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老师龚家铭数据库老师联系方式式

跟我一起学葫芦丝“傣味”---竹楼南可
傣味技巧 葫芦丝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究其原因离不开她那迷人的音色,目前虽然大量涌现出各种风格的乐曲,但纯傣的葫芦丝乐曲是常青树,永远是葫芦丝人的最爱。一些丝友们在学习葫芦丝达到中高级水平以后,却发现很多傣味的乐曲仍然吹不出味道来,觉得不得门道而无从
因为涉及示范太多,播放器太多会卡浏览器,所以把所有的示范放在这儿给大家下载
&&& 葫芦丝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究其原因离不开她那迷人的音色,目前虽然大量涌现出各种风格的乐曲,但纯傣的葫芦丝乐曲是常青树,永远是葫芦丝人的最爱。一些丝友们在学习葫芦丝达到中高级水平以后,却发现很多傣味的乐曲仍然吹不出味道来,觉得不得门道而无从下手练习,原因是在传统葫芦丝演奏中有着某些特殊技巧,同时需要这些技巧的默契配合才能演奏出纯正的傣味来,我只能就其中几个典型的傣味技巧分析入手,给大家进行阐述,以方便丝友们针对傣味的学习。
1、虚指颤音
&&& 虚指颤音是传统葫芦丝演奏中最具特色的、不可或缺的技巧,特别是中音3(全按作5,如果全按作4,就是2,以此类推)的虚指颤音,要求与本音隔一孔的手指全孔颤动,全孔颤对声音的影响较大,而要产生柔和的水波纹效果,就需要注意气息的配合,适当减弱气息。同时手指的动作要轻柔,接触到音孔时的动作要虚,及触即离(我不赞成虚指颤音也称为隔孔&打&音的说法)。颤动的频率是要根据音符的时值、乐曲的意境、演奏者的表达等等因素来决定,这里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也多姿多彩。例如一个十六分音符的3,时值短,频率只能快,例如《竹林深处》里多处出现的十六分音符3(示范①)。
又如一个四拍子的长音3,这时的虚指颤音频率就会有一个变化,从正常速度渐快,然后再渐慢,同时配合气息控制,柔和的音波就能呈现,当然这个变化也不是一定的,可能先快后慢,也可能先慢后快,不是一成不变的。
&&& 特别指出的是傣族乐曲中一些中音6的虚指颤音,如《出洼之夜》行板部分的6音,这里我们平时采用左手中指颤,而此曲采用左手食指颤,水波纹比较强烈,但有特殊的类似原生态的味道(示范②)。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音都需要虚指颤音,有些丝友在学会虚指颤音后,在超过一拍以上的音符都习惯地加上虚指颤,这点是不合适的。例如《金秋月下》的引子,这里的5只要保持平稳就可以了,甚至连气震也不需要(示范③);
&又如《竹林深处》的引子部分,这里的5同样也是不使用虚指颤的,略可加一点气震音。我听了大量的纯傣乐曲,总结出来几乎所有的中音5都不加虚指颤。
2、抖指断音
&&& 这个技巧我是在龚家铭老师的《孔雀神韵》一书中得知名称,但早在2006年我就开始使用了这个技巧,但是苦于一直没有技巧名称,在教学时就简单称之为&高度叠音&,龚老师用&抖指断音&来命名,很形象、贴切,通俗易懂。
&&& 我们在乐曲进行中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分开同度音:单吐、打音、倚音、叠音(我在《以如何区分同度音为切入点谈抖指断音》一文中有详细阐述),傣味技巧中也经常使用这类技巧,但更为常用的却是&抖指断音&。抖指断音,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手指抖动在两个音之间加入了另一个音,从而把音断开。那么问题是抖哪根手指?如何抖?其实很简单,以全按作5为例,一般而言,1音以及以下音在需要断开的时候全部抖动左手中指,抖的方法就是手指迅速离开一下音孔,以便插入一个音高在降3左右的音(示范④,
此示范是全按作4的,因此音高在降2左右)。
