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一瓶酱油 瓶口结设计太奇葩 求怎么打开啊 急…

&主题:见这里什么都有烧的,为什么标注纯酿造酱油?酱油有不是酿造的吗?
泡网分: 0.039
注册: 2008年11月
是不是好的酿造酱油就贵啊?价格差别大的原因。大家介绍介绍各地的酱油。
&浏览:4185&&回帖:83 &&
泡网分: 2.109
注册: 2012年12月
我家隔壁上海浦东百年老号钱万弄酱油,很不错的说,现在好像以出口为主。 本帖最后由 szjbgr 于
01:26 编辑
泡网分: 14.097
注册: 2005年12月
小时候在农村,吃的是一种榨菜酱油,就是做涪陵榨菜剩下的盐水,加入一小包香料,然后文火慢熬,最后就变成了酱油,熬制时,一公里外都能闻到香味,现在再也吃不到那么香的酱油了。
泡网分: 0.64
注册: 2012年08月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9.156
注册: 2004年04月
最近在试这种
看不懂日文
泡网分: 83.024
精华: 1帖子: 24204
注册: 2005年02月
你整理好自己的逻辑再发言吧下次,针对不同市场用不同配方的是皇军的酱油专利。顺便又给你上堂课,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日本万字牌酱油,配方一直在变,针对不同市场用不同配方演绎得淋漓尽致,你说这样的“悠长”有意义吗??
PS:300多年历史的万字牌皇军酱油厂专供大美利坚主子的独特配方酱油产品,配料不含小麦就大豆、盐、水、大米。以后少当点愤青,多学习知识,对生活很有帮助的,切记!!
HeelToe 发表于
maggi这个牌子的历史是算长了,100多年,但它的配方一直在变,针对不同市场还用不同的配方,那么这样的“悠长”有意义吗?
泡网分: 83.024
精华: 1帖子: 24204
注册: 2005年02月
说话要算是,看完千万别再回我帖了,回了就是………………
& &&&挖个坑你就跳,万字酱油上面那三个“纯酿造”严格来讲是日文,是本酿造翻译成中文的同义词。无论是有无添加剂(我下面列举了万字那些贵的酱油才会有谷氨酸钠添加剂)都是纯酿造,也等于本酿造的意思。如果再准确点翻译成中文大概就是天然、天然生晒、古法酿造等词语比较贴切。区别是日本的“本酿造是有国家(JAS)标准”,而中国的古法、天然这些词是没有国家标准去支持的而已。
& &&&另外小小声告诉你,万字也没说自己没有用食品添加剂,万字是说自己没用“防腐剂”和“焦糖色素”而已,你不要动不动就扣成“无添加剂纯正酿造”的帽子,皇军会汗颜的…………你也不用这么着急给日本本酿造(中国标纯酿造)定五种成分。日本最传统的本膳料理用的本膳酱油,日本人和中国人都认为酱油最纯粹就四种原料,大豆、小麦、盐、水————糖是你估计是你见到很多酱油里面都有这个成分,所以臆造出来成了酱油的必要成分吧?? 就万字酱油还有大米、醋、酒精、果糖、海带素(也就是谷氨酸钠)、木鱼素等等添加剂,你说这些算是酱油纯酿造必要成分呢,还是勾兑用的???
& & 我底下是告诉你酱油里面的食品添加剂谷氨酸钠的历史,一百多年,你胡扯酱油历史2000多年干啥??不懂你就站一边好好学,酿造发酵的东西博大精深,无论是醋、酱油、酒都不离其宗,玩好了弄瓶醋都比茅台强几条大街!!
HeelToe 发表于
最后一次回你了,也请你不用再回
都不用我去找图,自己看楼主贴的图上写的是什么:纯酿造
是不是有一种自己打脸的感觉?“你不单缺乏知识,连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都没有。” 说得没错啊
英文叫做defatted soy meal,中文翻译过来叫做脱脂大豆,有什么问题吗?喷中文有意思吗?
