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完没了的爱雨,潮湿闷热的夜!后一句是什么?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暴风雨(法)拉法埃莱
  (1)闷热的夜,令人_______,我辗转不眠。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_______。
  (2)一道闪光,一声清脆的霹雳,接着便下起了瓢泼大雨,
,撕开天幕,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
  (3)狂风咆哮着,猛地把门打开,摔在墙上,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
  (4)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  (5)一小股雨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
  (6)不一会儿,铿锵的乐曲变成节奏单一的旋律,那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人儿的_______躯体。
  (7)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了人间的黎明。碧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蔚蓝色的天空擦拭得更加明亮。
  (8)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
。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9)常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迎着朝霞,披上玫瑰色的丽装;远处林舍闪闪发亮,
,使人心潮激荡。
  (10)江山似锦,风景如画,艳丽的玫瑰花散发出阵阵芳香。
  (11)绮丽华美的春色啊,你是多么美好!
  (12)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13)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1. 依次填入上文空白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A. 疲惫 惊恐 窒息
B. 惊恐 窒息 疲惫
C. 窒息 惊恐 疲惫
D. 惊恐 疲惫 窒息
2. 根据文意,将下列四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处(只写序号)A. 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B. 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
C. 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
D. 宛如天神听到信号
答:甲处应填:________,乙处应填:_______,丙处应填:________,丁处应填:_________。
3. 第(6)段中“铿锵的乐曲”实指____________,“节奏单一的旋律”实指__________;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4. 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描写了雨后的美景,其中写听觉的句子有:________;写嗅觉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
5. 本文和高尔基的《海燕》都写到“暴风雨”,将两者作比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两者都有象征意义。
B. 前者没有象征意义,后者有象征意义。
C. 前者有象征意义,后者没有象征意义。
D. 两者都没有象征意义。
6. 本文题为“暴风雨”,却用相当篇幅描写了雨后的美景,由此可见,作者意在表现_____________。(不得超过15个字)
甲:D ;乙:A ;丙:C ;丁:B 。3.
暴雨;小雨;比喻。 4.
鸟儿唱着宛转的歌;艳丽的玫瑰花散发出阵阵芳香。5. B6.
大自然无与伦比的和谐美。(意思对即可)
试题“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暴风雨(法)拉法埃莱...”;主要考察你对
等知识点的理解。
阅读理解(46分)①窗外正飘着绵绵细雨,我倦倦地缩在椅子上,心里烦透了:这道题算了这么多遍,怎么总是做不出来。我无奈地一甩头,瞅见一只小飞虫正沿着墙往上爬,这时,旁边的一个本来一动不动的小黑点突然向小飞虫(
)去,那动作太突然太快了,把我吓了一跳。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小蜘蛛,黑白相间的腿,褐色的夹杂黄色条纹的身躯也挺"漂亮"的。小蜘蛛没有扑到飞虫,就绕到飞虫的前面,双方相持着。②我的感觉就如暴风雨将至的那般压抑、难耐,我料定一场生死搏斗就要爆发了。可当蜘蛛向飞虫发起进攻时,小飞虫只躲闪了一下便不再敢动弹。小蜘蛛就开始绕着飞虫转起圈来,并不时地用脚在飞虫身上比划着;它正抽丝缠在飞虫身上。眼看着飞虫就要被缚住了,我也替它着急起来。可这飞虫也许是怯懦了,只知晃晃脑袋,像在求饶。不反抗,怎么能救得了自己?我可怜这只小飞虫,可我不愿去救它,因为它是一个连自己都不敢救的懦夫。这一次我可以救它,那么下一次呢?也许它仍会被吃掉。③我讨厌那只蜘蛛,它如强盗一般夺去别人的生命来延续自己的生命,可它毕竟懂得为了生存要去斗争,决不放弃。我甚至有点欣赏它的这种精神,这才像一个强者。④蜘蛛仍在独自忙碌,飞虫已被包在一张网里,如同"木乃伊"一般。我收回目光,又回到了自己的天地。看着眼前的这道题,我忽然感到自己原来同那小飞虫是一样的,一道题把我难住,我便认为自己是做不出的,懒于挣脱,懒于奋斗。我恍然大悟:没有奋斗,就永远不可能胜利。墙上的小蜘蛛已从飞虫身上吸取汁液,我也埋头于书本中……⑤当我终于得出那道题的正确答案,我仿佛真的挣开了一张"网"。我重新寻找那飞虫与蜘蛛,蜘蛛犹在,飞虫却不见了。我轻轻一拨蜘蛛,小蜘蛛跑到一边,露出下面那干瘪了的飞虫来。⑥我不禁深思起来。……小题1: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将它们的字母依次写在括号内。(
