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下低音怎么唱? 渡红尘第一句“举头三尺有神淋那处明亮的月光”,那个光子唱不好!

文穆念禅师语录__畅销正版电子书_热门电视剧原著_经典名著_好书推荐_免费在线读_免费下载_百度阅读
&0手机专享价
文学艺术热门榜单
& 0手机专享价
扫码免费下载该书再送30元代金券
文穆念禅师语录
马祖道一禅师语录,来果禅师语录,彻悟禅师语录,临济禅师语录,赵州禅师语录,一行禅师语录,无门慧开禅师语录,普庵印肃禅师语录,临济义玄禅师语录
手机专享价
&0扫码免费下载该书,再送30元代金券
仅限新用户
免费短信下载
输入手机号获取下载地址
百度官方短信服务不收任何费用
扫描二维码下载
打开手机微信或QQ等工具扫描
如已安装“百度阅读”客户端,
也可扫码领取此书。
* 您也可以在应用商店搜”百度阅读“安装客户端,安装完成即可下载该书。
内成功下载,还能获得客户端专享特权
已有92742人下载
免费¥0.00
27263本电子书全免费
点击短信即可打开链接页面阅读
&&&&&&&&清念说,真慧等编。五卷。收住双林等四禅寺语录、机缘、颂古、行实等。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六册
目录(共0章)
投诉与建议
扫描下载客户端用户:*密码:*
当前位置: >
光棍鸟飞走了任重孤独一生的孤寡老人临终告白
我走了…… &没有谁,来陪伴我孤独一生的最后孤单……
几片迟到的冬雪,无心理会初春的乍暖还寒;悠悠在风中,寻找着生命即逝的方向,问询着心中的哀怨;
为何?为何我的境遇,竟是如此这般的令人遗憾……
往年的这个时节,虽没有雷公的大张旗鼓,也没有闪婆那一现昙花的瞬间;绵绵细雨,就会悄悄地溜出穹楼闺阁;前来抚慰大地心中的灰色忧伤,为它沐浴被寒冬蹂躏几何的伤类肌肤,为它擦洗看不到一丝生机的灰头土脸……
今年这个初春的寒,是它催促我走向生命的终点,也是它为我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一条回归大自然的黑暗航线…… 我沿着这条不归路,走向坟墓,走向没有纷扰的角落,走向比简陋家园还要和谐、温馨、温暖的港湾……
我可能会留下不为人知的心痛,还有诸多心知肚明的遗憾;独自,只有独自!默默地朝着另一个世界走去……
我一边走,一边回眸红尘过往;没有捶胸顿足的哀唤,也没有悲喜交加的感叹,更没有喋喋不休的情感表白;能有的,就是我死气沉沉的平淡……
云烟过往,一日日花开,一月月花谢,一年年花开花谢;
匆匆过客,一处处你争我夺!一片片血泪涂抹!一生,一生大都在无形的刀光剑影下!残酷的血腥中!艰难地走过……
苦短人生,欲望各怀。有人为了权,有人为了钱,有人为了虚荣,有人为了平平淡淡。最终,不管你为了什么;最后,也只是两手空空地停止在,含笑黄泉的这一瞬间……
久泡在苦水中的我,不敢偷窥人本应该有的那份快乐,也不敢遥望渺若云烟的幸福。可悲的是,我竟然把苦与甜的概念,都给混淆了……
因为,在我终生的记忆中,在我这本不值得后人拿来鉴赏的人生日记里,好像!好像就没有看到过甜的影子闪现
我,就是个平民百姓;草根的命运,界线了我终归平庸无为
我没有过惊天动地的壮举,更没有过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生传奇;能有的,就是这致死都不会改变的泥土气息……
然而,能够拥有这一点点气息,这一抹祖先留给子孙后代的印迹!我心已足以,今生死而无憾……
我走了…… &我是带着一种叫做痛的感受,独自走的…… 也是带着一生的忧悒,还有这最终的遗憾,还有心中的一点点渴望走的……
桑户蓬枢,相随了我一生;凄苦寒酸,陪伴我走过了――沧桑岁月。
一个不敢把痛和苦并列袒露的人,是最为痛苦的人。
而我,就是这样的虚伪!这样的不敢对他人演表心扉。这样的人,死了是一种解脱!一种真真切切的快乐!一种明明白白的幸福……
就在这,人生不可多得的快乐与幸福,即将降临到我的头上之际;一种莫名的渴望!悄然席上我的心头。
人活一世!草活一秋!草有冬眠,人有入土为安。可我!可我这个临终的夙愿,也不知道?在我死去之后,能否得以实现……
老人临终夙愿可否实现?
