种水果的人的故事。比如他们会环游世界找寻一种巴厘岛才有的白皮芒果。这部片子会和我以往的片子很不一样,因为它既采用了传统的纪录片常用的采访形式,也运用了虚构的游戏和动画形式。这部片子由加拿大纪录片制作公司Eyesteelfilm制作,不过主要的创作团队都来自西方,这与之前的创作团队不一样。我们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上举行了国际首映,获得了的观众;在加拿大的院线上映,并且会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上放映。  时代周报:你之前还提到过,打算拍一部故事片,有关中国婚礼摄影师?  张侨勇:这部片子会叫做《茄子》。讲的是一个台湾婚礼摄影师在大陆的故事。我的兴趣在于通过一个处于婚礼摄影行业的人的故事,一个微观的视角,来探索年轻一代的境况。其他我没有什么可以说更多的,因为我最近正在创作剧本。  本报记者彭岩锋对本文亦有贡献
11/02 20:2811/02 20:18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2014国内外纪录片盘点:除了《舌尖》 还可以关注哪些纪录片?
《棉花》剧照
时光网特稿 纪录片一直是行业内沉重的话题,做纪录片难,看纪录片难,播纪录片难。如果不是近两年&舌尖&的热播,中国的纪录片人一定每年都面临着&Winter is coming(《权力的游戏》中的台词)&。然而,有了&舌尖&,纪录片仍然摆脱不了被定位为&小众&艺术的态势,纪录片导演们的愿望其实只是&抓住那200万的核心观众&那么简单!在国外,虽然纪录片拥有成熟的产业链条和专业的市场环境,但运作的主体仍是BBC、NHK、PBS等国家公共电视台。在2014年接近尾声之际,时光网推出此专题,盘点今年国内外纪录片领域的佳片,并独家专访了包括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得主周浩(《棉花》)在内的三位从事独立纪录片创作人士,为您揭开2014年纪录片创作的幕后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国内方面,2013年广电总局一纸《关于加快发展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将因《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而引发的&纪录片热&推向新一轮的高潮。同年十月,&加强版限娱令&出台,规定上星卫视频道晚6:00至次日1:00播出国产纪录片,按周计算不得少于三十分钟。既有舌尖系列收视热潮开创的市场需求,又有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2014年的电视纪录片产业还是有了一定发展。相较于电视纪录片的产业热,独立纪录片也在年底因为金马奖而赢得了一定的关注。无论是最终获奖的《棉花》还是入围提名的《犴达罕》,都是近年来独立纪录片中的优秀之作。而回顾2014年的纪录片作品,少不了的还有几部登陆院线之作《千锤百炼》、《我就是我》和《金色时光》,虽然收获票房了了,但对于纪录片上院线,也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数据显示,2013年,中央电视台发行国产纪录片节目84部,936集,累计发行节目1430集,节目发行单价同比上升20%。发行区域覆盖美洲、欧洲、澳洲、亚洲、非洲的51个国家(地区)、14个海外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线,覆盖区域同比增涨50%。《舌尖上的中国》于比利时国家电视一台、波兰最大的商业电视台Canal 、澳大利亚SBS、美国PBS播出。《超级工程》于德国RTL的新闻纪录频道每周五晚上8:05分完整播出德语配音版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剧照
值得一提的是,《舌尖2》开创纪录片周播形式,彰显其自信和商业化诉求,但从播放热度和搜索热度而言,纪录片周播仍难以维持点播热度,出现周期性波动。
&今年的热点仍是《舌尖2》的播出。电视纪录片方面,故事要变得精炼、要更强,中国的很多纪录片离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还有很大差距,&舌尖&当然算是其中最好的,但是节奏还是太慢。当然中国纪录片还有投资方、电视台播出机制、纪录片人才的培养等问题。至于电影纪录片也就是独立纪录片仍旧超级小众,大家都在艰难寻找一个出路,几乎没有市场。&《我就是我》导演范立欣在接受时光网记者采访时称。
今年夏天上映的、被喻为中国第一部揭秘选秀内幕的纪录电影《我就是我》最终获得670万的票房,这部高口碑的纪录电影遭遇票房滑铁卢也一度成为媒体和公众热议的话题。据统计,2012年中国全年纪录电影票房仅130万元,2013年中国全年纪录电影票房2146万元,同比增长15.5倍,2014年数字目前还未出炉,但《我就是我》的惨败也意味着纪录片电影这一类型仍然非常小众。
著名纪录片导演、《华氏911》制作人迈克尔&摩尔在今年的多伦多电影节受访时也谈到了美国的纪录片形势,他说:&现在的纪录片大多没有趣味,纪录片创作者要记住人们看你的影片不是需要一剂良药,而是娱乐,仅此而已。纪录片需要并且也可以更娱乐一些。为什么商业电影能够拥有足够庞大的受众,因为人们看电影后只是为了回家并且have sex!&
2014国内纪录片盘点
《舌尖2》:强势回归,续集难逃叫座不叫好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似乎每一部&续集&都难逃叫座不叫好的结局。在这一点上,《舌尖2》证明纪录片也不例外。相较于《舌尖1》的一致好评,《舌尖2》则是有骂有赞,可谓是&众口难调&。虽然上映之前,营销团队借助各大媒体平台强势宣传,甚至掀起全民狂欢的&舌尖体&,然而神秘面纱一经揭开,那些期待一个单纯美食片的观众恐怕就要失望了。不少吃货观众抱怨这一集&美食太少,故事太多&,更有媒体尖锐地评论道:&舌尖&系列应当首先是一档美食或吃饭的节目,然而&舌尖2&却将舌尖的吃饭功能弱化,把情感和言说的功能放大至极限,差不多将纪录片拍成了由一个个小故事串起来的&故事片&,将美食节目做成了&感动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剧照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观众更喜欢这种以美食带故事的形式,透过&食&来看当今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民&。而应试教育、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焦点话题的涉及,也引起了不少争议,有网友称赞因此透出出来的浓厚人文关怀,也有网友质疑这样点到为止地潦草一提意义何在。然而无论如何褒贬不一,《舌尖2》也依旧算得上2014年电视纪录片的最大赢家,&白玉兰&最佳影响力纪录片的奖项可谓是实至名归。总导演陈晓卿也表示,《舌尖3》已在筹备之中,并且将回归到简单的美食记录上。这一次能否征服广大观众的味蕾,我们拭目以待。
《客从何处来》:低调出击,寻根之旅乡心惹潸然
《客从何处来》
与《舌尖2》的风风火火不同,《客从何处来》的低调出击却意外收获了诸多好评。其实也不意外,将明星真人秀融入历史纪录片的创新形式,加上细腻的有悬念的叙事方式,让《客从何处来》完全具备成为本年度电视纪录片之黑马的资格。这部七集的纪录片邀请了易中天、马未都、曾宝仪、陈冲和阿丘五位身份不同背景各异的明星走访海内外数十个地方,探寻自己家族几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私家历史&。我们可以追随曾宝仪的祖父,感受从江浙小城到南国岛屿,迁台之旅的背后是多少年无法回望的隔海乡愁;也可以跟着阿丘的步履,探寻外祖一辈和姨妈的人生,南洋橡胶林里掩盖了多少华人劳工的悲惨遭遇和不被人知的艰辛。透过这些各为迥异的&私家历史&,展现出来的则是一部关于中华儿女的大历史:我们的祖先就活在那些历史之中,命运沉浮,造就了今日的我们。
《棉花》:&中国制造&时代个体命运
《棉花》剧照
就在金马奖颁奖的前几天,周浩出现在CIFF的放映现场,周浩说《棉花》算是他作品中命运多舛的一部,前后拍摄历时九年,素材拍一大堆,就是不知道怎么剪,最后找了法国专业剪辑师合作,百小时的素材全要翻译成法文,工程量浩大。但《棉花》又是他作品中非常幸运的一部,不仅提名了釜山电影节的最佳纪录片,也入围了金马奖。几天之后,《棉花》摘得了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平日总是一身休闲装的周浩也难得在颁奖礼上穿了西装,只是依旧淡定惜言,获奖感谢词也只有寥寥几句。
周浩拍摄《棉花》工作照
如果你看过周浩的其他作品如《龙哥》、《书记》,会发现这部《棉花》很不一样。周浩自己也说,之前的作品是川菜系,麻辣刺激重口味,而《棉花》可能更像是一道粤式炖品,慢火熬制,清淡滋补。相较于之前选择极具戏剧色彩的单一人物的拍摄方式,这一次周浩的切入点则是一个产业:通过展现纺织品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勾勒出经济全球化时代下&中国制造&背后的个体境遇和生存状态。初看这部片子,很难相信这是一个人单打独干的成果,从广东河南再到新疆横跨大半个中国的拍摄,让这部片子更像是由专业团队的协力合作诸如NHK的出品之作。但慢慢的,周浩的味道还是出来了,那是他多年混迹社会做摄影记者练就出的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对事件报道的熟练而深入把握力,以及极让人赞叹的与采访对象的交流沟通能力。然而,相较于社会记者通常所具有的批判性,周浩的作品又显得过于中立温和,这也是他的作品备受争议的地方之一。作为一个纪录片导演,周浩扮演的是一个冷眼旁观的记录者,但他又并不追求一种纯粹客观记录的直接电影风格,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跟拍摄对象的互动,甚至是《龙哥》中呈现他与被拍摄者之间相互利用、权力角力的种种过程。而这一切也让周浩的作品有趣,丰富,耐看。
《犴达罕》:大兴安岭失业的猎人们
《犴达罕》海报