小题2:第④段中"我便认为自己是做不出的"一句与第②段中写小飞虫的哪一句内涵相同?(2分)小题3:第⑤段的“我仿佛真的挣开了一张‘网’”,这“网”指什么? (2分)小题4:本文作者在此文中想要表达的是思想是什么?(2分)小题5:请你给本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2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快乐王子[英]王尔德快乐王子的双眼充满了泪水,泪珠顺着他金黄的脸颊淌了下来。王子的脸在月光下美丽无比,小燕子顿生怜悯之心。“你是谁?”他问对方。“我是快乐王子。”“那么你为什么哭呢?”燕子又问,“你把我的身上都打湿了。”“以前在我有颗人心而活着的时候”,雕像开口说道,“我并不知道眼泪是什么东西,因为那时我住在逍遥自在的王宫里,那是个哀愁无法进去的地方。白天人们伴着我在花园里玩,晚上我在大厅里领头跳舞。沿着花园有一堵高高的围墙,可我从没想到围墙那边有什么东西,我身边的一切太美好了。我的臣仆们都叫我快乐王子,的确,如果欢愉就是快乐的话,那我真是快乐无比。我就这么活着,也这么死去。而眼下我死了,他们把我这么高高地立在这儿,使我能看见自己城市中所有的丑恶和贫苦,尽管我的心是铅做的,可我还是忍不住要哭。”“啊!难道他不是铁石心肠的金像?”燕子对自己说。“远处”,雕像用低缓而悦耳的声音继续说,“远处的一条小街上住着一户穷人。一扇窗户开着,透过窗户我能看见一个女人坐在桌旁。她那瘦削的脸上布满了倦意,一双粗糙发红的手上到处是针眼,因为她是一个裁缝。她正在给缎子衣服绣上西番莲花,这是皇后最喜爱的宫女准备在下一次宫廷舞会上穿的。在房间角落里的一张床上躺着她生病的孩子。孩子在发烧,嚷着要吃桔子。他的妈妈除给他喂几口河水外什么也没有,因此孩子老是哭个不停。燕子,燕子,小燕子,你愿意把我剑柄上的红宝石取下来送给她吗?我的双脚被固定在这基座上,不能动弹。”“伙伴们在埃及等我”,燕子说,“他们正在尼罗河上飞来飞去,同朵朵大莲花说着话儿,不久就要到伟大法老的墓穴里去过夜。”“燕子,燕子,小燕子”,王子又说,“你肯做我的信使吗?那个孩子太饥渴了,他的母亲伤心极了。”“我不喜欢小孩”,燕子回答说,“去年夏天,我到过一条河边,有两个顽皮的孩子,是磨坊主的儿子,他们老是扔石头打我。当然,他们永远也别想打中我,我们燕子飞得多快呀,再说,我出身于一个以快捷出了名的家庭;可不管怎么说,这是不礼貌的行为。”可是快乐王子的满脸愁容叫小燕子的心里很不好受。“这儿太冷了”,他说,“不过我愿意做你的信使。”“谢谢你,小燕子”,王子说。于是燕子从王子的宝剑上取下那颗硕大的红宝石,用嘴衔着,越过城里一座连一座的屋顶,朝远方飞去。他飞过了河流,看见了高挂在船桅上的无数灯笼。他飞过了犹太区,看见犹太老人们在彼此讨价还价地做生意,还把钱币放在铜制的天平上称重量。最后他来到了那个穷人的屋舍,朝里面望去。发烧的孩子在床上辗转反侧,母亲已经睡熟了,因为她太疲倦了。他跳进屋里,将硕大的红宝石放在那女人的桌子上。随后他又轻轻地绕着床飞了一圈,用羽翅扇着孩子的前额。“我觉得好凉爽”,孩子说,“我一定是好起来了。”说完就沉沉地进入了甜蜜的梦乡。然后,燕子回到快乐王子的身边,告诉他自己做过的一切。“你说怪不怪”,他接着说,“虽然天气很冷,可我现在觉得好暖和。”(选自《世界著名童话作品集》有删改)小题1:读完全文,我们了解到:以前,“快乐王子”的快乐是
;死后,“快乐王子”的快乐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小题2:文章开篇说“快乐王子的双眼充满了泪水”,快乐王子为什么哭了?请引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小题3:在文中,找出燕子心理发展变化的轨迹,完成下面的梳理。(2分)惊讶(啊!难道他不是铁石心肠的金像?)→
(伙伴们在埃及等我)→心里很不好受→
。小题4:文中的快乐王子和小燕子,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任选其中一个进行概括。(3分)小题5:除了快乐王子、燕子,文章还写到了一位妇人和她生病的孩子,有什么作用?(2分)小题6:童话大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本文最富于想象的情节是什么?请任举一例进行说明。(3分)小题7:阅读这篇童话,你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生活实例谈一谈。(2分)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16分)查一路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离开了岑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就会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②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把整条的鱼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敞开来的时侯,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④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做作业;二姐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撮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汽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⑥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⑦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着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的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⑧同样是一个冬天的夜晚,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的时刻是那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⑨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但我们常常想念那样的冬夜,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⑩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选自《读者》,有删节)小题1:从全文来看,题目中的“歌唱”指的是什么?