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宁波市市长出事了去年天心潭出事封闭了,有次事吗

您好,分享的企鹅
三潭映月掉一潭 盘点那些被毁的景点
  30日凌晨0:23,在事发地,一名工作人员在船上拉着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是没在水中的石塔。在他左侧发光的,是另一座完好的石塔。 
在杭州西湖的湖心有三座瓶形石塔,这就是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这一景点还印在一元人民币纸币的背面。29日深夜,其中的一座石塔被机动船撞击落水,经连夜抢修,30日早上6时,这一景点恢复了原貌。  记者30日上午10时来到西湖湖心紧邻三潭印月的小瀛洲,三座石塔四周已经拉起了白色警戒线。岛上游客如织,纷纷在三潭印月附近合影,不但他们,就连商贩都不知道前一晚上的惊险一幕。  一位小卖部店员说,他们下班时间是傍晚6点,因此早上来的时候,三潭印月已经修复了,而景区保洁工盛师傅说,当晚收工时确实听到水面一声巨响,不过早上才知道出了这事。  据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处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29日晚9点25分左右,浙江外事旅游汽车有限公司游船分公司的“静逸号”夜间载客机动船因违规操作,撞开了石塔外围的两道钢护栏。随后,船头右侧撞到了南侧石塔,导致石塔水上部分落入4米深的湖底。但船只未有大碍,乘客平安脱险。  事故发生后,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处主要领导及工作人员连夜赶往现场进行打捞和抢修。至30日早上6时,受撞击石塔被打捞出水,所幸湖底淤泥较深,石塔没有破碎。早上7时对外开放时,三潭印月已经恢复原貌。近期,管理部门将对三座石塔进行全面体检,也会扩大对它们的保护范围,并将依法追究事故方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在西湖民间传说中,鲁班制作了一口石香炉,倒扣在湖底镇压黑鱼精,三潭印月的三座石塔就是香炉的三只脚。而据历史记载,这三处石塔最早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任杭州太守时疏浚西湖,为了标明湖界设立的,但是当初三处石塔的选位与如今的并不相同。  现在的三座瓶形石塔是清朝康熙年间设立的,塔高2米,中空球形,有五个圆孔。在中秋节的时候,人们在塔里点上蜡烛,洞口蒙上薄纸,烛光在湖面上的倒影就像一个个小月亮一样,与天上明月相映成趣。  延伸阅读:  昨日22:31,童先生来电:我在坐西湖游船,看到有另外一艘游船,把三潭印月其中一个塔撞到水里去了!那个塔已经看不见了,船前面的右侧船头往下倾斜了。刚刚撞上去没多久,有没有人受伤不清楚。那条船向我们求救,我们的船就过去了。但因为我们的船太小了,那艘船上的人太多,带不回来。现在另外一艘大船过去了。我是杭州人,陪朋友来玩的。  据童先生说,大概晚上10点20分左右,他们看到一艘游览船在向他们求救。游览船的屁股卡在三潭印月其中的一个塔上。船上有二三十人,因为船右前侧出现倾斜,所以大家都挤到了船尾。  当时童先生还很好奇,撞倒的是不是其中一个塔?他向周围瞅了瞅,发现另外两个塔都还好好的,上面还有灯,唯独事故船所撞倒的这一个,只剩下一个平台。后来他听船上工作人员说,这个塔确实被撞进了水里。  于是童先生趴近看了看,也没有看到那个塔,却刚好看到一艘两层的船过来营救——因为他所在这艘船也坐满了人,没有办法带他们走。求救船上的人都很紧张,看到有船过来就大声呼救……  昨日22:33,网友“HI寂寞包子”微博:天呐,三潭印月从此消失不见了,刚刚见证其中一个塔被一艘游船撞倒了。  “HI寂寞包子”的这条微博还附带两张照片,第一张照片中能看到两艘游船,其中一艘是画舫,灯光明亮,另一艘船体形较小。第二张照片中,只能隐约看到两个亮点以及水中倒映着的月光,记者用图形工具调整第二张照片的对比度,隐约能看到一个物体的轮廓,外形很像是三潭印月景点中的石塔。  