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兴义安龙花灯万屯镇花灯歌曲

扫一扫关注义龙新区微信
您当前位置:&>& > 万屯镇万屯村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民办实事
万屯镇万屯村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民办实事
&为群众解惑的好组织
&&&万屯镇万屯村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民办实事
万屯村治保主任刘也为考取大学的学生开贫困证明
走进万屯村委办公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上的值班表,上面清楚的写着每天值班人员的名单,而且详细注明了电话号码。
&麻烦你在这点签个字。&
&我现在忙,你的证件在那里,你自己找一下哈。&
&这些证件还是归类,一个村一个村摆好的安?&
清晨9点,在万屯村村委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破旧的办公室里,挤满了前来办事的群众,村治保主任刘也在办公室里耐心的为群众办事。
办公室墙上挂满了为群众办理的资料,有低保户名单、计生双承诺证明、机动车驾驶证等,它们被有序的挂在墙上。在治保主任刘也写证明的手下面,压着一本厚厚的办事记录本,上面记录了每天值班的领导为谁做了什么事情、出了什么证明,虽然本子看上去已经很陈旧,但是在泛黄的扉页上却清清楚楚的记录了每天坐在办公室值班干部办的事。
&这个材料需要四份,还需要出三份。&
&那我再写三份。&
考上黑龙江大学的学生陈安皇到村委办理贫困证明申请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但是村委办公室的复印机坏了,村治保主任就亲自为他手写了四份证明。当然,村里的其他干部并没有闲下来,李定华支书早早的已经下到组上去检查爆破情况,另外两名干部到镇上的社保所去帮助群众办理社保手续去了。
办理完机动车辆驾驶证的万屯村四组村民周洪江告诉笔者:&现在村上干部办公很正规,天天有人值班,为群众办事尽心尽力,有什么疑问他们都帮助解答,他们不能够答复的还到镇上亲自去跑。&
万屯村国土面积20多平方公里,有23个村民组,8000多人,是一个人口较多的村,而且村里面组与组之间相隔甚远,分布散乱,管理起来比较困难。为了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办事难的问题,万屯村两委实行&分区包管&制度,把万屯村分为几个小片区,一个领导负责一个片区,在有惠民政策下达到村时,各片区负责人就到各片区去召开群众会议传达信息,一来二去,为群众省去了办事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大哥,来屋头坐一哈!&
&哥,去我家把饭吃了再走!&
8月11日,万屯村副支书宋明富来到万屯村上斗口组,走到群众家门口,迎来的便是群众的嘘寒问暖,在群众眼里万屯村两委是一个办实事的班子,有问题找他们就对了。
虽然平时得到了群众好评,但是村干部眼里群众工作也并容易做。&基层工作很难做,群众工作更不好开展,尤其现在试验区在大力搞开发,中间很多纠纷就出来了,但是问题出来,我们就必须去解决,为试验区发展提供基层保障。&万屯村副支书告诉笔者。
万屯村去年至今拆迁的房屋有200多户,起初很多群众很不理解,不愿意搬迁,于是村两委班子便一家一户的做思想工作,跟他们讲清楚这样做的好处,有的群众通过做思想工作就主动配合好搬迁,但是有两户人家不支持,于是村两委班子三天两头到群众家做工作,他们抱着今天不行明天去,明天不行后天再去的做法,用了半年的时间终于做通了那两户人家的思想工作。
以前万屯村靠着出租村里的办公楼,每年都可以得到近10万元的集体收入,但是由于房屋拆迁后就失去了村集体收入,为了让群众增收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万屯村成立了合作社、杨梅协会。
下一步,万屯村将按照上级部门要求,把有知识、有眼界、思想先进、没有违反计生规定的年轻人吸纳到村组织上,壮大万屯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加新鲜血液,增强造血功能。同时规划好烤烟种植,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动员种养殖大户,带动村上的群众种养殖,扩大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
版权所有 贵州黔西南州义龙新区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信息产业部备案:黔ICP备号扫一扫关注义龙新区微信
您当前位置:&>& > 万屯汉墓群
万屯汉墓群
(上接3月4日三版)
& (五)调查、考古、保护、展示工作
