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林乔孙华刚

云南林改第一股 翠云区唱响“三林”新歌
您的位置:
云南林改第一股 翠云区唱响“三林”新歌
新华网云南频道 (
来源:思茅市翠云区宣传部0
】 【】 【】 【Email推荐:
】   【】
  编者按:如何解决"三农"中"三林"林场、林业、林农三者之间,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用股份制探索林改之路: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保护与发展同步,发展同保护并进;引导农民同市场经济接轨,云南省思茅市翠云区用改革创新的举措予以回答;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被誉为"云南林改第一股",具有全新的参考价值!
&&&&记者三进三出享有"绿海明珠"殊誉的云南省思茅市翠云区,对翠云山青水秀的特殊性、区域性、天然性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特别是所到之处耳闻当地干部、农民自豪地介绍国家林业局专家、官员,曾在思茅夸赞"中国林业看云南,云南林业看思茅"!而思茅林业必看翠云。围绕着一个"看"字,记者看到了翠云区林业长期以来,走出了一条永续保护开发利用的长效之路,看到了国家林业局把思茅市确定为"国家现代林业开发试验区"以来,思茅市翠云区的林业正在经历一场--怎样认识建设国家现代林业开发试验区的革命。这场革命是国家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根据南方林业特性、省情、市情,因地制宜出台的重大举措,同目前正在进行的全国林权改革融合在一起。翠云区作为思茅市市委、政府所在地,已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绿海明珠"和"绿色家园"。翠云区委、区政府乘思茅市被确定为"国家现代林业开发试验区"的东风,引导全区林农同市场经济接轨,组建"股份制林场",探索林农靠山、养山、吃山全新出路,为构建平安云南,和谐边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全国同步,取得了重大突破,有"翠云模式"之美称!翠云区引导林农走股份制林场之路,是九亿中国农民迟早必须同市场经济接轨,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是西部地区农民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次觉醒和革命,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成为本刊对思茅林业"国土长青看景东,绿山富民养三农"特稿刊出后的又一篇新闻调查,翠云区林业发展的基本做法有五个方面:翠云区引导林农同市场经济接轨是一次觉醒;翠云区林业发展有战略远见成就;翠云区林业发展有科学规划举措;翠云区林业出路以改革促发展;翠云区是被发现的云南第二个春城!
  翠云区引导林农同市场经济接轨是一次觉醒
&&&&中国前所未有的一场林业产权改革正在大江南北试点铺开。被国家林业局领导、专家赞誉为"中国林业看云南,云南林业看思茅"!云南省思茅市被列为国家现代林业开发试验区,与国家林权改革同步推进,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结合省情、市情、区情,从目前全国正实施启动的1500个县、市、区,涉及近60%的森林面积,经济总价值突破二万亿元人民币大关的林权改革中,求真务实地把这场被誉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中国农村的第二次革命",航向把握好,以期达到彼岸。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曾经理直气壮地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首肯为"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继续和完善",并坦言要"给予林农真正上的物权"。林权改革的核心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把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耕地延伸到林地,在林地集体所有权属不变的前提下,依法保障实现农民对林地的使用权、经营权、对林木的处置权和收益权,尊重农民的意愿,维护林农的合法权益。在林权改革中发放"林权证"到户,"林权证"可以用来抵押贷款;建立起流转平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其中包括林地、林产品,都可以在产权交易中心进行拍卖转让;各地在推行林权制度改革时,从方向上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农村改革融为一体,方法、模式各有千秋,但其结果、目标,总是为了富民、安民、为民、爱民,一些在改革创新中的举措,最终都将把实现林农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群众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为检验标准。云南省思茅市翠云区,借全市被列为国家现代林业开发试验区的东风,结合国情、省情、市情、区情,科学探索翠云区林权改革的"翠云模式"或"翠云林业",构建"绿海明珠"、"绿色家园"和"和谐翠云"。