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国人盲目追从去上海迪士尼乐园!!谈谈对未来的想法你的想法!

谁说上海迪士尼乐园是一大败笔?真相其实在这里!--百度百家
谁说上海迪士尼乐园是一大败笔?真相其实在这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这几天,一篇名为“一大败笔,上海迪士尼背后的真相令人震惊!”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
这篇文章声称,31年前,日本迪士尼动工建成,日方掌控着绝对的人事权、财务权和经营权和全部的股份处置权,不受美方所控制,享有着迪士尼带来的所有收益;而31年后,中国上海也建成了迪士尼,中方花了比当年日本三倍多的资金、一倍多的黄金土地,却只掌控了30%的财务权,而拥有绝对经营权的美方在上海迪士尼乐园将赚的盆满钵满。
文章更指出,美国人才是上海迪士尼幕后的大BOSS和最大的受益者,而上海的中方永远都只将是一个配角和打工者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小编认为这篇文章也未免太偏激了,谁说上海迪士尼就是一大败笔呢?政府和中方投资者在斥资迪士尼乐园这么一个巨大工程时,当然也是想到这一系列问题的,投资者当然看到了经营权、财务权的掌控问题,也看到了里面的商机和风险。不管怎么样,政府和投资方当然要比作者对迪士尼的脉络把控要清晰许多。
而且这篇文章的出发点和逻辑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下面小编对这篇文章的漏洞稍作质疑和反驳。
31年前的日本 VS 31年后的中国?没有可比性
这篇文章一开始就把31年前日本引进迪士尼公园和31年后的今天中国上海引入迪士尼公园进行比较对照的。这个对比看似非常明朗而具有可行性,可实则这个对比是建立在一个完全错误的基础上的。
迪斯尼公司成立于1923年,最初是以卡通为主的电影公司,经典形象包括米老鼠、唐老鸭、高飞狗等。二战结束后不久,在1955年美国加州开了第一家迪士尼乐园,开园近7个星期,游客接待人数即达到100万,开业四年共吸引游客1500万人次,截止1971年,累计游客数超过1亿,70%以上的游客会二次光顾。迪士尼公园的丰厚收入和巨大潜力促使美国很快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开起了第二家迪士尼乐园。奥兰多迪斯尼世界也是全世界最大的迪斯尼主题乐园,总面积达124平方公里,约等于1/5的新加坡面积。自1971年10月开放以来,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500万人。
而进入到70年代末期,由于美国本土主题公园竞争已过于激烈,而战后婴儿潮也已过去,迪斯尼不得不将触角伸向海外。1983年春,迪斯尼公司开始走出国门,把迪斯尼乐园的经营模式推向日本。当时美方为什么把迪士尼的人事权、财务权和经营权全部拱手让于日本呢?这其实与美方自身的风险考虑有关。
由于日本的迪士尼乐园是美国走出海外进行投资的第一家,进入一个陌生的市场,美方其实是有所顾虑的,它并不能肯定在日本开设迪士尼乐园是否能够获取巨大收益。
于是在慎重思考过后,美方考虑到日方经验不足、风险较大的实际情况,便决定实行保守策略:即自身不投资、不参股,以向日方实施技术转让,收取转让费和管理服务费作为海外市场的进入方式,由日方的东方地产公司投资建造和经营东京迪斯尼乐园。这样日方的盈亏便与它无关,就算它亏得一败涂地,美方也不用对其进一步负责。可以说,31年前的东京迪斯尼乐园是迪斯尼公司第一个特许经营的海外主题公园。而当时的迪士尼乐园发展并不成熟,又没有海外发展成果的先例,所有日本接手迪士尼公园确实是有很大勇气的,它是面临着极大的风险才开设的。
而在这里,美国放弃了在日本迪士尼乐园的股份处置权,并不是说日方有多爱国、多维护自身产业从而争取到了100%的股份处置权,只能说,美方并不愿意为日本迪士尼公园的盈亏承担任何风险。相当于我给你提供了锅碗瓢盆和所有原材料,我就收取了这些硬件费用,菜炒的是好是坏、能卖多少价钱,我都放手不管,都与我无关。