相较于周浩那种新闻报道般的深入与思辨,顾桃的片子则显得粗犷自由、充满山林般的随性与浪漫。学美术出身的他因为偶然翻起父亲曾经拍摄的关于大兴安岭与鄂温克族人的照片,而萌生了纪录鄂温克族人的念头,便一个人带着机器去了大兴安岭,一拍就是许多年。至今,他的几部纪录片关注的都是生活在内蒙古或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透过他们的生存现状,我们看到的是随着工业文明的进入,狩猎文化的衰落。
《犴达罕》剧照
而入围金马奖的《犴达罕》也是这样一部纪录片,片子里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维加的鄂温克猎人,会画画,能写诗。被禁猎缴枪后的他,同其他鄂温克猎人一样,爱上了喝酒,每天喝的酩酊大醉,迷迷糊糊,以此来麻醉自己。他和他的那些同伴都是大兴安岭失业的猎人们。但如果将顾桃的片子看作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纪录片,似乎也并不恰当。如果说传统的人类学纪录片关注的是一个少数族裔在当今社会的生存现状,那么顾桃的片子记录的则是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个体人物,捡拾的是他们的琐碎生活和只言片语,但透过这些吉光片羽,拼凑出的却是一个古老的狩猎民族的神性与诗意。然而,没有人能挽救它的消亡,正如没有人能阻挡&现代&的入侵:&狩猎文化消失了,社会进步了,工业文明带来了一个悲惨的世界,如果有更文明世界的警察向我开枪,那就开枪吧。&维加也知道。所以他说:&那就开枪吧。&
《千锤百炼》:小人物之梦
《千锤百炼》海报
提起纪录片,也许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观众来说,他们会想到诸如《舌尖上的中国》等电视纪录片,而对于一些文艺青年,他们可能还会想到某些代表性的独立纪录片。但《千锤百炼》似乎并不与任何一种类似:相较于电视纪录片,它没有解说词,也没有采访;相较于独立纪录片,它构图讲究,画面精致,戏剧性强。也许正是这样一种&全新&的风格,让不少中国观众在电影院看到这部片子时,搞不清楚自己看的到底是一部纪录片还是剧情片。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千锤百炼》的主创交流会上。即使在导演张侨勇和被拍摄主角齐漠祥都在场的情况下,依旧有观众表示自己坚持将这部片子看作是一部好莱坞式的电影。也有观众对齐漠祥说&你演得真好&,换来齐漠祥淡淡一笑答道&我不是演员,也不会表演。&透过这些有些好笑的对答,我们看到的是&新形式&的纪录片走入院线,跟太习惯于电视纪录片的普通观众见面后摩擦出的火花。
《千锤百炼》剧照
《千锤百炼》讲述的四川省会理县一个拳击教练和他两个徒弟的追梦故事,拍摄制作于年,入围圣丹斯电影节并最终获得2012年金马奖的最佳纪录片奖。导演张侨勇是加拿大籍华人,他的上一部纪录片,关注三峡库区的《沿江而上》也获了金马奖。不同于国内习惯于单打独奏一支DV闯天下的独立纪录片导演,张侨勇有自己的制作团队,前期拍摄完成后,会把素材拿到国外做剪辑与后期制作。他的作品故事性强,重视剪辑,制作精良,是颇为典型的加拿大纪录片的制作方式。与许多探究社会问题的传统纪录片不同,《千锤百炼》首先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故事关于三个拳击运动员,他们的梦想、磨难与命运。而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似乎又能感受到导演对许多问题的思考,比如在如此崇尚成功学的今日,我们如何定义成功和失败?在我们这个宣扬集体主义的国家,拳击这样一项极为个人英雄主义的西方运动又是怎样带给这些普通的运动员不一样的个体命运?对于他们来说,拳击既是爱好,也是荣誉,更是脱离贫穷的谋生之路。这样复杂的背景之下,追梦之旅更显艰难,而最后的结局也更让人唏嘘。然而,在张侨勇的讲述里,他们并没有因此成为悲剧英雄,镜头依旧平静克制,是非成败转头空,只有生活宛如流水般继续。
《我就是我》:我们正青春
《我就是我》海报
如果留意《千锤百炼》的制片人一栏,还会发现另外一个熟悉的名字:范立欣,2009年阿姆斯特丹最佳纪录长片《归途列车》的导演。在《千锤百炼》联合&后窗放映&登陆全国300 影院,成为历史上最大规模放映的纪录片的半年后,范立欣的另一部纪录片《我就是我》也在各大院线上映了。相较于《千锤百炼》中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我就是我》所拍摄的主人公则是炙手可热拥有诸多粉丝的选秀明星。虽然还未上映,关于这部片子的口水战就没消停过,但最终六百多万的票房比《千锤百炼》已经好了太多。
不过,对于范立欣来说,这也许并不足够。六百万的制作资金、总计千万的投资,炙手可热的选秀明星、讲究的画面与配乐,可看性和娱乐性兼具,让《我就是我》原本就有资本期待更多。但一方面由于选档失误,暑期档恰巧撞上了《小时代3》和《后会无期》,另一方面,也因为选秀节目本身就是个&烫手山芋&,不少观众一听说是关于快男,便认定这不过是部拍给脑残粉的圈钱片,甚至更有不少水军在豆瓣怒打一星,让《我就是我》同样没能逃出&纪录片没市场&的宿命。
《金色时光》:老年追梦者
《金色时光》海报
相较于《千锤百炼》和《我就是我》上映前利用微博等媒体平台大力宣传,这部《金色时光》似乎更显得鲜为人知。作为一部关注老年人生活的纪录片,《金色时光》选择了父亲节作为上映档期,并以&首部&享老&纪录电影&进入院线。纪录片原本就是电影市场中的弱势类型,而老年题材有更是一个普遍不被看好的弱势题材,在如今一个&娱乐至死&&特效之上&的电影市场环境中,为何要将这样一个不讨好的电影推向院线?导演李曼华则坦言理由很简单,只是希望更多老年人可以看到这部电影,接受&享老主义&的理念,追求一种有激情有梦想的快乐老年生活。
而《金色时光》的主人公,国家女排&五连冠&的技术顾问李安格,便是这样一个&享老主义&的实践者。退休之后,他迷上了写歌,组织了老年合唱团,更在85岁那年决定&&要在自己86岁生日那天办一场个人音乐会。影片就以李安格和他那群平均年龄超过75岁的伙伴们准备排练开始,讲述了他们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实现音乐梦想的过程,其中穿插的还有李安格及老伴和他46岁智障女儿之间的动人亲情故事。
《金色时光》剧照
虽然这三部恰巧都以&追梦&为主题的纪录片电影票房收获寥寥,远不能与剧情片相提并论,但纪录片进院线本身就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通过与市场的碰撞摩擦,探索纪录电影商业化的可能。而商业化也并不意味着要放弃或降低纪录片艺术性和社会性的思考,拥抱&娱乐至死&,而是在保持一定艺术价值和社会思考的同时,追求精良的制作与好看的叙事。在这一点上,无论对电视纪录片还是对纪录电影,想要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以及观众的认可,要求都是一样的。只是对于纪录电影而言,面临的阻碍和困难更多一点。对于太习惯了在电视上看纪录片的中国观众,如何能让他们有兴趣掏钱进影院看纪录片,则是摆在那些致力于纪录电影进院线的导演们面前最大的难题。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指出,由于电视纪录片太过强势,导致中国观众对于纪录片的理解也较为狭隘,错把纪录电影当作剧情片看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千锤百炼》的遭遇便是颇具代表性的一例。
无论成败如何,也无论几家欢喜几家愁,2014年无疑是纪录片迅猛发展的一年。我们也有理由期待纪录片在未来的几年中将有新的突破,并在&娱乐至死&的影视行业中,作为一种新的生力军,拥有自己的一片江山。
《罗马环城高速》
2014国外纪录片盘点
《罗马环城高速》Sacro Gra
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影片
导演:吉安弗兰科&罗西Gianfranco Rosi
时长:93分钟
出品:意大利
影片通过记录罗马环城高速路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点滴,思考了城市的变迁与未来。2014年2月,意大利使馆文化处携手威尼斯电影节,为中国的观众带来了本片,这也是70年来该电影节第一次把最高奖项颁给纪录片。评论称&片中人物质朴简洁&、&充满诗意和人性魅力&。导演吉安弗兰科&罗西花了3年时间拍摄,之后又花了8个月剪辑。他的灵感来自意大利作家Italo Calvino《看不见的城市》和城市景观建筑师Nicol& Bassetti的设计。起初,导演说他并不想设置故事情节,不想要任何开端和结局,完全出于本能拍摄。他和建筑师Nicol&一遍一遍地开车在高速公路上转悠,用6个月的时间熟悉附近的居民,琢磨着摄影机该放在什么位置。突然有一天,他意识到该有什么东西把他的人物和城市的过去与未来联系在一起,把1930年代的贵族、60和70年代的演员、最后一位鳗鱼渔夫、流浪汉、医生、送外卖的、植物学家联系在一起。影片开头引用了意大利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电影中的旁白:&高速公路就像一个土星环。&&在首都边缘的神秘地带,一百五十万人口,他们远离了罗马文化和社交网络&&年轻人不愿面对我的镜头。&导演说&这个城市的危机不在于经济危机,而是缺乏一种身份认同,人们居住在一个在未来不确定的城市,为了警惕这种危机,我要拍摄那些有身份认同的人,故事人物的未来就藏在高速路公路的背后。&
《大卫&贝克汉姆:深入秘境》
《大卫&贝克汉姆:深入秘境》
David Beckham: Into the Unknown
导演:安东尼&曼德勒Anthony Mandler
时长:90分钟
国家:英国
今年巴西足球世界杯开幕前三天,BBC播放这部纪录片。昔日的英格兰队长,一个被宠爱了22年的万人迷,常年过着球赛与宾馆两点一线的生活,退役后终于可以摆脱俱乐部的束缚,到亚马逊丛林里撒点野了。离伦敦数千英里之外,导演Anthony Mandler 使用Red Epic摄影机记录了贝克汉姆和两位朋友的历险,故事质朴,不娇柔造作,契合了观众对名人与秘境的双重好奇。片子由一个温馨的场面开始:贝克汉姆和15岁的大儿子Brooklyn话别,说爸爸不在家时你要承担一个男人的责任;二儿子Romeo担心爸爸被河马吃掉;妻子Victoria则轻描淡写地嘱咐丈夫&记得带点名贵香料回来,那么潮湿的环境要注意保持发型啊!&贝克汉姆和朋友到达里约后短暂停留,玩沙滩足球、随渔夫打鱼、露营烧烤。之后到达雨林的中心地带Manaus,睡吊床、骑摩托车、划小船走进Angelin群落,穿越Negro河到达Cuieras河岸,最后进入雨林深处拜访 Yanomami 印地安部落,当地的孩子误以为小贝的文身是喷了油漆,还试图擦掉它。此时的万人迷贝克汉姆已是一身泥点,胡子拉碴,发型完全走了样&&