朝霞擦抹过的淡寒,替代了夜风劲吹的冰冷。一丁克孤寡老人,带着他单表的痛!结束了痛苦缠绕的一生……
他,走的尽管算不上匆匆,也算不上令人揪心悝痛;但足以给人一种感伤,感伤一生的无奈,感伤他离去的……孤苦伶仃
吟唱了半壁夜幕的光棍鸟……飞走了
它把光棍儿好苦的哀歌,留在了那春的残雪中!留在了那一枚枚隐隐作痛的心底里。任时光随着寒风的冲刷,随着孤寂的离去;让哀的情线!歌的韵藤!缠绕在赤裸的山峦间,飘散在,尚未闻听到春意的时空里……
残垣断壁下,歌停――风净。
一圆带刺儿的惨白玫瑰,悬挂在天上;它仿佛带着几缕哀伤,又好像不打算在这样的日子里释放太多热量;可能!可能它是害怕冻伤孤魂那结了冰的心房……
光棍儿汉的天空,是否会有太阳?
他的黑夜是否也会有星星、月亮惨缀在天上?
我,不敢走上前去问他;不是,害怕他老人家的遗容未染慈祥;也不是,害怕他那呲牙裂嘴的――痛苦摸样
我是,害怕惊扰了他自认为快乐的心境;还有,他那渴望了多年的幸福;还有,他那永无归期的梦乡……
光棍鸟的浑沌派悲作,囊裹葫芦斯的哀乐,在光棍儿汉的睡梦中杀青;
虽它飞走,虽他离去;有一种难言的痛,犹存着!犹存光棍儿好苦的绕梁余声;也有几缕,追随着留下夙愿的人,一同入土为安……
不知光棍鸟今夜,还有无心情?含着泪!带着光棍儿汉离去的悲伤!继续吟唱,吟唱它那沙哑派的……光棍好儿苦。
离去的人啊!苦命,苦命;酒色未沾,孤单寂寞独守空房。也不知道这样的游世形式,算不算――枉渡人生?
光棍儿好苦,光棍儿好难,光棍儿好悲痛。红嘴鸟,唱悲;黑嘴鸟,句句唱痛。
独我,独自走在掩埋光棍儿汉的荒野中;仰首挥泪问苍天!
是风儿告诉我,人生苦短;心中的无奈,多于身受凄苦。忘掉所有的痛与悲吧!直面人生苦难,哭也争鸣!笑也争鸣!何不?俨然笑苍生……
牧童瓢泉浅斟,默饮心中痛;嵴泪伴穹雨,萧寒伴疾风;
迁延观望,穷山恶水,依旧沉默寡言;叶叶残飘,落泪无声......
末路之难,一岁已然梦破碎;草凄兮,枯树断根;即便将其植入银河,也未必!也未必就能复活它,愚笑岁月峥嵘。
没世穷年,秋霜皑皑似冰峰;无泪雨,万物灰祭百丈冰;
哀感顽艳,仰天长啸久无声;光棍鸟的歌!光棍汉的痛!何年?何月?方可终……
孤寡老人去了,尸骨独对寒渊;此时!而就在此时,却无眷孥哭声远送。不知他,可否还有几许?疑似渴望背后的眷恋。
我不知道,光棍儿汉还有几多藏在心中的悲?还有多少深埋在腹中的痛?
