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见佛朋友半边不见了猜一字人猜一字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第十三集)  1982/10  档名:09-003-0013   《六祖坛经》第十一讲。   经文第十七页倒数第三行,第三句:   【善知识。既归依自三宝竟。】   从这个地方开始。这是这一章最后的一段,大师给我们开示一体三身自性佛。前面已经说过三皈的意义,这一段经文是相当的重要,三皈既然说完了,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果地上的境界。『既归依自三宝竟』。   【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   这个『志心』也就是佛常常在大经里面嘱咐我们要谛听是一样的意思,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谛听的意思,也就是每一个人要留意、要用心的听。底下这是祖师给我们开示什么叫『一体三身自性佛』。   【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   这种因缘实在是太难得了,因为证三身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没有想到我们在因地,而且是因地初学的阶段,祖师就为我们指出自性三身佛,这是何等的难得。叫我们大家『自悟自性』,实在讲这就是成佛的境界。   【总随我道。】   随著祖师的言教,我们要契入这个境界。   【於自色身。】   这个『色身』就是我们父母所生的肉身。   【归依清净法身佛。於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於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   这是祖师教给我们皈依自性三身佛。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   这几句话的确是打开了我们的茅塞,使我们自己恍然大悟,我们虽然在烦恼火宅之中,并没有失去自性三身。这一桩事情果真明白了,肯定了,清净信心就现前。凭著清净的信心,坚定的相信自己,依照这样的理论方法来修学,在这一生当中决定可以成就的。不但祖师在此地说三身佛是我们自性清净心中本有,佛在一切大经大论里面都是这样指示我们。只因为我们自己心迷,所以无法见性,这就是我们自己发生了障碍。这个障碍在一般说来有两种,一种是烦恼障,一种是所知障;换句话说,也就是我执与法执,有了这两种执著,无明、妄想,所以我们不能够见性。   【外觅三身如来。】   这是邪见,身外求法,以为我们自己身心之外还有三身佛为我们所依靠、为我们所皈依的,那就错了。   【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   因为你有邪见,你迷失了自己,向心外去求法,你对於你自性当中的三身佛就迷失了,你见不到了。   【汝等听说。】   这一句是特别提醒听众的注意,你们大众好好的听我来说,就是这个意思。   【令汝等於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   这就是叫我们个个见性、个个证果。   【此三身佛。】   就是指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我们晓得,大经里面诸佛如来都具足三身,所以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哪里晓得我们自己每一个人本来就具足这个三身。我们看六祖大师怎么给我们开示,说『此三身佛』:   【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可见得向外去求是错误的,向内去悟这是正确的。   【何名清净法身。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   什么叫做『清净法身』?世间人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一切万法无不从自性而生。所以祖师在黄梅开悟的时候,他自己不期然的就说出来了,「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就是这个意思,「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都是祖师在前面说过,我们已经读过的。   【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   可见得一切善恶因果无不是从自性当中生的。   【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   这两句是形容自性清净,能生万法。   【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   这就是比喻众生无始劫来是一念不觉而起无明,把自己清净法身盖覆住了。是不是真的盖住了?不是的。为什么?『上明下暗』,并不是真正的盖住,而只是我们现前迷失了,现前这一念不觉,迷失了。   【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   此地讲的『风』是把无明吹散了,这是般若之风。智慧一现前,障碍的浮云就散失了,青天白日又现前了,这是以青天白日代表我们的自性。   【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   这是说明我们为什么迷失了自性,追究其根本原因是对於外面境界执著了,著相了。执著内六根、外六尘,以为这个东西是实有的,这是很大的错误,这样就被无明烦恼障碍了自性。   【若遇善知识。】   『善知识』是指有修有证的这些人,有修有证者是真正的善知识,我们要是遇到这样的人。   