可后来谁也没想到,日本把海外的第一家迪士尼乐园经营地如此成功,1990年,东京迪斯尼乐园的游客人数已经达到每年1600万人次,超过了美国加州迪斯尼乐园的游客人数。至今,东京迪斯尼乐园己经成为全球“迪斯尼乐园”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每年吸引1000多万游客,年利润额超过700亿日元,被誉为亚洲第一乐园。而这个时候,美方要想反悔,改变股权结构是完全不可能的了,当初是它自己放手不管,不愿意替它的第一家试验品—日本迪士尼公园承担风险,现在人家赚大发了,它想要从中获得一笔暴利人家当然不肯了。
而31年后的今天,中国上海也要与美方合作建迪士尼乐园了,这是亚洲第三个迪士尼乐园,也是全世界第六个迪士尼乐园。上海建立迪士尼公园的背景与当时的日本已完全不同,如今的迪士尼乐园市场价值极大,在上海迪士尼公园开园之前就有人做出统计,按400元门票/人和按照10倍杠杆测算,迪士尼开园每年将带来1000亿以上经济增量。可见,现在的迪士尼乐园可是个香饽饽,抢都抢不急,这与31年在日本建迪士尼乐园的情形已完全不同,为了取得眼下以及长远的经济利益,在股权问题和经营权问题上,中方当然要对美方做出让步。
而至于迪士尼公园的选址问题上,那篇文章说日本迪士尼乐园的选址是在日本东京以东的千叶县浦安市舞滨滩涂地上,并没有占据日本东京的重要地段,也就意味着日方在投资者尽量地减少了前期投入资本和土地资源。而上海的迪士尼公园却在上海市内GDP最高的浦东大面积区域,占据了上海的寸土寸金之地。
可试想下,日本当初把迪士尼公园投放在郊区是因为当初的迪士尼公园并没有今天这么火热,只是一个试验品,万一失败了那也不至于浪费资源,而如今中国之所以把迪士尼公园建在中心地段,一是因为地段中心可以更好地吸引游客,二是迪士尼公园目前完全值这个地价,它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极其惊人的。这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由此可见,那篇文章将31年前的日本和31年后的中国开建迪士尼乐园进行对比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作者仅用一种静态的目光去看迪士尼公司的商业市场价值和谈判地位,无视时代发展和时代背景的变化,这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
上海迪士尼公园会是败笔吗?
撇去中日双方在迪士尼公园的投入对比上,上海迪士尼公园会是作者所说的,是一个巨大的败笔吗?答案也许并不是这样的。
上海迪士尼公园的投资结构有三部分组成,上海国际主题乐园有限公司和上海国际主题乐园配套设施有限公司,这两个公司,中美双方的持股比例都是57%和43%,而上海国际主题乐园和度假区管理有限公司,中美双方的持股比例则为30%和70%。而迪士尼公司主要是以品牌入股投资,整个项目融资结构由40%股权和60债权构成,(40%股权中,中美双方各占57%和43%,60%的债权中,政府和商业各占80%和20%)。
从上海迪士尼乐园的投资结构可以看到,美方确实占了不少股权,但是中方也依然处在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并非作者所说得,中方完全没有拍板权。
而比较东京迪士尼,无论从区位优势还是经济潜力,上海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鉴于之前世博会7000万人远超预期的情况,上海迪士尼的预计参观人数首年将达到2500万人次,这一数字将使得上海迪士尼超越东京,成为世界上接待人数最多的迪士尼乐园。
另外,迪士尼公园的创建给上海带来的间接投资约为2900亿元。受影响的链条有两个:
迪士尼项目实施带来当地经济繁荣,最显著的效应将是在品牌效应和配套建设预期下,当地房价和地价的暴涨。从住宅市场来看,迪士尼的落户对市场具备长期效应。周边配套必将逐步成熟,对当地住宅市场将产生长期的利好,必然有增值效应,周边土地功能将出现调整,先前的工业用地可能调整为商业用地。
2、建筑建材
日乐园主体工程正式破土动工、日主题乐园的地上建筑施工正式开始。改项目首期占地390公顷,正在建设包括一座占地91公顷的迪士尼乐园、两间共提供1220间房间的主题酒店、以及零售餐饮娱乐区、人工湖及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迪士尼外围配套市政项目共有11个,包括10条道路和1个公交枢纽。目前,上海迪士尼外围配套设置的10条道路中已有3条道路竣工。相关的建筑建材类公司必然受益。