&&& 当然在一些乐曲中1音以上的也可以抖指,这时抖的动作不变,只是手指有变化了,具体抖哪个手指要根据乐曲的需要来定,如《葫芦丝的传说》中开头2316(低音)&&,这里的3就抖左手的拇指,有很强的跳动感(示范⑤)。
&另外,并不是同度音才可以使用这个技巧,不同度的音只要乐曲需要也可以抖(可以参考示范⑨)。赵洪啸老师在《野狼》一曲中所使用的音序打音技巧与抖指断音如出一辙,仅仅是野狼一曲用是用两个手指一起打(示范⑥)。
3、抖指滑音
&&& 大家都知道,葫芦丝音乐最大的特色就是&轻、飘、柔&,要吹出委婉的音色,滑音是必不可少的。在掌握了基本的滑音技巧后,我们发现有些乐曲中的滑音要求更加浓烈,于是有了一种技巧名称叫&叠滑音&,为了名称的统一,我建议把这个技巧称为&抖指滑音&。
&&& 抖指滑音的手指抖动动作与抖指断音相似,速度稍慢一点,当然这是相对而言,实际操作的时候速度还是相当快的。抖哪根手指也与抖指断音相似。例如我们在做16(低音)的滑音时,正常做法是先吹出1然后下滑至6,而在做抖指滑音的时候,在下滑至6之前左手的中指需要抬起一下,以便加入一个音高在降3左右的音头。哏德全的《勐养江畔》就是这一技巧使用的代表作(示范⑦)。
&4、下行叠音
&&& 我们在对初级学员讲解叠音技巧的时候,经常会说道:当音乐平行或者上行的时候可以采用叠音技巧。因为叠音就是叠在上方的音,这个音是比本音音高的音,如一般情况下1的叠音是2,2的叠音是3,3的叠音是5。当音乐平行或者上行的时候,这个音很容易就加进来。反之,如音乐下行,2&1&,这后面一个1按正常的技法就加不上叠音了。
&&& 哏德全在《金秋月下》一曲中大量的使用了下行叠音,具体的操作方法举例如下:5&1&,轻吐出5后,左手三指本应同时落下以奏出1音,而在做下行叠音时,三个手指应有一时间差,此时我们无名指与食指同时落下,中指稍慢,同时稍加强气息,1上的一个叠音就出现了,这个叠进去的音高也在降3左右。而在做2&1&的时候有所变化,此时我们轻吐出2后,在左手无名指下落的同时,左手食指迅速开闭一下,于是在1的上面加上了一个音高在升4左右的叠音(示范⑧)。
&我们在做下行叠音的时候要注意手指的抬起高度,不宜过高,意思就是这个叠音加了的效果是:听上去就是感觉不一样,又不太听得出加了什么技巧,大家可以多听听哏大师的乐曲,在他的很多乐曲中使用了这个技巧,特别是在中音1上。
&&& 关于这个技巧我没有好的名称来赋予它,龚家铭老师的《孔雀神韵》随书光盘中的众多示范曲中曾多次出现,如龚家铭整理的《芒市坝子山歌》(示范⑨)&
&一些乐曲中也出现过(老师们称之为&赠音&),但这是借用笛子中的技巧,它有特定的操作方式和准确的时值。而在傣味乐曲中,这一技巧会变得可有可无,可重可轻,非常的随意。因此我认为不能等同于赠音。
&&& 放音的操作方法很简单,在一个音或者是一个乐句的结尾,手指随意地放开,放开后的一瞬间收住气息,自然地带出一个音来。这个音的音高也是比较随意的,有时是5,有时是6,有时根本就没有准确的音高,说得更随意点是演奏时临时发挥。
&&& 我们在葫芦丝教学中一直会很注意如何消除咕音,但在一些傣味乐曲中咕音却是可以出现的。有一首录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小F重奏乐曲《列哨》(演奏者我已无从考证),小f嗲声嗲气地叙说着傣家姑娘浪漫的爱情故事,中间夹杂了好多咕音,开始是以为演奏者的技艺不精,后来却越听越好听,原来是故意放进去的(示范⑩)。
我尝试着在《葫芦丝的传说》一曲演奏中也使用了这个技巧,到现在也没有人提出我演奏时出了咕音。1&咕35~~~~~(可以参考示范⑤),我只能用&这样演奏会带有原生态的味道&来解释。
&&& 当然仅仅知道基本的傣味技巧如何使用并加以练习是远远不够的,演奏大量的纯傣音乐并深入了解傣族音乐文化才能有所体会。特别指出的是,这些技巧的背后有一个必须强大的系统技巧在支撑,这就是气息技巧,如果气息的技术不到位,前面讲的这些技巧最多也只能练习到形似而神不似。
&&& 以上是我总结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傣味技巧,或有缪误,或有不足,望指正补充。
