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胡牌公式除了7对,其他的就一定要有一对吗?

我姑且将题主所说的麻将选修课定义为&b&普及竞技麻将、传授麻将技术&/b&的课程,而非《麻将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麻将题材漫画作品赏析》等文化类课程&br&&br&
在高校开设一门普及竞技麻将、传授麻将技术的选修课,有可能,但存在很多现实困难,答者将从竞技麻将内外部因素回答这个问题:&br&&br&&b&外部因素:&/b&&br&
当今竞技麻将发展面临两大外部困境:&br&
(1)公众对麻将的误解
(2)麻将并非国家体育总局支持的体育项目&br&
设立麻将选修课最大的外部障碍也源于此。 我们先看两则报道:&br&&br&
《广州日报》&a href=&///?target=http%3A///chengshiyaowen/3174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大学体育选修课 网曝可选麻将 校方称是PS恶搞&i class=&icon-external&&&/i&&/a&&br&
“新学期伊始,不少大学生开始选修新学期的体育课。但近日,网络却流传出这样一条帖子,称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在开设体育选修课时,竟然有“麻将”这一门课,这一&b&&u&雷人&/u&&/b&的选课截图在网络上&b&一石激起千层浪&/b&,不少网友纷纷&b&&u&质疑&/u&&/b&学校开设麻将选修课的做法。昨天上午,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的相关负责同志向记者&b&&u&否认&/u&&/b&,学校从未开设麻将这一选修课。&br&&br&
“麻将选修课”迅速被冠以“雷人”的称号,霎时间“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纷纷质疑”,记者踏破门槛,有关负责同志倍感鸭梨山大,于是赶紧“否认”称遭到PS恶搞,各个层面激烈的反应说明将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麻将运动带进大学课堂,在主流舆论中还是偏负面的。&br&&br&
新浪新闻:&a href=&///?target=http%3A//.cn/s//.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高校开设DOTA选修课 教师称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DOTA|电子竞技&i class=&icon-external&&&/i&&/a&&br&  “我们开设《电子竞技的发展近况及DOTA团队分析》课程,并不是教‘打网游’,而是&u&&b&通过电子竞技,引导学生用竞争心态面对工作,面对社会&/b&&/u&。”曾卿卿是重庆能源职业学院能源工程系电力教研室主任,这门课程是他主动向学校申报的。&br&&p&  曾卿卿告诉记者,最开始学校领导在审批这门课程时也有&b&诸多顾虑&/b&,但他解释说,&b&电子竞技是正规的体育项目&/b&,和棋艺等非电子游戏比赛类似,这类课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意志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写作能力,让学生通过团队协作认识到,以后到企业中也是加入一个团队,要找好自己的定位,更好地融入进去。”&/p&&br&&p&
与连忙否认开设麻将选修课不同,领导们虽然对DOTA选修课有诸多顾虑,最终这门课还是成功的开起来了,而且在学校内大热,答者认为,一是电子竞技确被列入了国家体育总局正式运动项目,而竞技麻将,1998年起被短暂列入正式运动项目,随后又悄悄的删除了,想要发起麻将课程的师生,缺少一个能够打消领导顾虑,而且&b&政治正确,冠冕堂皇的理由&/b&;二是申报开设DOTA选修课的曾老师十分机智,他并没有将课程命名为《DOTA对战理论与技术》,而是将电子竞技与团队合作、竞争心态等等正能量词汇捆绑,做了&b&巧妙的包装。&/b&如果高校师生真有心办成麻将选修课,或许得将课程名称设计为“竞技麻将的概率论应用”“麻将的博弈论根源”等等...&/p&&br&&p&&b&内部因素:&/b&&/p&&p&
假设有一群机智的老师、热心的同学、开明的领导,让《竞技麻将发展与技术》成功通过了选修课开设审核,如何将这门选修课办好,需要&b&麻将专业人士&/b&和&b&教育专业人士&/b&共同克服很多困难。&/p&&p&
答者搜索到某高校的《关于公共选修课的规定》,其中规定:选修课一般一学期完成(16学时),选课少于50人不予开课,新开课教师需进行试讲,凡因教师或教学内容原因导致效果不佳校方有权停开...可见既政治正确,又能吸引学生的麻将课程,并非一般的爱好麻将的教师仅凭一腔热情能够办好的。&/p&&br&&p&
首先便是&b&教材或者教学计划&/b&,目前,中国大陆根本没有靠谱的,能够直接拿来向初学者传授的麻将技术类文献(我个人编写的&a href=&///?target=http%3A//.cn/s/articlelist__2_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国标麻将教程_k神传说&i class=&icon-external&&&/i&&/a&算是靠谱的麻将技术教程,然而并不适合面向初学者),比赛影像、高手牌谱等资料也很难被竞技麻将圈外人士收集到,16课时的教学内容,基本需要&b&原创&/b&。那么问题来了,为了一门略显娱乐性的选修课,教育界人士原创的动力存在吗?&/p&&br&&p&