题目表达了哪些感情?(4分)小题2:理解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4分)(1)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2)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小题3:第③段中写到:“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这句景物描写形象生动,请分析它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2分)小题4:第④段写了孩子们的表现,请分析他们此刻各自的心理活动。(3分)(1)大姐:
(2)二姐:
(3)我和妹妹:
小题5:结尾写到:“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这句话含义深刻,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3分)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下雨知时节后面一句是什么?_百度知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描写连阴雨的句子
D1雨已经淅淅沥沥地下了三四天了,依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站在雨中,看着湖中那几朵零星的荷花,还有雨点在水面上敲起来的圆或半圆的水泡。荷花到了这个季节,已经开始没落,没有了盛夏的繁茂和娇艳,或许再过几天,就踪迹难觅了。水面上的水泡,是雨点激起来的,却又很快被另一个雨点击碎,倏有倏无,也在眨眼之间。水面上的涟漪,一圈圈向外扩散开来,跟另一个涟漪相交,又复归于平静。很多东西都会消逝,无可挽回。
D2这几天,楼下少了我们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只有刷刷的雨声,大小不一的小水洼。这场盛夏的连阴雨,已经下了三天。黑色的夜被细雨涤洗了一遍,原本干燥的天地间变得湿润。天凉快了,晚上睡觉特别舒服,空调和电扇都暂时歇息下来。空气中有一股潮乎乎的味道,植物都欢欣起来,它们被这凉凉的手掌抚摸得笑了。草儿、树叶格外的绿,整个世界仿佛被刷新了一下。
D3雨声,清风拂柳一般似有若无。一只夜游的小鸟,不知受到什么惊扰,啊啊着从窗前掠过,接着就有对面楼宇下鸽子唧唧咕咕的呓语。谁家乳孩啼哭了两声,喉嗓干亮干亮的。仅此两声,就被屋檐飘落的雨滴代替了。巷道有几对青年男女走出来,听说话步履很是匆促。&啊,都凌晨了,楼前的雨巷会是谁呢&&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正在心里犯嘀咕,听见一辆装满材料的汽车驶进了雨巷,细细聆听,有车胎摩擦路面的声音,我不禁从司机的咳嗽声、停车声中,推测起他此刻的精神状态和情绪来,揣摩他在这雨夜不得安睡的心情&&
D4远处的雨云在天边翻滚,久久不肯离去。下着下着,天气渐渐凉爽,楼下的人们穿起了长袖衣服。雨不定时地下着,有时早上,有时下午,有阵大,有阵小,雨下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由着它的性子想怎么下就怎么下。让人烦恼的是,不能随意跑下去玩。
D5远处的雨,似风吹林海,哗哗哗哗个没完没了。一碗饭的时辰,雨线放细了,密度变大了,节奏也明显加快,感觉有一窝蜜蜂缭绕窗前,嗡嗡嘤嘤的。住宅楼隔壁一户商家,库房顶子铺着铁皮,雨点落在上面,好似炒锅里的滚豆蹦到了锅帮子上,嘀嘀梆梆的。夜雨,谱写着催眠曲,像是一曲幽怨的词牌。一觉醒来,但见灯火稀疏,夜色缠绵,楼宇晕懒。
D6每年这个季节,酷暑过后,总有几天连阴雨天气。然后,天就被洗蓝了,气温就开始凉爽了,闷热的天气渐行渐远,真正的秋天就要到来了。一些往事也像那一圈圈的涟漪,在心中漾开来。
D7夜雨,是声音的舞蹈世界。在毛毛雨幕中,灯火或睡意朦胧,或次第熄灭,小城开始进入梦乡。雨声由近而远,清晰可辨。听得清楚,雨点是落在窗台前,一声紧似一声,起初还像鸟儿啄食,时而慢时而快时而由慢到快又由快到慢。一杯茶的功夫,节奏就匀称了下来,好似和尚敲木鱼,点点响彻,声声清脆。循声觅去,才知道这一&点&并不在窗前,而是在楼下。这时候有一条雨滴汇成的雨线登台亮腔了,滴滴嗒嗒,在耳不绝。还有一滴大雨点,沉重、急促、响亮、集中地捶在一点上,让人联想到滴水穿石的效果。
D8早上,我打开家门,唔,一阵潮湿的雾气扑面而来,唉!又是一个下雨天。我走到阳台,站在登子上,望着窗外的景色。雨淅沥沥地下,小水珠从云朵上跳了下来,欣赏着这雾中朦胧的景色,&啪&落在防雨棚上,那是雨棚在向我诉说雨天的心事。&嘀&落在菜叶上,那是菜叶在呼唤久违的太阳。雨总是下着,不停的下着&&
D9有雨的日子,夜色来得好早。晚休时,雨紧了。打开窗户,躺在床上,听雨中万籁,梳理心事,结束劳碌,算是人生最舒坦的时刻之一。雨点打在入眠的意境中,随风潜入,滋润着思想的绵绵黄土,好让遐想的的藤蔓沿着窗户爬行。
D10土路两边的高粱和玉米在雨水里疯长,已经高过我的头顶,并开始绣穗。风吹在青纱帐上,呼呼作响,或远或近地传来咕咕呱呱的蛤蟆叫声,时高时低,断断续续。不时有青蛙从我脚边跳过去,在身后撒下一条水线,隐没在绿草之中。一只叫不上名的野鸟,凄厉地叫了一声,扑啦啦从我眼前飞过,转眼间就没了踪影。
D11秋,一个可以填词的季节,雨走过这个季节,淋到词人的肩上,写了一阙消瘦的词作!秋雨织帘,秋风摇梦,一帘幽梦,秋思落满弦!低吟秋风清清的问候,浅唱秋雨淡淡的祝福,我相信:恋上冬季的女子,坐在秋的风景里,会想像有一个季节,紫雪飞舞,冬日花开!秋天,依然是一个多雨寻梦的季节......
