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演员表演水流星姚登波现在情况

专家文章--
《电视批判》版权声明
  《电视批判》系我网站独家创办的探索电视文化的栏目。最近某些网站未经许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网站独家资源,擅自转载、抄袭《电视批判》的专栏文章,严重侵害了我网站的版权权益,特此提出严重警告,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转载《电视批判》的相关作品,必须经央视国际网络的书面特别授权。
  联系电话:(010)。
&gt专家文章
挖掘精品重在创新
作者:张凤铸
&&& 一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已经办了二十届了。前后20台晚会,林林总总,异彩纷呈,千姿百态,蔚为壮观。可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明知难搞年年搞,“更岁星辰子夜新”,欢乐共此时,“一年月日今宵尽”。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在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中,它和吃年夜饭一样不可或缺,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大景观和春节文化现象。&&& 万民同观的春节联欢晚会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是饶有中国特色的一株璀璨夺目的奇葩。其规模之大,观众之多,观赏之集中,影响之深远,堪称世界晚会之最。它已经为中外各界人士所瞩目,是一项富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文化审美课题。二十届春节晚会的成与败、苦与乐、喜与忧、褒与贬、赞与骂、破与立都值得我们去梳理和思考。回顾是为了前进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历时二十年,前后办过二十届,长盛不衰、欲罢不能,深得民心,雅俗共享,老少同乐,还要延续下去。许多观众反映,“没有春节晚会,怎么过年”、“没有春节晚会,等于没有过年”、“春节晚会是中华民族除夕大餐,不可少,不能取消,要长期办下去!”可见,多年的观赏习惯和期待心理已在广大老百姓心中扎下了根,形成了“春节晚会情结”。&&& 春节晚会是时代的产物,想当年,“笑的晚会”被打成大毒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春风化雨,滋润万物,中国人民为之精神振奋,意气风发,思想活跃。党中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引导和开放搞活的大环境,以及如火如荼的“文化热”风靡全国,为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而有识之士抓住这个机遇,大胆艺术实践,终于揭开了春节联欢晚会的序幕。纵览中央电视台的二十届春节联欢晚会,大体上是:开局顺利,一片赞扬声;中期基本平稳,肯定声浪甚高;后期褒大于贬,肯定否定之声混合。&&& 20年的运转过程中有过初创的经验,有过1985年的教训和1984年、1987年春节晚会的巅峰状态,而进入90年代末期以来,春节联欢晚会有诸多创造,各届有各届的特色,特别是场馆、舞台、美术,匠心独运,年年不同,为演员们提供了越来越宽敞、自由的舞台活动空间。但有时华丽排场却难于掩藏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 1983年第一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由资深的我国第一代导演黄一鹤、邓在军任总导演,这是有积累、有准备、有智慧的两位电视艺术家的开山之作。晚会的主题和基调确定为“团圆、欢乐、希望”,从此,每届的联欢晚会基本上是沿着这基调唱下去的,只不过各届分别作出小的调整,大同小异,总是以喜庆、团结、欢乐、祥和、奋发向上为基调,让广大观众高高兴兴过大年,团团圆圆过大年,在欢声笑语和审美满足中过大年,达到“团结、鼓劲、希望、振奋”的社会效益。1983年2月12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首届“春节联欢晚会”,采用“茶座式”的互动场景,既突破了以往纯舞台式的演出模式,又突破了以往歌舞、戏曲、专题文艺等单纯性的场景设计模式,大胆采用了以串灯装饰主演区中图型的表现形式,使整个晚会场景达到了光、形、色奇妙变幻的艺术效果。串灯形式一扫过去电视场景平铺直叙的灯光处理之弊,打破了以往灯光不能直接显示摄像技术的“禁区”,闯出了新路子。著名艺术家侯宝林、袁世海、王昆、凌子风应邀担任首届春节联欢晚会的艺术顾问。相声演员马季、姜昆,喜剧演员王景愚,电影演员刘晓庆担任节目主持人。他们朴素大方的着装、朴实无华的主持风格给人们留下良好而深刻的印象。