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好看?分别说出她们的漂亮和鼻子不好看看的地方

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问别人好不好看,你努力合群的样子,并不漂亮,
喜欢就猛击分享!
个性网内容精选:615412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YAMAkisssss)
(凤凰终涅槃)
(海是倒过来的天)
第三方登录:好看吗?书摘书评区 / 报佳音官方博客
报佳音欢迎您!
好看吗?书摘书评区
好看吗?书摘书评区
《》的译者署名“世界e家翻译小组”,彭强牧师在这篇文章中记载了出版的经过,实在奇妙!本书港台版名为“抓准神的话”(Grasping God's Word),彭强牧师祝愿弟兄姐妹“抓准神的话,享受神的话”,这也是我们的祝福。本文首发,蒙允转载,深表感谢。
这本《圣经释经之旅》的出版是一个很奇妙的历程。我在神学院念书的时候,一直期望找到一本好读而实用的释经学著作。然而举目望去,大部分的书都是“从概念到概念”,缺乏可读性和可操作性,无法引导人真正享受从解经到释经到发展信息的全过程。作为神学院学生的我尚且如此感受,更何况教会中的小组带领人、平信徒领袖以及一般的弟兄姊妹!大家普遍把读释经学当成一件奢侈而头痛的事,可望而不可及。正在四处寻求的时候,我在神学院的老师刘志远牧师推荐了这本《圣经释经之旅》,一翻阅,立刻被吸引住了。作者像一个导游,一步步地引导读者从字、词、段一个个元素出发,饶有兴趣地把历史—文法的释经路线呈现出来,中间穿插重要议题的处理,如比喻、预言等,把学术上的“一般释经学”与“特殊释经学”熔于一炉,用好读好看而且实用的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
紧接着,刘志远牧师创立的机构1E World资助了向原出版社Zondervan洽谈版权的预付版税,由我出面和Zondervan谈妥了中文版权。Zondervan的版权经理Jean Graham在来信中称赞我们选择出版这本书的确是明智之举。版权谈妥后,刘志远牧师牧养的圣地亚哥华美基督教会的几位弟兄姊妹主动承担了本书的翻译工作。具体参与翻译工作的包括:王喻玲、西文娟、施一珠、萧静馥师母,赵炳灵,刘志远牧师。最后我们决定在封面署名“世界e家翻译小组”。我还记得两年多前在刘牧师家和几位弟兄姊妹见面讨论翻译原则的情景,大家谈论着,很热烈也很兴奋。很感动于几位弟兄姊妹的摆上。我当时很有感触地给刘牧师说,我非常感动你们教会能够在文字事奉上这样地动员参与,难得难得。刘牧师在牧会中既强调基督徒的教会委身,又强调文化使命的参与,这种平衡对我影响很大,而华美教会弟兄姊妹热情参与文字事奉就是一个例证。
接下来以诺文化的同工们承担了该书的编辑工作,特别要提到李晓秋姊妹,倾注了大量心血在其中。在编辑过程中,我和道声出版社的陈敬智副社长谈到这本书,询问道声是否愿意承担该书繁体版的出版,敬智兄慨然应允。接下来道声的蔡如佩姊妹和以诺文化的李毅姊妹在网上不断往返,商量许多细节。最后道声的同工黄哲生弟兄对全书的文字进行了最后的编校。
在过去一年中,刘牧师用本书的译稿在神学院课堂上使用,深受好评。我和我妻子也在不同场合部分使用该书内容,响应都非常热烈,许多弟兄姊妹都觉得深受帮助,说“读经竟可如此有趣”,“释经学竟可如此好懂”。相信这本书会给弟兄姊妹一个信心,循着一个正确的路径,我们每个神的儿女都可以解经,释经并且抓准神的话,享受神的话。
愿神祝福你!
彭强记于2006年圣诞前夕
《》清楚地阐明了圣经应当如何阅读、诠释和应用,有条不紊,读起来趣味盎然,绝不艰涩,中文翻译甚佳。作者用浅显易懂的文字介绍圣经学者最精辟的研究成果,行文关注圣经的结构和经文的细节,还提供许多实在的范例,帮助读者学会“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本文属于 ,
分类,被贴了 , , , , ,
标签,发布于 日,作者是 Akkub。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作者林健弟兄是“铸剑为犁”的主编,他在这篇书评中推荐了提摩太·凯勒牧师所著《》,并梳理了全书的结构。在结尾处,作者说,“盼望凯勒的这本书可以帮助中国教会脱离‘关注自我的需要’,转向那些更需要帮助的穷人,将神的恩典带出去,将每一座城里原属于上帝的百姓带回教会”。蒙允转载,深表感谢。
“我以公义为衣服,以公平为外袍和冠冕。”(《圣经·约伯记》29:14)
2013年,我读唐崇荣牧师的讲座集《基督徒的爱与恨》,其中有一段唐牧师25岁时的见证至今让我久久难忘。唐牧师说:
“爱是一种很痛苦的感情。有一次我教儿童主日学,讲到一半时我笑笑地转过头对旁边的孩子说:‘是吗?小朋友。’但当我看到那孩子时,我吓死了!那个小朋友脸上的肉一块一块跳出来,黑的、白的,就像苦瓜,整个脸爆出来,眼睛凸出来。我一看就吓死了,马上转移视线去看那些可爱的孩子,不再看他。’”
唐牧师感觉很痛苦,因为他没有去爱那位“一看就能把人吓死”的小朋友。这是蒙恩之人的一个标记。无论被爱的对象是否可爱,蒙恩的信徒,只要不去爱,他就一定会感到痛苦。因为他直接违背了上帝的命令——你们要尽心、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人如己——圣灵一定会责备他。同样,一个蒙恩的信徒,只要没有施行正义,他也一定会感到痛苦。因为这也是在违背上帝的命令。
3年前,我从温州火车站坐车去北京上学,在进站口遇见一个瘸腿的老年乞丐,正犹豫是不是要把书包里的食物和饮料和他一起分享时,一个年轻人跑到他身边,使劲地踹了他一脚,然后带着得胜的嘲笑的扭曲的笑容跑走了。而老人,却倒在地上一直呻吟、叹气,没有人扶持。那个时候,我站在远处定睛看了许久,许久……最终没有鼓起勇气向他靠近一步。
每次想起这件事情,我都很羞愧、也很痛苦,觉得自己一点都不像基督徒。我心里深深知道,上帝是要我去帮助他的,但是我却没有。
一、不去行义,就是在犯罪
不去爱,不去行义,就是在得罪上帝,没有遵行上帝的命令。在《》里,提摩太·凯勒在解释《约伯记》31章时这样表达:
我若不容贫寒人得其所愿,或叫寡妇眼中失望;或独自吃我一点食物,孤儿没有与我同吃;我若见人因无衣死亡,或见穷乏人身无遮盖;我若不使他因我羊的毛得暖,为我祝福;我若在城门口见有帮助我的,举手攻击孤儿;情愿我的肩头从缺盆骨脱落,我的膀臂从羊矢骨折断。因神降的灾祸使我恐惧;因他的威严,我不能妄为。——《约伯记》31:16-23
约伯认为,任何他本来可以但没有帮助到寡妇、穷人和残疾人的事,都是一样可怕的罪,触犯了上帝的荣耀(23节),也当受审判和惩罚(28节)
二、我们为什么不能行义?