& 1975年10月至1976年,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在兴义县顶效区万屯公社试掘了8座古墓。
& 1984年,兴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1992年11月30日,兴义市农委在万屯乡后海子唐家松林堡进行果园工程改造时发现汉墓一座。省文物处即派工作人员前往对汉墓进行抢救性清理,后将该墓列入万屯汉墓群,统一编号为9号墓。
& 1997年4至9月,省考古所先后两次进行夜朗考古调查,又发现万屯镇者磨村破山、新桥村简槽沟、后海子松林、张屯、大山、果园、黄、郎家松林、万屯村大桥地、小水井、贾家海子、梨树林、雷家坡、羊皮寨、贡新村的贡新坝子、郭家湾、蚂蝗塘、梁子上、红岩洞、郑屯民族村、前锋村大地一组、马鞍山、郑屯村、陆兴村二龙口、顶效和兴村、那叠村、洛寨村、桔山街道办事处锅底塘村和鲁屯鲁屯村殷家堡、章么村均有汉墓和分布。
& 1988年参加公安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局、文化部四部委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打击文物走私成果展》,兴义万屯汉墓群出土铜车马就作为贵州最具标志性实物参加了展出,1999年举办的《全国文物精品展览会》万屯汉墓群出土文物在北京展出。贵州省博物馆出版的《文物精品志》,万屯汉墓群出土文物也占了大量篇幅;贵州省黔西南州出版的《文物精品》,万屯汉墓出土文物也占据了大量篇幅。
& 1999年1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2000年,完成万屯汉墓群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
& 2001年,完成万屯汉墓群&四有&工作。
& 2004年由省人民政府出资编辑的《贵州文物精华》一书中万屯汉墓群出土文物也独占鳌头。
& 2009年5至7月,贵州省文物局下属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人员,并聘请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局钻探办钻探三组50余人,对万屯汉墓群中心区万屯镇杨梅基地至坡麻近5公里的地带进行考古钻探,总钻探面积为323150平方米,又发现遗址1处(面积约23250平方米)、遗迹现象64处(灰坑39个、坑12个、沟11条、窑1个、窑址区1处、墓1座),整个遗址文化堆积包含大量烧土颗粒,并采集到素面、方格纹、黄或红皮黑心夹粗砂陶片数十片。从采集陶片分析年代应在战国至汉代,时代上早于或等于万屯汉墓的年代。目前,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在筹备下一步对该遗址、遗迹的考古发掘工作。
& (六)&四有&工作情况
& 保护管理机构:(1)兴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1992年建所,万屯镇文化服务中心为日常管理机构,同时,兴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聘请义务文保员1名,2000年3月15日聘用,义务服务,无报筹、无经费。现使用人为万屯镇新桥村、下坝村、万屯村、顶效镇合兴村、大洛村、郑屯镇前锋村、鲁屯镇鲁屯村、章磨村和桔山街道办事处锅底塘村村民。
& 保护档案:万屯汉墓群省保单位记录档案(三卷:主卷、副卷、备考卷)2001年10月已建立,兴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存放。主卷一卷,主要记录万屯汉墓群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保存现状、历史、艺术价值和保护管理工作情况,包含照片、保护范围、平面图等;副卷一卷,主要收载有关行政管理工作方面的文件材料,省、州、市各级政府关于公布、划定、安全检查的文件及报告;备考卷一卷,收载与主卷有关的详细资料,包括文献资料、摄影资料、图纸资料等。
& (七)安全保卫情况
& 兴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负责省级文保单位万屯汉墓群的安全保卫工作,兴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制定有一套完整的安全规章制度。如《安全消防管理制度》、《安全保卫人员责任制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日常防护制度》、《巡查制度》等。并定期检查该处文物安全情况,发现安全问题及时上报,并争取经费排除险情。
