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九门十三集百度云人九,老九门十三集百度云人一玄

[转载]宋朝罗泌《路史》(一)
路史(第一至二十五卷)
&&&《路史》(一)
《路史》47卷,(宋)罗泌撰,前记9卷,后记14卷,国名记8卷,发挥6卷,余论10卷。此书为杂史。路史,即大史之意,记述了上古以来有关历史,地理,风俗,氏族等方面的传说和史事,取材繁博庞杂,是神话历史集大成之作.
南宋孝宗时代,学者罗泌著《路史》一书,采用道家等遗书的说法,再上溯高推旧史所称“三皇五帝”以上的往事,文章华丽而亦富于考证,言之成理,书名《路史》,意思是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大史”之意。从他的著作宗旨看来,深惜孔子“删书”断自唐尧,忽略远古史的传统。&
钦定四库全书
路史卷一 宋罗泌撰
初三皇纪 初天皇 初地皇 初人皇
事有不可尽究、物有不可臆言,众人疑之,圣人之所稽也。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老氏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而汤者,遂有天地、权舆之说[1]。夫太极者,太一也,是为太易[2]。列圉冦曰:“有形生于无形[3],天地之初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太初者,气之始;太始者,形之始;太素者,质之始。气与形质具而未离曰“浑沦”[4]。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5]。易无形埒[6],易变而为一[7],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8],九者,究也。九变复而为一[9],一者,形变之始也[10]。清轻而骞者为天,浊重而坠者为地。冲粹而生者为人[11],天地壹縕,万物化醇;男女会精,万物化生,而庶彚繁矣[12]。
虽然治故荒忽,井鱼听近,非所详言。而往昔载谍又类不融正闰、五徳终始之传,乃谓天地之初,有浑敦氏者出为之治[13],继之以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14]。在《洞神部》又有所谓初三皇君[15],而以此为中三皇,盖难得而稽,据然既揄之矣。此予之所以旁捜旅摭,纪三灵而复著夫三皇也[16]。
浑敦氏之世,但闻罕漫而不昭晰,有不得而云矣。王充曰:“古之水火,今之水火也;今之声色,後之声色也。鸟兽、草木、人民好恶,以今而见古,由此而知来。千世之前、万嵗之後,无以异也。事可知者,圣贤所共知也;不可知者,虽圣人不能知也,非学者之急”。今一切隔之。
[1]仪,匹也。不曰“二仪”者,二有先後,两无彼此,有相匹之意矣。天一地二者,此先後之言,尔地亦惟一,而云二者,言下已落苐二也。李明之《衡山记》云:“朱符谓火筯,如两仪成,变化不可缺一”,当有识者辨之。有太极,说见《发挥》。
[2]太初之始。
[3]无形,天地之始;有形,万物之母。
[4]混沌也,《河图括地象》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未分,其气混沌”。
[5]《易内篇》云:“日月相逐为易”,有易彖象及易之名二说,见《发挥》。
[6]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则无其一矣。以竒数倍之,为五十而一,无倍是之谓“无形埒”。
[7]北方先有。
[8]七,衍数;九,玄数。此河洛自然之用,世莫能名。夫一至七返矣,至九还矣,还返变通之谓也。是所谓易者,岂牵合哉。
[9]始则终,终则始。会九而复元,变九而复贯。易卦自一变至七,为归魂而本宫之气革矣。复二变而返乎本体,是复变为一也。九转之道,亦数之足尔。
[10]天以一而变四,地以一而变四,四有体而一无体。是故天之体数四,而用者三、不用者一;地之体数四,而用者三、不用者一。一者,数之始,而非数也。二二而四,三三而九,以至九九八十一,皆可变以仯徊槐洹0僭蚴玻蛞灰玻室嗖槐洹Hテ湟欢诰牛杂闷浔湔咭病
[11]此上本《易乾凿度》之文,引见《列子》知此说,则可以究天地之蕴矣。
[12]天地交而万物生也。夫一气之中五行并育,而五行之生各一。其性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自是衍之则为十、为百、为千万。如果核既坼,则根生干、干生枝、枝生叶,斯谓三生万物。
[13]即代所谓盘古氏者,神灵一日九变,盖元混之初,陶融造化之主也。《六韬大明》云:“召公对文王曰:‘天道净清,地徳生成,人事安寕。戒之勿忘,忘者不祥。盘古之宗不可动也,动者必凶’”。今贑之会昌有盘古山,本“盘固”名。其湘乡有盘古保,而雩都有盘古祠,盘固之谓也。按《地理坤鉴》云:“龙首人身”,而今成都淮安京兆皆有庙祀,事具徐整《三五厯纪》及《丹壶记》。至唐袁天纲推言之《真源赋》谓元始应世万八千年为一甲子,荆湖南北今以十月十六日为盘古氏生日,以候月之阴晴,云其显化之所宜有以也。《元丰九域志》广陵有盘古冢庙,殆亦神假者。《录异记》成都之庙有盘古三郎之目,庸俗之妄,馀详《发挥》。
[14]下卷所纪三灵者
[15]详见发挥
[16]诸书说三皇不同:《洞神》既有初三皇君、中三皇君,而以伏羲、女娲、神农为後三皇;《周官》、《大戴礼》、《六韬》、《三畧》、文列《庄子》、不韦《春秋》有三皇之说,而刘恕以为孔门未有明文。孔安国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世遂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之三皇,斯得正矣。至郑康成注《书中候勑省图》乃依《春秋运斗枢》绌黄帝而益以女娲,与洞神之说合。然《白虎通义》乃无女娲而有祝融,《甄曜度》与《梁武帝祠象碑》则又易以遂人,盖出宗均《援神契》注与谯周之《史考》。纷纭不一,故王符云:“闻古有天皇、地皇、人皇,以或及此,亦不敢明”。至唐天寳七载始诏,以时致祭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于京城内。而王璵建言,唐家仙系所宜崇表福区,请度昭福,作天华上宫及灵台大地娑父祠。于是立三皇道君、太古天皇、中古伏羲女娲等堂,是则太古天皇外复别立三皇矣。&
钦定四库全书
路史卷二 宋罗泌撰
前纪二 中三皇纪天皇氏
天地成位,君臣道生。粤有天皇[1],是曰天灵[2]。望获强尊[3],颀嬴三舌[4]。驤首鳞身[5],碧卢秃楬[6]。首出庶物,君有五期[7]。实司元化,嵗纪摄提[8]。斟元陈枢,以立易威[9]。秉籙司契,无文不懐。乾曜迨元,像符合气[10]。亭毒万有,风行焱逝[11]。灵书八会[12],自然洞神[13]。玉劵十华[14],人风真淳[15]。体真得极[16],提名旋复[17]。无门无旁,神运四奥。被迹无外无热之陵[18],三辅九翌为世亿龄[19]
[1]《易通卦验》文。按《洞神部》以此为中三皇君,是君臣道生之後。
[2]《外纪》云:“十二头,号曰‘天灵’”。
[3]以“获”为名,以“望”为姓,字子润,号中天皇君。并详《洞神部》。
[4]十二文。
[5]传记三皇皆虵身,此亦形相尔。说在《女娲纪》。
[6]《丹壶记》
[7]《五行期运》一云犹五条,非。
[8]见徐整《厯纪》。
[9]《春秋保乾图》云:“天皇于是斟元陈枢,以立易威”。言斟酌元化该皇极,以建易道。宋君云:“威,则也。言斟酌元气、陈列枢机之行,以改立先法”,妄矣。
[10]《太微黄书》云:“天皇象符,以合元气长生之要”。
[11]亭蓄其形毒散其气
