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1977年至1982年属什么小学历史有学商秧变法吗?

万安二中王丽芬初中历史工作室
当前位置:&&
《商鞅变法》的教学设计
上传: 刘小兵 &&&&更新时间: 13:19:51
《商鞅变法》的教学设计
──以故事(细节)、材料和问题为思路
泰和二中&&& 肖常兴
一、过程设计
  导入:请一学生阅读上节课课文的倒数两个自然段:&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秦孝公受到很大刺激,认为这是莫大的耻辱,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商鞅辗转来到了秦国,辅佐雄心勃勃的秦孝公进行了改变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变法运动。&
  通常课堂教学的导人新课,是注意本节课与上节课的衔接,没有必要就不必使用电化教学手段。这段课文阐述了秦孝公急于变法的细节,完全可以做开场白。
  问题1:秦国变法的决心来自哪里?
  学生能想到决心来自国君秦孝公。教师要进一步说明变法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成败决定于国君,成果能否延续则要看变法的内容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商鞅是卫国公子的儿子,他姓公孙,应该叫他公孙鞅,或卫鞅,后来他率秦国军队打败了魏国,秦孝公把商这个地方赐给他,封号&商君&,《史记》中有一篇他的传记,司马迁按封号取名&商君列传&,后人习惯上叫他&商鞅&。小小的卫国实际上是大魏国的附庸,地域都在现在的河南省,因此,商鞅应该算是河南人。他起初投身于魏国丞相的门下。
  故事1:魏国丞相公叔痤非常赏识商鞅的才干,公叔痤病危时,魏惠王亲自来探望,问:&您要有个三长两短的,谁能接替您呢?&公叔痤说:&商鞅虽然年轻,但是个难得的人才,可以把全部政务交给他。&魏惠王沉默不语。公叔痤让左右的人都出去,又对魏惠王说:&大王不用他,一定要杀了他,不能让他去别的国。&事后,公叔痤本着先国君后臣子的原则,把原话又告诉了商鞅,让他赶紧逃走。商鞅却不以为然,说&魏王不听你的话起用我,又怎么会听你的话杀我呢?&结果正如商鞅所料,魏惠王认为公叔痤的建议很荒唐。
  问题2:魏国丞相举荐商鞅代替自己,又建议魏王不用就杀了他,说明什么?
  商鞅真是个人才啊,你看,他对自己命运的判断很准确,面临被杀头的危险,还那么从容,一般人做不到。说明他判断能力强、心理素质好,有政治头脑,有政治智慧,是一个可以担当重要政治责任的人。
  上述故事教科书只讲了一半,完整地讲这个故事,意在介绍商鞅这个人的特征。商鞅长的什么模样?史书没记载,教科书里的画像也是根据他的性格想象的,一幅冷面孔,看上去坚毅、果敢。商鞅是变法的主角,因此必须让学生首先了解这个人。以往教学大都忽视人物的个性,讲王安石变法,不讲王安石这个人,讲张居正改革,不讲张居正。尽管考试很少涉及人物的个性,但这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入历史情境进而理解历史的&药引子&。商鞅的个性特征和政治智慧与他后来能够推行改革有直接关系。
  但是,他要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在当时只有一个渠道──把自己推荐给一个能够赏识自己、重用自己的国君。于是他跑到现在的陕西,投奔决心发愤图强的秦孝公。
  故事2:一个河南人跑到陕西来想当官,成就一番事业,难度不小啊。商鞅也得走门路,怎样打通的关系?史书没有记载,这已不重要了。他通过秦孝公的亲信景监求见。第一次见孝公,他大讲&帝道&,即:黄帝、尧、舜等统治经验。孝公听了昏昏欲睡,事后很生气地斥责景监:你怎么介绍这样的混入?我怎么可能用这样的人呢!景监挨了训,责备商鞅。商鞅却说,我在试探他的想法呢,要求再次接见。5天后,第二次见孝公,商鞅大谈&王道&,就是夏禹、商汤、周文王的治国方略,秦孝公耐心听下来,但不以为然。事后又责备景监,景监又责备商鞅,商鞅说,我还没说到正题呢,请再安排接见。第三次商鞅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说到战胜各国、富国强兵的话题。秦孝公对景监说,这个人行。我还要和他谈谈。商鞅就争霸之道、强国之路,再次与孝公交谈时,孝公越听越入迷,不知不觉地挪动双膝,凑近商鞅(那时还没有椅子。席地而跪坐)。两人一连谈了几天,孝公还不满足。
  问题3:司马迁就这件事评论说,谈帝王之道本来就不是商鞅的本意。是不是很有道理啊?可是商鞅为什么不直接切入正题呢?
