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花鼓戏牛婆赞孝门歌词

我谈湖南花鼓戏
我谈湖南花鼓
花鼓,花鼓,花在鼓上。怎么叫花鼓,这种说法有点勉强,未必鼓上都有花?鼓,肯定是说对了,它必然有锣鼓。花是什么?不应该是鲜花,干花或绣的花,应该是一盏一盏的花灯。在许多花灯的簇拥下,锣鼓在敲击着,人们的身躯在扭动着。这就是最早的花鼓,也叫花灯。这种形式应该是很早很早就有了。
在江南一带,很早就流行着花鼓,除湖南花鼓外,现在保留着名称的,就有湖北花鼓,包括天沔花鼓、东路花鼓、黄孝花鼓、随县花鼓等,还有晥南花鼓,流行到许多县市的花鼓与本地的山歌民歌相结合,就成了本地的剧种。
湖南是南蛮之地,很早的年代没有出过进士,后来出了一个进士,叫做破天荒了。文人官吏很少记载花鼓、花灯在当时的表现。其实,在楚庄王时代,就铸造了好多编钟,音律中兼有35
3特征。“这种音乐特点,今可从两湖民歌中寻踪,并为湖南的戏曲音乐承袭、沿用。影响高腔、打锣腔及川调的音乐风格。”(摘自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南卷)
湖南花鼓戏,也少不了外来音乐的影响,但核心部分,是湖南本土的山歌民歌。山歌民歌的历史悠远,它可以与人们的语言同步,这就不去追寻了。在两百多年前,就有古人记录了这样一些话。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长沙府志》记载:“舞灯之后,又各聚资唱梨园,名曰花灯。”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湘潭县志》称:“上元……向夕六街三市,竞赛花灯,及花爆烟火诸杂剧。”嘉庆二十六年(公元1819年)《浏阳县志》的记载更为具体:“以童子装丑旦剧唱,金鼓喧阗。”同治六年(公元1868年)《宁乡县志》记载“上元曰……儿童秀丽者,扎扮男女装,唱插秧、采茶等曲,曰打花鼓。”
花鼓和花鼓戏还是有区别,花鼓是一种简单的歌唱和舞蹈,花鼓戏则是用花鼓调来表现各种各样的人物,诠释一个故事。
湖南花鼓戏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地花鼓阶段。它的特点是以两个人物,用手巾或钱鞭、杯筷作道具进行歌舞表演。动作优美,生活气息隆厚,曲调明快、健郎、活泼。这种形式在益阳等地农村,至今逢年过节都要表演,称作“打地花鼓”。《浏阳县志》同治十二年(公元1874年)的记载:“又有服优场男女衣饰,暮夜沿门歌舞,曰花鼓灯。”这种地花鼓阶段应该延续了许多年。《采茶调》,《十二月望郎》可能就是那个时候的产物。
草台花鼓阶段。马马虎虎搭一个舞台,有人说,农民秋收以后,把打稻子用的扮桶翻过来,人就在上面演戏。就是说,花鼓不是在地上沿门表演(地花鼓),而是有了舞台。清代戏曲家杨恩寿(长沙人)在他的《坦园日记》中写道:“金鼓轰云,灯光如海,缚草为台,环以破布;台侧有矛屋,亦妆束处也。妆毕缘梯而上,乡人争先睹为快,咸伺于此,人数半于台下焉。”这个时候的演出就有了人物,有情节,有白有唱。因有小生小旦小丑的表演,故也称为“三小戏”阶段。唱腔在原来的基础上跨越了一大步,将“地花鼓”时期的民歌、山歌、小调,进一步戏剧化、人物化、情绪化,使曲调有了喜怒哀乐,使曲调符合剧中的人物性格。有时为了符合某个人物的个性,创作一个曲调让他演唱,这就是花鼓戏中的专用曲调。《张先生讨学钱》的曲调就叫讨学钱调,幼姑娘偷偷地怀了一个小孩,她唱的曲调就叫怀胎调等等。
农村职业班社和城市职业班社阶段。在清朝末期,花鼓戏已蓬勃发展,农村出现了多处花鼓戏班社,并向省城发展,势不可挡。封建统治者惊恐万分,日《长沙晚报》载,当时巡警北局曾张贴四言均示:“省垣首善,敦俗为先,淫戏卖武,谕禁久宣……”尽管当局厉禁昭悬,但省城内花鼓戏演出活动仍方兴未艾。南县的“新泰班”1912年即进长沙演出。1933年,由长沙花鼓戏爱好者组织的牖民新剧社,在半湘街长沙旅社内演出花鼓戏,“入场卷价甚高”而观众却“趋之若鹜”。
