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玉璧大形玉璧边缘的切割工艺

转:浅谈战国时期的玉璧
浅谈战国时期的玉璧
丁哲 李思雨
战国一代,是古代玉璧发展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此期玉璧既承袭了西周、春秋的风格特征,又有区别于传统的变革创新。战国玉璧在形制、纹饰和工艺水平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为汉代形成玉璧发展的鼎盛局面提供了极好的范式和基础。战国玉璧素为收藏家所重,然当今市面所见,优劣不一,真伪混杂,须从多角度细审详辨,慧眼识珍。笔者拟依据一些年代较为明确的考古资料,对战国玉璧的相关问题略作讨论,不确之处,望方家指正。
& 一、战国玉璧的形制与纹饰特征
从形制上看,常见的战国玉璧,大致可划分为三型,下面分型述之:
A型:圆形扁平体,正中有圆孔。以器表纹饰之有否及纹饰的分区情况,又可区分为三个亚型。
Aa型:器表有纹饰,不分区。根据纹饰形态的差异,复可细分为七式。
Ⅰ式:浅浮雕虺龙纹。如山西长治分水岭53号墓出土的一件:乳白色,扁圆体。内外边沿琢出凸起的弦纹,两面皆雕隐起的六组虺龙纹。直径5.2、孔径2.8、厚0.7厘米。(图一:1)
& Ⅱ式:阴刻虺龙纹。湖北荆州熊家冢4号陪葬墓出有一件:
青玉质,有褐色、灰色、红色沁。扁圆状,薄厚不一,一面有一道明显的切割痕。两面纹饰相同,内外缘各琢两周阴线廓,廓内阴刻网格纹和虺龙纹。直径15.4、孔径6、厚0.5-0.9厘米。(图一:2)
Ⅲ式:浅浮雕云谷相杂纹。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所出的一件即属此式:青白玉,一侧沁为褐色。内外边缘以綯索纹为界栏,表面浅浮雕云纹,其间夹以谷纹。直径8、孔径3.4、厚0.6厘米。(图一:3)
Ⅳ式:阴刻云谷相杂纹。可参考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的一件玉璧:青玉质,有黄褐色沁。扁平体,正圆形,两面纹饰相同,皆为阴线较宽的云谷相杂纹。直径7.1、孔径3.15、厚0.4厘米。(图一:4)
Ⅴ式:浅浮雕谷纹。又有两种形态:一如河南信阳长台关1号墓所见者:灰绿色玉质,局部沁为黑色。圆形扁平体,两面饰谷纹,纹样单元形态较扁矮,形同卧蚕。外径11、内径5.9、厚0.65厘米。(图一:5)又如安徽长丰杨公8号墓出土的一件玉璧:白玉质,局部沁为褐色。扁圆状,内外缘琢出斜棱。表面满饰排列规整的浮雕谷纹,纹样单元浮凸较甚,颇状乳钉。外径14、内径4.7、厚0.6厘米。(图一:6)
Ⅵ式:阴刻谷纹。又有两种形态:平面阴刻如陕西旬邑转角村秦墓所出的一件玉璧:青玉质。扁圆形,内外边缘各饰一圈阴线,表面满饰阴刻谷纹,雕工粗犷,刻度较深,线纹边缘多有毛刺歧出,纹样单元大小不尽相若,排列不甚规律,有个别谷纹相连若“S”状。直径11.3、孔径3.9、厚0.3-0.4厘米。(图一:7)蒲格谷纹如山东临淄商王村1号墓中出土的一件:青玉质,表面大部沁蚀呈黄褐色。表面的谷纹是在分割减地形成的正六边形微凸曲面之上,进行阴刻而就,各六边形单元间还有分割遗留的三角形纹,分割线痕比较明显。直径16.4厘米。(图一:8)
Ⅶ式:镂空纹饰。如山东临淄商王村1号墓出土的一件玉璧:青白玉。扁环状,好径较大。内外缘饰綯索纹,其间镂雕双龙、双螭,左右对称,具有较强的动感。直径11、孔径6.1、厚0.4厘米。(图二:1)
Ab型:器表有纹饰,分区。根据主体纹饰分区情况的差异,复可细分为二式。
Ⅰ式:主体纹饰分为两区。河南许昌张潘乡所出者可属此式:青玉质。体呈扁圆形。两面纹饰相同,纹饰分内外两区,外区饰四组双身兽面纹,内区阴刻谷纹,两区之间以綯索纹相隔。直径23.8、孔径6、厚0.5厘米。(图二:2)
