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国英雄的英雄人物

挖掘英雄人物事迹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挖掘英雄人物事迹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靖西县打造庞汉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纪实
&&& 近年来,靖西县充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打造文化旅游新名片,通过挖掘庞汉祯英雄人物事迹,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
&&& ――抢修保护遗迹。庞汉祯将军赋闲回乡时,曾出资建设两廊学堂,置办课桌椅,购买风琴、时钟等用品,并聘请教师,免费接纳学生到学堂上学。他还组织群众修建“学堂路”,铺设集市。在靖西县果乐街,现尚存有庞汉祯将军故居、两廊学堂。为纪念其热爱祖国、奉献家乡的高尚精神,果乐街群众自发建设了忠烈门、纪念亭,并刻碑立传。近年来,靖西县落实民政项目资金180万元,邀请专业单位规划设计庞汉祯将军纪念馆,建设小广场,塑造铜像,对其故居、两廊学堂等遗址遗迹进行保护和修缮。
&&& ――收集文史资料。市、县有关领导深入果乐街调研庞汉祯事迹,提出工作要求。市政协牵头组织成立资料征集小组,派出人员奔赴北京、上海、湖南等地,拜访庞汉祯将军的亲人及知情人,到纪念馆、档案馆查阅,收集实物、图片、文字资料。同时,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组织编辑《壮族著名抗日英烈 国民革命军中将庞汉祯将军》书籍。
&&&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举行纪念庞汉祯将军座谈会,深入学习其矢志不渝、无比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刻苦勤奋学习、敢于打破陈规、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平易近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精神。还组织果乐街干部、群众赴百色、东兰等地,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韦拔群纪念馆,瞻仰革命先烈,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经验。同时,邀请《广西日报》、《右江日报》、《百色早报》等媒体记者,深入采访报道庞汉祯将军事迹,并将其故事搬上靖西电视台壮语栏目讲述,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缅怀革命先烈,学习英烈爱国情怀。
&&& 前言:
&&& 庞汉祯(),字胤宗,1899年出生于广西靖西县果乐乡,国民革命军少将旅长,追晋陆军中将,2014年国家民政部公告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之一,是淞沪会战中牺牲的第一位中国将军。
&&& 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时任第七军第一七○师第五一○旅少将旅长的庞汉祯多次请缨上阵杀敌。8月13日,日军在上海向中国守军开枪挑衅,中国守军奋起还击,淞沪会战爆发。9月,庞汉祯率部随第七军从桂林出发,开赴上海战场。
&&& 10月21日,中国军队开始反击日军。22日,日军在飞机、重炮的配合下,疯狂进攻中国守军阵地,中国军队拼死抵抗,无奈众寡悬殊,阵地陷于敌手。庞汉祯得知阵地失守的消息,心急如焚,当晚亲率预备队由战头桥向陈家行反攻,双方战斗惨烈,以至白刃格斗,经过数次冲杀,庞汉祯部终于杀退敌人,将该阵地全部夺回。23日,大量日军增援淞沪战场,日军全线出击,再次猛扑陈家行阵地。庞汉祯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和强大的火力,毫不退缩,率部坚守阵地,顽强抵抗日军的进攻,部队伤亡惨重。日军重炮对其部阵地狂轰滥炸,庞汉祯仍督部抗敌,不幸被日军炸弹击中,壮烈殉国。时年38岁。
&&& 国民政府为嘉奖庞汉祯抗日救国的功绩,追晋他为陆军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日追认庞汉祯为革命烈士。□梁明清 农彩妹 吕曜芳
腊家顺参加全县
周炳群考察巴伐
周炳群率考察组
市政协传达学习
田林县政协开展
西林县政协召开
阳江市政协考察
广州市政协党组
周炳群到田林调
罗朝骞到龙光乡爱国人物的英雄故事
 邱少云()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他出生于四川县(1997年后属市)关建乡的一个贫农家庭。15岁那年被国民党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鲜作战。
 1952年10月,为打击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战后,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文艺工作团赠给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锦旗上写道:“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战士邱少云永垂不朽”。志愿军第15军全体指战员献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祖国人民的光荣”。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抗美援朝分会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光荣之家”。四川省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给邱少云烈士的家属的锦旗上写道:“伟大人民的战士,英雄不朽的功绩”。为了表彰邱少云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意志,被中国共产党志愿军某部委员会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于日给他追记特等功,日追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同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一级国旗勋章,并将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为整体、为胜利而牺牲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50多年了,但是,他的英雄事迹和献身精神将永远鼓舞和激励我们,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在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时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定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大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这是电影里说的话,原话已经无从证实了)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一条前进的道路,此时,他年仅19岁。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继母积极投身于妇救会工作,并非常支持刘胡兰参加革命。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雷锋,原名雷正兴,(日-日),享年22岁,雷锋出生在省长沙望城县简家塘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因为这一年是农历“”年,所以给他取了个小名叫“庚伢子”。