另外,迪士尼公园的建立也必将直接带动以下几个产业的大力发展。
1、交通运输
上海迪士尼官方开业初期可为上海带来300~500万人次的新增游客,约占上海全年接待游客数量的2%-4%。上海客流量增加将对进沪及上海本地各种交通工具的基础设施要求的提升,包括出租、航空、机场、客运、轨道交通、以及轮船等我们预判随着迪士尼乐园稳定运行,未来接待游客数量有望快速蹿升至2500万游客,市场规模料超过1000亿元。将带动运输服务、物流服务需求大幅度上升。
2、餐饮旅游
上海迪士尼的落成,其所带来的巨大客源,按照每年2500万人测算,如果按照每位旅客在长三角逗留三天,每天餐饮消费150元和每张床位200元计算,上海迪士尼每年给长三角带来的餐饮酒店收入250亿元。而且迪士尼将加剧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旅游业的国际化进程,从过去的资源、产品竞争转向形象竞争。
3、商贸零售
丰富的客流将对百货零售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游客除了在园区和迪士尼周边区域进行消费外,还会带动在上海其他主要商业区如南京东路、外滩等地的消费,给商业零售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最后则是持续的经营,迪士尼最大的成功来自于通过创意发挥而创造出的新影片角色及思维,并赋予迪士尼的卖值,延伸到各个产业链条上,包括餐厅、电视、电影、主题乐园、出版社及玩具、纪念品等。其中,品牌的设计、运营和维护均将对相关的文化传媒产业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对于获得品牌授权的企业也可以通过乘数效应而进行销售扩张。
由此可见,迪士尼公园在上海的建立极有可能地会带动上海整个城市的发展,为GDP直接助力。
香港迪士尼连年亏损的前车之鉴,上海应该注意什么?
1997年,受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影响,香港经济大萧条,特区政府迫切需要一些项目来振奋人心、振兴经济,便选择引进了迪士尼。可因为特区政府对迪士尼所带来的经济刺激效应及盈利能力寄予了厚望,便在项目谈判时做出重大让步,导致条约签订的不公平。
这个不平等的条约导致香港迪士尼乐园开业之际,迪士尼仅用了3.14亿美元和特许权,就拥有了香港迪士尼乐园43%的股权及远高于在日本的条件,而香港特区政府则为迪士尼乐园投资了29亿美元以上,却只占股57%。
除了股权结构的不甚公平,香港迪士尼乐园的经营过程也并不顺畅,它自开业就经历亏损的阵痛,在最开始的7年时间,香港迪士尼一直饱受“园区小”的争议且一路亏损,直到2012年才首次获得年度纯利,达1.09亿港元。
此后两年,香港迪士尼的业绩保持了盈利——2013年度业务收入48.96亿港元,较上年增长15%,纯利增长超过一倍达2.42亿港元;2014年度业务收入54.66亿港元,纯利上升36%达3.32亿港元。
可就在去年2015年,香港迪士尼乐园又陷入了转盈为亏的窘境,根据香港迪士尼公布的2015财年业绩报告,其2015年业务收入按年下跌6.4%,为51.14亿港元,由前年的3.32亿港元纯利变成全年亏蚀1.48亿港元。
而内地游客访港人次下滑是主因。根据香港旅游发展局数据,2015年全年访港旅客总共有5930.7万人次,同比下跌2.5%,而来自内地的旅客减少了3%,至4584.2万人次,而在2015年12月,到香港的内地游客人数同比下跌12.5%,减少至147.5万人次,相当于每天4.76万人来香港。去年11月,这一数据下滑了15.5%。
与美国日本迪士尼客源的构成有极大的不同,香港迪士尼的客源构成比较特别,其对内地游客的依赖度很高。对于高度依赖内地游客的香港迪士尼而言,此次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开业无疑会进一步分流客源。
香港迪士尼乐园的连年亏损,对于此次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开张有直接的借鉴意义。那么上海迪士尼乐园要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上地去获利从而避免亏损风险呢?
