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部电影名字 海贼王大概有多少集内容就是一群贼 里面有几个名字叫花雨 李四 无

在场,思想,诗意──关于开展天涯散文擂台赛的公告
九牛女人    在杰搬走的一个月之后,把自己折磨得只剩下一副骨架的凡也离开了工作了近五年的那家银行。    自从眼睁睁看着那个女人来帮杰收拾行李,看着他们很亲密地一起离开之后,凡那一直保持6秒钟就点清一百张人民币的手,就开始有些神经性发抖。在她连续付错了几笔现金之后,主任委婉地对她说:凡,你太累了,你还是暂时休息一段时间吧。    凡谢了主任的关心,收拾好自己那少得可怜的物品后离开了单位。凡不想马上回到那个已经空空荡荡的房间,所以路过那个小公园时,她在树下的石凳上坐了下来。已是初夏,各色的花儿争奇斗艳,但凡看不见它们的美丽。凡白天几乎没有在这里坐一坐的时间,此时阳光刺得凡睁不开眼,她感觉到一种贫血般的眩晕。    凡从婚后就一头扎进家的幸福海洋里,上班下班,单位家里,两点一线。因为公公去世早,婆婆身体又不好。所以凡和杰蜜月过后就把老人接到了家里同住。老人身体很差,凡除了上班、写字、其它的时间都用在了婆婆身上,这也是他们一直没要孩子的原因。凡是出了名的孝媳,杰在这点上也很感激凡。    当婆婆终于在媳贤子孝的满足中离世后,当凡打算和杰生个孩子时,杰却有了别人。这是凡的人生计划里不曾想到的情节。她一时之间有些发蒙,她怎么也不相信这是事实。但是事情还是发生了,就像是天气变化一样不可预知,必须面对。    失去了爱人,又没有了工作,凡成了一个名副其实地“双下岗”人员。一时之间,凡没有了出门的力量和勇气。她把自己困在家里,开始了自己的网上写作生涯。如果说以前写作是因为爱好,那么凡现在的写作纯属宣泄。所以她的文字忧郁、烦燥、随意而又放肆。    当收到那个知名网站打来数目不小的现金之后,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文字居然能赚钱的凡,真是有点迷惑了。进入自己后台查看,才知道自己的文章已经上架成为收费阅读作品。    凡真是有点觉得可笑,难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情场失意,钱场得意吗?”因为自己已经没有出去工作的欲望,因为自己从来没有为自己存过一分钱。所以一无所有的凡身不由己地以签约要求的速度,每天五千字地更新着自己的上架新书。    海是这个网站的文字编辑,刚好负责凡的那个类别。当凡的书更新到五十万字时,海给她发了第一封私人邮件。    他说:你的文字看得人心痛,你好吗?    海这短短的十二个字,却让凡读了足足有二十分钟!     但凡没有回信,她觉得和网上的人根本没有来往的必要。现实当中的她都把握不住,网络是什么东西!    接下来的日子,凡每天都能收到海的邮件。海再也没有问过凡的任何情况,只是像个小学生一样记着他自己的流水帐,然后不管凡是不是要看。每天把这些流水帐准时发到凡的邮箱里。    凡在每天收到的这些流水帐里,看到了海的另一面:人到中年但依然童心未泯。海快乐、积极、富有朝气。让凡感觉到他们完全不是一个世界里的人。所以对于海的信件,凡一直是只看不回。    当凡连续三天没有再收到海的邮件时,习惯了每天收信的凡有些莫名的失落。    当凡连续十天没有再收到海的邮件时,凡的失落变成了担心,但她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除了更加疯狂地写字。    接下来的日子,凡的睡眠越来越少,作品更新得却是越来越慢。她怎么也投入不到自己所写的故事当中去了,凡对自己的表现有些抓狂。    
  续上文----------------  
当海终于出现在凡面前的时候,手里拿着她的《遇见》的出版合同,他说:对不起,没有征得你同意就来见你!可是这份合同真的很急,需要你的亲笔签名。所以……    这是凡第一次和海面对,但是凡感觉不到陌生,反而对海有种说不出的亲近感,她不说话,只是笑。海说:你笑起来真好看。    那晚海没有走,他们席地而坐,各自怀里抱着个草编的蒲团。黑了灯,就这么一直的聊天,说着说着,天就亮了。那晚凡感觉,有男人的屋子真的很温暖。     当凡的书正式出版后的第三天,海又一次来到凡的住处。     凡和他依旧对坐在地上,他们中间放着凡的那本新书。海水蓝的底色中,有两个让人心动的乳白色楷体字——“遇见”。    封面提示是凡在文章里写的那段话——“生命中有多少的来去匆匆,有的失之交臂;有的相伴一程,无论结果如何,命运无法闪躲。