30日凌晨0:59,另一位目击撞船事件的读者朱先生来电回忆当时情景:昨天晚上天太热了,我陪家人去西湖坐游船。大概10点,在我们旁边10多米的地方,有一艘游船撞到了三潭印月其中一个塔上。塔上面一部分掉到了湖里,只看到一个圆台浮在水面上,像磨盘一样。出事的船上有个灯照在了我坐的船上,好像是在发信号,叫我们过去营救。那艘船看起来问题不大,估计是为了安全,想把游客转移。船上有四五十人,但是我们的船太小了,载不了。我看到不远处,还有一艘大点的船。后来,那艘船过去把人救了。  雪中三塔又让呈现出一种特别的韵味,一只湖鸥停在石塔上真可谓又是一道美丽的雪景。  大游船为避让小船才撞上了石塔?  昨天23:40,我们赶到苏堤离三潭印月最近的地方。  因为天黑,距离太远,看不清三潭印月周围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不能判定三潭印月是否有损坏。询问附近船坞工作人员,他们都没有听说三潭印月水域有游船出现事故。赶到西湖水域管理处,办公室欧副主任说:他们会马上到现场核实。  30日0:38,一条快艇停靠在西湖水域管理处旁边的码头上,从上面跳下一个蛙人,全身湿漉漉的,赤着脚跑向水域管理处。5分钟左右,蛙人从水域管理处出来,手里提着两个大探照灯,又急急忙忙跳上快艇,一溜烟消失在夜色之中。  0:15,摄影记者韩丹赶到苏堤(从南山路数过去第2座桥),以下是他的采访自述——  我迎面碰到几个光着膀子的夜骑者,其中有一位问我相机镜头够不够长,并马上用手电筒把三潭印月的方向指给我。  我拿出长焦镜头,把相机固定在湖边起伏不平的石头上。在固定之前,我还看到救援船上的工作人员用灯光照着石塔。当我把相机固定好之后,我看到船上的灯光已经灭了。  我试着用相机长时间曝光,从拍到的三潭印月残留二塔的照片来看,虽然救援船没有开灯光,但能看出有一位穿着红裤子的救援人员站在被撞的石塔底座上面,并用绳子拴着被撞到湖里的那座石塔。  我听给我指方向的朋友说,晚上10点多,石塔就被撞了,听对讲机里在讲,是一艘大游船避让小船才撞上石塔的。当时,小船没开灯光……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三座塔,最早是苏东坡立的,明代和清代两次重建。  北宋时期,为防西湖湖面被侵占,苏东坡于1089年在湖中立石塔三座(已废,其中南塔在三潭印月放生池的位置,北塔在现湖心亭的位置。)  1552年,杭州知府孙孟寻得北塔遗址,在其上建振鹭亭,不久也毁。  1576年,明代按察佥事徐廷重建亭台,其后又有司礼太监孙隆在其周围叠石,升亭为重檐,改称喜清阁,即现湖中三岛之一的“湖心亭”。“湖心亭”位于湖中央,绕亭皆水,环水皆山,所以得此“湖心平眺”的景名。  1607年,明代钱塘县令聂心汤在原三塔中的南塔原址,筑湖中之湖,为放生池。  1611年,明代钱塘县令杨万里用10年时间在放生池外筑堤,并将原有的德生堂修为寺,构成岛中有岛,湖外有湖,小瀛洲自此形成。  1621年杨万里又在小瀛洲南复建三塔,此三塔在清初又废。  清康熙年间,重筑瓶形三塔,耸峙而立,即今之三塔。塔高2米,中空,球形,有五个圆孔,每逢皓月当空,塔内点上蜡烛,洞口蒙上薄纸,烛光透过薄纸倒映水面,宛如一个个小月亮,与天上映在水中的明月再度相映。又因旧传西湖中有三个深潭,所以题名三潭印月。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  北京颐和园部分佛头被“斩首”   日,北京颐和园智慧海外墙的琉璃佛像,被破坏的佛头。27日,某网站首页发出一条名为《北京颐和园佛香阁部分佛头被“斩首”》的新闻,并配发了一组照片。其中一张是一个琉璃佛像的特写,佛身呈黄色,雕刻细致,衣褶清晰可见,胸前戴着佛珠粒粒可数,手捧蓝绿色宝瓶。但是,佛头已不见,留下了一块灰色的印记。  颐和园管理处表示,受损佛头是在颐和园智慧海墙外壁,而非佛香阁。工作人员称,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时,智慧海墙外壁琉璃佛龛所镶嵌琉璃小佛佛头遭到大面积损毁。新中国成立后,管理处曾对佛头进行过粘补添配,1982年和2006年进行过两次较大规模琉璃佛头定制和添补。但由于原琉璃佛龛年代久远、胎体酥松,新添佛头与原琉璃佛龛遇冷热膨胀不均,有脱落现象。脱落现象,此前就有发生。图为被破坏的佛头。  “近期没有发现人为破坏,造成佛头损毁。”