& 因属地管理情况,万屯镇、顶效镇、郑屯镇、鲁屯镇、和桔山街道办事处文化服务中心具体负责万屯汉墓群日常安全保卫工作;同时,还聘请万屯镇业务文保员2名,便于更好的保护。同时,文物保护管理所与其签订了安全保卫责任书,一年365天每日一次安全巡查,发现安全问题及时上报万屯镇文化服务中心和兴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版权所有 贵州黔西南州义龙新区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信息产业部备案:黔ICP备号扫一扫关注义龙新区微信
您当前位置:&>& > 我区两镇成功拆除“两违”建筑
我区两镇成功拆除“两违”建筑
近日,由顶效政府牵头,综合执法办、交警队、消防队、公安部、刑侦部及医院6部门联合执法,组织执法人员及2台大型挖掘机和2辆消防水车,强制拆除羊头山2户砖混结构违法建筑。历经4个多小时拆除完毕,拆除面积约1200O。
今年以来,试验区各相关部门不断加大&两违&查处力度,对打击&两违&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同时,广泛宣传&两违&知识与行动,营造共同参与缔造严打&两违&氛围。对巡查发现和群众举报的&两违&问题实行露头就打,出土就拆,打早打小,坚决不让违建成形,实现&控新拆旧&及&两违&行为零增长的目标。(邓瑶)
又讯近日,万屯镇联合综合执法办,依法对万屯村&两违&建筑进行了强制拆除。当日,拆除&两违&建筑房屋10栋,地基6座,共16户。
据悉,此次依法拆除的&两违&建筑均在万屯镇规划建设项目的用地范围内。这些&两违&建筑严重制约了该镇部分项目的工程进度,并带来重大安全隐患。该镇&两违&办工作人员曾多次上门做工作,并下发了通知书,责令其限期自行拆除,但户主依然抱有侥幸心理,仍在迟迟观望,对限期自行拆除的要求无动于衷,有的还我行我素的继续修建。为深入推进&两违&整治工作,保持拆违高压态势,保证万屯镇规划建设有序稳步发展,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根据相关规定启动了强拆方案,综合执法办派出80名干警,协助万屯镇全体干部职工,出动大型机械,依法强制拆除了这些&两违&建筑。
(邢友明)
又讯近日,顶效镇联合综合执法办开始对团结村违法搭建的钢架棚进行拆除。在团结村红星一组,笔者看到,300余名工作人员正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有序的进行拆除工作。据介绍,团结村红星一组和移民组共有100余处违章搭建的钢架棚,当天共拆除了6处。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义龙试验区关于&两违&清理及整脏治乱相关要求,顶效镇&两违&办于9月30号下达了拆除团结村红星一组及移民组违法建筑的通知,若群众自行拆除违法搭建的钢架棚,政府还补偿20元。
版权所有 贵州黔西南州义龙新区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信息产业部备案:黔ICP备号山川秀丽的义龙兴化 一个值得一游的绝美佳境_黔西南发布-爱微帮
&& &&& 山川秀丽的义龙兴化 一个值得一游的绝美佳…
“兴化是个好地方,好山好水好风光,山川秀丽风景好,地肥水美五谷香。女儿个个千般美,男儿个个壮如山;民风纯朴多善举,勤劳勇敢不平凡……”这是在兴化一直流传的“布依花灯调”,这话一点不假。义龙实验区万屯镇兴化村位于贵州兴义东北面,距离兴义38公里,距万屯政府所在地13公里,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6℃, 年日照1600小时,年降雨量在14500毫米左右,无霜期305天。这里居住着汉族、布依族、苗族、彝族等多种民族,他们和睦相处,民风纯朴,热情好客,辖区面积5.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00余人。万屯镇兴化村交通便利,洒松公路、兴海公路穿境而过,有待于开发的旅游景点有红军湖、鸳鸯泉、兴化狮子山、千年情侣古树、烂滩猴洞等,兴化海子梨和兴化包谷酒等土特产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然而,这里的景点还有待于开发,现简单介绍一二。图为从南看兴化全景图为从西南看兴化全景历史景观——红军湖红军湖一角1935年红军长征时有一个纵队曾路过兴化,驻扎于湖边,此湖由此而得名。红军湖位于兴化村以北1公里的兴化6组,小地名叫“沟头”。笔者路过小水库,映入眼帘的是清澈见底的湖水,湖边少许的几户人家炊烟袅绕,显得安静祥和,宛如一个“世外桃源”。走进湖边,你会看到湖光山色,水面湖光倒影,山清水秀,东、北、南三面被青山环绕,仅西面有一小出口,湖面约5000平方米,湖边矗立着一棵古树,据当地人介绍,这种树名叫“杉壳榔”,约有500年的历史。优质水源——鸳鸯泉鸳鸯泉位于红军湖以北的半山腰,这便是“红军湖”湖水发源地。笔者走进水库水源地,在距离泉眼100米的地方,便听到从小树林中传出潺潺流水声,心想此地一定不会让人失望,果不其然,走到泉边,便有一对鸳鸯从泉边飞出,让人颇感惊奇,鸳鸯一对,泉眼一双,好一个生死相依,一高一矮永不分离的两个“泉眼”,被人们称为“鸳鸯泉”。