我家的酱油配料表上写的是soy beans, wheat, salt, water, sugar。我只知道用盐酸水解的化学酱油是用脱脂大豆,你从哪看来的?你该不会拿maggi跟最差的化学酱油在比吧?另外顺便告诉你,美极有不同版本,有一个版本用的正是盐酸水解脱脂大豆。
胡说八道之前就不能稍微做点功课啊?真敢说啊。中国人酿造酱油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但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没有形成很长历史的牌子,这就不算了,就说日本万字,也有超过300年历史了。300年前的酱油你说用了什么配方?你不知道的话我可以告诉你:大豆、面粉、盐、水、糖。没有任何高大上的添加剂。
maggi这个牌子的历史是算长了,100多年,但它的配方一直在变,针对不同市场还用不同的配方,那么这样的“悠长”有意义吗?你应该强调maggi是高新科技产品啊,都是最先进的最昂贵的增鲜剂啊
随便吧,你继续享用你的高大上的添加剂,我守着传统的纯酿造不 ...
泡网分: 26.284
帖子: 1353
注册: 2003年10月
最后一次回你了,也请你不用再回
勾兑是一种工艺,你以为就白开水加点色素加点油盐味精的才叫勾兑啊??另外你不单缺乏知识,连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都没有。你什么时候见过酱油有“纯酿造”这样写的啊…………我给你科普一下哈,日本那个中文字写的是“本酿造”,中文写得是“纯粮酿造”,纯酿酿造主要用于区别于正常使用酿造酱油所使用的材料!!!都不用我去找图,自己看楼主贴的图上写的是什么:纯酿造
是不是有一种自己打脸的感觉?“你不单缺乏知识,连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都没有。” 说得没错啊
& &今天这种喂畜生吃的豆粕原料有一个很华丽的名字————脱脂大豆,中华语言博大精深的精妙啊,不信你回家看看配料表上面是不是都写着脱脂大豆吧。英文叫做defatted soy meal,中文翻译过来叫做脱脂大豆,有什么问题吗?喷中文有意思吗?
我家的酱油配料表上写的是soy beans, wheat, salt, water, sugar。我只知道用盐酸水解的化学酱油是用脱脂大豆,你从哪看来的?你该不会拿maggi跟最差的化学酱油在比吧?另外顺便告诉你,美极有不同版本,有一个版本用的正是盐酸水解脱脂大豆。
Maggi是一个德国牌子的酱油有着世界上最悠长的制造历史胡说八道之前就不能稍微做点功课啊?真敢说啊。中国人酿造酱油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但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没有形成很长历史的牌子,这就不算了,就说日本万字,也有超过300年历史了。300年前的酱油你说用了什么配方?你不知道的话我可以告诉你:大豆、面粉、盐、水、糖。没有任何高大上的添加剂。
maggi这个牌子的历史是算长了,100多年,但它的配方一直在变,针对不同市场还用不同的配方,那么这样的“悠长”有意义吗?你应该强调maggi是高新科技产品啊,都是最先进的最昂贵的增鲜剂啊
随便吧,你继续享用你的高大上的添加剂,我守着传统的纯酿造不加任何添加剂防腐剂的老古董。
真不用再回了,回我也不看了。
泡网分: 83.024
精华: 1帖子: 24204
注册: 2005年02月
