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里面有一个叫博大的科研机构网站名称

电影评论是电影现象的追随者和引路人
&&&&&&&&&&&&&&&&&&&&&&&&&&&&&&&&&&&&&&&&
透过缭绕无边的白云,那里是层峦叠嶂的群山,峰顶覆盖的白雪在日照下融化,流入谷底的一潭碧水之间,炊烟人家拥揽青葱碧绿的草木,环抱春波荡漾的水湾,源源不断地演绎着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这些都是典型的电影镜头,它们常常座落在历史交接的地段,藏身于时代发展的高原,尽收眼底是酸甜苦辣的人生境界。就本质而言,这些美丽的画面不具有永恒性,只具有被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观众不断接受的历史性,也就是说只有当其被特定观众接受时才会有特定的存在。应该说,让特定的观众从这儿走进去很容易,但从里面走出来却很难。电影评论也就于此试图把看到的、找到的和想到的东西说出来,让人们在酣畅淋漓的沐浴中冲刷灵魂,若有所思,若有所悟……
不知是是羽化成蝶的冲动,还是凤凰涅槃的梦想;是激情涌动的爆发,还是激扬文字的渴望……长久以来,一批又一批的电影评论工作者前赴后继,乐此不彼,把阅读和重建电影世界的梦想寄托在各不相同的评论阐述上。这其中主要是一些科研机构、大学、智库,强势的新闻媒体,精英中根深蒂固的主流思想,浓厚的美学氛围,引领消费潮流的商品文化,同时也活跃着敢于创新与开放自由的草根话语……阅读的诱惑总是让人无法抗拒、无法拒绝,也无法回避,纷至沓来电影评论给人的感觉不管大江东去还是群山西来,不管是长篇巨制还是一介之微,不管是蓝蓝海水还是红红火焰,只要神韵所至充满流盼,都是一种空灵,一种新鲜,一种来自于电影的回声荡漾……
 对于电影的接受活动肯定要受制于影片范围的规定,同时也要受自身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就是说既要取决于电影固有的自身价值,也离不开审美主体的现实基础,这也就决定了电影评论必须具备文本诠释和精神领航这两大任务。所谓文本诠释就是在准确、透彻理解电影的基础上,以时代的精神激活文本价值,通过个性化的理解重建精神世界,使电影的资源转化为当代大众共享的人生智慧和艺术品味;所谓精神领航就是直面大众群体的精神需求,深刻理解当下生活的风云际会,并由近及远,注重将观众从此岸世俗世界引向彼岸的理想世界。需要强调的是,一切电影作品所描绘的现象与现实中的客体之间都存着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所产生的审美距离,对于观众来说有着难得的吸引力,但他们不会在看到“是什么”的阶段就停下脚步,当他们尝试着要进一步了解“为什么”的时候,电影评论便挺身而出地担当起了影片与观众之间建立对话关系的桥梁,不仅能够解析影片中蕴含的道德、社会、形式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能分辨期待水平和实际的审美感受经验。由于电影不可能与现实生活建立完全一致的对应,这种无地生根的开放性使它们能在不同电影评论过程中呈现出不同情景。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电影评论有没有把自己禁囿在主观的臆想里,而是在于是否能够对读者艺术经验产生影响,通过培养观众对世界的认识,改变观众对艺术的理解和社会态度,从而凝聚并实现着文本重释和精神领航的双重目标。
&&&&&&&&&&&&&&&&&&&&&&&&&&&&&&&&&&&
蓦然回首,已是光阴如风
&&&中国电影,这个崇尚东方文化的艺术国度,这个素来声称以博大胸怀海纳百川的艺术殿堂,连篇累牍地制造视觉梦幻的精彩神话,中国电影评论目不转睛地关注着她的漫漫成长,边走边看,边走边评,以其独辟蹊径、独树一帜的方式,挥毫书写着波澜壮阔的电影画卷,同时也在新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自我发展的生动轨迹。按照中国电影发展的历程来划分,主要包括新中国电影十七年的电影评论,文革时期的电影评论,新时期电影评论,新世纪新阶段的电影评论等四个时期。如果按照中国电影评论自身的发展还可以具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发阶段。这个时期主要是围绕《中华儿女》、《白毛女》、《我这一辈子》、《渡江侦察记》、《柳堡的故事》、《鸡毛信》、《上甘岭》、《天仙配》、《五朵金花》、《英雄儿女》、《青春之歌》、《李双双》等不同影片展开的,尤其是对“革命的正剧”或“革命的抒情正剧”等“红色经典”的评论代表了这一阶段的潮流,同时,也推动了戏剧化影片、史诗式影片、散文式影片和悬念电影等多样化的发展。第二阶段是自戕阶段。电影评论主要是在“三突出”的笼罩下进行的,几乎蜕变为政治概念的“简单演绎”,屡见不鲜的就是那些“高大全”的思想。那些原本憧憬艺术理想的影评人,那些原本想告诉人们更多美学道理的人们,他们在这个形同囹圄般的文化荒漠上,度日如年般熬过生命中最惨痛的岁月,饱尝从肉体到精神的各种摧残,甚至有的只是因为说了几句真话,被迫忍受家庭破裂、身心俱损,或遭受永无休止的追捕逃难。这些无法忽视的惨痛事实,使电影评论弥漫着晦涩、阴暗的气氛,并不时地袒露出肌体上遭受践踏的耻辱伤疤,拷问出世人麻木的灵魂,代表着理智的失落。