其次是&b&合适的师资&/b&,麻将爱好者数以亿计,高校教师当然不乏麻将爱好者甚至麻将“民间高手”,然而“很会打麻将的”高校教授不见得是竞技麻将高手,更不见得对麻将、竞技麻将的技术有科学的、深入的、系统的理解,他们并不是最合适的竞技麻将选修课讲师。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为什么参加麻将比赛的一般不是日常生活中很会打麻将的高手大叔大妈? - 麻将&/a&&/p&&br&&p&
以上两点,恰恰需要我或者 &a data-hash=&24306fcdd3e438c6e141b129ccd79154& href=&///people/24306fcdd3e438c6e141b129ccd79154&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段昊& data-tip=&p$b$24306fcdd3e438c6e141b129ccd79154&&@段昊&/a&这样三观很正,研究竞技麻将多年,有对麻将运动发展、麻将技术均有科学认识的麻将圈内人士,然而我、段昊,以及其他竞技麻将圈内人士存在&b&第三个困难:时间&/b&。我是天天加班的银行狗,段昊搞(pao)实(mei)验(zi)经常通宵达旦,绝大多数竞技麻将圈内人士都没有把麻将当主业,我们乐于推广竞技麻将,日常生活也很忙碌。&/p&&br&&p&
总之,高校想要成功开设麻将选修课,申办师生要对“麻将”进行巧妙的包装,院校领导要顶得住压力,开班之前要有专业人士的鼎力支持,相对而言,办麻将社团的难度或许要小的多。&/p&&br&&p&
最后:假如有重庆的高校邀请我来参与开设竞技麻将选修课,在给我个人&b&充分时间准备,业余时间允许&/b&的情况下,我乐意为推广竞技麻将出一份力,以下是我脑补的麻将选修课程安排:&/p&&p&1.麻将的基本规则与历史文化&/p&&p&2.科学麻将观&/p&&p&3-6.竞技麻将基础(牌效率)&/p&&p&7-9.本地麻将策略&/p&&p&10-11.竞技麻将规则介绍(国标、日麻)&/p&&p&12-15.竞技麻将入门技术&/p&&p&16.珍爱生命 远离赌博&/p&
我姑且将题主所说的麻将选修课定义为普及竞技麻将、传授麻将技术的课程,而非《麻将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麻将题材漫画作品赏析》等文化类课程 在高校开设一门普及竞技麻将、传授麻将技术的选修课,有可能,但存在很多现实困难,答者将从竞技麻将内外部因…
先说结论:&br&(1)打牌四人不知道押注之人的情况下,这个玩法是公平的。&br&(2)常见的押注方式,使得场上四人或多或少能够获得&b&被&/b&&b&押注人是谁&/b&的信息,有经验的玩家可以采取&b&针对性的策略&/b&,从场外押注之人身上赢钱&br&&br&假使押注方式是这样的:ABCD四人打麻将,和牌后,E从一副扑克牌里抽出一张,黑、红、梅、方分别代表他与A、B、C、D同输赢,这样的押注方式下,E&b&事先并不知道自己和谁共命运&/b&,&b&事后输赢期望值为0&/b&,可以认为是公平的。&br&&br&然而题主讨论的是麻将游戏,不大可能使用扑克牌、EXCEL等额外的道具生成随机数,于是常见的“随机方式”是用牌山的最后一张牌的点数来确定谁是被押注人,而往往押注的E先生会耐不住寂寞,在牌局进行时就预先查看最后一张牌,E先生&b&一旦获知了输赢所托之人&/b&(比如是A先生),&b&观战便难免会带有倾向&/b&,甚至会走到A先生的背后关心他手牌的进展,此时对于BCD来说,E显然押中了A先生,放铳A先生便要输两倍,和了A先生便能赢两倍,因此A先生攻防两端都会被格外“照顾”,E先生有意无意泄露了谁是被押注者,实际上使自己的赢面低于均值。&br&&br&假如E先生十分淡定,默默的玩手机,一局结束收钱付钱,根本不提前关心最后一张牌是什么,是否能获得平均收益呢?答案是不能。最后一张牌点数159代表东家,26、37、48分别代表南西北家,这样的“随机”,使得东家成为被押注者的概率最大,南西北家只需合理地“照顾”东家,便能够获得均值以上的收益,场上四人轮流坐东倒是公平地被针对,而玩手机的E先生却是每一局都处于大概率被针对的状态,可以想象,这样的局势下,E先生想赢钱得需要什么级别的聚类错觉啊!&br&---------------------------分割线------------------------&br&其实斗地主也有此类押注的玩法,比如答主就参与过的一种玩法:&br&发牌之前押注者自己叫一张10点以下的牌(比如红桃9),并摸到那张牌的人同输赢。&br&这样的押法,押注者策略正确可以获得0以上的收益期望:那就是叫7点&br&理由很简单:断7的牌更大概率有较多的小单张、小对子,押注者叫7点,说明被押注者不会是断7的烂牌,获胜的概率显然也就大于均值了。
先说结论:(1)打牌四人不知道押注之人的情况下,这个玩法是公平的。(2)常见的押注方式,使得场上四人或多或少能够获得被押注人是谁的信息,有经验的玩家可以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从场外押注之人身上赢钱假使押注方式是这样的:ABCD四人打麻将,和牌后,E从一…
竞技麻将胡牌方法较普通麻将(各地都有自己打法)多很多。在打牌过程中根据“形势”而转变自己打法的情况也更多。简单说来,竞技麻将对选手的思维上“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数学(主要是算牌以及概率估算)的能力要求更高,因此降低了对运气的依赖程度。打个比方,江浙一带的“台头胡”(普通麻将)大约是五分水平五分运气,纯粹抽一张扑克牌比大小是十分运气,围棋象棋一类基本是9.9分水平0.1分靠运气,那么,竞技麻将大约就是8分水平2分运气。&br&&br&我由于和德国某地麻将协会主席有些私交,加上本身数学能力较好,从小在父母长辈的熏陶下对麻将也有一定兴趣(从小玩到大),所以到德国后迅速上手了竞技麻将。期间也参加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比赛。我的经验是,成绩较好的麻将选手大多是是青年人和中年人(这点和思维能力,计算能力)有关系。&br&&br&比如我参加的2014德国麻将锦标赛上,得冠军的是来自我们俱乐部的40岁的Michael Zahradnik.