就这样!就这样被简单而复杂的红尘,以这种草寥的方式埋葬了。
光棍鸟,飞走了…… 孤独一生的孤寡老人,也走了……
老人,踩着落日的余晖,去了他本不想去的那个世界。而哀歌人生,双木桥好走,独木难行的――悲凉故事,有待续写……
他留下永远的悲凉……去了
寒,挤破那老糗的窗棂,凉凉地泼洒了满屋的冰冷。
老土炕,寒喘了一夜的黑洞,没了令人眷恋的半绺热情。
整夜的忧思,伴我默读生命,伴我聆听光棍儿好苦的无奈人生
雄鸟父亲,早早离巢觅食罕山中;晨露,眸不到他那匆匆飞影。
雌鸟母亲,迟了一些疼爱子女的时辰;唤起贪睡的只只幼雀;叫他们各飞天,唱日明;锤炼弱翼,沐浴带刀的寒风。
我从一夜的昏昏中,慢慢悠悠地爬起;本无睡意的两只眼睛,也有些红肿;虽下意识地揉了揉,但视线依然如五更时分那般朦胧。
有一种情感叫不舍,眼屎也是这般的多情;它不舍得离去,犹如缠丝洞边的迷网,罗住了我睡眼朦胧外的似迷似醒;
不是有情,倒胜似有情;唉――问世间情为何物?倒叫我真真难懂。
花花视野,分辨物事不清;枝头上那一抹黑在蠕蠕动动,是乌鸦?是苍鹰?还是眼睛破穿了黑洞?
我心疑雾重重,意识也处在弥蒙的状态中。
刮!刮!是乌鸦在鸣叫,可能是让我擦擦眼睛;
老人言,清晨乌鸦在头顶上哀鸣,是不祥的征兆;这一日吉少,而大多都会遇到凶。
我有礼貌地回敬乌鸦道;吐字不清,还冒充什么大碗儿明星,在那儿痛学绕口令。去!大清早儿的,你这张臭嘴,真是令人扫兴。
人有自尊,乌鸦也相同。
好心好意提醒你,叫你擦擦眼睛;瞧你把我损的,无地自容。唉――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乌鸦心。
乌鸦拍拍屁股,在它起飞之前,没好气地说到;臭德行吧,你不喜欢我是不是,好!我还懒得理你这个好歹不懂的狗屁精。
我拭目凝神,欲把这一夜留在眼前的悲伤读懂。
露珠儿,被风吹得有些变硬,非霜非冰,在依旧硬的地表上薄薄地涂了一层。
被冷风蹂躏一整夜的初露小葱,灰头土脸,疑似被流氓撕破了贞操一般,蔫蔫的弯着腰,稚嫩的面庞羞得铁青。
狂流边的老榆翁,傲骨仍不减昔日枭雄;风烛残年的腰肢,依然直挺;它是在演示不具风寒给我看?不是,它是在向我表白精神上的永远年轻。
熟不知,这一尊老朽榆翁,已伫立在这里读了几代人的凄苦人生。
河流滚动着冰融最初的洪,叫着、跳着,疾急奔东迎日升。
我的山野,还有那灰色的穷嵴啊!是你们的无情,荒芜了几代人的阴翳梦。
我伫立在清晨的朝霞下,感受不到一丝暖意;相反,身若寒冬赤臂,心如冰峰,赤裸的世界无寸缕包裹,身心好冷――好冷。
哀叹,寡鹄孤鸾,一生无伴;丁克族仔,孤寡一生。到头来,就是以这般致人凄凄凉的归冢。
半片破了的席子做柩,草草素裹蝼蚁命;无半滴泪水相送,薄土掩身,永眠于没有烟火的地府中……
静静思愁路,鹑衣鹄面;这一生!这一生究竟能留下什么?
悲后悲,痛中痛;悲痛一生孤单,悲痛一生单飞过往;有悲的哀,就有痛的吟。
哀叹,红尘中,空巢里!还有多少?这等境遇的孤寡老人……
2010年5月14日
发言者:??发表时间: 16:45:00??IP地址:123.150.183.*欣赏
发言者:??发表时间: 9:41:00??IP地址:219.238.174.*一个人的人生很孤单,很凄惨。。。。。。写的好
发言者:??发表时间: 14:55:00??IP地址:114.250.230.*感人至深,不禁悄然泪下。好文章。支持你!