既然蒙恩的信徒内心都知道,不去行义,就是在向上帝犯了一项严重的罪,那为什么我们还是很难“慷慨地正义”呢?
1、人以自我为中心
首先,人不能行义,是因为人都以自我为中心,不以上帝为中心。
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我到底为什么不能够去帮助那位被年轻人踹倒在地上的瘸腿老人。最开始的时候,我发现,第一,可能是我比较看重自己的时间,因为要去赶火车;第二,可能是我比较看重自己的面子,因为不知道我去了别人会怎么看我,我会连他一同被嘲笑吗?;最重要的是第三,我不愿为此付任何代价,我担心我去帮助那位老人会被他讹诈。一些吃的东西,一点时间的陪伴,或许对我来说都不是很大的难处,但一想到可能要付上的巨大的代价(被敲诈),我行义的脚步就被止住。
似乎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我不能行义,都是因为我把自己看得太重要,而轻忽了上帝的荣耀。我看重我的时间、看重我的面子,看重一切我可能会被(仅仅是可能)牺牲掉的东西,我就不愿意去行善。
其实,当我在犹豫的时候,就是我心里“以自我为中心”和“以上帝为中心”相互较量的时候。最终,强大的自我将那软弱的“怜悯的心肠”压制的彻彻底底。自我既做了主,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抵挡上帝命令——不去行义——的罪来。
但真正的爱,是在爱中忘了自己。就如凯勒在书中所言,行义,就是要摆上自己,牺牲自己的利益,谋求他人的好处。在本书的最后一章第八章,凯勒说:
“我们的自我专注,已经带来更深的社会罪恶,包括战争、犯罪、家庭解体、压迫和非正义。因为与上帝的关系瓦解了,我们不论在灵性上还是肉体上都失去了平安。但是,‘行义’的意思就是到那些失去平安的地方,去修复平安。而修复平安的方法就是牺牲自己,献出你的时间、物品、力量和资源,将之注入别人的生命和需要中。当我们集中精力满足穷人的需要时,平安就会来到。”
换言之,当我们真正按照上帝的命令“慷慨地正义”时,不仅我们那种原本顺服肉体不遵行上帝旨意的那种痛苦和不安会消散,被“慷慨的正义”所覆盖的社区也会得到某种程度的平安。
接下来,我们要讲提摩太·凯勒在书里反复提到的一点:
2、没有经历到上帝的恩典
我们不能行义,极有可能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经历到上帝的恩典。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提到蒙恩之人的一个标记是,当他不爱或者心里没有爱的时候,他会感到痛苦。换言之,当一个人没有“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时,他也会感到痛苦。如果一个人不去施行正义,又不感到痛苦,反倒觉得理所当然,那极有可能,这个人还没有经历到上帝的恩典。在本书第五章,凯勒写道:
“如果一个人内心领会了上帝恩典的意义,他就会行义。如果他没有按正义而行,那么他也许可以嘴上说自己为上帝的恩典感恩,但在心里却远离上帝。如果他不关心穷人,这表明,一种最好的情况是,他并不理解自己经历到的恩典;而最差的一种情况时,他根本就没有经历过上帝救赎的恩典。”——P093
在后续的章节,凯勒继续补充道:
“如果你鄙视穷人,漠视他们的苦难,你就没有真正理解或经历上帝的恩典。”——P095
“那些灵里为中产阶级的人,都对穷人比较冷漠。但那些领会恩典福音精髓的人,会成为灵里贫穷的,结果他们的心会靠近那些物质上贫穷的人。福音在某种程度上会重塑你的自我形象,因此你也会更认同那些处于需要中的人。”——P100
3、不够认识真理
最后,我们不能行义,是因为我们不够认识真理。或者说,我们对圣经有关“慷慨的正义”“怜悯穷人”这方面的教导不清不楚,糊里糊涂。
加尔文在《》里论到“教会财产的使用”时说,教会的财产(不管是土地还是金钱)都用于施舍穷人。当时教会中也流传一首歌提醒监督和执事:他们所管理的一切不是他们自己的,而是神为穷人预备的,且他们若窃取或忽略,等于是流穷人的血。
凯勒在本书开篇的序言里也提到这一点,他说,在长老会教会组织中,有两种职分:长老和执事。在教会历史上,执事被任命去服事社区中的穷人和有需要的人。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传统丢失了,执事演变成了看门人和财务管理者。——P008
加尔文在《》里讲了几个故事,他说,当耶路撒冷遭遇饥荒,而西利尔(Cyril)无计可施时,他卖了教会中的器皿和衣服,将这笔钱用来帮助穷人。同样地,亚米大(Amida)的监督阿迦修(Acacius)在许多波斯人因饥荒即将丧生时,他和他的牧师一起开会,说:“我们的神不需要盘子和杯子,因他不吃也不喝”,之后他熔化了圣殿的器皿,买食物以及付被掳掠之人的赎价。……教会之所以有金子,不是为了要保存起来,而是要花在有需要之人的身上。……综上所述,安波罗修在另一处说得很真切:“教会所有的财产是要用来帮助穷人”以及“真监督所拥有的一切都属于穷人”。