雀巢把Maggi带进入中国市场很久很久了,但由于一直都售价高昂,国产的折算成500ML一瓶要30块左右吧,所以没有大面积普及。说起Maggi在中国还有段小故事,中国广东中山有个厂家叫味士达的厂家仿冒了Maggi的瓶子独特四方形状,连名字也山寨了把Maggi中文注册的“美极”山寨成“味极”。
& && & 劣币驱逐良币,这个李鬼&味极&一时之间在中国以高端酱油风魔全国………………真正的美极到不为人所知了。
Jeekoky 发表于
俺还真不知道Maggi也进入国内市场了。。。Maggi是非常不错的酱油,欧洲用的很多。他们一般是直接加pasta里吃。。。 本帖最后由 追风传说 于
21:50 编辑
泡网分: 20.655
帖子: 1570
注册: 2005年10月
俺还真不知道Maggi也进入国内市场了。。。Maggi是非常不错的酱油,欧洲用的很多。他们一般是直接加pasta里吃。。。
泡网分: 83.024
精华: 1帖子: 24204
注册: 2005年02月
还是以大家熟悉的万字牌为日本标杆,上面价钱都有了也免得我浪费口舌。配料:大豆(遺伝子組換えでない)、小麦、食塩、ぶどう糖、グルタミン酸ナトリウム、アルコール、酸味料。翻译成中文就是大豆(非转基因),小麦,食盐,葡萄糖,谷氨酸钠,酒精,酸味剂,通常皇军这些添加了“谷氨酸钠=味精”的酱油是普通酱油的三倍价格哈,300多日元300ML,没加味精的酱油真没这么贵。
PS:日本添加谷氨酸钠味精的酱油虽然贵,但是相比起maggi酱油的添加剂,还是德国的maggi配制酱油用的钠肌苷酸,鸟苷酸二钠高端大气上档次哈。
HeelToe 发表于
你能列出几个“上档次”的日本酱油是这个配方表的吗?你能列得出来“不上档次”的纯酿造日本酱油吗?
泡网分: 83.024
精华: 1帖子: 24204
注册: 2005年02月
糖是现代酱油的主要调配成分,高级的用葡萄糖,低级的用蔗糖(砂糖)。区别是不同地方的食品规范和企业自律不一样,放了什么有没有规定要写出来,酒精也是作为调节风味但是主要用来防腐的添加剂。说实话中国的食品标准是比欧美低很多,要达到酿造酱油的标准根本无需什么那些地沟式的劣质勾兑,买6块钱一瓶的李锦记也是酿造的。要达到国家标准的所谓勾兑酱油(正确名称应为配制酱油)酿造酱油占的比例达到50%就是合格的配制酱油了,当然添加剂的添加成分标准那是后话。
& & 正常在市场上除非买到假货,配制酱油是根本不太肯能在零售市场上出现的。多数都是超大桶装,算是半个工业化生产的原料用于食品制造业,比如批量卤水用之类的用途。
夜色 发表于
这事咱还得辩证的看。有句话叫劣币驱逐良币对吧。市场的需求不见得就是最好的,老百姓想要的不见得就是正确的。就跟液晶干掉等离子一样。纯酿造未必就比勾兑的一定强,还是要看选料、工艺、品控等因素的。我宁可选做得好的勾兑也不要做得差的纯酿造。食品工业化不是洪水猛兽,没有水品工业化全世界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话说回来现在的酱油哪有不甜的?为啥以前的酱油就不甜呢?难得现在都用糖提高发酵速度? 本帖最后由 追风传说 于
18:24 编辑
泡网分: 83.024
精华: 1帖子: 24204
注册: 2005年02月
勾兑是一种工艺,你以为就白开水加点色素加点油盐味精的才叫勾兑啊??另外你不单缺乏知识,连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都没有。你什么时候见过酱油有“纯酿造”这样写的啊…………我给你科普一下哈,日本那个中文字写的是“本酿造”,中文写得是“纯粮酿造”,纯酿酿造主要用于区别于正常使用酿造酱油所使用的材料!!!