Ⅱ式:主体纹饰分为三区。可参考山东曲阜鲁国故城乙组52号墓所出的一件玉璧:青玉质。器表内、外缘各隐起起一周廓,两面纹饰相同,以两组略凸起的綯索纹区分为内、中、外三区纹饰。内区为三组双身兽面纹,每组间以一道綯索纹相隔;中区装饰排列整齐的阴刻谷纹;外区为五组双身兽面纹,每组龙尾两两相交。直径31、厚0.8厘米。(图二:3)
Ac型:器表光素无纹。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有一件:青白玉,表面局部受沁呈黑褐色。表面光素无纹。直径8.4、孔径3.4、厚0.4厘米。(图二:4)
B型:出廓璧,即在A型璧的基础上,于其外缘镂雕出辅助装饰。以出廓部分位置的差异,又可区分为两个亚型。
Ba型:出廓部分在璧的一端。如湖北当阳杨家山1号墓所出者:青玉质,沁蚀为黄褐色。玉璧正上沿镂雕一龙,龙作回首、鼓腹卷尾状;璧面的云谷相杂纹,以浅浮雕技法琢就。直径10.2、孔径4.9、厚0.5厘米。(图二:5)
Bb型:出廓部分在璧的两侧。根据纹饰形态的不同,复可细分为三式。
Ⅰ式:浅浮雕虺龙纹。河南洛阳西工区131号墓出土的一件玉璧即属此式:青玉质,略泛黄。璧内外边缘起沿,两面皆浅浮雕虺龙纹。两侧镂雕卷尾伏龙,龙首上各有一凤鸟。长5.9、宽4.7、厚0.2厘米。(图二:6)
Ⅱ式:浅浮雕谷纹。如山东曲阜鲁国故城乙组58号墓所见者:黄玉质。体扁平,中间为玉璧,内外周缘起棱,器表浅浮雕排列疏朗的颗粒较大的谷纹,正上方凸出一齿脊,中一穿。璧两侧偏下镂雕相背而立的龙形附饰。龙独角修长,圆目尖喙,体作“S”形蜷曲。长6.9、璧径4.4、孔径1.5、厚0.33厘米。(图二:7)
Ⅲ式:光素无纹。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件可属此式:青玉质,一侧沁为红褐色。器扁平,作双龙附璧形,素面。长7.2、璧直径3.8、孔径1.5、厚0.4厘米。(图二:8)
C型:重环璧,即在A型璧的基础上,于其孔内又镂雕出一同心小璧。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的一件玉璧,虽残缺不全,但从遗留形态判断其属此型:青玉质,个别地方为半透明灰白色。内外分别有大小两个同心圆环,环边起棱,表面饰浅浮雕谷纹。两环间镂雕螭纹,大环两侧镂雕附耳。直径10.4、孔径2.4、厚0.4厘米。(图二:9)
就现掌握的资料而言,上述各型、式玉璧在战国时期有如下流行特点。战国早期流行者有:AaⅠ式、AaⅡ式、AaⅢ式、AaⅣ式、Ba型、BbⅠ式。战国中期流行者有:AaⅣ式、AaⅤ式、AaⅥ式、BbⅡ式、C型。战国晚期流行者有:AaⅤ式、AaⅥ式、AaⅦ式、AbⅠ式、AbⅡ式、BbⅡ式。
& 二、战国玉璧的制作工艺
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上的顶峰阶段之一。其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与工具的革新不无关系。此期社会生产力显著发展,铁质工具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琢玉工艺之中。铁有很好的锻造性能,易于制作各种形状的工具,且耐磨性较强,这相较史前的石质工具和商代西周的青铜工具有了很大的进步。根据战国玉璧上遗留的一些痕迹,可大致复原其制作的基本情况,亦能为辨伪所借鉴。
& 在战国、汉代玉璧的内外边缘面上常有磨砂状的细密线纹出现。(图三:1、2)这是以潮湿的解玉砂为介质,利用管钻套打遗留下来的工艺痕迹。利用大口径管钻成形的玉璧,较史前磨角成圆者更加圆整、规矩,且比三代时期的玉璧尺寸增加。如前文所举曲阜鲁国故城乙组58号墓所出者,直径便达31厘米。