泉水是从岩石缝中流出,没有任何污染,清澈的泉水甘甜可口。再看看“鸳鸯泉”四周,长满灌木,藤蔓缠绕着树木,密密麻麻,让人不免心旷神怡。据当地人介绍,常有当地青少年来此用藤蔓荡秋千,在泉边戏水玩耍,并说此双泉终年不枯,最小时双泉也有桶口大小,涨水季节水流量略有增加,但因位于半山腰,清澈的水永不变色,良好的水质优美的环境,开发利用将堪比“间歇泉”。天然景观——奇峰群兴化群山环绕,千姿百态的山峰一座连着一座,诱人联想,仔细揣摩,颇有欣赏价值。除象鼻裹水、卧狮守堂、狮猴拜佛、骆驼峰、马鞍山、群猴拜王、佛像山之外,兴化狮子山更胜一筹。此图为兴化狮子山兴化狮子山位于兴化坝子北面山下。占地面积约有2000平米。形状酷似狮子,查遍全国名曰“狮子山”,均没有此山形象。当地人讲,近几年山上树木长高了一些,形状未有以前好看。此图为狮猴拜佛此山位于兴化坝子东北面。形状酷似左边一个狮子,右边为几个小猴一起跪拜中间正立的佛像。布依古寨——千年古树千年古树位于兴化坝子以北的布依古寨,这里有三棵古树,高12米左右,树直径近2米,够两人围抱,据当地老人说,这3棵树有上千年历史,其中两棵并排在一起,被当地人称为“千年情侣古树”。民族景观——千年古庙此庙为兴化坝子以北1.5公里石丫口处,据当地人讲有上千年,农历每月9日,就有信徒到此集会,特别是农历8月9日,9月9日集会的人更多,有时有上2000人到此聚会,近年来由村委会牵头,信徒集资重新进行了修缮,里面供有十尊菩萨。喀斯特景观:兴化溶洞群兴化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发展喀斯特旅游的理想之地,有许多奇特的溶洞,最有特色的分别是兴化烂滩猴洞和兴化蓝家洞。猴洞位于兴化烂滩寨子后,笔者曾经一游,洞中面积约6000平米,里面长满各种奇形怪状的岩浆石和钟乳石,形成了许多千姿百态的花样地板,里面还发现过许多不知年代的化石,有待考古专家考究,由于此洞太大太长未能找到尽头,据当人讲此洞以北2公里处还有出口。常年有人到此游玩,由于缺乏保护,此洞已遭到一定破坏,急盼开发保护。还有蓝家洞也有特色,位于兴化坝子西北角半山腰,洞内空间占地约2000平米,洞中有水,也有各种奇形怪状的岩浆石,钟乳石,花样繁多,煞是好看。有趣的传说——兴化“海子梨”贵州出产的“海子梨”,真是远近闻名。其中尤以义龙试验区万屯镇兴化办事处海子周围出产的质量最好,个大、皮薄、汁多、味香、酥脆无渣。为什么这一带的梨和其他地方的不同?据老辈人说是这样的。在很早以前,这一带完全是一望无际的深山老林,人烟稀少,在一座山脚下,住着抱卜老人一家。有一年春天,抱卜正在一块刚砍光树木的荒地上犁地,忽然从南方的天空中飞来一团乌云,抱卜抬头一望,只见一条黑龙张牙舞爪向他扑来。黑龙飞到抱卜头顶上时,猛吸了一口气,把抱卜连人带牛全部吞到肚子里去了。抱卜年轻时是一个好猎手,现在虽然年纪大了,但胆子还是大的。这时他在龙肚子里,并不显得惊慌,只是龙肚子里又闷又黑,一下子不晓得如何是好。这时正是栽包谷的季节,树林子里各种雀鸟正惊惊慌慌地叫唤。“布谷——破肚!”这是布谷鸟的叫声。“谷古谷,谷——破肚腹,出!”这是斑鸠的叫声。布谷鸟和斑鸠的声声叫唤,提醒了抱卜。抱卜连人带牛被吸进龙的肚子里,但他手里还紧紧地捏着犁地时打牛的哨鞭。哨鞭的一头是刮犁铧板上泥巴的小铁铲,很锋利。抱卜用刮泥铲使劲捅龙的肚子。用不了几下,就把龙的肠子捅穿了,龙在地上翻来滚去,害得抱卜也在龙的肚子里打了若干个跟斗。他在龙肚子里专找软的地方捅。不一会儿,又把龙的肠肝肚肺捅得稀巴烂。这条龙起先还翻来覆去滚动,后来渐渐没有气息,躺在地上不动了。抱卜又在龙肚子下面捅了一个洞,钻了出来。抱卜四面一看,大吃一惊,周围的树林被龙滚成了一大片平地!兴义“海子梨”此时抱卜老人已筋疲力尽。他在旁边一块石头上坐下歇息,这时看见离龙头不远处的地方,有一小碗一样大的东西,在闪耀着绿莹莹的光芒。他捡起来一看,认得是龙嘴里的宝珠。老人心里好高兴,急忙拿回家里来,放在窗台上。因为太困倦了,倒在床上就睡着了。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宝珠不见了,到处找不着,却只见窗台外面的屋檐脚长出一棵树来,已有丈多高,树上果实累累,一个个像昨天拾来的那颗宝珠一样大,绿中带黄,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摘一个来尝,又香又甜,吃后满口生津。因为是抱卜老人在犁地时与龙搏斗后捡得的宝珠变成的,于是人们把这种果子叫做梨子。那条龙的尸体腐烂后,化成水,淹了很宽一片地方,形成了一个绿茵茵的“海子”。后来海子的水全消下去了,变成了一片非常肥沃的良田。这里出产的梨子,味道很好,个头又大。因此,人们把这里出产的梨子就叫“海子梨”。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向州内外发布信息。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花灯歌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