& & 以下的话越说会越难听,但是你必需认真学习!为什么要特别标注叫纯酿酿造呢————大豆、小麦这两种用于酿造酱油的主要原料都是粮食,所以用这些酿造出来的就是纯粮酿造。但是实际上酱油用的是豆饼或者叫豆粕和麦麸为主要原料酿造的,豆粕是榨取大豆油之后的渣滓,而麦麸就是打麦子脱壳剩下的麦子皮。这两种不能作为人类的粮食,一般都是畜生食品,喂猪吃的东西:
& &今天这种喂畜生吃的豆粕原料有一个很华丽的名字————脱脂大豆,中华语言博大精深的精妙啊,不信你回家看看配料表上面是不是都写着脱脂大豆吧。
& &至于德国Maggi酱油本质上就比日本大部分的酱油都高档很多,因为你自己贴出来那个原料表写了,原料里面只有2%的麦麸,估计这个麦麸都是麦子没脱皮直接酿酱油才有这个成分,不是额外添加进去,纯酿酿造的典范产品啊。
& &另外我说的“Maggi酱油的那个瓶身造型听说一百多年至今都没变化过了”,你问“你想一想那个配方表里面的东西,100年前的人就懂得用那些化学品做酱油吗?”,牛头都不搭马嘴我说瓶子你说配方…………既然你问道一百年前的人会不会去用科学去改善食品,那顺便就在这里说说了。
& & 1866年德国人H·Ritthasen(里德豪森)博士就发明了谷氨酸也就是很多人熟悉的味精了,到1908年日本东京大学池田菊苗谷氨酸,之后1909年好像就上市零售了。从严格的科学理解上————勾兑的酱油无论从成本到实际效果,都比没添加的要好要贵!!!手上没有什么上档次的酱油了,上个日本原产东字牌酱油的配料表吧,这就是添加糖一大堆调味料进去改善口味的配方,普通的万字牌还真没这个水平。
HeelToe 发表于
对事别对人,什么叫“纯粹为了喷而喷”?有道理请讲道理。方便面便宜maggi贵那不算道理。
你说勾兑的好,那为什么那些纯酿造的酱油把“纯酿造”三个字都写得大大的唯恐人家不知道是纯酿造的?怎么不见勾兑的酱油光明正大宣称自己是勾兑的?
你说“基本上日本酱油上档次贵的也是这个配料表”,你能列出几个“上档次”的日本酱油是这个配方表的吗?你能列得出来“不上档次”的纯酿造日本酱油吗?
“Maggi酱油的那个瓶身造型听说一百多年至今都没变化过了”,你想一想那个配方表里面的东西,100年前的人就懂得用那些化学品做酱油吗?
泡网分: 35.644
帖子: 1725
注册: 2002年08月
HeelToe 发表于
对事别对人,什么叫“纯粹为了喷而喷”?有道理请讲道理。方便面便宜maggi贵那不算道理。
你说勾兑的好,那为什么那些纯酿造的酱油把“纯酿造”三个字都写得大大的唯恐人家不知道是纯酿造的?怎么不见勾兑的酱油光明正大宣称自己是勾兑的?
你说“基本上日本酱油上档次贵的也是这个配料表”,你能列出几个“上档次”的日本酱油是这个配方表的吗?你能列得出来“不上档次”的纯酿造日本酱油吗?
“Maggi酱油的那个瓶身造型听说一百多年至今都没变化过了”,你想一想那个配方表里面的东西,100年前的人就懂得用那些化学品做酱油吗?这事咱还得辩证的看。有句话叫劣币驱逐良币对吧。市场的需求不见得就是最好的,老百姓想要的不见得就是正确的。就跟液晶干掉等离子一样。纯酿造未必就比勾兑的一定强,还是要看选料、工艺、品控等因素的。我宁可选做得好的勾兑也不要做得差的纯酿造。食品工业化不是洪水猛兽,没有水品工业化全世界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话说回来现在的酱油哪有不甜的?为啥以前的酱油就不甜呢?难得现在都用糖提高发酵速度?