在管钻取出圆柱体坯料后,多以金属片状工具将之剖为多个相同形制的素面玉璧,(图三:3)为提高效率,切割时多采用双向拉锯。由于人力手工操作,精准程度较差,双向往往无法准确对接。故器表会留下浅而直的台阶状痕迹。如(图二:8)
战国时期的镂雕纹饰玉璧、出廓璧、重环璧上有不少镂空装饰。制作时,多先用阴刻细线按设计打稿,再以小管钻在镂空的关键部位套打数个定位圆孔,金属线锯由此进入,然后来回拉切带动解玉砂进行切割,去掉多余处,最后用金属擦条将镂空处擦磨整修。此期玉器镂空部位多,形状多样,镂空处很规矩,如峻壁峭立,边沿棱角分明,镂空面多有磨砂状的细密纵向搜痕。(图三:4、5)孔壁光滑、垂直,两面孔径几乎相等,两面对钻留下的台痕已不多见。
浅浮雕云谷相杂纹为战国早期所流行。推测其制作工序,应先用细阴纹打稿定位,再去料剔地,使谷纹、云纹、蝌蚪纹等单元凸出。但有不少粗工而就者,沿预留纹样单元的轮廓进行斜削,并不完全将多余的地子剔除,从而在各单元间留下了凸起的曲折分界线,以至于拓片上呈现出黑白曲线相间的现象。(图三:6)
战国早、中期流行的阴刻云谷相杂纹的制作方法,从山西太原金胜村251号墓出土的一件玉璧上可窥得一斑:该器是一件半成品,红褐色,表面光亮。器表有部分打稿线和琢就的纹饰。(图三:7)藉此推测,这种纹饰多先以细阴线打稿,再用斜碾技法深刻而成。因其具有类似“一面坡”的形态,阴线沟槽的底部、斜坡以及器表所在平面对光线的反射情况不同,使其各自呈现的光亮程度各异,从而凸显了较强的浮雕感。(图三:8)
谷纹是战国时期玉璧上最常见的纹饰。平面阴刻的谷纹细节处理较为粗糙,如线槽边缘多有毛刺歧出,线条常作粗细不匀状。(图三:9)可见其并非由砣具磨成,而可能是手执尖端刻具反复刻划制作。蒲格谷纹制作时,先以三组宽深的平行线,作六十度夹角分割减地,从而形成正六边形微凸曲面(即蒲格),再于其上阴刻谷纹。(图三:10、11)浮雕谷纹,工艺比较复杂,多先以两到三对平行线定位,再剔地形成半球状颗粒单元,最后沿浮雕单元之轮廓依形加琢一道谷纹(亦有直接用斜碾技法将半球改削成萌芽谷粒状者)。(图三:12)
&(94.45 KB, 下载次数: 5)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明清玉璧鉴别辨伪技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明清玉璧鉴别辨伪技巧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46.8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盐城藏宝图|战国金币、汉代玉璧、元代瓷器……大盐城有的是宝
盐城藏宝图|战国金币、汉代玉璧、元代瓷器……大盐城有的是宝
盐城藏宝图|战国金币、汉代玉璧、元代瓷器……大盐城有的是宝
点击「箭头所指处」快速关注微信号:ycwb100导读  昨天,市博物馆内的藏品让读者一饱眼福。其实,盐城各县(市、区)的博物馆内,也有不少馆藏珍品,想了解?那么,跟着盐城晚报的“藏宝图”寻找起来吧!大丰市博物馆楚币郢爰小档案:文物年代:战国时期定级:国家一级来源:在大丰市刘庄镇友谊村遗址出土入藏年代:2007年  据大丰市博物馆馆长蒋玉平介绍,这一组金币21枚郢爰,图案文字清晰,特征明显,总重175.1克,楚国郢爰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是目前中国发现并已著录的最早的黄金货币。  “郢爰的出土轰动全国,国家文物局联合中央电视台曾经作过专题报道,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现为国家一级文物,是我们馆的镇馆之宝。”