1、尽量减少前期投资成本
首先就投入成本回收周期讲,众所周知,虽然与香港的迪士尼相比,上海的迪士尼无论就面积,还是就内容本土特色与可预期客流数量,它的前景应该还完全是可以乐观的。然而与此同时需要注意并众所周知的是,由于迪士尼相关公司的投入向来只是以创意入股分红形式为主,所以对上海的迪士尼建设而言,在巨大的投入成本与回收周期之间,大多可能也会与香港的迪士尼一样会有一个比较漫长的回收过程。
因此上海迪士尼在前期建设上应该以滚动的形式推进乐园建设,这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轻成本投入的压力。中方在投入时应该审慎考量,避免政府和国家在参与建设过程中耗费巨大,成本回收的缓慢极易让中方陷入鸡肋效应,从而难以获益甚至亏损。
2、赢客源者赢天下
香港迪士尼乐园的失败就败在了它的客源不充足,像日本东京的迪士尼,之所以盈利巨大是因为它的九成客源都来自日本国内,而且客源年年增长。依靠内地输入客流量的香港迪士尼当然就在输地一败涂地。
相比较香港,处于大陆中心位置的上海迪士尼虽然占据了极大的地理优势,但在客源开拓上也是马虎不得。在这方面,上海一定要注意多渠道开拓客源市场,不能只依靠长三角市场,而要依靠全国市场,更需要开拓东南亚市场。要注意在乐园中融入中国特色、上海特点,使之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并时刻注意迎合市场的需求。
而相信只要经营得当、见风使舵,上海迪士尼乐园并不会是一个败笔,反倒会是拉动上海经济进入腾飞的一个助力。上海迪士尼项目的建成运行,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上海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也都有重要意义。上海会成为迪士尼乐园项目的巨大受益者,而不再做资产的配角。
来源:商业汇评(微信号:viewswire)
作者:苏凉生
声明:本文为商业汇评原创文章,媒体和公众号转载,请务必按注明来源,否则视作侵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2万
阅读:13万
阅读:12万
阅读:12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交通工具代表了人类最根本的梦想:突破空间和时间的约束,而作为一...
新榜——内容创业服务平台
数娱梦工厂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迪士尼上海大考
  /封面故事
  迪士尼大考
  6月16日,上海迪士尼将正式开园迎客,迪士尼提振了上海的激情,整座城市都在为迪士尼而“动”。
  迪士尼乐园的建设就是卓越的课堂,为许许多多的参与者上了很好的一课,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学习与实践,我们学习了它们的运作模式、特许经营方式、各产业链的对接、动漫形象的产生,从理念到技术,迪士尼无疑都是很好的样本。
  人在行动,城市也开足马力启动了它的“第二次创业”。上海市“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上海国际度假区要加强与川沙等周边地区协同发展,有序推进后续开发建设,打造成区域发展增长极,而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无疑是浦东二次创业的重点,落户上海的迪士尼乐园则是带动这次创业的核心力量。
  迪士尼的到来也改变着川沙人,本就是浦东文化之根的川沙也在被川沙人改变着,当这座全球第六家迪士尼揭开神秘面纱的日子进入倒计时,川沙也在五年间紧锣密鼓的筹划与建设中脱胎换骨。
  迪士尼是乐园,更是梦想;是考验,也是测试。迪士尼将全方位地考验与测试上海这座中国的国家中心城市,从园区的建设到运行,从城市的交通到接待……