D12雨,一连几天这样的紧一会儿,慢一会儿,一会儿化成云雾,随风漫卷,一会儿浓的化不开,凝结成雨水,流线一般洋洋洒洒。凭窗远眺,文昌阁在万木葱茏的西山高高伫立,孤高,挺拔,凝重,沉寂&&&弓马之音长闻,弦诵之声少有,武备肃然而文化未盛,斯诚一县之憾事也。&&思圣人富而教之之训,感邑人文教昌隆之望,&&(建此阁)以盛文德,以励后学,以壮游观。&&若果能鸿启斯文,钟灵毓秀,家家弦诵,济济多士,俊采星驰,则阁之建,不亦宜乎?&&增山川之美景,励邑人之向学,壮后人之游观,一阁之建而三善允备,其功其德,不亦大哉?唯望人文之蔚起,则不负建阁之盛意尔。&这是立阁昌文&题记&中的句子,题记镌刻在阁下门前的一块彩石上。
D13在这连阴雨的季节里,迷漫着一种似曾相识的味道。却怎么也想不起是哪种感觉。从前好多的故事已经与我渐行渐远。即便是在记忆中,也已经开始变的淡漠起来。那么,究竟我记得的,还有什么呢?或许,太多的冷漠也是属于我的本性。我不喜欢过多的言语来给自己编织一个本就不应该存在的美梦。梦醒的时候,会有一种感觉叫纠结。雨,会打湿内心的伤。内心的伤,藏的很深,却也会在雨夜里被冲洗出来。当自己藏匿的很深的忧伤在倾刻间被人发觉然后细窥时, 那种感觉,就叫无所适从。
D14在这雨夜,我惊喜地发现,所有声音在混乱中达成了一种叙事的秩序,声音本身成为叙事的内容,成为雨夜的一部分。在雨夜,你甚至可以听到时间流过的痕迹。北方连阴雨,落在干渴的黄土地,湿了山,绿了树,和谐了人与自然,正像五嫂说的,&都能听见树和草长的声音呢&,正像五哥说的,&秋田肯定是吃上了定心丸了&。母亲和侄子还在电话上流露出了遗憾:如果打了窖,这场连阴雨,再大的水窖都能收得满漾漾的!
D15三十多年的时光,悄悄地溜走。每年初秋,连阴雨依旧不期而至。六年前的九号台风登陆山东,父亲在雨中黯然长逝。今年母亲也走了,出殡的那天,雨浇坟头。我鬓边的白发也渐渐多了起来,开始爱回忆往事了。连阴雨对我生活的影响已经不大了,除了身体关节微微有些不适,似乎再没有别的妨碍。吃窝头的日子一去不返,在雨幕中渴望看到家里炊烟升起的情形,只是隐隐约约出现在梦中。可今天,我站在雨中,望着水面的涟漪,竟思绪万千。
D16连阴雨的第五天清晨,我醒来摸着身下柔软的被褥,和身上覆盖着的厚厚的毛毯,一时记不起这是什么时节,就像我偶尔站在夜色的窗口,记不起自己是谁,我无法相信这江南七月,那么热火朝天的日子,一下子变得不知是初春的湿漉漉,还是秋末那种透心的凉,我享受着这近同六月飞雪般奇迹的凉爽,像吃着被杂交过的又大又甜的水蜜桃,甜得透心,却怎么也找不到小时候吃过了的,野山桃那种又酸又甜又有些微涩的滋味。
D17对于久居小城的我而言,举一把伞在雨中行走,总是一种情趣。雨滴敲在亭亭伞盖上,起初叮叮啵啵的,几分钟的时间,便流线一般地浇了下来。迎面而来的一排排街道行树,在雨中绿得年轻,绿得生动,绿得手舞足蹈。脚下,灰一方红一方灰红相间的街面砖,一改往日的灰头土脸,被雨水清洗得光泽鲜亮,好像穿起了新的服装。街沿砖下,清水潺潺,汩汩入渠。不远处,南来北往的大小车辆,或者一辆跟着一辆,静静相随,小心翼翼,或者单车扬浪穿梭,恣情泼洒。
D18窗外, 雨,越下越大......今年的秋天还正儿八经的有模有样的下起了连阴雨,已经半个多月了,几乎天天有雨。不知谁说过,北方人上街不打伞,现在不打伞行吗?淅淅沥沥,丝丝绵绵的,像一曲江南小调,清清浅浅的,淡淡飘落,似乎沾染了过多的情调。也许,那雨中深藏的故事,只有在雨的点滴飘逸中流露出来?让灵魂里,多些温馨,多些希望,多些美的情愫和浪漫。依窗、凝神,雨在窗外,却浸润了灵魂,飘逸了心灵,柔软了心情。
D19街道两边,三个一簇、五个一串的小花伞色彩斑斓。一间间门店房前,主人利用充足廉洁的雨水,拖洗地板。雨中的大楼,一幢幢庄严肃穆,和远山一样。北方的雨,浸湿了自然,也浸润着人们思想的沃野,浸润着人们淤积于胸臆的躁热、烦恼、郁闷。雨过天晴,环境清新了,人的心情也随着环境,被浸洗得干干净净、敞亮敞亮的。
D20秋,像个多情多梦的女子,用缠绵的雨把心事写进云朵里,在那天凉好个秋的巷口,撑一把雨伞优雅慢行,飘在细风中的情绪,湿濛濛的,也是别样的心动与享受。看这个世界在雨中美丽如画,而自己,就飘在雨中。都说,秋来,是寂寞。我说,秋来,是竹篱前悠然会南山。