[12]《玉经隐注》云:“三皇天文,谓之‘太上玉策’”。按《洞神》第十四:“一天皇内字,二地皇内纪,三人皇内文,皆三元八会,自然成文,鸟迹之始也”。《真诰》曰:“八会文章之祖也,一皇演八会之文,为龙鳯之章,云篆之迹是矣”。《太微黄书》云:“灵书八会,字无正形”。
[13]《三皇经》云:“三皇自然之文,皆以金玉为用。天皇所授玄玉,为简青玉为文;地皇所授皇玉,为简白玉为文”。盖道家者流以《三皇经》为《三坟》。《大洞经》云:“《三皇经》者,玉真洞、清上清洞、玄太清洞神也”。《三洞苍元经》云:“洞真上清也,洞玄灵寳也,洞神三皇也”。然近代《三坟书》非此也。有跋,见《发挥》。
[14]《洞神经》有三皇印、三皇玉劵,一曰金契。《三皇经》云:“自然之文,皆缀以金钩,置以玉案,覆以珠巾,芬以五香,恃以十华”。
[15]《太真科》云:“大化始立,人风真淳。故三寳度三品之人:洞神名仙寳之道,接三皇之世;洞玄名灵寳之道,明三才、度五帝之世;洞真名天寳之道,纪清正之方、济三代之後”。
[16]《灵寳经》云:“三一者,上一真帝之极、中一真皇之主、下一真王之妙。天皇得极,故上成皇极;地皇得主,故上成正一;人皇得妙,故上成众妙。三皇体真而守一,其真极也得一而已”。
[17]提名,策名也,旋复言其变化。
18]《遁甲开山图》云:“天皇出于柱州,即无外山也”。郑康成云:“无外之山,在昆仑东南万二千里”,《水经注》云:“或言即昆仑,荣氏云五龙及天皇皆出其中”。
[19]项竣《始学篇》:“天皇十三头”,皇氏《洞纪》云:“一姓十三人也”,他书皆然,独《春秋纬》言天皇、地皇、人皇皆九人,分为九州长天下。故《河图括地象》云:“天皇九翌,提名旋复”,盖辅翌者九人。尔《易通卦验》云:“天皇氏之先,与乾曜合元。君有五期,辅有三名”,注云“君之用事五行,更王者亦有五期,三辅公卿大夫也”。故《礼记正义》谓“三才既判,尊卑自然”,而有天地初分,即应有君臣治国第,年代绵逺而无文,尔三辅九翌并皇是十三人。
天皇氏逸,地皇氏作,出于雄耳、龙门之岳[1],铿名岳姓[2],马踶妆首。十一龙君,迭辟继道[3]。主治荒极,云章载持。逮天恊徳,与地侔赀[4]。太始之元[5],上成正一。不生不化,覆却万物[6]。得道之秉,立乎中央。神与化游,唯庸有光[7]。鬼出电入,龙兴鸾集。钧旋毂转,周而复匝[8]。爰定三辰,是分宵昼[9]。魄死魂生,式殷月候[10]。诸治径易,火纪周正[11]。草荣木替,亦号万龄[12]。
伯阳父曰:“太古二皇,得道之秉,立乎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是故能天运地墆,而轮转无废;水流不止,而与万物相终始”。然不曰三皇者,岂非泰皇之世人道大备,非复二皇之代,故退首乎十纪,而不遂与二灵参邪?!予故从之,别纪二灵,而返泰皇氏于《九头纪》。
[1]见《遁甲开山图》。
[2]字子元,号中地皇君。
[3]地皇十一君,皆女面、龙颡、马踶。《水经注》荣氏云:“兄弟十人,面貌皆如女子而相类,虵身兽足,出龙门山”。
[4]《洞神经》云:“中地皇君主治八荒四极、四海山川溪谷”。
[5]《三皇一一等经》云:“中天皇以平初元年出治,中地皇以太始元年出治”,平初、太始云上竟号年。按《道书》有元景、延和、赤明、延康、康秦、龙汉、开皇、无极等号,而《武帝内传》又有青虚,《三统经序》有中皇之类,悠悠无验,特取太始、太初之意云。
[6]覆于下,却于後。正一见上《纪》。
[7]见《中子》等书,立中道也。
[8]《鸿烈解》。
[9]见《通厯》。或谓三辰有度,昼夜有经,何定分之?有曰:不然,兹特後世作仪器,以揆躔度准盈虚、以正昏明者,固非移日月而易昼夜也。是知躔度晷景之用,有自于此矣。
[10]《通厯》云:“地皇以三十日为月,十一月为冬至”,亦见《髙氏小史》。此亦本自然尔。凡事有出而无考,姑取以证者,此之类也。
[11]《帝系谱》云:“天皇氏以木王,地皇氏以火纪”,《始学篇》亦谓“天皇以木徳王”,故或有疑二皇为羲、炎者非也。
[12]《三皇经》:“天皇、地皇、人皇,开治各二万八千嵗”,而《河图》、《帝系谱》等天地二皇俱万八千嵗,《始学篇》则云“八千嵗”。按《真源》云:“盘古氏後有天皇君一十三人,时遭刼火。乃有地皇君一十一人,各万八千馀年。乃有人皇君兄弟九人,结绳刻木四万五千六百年”,皆难取信。夫太素蓂茎固有定数,然方此时嵗厯未著,乌从而纪之哉!《三坟书》以一嵗为一易草木,盖以草木周禅为之纪辨尔。今都波之人莫知四时之候;女贞之俗不知正朔纪年,但云已见草青几度;流求之国以月生死辨时,以草木荣枯为嵗;儋崖观禽兽产乳识时,占(艹储)芋成熟纪嵗;土番以麦熟为嵗首;宕昌、党项皆候草木以记时序。太古之世中国之俗,有以与蛮夷同斯不疑者。曰万龄者,亦号数之万尔。
九头纪泰皇氏
地皇氏逸,于有人皇。九男相像,其身九章[1]。胡洮龙躯[2],驤首逹腋[3]。出刑马山、提地之国[3]。相厥山川,形成势集。才为九州,谓之九囿[4]。别居一方,因是区理。是以後世,谓居方氏[5]。太平元正,肇出中区[6]。驾六提羽,佋旗蟪礫7]。制其八土,为人立命。守一得妙,人气自正[8]。爰役风雨,以御六气。昭明神灵,光际无臬。挻挏万物,无门无毒。以叶言教,为天下谷[9]。廸出谷口[10[,还伹嘹ぁ8猜读唬璨怀忻黐11]。道褱髙厚,何徳之僣。其所付畀,与人天参。离艮是仇[12],有佐无位。主不虚王,臣不虚贵[13]。政教君臣,所自起也。饮食男女,所自始也[14]。当是之时,天下思服。日出而作,日内而息。无所用已,颓然汔终。为世之日,两皇并隆[15]。
有天地则有万物,有万物则有男女,有男女则有夫妇,有夫妇则有父子、有君臣道也。昔者太极泮,而浑敦氏职焉。浑敦氏逸,而有初三皇君。三皇射而二灵作,二灵後乃有十纪:其六在钜灵氏之前,百七十有八姓;其四在钜灵氏之後,三纪五十二姓,而(足疏)仡之纪自黄帝始。其嵗之逺近,置而勿论可也。录条刺于右端[16]。
[1]见《雒书》。
[2]姓恺,名胡洮,字文生,人面龙身九头。
[3]《玉篇》云:“亦臂也,今作掖腋”。《遁甲开山图》云:“人皇出于刑马山、提地之国”,山今在泰州伯阳谷,水出之老子之所至。
[4]见《雒书》。《春秋命厯叙》云:“人皇出暘谷,分九河”。
[5]见《三坟》。又《雒书》云:“人皇出于提地之国,兄弟别长九州,已居中州以制八辅”,则九州肇此分矣。今石(石隶)有九皇里,非一所也。
[6]太平元年正月出治。大中祥符五年,神祖降言,上天祐徳之意,以为玉清分职。实曰九天司命,在昔乃为人皇,盖九人之一。亦尝降治国家之始祖云。
[7]见《雒书》。《寰宇记》作“抵车”,误。
[8]《太平经》云“三皇之时,人皆气清,深知天地之至情,故悉得至道”。
[9]言教,如云言辞,犹文教也。
[10]谷口,古塞门,或云上暘谷。《蜀秦宓传》云:“三皇侅蟪担龉瓤凇保浇裰惫取!独质贰反又印
[11]上下四方。
[12]《雒书适三辟》云:“人皇别长九州,离艮地精生女为后,夫妇之道始此”。又见《春秋命厯叙》、《文子》。《鶡冠子》云:“九皇之制,主不虚王,臣不虚贵,阶级尊卑名号自居。吏民于次者,无国厯宠厯,录副其所付,授与天人,参相结连,钩考之具不备也”。此言政教君臣所自起,饮食男女所自始,则前乎此者无政教、无君臣,有不男女、不饮食者矣。他可类推。
[15]右中天皇而下,《河图》、《年代厯》等皆记之。《三五厯》云:“人皇百五十六代,合四万五千六百年”。小司马氏取之,不足稽也。《寳椟记》云:“斯频国石室中有三皇石像,皆龙形,长六丈。天皇十二头,地皇十一头,人皇九头。头者,人也,若今数牛鱼然古质故尔。
[16]《春秋命厯序》云:“自开辟至获麟,二百二十七万六千嵗,分为十纪”,《易乾凿度》及《春秋元命苞》皆云二百七十六万嵗,每纪为一十六万七千年,《广雅》因之,均为诞妄。夫二十九万一千八百四十嵗而反太素冥茎,此道之根本也。推赜于厯数之理者能知之,有太素之年,说见《馀论》。
其一曰九头,是为一姓纪,则泰皇氏纪也[1]。
五龙二,是谓五姓纪。治在五方,司五类[2],布山岳[3]。方是时也,世亟巢穴,日月贞明[4]。盖龙徳而正中者也,汉世祠之肤施[5]。