他在之后的第五届欧洲竞标赛上也夺得了个人第二名的好成绩。&br&&br&&br&图一:德国锦标赛颁奖:Michael Zahradnik(中间)获得第一。左边那位是中国MM Chen, 勇夺第二,为华人争光了。&br&&im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src=&/ae8e798f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ae8e798f8_r.jpg&&图二:本人这次比赛成绩一般,不过胡了一副本次比赛所有选手胡牌中最大的一副牌,当时好多人围过来拍照了。字一色+小三元+自摸 434番。赛后专门给我发了个胡牌最大的奖杯(算安慰奖?)&br&&img src=&/2e7e9bb2ddf55cc7d844cb38a3a92d55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2e7e9bb2ddf55cc7d844cb38a3a92d55_r.jpg&&&im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src=&/76cdcfc0f3aa3b610b5ba64fa8ab639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76cdcfc0f3aa3b610b5ba64fa8ab6397_r.jpg&&
竞技麻将胡牌方法较普通麻将(各地都有自己打法)多很多。在打牌过程中根据“形势”而转变自己打法的情况也更多。简单说来,竞技麻将对选手的思维上“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数学(主要是算牌以及概率估算)的能力要求更高,因此降低了对运气的依赖程度。打个…
谢邀。&br&&br&&a data-hash=&fbd74c3bcd86b946baf58& href=&///people/fbd74c3bcd86b946baf5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林轩宇& data-tip=&p$b$fbd74c3bcd86b946baf58&&@林轩宇&/a& 的高票答案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参加麻将比赛的一般不是日常生活中很会打麻将的高手大叔大妈? - 林轩宇的回答&/a& 写得非常好,包括其他很多答主也提到大叔大妈们的真实水平,这些我都非常赞同。但技术水平貌似只是大叔大妈们很少参加麻将比赛的一个非常次要的理由,这里我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br&&br&&br&&b&★首先,「不问有没有,就问为什么」系列。&/b&&br&&img src=&/b1e3d4a6e5edf7cf633305_b.jpg& data-rawwidth=&330& data-rawheight=&2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0&&世界冠军焦女神镇楼。&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FSWHDj_Gx8Pw9tL7df5g2dD9pJYfAUILuKanbN7T57ocsnz_NTn0WFDGCxD266Aol6GVu0hBlzyWIAYqQ1fG8q&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焦灵花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事实上,从 1998 年体育总局颁布国标麻将规则,全国开始举办竞技麻将比赛起,大大小小竞技麻将赛事的参赛人员&b&大多都是&/b&「日常生活中很会打麻将的大爷大妈」,50 岁以上的参赛者比例一般都在 &b&80% 以上&/b&。我随手找了一张今年牌王赛大师赛的图片,来体会一下这些人是不是你想象中的「大爷大妈」:&br&&img src=&/108a6ae435f73d7e90e75f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6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然而,正如其他答主所指出的那样,大多数大爷大妈们和真正的高手们&b&在技术上是存在差距的&/b&(当然也有少数像焦大妈这样的一流高手)。所以在麻将大赛上夺冠的人通常年龄都在 50 岁以下,这可能会给你造成「参赛选手都是年轻人」的错觉,但事实并非如此。&br&&br&&br&&b&★那么为什么你周围认识的那些大爷大妈们没有参加比赛呢?&/b&&br&&b&主要原因是他们压根就不知道有比赛。&/b&&br&&br&今年是各种麻将大赛井喷的一年,在余下的几个月里,还有至少十余项国际级别的麻将赛事将要举办。9月初在青岛有青岛麻将协会和国际麻将联盟(MIL)共同举办的首届世界麻将运动会&b&中国区选拔赛&/b&,在上海有标榜麻将运动协会举办的&b&竞技麻将精英邀请赛&/b&,10月底在海南三亚有最重量级的赛事——国际麻将联盟(MIL)举办的&b&世界麻将运动会&/b&(WMSG),11月在济州岛,12月在澳门,也有国际级别的麻将赛事……&br&&img src=&/a4ef5b734c0b55ba576d7_b.png& data-rawwidth=&240& data-rawheight=&23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0&&&br&请问,以上这些赛事,你周围的大爷大妈们知道吗?都不知道,何谈参赛?&br&&br&说到为什么麻将赛事的宣传力度不大,这还真不是主办方的问题,主办方还巴不得全国人民都知道有麻将比赛呢。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竞技麻将目前没有被国家承认为&b&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b&,说白了,&b&竞技麻将,还是一个处在灰色地带的项目&/b&,说多了都是泪。&br&&br&&a href=&///?target=http%3A//www./n16/n/n363.