《打印传奇》
《打印传奇》 Print the Legend
2014年西南偏南电影节&评委会特别荣誉奖&
导演:路易斯&洛佩兹Luis LJ. Clay Tweel
时长:100分钟
出品:美国
今年3月美国在线视频服务商Netflix独家首播了纪录片《打印传奇》,它讲述了几家顶尖3D打印品牌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为什么3D打印技术正在掀起制造业革命。本片荣获了2014年西南偏南电影节(SXSW Film)&评委会特别荣誉奖&。编辑和摄影师出身的两位导演在两年前开始对3D打印技术产生兴趣,并想走进这个世界挖掘故事。&在踏入MakeBot大门的那天,我对3D打印还一无所知,但现在我们见证了这一行业的发展,MakerBot、Formlabs和Stratasy公司的创始人,雄心勃勃想成为下一个乔布斯&&这种增材制造技术使用液化的金属、木头、水泥、塑料来构造物体,甚至用细胞打印人体器官,实在太不可思议了。&路易斯对媒体说,&3D打印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同时在业务发展上也面临伦理上的挑战,比如极具争议的人物Cody Wilson,他上传了第一例自己的3D打印的枪支,拍他时,我们也在见证历史。用纪录片的形式让角色自己讲故事,令人欣喜。&
《宇宙:时空之旅》
《宇宙:时空之旅》Cosmos: A Spacetime Odyssey
关于时间、空间与生命的史诗探险
导演:安&德鲁扬Ann Druyan
时长:44分钟*13集
出品:美国
耗资3亿美元,奥巴马全球推荐,国家地理频道和福克斯电影公司今年联合推出了13集系列纪录片《宇宙:时空之旅》,讲述人类对星空宇宙的研究。本片由34年前经典纪录片《宇宙:个人游记》的原班人马操刀,由著名天文物理学家尼尔&德葛拉斯&泰森主持,诗般的场景和特技效果令观众耳目一新,其中关于科学话题的讲述方式也相当新颖有趣,通过绿幕等视觉特效制作了宇宙中壮丽的星云变幻与神秘莫测。美国总统奥巴马观看完后,赞此片将为对宇宙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本片导演安&德鲁扬正是当年《宇宙:个人游记》中的天文学家主持人卡尔&萨根的遗孀,三十年后的今天,《宇宙:时空之旅》再次引起热议。曾有评论称美国在科技、工程、数学方面正在失去以往的竞争力,安&德鲁扬说,&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依赖于科学技术的社会,而很多人却在疏离于科学的价值、方法和语言。我们希望通过本片再次激发起公众对科学的兴趣。&
《第四公民》Citizenfour
2014年纽约电影节首映
导演:劳拉&波伊特拉斯Laura Poitras
时长:114分钟
出品:美国
影片聚焦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监控丑闻爆料者爱德华&斯诺登,试图还原&棱镜门&事件始末,探讨了国家安全和公民权利的问题。在2014年纽约电影节首映期间,主办方说这是&一位大师级故事讲述者的倾力之作&。 导演本人是第一人称讲述者,也是片中角色之一,在拍摄的同时偶尔出现在镜头中,但大部分时间身处摄影机背后。由于拍摄局限,影片省略了斯诺登在莫斯科机场停留40天的段落,但仍能把有限的素材剪得像一部政治惊悚片一样,让人惊心动魄。2013年,本片导演波伊特拉斯正想拍摄一部关于提高国家安全保密措施的电影,而斯诺登以&第四公民&为名向她提供了国家安全局滥用职权的信息,斯诺登想让外界知道自己泄密的动机,这引起了她的兴趣,并在香港对他进行了一系列的采访。不禁好奇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女导演啊!有趣的是,波伊特拉斯在波士顿的L&Espalier法国餐厅当过多年厨师,后来渐渐对烹饪失去了兴趣,决定转行学拍电影。入行后,一直对国家信息安全监控给媒体记者和公民隐私带来的影响感兴趣,拍摄过维基解密的朱利安&阿桑奇和美国独立黑客雅各布&阿佩尔鲍姆。
《镀银的水:叙利亚自画像》
《镀银的水:叙利亚自画像》
Silvered Water, Syria Self-Portrait
2014年第58伦敦电影节格里尔逊纪录片大奖
导演:奥萨马&默罕默德Ossama Mohammed
时长:92分钟
国家:叙利亚
影片以饱含深情的视角记录了残酷的叙利亚内战,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作为唯一的阿拉伯影片进行了首映。故事没有正面交代政局,没有说为什么会发生内战。通过霍姆斯城年轻的库尔德女教师的镜头,观众看到反政府武装围困下被战火消耗城市图景:士兵、抗议者、三条腿的小猫、在父亲遗体旁哭泣的男孩、以及身心受创逃离家园的难民。内战期间,任何携带摄影机的媒体记者进入叙利亚,都可能成为狙击手的目标。导演在2011年流亡巴黎时,筛选了大量关于叙利亚流血冲突的在线视频资料,并添加了他远程指导女教师拍摄的影象,制作了这部纪录片。用字幕标题,做成章节结构,导演的画外音偶尔出现,观众如同进入影象的画廊。声音设计巧妙,现场声、网络视频声音、敲击键盘等各种补充噪音,配以歌剧演员Noma Omran演唱的凄凉的挽歌,给人视听震撼。
《埃博拉:深入喷发的死亡》
《埃博拉:深入喷发的死亡》
Ebola: Inside The Deadly Outbreak
时长:60分钟
出品:美国
正当埃博拉疫情在西非各国蔓延之际,今年9月Discovery频道播出了这部片子:美国广播公司医学类节目总编导和前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执行理事理查德&贝塞尔博士深入利比里亚,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病患和冒生命危险工作的医护人员,让观众及时了解到了埃博拉疾病的历史和疫情爆发的原因。贝塞尔博士在没有任何防护装备的情况下造访了当地医院,看到工作人员清理死于埃博拉病毒的尸骸、采访了女病人Finda和一半家人已不幸死亡的青年男子Steven近乎绝望地等待检疫,还见到了美国派往疫区的上百位专家和因护理病人被感染的美国夫妇Nancy和David。
《朝鲜十天》
《朝鲜十天》10 Days in North Korea
出品:俄罗斯
说到朝鲜,我们最先想到什么?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独特的发型、讲话铿锵有力的女主播、盛大的广场阅兵仪式、还是在阿姆斯特丹开业的海棠花餐厅?在西方媒体看来,今日的朝鲜几乎成为世界上最为神秘的国家,任何有关朝鲜的报道似乎都能吸引读者和观众的注意力。今年,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被允许进入朝鲜拍摄本片,在向导的带领下采访卓有成就的生物学家和工厂工人、在非军事区与朝鲜士兵对话、记录朝韩家属3天短暂会面。朝鲜人民的生活到底什么样?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祖国和领导人?观众可以在片中找到答案。此外,如果您想从更多角度了解朝鲜人民的精神面貌,也可以欣赏一下丹麦纪录片Kim Jong-Il's Comedy Club和英国导演Nicholas Bonner指导的电影Comrade Kim goes Flying《飞吧,金同志!》
独立电影(纪录片)策展人张献民专访
&&&&&&独立电影(纪录片)策展人张献民专访&&&&&
张献民---想开法拉利 别做独立电影
对于国内纪录片,相信很多人的第一感觉是《舌尖上中国》,连范立欣以快男为题材,商业味十足的纪录片《我就是我》都无人问津,又有多少人知道国内独立纪录片的存在,既然没人看,那这些独立导演还为什么要拍,现在独立纪录片界生态到底如何,怀着这些疑问,时光网对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张献民老师进行了专访。
无处不在的张献民
张献民的身份是多元的,老师、制片人、策展人、演员。这些领域都有张老师的身影,他是娄烨眼中那个看不见的张献民,他是那个爱说真话得罪人的张献民,他是那个曾经被称为中国独立电影'教父&的张献民,他的谈话思辨性极强,而且极富幽默感,在谈及娄烨说他是看不见的张献民的时候,他笑说起初娄烨写了两篇文章,一篇写贾宏声,一篇写他,贾宏声已经去世了,做一个整体的评价还可以,他还没去世,还有改正的余地。
他没有找到比电影更有意思的事情,他在90年代做过烟草买卖,拍过广告,还给伊文思担任过翻译,现在的正职是教书,推广独立电影是他现在最感兴趣的事,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他感到很幸福。
张献民曾经说过:'有人说了,你张献民天天瞎说什么,有本事就去拍吧,别说了,整个一假把式。但有这么多人不说就拍了,然后就地下了,然后谁也看不到,怎么办?所以光说不做的假把式我还要当下去。'
张献民老师在《巫山云雨》中担当主演麦强
他推崇新导演是不遗余力的,他一直鼓励独立电影(纪录片)创作,这样带来属于草根阶层的影像,这些电影预算很少,没有限制,不求回报,往往有着社会学、民族学的意义,带着导演对于现代社会的独特视角,以可作为社会实践的档案留存。
很多独立导演对他都有感激之情,他说现在这个社会非常固化,很多人的成长空间非常有限,不过在电影界甚至是独立电影界,还有年轻人成长的空间,他又说这与娱乐界不一样,需要一些真才实干的东西才行。
在他眼中,独立电影、纪录片其实也是精英文化,说到底,独立电影是一小撮人做的东西给另一小撮人看,但这些独立导演大部分是草根人士,拍的也是草根的事情,他们的生活状态很草根,当然,也很容易出现假象、容易混淆,张献民的观点是这样也说明社会阶层、经济关系,不是一个百分百确定的状况,正因为此,一部分年轻人才会为独立电影、纪录片而激动、而付出,背后存在一个集体心理的原因,他认为这是一种'集体治愈',并可以借由此来实现自我的一种手段。
做独立电影的人太少
作为评委的张献民