2015年8月写于无锡
卫巍(竹楼南可)
这里是我演奏的几首纯傣乐曲,如有兴趣可以移步批评指正。
葫芦丝的传说
浪漫的出凹之夜
(责任编辑:老马)
------分隔线----------------------------
下一篇:没有了
傣味技巧 葫芦丝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究其原因离不开她那迷人的音色,目前虽然大量...
葫芦丝指法表,葫芦丝,葫芦丝指法大全,葫芦丝指法表筒音作5、葫芦丝指法表筒音作1、葫...
葫芦丝指法目前用的最多的当然就是筒音作5的指法,在这还配有葫芦丝的指法表还有筒音作...
音频下载请去主帖: /viewthread.php?tid=32329...
音频下载请去主帖: /viewthread.php?tid=32329...
音频下载请去主帖: /viewthread.php?tid=32329...
【】【】【】【】【】【】葫芦丝夏令营——云南之旅
2009年葫芦丝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
&时间安排:报名时间:日至7月1日
夏令营活动时间:日--26日
辽宁组委会办公地址:朝阳市北大街212号&&东都家园7号楼&&葫芦丝乐坊
联系人:&&
报名办法与收费标准:1、全省各地葫芦丝爱好者皆可在指定的地点报名。
2、学生本着自愿的原则报名。
3、报名时须附身份证(户口簿或护照)复印件,认真填写《报名表》,并提供本人2寸免冠彩色照片4张。
4、分区领队与组委会签订葫芦丝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协议书,全国统一告知到德宏要求及费用。
其他相关情况:一、活动宗旨:
葫芦丝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旨在进一步弘扬葫芦丝民族文化,促进葫芦丝文化交流,保护和传承葫芦丝民间艺术,为葫芦丝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大舞台。
二、主办单位:
德宏州委宣传部、德宏州旅游局
三、承办单位:
云南弘韵文化有限公司&&&&德宏弘韵葫芦丝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三、协办单位:
云南省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
中共潞西市委、市人民政府
中国梁河县委、县人们政府
四、活动安排:
与李仲陪老师(哏德全的老师)、葫芦丝青年演奏家李春华老师、龚家铭(《节日的德昂山》作者)一起面对面交流葫芦丝,聆听大师讲座、观摩葫芦丝制作、到葫芦丝之乡体验葫芦丝文化及其民族风情。
五、报名程序及要求:
1、请将活动宣传彩页、报名表,通过培训中心教师发放到全部学生手中。培训教师在课堂上做重点动员,说明葫芦丝寻根夏令营组织工作细节。学生回家获得家长同意并签字后,自愿报名。
2、带队教师根据暑期放假时间确定参加活动的具体时间和来昆明车次,确认活动具体行程和服务标准,并通过邮寄或快递方式与组委会签订合作协议。
3、带队教师应在报名截止时间前收取活动全部费用,并在到德宏后当晚之前向主办单位结清。
4、所有报名参加活动的学生在出发前指定时间在机场或者车站集合,带队教师负责组织乘坐火车开往德宏;火车到达昆明站之前一个小时,主办单位工作人员已随专用空调大巴在车站等候;接站后所有人员乘车开往德宏,开始六天五夜的夏令营活动。
5、活动结束后,主办单位安排学生乘坐客车返回昆明云南民族村,根据选手时间在送往车站、机场,活动结束。
其它未尽事宜,请随时与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联系。
&&&&&2009年葫芦丝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辽宁组委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葫芦丝的魅力