该工作人员表示,公园一直将其纳入重点监控范围,定期巡视修补。目前,智慧海墙外壁琉璃佛龛所镶嵌琉璃小佛有两种保护情况,一种是佛龛此前被损毁严重,已经难以复原,另一种是佛龛保存得相对较好,在这个基础上重新添配了佛头。图为被破坏的佛头。  颐和园云龙纹望柱头被盗珍妃娘家门墩也曾被盗  北京乃至北方地区所丢失的露天文物中,颐和园望柱头并非孤立事件。  2011年7月,北京西城区前英子胡同13号院的两个石门墩失窃。在《这里是北京》一书中,曾披露该地原系珍妃娘家。据刘阳介绍,这两个门墩属于北京地区保存比较完好,雕工精致的。  就在今年1月中旬,北京海淀法海寺一座顺治年间的古碑在偷盗者的运输过程中断为两截。法海寺传是曹雪芹出家地,被破坏的《奉旨示禁碑》建于顺治十七年,海淀区文委工作人员判断,有人用吊车偷古碑,在此过程中不慎将碑身弄断。  另外,据刘阳介绍,“十三爷”允祥在河北涞水县的陵寝,“桥上的吐水兽就少几个,到现在已经一个都不剩了。”而其华表上的汉白玉圆雕瑞兽,重达两吨,曾连续失窃两次。“这些都是团队作案,第一天晚上在涞水,第二天已经在保定装了箱,接下来马上到天津打算出境了,幸亏破案及时才被追回。”刘阳说,“偷了也没人管,我们文物单位至多督促谴责一下当地执法部门,但也无能为力,只是这次他们偷进了颐和园。”  保护石刻关键在切断盗卖市场链条  近年石刻偷窃事件之所以大量增多,在于拍卖石刻的利益市场的形成。“几年前这些东西还只是民间性交流,80%都是半私下交易,价格也不贵,八千一万。但这几年开始公开化、市场化,在江苏、浙江等地的需求非常高,浙江就有专门的石刻拍卖,价格非常高,导致偷窃行为猖獗。”刘阳分析说。  在公开拍卖之外,私下渠道也在进行。刘阳介绍,很多人看上一些东西,拿着照片去联系,“对方直接偷来给你”。  而保护的困难,在于社会各界对石刻文物、露天文物的关注程度、保护意识远小于高级文物。刘阳呼吁,对石刻文物的保护,需要全民提高意识,加大惩处力度,并阻断销售渠道,“第三点最重要,只有切断链条,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种行为。”  心痛!赤坎五号古码头景观受损五号古码头的一处景观房子被拆去瓦面,只剩下屋梁。张锋锋 杨迅 摄  日前,有市民向记者报料称:位于赤坎大通街的五号古码头景观一旧楼日前被拆,实在令人心痛。五号古码头景观是我市“湛江人文一日游”的核心线路,“一日游”线路会不会因此受到影响?记者昨天来到大通街现场采访。  赤坎古商埠共有10个古码头,是我市重要的历史文化见证。其中,五号古码头是赤坎古商埠保存最好的一个古码头遗址,多年来,是市民和游客参观游览了解赤坎古商埠的最佳景点,也是市民拍婚纱照的好去处。记者沿着青石级拾级而上,只见五号古码头旁边一座3层红砖墙楼房被拆去瓦面,只剩下些屋梁。被拆的旧楼外围搭起竹棚架,用纤维布围蔽。张锋锋 摄  记者看到,这栋被拆的旧楼外围搭起竹棚架,用纤维布围着,五号码头已被封闭,游客及居民不能上落及参观。据附近居民说,该旧楼被拆已有一个多月,但拆了之后就没见动工。记者采访期间,看到赤坎房管站的一位工作人员在旧楼查看,他表示,这栋旧楼是因为房屋漏水,住户提出了改造要求。五号古码头已被封闭,游客及居民不能上落及参观。张锋锋 摄  记者了解到,由于五号古码头的重要性,街道以及文化部门及时出面制止,目前,该旧楼改造工程已经停止。  采访中,不少市民对这栋旧楼被拆深感惋惜。市民表示,这栋楼是构成古码头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被拆得剩下四面墙,古码头景观自然会大受影响,希望有关部门督促尽快按原貌修复。  长沙名人石刻遭游客破坏 警世钟写满"到此一游"天心阁旁的警世钟内,涂满了“到此一游”之类的胡乱涂鸦。周慧萍谢春年   长沙天心阁的崇烈门左边有四五块名人的石刻遭到破坏,都是游客和中学生留下的“到此一游”字迹,希望大家珍惜景点文物,不要乱写乱画。郑先生   记者调查:根据郑先生反应的情况,记者在昨日上午来到长沙天心阁进行调查,发现情况确实如郑先生所说,公园内多处景点文物上面写着“某某到此一游”,字迹潦草,特别是天心阁西门外的警世钟,被乱涂乱画得不像样子,里面几乎写满了字。   30多幅石雕有12块被刻字  天心阁景区又叫天心公园,不管是长沙本地市民还是外来游客,都喜欢来此处游玩。记者昨日从天心阁北门进去,向前走了大概100米,就来到了崇烈门。