泡网分: 26.284
帖子: 1353
注册: 2003年10月
追风传说 发表于
你这就是纯粹为了喷而喷了,方便面也几块钱一碗,那调料包都不够调瓶酱油出来的,你以为勾兑酱油就色素加点水配点味精就出来了?对事别对人,什么叫“纯粹为了喷而喷”?有道理请讲道理。方便面便宜maggi贵那不算道理。
你说勾兑的好,那为什么那些纯酿造的酱油把“纯酿造”三个字都写得大大的唯恐人家不知道是纯酿造的?怎么不见勾兑的酱油光明正大宣称自己是勾兑的?
你说“基本上日本酱油上档次贵的也是这个配料表”,你能列出几个“上档次”的日本酱油是这个配方表的吗?你能列得出来“不上档次”的纯酿造日本酱油吗?
“Maggi酱油的那个瓶身造型听说一百多年至今都没变化过了”,你想一想那个配方表里面的东西,100年前的人就懂得用那些化学品做酱油吗?
泡网分: 32.834
帖子: 2441
注册: 2001年10月
靠。。。。。。。。。。。不得不靠啊!
酱油是有学问的,但是各位大家也不必剑拔弩张火星乱蹦吧。慢慢说,慢慢说。。。。。。。。。。
泡网分: 0.75
注册: 2014年05月
滴翠飞红 发表于
配料表中写明谷氨酸钠,就说明肯定是后期加料的。如果未写,估计就是酿造的(公然违反商标规定的企业毕竟还是少,特别是大品牌)酱油还有这么多学问,向资深学习了
泡网分: 4.104
帖子: 4669
注册: 2010年12月
林听 发表于
这没用过。。。盖子设计真的很重要。
我现在用的李锦记,薄盐的,香菇老抽,生抽。。。都令人讨厌的——就是盖子。。盖子和瓶嘴连一块儿,瓶嘴宽口,倒的时候总会挂上一小滴,上盖的时候,那就顺着盖慢慢渗出来,流到瓶身,直至淌到橱柜,柜子里就酱油印儿一圈圈的。。。再有就是手一抓都是酱油,味道不说,手上焦糖色。。。
什么东西!!我这个是软胶皮一次性盖子,撕开后竟然不能密封盖上,我只好找来别的瓶子分装。
这酱油的价格是普通的3倍啊,不知道咋设计的。
泡网分: 83.024
精华: 1帖子: 24204
注册: 2005年02月
你这就是纯粹为了喷而喷了,方便面也几块钱一碗,那调料包都不够调瓶酱油出来的,你以为勾兑酱油就色素加点水配点味精就出来了?
HeelToe 发表于
没问题啊,能有什么问题,都是符合食品安全的东西,方便面调料也是,没什么问题。只不过maggi酱油和方便面调料袋里的粉末兑点水是差不多的东西,和真正酿造出来的酱油是差很远的东西。
泡网分: 26.284
帖子: 1353
注册: 2003年10月
追风传说 发表于
这个配料表有什么问题??水,盐,小麦面筋,小麦,和小于2%的麦麸,糖,醋,钠肌苷酸,鸟苷酸二钠,葡萄糖,焦糖色。基本上日本酱油上档次贵的也是这个配料表,主要区别是德系酱油是以小麦酿造,亚洲的都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酿造。
& & 勾兑你觉得有什么问题,卖得贵的洋酒基本也都是勾兑的,也有但一年份单桶的,但极少也不太好喝。没问题啊,能有什么问题,都是符合食品安全的东西,方便面调料也是,没什么问题。只不过maggi酱油和方便面调料袋里的粉末兑点水是差不多的东西,和真正酿造出来的酱油是差很远的东西。
泡网分: 83.024
精华: 1帖子: 24204
注册: 2005年02月
这个配料表有什么问题??水,盐,小麦面筋,小麦,和小于2%的麦麸,糖,醋,钠肌苷酸,鸟苷酸二钠,葡萄糖,焦糖色。基本上日本酱油上档次贵的也是这个配料表,主要区别是德系酱油是以小麦酿造,亚洲的都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酿造。
& & 勾兑你觉得有什么问题,卖得贵的洋酒基本也都是勾兑的,也有但一年份单桶的,但极少也不太好喝。
HeelToe 发表于
给你看看maggi的成分表吧:
Water, salt, wheat gluten, wheat, and less than 2% of wheat bran, sugar, acetic acid, artificial flavor, disodium inosinate, disodium guanylate, dextrose, caramel color.
