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语 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有田耕 打一字的谜语

爱的逆袭:胖兰小马儿情比金坚
紧随27集。。
&&&雪舞家门外胖兰说:你我二人,一个是周国皇帝,一个是齐国武将,若不是处在对立的处境,你我早已成为夫妻。
&&&小马儿猛摇胖兰的手,深情款款地say:胖,马儿之所以那么对雪舞,完全是因为你啊!
&&&胖兰:何解?
&&&小马儿:一直以来,马儿爱慕的都是你啊。回想一下,你扮成禁卫军那次,其实早已被我识破。连放了历年俘虏,停战3年都是看在你的面子上,你明白马儿的心意吗?
&&&胖兰一脸吃了鸡腿喜出望外状:哈哈哈。马儿,原来咱俩早已两情相悦。说罢,眼含泪花儿:你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么?由于圣上命令活捉周国奸细宇文邕,我不能抗旨,故拖延了7天时间,那7天里,我彻夜未眠。一周的不眠之夜,让我瞬间秒懂,我对你的爱已覆水难收.....
&&&小马儿捂住胖兰的嘴:别说了,我和我的小伙伴儿心都疼了。
&&&&胖兰:不。伦家要说嘛!不想让你在情窦初开的年纪里接受一份常人无法理解的爱。连那头用来跟你决斗的老虎,都是兰儿在马戏团挑的。它那几天受伤,再加上持续升温导致中暑。对,没错,我为什么用老虎,不用老鼠,因为我不想让人抓住话柄说我包庇你周国皇帝。马儿,我对你的爱,日月可鉴。
&&&&说罢。空中飘起了桃花,两人站在桃花雨中深情相拥。
&&&&雪舞突然出门看到这一幕,大跌眼镜捂嘴道:阿土,你,你们。好基友啦?!
&&&&胖兰小马儿异口同声:不。我们相爱。
&&&&顿时,雪舞的世界没有彩色,黯然神伤的她早已泣不成声。嘴里碎碎念:我那么爱阿土,为什么他要愧对我的爱,却接受打破常规的同性恋。。。
&&&&胖兰看到雪舞好桑心好忧郁的神情解释到:雪舞,sorry。我不得不告诉你真相,出于你是我和马儿的交集,so,一直利用这种特殊关系维持我们之间的联系。我知道,现在说什么也弥补不了你这颗易碎的心。酱紫,给你502把心粘起来吧。纵然没有了我,日子也还是要继续下去啊。。
&&&&雪舞心一横:你们走吧,白山村是个远离是非的世外桃源。我和奶奶祝福你们。以后,我就隐居这里,抱着我们的回忆孤独终老。。。
&&&&小马儿手无足措:雪舞,要不我们仨一起走吧,以后我们就像哥哥一样保护你,没有谁敢欺负你。我们去周国,战争神马的最讨厌了,从此休战。等我处理完家事,带上贞儿,我们四个过平凡人的生活。
&&&&胖兰雪舞手舞足蹈眉飞色舞,竖起大拇指:yeah,good&idea&!!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从此以后,周齐两国没有再交战。百姓们过上了有田耕,有饭吃,有房住,有衣穿的生活。果断四有新人的节奏啊!!
&&&&&ps:哈哈。我不仅改变了兰陵王雪舞宇文邕的命运,周齐两国也被我改的如此甚好。。我篡改历史了。。。哈哈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造神与造鬼之二:中国人需要“好皇帝”
两千多年的封建道德教育,告诉每一个中国人,生活的最高准则便是“忠”与“孝”,即对君王的的“忠”,与对父母的“孝”。事实上,在中国人眼里,家与国是同构的,家即是国,国即是家。君王是一国的“父亲”,父亲是家里的“君王”。因此,“孝父”便是“忠君”,“忠君”便是“孝父”。倘若“忠孝”不能两全,那应该是以“忠”为最高准则。
于是乎,在这种以“忠孝”为核心的道德说教影响下,中国人唯独认识不到自己,“忠孝”是他全部生活的目的和支点。
孙中山与毛泽东虽然从根本上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但是,传统的道德观念在每一个国民心中却是根深蒂固、却之难去的。因此,当毛泽东利用中国人传统的“忠君”道德观念,发动“文革”时,再加上少数野心家的推波助澜,中国国民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以及根深蒂固的“草民心态”便迅速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疯狂程度。
当时作为中共中央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同志之所以能以一个人的力量“用枪杆子运动群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当时国民的心目中,毛泽东是他们所期盼的“好皇帝”和“大救星”。国民的这种“草民心态”,加上毛泽东同志手中紧握的“权力”与“枪杆”,便被他用来发动了给中国人民带来无限灾难的“十年文革”,而“文革”的爆发又加剧了国民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和国民自我意识的丧失。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翻身得解放,使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脱而成为新中国的主人。群众很容易把这种对党的感激之情集中于党的领袖一人身上,把领袖歌颂为红太阳、大救星、大恩人。这是一种朴素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显然是掺杂着中国长期封建统治的影响,以及小生产者自身的思想束缚。