  与诱人的机遇相伴相生的往往是挑战,迪士尼效应的真正显现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挑战则不同,它在2009年迪士尼落户上海的消息被宣布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存在。而今,迪士尼真的来了,上海将展现出一个怎样的“迪士尼光谱”?每个人都在期待。
  迪士尼来了
  迪士尼正全方位地考验着上海这座城市,6月16日,上海迪士尼将正式开园迎客,迪士尼提振了上海的激情,上海成了商业江湖逞英豪的沙场,整座城市也为迪士尼“动”了起来
  文|《小康》记者 尤蕾 金朝晖 上海报道
  迪士尼真的来了。
  日,上海迪士尼将正式开园迎客。但似乎,迪士尼进入中国内地的路走得还是长了点。1930年中国开始放映迪士尼电影,直到近80年后,迪士尼才正式宣布落户上海。至此,我们才开始真实触摸到一个渐趋完整的迪士尼。
  似乎是顷刻之间,迪士尼的光环吸引着各路人马在其周边安营扎寨,上海成了商业江湖逞英豪的沙场,整座城市也为迪士尼“动”了起来。
  是乐园,更是梦想
  如今在全球各类主题公园中独领风骚的迪士尼乐园,在建立之初于其创始人华特?迪士尼而言却是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冒险。这次冒险显然也源于他将梦想变为现实的信条。名为《品牌的奥秘》的纪录片中记录了这一过程,华特?迪士尼将第一座迪士尼乐园(当时被称为米老鼠乐园)选在西海岸加州的洛杉矶,在华特?迪士尼决定建造这样一座乐园之时,外界对于他的想法并不看好。然而,华特?迪士尼却全身投入到乐园的设计规划之中,在乐园布局设计中加入了现代城市规划的特征,并将其转化为“形象”,以至于这一成功范例被复制到了以后每一座迪士尼乐园之中。
  第一座迪士尼乐园的建筑风格以美国小镇为蓝本,对于经历快速城市化进程的美国人而言,在这里更容易激发童年的记忆。纪录片中,一位迪士尼“粉丝”认为,迪士尼的街道风格布景其实就是华特?迪士尼对童年居住小镇的复制。但这种复制比现实更美妙,从洛杉矶的迪士尼乐园开始,无论在巴黎、东京还是香港,以及即将开园的上海迪士尼恐怕也不例外,其中的空间布局与规划都让人感觉完美舒适,几乎就是头脑中的“现代乌托邦”。这成为学者们眼中的一种现象,他们发现,通过“视觉统一”和“视觉消失”等方法,即统一服装、服务、风格,有意摒弃垃圾、拥挤,可以让游客自觉融入乐园。
  对此,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旅游学院副教授高静体会颇为深刻,作为迪士尼的忠实“粉丝”,她去过位于美国奥兰多以及东京的迪士尼乐园。“每一位进入迪士尼的人,即便是老年人,都会非常投入,甚至疯狂。”高静说道。
  对于迪士尼乐园,我们也不例外,甚至早在上海迪士尼乐园售票之时就开启了“疯狂”模式,短短十五分钟,开园首日门票就已告罄。此刻,上海迪士尼乐园只待6月16日开门迎客。在梦想成真的漫长之路上,整个上海都全身投入进去了。
  经过十余年的谈判,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宣布,迪士尼落户上海。作为一项投资巨大的商业项目,迪士尼项目由各个合作方的政府提供土地、基础设施等配套措施,因此每个迪士尼乐园从项目启动开始都要经历漫长的评估过程。与任何一次迪士尼项目的谈判一样,自谈判伊始,双方团队的沟通、交流始终没有间断过,其胶着与艰苦程度可见一斑。其中谈判细节中,“迪士尼频道”是否落地在当时一直悬而未决,也因此广受关注。最终谈判结果是,“迪士尼频道”不能捆绑落地。
  日,上海市政府批准设立上海申迪(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迪集团”),承担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任务。全球迪士尼都遵循着相同的操作手法,公开资料显示,上海迪士尼项目由华特迪士尼公司(以下简称“华特迪士尼”)和申迪集团共同投资建设,其中申迪集团为第一大股东,控股57%,主要负责该项目管理与开发,华特迪士尼控股43%。同时,申迪集团与华特迪士尼还共同投资了三家公司,分别负责乐园和配套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