摄提三,是谓五十九姓纪[6]。太史公言“九皇氏没,六十四氏兴。六十四氏没,而三皇兴”是也。谓六十四氏,盖并五姓而言。而所谓三皇者,乃合雒之三姓也,在汉皆饩[7]。
合雒四,是谓三姓纪[8]。教人穴居[9],侐懵挂岳韀10]。
连通五,是谓六姓纪[11]。侐泖胍岳韀12]。
叙命六,是谓四姓纪[13]。驾六龙而治[14]。
右古六纪,在钜灵氏前。
循蜚七,是谓二十一姓纪。自钜灵氏而下纪也[15]。
因提八,如辰放氏之衣皮、有巢氏之编堇、遂人氏之出穴,皆因其变而举之也[16]。
禅通九,是谓十有八姓纪。史皇氏之通封禅者,十有八姓也[17]。
(足疏)仡十,自黄帝氏而纪[18]。自泰氏没,而尝无君矣。其于民也,聚生羣处,无君亲之,异仁义礼智之所不用也,施报往来之所不行也。其有君者五纪,予不知几氏矣。司马贞曰:“九纪之间,岂惟数千百载,三二十皇而已哉!”,而庄周之说易姓而王封泰山禅梁甫者,盖七十有二代,其有形兆整堮者,千八百馀所。然则宇宙之专握符登纪为万物之主者可胜记邪?予读《易大传》而知天地之有初翔于僻邑荒村,恍见大古之俗,顾岂俟身亲而後信哉!昔者成汤之问夏棘曰:“古初有物乎?”,夏棘曰:“古初无物,今乌得物?使後之人而谓今之无物可乎?”。冉求亦问于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乎?”,仲尼曰:“古犹今也”。曰:“然,则昔吾昭然而今昒然,何也?”,曰:“昔之昭然,神者先受之;今之昒然,又且为不神者求也”。祇裯新袭,虮蝨生之;州沼创出,虫鱼产之。一气之易,万物自见。故虽天地必有初也,而况于人乎[19]!两间之物,彼亦一无穷,此亦一无穷,岂以不接而遽蔑断之哉,兹固存而不论[20]。
[1]秦丞相绾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贵者,非贵于二皇也。以其阜民物备、君臣政治之足贵也。按孔衍《春秋後语》泰皇乃人皇,张晏云:“人皇九首韩敕”,《孔庙碑》云:“前开九头,以叶言教”,是也。泰皇,即九头纪。旧记不之知,尔《真源赋》云:“人皇厌倦尘事,乃授籙于五姓”,知为九头纪也。韦昭亦云:“人皇九人,所谓九皇”。然《鶡冠子》所称九皇,则又非此。至董仲舒《繁露》乃推神农为九皇,异矣。
[2]五方之象类。
[3]张陵《二十四治图》云:“伏羲造天地,五龙布山岳也”。
[4]《真源》云:“五姓佋瞥刀翁煜拢比搜ùΤ簿樱赵抡昝鳌R辉晃辶汀薄
[5]《春秋命厯序》云:“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姓同期,俱驾龙,号曰五龙”。《遁甲开山图》云:“五龙见教天皇”。荣氏云:“五龙,爰皇後君也。昆弟五人,人面而龙身”。然以五音五行分配为五龙之名,如角龙木仙之类,而以宫龙土仙为父。又言五龙以降,天皇兄弟十二人分五方为十二部,法五龙之迹,行无为之化,为十二时神。是天皇在五龙之後,妄矣。郦元《水经》云:“父与诸子俱仙,治在五方”,亦见李善《游仙诗注》。今上郡奢延肤施县有五龙山,盖其出治之所也。故汉宣帝立五龙仙人祠于肤施,亦著《地理志》。按肤施今隶延安五龙山在焉。有帝原水黄帝祠。《九域志》云:“五龙池,有黄帝五龙祠,四在山上,亦曰仙泉祠”。《寰宇记》:“五龙泉,出山东一里平石缝,雄吼甘美,上有五龙堂”。而五龙谷水乃在耀之云阳县、云阳宫之西南,又非上党之五龙山也。
[6]孟诜《锦带前书》谓之括提纪,或作“提揵”、提犍皆非,盖摄提首纪尔。
[7]《汉旧仪》云:“凡圣王之法,祭天地、日月、星辰、山川、万神,皆古之人能,纪天地五行之气,奉其功以成人者也,故其祭祀皆以人事之礼。食之天与土地,金木水火土石是矣。又祭三皇、五帝、九皇、六十四氏,凡八十有一姓,皆古帝王也”。故郑释《周官》以三皇、五帝、九皇、六十四氏为四类氏,或作“民”,误。
[8]《龟图》出雒,从而合之,所谓黄帝合而不死者,或作雄,又转为熊,俱非。
[9]《锦带书》云:“合雒四姓,教人穴居。有巢教人巢居,四姓谓叙命纪”。
[10]见《真源赋》。
[11]或作“连逋”。
[12]见赋蜚、鹿蜚、麟蜚,羊之类,盖皆马名。如蜚莵、青龙、白鹤、野麋、娥鹿、走孤、驺吾等尔。
[13]克以命叙而通之也
[14]赋云:“五姓後付,七十二姓,驾六龙而治天下”。七十二姓者,摄提、合雒、连逋、叙命之四纪也。然云“次传五龙氏,又以六姓纪为後,五姓次传叙命纪,合一百一十万七百五十年至遂人”,则妄矣。
[15]徳厚信矼,天下之人循其化,以若飞也。陶弘景《谱厯》云:“上古有循飞纪”。
[16]即十有三姓也。诸记不一。按《雒书》云:“三皇号九头纪,次五帝号五龙纪,次摄提纪,次连逋纪,次叙命纪,次因提纪,次禅通纪,次为合雒、循蜚”,传之谬尔。
[17]《三坟书》作“通姓氏”,又以九头、五龙、提犍三纪在通姓後,妄也。大率此书虽有所取,然浅陋每难据云。
[18](足疏)以知逺,仡以审断,仁义道徳之所用也。
[19]《谭薮》云:“道言天地初辟,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贱者易生,贵者难毓”。故今人以建寅之月一日起至七为人日,其源于此,盖不知也。
[20]泰皇以下五纪,凡九万嵗。十纪者,旧言六在遂人前。郑康成《六艺论》云:“遂人後厯六纪九十一代至伏羲,始作十二言之教”,方叔机注云:“九头一、五龙五、摄提七十二、合雒三、连逋六、叙命四,凡九十有一”,如郑所言则十纪皆在遂人之後,而四纪又在伏羲之後,非也。马緫之徒,俱谓十纪通百八十有七代,又云伏羲前三後六,各立年嵗,亦惟取据。张揖贞到徐整等尔,皆不可质。
钦定四库全书
路史卷三 宋罗泌撰
前纪三 循蜚纪钜灵氏
钜灵氏之在天下也,握大象,持化权,佁暈纾⒑跷藜洌泻跷耷睿Ь疟浠胛锵啾祝ń鹕罚1]。出于汾脽[2],挥五丁之士,驱阴昜反山川正流,并生神化大凝[3]。惟无恒处,或云治蜀,盖以其迹躔焉[4]。
予既得《丹壶》《名山》之记,又得《吕梁碑》获逆帝王之世,乃知天未丧斯文也。《丹壶书》云:“皇次四世、蜀山(人逐)傀六世、浑敦七世、东户十七世、皇覃七世、启统三世、吉夷四世、九渠一世、狶韦四世、大巢二世、遂皇四世、庸成八世,凡六十有八世,是为因提之纪;仓颉一世、栢皇二十世、中央四世、大庭五世、栗陆五世、丽连十一世、轩辕三世、赫胥一世、葛天四世、宗卢五世、祝融二世、昊英九世、有巢七世、朱襄三世、阴康二世、无懐六世,凡八十有八世,是为禅通之纪”,可谓备矣。而又有钜灵氏、句彊氏。自句彊而下次谯明氏,次涿光氏,以次至次民氏,如下所叙,总曰“循蜚纪”,有号而无世。自是而上,亦惟有九皇氏、地皇氏、天皇氏,又上而乃有盘古氏,基之浑沌之说。其言浑沌之初,所谓上无复色、下无复渊,为说甚繁,非足贻训,故绌焉。自无懐降,所叙与《名山记》大同,此予之史篇所取(水献)者也。钜灵之号,此世所闻焉者也。《遁甲开山图》云:“钜灵与元气齐生,惟始气之先者”,又曰“钜灵胡者,偏得神元之道,造山川出江河”,神化之宜,岂非《鶡冠子》之所谓“尸气皇”者邪?!予得是书,乃更为之不疑也。然上之五纪,卒寂寥而无诏系,不得而缀矣。兹亦可谓富也,谨阙之以俟。
以下辩论本史成而立说,元不在正纪中。子姓楫客,凖例诸史,将便观览取之,以附于逐篇之末。故其中所用字俱在,已所用有异览者知之。
谯明氏涿光氏
伯益之书有谯明之山、涿光之山,而俱载于《北经》。谯明、涿光信其为继治者,乃知邃故之事,非必无传,特恨幽介弗之究尔,予观于经而信二书之足丁也。
钩阵氏黄神氏
黄神氏,或曰黄祙。黄头大腹,出天参政[5]。无易天生,无散太璞。按图正端,是致天极[6]。三百四十嵗,(犬巨)神次之,号曰黄神[7]。
(犬巨)神氏
人皇氏没,(犬巨)神次之,出于长淮,驾六蜚羊,政三百嵗,五叶千五百嵗[8]。
《东荒经》有犁灵之尸,犁灵氏之尸也,以不壊。
