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羊城晚报副刊投稿邮箱晚会副刊陈医生手记主编

第B04版:晚会
亦师亦友可亲可敬 ———李佐兴与《晚会》
  报界精英,胸存丘壑,笔墨珠玑可鉴世;  人中君子,躬行谦道,心德芝兰自馨香———   ●晚会编辑部  李佐兴同志遽尔去世,《晚会》同仁莫不惊心,历历往事萦回脑际。  佐兴同志与《晚会》渊源极深。他是《晚会》主要的拓荒者之一。日,《晚会》随羊城晚报的创刊而诞生。从此,她作为一个“寓思想教育于谈天说地之中”的知识性综合副刊,独树一帜于新中国的报林中,备受瞩目,并以“老少咸宜”的面目赢得万千读者。  其时《晚会》与《花地》合称副刊部。后来报址由新基路迁到“西瓜园”,仍然如此。佐兴同志自《晚会》诞生之日起,便与刘逸生先生一道,带领几位编辑在这份初垦的园地上披荆斩棘,耕耘播种,毫不懈怠。他生有睿智,思想极其敏锐,业务十分精通,常能发人未发,想人未想,“点子”极多。与他共过事的人对此记忆犹新。也因此,他对《晚会》的风格、编辑思想与编辑经验、编辑手法的形成,贡献良多。  佐兴同志曾自云:“以我而言,孜孜不倦地编报,数十年如一日,是做到了的。”的确如此。“编报”是“为人作嫁”的行当。为这个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怨无悔,是报人的崇高境界和品质。这种境界和品质,在佐兴同志身上得到了极为生动的体现。顺手举个例子:至今仍为读者津津乐道的《陈医生手记》这个专栏,前前后后数百篇文章,从出“点子”到组稿,他都花了许多心血,且几乎每篇文章都经他亲笔改写过。但当《陈医生手记》结集出版时,他在为本书所写的“后记”中,一一道明所有参与者的功劳,唯独不肯有一言半语说到自己。这足见他的落落情怀。  1980年春节,羊城晚报劫后重生。时任总编辑的吴有恒交给佐兴同志“光复旧物,以慰群情”八个字,让他复办《晚会》。其实远在筹办复刊之时,佐兴同志已多次把其时身在广州的三位“老晚会”招到家里喝茶,商议复办后的《晚会》面目与编务大小事宜,甚至开始着手定题目和联系作者了。为更好体现吴老提出的“八字”精神,佐兴同志后来仍确定下两项编辑意图:一是“传统一定要保持,也要图新”;二是“图新就要积极介绍新的观念、新的知识,而图新也要注意鉴别,尤其介绍外来文化,不要人云亦云”。在后来的编辑实践中,本着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他还总结了诸如“谈知识不要导人迷信;讲历史不要含沙射影;发言论不要尖酸刻薄”等编辑箴言,作为每个编辑的工作范则。在他的带领下,复刊后的《晚会》,较好地体现了保持传统与锐意图新的精神,不但得到吴老的首肯,还赢得广大读者的认同。  在复刊初期很长的一段日子里,佐兴同志可谓殚精竭虑,废寝忘餐,几乎没有周末和星期天。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在那简陋的办公室里,人们常见他聚精会神伏案披卷的身影。这极大地鼓舞起同志们的工作热情。  1982年后,佐兴同志担任报社领导职务以及后来荣调香港期间,对《晚会》的编辑工作仍然十分关心。经常亲自为《晚会》撰稿、组稿,见到《晚会》上有了一点创新之举,无不加以支持和鼓励。这种关心和鼓励,一直延续到他退休多年之后,一直延续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他对《晚会》的后来者从不居高临下,指手画脚,而且有了什么指导意见,便平等商谈,亲切如朋友唔对。正是他这种严己宽人,坦坦荡荡的君子风,赢得了人们的敬重。今年春节前,在《晚会》读者联谊会上,他还言笑晏晏,鼓励有加,并在嘉宾留言板上留下“晚会常新”的劝勉,怎料一别竟成永诀。  呜呼!天妒英才,强使《晚会》同仁痛失一位亦师亦友、可敬可亲的老领导,一个值得信赖的好兄长!  (眉题挽联为原《羊城晚报》综合副刊部主任林超&撰)&& 林盛
(授权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羊城晚报”)第B06版:教育
本报《晚会》副刊文章 选入新课标卷高考作文