马克思曾经精辟地分析过小农的政治思想特征,他说:“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侵犯,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旧中国是小生产的汪洋大海,这种来自旧社会的传统影响,自然不可能很快消失,它是个人崇拜的深厚社会基础和良好土壤。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的传统家庭大多是“男耕女织”,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生产力十分低下,也不具有在自身基础上不断提高的机制,不但难以发展,而且对天灾人祸等任何破坏生产的外界因素难以抵抗。势单力簿的小农,虽然人数众多,生活条件又相同,但缺少经济上和政治上联合起来的主客观条件,他们只有完全仰赖于政府。政府是社会集体力量的代表,只有政府能以社会的力量对自我进行统治和支配,能以劳动的社会形式来作个体小农不能作到的了。比如,它能修筑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能组织社会力量进行抗洪抗涝以及抵御外侮等等。
因此,中国封建社会的广大农民,在客观上很少有改变自己处境的力量,在主观上也往往难以相信自己的力量,而总希望让象征权力的政府来主宰自己的命运,恩赐自己幸福,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于是,当权者便被老百姓奉之为“衣食父母”、“父母官”,自然,拥有生杀予夺、主宰一切权力的皇帝则是最大的“父母”,天下百姓均为他的“子民”——民即子,百姓即是儿子。“子民(百姓)”们自然对皇帝应该是顶礼膜拜,三呼万岁的了。
当然,历史上历次农民起义也曾提出“均贫富、等贵贱”的要求,但是,他们所期望的和可能争取到的,也仅仅是希望有一个“好”的皇帝,而不希望没有“皇帝”,他们所要打击的、推翻的是“坏”官僚,“坏”皇帝。因此,中国农民虽不断起义,不断造反,赶跑了不少“坏”的帝王将相,但封建专制体制却依旧换汤不换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终于赶跑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大清帝国的宣统,宣告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终结。封建帝制虽然终结了,但是,中国老百姓头脑中的帝王观念却是一时难以除去的。老百姓依然生活在“死去了”的“皇帝”的阴荫下,他们依然觉得“皇帝”在庇佑着他们。因为,中国的小农民经济生产方式依然没有改变,中国老百姓的力量依然如此渺小。
从1911年到1949年,经过将近四十年的战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终于重新统一了中国,坐上了执政党的位置。尽管共产党人一再声明,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干部不过是“人民的公仆”,然而,中国的老百姓依然“希望有个好皇帝”,依然把当权者看作是自己的“衣食父母”。他们象传统起义的农民一样,希望“父母官”们让天下百姓能过上“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的日子。
于是,为了实现农民的善良愿望,农民出身的毛泽东率领着他的“父母官”们,首先开展了“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运动,让老百姓“有田同耕”——农民在集体的土地上共同耕作,共同收获;又办起了公共大食堂,让老百姓“有饭同吃”,又按人头发放棉票、布票,让老百姓“有衣同穿”。
于是,有田耕、有饭吃、有衣穿的中国老百姓便把毛主席捧为人民的“大救星”,高唱着《东方红》,含着热泪一遍遍高呼“毛主席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曾经有则报道,说是解放军某部卫生队副队长刘秀珍十岁成了孤儿,讨过饭,当过童养媳,解放后翻了身,还参了军,在她的一生中,党和毛主席是再生父母。由于这种感情,她只能听毛主席的功绩,要听到谁说毛主席有过失,就反感,就冒火。她认为,:“我们这些普通人只有诚心诚意照他的教导办事的资格,决不能去谈论他有什么过失。”她认为“领袖是决定历史命运的,他怎么说都是有道理的”。
到了“文革”时期,中国老百姓把对领袖毛泽东的热爱发展到了无限崇拜的地步,直至超过了任何朝代对任何皇帝的崇拜。当时最时髦的口号便是“三忠于”、“四无限”,即“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以及“无限忠诚、无限热爱、无限信仰、无限崇拜”毛主席。
“忠”,是臣对君的绝对服从,是全心全意为君一人效力,它是封建社会最高的道德标准。“忠”的最高境界便是“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甚至皇帝老子要你死时,你不仅不能反抗,还要叩头谢恩,谢皇上“赐死”。这个“忠”字,是一种偏面的道德义务,它只是对臣子和人民起作用,而对于皇帝是没有任何要求的。这种专门培养奴才的封建道德说教,在“文革”期间又被重新被“挖掘”了出来,而且还发展到了极致,并为千千万万的群众所接受。
大串联期间,一位家住天安门附近的老工人,单位在丰台。每逢毛主席检阅,他家门口早早地就堆满了红卫兵,连上厕所都出不去,一到这个日子他就让老婆赶紧烧几大壶水,红卫兵等待接见时甚是焦燥,都想喝水,而他自己则要早早起来,徒步走上二个多小时去上班,因为这一天北京的交通在许多地方已断绝。他在单位里干的是总务,接待的也是红卫兵,他从不迟到,而在那个年代,自行车也还是一种奢侈品。他的老婆在居委会接待站的洗衣组里,把红卫兵的衣服拿回来洗净还管补好,却分文不得。他还记得那时他们家的水费每月比平时费了好几倍。而那时他们全家就他一人工作,每月工资才四十几元。