【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於自性中万法皆现。】   这就是见道、见性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善知识对我们只是做增上缘而已,他把这个事实真相给我们说破,我们一听了就觉悟了,知道过去所发生的错误。所以说『闻真正法』是非常难得的一个因缘。若不「闻真正法」,迷妄很难除去。底下说:   【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由此可知,清净法身并没有失掉,只是被二执、二障障碍了。虽障碍,并没有失掉,只要我们破二执、离二障,眼前的境界就是自性清净法身,与十方如来所证的无二无别。   【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   这是说明皈依真佛不是皈依我们身心外面的释迦牟尼佛,不是皈依我们身心外面的阿弥陀佛,而是皈依我们自性当中的释迦、弥陀,这叫真皈依,这叫皈依真佛。这些意思前面也都说过。释迦是能仁、寂默,阿弥陀是无量觉。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念念之中觉而不迷就是皈依阿弥陀。南无就是皈依的意思,南无阿弥陀佛翻成中国意思就是皈依无量觉。这个叫皈依真佛。怎么皈依法?大师在此地给我们举了几个具体的例子,教给我们下手之处。   【自归依者。】   这是自性真正皈依。   【除却自性中不善心。】   这一句是总说。在境界当中起心动念都不善,不知道向自性求,而向心外去求佛觅祖,这都是不善心。底下给我们举几个例子。   【嫉妒心。】   这是本性里面没有的。这个『嫉妒』是从哪里来的?从妄心里面。迷心里面才有「嫉妒」,觉心里面没有嫉妒。如果我们在二六时中,嫉妒心一生起来,自己马上就觉悟,我又迷了。为什么?觉心里面没有嫉妒,迷心里头才有,这就是自己迷了。古德所谓「不怕念起」,念就是迷的这个念头,「只怕觉迟」,一觉就不再迷了,回头是岸,就又皈依到自性佛,又皈依到无量觉了,这叫皈依真佛。最怕的就是嫉妒心起了,起了不晓得回来,而这个嫉妒心是念念增长,愈迷愈深,这就是随迷而去了,迷而不觉,这个就是自己错了。这样下去,如何能明心见性?   【憍慢心。】   贡高我慢,这个也是不善心。骄慢是大烦恼,嫉妒是从贪心里面起来的,骄慢是从瞋恚里面起来的,这是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佛法里常讲俱生烦恼,是与生俱来的。为什么?前生的习气。不但佛法对於这个事情了解得很透彻,就是儒家对这个问题也看得很清楚,所以《礼记》里面就教给我们「傲不可长」,傲就是骄慢。骄慢的心是人人都有,纵然是贫贱到极处了,像要饭的,这是贫贱之极了,他有没有骄慢心?你注意去观察观察,他还是有骄慢心。他在路边要饭,看到那个有钱的人走过,他还会哼一声,「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有几个臭铜钱而已」;换句话说,他好像还不比别人差。可见得傲慢的心是人皆有之。儒家只讲人天,所以这烦恼他不叫人断,但是要叫人止住在某一个境界里,不可以再增长了。佛法是超世法,目的在明心见性,你要明心见性,这种不善的心一定要把它断得干干净净,这样才行。第三:   【吾我心。】   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我执。这个执著是很深、很重的,的确是很不容易把它断掉的,这是我执的烦恼。破了我执,是阿罗汉以上的境界!下面一句:   【诳妄心。】   也是从骄慢当中发生的。   【轻人心。】   轻视别人,高推自己,这是诳妄、轻他。   【慢人心。】   『慢』是对别人有骄慢的态度。   【邪见心。】   这个『邪见』也叫做恶见,就是佛法里面常讲的五种错误的见解,像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都是属於这一类的。   【贡高心。】   这个『贡高』就是夸耀,夸耀自己的功德,或者是炫耀自己的学问,这一类都是属於「贡高」。   【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   这是举这几个例子说明种种的不善。这些都是不善,自性当中的确没有这个东西。现在有这些东西,这些东西都是过失,这是我们一定要明了的。下面大师就教我们要把这些东西除掉。   【常自见已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   这是教给我们如何来皈依。这皈依是一定要常常能够见到自己的过失,不说别人的好恶。自己的心像一面明镜一样,对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自己不动心、不起念、不分别、不生妄想,这个心是清净的。那一切是非好恶你明不明了?明了,既明了又不动心。前面跟诸位讲过无念的功德,无念无住,要好好的把这几句记住。   【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   如果我们对於皈依的理论境界要是不晓得,前面跟诸位说过,早晚课诵里面打个三皈,在佛菩萨形像面前将三皈依文词念念,这就叫皈依,这是错误的。真正皈依,六祖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说得很清楚,这一段这是讲的皈依清净法身佛。再看底下这一段:   【何名千百亿化身。】   继续再看,讲这化身菩萨。   【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   这是清净法身。   【一念思量。名为变化。】   这就是讲的化身。这个地方特别要注意到的,此地所说的『思量』,不是意识「思量」,但是不得不用这个名词。此地的思量就是八正道里面讲的正思惟。这是诸佛菩萨在果后,就是证果以后,与十法界一切众生感应道交,随心应量,循业发现,所以才能够无处不现身,示现种种色相,为一切众生做增上缘,这就是讲的变化。所以这个念是讲的『一念』。