这对中国教会实在是一个极大的提醒。诚如凯勒所言,现代教会的执事大部分都成了看门人和管理者,很少有一个教会专门安排一个执事去服侍社区中的穷人和有需要的人。这一传统早已丢失,甚至,中国很少有教会有这个意识——认为“教会所有的财产是要用来帮助穷人”的。前段时间,我还听说天津的某间教会的执事,通过各种手段将来参加主日聚会的乞丐赶出教会。教会的清洁、教会的面子,教会“外貌”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传福音、救灵魂”的重要性。前几年,温州教会大肆兴建新教堂、大教堂、豪华教堂,都把钱用在建筑上。有些教会花了1000万盖一座教堂,却不愿意一年花10万雇一个牧师。
这几年,我也看到很多教会,在圣诞节搞得十分隆重,有些教会甚至摆了几十桌吃喝快乐,全然不顾平安夜里那些无家可归、露宿街头的流浪老人。无论是领袖还是平信徒,都没有想过应该余出一部分,不是所有,至少是余出一部分给穷人。我们很少有人想过,圣诞节,应该带上暖水袋、带上保暖的衣物去到最穷的地方,和他们分享上帝的恩典,分享福音。
纵观中国的大部分教会,有多少个教会专门设置“慈惠资金”用来怜悯穷人呢?教会的财产有多少是真正花在穷人身上呢?求主怜悯我们!
或许,橡树最近出版的凯勒牧师的《》是一次机会,可以帮助中国教会走出以前那种“不正当使用教会财产”的误区。就这方面来讲。提摩太·凯勒的这本新书对中国教会的意义不可谓不重大,或许,它真的可以帮助中国教会在金钱的使用上成为一个合神心意的教会——信徒慷慨地奉献,教会慷慨地施予穷人。
三、我们为什么能行义?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是和“我们为什么不能行义?”是相对的。除去了那些“我们为什么不能行义?”的原因,我们自然而然就比较能够行义。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不以自我为中心,总是以上帝为中心,且经历过上帝的恩典,对《圣经》关于“慷慨的正义”的教导也比较清楚,那他就比较能够行义。除此之外,凯勒在本书的第五章还提供了另外一种行义的动机——上帝的创造。上帝的创造向我们透露出两个信息:
1、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的
第一,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的。因此,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每一个人都有尊严。套用C.S路易斯的话说,与我们开玩笑、一起工作、结婚,被我们斥责和剥削的,是一些不朽的生命。如果我们承认上帝的创造,如果我们敬畏上帝,我们就会“敬畏”上帝所创造的人。关于这一点,凯勒也有一段鞭辟入里的故事,他说:
“有一个不了解美国历史的外国人,去弗吉尼亚旅游,他看到维农山被保留为一个国家纪念地,而且被尊为极有价值的地方,就觉得非常不解。因为弗吉尼亚还有好几处种植园,其建筑价值和华丽程度远远超过维农山。于是有人跟她说,维农山是华盛顿的故居,他是我们国家的创立者。因为我们尊重那位房主,我们就珍视他的故居。那间房子的深层意义与其建筑本身是不相关的。”
同理,人的深层意义和人本身是不相关的。无论我们施予和怜悯的对象有多么糟糕,只要我们还承认他是上帝造的,只要我们还敬畏上帝,我们就会尊重并且爱护上帝所创造的每一个人。
2、世界是按照上帝的话造的
第二,世界是按照上帝的话造的。这表明上帝拥有这世上一切资源的所有权。如果我们承认上帝的所有权,我们就会承认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不是我们自己的,乃是上帝白白赐给我们的。凯勒担心有人会以为“自己的钱是自己努力赚来的”这种想法,他特意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假如你出生在十三世纪西藏的某座山上,而不是生在二十世纪的一个西方国家,那么不论你多么努力工作,你都不可能太富裕。所以,尽管你靠努力致富,但努力从来不是主要原因,人富裕的主要原因从来都是上帝白白的恩典。
既然一切都是上帝白白赐给我们的,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将这些资源据为己有,不施予给穷人。上帝赐给我们这所有的东西都是希望我们可以管理好,“按时分粮”,分给那些最有需要的穷人。
四、我们怎样行义
接下来是凯勒关于“我们应当如何行义”的一些具体操作。总体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总是想到行义;第二,给予“弱势群体”不同层次的帮助。
1、总是想到行义
关于这一点,凯勒引用了《约伯记》29章的经文,当约伯说:“我以公义作衣服穿上;我的公平好像外袍和冠冕”(14节),他的意思是公义总是被他放在心上,他总是想方设法去行义。上帝不想我们只是给穷人以敷衍的帮助,而是长时间努力思考该如何改善他们的处境。
2、不同层次的帮助
根据凯勒的经验,他认为弱势群体至少需要三个层次的帮助:救济、发展和社会改良。
救济,是指直接的救助,为满足人直接的身体、物质和经济需求。最常见的是,对处于饥饿和寒冷边缘的弱势群体,我们给他们送吃的送穿的;对于债台高筑的家庭,我们给予一定额度的教会资助,供他们维持基本的家务开销。但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很多人拿到吃的、穿的、花的,等吃完穿完花完就继续陷入在贫困当中,还是需要教会不断救助。救济只能解燃眉之急,治标不治本。所以,凯勒提出了第二个层次的帮助——发展。