卖得贵不说明任何问题。白酒知道吗?很多卖得贵的都是勾兑的
泡网分: 5.483
注册: 2010年03月
国产酱油的储罐绝对是有问题的!
泡网分: 26.284
帖子: 1353
注册: 2003年10月
追风传说 发表于
Maggi酱油的历史可能比万字牌还长,Maggi是一个德国牌子的酱油有着世界上最悠长的制造历史,Maggi酱油的那个瓶身造型听说一百多年至今都没变化过了。西式酱油以就是以这个德国货(被雀巢收购了)为代表,而我们现在用的这种是中式酱油成分天差地别。主要的特点是Maggi一向都是以主要小麦为主要成分酿造,以前含有黄豆成分也是很小量而已。而中式酱油一直都是以大豆为主要成分酿造,小麦准确来讲很多都是麦麸来为辅,论制造材料成本西式酱油会成本贵过中式。这也是为啥国产的美极鲜也比国产的万字牌酱油要贵很多。给你看看maggi的成分表吧:
Water, salt, wheat gluten, wheat, and less than 2% of wheat bran, sugar, acetic acid, artificial flavor, disodium inosinate, disodium guanylate, dextrose, caramel color.
卖得贵不说明任何问题。白酒知道吗?很多卖得贵的都是勾兑的
泡网分: 83.024
精华: 1帖子: 24204
注册: 2005年02月
黄盖的淡口香港是肯定有得,可能你没去对超市。本酿造就是国内说的高盐稀态低温发酵的工艺,现在好的酱油无论是不是额外勾兑的都是这个主流工艺。万字的红盖那种都没有万字的黄盖咸,而且差很多,你对比的是那种生抽?
& & 至于那个珠江桥的有机酱油应该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吧??因为最近几年国家对有机食品的认证标准提高了不少和国际接轨,新标准出来之后几乎整个旧有已经获得有机认证的食品都不达标了,最多就是绿色食品的认证,例如超市卖20来块钱一斤的蔬菜只能用绿色食品不能用有机标志。珠江桥的价格就摆着那里了,按照这个价格不可能达到中国现有的有机标准认证。
黑白菲林 发表于
在香港似乎没见过有黄盖的万字。
日本产,清一色红盖。但种类很多,很多写着本酿造。因为不懂日文,所以不懂具体的用处。只能每次试一个新的产品。
都比生抽咸(咸我认为是正常的),酱油本身就是咸
珠江桥那种所谓的有机酱油,能吃出20多年前,在大酱缸里打出来那种酱油。
我记得小时候,那些酱油坛,都会生白,有霉菌。
那时候的酱油,咸,有股香味,丝毫吃不出来有甜的味道。
泡网分: 19.156
注册: 2004年04月
在香港似乎没见过有黄盖的万字。
日本产,清一色红盖。但种类很多,很多写着本酿造。因为不懂日文,所以不懂具体的用处。只能每次试一个新的产品。
都比生抽咸(咸我认为是正常的),酱油本身就是咸
珠江桥那种所谓的有机酱油,能吃出20多年前,在大酱缸里打出来那种酱油。
我记得小时候,那些酱油坛,都会生白,有霉菌。
那时候的酱油,咸,有股香味,丝毫吃不出来有甜的味道。
追风传说 发表于
万字的红盖酱油暂时我称为老抽吧,你买瓶进口的红盖和国产的红盖味道就差很远,日本产的咸度就低很多,国产和新加坡产的咸度就高。国产的万字都是二等三等品,好的头抽淡口的都不知道出口到哪里去了。
& & 国产的万字红盖酱油我就买过两次还是三次,色香味也就是国产普通货色的水平。要好的万字必须要从黄盖的淡口起步,跟红盖的味道完全不一样的产物。
泡网分: 83.024
精华: 1帖子: 24204
注册: 2005年02月
拜托生产队的就别来玩主唧唧歪歪了行不,玩主论坛那个帖子都是你和另外一个ID叫XXX欢的好像苍蝇似得嗡嗡叫,烦人啊!