于予之《路史》,亦异矣。凡孔圣之未尝言者,予皆极言之矣。予非好为异也,非过于圣人也。夫以周秦而下汔于今,耳之所纳、目之所接,其骇于听荧者,夥矣。况神圣之事,凡之莫既者邪?是尧舜崇仁义,六经《论语》其理备矣。顾且言之吾,见焦唇乾呃而听之者,愈悠悠也。是故庄周之徒,骂以作之意以起之,而後先王之道以益。严然则予之所摭正,亦不得而不异尔。予悲夫习常翫正,与夫氛氛日趋于竒者,之不可以虚言格也。于是引其暱而景者,著之此亦韩将军学兵法之义,而萧相国作未央宫之意也。虽然訞诡乱惑犹弗荐焉,览者知夫譲王胠箧、渔父说剑之惜,则吾知免矣。
大騩氏见于南宻[9],或曰泰块。昔者黄帝访泰块于具茨[10],一曰大騩[11],盖设于无垓坫之宇,而台简以游泰清者。後有隗氏、大隗氏[12]。
鬼騩氏後有嵬氏、饶氏、攘氏、刹氏、鬼騩氏[13]。
弇兹氏 泰逄氏
和山者实为河之九都吉神泰逄司之于萯山之阳出入有光[14],泰逄氏之神也。
子曰:“鬼神之为徳,其盛矣乎!”。昔者,宰我请问鬼神之名,子曰:“气者,神之盛也;魄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故无鬼神则鬼神之名不立矣”。奈何季路之问事鬼,则曰:“未能事人”,既问死则曰:“未知生”。说者往往以生死、鬼神为性命、道徳外事,有不可以致诘,而子路未可与言,故夫子不与之言。夫若是,则夫子既不诚于人之子矣。圣人之言未尝不自尽也。鬼神、生死,人事之大,奚为而不语邪?盖能事人则能事鬼,知生则知死矣。生死者,特性命道徳中之一事;而鬼神者,特性命道徳中之一物尔,岂复外乎!虽然神者,天之徒;鬼者,物之徒也。惟人之初,与天为徒,孰不具此神哉!惟生之後,开闭之不谨,而好恶之偏适,从而蔽之也。古之圣人惟其然也,是故开天之天,而不开人之天;闭人之窦,而不闭天之窦。开天者,徳生;开人者,贼生。徳生者,阳明胜,阳明胜故识性用;贼生者,阴浊盛,阴浊盛故物欲行,识性用则归于神,物欲行则归于鬼。归于神者与天为徒,归于鬼者与物为徒。亦天地之理也。今夫天阳而地阴,魂阳而魄阴,是故智气归天,而体魄则归地。神阳而鬼阴,君子阳而小人阴。是故正直为神,而憸险则为鬼。徳阳而欲阴,男阳而女阴。是故徳盛成男欲盛成女禽阳,而兽阴老阳而释阴。是故释误多毛老误多羽,君子于此,其可不毖又毖,而自堕于鬼物之区哉。三五之时,人聪明而渊懿,纯天而不人,是以黄帝、太少、神农、颛顼専享乎其上,句龙、芒蓐、祝融、玄冥作配乎其下,其事然也。帝喾而来不能纪逺然,而禺强、阏伯、玄枵、诸稽、实沈、骀台、咎陶、伯益、豕韦、夔稷之流,秩犹不迁之祀,横穷卓偏,刚毅一真,乌往而不神哉。叔末之人,占侸僋俕綦溪利跂。正直之道消,而憸险之行多,是以不能神明而归于物。《诗》云:“三后在天,王配于京”,本贤愚也。孔填不寕,降此大厉,逢吉凶也。三涂六道其僣,有自来矣。期期区畛,亦予之热热肺也。
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日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此之谓真人[15]
中之为道帝王之心,即治天下之正道。而圣人所以示世,入徳之大方也。自成世以来,未有不本。是以为政,而能驯致于大治者。今夫率意而射,则终日无所中。率意而视,则终身无所与,必也质的设而後天下之手,无异乡日月揭而後天下之目,无异属圣人之道独立乎中,而後天下之心无两从盖中也者,极之则世人之日月质的也。众见之所宗,万手之所会,理之至、义之尽,配天地而不可以复进。是故道得之而为太一,天得之而为天一,帝得之而为帝一。帝一者,立乎环中,浑兮如有容,泊兮如未始,出其宗而茫兮,无所终穷。自伏羲氏以之传炎,炎帝氏以之传黄,无异付也。尧帝氏以之传舜,舜帝氏以之传禹,无异语也。降及汤、文、伊尹、周公,而中之所以为变者尽矣。春秋之世,惟皇不极而厥,庶民亦失其所以保极之道,以故上慢下,暴王室如毁,数千百年而不之复,则极之不建其祸,正如此也。嗟乎!《臯谟》《箕范》中极之说备矣。此家所有也,大《易》之书明言中者五十有五,所不言者否、剥、屯、颐、咸、革、贲、遯、明夷九卦而已。内之中六十有四,外之中亦六十有四,得其中动罔不吉,失其中动罔不凶,是故否、剥之五,亦获其吉,而复泰之三不免乎!凶惟其中之不可失也,虽然中庸之徳民鲜久矣。自汉诸儒取过不及之说,类之孔伋之书,世遂泥于过与不及之中,求之亡其统矣。夫君子之于中无过也,有不及而已,致广大极髙明,夫孰得而过邪?!冉相之道,兹其所以寂寥,希濶而不继之,岂不(制心)欤圣人,人伦之至者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尽伦尽制岂过不及之云乎?!而彼伧者,附诚明假权变,缴绕呫嗫,以绸其婟,而济其奸,岂惟无忌惮哉!其不至于幸小人,而病君子亦已矣。此予之所以賛冉相氏,而为中庸泚也。
若水之间,禺中之地[16],有盖盈之丘,盖盈氏之虚也[17]。
大敦氏 云阳氏
云阳氏,是为阳帝[18]。盖处于沙[19],亦著甘泉。以故黄帝以来,大祀于甘泉[20]。云丹徒[21]、绛北者,非也[22]。
《遁甲经》云:“沙土之福,云阳氏之虚也。可以长往,可以隐处”。云阳之山在衡山之阳,只今茶陵之云阳山也。予游衡湘,道其麓,见山川之灵秀,土膏水沉,方皇不忍去。亦意尝有异人者,自之西首山阜丽倚皆西面,而北上朝衡岭矣。然考之皇甫《纪》,实为少昊之封。云阳氏之踪,固在甘泉。甘泉之山,本曰云阳。以故黄帝以来,每大祀于甘泉,则长沙之地其亦为始封乎。虽然丹阳、曲阿亦秦世之云阳岭也。《呉地记》录曲阿正秦代之云阳岭,太史时言东南有天子气,在云阳间。秦人于是发赭徒三千,凿云阳之北冈,曲之因曰曲阿,则今之丹徒也。昔呉岑昬凿丹徒至云阳杜野小辛间,而陈勲屯田,凿句容中道至云阳西城,则今之破冈渎也。故杜佑以丹阳为古云阳,而学道传谓是茅山、若绛北之阳石者,非其正矣。载言之流以为仙者,盖知其异也。
巫常氏泰壹氏
泰壹(太乙、太一)氏,是为皇人[23]。开图挺纪,执大同之制,调大鸿之气,正神明之位者也。是故九皇传授,以索其自然之所生,复自然之解,与天地之所始[24]。昔者神农尝受事于泰壹小子[25],而黄帝、老子皆受要于泰壹元君,盖范无形尝无味。会久视操法,揽而长存者[26],有兵法、杂子、阴阳、云气、黄冶及泰壹之书。兵法、云气书传间出,而黄冶、杂子汉後不复见[27]。其书言黄帝谒峨眉,见天真皇人[28],拜之玉堂。曰:“敢问何为三一之道?”,皇人曰:“而既已君统矣”。又咨三一,无乃朗抗乎。古之圣人,盍三辰立晷景,封域以判邦国山川,以分阴阳寒暑,以平嵗道执,以衞众交质,以聚民备械,以防奸车服以章等,皆法乎天而鞠乎有形者也。天地有启闭,日星有薄失,治乱有运会,阴阳有期数。贤愚之蔽、夀夭之质、贵贱之事、吉凶之故,一成而不变,类气浮于上而精气萃于下。性发乎天命、成乎人。使圣人以为之纪,是以圣人欲治天下必先身之。立权以聚财,葵财以施智。因智以制义,由义以出信。仗信以著众,用众以行仁。安仁以辅道,廸道以保教。善教以政俗,从俗以毓质。崇质以恢行,勤行以典礼。制礼以定情,原情以道性。复性以一徳,成徳以叙命,和命以安生,而天下自尔治万物、自尔得神志不劳,而真一定矣。予以蕞尔之身,而百夫之所为备。故天和莫至悔吝,屡庚生杀失寒暑之宜,动静戾刚柔之节,而贪欺终无所用,无乃已浮乎。黄帝乃终身弗违,而天下治其为教也至矣[29]。水火大渊之事,其所言哉[30]。
予所叙古之帝王,其世治夀考无以稽矣,计其年皆不乏三数百嵗。黄帝曰:“上古之真人,夀蔽天地,盖天真全而天一定,不滑其元者也”。又曰:“中古之时,有至人者,益其夀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而已盖伡湮吆猓曦桡隙寺湔咭病薄S衷唬骸搬崾烙惺ト苏撸翁宀槐危癫辉剑嗫梢粤溆馐伲溆行匏踔黄耄嗍庇胧比欢晃从胁凰勒摺盵31]。释氏有所谓《无常经》云天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此言虽陋,以台观之,物莫不有数,有数故虽天地莫能逃,山亡川邕,郡陷谷迁,沙漠遗旧海之踪,厓险著蜯蠃之甲,晋殿破榏昆明刼灰,则所谓地屡败矣[32]。土石自天,星陨如雨,或夜明逾昼,或越裂崩地,则天有时而毁矣[33]。