按照"山上管死,山下放活,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十六字方针,从理顺产权利益关系入手,建立令人耳目一新的"股份制林场",走"公司+农户+林木林地"的林权改革之路;区委、区政府引导组建了三家民营林场,林场以股份制的方式运作,林农以林地作价入股,投资者以现金方式入股进入林场经营。林场在遵循分类经营管理和限额采伐等政策的前提下,依法开展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贯彻工作。这种在国家现代林业开发试验区试验中催生的"股份制林场",被誉为林权改革中的"翠云模式"。记者从思茅市各县(区)林权改革调查中看到,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施行国家现代林业开发试验区,完全同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农村改革政策、精神相一致。翠云区的做法和探索是引导全区12万多农村林农(全区将发放34000多本"林权证",预计涉及资产总价值30亿元左右),涉足市场,同市场经济接轨的一次宝贵而有益的全新探索,是全面推行农村改革,有序解决"三农"问题,使边疆民族地区调整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平安云南,建设和谐翠云与全国同步的实践创新。引导林农有规划、有组织、有措施、有制度的创办"股份制林场",走在国家林权改革之前,为林权改革后拥有"林权证"的农户,永续盘活与林业休戚相关的"林权证",使农民把林业资源变为资产,把资产变为资本,直接将"林权证"评估折价,一步到位加盟"股份制林场",培养全区农民告别小农经济,办现代大农业、大林业,同市场经济接轨的革命性举措。千家万户的林农有了"林权证",仍需要走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化,按国际经济发展中"股份制"通行世界的游戏规则办企业、开公司,这是中国九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消灭城乡差别的必由之路。在探索"股份制林场"初级阶段,投资人控股方利益丰厚一些,没有必要发"红眼病",用"你发财,我发展"的观念对待农村林权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即便是有一些美中不足,用创新的观点去审视,教训也是可以转化为经验的。按照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农民如果不融入市场经济,不参与社会变革中的农业革命,农民永远也无法将贫困交给历史。换言之,中国九亿农民用自有的资源、资产、资本、技术创办股份制企业、公司、农场、林场、集团的时代已经到来,国家免除农业税,农村孩子上小学全免费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的实施,为中国九亿农民成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受益者,拓宽了一条金光大道。云南思茅地处热带北缘与南亚热带过渡地带,是中国热带生物区系分布的北缘,同时有丰富的南亚热带区系成分,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思茅市的原生地带性植被是我国大面积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是热带亚热带物种资源组成最为丰富的森林植被类型之一。思茅市翠云区山青水秀,森林覆盖率达70.28%,区内建有国家级菜阳河自然保护区、糯扎渡自然保护区以及IFAW(国际爱动物基金会)亚洲象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种群资源极为丰富,享有"绿海明珠"和"动植物王国"殊荣。翠云区委、区人民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云南省委、省政府,思茅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林业,在思茅被列为国家现代林业开发试验区的工作中,先行一步大胆探索农村改革中的林业改革,引导林农和投资人,组建有序发展的民营林场--"股份制林场",为现在正在进行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给即将获得"林权证"的林农奠定了靠山、养山、吃山的坚实基础,成为引导农民同市场经济接轨,缩短农民同市场经济距离,敢于吃蜘蛛的先行者。被林业界专家和领导首肯为:"公司+农户+林木林地的'股份制林场',等于'翠云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翠云区林业发展有战略远见成就