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关于重新公布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的通知&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上面是体育总局官网链接。竞技麻将,曾经在 1998 - 2002 年间位列这一表格之中,之后由于一些不能说的原因被撤出。因为麻将本身很敏感,失去了体育总局的支持,麻将的竞技化与正规化四处碰壁——正式的国家协会无法建立,相关产业无法实施有效管理,&b&比赛几乎无法宣传&/b&&b&且赞助不多&/b&……我个人一直以来的梦想和目前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b&推动竞技麻将的竞技化、职业化、正规化、产业化&/b&,我和与我怀着同样梦想的同小伙伴们正稳步走在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上。相信在未来,麻将赛事能有更多报道,能有更多人关注,能有更多人参加,我们正为此而努力。&br&&br&&br&&b&★即便大爷大妈们知道有这些麻将比赛,他们会报名吗?&/b&&br&&b&不会,因为这些比赛的规则和他们日常玩的不一样,很多人对比赛也没有兴趣。&/b&&br&&br&目前国内的竞技麻将比赛几乎都是采用 1998 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b&「国标麻将」&/b&规则。&br&&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XqJ8xcbLavHgis1C8lBjxXLLfE6Lju4VPiyBso-RcTZu-PDsDePl4lzB01DFhx6_0oVr8SGqs3aDtnt-Gx95R_&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国标麻将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国标麻将属于竞技麻将的一种,有 81 个番种,8 番起和(手牌有 8 番才能和牌,不能随便和),相比各种规则简单、番种不多的地方麻将,其对手牌的计算有着更高的要求。&br&&img src=&/9bb59bee80f3e2f6fa56a89eca79fa2e_b.jpg& data-rawwidth=&879& data-rawheight=&5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9& data-original=&/9bb59bee80f3e2f6fa56a89eca79fa2e_r.jpg&&&br&即便日常生活中的大爷大妈们打地方麻将是高手,打国标麻将可能就完全不行了。别说大爷大妈,就算是打竞技麻将的高手,比如曾经夺得过牌王赛冠军的选手,你让他去打一个他完全没接触过的地方麻将,也至少需要个&b&百八十圈的学习和适应的过程&/b&。更别说只会打地方麻将要学习竞技麻将的话,几乎是要从头学起,不花个&b&一两年的功夫&/b&根本不可能出师。&br&&br&打地方麻将的高手大爷大妈们肯&b&「浪费」一两年的赚钱机会&/b&,去学习国标麻将吗?&br&&br&目前参加麻将比赛的人员,多是来自国内地方麻将协会和俱乐部,如北京方庄智力麻将运动俱乐部、天津麻将协会、青岛麻将协会,以及网络麻将比较大的门派,如标榜麻将运动协会,盛殿麻将等等。说白了,多是&b&「竞技麻将圈」的圈内人士&/b&,平时就以打国标麻将为主,一般较少赌博。竞技麻将圈正如前文所说,发展扩大面临诸多阻力,所以还比较&b&小众&/b&。真心想学习竞技麻将,参加麻将大赛,不妨先找到组织吧。&br&&br&此外,&b&并不是所有人的心态都是「运动员」,都是奔着「竞技」去打麻将的&/b&。打麻将的人更多是&b&「娱乐派」&/b&和&b&「赌徒派」&/b&——请注意,这三类人对麻将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赌徒派的目的是为了赢更多的钱,对手水平越弱越容易赢钱,所以他们愿意&b&不断找更弱的对手打牌&/b&。娱乐派们(这一派可能人数最多)打牌是为了图个乐,一般愿意和熟人玩玩。竞技派打牌是为了分出高下,总愿意挑战更强的对手。&b&只有竞技派才会有动力去参加各种比赛&/b&。&br&&br&&br&&b&★看起来很会打牌的大爷大妈们实力真的很强吗?&/b&&br&&b&不一定。&/b&&br&&br&麻将是一个&b&对抗&/b&的游戏,对手总能赢的原因除了对手确实很强以外,更大的可能是——自己太弱了。竞技麻将和地方麻将对牌手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差很多,这个问题其他答主已经说得很详细了,具体可以参见:&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参加麻将比赛的一般不是日常生活中很会打麻将的高手大叔大妈? - 林轩宇的回答&/a&&br&&br&另外这两位说得也很精要:&br&&blockquote& @王毅:自认为会打&大众公认会打&行业顶尖人士公认会打的区别&br&&a data-hash=&bfe7f9abcbcadda00f11019f& href=&///people/bfe7f9abcbcadda00f11019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陈京& data-tip=&p$b$bfe7f9abcbcadda00f11019f&&@陈京&/a&:为什么能参加中国象棋大赛的一般不是日常生活中很会下象棋的高手大叔大爷?&/blockquote&&br&我在此就不赘述了。&br&&br&&br&&b&★如果你周围的大爷大妈或者你自己对自己的麻将水平很有自信,又想学习国标麻将,苦于暂时找不到组织,怎么办?&/b&&br&&br&推荐目前国内最专业的竞技麻将平台——&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国标麻将&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907f0fec9b264b1b8fae82e00d326e45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907f0fec9b264b1b8fae82e00d326e45_r.jpg&&如果能在这个平台上&b&和牌率达到 25% 以上&/b&,基本上算是会打牌了。来试试吧。&br&&br&另外麻将赛事信息可以关注这个公众号,基本算是国内最专业的竞技麻将传播平台了。&br&&img src=&/bdda282bc61a75b87c48410_b.jpg& data-rawwidth=&258& data-rawheight=&2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8&&