故曰:“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宛首亦曰天地运度亦有否终,日月五星亦有亏盈,而况于人乎[34]。奈何封君世辟不知乎此!蔽于方士之言,以求不死,不死邈然而小者乱贻天下,大者丧身失国,不可胜数矣。稽之,其徒初无是说,许玉斧言,黄帝铸鼎,以疾崩葬桥山,庄周言老子之死,秦佚吊之三号而出,而师旷亦谓:“周太子晋,色赤不夀,後三年而死”。孔子闻之曰:“惜哉!杀吾君也”,是老子初无青鹿上升之事,黄帝初无苍龙髙蹈之言,而子晋初无彩鳯空骞之语,皆方士之徒,设辞以愚弄其君而取宠,亦自其教之害焉。且物壮不老,是谓不道,阴阳固有终变,偓佺千嵗,彭祖七百,亦必死而已矣。而荒君乱主方仆,仆信事之,以至于败乱,而终不悔,岂不(心哀)哉!昔班生谓道家本出史官歴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以自守清虚,以自持君人南面之术,而老君亦令(冠女)谦尽去三张伪法、盍气秽事,谓大道清虚,颛以礼度为首,岂有兹事。窃究其要,与世礼正翓(亢羽),而尤以信行为輗軏。初无不死之言,子贡有云死生有命,而孔子亦曰众生必死,自古皆有死,使孔子而非圣人,则斯言为不可信。予悲夫世主之甘心,于其聋瞽而不悟也。故愽观死生之际而极论焉,尚其晓然知之,而不蹈于悔也。
空桑氏,以地纪空桑者,兖卤也。其地广绝,髙阳氏所尝居,皇甫谧所谓广桑之野者,或云穷桑,非也。穷桑在西,小颢之君[35],若乃伊尹之生,共工氏之所灌,则陈留矣[36]。
空桑在东,穷桑在西。《归蔵》启莁云“空桑之苍苍,八极之既张。乃有羲和,是主日月,职出入以为晦明”。盖指隅夷之地,故记孔子生于空桑,《春秋演孔图》云:“徵在游于大冡之陂,梦黑帝谓已‘汝产必于空桑’”。而干寳所记徵在生子空桑之地,今名孔窦,在鲁南山之穴。故《孔庙礼器碑》云:“颜育空桑”,空桑,鲁北孔子鲁人,故说者指云空桑槩而言之,鲁南山穴之说正自戾矣。乃若共工氏之振滔鸿水以薄空桑,则为莘陜之间。伊尹,莘人,故《吕春秋》、《古史考》等俱言尹产空桑,空桑故城在今陈留,固非鲁也。故《地记言》“空桑南杞而北陈留,各三十里,有伊尹村”,而所谓穷桑则非此矣。《拾遗记》言“穷桑者西海之濵也,地有孤桑千寻”,盖在西垂,少昊之居梁雝之域,故《周书尝麦》云:“帝命蚩尤宇于小颢”,而逺游《章句》西皇所居西海之津。西皇者,少昊之称;而小颢(h&o)者,少昊之正字也。宜为咸阳,故咸阳曰云阳,而少昊一曰云阳氏,云阳县今隷曜,汉甘泉宫即武帝之太畤也。颛顼继少昊者,故《世纪》颛顼亦自穷桑迁商丘事可知矣。而杜预遽以穷桑为在鲁北,至释例地名乃云地阙,故頴逹云言鲁北者,相传言尔。盖以定四年《传》封伯禽于少昊之虚逆之,而《乐史》之所记乃在曲阜,此又因预而妄之也。太昊在东,少昊在西,予既言之,《拾遗》逺游穷桑,既在西极,则鲁曲阜之说,得非太昊之虚乎!《郡国志》云“少昊自穷桑登帝位”,非空桑也。
天地开辟,爰有神民,民神异业,精气通行[37]。都于神民之丘[38],一曰神皇氏。驾六蜚鹿,政三百嵗[39]。
都倚帝山[40]
次民氏,是为次是民[41]。次是民没,元皇出。天地易命以地纪[42],穴处之世终矣。
《丹壶》之书其不缪欤!今既阙著,而或者有不懕《命厯》之叙,其亦有所来乎!胡为而多盍也,贵人云何子之好言,古曰有是哉,今古一也。若以古为见邪,荀况有言诈人者,谓古今异情,是以治乱异道,而众人惑焉。彼众云者,愚而无知、陋而无度者也。于其所见,犹可欺也。况千世之上乎!彼诈人者,门庭之间,犹挟欺也,况千世之上乎!以心度心,以类度类,以说度功,以道观尽,今古一也,类不孛虽久同理,故往縁曲而不迷也。五帝之时无传,人非无贤,人久故也。五帝之中,无传政非无善政,久故也。虞夏有传政,不如商周之察也,而况次民倚帝之时乎。以今观今,则谓之今也;以後而观,则今亦古矣。以今观古,则谓之古;以古自观,固亦谓之今也。古岂必古,今岂必今,特自我而观之。千世之前,万世之後,亦不过自我而观尔。传近则详,传久则略,略则举大,详则举细。愚者闻其大,不知其细;闻其细,不知其大。是以文久而惑,灭节族久而绝曷,古今之异哉。
右循蜚纪,二十二氏,六十馀世。
[1]《遁甲开山图》云:“钜灵与元气齐生,为九元真母”。
[2]汾水之脽上也,其地隆起若尻脽然,今成庆军是。《广韵》云:“钜灵出于汾脽,今华阴县北一百二里有钜灵庙”,《九域志》云:“钜灵祠,河中府也”。
[3]李淳风《小卷》云:“元始判气,天皇上帝镇立名山,各有所属分野。盖当是时六合之门有未融者,故钜灵、女娲之徒以神通智力,出而賛化也”。五丁盖非一,按《世本》及《蜀纪》、《华阳志》、《益州纪》、《十三州志》、《成都记》等皆言五丁事蜀王开明,负力能徙山通石,则目以五丁矣。又言五丁其时未有号谥,但以五行方色为主,故庙有赤瓢字墼啤
[4]传载钜灵之迹多在蜀,岂别一钜灵邪?!薛综以钜灵为河神,盖本《水经》所引。谓《国语》“华岳当河,河神钜灵,手汤脚踏,开而为两”言之,今《国语》亦无此文。又《汉武帝内传》“时东都送一小人,长七寸,东方朔谓为钜灵”,异矣。
[5]见《春秋命厯叙》云“出天齐政,则有官统”。故贾公彦云:“九头纪时有臣无官,人皇有辅佐,燧皇、伏羲既有官”。则其间九皇六十四氏有官明矣,无文字以知官号也。
[6]《鶡冠子》云:“物之始也,倾倾至其有也。碌碌至其成形,端端正正,勿损勿益。幼少随足,以从师俗。无易天生,无散太璞。自若则清,动之则浊。神圣践承翼之位,与皇神合徳。按图正端以致天极,两祭四致,闻以正息”,云云。
[7]见《命厯叙》。按道家亦有所谓黄神,盖与此异。《本起经》云:“三始之道,太初者道之初也。其初精盛,则为元明,名曰太阳。又为元阳子丹乃化道君,故曰道之初蔵在太素,是为一气。太素者,赤气也,初变为黄,名曰中和。中和为老子乃化神君,名曰黄神,入于骨肉以之为人,故曰人之素蔵在太始,则二气也。太始者,气之始也,黄气乃复归于白气,白若水精,名之太阴,为太和君”。此为三气持亦体中之事,而《归蔵经》言者黄神与炎帝战于涿鹿,则以为黄帝矣,抑又非此。
[8]见《春秋命厯叙》。
[9]河南宻县有大騩山,《记》谓大騩氏之居,即具茨也。
[10]《中山经》次七敏山之东三十里大騩山,又次十一有大块山,注:“荥阳宻县大騩山也”,即具茨,今在许之阳翟。《集韵》具(水欠)山一作次疚,详《黄帝纪》。言归大騩,即大騩氏。
[11]《姓源韵谱》云天水有大隗氏,云出于大隗氏。
[12]《姓苑》等。
[13]嵬及鬼騩皆古侯国,《和莵史》云:“古有大嵬氏、鬼嵬氏”,嵬、騩古通用。《潜夫论》云:“嵬姓,饶、攘、刹是也,三国宜皆炎帝之代封之”。一作“攘刹”者讹。
[14]见《山海经》。今东阳有萯山,孔甲畋处。字音培,《集韵》倍、负同音。培云河神,一云倍尾山,《世纪》云即东首阳山,《太平御览》作萯山,音为频,缪矣。
[15]见《南华真经》,注云“环中,中庸之道”。
[16]若水之间,地当川蜀,在西南方。此禺中之名,所为立以知东北朔易,前圣之为有说不尽。朔易说详《发挥》一
[17]《海内朝鲜记》:“南海之内禺中之国,以去有九丘,有陶唐之丘、叔得之丘、盖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神民之丘,以水络,亦陶唐、昆吾之流也”。
[18]见道书
[19]沙,长沙。所谓“万里沙”,见《遁甲经》,今茶陵西南十里云阳山也。又莱之掖县有万里沙祠。
[20]甘泉山,本亦曰云阳,在冯翊云阳县,云阳氏之常居。
[21]董览《呉地记》云:“曲阿,秦时曰云阳岭”。《太康地记》云:“曲阿,本名云阳。秦始皇凿北坑以败其势,截其道使阿曲而名”。《呉录》云:“改曰丹徒,天寳元年曰丹阳,今属润”。