印发编码:&& 来源:未知&&&
发放区域:互联网& 已传阅:
次【】&&【】
&&&&&  &作乐崇德,乐已教和&。自我校成为&葫芦丝试点学校&以来,下课时,我们的校园里少了吵闹声,多了悠扬的葫芦丝声;放学在等校车时也不见了往日到处找不到人的状况,而是听到了葫芦丝优美的旋律。下面我就来谈谈有关葫芦丝的几点体会:
  一、第一节葫芦丝课的感受
  每当听到葫芦丝动听的声音,我就想起了我班同学学吹葫芦丝的过程。那是在我教他们第一节葫芦丝课时,首先我演奏了一曲给他们听,他们听到葫芦丝那美妙的声音如痴如醉,雀雀欲试,于是我先教他们吹单个的音1 、2 、3 ,大家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使劲吹,可是怪怪的,那葫芦里发出的全是&噪音&。哈,这时的教室可热闹了,各种各样的怪调都有。大家的样子更可爱,有的鼓着腮帮,涨红脸,有的吹出了串串口水。
  这些毛病都是初学者容易出现的,也是完全可以在短期内克服的。我把一些要点、技巧教给他们,他们认真地学着我的样子一次一次地吹。终于我听见一些笨拙的音符从他们的葫芦丝里跳了出来。一节课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下课时,我意味深长地对他们说:&学习葫芦丝要多练习,持之以恒。当你写完作业,无所事事的时候,去吹吹葫芦丝;当你疲劳的时候,也吹吹葫芦丝,会让你一天的劳累顿时一扫而光;同时也会让你的水平得到提高。&
  二、纠正家长主次的误导
  有一些学生买葫芦丝是属于跟风,你有我也要有,但并不去认真学,这和家长的主次观念有很大关系。
  我班有位男生有一次上葫芦丝课时,非常不认真,开小差,因此左右手都搞错,我生气了,我说:&你手都放错了,应该是左手在上面,右手在下面。&就顺势拍了一下他的手,还对他说:&你真是枉费了老师的一片苦心,把你安排在这么好的位置,第一排中间,你都不珍惜。&没办法只有一对一单独再教了他一阵,直到他基本会。谁知这样非但没有听到一句好话,反而捅了个马蜂窝,他回去和他父母说我打了他巴掌,据说第二天早上还不肯上学,说怕我打他。因此他爸爸发了一大堆的短信给我,说&吹葫芦丝不是主科,是业余爱好&意思是不用这么较真。还说他也揍过他儿子,但从不打头,更不会打脸,他儿子曾经在上幼儿园时,遭到老师打而不肯上学,现在又遇到这种情况等等。我看了真是懵了,觉得像在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一个字&冤&。于是我找这位男生来问明情况,我问昨天学葫芦丝时,老师打了你巴掌吗,他说&打了&,我又问巴掌在哪里,他说&不知道&我指着他的脸说是这里,我昨天打了你这里吗?他答&没有&。我说昨天老师是不是因为你手放错了位置拍了一下你的手,他答&是&,我说那也叫打吗?他不出声了。我觉得如果这样拍一下手也叫打的话,那打的范围也太大了。我又问他为什么不肯来上学,他答&怕你打我&我又问&老师打过你吗?&他说&没有&,既然没有的事,你怎么会想象力那么丰富呢?老师没有理由平白无故地要打你呀。我借此教育了他,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实事求是,不能随便夸大事实。于是我拨他父亲的电话,想和他说清楚这么回事,可是他爸爸的手机关机,然后我又拨通他妈妈的电话,让她儿子自己和他妈妈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也和她交流了我对教育孩子的一点看法,首先我不赞成他爸爸的观点,学葫芦丝不是主科,不需要认真。我觉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对待,要养成这种好习惯,不要让孩子认为什么重要该认真,什么不重要就不需认真,小孩子他也分不清到底哪个是重要的,哪个又不重要,到头来或许结果就成了你认为该认真的他反倒不认真了。既然家长都不在乎这个,我完全可以不管,这和我的利益没有一点关系。