他说:“他们是毛主席的请来的客人,毛主席是谁,他是咱们的大救星,一点不错,就是大救星。从咱这儿出门往南就是东交民巷,那地方的洋鬼子那会儿甭提多牛&了,就在咱北京街头晃啊晃的。真叫人憋气。还不是毛主席把他们赶跑的。咱爷们解放前也是玩了命的干,只能挣几斤玉米面的钱,工头还净不给好脸色,说开就开了你,解放了就大不一样,领导把咱当人看,咱能不给领导作脸,能不玩命干吗?这领导还不是毛主席给咱派的,说到根儿,还不是毛主席弄的好。”
老人身旁的收录机响着“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的歌声,他的老伴说,老人从来只听京剧,不欣赏任何流行歌曲,他只买过一盒歌曲磁带,那就是“红太阳。”
  我们再从下面这则笑话中,来看看当时的人民是如何对毛主席“效忠”的。
  文化大革命中,中苏关系曾经有过一次小小的正常化机会,那是中苏两国边防部队在黑龙江省珍宝岛发生冲突之后,莫斯科领导人也担心事态扩大,他们决定打电话到北京。
  那时候,北京中南海和克里姆林宫之间有热线联系。据说,勃列日涅夫直接找毛泽东通话。
  “你是谁呀?”北京的电话接线生问。
  “我是勃列日涅夫,请接毛泽东同志,我有事要和他商量。”
  “什么,你是修正主义头子!你是什么东西!能找我们伟大领袖讲话?”
  这接线生将电话挂断了。事后,他还为自己“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领袖地位而感到无比自豪。
可见,所谓“无限忠诚”,实乃只能培养迷失自我的“奴才”。
一位著名作家对其它三个“无限”也有过一段精辟的分析。他说:
“文革”中提出“无限信仰”。无限信仰就是无条件的信仰、绝对信仰,信仰得发了迷,因此,它就是迷信。领袖是真理的化身,他的话句句是真理,是检验一切是非的标准,而本身则不受检验,对领袖的指示可以不理解,但是不能怀疑。不理解是自己水平低,怀疑就是不忠和背叛了。因此,不管理解不理解都要坚决执行。伴随着这种无限信仰的是普遍怀疑。由于所有的信任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了,或者加上他所信任的少数几个“无产阶级司令部”的人以外,其他一切人都是不可信的:同事、上级、朋友、老师、父母、兄弟、妻子、丈夫、儿女,加上自己。你越不相信众人和自己,你就越相信领袖。领袖永远高瞻远瞩,洞察一切,而我们每个人是经常犯错误的。因此,独立思考是危险的、反动的。不能独立在领袖的思想之外去思想。领袖怎样想,自己就怎样想;领袖怎样说,自己就怎样说。
“无限热爱”。领袖占据了我的全部心灵,我日日夜夜思念着领袖。你问我有什么爱好,我唯一的爱好是读领袖的书。你问我什么是最大的幸福,最大的幸福就是见到领袖。为了领袖,我不怕上刀山、下火海。
这种无限的爱产生了极端的恨。首先是对那些胆敢反对领袖的人的仇恨。“砸烂狗头”,“罪该万死”,“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就是对付这帮混蛋的办法。我越是对“敌人”残酷无情,就越是证明我对领袖的热爱。但是,不能光革别人的命,也要革自己的命。自己灵魂深处也有一个敌人,就是“私”。任何享受的欲望,任何对个人利益的考虑,都是“私”。要狠斗“私”字一闪念,天天斗,时时斗。“私”字是斗不完的,生命不终结,这场斗争就不能停止。
“无限崇拜”。只有神才是无限崇拜的对象,因此,无限崇拜一个人,就是把这个人当成神。“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的光和热却不靠万物。在太阳面前,万物算得了什么呢?因此,无限崇拜的另一面是无限贬低。领袖越伟大,我们越渺小;领袖越英明,我们越幼稚。林彪要全国人民“听毛主席的话”,这就像大人对孩子说:“听爸爸妈妈的话”一样。在领袖面前,大家都是小孩子,离开他就不会走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小孩从父母那里感到有一种超越于他自己的心灵在支配着他;个人崇拜的状况也是如此。
这确实是一个造神运动,它在造出一个神的同时不仅造出了大批“牛鬼蛇神”、“走资派”、“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资产阶级反动权威”、“叛徒”、“特务”、“黑五类”,还造出了大批打砸抢分子、犯罪分子、权力崇拜狂、“白卷英雄”、“看出大问题的小学生”。除了千千万万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剧以外,还有无数人的性格受到了扭曲,内心带上了创伤,灵魂套上了枷锁,聪明才智受到了压抑或者向邪路发展。
那个年代,对毛泽东个人的“三忠于”、“四无限”成了衡量一个人革命化深度的尺子,跳“忠字舞”,唱“忠字歌”,做“语录操”,就是无限忠诚的具体表现。什么“血往忠字上注,劲往忠字上使”,就是无限忠诚的誓言。胸前挂像章,家里供塑像,手捧红宝书,口念万万岁,就是无限忠诚的样板。不吃饭可以,不睡觉可以,但是一次不参加“早请示”、“晚汇报”则是犯了弥天大罪。学习成效就是看“语录”背了多少条,“心得”写了多少篇,“讲用”说了多少次。这样“革命的新风尚”,真是花样翻新,无奇不有。
在“文化大革命”中,还把印制毛泽东著作、图像、像章的数量,视为普及毛泽东思想的标准和手段。据统计,仅1967年这一年,就出版《毛泽东选集》9100多万部,等于“文化大革命”以前15年出版总数1100多万册的8倍;《毛主席语录》印了3.69亿册,连同以前出版的2.59亿册,共有6.28亿册;《毛主席像》印了12.14亿张。至1969年3月,毛泽东像章已制作了22亿个。当时全国7亿人口,平均每人3枚还多,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在上上下下“三忠于”、“四无限”的狂热鼓噪下,人们竞相向“大救星”表“忠心”、献“爱心”。
有一位被赐为“红色疯子”雅号的红卫兵小将,一天晚上,竟然异想天开,把一枚硕大的毛泽东像章别到了脑门上。可以想象,其状是何等的滑稽!据说别像章时,他血流满面,却毫无惧色,用河水冲去血迹,便洋洋自得地对旁人夸耀:“这才是叫真正的触及灵魂呢!”