林听 发表于
嘴巴又开始不干净了,又想被人抽么?受虐成习惯了,被教育成习惯了?
我家是农村的,生产队水平就是这样——都是用原瓶的。
一来这个瓶子倒来倒去,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机会,容易变质;
二来我们农村人没那闲工夫,不像某人那么吃个猪肉憋几天,见到上菜了忍着肚子口水拍上一张片片上来装。。
三来啊,我们农村的见识短,乐扣乐扣特百惠的瓶子不认识也买不起啊。
四来嘛,要给某人机会来显摆啊。。原瓶倒酱油,就质问什么人啊,操啊。。。
我再给你艹回去,要不要来个投票贴?看看使用原瓶的坛友多还是拿个罐子装上的坛友多?
再有了,农村人除了嫌李锦记瓶口设计有问题,怎么不嫌弃其他的品牌呢?拜托脑袋用一用。。。
泡网分: 83.024
精华: 1帖子: 24204
注册: 2005年02月
万字的红盖酱油暂时我称为老抽吧,你买瓶进口的红盖和国产的红盖味道就差很远,日本产的咸度就低很多,国产和新加坡产的咸度就高。国产的万字都是二等三等品,好的头抽淡口的都不知道出口到哪里去了。
& & 国产的万字红盖酱油我就买过两次还是三次,色香味也就是国产普通货色的水平。要好的万字必须要从黄盖的淡口起步,跟红盖的味道完全不一样的产物。
黑白菲林 发表于
专业!!!
万字酱油日本产的,有很多种类,在我印象中,买的都是红色盖子。
但这个酱油和国内的老抽,是不同的。
国内的老抽,主要以色为主,咸度不如人家万字
万字的酱油,咸。我估计他们是拿来烧菜用的,而所谓的淡口,应该就是拿来沾点的。
泡网分: 19.156
注册: 2004年04月
追风传说 发表于
关于酱油的认知误区还是很大,纯酿造和勾兑不是酱油的主要好坏标准,我举了例子日本刺身专用的那些酱油就是勾兑酱油的典范,还死贵死贵的。
& &酱油的好坏要从工艺说起,酱油有两种工艺1:低盐固态高温工艺和2:高盐稀态低温酿造。 低盐(盐是杀菌的)的时候伴随高温就可以缩短发酵的时间,无盐的发酵的更快(酿造时间短小于一个月)。而高盐伴随低温的发酵时间就要延长了(三个月到半年或者更长时间),盐分越高发酵时间就越长,大家这么理解就对了。所以制造工艺是低盐固态还是高盐稀态才是酱油好坏的首要标准,因为两者都可以打着酿造的旗号宣传的。
& & 日本的酱油那个“本酿造”三个字就是指高盐稀态的工艺,而不能一定说这个工艺就是绝对好,虽然一般好的酱油都用这个工艺制造。但有些特殊口味的低盐、薄盐之类的酱油就必须要用低盐工艺了————而且低盐的酱油一般比正常的更贵!!
& & 酱油的国家GB标准分四级,为啥分四级呢??因为一般一缸原料是可以酿造四次酱油,基本上四次出来的酱油一次比一次垃圾,早出来的就是生抽晚出来就是老抽,这个国标就是大概用这四次酿造出来的标准去区分的。
& & 其实酱油是日常饮食里面最重要的调味品,没有之一了,如果只能酱油和盐二选一的 ...专业!!!