但对《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等影片的艺术成就,也多少在评论的历史上留下明显的印记。第三阶段是自觉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中国向世界敞开了胸怀,随着美国、日本和港台地区等电影的鱼贯而入,激发了许多导演蕴蓄已久的创造热情,“春风又绿江南岸”,“直挂云帆济沧海”,他们突破旧有的框框套套,依照自己的风格开启了创作之路,造就了《小花》、《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春雨潇潇》、《沙鸥》、《小街》、《庐山恋》等一系列影片的脱颖而出,推动着中国电影人不断探索追求,尽可能地吸收中国本土元素和西方电影优点,希望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黄土地》、《霸王别姬》、《英雄》、《无极》、《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等便应运而生。尽管这些影片一路走来也是反响各异、褒贬不一,恰恰证明了电影评论的功不可没!试想没有电影评论的推波助澜,电影事业不可能如此突飞猛进。评论的自觉推动了创作的自觉,评论的有为造就了创作的有位。这个时期电影评论因此具有了狂飙突进的时代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使命意识。二十世纪70、80年代之交,在解放思想对个性与秩序关系进行认真理性反思的背景下,电影评论突然爆发了想要颠覆此前的一切价值的狂热冲动,一时间,“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推动着崭新电影美学的横空出世。二是具有强烈的人本意识。随着万能助手的叙事功能在电影中日渐被摒弃和中止,电影评论的视角也与以往有很大的变化,彻底改变了那种政治权威拯救艺术、故事代替人物的批评模式,让不同的人生、人性、生存和欲望进入评论的视野,并得到了接踵而至和入木三分的渲染和刻画。三是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电影评论解除了对叙事文学的沉重依赖而建立了独白的话语,不再专注山重水复的情节和悲欢离合的故事,也再不突出刀光剑影的冲突和欢声雷动的高潮,而是着力通过陌生化的思维方式解放被戏剧化电影的缝合体系所尘封的审美感性,特别在意那些别出心裁的场面调度、那些用线条、光线、对比形成有意味的构图,那些明与暗、光与色、近与远的影像造型,那些缓慢而又若有所思的镜头体现的“碎片”感觉。电影评论几乎直接把集体意识转向了个人经验,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个人化叙述和感觉化风格。四是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他们选择了忧患、寻根、乡土和都市的文化立场和观点,力图反映出与主流文化不一样的文化体验和关怀,体现出不同于却呼应着主流文化的伦理态度和价值观念。第四阶段是自律阶段。面对这样一个大众化、即时消费、多元化的新时代,中国电影评论虽依然不能摆脱被边缘化的痛苦挣扎,却时刻都有希望在社会正常秩序下成长的强烈冲动,面对崇尚消费流行文化的现代观众,应该说电影评论更加注意睁开眼睛看世界,更加注重对电影的现实思考。一是注重对生活化的积极追求。电影评论中曾经反复书写成长主题,一次又一次表现一群找不到精神家园而焦虑、困惑、迷惘、漂泊的失落心态,在这个时期电影评论的笔下焕发了生机,在主流社会中找到了可以皈依的精神憩息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核心价值观中获到了全新的诠释。二是注重对体验化的生命传达。透过电影久违的欢悦和健康的青春气息,跳跃着生命的节奏,充盈着饱满的激情,不断地向人们诠释或呈现出一个个美丽的人生和多彩的世界。三是注重对市场化的抉择取向。电影评论重新发现故事的完整、结局的圆满、常规的镜语、流畅的剪辑和亮丽的影像在市场上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注重研究好莱坞、港台娱乐片的成功经验,高扬商业卖点的策略,推动电影创作贴近观众视角、表现普通生活,自觉地把市场价值作为构成影片的重要元素之一。
&&&&&&&&&&&&&&&&&&&&&&&&&&&&&&&&&&&&&&&
让人喜欢让人忧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评论与中国电影在曲折的发展中的携手并行,热切地追踪并关注着电影现象的沧桑变迁,对电影的人文情怀、艺术理念和文化思考进行着如饥似渴的阐释,在历史岁月的脚步声中,渐行渐进地走向电影艺术的本质,推动着电影评论实现了革故鼎新的转变。