该“小将”虽被赐为“红色疯子”,但他最后其实并没有发疯,倒是另外一位忠心有加的“5·16分子”“发了疯”。
据肖克讲过的一个故事说,当时,他在审查该“5·16”分子的日记时发现,日记除了常人惯用的“&月&日,星期&,天气”外,在长达两年之余的岁月里,那位“5·16”分子是月月日日,必写上“敬祝”‘四伟大’万寿无疆”,“祝林副统帅身体永远健康”的祈敬句,然后便抄录一段“最高指示”,最后是“斗私批修”,“请示汇报”。
诚然,他的喋喋不休的豪言壮语,不过是一千次、一万次地重复当年市面上的流行语,并无惊人之见。然而,对他这的分无以复加的“忠心”,人们是没有理由怀疑的。真正“可悲可哀”之处恰恰在于,像他这样一位对“四伟大”如此忠贞不渝的红色卫士,结果被无端地打成“5·16”分子,被投入契诃夫笔下似的“第六病室”,最后发了疯!他的一片“忠心”终于撞到了冰山上!
“5·16”分子的日记,使我们想起了影片《末代皇帝》中老太监张谦和的一句话:“连我奴才也是皇上您的。”然而,“5·16”日记记载的却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社会主义中国发生的“愚忠”!我们完全可以套用老太监张谦和的那句话:“连我5·16也是主席您的”。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替一个女红卫兵宋彬彬改了名,叫宋要武。一时间,改名之风席卷全国,忙得公安机关派出所不可开交,又是发出改名册、又是叫人重写履历表。
  这股风也吹到了劳改场。
  一个抢劫犯向公安人员报告:“我的名字很不好,使我因此走上犯罪道路。”“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牟大利,在这里的编号是一一七。”抢劫犯回答道。
  “你想改个什么名字?”公安人员为使使犯人加速改造成新人,表示同意。
  “我的名字牟大利,就是一天到晚想要钱,想要走资本主义道路。以后我一定好好改造,再不要‘谋’大利了,新社会连小利都不能要,那是刘少奇的利润挂帅。我就改了名字,叫大公,大公无私就是不要利。”抢劫犯说。
  “大公,”公安人员点点头,“这个名字改得好。”
  “嗯。”抢劫犯应了声,他是恶作剧,要公安人员称他公公。
  第二天,又有一个“反革命分子”也说要改名。他原名卫光宗,有封建主义的味道。他要求改名为卫东彪,意思是“保卫毛泽东和林彪”。
  一九七一年林彪垮台,卫东彪又多了一个罪名——死心塌地保卫反革命头子林彪。牟大公倒名正言顺,已提前释放。
“卫东彪”表“忠心”表错了对象,结果闹出了悲剧。
当时,还有不少人因为自己的名字有“玷污”伟大领袖嫌疑,以至于被迫改名。
一九六六年十月,杭州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接待许多各地来“大串连”的学生,不仅宿舍住满了人,教学楼也人头涌涌。
一天,教学楼走廓里响起一阵急促而嘈杂的声音,紧接着,一间教室房门被踢开了,几双手电筒冲着睡在里面的学生直照。
领头的红卫兵大声吼道:“是否上海来的?”
“是。”有人回答。
“是不是汽车技术学校的?”
“不是。”
“这里有没有蒋如毛?”