1949年前后,长沙市花鼓戏演出活动聚增。花鼓艺人云集省城,曾有十八个挂牌剧团同时开锣之说。这时候的班社有宝华班、李茂韩班、湘醴班、春华班、文华班、西湖班等。
解放后,省会正式成立了国有的湖南省花鼓戏院。这一时期,花鼓戏走向成熟。虽然它还保留了大量的“对子戏”和“三小戏”的剧目,但可以演出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大型古典戏和现代戏。剧目题材仍以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民间传说故事和历史故事为主,如《刘海戏金蟾》、《长工与翠鸟》、《喜脉案》。现代戏有《三里湾》、《野鸭洲》、《补锅》、《打铜锣》、《沙家浜》、《桃花汛》、《老表軼事》等。它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演出风格,风趣幽默,内涵深刻。音乐也形成了“省花路子”,既有花鼓戏味道,又更加动听,还有音乐的思想性。在国家的关怀下,湖南花鼓戏经常上北京,还演出到美国、欧洲,成为一种能登大雅之堂的艺术,特点还是那么浓烈,生活气息仍是那么浓厚。
湖南究竟有多少种花鼓戏?按语言和色彩来划分,有六种不同的花鼓戏。
长沙花鼓戏,以长沙为舞台语言。它流行于长沙、湘潭、株洲、宁乡、安化、平江、浏阳、醴陵、益阳、沅江、南县、华容、安乡等地,是湖南花鼓戏中影响最大的一种。
衡阳花鼓戏,以衡州话为舞台语言。主要活动区域为衡阳、衡南、衡东、耒阳、常宁、茶陵、攸县、郴州、安仁、永兴等地。
邵阳花鼓戏,以祁剧宝河派戏白与邵阳地方语言相结合为舞台语言。主要流行于邵阳、邵东、新邵、隆回、洞口、武冈、城步、新宁、绥宁、新化等县。
常德花鼓戏,流行于沅水、澧水流域广大地区,盛行于常德、桃源、汉寿、临澧、澧县、津市。
岳阳花鼓戏,流行于岳阳、临湘、平江、汨罗、鄂东南的通城、崇阳、通山、蒲圻以及赣西北的铜鼓、修水等县。以古岳州府官话为舞台语言。
零陵花鼓戏,它由祁阳花鼓灯和道州调子戏合流而成。祁阳花鼓灯主要流行于祁阳、祁东、零陵、东安、双排等县。道州调子戏主要流行于道县、宁远、江华、蓝山、新田等县。
除了这六种花鼓戏,还有姊妹剧种,如湘西花灯、湘南花灯、湘北花灯,大庸阳戏、辰河阳戏,傩堂戏等,他们都来自民间。他们都是湖南的地方小戏,虽然语言各异,戏剧特点的表现不尽相同,各有其保留节目。但许多音乐元素是相同的,甚至有些曲调都大同小异。
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成立后,它用的舞台语言是长沙话,大部分曲调也是长沙花鼓戏,但它不限于长沙花鼓,将各地的花鼓戏曲调为己所用,以弥补长沙花鼓戏音乐的不足。特别是排演了大型的反映不同阶层人物的现代戏,表现面扩大了,表现手段也丰富了,音乐采集的层面也更广了。原来《走场牌子》是邵阳花鼓和零陵花鼓的曲牌,《南数板》、《三川调》也是邵阳花鼓的,《洞腔》是衡阳花鼓的,还有许多。近几十年来,被长沙花鼓戏吸收,用得有滋有味。当然,长沙花鼓戏的某些曲调也被其他花鼓戏自由运用,无可指责。他们互相补充,是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发展的。这也影响到湖南花鼓戏曲调的分类。
从花鼓戏音乐的发展来看,开始仅有几个原始曲调,前辈花鼓戏艺人{民间作曲家},根据戏剧内容的需要,运用“一曲多变”的规律,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曲调。并且相传了一套曲调发展手法,他们用了一些形象的语言来概括:如“变手发”`“改尾巴”`“换骨头”`“翻上去”`“落下来”`“把板眼扯烂或挤拢”等等。所谓“变手法”,是转调与变奏的结合;“改尾巴”`“换骨头”,是改变调式和骨干音;“翻上去”`“落下来”是音程上下移位;“把板眼扯烂或挤拢”就是节奏的扩展或压缩。前辈艺人就是用这些手法,发展`丰富了花鼓戏曲调。当然,他们也吸收融化了外省的民间音乐和其它剧种的音乐,为后代留下了宝贵财富。现有花鼓曲调三百多首,常用的有八十余首。