崇烈门的一边就是历史名人石刻画廊,刻绘了30多位对湖南有过突出贡献的历史名人,包括炎帝神农氏、朱熹、张轼、曾国藩、魏源等,并刻有名人名言。   然而,仔细端详一番,记者发现,有些名人石雕身上或石雕背后被刻下了“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样,其中有9幅可以清晰地看到被刻上的字,另有3幅刻痕不是很清晰。字迹多是用小刀等尖锐物品刻上去的,也有部分是用粉笔写的。   市民王女士就住在天心阁附近,每天都会和朋友来崇烈门进行晨练,她告诉记者,游客最喜欢和崇烈门旁边的名人石雕一起照相留念。“出来旅游照相留念挺常见的,但是有一些游客照相留念后还要在石雕上刻字。”王女士说,前段时间看新闻,大家都在讨论“到此一游”的话题,想不到在我们身边的景点就有这种现象,这种行为很不文明。   警世钟内被写满了字  还有晨练的市民告诉记者,西门外的警世钟也被乱涂乱画得不像样子。随后记者从天心公园西门出来,向北走50米左右,就是警世钟。这个警世钟是为了纪念长沙“文夕大火”而铸建的,旨在教育后人警钟长鸣,不忘国耻,居安思危。然而在钟身里面,同样是被涂画得乱七八糟。住在附近的郑先生告诉记者,在钟内写字的现象早就存在了,即使好心提醒,刻字的人也不会理,“除了一些游客会这样做之外,一些中学生更是偏爱这种刻字游戏,甚至有的中学生还会借在石雕上刻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上面写上‘某某,我喜欢你’的字样。”   “旅游照相留念可以,但是最好不要搞破坏。”晨练的王女士希望游客自觉维护景点文物。市民郑先生更是直呼:“珍惜景点文物,不要乱写乱画。”同时希望有关部门采取相关措施,来保护景点文物。记者谢春年实习生周慧萍   神农架炸山建机场背后:最好景点1天仅数百游客  景区野人合影处,有工作人员扮成野人以吸引游客。这算不算“假冒产品”? 本版图片/晨报记者 李晓明神农架机场的施工现场。这算不算破坏自然景观?巨大的高架桥连接航站楼和机场公路。通向机场的公路,两旁的山崖都罩上了防护网。  浩瀚的原始森林、多样化的生物资源使得湖北神农架享有“华中屋脊”的美誉,“野人”传说更是让这片森林成为国内最具神秘感的景区之一。然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晨报记者通过近半个月的采访了解到,尽管神农架声名远扬,但旅游发展却并不如人意,去年全年的游客量也不过400万人次,收入不到14亿元。其中,交通不便成为神农架旅游发展的最大瓶颈。为破除这一最大障碍,神农架机场在崇山峻岭之上“炸山填洞”而起,并将于今年国庆期间通航。这也引来一场破坏生态的舆论“讨伐”。在这争辩背后,其实还是一个发展问题。在发展就是政绩、就是GDP的传统思路左右下,那些山、那些洞,都是可以牺牲的。而在这牺牲背后,还包含、交织着神农架的三个困惑:旅游之惑、野人之惑、机场之惑。  [第一惑·旅游]  最好的神农顶景点一天也就几百人  神农架林区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倚房县、竹山,且近武当,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神农架有高覆盖的原始森林、大面积的湖泊湿地、4000多种动植物物种,还有野人的传说。  然而,去往神农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里群山连绵,无机场无铁路,仅凭一圈又一圈的盘山公路与外界相连。与神农架最近的两个机场分别是武汉机场和宜昌机场,从武汉过去,要坐近10小时的长途汽车才能到达林区。于是晨报记者选择了从上海飞宜昌,再从宜昌汽车东站坐长途客车,经过4个半小时盘山公路的颠簸,终于到达神农架林区木鱼镇,这里是林区唯一一个省级旅游区,最为知名的神农顶景区就在此处。  神农顶景区位于木鱼镇18公里处,记者到达时,只见偌大的旅游接待大厅门可罗雀,半小时内也仅有四五名游客购票。售票员说,夏季已算是旅游旺季,因为林区比外面要凉快很多,很多游客都是前来避暑。“周末人多一些,非周末也就三四百人,国庆会有一个旅游高峰。”外地来的大多是团队客,本省的多是自驾游,如果是独自一人进入景区,还需要登记个人资料和联系方式。  