对于现在独立电影所遭受的境遇,张献民也透露出了自己的无奈,全国学传媒、学影视的学生几十万,大家都不太了解独立电影,但是最后有谁做了?一年就这么几十个片子,当然做出来的都是拔尖的。可能一年有几万个人想做这个东西,最后的成片量还是太少。很多导演做独立纪录片都是赚不到什么钱的,甚至为了前期筹备与后期制作要搭进去自己的钱,不止这些,一些作品已拍就要花上好几年的时间,时间成本和自己画的心血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张老师为这些片子鸣不平,'这跟它的传播面不相符,一个这么多人寄予希望的东西,应该传播面更广一些,我不是让所有视频网站的受众都去看这个东西,但是希望这些的青年(可以去关注)'。他又说,媒体对于独立电影(纪录片)关注的有些过分,它们其实是在报道这些影片背后的社会题材。可能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避免像第9届中国独立影像展'被延期'的境遇,今年的独立影像展与媒体没有太多的合作,媒体提问不一定会回答,甚至没有提供通稿。如果说国产文艺片的面前是一片恶土,那国产独立电影的面前就是一片不生任何作物的盐碱地了,独立电影背上了它本不该背的重担,张老师苦笑道,凭什么说独立电影(纪录片)就要对社会有贡献。
独立电影(纪录片)是穷人的电影
是策展人,也是一名讲师
他说自己是个苍凉的人,他看现在年轻人也挺苍凉的,消费主义之外的选择是在太少了,独立电影(纪录片)整体上就是穷人的电影,这也是这个社会向各个方向撕裂的表现。他对于现在的独立电影所遭受的境遇感到不满,有人拍片可以卖80元一张票,有人拍了好多片子,没有一部卖票,这就是撕裂,为什么3、4元不能看个片呢,这或许是个社会心理,要是想开法拉利,就不要做这个。有职业导演跟他说过,只是想讨口饭吃,而讲这种话的人都是买了车买了房的人,在东五环东郊住着300平米的大房子。
现在的纪录片允许主观
他谈及现在的纪录片与90年代的新纪录片运动有何不同,在90年代,段锦川、蒋樾他们拍片恪守的原则就是尽量客观,如果落入一个主观的陷阱,他们认为作品是不应该做出来的,他们对主观介入有排斥,被拍摄对象是一个客体,它的主体和客体之间要保持一个恰当冷静的距离,他说拿周浩举了个例子,张老师认为周浩就是这样的,它和你的三个侧面都是等距离的,并不觉得你的三个侧面中有一面是你的私生活,他觉得都得拍,觉得拍你的私生活和公共生活是一样的,反映到片子中也是这样。随后,张老师又以魏晓波的《生活而已》为例,《生活而已》拍的就是导演魏晓波的夫妻生活,这种片子是去讲主观、客观是没有意义的。
他觉得2000年之前有2000年之后的纪录片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2000年之后是允许主观的。但是也正因为这些影片的主观、独立而无法登上电视台,某些影片当中的裸露问题,归根到底只是视点问题,冷静客观的立场,电视台是可以播的,而非常主观、个人的视点是电视台不能接受的。
这些独立导演的生活状况比起姜文他们要差很多,电视台给个8万、10万的,就很不错了,张老师讲了个小故事,他之前请过一位法国的知名纪录片导演尼古拉&菲利伯特来中国,每到一个城市,都会有人问导演,这么多年是如何坚持下来的,这位导演回答说如果20岁我就想开法拉利,我肯定不会干这个的。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大家无非是各获所得,在张老师看来,纪录片是一个最自由的形态,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纪录片都是原创性的,大多数纪录片还是有着传统的模样。
这些独立作者值得期待
70后导演:赵烨、彭韬、耿军,赵大勇、甘小二、韩涛、徐若涛、顾桃,杨弋枢马莉、丛峰。
80后导演:杨瑾、郝杰、杨平道、魏晓波、薛鉴羌、黄骥。
90后导演:陈小雨。
《棉花》导演周浩专访
&&《棉花》导演周浩专访&&
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棉花》,导演周浩
周浩,纪录片导演。出生于贵州并在贵州长大,早期在贵州日报担任记者一职,后来在新华社贵州分社就职,1999年就职《南方周末》担任记者。2002年开始拍摄纪录片,完成处女作《厚街》,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周浩拍摄了《高三》(2005)《龙哥》(2008)《差馆》(2010)《日子》(2011)《急诊室》(2013)等。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于日晚在台北揭晓所有奖项,周浩导演凭借《棉花》一举获得最佳纪录片奖。
历时9年,待《棉花》成熟
周浩导演拍摄《棉花》历时9年,从2005年开始,第一次去河南滑县,跟着农工第一次去新疆,算是踩点。2006年开始拍摄种植棉花这个过程,之后是陆陆续续的拍摄,直到拍完牛仔裤厂和广州服装贸易会,最终结片。
在这9年时间里,他乘火车从河南滑县来到新疆棉花种植区,走进棉絮纷飞的纺织女工车间,陪着牛仔裤厂的工人们连夜赶工,最终看着一件件made in China的衣服成百上千件的被批发、出口,带着外文标签牌走向世界各地。
当问及周浩导演的获奖感受时,他表示:&也没什么特别的感受,这个奖对我来说肯定不是最重要的一个奖,还得不断地去拍新的片子,谈不上特别兴奋吧,除了上台的时候有点语无伦次以外,下来以后就平静许多了。& 周浩以极其谦逊又不妄自菲薄的态度接受采访。谈起《棉花》这部作品,周浩发自内心地感慨,&这部片子是让我觉得略有些惭愧的片子,拍了那么长时间,但是在这个片子里面又没有体现出这个八年、九年的时间跨度。但这个片子的命还好,运气还不错,拿了奖。&
然而这部片子在制作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技术上来讲,跨越9年的素材,从标清到高清,画质的统一是个问题,现场收声更是问题;从内容上来说,我们在影片中看到只有3-4个家庭为影片主体,而实际上在拍摄的时候至少有10个家庭以上,面对超百小时的素材量,在剪辑时如何能够梳理出清晰的结构脉络也不是一件容易事。&这9年的素材,早期还是标清,2005年第一次去的时候是用PD190(机器型号)拍的,第一年的素材也有用到,但是用的非常少。这个没办法,以后如果有片子要做这么长的时间,技术的确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只能从低,你不可能把标清变成高清。&声音方面,实际上《棉花》这部作品并没有专门的录音师,这个声音是经过后期处理的,观众所看到的画面都是机位的话筒录出来的声音。至于剪辑,周浩透露:&刚做完的时候还是理不清头绪,心里也没有底。直到一家法国后期公司介入,他们让我对这部片子更加有信心了。《棉花》的后期是在法国做的,做了有两年。&超百小时的素材要翻译成英语、法语,包括所有的对白,为此,周浩几乎发动了他所有的朋友来帮忙翻译做字幕。
《棉花》是里程碑,&让我看到一种可能性&
周浩导演的《棉花》获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
熟悉周浩导演的观众知道,他以往的作品通常具有较强的冲突、激烈的矛盾,人物的命运都有比较大的起伏,非常具有可观性。用周浩自己的话来说:&看过我以前的片子的人可能会看出来,这个片子与我以前作品是相去甚远的。比如说我以前的片子都是刀光剑影的,那这部片子相对来说比较平和。&对于《棉花》中的转变,周浩也有过困惑:&在做完这个片子(《棉花》)的时候,其实我自己一直都很犹豫,觉得这个片子到底成立吗?因为它的人物没有跌宕的起伏,故事也没有明显的变化,这让我心中特别没底,我以为这样的片子就是不成立的,但最后《棉花》做出来以后,我发现还是有可看的性的,它也有存在的可能。&
周浩向记者透露他并不会就此&转型&,他的下一部作品会是一个矛盾和冲突更加激烈的片子。能够确定的是,《棉花》给了周浩很大的启发:&以前我总觉得驾驭一个大的题材是一件很困难事情。在一个很大的架构上面说清楚一些事情,有时候是蛮困难的。而现在我发现,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所以说《棉花》就是我自己的一个里程碑,一个样本。我觉得它以后何去何从,很难说了,也许都会拍吧,也许还会尝试别的可能性。&
周浩:纪录片是一种媒介
周浩:纪录片是一种媒介
周浩出身&纸媒记者&,即使现在转行做导演,骨子里面还是一个记者,他的作品也带有浓重的记者烙印。而对于周浩来说,做纪录片是他表达对这个世界一些看法的方式,纪录片是一种媒介,是一个载体,通过纪录片他与这个世界对话,与看纪录片的观众产生对话。周浩:&我一直认为纪录片是一种媒介,是人和人之间沟通的一种方法和桥梁。无论你花了9年还是10年的时间,你都是要做一个东西让观众去感悟,如果你不能有效的去传达给观众的话,等于是白费了,没有谁会可怜你。大家看这个片子不是因为你拍了9年才去看的,是因为看这个片子会有所收获,才去看的。&
著名策展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张献民私下里与周浩导演也是要好的朋友,张献民曾评价周浩,&他拍片子通常都很全面&,对此,周浩导演也表示:&我不会特别自我的去做片子,我希望我做完的片子能够变成有效的传播。我并不希望这个看我片子的时候,有一半观众会提前离场,这肯定不是我想做的事情。&
如此说来,以纪录片是媒介,让各个阶层的人互相了解、沟通,这是周浩做独立纪录片导演的初衷吗?周浩并不愿背上如此重大的使命。他谦虚地说:&我只是一个喜欢去讲故事的人,我会去努力的把我的生活和我的工作去跟其他人去发生一些交集,然后我把我跟其他人发生的一些故事用影响、用纪录片的方式把他讲述出来,在讲述的过程中有很多人会开始关心我所说的事情,而且同时我又能以此生存,同时还能沽名钓誉,这对我来说不是也是挺好的一件事情吗?&
周浩导演将纪录片看做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拍摄过程中他会与人交往。他认为,与人交往,会增加自己人生的厚度,&本来我们自己的生活只有自己的人生嘛,跟很多人发生交集之后,你的人生好像就变得丰富起来了。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让别人了解自己,他人也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纪录片对我来说就是这种很有意思的事情,同时我能够去观察别人的生活,我能把我经历的故事跟大家一起分享,同时我还能以此谋生,那我何乐而为之呢?&听来如此简单的道理,或许就是周浩导演能在艰苦环境下长年坚持不断拍摄纪录片的原因吧。
&嗜烟的人,不会因为穷而戒烟&
工作中的周浩
回想起银幕上的纪录片,真是屈指可数,最近上映的范立欣导演的纪录片《我就是我》虽然聚焦当下最火热的&小鲜肉&快男,票房成绩也略显凄凉。金马奖上收获颇丰的电影《推拿》前不久也登上银幕,但《推拿》这部片子的票房却不尽人意,在电影院中的排片量也是极低。对此,有人提出疑问,《棉花》会不会到大银幕上走一遭?