阅读数[1173]
如果您已经注册并经审核成为“中国文学网”会员,请
后发表评论; 或者您现在 ?《红尘记》--《诗刊》1982年08期
《红尘记》
【摘要】:正 诗集收入诗人近四十年间的两部叙事诗和二十二首抒情诗。编辑对诗集何以题为《红尘记》的说明很好:"十年内乱,使有的人看破红尘,但诗人玉杲却依然热爱生活。"写于一九四四年的叙事长诗《大渡河支流》,是诗人二十岁出头时的诗作。那时,他有着"颇惯于寂寞然而倔强的,自重而深沉的
【关键词】:
【正文快照】:
作者:玉果出版者:侠西人民出游社 诗集收入诗人近四十年间的两部叙事诗和二十二首抒情诗。编辑对诗集何以题为《红尘记》的说明很好:“十年内乱,使有的人看破红尘,但诗人玉果却依然热爱生活。” 写于一九四四年的叙事长诗《大渡河支流》,是诗人二十岁出头时的诗作。那时,他有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孔庶;;[J];读书;1959年13期
吕远;;[J];诗刊;1979年10期
徐树仪;[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刘为民;[J];小说评论;1992年03期
施原钰;;[J];朔方;1992年04期
姚欣则;;[J];朔方;1992年05期
张书才;[J];红楼梦学刊;1993年01期
陈毓罴;[J];红楼梦学刊;1993年01期
程维;;[J];创作评谭;2001年05期
;[J];中华诗词;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永年;何永康;;[A];新时期与新世纪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6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刘凤泉;;[A];第三届乐府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1年
郝延霖;;[A];西域文学论集[C];1997年
赵炎秋;;[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袁志广;;[A];西域文学论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程步;[N];文学报;2010年
黄毓璜;[N];文艺报;2005年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李鸿雁;[N];光明日报;2008年
刘伟盛?实习生
唐睿岚;[N];南宁日报;2007年
张光年;[N];光明日报;2001年
贝佳;[N];文艺报;2001年
张云宽?实习生
刘玉君;[N];湖北日报;2007年
曲润海;[N];中国文化报;2008年
孟祥宁;[N];中国艺术报;2006年
肖复兴;[N];中国文化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亚峰;[D];苏州大学;2008年
周峨;[D];复旦大学;2007年
郑幸;[D];复旦大学;2009年
张金环;[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于在照;[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郑永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王晓生;[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小利;[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纪军;[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郑亮;[D];新疆大学;2004年
于宝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尚炜;[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热孜完古丽·马合木提;[D];新疆大学;2007年
周婷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郝美娟;[D];苏州大学;2005年