&&&&"翠云"因四周群山葱郁,山间白云缭绕而得名,喻示绿色希望、充满生机活力,翠云区的林业资源是翠云经济社会发展的希望,翠云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发展翠云区的林业作为一项促进农民增收的民心工程,翠云区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大力发展林业经济,推行退耕还林、荒山造林。一是以人为本,服从群众意愿,把退耕还林、荒山造林与发动群众结合起来。二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退耕还林、荒山造林与科技兴林结合起来。翠云区在项目建设率先推出营养袋育苗移栽技术和雨季造林,极大的提高了造林地块的效率。从2000年到2005年,全区累计完成植树造林30.53万亩,封山育林11.04万亩,义务植树近200万余株,保存率、成活率都全部达到85%以上,全部达到退耕还林检查验收标准。三是敢于创新,运用"翠云模式",把发展林业与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翠云区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以"公司+农户+林木林地"的形式进行建设,大力种植思茅松,培植林产业、茶叶等支柱产业,保证退耕农户今后林产品的供需市场,从而达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林农增收的目的。
&&&&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持续发展。林业要发展,光有保护是不够的,由于存在大面积的低产用材林,密度低,每亩的蓄积数目最多不过十几棵,而通过科学改造,每亩可种植一百多棵思茅松,在管护期内,通过间伐可以获取小料,十五年后每亩依然可保持三十棵左右,产量大幅上升。以2006年为例,就改造低产林12000亩,大大提高了林地的利用价值。翠云区祖辈都有烧柴的习惯,传统的农家"老虎灶"吞噬了大量的林业资源,翠云区委、区政府通过多方努力,实施了以沼气综合利用为建设重点的国家生态家园富民计划,被农民朋友称为"自来火"。这一改每户农户每年可节约薪柴1.73 m3,森林的低价值消耗从源头得以遏制。另外,翠云区还对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实行生态移民的方针,对澜沧江一级支流小黑江流域地区等重点生态圈,实行整自然村搬迁,目的在于更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创造和谐。思茅松是翠云区最具代表性的物种,是喜光属强阳性植物,而林下种植思茅松,遇到的困难首先就是成活率低,翠云区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种植方法,其中林地清理就是重要一环,清理林地包括砍山、炼山、后期清理几个关键性的步骤。砍山必须在上年底至次年2月结束,要求全面彻底地砍除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乔木伐桩要求低于20厘米,灌木要和草本植物应平地面砍除。为保证森林系统的多样性不被破坏,在砍伐前,除了严格的核查采伐指标的数量和合法手续外,还进行规划作图,每亩留下1到2棵生长健壮的大树外,山头和山谷的树林作为保留带一律留下不动。以自然繁衍的态势完成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炼山(烧山)的作用是根据思茅松的生长要求而设定的,同时也是建设国家现代林业开发试验区中,因地制宜的科学举措。炼山可以起到改善林地卫生状况、减少病虫害、增加土壤灰分、使林地土壤疏松、有利于幼林根系发育和促进幼林生长等作用,炼山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造林和幼林抚育的便利,最大化地降低造林成本。它要求在砍山结束后20天左右进行,待砍伐剩余物晒干后即可烧除(资料来源:西部林业科学增刊《思茅松育苗造林实用技术手册》)。作为局外人由于不知情,当看到相对集中连片的林子被砍,尔后放火炼山,心上的痛惜,甚至是极度愤慨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有谁知道,就是这一砍一烧,却饱含着林业工作者那份科学求实的态度和认真细致的精神。如今在翠云,无论微风中、阳光下还是在雨天,海一样的森林都用温馨的绿色浪花拥抱着每一位来翠云的人们,传递着翠云的和谐与发展。
&&&&放活经营权,催生了一个全新的经营模式。翠云区按照山上管死、山下放活、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营林方针,从理顺利益关系入手,政府引导组建了沪海、福通、众和3家民营林场,林场以股份制的方式运作,林农以林地作价入股,投资者以现金方式入股进入林场经营。林场在遵循分类经营管理和限额采伐等政策的前提下,依法开展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护工作。通过股份制林场运作,林场所生产的木材直接进入市场,民营林场商品材实行自主销售、产销直接见面的方式,林农所得利益有所提高,生产成本下降,造林利用率高,采伐时限减少,迹地更新资金投入和造林质量有了保障。福通、沪海、众和等股份制或民营企业投资都上亿元,且产品市场好,生产设备及工艺先进,森林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思茅松利用率从56%提高到85%以上。通过林场运作,林木林地的流转更趋合理,盘活了商品林资源,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合理流转,林农利益得到了保障,集体林的经营主体和管理责任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落实所有权,激活了造管并重的营林机制。1998年以来,翠云区人工造林已达49万余亩,工程化造林33万余亩,近年来造林以每年6万亩以上的规模增长。造林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除红塔木业、三木集团和万掌山林场等国有造林企业外,民营造林代表有众和林场、福通木业有限公司、沪海木业有限公司;群众自发造林的典型代表有六顺乡团结村,仅2005年造林面积就达7881亩,在团结村的带动下,六顺乡的官房村、那棵落村也大兴荒山造林,全乡荒山造林面积达10600亩。目前,造林投入90%以上来自民间资本,形成了民间资本推进后续资源发展的新局面。2004年共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其中,民间资本投入占85%。目前翠云区已呈现出抢购荒山造林的局面,集中连片的荒山已基本被造林大户抢购一空,50年的荒山租金也由前几年的40-50元/亩上升到现在的200多元/亩,增长了4倍多。