这次晚会邀请各方面的艺术家参加表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李连杰、李维康、严顺开、赵青、斯琴高娃和台湾籍演员林丽芳等均表演了精彩的节目。整台晚会熔仪式性、节庆性、民俗性、娱乐性、新闻性、抒情性、知识性、趣味性、交流性于一炉。以年味浓郁、民俗十足、欢歌笑语、融洽祥和为审美特征。从此,奠定了春节联欢晚会的基本框架。王景愚的哑剧“吃鸡”开春节晚会哑剧小品之先河,惟妙惟肖,亿万观众为之捧腹。从此,在历年的春节晚会上陆续涌现了《吃面条》、《产房门前》、《拍电影》、《送礼》、《相亲》、《主角与配角》、《难兄难弟》、《超生游击队》、《警察与小偷》、《打扑克》、《我想有个家》、《张三其人》、《去拜年》、《英雄母亲的一天》、《如此包装》、《打工奇遇》、《卖拐》等小品,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艺术新品种。&&& 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总导演摸准了当年海峡两岸要求祖国统一的心愿和寻根问祖的动向,在“爱国、团结、欢乐、活泼”八字上谱写动人心弦的艺术华章。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保留了首届春节联欢晚会茶座式、点播式、直播式和有奖猜谜等做法。扩大了荧屏内外、台上台下的情感交流呼应,增加了点播电话(由上届的4台电话增加到40台电话),有胆有识地邀请了台、港著名演员,形成明星荟萃、名流云集、新人辈出、英雄模范济济一堂,大陆、三地爱国一家,同台演出的动人场面。“不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祖国好。特别是不见经传、鲜为人知的张明敏一曲《我的中国心》成为晚会主旋律的最强音―――“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词真意切,激情如注,酣畅淋漓地表达了海外赤子的拳拳报国之心。一夜之间,名声大噪,张明敏几乎家喻户晓!《我的中国心》传唱全国,直到今天,百听不厌,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和亲和力。它显示了总导演黄一鹤的胆识和艺术鉴赏力。&&& 锋芒毕露、赞声盈耳的黄一鹤,继续执导1985年的春节晚会,他锐气未减、受奥运会开幕式的影响,想把晚会做大做新,头脑一热,他把“茶座式”变成“广场式”,晚会改在北京工人体育馆进行,变1984年春节晚会的一面观众舞台(600平方米的演播室)为四面观众的偌大的体育馆。场地大、难掌握、散而乱、调度乏术。加之,节目长、粗、洋、弱,商业味太浓,台港味太强,赞助券扰民,广告多得烦人,批评声不断,晚会遂告失败,剧组深感遗憾,教训弥深,大家引以为戒。&&& 1986年春节晚会仍由黄一鹤披挂上阵,他痛定思痛,变压力为动力,更弦易张,东山再起,再创辉煌。他恢复“茶座式”,突出本土化,克服长、粗、商、洋之弊,在“团圆、欢快、希望”上做文章,拼全力出新、出奇、出情、出精品,果然不负众望,打了翻身仗,亿万观众为之喝彩。&&& 紧接着,由邓在军担任总导演的1987年春节晚会又成功告捷,实现了邓在军“把欢乐献给人们”的导演意图。邓在军连续执导了1987、1988年的春节晚会,仅就歌曲而言,就推出了《血染的风采》、《故乡的云》、《三百六十五里路》、《思念》、《相聚在龙年》、《分手时再敬一个军礼》等一批动人心弦的曲目。1988年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鞠敬伟演唱的《英雄赞歌》与大屏幕上的《英雄儿女》影片镜头相辉映;\珊珊资助安徽小保姆治疗重病的感人事迹,配之韦唯的一曲《爱的奉献》,呼唤“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泛起阵阵情感共鸣的波澜。&&& 1990年的小品《主角与配角》、《相亲》,融评剧、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于一体的戏曲小品《拷红》;1991年由马派、高派、言派、余派四大名家联唱的唱段《劝千岁》;由书法和戏曲绝活嫁接而成的《洞房花烛夜》;1992年的大型戏剧小品《拜年》、《秧歌情》;1993年的舞蹈《两棵树》、《闻鸡起舞》、时装表演和独舞嫁接而成的《山妞与模特》、小品《张三其人》、《超生游击队》;1994年的舞蹈《狗娃闹春》、小品《打扑克》、器乐《游子吟》;1995年的舞蹈《醉鼓》、小品《如此包装》;1996年的小品《过河》、合唱《迎春钟声》;1997年的音乐剧《天长地久》和歌唱香港回归的多首歌曲;1998年的歌曲《相约1998》;1999年的歌曲《常回家看看》,小品《昨天、今天、明天》;2000年的小品《钟点工》;2001年的小品《卖拐》;2002年的杂技《力量》、音乐评书《出门在外》、魔术《百鸟朝凤》、戏曲联欢竞唱“马字令”、“小票友”等等,都获得了成功。由于篇幅限制,挂一漏万,难以尽述。&&& 20届晚会各有各的创意、各有各的拿手好戏,各有得意之作,也各有遗憾之处。历届春节联欢晚会的导演,还有台前的众多演员和台后的工作者为晚会呕心沥血、尽心尽职,“倾注了多少艺术匠心”,才有春节晚会的辉煌和影响。我们要多扶持、多培土、多浇水、多修剪,使春节晚会这株奇葩更加光彩夺目。&&& 我赞成耿文婷最近发表在文艺报上的《请你给她多一点爱―――亟需理性关怀的春节联欢晚会》的论点―――1.