D21开始雨并不大,一滴接一滴。慢慢地,天越来越暗,雨珠连成了串,像一个玉珠穿成的窗帘,这个&大窗帘&把整个大地都笼罩着。雨点打在房檐上,溅起了水花。 打在湖水里呈现出一个大波纹。雨在一刹那间变得十分猛烈。打在窗子上,声音非常大,啪,啪。雨声不断,地上的水聚成了一条条的小溪,流向路边。过往的汽车不停地打着灯,用雨刷刷着车上的雨水。地面上溅起了一个个水泡。不一会儿雨停了,天空中升起了太阳,还有一条像五彩丝带一样的彩虹。推开窗子,迎面吹来泥 土的清香,,小青蛙在荷叶上不停地叫着,外面的植物好像洗了一个澡,个个那么精神,让人看了心情舒畅。这场雷阵雨像是一首歌,时大时小。又像一个邮递员把生命之源&水&送给我们,让它滋润着大地。
(作者:佚名 编辑:jddxx118)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相关推荐信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十四节气用户:*密码:*
当前位置:
七月,这潮湿而闷热的七月――怀念何其芳同志钱中文
我总想就其芳同志写点什么,写他常常使我怀念的真诚与宽厚,他的率真,他的质朴……虽然,别人已写了很多。
那是七七年的七月,这致命的七月,潮湿而闷热的七月。
他因大量吐血,已送进医院了。住院前几天,在文学所的一次会议上,他就运动中那些纠缠不清的事而发怒了。我见过他多次发怒的情景,但一般只是生气、发牢骚,而这次显得那么激动,极不耐烦。他说,所里的业务工作已荒废了十多年了,现在要赶快搞上去,怎么总纠缠那些事?接着他站了起来,生气地说,我们还要不要搞业务?谁愿纠缠过去的事,就让他继续去干吧,但这样的会我以后不参加了。
我知道其芳同志平日很爱争论,勇于亮出自己的观点,但这次说出这样的激烈的话,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大概,他是忍无可忍了。这时他已满脸通红,语言已不利索。我知道,他有病,有好些病,血压总是高,而且意识之流常常受阻中断,形成语塞。愤怒会使他血压骤然增高,这于他极不合适。于是大家劝他平静下来,而会议显然难以继续,只好不欢而散。
第二天就传来了不妙的消息。原来昨天会后回到家里,其芳同志一反常态,显得焦躁异常,难以休息。晚上工作了一段时间,到半夜竟是大口吐血了。这忧伤的消息使文学所陷入了惶惶不安的气氛之中。行政方面安排所里的同志去轮流看护病人,每逢这种情况,说明病人病情不轻。果不其然,其芳同志是胃癌出血。
我去看他时已在几天之后。我进入病房时脚步很轻,但他听到了我和另一同志的说话声音。见此情景,我赶忙向他打了招呼。他要我坐下,我忙说,你只管安心休息,有什么事,招呼我就是。过了一会儿,他说他很寂寞,所里无人理解他。我知道前几天的事仍萦绕于他的脑际,赶忙安慰他说不要去想这些事了,以后再说,现在养好身体最要紧;我们大家都理解你,支持你工作,你放心吧。说实在,多年来没有一个领导人和我这样平等对话了,他的话感动了我,他在我面前没有掩饰,拿一副标准的、原则的脸给我看。因此使我的心为之一动,两眼突然湿润起来。他眼睛闭着,又继续对我说:我怎么能休息,我好些事还未做呢,我的文章的清样不知来了没有?你们组里的工作……
我一面应着,一面打断他的话,劝他着急不得,等病好了再说。他大概感到有点累了,就不说话了。
但是不到半小时,他突然招呼我,说屋里闷得很,让我开一下电扇。我赶忙说,电扇一直开着呢,是不是有点闷?我看了一下窗外,一片铅色,有如迷雾,湿热难忍。他接着说:我气闷极了,你快扶我坐起来。
我见他挣扎乱抓,就上前扶他的手和背,叫他轻轻地、慢慢地,不要动得太厉害,刚扶起一些,他突然“哇”的一声,大口大口地呕吐出深褐色的淤积了一个时候的血来,吐得床单、我左手手臂、我衬衣左胸一边都是血!我吃惊不小,连忙拉起枕头,扶他靠着,然后叫来了护士,护士一见这等情景,立刻叫来了大夫,进行急救。
这时我感到一阵冷战,一股痛楚的感觉,紧紧地捆住了我的心。我的心里轻轻地唤呼着;唉,其芳同志,其芳同志!两眼一热,终于忍耐不住,滴下了眼泪。接着我打了电话,叫来了所里同志,后来家属也来了。以后其芳同志长时间处于昏迷状态,有时清醒过来,就要家人把他的校样取来,说他要工作……等我再去看他时,他已完全昏迷……
其芳同志的逝世,使文学所呆木了许久。好些业务工作刚做了筹划,开了个头,可突然又中断了,打散了,失去了头绪。