(一)从微观研究向宏观分析转变.。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包含着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物质形态是指电影的物质设备、表现手段、基本构成等;第二层次现象功能是指电影的艺术观点和美学主张等;第三层次文化观念是指基本的思维方式、人生体验以及哲学基础等。对于电影评论而言,首当其冲的要是从具体作品入手,逐层拨笋,层层递进,尽管来自于不同的角度,来自于不同的方法,但殊途同归于从“所指”层面奔向“能指”层面。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和观察视野的打开,许多研究者对这种评论方式已不满足,不断尝试着从一部作品延伸到一类作品,从一类作品延伸到一代作品,于是有人率先提出对电影导演的代际划分,从第一代到第六代再到新生代,并围绕着这个主线对不同时代导演的继承与创新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对第四代导演在电影艺术本性的探索上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充分肯定借鉴60年代国外现代电影的表现手法,使时空交错、闪回跳接、声画对位、变速摄影等得到了出神入化的运用,大大拓展了中国电影的表现领域,甚至还引发了对电影语言现代化的讨论。张暖、李佗于1979年3月在《电影艺术》上发表的《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被认为是第四代导演的艺术宣言。对第五代导演作出了“模仿大于创造,技术大于艺术、意象大于形象”的风格概括,他们发现第五代导演在叙事中特别在意于一种意境和意绪的营造,情节的冲突形式被情节的心理容量所代替,使观众感受到的不是故事的惊心动魄,而是生活流程中的情绪力量。影片中漂浮的文化符号都闪烁着审美理想的光泽,成了他们思考中逐渐清晰的注释。这种代际性的研究不仅从宏观的角度理清了发展的脉络,而且也为具体导演的风格特点提高了基本格局。
(二)从国内视角向国际视角转变。中国电影世界之旅,是以张艺谋、陈凯歌的名字所命名的艺术电影为先导的。继1987年张艺谋从西柏林电影节捧回金熊之後,1990年《菊豆》又开创了中国电影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之先例。1991年,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获银狮奖。1992年,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在迸发的喝彩声中荣获金熊。接着,谢飞的《香魂女》与台湾李安的《喜宴》比肩分享金熊。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凯旋戛纳,获金棕榈奖。此间,田壮壮的《兰风筝》于东京电影节夺魁;第五代女导演李少红的《血色清晨》、《四十不惑》、宁瀛的《找乐》、刘苗苗的《杂嘴子》相继在欧洲、亚洲电影节上参赛、获奖,上世纪90年代前半期,世界影坛仿佛成为中国电影恣意表演的舞台。中国大陆电影频频出线,与台湾、香港艺术电影彼此呼应,三岸互动,呈现出现前途无量,令人遐想翩翩的局面。随着这些影片的频频获奖,使得电影评论的视野不得从国内不转向国外,尽管他们认为这些电影原本是按照西方人的“消费需要”而精心设计、批量生产和有意兜售的,它们使民族欲望受到了后现代殖民主义文化的抑制和加工……这些批评虽有些偏激却不乏合理之处,至少说明他们已经是站到了世界的地平线上,这些是他们运用国际思维观照艺术的结果。尽管在接下来的深入研究中,他们也逐渐认识到事实也并不完全如他们所分析的那样,但有一点已十分明确了,那就是电影创作的外向型思维催生了电影评论的外向型思维。当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的时候,中国电影评论不能成为井底之蛙,要赶上世界潮流就必须成为弄潮儿,这客观上也为研究世界电影找到了新的能源和动力,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提振中国电影方面的评论文章更显得有份有量,这一方面让我们看到在世界电影体系中的中国电影类型,它对电影的时间节奏和空间魅力的整合,对电影修辞的更新,对人文价值的坚守,对中国电影观念走向国际化,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另一方面,更重要地是直接面对西方电影的最新发展,为中国电影知己知彼、出奇制胜奠定了坚实而丰厚的理论基础。
(三)从单一层面向多元形态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知识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欣赏的角度开始多样化,伴随着港台和西方大片的涌入,口味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许多影评人已不满足从单一层面对电影进行评论了,而是着力从中国电影土壤上去发现更为多元的因素,这种多元不仅体现在电影发展的相关因素,而且体现在电影生存的所有环节。中国电影评论不可能总是停留在故事性、趣味性、娱乐性乃至于探秘性上喋喋不休,更应该看到电影背后所存在的社会效应与商业利益的双重诉求以及诸多要素的角力与多重利益的博弈。许多电影评论已从作品延伸到产品进而发展到商品,他们发现电影制片厂和影院之间配合还不默契,给电影的商品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经常是新电影刚一上映,市场上马上就会出现盗版光盘,甚至还没上映就已有“盘”在先了。