神农顶如此惨淡,其他景区更是不堪。实际上,整个神农架景区的旅游状况一直不是很景气,与其偌大的名声不相符合。根据神农架林区政府提供的统计数据,去年全年游客量也不过400万人次,收入不到14亿元。这还是建立在这两年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在2006年只有不到90万人次,旅游收入不到2亿。在名声上与之齐名的湖南张家界景区,去年全年游客量是3500万人次,旅游收入200亿元。  交通和旅游配套都是问题  除了交通状况外,薄弱的旅游配套设施也是导致惨淡的原因。  记者在神农架景区调查发现,整个林区的景点主要分为三大块,分别属于木鱼镇、红坪镇和松柏镇。其中东面是木鱼镇,红坪居中,松柏是林区政府所在地,与木鱼相距约60多公里。三个镇都通过盘山公路相连,往来是农村客运巴士,木鱼到红坪约一小时车程,到松柏要2小时。  木鱼镇是旅游接待中心镇,也是重点打造的省级旅游明星镇。即便如此,这里的条件也非常简陋,镇中心只有一条长约2公里的街,星级酒店也很少见,最高级别不过是准四星级的一家度假山庄,更多的是当地居民用自家房子改造成的农家客栈。位于中间的红坪镇是最小的,街道不过几百米,仅有三四家招待所。林区政府所在地松柏镇面积最大,生活设施相对较完善,但酒店少且旧。还有一大致命弱点是,由于神农架景点都在山中,相距太远且分散,从任何一个镇子出发都没有专门的旅游专线,游玩只能通过包车或者自驾。  此外,神农架虽然以物产丰富著称,但整个林区却没有品牌产品,沿街多餐馆,虽打着农家土菜的噱头,却无独具特色的本地菜品。不少游客好不容易来到神农架之后,只能选择一两个景点游览一番,然后匆匆离去。  [第二惑·野人]  神农架和野人是一体的  交通如此不便,旅游配套设施也不尽人如意,发展旅游产业,也许只能靠“野人”那点“传说”了。当地人告诉记者,他们相信有野人的存在,因为60年前的猴娃是真实存在的。猴娃半人半猴,浑身黑毛,被视为“野人”形象。  记者在神农架采访发现,在镇上,随处可见以“野人”为主的宣传画和商品;在神农架自然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关于“野人”的资料;当地还开发出“野人洞”、“野人谷”等旅游景点,或在旅游地标注“野人出没地”、“野人栖息地”。甚至景区还有专门人员装扮成野人,供游客合影。  当地旅行社人士告诉记者,神农架地处偏僻,真正吸引游客的地方,一是原始森林,二就在于它的神秘。“野人”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块金色招牌,很多客人就是冲着“野人”而来。在宜昌和武汉,不少旅行社也把“野人”作为卖点向游客推介神农架旅游。  神农架景区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景区针对游客有奖励措施,无论哪位游客在神农架拍到“野人”,并在第一时间上传网络,就可以得到景区500元的奖励。这看上去并不高的奖励,立刻引起记者身边几位游客极大兴趣,一路上都在讨论遇见“野人”的可能性。  2010年,神农架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陈光坤表示,他们正在广泛搜集有关“野人”的故事、传说、目击者,准备以“野人传说”的名义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年年初,神农架林区公布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野人传说”成为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周森峰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未来5年神农架的品牌和资源优势将逐步显现,其中,“野人之谜”就是当地打出的一张世界级名片和国家级金字招牌。  寻找野人?存在性微乎其微  78岁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善才是“挺野派”,也是神农架野人考察委员会的会长,他坚信神农架存在着野人。他的理由是在神农架多次发现了未知动物的毛发、粪便、脚印等。