我开始认识其芳同志,是在一九五九年九月,那时我刚被分配到文学所。我在国外学习时,就很向往到文学研究所去工作,现在幸运终于落到了我的头上,自然十分高兴。来到文学所之前,只知道其芳同志是位诗人,也零星读过他的一些文章。一到文学所,其芳同志就接见了我们,他简单介绍了一下文学所的情况,说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意愿,选择自己愿去的研究组,他很想我们中一些人去文艺理论组。这第一个印象使我极为振奋,觉得他很开明、随和,没有架子,可以对话。后来果然如此,比如在称呼问题上,不久我们看到文学所的年长同志和青年同志,都亲切地叫他其芳同志,连姓都不带,于是我们也就这么称呼他了,而见了面称他何其芳同志反而会不习惯;至于在研究人员中间,我从未听到有人称他做何所长的。
当时文学所正在搞“反右倾”运动,气氛神秘得很。文学所的几位领导,好象都去过庐山,为彭德怀同志帮过腔,都成了运动重点。后来知道,副所长唐棣华同志是黄克诚同志的爱人,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文学所如临大敌一般。看看大字报,只见她“反”这,“反”那,如何,如何。光这些帽子就会把人吓死了。至于对其芳同志和蔡仪同志,则要查阅他们的著作,彻底揭发他们的“右倾”思想,等等。
我先读了他五十年代前的《画梦录》、《刻意集》和《夜歌和白天的歌》。读完一遍后,未发现其中有反“三面红旗”的地方,不过这么一一翻阅,倒引起我的兴趣来了。我看到了痛苦的诗人的我,有对光明的追求和向往,也有对孤独生活的忧伤与叹息。特别是他的《论&红楼梦&》,见解独到,论说新颖,文字如行云流水,显示出了一个批评家的独特风格,读着使人愉快。其中关于典型“共名”说,富有创见,令人信服。但是这一论点在大字报上是被当作人性论观点加以批判的。而我知道,一些新来文学所的年轻同志,都反复地阅读过这本书,作为自己学习写作批评文章的典范。
“文革”前几年,我印象中其芳同志没完没了地做检讨。“反右倾”这次运动,上面整他整得很厉害,都是些武林高手,他怎么顶得住?检讨做了三次才通过,听的人都听够了,而他也真有耐心,当然要次次加码,其实,其芳同志就管一百多人,值得他费那么大的心力去写检讨么?只不过是他有些书生气,别人觉得他好对付而已。我们那种整人方式是很独创的,上面有纠纷,有病,总到下面来找替身,找出气筒。说穿了,就是要下面的人代人受过。一九六二年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其芳同志又作了检讨,检讨了跟不上形势,有糊涂观念,右倾思想,等等。历次检查,他都很认真,检讨内容都用道林纸写成详细提纲,并且象他写稿子一样,规规矩矩,字迹工整,这不知要消耗他多少精力和写作时间。有一年,有关领导要他写篇纪念《讲话》的时评。其芳同志回到所里对人说,他觉得很为难,由于他常常写这类文字,再写也没有新意了,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后来,为此自然受到了批判。
作为历次运动中的一员,其芳同志不仅代人受过,同时也奉命批判别人。他多次说过,他最不喜欢写这类政论性文章,写不好,但又不得不写。他最喜欢写的是阿Q、《红楼梦》、诗歌创作研究、小说评论、论争性的问题,而且写了不少。可以看得出来,他处在一种矛盾的心态中。一方面,他无力超越运动的局面,在上级领导下搞批判,诚心诚意地干。因为对他来说,不这样做,就是“失职”,就要检讨,为此,他的虔诚使他吃了不少苦头。另一方面,他的身上始终存在着诗人的气质,理论家的真诚和勇气。他总认为文学研究所是搞学术研究的,要不断拿出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东西来,因此,他尽量维护真正的文学研究,竭力为广大研究人员争取正常的研究条件。三卷本《中国文学史》正是他领导下抓出来的。因此,他除了写批判文章外,同时还写了大量的理论性的研究文章。今天看来,这后一类文章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
十年动乱期间,下干校后,其芳同志被分配去养猪。那时他已是快六十岁的人了。我常在木工棚里,见他矮胖的身子肩挑两桶猪食时东斜西歪的艰难步履,后来更不行了,他就拄着拐棍挑东西了。小猪常常闯出猪圈,跑到田野里去。其芳同志发现后,就叫着“薄钡氐酱θプ费啊R惶旎苹瑁伦庞辏蠹叶荚谒奚崂铮恢撬蠼幸簧砼艹隼戳恕F浞纪玖Υ┥辖貉ィ纤芰嫌暌拢糇鸥窀停唤派睿唤徘车氐揭暗乩镒分砣チ恕=幼糯釉洞Υ戳艘徽笳蟆薄钡牟粤沟幕胶羯谟昝擅傻闹性蟮氐偷偷鼗氐醋拧N业男牟唤徽穑彼俚靥鹄矗谟晏炖媚嗟乩锶ジ匣匾晃炎呱⒌闹恚砸桓錾砬苛ψ车男∏嗄昀此担彩枪磺旱模慰龆杂谄浞纪灸?我想前去助他一臂之力。但阶级斗争的弦立刻从反面崩了起来,因为那时我的处境比他还不如,在这个如此冷酷、残忍的世界上,我如去了,说不定还会给他带来麻烦。于是只好在宿舍门口听那叩击心弦的“钡纳粼谝鼓挥炅敝薪ソピ度ァ4笤及胄∈焙螅钡纳粲钟稍抖R徽笊Ф螅浞纪净乩戳耍诘乒獾纳炼校患砟嗨浇磐嵝钡刂ё牌1共豢暗纳碜樱氐搅怂奚帷O氲剿庖徽笳缸挪。惺被共欢系胤⒊觥巴吠窗!头痛呀!”的叫喊声,我的心感到一阵难以忍受的痛苦和不安。