  上海迪士尼项目共分四期建设,目前在建的仅为第一期项目,据相关人士透露,预计一期项目完工五年后开建第二期。待全部四期建成,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迪士尼乐园。也因此,华特迪士尼与申迪集团对该项目的投入都堪称大手笔,据了解,2014年上半年,双方对上海迪士尼乐园又增资8亿美元,截至目前,该项目投资总额约为55亿美元。
  日,该项目正式动工,上海迪士尼乐园中的六大主题园区、两座主题化酒店和零售餐饮娱乐区均相继展开上部结构施工。日,第一座面向游客的建筑封顶。日,标志性景点奇幻童话景点封顶。原定于2015年底的开园时间被推至今年上半年,引发众多猜测,美国《华尔街日报(,)》则称,这凸显了娱乐巨头迪士尼公司在中国的艰难之路。华特迪士尼方面给出的消息是因为临时增加景点而推迟开园。
  作为开主题乐园先河的洛杉矶迪士尼乐园,在开园问题上曾经也不那么顺利。1955年开园首日,开幕仪式前一分钟,园内的油漆工作才刚刚完成,许多设施不完善,所有饮水机都无法使用,甚至地上的柏油还没有干……随着迪士尼的半个多世纪的运营日趋完善,所有迪士尼乐园在开业前都有试运营过程,目前上海迪士尼也已经进入测试与调整阶段,可以肯定的是,上海迪士尼真正开园当天会达到比较完美的状态。
  是对手,更是老师
  毫无疑问,上海迪士尼乐园将挑战本土主题乐园。是对手,没错,但并不意味着后者失去了市场。
  世界旅游组织做出过这样一个估算,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会掀起新的度假旅游热潮。目前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7000美元,出境游、度假游日渐升温。一方面国内一些主题乐园受到冷遇,另一方面上海迪士尼引爆了国人的度假热情。如此矛盾的状况,在复旦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翁瑾看来,不是国人没需求,而是相应旅游产品供给不足,中国的旅游市场足够大,能够容纳一批主题公园。
  近年来,我国的主题乐园遍地开花,有资料显示,2015年全国在建与开园的乐园项目总数超过了41家。尤其在长三角地区及周边区域发展更是迅猛,老上海人熟悉的锦江乐园仍在营业,Hello Kitty度假园落户安吉,乐天主题乐园将落户南京,(,)在阳澄湖打造以电影情节为依托的主题乐园,万达在武汉打造全球首家室内电影主题乐园,还有上海的乐高乐园和临港极地海洋世界,等等。
  “从整体看,欢乐谷特点比较鲜明,就是刺激性,它所针对的游客群体更多是年轻人,尤其是大中学生。”高静认为这与迪士尼旋转木马型的游乐方式截然不同,势必会吸引爱冒险的年轻人。据了解,上海欢乐谷从2014年开始就制定了长期发展规划,由公司设计打造的大湖水秀项目和玛雅海滩水公园二期项目都将在2016年建成。
  接受采访的专家均认为,迪士尼的确会从本土主题乐园中分流游客,但并不代表市场就要对迪士尼俯首称臣。差异化,将是未来本土主题公园应对迪士尼乐园的关键策略。“在市场竞争中,本土主题乐园一定要把自己的产品特性展现出来。”翁瑾表示,有竞争才有创新,相信市场会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不同主题乐园在定位、区位、定价、游乐项目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相互之间必然能够进行差异化竞争。
  不过,纵观全局,大多数主题乐园的运营现状并不乐观。迪士尼分流游客,但这仅仅是事物的表面,更深层次的思考是迪士尼为何拥有如此强大的魔力。“从技术到运营理念,上海迪士尼对我们是一次全面的教育。”翁瑾感慨道。从这个意义上讲,迪士尼更像是一位老师。