  雷锋出生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生活于之中。雷锋曾在一篇日记中写道:“我家里很穷,父、母、哥、弟,都死在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的手里,这血海深仇,我永远铭记在心。”
  雷锋的爷爷叫,以租种田地谋生,整年辛苦劳作,但仍无法维持家人的生计,最后身染重病,卧床不起。到年关,地主前来逼债,要雷家在年前还清租债,雷新庭无力偿还,悲愤交集,在过年的鞭炮声中被活活逼死。
  父亲,参加过毛主席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当过自卫队长。一九三八年被抓去,遭到的毒打,造成内伤和残疾,回到家乡后边养病边种地勉强度日。一九四四年又遭到日寇毒打,伤势更加严重,翌年秋天终于死去。哥哥雷正德,十二岁时外出当了童工,在繁重劳动的折磨下得了童子痨(肺结核)。一天,他突然昏倒在机器旁,轧伤了胳膊和手指。被解雇后又到一家印染作坊当了童工,由于劳累过度,肺病加重,又无钱医治,没几天就死去了。 弟弟也因为饥饿而死去。雷锋6岁的时候,家里只剩下了他和妈妈两个人。雷锋的妈妈也是一个受尽折磨的苦命的人。她是的女儿,生下来几天,由于过于贫穷,父母没能力抚养,就把她送进长沙一家育婴堂,简家塘一个姓杨的妇女把她抱回家抚养,6岁时把她送给雷家做了童养媳。后来,雷锋的母亲被地主唐四滚凌辱而自尽。
  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邻居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家,常常上山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全都被地主婆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柴。有一天雷锋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要雷锋把柴运到她家,并抢走了柴刀,雷锋哭喊着要夺回砍柴刀,可那地主婆竟举起柴刀在雷锋的左手背上连砍三刀,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在山路上。雷锋赶忙捂住伤口,忍住疼,两眼瞪着地主婆,心想:“总有一天,我要报仇!”从此,雷锋手背上留下三条伤疤。
<font STYLE="FonT-siZe: 16px" COLOR="#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但把一支送给他。,雷锋当了团长,积极参加。同年夏,乡政府的党支书供他免费读书,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在入伍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并荣获“节约标兵”和“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9月,雷锋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font STYLE="FonT-siZe: 16px" COLOR="#月征兵开始,雷锋迫切要求参军,焦化厂领导舍不得放他走。雷锋跑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兵役局(现)表明参军的决心。他身高只有1.54米,体重不足55公斤,均不符合征兵条件,但因政治素质过硬和有经验技术,最后被破例批准入伍。参加人民解放军后,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任班长。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事,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他曾多次立功,被评为节约标兵和模范共青团员。1960年11月入党,并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因公。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当前位置 : &&& >
关于爱国英雄人物的故事15则
核心提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著名的爱国人士和民族英雄,他们的故事和爱国献身精神感动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15则关于爱国英雄人物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著名的爱国人士和民族英雄,他们的故事和爱国献身精神感动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15则关于爱国英雄人物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吴玉章维护国家尊严
  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帝国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 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杨靖宇献身抗日
  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最后,弹尽粮绝,杨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敌人残忍地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杨靖宇肚里没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他用鲜血浇灌着和平之花,用生命捍卫了人类的正义。
  陈天华遥寄血书
  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见沙俄军队吞占满洲,败北没有能力的清当局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公约的动静后,他悲忿欲绝,当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筹办回国入战。
  回到宿舍后,咬破本身手指头,以血指书写救国血书,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酸楚,鼓动同胞起来战斗&&他连着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咸:&救国!救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早在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就派兵侵占了我国领土台湾,实行了极端野蛮残酷的统治,台湾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1661年,在东南沿海领导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战船350多艘,将士25000多人,包围了台湾,经过9个月的激战,荷兰总督被迫签订投降书,带领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滚出台湾。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