湖南花鼓戏曲调可分为正调和小调两大类。正调的结构比较方整,大多以“对仗”或“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反复运用。在板式上形成了一些简单的变化,表现感情比较丰富。小调是一些比较原始的民歌、山歌、城市小调和丝絃小调,表现情绪较为单一。
正调中的曲牌繁多,风格特点也不一样,根据调式风格的不同,演唱和演奏时颤音、不颤音的次序各异,可分为川调、打锣腔、洞腔三种。
川调,源于山歌、民歌。调式分宫调式、羽调式两种,也称宫川调和羽川调。
宫川调,即调式主为“宫”的川调,就是它的下句落音在简谱的“1”上。如《西湖调》,它是四句式的曲调,上句过门落1,上句唱腔落5,下句过门落2,下句唱腔落1。它就是川调中的“1”调式曲调。为什么叫西湖调?听说它是从西洞庭湖传过来的,它确实与洞庭湖一带的《车水号子》有许多相似之处,辽阔的洞庭湖,一望无际,车水的汉子发出悠长、高亢的音韵,唱着太阳一分一秒的划过无际的天空。当艺人们在舞台上要表达自己感情的时候,就把这些音韵用于数说、叙事,或激扬,或悲痛,或抒发,或缠绵……有些时候一个大型花鼓戏,就以一个《西湖调》演唱到底,用速度和演唱处理来达到不同情感的要求。花鼓戏是曲牌体音乐,变化了,曲调的名字也不一样了。慢的《西湖调》叫一流,上下句仅唱一句唱词。正常的《西湖调》叫二流,快一点的叫《快西湖调》,再快些的叫三流,换一个调唱,叫《反西湖调》。它有不少兄弟姊妹,调子的最后一个音都是落“1”。如《一字调》、《长沙反调》、《宁乡正调》、《梁山调》、《辞店调》、《花石调》、《西调》等,
羽川调包括《十字调》、《反十字调》、《渔鼓调》、《宁乡讨学钱调》、《姨娘调》、《丫环调》、《游春调》等。它们这些曲调的落音都是简谱的“6”,也就是宫商角徵羽中的羽调式。这类曲调受湘语言的影响很大,人们从事劳动或某些活动的时候,用湖南话哼出一些旋律,慢慢地发展成为山歌、民歌、哼歌、号子,再逐步演变成为花鼓戏曲调,这就是形成川调的语言因素。楚庄王时代制造的编钟音律就有湘音调的特征,可见两千多年,湘语系的变化不是很大。羽川调开朗明快,粗犷朴实,如果说西湖调是浩淼的洞庭湖来的,而羽川调来自高山,因为湖南东南西三面被高山围着,有的是呐喊、倔强、自傲和奋斗。有时可以用‘6135’四音组成单独的曲牌,则更加热烈,特点更加浓厚。
川调类的曲调,最早用于地花鼓之中,后用于草台花鼓。随着剧目的增加,人物增多,戏剧情节的复杂化,曲调也就从简到繁,变化丰富,音乐上更加规范和戏剧化。有了简单的板式变化和男女声腔不同的唱法。花鼓戏主弦(大筒)的定弦为“2-6”,大筒的本身定弦为(D-A)。
打锣腔,源于哼歌子及劳动歌曲。最初,此种曲调仅用锣鼓伴奏,人声帮唱尾腔,以此得名为《打锣腔》。这类曲调中,有些曲牌是从人们悲痛哭泣时产生的音调发展起来的,在办丧事时唱的夜歌子、孝歌子、抬丧歌,大多都与打锣腔的音调接近,哀怨色彩较为浓厚,当然,它也有表现欢快的曲调。它可以用‘5123’四音单独组成曲牌,特色尤为鲜明。打锣腔包括“木马调”、“四六调”、“放羊调”、“八同牌子”、“神调”、“嫂子调”、“长沙讨学钱调”等。打锣腔花鼓戏大筒的定弦为“1-5”,与川调有着不同的风格。
洞腔,这又是花鼓戏中另一种风格的曲调,它源于师道音乐。据老艺人说,洞腔就是师公腔,因将师公腔用于神话剧《大盘洞》,也称《桃源洞》之中,才将这支曲牌称为洞腔。由于象这类旋法特征和风格特点的曲牌不少,为了便于记忆和掌握,将它划归花鼓戏正调中的第三个类别。洞腔曲调旋律优美,级进较多,要比开朗的川调安稳、肃穆,要比压抑的打锣腔明快,表现感情更为细腻。虽然花鼓戏大筒的定弦是“2-6”,但与川调在颤音和不颤音上有很大的区别,川调多用“3”,调式是“1”或“6”,而洞腔多用“2”,调式是“5”。此类曲牌有《洞腔》、《过江调》、《衡山调》、《买杂货》等。这类曲调,经常有调性游移的现象出现,往往在“2-6”弦时为徵调式,经过唱名的改变,到“5-2”弦演唱和演奏时就变成宫调式了。省花鼓戏剧院用《洞腔》写了不少优美的唱段,如《海港》的“进楼房”唱段,“包公误”中的“包爱卿莫悔恨多多保重”唱段,《野鸭洲》中的“曾记得那一年”唱段等等。这一个类型的曲调用得好,是花鼓戏中的上乘这作,弄不好,极容易跑到外省去了。