[22]《十道志》言“云阳氏古之仙人”,《开山图》以为云阳先生之墟。言阳石山中有神龙池,黄帝时云阳先生养龙于此,为歴代养龙之处。水旱不时祀之中,有神书铁劵玉石之记。故《三辅黄图》引为云阳先生。然《开山图》所言阳石山在绛北,又非云阳氏也。
[23]道言天真皇人者,泰壹也。杜甫云:“泰壹奉引,包羲在右。尧步舜趋,禹驰汤骤”。
[24]见《鶡冠子》。《三皇经》云:“皇人者,泰帝之所使,在峨眉山。黄帝往受真一五才之法”。泰帝者,泰皇氏也。传言泰帝兴神鼎说者,以为伏羲失之。《三十九章经》云:“九皇上真玉虚君也”,即泰皇矣。今《鶡冠子》有泰皇问泰壹天地人之事三孰急云。
[25]《本草经》
[26]《开元诏》卢鸿云:“鸿有泰壹之道,窦华云洪荒无为之道”。按《鶡冠子》云:“泰壹之道,九皇之传。清成之初,太始之末,见不祥事,于名理之外。范无形、尝无味,以要名理之所会”。《抱璞内篇》及《玄籙》皆言泰壹饵金液而仙而亳人缪忌,谓泰壹者天人之最贵。故汉武以李少翁之言,祠泰壹于甘泉。然道书谓泰壹君者,讳臈;又言身中亦有所谓泰壹者,讳务,猷盖不足考。
[27]《汉志》《七略》有《神农兵法》、《黄帝兵法》,又有《泰壹兵法》一篇,有伏羲杂子、黄帝杂子,又有泰壹杂子五十三篇,泰壹杂子星二十八卷,泰壹杂子云雨三十四卷,泰壹杂子黄冶三十一卷,泰壹杂子候嵗二十三卷,泰壹阴阳二十三卷,兵法今或见之兵书。
[28]《三一经》云:“黄帝游灵台,青城山绝巖之下,见天真皇人”,而《上清记》、《龙蹻经》、《四极明科苞元玉籙》、《抱璞子》等皆言黄帝谒峨眉,其事甚著。或云在青城,乃见寗封于青城。尔事见《玉匮》,寗封告帝曰:“天真皇人在峨眉山”,因授龙蹻等事,见《上清记》及《青城》等记。今青城有寗封洞、室、轩、后坛及黄帝辙迹甚多。
[29]此所谓玉佩金璫妙文也,自使圣人以为之纪以上。《集仙录》稍革其语,以为云华告禹之言。
[30]杨谷《授道记》云:“黄帝见天皇真一之经,而不决遂周流四方。谒皇人于峨眉,而问真一之道”,其言大率论水火绛宫大渊之事云。
[31]见《素问》、《天老养生经》。《老子》云:“人生大期,以百二十年为节度,(言擭)之可至千嵗”。
[32]河侧州郡,今嵗在河南,明年决出河北,东西海岸亦皆如是。今西北荒外沙漠之间,皆是沧海遗迹,而太行、麻姑、朱崖等山,险崖石罅皆是蠃蜯之壳。颜鲁公等以为桑田之变者也。
[33]雨土霣石星霣夜明,并详《发挥》《雨粟说》。天崩裂事,後世尤不胜多,汉恵二年天东北开,晋太康二年西北裂,大安二年天中裂,咸和四年西北又裂,升平五年天中裂,哀帝即位又裂,梁太清二年西北裂,陈至徳元年十二月从西北开至东南或百丈或数十丈,有声如雷山,雉皆呌,或见宫室之类。按《内经》云:“天坠,将相死。若见名字,妄言语为凶殃,十二年易主”。萧子显《齐书》:永元中夜天开,而《时赵录》:建元初天大裂,麟嘉二年天崩,五年又崩,唐乾元四年正月十八天中半裂,是均于幻然乱应可知。
[34]宛首道君之号
[35]详《少昊纪》。
[36]伊尹产空桑,在陈留,非鲁地。吕不韦等谓伊尹之母化为空桑,尹生其中,大妄。
[37]见《潜夫论》十列。
[38]《山海经》陶唐等九丘,有神民之丘,盖其所处。
[39]《春秋命厯叙》
[40]《山海经》有倚帝之山,唐呉筠下第,遂居南阳倚帝山,即此。窦子野云:“今内乡东三十里踦立山也”。
[41]《洛书摘亡辟》注以次是民为皇次屈,非也。
[42]此《春秋命厯叙》文,与《洛书摘亡辟》同。注云:“次民没,民始穴处之世终也。六皇者此,此以下辰放氏而始”。
经名:洞神八帝妙精经。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系洞神部古经之一。言符咒及养生法街,末附《抱朴密言》。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
  洞神八帝妙精经
  斋持八戒法  帝君曰:一切动静去来,云为善恶之数,要申三五,名同事异,前后互行,更相统摄,终归一源。一源窈冥,深邃眇邈,难可卒至,缘历遂多。多法以治多欲,欲多不可须祛,防遏断除,使之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不为则有欲非其欲矣。欲以益物,己无复须,己无复须,所须足矣。足矣在己,无损於他,他无所损,己又益焉。益物非以求增,增损都自无矣。我无增损,增损#1在物。物顺物自益,非我益之也。物逆物自损,非我损之也。损益非我,我为损益之主。主非我求,求我是物。使感生化,化物物顺。顺以守静为先,静能安动,动以缘静安定。安定之阶,以斋为本,斋以齐整为急。急以齐整身心,身心齐整,保无乱败。败起多端,大略有八:一者杀生自活,二者盗他自供,三者淫欲放意,四者妄语为能,五者醉酒恣适,六者杂卧高广大林,七者竞玩香爱华饰,八者耽着歌舞作倡。励心之子、学圣真仙,不为此八事,则八败无从起,八败无从起,则八成自然立。立久不失,延年保命,神通洞达,智慧渊注,能隐能显,与世和光。是故斋者,受持八戒:不杀则怨报之败不起,慈仁长寿之成自立;不盗则穷苦卑退之败不起,富饶廉让之成自立;不淫则孤独忧伤之败不起,贞素萧邈之成自立;不妄语则欺诬枉滥之败不起,悟愉贞确之成自立;不醉则昏迷荒狂之败不起,智慧聪达之成自立;不卧高广大床,则痴浑死惧之败不起,清净无畏之成自立;不香爱华饰,则缠缚毁废之败不起,光鲜解脱之成自立;不歌舞作倡,则悲怨摇荡之败不起,和音柔畅之成自立。此败不起,此成自立,如影随形,未尝谬矣。能使八败不起,八成自立,修斋持戒,佩服神符,思真行道,通而无穷,显验必速,皆如所期也。
  三皇三一经  三皇所受,要在三一:太一、真一、玄一,是谓三一者也。号为三元,元炁(q&,音同“气”,是中国哲学、道教和中医学中常见的概念,一种形而上的神秘能量,不同于气。“炁”乃先天之炁,“气”乃后天之气)生神,神炁降人,人成神矣。
  头上上元神,字元先。太一君也,非心也,天神也。心守之,合天也,与天合,号神人。此神之号
(南极老人又称南极仙翁,即南极星),下在太一宫中。人顶上直下三寸,名太极官,一号太一官。常以平旦、日出、日中,甲午之日,呼之曰:南极元先太一君,某欲得神丹长生之道。因瞑目念心中太一童子,衣绛衣,其炁色正赤黄如日,九十息顷止。
  心中中元神,字玄坚,太一中极君也,在脾中,脾为玉堂,一曰玉房太一偃息宫。
  养兆身。常以鸡鸣食时、日昳黄昏,戊辰、戊戌、己未、己丑之日,呼之曰:中极玄坚太一君,某欲得真人黄庭神仙之道。因暝目念黄炁满胸中,脾上有一人,五十息顷止。
  脐下下元神,字玄妙,北极谷玄道母也。肾为双合宫,对上南极,故号北极。常以夜半时,甲子、戊子、丙子、庚子、壬子之日,呼之曰:北极谷玄道母,某欲得金液醴泉可饮食者。因瞑目念肾间有白炁,中有神龟,龟上有玄女,右有司命,左有司录,见之呼曰:司录六丁玉女,削某死籍,更着长生玉历。呼神法,皆重言之,然后道某欲得长生也。
  能知三神字,依日时修之,可延年、可不死、可变化、可神仙。此三神者,天神道君,三元贵神,人之先也。常念勿忘,独静心存,见神赤貌。若在众中,见神衣冠,各有服色,了了然焉。
  太一者,胞胎之精,变化之主,魂魄生於胎神,命炁生於胞府,变合帝君,混化为人。故太一之神,生之母也。帝君之尊,生之父也。父母本合,号曰元炁;应化分形,号曰父母。母称太一,名务犹收,字归会昌,又名解明,一名寄烦。知此名字,慎勿告人,存之在身,长生不死。帝君名逢凌梵,字履昌灵神。夫人知者,形不入地,玉童玉女,侍入九天。天神是此帝君之子。帝君治太极宫紫房,与太一混合,亦号太一元君,非男非女,光明妙绝,或为老君,或为婴兄,应感无穷,变化无极也。
  阳歌九章  斋直持戒,守一和神。精感遐彻,九天帝皇遣神童来下,侍卫录图。并命玄女咏阳歌九章,以宣通妙炁,布吉消凶。学者行道巡回之时,宜习诵之,以会神契也。
  清韵阳歌梵,飘飘彻十方。青青万卉耀,携我造九重。西弦抗音调,感悟东王公。