&对我来说,诱惑不大。&周浩这样直截了当的回答,并且极其理智冷静的讲述他认为院线没有诱惑的原因:&这种赚吆喝没有效率的事情,好像不是我所能做的事情吧。毕竟我的长项是去拍一部又一部的片子,如果我把我的精力都放在这种推广上面好像有些本末倒置,也不是我的能力所能企及的吧,所以说目前为止,我在这方面还没有打算。&
&不上院线,纪录片的成本怎么收回呢?&这是一个观众以及创作者都会问的,比较实际的问题,在一个纪录片小型活动上,有业内人士问出这个问题,没想到周浩导演用一个问句来回来:&(成本)怎么收回啊?没有收回啊!这个片子我至今还没有导演费呢。还有好多好多细节,这个钱,那个钱,包括送金马的样片都是我自己掏钱,这些乱七八糟的贴的钱可多了。所以能不做纪录片就别做纪录片!&此时现场发出热烈真挚的掌声,周浩道出了做纪录片的真相&&干这行没钱赚。
接下来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至,&怎么活下去?&&没钱怎么做片子啊?&&拍摄资金怎么办啊?&&要接点行活吧?&面对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周浩导演为大家一一解答,他做了一个非常高明的比喻,周浩说:&我们就像喜欢吸烟的人一样,我们因为嗜好香烟,但是不会因为人穷而去戒烟。(想拍片子)总归是能找到办法的。&
周浩导演从2002年起到现在,已经做了9部片子,《棉花》是他的第八部作品,他并没有因为资金的问题而停止拍摄。严谨的周浩导演似是在对大家许诺:&对我来说纪录片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目前来看,我应该还是会继续拍下去,如果不遇到什么特别客观的、特别突发的事情,我会继续拍下去的。&
《棉花》导演周浩专访实录
周浩导演采访实录
Mtime:祝贺您的《棉花》获得金马奖,能不能谈一谈获奖当天的感受?
周浩:也没什么特别的感受,这个奖对我来说肯定不是最重要的一个奖,你还得去不断去拍新片子吧,谈不上特别兴奋吧,除了上台的时候有点语无伦次以外,下来以后就平静了吧。
《棉花》剧照:全家老小一起种植棉花
Mtime:片名是一开始就定为《棉花》的吗?
周浩:对。这个概念从最早的时候就有的。在我看来,你一提到棉花, 19世纪,你就会想到美国,想到南北战争,想到黑奴,当下这个年代你一提到棉花很多人会想到中国吧,因为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棉花进口国,全世界的服装百分之70-80%是中国人生产的。其实我这个片子我觉得我说的不是棉花,只是我以棉花为借口为由头来说一说普通中国人的故事,这只是我说话的一种方式。这片子很多人也问我说你对这个产业未来有什么期许啊,或者你有什么判断、预判啊?我觉得这根本不是我的能力所能企及的事情,我以一个个体, 我大概能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观察,然后以棉花为借口吧。这个名字很早之前就想到了,而且我的所有的片名都是两个字嘛,所以这个是早就预设好的。
Mtime:在拍这个片子的时候,有没有计划多长时间拍完。拍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为什么会跨9年这么长的时间?
周浩:几乎每次Q&A环节都会问为什么拍9年,这其实是让我自己特别羞愧的事情,这个片子拍这么长的原因是找拍摄对象,各种各样的拍摄对象,要把这条线串起来,而且这又不像普通的记者采访,你递一封介绍信过去(就可以了)。(拍片子)人家要问拍多久的,我说我拍三个月,那很多人说哦那你别来拍了吧,拍什么要拍三个月啊。首先第一点就是找各种各样的拍摄对象。另外一个原因是拍完了之后后期,我心里也没底,这个也耽误了不少时间,就是怎么成片,是后来才定下来的。在开始拍的时候当然没有想到要拍这么长的时间,而且我也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片子在影展、电影节的运气又相对比较好,还有一些结果。这些都是不可预测吧,我一直推崇李安导演的一句话:&每个电影都有它自己的八字。&它命该如此吧。
采棉花女工的宿舍
Mtime:经过9年的拍摄,拍摄量有多大,从海量的素材中怎么找出故事线?从采棉工出发,一直到火车上,生动的表演,到采棉地的吃喝拉撒,每一个细节都很生动。这几条故事线,从棉花产业的上游走到下游,是最初就有构思还是过素材的时候才有主线的提取,还是最后和法国剪辑师的商议?
周浩:故事线是早就设计好的。最早我异想天开的是,大家知道这个棉花的原产地啊,地球上最早的种棉花的地方是在两河流域嘛,我想的是去中东拍,在中东种一片棉花,然后中国人进口棉花,把它纺纱织布,然后在泰国成衣,最后穿在美国人的身上,这是我最早的想法。当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没有办法去做这么一次跨越全球的拍摄,但最后选择的故事也是从头就有的。虽然说这个片子跟我以前的片子略有不一样,但是这个片子里面还是有很多我个人的特色的。实际上我在跟人打交道的时候,我的确是能跟很多采访对象有这种无缝连接,这方面应该是我做片子的一个特色,而且好像我也张了一张平和的脸,很多人对我不会那么的提防,然后很快的就会接近他们的生活。素材量大概一百多个小时,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素材量。因为你都大概知道你需要什么,怎么拍,不会盲目的去开机,去记录各种各样琐碎的东西。
Mtime:拍摄这个片子的时候政府有给您提供帮助吗?
周浩:我没有寻求政府的帮助。没有帮助。
Mtime:您在法国剪辑,与法国的剪辑师合作,觉得与中国剪辑师有什么不一样吗,与他们的交流上有什么特点?
周浩:我有一个朋友问我,&你有没有懂粤语的剪辑师?我有一个片子是粤语的,我要找一个懂粤语的剪辑师。&我觉得一个懂(片中)语言的剪辑师,让他来剪辑这个片子的时候反而他会有一定的盲区,有他既定的一些认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倒是觉得找一个完全不懂你这个片中语言的人来剪辑这个片子,不失为一种选择。我不是说这是唯一的选择哈,但这是一种有意思的选择,因为他们会更多的关注你的故事情节和影像内容吧,他不会被这个语言所牵扯走。这当然是一种方法啦。我《棉花》的下一部片子是一个中国剪辑师一个台湾剪辑师合作,我们的沟通方法是不一样,沟通起来也很畅快,我觉得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吧。比如这个片子(《棉花》)吧,看过我以前的片子的人可能会看出来,这个片子与我以前作品是相去甚远的,但是我觉得我也能接受啊。我觉得这产生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吧,比如说我以前的片子都是刀光剑影的,那这部片子相对来说比较平和。我个人觉得这个片子有那种混血儿这种特色。我们有一种说法是&导演是爹,剪辑是妈&,好像真有这种感觉。而且样片出来我觉得也还好,也还能接受。所以中国的剪辑师和国外的剪辑师,各有利弊吧,可能还是要依具体的情况来进行沟通。但的确(《棉花》)这个片子法国剪辑师给了我一些新的感觉,虽说这个架构是我们几个讨论出来的,但是法国剪辑师还是给我很多信心,剪辑手法也是非常职业的。
从新疆运出的棉花
Mtime:您说过以往作品比较刀光剑影,这次比较平和,您对于这种转变怎么看,满意吗?以后会往这个方向发展还是怎么?