  这是一个引导想象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有各种猜测,比较合理的解释包括,试探孝公的诚意、志向、价值观念;商鞅是在总结历史经验啊,夏禹、商汤、周文王如果按照帝道行事,就不会出现夏商周三代了。落点应强调:时代不一样,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就应该选择新的政策。
  问题4:为什么秦孝公对帝王之道不感兴趣?但他还屡次接见商鞅?
  这是教科书提出的问题。教科书上说&秦孝公求贤若渴&,学生可以想到。为什么不感兴趣?就是时代变了,按照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
  这个故事有情节,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问题设计成两个,意在说明两个人的思想一致,这才能够结合。用足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思考问题,改革都是要改变传统中不适应当前形势的政策;自上而下的改革关键在于主政者,他们的思想决定改革的力度。
  故事3:秦孝公决心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但又怕舆论非议,于是让商鞅与守旧大臣们对话。大臣甘龙认为:&依照民俗而施政,不费力就会成功;沿袭成法治国,官吏习惯,百姓也平安。&商鞅说:&你这是凡夫俗子的言论。你这类官员可以当官守法,但是不能与你讨论变法问题。&大臣杜挚又提出:&没有百倍的利益,不能改变成法;没有十倍的功效,不能更换旧器;效法古代不会有过失,遵循旧制不会出偏差。&商鞅回答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汤和周武王因为不遵循旧制才成就大业,夏桀、商纣因为不改旧制而亡国。违反旧制不能否定,因循守旧不值得赞美。&辩论的结果更加坚定了秦孝公变法的决心,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问题5:&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是商鞅留传后世的名言,意思是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发展就不能拘泥于旧制度。孝公安排商鞅与大臣们对话的目的是什么?这些辩论和推进改革有什么关系?
  设计这一问题,是让学生认识改革需要作充分的舆论准备,估计学生可以想到。可能想不到的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首先来自上层,教师应强调这一点,以便认识其他改革。改革者意志坚定也是不可或缺的,改革的征途不会因为一次辩论而一帆风顺。最后指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成为后世改革的依据。
  故事4:变法的法令拟好了,但没有公布。商鞅派人在城中人流较多的市场南门,立起一根大约6米多长的圆木,布告:&谁能将此木搬到市场北门,赏十镒黄金。&一镒按照20两计算,就是200两黄金,一两约折合今天20克多一点,(也有说合31.25克),至少4公斤的黄金!太多了,没人相信,也就没人去试。&谁能搬,赏五十金!&有个楞小伙儿扛起木头搬到北门,没想到,立马就得到五十镒黄金(20多公斤啊)。这事能不传开吗?
  问题6:《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述了这件事。可是,这么多黄金的赏赐,秦孝公多心痛啊。司马迁说的是赏&十金&&五十金&,春秋战国时,黄金的单位有时论&镒&,有时论斤。一镒20两、一斤十六两,怎么算也不少啊,《史记》会不会有夸张的成分?
  这样的问题会引起学生兴趣。司马迁生活在公元前135&前93年,这个故事应该发生于商鞅变法开始的那一年,公元前356年。变法的起始时间写在板书上。司马迁追记200多年前的事,从时间上说,《史记》对这件事的记载已不是原始材料。司马迁是严肃的史学家,他写这个故事肯定有依据,至于细节是否完全准确,可以存疑。在学生发言后,这样解释,目的有二:一、变法开始的时间容易让学生记住;二、对史料要看是否是当时人的记载,这是渗透历史重证据的意识。
  就这个故事还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这件事流传开来的效果是什么?
  学生马上反应&取信于民&。仅仅是&取信&吗?还有&令行禁止&的作用,等于布告天下,千万别拿政府的法令不当回事,不信你就试试?11912年,毛泽东在你们这个年龄曾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三叹&商鞅这一做法,还得了100分呢。文章怎么写的,同学们可以上网找找看。
  准备工作都做完了,开始变法。看教材:商鞅变法首先是发展农业,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粟帛多的,可免除徭役。粟,是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帛,指丝织物。还有,因懒惰而贫穷的要罚为官奴。再看后一页: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
  承认土地私有,那么生产积极性就能够提高;配之鼓励耕织的政策,产量就可以增加。因懒惰而贫穷,全家都要失去自由,这就逼着懒人干活。强制到年龄分户,史学家考证,17岁就要另立门户(你们这个年龄),也有说以身高5尺、7尺定年龄,不分户就要多交税。这些都是以农求富的政策。
  问题7:这些政策使农业发展起来,秦国税收增加了。农民有哪些税收负担项目?