「一念」,实在讲是无念!   【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   由此可知,十法界依正庄严,上自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下至三途地狱一切罪报的众生,这些相从哪来的?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跟我们讲「等现」,一念思量等现一切境界,就是《楞严》里面讲的「随心应量,循业发现」,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千百亿化身,『自性变化甚多』,可惜的是『迷人』不觉。   【念念起恶。常行恶道。】   这是指我们修学的人在行恶行善。   【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由此可知,我们自己要证得自性化身佛,从哪里证?就是从一念回光返照,就见到『自性化身』。再看底下这一段: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   前面是比喻,譬如说一个岩洞,深山里面岩洞,从来没有人进去过,这里面是黑暗的,千年的黑洞,我们点一盏灯到里面去,这里面就照明了,一灯能破千年暗,『灯』比的智慧,『暗』比的无明。无始劫来的无明,我们不要害怕,不要一听,这无明烦恼是无始劫以来的,我们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够断得掉?实在讲破无始无明太简单了,智慧一开,无明就断了,『一智能灭万年愚』。怎么个灭法?   【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於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   可见得诸佛菩萨的修学无不是著重在见性。换句话说,凡是能够帮助我们见性的这是佛法、这是正法,凡是障碍我们见性的,换句话说,增长无明、增长邪见的,这个法就不是正法,邪正要从这个地方去辨别。我们思前想后都是错误的,我们一定要『念念圆明』,「圆」是圆满,「明」是光明。但是诸位要晓得,你要是起念,这个念就有界限、就有范围,就不圆了,就不圆满了。不圆满,那个智慧光明就失掉了。所以此地这个「念念」是前面所讲无念之念,无念之念才是「念念圆明,自见本性」。为什么不要去顾虑这些善恶?善恶虽然不一样,可是善性与恶性,性是一样的。善性是佛性、是觉性,恶性还是佛性、还是觉性,我们要去了它的相与作用,从本性上、从性体上来看,简直是无二无别。『无二之性』,这叫真实性。   【於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   这两句话就说得很透彻了。『实性』就是我们的真如本性,「实」是真实而不是虚妄的,「性」是我们的理体,是我们自己,禅家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就是本来面目。在我们现在这个根身上来说,正是《楞严经》里面所讲的「六根根性」,这是实性,在眼曰见,在耳曰闻,见闻嗅尝觉知之性就是实性,这是圆满的,它『不染善恶』。谁染善恶?我们要晓得,善与恶是妄心感染,那就是讲的八识五十一心所。在唯识里面讲,善心所与一切善法感应,烦恼心所与一切恶法起感应,它相应。但是八识五十一心所是虚妄不是真实的,真实性里面没有这些东西。我们要是能够见到了这个境界,证得这个境界,这就叫『圆满报身佛』。这一说来,可见得我们现前就具足三身。我具足三身,你也具足三身,试问问哪个不具足三身?佛菩萨具足三身,他自在明了;我们凡夫人人具足三身,是迷惑颠倒不知道自己有三身,这则说之为众生。   【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   这是说自性功德不可思议。『自性起一念恶』,这就是迷,自性迷,这一迷就一切都迷了,所以说是『万劫善因』都失掉了。『自性起一念善』,这「一念善」是觉,觉的功德也不可思议,这一觉,你这恒沙劫所造的种种恶业一时消灭,就好像前面所讲的「一灯能除千年暗」,这一觉能灭恒沙罪恶。   【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的确这是把三身说得这么清楚、这样的明白。底下经文再看:   【善知识。从法身思量。即是化身佛。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   这几句与流行的本子,像丁福保《笺注》的本子里面,字句有一点不相同,我们可以比照来看看,可以对照起来看看。在流行本里头是这样几句,我觉得他说的也很有道理。第十八页倒数第四行的中间,「善知识」起,到「自悟自修自性功德」六句,似乎是不如丁氏笺注文字通顺。丁本的经文是这样的,「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这是跟我们这本子句法里头有一点不相同。这个经文不一样,意思是大同小异的,而且在这个里面也很有深意。   在这个地方我们要特别著重『思量』两个字,在这里我们也特别给它解释一下。『从法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诸位特别要记住,这「思量」不是意识,乃是指智照,智慧的照用。如《楞严经》里面「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里面所说,「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上合十方诸佛妙心,同一慈力。下合一切众生,同一悲仰」。这就是观世音菩萨所以得成感应道交,而能够随类化身的理由。「是知自性三身,皆由智照生」,这个生的意思是说显明的意思,换句话说,它不显明的时候它也在。所以说生即无生,无生与生是一桩事情,而不是两桩事情。如果是两桩事情,那就不是佛法了。六祖大师前面说过,佛法是不二法,所以生与无生是不二,这个才是真正的无生法。这个是思量这两个字的意思,我们要把它搞清楚。