谢邀。 的高票答案
写得非常好,包括其他很多答主也提到大叔大妈们的真实水平,这些我都非常赞同。但技术水平貌似只是大叔大妈们很少参加麻将比赛的一个非常次要…
学习过一段时间的科学麻雀,不请自来&br&&br&其实吧,我不认为打麻雀打得多的大爷大妈们牌技会有多高,日常打打麻雀娱乐一下得了,参加比赛就得被吊打&br&&br&打得多,不代表一定打得好,不学习,只依靠所谓的经验,打上一百年都不会有什么长进,麻雀不是依靠经验的游戏,而是依靠计算和概率的游戏。&br&&br&大爷大妈们打麻雀,图的就是个乐子,断然是不会总结经验,研究理论的,即使有了“这次打某张牌放炮了”,“那次打某张牌然后别人点炮了”这种经验,也无法转换为战斗力,因为他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这次和了,那次没和,但是全然不知道为什么和了,为什么没和。&br&换句话来说,大爷大妈打麻雀,打完后也不知道打得对不对,不知道应该怎么打才是对的,只能根据过往的经验,大概总结出一些类似于“幺九先走,多打熟张”的口诀,实际上还是在原地踏步,无甚长进。&br&&br&真正打竞技麻雀的人是怎么做的呢,他们对于每一盘对局,都会在赛后回看牌谱,反思自己哪儿有失误,计算自己是不是打出了最优的一打,是不是误判了对手手牌的大小和听牌状况,为什么会误判,是否有考虑到各种可能性。在每一次的对局过后,他们都能找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并通过事后的计算,找出正确的解法,这才是真正的“经验”&br&所以与大爷大妈不同,竞技麻雀的牌手们知道自己哪一步打得不对,知道怎么打才是对的,并朝着“打得对”的方向努力进步,这就把经验转化为了战斗力,麻将水平才能日渐提高。&br&&br&顺带一提,很多人认为打麻雀就是看运气,随便打打就差不多了,但其实打麻雀和下棋挺像的,每一步都需要深思熟虑,考虑到前后几手的变化。下棋需要“打谱”,研究在各种情况下,高手们为什么要这么走,有什么好处,如何破解。而打麻雀也有类似的训练方式,就是“何切”,意思是“打哪一张好”,研究对于每一种手牌,打掉哪一张的得分期望最高,如果其他人已经听牌,自己打掉哪一张的放炮期望最低。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把这一点做好的人,在日本麻将的领域里已经可以排到前10%的位置了。正如常下棋的大爷下不过职业棋手一般,常打麻雀的大妈也是打不过竞技麻雀牌手的。&br&&br&最后安利一下日本麻将,这是世界上两大成体系的麻将之一(另一为国标,也有一说是三种,再加上一个“中庸麻将”),具有番种较少(相对于国标),易于上手,强调防守,网络平台完善,受众众多的特点,对于新手培养牌感(也就是上述“切牌”的技术)比较有利。目前已经有了以统计和计算为基础的“科学麻将”理论,也有了供爱好者们互相切磋,评定段位的“天凤”网页在线对战平台,如果想深入了解可以看下面这个回答&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系统地学习麻将? - 段昊的回答&/a&&br&&br&目前日麻常用的天凤平台上有独特的段位制度,一般认为如果能打到特上,就说明这个人比较会打麻将,在切牌这一点上基本不失误了,这大概占所有日麻玩家的10%,而如果能打到最高的“凤凰”级,那么说明这个人已经是日麻里那1%的顶尖玩家了。建议各位亲们给身边的麻将高手们安利一下这个平台,所谓手下见真章,是骡子是马咱大可拉出来遛遛。
学习过一段时间的科学麻雀,不请自来其实吧,我不认为打麻雀打得多的大爷大妈们牌技会有多高,日常打打麻雀娱乐一下得了,参加比赛就得被吊打打得多,不代表一定打得好,不学习,只依靠所谓的经验,打上一百年都不会有什么长进,麻雀不是依靠经验的游戏,而…
谢邀。很好的问题。&br&&br&理论上讲,确实存在最优解。但问题在于这个&b&最优解很难精确计算出来&/b&。&br&&br&根本原因在于&b&给麻将建模几乎是不可能的&/b&,麻将的条件除了题主提到的手牌、场况以外,还有&b&对手的技术水平&/b&,这个是最难确定的变量。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同样的平和 nomi 的完全一向听的手牌,同样的 12 巡、无人副露、无人立直、场上一张 dora 没见的场况,我摸到一张没用的生牌,在凤场我肯定偏向于缩——因为更大的可能是有人已经在默听平和或者断幺 dora3,但在般场我肯定毫不犹豫打出——因为更大的可能是这帮小白牌效率太差,大家都还没听。&br&&br&由于对手的技术水平很难量化,所以对手的手中是否有某张牌的概率往往是无法精确计算的,导致牌山剩余的牌也是无法精确计算的,对手即将会打出的牌更是无法精确计算的。所以给麻将建模几乎是不可能的。&br&&br&即便如此,通过&b&简单的逻辑推理与粗略的数据统计&/b&,我们依然可以得出某些手牌在某些场况下,&b&A 选项明显优于 B 选项&/b&。比如在没有明显相关牌损耗的场况下 34488p 应该打 4p 而不是 3p 听牌——这个是纯粹占优,听牌数多,是推理得出的,比如平和 dora1 的手牌在平场下即立直明显占优——这个是统计得出的结论,有显著性差异。&br&&br&那些 A 选项 80 分,B 选项 20 分的抉择,我们通常通过推理或统计就能得出结论。但那些 A 选项 51 分,B 选项 49 分的抉择,通常&b&逻辑推理派不上用场,用粗略的模型误差又太大,也得不出可信服的显著性差异&/b&,这时候选择 A 还是 B,我们一般就称之为&b&牌风差异&/b&。 &br&&br&但请注意,A、B 孰优孰劣是&b&客观存在&/b&的,只是我们&b&无法计算&/b&而已。那么为什么技术水平相近的两个人有可能牌风差异很大呢?