我只知道:我的生命中有过你,你的生命中我来过。”    当凡还沉浸在这让人心碎的蓝色当中时,海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凡,答应我一个请求好吗?    好的,你说。凡头也不抬地说。    答应我,你的过去随着这本书的出版而结束,你的未来请让我加入好吗?    我是个被放弃的女人,我已经没有未来。凡平静地说着,如同在说一件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事。    ……    那天海走得很早,走前帮凡把语音调好了,他说晚上记得挂Q,他有话要说。     凡晚上把当天的更新提交后,已经很晚。她要下线时才把Q挂上。没想到海真的还在线。    海发过来消息:我只想给你讲一个故事,你不用说话,听着就好。    凡把海给她安装好的耳麦戴上,关掉台灯。闭上眼睛,海那温厚磁性的声音就在耳边响起——    “古时候有个小村庄,因为美女辈出而著称。方圆几百里的男子都以娶到本村女子为荣耀。村里习惯按美女的长相划分为:一牛女人、两牛女人、三牛女人……一直到九牛女人。    男子求婚时,必须付出与美女等级相同的牛数,才能迎娶新娘回家。而被称为“九牛女人”的,则一定是美貌美德兼备的好女子! 也是村里女人中的最高级别,如果谁家的女子被评为“九牛女人”,那就是这个家庭最大的荣耀。    水有二个姐姐,分别是“五牛女人”、“六牛女人”、只有水因为长得太过纤弱被评为“一牛女人”。水为此很自卑,在人前决是低眉顺眼,沉默寡言。    一天,在河边洗衣时,被一个路过的外乡男子遇见。那男子对水一见钟情,第二天就牵着九头牛到水家提亲来了。水的父母看到那九头牛和英俊的小伙子,顿时心生不安。于是对小伙子说:我家女儿只不过是一牛女人,你以九牛礼遇待这,你保证将来不会后悔吗?      小伙子说: 当然不会!因为在我心中,她就是九牛女人!      一年后,两位老人因担心自己的女儿受委屈,来到女儿嫁处寻亲。刚进亲家门口,就看见一个美丽的女子迎上前来,女子的音容笑貌,宛若天仙,看得两位老人呆在那里!当女子亲热地上前叫爹娘时,老人才明白过来,这美丽女子就是自家的女儿水啊!那模样比起自己村子里的九牛女人,犹过之而无不及!    当两位老人问女婿,是如何将自己的女儿调教得如此优秀时,男子说: 水本来就是个优秀的女子,只是你们看不到罢了!因为我发自内心爱护她赞美她,让她感受到自己的可爱。所以她在我身边完全没有压力,而且充满自信,也就把自己潜在的美丽发挥得淋漓尽致。于是,你们拥有了一个九牛女儿,我拥有了一个完美的妻子……”    说到这里,那边的海沉默了一下,说:“凡,你听好了,你就是我的九牛女人!”    而这边的凡早已经泪流满面!    窗外更深露重,房间内没有灯光,只有显示器在闪啊闪……  
  信     ??春节一过,返城后照例又要整理书房,清理破纸废屑。忽在一抽屉角落发现几封信,顿时有一种莫名兴奋,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自言自语:“好东西!好东西!”就如同考古学家发现甲骨文的惊奇,又似乎是尘封多年的古董,终被我倔其坟墓,掏出尸骨,令人感到成就昂然。  ??  ??其实这几封信远没有我所值得惊喜的价值,信件年代不甚久远,写信之人笔墨也断然不能做为艺术品流传,信中内容也只不过是些平凡琐事,就连让我发起一个追忆过去的冲动也没有,想来这信不过如此。但我还是一直兴奋着的,待兴奋过后,去追求其来源,方知道我所惊喜的并非这信本身,而只不过是那一抽象的概念罢了。  ??  ??我是比较爱写信的人。如果说我在儿时对于父母亲友少给我温暖有多少埋怨的话,却也要因为家人都不在我身边而给自己制造许多写信的机会而感谢他们了。小时的我,非常热爱用一支笔两页纸来展现我作家书的天赋,且信笺格式特别,自创一体,不同于老师所授。去信的内容却大多是指点来信人之过失,向来一副教训口吻。比如我小时回我姑母的信就最爱对其来信格式指评点道:起行称呼应该顶格;称呼下面不该写“您们好”,而是“你们好”;更可笑的,我居然非分的要求对方把信尾的祝福语去掉,意思这几句祝福作用不大,篇幅却又大占信纸领地,浪费纸墨。我真不敢想象她当时看到我的这些“家训”的时候是个什么摸样,是怒眉暗骂,或是捧腹而笑,总之神情一定不会正常。事隔多年,姑母问我那时候是否受到《颜氏家训》的影响,将她列为练习家训书信写作的实验品。  ??  ??其实我至今没有读过《颜氏家训》,我想儿时那么做的原因只不过是一种少年叛逆的表现罢了。