万字酱油日本产的,有很多种类,在我印象中,买的都是红色盖子。
但这个酱油和国内的老抽,是不同的。
国内的老抽,主要以色为主,咸度不如人家万字
万字的酱油,咸。我估计他们是拿来烧菜用的,而所谓的淡口,应该就是拿来沾点的。
泡网分: 3.613
帖子: 1116
注册: 2011年05月
林听 发表于
这没用过。。。盖子设计真的很重要。
我现在用的李锦记,薄盐的,香菇老抽,生抽。。。都令人讨厌的——就是盖子。。盖子和瓶嘴连一块儿,瓶嘴宽口,倒的时候总会挂上一小滴,上盖的时候,那就顺着盖慢慢渗出来,流到瓶身,直至淌到橱柜,柜子里就酱油印儿一圈圈的。。。再有就是手一抓都是酱油,味道不说,手上焦糖色。。。
什么东西!!还有,黄梅天的时候,瓶口那一圈全是绿毛!!这个真受不了,黄梅天只能放进冰箱!
泡网分: 10.627
注册: 2008年08月
追风传说 发表于
& &关于酱油的认知误区还是很大,纯酿造和勾兑不是酱油的主要好坏标准,我举了例子日本刺身专用的那些酱油就是勾兑酱油的典范,还死贵死贵的。...学习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699
帖子: 7980
注册: 2012年06月
追风传说 发表于
什么人啊!!开了此帖,我学着某人陷入了沉思:这要吃多少农村人住的猪食,才长出这样的追风这样的猪阿。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提醒:烹饪酱油不要生吃 教你四招买到好酱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酱油是厨房必备的调料之一,不但增色,还能添味。但酱油的使用也有学问,哪种适合煮炖,哪种适合凉拌,您都用对了吗?
酱油是厨房必备的调料之一,不但增色,还能添味。但酱油的使用也有学问,哪种适合煮炖,哪种适合凉拌,您都用对了吗?
酱油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达17种氨基酸,还有各种B族维生素和一定量的钙、磷、铁等,这些对人体健康都大有裨益。但无论是何种酱油,包括生抽、老抽、普通酱油等在生产、贮存、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都会因卫生条件而造成一定的污染,甚至会混入肠道传染病致病菌。如果有加热的过程,足以将酱油中的杂菌消灭,所以酱油最好熟吃。
如果想做凉拌菜,必须生吃怎么办呢?可以选择佐餐酱油。我国酱油的国家标准规定:成品酱油的标签上,必须标注&佐餐酱油&或&烹饪酱油&。佐餐酱油是供人们在饮食时直接入口食用的,比如蘸食、凉拌等。卫生质量要求很高,按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其菌落总数要小于或等于30000个/毫升。即使生吃,也不会危害健康。所以,烹饪酱油适合炖、煮、炒等热菜加工,佐餐酱油则可以直接生吃。如果将烹饪酱油用于凉拌菜、饺子蘸料等生吃,则可能由于食用过多致病菌而导致腹泻或其他胃肠疾病。
此外,酱油有&酿造&与&配制&之别,主妇们可以依不同需求选择。酿造酱油更为天然,是以大豆、小麦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天然发酵,产生风味物质和色素。配制酱油是用50%以上的酿造酱油经添加水解植物蛋白液制成,在鲜味变化上有更多空间。
四招买瓶好酱油
想买一瓶好酱油,要一看二摇三闻四尝。看:优质酱油大都呈鲜艳的深红褐色,无沉淀,无霉花浮膜,酱香浓郁。摇:优质酱油摇起来会起很多泡沫,不易散去。闻:也可贴着瓶口闻味道,好酱油往往有一股浓烈的酱香味。尝:好酱油味道鲜美,咸淡适中,无异味。而劣质酱油摇动只有少量泡沫,并且容易散去,闻着有股异味,尝起来则有些苦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新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奇葩说 你急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