周浩:没有,这个片子的下一个片子会是一个矛盾和冲突更加激烈的片子,我没觉得这个片子会变成我以后的一种方向,但是它至少告诉我说,这样的片子我也是可以做的。我以前的片子都是有很多冲突嘛,冲突的时候可以构成一个片子,不冲突的时候同样也可以构成一个片子,这个片子至少让我知道了我有这种可能性。
周浩:你对这个世界进行表述,表述的方法实际上也是可以很多元的。它不一定要按照我原来的方法去做。所以说我以后的片子并不一定就会朝这个片子的方向走。但这种片子我可能以后还会做。做完这个片子之后我的感受是&&以前我总觉得我驾驭一个大的题材是一个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就是在一个很大的架构上面说清楚一些事情,有时候是蛮困难的,现在我发现,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那也许我还会去做一些,比较大的架构的东西,但是我以前的东西如果有就会做的话我也不回放弃,所以说这个片子就是我自己的一个里程碑,一个样本。我觉得它以后何去何从,很难说了,也许都会拍吧,也许还会尝试别的可能性。
Mtime:《棉花》片子的投资情况是怎么样的?
周浩:这个片子其实是我自己做制片人,最早是二十一世纪传媒投资的,因为资金不够,就引入了SMG纪实频道,在09年的时候,是以24万入股,与21世纪各半的方式来合作,早期将近50万吧。后来因为后期在法国做的,法国公司的介入,相当于最后这三家三分。这个片子还没有导演费呢,差不多一百万吧。
Mtime:纪录片导演的生活来源是什么,怎么做片子,资金拍摄是怎样运转的?
周浩:我觉得你如果想活下去的话,你千万别认为你做的东西多么高大上,全世界人民都不理解你,你在为艺术献身,好像我们觉得自己多么的伟大,多么的与众不同。我更多的认为,我们就像喜欢吸烟的人一样,我们因为嗜好香烟,但是不会因为人穷而去戒烟。总归是能找到办法的。其实像我们这样做纪录片的真是十个手指头就数完了,但为什么能坚持到现在呢,我觉得肯定是在做这个片子的时候自己是有所得的,那肯定是我在这件事情上有所取舍的,肯定是我得到的东西比我失去的东西要多,我才会选择这份职业。
Mtime:国内纪录片的生存现状?
周浩:现在国内做纪录片的状态肯定一般般啦。得了金马又怎么样?得了金马并不意味着我就会衣食无忧,拿到一个什么劳保,像全国劳模一样,或者每个月拿多少工资,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啊。所以说又回到你第一个问题,你说,你怎么可能那么高兴,没有高兴的理由啊,你还得继续去做片子啊,你不会因为生活从此今天之后就开始艳阳天了啊,所以奖嘛对于我们来说就是那么一回事,就像好多人知道,比如你们要做我的报道,会给我带来钱吗?我现在也看不到这种迹象啊。也许得了一个奖以后,很多人会开始会关心什么是纪录片,会来看这些人讲的故事,那也就仅此而已了。那也许有一天这个行业收益的人可能就不是我了,是以后的人了,我也不知道是谁了。
周浩导演作品《差馆》
Mtime:《差馆》拍的是站前派出所,是如何让警察同意拍摄的?
周浩:我当时有个助手是电视台的,以电视台的名义给他们递了一个申请,我们真的想了解一下你们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也还满坦然的就接受我们的拍摄了,包括这个片子出来以后,很多警察说:从来没有人这样拍过我们警察,但结果你回过头来,其实媒体包括公众在看警察的时候是带着有色眼镜看警察的呀。包括这个片子拍完以后,很多人说:你拍的不够真!我说为什么不够真实?他说:我没看见警察打人啊!那这种说法就是对警察的一种有色眼镜的看法。这样的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吗?其实我对纪录片的理解,我一直认为纪录片是一种媒介,它作用是什么,就是人群与人群之间发生一些沟通,而让我们各个阶层之间的人能够互相交流,这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吗?我们的社会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矛盾,或者有这么多的冲突,不就是在于宗教之间,民族之间,阶层之间都互相不了解吗?你说这样世界怎么能够和谐安稳啊?这个世界共同构成是由我们所有人构成的啊,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你比如说警察、医生当他们把制服脱掉以后,他们跟我们不还是一样的吗,共同是这个社会的组成部分啊。但是我们为什么有的一定要用很模式化的眼光去看待另外一群人吗?这样先入为主的去设置一些障碍,在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上就人为地设置了障碍,我就直接的跟警察说,我能看见你的工作状态是什么状态,很多人他都会愿意的啊。但是首先你要告诉别人你是一个非常平和的人,而且我觉得我摄影机在现场的时候很多人表现出来的都是她们常态的东西。我觉得只要每个人坦荡地去做他想要做的事情,就包括我们拍片子一样,你就会得到你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Mtime:您提到纪录片是媒介,可以通过他来让各个阶层的人互相了解、沟通,那可以把这个理解为您想要做纪录片的初衷吗?
周浩:我倒没有这么高大上,这样说会让我自己背上很重的负担吧。我倒不觉得我的片子一定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我只是一个喜欢去讲故事的人,我会去努力的把我的生活和我的工作去跟其他人去发生一些交集,然后我把我跟其他人发生的一些故事用影响、用纪录片的方式把他讲述出来,在讲述的过程中有很多人会开始关心我所说的事情,而且同时我又能以此生存,同时还能沽名钓誉,这对我来说不是也是挺好的一件事情吗?
《龙哥》周浩跟踪拍摄贩毒者&龙哥&
Mtime:《龙哥》这个影片的英文名字非常有意思,是&using&,您与&龙哥&是互相利用的关系,这是故意的吗?您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作为一个客观的观察者,几乎没有任何介入被拍摄对象生活的痕迹,为什么《龙哥》中主观介入这么多呢?
周浩:其实我对我做的片子是不是纪录片这个问题我一点都不关心,只是我被大家归类于纪录片这个范畴内。我只是在通过影像在讲故事。讲故事的方式肯定是有我自己的方式,而且从来没有一个模式说你这能这样讲故事不能那样讲故事,《龙哥》或者在这之后的影片我都会或多或少的介入影片,我觉得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表述方式,我觉得这样讲故事会讲的更清楚。我们以前讲故事有一种很经典的说法,说我们要做&墙头的苍蝇&。但实际上这种&墙头苍蝇&是一种自欺欺人。一个摄像机放在别人的生活里面,进入别人的生活,怎么会对别人的生活不产生影响呢?这种&不产生影响&只是一种道貌岸然的,或者说自我欺骗的一种状态。摄像机的介入永远会改变这个事情的进展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时候不如把这种状态放出来,其实我觉得它会增加这个纪录片的维度吧。比如你在看一个舞台剧,你看前面发生的故事,突然之间观众也介入了这个故事了,你突然觉得,&啊?&这也会让观众突然一下子想到一个问题&&原来我在看一个纪录片啊,原来摄像机后面还有一个人啊,其实这对你了解这个故事的进程和发展它是有另外一个层次上的帮助的。我认为这样的事情是在对讲某些故事的时候是有存在的可能性的而且他能表现出来,比如看完这个片子之后,觉得这是挺好玩的一件事情啊,挺有趣的一个故事啊,我的目的是在讲故事,讲故事的方法本身其实并不重要吧。
Mtime:您接下来有什么新动向吗?