再看底下经文:   【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言归依也。】   这再重复前面的话,既重复,他这个意思就是特别的强调。可见得这个皈依是要皈依自性三宝,而不是皈依色相的三宝,为什么?色相三宝是虚妄的,像《金刚经》里面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是『不言归依也』。   【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   『识』就是认识,换句话说,也就是你见得,也就是你证到了。可见得顿教的教学自始至终它的目标就是叫你『悟自性三身』,叫你悟『自性佛』。「自性佛」,你自己本来就是佛。这个话佛在《华严》、《圆觉》里面都说过,他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是大经里头说过的。这个才是佛法教学真正的目的,是要我们自己成佛、自己见性。   【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   前面这是以长行来说明理事境界,大师真正是慈悲至极,因为这些道理你要是不能够牢牢的记住,不能够彻底通达,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法子修行。换句话说,无法提起观照的作用,何况所说的这样简要,这样精深的大道理。所以特别再以偈颂重复再说一遍,这个偈子是属於重颂,一共有二十句。这些偈子我们一定要把它背过,时时刻刻提起观照的功夫。请看经文:   【颂曰。迷人修福不修道。】   可以说大多数学佛的人都是这样一个态度。   【只言修福便是道。】   这是很大的一个错误见解,也就是前面所讲的邪知邪见。修福不是修道!我们想一想,我们拿六度来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如果这个里面没有般若,这都是修福,不是修道。什么叫修道?明心见性叫修道。布施,其目的不在明心见性,那就不是修道;持戒,其目的也不在明心见性,那也不叫修道;乃至於禅定,目的不是在见性,都不叫修道,这一点我们要认识清楚,那只是修福而已。菩萨修六度,度这一字诸位要搞清楚,前面五度是事,是事修,事相;般若是理,是观照。修布施,三轮体空,不著布施之相,这个布施里面有般若。布施能够成就大定,能够破除我法二执,能够明心见性,这个布施就是道。如果我们修布施、修持戒,乃至於禅定,我们只求人天福报,那就不是道,那就错了。所以这一点一定要把它辨别得很清楚。底下说:   【布施供养福无边。】   这是在六度里举一个例子来说,无论是你修的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我们今天在讲席里面讲经说法,这是法布施,这是修的布施,这是修福。所以说布施供养,我这里法供养、我这里法布施,这是修很大的福报。如果这里面没有智慧观照的功夫,这个心里面还起贪瞋痴,我今天修法布施,希望我将来得大福报;我今天修财布施,希望将来能够发大财,心里面的贪瞋痴三毒烦恼并没有断,不但没有断,还继续在增长,这就是:   【心中三恶元来造。】   你这『三恶』还在增长,三毒还在增长。诸位要晓得,断烦恼开智慧,这个叫道;增长烦恼这不是道,这是修世间有漏福报,这是一定要搞得清清楚楚,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点都错不得的。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这是指世间一些邪知见错误的见解,以为自己罪造得多,我现在多多的修福,希望修福能够将功折罪。能够折得了吗?给诸位说,折不了。稍稍学佛的同修都晓得,佛门里面所讲的罪恶,这个罪与福是不能够抵消的。正所谓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种了豆下去了,我不想要这个豆,我希望它能够结出瓜,我再多下一些瓜籽,结果长出来的,瓜还是瓜、豆还是豆。不会说瓜的籽放多了,豆的种子长出来也变成瓜了,没有这个道理。由此可知,真正修道人起心动念要谨慎,要晓得罪恶不能抵消。因此念念我们要存善念,不可以有恶念,起一个恶念,阿赖耶识里面就下了一个恶的种子,这个事情是很麻烦的。   这福报要是修得很大,可以先享福。到福报尽了,那你罪业的种子就会起现行。可是诸位要晓得,这在佛法里面称之为三世怨。就是第一世拼命在修福,他不晓得道理,拼命修福。到来生的时候,福报现前了,他享福了,大富贵人家享福了。他享福的当中,他不知道再修福,於是乎怎么样?於是乎有大的福报就造罪业。福报享完了,罪报现前,又堕落了。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享福里头造罪业,第三世受苦报去了,这叫三世怨。因此佛法的教学过程当中,并不劝人刻意的去修福,而常常劝人去求智慧,这里面是很有道理的。当然佛对菩萨来讲,是劝菩萨福慧双修,这是最好的。菩萨要普度一切众生,如果没有福报,纵有智慧,你没有这个因缘,没有因缘就不能普度。虽然是有正法,那也是枉然,像这个我们都要明了。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这两句就是前面教给我们无相忏悔的方法。无相忏悔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改过自新,天天能够见到自己的过失,天天努力去改过,一直到见性,才叫真正的忏悔。底下忏悔的相就说出来了。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这是讲忽然你遇到善知识,觉悟到大乘法里面的真忏悔法门。真忏悔法门,『除邪』,邪知邪见,一切邪知见你都能够拔除;心行三业都能与自性清净心相应,就是『行正』,我们思想纯正、行为纯正,这就无罪了,这是真忏悔。   【学道常於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学道』要注意这一点,要依自性提起观照的功夫,了达一切诸法实相,心地清净,不染不著,这就与诸佛菩萨同一类了。   【吾祖惟传此顿法。】   