我们假设 A 选项是立直, B 选项是默听,有的牌手的牌风偏好立直(比如我),一碰到这种 51 分和 49 分的抉择,就都选择立直。但其实有的时候立直是 51 分,有的时候立直是 49 分,&b&打很多场下来,我和都选择默听的人成绩可能没有太大差距&/b&。但究竟哪个立直是 51 分,哪个立直是 49 分,我是&b&无法计算&/b&的。&br&&br&总而言之,那些 80 分和 20 分的抉择,或者说能通过推理和统计得出结论的抉择,选了 20 分,这就是失误。那些 55 分和 45 分的抉择,或者说无从推理,统计又没有显著性差异的抉择,选哪个就是牌风问题了。&br&&br&在日本麻将中,一个很好的判断某个何切问题是技术问题还是牌风问题的简单标准是:&b&只看凤凰打者的答案&/b&。如果凤凰的回答有&b& 80% 以上都是一致&/b&的,说明这个问题是个技术问题,相应回答是最优解。如果凤凰的回答都比较分散,说明这个问题是个牌风问题,相应的比较集中的几个回答都可以。&br&&br&逛贴吧的时候,知道哪些 ID 是凤凰,哪些 ID 是自以为是的小白,非常重要。
谢邀。很好的问题。理论上讲,确实存在最优解。但问题在于这个最优解很难精确计算出来。根本原因在于给麻将建模几乎是不可能的,麻将的条件除了题主提到的手牌、场况以外,还有对手的技术水平,这个是最难确定的变量。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同样的平和 nomi 的…
手机不好码字不好说概率,主要还是看离哪个役种更近做起来更容易。&br&&br&当不靠在10张或以上时,一般考虑不靠;&br&当手牌好型搭子足够且只有一对字牌考虑无番;&br&当三元牌和风牌各有一个对子且三色较全考虑五门;&br&当一色较多考虑染手;&br&另外有四对时可以考虑碰碰和七对;&br&当手里有连风对子时可以考虑碰出后凑番;&br&手牌饼条较多时可以先保留白期待推不到;&br&另外处于中间情况(比如只有一对客风字+两张三元牌)结合场况自行判断。&br&&br&火警说过,一上手要立刻判断是否留字,只要不是不靠,五门,七对,染手,无番,推不倒等,一般都会先切字牌。&br&如果确定不要字,一般先切风牌和三元牌中孤张数较多的,两者平衡切出,保证万一摸入未舍出的字牌入还有五门这个退路。一般来说,国标中因为五门齐、推不倒、绿一色、双箭刻、大小三元等番种均需要三元牌参与,而三元牌只有三种,因此三元牌的需求量会比风牌更大。因此当确定不要字牌且两种字牌数量相当,先切三元牌,按白、发、中的顺序切出,避免他家利用。至于风牌的舍牌顺序,个人一般习惯按照客风、场风、门风、连风的顺序切出。&br&&br&好吧,为了回复楼下,于是取匿了,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讨论。
手机不好码字不好说概率,主要还是看离哪个役种更近做起来更容易。当不靠在10张或以上时,一般考虑不靠;当手牌好型搭子足够且只有一对字牌考虑无番;当三元牌和风牌各有一个对子且三色较全考虑五门;当一色较多考虑染手;另外有四对时可以考虑碰碰和七对;…
相:省视也。&br&没啥事,只坐着看,&br&跟相面算命的是不是差不多?&br&所以戏称相公。&br&&br&以上是说给西南官话以外的人。&br&&br&相,念去声时,&br&在西官中就有“干gan1看着”的意思。&br&常用词:相起、相到起。&br&起和到起相当于普通话的“着zhe”。
相:省视也。没啥事,只坐着看,跟相面算命的是不是差不多?所以戏称相公。以上是说给西南官话以外的人。相,念去声时,在西官中就有“干gan1看着”的意思。常用词:相起、相到起。起和到起相当于普通话的“着zhe”。
第三次增加-- 很多人评论或私信与我讨论这个问题,我也有了一些新的看法,有人能从单纯竞技类棋牌获得乐趣,有人只能从金钱的流转取乐,对于棋牌类的心态不同,对待这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不以偏概全,也不要以多强求少。有社员问我为什么不打带钱的麻将或者地方麻将,我的答案便是,我建社团的目的本身也不在于提供一个让所有爱打麻将的人来打麻将,而是在于让喜爱竞技麻将的人不用单纯为了打麻将强迫自己在学校打或带钱或不带钱的地方麻将,甚至即便是这样也要冒着被抓到有处分的危险,我的目的是提供给这些热爱着竞技麻将的人一个合理而单纯的平台,借这个平台能更精进自己的技术,找到乐趣,找到更多的朋友。&br&&br&第二次增加-- 社团已经建立成功,目前运行状况良好,由于暂时不需要太多资金也就还没有考虑赞助的问题,社员们不乏一些水平较高的选手。再次感谢各位的支持!&br&&br&第一次增加--如今复旦大学的麻将部运行状况良好,而我也在筹办我们大学的竞技麻将社,对于社团的资金来源和活动运营等方面有一些不甚明了之处,希望得到来自各方面的评价,谢谢!&br&&br&-------------以下是原答案&br&先说明一点,&b&我从未,也从不打算以任何形式、任意数目进行赌博,无论是麻将,扑克还是桌游。&/b&&br&&br&以下表达个人看法&br&麻将在大部分,或者说绝大部分的中国人眼中,都是和赌博分不开的,这也与麻将兴起的历史一般,始终伴随著钱的交易,仿佛不带钱的交易就会让人打不起精神。这是为什麽呢?想来是由于在多数人的心目中,麻将还是一个纯靠运气定输赢,故而充满赌博色彩的游戏,不进行赌博就失去了游戏的意义。对此我并不认同,但是表示可以理解。我在最初接受麻将相关的时候是在小时候和家裡人打,规则是最简单的碰碰和,放炮2元,其他人1元,自摸各2元,大明杠、小明杠1元,暗杠2元。但是为什麽说这不是赌博,因为在开局前家长给每家25元,输完为止,结局无论输赢,这些钱还是要上交,以备下次再打。&b&事实上,这裡的钱就不是赌博的赌资了,而是一种计分的工具。&/b&&br&而与此同时,竞技麻将正在悄然兴起。我在高中二年级接触了国标麻将,并和几个小伙伴们一起学习,但是并不是很系统。我们几乎每个週末都会组牌局,不计分,也不赌钱,依然是玩的不亦乐乎,以至于上课还有时不听课,打纸牌麻将。。。(捂脸)当然到了高三在上课时打麻将的行为就非常少了。到了大一的时候,我们当时一起学国标麻将的同学中的几个和我一起开始学习日本麻将,大部分的麻将交流都是在网上,完全免费,有很完善的段位系统,相互之间也不涉及任何金钱上的赌博。&br&竞技麻将不同于赌博麻将,在我看来&b&适度进行竞技麻将反而是一种对思维、思考方式以及智力上的一种提升。&/b&同学曾经这样评价&b&:“以麻将发明国自居却把赌博的麻将作为主体,难怪在世界比赛上只能拿到37。麻将应该是年轻人的竞技游戏,而不是中老年人的娱乐或者赌博工具”。&/b&&br&一定程度上同意这句话,但是毕竟麻将成为一种娱乐工具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流行,如果说禁止也未免太过于专横。但我仍然,强烈的抵制赌博麻将,尤其是那种有可能会使人输掉身家性命的那种性质恶劣的赌博麻将。查阅相关资料时看到有一种自动麻将桌,可以控制来什麽牌不来什麽牌,我认为这就是属于那种&b&性质极其恶劣,且必须遭到取代&/b&的麻将。可以得见这种麻将桌流到市场必然会在赌局中使用。而在这过程中又会有多少人受到欺骗?&br&我希望未来中国的麻将能走上去赌博化,专业化,竞技化的道路,喜爱竞技麻将的人也不仅仅局限在我们这个圈子,当有一天学习麻将的人接触到的麻将都是完全不掺杂任何赌博元素的麻将时,我相信麻将将会不再像今天的麻将那样饱受诟病。&br&&br&以上 本人邮箱