&&&&现在翠云区造林已由一般造林向集约化经营、工程化造林发展,思茅松、西南桦、反季节甜竹等速生珍贵乡土树种通过采用菌根土育苗、袋苗上山、规格化造林、定时育苗、按时载培等人工林培育技术及科技成果,当年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三年造林保存率达90%以上,不但提高了造林成活率,更提高了造林质量,工程化造林是传统造林长势的2-3倍,大大缩短了经营林业的周期,降低了投资林业的风险。同时,抓住思茅市被列为全国现代林业建设试验示范区的机遇,实现现代林业试验示范项目,建立思茅松、西南桦等丰产、优质乡土树种的良种繁育基地。
&&&&明确处置权,促进了林权流转的程序化、法制化。在集体林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林农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自治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召开村民大会研究决定后,采取协商、招标、竞卖的方式将集体林木一次性作价卖给投资者,林农以林地作价入股进入林场,林地使用权由林农变为林场,实现了林地的合理流转,盘活了集体林地资源。在国有林木流转中,由森林资源监测站监测全区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组织指导全区森林资源的调查、伐区作业设计、营造工程设计等,森林资源监测站对国有林木评估后,通过竞卖的方式实现国有林木的依法、有序流转,从而使林权流转进一步向程序化法制化推进。
&&&&维护收益权,林农收益明显增加。林农通过出售商品林木,增加了收入:三家民营林场在第一轮运作中已向林农支付林木款1728万元,收入比较明显的是六顺乡炮掌山村民委员会岔河村民小组,该小组出售林木收入243万元,有农户29家,平均每户收入8.38万元。林农在以后林场采伐林木中获得了收益:林农出售现有林木后,用林地作价入股,占有造林地48-49%的股份,6年后抚育间伐可获得一部分收益。15-20年后主伐时每亩按15m3原木400元/ m3计算,毛利润在6000元/亩,扣除采伐费用、运输费用、森林管护费,林农每亩至少有2300元的收益(按现行价格计算)。比现有林木出售最高价格260元/亩高出2040元。林农出售林木后还可以与林场签定进山采伐林木、造林和林地管护等方面的合同,从中可获得劳务收入。
&&&&从几年来的实践看,翠云区的林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一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木植被明显增多,水土流失面积明显减少,退耕还林覆盖区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二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一些村组结合退耕还林选择种植橡胶、茶树、果树、商品林、咖啡等生态、经济兼用树种。金秋时节,踏上这块热土,希望的绿色扑面而来:高高的山梁上,思茅松林、大果青冈林、滇南红厚壳林、绒毛番龙眼林、华南石栋短剌栲林、西南桦林泛起绿浪;道旁,各种特色树种织成绿网;山坡,果树成林成峰,果实累累;沟洼,黄竹龙竹生机盎然。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青山叠翠,满目葱笼;过去瘠薄的陡坡耕地,变成了孕育希望的绿色家园。疑是人在画中走,满眼秀色入画来。呈现一幅翠云人民退耕还林、再造秀美山川的美丽宏图。
&&&&翠云区林业发展有科学规划举措
&&&&发展壮大优势林产业。翠云区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现代林业开发区和全国林业分类经营示范区政策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探索,按照"管好公益林、搞活商品林、放开人工林"的要求,进一步创新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围绕做大做强林纸、林板、林化产业,积极发展林产品加工业,开拓木材应用新领域,在对现有林产工业进行技术改造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林产品加工业;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发展方向,重点抓好天然林保护,加大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珍贵用材林和特色经济林;加大林业资源开发力度,积极发展森林食品、森林花卉、森林药材,竹产业和森林旅游;构建林产品交易电子信息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规范、搞活林产品交易市场;加大林业科技投入,逐步实现科技兴林。