这是大师说明,从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代代所传的就是这个顿悟法门。   【普愿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这是讲到一体三身自性佛了。佛的真身就叫做『法身』,这个「法身」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自体。你要想见得法身,那你就必须要『离诸法相』,世出世间一切法相都不可以执著,心地要清净,这个『洗』就是清净,就是心里头不能有一丝毫的染著,干干净净,你就见到法身了。讲到一体三身,我们在此地用个表解简单的把它提示出来,这一段是很重要的。   上面标出来这是一体,法身是理体,是体。这个报身是用,旁边我写了个小字,自受用。化身是他受用。报身有智证、有业感。譬如刚才六祖大师告诉我们的,指出我们自己身中的一体三身。在如来与大菩萨地位上,他们这报身是智证的报身;我们现前这个报身,我们有,我们是业感的报身,我们缺乏了智证。就是说我们现在有法身,法身决定不会失的,我们的报身现在只有一半,只有一个业感,没有智证,因此我们的报身不显,虽有,自己迷了,不觉。佛与大菩萨,这个报身他是两者都有,智证、业感不二,所以他有这个身。讲到化身也是如此,他受用身,也是有业感与智证。我们现前在凡夫境界里头我们只有业感,没有智证。诸佛菩萨业感、智证两者具足,所以这是不二的。   底下我们讲迷与悟。悟三身是佛、是菩萨,迷了三身这就叫凡夫。所以凡夫与佛菩萨只有迷悟之分,没有其他的差别,这三身的体相用无不具足。虽然迷,并没有失掉,所以迷而没有失。诸佛菩萨虽然证,证他也没有多得一点,所谓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就是说这个道理。末后一首偈: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这两句是勉励我们,真是苦口婆心要我们现前要努力,一口气不来,后悔就来不及了。『后念忽绝』就是一口气不来了,再想修来不及了,这一生结束了。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这五首偈子我们在此地把它做一个总结,说出这五首偈的大意。这个「迷人」,就是开头的六句,是指的一些人盲修瞎练,就是「迷人修福不修道」,一直到「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这六句都是说的盲修瞎练。「但向心中除罪缘」,这两句是说明真正消灾灭罪的修行方法;「忽悟」两句,是说明大乘理忏,是真正的忏悔;「学道」这两句,上面一句是一乘因,下一句是一乘果;「吾祖」这两句,可以说是祖师西来意;「若欲」两句,是说明修证一体三身法门;「努力」两句,刚才说了,是祖师婆心苦切;末后「若悟」两句,是祖师期望弟子们的真心之话,我们要能够体会得到。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   『诵』是背诵,就是你要把这个东西记住,要能够背诵;『取』是要取法修行,你要采取道理与方法。   【依此修行。言下见性。】   你依照这个理论方法来修行,『言下』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是说这偈子的功德。   【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   这是说当时,如果拿现在来说,六祖大师去我们已经一千三百年了,我们如果能够真正明了通达《坛经》里面的义理,依照这个方法来修学,岂不是如同祖师在我们身边一样,有什么两样?   【於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   假如对於祖师的话不能够觉悟、不能够通达、不能够依照这个理论方法去修学,纵然你跟祖师两个对面,像俗话所谓貌合神离,距离得太远太远了,不是一个境界。所以说『对面千里』。『何勤远来』,你们从老远的地方跑到这里来参学,何苦来?   【珍重好去。】   这『珍重』是嘱咐大家一定要依教奉行,自己好好的珍重,你们去吧。   【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这『一众』是指全体,与会的全体大众听了六祖大师的法语、开示,没有不开悟的。这个『悟』里面有小悟、有大悟,当然也有彻悟的。每一个人悟的境界不相同,那就是每一个人自己烦恼习气厚薄不一样。烦恼习气薄的人就悟得深,烦恼习气厚的人就悟得浅,都开悟了。『欢喜奉行』,听了之后非常的欢喜,「奉行」是发心依这个理论、方法、教诫去修行、去努力。到这个地方是第五章讲完了。下面是第六章:   【参请机缘第六】   在这一章里面一共列举十三个人,就是「参请机缘」这一章列举十三人。这十三个人都是六祖大师的入室弟子,换句话说,都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之人。在这一章里面,我们可以见到佛家的师承,也是为末法时期事师者的典范。我们现在生在末法时期,我们想学佛,我们用什么态度来事师,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学习?这十三个人是我们的模范,吾人可以见贤思齐之心来读这一章经。   『参请机缘』,这个「机」是指的根机,就是善根;「缘」是讲胜缘,是福德。这些人有福报,所以才能够遇到六祖大师,没有福的人遇不到这样殊胜的机缘、机会。如果自己善根要不具足,纵然遇到了也是枉然,遇到了也不能开悟。所以机与缘是很重要的。换句话说,善根与福德都得要具足,这样才能够在一生当中很顺利、很快速的就成就了。这个第一位就是无尽藏尼师。   【师自黄梅得法。】   这个我们要回忆第一章里面所说的,就是五祖在黄梅传授衣钵给能大师的故事。他在黄梅得法之后:   【回至韶州曹侯村。】   他回来的路线大致上我们还清楚,前面说过,这是到了『韶州曹侯村』。   【人无知者。】   诸位要晓得,这个时候是六祖才二十四岁的时候,他离开了黄梅,避难到曹侯村,到这个地方没有人认识他,他在这个地方也没有熟人。   