小孩子对于大人不满,绝对不敢向就在自己身边的人发起抗议和进攻。最终思来想去,发现我的收信人倒是发泄的最好对象。因为写信不同,那是一种默然交流的方式,双方不见脸面,信里之所云,均乃笔墨所为,非由我亲口吐出,即使惹恼对方,于我也莫可奈何。况且人隔千里,对方阅信之神情完全不晓,也懒得多去体会,只管自己心里舒坦即可。这掩耳盗铃的方法多少有点偷袭阿Q的胜利法则,但在儿童年代,却是百试不爽的减少心理压力的妙计。  ??  ??写信不同于谈话,不必研究收信人感受,顾及对方颜面,更没有人会中途掐断你所发的议论和观点。写信人大可滔滔江水,万里奔腾,将要表达的意见和思想发挥的让人一览无余。在所有的对话方式中,写信是最平等的,无论对方官职权势多大,千百里之外总不能在你写给他信的同时警告你说你不能这样写,你得那样写。另外写信人在策略上也大多占有一丝先机,西方人就有个笑话,说的是一个男子给一个女子写信求婚,在最后一句说:如果你读完了此信,就表示你答应了我的求婚,而如果你不答应我的求婚,请你连这封信都不要打开。这所表达的本来意思大概只是幽默,而事实上收信人却大多也为收到的信无奈着。    (未完)
  (接上文)    ??  ??如果说写信是一种幸福,那么收信却很有可能是一种煎熬。其中时间就是个问题,往往一封信迟迟未到,拖至若干年月,杳无踪迹,待收件人望到齿落发白,尚有书来。或者书至而斯人已逝,活着的人不禁对这天外来书一场惊骇。收不到来信固然急人,但别以为信到手中就喜煞人。来信到手后,问题亦颇多,我以往所收到的书信中,就常有字迹难辨,似师王铎而书连绵狂草,不晓为哪国文字者;再错字连篇,语句不通,需要重整词句,读其信宛若考古者;更甚的通篇无一标点,半文不白,歧义满生,则只得请语言学家断句校勘尚可一解。总总如上,真令收信人头疼。  ??  ??是故书市有卖《通信示范》一书,我老家原就有一本。书中通信教学颇详,其中总论第一条就是书写要工整,第二条是别忘记要贴邮票。另外示范信笺覆盖面更广:至父母、至儿女、至师友、至同学、甚至有求爱示范信。其中一封男追女的信里一段这么写着:“经过对你一段时间的侧面认识,我,以及我的组织认为你的思想觉悟很高,政治上进,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而这也正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跟我的组织说如果我们能够走到一起,我一定会更加深刻的学习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更能积极的工作和生活,为社会主义大家庭做出更大的贡献。我的组织也是相当赞成我们恋爱的……”云云,不禁让人掩腹大笑。  ??  ??抄书写信不是新时代人所专有的东西,古人写信也有范本。明清时期就有“八行书”说,乃指所回复之信札,皆用一页八行信纸,卷袖挥毫,不多不少,八行刚好。此颇废功力,非常人能及,所以古人名家信札尺牍,大多装订成集,成为后人收藏对象。而古时名家写信,心中亦知自己信札日后必被挖掘露世,故大多义正词严、循规蹈矩,以规劝天下人为其旨意,这类人的信封上写的收信人固然只有一个名字,而实际上全天下人都是他的收信者。湘人曾国藩即是一个给天下人写信的人,他给儿子的家书,足可为各个家长教训子女的教材。也是父母大人写信给子女的最好范本。  ??  ??梁实秋曾经说对于信有四不收,显然于来信太过苛刻。他若是活在现在,只怕即使不给自己立这四不收的规矩,也没有多少信可以收得。最近几年,电话和多媒体的高速发展,笔墨纸张伺候的信笺是越来越少了的。别说是年轻一辈,即使是中老年者,也大多封笔不挥,我那仅留的几封来信,也或许是写信人的“绝笔”。  ??  ??只是电子通讯大多虚拟,太过浮华,瞬间即逝。昙花固然美妙,奈何一现即无。比如两人通电话,固然直接,而对方所云,三两日即忘,托你所办之事,随电波之断而化为乌有,待对方再来催促,你若不在电话旁边,那电话铃声也只能任凭其绝响。书信则不然,黑字白纸,宛如据状,置于案头,随时提醒;又如母女通话,互诉肝肠,本为良事。但电话一挂,彼此音容尚可存几时?书信则不然,古人有“捧书犹会人,越十载而度。”十年、八年藏亲人手书,犹见其人,宛君于身侧,这岂是电子时代所能达到的境界?  ??  ??中国人本是极聪明的,只可惜最近几百年任何科技都要落后别人一节,以至于一直疲惫追赶,还时不时没能忘记自我解嘲:还能跟上世界潮流。写信一项,已经由于电话的普及和英特网的发展渐渐湮灭。电子邮件的瞬间流通,早取代了旧时千万里人马奔命、汽车运输的邮递方式。  ??  ??可是,我自己也属于这个潮流里的一员,一向没有音乐细胞的我,对于这潮流的节奏拿捏的很准,不紧不慢,却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了。     (完)