&&&&创新开发生物资源产业。加快以茶叶、咖啡、绿色食品和生物药业为重点热区生物资源产业开发,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名特优产品,以"公司+基地+农户"紧密型的生产经营模式,形成原料生产--粗加工生产--深加工内部相联的有机产业链,打造优质品牌,进一步提升产业整体水平,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以灯台叶、石斛、龙血竭、葛根等特色药物开发为重点,抓好生物药业GAP基地建设和制药企业GMP改造。预计到2010年生物资源产业收入将达5亿元。
&&&&扎实推进五大生态工程。一是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规划的90余万亩天然林加大管护力度,做到领导重视,责任明确,经费落实。二是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把重点放在陡坡耕地、主要交通干道、江河沿岸及生态日趋恶化的地区,科学选择造林树种和造林模式,切实做到"退得下、能致富、稳得住,不反弹"。三是切实抓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加大古树名木、珍贵古茶树资源、野生植物保护力度,规范野生植物移植行为,提升两个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对天保区以外生态公益林按照"事权划分,分级管理"的原则,制定相应管理措施和办法,严格进行管理。四是搞好沼气建管服务工作,大力推广综合利用。加强对沼气池建后管护服务工作的检查监督,维护沼气建设成果。大力发展种养业,总结经验,逐步扩大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的使用面,促进农户增加经济收入,推动全区农村走生态"富民家园"模式之路。五是进一步实施好交通绿色通道建设。搞好昆曼大道翠云区境内段、思茅-澜沧翠云区境内、思茅-震东-云仙、思茅-江城的四条重点公路沿线的绿色通道建设。
&&&&全力保护林业物种资源。森林物种资源是林业的命根子。翠云区委、区政府和区林业局的全体干部、工作者们数十年潜心呵护着翠云林木的物种资源,对该项事业可以说倾注了一腔热血。森林物种资源是林业的命根子,是生物多样性的源泉库,森林物种资源保存是林业的基础工作。物种资源一旦丢失,就再也无法复原。因此,丢失物种资源,可以说是现代人对子孙后代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过,他们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的份量。为此,启动菜阳河、糯扎渡自然保护区就势在必行,如何最大化把具有典型性的森林物种资源保护下来,这几乎是现代社会里人们必须认真思索的课题。应该说,菜阳河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为翠云,也为全市乃至世界保留了一个珍贵的自然生态系统完整版本。翠云的林业生态系统像一本厚厚的大自然百科全书,它的每一页都将是一个真实而又美妙的故事。翠云从森林中来,翠云也将回到森林中去,因为那里有咱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那里有翠云人民的希望。
&&&&翠云区林业出路以改革促发展
&&&&现在,翠云区与全国一样,正在开展以落实"四权"为目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次改革是在"翠云模式"基础上又一次升华,为林农与市场经济接轨,实现林业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迈进了一大步。实践证明,翠云区的林业改革是可行的、成功的、符合国家政策的,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
&&&&建立林业发展新体系。在林业改革过程中翠云区坚持"四个原则",处理好"五个关系",即依法依规、规范运作,先行试点、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四个原则,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国家、集体和林农的关系,林权制度改革和各项配套改革的关系,深化改革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宣传发动与教育培训的关系。从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督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建立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强、行政审批环节少、规范运行的林业行政管理体制。在配套改革措施中,重点抓好"三建立一加强",即森林资源流转体系--林权交易中心的建立;木材生产计划分配体系的建立;森林资源评估体系的建立;加强森林资源监测体系职能。构建良好的林业运行机制和政策环境,促进全区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依法、依规深化改革。翠云区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严格按照《森林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制定"一村一策、一社一策"灵活机动的林改方案,不搞一刀切,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以上代表表决通过后实施,使其达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目的。