【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   『儒士』是一个读书人,这个人也非常之难得,见到六祖一个人无依无靠,到这边来了,所以他对待他很好,来接待他,就是对他很照顾。   【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   这个『姑』就是他的姑母,刘志略有个姑母出家了,这出家就是比丘尼,她的法名叫无尽藏,就是无尽藏尼师。这一位尼师:   【常诵大涅盘经。师暂听即知妙义。】   这是大乘经之一,在佛教里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分量是相当之大。她是每一天以《大涅盘经》为功课,专攻《大涅盘经》。六祖大师就有这么一个机会,他常常听,她在那里念,他就在旁边听。他一听,这经里面的意思他都通达。   【遂为解说。】   他就给无尽藏尼师说《大涅盘经》里面的这些道理。当然这个尼师听了很欢喜,觉得讲得很对。於是乎:   【尼乃执卷问字。】   这个『执卷问字』并不是字不认识来问他,不是的。就是拿到《大涅盘经》本来请教他,这个叫「执卷问字」,拿著经本来问他。六祖大师就告诉她:   【字即不识。义即请问。】   他说你拿经本来,我为难了,我不认识字,我没念过书。他说如果经里面这些义理你要是有问题,你尽管来问。这个真正是稀有的事情。这个无尽藏尼师就说了:   【字尚不识。曷能会义。】   你『字』都不认识,这个经里的道理你怎么会懂?六祖底下这两句话,我们要把它记住。   【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惊异之。】   无尽藏尼师也不是普通人,这是六祖大师他一生当中所度四十三个明心见性的人,无尽藏是第一个得度的。这两句话很了不起,这个尼师一听,真正是一惊,『惊异』。於是乎:   【遍告里中耆德云。】   他们这个村子里面年岁大的人,有学问、有道德的,当然那个时候的佛法是相当的普遍,凡是读书的人几乎没有不读佛经的,对於佛法的道理多多少少都通达一些,在家修行的人非常之多。所以她就告诉村子里面这些老人,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告诉他们。   【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   别看这个年轻人,因为六祖这个时候才二十四岁,也没有出家,等於说是一个在家居士的身分。他也没有曝露他的身分,也没有说他在黄梅得法,也没有说。所以大家对他很惊奇,他有这样高的智慧,能够不认识字而通达大经的义理,能够说出『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这实在是难能可贵。这是无尽藏比丘尼劝大家,我们对这个人应当要供养他,应当要向他请教。   【有晋武侯玄孙曹叔良。】   经过无尽藏比丘尼这样一宣传,这个村子里面都知道有这么一个高人,很年轻的高人。这个时候,他们这个族里面有一位长者,武侯玄孙曹叔良,这个武侯是谁?就是三国魏武侯,这个在三国里面讲就是魏太祖,也就是曹操。我们今天这世间人提到曹操,都说曹操不是个好人,这是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其实曹操在正史里面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我们看在唐宋的时候,这些文学家对於曹操都相当的尊重,在诗词、文章里面我们往往能够见到。那这就是曹操的后代,叫曹叔良,这个村叫曹侯村,名称也是从这儿来的。他在晋朝时候他就封侯,所以他所居住的这个村庄大家叫它做曹侯村。这位长者叫曹叔良。   【及居民。】   就是这个村子里面的老百姓。   【竞来瞻礼。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   『竞』是大家听了这回事,很快的就跑来了,来看看六祖大师,来看看这个人,到这里来瞻仰,都来给他行礼,表示欢迎的意思。这个时候宝林古寺,这是在韶州,宝林寺自隋朝的末年,我们晓得这个时候是天下很混乱的时代,唐太宗起兵消灭群雄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这就入了唐朝。这是讲隋朝末年的时候,经过兵荒马乱,这个寺庙已经受了很大破坏,说是『已废』,就是破坏得很严重。这个庙是个古庙,是一个有历史的一个寺院,於是大众就又发心在原来的地基上重新把这个寺院再建造起来。   【遂於故基重建梵宇。】   把这个道场再把它复兴起来。   【延僧居之。俄成宝坊。】   这个『延』是聘请,这个道场是地方上人出钱出力把它再兴建起来,聘请出家人来居住,在这个地方来弘法。没有多时这个道场就兴旺起来了。   【师住九月余日。】   六祖大师在曹侯村住了九个多月。   【又为恶党寻逐。】   这个事情诸位应该记得很清楚,他离开黄梅之后,黄梅那些弟子们不服气,到处去找他,想把这个衣钵夺回去。他在这个地方隐居了九个多月,这些追赶他的人来了,发现他躲在这个地方。   【师乃遁於前山。被其纵火焚烧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   我们想想,这一个争夺太厉害了。他躲在山里头,大家找不到,找不到这些人怎么样?放火烧山,把他逼出来。结果他藏在一个石洞里面,大概这个石洞进口很小,所以他是挨身很勉强挤进去的,藏在这个石洞里面没有被烧死。这个地方到现在还有古迹存在。   【石於是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   这个地方还在。   【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於二邑焉。】   这个时候忽然想起五祖嘱咐他,叫他隐居在怀集县、四会县,在这个地区可以免难。这个时候想起来,他才再离开曹侯村,到四会县、到怀集县那边,跟猎人队里面一十五年。这是在跟猎人队之前有这么一段事情,就是度无尽藏比丘尼,是他二十四岁刚刚离开五祖,第一个遇到的因缘。再看第二位,第二位是法海禅师。   