《洞腔》经过转调(2-6弦变为5-2弦),就是大筒的反手调,我们称它为《反手洞腔》。《补锅》中的“手拉风箱”,是《洞腔》变化而来,用“5-2”弦演奏,这就是《反手洞腔》,中间出现了不少“4”,与川调和打锣腔只要用四个音就可以形成曲调相比,洞腔和反手洞腔是六声音阶了,相对比较复杂。为了对花鼓戏特点的掌握,因为它们颤和不颤的音基本一致,我们将《劝夫调》、《反神调》、《三川调》、《南数板》、《骂鸡调》都归于这一类。《走场牌子》是湘南花鼓戏中一支很重要的曲牌,并有简单的板式变化,它与反手洞腔有些近似,故也归为此类。
正调就是川调、打锣腔
、洞腔三种类型。我们的前辈也曾将正调分为川调、打锣腔、牌子三类,分歧就在洞腔和牌子上面。我个人认为牌子的面太广,花鼓戏的调子都可以叫牌子,一首首过场音乐都可以叫牌子,还有锣鼓牌子等。现在的分类很简单,就是从演唱、演奏的韵腔规律来区分,便于传承。
小调,分民歌小调和丝絃小调两种。本来花鼓戏来自民间,来自山歌、民歌,用得多一些,有了一定的发展,有了表现复杂戏剧情绪的基础的曲调,都列为正调。那些较为原始的民歌、山歌、城市小调及地花鼓曲牌,都称为民歌小调。如《蔡坤山犁田》中那些犁田时唱的歌都属民歌,在现代的一些新剧中,作曲家有意引用一些民歌、山歌来表现正调无法达到的情绪,如“老表軼事”中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就是用长沙山歌哼唱的,很有意境和韵味。有些民歌不断发展,象正调一样运用了,如《采茶调》就是一个多变的曲调,在《作田汉子也风流》中,《采茶调》几乎贯穿全剧。
丝絃小调,则是江浙一带的民歌流传到湖南,又经过花鼓戏艺人润饰加工了的曲调,与常德丝弦、四川的清音、广西文场、湖北小曲相似。在湖南花鼓戏中偶尔才会用丝弦小调,如《谢瑶环》花园相会,用了“玉娥郎”和“倒贴”,效果非常好。《刘海戏金蟾》中用了“喜报三元”编写了刘海唱的“八月十五月光明”,成为大家传唱的一个曲目。
小调的唱法“6135”突出的,又是大筒“6-3”定弦,用川调类的唱法演唱,比如《采茶调》、《麻城歌》、《扯白歌》、《望郎调》、《磨豆腐调》等。“5123”突出的,又大筒是“1-5”定弦,用打锣腔演唱,如《湖北逃荒调》、《画眉钻山》、《浓茶调》、《十盏灯》等。
花鼓戏唱腔音调比较高,唱腔又字多腔少,很容易出现挤出来或喊出来的声音,或者是真假声打架,使旋律不流畅。或者是韵味不足,或者是字不正腔不圆等,为此,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花鼓戏演唱是民族唱法的一种,用民族唱法来唱歌和用来唱花鼓戏,某些曲调还是原生态的唱法。它的唱腔特点主要在于地方方言的咬字和颤音规律的掌握,才能唱好花鼓戏。音量的大小,音域的广狭,音质的刚柔对于唱也是很重要的。声音的好坏是以悦耳程度来衡量,而悦耳标准是:声音的本质是否纯净,美妙而富有动人的情感。声音是否响亮而丰满圆润,所谓珠圆玉润。声音是否相当均匀平稳,是否前后一致,高低同型。声音是否具备韧性,是否可大可小,可刚可柔,周转自如。为达到这些要求,必须进行呼吸发音共鸣的练习。呼吸发音与运用共鸣的方法要绝对正确,而且唱的时候要有节制。
花鼓戏的唱腔一般要求唱得清脆明亮,声音位置比较靠前,所以,呼吸的控制要有很好的基础。声音必须通畅自然,演唱随着旋律的高低起伏而随时准确地调整共鸣位置,做到通畅自如,随心所欲。如《牛多喜坐轎》杜鹃唱腔:“夜半更深人寂静,月光悄悄照竹林。”这是用
c调演唱的,开口就在高音区徘徊,就必须做到以上所说的那些方面,才能使它优美动听。
要咬字清晰,字正腔圆。湖南人讲话比较快,唱花鼓戏更要伶牙俐齿,哪怕没有幻灯字幕,也能让观众听清楚唱的是什么。《字正》包括掌握吐字、咬字方面的各种演唱技巧。《腔圆》包括演员的声音条件和部分演唱技巧。花鼓戏老艺人杨福生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反复强调,要有牙根劲,要字重腔轻,咬字咬准,字上有劲,字头、字腹、字尾明白等。“风吹竹林沙沙响,池畔青蛙两三声”,唱‘字的时候就必须将汉语拼音ch