  羊城晚报记者&张璐瑶  高考余热未消,刚刚过去的6月里,几乎全国人民都在围着高考打转,一如天气一般火热。其中,高考作文成为当之无愧的焦点。当广东网友大谈今年广东高考作文的“穿越”主题时,远在数千公里外的辽宁大连,一名叫李冬梅的大学俄语老师收到了一个意外的惊喜:自己2011年初刊登在《羊城晚报》“晚会”副刊的编译文章被选为2012年新课标卷的高考作文题。  6月9日,得知这个好消息的李冬梅,在欣喜之余赶紧写了个邮件,发给当时编辑这篇稿件的羊城晚报编辑梁力,分享这份喜悦。  “船主和漆工的故事”背后  记者了解到,今年新课标卷高考作文题是材料作文,主题是“船主和漆工”的故事。陕西、云南、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山西、新疆、海南和内蒙古11个省(自治区)选用了这套试卷。  这则材料选取于日《羊城晚报》“晚会·心灵驿站”版的《顺手修补与救人一命》(李冬梅编译、梁力编辑)一文。后又以《小事》为题被2011年第6期《小品文选刊》转载。后被今年高考新课标卷选中为作文题(有删改),于2012年高考当天出现在云南、河南等11个省(自治区)数百万考生的高考语文试卷上。全文如下:  船主请一个修船工人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这个工人刷油漆的时候,发现这条小船的船底出了一个小洞,就顺手给修补上了。刷完油漆后,他从船主那儿领到工钱就离开了。  第二天,船主一大清早就跑到这个修船工人家里来了。  “师傅,给您修船的钱。”船主边说边把一个鼓鼓囊囊的钱包递了过去。  “为什么?”这个修船工人感到很奇怪,“您已经给过我工钱了。”  “对,”船主说,“但那是刷油漆的钱,而这是给您的修船报酬。”  “就为那么点儿小事儿您要给我这么多钱?”油漆工更加迷惑,“堵那么个小洞也不费什么事儿,举手之劳而已,我根本就没打算跟您要钱……”  “但就是您说的这件小事儿却救了我孩子们的命,”船主激动地说,“我忘了船底有洞这事儿了,付了您的工钱后,我就忙别的去了。可我的孩子们却划着那条船到海上去了。我当时就绝望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他们平安回来后,我明白,是您救了他们一命。”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每天做的大多都是一些小事,但怀着一颗善良之心去做,也许不经意间就改变了某个人的命运。  《读者》爱转载&&中高考“题库”&&  其实,“晚会”和“花地”的文章出现在试卷上,也不是第一次了;被转载,那更是常事。2003年,梁力的一篇散文《鼎湖观树》发表在《羊城晚报》“花地”副刊,后被选为当年肇庆市中考作文的阅读题。“那篇阅读总分16,我自己后来做了一遍,才得了6分。”梁力笑呵呵地说。  作为“晚会”的老编辑,梁力精心搜集着自己编辑的文章在各大报刊以及网络上的转载情况。据他统计,《读者》几乎平均每期都至少有一篇转载自《羊城晚报》“晚会”副刊,而其他如《青年文摘》、《意林》、《格言》等杂志也经常会转载自己编辑的文章,这些都让他自豪不已。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样的转载率,对他而言,已经是很大的肯定。  “老牌”如今仍然是“名牌”  “你编的晚会,境界高,眼界宽,我爱读。”这是一位“晚会”老读者给梁力发来的信息。  《羊城晚报》创办于1957年,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张大型综合性晚报,从那个文化信息相对匮乏的年代起,就聚集了一大批忠实的老读者。而“晚会”和“花地”这样注重知识性和文艺性的副刊的出现,无疑在广东乃至全国打开了一扇窗。  梁力告诉记者,当年一份《羊城晚报》只有4个版,“晚会”和“花地”就占了2个版。“我们从创刊起就秉持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原则,尤其是那个年代的报纸,很少有这一类的稿件。当时的一些栏目在全国都很出名。”梁力说,“比如‘陈医生手记’:是几个医生写的健康科普类文章,紧扣人们当下关心的健康类话题;再比如‘唐诗小札’,每期拿出几篇经典的唐诗宋词,对它们进行赏析。”  这些内容的出现,改善了人们单调乏味的看报生活,“晚会”和“花地”一并成为羊城晚报的名牌栏目,全国各地都有其忠实读者,尤其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的一追随就是几十年。  