但我不会这样做,责任心告诉我不能这样做。现在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许多家长都舍得花大价钱送小孩去参加各种培训班,目的就是想孩子多学一点技能,对他今后有好处。据我所知我班都有好多这样的家长,他们就很明智。现在学校提供这么好的平台,不花钱教你的小孩学葫芦丝,何乐而不为呢?其实学葫芦丝可以帮助你的小孩开发智力,因为它要用脑控制好你的双手,还能使你的双手变得灵巧,又可陶冶性情,还可以学到一些乐理知识,好处数不胜数。既然你舍得花170元买了葫芦丝让他学,那就得让他学好来,而不应该灌输不重要的思想。我让她转告他丈夫。事后他丈夫了解真相后跟我道歉了,他妈妈说是看了电视有老师打学生打得很凶,害怕他儿子也受到这种待遇,当然这也情有可原。打学生的老师是有,那只是个别现象,不要因为个别而想象天下所有的老师都会打学生。后来开家长会我把这件事拿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得到家长们的一致赞同。
  通过这件事后,这位学生的家长改变了观念,同时这位学生也明白了道理,从此无论上什么课都认认真真,葫芦丝也吹的越来越有水平了。
 三、葫芦丝的魅力
  在还没学葫芦丝时,我这个班主任是每节课下课都要去班上监督,因为二年级的学生特别好动,他们会去追逐、打闹,尽管我那样去监督,都往往监管不到位,防不胜防,他们时不时会给我惹点麻烦来。比如:陈敏源追逐撞成嘴裂,去医院缝了好几针;唐广湘打闹被扣分等。做思想工作也不是很奏效,为此我感到既疲惫又无奈。
  自从学吹葫芦丝后,哇,神奇了,像广告词一样&葫芦丝,我看行!&葫芦丝的诱惑力太大了,大家兴趣很浓,下课之后除了上洗手间外,不再去惹事了,而是形成了一股比学赶帮的热潮,谁都不甘落后,因为人人都有展示的欲望,所以下课更多的是听到葫芦丝的优美旋律声,过去那些违纪现象在逐步减少,而且音乐使他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无形当中也给我减负了,我不再需要节节课下课去蹲点了,我感慨&葫芦丝的魅力真大啊!&
  四、受益匪浅
  1、初见成效
  我要求孩子们天天都带葫芦丝来,我每天早上在早读之前教教他们,练习练习,因为仅凭每周两天下午的半个小时是远远不够的。有句话说得好,一日不练手生。我做过调查,问班上的学生回到家里有没有吹,许多都答没有,那这样一周才学两次,等到下周又忘得差不多了,没有多大效果。其实如此一来,给我增加了工作量,但我觉得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就要使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现在我班的葫芦丝拥有率已达100%。通过学吹葫芦丝,同学们现在会识一些简谱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要求他们每演奏一首曲子之前都要先学唱,并背诵曲谱。大家学习热情高涨,才仅仅两个多月现在已会吹&玛丽有只小羊羔&、&玛丽有只大羊羔&、&划船歌&、跟伴奏娴熟地吹奏&龙的传人&、&我和你&、&金孔雀轻轻跳&、&大长今&等。
  2、促使班风的改变
  现在大家学吹葫芦丝学出了自信,有些&腼腆型&的也悄然变的开朗多了,而且班风也越来越好。过去拖拉到8点了都还没搞好卫生,而如今却能在7:30前搞好卫生,然后就开始了葫芦丝的吹奏,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之我班的卫生、纪律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从每次上公开课,各科老师都喜欢选我们班就足以证明,因此我班个个月都被评为文明标兵班。之所以会起到这么好的效果,也得益于上葫芦丝课,我要求大家一定要听从指令,否则就不可能吹奏出优美的曲子来。我分别让他们自己聆听,听从指令与随心所欲的结果,不用说太多道理,他们自己亲身感受就足够了,从此他们就变得一切行动听指挥了。