余纯;[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张强;[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五言古__畅销正版电子书_热门电视剧原著_经典名著_好书推荐_免费在线读_免费下载_百度阅读
&0手机专享价
文学艺术热门榜单
& 0手机专享价
扫码免费下载该书再送30元代金券
手机专享价
&0扫码免费下载该书,再送30元代金券
仅限新用户
免费短信下载
输入手机号获取下载地址
百度官方短信服务不收任何费用
扫描二维码下载
打开手机微信或QQ等工具扫描
如已安装“百度阅读”客户端,
也可扫码领取此书。
* 您也可以在应用商店搜”百度阅读“安装客户端,安装完成即可下载该书。
内成功下载,还能获得客户端专享特权
已有15462人下载
免费¥0.00
27263本电子书全免费
点击短信即可打开链接页面阅读
&&&&&&&&箕山&&&&&&&&幽林转阴崖,鸟道人迹绝。许君栖隐地,唯有太古雪。人间黄屋贵,物外只自洁。尚厌一瓢喧,重负宁所屑,降衷均义禀,汩利忘智决。得陇又望蜀,有齐安用薛?干戈几蛮触,宇宙日流血。鲁连蹈东海,夷齐采薇蕨。至今阳城山,衡华两丘垤。古人不可作,百念肝肺热。浩歌北风前,悠悠送孤月。 
目录(共1章)
投诉与建议
扫描下载客户端用户:*密码:*
当前位置:
一个逆行的精灵――迟子建小说的人文伤怀施战军
一个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和宽厚绵长的人文思想的优秀作家,是可以不用借助群体和社会历史思潮的力量,而以完全独立的文学品格和业绩面对文学史的严格筛选的。
集中阅读迟子建这几年的作品,我惊讶于她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这个世界不以沿海和内陆、城市和乡村来区分,看似地貌边远,实则穿越普遍的人类的密林、生活的心海。
一种一以贯之又逐渐深化的文学意绪含化在迟子建的小说中,那就是对在时代日常流程中逐渐流失的美与爱的追怀和寻求。追怀是向后回溯,寻求是面对目下和向往未来。这一切,关涉当今时代人性的健全发展和人类永恒的生存理想,基底上是对生命的殷切惜重。   
回望。回望的捡拾的情感视线,而不是趋前的争抢的猎取眼光,从一开始就给迟子建的小说带来了与众不同的个人色彩。《那丢失的……》发表时,作家不到21岁,她本然的生命感悟,在最初的写作中就与清凉如水的伤感优美的调子对准了,除了天赐,我们实在找不到更合情合理的猜想。
短篇《那丢失的……》到《逝川》之间,还有《沉睡的大固其固》《旧土地》《在低洼处》《北国一片苍茫》《无歌的憩园》《关于家园发展历史的一次浪漫追踪》《白雪的墓园》《在松鼠的故乡》《从山上到山下的回忆》《守灵人不说话》《回溯七侠镇》等等;中篇《北极村童话》到《岸上的美奴》之间,又有《遥渡相思》《原始风景》《怀想时节》《炉火依然》《旧时代的磨房》《秧歌》《向着白夜旅行》《洋铁铺叮当响》《原野上羊群》等等,涓涓细流汇成了自己的一条河。作家的主体姿态也许是并非出于自觉的,但均朝着一个不变的自然落日、故园人情的方向回游。到了1990年代中期,迟子建这样的自觉开始体现在《逝川》《庙中的长信》《亲亲土豆》《雾月牛栏》等动人的佳作的时候,才被当时的部分专业人士发现了她“追忆”的意味和“还原生活”并对“灵性的世界”探照的价值。甚至,一直到现在,迟子建这个向后寻觅人类家园的“习性”也没有丝毫改变。相对于红尘滚滚一往无前的时代,迟子建的小说里始终活跃着那一个顽固而无可救药、可亲可敬的“逆行精灵”。回忆使寒冷的时间转化为温暖的岁月,留恋让荒凉的空间变换成葱郁的家园。在现实中沉睡和流逝的,在文学中被她唤醒与激活。
从发表时间上看,迟子建的小说面世始于1985年。从此其特异性仿佛与生俱来,一直到21世纪,她的创作始终不能让人依各阶段文学的基本类型来给出归属。
家园。1980年代中期到末期,文坛上小说的醒目标识一类是“实验”、“新潮”或者“先锋”,一类是“寻根”或“民族文化”。前者趋于形式的奇观和生命的抽象,后者显示内容的魔幻和与“五四”民族性批判性对接,表层上看是汉语文学及民族文化,但是写作的动力引擎大都是从国外特别是拉美进口。这些扎堆出现的创作容易构成“现象”或者“事件”,而且作家一定要在作品之外说出高屋建瓴的话,创世的热望使他们成为预言家和寓言的最后寓意阐释者,反而忽略了活生生毛茸茸的现世人间关怀,于是我们看到,他们对写作观念的极大彰显甚至压过了写作本身,这有利于归类并方便了偷懒的文学史家的工作。迟子建似乎并不清楚也没有思量过这些入队的便捷和好处,她沉浸在“北国”的纯粹之爱里,不嗜畸变也不喜欢残缺,宁肯从格局不大的阳面柴门进入世界,也决不选择山阴豁口以冷风肆虐的方式刺痛生命,她钟情于生养自己的土地和亲人,生命的自然状态的完美,是她写作的理想。