中国光盘市场相对来说,市场化时间更长,流通体制更完善,所以当价格低廉的盗版光盘大量的流入市场的时候,自然就有很多人不愿意去电影院,反而乐意选择便宜的盗版电影。同样的,当正版光碟进入市场的时候,其销售空间早就被盗版挤压殆尽,使得电影投资方赢利举步维艰,无形中降低了电影的发展后劲。这些富有真知灼见的电影评论无疑击中时弊,但他们同时也没有忽略网络对所电影意味着的机遇和挑战。电影的正面宣传效果会借助网络来得更快更普遍,而对负面消息传播,速度也是相当惊人的,由于网络随意性太强,许多枪手也正是利用这一点进行投机活动。所以许多影评人认为,随着人类文化传播从口授时代、印刷时代迈入电子时代,中国电影人必须面对市场的新情况,掌握市场的新特点,解决市场的新问题,所以摔个交是正常的,何况是打个踉跄,想学习想发展,又不想交学费,哪有这等美事?只想享受结果,而不去经历过程,可能不行!为此,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优化中国电影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提出了许多建议性的意见。
(四)从创作主体向接受心理转变。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尧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认为一个作品即使印成书,在读者没有阅读之前,也只是半完成品。在中国电影评论中,同样把电影文本和电影作品当作了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电影文本是指编导创造的同观众发生关系之前的作品本身的自在状态;电影作品是指与观众构成对象性关系的东西,它已经突破了孤立的存在,融会了观众即审美主体的经验、情感和艺术趣味的审美对象。电影文本是以文字符号的形式储存着多种多样审美信息的硬载体;电影作品则是在具有鉴赏力观众的阅读中,由编导和观众共同创造的审美信息的软载体。电影文本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在,它独立于接受主体的感知之外,其存在不依赖于接受主体的审美经验,其结构形态也不会因事而发生变化;电影作品则依赖接受主体的积极介入,它只存在于读者的审美观照和感受中,受接受主体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结构的左右支配,是一种相对的具体的存在。由电影文本到电影作品的转变,是审美感知的结果。也就是说,电影作品是被审美主体感知、规定和创造的电影文本。电影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连串组接起来的镜头画面而已,它是在观众自己添补后才能形成色彩和情感,才能使那些镜头画面相应地活跃起来,一部影片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观众自己的体验。或者换句话说,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魔灵的手指,它只拨动我们脑纤维的琴弦和灵魂的音板,而激发出来的声音却与我们心灵相关。许多电影评论文章认为,观众在欣赏过程中虽应遵从电影预先确定的特征结构,但必须采取创造性的态度去“具体化”,通过观众的努力把不确定变为确定的,使人物、背景、事件因此充满了每次具体欣赏中所增附的主观性杂质,从这个角度看,影片只是一个物质成品,只有潜在的审美价值,只有在观众的理解和解释中,它才表现出实际的审美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人们对世界的把握和人性的认识日渐失去理论深度,物质排挤着精神,幻像代替了实在,中国观众的欣赏也开始从哲学的云霄转向了世俗人生,更关注生活中的普通人的故事,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困苦,以及这些小人物面对世界,所悟出的简简单单的生活道理,所遵循的平平常常的做人原则。电影评论仍然秉承一种世界观、哲学观来解释说明整个电影世界的传统,希望通过对凝重而苦涩的生存现实的体验,试图通过对电影中普通人的日常遭遇、心态和困惑的叙述,为观众提供那种哲学理性的欢乐和艺术感觉的激动。诚然,这是电影文化由来已久的传统,但是许多人没有发现外面的世界已经变了,产生电影文化的背景也变了,事实上电影评论并没有高高在上而是因为慢条斯理,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而落伍了,次第出现的困窘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们大致梳理了一下,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应该客观评价有时却做不到客观评价。电影评论是是以客观真实为原则,对许多成功的影片给予肯定无可厚非,这是对艺术规律的总结,但我们不能对有明显瑕疵的影片视而不见。电影批评是艺术进步的阶梯,但有质量、有水准和有影响的批评却寥若晨星,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家名流的批评更却难见于“风刀霜剑严相逼”。