没有人回答。
“走,上楼去。”领头的红卫兵一挥手,一群人前呼后拥的出去了。
他们就这样,到一间又一间教室寻找上海人,寻找蒋如毛,情绪非常激动,像是准备决斗一样。
在三楼一间教室,他们终于找到了蒋如毛,几双雪亮的手电筒一齐照射着,场面颇为恐怖。
蒋如毛小小的个子,尖尖的头,细细的嘴巴和鼻子。他浑身哆嗦,缩成一团,躲在墙角。他的几个同学在惊慌中护卫着他。一个高个子在帮他说话,说“蒋如毛出生红五类,不是狗嵬子”一类。
“他的名字反动透顶!罪该万死!”领头的红卫兵吼道。
话音未落,几双胳膊就把他拽出来了,接着就是一阵僻里啪啦的耳光。
“要文斗,不要武斗”,那领头的红卫兵显得很有权威,手下住手了,“把他揪出来批斗!”
于是,蒋如毛将众人推拥着站上了高台,低下了头。
“家庭是什么成份?”领头的红卫兵喝问。
“工人,三代都是工人。”蒋如毛答道。
“为什么叫蒋如毛?”
蒋如毛嗫嚅着说:“我生出来时,很像只小猫,父母就给我取名蒋如猫。后来上学读书,人家说不好听,就改成蒋如毛了。”
“这个名字非常反动,你知道吗?”
蒋如毛点了点头。
“现在进行批判!”领头的红卫兵一挥手,七八个人跳上高台,指手划脚地“声讨”起来。
& &&有人说“蒋如毛指蒋家王朝的人多如牛毛”。
有人说“蒋如毛这个名字污蔑了伟大领袖毛主席。”
这时,一个红卫兵冲上高台,发出“通令”:“以后不许姓蒋,姓蒋的统统改成姓毛。”同时要蒋如毛首先响应。
蒋如毛说:“我改,我改,改成毛向东。”
可悲的是,这种种疯狂的“愚忠”行为,并不是仅此而已,在当时的老百姓心中,只要是毛主席到过的地方,他们能够到一到,那也是一生中莫大的幸福。因为那可是“毛主席战斗过的地方”!
  1966年8月1日,伟大领袖毛主席来到了武汉。“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以其70多岁的高龄畅游万里长江,居然“胜似闲庭信步”。这使无产阶级、革命群众们无比振奋、无比激动,而资产阶级、反动分子们自然是无比害怕、无比沮丧。
  一年后的日。一个晴朗、万里无云的日子。
数十万群众和部队战士涌到江边,为纪念毛泽东畅游长江一周年,准备举行渡江活动。
  长江时值汛期,水已涨到警戒线上下。毛泽东头年下水的地方江面宽阔、浪花翻滚,波涛汹涌澎湃。在人们眼里,眼前的长江水仿佛已不是水,那简直就是人们狂热追求的革命!
  勇敢地跳下去!前面一拨跳下去后还未游开来,后面一拨儿就已入水,人挤人,人压人,岸边看热闹的人有的也被挤入水中。一时间,江面上乱成一锅粥。更糟糕的是,下水后两派的人又开始了武斗,都认为对方不配跟着毛主席在大风大浪中奋勇前进!
  现在的青年恐怕对当年的这些事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不可置信,可那时的人们却真的是为了毛主席、为了革命可以置生死于度外!
  悲惨至极:当天下午,就在下游打捞上来200具尸体,有的身上还插着凶器。
  200个家庭一日之内失去了丈夫、儿子或父亲。
当晚,天气骤变,暴雨倾盆而下,苍天仿佛有灵,它也在为冤死的运动灵哭泣!
呜呼!“皇帝”不去,国无宁日。
 附录:        “好皇帝”与法治
               邵燕祥
  有人说,既然唐太宗能使国家富强,百姓安生,我们“巴望”有一个现代的“唐太宗”有什么不可呢?