春节晚会已“超出自身之上的文化价值”,对春节晚会的关切就蕴含着一份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感;2.夸评(捧杀)和骂评(棒杀)都帮不了春节晚会的忙;3.力戒浮躁,坐下来静下心仔细深入地进行探讨,只有从评论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才能切中肯綮,以理服人。当前是重在建设、重在创新,以质量求发展,求再造辉煌,把春节联欢晚会办得更有品位、更有质量、更有看头、更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推出精品是晚会出路所在2002年的春节晚会起码有三点是值得赞扬的:一是杜绝对口型假唱,全都现场原声真唱,取信、取悦于观众,锻炼了演员,端正了台风;二是舞美的改革,既有舞美理念的突破,又有现场光色、音响的高质量、高水平;三是北京、深圳、西安、上海、沈阳异地现场对接直播的成功,其高难度、高科技是我国前所未有的,达到了国际水准。今年春节晚会的核心问题是节目缺少精品。戏曲节目少而精,有起色,“马字令”的戏曲竞唱和四岁小票友的表演不同凡响;章功力、姚登波的杂技《力量》是力与美、刚与柔的展示,其功力和魅力让人折服、赞叹;魔术《百鸟朝凤》让人耳目一新。遗憾的是今年没有一首翌日便能流传开来的歌曲;没有一个有新意、有深度的相声和小品;也没有优秀的舞蹈节目。晚会是“为关照和欣赏它的听众而存在”(黑格尔语)的,只有场面的喜庆、华丽的气氛营造,而缺乏三五个有兴奋点、动情点、闪光点,能抓住观众的精品节目,人们得不到审美的满足和共鸣,就难免意见纷纷。&&& 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是我国三代电视艺术家和电视人、电视观众共同创造的优秀品牌。品牌是大量人力、智力、物力优化组合、高度凝聚、坚持特色和创新的结果。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品牌是文化品位的象征和定位。从市场学的角度看,品牌就是招牌,就是信誉,就是质优畅销。从观众学的角度看,品牌就是特色就是形象,就是不同凡响,光彩夺目。一个好的品牌,来之不易,保持更不易。品牌本身就是无形的巨大财富,商品品牌如此,电视作品品牌也一样。但品牌,靠实实在在的精品节目来支撑,谁拥有精品谁就拥有更多的观众。春节晚会的品牌热效应,在国内我有所感受,在国外我感受更为强烈。春节晚会的录像带、光盘被广大海外华人视为珍宝,争相传送,奔走相告,先睹为快。精品节目是晚会的灵魂和支柱,是晚会安身立命的根本,精品就是最亮丽,最富吸引力、生命力的拳头节目,是媒体竞争中取胜的法宝,是赢得观众和提高收视率的关键。数量和质量,质量是生命线。品牌、精品是质量的标志和形象,是立台兴台之本,也是维系春节晚会艺术青春永驻的生命力所在。&&& 20年过去了,时间的风浪把什么都冲刷得干干净净或模模糊糊,惟有精品节目却长留人间,青春永驻!哪一个观众不是都能如诉家珍般地说出一连串精品节目的名字和演员来?这就是精品节目的永恒魅力。可见推出精品是我国春节联欢晚会出路所在。要减负、降降温、多扶持春节晚会要长期办下去,而且要把这一品牌保住和发扬光大,这是大多数人的愿望。现在的矛盾是:一、广大电视观众欣赏水平提高很快同电视晚会节目质量提高较慢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二、观众的高期望值与节目创作质量跟不上的矛盾。春节联欢晚会,顾名思义,具有节庆属性和联欢属性,这是它的定位。现在定位超载,功能超量,要求过高是不合适的。本来就众口难调,加之负载太重,婆婆太多,不减负,不松绑,是难以为继的。&&& 春节晚会不同于别的节日晚会,三八、五一、七一、八一、国庆等节日是自上而下国家规定的,是有特定政治内容的节日。而春节则是传统的中华民族大节,是自下而上民俗性的最大的节日。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礼仪、风俗、伦理、社交、饮食、春联、年画、吉利话、祭祀、舞狮、耍龙、灯展、摆设、烟火、爆竹、逛花市、压岁钱、游艺、逛庙会……已深入人心、代代相传。春节联欢晚会不同于外国的元旦音乐会。如果说金色大厅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施特劳斯等的名曲欣赏,是精湛的高雅的艺术展演,它重在上流社会,重在审美和鉴赏,那么,春节联欢晚会则是辞旧迎新的联欢、庆典文化的点染、万民同欢的载体。它重在民间化、大众化,重在庆典和团圆欢乐。要减负,不能要求它承载太多的政治宣传任务和太高、太雅的纯艺术审美功能,不能用纯粹的政治节目晚会或艺术专场演出去衡量和要求,而只能按照春节联欢晚会的本体定位去要求和衡量,否则,不是倒了胃口,就是曲高和寡。&&& 春节联欢晚会前后20年,它突破文艺直奔主题式框框和纯文艺的“阳春白雪”范畴,它立足大众,老少同乐、妇孺共享、雅俗兼容,汇精纳华又通俗易懂,融节庆性、民俗性、礼仪性、文艺性、游艺性、娱乐性、欣赏性、知识性、趣味性、纪实性、新闻性、竞技性、杂技性、魔术性、网络性、交流性于一体。