发展,这意味着给一个人、一个家庭或整个社区提供他们需要达到自立的资源。如何帮助一个贫困家庭或个人走出一种长期依赖的状态?这包括教育、工作机会和培训、求知技巧和经济咨询,也包括帮助一个家庭买房置业。
最后一个层次是社会改良。社会改良,即建立一种新的社会机制,以防止更多的人成为受害者。我们可以想象,当那个被强盗打得半死的人,被治好以后,有了一个稳定的生活,但当他每次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的时候,都被打得半死,那情况还是没有得到改善。或者说,当好撒玛利亚人每次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的时候,都会在路上看到一个被暴打、被抢劫的受伤者,那情况还是没有得到改善。所以,除了给予人直接的救济,帮助穷人走出长期的依赖状态(发展)外,还需要社会改良——改变社会现有的结构和状态。换言之,基督徒应当在社会上发挥足够的影响力,促进社会向“平安”的方向发展。
五、本书的现实意义
读这本书,有时候就像读爱德华兹的《》一样,迫使我不得不反思我到底是否深深地经历到上帝的恩典,并且被这种经历持续的影响。凯勒在本书里反复地说,蒙恩必然使人行义,一个不行义的人,或者一个漠视穷人的人极有可能还没有经历过上帝的恩典。我因此而恐惧战兢。这本书有一种功效,不仅能让人感受到上帝对于穷人和弱势群体深切的爱,同时也让人看到今日信徒和教会在行义上深深的亏欠。在“被基督的爱激励”与“欠福音(或作行义)的债”这两种情感影响下,本书的另外一种功效也体现出来,就是让人心里火热,想要将信仰付诸实践,以爱的行动去关心困苦的人群,并建设充满慷慨正义的社区。
更为重要的是,在过去30年间,中国从全球最需援助国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贫困人口比率也从1981年的84%下降为2008年的13.1%(世界银行数据)。今天的中国教会拥有的资源越来越多,我们不是没有能力去建立“充满慷慨正义的社区”,我们是还没有意识到上帝在这件事情上对我们美好的心意。盼望凯勒的这本《》可以帮助中国教会脱离“关注自我的需要”,转向那些更需要帮助的穷人,将神的恩典带出去,将每一座城里原属于上帝的百姓带回教会。
更多《慷慨的正义》书评,请读约拿单·利曼《》。
本文属于 ,
分类,被贴了 , , , , , , , , ,
标签,发布于 日,作者是 Akkub。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newjingjie),作者为健康教会九标志主编、国会山浸信会长老约拿单·利曼,由李洪昌弟兄翻译。利曼在文中推荐了提摩太·凯勒牧师所著《》。《境界》杂志登载本文时有所删减,欲读更为完整的版本,请移步。
两个月前,有人约我写一个《以赛亚书》的简介,好在一堂主日学上使用。我自认对这卷书比较有把握,因为长久以来《以赛亚书》一直是圣经中我最喜爱的一卷。于是我欣然接受这一任务。
然而,圣经却拒绝被人轻忽。它决定要一如既往地提醒我:我在圣经方面的自大无非是乳臭未干小狗的汪汪声。果不其然,在阅读《以赛亚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从未留意的主题。我们甚至可以称之为整本书的主要主题:正义(justice)。
“正义”一词仅在第一章就出现五次:上帝命令以色列“寻求公平”(“公平”英文为justice),并且“帮助受欺压的,替孤儿伸冤”(直译为“替孤儿伸张正义”,1:17)。以色列民被定罪,因为他们“从前充满了公平”,而今却不再“为孤儿伸冤”(1:21,23)。接着我们看到,锡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赎(1:27)。接下来《以赛亚书》继续谈及正义,该词又出现了24次。
还有另外一个例子。我经常默想《以赛亚书》中有关仆人的那些精彩文字——“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42:3)。然而奇怪的是,我从未留意在同样的经文前后,“公义”出现了三次:他必将公理传给外邦(42:1“公理”英文为justice);他凭真实将公理传开(3);直到他在地上设立公理(4)。不论你如何解释《以赛亚书》的经文,该书似乎一直在说:公义在上帝眼中绝非小事。
基督徒理应渴望看到正义被伸张
阅读提摩太·凯勒的新著《慷慨的正义》,给我类似的感受。凯勒并没有借助令人心碎的故事或感情夸张的修辞,玩弄读者的感情。他没有带着偏见或武断取舍的态度解读救赎历史,以便强调自己的政治意识形态。他只是简单地列出一段段经文。这是出自成熟者,而非年轻激进或意识形态盲从者笔下的一本书。
事实上,前五章(本书共八章)满是一段一段的圣经经文。凯勒牧师知道,他只管忠心解释这些经文,而经文本身自会发出力量,深入信徒内心。我想再次说,不论你如何解释某一节经文,看到这么多谈及正义的经文,你会禁不住感叹:的确多如浩瀚星海!