在2010年,他还发起了一个在全球征集队员,进入神农架寻找野人的活动,后来因为经费问题草草收场。“我们对于野人的考察从未停止过,我们会对目击者进行询问以及对他们提供的地点进行核实和探测。”王善才告诉记者,目前只是没有发现野人存在的直接证据,例如照片或者直接捕获,但是间接证据一直都有发现。  更多的专家则认为神农架根本不存在野人,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冯祚健就是“反野派”。从1974年到1981年,中科院组织科学家们先后三次对神农架进行大规模考察,并获取了毛发、脚印、粪便和睡窝等间接材料。调查组穷尽了当时所能采用的实验手段,比较了近40种当地分布或可能分布的动物毛,对收集到的所有“野人”毛做了形态学和细胞学的观察与鉴定,结果都是“赝品”。  去年7月,时隔32年之后,神农架再次启动了一次大规模的科考行动。一支30多人的科考队伍进入神农架无人区,进行了长达2个多月的大规模考察,但没有安排寻找野人的相关内容,过程中也没有偶遇或发现任何与野人有关的线索。这也从侧面证明,神农架野人的存在性微乎其微。  王善才等46名专家并不放弃,在2007年曾联名建议重启神农架野人科考,但被国家林业部驳回。后者认为没有重大发现的前提下,没必要重启。对于神农架一直持续不断的有关“野人之谜”的争议,更多的人认为其实是一种旅游营销手段。  [第三惑·机场]  政府目标:旅游“裂变”的机遇  如此困境下,像张家界一样有个机场,成为神农架林区政府打破交通瓶颈必然要做的事情,神农架机场项目应运而生。  对于机场的通航,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周森锋将其视为神农架旅游实现“裂变”的机遇。他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抢抓机场通航机遇,夯实旅游发展基础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早在去年,当地政府已将机场公路修建完毕,一旦机场通航,就能实现“快进慢游”的目标。周森锋,因其29岁就担任襄樊宜城市市长而广为舆论关注。  早在2008年底,神农架机场获得国务院常务会批准立项,总投资近10亿元,由国家发改委、中国民航局和湖北省政府出资。海拔高度2580米的该机场定位于旅游和通用航空,建成后将成为华中地区海拔最高的民用支线机场,可起降波音B737-700/800和空客A319/320等机型,旅客年吞吐量25万人次。机场通航后,武汉到神农架只需50分钟航程。  机场位于红坪镇将军寨一个叫做“大草坪”的地方,日动工兴建。从木鱼镇出发,经209国道往红坪镇方向行驶,约30公里后便可看到国道旁新开了一条公路,这就是新建的机场公路。记者看到,这条30公里的路也是开山劈石修建而成,绕过几座山后就可以望见机场,旁边都是连绵的山峰,唯有机场那一块是一片平地,尤为震撼。  施工方:我们把机场当景点建  在湖北出生长大的记者,和保安交涉后,称“自己是来看亲戚的”,才被允许进入工地,但不得拍照。记者驱车绕场一周花了10多分钟,整个被削平的平地大概有近3公里长、近50米宽。现场还有不少工人和工程车辆正在作业。四周一圈修了一条水泥路,中间地块还是土皮。右手边则是一个两层的航站楼,已能看出大致轮廓,还有巨大的高架桥连接航站楼和机场公路。  工程指挥长尹先德对机场的设计颇为满意:十分注重自然的保护和环境的协调,是把机场当景点来建。选址在对山体破坏最小的一块相对平坦的山地上。建成后,将是全国最美的生态机场——海拔2580米的高度,乘客下了飞机,仍在云端之上;机场主建筑的造型、配套设施及绿化工程,将与周边环境高度协调吻合;为尽量减少对景区的破坏,通往机场的公路,也由原先动议的高速公路改成旅游公路。  在工地现场,施工人员表示,以前这里像周边一样都是山峰和树林,都是用炸药把山炸平的,一共大概削平了五六座山峰。山脚下的红坪镇居民也告诉记者,高峰期他们每天都能听到爆破声。媒体的报道大都是:削平了5个山峰,填平数百个溶洞。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在机场公路沿线还将建起“神农架机场临空经济服务区”,包括高档度假别墅和五星级温泉度假酒店。项目由武汉和香港两家公司共同投资12.2亿元,时限为2012年8月到2015年10月。