除了歌舞类,小品相声类,戏曲、杂技类三足鼎立外,还有诸如“乒乓球元老赛”、“抻面表演”、“轻功表演”、“耍手帕”、“谜语擂台”、“儿童集体速算”、“心算表演”、“活字典”、“电影配音乱套”、“变脸”、“1986年杨晟、于民刚的英雄式婚礼”、“马俊仁、曲云霞、王军霞的为国争光露脸”,以及武汉地区特大洪水解放军抢救抱树小孩的惊险场面等等,虽非文艺,却是新闻人物、热点事件,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可见联欢晚会的丰富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小剧组、大社会、齐努力我在《论春节晚会的沿革变化》、《十五届电视春节晚会》等论文中阐述过我对春节联欢晚会的看法―――“多届春节晚会或是满意不满足,或是褒贬参半,或是偶尔失败,或是大为成功,每届晚会多少留点遗憾,但总的面貌是基本成功的。它成了当代中华民族新的仪式化的春节民俗活动之一。”回顾是为了前进。总结经验教训,将使我们聪明起来。扬长避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把春节联欢晚会办成富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和艺术感染力的晚会,任重而道远,要去掉浮躁,冷静下来,处理好继承、创新、整合、扬弃、调整、革新等关系。应提倡小剧组、大社会、齐努力。&&& 我建议:1.春节联欢晚会小剧组既要有主心骨,又要依靠大社会,引入竞争机制,引进人才,变半封闭为大开放,即“小班子,大社会”,放眼全国,依靠群众,组织创作队伍,成立晚会的创作常设机构,每年八月前后成立剧组尚可,但创作组却为时已晚。现在的问题主要是体制问题和创作跟不上的问题。中国不乏好演员、好歌手,就缺好曲子、好脚本。施光南、梁左的早逝是一大损失,我们需要培养更多施光南、梁左式的创作人才,下大力气把创作搞上去,把质量抓上去。当务之急,是迫切需要确实写得好的曲子、小品、相声、段子。要抓早、抓狠、抓好。保证每届晚会起码有一首好歌、一个好小品、一个好相声、一个好舞蹈。2.引入竞争机制,多种渠道选拔节目,杜绝不正之风,确保公平、公正、择优,不讲情面,不降低标准。变小圈子为大社会,让3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56个民族和数以千计的全国电视台行动起来,变几叶扁舟为千帆竞发,形成选拔―――推荐―――择优―――奖励的激励机制。3.要突破思维定势,改进旧格局、革新老模式,办出新鲜劲,突破水平线。要体制创新、理论创新、策划创新和节目创新,要专家、领导、导演、演员、群众密切结合,积极扶持,献计献策,群策群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最广大的各族人民群众就是办好春节联欢晚会的源头活水,就是最有生气、最富创造力的生力军,“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只要引进滚滚而来的源头活水和有胆有识、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中国的春节电视联欢晚会就会前程似锦,美不胜收。
中央电视台《电视研究》责编:张文娟
[专家文章]揭秘:猴年春晚语言类节目数量确定啦!都有谁? - 今日头条()
揭秘:猴年春晚语言类节目数量确定啦!都有谁?
30日,央视猴年春节联欢晚会在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进行了全要素彩排,在此次彩排中,39个节目接受了现场观众的检验。另外,利用节目排练的间隙,央视记者首次走进春晚的主会场:一号厅实地探营,看看今年的舞台设计有哪些新亮点。站在一号大厅就像置身红灯笼中一号演播大厅布置得怎么样?记者站在一号演播大厅,就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大的红灯笼当中,不管是座椅还是墙上的装饰都是中国红。收看春晚的观众都知道春晚舞台中有一个升降舞台,90%节目都与这一特种设备有关。今年的升降舞台由135块地屏组成,钢结构包裹LED灯,每个地屏的承重超过200公斤,可以同时站上三个成年人,安全系数非常高。预计在今年的除夕夜,这些地屏和灯光舞美道具组成的视觉盛宴将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春晚节目中猴的元素非常多明年是猴年,央视记者在春晚现场看到,猴的形象十分醒目。在节目当中又有哪些猴元素呢?据央视猴年春晚舞蹈总监李凯介绍:“猴年我们肯定把猴的信息量做足,例如开场,我们就用金猴闹春来开场,再比如少儿节目,我们有街舞的猴,有一些小乖猴,还有一些小调皮的猴,戏曲节目的猴子也非常多。然后在儿童节目还有一个大圣,大圣归来的意思,所以猴的元素在我们这用得很多很多。”八个语言类节目基本定型彩排现场,39个节目中包括八个语言类节目。春晚语言类节目导演赵越告诉记者,现在语言类节目基本上已经确定。题材涉及网购、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快递引发的误会等等,取材来自百姓生活,人物原型就是身边的普通人。记者在候场区看到,演员们都在忙着对台词,为上场做准备。在这里不仅有蔡明、潘长江、孙涛这些观众熟悉的老朋友,还有苗阜、王声,乔杉、修睿这些新生代演员。值得一提的是,在流行歌坛、热播影视剧中粉丝众多的人气偶像马天宇,也出现在语言类演员的阵容中。