  高标准,是与迪士尼近距离接触过的人的共同感受。华特?迪士尼创办主题乐园的初衷就是为了孩子,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快乐的场所。该理念贯穿在所有迪士尼乐园之中,也因此,园区内使用的水需达到地表二类水标准,即便孩子不慎落入水中喝了几口水,也绝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东京迪士尼乐园更是将细节做到了极致,每晚工作人员还要用软管放水冲洗路面,标准是不能有一颗小沙粒,以免孩子摔倒时擦伤。在游戏设备方面,迪士尼一样不追求所谓的性价比,据了解,上海迪士尼向国内厂商订制了一批游戏设备,但是与国内类似产品相比,这批设备因为对工艺和细节的苛刻要求,造价可能会高出几倍。无疑,不惜成本打造精品是迪士尼给我们上的重要一课。
  从第一只米老鼠诞生到今天的近90年之中,无数的动画形象被迪士尼演绎出来,正如高静所说,迪士尼看重的是家的概念,一家人游览迪士尼,每个家庭成员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乐趣与回忆,“这得益于迪士尼源源不断讲故事的能力”。“迪士尼的故事吸收了各国的元素,把它们改造成了自己的精品,花木兰和十二生肖就来源于我国。”高静说,我国有很多优秀的传说和故事,这就是中国元素,如何把中国元素推向世界,讲好自己的故事是未来旅游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迪士尼把电影故事形象和情节放到主题乐园之中,每一步设计、每一个细节,包括城堡、服装、鞋子、配饰等全部与电影完全一致,是迪士尼“吸睛”的奥秘。然而,这仅仅是开始,电影的延伸更长,甚至能够让你带回家,又成就了迪士尼强大的“吸金”能力。高静说,迪士尼的盈利点主要并不是门票,而是来自于各种衍生品,“这恰恰是本土主题乐园的短板”。国内游乐业有一个共识,本土主题乐园的门票占比为80%,而迪士尼仅占30%左右。当电影取得良好票房之后,迪士尼就开始开发各种与之相关的消费品了,包括服装、玩具、出版物、摆设,等等。“在所有的迪士尼乐园中,米奇大街是标志性景点,其实际意义则是一条出售迪士尼消费品的商业大道。”高静说。
  一直以来,迪士尼在中国区的主要收益来源之一就是消费品业务。迪士尼中国区2016年的消费品业务升级计划中,消费品将形成四大核心品牌――迪士尼、皮克斯、漫威和星球大战,这些品牌形象将覆盖不同的消费群体。
  据迪士尼消费品中国区分享的一组数据显示,每年迪士尼英语的学习时长可达300万个小时;迪士尼消费品目前在中国每秒钟可售出38件商品;迪士尼出版的书籍和杂志在华销售量可达1500万册。
  翁瑾也在思考,迪士尼的意义究竟在哪里?不可辩驳,迪士尼在教我们如何做出好产品。这是一种技术的扩散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原来休闲度假区还可以这样做,需求者变得更挑剔,供给方才能做得更精致。更重要的是,迪士尼如何嫁接文化产业、饮食产业,如何运作动漫产业,将一个家喻户晓的形象变为一个产品,将是本土主题乐园甚至休闲度假产业应该思考和学习的重要课程。
  迪士尼的空间布局与建设同样令人叹为观止。事实上,迪士尼乐园就是对缩小版城市空间的设计蓝图,美国佛罗里达州滨海城、的埃德蒙顿购物中心等都是仿照迪士尼的有序格局而建造起来的。在迪士尼建设细节上,为获得优质绿化用种植土,园区从农田收集了表面30厘米的表土,然后对其进行改良,并与泥、沙按一定比例配比而成。
  是考验,也是测试
  迪士尼提振了上海的激情,给川沙镇、浦东新区、上海市乃至长三角地区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份分析上海迪士尼项目的报告显示,旅游业、现代商贸业、文化产业、航运物流业和装备制造业是最直接受益于迪士尼项目的产业,预计将在项目正式运营后每年累计增加约340亿元的总产出。不仅如此,世博会的后续效应与迪士尼项目相叠加,还将成为拉动上海发展的两驾马车,现代服务业及相关配套产业也将在不远的将来实现巨大飞跃。对于迪士尼带来的实际效应,有专家表示,这不是短期投资的一次性拉动行为,而是将推动消费产业持续增长。