   竹里館    本周四晚上龔一先生在亞洲藝術博物館里舉行古琴獨奏。一周前便開始盤算日程,不料周二的試驗被移至周四下午,從實驗室出來居然已是六時。打了十數個電話也沒有找到同路的車,只得悻悻回家。    初次聽琴的印象太過久遠,小時候難解琴意。如今讀書和閱歷比幼時長了許多,方才漸漸的領悟到琴里的妙處。嵇康在琴賦的序言里寫:“余少好音聲,長而翫之。以為物有盛衰,而此無變。”古琴是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與詩詞歌賦無異。而且古琴一道,手法上奇淫的技巧遠比不上琴聲背后的心境。能盡雅琴,唯至人兮。    零六年夏天,我機緣巧合拜在姜老爺子門下學琴。老爺子很有些唐人的風骨,一幅慈祥面相和一腹菩薩肚皮。世家出身的老爺子是虞山琴派的傳人,幼時跟溥雪齋先生和查阜西先生學琴,後又拜在吳景略先生門下,這一挥便是半個世紀。溥雪齋先生是是愛新覺羅氏里最令我敬佩的幾個人之一,一手六如般的好山水,又是古琴大家,可惜文革時虽藏身于清陵亦不免被批斗,下落不明。    姜老爺子家里很是清素,房間里的博古架上零星的擺著幾方石硯幾個紫砂,墻上則掛著一張朱權監制的伏羲明琴。初次上課時老爺子先講歷史和規矩,接著取下明琴,放在八仙桌上。我坐在老爺子對面,老爺子調了調弦,閉眼沉思良久,然后忽然伸出雙手,在琴弦上輕輕一揮,三兩清泠的琴聲便徑自流淌出來。聽完第一句我暗暗念想此曲以前聽過,腦海里試圖回憶名字時卻怎么也想不起來。略略一分神,又是幾句過去。我收捻了心思,靜靜聽琴。初時琴聲尚有金石相,越往后聽便越覺悠遠,仿佛琴里慢慢生出白云一般,在閑夏里聽這樣的琴曲竟有些睡意了。不得以,只得將手肘置于桌上頂住下顎,心里提醒著自己要清醒。虞山一派本來就主張清微淡遠,以氣韻音琴。老爺子輕揉慢撫,一勾一挑如守元抱一,聲聲延綿悠長。愈聽愈覺得腦海中一片空白,只想睡去。但又怕對老爺子不敬,只得咬牙堅持。如我这般聽琴,怕也是前人未有后人難得。忽然琴聲一轉,從容不迫的泛音變為淺唱低吟的散音,轉折之處愈高愈奇,幾不見聞,聽得受用無比。朦朧中見老爺子雙手一按,琴聲立止。老爺子笑了幾聲,然后撫著胡子看我。我長紓一口氣,心想幸虧在自己從小在黨教育的環境中學會了堅強的意志,不然今日倒真是要鬧一個大笑話。定了定神,我問道曲子的名字,老爺子說是清心普庵咒。頓時心悟,普安咒乃禪宗臨濟法系普安禪師所做,內藏佛禪法相,晨鼓暮鐘,原本就令人心靜定神,查先生在《笑傲江湖》里使令狐沖只聽得任盈盈一曲普庵咒便昏然入睡。難怪自己困意不斷。  
  续    然后老爺子教我彈仙翁操,琴上手倒不難,不過要寓意其中倒確然要下工夫,仙翁操一句一吟,很有些出世之意。離開時老爺子挑給我一張落霞式的琴。古琴琴名大都有些清冷,譬如“寒鐘”,“秋澗”,以昭君子意。回家後自己左思右想,給琴暫名無韻,借鑒了《老子》里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去年夏天因事務繁多,老爺子那里只去了四五次,會彈的曲子也只有三兩闋。九月開學前姜老爺子叮囑我要好好練習,來年再會。自己也花了好些心力將琴帶上飛機,一路帶來學校。可惜開學後課程加緊,又兼上社會活動較多,一直都沒怎么操琴。去年中秋夜和幾個朋友在曉東處小聚,被攛掇彈琴,只得回宿舍拿琴。幾番鋪墊後,彈了一曲《秋風辭》,該曲譜得正是太白的《秋風辭》,一句三折,工整的很,平時也蠻喜歡自彈自合。定定神,內心清凈後開始撫琴。一曲操完,海倫悄悄和我說一下子覺得我的形象立體了許多,自己則淺笑。冬天時天氣轉冷,每晚都泡一壺普洱,興致來時便時不時的撫幾下琴,嘗試過自學陽關三疊,終因瑣碎而作罷。室友倒是對我的琴很有些興趣,經常過來小心摸一摸,一幅自得的樣子,然后建議我的琴和他的貝斯組一個樂隊。    王摩詰在《竹里館》里寫道“ 獨坐幽篁裏,彈琴複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小時候讀書讀到了,覺得不以為然。大了後越琢磨便越有韻味。學琴于我是如修身禪,現在心里還有著許多的夢想,便不強求要琴中無世間煙火味。有心時撫琴,無意時便做些他事,只要慢慢的有進步,自己就心滿意足了。早先和玢聊天時說過,希望可以在明年夏天約三五好友來家,望海聽潮,煮泉撫琴,過幾日神仙生活。如今看來大家的日程越來越分散,今夏一鳴要去非洲做志愿者,SP姐要去寺里修行,我也要在北京度過朝九晚五的兩個月。明年夏天又會如何呢?我不知道。只是世事終不比琴聲,留骨而貴不若曳尾于涂矣。      附李太白秋風辭原文:    秋風辭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還如當初不相識。