这个由郭冬临、刘亚津、马天宇、关晓彤组成的新团队会带来哪些笑点呢?答案将在春晚当夜揭晓。演员组合提升人气,故事题材源自生活,今年春晚主创团队在打造多种“笑果”着实下了一番功夫。无论您是演员的铁杆粉丝、相声发烧友,还是关心年度大事的热心观众,都能在春晚的舞台上看到自己喜欢的作品。新闻多看点春晚探营:7秒钟完成所有动作随着演出时间的临近,演员们也在加紧练习,力求使节目完美呈现。29日晚上10点,在央视一号演播大厅里,来自登封少林足球学校的27名学员和教练正在等待排练。这些平均年龄只有15岁的小演员们承担的是春晚开场节目中的一个重要亮相,也是整个晚会中最有难度的节目之一。由于春晚节目众多,单独实景排练的机会有限,因此,演员们抓紧一切时间提高节目质量,力求完美呈现。在前两次彩排中,空中造型已达到要求。29日的排练内容是加快上下场准备速度,从演员上场、站位、挂扣完成,以及解扣、退场,都要在7秒内完成。在半个小时的时间内,小演员们演练了10多次,速度从开始的10秒以上提高到了7秒内,而一次次分秒必争的练习就是为了在除夕夜为观众呈现最完美的演出。小演员们精准的演出离不开幕后科技团队的配合。据春晚威亚技术人员马金明介绍,现场有一套数控化的威亚设备,根据开场造型对每个位置都要有精准的确定,不会错一毫米,速度可以达到一秒4米。如何保证安全呢?实际上这套设备有三道应急措施,比如即便是全场停电演员还在高空中也可以通过刹车把演员降下来,安全落地。杂技现身春晚 挑战身体极限杂技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每年的春晚上,都会有一道令人叹为观止的杂技大餐。2002年的春晚上由沈阳杂技团的演员章功力和他的搭档姚登波表演的杂技节目《力量》,雄浑有力、充满激情,演员平行、倾斜,表演自如;用超越人体肢能极限的语言做出最优美的动作,给予了人类生命崇高的赞美。2008年由北京市宣武区杂技团表演的《激情爬杆》,男演员们仅用两只手臂就在不到两秒钟的时间里爬到杆顶,然后在空中两次转体360度再飞速落下,险中取胜,着实让人捏了一把汗。2012年的春晚节目《空山竹语》,演员李振宇则在一片翠绿的环境下,在直径仅有五六厘米、六米高的两根柱子上缓缓开启了劈横叉、倒立等高难度动作,竹子左右晃动,配合背景,随风摇曳,极具观赏性。2014年的春晚节目《梦蝶》则由李童、张婉两位舞蹈演员表演,他们身体柔软、身形优美,出色的演绎了缠绵悱恻的爱情画卷,用身体制造出各种不可思议的造型,似乎两人真的化身为飘渺动人的蝴蝶。配合梦幻的3D背景以及震撼的音乐,博得了观众阵阵掌声。猴年春晚的杂技节目会是什么,让我们拭目以待。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官方新闻发布
(C) 2016 今日头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肩上芭蕾》在《力量》中绽放
本报独家专访佛山“才艺王”,了解他们的幕后故事
&他们来自三水荷花世界艺术团,平均年龄不到20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师傅,叫李立,是广西博白县杂技团的创始人之一。他们现在最拿手的节目有8个,其中获奖最多的是《力量》和《肩上芭蕾》。
&在佛山电视台举办的《星光无限全民才艺秀》中,他们的表演直接跳过海选,进入半决赛和总决赛,并以遥遥领先的分数,成为毫无争议的“才艺王”。文、图/本报记者张孟云(署名图片除外)
《肩上芭蕾》和《力量》
&她叫王倩,今年12岁,外形看起来却像是七八岁的小女孩,她最拿手的杂技是《肩上芭蕾》,在搭档陈龙的肩上,她像一只灵动的小天鹅,做着各种难度很高却又非常优美的运作。当她在陈龙的头上倒立或是单足立定、旋转时,又像一只轻盈的小蜻蜓,让人惊叹她的美,同时又为她很担心。&
&王倩、陈龙、刘刚、蒋俊华、梁玉生……他们来自三水荷花世界艺术团,年龄最大的刘刚,今年也才21岁。本报记者第一次注意到他们,是在今年佛山电视台举办的元宵晚会上。节目单上写着表演者是佛山外来工才艺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节目名称是杂技《力量》。只见两名杂技演员穿着白裤子,赤裸上身,在绚烂的舞台和灯光中,展示着他们的力量。
&那是怎样的力量!一只手臂,顶起两个人的身体,两人的身体交错在一起,完全地与地面平行。那又是怎样地危险!一个人站在另一个的肩上、头上,做着种种造型,当上面的那个人头朝下脚朝上往下落时,记者忍不住惊叫了起来,因为上面那个人的胳膊是完全张开的,而他们的身上并没有系钢丝绳。
&力量之美,平衡之美,那种美,非常震撼,也似曾遇见。记者搜索记忆,原来是2002年的春晚,沈阳杂技团的章功力和姚登波表演过。后来,在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节目中也似曾看过。但现场看和通过电视看,那感觉完全不一样。记者一次次屏住呼吸,一次次手心冒汗,身边的观众也常常有忍不住发出惊呼的。
&之后,记者通过佛山电视台找到他们的师傅李立,才知道佛山不仅有“章功力”,还有《肩上芭蕾》,才知道《力量》是杂技艺术中的经典之一,原产自国外,曾获得过杂技界的最高奖项——金小丑奖,上世纪九十年代由广州战士杂技团引进排练。“后来我们博白县杂技团也排出来了,这个节目不管参加什么比赛,我心里清楚,肯定进前三。”李立自信地说。
手折了,还要上!