周浩:一直都在做(片子),这半年拍了一片子,采访对象说他因为各种别的原因,他不愿意再继续拍下去了,这个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常态,表面上你们看到我们拍到了很多人,他们接受了我们的访问,但其实拒绝我们的人是十之八九啊。所以说我也得去寻找新的方向啊,对我来说纪录片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吧,目前来看我应该还是会继续拍下去,如果不遇到什么特别客观的特别特别突发的事情的话我会继续拍下去,目前的状态。
《挖眼睛》导演徐童专访
徐童---用不幸的故事,讲述幸福的秘密
徐童新片《挖眼睛》
约翰&格里尔逊说过:一部好的纪录片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社会学的、诗的和技术的。&徐童导演的&游民三部曲&和这部新作《挖眼睛》镜头无一例外地对准了妓女、惯偷、江湖艺人、算命先生这些社会中最真实的人物和他们觅食的江湖,将社会学这个命题诠释到了极致。
2014年12月的一个傍晚,在北京的一家中档酒楼里,记者第一次见到了本文记录的人物&&徐童导演,当天正值徐童导演赶赴电影学院张献民老师组织的&独立影人&饭局。在张献民老师的引荐下,记者认识了徐童导演并有幸获得了他2014年导演新作《挖眼睛》的看片和采访机会。
&43岁,我才正式出道&
当天饭局上,徐童身着海魂衫外套唐装马褂,戴着一副时下流行的黑框眼镜,脚踩一双户外登山鞋,如果说这位导演最具标志性的形象要属那一头黑白相间的头发,非常匀称、自然。这身打扮和记者拜访过的一些纪录片人有不少相似之处,特别是那双户外登山鞋,这大概是纪录片人的&标配&,一年365天,几乎300天都在外风餐露宿,和拍摄对象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一双舒服、保暖的鞋显得特别重要。
海魂衫的&文艺&和唐装马褂的&热络&大概就是徐童导演性格的正反两面,值得一提的是,徐童和大多数国内独立纪录片导演的职业轨迹还是挺不一样的。他没有雷建军、张以庆、范立欣这些导演的电视台供职背景。1965年生人的他,1987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摄影系,之后出过书、拍过电视剧、玩过当代艺术,2008年,43岁的徐童才从纪录片界正式出道,到今年6年时间,一共拍摄了五部独立纪录长片。
摄影出身的徐童导演
2008年,徐童扛起摄像机将镜头对准在北京生活的性工作者,记录了一个人的两种处境,两种生活,拍摄了人生中第一部长纪录片《麦收》。2009的《算命》以长卷的篇幅,中国传统小说章回体的形式,生动地呈现了残障的算命先生厉百程和社会边缘人物。巧合的是,在这部影片中,徐童记录了一位找厉百程算命的发廊老板唐小雁。拍完《算命》后,徐童和小雁去了趟东北老家,见到了小雁80岁的爹,这就有了2011年的《老唐头》。不过,徐童前三部纪录片长片的故事还没完,因为认识了老唐头侄子,小雁的&四哥&,于是有了出现在2013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全景单元&的那部新作《四哥》。这或许是徐童纪录片导演生涯第一阶段的完结,为什么可以这么说?从作者和被拍摄人物的关系上讲,这四部作品都是徐童在自己的人脉关系里推展出来的。拿徐童自己的话说:他们是上帝的礼物。
至于第五部《挖眼睛》,缘起还要从2013年夏秋之交的青海电影节说起。在电影节上,大编剧芦苇先生看了《老唐头》,倍加赞赏。也许这部以老唐头一生命运沉浮与无奈的现实交织而成的纪录片,暗合了芦苇所擅长的史诗题材,用芦苇的话说:把个人的不幸经历叠印在历史的脉络中,这便是史诗。然后芦苇就给徐童介绍了一个人物,讲了一些他的事儿。这人便是二后生,是内蒙、张北那一带唱二人台的江湖艺人,人生经历特别曲折,被挖了眼睛还活了下来。芦苇当时觉得这个故事特别适合徐童。徐童说那就认识一下这个人吧,然后芦苇说他只有二后生朋友的一个电话,那人叫冯四,冯四主演过一部片子叫《美姐》,冯四和二后生是江湖故交。
说这话时的场景是在甘孜藏区海拔四千米的路上,那年徐童和芦苇与电影投资人张国栋先生,正在藏区体验生活。在颠簸的越野车里,芦苇从前排扭过头来对张国栋先生说,这是个好东西,你来出钱,徐童拍。这么一来二去,徐童称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三人当即把手攥在一块,决定拍摄这部片子。张国栋先生便是后来《挖眼睛》影片字幕里的出品人,他掌舵的四川大象可可西里电影有限公司,便是该片的出品单位。
《挖眼睛》&&一部《活着》式的纪录片
说起这位主角&二后生&,在徐童拍摄《挖眼睛》之前,他就是一位游走在内蒙古河套地区、唱二人台的江湖艺人,在当地也小有名气。二后生五十出头,24年前,他在一个村子卖唱时认识了三女子。三女子有男人,家境苦寒,男人让她跟上二后生卖唱养家。不料日久生情,二后生要带三女子远走高飞。男人知道后叫上自家的两个兄弟,把二后生诓到村里,挖掉了他的双眼。二后生死里逃生,保全性命。后来便把这段经历编成了二人台曲子,曲名叫《挖眼睛》,红及内蒙晋北一代。徐童纪录片《挖眼睛》正是记录了二后生的日常生活,追述了那些不堪的往事。呈现了他以死延生的人生境遇。
将镜头对准底层社会的徐童导演
有人说,徐童导演难得之处镜头对准的都是社会的底层、边缘化人物,可是这其实并不是徐童作品最独特之处。纵观中国独立纪录片的题材,你会发现这些人物都是独立纪录片导演们影像中的主角,范立欣《归途列车》中的四川在深圳打工的一家人;范俭《活着》的汶川震后生存家庭;陈为军《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河南艾滋病家庭;王青仁《博弈》中的村庄拆迁事件,这些都是独立纪录片的&场&,但徐童的&场&还不一样。
拿新作《挖眼睛》&二后生&来说,影片给人的感觉并非&二后生&被挖眼睛后,生活有多悲惨、多么不尽如人意,反而是二后生耍钱、耍伙计这些带有&负能量&的生活细节带我们认识了二后生如何以死亡的方式、或者说以接近死亡的方式来在今天活了下来,二后生身上、这些支持他活下去的&负能量&恐怕和我们想的恰恰相反。但这反而让人感到惨烈。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描述徐童作品的印象,恐怕就是&活着&。他的这些纪录作品不是善恶恩仇,非黑即白,它是一块灰色地带,在那里隐藏着人性最原始、本能的力量。而影片通常是画中人云淡风轻,而观众的观影效果却是生猛而惨烈。的确,如果你听到画中人如此说道:&真要往好了过日子,光努力还不行,八字也要压得准。不是我迷信,而是那一套一套的确实他妈的准。&你是什么感受?
亲切朴素的徐童导演
徐童导演自己曾说道:&我的片子是用不幸的故事,讲述幸福的秘密。透过镜头接近生命和人生的真相。&
&二后生这个人本身很多层面都表现出来了,他是个很厉害的艺术家,唱出来自己人生经历,并以此为生赚钱,他将自己的人生际遇已经挖得很深了,徐童又从旁边挖的又很深,所以片子给人的感觉特别强,特别浓。
&徐童的同行好友陈导评价道。
在记者接近采访结束时,徐童还透露了《挖眼睛》主角二后生的近况,他说二后生肾病刚好就去赌钱了,二后生每年最快乐的时候就是过年前一个月,他可能把自己一年挣得钱都输了。是的,&生命像野草一样,有他生长的方式和滋味&。徐童也曾说过这句话。
&六八式&一代人的苦中作乐
还是想说说徐童导演本人,2007年,他完成了一部小说,名叫《珍宝岛》。这本小说讲述了这么一个人物&&贾国志。小说虚构了一段有关特定时代背景的故事:贾国志年仅16岁时就料定中苏在珍宝岛必有行动,正在内蒙古当炮兵的他一心想奔赴战场,却因和卫生员小刘恋爱背了记过处分,提前复员。他离开部队的第二天,炮兵团便接到紧急命令,连夜开往中蒙边境。第二年,中苏珍宝岛事件爆发。回到北京后,贾国志当了20年刑警,立过功,也坐过牢,生活最惨淡时,混迹于北京东郊当片警,但无论走到哪,珍宝岛之战是他永远挂嘴边上的话题,直到人生再无寄望,只一件心愿未了&&还没去过一辈子念念不忘的珍宝岛。徐童说&贾国志&折射出他&六八式&一代人(生于60年代,在80年代经历青春)有关铁腕情结和强国梦的集体记忆。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值得骄傲的文化高潮,有如俄国二十世纪初的白银时代,那也是中国理想主义的时代。在《珍宝岛》中,尼采、萨特、福柯、鲍德里亚等等一直贯穿其中,无处不涤荡着八十年代的情怀。徐童也坦然称自己成长在那个年代,属于那代人,这本小说也可以看做他创作纪录片灵感的源头。而那个年代的理想主义也似乎深深扎根在徐童的创作中,那种理想有时化作脆弱、有时化作浪漫、有时化作恶趣味,但一定不是绝望。
仔细想想,6年前、43岁才扛起摄像机的徐童或许和&出名要趁早&这句话格格不入。6年前,徐童还在搞现当代艺术,他在宋庄有一个特别大的工作室,是朋友给他的,6年后,他早已把工作室还给了朋友,他的足迹也已经到了燕郊,他辗转东北、内蒙,和自己的拍摄对象生活、朝夕相处,他还为自己的拍摄对象联系北京医院看病,他还把自己的拍摄对象唐小雁从发廊老板培养成了剧组制片。试想一下,徐童导演和所有当今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导演特殊之处绝不仅仅在于他们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而是面对中国近300亿电影市场、红红火火的《舌尖上的中国》,如何在燕郊的工作室苦中作乐!徐童在一次采访中说,拿这几年拍的片儿给同为导演的父亲看,父亲特别高兴。怎么说呢,6年时间在纪录片领域算是新人,但关键是&拍出自己想要的纪录片&这事儿成了!
徐童简介:
1965年生于北京。1983年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摄影专业。现在工作生活于北京。纪录片作品《麦收》、《算命》、《老唐头》,合称&游民三部曲&。之后相继完成纪录片《四哥》、《挖眼睛》。2013年长篇小说《珍宝岛》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14年四川传媒学院、福建外经贸学院授予客座教授。
《挖眼睛》导演徐童专访实录
徐童导演专访实录
《挖眼睛》二后生年轻的样子
Mtime:拍摄《挖眼睛》的缘起是什么呢?
徐童:拍《挖眼睛》,它和我以前拍的片子都不一样,以前都是先认识这些拍摄对象,比如我认识小雁,然后又认识她爹,然后就有了《老唐头》。这个片子拍的时候跟二后生根本不认识,这个片子是怎么回事呢?有一个大编剧叫芦苇,这老爷子在青海的一个电影节上,他看到了我的片子《老唐头》,他挺喜欢,我们就见面了,他说有这么一事儿,他说他知道有一个哥们挺厉害的,人生经历挺曲折的,他说这个故事特别适合你。我说那就认识一下这个人吧,然后芦苇说他只有二后生朋友的一个电话,那人叫冯四,冯四演过一片子叫《美姐》,他和二后生是江湖之交。当时,我和芦苇、电影投资人张国栋先生,正在藏区体验生活。芦苇对张国栋先生说,这是个好故事,你来出钱,徐童拍。这么一来二去,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我们三人当即把手攥在一块,决定拍摄这部片子。
跟着徐童导演参加影展的小雁
Mtime:那是如何获得《挖眼睛》&主角&二后生的同意,进而拍摄的?