《慷慨的正义》包含两个基本主题,可从标题和副标题看出。第一,上帝施恩称人为义,必定会使人渴望为人公平且乐于行义。称义必导致行义。如副标题所言,上帝的恩典使我们行义。如果你是基督徒,你理应越来越渴望看到正义被伸张,不论在今生还是来世。这种渴望应该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在你的行为和所作决定上。
第二,正义不仅仅是指法律意义上的“罪有应得”或“公平的惩罚”(equitable punishment),也是指人既有上帝形象,本应得到他所当得的。诚然,对被判决的罪犯而言,这意味着刑罚。但对贫困者,“行公义”(弥6:8)的命令或许是在呼召我们参与救济工作、发展工作或社会改造工作。
基督徒通常认为那些是 “慈善”工作。然而,如果一个人的贫困(至少部分)源于他无法掌控的更大的结构性问题,那么我们必须想办法改善那些更大的问题,才算是行义。只有这样才算是把这人当得的权利归还他,才能体现正义。
换言之,在这些情况下,行义意味着要慷慨——正如书名所言。正义不只是因违法之事的发生而被迫作出的回应,它更是主动和前瞻性的行为。“行义”的意思是“到那些失去平安的地方,去修复平安。在那里,社会的一些弱势群体正从社会编织体中坠落”。这种正义观把罪有应得和社会公义结合在一起,凯勒把这种更广阔的公义观称为“社会正义”。其实很多人也曾经表达过同样的观点。
凯勒不只是牧师,也是布道家和护教家。他不仅写书给基督徒看,也给怀疑基督教的非信徒看。后者认为,基督教是历史上导致不公义的罪魁祸首。然而凯勒主张,建基于圣经的基督教会带来恰恰相反的结果。如前所述,称义带来社会正义,而社会正义与慷慨密不可分。
依我看来,正义或社会正义的话题远比基督徒一开始所认识到的更加复杂。恰如深藏在荆棘从中的黑莓。从感情上讲,正义话题也非同小可:有关贫困的故事,种族歧视,还有其他形式的不公令我们义愤填膺。这使得我们更难做出合理的判断。再者,正义话题还有属灵上的困难。我们内心狭隘,不愿为他人牺牲自己;但另一方面也容易陷入律法主义的虚假罪疚感里。太多太多的作者和牧师尝试在险恶的激流中航行,却因撞在某块礁石上而沉入水底——包括我自己。然而在我看来,凯勒带领我们航行在峭壁之间,一路驶过污泥浊水,成功到达终点。
制度化教会和有机教会
今天很多作家和牧师抹杀了本地教会的首要义务和基督徒个人的首要义务。凯勒耐心解释了制度化教会和有机教会的区别。前者指会众在牧师带领下聚集,聆听上帝的话语并施行圣礼;后者指分散在世界各处的一个个基督徒。区分二者后,凯勒指出我们不应假定二者都蒙召从事完全相同的事工:
教会应该帮助信徒用福音来塑造他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教会作为一个组织,要亲自去做她可以装备会友去做的事工。例如,虽然教会可以带领一些信主的电影制片人反思他们的电影艺术该如何深刻地被福音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会就应该成立一个公司来制作电影。
制度化教会和有机教会在行义方面有类似的区分。制度化教会的使命“是传福音和牧养基督教社区中的信徒”,这反过来会“培养出一些可以改变社会的人”,但是“地方教会自己不应该参与这些工作”。凯勒认为制度化教会可以从事救济事工,但他鼓励教会不宜卷入更复杂的工作,也不要参入社会改革。
不对称和不可分割
时下教会中的一个共识,是话语事工和行为事工并重。人们说圣经呼召教会教导上帝话语和帮助缺乏者,所以我们的事工应当照此而行。它们正如鸟的两个翅膀,我们应当因二者本身的性质而参与相应服事。甚至有人说行义就是在传福音。
但凯勒的回答是:既“是”又“不是”。我们的确需要看到二者皆重要,但不应将二者混为一谈,或者甚至说二者同等重要。“向一个人传福音[即话语事工]是所有事工中最基础、最根本的事工。的确如此,但这不是因为属灵的比物质的更重要,而是因为永恒的比暂时的更重要。”
凯勒帮助我们厘清传福音和参与社会公义(或曰话语和行为)的关系。他指出,二者的关系“应该是不对称和不可分割的”。教会需要参与二者——它们不可分割。但同时话语事工比行为事工更重要——他们并不对称,并非像鸟的两个翅膀。下面是凯勒观点的概述:
我劝读者要审慎地看待我在这里提出的这种平衡关系。如果我们把传福音和社会正义混为一谈,我们就忽略了基督徒可以为这个世界做出的一件最独特的服事。除了信徒之外,其他人也可以喂养饥饿的人。但基督徒有耶稣的福音,所有人都可以借这福音重生,有得永生的确实盼望。除了信徒之外,没有人可以发出这样的邀请。但是,很多基督徒更强烈地关心传福音,而把行义视为一种分心之事,认为行义会使他们的焦点离开福音使命。这无疑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我认为凯勒说得完全正确,我有三点补充说明。第一,“不可分割”必须是规范意义上的(即我们应当做什么),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在缺少行为事工的情况下,人们依然可以听到福音并归信,然而若无话语事工,这不会发生(试想电台事工或《腓立比书》1:15—18)。显然,这是不对称之体现。
第二,我们要小心,不要独尊社会正义而轻忽其他方面的美好见证。很多福音派基督徒的确看来独尊此要务,因为教会这方面的事工可以赢得教外人士的赞誉。与之相比,性方面的忠贞就“相形见绌”了(在美国,基督教的性贞洁观越来越受世人诋毁 ——译者注。)。但是,独尊社会正义有个危险——即使之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律法主义。
第三,沿此思路继续思考,我们牧师、长老和教会应该确保让总体事工反映出这种不对称的关系。我想凯勒也会赞同这三点补充吧。
正义行为不会“救赎”社会
看得出,凯勒刻意避免“卷入有关‘已临基督’国度本质和末世之事的争论”,因为他认为不争论那些,“也依然可以充分地证明行义和看顾穷人的重要性”。我认为凯勒的观点很有道理。但他如此表达是避免站队(至少从本书看来如此)。