【一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   『一僧』是有一个出家人,他的法名叫『法海』。这个人在六祖弟子当中也是很有名望的一位大德。他是韶州曲江人,曹溪宝林寺可以说是他家乡的道场,机缘特别的殊胜。   【初参祖师。】   这就是初次遇到六祖大师的时候,他向大师请教。   【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   『垂』是垂此,『指』是指示,『谕』就是开导、就是教训。他对於『即心即佛』这一句话的意思不明白。大师就给他说:   【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这四句是六祖答覆他的、开示他的。这四句说明不生不灭的是心,是体用的实相。因为这一段太重要了,这就是法海禅师大彻大悟的所在。『前念不生即心』,这是说心之本体,清净圆明,本无一物。我在此用个比喻,好比是镜子,这是一面镜子,镜子的体就叫性。『后念不灭即佛』,这是讲寂净光通,作用自在,好比镜子的光不灭。镜子之体与镜子之光也是一不是二。『成一切相即心』,这是说心的作用。经上说「一切唯心造」,就好像镜子里面所显的相一样,它照在外面的是相。『离一切相即佛』,这是说定慧不二的受用,就是三昧正受,就好像镜子照外面,了了照见而非染著。镜子体不染外面的相,镜子的光也不染外面的境界相。我们自受用不染,化他为他做增上缘,他受用也不染,自他应用皆不二。诸位把这些道理好好的想一想,从我这个比喻里头也细心的去揣摩揣摩,你才晓得『即心即佛』这一句话的真实义。   从这个地方我们也能够明了,就是这四句话也能够晓得心性,也是我们修行很重要的一个纲领。所以古人常讲「用心如镜」,我们每一天早晚都照镜子,常常照镜子,如果你照镜子的时候,你立刻能够见到镜子之体、镜子之光、镜子的作用,你要明白这个道理,一回光返照,这就是真正的修行。我们自性清净心,就是我们的真如本性,就像镜子体一样,是清净的,是寂;我们的智慧光明是常照的,就像镜子之光一样,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外面这个境界,内而根身,我们的六根根身,外面六尘境界,这是我们所照的境界相,就好像镜子里面照的物像一样,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镜子染不染?不染,镜子的体不染、镜子的光也不染。换句话说,我们的自性理体的确不染一切法、不著一切法。我们自性的应用就像镜子光一样,也不染五阴,澄净。如果我们晓得这个道理,果然能够用心如镜,这就是真修行。换句话说,我们每一天照镜子的时候就是修行,能够回光返照,提醒我们的觉悟,能这样修行,这是真修行。   所以我们要是能够懂得祖师意,镜子就是大善知识,用心如镜就是佛。所以像镜子,了了照见而无染著。祖师在此地也就是教给我们,教我们真正修行人,譬如用心,一定要息诸妄缘。前面所讲的,一切人我是非这一些妄念都要将它远离,所以说离一切相就是自性清净佛。   【吾若具说。穷劫不尽。】   『具』是具体的要说出这一个境界,就是说一劫也说不尽。这是希望他能够在言下开悟。   【听吾偈曰。】   底下有两首偈子。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等。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这八句我简单的跟诸位说明。『即心名慧,即佛乃定』,这两句是说明定慧一体,心佛不二。『定慧等等,意中清净』,这两句是说本来无一物,了了见性。『悟此法门,由汝习性』,这两句指示我们修学的入处。你觉悟,你悟了这个法门,是由於你自己的习性。这个习性就是研习修成的习性,在大经里面所讲的「习种性」,就是这个修学,实在讲,一切众生的修学都有无始劫来的习气。我们常讲某人的根性不相同,譬如说有人的根性容易接近於禅,他接近禅他很容易成就;有些人欢喜文字,他接受文字他很欢喜,他很容易悟入,这就是有过去生中习性不相同。他过去世学《楞严》的,他今天一读《楞严经》就开智慧,为什么?他继续起来干,这就是讲的习性。由此可知,这习性是相当重要的。习性一定要专一,所以说一门深入才有入处。如果是涉及的法门太广泛了,用心分散了,换句话就是不容易有入处。   末后这两句『用本无生,双修是正』,前面一句是说体用一如,后面一句是劝我们双修,就是要定慧等持。后面说的,有定无慧,这是增长无明,这佛法里叫愚人;有慧无定,这是增长邪见,佛法里叫狂人。所以佛法中修一定要「定慧等等」,定等於慧,慧等於定,定慧平等,「双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这是他听了之后大彻大悟,这四句就是他的心得报告,他的确是由六祖这个开示而入进去的。我们今天讲到此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大方广圆觉经  (第十七集)  档名:09-008-0017   请看经本三十一面:   经【能使未来,末世楞严经清净明诲章  (第一集)  档名:07-004-0001
  方丈老和尚,诸位法师,诸位同修:   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楞严经》是佛教上的一部极重要的大经,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因为此经在内容上六祖坛经讲记  (第三十集) 
 档名:09-004-0030   【行思禅师,姓刘氏,吉州安城人也。闻曹编号019-a/133–如来呵妄识非心之三 举拳辩见
37我们先将经文念几句对对地方:【阿难,汝今欲知奢摩  原文:  气象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缜密,而不可琐屑;趣味要冲淡,而不可偏枯;操字要严明,而不可激烈太上感应篇﹝第三八集﹞新加坡净宗学会斋堂 / 档名:19-12-38诸位同学,大家好!「随缘济众」,说了十个(第一0五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12-17-0105  請掀開經本第六十一面,第二行:  【六祖坛经讲记  (第二十四集)  档名:09-004-0024   【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编号017-b/133–如来呵妄识非心之二 二种根本