谢晋是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成就卓著的大导演,为中国电影事业建立的丰功伟绩有目共睹,但是多年经验的积累也使他形成了固定的套路,有人斗胆对他的影片模式进行一些概括,但没想到甫一出口,就遭遇群起而攻之,好像还没来得及把话说完,就很快在一片呐喊声中灰飞烟灭。严格意义上讲,这种大导演的情结是不客观的,甚至是不理智的,对谢晋艺术进行全面的总结,既是对艺术的尊重也是对导演的尊重,艺术上的探讨不涉及成就的否定,没有谁想去否定,谁也否定不了。创作和批评本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它们相辅相成地推动着电影事业的发展。其实中国并不缺乏伟大的作品,何以很难摘取诺贝尔奖桂冠,个中原因很多,但很重的一点就是缺乏伟大的批评,因为批评没有抓住中西方文化的最大公约数进行巧妙的美学摆渡,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文学的价值。同样,电影评论也不能重蹈覆辙,应该着力全面的建构,没有否定性的评论最终也不能实现肯定性的成长。
&&(二)应该对准焦点有时却对不准焦点。对于电影的评论,其本身的逻辑就应该是一个有内到外的过程,但是在我们所看到的许多电影评论对于形式热情要远远高于对内容的关注。这就有一个对电影本体认识问题,电影本体是载体、技术、符号和镜头吗?显然不是!电影的本体还是人,包括拍电影的人、演电影的人、看电影的人和不看电影的人,对电影中人的研究应该始终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但常常是这一点却被虚化了。对于第五代导演的阐述几乎汗牛充栋,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游走在影像和叙事之间,很少对人的精神历程作更为深入得研究,其实他们最大的成功还是在于对人的价值更独到的理解和更深刻的表现。
(三)应该得到认同有时却得不到认同。有观众曾问某电影评论家:“你的影评写得不错,但你能告诉什么叫范式、什么叫内模仿?”这个评论家正襟危坐地向人家作了很“专业”的介绍,那位观众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估计就是那种“你不讲我还清楚,你越讲我越糊涂”的意思,问题是我们可以对提问者作答,但我们不能随时向所有读者解释!电影是最大众的艺术,它的接受主体应该包括最普通的老百姓,因此无论是对电影的阐述和延伸都应该以他们为底线,但是我们常常超越这个底线,没有运用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而是充斥令人望而生畏的学术语言,尽管不乏真知灼见,但别人对此却置若罔闻。而一旦电影评论让人觉得好像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那么其结果也就只能是室内卡拉ok的自娱自乐了。
(四)应该拥有版面有时却没有版面。现在报纸、杂志太多了,令人眼花缭乱,可惜电影报刊日渐其微。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截止到2005年7月,全国共出版报纸1926种,其中日报955种,全国期刊9490种,主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文化三大类。在文化类中,电影刊物只占0.4%,这对于电影评论的影响是巨大的,没有版面何来声音,对于报纸而言更难有电影评论的立足之地,花絮报道淹没了整个文化版面。传统媒体这一头变得冷冷清清,但在网络世界那一头却热火朝天。这是一种时代的选择。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在转型时期,许多观众仍然郁结着浓厚的报刊情结,电影评论不能无视新兴媒体的魅力,同样也不能忽略传统媒体的价值,集体失语的结果必然导致集体的遗忘。
&&&&&&&&&&&&&&&&&&&&&&&&&&&&&&&&&&&&
期待世纪话语的新强音
每天我们走在城市里。地铁,塞车,汹涌人流。快餐爱情,电子无聊时代。我们品尝时尚、体验刺激、玩酷、扮潮,但我们还是想起多久没有看过一部电影了?日新月异的电影总能给我们带来甜美、温暖、惊喜和童话般的经典。这样说来,电影这个永远不老的天使,注定要永远回荡在电影评论的回音壁之中。在文化消费的时代实现电影评论的回归,我们固然需要期盼以往红红火火所带给我们的荣耀,但我们自身也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刻舟求剑所带来的必然是失落,把该抛弃的抛弃掉,把该重建的重建成,才能推动中国电影评论的浴火重生、生机再现。