酒店建成后将成为林区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当地政府认为,这将极大提升林区旅游接待整体水平和服务档次,是未来神农架对外展示的一个重要窗口。  机场公路沿线的原住居民都要搬迁,政府专门规划了一片还建用地,集中安置搬迁居民。温水村居民说,目前相关征地补偿协议已经完成,除了房屋外,还包括他们的山林和耕地都被整体征用。  是否环评?没国家批,谁敢开建?  在原始森林削山填洞修建机场的方式,引发了外界的质疑。更有人指出,类似大型建设项目都要经过环境影响评定才能开工,该项目是否通过环评?神农架宣传部门的回应称,机场地处神农架中部大草坪,远离自然保护区,属于亚高山台地地貌。按施工要求挖平了60多米高的山坡高地用以填平较低的洼地,以及多处发现的零星地下溶洞、裂隙,为正常施工作业,不存在网传严重破坏环境的说法,机场项目建设中,工程所在地以及公路的植被保护、环境修复,与项目同步进行。  不过晨报记者在神农架当地进行采访时,包括政府官员,旅游公司负责人、甚至相关科研专家,都对机场一事三缄其口,表示“非常敏感”。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在机场通航后会有统一的新闻发布,其他不便接受采访。神农架神农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一名负责人则直接表示:上面有指示,机场一事一律不得接受采访。  看来,这机场环评之惑,只有等到10月通航之时才会有个说法了。  记者只好转换采访对象。神农架建机场,因为要削山毁林,不仅要通过国家环保部的环评批复,还要通过国家林业局的批复。  据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总工程师杨建国介绍,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现场勘察后,对机场建设占用、生物多样性出具了评估报告,认为均符合新建机场要求,并获得国家林业局批复许可;神农架林区环保局副局长何莲则介绍,国家环保部对神农架机场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科学论证,2009年出具了《关于湖北省神农架民用机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根据环评审批的相关程序,机场建设这样的项目,先要经过专家论证,再由环保部审批,公示7天后生效。记者在湖北省环保厅官方网站上查询到,日-24日,国家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组织召开“神农架民用机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估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神农架机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全面,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切实可行,结论是通过。不过记者在国家环保部官方网站上进行了查询,却未查到相关信息。与神农架机场几乎同一时段立项的山西吕梁机场,却能查到环境影响报告批复,该批复于日作出。  实际上,神农架机场在建设过程中还曾两次因为环保问题遭到相关部门的批评。一次是湖北省环保厅于日下发的一份督办通知,文中提到环保厅在检查中发现神农架机场项目存在环境监理工作薄弱,生活垃圾未收集处理直接排放;存在乱堆乱放、随意倾倒废石料,裸露区域没有及时复绿,未按规定申报和缴纳排污费等问题。第二次批评则是由神农架林区环保局作出,就在今年上半年,在检查中发现机场公路沿线生态环境植被恢复缓慢,督促机场公路指挥部制定生态修复计划。  “冀宝斋”和“野人传说”  这句话很值得玩味:拜托,住在优越城市的各位,哪个城市不是从荒野中建起,貌似你们那里就不是生态,神农架人就不要发展,不要变化?  这句话很值得反思:我们不能忽视真伪的最本质问题,而只把心思放在如何利用它的名片效应。  