  与诱人的机遇相伴相生的往往是挑战,迪士尼效应的真正显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能慢慢见分晓,而挑战则不同,它在迪士尼建立之中就已经存在。最先遭遇挑战的肯定是迪士尼之“地主”――川沙镇。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郁鸿胜看来,迪士尼项目落户川沙,必然会涉及到城镇化问题,如此大规模的农民变成城市居民,农业要向服务业转型,如果对于高端现代服务业资源配置不熟悉,按照常规传统的配置方式就可能产生很大的风险。另外,川沙在迪士尼的带动下会重新进行定位,成为其规划城、建设城和生态城,有什么样的城市功能就有什么样的产业发展,这就决定了产业人才的类型也要随之发生变化。这对于川沙而言是很大的挑战。
  “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体制对接问题,因为川沙新镇是区级体制,迪士尼是国际化跨国公司体制,实际上二者是‘两张皮’。”郁鸿胜分析道,机制不匹配就容易产生不协调,对接就成了问题,他担心迪士尼做得很亮丽,而川沙却变成“灯下黑”。在他看来,川沙与迪士尼找到恰当的方式进行衔接至关重要。
  而对于上海,迪士尼即将开园又让上海市民想起六年前世博会时汹涌而至的人潮,接待能力、城市交通以及分流游客等又一次成为对上海的大考。
  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创造了7300万人次的累计流量、103万人次的单日峰值流量。世博会只有半年,但迪士尼却是“不动产”,它将长期吸引游客前往。而且中国游客基数原本就大,近年来休闲度假呈井喷趋势,对于上海迪士尼的客流测算就需要更为乐观一些。根据业界预测和公开数据,上海迪士尼乐园每年有望迎接1500万~2000万人次的客流,如果二期和三期项目完工后,预计到2030年,就要满足3000万人次的容量需求。而且,翁瑾还指出,迪士尼的客流会呈现出明显的时间性聚集,寒暑假和小长假将迎来峰值。
  应对客流大规模涌入,除了常规的园区限流之外,交通是另一个关键因素。也可以说,大客流就是对上海交通的一次严峻考验。上海在交通规划与设计上已经率先迈了一步。根据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发布的消息显示,为配合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开幕,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政府配套工程建设已基本就绪,直达度假区核心区的度假区高架路等周边8条配套道路工程已经全部建成,包括迪士尼大道、西公交枢纽等核心区的“四个一”工程也基本建成。届时公共交通配套设施也将全力跟上。
  备受关注的轨交11号线迪士尼站已在4月底通车运行。为快速疏导大客流,该站比一般单一线路的地铁车站大一倍,而且四面都有出入口。同时,11号线会根据要求加密班次,开园后基本可满足1―1.5小时把游客疏散完毕的要求。
  考虑到自驾游客的需求,迪士尼一共设4个停车场,提供4858个机动车位,地下车库还设置了电动汽车充电桩。
  在世博会时,上海经受住了考验,而这次迪士尼客流呈现出的种种特点注定了上海交通要通过这次检验也不是那么容易。同样,在住宿接待上,园区内仅有的迪士尼主题酒店和玩具总动员酒店会非常紧俏,但这也给周边的民宿带来了发展良机,它们面临的恐怕不是床位是否足够的问题,而是服务质量的考验。
  在翁瑾看来,迪士尼全方位地考验着上海,但从另一个方面想,这何尝不是一次对这座城市的测试呢!
  (《小康》记者洪治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邓益伟 HN006)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谈谈对工作的想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