一队是所谓的“变革论者”(transformationalists),主张社会正义方面的工作实际上可以救赎文化,并且促成新天新地的降临。另一队是“两国度论者”(two-kingdoms advocates),主张我们所从事社会正义方面的工作不会救赎文化,也不会促成将来国度的降临。但是,我们应努力使基督的救赎性统治延伸至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属世的和属神的 。这样,公义行为就表明了我们在基督君王里面的国度公民身份(我正在研究David VanDrunen的两国度论,他的观点更为平衡和公允)。
凯勒在表达观点时很聪明,使之基本上能够满足两个国度的最低要求。他并没有把“末世论货物”(借用VanDrunen的用语)装到社会正义的箱子里。他没有说这些正义行为正带来末世现实,也没有说我们能够救赎文化。
此刻我正在阅读本书最后一章,我在想凯勒是否的确背了一小包这样的货物。他在本章一开始就说,当我们失去与上帝的关系时,整个世界都会出现问题。至此并无问题。但接着他讲述了一个故事,整个社区学习手语的故事。
凯勒以此作为舍己的榜样,人们为了失聪之人的缘故而牺牲自己,这就是在“行义”。凯勒并没有明说这个社群恢复了上帝在创造意义上的“平安”,但是该故事所处位置让读者(除非是超级仔细的读者)自然以为,那正是凯勒的意思。当然,读者这种自然的理解与之前内容相抵触,因前文指出人类与上帝关系的破裂是导致不公和支离破碎的原因。舍己的爱心和手语本身,并不能修复我们和上帝之间的根本问题,进而恢复起初创造中的平安。他们至多也仅仅是反映了被修复关系是什么样子的。
我想再次说,这就是凯勒在手语故事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因为接下来他很快就指出,甚至纳粹党也很欣赏莫扎特的优美音乐,但同时在屠杀犹太人。他承认平安和美,甚至正义,都不能救赎人类。只有基督能救赎。
总之,基督徒的正义行为使这世界变得更美好。它向罪人彰显了基督般的慈爱。它指向将来的世界,不论那世界是我们今世的替代版,抑或更新版。然而,正义行为不会“救赎”世界。我有足够的信心,相信凯勒会认同这些。
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说,他把手中国度和末世论的“牌”攥得很紧。在个别地方,我感觉他有点儿过于乐观。但是他对正义和关怀穷人的总体阐释肯定不至于使人认为他持“变革论”立场(至少我不会)。如果凯勒喜欢“第三条路线”的习惯能够暗示丝毫信息的话,这可能说明他认为其他两个路线都有道理。
凯勒在书结尾的表述令人拍手叫绝。他把读者带到使他们行义的那唯一动力,就是上帝自己的工作——成为人,与罪人相处,得到我们本当受的罪罚。
不管我们把舍己和慷慨称为“正义”、“爱”或“怜悯”,凯勒罗列的圣经经文依然如暮鼓晨钟,呼召我们对抗不公并且照看匮乏者。这些经文——正如我在《以赛亚书》发现的所有那些经文——应当沉甸甸地压在基督徒的心头。
正是在这一点上,我要向《慷慨的正义》致以最高的赞誉。上帝极其关注正义。在圣经中,尽管正义和关心穷人这二者不尽相同,却总是成双成对。希望变革论阵营的一些人在读完《慷慨的正义》后,能纠正其观点,尤其在上面提到的那几点上。至少我自己需要矫正内心。为此,我计划与妻子一道再阅读此书,而我强烈鼓励其他牧师也能从本书获益。
本书信息或许会让一些牧养方面的棘手问题浮出水面,比如“应该鼓励会众参加多少正义活动?”也会激起反对的声音,如“行义再积极也不为过;你们有义务帮助地球上每个穷人!”
其实,限制当然存在,正如你加在传福音上的限制——毕竟你需要分出时间,忠心管理生活的其他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让那些实践问题处在次要位置,以免现实应用僭越了神学思考。
我们牧师的主要工作必须是:让自己的心,也帮助会众的心越来越有从上帝而来的爱,越来越关注上帝喜悦的义行。那又该如何实现呢?借着每周向会众传讲称义(justification)的真理,而不仅仅讲“行义”。我们讲道的中心必须是凯勒在书结尾所强调的,就是福音。
牧师在《》中指出,施行正义就是关心穷人和弱势群体,这是圣经的重要教导,与正统教义和福音使命不相矛盾。他借着对圣经经文的分析和生动实例,让人感受到上帝对于穷人和弱势群体深切的爱,同时让人看到今日信徒和教会在行义上深深的亏欠。上帝的恩典是行义的动力,正如信心必然带来行为,蒙恩必然使人行义,读来让人心里火热,想要将信仰付诸实践,以爱的行动去关心困苦的人群,并建造充满慷慨正义的人类社会。
本文属于 ,
分类,被贴了 , , , , , , , , ,
标签,发布于 日,作者是 Akkub。
本文转自第52期,作者大牛在里推荐《》,“如果你并不是那么清楚真正合乎圣经的崇拜是什么,如果你渴望照着神所喜悦的来敬拜神,那么,我在此建议你以阅读这本书作为开始。这是一本介绍改革宗崇拜神学和崇拜实践的入门读物”。原文脚注从略。
教会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不同的人,也许会给出不同的回答。有的人也许会说是宣教,但约翰·派博在其著名的宣教学书籍《让万国都欢呼》的一开篇却如此说:“宣教不是教会的终极目的,敬拜才是。宣教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没有敬拜。敬拜才是终极的,不是宣教;正如神才是终极的,不是人。”实际上,“教会”一词的基本意思,无论在希伯来文,还是希腊文,都是“聚集”的意思。而在圣经中,这一“聚集”特别是指上帝与之立约的群体的聚集,这一聚集特别与圣约群体的崇拜有关。希腊文圣经中第一次出现“教会”一词的地方是在申命记4:10,希伯来文圣经只是采用了“教会”一词的动词形式:“你为我招聚百姓”。但在七十士译本中,译者却有意要强调这一招聚的特殊性,而特意加了一句话:“在组成教会的日子,耶和华对我说,你为我招聚百姓”,以此来表明,这一招聚正是为了组成教会。组成教会做什么呢?“我要叫他们听见我的话……可以学习敬畏我,又可以教训儿女这样行。”(申4:10)上帝组成他的教会,是要使得他的话被宣讲,使得他被自己的百姓敬畏(“敬畏”是一个敬拜性的词),使得圣约儿女可以被教训。换句话说,上帝组成他的教会,是为了让他的百姓来敬拜他。教会最重要的使命是:敬拜!