  竹里館:/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no16&idArticle=118887&flag=1
  盼望外遇  
作者:瀛洲散人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曾说,大陆是他的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这个世界,与余先生很有缘,这更说明余先生行路远见识广阅世深,跟他深渊的学识和睿智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关系。这形象幽默的比喻,令人感概。对于不曾踏出外面“三脚步”的我,没有余光中先生这般崇高的境界,对于“外遇”这词,都是现实的,是婚姻之外的一种恋情。    
人总是充满着希望,这希望包括人生中逢到的偶然,也就是机会或机缘。在几年前,感情如帛,情窦初开,总希望有一一段邂逅的浪漫或一见钟情的罗曼蒂克,希望有着天上掉下来个“林妹妹”,就象我们熟知的许仙遇白蛇、董永遇仙姬或陈三与五娘等等,可是没有,但却在不知不觉中,便结了婚生了子,转眼儿子又象小树苗逢上一场春雨,突地老长。我的整个身心好象没有考虑到自己却要为着下一辈操虑起来了。唉,真不知这日子是怎样挨过来的,我有空总于脑海梳滤逝日的空间,却总没有得到一丝的激动与留恋。如果说我与称为我妻的女人生活在一起里没有感情纽带的牵系,是无爱的爱,那就错了!生活是沉重的,最起码就是我这一个所谓的家庭,所以为了生活为了家庭,我们把家的浪漫揉进去,这是一种现实,所以家庭于充实中,情感便变得粗糙和平淡。盼望外遇,就是希望走出婚姻的昏怅的原因,让情感之水荡出多情的涟漪,撞击出另一种感情的波动以刺激平淡的心灵,体味生活的多彩。    
盼望外遇,我之所以大胆地敝开我的情感,倾泻于笔端,其最大的好处是我的妻子从不会关注我的涂鸦,不会读我发表出来的一篇散文或一首诗。有时,我曾写出真诚流露的东西,发表了;有意于她面前晃了晃,她置若不见,起初心很冷,但日后习惯了,读到名作家的轶事,知道有些名作家也跟我一样,其妻从不读其夫的作品,甚至不过问一声,这只是一种习惯而已,我何必去改变她的习惯折磨她的情感呢?又何必去压抑自己欲望的空间呢?能使自己的情感展翅飞翔这更不是一种快乐?这样便挨了过来,虽少了一份夫唱妇随的“和弦”,但也少了一份束缚。盼望外遇,便是盼望一份“和弦”,不必考虑永远的相随相伴,盼得份情感的相知相恋,彼此可以赤诚倾露,不必畏忌,从一篇文章到夫妻之间的苦恼。    
盼望外遇,仅仅是一种情感的延伸,让对方既相近又保持着距离。这样存在于日朦胧影朦胧的感觉中,使对方更有一番的思恋,一番的美好。请不必要过深层次的猜疑与推理,不要讲究三角四方,很多事物是越讲究起复杂的。外遇,并不只存在于“性”,只有“性”,对于外遇者对于此文是毫无意义的。我们的思想经过千年传统的沉积,有深邃哲理的东西积淀得太少,但对于封建瘀塞的东西存在得太多。盼望外遇,盼的是要我们更能舒展一下心灵的空间,结了婚,与爱人再言浪漫,别人不知道感觉如何,但我妻却认为发了“神经”,谈话内容平淡而现实,不是生意就是金钱,不是孩子便是家中琐事,如果再回到初恋时刻无忧无虑的私私窃语,这根本不可能。是的,生活是现实的,生活是残酷的,彼此系在一起,久了,便是在风浪中同驶一条船,彼此相知,彼此无言,心有灵犀,你是须掌好舵,我掣好帆就行,不能若湖中荡舟,清风嬉戏,含情脉脉。盼望外遇,我们可以转换另一种方式,去放飞你心灵的风筝,可以于柳下促膝,可以于湖边谈心,可以相约去爬山,可以倾怀大醉……    
曾经,被朋友约上舞厅,周围朦胧闪烁,莺歌燕舞,有舞女相伴左右,人面桃花,妖妖娆烧,这个境致,可歌可舞;可谈可触,颇有情趣。朋友说,你所盼外遇,于此垂手可得,何须众里寻他?我摇头,此乃生意场也,非情场所在,金钱交易,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并非所盼之外遇也。朋友笑着称善。这些日子里,灯红酒绿多去处,陷阱太多,久陷必失,害家伤情者众,这非我心中所盼中之情感,所以尽可回避为是。    
盼望外遇,盼望一种真诚、高尚、浪漫的真情怀!  