(一)确立电影评论的大概念。大概念不是指电影评论从“我注六经”向“六经注我”的延伸,因为它们基本还是停留在传统载体上的文字表述,所不同的是在不同视角下看到的不同场景,或者说是不同的电影评论方式事实上仍体现着还原在同一个表达。电影评论的大概念要求我们在越来越走向开放的条件下,胸怀壮志、放眼世界,对于电影评论的方式不能仅满足于纸上、刊上,还要进一步延伸到屏上、网上,实现从为所能为,到为所当为,再到为所欲为的转变,这是历史逻辑的必然递进。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思维仅定格在传统的媒体上,那我们一定会认为电影评论声音是越来越弱,但是我们只要把概念稍一放大,就会发现电影评论的生命力是顽强的,那些原来被传统媒体拒绝的鼎沸人声已成功地移师网络世界,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这些评论已充分显示了及时、真实、多元、放射的特点,几乎成了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此我们怎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我们不仅要关注网络、参与其中,还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使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评论,共同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二)推动电影评论的大突破。在电影的经济流程方面,通过投资人制度、制片人制度和与院线制度解决了影片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问题,但是电影评论好像与此是脱节的,几乎都是事后拿捏,指点江山,这种纸上谈兵永远不可能走不出原地踏步的“怪圈”。诚然,电影评论的重点是电影作品,但电影是一门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的艺术系统,电影评论的突破点应该是更多地面向市场、面朝生产、面对观众,仅仅面对艺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都是导致电影结果的重要因素,当我们“深入虎穴”“取得虎子”以后,我们对电影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我们不成为专家也不可能了,或者说由于对电影的规律的把握使我们对艺术的评价更有权威性。试想当某一天有制片人说一定要请个评论家参加我们创作团队的时候,那么电影评论工作者就有希望了。这并不是我们异想天开,事实上在美国的电影评论家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影片的生死掌握在他们的笔墨之间,他们几乎是可以做到一言九鼎,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种权威体制的建立要靠压力、动力,还要靠努力和实力,对于我们来说,这段路程依然遥远,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三)凸显电影评论的大发展。电影评论能否大发展关键在队伍,队伍建设不仅包括专业人才也包括业余的影评人。我们十分怀念影评小组这样的形式,我们也十分怀念那种自由讨论的方式,我们更十分怀念那种橱窗式的电影点评,这些很好的机制虽都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早已成为昨日黄花,但是并不是说我们不能通过各种组织、协调和激励的措施,使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焕发出青春。我们觉得应该通过电影家协会的这个载体(江苏还有一个影视评论学会),把专兼职的影评队伍凝聚起来,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活动把他们积极性调动起来,向他们要思路,向他们要谋略,向他们要举措,向他们要成果,给他们源源不断的表现舞台。要像重视创作队伍一样重视评论队伍建设,要保护他们的热情,要重奖他们的成绩,要像电影百花奖和金鸡奖一样建议单独设立评论奖或着在其中增加电影评论奖。我们电影人首先要自己重视,电影评论才大有希望;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重视,奢谈别人的重视,能做的不去做,能争取的不去争取,要实现电影评论的新跨越是绝对不可能的。
(四)提升电影评论的大境界。电影评论的大境界就是不要醉心于自己往日的光环,要学会放弃自己所熟悉的体系和模式。实践告诉我们在思维方式上过度的自恋反而会束缚自己的手脚,不能够大有作为,只能永远重复过去的故事。大境界是来自大视野,要敢于把专注的目光从自己身上移开,投入到更为广阔的天地,时刻追踪世界电影评论的新潮流,尽情领略外面的精彩世界。大视野来自于大胸襟,对的、错的、正的、反的,都要敢于纳入到自己的胸襟之中,在辨别中成长,在融合中壮大,在建构中创新。大胸襟来自与大情怀,大情怀就是把电影评论当作一个大事业来对待,这个事业不是一个人的事业,也不是几个人的事业,而是我们大家的事业,是人人有份的事业,人人都有发言权,人人都有建议权,这才是电影评论绝代风华的全部内涵。对于中国电影评论来说,独到、精辟所发出的微妙美态与美感,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而一旦这种思考背后依附着这样一个庞大价值系统,电影评论就会不期然地多了一份或数份韵味,即便是你发现了哪怕一丝新意,那发自肺腑的声音不但为你的评论增光添彩,更能体现出电影评论阔大境界的坦荡之美!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研机构网站名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