这样的跟生性融为一体的写作,由于潜心一致,必然有越来越整饬和氤氲开来的气象。早期的作品稍显稚嫩的散文诗化的抒情语感,渐渐地浸洇在人物和事物的体内,通过人物的语言、心事、表情、动作以及交会中的人事物理吐露出来,从《沉睡的大固其固》的夜晚“星星仍然鼓着腮帮在唱”到《北国一片苍茫》“娘脸上的黄昏越来越浓”,短短的两年时间,我们从中可以明显感知她对家园的亲近使她逐渐触摸到了丰盈的质感的痕迹。
对家园的亲近或者就在家园中领受它的四季冷暖和隐秘灵性,这是迟子建从不移变的情感和信念,在不变中让这种信念和情感清晰和深化。长篇小说《树下》更为确凿地为迟子建活现了童话与北方中国的人性理想温柔相洽的情韵。到了1990年代中期,又一部长篇小说《晨钟响彻黄昏》的发表,标志着她驾驭长篇作品的能力和对生命与人生的思考的新深度。连同数量不少的中短篇小说,几乎篇篇精致而富于感染力,其艺术价值在喧乱的文学情境中安然卓立。无论外在的环境因素怎样的纷杂,她的作品都带着空谷幽兰的气质和林间水滴的晶莹,更值得重视的是,她所倾心的“伤怀之美”,此时已经具有了独特的人间洞察和丰富的体验的深度。已经奠定了迟子建作为中国最优秀的特色作家的地位。直到现在我仍然这样认为:“迟子建是90年代中期最高艺术理想的追望者,她的《白银那》《日落碗窑》《雾月牛栏》给刻意走向极端的分流写作提供了高不可攀的反响参照。这最简单的事情一直做下去,就容易获得对生命的大悲悯的品质,就可抵达文学理想之巅。安宁、纯然的艺术理想以本色发出光亮,刻意而为的一切都只能作为这光亮的阴影。”
命运。永长的人类关爱如何会让我们常生伤怀之痛?迟子建的作品呈现给我们的问询常常是脆弱和坚韧伴生着的,热流和凉意总是给苍生带来不可知的遭遇。除了温慰,迟子建更多地对命运给与了深切的理解。在她创作十年之后,作家将自然、人情、世事糅合得更为不落雕痕,而情感、生活的去向显得不再像以往那样有把握,敬畏生命的同时,作家对风俗的规约、自然的神性也饱含喜爱和敬畏,更重要的是,命运对理想生活的成全和修改都得到了尊重。以和解而不是反抗为特征的人文性文学,就是有所爱有所畏的文学。大概从《逝川》这里,命运和性格、记忆、岁月的关系作为内核慢慢地长成在迟子建作品中。命运会时不时地造成人的误伤,命运面前,人们以及人与其他生灵之间暖老温贫,相怜相携,互通音讯,彼此体恤。命运只能更加让我们懂得珍惜生命。罗素说:“世界不是为我们而造的,而且,不论我们渴望的东西如何美丽,命运都可能禁止我们获得。”《逝川》《亲亲土豆》和《雾月牛栏》就是在这样的层面上显现出了经典般的光泽。命运之手造成的生命、亲情和爱情的痛失感一度在迟子建的笔下得到了强化,长篇小说《越过云层的晴朗》、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等等在美妙的行文中贯穿着悲哀的力量,即便如此,迟子建也没有放大命运的凶相。渲染残酷和黑暗,表达恐惧和仇视,这是别人的嗜好;自忍大恸,紧抱怀念,有所原谅,这是迟子建对命运之错的宽解和慈心,了解她的读者只能更加由衷地敬重并祈福于她。
边地。我想先从《满洲国》说起,我总是觉得它与《额尔古纳河右岸》有着某种气脉相承的联系。
长篇小说的“史诗”企望,曾经强劲地鼓荡着中国作家的心旌。现代以来的“史诗性”汉语长篇小说常以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观作为参照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文学”、40年代的“抗战文学”、五六十年代的“革命历史题材”和体现“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农业题材”,无不是顺应着意识形态强势力量的历史论断,以相关的题材内容展现所谓“史诗性”;而80年代以来的“史诗性”长篇小说更多地是对以往历史认识的补写和改写,同样是“史”大于“诗”。只要参照已有的给定的历史观,其史诗性必然只是对人所共知的重大历史过程的文学性注释和稍加细化而已,历史褶皱中的生活样态和人的生存心态等等的丰富性内藏,这些最能体现文学的艺术价值的东西,就失却了活的血肉筋骨和生动的心神表情。
现代文学史上“东北沦陷区”文学曾与《满洲国》的历史情境同构。那时候的作家,除了萧红,基本都行进在历史主流叙事的帮衬之路上。即便是萧红,《生死场》的社会历史意义也是明显重于它的艺术价值;《呼兰河传》因为有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感,平民生态和风俗世情的因素得以较多呈现,其中鲜明的哀民生的意蕴虽然富于强烈的感染力,但是基本的历史判断在民族自尊的伦理规约下仍是服膺于社会主潮的需求,结构上的散漫也使得这个以“小城”意象构织“史诗”的良好意图没能得到充分的实现。