&李立是广西博白县杂技团的创始人之一,9岁入团,在师傅严苛的教导下,练就一身杂技功夫。1996年,工龄满20年的李立办了内退。当时,他的很多师兄弟们转行经商,不少人成了大老板。李立也一度想成“大老板”,但不成功,几经折腾后,他在博白县办了一个杂技培训学校,请各镇文化站帮忙招生。
&“博白县并不富裕,有些家庭可以说是很穷,又生很多孩子,有的孩子读不起书,也读不好书,有的是喜欢杂技,博白是杂技艺术之乡,喜欢杂技的人很多……”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立前前后后共收下了几百名学生。
&前三年,学员们都是练基本功。这是非常痛苦而难熬的三年。现年20岁的梁玉生,跟李立学杂技时12岁,他最怕的是压腿。“有的人天生骨头硬,这种人压腿比其他人都疼,我知道那种疼,不是刀割,而是火烧一般。我也是从那里过来的。怎么办?他哭,想回家……我也是残忍,哭!哭也要练!有什么办法,当初,我师傅也是这样教我的。他们还好,能吃饱饭,我当初练功时,一天只有一顿饭,另外两顿都是粥,我是饿着肚子练。”
&别说三年,很多学员连三个月都坚持不了。就拿梁玉生来说,在李立的严逼下,梁玉生压腿压得两条腿都青了,父母来探视时刚好看到,就想把孩子带走,李立给他们讲道理,最后家长扔下一句狠话:“我孩子要出一点事找你算账!”
&练杂技能不出事吗?特别是高空项目。2007年,在广西某露天场地表演时,没地方吊威亚,天又下着毛毛细雨,但节目不能取消,李立只好让爱徒刘刚等人硬着头皮表演。那次出了意外,刘刚从高空摔下来,手骨折了,回家休养了两个多月。
&“当时并不觉得痛,就是麻。”五年后,在向记者讲述这段经历时,刘刚显得有些轻描淡写。倒是他的师傅李立,揪着的心始终没放下来。“操心,担心,练杂技的,谁不是一身伤?担心他们摔一次怕一次,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怕他们回家养伤,父母怎么想?亲友会劝他们别演了,那么危险。更怕治疗不当,影响到他们今年的生活。”
&的确,回家养伤那段时间,刘刚的家人和亲友都劝他放弃,他也想过放弃。“但是我又想,我辛辛苦苦练了这么多年,现在好不容易练出来了,如果放弃,过去的血汗岂不是白流了?再说,不练杂技我也没有别的技能啊,我怎么生活?”
桃李满世界,浪子成偶像
&李立招的几百名学员中,真正毕业的,不过几十名。就拿王倩这一批学员来说,当时招了11个女生,现在留下的,就王倩一人。
&2007年,李立到博白县龙潭镇文化站去面试新学员,经过一条山间小路时,看到一群孩子在路边摘野果。“我一眼就注意到小王倩,虽说她瘦瘦小小,穿得也不好,就是一种直觉吧,就觉得她是练杂技的料。”李立专门走过去问她,想不想练杂技,小王倩还问,练杂技是干什么,是不是唱唱跳跳?