i的头腹尾交待清楚,‘响’字也应将xiang唱得明白,此字与普通话只是语调的不同。湘语系有六声,即阴平、阳平、阴上、阳上、去声、入声。如以妈字为例,可排列为妈、麻、骂、马、骂、抹,以音符标记,则为1、1、6、3、5、3,这很自然的会形成象《刘海戏金蟾》中刘海第一次上场的导板:6
1 5 & 3 5 16 5 3 6
&川调类的曲调。湘语系中入声字多,而且难唱。如刘海第二次上场:“日出东来晚落西”,前面两个字就是入声字,要唱两个65 65。
所以在咬字上,须在发子音时,即同时准备唱母音的姿态,子音一发出,母音亦即接踵而至,咬字才会斩截分明,动作稍有迟钝,就会含糊不清。
演唱要情真意切。古语云:“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每一句唱腔都内涵着某种情緖,必须把这种内涵用声音充分表达出来。要研究剧本和唱词,琢磨角色次时此地的心理活动,用声音艺术来描写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心情。有了人物性格,有了当时情绪的把握,有了对唱腔艺术的琢磨,并用心去演唱,一旦进入规定情景之中,就会使演唱达到圆满的境地,使声音发挥得淋漓尽致。
要将湖南花鼓戏唱出特点来,一是要找出唱腔中颤与不颤的规律,二是要有花鼓戏的润腔细节。
湖南花鼓戏有许多颤音、吟腔、滑音,不可能体现在曲谱中,还必须口传心授。会唱花鼓戏的人,可以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不会唱花鼓戏又想去试试的人,就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通过多年的摸索,找出其中的一些奥妙。湖南花鼓戏唱腔的味道,在唱法上,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颤与不颤的规律。如每一个音都去颤,就像唱洋歌,在该颤的地方不颤,就味同嚼蜡。某些音必须颤,某些音不该颤,一点也不能含糊,这就是唱腔味道的关键。
到底哪些音该颤,哪些音不该颤?非常复杂。为将曲调分为四类:川调、打锣腔、洞腔、反手洞腔。它们颤和不颤的音都不在同一个地方,颤的程度也不一样,各有各自的规律。分类的时候我就谈了,这里注重谈谈它们各自颤和不颤的位置。
川调,本来源于山歌,还保留着一些山歌、民歌的原始唱法,它的“6”和“3”唱时基本不颤。就像湘中一带的民歌“蜜蜂子叫,菜花黄”,这种唱法类似于喊。在一片开阔的田地里,声音是那样的辽阔悠扬,基本不颤的声音才能表达这种尽意的抒发。在花鼓戏中我称它为木棒腔,唱得像木棒那么直。但有时候要先唱直,再来几个颤抖,这就变成牙刷腔了。川调的“5”要强烈的颤抖,颤的幅度几乎使他升高半个音,现已有人用二胡上的向上的箭头记号来记录这个音。也可叫气震音,或叫触电音。如《十字调》上的“5”音颤得非常明显。除了“5”音要强烈颤抖外,川调中的“2”音也要快速颤抖,但比“5”音要次一点,没有那么快,颤幅差不多。“小刘海在茅棚别了娘亲”的“亲”字上要进行到“2”音,颤幅大,坚持住,再向下落。颤幅最小的是“1”音,像水的涟漪那么颤动,柔和娇美。如《西湖调》中的“1”,是它的调式主音,“丛林茂密遮日光”的“光”字上,必须有颤抖,但它是慢颤。
打锣腔与川调在慢慢品味中,是两种风格,颤音的位置不一样。它那触电似的气震音在“2”上,必须强烈颤抖,才有浓烈的花鼓戏风格。“1、5”音两个音不颤或先不颤,后丢几个小颤抖,类似直唱后的打音。如花鼓戏《芦林会》中的《八同牌子》“叹婆病,有几分,思想江鱼养精神。”叹婆病的病字上的“2”,要颤抖,不颤不行。有几分的分字上的“5”,就要打山歌似的直唱,不直不行,唱直后再往下滑,后面像抛物线一样。《木马调》上句落音是“1”,下句落音是“5”,都要唱直。如现代戏《三里湾》的数苦一段,“你拿着这件衣前来找我,衣服上面全是补丁”,这两句的最后一个字,不能颤,颤就跑味。这组曲调的“6”音复杂一点,本来没有这个音也能构成一首曲调,如《嫂子调》仅用“5123”四个音,流畅有味。这一组的别的曲调又有“6”字,多数地方为颤音,有时为下滑音或木棒音。“3字”是最典型的下滑音,无论在何处都必须下滑。刚才说的《嫂子调》尤为突出,花鼓戏《小姑贤》中的桂妹子唱:“桂珍今年十八岁,再过几年要出闺门”,“桂珍”“今年”“再过”“几年”,每个音节后都有一个“3”,不管这个“3”音低唱或高八度唱,都得往下滑,不滑不行,这就是味道、风格。