  期期以为不可。
话是从肯定唐太宗李世民“举贤纳谏”说起的。人们常以犯颜直谏的良臣魏征同唐太宗的关系为例。魏征也确有点批龙鳞、不怕死的精神,一生陈谏数百事,史有明文。然而,唐太宗听了谏议,退朝发脾气,或酒后吐真言,不满于魏征,甚至想把魏征干掉,也是史有明文的。早在唐太宗即位的贞观元年,就有人打小报告,说魏征“阿党亲戚”;审查一阵,“查无实据”,搁了下来。贞观十七年,魏征刚死,因为出了另一起案件,唐太宗又怀疑起魏征生前搞小集团。后来又发现魏征把前后“谏诤言词往复”的记录抄给史官,有整“黑材料”之嫌,唐太宗更加不高兴,一怒撤销了把衡山公主下嫁魏征长子的婚约,又把亲笔给魏征作文书写的墓碑推倒。假如魏征不死于贞观十七年,到了贞观十八年会怎么样,就很难说了。
唐太宗同魏征的关系并不那么甜蜜,魏征的日子看来并不好过。“伴君如伴虎”,是封建皇权制下的通例。唐太宗大约也并不特别可亲可爱的,因为一个封建皇帝的“民主作风”毕竟是有限的。
  不过,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毕竟算个“好皇帝”。但是,今天我们是不是还要巴望一个现代的“唐太宗”呢?倘若真有百分之百的“唐太宗”再世,恐怕随之而来的就是百分之百的封建主义;什么终身职、世袭制、等级特权、人身依附、分封割据、山头行帮,以至“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的家长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裙带风,难免就要顺理成章地合法化了。因此,一句话:不要皇帝,哪怕是“好皇帝”,白给也不要。我们多年来遭受的种种灾难,决不是由于缺少“唐太宗”或别的“好皇帝”,而恰恰是由于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够健全,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受到破坏,招致封建法西斯主义的横行。因此,我们不是要在“好皇帝”和“坏皇帝”的之间作选择,我们是要在真正的社会主义与封建主义之间,在民主与专制、法治与人治之间作选择。
  而巴望出现一个现代的“唐太宗”即“好皇帝”的心理,使我们想到封建社会中暂时还没有做稳奴隶的人们对暂时做稳了奴隶的人们的歆羡;它产生在十年浩劫之后,人心思治之地,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却会使我们忘记或放松对封建主义残余的警惕和斗争。那结果将是非常非常危险的。
  这是危言耸听吗?居安思危,正是为了真正的向前看。
                (摘自日《北京晚报》)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当前的位置: &&
&& 资料列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编号:4996491】
资料分类:全国通用 &&&&
类型:学案/导学案&&&&
年份:2015 &&&&
上传:幸福的下一站&
更新: 17:29:00
般阳中学高一历史组预习学案:
班级:第12课 鸦片战争编写:高一历史组
时间:2015年 11 月
审核:邓中华Ⅰ、课前预习知识储备出超,即贸易顺差,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的对外贸易中,商品出口总额高于商品进口总额。入超,即“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的对外贸易中,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总值.二、鸦片战争:(中国―英国)[来源:学§科§网Z§X§X§K]1、战争背景:[来源:学§科§网]A、战前的中国与英国:①中国:封建专制统治(______背景),自然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______背景),对外
(______背景),文化专制(______背景) 。②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并完善(______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完成了________(______背景),为争夺世界市场而疯狂________(______背景),资产阶级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思文背景)。B、中英贸易:中国处于
在位。C、英国对华鸦片输出:英国的目的是
。D、中国的禁烟运动:领导人
,虎门销烟时间
(导火索)。2、战争经过:时间
。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
――――《
。4、内容:(1)开放广州、________、________、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来自e网通客户端]
大小:<font color="#1 K
扣点数:0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
下载次数:1 次
【编号:4996490】
资料分类:全国通用 &&&&
类型:学案/导学案&&&&
年份:2015 &&&&
上传:幸福的下一站&
更新: 17:29:00
般阳中学高一历史组预习学案:
班级:第13课 太平天国编写:高一历史组
时间:2015年 11 月
审核:邓中华Ⅰ、课前预习[课程标准]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2.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一、金田起义1.背景(1)鸦片战争的影响①____________大量涌入,冲击了中国传统经济结构,部分手工业者破产。[来源:]②________的输入,造成白银大量外流。③________和________加重了人民负担。(2)清政府________腐败,各级官吏大肆搜刮人民。(3)天灾不断,广西各种矛盾尤为突出。2.准备:洪秀全创立“____________”。3.爆发: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________村起义,建号________________。二、天国兴衰[来源:]1.建立政权:1853年3月,攻占南京,改称“________”。2.进入全盛(1)为拱卫天京,主动进行________和西征。(2)1856年,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3)颁布纲领性文件《________________》。①内容:土地和产品平均分配。②评价:反映了农民愿望,但带有很强的空想性。3.由盛转衰(1)天京事变:1856年,领导集团发生内讧。(2)重新振作:①起用年轻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来源:学_科_网]②洪仁\提出《资政新篇》,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______________的社会改革方案。4.走向失败(1)1863年,在英、法支援下,____________分三路围困天京。(2)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太平...[来自e网通客户端]
大小:<font color="#8 K
扣点数:0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
下载次数:1 次
【编号:4996489】
资料分类:全国通用 &&&&
类型:学案/导学案&&&&
年份:2015 &&&&
上传:幸福的下一站&
更新: 17:29:00
般阳中学高一历史组预习学案:
班级: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编写:高一历史组
时间:2015年 11 月
审核:邓中华[课程标准]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一、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原因
(1)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____________野心膨胀。(2)导火线:朝鲜__________起义爆发,日本借机大举派兵入朝。2.过程(1)爆发:1894年7月,在丰岛海面偷袭________运兵船。[来源:ZXXK](2)决战:1894年9月,中日在________决战。3.结果: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1)内容
①割辽东半岛、____________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_______白银。③开放________等地为新通商口岸。④允许___________。(2)干涉还辽:在列强的干涉下,中国追加___________白银,日本交还中国的辽东半岛。4.影响(1)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______。(2)外国________挤压,阻碍中国______________发展。(3)巨额____________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4)拉开了列强____________的序幕。(5)为挽救统治危机,清王朝开始了____________。(6)各阶层展开了____________的斗争。[来源:]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与八国联军侵华1.义和团运动[来源:学|科|网](1)原因:①根本原因:____________。②直接原因:_...[来自e网通客户端]
大小:<font color="#0 K
扣点数:0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