  3、促使自我的提高
  在教学生吹葫芦丝的同时我自己也得到了提高。12月12日常平镇&新快乐教育&&以乐育人&葫芦丝进课堂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原定只是全体老师和四年级的学生在电教室展示葫芦丝的表演,可后来领导说太单调,临时决定要我来上一节葫芦丝教学短课。课后听课的领导和各校的老师对我这个非专业的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很高的评价,这让我信心倍增,给我今后的学习带来强大的动力,我深知自己才刚刚起步,比起专业的来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我信心十足。
  4、葫芦丝给我的生活添色彩
  我已与葫芦丝结下了情缘,它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我喜欢它的声音,清脆好听,它把浮躁的我带入了一个心的境界。
  音乐是神奇的,不止能陶冶心情,更能让人平静喜怒,淡忘怨恨,转移痛苦。因为当你沉浸在美妙的旋律声中时,你感受到的只有音乐,只有音乐所抒发的感情,它是我们减轻工作压力的首选。尤其是我还有一年就要退休了,吹葫芦丝对老人更有好处了,它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身体新陈代谢;有利于增大肺活量;结识朋友,相互促进学习,多交流;改进精神面貌,增添生活色彩等等,所以葫芦丝成了我清闲时娱乐的最佳选择!(编辑/海峡教育网 张春梅)
(责任编辑:云南滇乐坊(葫芦丝)发展研究院)
【】&&【】集王厚臣老师最新创作的新曲中,还有伴奏和相应的示范,两个碟
本书因为受葫芦丝爱好者喜爱,所以这是第三版了
全收录李春华老师的原创作品,演奏方法,曲目创作背景等等,
签名收藏必备,含十几首正版示范和相应的伴奏碟两张
本书由张笑老师编著,并给全书的练习曲配上了相应的伴奏方便爱
好者从零开始学习,而且还有很多张笑老师的一些合奏曲。
乔志忱老师的作品,也即《葫芦丝高手之路》从零学起到精通,是
乔志忱老师毕生的作品,受到广大葫芦丝爱好者好评的书!
精简版梦中的小竹楼
再发一个精简版的梦中的小竹楼,仅仅只有第一部分的行板!
17:15, 下载次数: 750
(254.6 KB)
在人之上要看得起人,在人之下要看得起自己。
坐板凳欣赏也不错,很好听,献花。
来欣赏和献花
为了健康& & 为了快乐& & 为了友谊& & 为了和谐& & 吹起迷人的葫芦丝& &&&让我们永远永远在一起
UID52817&帖子33361&精华&积分42142&性别男&来自河北保定&
真棒好听··韵味十足
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
这伴奏第一次听,给萧歌老师献花
韵味十足,功夫了得
欣赏学习!
在后排欣赏了
萧歌的傣味无敌,印象最深的就是前年学陈明一首曲子,后来害得我也跟着学了好多天哈哈
葫芦丝淘宝店链接:
邮购业务联系QQ:
微信:hulusima
UID19910&帖子26788&精华&积分34349&性别男&
引用:原帖由 老马 于
21:15 发表
萧歌的傣味无敌,印象最深的就是前年学陈明一首曲子,后来害得我也跟着学了好多天哈哈
谢谢马哥鼓励。
伴奏一并附上,另附郑强老师美丽的金孔雀、多情的巴乌、月夜三首曲子的伴奏。郑强老师原版伴奏是没有发表的,这些伴奏都是在乐友制作的伴奏基础上,我用软件把郑强老师的示范与乐友自制的伴奏剪辑合成的,与原版伴奏基本一致,希望大家喜欢。
23:14, 下载次数: 72
23:14, 下载次数: 82
23:14, 下载次数: 66
23:14, 下载次数: 6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老师联系方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