洞腔虽然也是与川调一样大筒为“2-6”定弦,川调的“3”音不颤,洞颤的“3”要强颤,当然颤的密度不如川调和打锣腔的气震音或触电腔,一般的颤音是“1”“7”,轻微的颤抖是“6”,也可称为锯齿音。不大颤的音是“2”“5”,经常是唱直后,来几个上面二度的装饰音,这类曲调一般都比较柔和,级进较多。如花鼓戏《李三娘过江》中的《过江调》,“慢打鼓,紧催锣,尊声姑姑你听着。”每一个乐节都落在“2”和“5”上,都是先唱直,后来一点小颤抖,中间的“7”就一定要颤。后来出现了“3”,就比“7”的颤抖强得多。
《洞腔》转调后,变成《反手洞腔》,大筒的定弦由“2-6”变为“5-2”,它的颤音系统又变化了。《反手洞腔》强颤音是“6”,其次是“3”“4”,弱颤音是“2”,基本不颤是“1”“5”,但直唱后会要求出现一些小尾巴。如“补锅”中的“手拉风箱”:“手拉风箱呼呼的响,火炉烧得红旺旺”。它的第一个音节落的是“2”,第二个音节是“5”,都是要求开始不颤,后面要一个小颤,没有小颤就没有味道。第二句最后一个音落在“1”,它根本就不能颤。
小调的方法我前面已经说了,根据各自的属性,与上面的四种方法基本相同。我用文字表达颤音所在的位置,的确太难。徒弟向师傅学,根本没有去考虑颤音的位置,一对一的教授,师傅对花鼓戏曲调的拐弯抹角、抑扬顿挫,你跟着学就是了,师傅认为可以,你的颤音肯定出来了。如果学好后再去想想颤和不颤的地方,这篇文章已经给你总结了。没学之前看看这篇文章,你就会注意到,这个颤音规律我一定要好好掌握。
花鼓戏曲调颤音表
性质和程度
稳定不颤或少颤
不稳定快颤
稍慢的颤抖
&3(下滑)
湖南花鼓戏的唱法不仅仅是颤与不颤这一个方法,还有许多润腔方法,有时是一串音,有时候是一个音上的装饰,正因为有这些丰富的经过润饰的唱腔,才构成了那浓郁的花鼓戏唱腔特点。下面只是用一个大概轮廓来列举各种唱腔的润腔,举一反三,使初学者和有兴趣的研究人员有一个参考资料。
触电腔,也称气震音。在这个音上强烈快速地颤抖,似触电一般,也因喉头急剧颤动,造成快速波动,亦称气震音,常用在《川调》的“5”“2”音、《打锣腔》的“2”音和《洞腔》的“3”音上。如《小刘海在茅棚别了娘亲,肩千担往山林去走一程》,小小的两句唱就有多处触电腔,“海”、“棚”、“亲”、“担”、“林”“称”字上都有强烈的颤音,哪怕上字没有颤,拖腔都要拖到颤音上面。《打锣腔》中的木马调:“听说公子丧了命,不由本县心暗惊”。“命”字上的“2”音,必须颤。洞腔的唱词:“手攀竹杆上了船,去年想你到今年,你不是娘的亲生子,又为何想得这样田,”
“了”“今”“样”“甜”字都有触电腔在里面。
锯齿腔即在唱子上和唱句的尾部均匀的颤抖,好像一根锯条的锯齿那样有规律地波动前进。如《牛多喜坐轿》中的“夜半更深人寂静”唱句中的“夜”和“深”,就用这种均匀的颤抖,充分表现了更深夜静的那种安静气氛和人物内心抒展的感觉。又如《刘海戏金蟾》中的游山一段,“后山游了到前山,丛林茂密遮日光。呖呖莺鸣翠柳,晴空燕子语呢喃”。“光”和“喃”字的尾腔都是用锯齿腔来演唱的,飘逸洒脱。
牙刷腔,先直着唱,后颤抖一个小尾巴,小尾巴可以是两个、三个、至五、六个不等,形如平放着一柄牙刷,柄就是直着唱,有几排毛就是几个小尾巴。这多用在不让颤的音上,先不颤后来才颤一二三下。如《十字调》的导板,第一个“6”字没有尾巴,到最后一个“6”的小尾巴一般都有四到五个,真像一柄牙刷。又如《三川调》,“同志们杀敌挂了花,沙家浜就是你们的家,乡亲们若有怠慢处,说出来我就去批评他。”“们”“花”“处”字上都用的是牙刷腔。