下载次数:1 次
【编号:4996488】
资料分类:全国通用 &&&&
类型:学案/导学案&&&&
年份:2015 &&&&
上传:幸福的下一站&
更新: 17:29:00
般阳中学高一历史组预习案:
班级:第15课 辛亥革命编写:高一历史组
时间:2015年11
审核:邓中华[来源:]知识储备:辛亥革命:狭义:是指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广义:指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度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总和。一、辛亥革命的条件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清政府的自救运动______________以失败而告终。[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2、组织准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___________.1905年在东京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_____________革命政党___________。它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____。3.思想准备:三民主义的提出。三民主义即___________(民族革命)、___________(民主革命)、___________(社会革命)。它是从同盟会的宗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而来。[来源:ZXXK]4、舆论准备:资产阶级革命派与_____压缩包中的资料:[中学联盟]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岳麓版(新)高中历史必修一预习案 15 辛亥革命(2).doc[中学联盟]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岳麓版(新)高中历史必修一预习案 15 辛亥革命(1).doc[来自e网通客户端]
大小:<font color="#08 K
扣点数:0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
下载次数:1 次
【编号:4996487】
资料分类:全国通用 &&&&
类型:学案/导学案&&&&
年份:2015 &&&&
上传:幸福的下一站&
更新: 17:29:00
般阳中学高一历史组导学案:
班级: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编写:高一历史组
时间:2015年12月
审核:邓中华学习目标:1、掌握五四运动的背景、导火线、经过、影响。2、熟记“五四精神”。学习重点难点:“五四精神”,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教学模式:“三五五”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多媒体、历史图册。Ⅰ、课前预习:一、风雨如晦(五四运动的背景):[来源:学,科,网]1、民族矛盾加剧:一战爆发后,欧美列强无暇顾及中国,日本趁机扩大在华利益,出兵对德国宣战,占领山东全省。日本妄图独占中国,1915年1月,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
,袁世凯为换取日本对其称帝支持,基本同意。2、阶级矛盾激化:袁世凯在窃取革命果实后建立北洋军阀政府,实行专制统治。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3、阶级基础: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一战又使列强在华势力削弱,中国民族工业在年期间,出现一个发展的“短暂的春天”。民族工业的发展,使中国
力量迅速壮大,为其登上历史舞台准备了条件。4、思想基础:从1915年起,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以
为口号,提倡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君主专制,以科学反对迷信,掀起
。5、俄国十月革命后,
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无产阶级运动结合,成为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道路。6、导火线: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在
召开和会,讨论处理战败国问题,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参会。会上五大国
...[来自e网通客户端]
大小:<font color="#2 K
扣点数:0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
下载次数:1 次
【编号:4994480】
资料分类:全国通用 &&&&
类型:课件&&&&
年份:2016 &&&&
上传:zhang3371012&
更新: 10:46:00
“上帝人人当拜,上帝对天下的人都是一样的,因而人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他指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拜上帝教”教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小官吏:众人看好了,这是天国颁发的《天朝田亩制度》。根据这项制度,尔等以后都有田耕,有饭吃,有衣穿,有钱用,尔等再也不愁饥寒,不愁欺压,尽可以享福了。
甲、乙、丙(异口同声)真的?看看去。
甲:我家有5口人,3男2女,按《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不论男女,都可以分得一份田地,那我家可以分得5人的田地了。
丙:另外这上面还规定,好田和差田要搭配分。你家只能分得一半好田,一半差田。
甲:管他呢,这比以前没有田耕好多了。5个人的田地够我耕种了,以后不但吃穿不愁,还可以把剩余的拿到街上去卖,添置一些家当。
乙:你这种想法是不允许的。你没看清告示上的规定:每户除留足口粮外,其余多的东西都要上交天国的圣库,统一管理。
甲:呦,还有这样的规定?这可不好,我辛辛苦苦多收一点粮食,自己不能处理,却要上交,这不是好了他人吗?罢了,罢了,我还不如省省力气,生产的粮食够吃就可以了。
丙:是啊,自己花力气种出的粮食,却要给别人,谁有心思多种粮食呀。另外,现在长期打仗,天国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分田呢?嗨![来自e网通客户端]
大小:<font color="#17 K
扣点数:0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
下载次数:3 次
【编号:4993946】
资料分类:全国通用 &&&&
类型:课件&&&&
年份:2016 &&&&
上传:小豆豆1&
更新: 9:13:00
岳麓版(新)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四单元第15课 辛亥革命(共23张PPT)
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课标要求:简述 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 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西方列强的四次侵华战争使19末20世纪初的中国-----中华民族面临最大的危机就是---亡国灭种 乱象中国---谣言时代辛亥革命前的中国1.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训练新兵、奖励实业、废科举,兴新学、派留学生、改革官制等。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剥削人民。
2.预备立宪:
1911年组成第一届责任内阁,13名内阁大臣中满族贵族9人其中皇族7人,被讽为“皇族内阁”第一种:清政府的自救之路清政府腐朽无能,丧失人心,孤家寡人第二种:维新派的改良之路梁启超:中国必须由封建专制经过君主立宪,才能实现民主共和。维新变法的失败已经证明改良的道路走不通直面危局,20C初,中国三大政治力量纷纷登上变革社会的政治舞台,紧紧抓住最后自主发展民主政治的机会。第三种:革命派的革命之路同桌互助式学习:阅读课本第一目,完成问题。做好标记、识记,回答问题时尽量脱离课本。时间3分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此他们做了哪些准备?引导提示:
组织基础:两个组织---时间、地点、人物、刊物、宗旨、性质
思想基础:三民主义---内容、核心、局限;思想论战
军事基础:起义---时间、地点、人物、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3)组织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5)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来自e网通客户端]
大小:<font color="#09 K
扣点数:0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
下载次数:5 次
【编号:4976846】
资料分类:全国通用 &&&&
类型:学案/导学案&&&&
年份:2015 &&&&
上传:历史张利民&
更新: 21:01:00
1.关于鸦片战争的评价问题