  喜欢六如先生文字的淡雅纯净。
  有意思
  读:)
   濒临灭绝的美丽      
恐龙早已灭绝,华南虎濒临灭绝,藏羚羊濒临灭绝,扬子鳄濒临灭绝......在这样一个日益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活质量的高速社会中,那些曾经在各个领域的主角已经渐渐成了配角,渐渐成了模糊的身影,甚至只成了影象资料.可是,有一种美,也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隐没了身影,濒临灭绝,那就是羞色之美.  
羞色是少女脸上飘来的第一朵绯红色的云,是男孩初恋是紧搓衣角时的紧张,是女人望着玩具却无钱为孩子购买时躲闪又歉疚的眼神,也是男人认错是的口讷以及憨厚的笑.......羞色是一种柔性之美,像小溪扶石的淙淙蜿蜒,是花朵的含苞未放,它区别于山的巍峨和夹缝中求生存的松柏;羞色是一种人性之美,是错误过后的反省,是铅华洗尽后的返朴归真,羞色也是一种原始的社会之美,在法制并不健全的年代,羞色是脱离正轨后的急忙收脚,是灵魂偏离后的快速拨正,所以,因为有了羞色,人们都安分守己,也成就了&画地为牢&这样在如今看来匪夷所思的一个神话.  
而如今,人人都标榜和追求个性的年代,羞色的面孔已被世俗的偏见蒙上了厚厚的尘埃,被扔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无人理会.  
居民楼里那彻夜的高歌,高质量高分贝的音响惊扰了多少人的美梦,可是主人面对别人的劝说毫无愧疚之色,依然我行我素;公交车上少年翘起的二郎腿,旁边的老太太用颤巍巍的&三寸金莲&支撑着衰弱的身体,构成了一幅极富讽刺意味的不和谐的图画;大学校园旁边的旅馆比饭店还多,周末不预定就没有房间,畸形的繁荣背后却有那么多的情侣大摇大摆进出的身影;主席台上一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官员,却在私底下不是金屋藏娇就是搞权钱交易,东窗事发后的抱头鼠窜以及法庭上&幡然醒悟&后的不知真假的痛苦流涕,廉价的泪水真的能带来久违的愧疚和忏悔吗?住在村西土坯房里的爹娘,住在村东二层小洋楼里的儿子,血浓于水的亲情早已被儿子贱卖到一文不值,我真佩服儿子的睡眠质量,他能在刮风下雨的夜里安然入睡,难道&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传说真的被他打成楼房的地基了吗?......伤心的情景真的不胜枚举,而着一切的一切的背后都写着&漠然&两个字,羞色对于他们来说无疑天外飞客.  
如今法律是越来越健全,这或许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却是人性的悲哀.当一切的一切只能靠法律约束的时候,这是一个社会和一个民族的悲哀,因为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而道德的沦丧是以&羞色&的消失为起始的.  
羞色是一种笼罩着纯真人性的美丽,但当人性慢慢的被蒙上灰尘,光芒不再,羞色也无奈的处在濒临灭绝的边缘.如今&环保&成了热门话题,许多濒危的动植物成了法律保护的对象,但是,我想&人性的环保&也应该被人们重视,千万不要等到灭绝了以后再苦苦搜寻,而诸如&羞色&的的人性之美一旦消失了,是没有化石可寻的,当然,再高级的博物馆也无法见其遗迹的.     
商丘师院文学院04级4班
      
  青春正散场      
终于到了挥手作别的时刻了.  
炎热的六月,空气中流窜着让人窒息的热浪,而即将毕业的我们内心却冰冻般的镇静,毕竟相处四年的朋友,将随着轰鸣的列车声散落至天涯了.曾经的相拥相随,真会像簇拥的花瓣一样,秋风一吹,零落成尘吗?  