心灵驿站:小故事讲大道理  自己编译的稿件为何能选入高考作文?编译者李冬梅认为,新课标卷选用这则寓言作为高考作文题目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中学时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高考作文不仅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一根指挥棒,而且也是社会价值取向的一根指挥棒,它应将广大考生引领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轨道上来。  “晚会·心灵驿站”的编辑梁力得知自己编辑的文章被高考作文选用后,感到很自豪,他告诉记者,“小故事讲大道理”或许正是这篇文章为高考作文所青睐的原因。他介绍说:“心灵驿站版创办于2010年8月,每周一期,是晚会的重点栏目,也是转载率最高的栏目。其定位就是:小故事,大道理;生命的启示,生活的指引;人生旅途的加油站,危路迷情的栖息地……”  主编“心灵驿站”近3年来,梁力在选稿时很注意稿件的故事性和哲理性。“小故事讲大道理”也是他选稿的一个重要准则。他还非常注意稿件内容与现实的挂钩。他认为副刊的视角也要“动起来”,与当前社会热点相映照:“比如新课标卷选用的这一篇,‘船主和漆工’的故事,实际上就是在影射现代社会的道德问题。”  梁力告诉记者,从读者反馈的情况来看,“心灵驿站”其实很受年轻人,尤其是中小学生的欢迎。“我们的文章一般以故事开头,有内涵,能反映一定的哲理,给人以启发,篇幅短小精悍,很适合给中小学生作为写作文的素材和学习对象。”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梁力开始有意识地朝着这个方向进行选稿、编排。“我们对稿件要求很高,每篇来稿都是筛了又筛,还要注意内容的丰富和平衡。另外,我们栏目的所有稿件都是原创,作为《羊城晚报》的老品牌副刊,我们有一大批很出名的骨干专栏作者,非常擅长写这类文章。”他说。 张璐瑶
(版权归"金羊网-羊城晚报"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或致电020-。)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文艺副刊的坚守与改革——以《羊城晚报》文艺副刊“花地”为例(可编辑),文艺副刊..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文艺副刊的坚守与改革——以《羊城晚报》文艺副刊“花地”为例(可编辑)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打开微信扫一扫
孔网客户端
安卓版苹果版扫描下载
陈医生手记
1981年一版一印
(货号:248)
开&&&&&&本:42开
页&&&&&&数:287页
字&&&&&&数:
I&&S&&B&&N:
售&&&&&&价:5.00元
品&&&&&&相:
配送方式:挂号印刷品、快递&&&&
上书时间:
购买数量:
(库存1件)
商品分类:
品相描述:
书内无字迹无勾画
详细描述:
暂无详细描述。
挂号印刷品
挂号印刷品,每本收挂号费3元,合并订单只收一次挂号费,邮资依照邮政部门标准收取,首重100克/0.7元,续重100克/0.4元,按所售书实际重量收取。
本店默认快递为中通快递,一般1公斤内,12元/单,续重每公斤加收6元,【东三省、新疆、西藏、内蒙、宁夏、台港澳、海外地区除外】
本店所售书均有现货,采用的是网站的自动确认订单系统,下单后就可以付款了,如有其它特殊原因, 我会用在线消息通知你,欢迎光临本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购物车共有0件商品,合计:0.00元
商品已成功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扬子晚报副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