&&&&进一步落实林农的合法权益。在实施林权改革中,认真落实集体林经营主体的"四权",即:"明确林地使用权,明确责任山林木的所有权,明确责任山林权所有者对林木的处置权,保障责任山林木所有者的收益权"。不论是自留山、分户经营的责任山,其林地的所有权仍为集体所有,农户有使用权;通过量化明细,把责任山林木及其附属物的所有权落实到户、联户或其它经营主体;对责任山林木及林木下附作物的经营形式和处置方式,由林木所有者自行决定。在林权改革中发放"林权证"到户,"林权证"可以用来抵押贷款;建立起流转平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其中包括林地、林产品,都可以在产权交易中心进行拍卖转让,其经营、处置、流转等所取得的合法收益,政府依法予以保护。
&&&&翠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改革发展全局,按照翠云区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继续深入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充分调动林农和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建立新型的林业管理体制和充满活力的林业发展机制,让绿海明珠真正成为翠云经济腾飞,引导全区林农早日同市场经济接轨的绿色希望。
  翠云区是被发现的云南第二个春城
&&&&天高山青青,树绿林深深,禽飞走兽奔,雨滴鸟飞鸣。这不是梦境,这是素有"绿海明珠"、"绿色天然氧吧"之称的思茅市翠云区如诗如画般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是每一位热爱大自然的人们的绿色天堂。年均气温17.8°C,年均降雨量1524.4毫米,无霜期318 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温和,是被发现的云南第二个春城。今年五月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云南时,专程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翠云区是思茅市政府所在地,是思茅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江河交错,林海葱郁,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森林、热区、能源等自然资源,凡到过翠云的人无不为它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四季长青的迷人风景而由衷的赞叹!走进"绿海明珠",随处可以看到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实画面。
&&&&翠云区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蓄积量均列云南省前茅,是思茅市的重点林业主产区之一,也是国家商品材基地县(区)之一。全区现有林地面积494.20万亩,占全区土地面积的85.5%。按使用权属划分,国有林有176.63万亩,集体林309.57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0.28%,远远高于全国13.93%和全省44.90%的水平,同时还是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的3倍。境内活木蓄积量达到2105万立方米,人均拥有森林面积26.9亩,活木蓄积141立方米。用材林主要树种思茅松生长茂盛,是木浆造纸的优质树种。有红椿、西南桦、香樟等阔叶林名贵优质树种,还有肉桂、灯台叶等多种药用植物资源。林下有十分丰富的野生菌类、野菜、野果及多种兰花资源,野生菌类有鸡纵、香菌、大红菌、牛肝菌等20余种。由于森林茂密,森林中还有各种兽类、鸟类资源,如被列为国家一、二、三类保护动物的野象、野牛、熊、猴子、蟒蛇、孔雀、太阳鸟等。建有国家级菜阳河自然保护区、糯扎渡自然保护区和IFAW(国际爱动物基金会)亚洲象保护区发展项目。目前全区农民收入的60%来自于林业产业。开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全新格局!(记者王隆举 通讯员 熊为斌 蔡起荣 董红平)
【】 【】
 相关链接:
时尚?娱乐  :::::::::::::::::
李嘉欣细说六段感情承认曾做第三者
精美图片:
 彩云之旅:                   
汽车?房产  :::::::::::::::::
广州丰田第二款车敲定为Highlander
新华网云南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云南分社和新华网云南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云南频道联系。
新华网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育才中学 孙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