在整个神农架采访过程中,我始终也有迷惑,一座机场是否通过环评,这问题不难回答吧?!可以问施工方,可以问当地政府,也可以问环保部,也可以问国家林业局。舆论有关注,有关部门有责任把问题说清楚。从理论上说,一点也不难。但实际上,一点也不容易。  神农架新闻办一负责人认为这问题纯属 “白费口舌、似乎多余”:“这么大的工程没国家批,谁敢开建?以为自家菜园子,种菜自己吃啊?”是啊,说得多理直气壮,多理所当然。  按照该负责人的意思,国家肯定是批准的。可是,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在国家环保部官方网站上就是查不到环评审批公示呢?就是这么点事,就是偏偏说不清楚。问谁,谁都不愿意说。你越是不说,越是让人起疑心,总不会是国家部委工作粗心造成的吧?  在采访中,对于外界的质疑,我可以感觉到当地强烈的反感。神农架政府新闻办主任罗永斌反应很强烈。在电话里,他认为修机场能大大方便交通:“神农架为什么不能有飞机,神农架到哪个地方都是200公里以上的山路,来过的人都知道如何遥远。”对于破坏环境的说法,他更是反驳:“拜托,住在优越城市的各位,哪个城市不是从荒野中建起,貌似你们那里就不是生态,神农架人就不要发展,不要变化? ”  是啊,记者也是湖北人,对于家乡的发展,也心系许久。谁不想过上好日子?说得绝对点,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那5座山峰、数百溶洞就是发展的代价。如果因为有了机场,神农架的旅游大有起色,人民过上富裕开心的日子,这点代价是值得的。接下去的,也许还有官员升迁有道了。  最初的写作思路,我是被带在“为家乡发展说点话”的情绪中的。但写着写着,总觉得有哪里不对路。我想到了无数条被污染的江河,无数座被砍光的山头,想到了日益频发的山体滑坡、扬沙飞尘。我想到了许多热点事件的背后,似乎都有着“我们要发展”的冲动。发展就是政绩,发展就是GDP,发展就是好日子。为了发展,什么都可抛。  我开始考虑神农架发展背后的逻辑:有了机场,交通条件才能改变,这样游客才能方便进山浏览,地方的旅游收入才能上升,老百姓才能有好日子过。恩,这逻辑应该没有问题。但问题是,神农架你能拿出什么来吸引游客?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了。难道还是拿那可能性越来越微弱的“野人传说”,继续当金字招牌?其实,截至记者发稿时,谁也没有见过野人的真面目,有的只是 “传说”。我相信,去神农架旅游的人们,更多地是把“野人”当作艰辛旅途中相互逗乐的一点谈资吧。一笑而已。  我居然又联想到了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河北冀州衡水市 “冀宝斋”。我的同事这样写道:衡水市当年提出的 “十馆一中心一剧院”重点工程,其他项目几乎没有建成的,“冀宝斋”成为“独苗”。正因为如此,“冀宝斋”从一个村委会收藏品展示厅,演变成一个陈列“文物”的“博物馆”,人们渐渐忽视其藏品真伪的最本质问题,而是把心思放在如何利用它的名片效应上。  每个地方都想要有一张名片,能吸引别人来花钱的名片。“冀宝斋”式的传说,在许多地方并不少见。有没有真料并不是关键,少人关心;有没有题材可以炒作,才是焦点。野人的传说,“冀宝斋”的藏品,是不是有点类似?  最后,我最担心的倒不是神农架机场是否通过环评了,而是通航后,这景区门票会不会上涨。这可是发展的一般逻辑。  不再绕“山路”了。我理解的神农架发展逻辑应该是:机场可以有,但请交代清楚环评的疑点,不要再为错误遮掩;“野人传说”可以有,但别再无底线地强化,当成当地仅有的文化遗产了;多想想如何利用好真正的生态,保护好原始森林,大力发展休闲避暑旅游。发展不会是只有一条路,我相信神农架一定能找到许多发展的路,一定能做好。  我们不能忽视真伪的最本质问题,而只把心思放在如何利用它的名片效应上。(光明网)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maggietang]
热门搜索:
热门排行焦点今日热评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守护甜心之彩虹天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