运动中间,虽然有些人互相摧残。但也有不少人自己虽被摧残过而始终不去摧残别人,其芳同志就是其中之一。他有着一颗水晶般透明、黄金般珍贵的心。他获得“解放”后,并未象有的人那样扩大着仇恨的心,而是对各类人都一视同仁,不存芥蒂,这需要宽厚的胸怀。不过,他对有的人却明显地怀有憎恶感。一九七五年,《红楼梦》等“研究”闹得不亦乐乎,文学所的大批力量闲得无事可干。在一次会议上,其芳同志很有情绪地说:有人出于好心,劝我给姚文元写信,承认一下过去的错误,为文学所领点业务工作。笑话!我怎么会去干这种事!我向姚文元检讨什么,姚文元算什么?文学所跟他有什么关系?我是共产党员,党员有组织性,我们有党组织……其芳同志对丑类的不满之情和蔑视,可说溢于言表。大家怕他的话引起麻烦,就把话题岔开了。还在一九七三、一九七四年间,他在一些会议上心情极为不平地谈起了有人在北京图书馆做有关《红楼梦》报告时批判了他的“共名论”。他之所以极为不满,主要是当时他被剥夺了发言权,发表权,他的意见得不到申张的机会。他说这种作法不光明正大,他要辩论,要求有答辩的权利。但是直到“四人帮”垮台,他也始终未能得到这一权利。
由于工作关系,我常听到其芳同志关于研究工作的一些经验谈,它们至今给我启发,给我教益。
一九五九年其芳同志建议我去文艺理论室时我没有去,当时我想,我过去接触的主要是俄国文学,其它文学虽也了解一些,但从未深入思考过,所以不敢冒然答应。前面讲到“反右倾”运动中,要我们一些年轻人查阅其芳同志和蔡仪同志的著作,从中寻找“右倾思想”。但这一阅读的过程,却无异是我的一次理论补课,使我对文艺理论发生了兴趣,并使我的兴趣转向了这一方面。我觉得理论中的问题很多,研究它们,比以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几个作家有意思得多。于是我把这个想法向其芳同志说了,要求转一个专业,其芳同志十分支持我的想法。他接着象谈心一样,说一个人的兴趣十分重要,搞研究没有兴趣不行,至于理论研究就更是如此。他说他原来的兴趣是写作,至今犹跃跃欲试,但客观条件不允许,总未免觉得可惜。
他后来在别的场合又谈到,搞文艺理论研究要多读当前作品,要了解现实问题,开始时不要去钻研抽象问题,要多读作品,中外古今的文学感性知识越多越好,知识范围越广越好。如果要写东西,最好先搞一段文学评论,具体分析一些作品,这样一两年后,再研究理论问题,自然会深入下去。否则不需多久,写文章就会感到无话可说,结果就会在概念中转来转去,无法深入,这样做也容易脱离实际。他的这个意见,完全是一种经验谈,我是深有体会的,因此我后来也给一些同志介绍过。
六十年代初的几年,不少同志写了稿子,总喜欢给其芳同志去看;有时打印出来,相互传阅,互提意见,以便精益求精,这大约也同那时杂志少,理论文章不易发表有些关系吧。其芳同志对大家送去的稿子从不拒绝,也从不敷衍。当他不特别忙的时候,他会说,过一两天就看完,并约定时间谈稿子中的问题。当他忙着的时候,他会问你,这稿子急不急?你说不急,那一般他在一星期内读完,约定时间谈;有时稿子急,你不得不以实情相告,他就会在三、四天挤时间看完。和青年同志谈稿子,他一般总要说些肯定话,那怕稿子不能用,先使你在精神上宽松下来,然后再从各方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你听着觉得他确是抓住了文稿中的不足,对某些问题的分析,使你觉得他所做的思考要比你多得多,从而使你感到心悦诚服。他爱在稿子上写下详细意见,有的段落就动手修改,错字、标点符号有误,都一一改正。当你看到这种修改稿,你就会感到你的工作因耗费了其芳同志的精力而深为内疚,下次再不敢马虎从事了。