  元洞启运首,始阳萌万芽。和风振琼条,高林耀云罗。句芒劝植善,日羽焕东遐。仙贤游玄圃,飞梵起瑶笳。
  控景太霞室,齐轮九天庭。众仙抗飞梵,阳歌时流声。自非灵人德,焉能礼仙真。
  惠和阴阳歌,二仪禀于天。栖憩志仙飞,不乐时所牵。未觉凌虚远,超超已高玄。悟叹驰竞子,不知养命根。
  郁已盛阳茂,吟咏南金梁。融风拂林表,朱凤互来翔。鸣梵乘虚起,逍遥奏九章。
  结驾素林秀,命节扣金钟。凤吟八音和,真华耀玉容。阳歌仙房上,飞箫兼来从。吾我自相韵,谁能明契中。
  游浪昆蓬杪,迢迢戏玄都。泠泠高仙客,窈窕咏阳歌。齐声九弦唱,德合妙音和。
  明灯续长夜,玄炅照幽堂。飞梵凤林表,清风拂玉珰。阳歌交来唱,四轩耀朱光。
  烈烈广寒庭,辽辽燕仙室。玄冥唱阳歌,八景披云出。炼沐含阳精,长梵咏太一。自非笃志贤,安能好遥逸。
  九皇图  初天皇 天皇君长九寸,披青锦帔(p&i),着青锦裙,戴九天宝冠,执飞仙玉策。
  初地皇 地皇君长九寸,披白锦帔,着素锦裙,戴三晨玉冠,执元皇定录之策。
  初人皇 人皇君长九寸,披黄锦帔,着黄锦裙,戴七色宝冠,执上皇保命玉策。
  右初三皇,是虚无空之变化,应感同人,同而又异。学士存之,男女不得和混,勿履殗秽,有犯考由左官。三年不犯,神降对言,授长生之诀,登三清之宫也。
  中天皇 天皇君人面蛇身,十三头。平初元年十一月八日出治。姓望,名获,字闰。将从青云中阵兵万万九千人,主治云中百二十魑鬼,千二百游行鬼贼、万二千阴邪之魁。
  中地皇 地皇君人面蛇身,十一头。太始元年七月五日出治。姓岳,名铿,字紫元。将五岳岳兵万万九千人,主治八荒四极三河四海山川溪谷龙蛇龟鳌电鳌老魁为人作精祟者。
  中人皇 人皇君人面龙身,九头。太平元年正月三日出治。姓恺,名胡桃,字文生,将天地水三官兵万万九千人,主治一切七世父母、三曾五祖三鬼五神、内外男女伤死客亡、堕水产乳、恶禽猛兽木石所杀、刑岳刀兵之鬼,为人作精崇者。
  右中三皇,是玄元始之应变。学士斋戒,传道行法,救患消灾,存思启告,请此皇君,将从兵士,与中天大将军一人、三五大将军三人,兵士各百万众,一合同集,齐心并力,率某身中吏兵,各典所主,宣行神炁,布散威风。助某收治逆鬼,恶史凶人,悉皆诛戮,奉承禁忌,荡除六天故炁,精魔咸即降伏,使神役鬼,应心即验,所治者愈,所召者到,所求者得,所申者通,功成事立,以为效信。
  后天皇 天皇君人面蛇身,姓风,名庖牺,号太皞。
  后地皇 地皇君人面蛇身,姓云,名女娲,号女皇。
  后人皇 人皇君牛面人身,姓姜,名神农,号炎帝。
  右后三皇,玄元始三炁化为三元,变为三台,应形以异,率异归同。学士建功,象效三台。仁礼信义智为五通,通此五德,三五炁和,八达六通,成真圣也。
  右九皇君,其神本一,其应则殊,引初及中,阶级亦异,至於极诣,故复还同也。初皇不言为化,中皇微言以教,后皇结绳而治。学士谛识九皇,先学后三,须能结绳,次至微言,乃极无言,与道同。
  招真降灵符
  天皇招真符
  地皇招真符
  人皇招真符
  右三符,薄纸广一寸,长三寸,向皇属方朱笔书之。用满日王相时,临登坛,水服之。真神灵官,即来降己,晻暧见形,久则分明也。受事竟,未拜谒,便服此符,后欲服食,复向属以次吞之。亦可向东,以水服之。一皇一符,二皇二符,三皇三符,合六符也。未能服食,可以白素方五寸,朱界绿书之。清斋,王相日启皇君,卷内绛囊中,缀之心前。失食不饥,饱亦不病,久久存皇君,神炁降符中,真灵附兆身,叉成神仙矣。
  升天符  右一符,以竹中白衣方三寸,青笔向王书之。受道毕,行功竟,欢升天,先服此符,乃飞去也。昔卫叔卿授李少君,登天之日传。
  凡学道修真,功行未备,不能通神,洞见祸福,皆当沐浴浣濯,闲居烧香,读经览图,炼戒思省身心,首过改恶。其同志人,独建立善,有同好者,共相劝励,损己济物,守本崇源。凭估三尊,乞功德成就。欲验法自试,施用皇文,或传授启告、招真降灵,皆先静寂定心,清斋服符,安卧求梦,诀判吉凶,登坛入室,有疑勿行。当如精洁,久久有征。慎勿褊促,冒疑强行,人神相误,殃考无原,详审谛忆,无负今言。
  西城要诀三皇天文内大字
  西城仙人施用立成,隐之玄丘之阴。帛公记录天汉元年正月三日受。
  西城仙人王君曰:天地合德,乃共长存。然其中含妙资阴阳之真。阳布於外,则品物咸章,阴凑乎内,则鬼神致妙。斯乎咸章,乃群品鼓动,致乎存妙,然后众物可殚。苟得其法,则祆精可使,若获玄数,神祇立至。不精不慎,更为损害。
  帛公曰:前汉太初二年,王君明授余大道之诀,使烧香清斋,三日三夜乃见告。
  仙人曰:无名之名,盖我之宅。有名之名,乐我之橐。无作之作,令我之德。有货之货,亡我之贼。罪莫大於淫,祸莫大於贪,咎莫大於谗。此三者,祸之车也。小则危身,大则残家。
  仙人曰:少不学道真,年衰更心营。已病方事医,临死乃求生。譬渴乃穿井,饥乃趋起耕,俱无及矣,必反窈冥。
  仙人曰:夫欲学道修真,延寿长生,当避诸禁忌如左:
  禁无施泄命夭没,禁无大食炁脉闭,
  禁无大饮膀胱急,禁无大温消髓骨,
  禁无大寒伤肌肉,禁无寒食生病结,
  禁无涕唾失肌汁,禁无久视令目蔑,
  禁无久听总明闭,禁无久泣神悲戚,
  禁无卒呼惊魂魄,禁无内念志恍惚,
  禁无恚怒神不乐。
  仙人曰:人但知食可以疗饥,不知学道可以疗死。人但知饮可以止渴,不知修道可以止命。人但知容媚为好,不知存神以益寿。人但知良药可去病,不知服食已助己。人但知夜可以逃身,而不知为藏形之数。人但知僻侧之避难,不肯为变化之法。人但知请求天命,不知留己则生身。道深则知方,养至则命通。
  仙人曰:太阴之草,名曰钩吻,得如食之,入口便死。太阳之草,名曰黄精,得如食之,可以长生。而世俗之徒,信钩吻之杀人,不信黄精之益寿,但畏钩吻之毒,不知黄精延命。但知畏死,不知寻生。此六溺之夫,五浊之徒。尔若能栖心事外,始可与言求生。
  仙人曰:於是告小丹法,用雄黄,栢子、拘魂制魄之方,用签之如左:治栢子千下,细筛去滓,松脂十斤,以和栢子。雄黄一斤,色如赤李者,合药中,复捣如法。蒸药一日,引之如饴。正坐北向,平旦顿服五丸,百日之后,与神交。
  又小丹法  用水银、丹砂、雄黄,凡三物,各使分等治,和以白蜜,丸如大豆。清旦早起,无云雾日,东向服七丸,漱以华水。一日再服,服之三年,身有光,长服可不死。
  拘魂法  夫拘魂制魄,三一当分泥丸、绛官、丹田。三者一体之灵府。暮卧思存,日如径一尺镜大,使去面五寸,游於泥丸三府之间。朝存月,大小法度如存日。此道使人心坚神正,魂魄不邪,乃令妖精畏之,百鬼可得而制者也。
  仙人曰:余复受此法,乃顿伏不起。师曰:法浅未足总邪。余乃稽首,有言於  仙人曰:少以不才,羁累世业,三隅未返,远寻生途,妄存道旨,于今十年。然后知圣妙之法,不死之验,已微灼矣。夫鸟兽睹幽房而戚高宇,是人之所安。积川重渊,鱼鼍之所便,人民之所恶。方之於己,唯道是亲。既受玄旨治身之方,当奉以施行,与身同处,而意犹钻仰,心虽未尽在。昔尝闻役使鬼神之数,召致百灵之法,安坐则群邪立凑,施发则千只合和,未审则逆察冥漠,有害乃咄嗟却祸。实闻其法,未睹其文。然天地有常,道德而弗教也。犹扁鹊不以人死而弃其针也,愿蒙启悟以开其心。师乃使余还坐,见语:子未可教大道,后三年将语子也。乃退席却反,执巾栉三年竟,未及启白,师曰:汝可成也。可更斋三日,烧香沐浴,告汝要道,三皇天文大字、太清中经金液神丹之法。汝泄非其人,灭族,父母之鬼,受刑於玄丘也。余拜曰:昔卞和断足而不释璞者,识真之谛也。今赐一言,更生之愿,谨无泄矣。
  仙人曰:皇文乃是三皇以前,鸟迹之始大章者也。三皇安业,则天和地静,纪纲阴阳,维制鬼神,伏辜万精,与身俱生。乃王母之所玩贵,仙官之所崇仰,真宝文者也。世有此文者少,有之者,泰玄仙都九老仙君,辄遣一直符,卫此真文,书白录者有过,可不慎哉。有之者但以瞽行,朝夕正心,拜敬斯经,则可享其所尽,五兵五毒,灾祸之鬼,一不敢视,若施用之者,岂可论邪。今为疏禁忌节度、仙官校录,致人罪考如左,子勤而戒之。
  授经非其人,自说及天文,罪至有天文,罪至族刑,死父母之鬼,受罚於太玄都。