线疙瘩腔,前后都是平直地唱,中间颤抖,尤如一根直线中间的疙瘩。多用在湘中羽调的羽音上,胡秀英上场的导板最后一个“6”,拖得很长,平直的音中来一个颤抖,后面又是直着唱,再往下滑,显得是那样的俏皮,富于动感。《打铁》唱词:“日上三竿我把招牌悬挂,手艺高强人人夸”,“夸”字后面的拖腔有有两个线疙瘩腔。
木棒腔,不颤抖,就像一根木棒那么直。花鼓戏唱腔的色彩,许多都表现在音的颤与不颤上。一般来说,调式的主音及属音(有时为下属音)基本不颤,而向主音和属音(下属音)靠拢的音要颤。老艺人将这种规律自然地往下传,会唱的人不要去想,自然就是这个模式。往往新学的人,唱不好花鼓戏的人,该颤的音不颤,就唱不出味来,“梆硬的”;不该颤的音唱成颤音,就变成歌味,而不是花鼓戏味了。木棒腔就是指那些不颤的音,山歌中不颤的音是很多的,花鼓戏曲调继承了这种传统。如山歌:“郎在那外头打山歌咧,姐在那房中织绫罗啊”。中间的拖得很长的“咧”,“中”“罗”“啊”都是木棒腔。川调中的《四板哭腔》“恼恨哪岳父心肠狠,因嫌贫就把我赶出府门”。前面两小节相差八度的两个“3”,“门哪”的甩腔,到“3”和“6”都是不颤的木棒腔。《瓜子红》开口的那个徵音,就没有颤抖。这个曲调的大部分徵音都没有颤,这个音就是这首曲调的调式主音。
刀把腔,直着唱后面有颤音的叫牙刷腔,反过来,先颤后直着唱的就叫刀把腔。这种唱法多用在散板里,如《五更劝夫》的“三更里”的几个音,多是先颤后直,加深了哀怨色彩的表现。又如《荷珠配》中的“肚又肌来身又寒,无依无靠好孤单”。“肚”、第二个“又”、“寒”拖到最后一个音,都是刀把腔。
上坡腔,这是形象的比喻,即渐强。有时是语气的需要,有时是气氛的要求,这也是音乐上惯用的手法,由弱到强,使唱腔富于表现力,并得到充分显示。在花鼓戏唱腔中,有些演员太随意,轻易把这一手法放弃了。很多时后,开口要轻,再不断的加强,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甩长腔的时候,又希望观众鼓掌,自己也过把瘾,更要弱、稍强、中强、非常强这样一个过程。
下坡腔,即从强到弱,有时用在词与词或腔与腔的过渡,有时用在一个音的变化,有时用在情绪比较低落或安静冷清的地方。如《汉宫怨》中许平君劝刘郎的那段唱,用了大量的下坡腔,表现了人物在生命快终结时对亲爱者的留恋和企盼。又如《芦林会》中的“来来来,夫妻们但看桥底下的水,水也流不绝”,它的每一句落音,都是从强到弱的,表现了暂时的绝望和失落以及对将来的憧憬。
抛腔,像一个球抛出去掉下来的那种腔。在民歌唱法中,是现在是惯用的手法,花鼓戏唱腔中也不可缺少,它能强调某些字或某种情绪,并出现一种强烈的动感。如《阳雀调》“一更里来小尼姑坐禅堂,心中思想年少郎”,“里来”“心中”后面都有抛腔。又如《桃花汛》中的“河湾里丝草根连根”唱段的“草”字上,来了一个抛腔,使这句旋律出现了一种强烈的动感,表现了人物焦虑的情绪。再如《喜脉案》的皇帝唱“可怜她”的“可”字上抛一下,表示了对女儿的更加关切、爱护。
下滑腔,就是音向底处滑。这种腔在花鼓戏用得很多,特别是打锣腔中的“3”用得比较多,不滑不行,是花鼓戏的特点。如打锣腔中的《嫂子调》,上句唱和下句唱仅八小节,其中六个小节都有下滑音。又如《书房调叔》的唱词“扎脚舞手下厨房,做好茶饭做美汤。竹篮装起白手己巾搭,送与叔叔充肌肠。”这中间的“角”“手”“叔”“肠”都有下滑腔。还音许多“6”调式的曲目,有很多落音,在谱面上是“6”“5”,但向“3”滑去,有些是“3”,它又向下滑到“6”。因此说,看谱面,只能看到一个大概轮廓,有许多小音符是不可能写上去的,不然,装饰太写多了,你看都看不过来,演唱就更难了。
上滑腔,这种唱腔是表现情绪和风格不可少的。花鼓戏的入声字比较多,为了入声字的装饰,非有上滑音不可。如《刘海戏金蟾》的刘海唱:“日出东来晚落西,换回盐米奉娘亲”中的“日出”就是入声,用上滑大跳去正音。有时是为特点的需要而上滑,“嗦那衣子啷当,啷当嗦”,第二个“当”子要求往上滑,才有特点。有时是为了某个音的上扬,如“春季里相思艳阳天”的“思”子,表示相思之苦,把这个子先正后倒,向上滑去,当然也为了旋律的花俏、好听。