其芳同志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看稿中的问题,在一些小会上常常谈到研究、写作问题。他说写文章要抓住问题,抓住问题后要进行彻底的分析。所谓彻底,就是抓住现象间的真正的本质的联系。他有时问写评论作品的同志,对被评论的作品阅读过几遍?有的说两遍,有的说三遍。他说,阅读一、两遍是欣赏式的阅读,写评论文章,评论者对被评论的作品起码要读三遍,才能全,面把握,深入思考,复杂之处要反复读,否则议论问题只能浮在作品表面,一般文章抓不住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此。他说一些特别复杂的作品,更要反复地读。稿子写完后,自己要反复地看,材料是否充实,论点是否清楚,有无新的见解,新的意思。材料充实,不是堆积材料,而是说材料有无说服力;要检验论点是否准确,要自己看出问题来,那时文章就会写得严密了。他说要把理论文章当作艺术作品来写,要精雕细琢,要字斟句酌。写得要有感情,要有起伏,要有气势,要有文采,切忌平直叙、言之无物,这样才会诱人去读。有时,我们羡慕他的文章写得自然、流畅,说理清楚、透彻。谈起这点,他说他主要是写成后反复看,反复改,注意表达方式,把自己的意见说透、说清楚,让别人愿意读你的文章。他一写长文章,就要请假,关起门来写。我们问起这样一天能写多少字?他说在最顺利的情况下,一天最多两千字,那算是了不得的了。按现代人的标准,他一天似乎应写万儿八千,论才情,他完全可以做到。但是他写下的两千字,却是经得住时间的磨洗的两千字。
其芳同志一当别人涉及他文章的论点,喜好论辩,他对论辩中的断章取义十分苦恼。他说他摘引别人论点,为了避免曲解,一般要摘录一段,而别人批评他,则常常只是片言只语的引用,抓住几句,大做文章。他说和这种文章进行论辩,说清原委,很是浪费时间,但又不得不做。我们说,你的文章有时火气太大,有讽刺挖苦别人的地方。他一面笑着,一面又正经地说,别人首先如此,在论辩中大家是平等的,我有我的权利,不这样,文章就写不好了。这大概也算是其芳同志的文章风格的一种吧。
为了使自己的文章具有充分的说理性、科学性,其芳同志十分注意引文的正确性。在引用外国作家、理论家的文字时,他都要请人找原文加以核对。他说核对的结果还真会发现译文与原文意思弄反了的。在这方面,他完全做到不耻下问。他的严谨、认真的作风,使人十分感佩。在他逝世前不久,一次他和我谈起文学的“人民性”问题,我把“人民性”的来龙去脉向他简单地介绍了一下,顺便提到马恩的论述中没有这个概念。可他说他好象在那里见到过。我说我好久前也曾在马恩的不知那篇文章中见到过,但和俄国文学理论中的“人民性”是两回事。一星期后,一天上午在所里,其芳同志来找我,手里拿了张卡片,我接过一看,上面摘录了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中的一段话。我一看正是我过去看到过的那段文字,便对他说,这不是文学的“人民性”的人民性,但一时又说不清楚。他把卡片给了我,说有便再查查。于是我翻阅了马恩全集的俄译本,这里的“人民性”原是“人民特性”、“人民特征”的意思,为了避免和文学的人民性的专门名词相混,似译作“人民特性”为妥。我把这个出处和原文意思同其芳同志谈后,他才释然,觉得我的解释有理。
其芳同志对青年同志十分和蔼,他对人平等,没有架子,即使在长幼之间,也很重情谊。一九六四年他的《文学艺术的春天》出版后,赠送了我一本,并在扉页上写有几行字:“送给钱中文同志,谢谢他对《托尔斯泰的作品仍然活着》一文提过许多意见。何其芳,一九六四年五月”。读完题字我十分激动。原来一九六一年一月是托尔斯泰逝世五十周年,苏联文艺界开会纪念,邀请其芳同志参加。一九六年底,其芳同志写了初稿,给一些同志提意见。我阅读后,曾就论点、材料提出过一些意见,过后也就忘怀了。而其芳同志不仅记着,而且写到赠书的扉页上去了。后来我又阅读了此文,它较之一九六一年发表的论文,实际上已做了重大的修改。就这点来说,正表现了其芳同志长江大河般的胸怀,诗人的真诚,朋友的亲近感,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师友情谊。
大家都说,在文学研究所,其芳同志是不可重复的。
七月,这潮湿而闷热的七月!令人怀念的七月!
1986年12月
阅读数[4739]
如果您已经注册并经审核成为“中国文学网”会员,请
后发表评论; 或者您现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完没了的爱 电视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