&李立说,遇到王倩完全是上天安排的。他很喜欢这个小徒弟,除了资质高,小女孩还特别勤奋、好强,只要别人做到的动作,她自己不管吃多大苦,自己偷偷练悄悄练也一定要做到。
&2009年,李立和他的爱徒签约三水荷花世界,成为佛山外来工的一员。这一年,他们以二人组合的《力量》参加佛山市外来工才艺大赛,获得冠军。2010年,三水区元宵晚会中,“肩膀舞芭蕾,蜻蜓头上立”,王倩和师兄表演的《肩上芭蕾》Hold住现场所有观众和媒体,佛山日报、广州日报等媒体以《三水9岁姑娘王倩肩上跳芭蕾舞让人惊叹》、《9岁妹妹唔简单
膊头上边“跳”芭蕾》让王倩成了小明星。
&除了名,他们还有很多收获。&
&今年19岁的陈龙,2004年被父母送到李立那里时,是一个身染多种恶习的坏孩子。喝酒,吸烟,赌钱,打老师,打校长,以至于镇上再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收他。父母送他到李立的培训学校,是因为这里是封闭式管理,“至少知道他人在哪里”。家长对李立说:“跟他讲什么道理都没用,在不伤他身体的情况下,你尽管打就是。”
&的确,陈龙没少挨李立的打,他对李立是又怕又恨。中间他曾翻墙回家,又被父母送过来。现在,他是李立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现在很懂事了。年前还攒了几万块钱给家里,要给家里盖房子。表演多,喜欢他的女孩也很多,我规定他们不许谈恋爱,他就对那些女孩说‘我有女朋友了’,既拒绝了别人,又不伤害对方,很聪明。”李立说。
&小刚兄弟多,哥哥们都在家务农,经济都很差,只有他,通过杂技,走出穷乡僻壤,成为全村最有出息的一个。去年,他回到老家,为父母盖了两层楼,成为全村青少年的榜样。
&20岁的梁玉生最爱他的妹妹,妹妹读书成绩好,他现在每个月给妹妹寄一千块钱,他自己的收入是每月两千多元。梁玉生还有个梦想,就是上央视春晚。
&李立说,这几个孩子是他的第四批弟子。这一批弟子中还有13个在上海,8个在河源,在三水的有6个,还有一个是女弟子,特长是吊绸。“她被家长叫回去了,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回来。”记者到荷花世界采访时,说到这位女弟子,李立有点伤感。但是说到之前的几批学员,李立又很自豪。“现在是全世界、全中国都有我们的杂技演员,有三组在国外发展,发展得很好。他们不仅站上了世界舞台,还又培养出很多弟子。”
他们的收入是每月两千多元
&今年三月,在佛山电视台《全民才艺秀》半决赛和总决赛的舞台上,刘刚、梁玉生、蒋俊华表演的《力量》和《高椅》,不仅让现场观众疯狂地加分叫好,也让三位专业评委感动又钦佩。
&一向表现冷酷又毒舌的评委ROSA完全变了人,她非常动情地说:“他们的精神和肉体要承受怎样的压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台上没有任何安全措施,那么高难度的动作,对他们来说不公平……我想他们个个都有伤,等他们年纪大了,遇刮风下雨身上都会疼……要给他们更多的尊重和保障。”
&评委鲁牛和小D则感动于孩子们的身世,忧心他们的未来。在他们看来,这些孩子是因为家里穷,父母无力管教,他们不能靠读书、考学实现人生目标,他们甚至没有目标。只有又苦又穷的孩子才会被父母送去练杂技,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杂技能否成为职业?年龄大了怎么办?
&在《高椅》中,刘刚把几把椅子正着摆、斜着摆,然后站在上面做各种造型。当码到最后三个凳子时,凳子一直在半空中颤颤悠悠,让人捏着汗。刘刚在最上面的那个凳子上倒立、旋转,好看,更惊险!
&梁玉生的拿手节目是《晃梯》,两米高的梯子,没有任何支撑,梁玉生要站在上面不停地晃,才能保持平衡和重心。刚练这个节目时,他挨摔是家常便饭。
&这么险,这么难,他们的收入是多少?在节目中,主持人小强和晖仔也问过这问题,孩子们的收入是每月两千到三千元。
&他们并不觉得少。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如果读书,正是花钱最厉害的时候,而这些孩子已经开始挣钱了。“他们个个都有电脑,买衣服也买名牌了,比我强,当初的苦,都忘了。”李立甚至有些自得:“特别是小王倩,12岁,也要自己买电脑了。”
&然而,也有人不这么想。王倩的父母在东莞打工,她只有一个弟弟,家庭条件相对好一点,父母并不需要她挣钱贴补家用,而是希望她回去读书。
&“前几天她父母还来,要把她带回去读书,她不回去。她喜欢杂技,也跟我们有感情,不愿意回去。”说到这些,李立有些无奈。“其实,我们有文化老师和生活老师,现在仍旧有人教她文化课。她比较倔,不回去。但是也有很多孩子,眼看练成了,父母一句话,又前功尽弃。”
还招不招徒弟?出路在哪里?