  授经斋三日,受经斋三日,烧香沐浴,礼拜而施用。如不尔者,身面生疮。
  授经后而不相爱,爱经后而不相亲,使鬼召神无度,鞭挞众精无已,九天丈人使乱其胸心,及四肢血伤,志向终败。
  受经毕,至甲子日夜,西向存三皇文三卷,相去一尺许。毕,乃起向西,三拜大字,存於东方一拜。衣不借人,违之者神不附体,求道无应。
  修道之科也。奉之者昌,反之者必亡,余伏受节度毕,师出怀中立成,如左:
  高上名,静斋五日,丹书帛五寸,盖着靖室中。召高士太和,食顷立形至。
  天皇名,召司命。青书丝一尺,清斋七日,着应中,食顷,司命形见,可问吉凶,勿久留之。
  高天名,可召司录,如召司命法,妇女带淫目心闭。
  太上名,可召司阴,亦如召司命法,书带此符辟兵。
  皇天名,可召司危。告斋三日,赤书青,着浄屋中,司危立至,可问吉凶。
  苍天名,可召天神。斋五日,丹书素五寸,以丹着室中。
  高皇名,可召河伯,如召山神法。着水中,河伯立至,可问水早。
  上帝名,可召大丞相。告斋三十日,丹书黄,着室中。立至,可问立身可否、吉凶。
  天帝名,可召九天父母,斋如丞相法,问我后世及求愿,带此书无伤。
  斋四日,丹书纸上,召六丁於室中。
  斋四日,召日月将军於宅中
  斋五日,召日游。
  斋五日,召蜚廉。
  斋七日,召天御史。
  斋五日,召社公。
  斋六日,召土公。
  斋五日,召阡陌亭长。
  斋五日,召百邪之长。
  斋五日,召门丞户尉。
  斋五日,召百蛇之精。
  斋五日,召河中童。
  斋五日,召太一。
  斋七日,召天一。
  斋三日,召魂神魄鬼。
  斋五日,召百鸟之精,鸟头人身。
  斋四日,召地中百精之神。
  斋七日,召九天录史。
  斋七日,召九天扶命。
  斋九日,召北斗。
  斋九日,召南斗。
  斋二十日,召百里精。
  斋十日,召东岳君。
  斋十日,召西岳君。
  斋十日,召南岳君。
  斋十日,召北岳君。
  召中岳君,主丹。欲作神丹,先召问一生度。
  召四渎夫人,斋日同。
  右召五岳及四渎,皆丹书,若东岳君用青一尺也,皆於山草之间,通不令人见,召时也。
  斋七日,召河中夫人,丹书绛水上。
  斋六日,召六甲父母,丹书帛於阴室。
  斋五日,召北君夫魁纲主者。
  斋十日,召南海夫人。
  斋十日,召高仙君。
  斋五日,召平山大王。
  斋十日,召蓬莱地主。
  斋七日,召高仙玉女。
  斋百日,召王母,青书帛一尺,於净屋之中,拜而与之。
  斋七日,召衡山世子。
  斋七日,召都官司命夫人,主变化,先召之法。
  斋百日,召九天父母之世种。
  斋百日,召黄山大伯中明子。
  斋二十日,召鬼使,使如人随所向也。
  斋三十日,召虎豹之精,於山中,丹书枫木一尺,广四寸,精亦人也。
  斋十日,召百草之精,丹书锋一尺,於草间,亦人也。
  斋五日,召百木之精。丹书黄一尺,於林间。
  斋九日,召河中将军。
  斋千日,召海中三大夫。
  斋七日,召源渎摄都尉。
  斋五十日,召北斗父母。
  斋百日,召西岳父母。
  斋百日,召东岳父母。
  斋百日,召南岳父母。
  斋百日,召北岳父母。
  斋百日,召中岳父母。
  斋五十四日,召四渎父母。
  右用缯广九寸丹,所用色也。书於室中,随方面所用色。
  斋三十日,召三河父母。
  斋二十日,召九江夫人。
  斋五日,召天门吏。
  斋九日,召百灵魃魅,可取役使。
  斋十三日,召三公父母。
  斋百日,召东王父。丹书碧於净室,广一尺八寸,认而与之。
  斋百日,召天皇君。
  斋百日,召人皇君。
  斋百日,召地皇君。带此於心前,令人发不白,延年长生。
  斋百日,召九都仙伯。
  斋百日,召太山君王。
  斋百日,召天帝游女。
  斋三十日,召东越三王。
  斋五十日,召洛水将军。
  斋十日,召地胇丈人。
  斋三十日,召土地百鬼师,以供使役。
  斋七日,召土地百伤,亦可使。
  斋十日,召玉女子安。
  斋三十日,召高皇太祖,符着衣领中,人为之服。
  斋三十日,召高上圣母。
  斋百日,召司阴世祖。
  斋三十日,召西海赵夫人。
  斋九十日,召九炁丈人。入山带此,蛇朅远人一里。
  斋七日,召正一功曹。
  斋二十日,召西岳世子。
  斋三十日,召太一丈人。
  斋三十日,召七世祖父母埋符於门,死者不还家。
  斋三十日,召咤水王、南岳郎,二人俱。
  上从高上名至天帝名,合九行,下注所施召,与鲍公内经节度有异。若按王君施行,当从九行所注。
  书符之法,不得与众共笔共墨共砚。皆烧香清斋,在密处。斋日毕,夜於洁宅净屋之中,随月建仙衣,服而召之。召天神者,以字向上。召五岳三河江海百地之灵,皆以字向地。倚立须臾,则或睹所召到矣。天地神祇,及山川之精,或形如人,或鸟兽头人身,或鸟兽龙蛇身人头,或长或短,或香或臭,或媚美色,或可畏恶。当正色静躬,不得恐怯,然后按事而问之,彼亦登时答对。又天神来,不得久留,当即遣之,问非其道亦杀人。皆丹书,襟广一尺二寸,长亦同。书不得中息而语也。若己疏,用五色,节度广挟之制,一如之。其无注记用缯色长短广狭者,一如丹书,襟广长尺二,置以室中。室中或家人,经死亡秽殗,或履乳妇,或六畜生产,皆为不整,虽斋戒精勤,而天灵不至也。
  抱朴密言  抱朴子曰:洪闻五浊之世,则真源不立,譬於清水流乎浊波之川,不得独激其镜灼矣。按天文所召,体在其家,家自无缘,都无有十余日不见秽污者也。如此当不如意,已分明矣。例欲在山,唯独处不交人也,好斋而待之,必如反掌也。洪以咸和元年四月戊午,於所居西,养特牛近二十头,时既有荒饥,家道述否,又县多虎灾,不可防遏,虎来侵损群牛,前后百日,已六七头矣。尔乃出别止,告斋十日,按法召高山君,使断暴虎之害。夜乃行事,顷久乃见一人,着黄单衣,戴进贤冠,冠上又有赤鸟形,长短中人,手指可长一尺许,昂昂甚有威仪,自称为高山地主。吾因有言,令断虎害,见答唯唯。虎取牛时,此君#3球先射之,中髀,箭登时折在肉中。寻竹中死虎,果髀破,又得球箭铁,益审明也。自后一里虎暴遂绝。初受此文,唯先召高山君耳。自后数召土公、社公及小鬼,或河渎之小神,皆如言登时到。但洪精诚微薄,心未专正,未敢自信,难召天皇世祖、五岳十将、三天九仙之大神,恐不得宜序,而祸见及也。
  三皇文及大字,皆仙人王君所集撰,抄撮次第为一卷,可按而用之。往闻鲍南海说:天文三皇大字,有四万言。洪所见者疑少。鲍云:是三天八会群方文也,随其所用,按而集之。此所撰立成,当不尽也。鲍云:弥演天道,与真人参,情当归其本也。要召役施行,皆当详而获福,宁可轻哉。按科不敬,交致罪考,何况召致失据乎。鲍君不以洪浅薄,乃见授三文要道,但才极凡流,遂不能究洞神鬼之幽耳。长房、贺然、谈昌、慱生、方展、赵准,并役使鬼神,挞戮万灵。而此数子,亦因术骄奢,不正其身,遂并不获其终,岂不悲哉。人间之交,犹存冲卑,以自先持,时有不免於罪罚者,况为鬼神主者。当使心形不负於毫末,适乃过半耳,而可纵恣其本性邪。洪尝闻:李先生道经之宗。李先生自说:往在瀛州,诣董仲君。仲君有九天《大有经》四卷,《小有经》四卷。字方二寸,落落疏秀,卷大如五寸竹。按目录云有百万言。先生疑其文少字多。仲君言:此文非世上文也,乃三天八会之大章也。一字有三十三字,东西上下,随形所用分集之。指擿大有上数字见授,真上宿之奥典也。以此方三皇内文天文大字,何缘四卷无四万言也。又鲍先生《节解》说:三皇大字,抄出大小有文,而别名之耳。如是而论,益了了也。又斋日当以三皇大字着左右也,心常正思,慕其灵象也。又宜傍存六甲直符,今日甲子直符王文卿也。(洞神八帝妙精经完)
  #1 「损」字据上下文义补。
  #2 君:原作「居」,据文义改。
路史》高阳纪.(帝颛顼、高阳氏)&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州天空城第十三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