一方面鸦片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清朝长期以来的封闭状态,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走向近代化,鸦片战争是中国走上世界近代史舞台的契机。政治上,这场战争打碎了当时清王朝天朝上国的美梦,让人们认识到了西方人当时发展的程度,让当时的一些人明白了闭关锁国的危害,加速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这就促使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等有识人士的改革运动。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封建经济开始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及封建体制的衰落。思想上,先进的知识分子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西学东渐的局面开始形成。同时也传播了西方的一些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来到中国,让中国开始与世界融合,它对于中国近代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其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是中国历史屈辱的开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观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至于“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只是客观后果,而且中国是付出惨重代价的。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辱权丧国,使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总而言之,鸦片战争带给中国最大的后果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给中国带来的近代文明,是以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牺牲为代价的。
大小:<font color="#94 K
扣点数:0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
下载次数:3 次
【编号:4965135】
资料分类:全国通用 &&&&
类型:学案/导学案&&&&
年份:2016 &&&&
上传:可爱地瓜&
更新: 20:57:00
第12课 《鸦片战争》导学案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 知识点:列举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 重点:了解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和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3. 难点: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及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预习指导
一、鸦片战争
1. 背景
(1)鸦片战争前,清王朝实行
,但对外贸易一直处于
地位。
(2)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
压缩包中的资料:
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民族中学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学案及教案6份打包\第12课 鸦片战争[岳麓版][学案1].doc
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民族中学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学案及教案6份打包\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岳麓版][学案1].doc
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民族中学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学案及教案6份打包\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案1].doc
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民族中学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学案及教案6份打包\第17课 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教案1].doc
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民族中学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学案及教??份打包\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岳麓版][学案1].doc
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民族中学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学案及教案6份打包\第15课 辛亥革命[岳麓版][学案1].doc
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民族中学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学案及教案6份打包
[来自e网通客户端]
大小:<font color="#5 K
扣点数:0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
下载次数:4 次
【编号:4914473】
资料分类:全国通用 &&&&
类型:教案&&&&
年份:2016 &&&&
更新: 13:45:00
五四爱国运动
学校:莆田八中  授课人:林凡 
组别:历史教研组 
开课班级:高一(2)班
一、课程标准:
了解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结果及五四精神。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播放歌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引起共鸣;通过影片片段《五四运动》,创设历史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通过小组讨论五四精神在今天,让学生在课堂充分发挥,结合现实,让学生明白历史离我们很近,培养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加入中国共青团而自豪,培养学生对作为一个中国人而骄傲;认识到劳动人民群众,尤其是工人阶级在为祖国的伟大复兴中的主力军的作用,团结就是力量;真正体会到爱国人士不屈的斗争和探索精神是中国不至于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的整个史实。
难点:理解五四精神。
四、教学用具: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是年轻人,那么年轻呢,没有什么不可以,因为你们拥有青春和活力,并且你们还有自己的节日。什么节日呢?
生:五四青年节。
师:对了,五四青年节。你们还有自己的团歌,什么团歌呢?
生:《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师:很好,那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会唱的同学可以一起跟着唱。
师:这激昂的音乐,仿佛把我们带到96年前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那就是五四爱国运动。那么这节课同学们课前已经进行了预习,也基本完成了导学案的学习,下面我们就带着导学案中给同学们列出的问题来观看影片,请同学们一边看影片,一边思考问题,影片看完之后,我们来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播放影片《五四爱国运动》片段)
问题:
1、五四运动为什么会爆发?为什么李大钊说巴黎和谈如果失败,中国积压了近百年的民...[来自e网通客户端]
大小:<font color="# K
扣点数:0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
下载次数:10 次
Copyright &#169;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ICP证080135号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
北京总公司 | 客服部:010-/7 传真:010- | 编辑部:010- | 商务合作:010-
中关村分部 | 电话:010- 传真:010-
江苏分公司 | 电话:9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汤海涛律师 北京北环律师事务所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猜谜语巧夺天工打一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