第三次增加-- 很多人评论或私信与我讨论这个问题,我也有了一些新的看法,有人能从单纯竞技类棋牌获得乐趣,有人只能从金钱的流转取乐,对于棋牌类的心态不同,对待这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不以偏概全,也不要以多强求少。有社员问我为什么不打带钱的麻…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br&&br&好吧,其实上面的答案是晚上睡觉了随便答答的。本人是国标玩家,所以其实摸到8个花如果不和&br&确实没什么卵用。233333。如果和了。能加个8番, 说大不大说小不小。&br&&br&但是讨论一下摸到8个花事件本身,还是很有意思的。&br&其实摸到8个花绝绝壁属于小概率事件,非常小概率。基本属于麻将游戏中几个非常难得的,可能打一辈子麻将都不会碰到的事情了。&br&&br&以我为数不多的打牌经验来说,基本自己是没有见过别人摸到过8个花。然后我统计了一下闪麻平台里5万多次对局,只出现过一次有人摸到了8个花。而且碰巧那个人还和牌了。&br&&br&&img src=&/51e34bbb8e6d7b9fb93398_b.jpg& data-rawwidth=&1521& data-rawheight=&10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21& data-original=&/51e34bbb8e6d7b9fb93398_r.jpg&&&br&&br&我写过一个程序来模拟&br&如果最理想状态下,就是大家也不和牌,然后摸了就打,摸花就补,我模拟了10000次摸到8只花的情况大概期望是。&br&但是实际这只是理想的情况。其实大家还是要和牌的。按照国标平均 13寻以内和牌的来计算的话。模拟10000次的数据是 49500左右。&br&起手就摸到8个花大概是500W数量级的概率&br&&br&所以能摸到8个花,就当做中大奖一样的体验吧。&br&&br&顺带安利一下自己的国标平台,目前未发现算番bug,按照竞技的要求来,打满16圈。有科学的段位评级系统。欢迎喜欢打国标麻将的教练来试玩&br&官方网站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官方QQ群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好吧,其实上面的答案是晚上睡觉了随便答答的。本人是国标玩家,所以其实摸到8个花如果不和确实没什么卵用。233333。如果和了。能加个8番, 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讨论一下摸到8个花事件本身,还是很有意思的。其实摸到8个花绝绝壁属于小…
之前在火警那篇欧锦赛的答案下,也有人问类似的问题。我整理下,在这里作一点相对系统的说明。&/p&&br&&p&
说起麻将竞技选手,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你们这种职业水平的人,如果到地方麻将馆,或者跟身边不是职业选手的普通亲朋好友打麻将,岂不是可以赢钱赢到手抽筋?虽然麻将带有一定运气或者配合,但是理论上来说,职业选手的水平是远远在普通人之上的。那么为何不能以此为生?比如专门去正规麻将室跟人打牌赢钱之类的?&/p&&p&
这个问题应该很多人都想过,我的很多朋友们也都问过我。有时简单的解释一两句,他们还是不太相信,或者没有全信,总会提出些新的疑问。所以也就想到在这里跟大家科学、系统的解释下,也算是消除大家对“竞技麻将”的一点点疑惑。&/p&&p&
首先声明:根据我国法律,赌博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行为。&/p&&p&根据司法解释,“以赌博为业”是指经常进行赌博,以赌博获取钱财为其生活或者主要经济来源的行为。所以所谓“打麻将月入上万”作为经济来源,是违法犯罪行为。我们要坚决抵制。&/p&&p&
我们在这里只是理论探讨下,如果一个竞技选手,业余和亲戚朋友以娱乐为目的,在私人场合,进行“带有少量财物输赢”的麻将牌局的话,每个月有没有可能“月入上万”呢?&/p&&br&&p&
我们假设有一位职业麻将选手,业余打麻将平均每个月赢10000元,那么他要怎么打?每天打多少局?打多大的麻将呢?我们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分析一下:&/p&&p&
假设有这位竞技选手,和一般人打16局麻将(也就是一个全庄战,从东一局打到北四局),先不算钱,计算和牌得分的话,最后有35%的牌局能够得分第一、有30%得分第二、有20%得分第三、有15%得分第四。得分第四其实就是负分,也就是输钱了。虽然他是职业选手,但是也是有可能输的。&/p&&p&
参考天凤平台和闪麻平台,能打出这个数据的选手水平已经很高了,如果在天凤400局有这个数据,那么他应该至少有六段的水平。&/p&&p&
那么这个比率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假设每个全庄战1位+100分,2位+50分,3位-50分,4位-100分。那么这位选手每打16局的平均收益为:&/p&&p&
100×35%+50×30%-50×20%-100×15% = +25(分)&/p&&p&
16局麻将,也就是一个全庄战,使用自动麻将机打牌的话,大约是两个小时的时间。假定他每天好像上班一样打8个小时,那么他要打4个全庄。&/p&&p&
平均每天4个全庄的收益为:&/p&&p&
25×4 = +100(分)&br&&br&