蒋玉平说,郢爰的发现填补了江苏省范公堤外出土春秋战国时期珍贵文物的历史空白,将大丰市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向前推进了几百年,它成为江苏省首次发现流通使用过的郢爰,是盐城市第三件套一级历史文物。郑板桥书朱氏寿序十二条屏小档案:文物年代:清雍正年间定级:国家二级文物来源:民间征集入藏年代:1986年  蒋玉平讲解道,郑板桥书朱氏寿序十二条屏通篇用宣纸六尺对开,十二幅计六百零四个字,言简意赅,文笔流畅,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著名书画家郑板桥,专程来大丰小海拜访盐商朱子功先生时,为其八十二寿辰撰文并亲笔书写的寿序屏。  寿序屏文史价值之高,篇幅之大,是郑板桥书法遗作中罕见的巨擘,“寿序屏向人们展示了板桥体成熟前的书法面貌,它反映了作者一心想通过学习黄鲁直的书法特点,刻意创新,追求蝉脱龙变的艺术心态。”蒋玉平补充道。东台市博物馆黄炎培书“戈公振先生纪念碑”碑文手稿小档案:文物年代:1935年定级:国家一级来源:戈公振侄儿戈宝权捐赠入藏年代:1991年  “这是一份纸本,纵120cm,横60cm,共计39行716字,竖书,无标点。”东台市博物馆馆长陈怡介绍,“撰文中肯,高度概括了戈氏的一生业绩;书法用笔劲健,雅逸多姿,逸宕出尘。对黄炎培和戈公振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例证。”  陈怡说,戈公振原名绍发,字春霆,号公振,“是我们东台人,他是新闻记者、新闻学者、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开拓者和中国早期的新闻教育家。”元磁州窑白釉开光缠枝花婴戏图罐小档案:文物年代:元代定级:国家二级来源:民间征集入藏年代:1995年  陈怡介绍,这款磁州窑口径16.4厘米,腹径32厘米,底径12.2厘米,高29.5厘米,圆唇,矮直领,圆肩,鼓腹,环底,是元代的磁州窑。  “浅褐色胎,白釉,饰釉下施白色化妆土。器身有开片现象。领下用四组深褐色圆口三圈线将器身分为三组,深褐彩缠枝菊花纹,腹部开光区内分别绘深褐色菊花纹、婴戏纹,开光区间饰花卉纹,肩部填两行深褐色横向短线纹,应该说此罐为磁州窑精品。”陈怡说。建湖县博物馆汉乳丁纹玉璧小档案:物年代:汉代定级:国家一级来源:在建湖县草堰口永丰村朱家墩汉墓出土入藏年代:1984年  建湖县博物馆馆长张连成介绍,该器物直径较大,外径21.7厘米,内径8.7厘米,厚0.7厘米。为新疆和田玉琢成,玉质晶莹,造型规整,以乳丁纹遍布两面,工艺精良,器形优美,边缘有“一百卄”字样,其在同期玉璧中为较大者,玉质润、琢工精、品样好,是较少见的珍品。磁州窑孔雀兰釉龙凤花盖罐小档案:文物年代:元代定级:国家一级来源:元代葬墓出土  “此罐高37.5厘米、腹径37.6厘米、口径22厘米、底径16厘米。”张连成遗憾地说:“本为一对,但有一只已残缺。外表孔雀兰釉也大部分剥落。”磁州窑孔雀兰釉龙凤花盖罐呈灰白色,由元代墓葬出土,形体硕大,保存完整,文饰精美,为罕见的元代磁州窑精品。盐城晚报记者 姚梦 祁佳本期微信编辑 顾善济盐城晚报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还没看过瘾?更多精彩请关注盐城晚报微信公众喜欢本文分享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文章页面点击右上角→查看公共账号→添加关注↓↓二维码扫描盐城晚报
热门微信号
最新微信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代玉璧拍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