徐童:以前我最反对的一种拍摄方法,就是先前根本就不认识,到了人家那就敲门,好像假装你是媒体的,或者假装是一个采访记者之类的,人家也弄不清楚。当人家还不知道的时候,你那边机器已经开了,这种做法我特别反对。但是这个题材很特殊,不是我的路子,相反,得去敲人家的门。也挺难的。
徐童:拍《挖眼睛》时,小雁冲在了前面,她说二哥,我给您带了两条烟,还有酒,二哥我这么老远来看你了,能不能让我们拍这个片子?然后小雁指着我说这就是这位导演,摸摸他这机器(二后生眼睛已经双眼失明),二后生一摸这机器挺大的,他也不懂,摸那感觉知道这不是家庭那种小玩意,再摸旁边还有这么大一话筒,我看他摸地挺仔细,我说你再摸摸我吧,他就能感觉出来我不是一个坏人,这样我就开始拍《挖眼睛》了。
Mtime:接近主人公,取得他们的信任?秘诀是什么?
徐童:其实杀手锏就是小雁呀。
唐小雁:脸皮厚,打杂,啥都干,低三下四,真心真意的交朋友,要真诚。如果不真诚,即使你把这片子拍完了,他也不一定让你放。和二后生现在都是好朋友,前两天打电话,二哥的肾病好多了,又开始耍了。不能说为了拍片子和他交往,然后之后用脚一踹。
Mtime:说说小雁吧,他从你的《算命》中走出,从按摩店老板成了一位纪录片工作者。
徐童:小雁公关做的不错,制片就得像她这样。制片和制片人是不一样的,制片其实就是剧组打杂的,比如生活制片其实就是订盒饭的;还有外联制片,就是联系场地;融资制片,找钱的;小燕在这部片子中她全管。混成制片人就不一样了,他成人了,就是出钱的。现在还负责拍照,许多剧照都是她拍的。她把二后生的状态调度得很好。
游民三部曲套装
Mtime:你的游民三部曲《麦收》、《算命》、《老唐头》,您的后两部《四哥》和《挖眼睛》其实镜头对准的也是&游民&,是巧合还是刻意?
徐童:其实是巧合,就是正好赶上了,我们就叫它三部曲吧。电影拍完了,生活还在继续,对准喜欢的人拍下去,三部曲不三部曲的也无所谓了。这三部曲其实就是个巧合,上帝的礼物,就这么拍下去了。历史上最早的游民就是江湖艺人,这些人背井离乡,靠着卖艺为生,二后生其实是最典型的一个。王学泰先生写过一本书,对我影响很大,叫《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我所说的&游民&就是从这里头来的。所以,拍个江湖艺人,最典型的游民,是我的夙愿。
Mtime:一个细节,在纪录片最后的那一段,你整体的把这个唱段呈现出来了,你其实插入了当时你们拍的一些照片,是想通过纪录片的手法还原一下他当时的唱段?你们也去了三女子的村子?
《挖眼睛》剧照
徐童:当时我们找到了挖他眼睛的那个村子,大概都过去20多年了,问村里老人,老人说有这事,但这家人早就走了,三女子男人后来也死了,三女子也不知道去哪了。其实这片子已经拍完一年多了,我一直想找到这个三女子,现在还拖着人呢。因为当地20多个二人台剧团吧,拍着拍着就熟了,我现在托一个团长找这个三女子,一直没有下落。后来有一个人给了我一张VCD,还不是DVD,这是当年三女子出了这事儿。因为三女子不是跟二后生走江湖走了几年吗,他俩搭档,她也会唱,她在出了事之后也唱了这个过程,这张VCD叫《挖二后生眼睛的女人》。这张碟非常珍贵,可惜唱的太差了,唱功跟二后生差远了,根本没法比,二后生是个大艺术家的感觉,那板打得真是绝了,三女子就不行了,三女子就是穿了一粉不拉几的衣服,背景特别艳俗然后就在那唱,但是三女子唱的特别细,唱了5个小时,从他们俩怎么认识,包括最后二后生怎么着魔于她,最后三女子也改变了看法,等等。完全是另外一个版本,是三女子自我辩护的版本。我不是那种人,不是特别矫情,非要搞出个《罗生门》那样的,我的重心当然在二后生一边。
徐童:其实我拍这个片子是想让你看到江湖艺人惨烈的人生经历,第二呢我在想一个人被挖了眼睛,他还怎么能活呢,谁能做到,可是二后生活了,这片子其实是以一个极端的方式让所有人明白,只不过大多数人是睁着眼的黑暗,是个怎么面对的问题。二后生给我们的答案是在戏耍,在说笑之间度过的,所以我在海报上写着二后生的故事是&以死延生&的故事,以死亡的方式、以指向死亡的方式来对付今天,他活了下来,所以这也给了我一个最大的心灵震撼。所以对二后生来说,可能负能量更好,不是所有的正能量才能给人以生存的动力。
Mtime:如果当时三女子很快就找到了,是不是在处理素材上,就会不一样?
徐童:对的。两个版本都有了,就要抉择。本来也想把VCD中的东西剪辑进去,但发现根本就没用。在黑暗中如何活着才是我的主题。
《算命》和《老唐头》的海报
Mtime:记得你以前说过一句话,你说你非常讨厌称自己的纪录片是表现什么痛苦,而且也不喜欢弱势群体这个词?
徐童:其实他们都很强,因为已经重生一次了,所以都很强。所以我片子不是社会底层啊,也不是什么弱势群体啊、也不是社会救助啊,你真正拍的时候才发现不是这些事,其实不管是这些人还是你自己,都会问问你自己:你究竟怎么活着,怎么在无休止的困境里学会和它周旋,这是活着的技术,是活着的本领,更是活着的信念。所以这是一个文学命题,而不是一个社会学命题。因此,我的纪录片是文学的,不是社会学的。尽管我这么说,还是有人看出社会学的意义来,一个作品会包含其他一些层面的东西,也很好。
Mtime:感觉你的片子惨烈而残酷,像是电影《活着》(1994年,张艺谋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的那种感觉。
徐童:其实不残酷,片子是源于生活,如果说残酷,生活本身更残酷。可能拍的年头比较深了,遇到的人也多了,我倒没觉得有多残酷。他们身上全是闪亮的东西。比如二后生,浪漫点说,我是觉得他把黑暗击穿了,就是从黑暗里他爬过去了,就像火车穿过隧道,他从这头爬到那头,冲向光亮的地方。
Mtime:后来,和二后生联系了吗?二哥还好吗?
徐童:肾病比较严重。前几天输了钱。快过年了,今年又开始了,这是他最幸福的时候!所以人生乐趣很多,二后生告诉我们的是,不好的习惯其实是他觉得最好的乐趣,他可以释放。所以我们思考的是,在生命最幽暗地方,最黑暗的时候,当一切都向你关上门时,上帝也扭过头去了,你该好好想像是什么能拽你一把,那一点点的东西就像电脑最后一点点电量,生命里最原始的东西是什么?二后生教会了我这些。
《挖眼睛》最感人的是二后生和妈妈对话的那一段,在片外是否那你们说过他失去眼睛后如何回到这个家、家人又是如何接受这件事的?
徐童:其实他和他的家人一直都是在一起的,亲情是他最重要的支撑。他被挖眼睛后,被送到离家最近的一个叫集宁的地方,住院40天后就没钱了,挖他眼睛的那家人只给了他2000块钱,他被迫出了院,他的脑袋肿得像篮球那么大。那个时候他哥哥来了,他哥哥也是一个瞎子,是先天失明,然后摸索着从家里赶来,可能大家这时候都觉得他哥哥是来给他送钱让他继续住院,其实不是,他哥哥给他拿来了一副板,对二后生说,你就用这个板给你自己挣医药费吧,于是他拿着板在医院门口的屋檐下就开始唱,唱什么呢?就是自己的这段经历&&挖眼睛,但是那时二后生唱得没有现在水平这么高!因为二人台这种唱法也讲究押韵,后来二后生就走街串巷的唱,最后唱得特别熟了,就打磨成了这个神曲《挖眼睛》。这部片子也因此得名,二后生在河套地区真的非常有名。
在影片中,您纪录下来了《挖眼睛》的整个唱段,但听说他十年都没唱了?
徐童:拍二后生的时候,我们只有两次特别宝贵的机会,平时他都唱其它的。我记得是在张北有个老太太死了,死之前嘱咐她闺女,死后办事时一定要找二后生唱挖眼睛。十年没唱了,这是短板,32分钟一口气唱完。中景的机位。单人单机挺难的。后来又有一次机会,我主要卡特写,关键是不能跑焦。大特写拍三十多分钟不容易。剪辑的时候,和中景做剪切。一个导演兼摄影干很吃功夫。但我也不主张拍摄时,一大堆人糊着,那样人物真实状态就没了。我这种片子就得单人单机,长时间拍,这次拍不到,下次拍,反正生活总会有无数的惊喜和馈赠。
能否解读一下这部纪录片的视觉语言?
陈心忠导演(陈心忠导演是徐童导演的好友):细节,有个唱段切到颠簸的风景,非常野性的唢呐声和颠簸的风景很搭,这种剪辑也是情感决定的。科波拉的一个御用剪辑师曾说过:剪辑的顺序依重要性应该是这样的:情绪、节奏、人物、第四个才是故事,最后一个才是二维、三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连续性。
这些料也很猛
肥皂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by 2.TV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有多少人叫同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