  徐悲鸿:我代表我的祖国
  1919年到1927年,我国著名的画家徐悲鸿在欧洲留学。那时,中国留学生在外国不仅经济上困难,政治上也很受歧视。有个我国学生向徐悲鸿挑衅(x&n)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来就是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把你们送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被激怒了,他斩钉截铁地说:&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的时候,再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从此,徐悲鸿怀着为中华民族争光的满腔激情,刻苦努力,争分夺秒,经常到罗浮宫、凡尔赛等巴黎各大博物馆,临摹世界名作,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闭馆的时候不出来。
  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鸿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第一年,他的画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在几次竞赛考试中,他都取得了第一名。1924年,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轰动了美术界,那个向他挑战的外国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失败者。
  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出身楚国贵族,年青时就表现出杰出的才能,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官名),协助怀王筹划国家大事,发布政令;对外接待各国使者,处理外交事务,很得怀王信任。这样就招来一些人的妒嫉。他的政敌上官大夫在怀王面前造他的谣,说屈原居功自傲,连怀王也不放在眼里,怀王就怒而疏远了屈原。
  当时在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是秦、齐、楚三国,&合纵&、&连横&的斗争非常激烈,最后谁能取胜,就由这三国的内政外交的得失来决定。屈原在楚国内政上主张选贤任能,励精图治,企图建立一个理想的如尧舜禹汤时代的社会;在外交上则主张联齐合纵对抗强秦。由于怀王疏远了他,屈原这些正确的主张都未能实行。怀王是个昏庸的君主,在秦惠王的离间和诱惑下,接连上当,断绝了和齐国的联盟关系,结果损兵折将,丢失土地,国势渐渐衰弱下来。秦昭王继位后,提出和楚通婚,约怀王相会,屈原极力劝阻怀王不要再上当。但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的怂恿下还是去了,结果遭到秦国的武力劫持,死在秦国。怀王的长子顷襄王继位,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等人又在顷襄王面前构陷屈原,顷襄王一怒之下把屈原流放到江南。
  屈原晚年在沅水、湘水流域长期过着流放生活,眼看祖国日益衰弱,即将被秦灭亡,自己报效君王的抱负不得施展,忧心如焚,无日可了,写了大量抒发忧愤的诗作,最后在绝望中投汨罗江自尽。
  邓世昌献身大海的英雄事迹
  自古以来,牺牲在战场上,一直是爱国军人引以自豪的志向。特别是那些明知死在眼前仍勇敢赴难的人,更令人崇敬。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就是这样的人。
  邓世昌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爆发了甲午战争。邓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舰相遇,遇到危险,我就和它同沉大海!
  这年9月的一天,日本舰队突然袭击中国舰队,一场海战打响了,这就是黄海大战。战中,中国担任指挥的旗舰被击伤,大旗被击落,邓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住敌舰。他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日舰包围过来,致远号受了重伤,开始倾斜,炮弹也打光了。邓世昌感到最后时刻到了,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要壮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它同归于尽,这大无畏的气概把日本人吓呆了。
  可不幸的是,致远号在前进中中了鱼雷,船体爆炸,沉入海底。200 多名官兵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堂堂正正地说自己是中国人&&李小龙
  李小龙,在60年代时,国人地位不高,很多演员总是淡化自己的中国人身份,李小龙却以身为中国人为荣,堂堂正正地说自己是中国人,最经典的一句话是电影《精武门》中的&中国人,不是病夫&,带动了香港电影的一片爱国热潮,我们熟悉的《霍元甲》就是那个时代的电影。
  吉鸿昌的爱国故事
  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而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 ,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在国外,吉鸿昌利用记者的采访,以事实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并斥责英国纵容日本侵略中国和蒋介石对日妥协的丑恶行径。
  数学家苏步青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早年留学日本,1931年获得博士学位。日本不少名牌大学以高薪聘请他,但他想到出国留学是为了祖国掌握科学,就一一辞谢,毅然回国。回国后,他在浙江大学执教,竟一连四个月领不到工资,穷得连饭都难吃饱,而当时日本的帝国大学还答应他保留半年的工资。贫贱难移爱国心,苏步青毫无再去日本之意。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大学又打电报,请他前去任教。出于民族大义,他一口回绝道:&我要留在自己的祖国。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
  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
  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1、钱学森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美国千方百计要将他留下不让他回国,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2、吉鸿昌
  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3、华罗庚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4、茅以升