34如果明白了,像诸佛菩萨一样,根境不偶啊。六根接触  (第一0三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12-17-0103  請掀開經本第五十八面,末後一行看起:  原文:  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受病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编号016-b/133–如来呵妄识非心之一 破妄诸相 之二 二种根本
32【普佛世界,六种震动。】普是普新加坡净宗学会斋堂 / 档名:19-12-36各位同学,大家好!昨天说到:【积德累功。】里面引用《了凡四训》  档名:09-004-0022   第六段:讲「一体三身自性佛」。这段经文相当重要,六祖说明这段经文的用意太上感应篇﹝第三七集﹞新加坡净宗学会斋堂 / 档名:19-12-37各位同学,大家好!昨天讲到「护持正法」,  永明延寿大师生于五代十国——正当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一个乱世,佛法在那个时期经过唐武宗“会昌法难”的(第一0四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12-17-0104  請掀開經本,我們還從五十八面讀起,這档名:09-004-0023   ◎参请机缘第六   本章内容是六祖会下得法的十三位善知识;得道、证得明  原文: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译文:  编号017-a/133–如来呵妄识非心之二 二种根本
33这一段在第一卷里面呢,是很重要的一段。那么上一次  档名:09-004-0021   第五段:六祖讲了几个很具体的修学方法。大师说:「若我们心中有一念邪思起新加坡净宗学会斋堂 / 档名:19-12-35各位同学,大家好!在【积德累功。】末后的这一段,《了凡四训》里  (第一0二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12-17-0102  請掀開經本第五十八面,最後一行看起:  原文:  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译文:  要想降服恶魔编号016-a/133–如来呵妄识非心之一 破妄诸相
31第十三页,第十六行,我们将经文念一段,对对地方。  (第一0一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12-17-0101  請掀開經本第五十八面第一行:  【如新加坡净宗学会斋堂 / 档名:19-12-34各位同学,大家好!刚才我们在画面上,看到悟永师到达拉斯去了。希  档名:09-004-0020   ◎传香忏悔第五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於是升座告众  原文:  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  译文:  要用冷静的眼光去观察他人的行为,要用冷静编号015-b/133–七处征心之七 执心乃无着
30【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好,你那个心啊,是在  (第一00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12-17-0100  請掀開經本第五十六面倒數第二行,請看  档名:09-004-0019   ◎教授坐禅第四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世间的一切生灵皆可修炼成仙,猫在其中。传说每修炼二十年,猫就会多长出一条尾巴,等到有九条尾巴的时候,就功德圆新加坡净宗学会斋堂 / 档名:19-12-33诸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再谈谈,了凡先生所说的「善有半满  原文:  毋忧拂意,毋喜快心,毋恃久安,毋惮初难。  译文:  不要为一点点不如意的事而发愁,不要为短暂编号015-a/133–七处征心之五 执心则随有 之六 执心在中间
29请掀开经本,在上一次我们讲到七(第九十九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12-17-0099  請掀開經本第五十五面倒數第二行:  【名新加坡净宗学会斋堂 / 档名:19-12-32诸位同学,大家好!在【积德累功。】这一句,《汇编》里面,引用《清朝比丘尼清月,江苏无锡人,居住南门慈云庵,每天诵《弥陀经》一百遍,往生咒三百遍,定为常课。夜间念佛,回向西档名:09-004-0018   ◎定慧一体第三   以下八章经是六祖一生所说的法要,可以说句句话都非常原文:  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桔芳馨,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宜精神百倍。  译文:  当夕阳西下lengyanjing999【楞严经讲堂】感恩您的关注!自从一读楞严后, 不看人间糟粕书。让我们跟随古圣先贤的指引,一起来学习愣严经吧!热门文章最新文章lengyanjing999【楞严经讲堂】感恩您的关注!自从一读楞严后, 不看人间糟粕书。让我们跟随古圣先贤的指引,一起来学习愣严经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朋友半边不见了猜一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