那么,读者们,你们自己的教会又是如何看待敬拜的呢?你们自己的敬拜进行得如何呢?就我所观察到的现象,我必须承认,今天中国教会的敬拜存在着极其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首先,表现在对敬拜的神学理解上;其次,也表现在敬拜的实践上。
圣经中有多个词来表达“敬拜”,虽然彼此的精确含义有所区别,但基本的意思不外乎:“在主人面前的俯伏”,“如同奴仆般的服事”,“在……面前敬畏”。所有这些词强调的中心,都不在于敬拜者,而在于被敬拜者,就是在于神。敬拜,是完完全全以神为中心的。那么,你们自己教会的敬拜真正体现出这一点了吗?你们教会的敬拜是以会众为导向,还是以神,以神的话为导向?希伯来书12:28说:“所以,我们既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当感恩,照神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或作:敬拜)神。”请问,你们教会的敬拜是为了讨人的喜悦,还是讨神的喜悦?是照着人所喜悦的行,还是照着神所喜悦的行?
如果你并不是那么清楚真正合乎圣经的崇拜是什么,如果你渴望照着神所喜悦的来敬拜神,那么,我在此建议你以阅读《加尔文论崇拜》这本书作为开始。这是一本介绍改革宗崇拜神学和崇拜实践的入门读物,作者自己也谦卑的称其为“一本小册子”。作者并不想将其写成一部学术著作,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将试着以一种相对简单的方式、以一种对平信徒友好的方式介绍历史上的新教和归正崇拜”。就作者的写作目的而言,我认为是基本成功的。实际上,书中所包含的信息,是相当深入的,但这种“深入”,却能够以“浅出”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是这本书的强点之一。
全书分为两部分,实际上是由两位作者写的。
第一部分是导论,作者特里·约翰逊(Terry Johnson)从历史神学的角度,简明扼要但却精确地介绍了改革宗的崇拜神学,包括改教家对天主教在崇拜方面的错谬的批判,对教会传统的反思,改革宗敬拜观的神学意义(如何与宗教改革的“五大唯独”的教训相和谐),也介绍了改教家们的崇拜实践,包括崇拜的形式、语境、要素、次序等,最后简单总结了改革宗崇拜观的优点。虽然作者主要关注加尔文本人对于崇拜的观点,但是作者并不局限于加尔文的思想,反而广泛引用不同改革宗学者的观点来证明和支持,以此来显明加尔文的崇拜观并非只是加尔文个人的观点,而是改革宗整体的教导,整体的观点。正如作者在导论的一开始,就明确表明,加尔文并非以一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方式,来建构其崇拜观,而是与其他改教家一起,在彼此互动中,共同构建出改革宗崇拜观的大厦。这是“许多改革家共同的努力”。作者引用奥德的话说:“这确实不是加尔文的礼仪,不是日内瓦的礼仪,而是归正教会的礼仪。”虽然,加尔文无疑是其中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第二部分则是具体的崇拜实践,作者是钟百恩(John D. Payne)。作者首先在第一章为合乎圣经的崇拜礼仪辩护,指出了当代美国福音派的无形式主义和天主教的形式主义的错误。接着,作者在第二章从对崇拜的正确认识上,以及日常的家庭崇拜和个人崇拜实践中,讨论了如何来预备主日公共崇拜。我个人以为,这是这本书最精彩的一章。作者非常精炼地从神学和圣经的角度,向我们呈现了改革宗独特的崇拜指导原则,即所谓的“崇拜的规范原则”(Regulative Principle of Worship)。并且进一步强调了改革宗崇拜的其他原则:以上帝为中心的,对话式的,简朴的,日常崇拜与公共崇拜的区别,敬畏的,合乎三一神论的,凸显耶稣基督的位格和救赎大工的。当然,严格来说,所有这些原则,都应当受“崇拜的规范原则”所限定。因为所有这些原则,都必须唯独来自于圣经的启示,否则没有人可以自设崇拜的原则。由此,你可以看到,“崇拜的规范原则”是改革宗崇拜实践的根基和基本指导原则。并且,在这一章中,作者对家庭崇拜和个人崇拜的强调和讨论,特别是作为主日公共崇拜的预备,是今天中国家庭教会尤其需要认真聆听的。在第三章,作者按照改革宗崇拜的传统次序,简要介绍了改革宗崇拜的每个要素,他对咏唱诗篇和传统赞美诗的强调,对牧者宣赦的强调,对牧祷、信徒信仰告白和十一奉献的强调等,都是我非常欣赏的,也是今日中国家庭教会需要认真反思的地方。
正如之前所指出的,作为一本写给平信徒的“小册子”,本书可以算作是基本成功的。由于两位作者都是多年牧会的牧师,他们的写作有着很强的教牧和实践导向。在没有降低神学性的同时,他们的确兼顾了教牧性和实用性。认真阅读本书,对于今天在崇拜方面缺乏大公教会历史传承,却又深受当代反传统的福音派和灵恩派影响的中国家庭教会的牧者和平信徒而言,都将会是一次有益的信仰重整之旅。