  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中,有许多人都是留学国外又回国服务的。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16年20岁时,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为了获得实践的机会,他晚上上课,攻读博士学位,白天到一家桥梁公司实习,亲手绘图、切削钢件、打铆钉、油漆,终于成了一个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人才。美国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书从各地寄来,请他担任工程师。
  但是,茅以升没有接受聘请,而是决定回国了。美国有些人劝他:&科学是没有祖国的,是超越国界的。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条件差,你留在美国贡献会更大。&茅以升回答:&科学虽然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
  1919年,茅以升带着一身本领回到国内,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现在浙江省钱塘江上那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就是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5、董存瑞
  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6、肖邦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临终嘱附姐姐路德维卡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7、文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到土牢里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将军,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就死,还说什么鬼话!&于是,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慨就义了。文天祥生前,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8、詹天佑
  清朝末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他们都是些少年。有个才12岁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又立志为国效力。后来他学习工程技术毕业,回到了国内。可清朝政府对本国人才不信任,像修铁路,就都让外国人主持。詹天佑尽管有才干,也只能当助手。
  1905年,修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消息传开了。英国和俄国都争着要修,因为他们知道这条铁路在中国的战略要地,掌握了它就能控制中国,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达成&协议&,说中国如果不让他们修,他们就什么也不提供。他们以为中国人离开他们肯定修不成这条铁路。
  清朝政府这才让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有人对他不放心,说他自不量力,说他胆大包天,劝他不要承担这项难度非常大的工程。詹天佑说:&京张铁路如果失败,不但是我的不幸,也会给中国带来很大损失。外国人说中国工程师不行,我则坚持由自己来办!&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和工人们一起吃住在工地,细心勘探,大胆试验,经过4年艰苦的劳动,终于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志气。詹天佑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原来那些瞧不起中国工程师的英国人也表示对他由衷敬佩。
  9、朱自清
  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的文学家。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造成威胁。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人民对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就运来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自己的责任。&
  两个月后,朱自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肯领带侮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
  10、廉颇
  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一位出名的武将叫廉颇。他不但武艺高强,箭法出众,还善于用兵打仗。秦国、齐国这些大国常来攻打赵国,赵王用廉颇为统帅,多次打败了敌军。敌军听到廉颇的名字,都很害怕。可后来,赵王中了秦国的离间计,认为廉颇老了不中用了,改派青年将领赵括代替他。赵括骄傲轻敌,使赵军打了大败仗,赵国也险些亡国。
  赵王想重新起用老将廉颇,派出使者去看一看老将军身体怎么样,是否还愿意为国效力。廉颇见到赵王的使者,高兴极了。为了表示自己威风不减当年,还能上阵打仗,为国立功,他一顿饭就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吃完了,又披上铠甲,跃上战马,拉弓射箭,舞枪刺杀,果然身手不凡。他对使者说:&你看我,虽然老了,可是能吃饭能打仗,只要大王肯用我,我万死不辞,马上回去领兵参战!&
  使者走了以后,廉颇日夜盼望赵王的调令,可一直没等到。原来那个使者接受了一个叫郭开的坏人贿赂,故意在赵王面前说了瞎话,说廉颇饭量虽好,可一会儿工夫拉了三次屎。赵王听了,认为廉颇真不中用了,就不再调用他。
  廉颇为赵国的安宁奋斗了一生,晚年仍希望为国出力,对人说:&我真想有一天,还能率领赵国的兵士冲锋陷阵啊!&
  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全身心地报效祖国。这就是爱国英雄们的本色。
  11、王二小
  王二小,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12、邱少云
  邱少云(1931年--1952年)四川铜梁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9连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作战。 日,邱少云所在连队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391高地作战中担负突击任务,并奉命于夜间在距敌60米的山脚下潜伏,以待次日傍晚发起突袭。12日11时,他的潜伏地不幸被敌盲目发射的燃烧弹击中。为了不暴露部队的整个行动计划,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巨痛,在5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他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此次作战的胜利。当晚反击部队顺利攻占391高地,全歼守敌1个加强连。
  英雄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万古留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国英雄人物事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