宿舍里面也少了往日的喧闹,&谁打双升,一缺三&的呼喊声再也招不来匆匆的脚步声了,扑克牌也凌乱的散落一地,没有人收拾,曾经带给我们欢乐,陪伴我们度过寂寞周末的它们,是否也会叹息&人走茶凉&的亘古悲哀呢?运动鞋张着硕大的嘴,横七竖八地被囚禁在黑暗的角落里,似乎在怀念那篮球场上弹跳的身影和相互碰撞的声响.而此时,凑钱买来的篮球,也有气无力地躺在房间一隅,像一个曾经红极一时终因年老色衰被人遗弃的迟暮美女.床头上的女明星,依旧在甜甜的笑,看了四年的笑容为什么在今天才看出来有些僵硬?麦迪和姚明还在联手助火箭升空吗?&外星人&罗纳尔多的千里走单骑还会惊艳上演吗?运动服好久都没有穿过了,以后也很少会再穿,扔了吧,又有点可惜,毕竟上面有我永远也洗不掉的味道,那不正是勃勃的青春气息吗?还是装在行囊里吧!任其在里面发酵,最后沉淀成一种印记,如陈年的酒一样浓郁.很多的书被我们卖掉,六毛钱一斤,卖掉的还有很多没有颜色的空白时光,留下来的仅仅是浅浅的回忆还有那不敢延伸的愧疚.  
校园里每天都有人离开,就像来的时候一样大包小包的,带来与带走的东西差不多,只不过来的时候步履轻盈,走的时候心情沉重,沉重得让人举步维艰.  
校园旁边的饭馆,生意出奇的好,今天有人聚餐,明天有人吃&散伙饭&,曾经打架的两人也举杯碰盏,一笑泯恩仇了;餐桌上柔弱的女生也猛灌起了啤酒,一杯下肚,脸就成了一朵盛放的桃花了.谁都放下了矜持,因为谁都明白,宴席一散,就没有再醉的机会了,也因此每天的傍晚,都会有人被架着回学校,口口声声说自己没有醉.  
校园的小路上,依旧有情侣走动,在 说话,只是少了往日的甜蜜,取而代之的是低沉的抽噎和无声的哭泣.曾经与你牵手冬夏的那个人,或许就在转身之间与你永远的相隔天涯了,永远有多远,天涯又有多远?是一辈子都无法触及到的距离吗?他安慰她说,我们的经历是很多人都曾经经历过的经历.她流泪地点点了头,却在转身离去的瞬间,狠狠地咬了他的胳膊一口,他没有出声,一任鲜血流淌,流到手里紧握的火车票上,鲜红的数字表明一个铁的事实:离去的时间是今晚的午夜时分.  
学校的放映室里依旧还在播放着电影,偌大的房间却没有下脚的地方.里面播放的是一部很搞笑的喜剧片,不时惹得观众大笑,而坐在里面最后一次观看的我却笑不出来,相反眼睛还有些潮湿.是啊,我曾经也是他们中的一员,挥舞着手掌,恣意的大笑,而如今,一不小心,我们却成了这个校园里最老的学生.  
辅导员鼓励我们说我们的前途很光明,但是这样的话在我们看来空洞的无疑是在说谎,我们都明白,我们就像趴在玻璃上的苍蝇一样,前途是光明的,可是,路,在什么地方呢?  
毕业证已经拿到了,也预示着我们的毕业,学生生涯的大幕也行将落下,青春也就要散场.但是,人生处处是舞台,属于我们每个人的表演时刻也即将到来,精彩马上上演.  