当然,在我有限的眼光中,书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首先,这本书虽然以简洁的方式,向我们呈现了改革宗的“敬拜的规范原则”,但却没有清晰地将其作为贯穿全书,至少是贯穿后半部分关于崇拜实践的基本指导原则,这是非常可惜的。比如,本书并没有从“敬拜的规范原则”角度,告诉我们为何圣经规范或限定了这些要素(虽然在导论部分,非常简洁地谈到了使徒行传2:42如何限定了讲道、祷告和施行圣礼的要素)。这会大大削弱本书的说服力,读者会询问,当你说公共崇拜要有宣召或认罪或宣赦时,圣经哪里赋予了教会这一权柄?比如,在讨论“认罪”和“宣赦”时,作者只是提到了约翰一书1:7-9,但这段经文并未明确指出是在公共崇拜的时候。按照“规范原则”,圣经没有明确启示的,就是上帝所禁止的。这当然不是说我反对在崇拜时有“认罪”和“宣赦”,我绝对的相信这两者是“规范原则”所限定的要素,实际上,我认为当代有些美国的长老教会在崇拜中忽略这两个要素,是极其可惜的。但作者需要从“规范原则”的角度明确指出来。
其次,本书没有从圣约神学的角度,明确指出,整本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都对新约教会的崇拜有限定。作为连续性的恩典之约的一部分,旧约中的要素必须在渐进性的救赎历史中,进行有机的调整,而整合进入新约,成为新约中教会的敬拜要素。比如,新约从来没有明确说明,“祝福”是一个敬拜要素。虽然作者也提到了新约中也有“祝福”,但这些经文都只是书信的一部分,新约从来没有明确要求这些“祝福”要用在崇拜中。读者会问:为何这些祝福不能只是平时的祝福,新约如何“限定”了这些祝福在公共崇拜中?如果不从圣约神学的角度,这一问题不可能从新约中得到解答。并且,新约也从来没有说明,为何必须是上帝所设立的人执行祝福?这一问题的解答也必须回到旧约,并根据圣约神学,整合进入新约。
其他还有一些地方也存在着一定问题,比如,作者对“十一奉献”的讨论也是不严谨的,并且没有区分当纳的“十一奉献”和信徒在“十一”之外随本心所酌定的“捐输”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然而,瑕不掩瑜。就整体而言,我对这本书是持相当肯定的态度的。实际上,我自己也在想,对于一本面向平信徒的小册子,我是否太吹毛求疵了。作为一名正在进行教会归正的牧者,我自己非常愿意将此书作为本教会会友课程的教材之一,也在此郑重向大家推荐。
历史上,加尔文是建立基督教崇拜的中流砥柱,他倡导和设定的崇拜礼仪,树立了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崇拜模范。加尔文的崇拜礼仪著作和他的神学著作一样尊重大公传统,又集宗教改革家之大成。《》以加尔文建立的崇拜礼仪为经纬,引导读者逐一认识崇拜的各个组成部分,介绍崇拜的具体流程,并详尽解释组成崇拜礼仪不同要素的含义,兼具学术与实用价值。
本文属于 ,
分类,被贴了 , , ,
标签,发布于 日,作者是 Akkub。
本文转自。李英强弟兄在里推荐了《》。蒙允转载,深表感谢。
1、相比于富能仁和柏格理那个时代的宣教士而言,今天中国的基督徒,尤其是城市的基督徒,生活得真是相当富足,可是我们却失去了效法基督的动力。逼迫都还普遍存在的时候,教会却开始世俗化,福音的恩典变成了我们对抗虚无时代的心灵鸡汤。这真是何等可悲的事情!
2、最让我感动,也从中特别受到教益的是,富能仁最重要的“工作方法”是祷告。这提醒我无论任何事工,都在上帝的护理和掌管之中;我们不是依靠能力,不是依靠钱财来成事,唯独依靠信心,依靠恩典,将一切仰望交托给上帝,只管努力向前,只管撒种浇灌,不必计较得失,不必看重结果。人生事工有涯,上帝恩典无涯,惟有专心信靠,靠主成就万事!
3、我若有一点能力,能以做成一点什么事情,而不把这能力交在上帝的手上,求祂炼净、使用,这能力本身只会变成一个试探,让我堕落,让我自义、自恋。富能仁原本可以成为一个艺术家,他那么热爱音乐,那么喜欢钢琴,但是上帝却让他在偏僻的中国西南山区服侍,看起来音乐似乎毫无用武之地。但是后来在服侍很有音乐天分的傈僳族的过程中,富能仁对音乐的理解很有帮助;包括他的婚姻的开始,也跟他的音乐才能有关。上帝不会浪费每一件发生在我们生命中的事情,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明白上帝在其中要我们学习什么。
4、福音确实是简单,甚至是显得愚拙的,但信靠福音却并不容易。因为除非我们破碎自我,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罪人,对自己的得救毫无办法,我们总是会倾向于把福音变成许多“正确道理”中的一个,而不是视福音为唯一真理。这样一来,我们就常常以为自己还很用,那些伟大的理想、梦想也十分值得追求,不知不觉,我们就变得跟不信福音的人没有什么两样。
5、在上帝的国度中做事,与在世界上做事,有极大的不同。因为上帝对全部的时间和空间,所有的事物,拥有绝对的权柄,所以祂并不需要我做什么来成就什么;如果我居然可以为上帝的国度做些什么,这完全是为了我和其他人从中受益。所以,工作是恩典,成就是恩典,失败也是恩典,所有我已经得到和将要得到的,无不出于上帝的恩典。
《》是中国内地会宣教士富能仁的真实见证,由富能仁之女克蕾斯曼撰写而成。22岁时,富能仁只身离开英国前往云南边陲,被傈僳族人吸引,委身30年,发明傈僳族拼音文字,翻译圣经,建立教会,直到患脑疟疾客死保山。富能仁激励了包括杨宓贵灵在内的宣教士,也必将激励今天的人们完成大使命。
本文属于 ,
分类,被贴了 , , , , , , ,
标签,发布于 日,作者是 Akkub。}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脸型不好看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