花舌腔,俗称“打舌花”,竹笛的演奏标记是“花舌”。是花鼓戏的一大技巧,有些人一辈子不会打舌花,也就唱不好一些花鼓戏曲调。如《放风筝》的长段花舌腔,滑上去又滑下来,表现风筝在天上飘摇,忽上忽下,栩栩如生,给人以丰富的想象,极有韵味。还有《九连环》,也是常段的花舌腔,高唱“得儿呀多呀”,还低唱“得儿呀多呀”,再连续唱“得儿得儿得儿得儿呀得儿衣儿呀”,这种华彩唱段真让人兴奋陶醉。
咳嗽腔,一串音用顿音连续进行演唱,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类似花腔女高音的唱法。如《放风筝》中的“那呀那火咳火咳咳,那火衣火咳火咳”,用顿音演唱,也如同连续咳嗽,当然比咳嗽好听多了,这里只是用咳嗽腔代表这种唱法。还有《喜脉案》中的“一场脉案风波兴”后面的拖腔,咳嗽腔占满了两小节。又还有现代戏《桃花汛》中,第五场一段长甩腔,用了一十六个连续顿音作铺垫,使甩腔起伏跌宕,演出取得很好的效果。
哈哈腔,是一种笑腔,唱中带笑出现的哈哈声。花鼓戏常用这种唱法来表现人物的高兴心里,如《补锅》中“刘大娘笑呵呵,笑呵呵,笑呵呵”,就有几个哈哈腔在里面。《送货路上》大娘的唱“半夜里笑醒”的“笑”字也是哈哈腔。近年来有一首花鼓戏的《哈哈歌》把哈哈腔贯穿全曲,生动热闹,也使观众情绪高涨,非常受欢迎。
纺车腔,好像纺车的叫声一样,转动一圈加一个装饰音,这种唱法多用在长拖腔之中。如丝弦小调《西宫词》中“西宫夜静百花香”唱句的“宫”字和“静”字上都有纺车腔,这首曲调还有许多这样的腔,不一一诉说。花鼓戏《沙家浜》中阿庆嫂唱段“芦荡内怎禁得浪激水淹”的“淹”字,如纺车转动了三次,有三个装饰音在里面。要唱得轻巧灵活,不夸张,不迟疑,表现了对十八个伤病员的牵挂、关切。
月口腔,像田塍上一个小小的流水月口。一条长长的田塍,到月口处,突然停顿一下,再往前走。也可以说是旋律上一个小小的休止符,但在谱面上很少写,演员在演唱过程中,觉得要有休止,才能更好地发挥下面的唱腔。如《牛多喜坐轿》中的“荷花出水放光彩”唱句中的“彩”字,突然停顿一下,再唱下面的旋律,顿时觉得光彩四溢,相当巧妙。又如花鼓戏《沙家浜》郭建光的唱“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的“行”字,“战斗负伤离战场”的“场”字,都用了月口腔。
阳搭子腔,一句旋律中有几个音用高八度的假嗓子唱,真声搭假声,这就叫阳搭子。花鼓戏一般在男声演唱中体现出来,尤以小生行当最为突出。花鼓戏演员胡华生、李介华都有很好的阳搭子唱腔。如花鼓戏《访友》中的《梁山调》“梁山伯坐马上用目观看,桃花红李花白一片春光”,两句落腔都要翻高八度演唱,乐节后面的音也可以翻高。这样唱,花鼓戏那种古老的风格就全部展现出来了。也可以说,是为了表现小生的那种翩翩风度,或者是年轻人刚变声等等。
疙瘩腔,小丑唱的腔。本来是流畅的旋律,故意形成几个疙瘩,表现小丑的性格特征。演唱时,一口气要唱出几个音符,每个音符要有小的停顿。如《张三吃醋》的“张老三在家中一钱事,要到妹子家中走一程”的“程”字上,留下了一连串的疙瘩,表现了这个花花公子的独特形象。还有《喜脉案》中胡值唱腔:“金銮殿前常跑马,皇宫内院倒骑驴。若问我名和姓,鼎鼎有名的胡太医。出使安南三月整,披星戴月归来急。”中间用了几个疙瘩腔,表示了胡值的恢谐潇洒。
还可以找出许多腔来,如“哭腔”“叹气腔”“铃铛腔”“葫芦腔”“喷口腔”“土车腔”等等,不一一赘述了。这些腔大多原本存在于花鼓戏的唱腔之中,而靠演员去掌握,去灵活运用,在谱面上是难以表现的。因为它“小弯小窍”太多,而这些“小弯小窍”就构成了丰富浓郁的花鼓戏特色,掌握了这些韵腔方法及演唱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就能将花鼓戏唱得好,韵味足。
&&&&&&&&&&&&&&&&&&&&&&&
欧阳觉文&&& 刘赵黔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汨罗花鼓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