  写在离开之前      
我还记得当初心怀雀跃心情来到这里的情景,而如今,几年的时间已经匆匆驶过,到了把酒言别的时刻。 校园里流动着一种离情别绪,很多双眼睛已被离别伤感的大雾装饰得异常迷离。   毕业,曾经对我们来说是那么陌生的一个词汇,而今天,我们却能如此近距离地闻嗅它的气息。 曾经刻骨铭心爱过的人,曾经锥心刺骨怨过的事,纷飞的酸涩眼泪,盛开的甜蜜微笑,曾经这些真实无比的痕迹,而如今,濒临离开的边缘,竟都成了模棱两可,不敢确定的记忆,那些近似传奇的往事,真的有我的参与吗?  现在,很少人再去逃课,很少人再在课堂上睡觉。每个人都认真地听那个曾经被我们嗤之以鼻的老师的课,还不时地大笑,原来老师讲得不错,才后悔,当初不应该埋怨老师的声音太大,影响我们的睡觉质量。或许,只有到了最后,我们才学会以一种宽容和珍惜的态度平静地面对生活和生活中的一切。  米兰.昆德拉,说“聚会就是为了离别,可怕的昆德拉啊,我讨厌你的理智和清醒,你难道不会像人家泰戈尔那样说一句温情的话:我一次次地离去,是为了一次次地回来”,但,我们都不知道,这次的离去,还会有回来的机会吗?   黑板上有人无意或是善意地写着对我们的祝愿,但是,黑板的右下角也同样写着“全剧终”三个大字。一场游戏总会有“Game over&的时候,但,对于我们来说,over地仅仅是一场game吗?  男生宿舍里,剩下的烟蒂还散着虚虚的烟,残缺的扑克凌乱地躺着,啤酒瓶相互依偎着做最后的一场梦。夜已经很深,翻转成侧的无眠将会焦灼成明天腮边的一粒青春痘。窗外,女生楼的灯火业已熄灭,只剩下绿色的窗帘被偷偷闯进去的夏风搅动的起伏不定。她们都睡着了吧!趁着还有时间,再做一场美丽的梦吧!  校园里,比我们年轻的男孩和女孩,手牵着手从我们面前走过,张扬着他们的青春,炫耀着他们的爱情。但是,已经曾经沧海的我们早已明白:新鲜的爱情和渐渐老去的母亲才是我们永远不变的最爱。  毕业了。这次或许就是我们的终极毕业,校园的一草一木都将属于比我们更加年轻的人们。又一次站在熟悉的阳台向下望去,裙角飞扬的女孩已不是那么让我们心跳加快了,刻画在桌子上的那个名字还有隐藏其后的心事也早已被灰尘蒙蔽了原先的光彩。  就这样,我们要告别这里了,那些穿啸而过的岁月,那些翻转流失的年华,那些淡淡的忧伤,那些肆意的朗笑.......注定要尘封在记忆的箱底。  行囊打点好了吗?起程吧!  别回头,也别流泪,这是我们最初的约定啊。  离开了学校,其实,我们真实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网坛盛事啊!
  现在的很多散文,太散了,哈哈
木棉花.      ??  
花,对我来说,情有独钟。  
中年以后,我更喜欢的是木棉花。  
我喜欢木棉花的原因,是缘于我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那场保卫祖国西南边疆的战争。一九七九年二、三月,我参加了那场战争。在那场战争中,我们有许多好同志、好战友,为了祖国的安宁,为了人民的幸福,献出了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用汗、用血书写了曲曲英雄赞歌,他们的光辉形象如木棉红花,永存我心中。  
在那场战争中我有一位好战友的弟弟牺牲了,当时的情景,我仍记忆犹新。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早上4点,战斗打响了。早上6点,通信员来报告,战友的弟弟牺牲了。亲兄弟生离死别是相当痛苦的。战友听到消息后,悄悄地跑到一边,抱着一棵大树抽泣起来。看到他伤心的模样,我悄悄地跟了去。战友抱着的那棵树,是一棵木棉树。木棉树高大粗壮,树冠上正盛开着大朵大朵鲜红的木棉花。我安慰战友说:“伙计,别这样,既然是战争,就不可能没有牺牲。今天牺牲的是你弟弟,明天牺牲的又是谁呢?只要我们是为了祖国,不管是谁牺牲了,都是光荣的事,祖国一定不会忘记我们。”战友听了我的劝慰后,拿起枪,无声无息地回到了自己的战斗岗位上。战友离开后,我用手轻轻地拍了拍那棵木棉树,我对它深情地说:“木棉树,记着了吧,我们都是祖国的好儿女。”木棉树好像理解人意似的,当我用泪眼再看它时,它的花儿更红了。  
一九七九年三月,我们胜利凯旋。祖国人民为了欢迎凯旋归来的英雄儿女,用松柏,用木棉花扎成一座座的凯旋门。在生与死考验的日子里,我们是多么地想念祖国啊!当我们一踏进凯旋门的时候,我们沸腾了,“祖国啊!我们回来了,您忠诚的儿女回来了!”  
自从那次战争后,我在广西又工作了几年。每当木棉花盛开的时候。我总是要去看看,木棉花成了我心中永不调谢的英雄花。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根据组织的安排,我离开了那令我无限牵挂、无限思念、无限自豪的地方,转业来到了重庆。重庆与广西的地理位置不同,这里没有了高大的木棉树,也就没有了那念念难忘的木棉花。但是每到了木棉花花开的季节,我的心总感到十分惆怅,我总是要面对南方,轻声念叨,寄托我无限的思念与祝愿。  
今天又是木棉花盛开的日子了,我的心又激动起来了。我深情地祝愿:烈士们永远安息,祖国永远富强!      ??    
  欢迎各位踊跃参与,各位的每一个佳作,版主们都在注意!
  我的《无锡水臭事件引发的思考》太长,跟不了:(((      
大家还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贼王大概有多少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