伪满时期是东北地域最富历史复杂性和人性遭际意味的历史,无论谁来书写,都必然首先面对一个既要保持忠实于历史气氛和史实的严谨态度,又要超越萧红的难题。迟子建要驾驭这么一个有着较大跨度和如此繁复的史事的俨然庞然大物的“满洲国”,确实令人始料不及。历史被转换或者说被还原为生活,而且是平民的日常生活,小说以难能可贵的勇毅探照到了北国平民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世界深处,构成了以平常普通的“人”为支点,“个人”――“家园”――“国族”的关系史,前两者都具体可触,“国族”则被小心翼翼地呵护在了“人”与“家”的底限处,一点也不妨碍它的尊严的存在。那个不伦不类的伪“国家”横陈在普通百姓的头上,也是一场“命运”的考验,只不过是整体性的厄运与磨难,但是“人”依然要生活,他们生活的表面模式和内在的复杂性,还是被迟子建照料得分寸恰当十分得体。《满洲国》的文学史价值至今为止仍然没有得到业内人士足够的重视,原因也许就在于我们对史诗性文学理解上过于倚重对意识形态的指涉程度的认知,而对平民生活与历史的关联缺少应有的敏感,因而产生了无法予以学理诠释的偏差。
从《满洲国》再看《额尔古纳河右岸》,这也可以看作平民生活的史诗,但是会随着位移于特殊的区域,文化习俗信仰的不同,其平民生活史诗的风貌就有了与汉民族文化相区别的特征。无疑,《额尔古纳河右岸》也可属于在热潮中的“边地书写”。
看看今天,尽管描摹边地尤其是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生活风情的描写已经成为热点,迟子建的很多小说也始终进行着对边地的书写,但是仔细辨识,就整个文坛风向而言,她的写作仍处于热闹的文场之外,具有真正的
“边地”特色,边地是她的肉身的近邻和精神的原乡,她不是边地的旅行者造访者,也不是借宿者暂居者,没必要摇铎采风或者非要把动物写成人,因为她将自己置身其中,仿佛与生俱在。
独行。迟子建的创作给类型化文学研究与评论出了难题。前面说过,她的作品既不“先锋”也不“寻根”,而我们看到有不少的评论者意欲用“乡土小说”和“女性文学”来框定,也同样吃力而无关痛痒。即便稍显有效性的研究比如将迟子建与萧红相对比分析,也仍然不能准确理解迟子建内在的人文情味。
我们的文学评价上的很多习惯都是可疑的。对重大、沉浑、震撼以及性别奇观的追求和倡导,让我们见识了无数实际上是肿大、浑浊、空喊、怪异的废品。向爱向美的艺术的理想似乎被攀高求大的气势汹汹的疯狂劲给撕扯得面目全非了,正常的善意在情感上表现为爱与痛惜,好像这就一定是格局小的、思力浅的、分量轻的,而要成为大作品必须要有巨型的恶,它生长惊心动魄的恨与仇,仿佛那才是重大的、深邃的有分量的――于是,如迟子建这样的不符合通用的标准化评价的不愿出奇制胜也不以“重大、沉浑、震撼”为尺度的作家就多多少少被遮蔽在了文坛幕布的后面。这又使得迟子建免于遭受被势利的文坛所异化的可能性,成就一种与文坛的急功近利的舞蹈反向而行的人文漫步,不是忙于追赶无暇他顾,而是在时有停顿并从停顿中采撷欣喜,不是黏着于世风人声的漩涡里不肯自拔,而是并非傲慢地秉有离地轻飞的超然之美,是谓“逆行精灵”。
集中阅读迟子建这几年的作品,我惊讶于她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这个世界不以沿海和内陆、城市和乡村来区分,看似地貌边远,实则穿越普遍的人类的密林、生活的心海。以往那个清水醇酿般的感伤的纯美意义上的迟子建,已经走在通往人文关切的大山深处的路上。细小如缕的人文关爱,不再是以自身记忆为核心的情愫,而是普照式的情怀,绵长弥漫,宽悯如天云浩茫。伤怀之美还在,但更多的是悲凉之雾遍披华林。如果说,早期和几年之前的迟子建总是令人不期然地联想到萧红的话,这个时期,迟子建已经分明蝉蜕为一个新的她自己。
一个拥有自己独特艺术世界和宽厚绵长人文思想的优秀作家,是可以不用借助群体和社会历史思潮的力量,而以完全独立的文学品格和业绩面对文学史的严格筛选的。
原载:《文艺报》日
阅读数[1374]
如果您已经注册并经审核成为“中国文学网”会员,请
后发表评论; 或者您现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举头三尺有神明下一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