&说到将来,李立内心里矛盾重重。
&作为最热爱的事业,他想把杂技培训做强做大,他也想信自己有这个能力。然而,问题也很多。首先是生源。过去,穷人家的孩子读不起书,想到练杂技,将来有一技之长,混口饭吃总不是问题。现在是九年义务教育,读书不要钱,再穷的人家也不存在读不起书的问题。
&其次,练杂技真的是太苦了。“比体操还要苦,体操比较单一,杂技是什么都要练。”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谁舍得让自己的孩子吃那么大苦?而且,就算吃尽苦头,练成了,艺术生命力又有多久?杂技成不了终身的事业。
&问陈龙将来有什么计划,他说:“没想过,听老师的。”他们是李立最后一批弟子,也是最让李立操心和心疼的几个孩子。李立跟记者透露:“我想过,以后再不收弟子了,小王倩就是我最后一个关门弟子。”
&他还跟记者打听佛山电视台成立艺术团的事。“不是说参加《全民才艺秀》的优秀选手,就有机会签约佛山电视台艺术团吗?我想他们几个能签约到佛山电视台,我就不用操他们心了。”
&李立操心孩子们的出路。他希望自己的弟子都有好的前程。之前的弟子,他们已经翅膀硬了,很多都比老师飞得更高更远。李立培养弟子的不仅是技艺,还有生存和发展的本领。他组建的杂技团名为“桂南杂技团”,团下面分三个表演队。远在上海的13位弟子是第一表演队,最出色的弟子任队长,现在已经可以独挡一面,李立每年只去一两次。“不久的一天,我就会让他们分出去,他们成熟了,我就该撒手了。”
&第二表演队在清远,李立一两个月去一次。第三表演队就是王倩他们6人,李立任命年龄最大(也才21岁)的刘刚为队长,当他不在时,刘刚替他管理团队。
&“总有一天,刘刚也要独立出去,我再给他配几个新学员,或者是他们自己再招新学员,就这样一点点成熟、壮大。”
&但刘刚他们完全没有想过这些。从12岁甚至更小的时候跟着师父,朝夕相处,师父管吃管住,甚至还管谈恋爱,七八年来,有泪水,有打骂,也有爱,他们的感情比父子还要深。在接受采访时,师傅说:“我要把他们带到更高的舞台。”他们也说:“希望可以上到更高的舞台。”
&更高的舞台在哪里?梁玉生说,他要上央视春晚,却不知道怎么上。就是之前参加外来工才艺大赛、上佛山电视台元宵晚会以及参加《全民才艺秀》,也都是因为三水区文化馆的推荐。李立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杂技演员和老师,但可以把顽石变成宝贝,他也会每年至少创新两个节目,但他不懂得如何包装。当年从广西到广东,到签约三水荷花世界,全都是别人找到他,他从未主动找过市场,找过媒体。他以为所有的比赛都要靠文化部门去推荐。
他们不是江湖卖艺的
&过去一说杂技,会想到大篷车,想到江湖卖艺。现在一说到杂技,我会想到《力量》,想到李立和他的弟子。
&第一次采访李立他们,是在佛山电视台录完《全民才艺秀》总决赛的当晚,从演播厅到化妆间,再到电视台的一楼大厅,李立有倒不完的苦水,更有说不尽的得意。那一晚,他们以遥遥领先的分数,成了当之无愧的“才艺王”,并获得三万元奖金。
&三水荷花世界负责表演的一位领导告诉记者,与李立他们的合作费用非常低,他们早在2009就开始合作。一般是签约三个月,三个月期满后再续签。签约期间,荷花世界给李立和他的弟子们发工资,管吃住,李立的弟子们每天上午和下午在荷花剧院表演节目。如果有外单位请他们演出,必须通过荷花世界表演部,演出费用也会按比例分成。
&李立没有觉得不公平。他在珠三角多个景点都表演过,也签约过,荷花世界是费用最低的一个,但却是他感觉最安心的一个。“这里是我们的一个实习基地,我们在这里排新节目,让孩子们锻炼。荷花世界是个正规企业,孩子们在这里我放心,家长也放心。如果我带着他们几个,租个房子,到处走场子,钱是挣得多,但那不真成了江湖卖艺?”
&李立和荷花世界方面都说到一件事,他们的杂技经常外演,但只限企事业单位、政府等组织的“正规”活动。“有些夜总会请我们去表演,开出的价钱非常高,但我们都不去。”李立说,他要给孩子们一个好的环境。&
&常年在外,家人怎么办?说到这个问题时,李立眼圈红了。“越是逢年过节,越是表演多,孩子们表演,我要陪着。你说我一个人回去陪老婆孩子,孩子们怎么办?”为此,李立的家人很有意见。李立说:“没办法了,选择了这一行,只有对不起他们了。
&更让李立伤心的,是很多人不理解,认为他招了一帮穷孩子,用高压方式把孩子们训练出来,然后到处表演,替他赚钱。李立苦笑:“在荷花世界我们一样拿工资,外演他们有补助,他们有时挣得比我多。”李立又说:“我希望他们都挣得比我多,都有好的前程,那样我就对得起他们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杂技演员李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