如果他一个月收入要达到10000,那么每个月除去双休日,打牌22.5天,每天大约需要收入:&/p&&p&
10000÷23 = 444.44 ≈ 450(元)&/p&&p&
也就是说,每天需要赢450元,根据上面的计算,每天100分 = 450元的话,也就是1分4.5元。&/p&&p&1分4.5元是个什么概念呢?以国标麻将为例,每次和牌至少8番起和,加上底分8分,每次和牌的得分至少是:&/p&&p&
8+8×3 = 32(分)&/p&&p&
换算成钱就是:&/p&&p&
32 × 4.5 = 144(元)&/p&&p&
这是个相当高的比例,每局和牌都有约150元的收入。这么大的比例,运气不好的时候,4个全庄打下来,一天输钱可以轻松破万,放在某些地方都可以算赌博罪了。大多数人都不会打这么高的比例,也没有多少人会和亲戚朋友打这么大比例的麻将。&br&&/p&&br&&p&
而且这个模型相当理想,有以下问题均没有考虑到:&/p&&p&
1. 如果在麻将室打,一般都是赢了的人付服务费或者茶水费,这要从收入里面扣除;&br&
2. 比例这么高的麻将,一般不会和陌生人之间打。大多数时候是应酬需要,或者和亲朋好友之间才会这么打。朋友之间很少有人能陪你这么一直,然后一直输给你的;&br&
3. 如果是有陌生人参与的牌局,在一个地方连打3天,原本陌生人现在也都知道你是“高手”了,谁会过来傻乎乎的跟你打牌啊?&br&
4. 即使是“高手”也不是每局必赢,很多时候会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短期收入会有波动;&br&
5. 小地方大家都打得小,每局下来赢不了几块钱;大点的地方——比如你去赌博合法的澳门等地方——我不相信没有高手镇场子,出千也好,其他手段也罢,不会让一个人一直能用这种手段捞钱的,哪怕那个人真的没有出过千。&br&
6. 如果遇到有人出千呢?按笔者浅见,按规则打麻将的麻将高手,在出千面前完全不值一提。这已经是另外一个领域的事情了。有人一局能打出5个白板,也有人能自由的把手牌和牌墙在你不知道的时候交换,这是麻将理论和计算无法战胜的东西。&br&&/p&&p&
麻将是个零和游戏,不会产出钱。你赢多少别人就输多少。打麻将“月入上万”最困难的事情是,你需要有几个稳定长期能陪你打麻将的土豪,即使他们每月都会输成千上万给你,也会一直陪你打下去。&/p&&p&
所以,竞技选手打麻将“月入上万”,只是大家对未知领域的臆想,而现实社会中基本是不可能的。&/p&&p&
那么,最后的最后,如果真的你有那么一个朋友,有钱,愿意每个月跟你打牌,然后每个月输成千上万给你,&/p&&p&——说真的,你就嫁了吧。&/p&
之前在火警那篇欧锦赛的答案下,也有人问类似的问题。我整理下,在这里作一点相对系统的说明。 说起麻将竞技选手,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你们这种职业水平的人,如果到地方麻将馆,或者跟身边不是职业选手的普通亲朋好友打麻将,岂不是可以赢钱赢到手抽…
或许,我们不应该只从竞技的角度去理解这些规则,还应当参考它们的起源,即麻将还只是单纯的娱乐活动、社会交际的时候,这些规则或其前身,制定的目的。&br&&br&九种九牌:中国最早期的麻将,砌牌并非两张一墩,而是各砌(13+21),13张即各自的对家或由掷骰决定的某家的配牌,4*21张构成牌山。此规则造成了“配牌十三不搭”满贯役,与仅限于配牌、而非第一自摸时、不允许有幺九牌对子(即使难以和出,能碰出也有一定的符数,在未和了三人也要比较面子符数结算的当时,不至于极端恶劣)的“&b&九种幺九倒牌&/b&”中途流局:既然配牌是他家所码,拿到九种九牌者,或不无理由指出他家作弊的嫌疑。于避免玩家持极恶起手、了无趣味之外,该规则也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口水战,并在微小的程度上减弱作弊的影响。在配牌法改为成墩砌牌、掷骰开牌之后,该中途流局得到保留,并将宣言节点改为第一自摸、允许有幺九牌对子。之后,传到日本。&br&&br&四风子连打:由中国古典雀的“&b&一路归西&/b&”中途流局而来。在中国古典雀有起手四家均打西则流局的规则,后来扩大到“四(死)风连打”。窃以为,打牌是娱乐,兼有社会交际,讲究词汇的彩头和忌讳,这是无可厚非甚至理所当然的;这条规则可能与自风牌的消灭没有太大的关系。对于竞技而言,该中途流局当然是赘余。但我们并不能据此去批评早期的规则制定者。&br&&br&四杠散了:死(了埋进)棺(材就)算了(结)。(死んでお棺に入って終り。)是否由中国传入,答者不确定。仅在日本,此种流局的早期形态,不需要摸打第四杠,仅需四张相同的牌进行杠的发声,就可以宣告中途流局。质言之,此种规则的早期形态,与避免第五杠无牌可摸似缺少关联。即,该规则的创设,应以谐音忌讳为核心目的。当然,不可否认其避免第五杠的现实意义。&br&&br&四家立直:死家立直。为日本某日本麻雀团体创立。抛开名目上的忌讳不论,该规则的广泛传播,应当得利于,该规则避免了四家立直后的冗长的反复摸打。&br&&br&三家和了:由中国传入,用意大抵是避免铳家过于悲惨。三家和了本就是少见的事情,竟(由未放开截和之前的只支付一人)演变为某家(支付三人而)大出血的事态,似乎不太符合国人的心理习惯,那时的玩家们或许更愿意将此事变为共同制造了一桩事迹。对于现代日本雀而言,此规则还有避免牌局突然结束的意味。同样地,此点对于竞技而言也近乎不可理解,对于娱乐而言,却有着保护牌桌气氛的作用。&br&&br&总之,各中途流局的创设,多指向欢乐祥和的牌桌气氛;仅在其保留、选用、传播方面,或有竞技方面的考量。也正因为如此,在破除了所谓封建迷信之后的我们,才会较难理解这些有一定文化背景上的差异的规则;假使这些规则本就是为竞技而建立,我们恐怕反而会很容易地理解它们。
或许,我们不应该只从竞技的角度去理解这些规则,还应当参考它们的起源,即麻将还只是单纯的娱乐活动、社会交际的时候,这些规则或其前身,制定的目的。九种九牌:中国最早期的麻将,砌牌并非两张一墩,而是各砌(13+21),13张即各自的对家或由掷骰决定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4860 人关注
124 个回答
10728 人关注
103 个回答
3468 人关注
401 个回答
123 人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麻将胡牌牌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