  教材没有说明,估计学生回答不完整。确认土地私有,是要按亩征税,实物税包括粮食和帛,免除徭役说明农民要出徭役,还有户口税。可以再追问:怎么理解秦国的土地私有权?学生肯定语塞。结合学生的经验启发:你家的房屋是私有的吗?要不要每年缴税?税额多少?结合古代国家强制分摊到土地上的赋税负担,说明土地私有不是现代意义的私有权概念。
  统一度、量、衡,也是一个高明的经济政策,好理解。有时间可说明那时度、量、衡与现在标准的差异。
  新法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奖励军功政策的推行,使没有军功的贵族就要失去贵族身份。编户制和连坐法的推行,老百姓也不适应。新法推行第一年,有上千人到秦都&上访&,这时又发生了太子犯法的事情。
  故事5:商鞅知道后说:&新法不能顺利推行,就是因为上面的人带头犯法。&太子违反了什么法令,司马迁没写。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啊,总要留点儿面子,不好动刑,商鞅就严惩太子的两个老师,一个削掉鼻子,另一个脸上刺字涂墨。这无疑会产生轰动效应。第二天,秦国百姓都服从新法令了。
  问題8:这个故事说明什么?
  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很踊跃。诸如:打击了守旧势力;树立了变法的权威;再次证明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上面;商鞅既坚持原则,又灵活掌握;太子是未来的国君,有问题还得绕着走。
  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改革面对的旧势力,包括社会上层的既得利益群体,和民众的习惯势力,因此改革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智慧。
  故事(细节)6:变法还涉及政治体制改革,全国划分为31个县,县令为一县之长,配副手县丞、县尉等,所有官吏均由国君直接任免,采取俸禄制,官吏按职位高低领取薪俸。俸禄,又叫薪俸、薪金、薪水,现在叫工资。当时薪俸主要是粮食。官吏的政绩突出还可以得到国君的额外赏赐。如此,秦国建立起以国君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问题9:想想看,国君与官吏实质上是什么关系?为什么采取县制就能够建立起以国君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一问估计学生能够想到主仆关系、雇佣关系。第二问不知学生的反应如何。&以吏治国&是法家思想的核心。法令靠官吏贯彻,百姓靠官吏治理,官僚制度是&家天下&的保证。商周以来的官吏是世袭贵族,&世卿世禄制&就是贵族世世代代当官掌权,有封地享用。以领俸官吏取代世袭贵族,官吏根据才能功绩任免,使当官成为一种职业,官吏是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丢了官职就什么都没有了。这样,各级官吏就能积极为君主效力,中央集权就有了保证。教材上说,变法&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指的就是以官僚制度取代世袭贵族,县制是体制,靠官僚保证中央的集权。
  那么,官吏怎样统治百姓呢?
  故事(细节)7:商鞅在秦国全境建立社会基层组织,五家编为一&伍&,十家编为一&什&,互相监督,对不告发犯罪的、隐藏罪犯的人要腰斩。居民无论男女老少,都要登记,建立户籍,隐瞒户口,逃避赋税,严惩不贷。基层官吏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管理居民,按户按人口征收赋税。
  问题10:想一想,严密的户籍制度与富国强兵是什么关系?
  通过户籍和连坐、告奸,农民被纳入政府紧密控制之下;户籍制度是赋役的征收依据;赋税是强兵的保证;赋税也是支付官吏薪俸的保证。发展生产所获得的财富就这样使秦国强大起来了。官僚制度和户籍制度应该说是一个很精密的设计。它的实行使秦国强大起来,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那么统一后推广到全国效果如何呢?课本上说&商鞅变法&&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长期得到沿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不难理解吧?留一个问题,课后有兴趣的同学不妨扩大视野,看看古代世界上哪个国家建立了官僚制度和户籍制度。
  新法推行10年,秦国实力大增,迁都咸阳。商鞅用计打败了魏国,将秦国疆域向东扩展到现在的河南省西部。当初不用商鞅的魏惠王懊悔不已。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了,继位的就是那个太子,商鞅的麻烦来了。在此之前,就有人提醒过他。
  故事8:有个叫赵良的人对商鞅说:&你外出时,随从的车有十几辆,车上都是训练有素的卫士,没有这些防卫措施,你就不敢出来,说明你的处境十分危险,你为什么还不急流勇退?退隐山林或许可以求得平安。&商鞅知道他反对变法,没有理会。
  问题11:计算一下,从变法开始的公元前356年,到公元前338年,已经是多少年了?对,18年。改革的成效已经十分显著了,为什么还有人持反对态度?
  商鞅出行戒备森严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改革的阻力和艰难,18年了,商鞅的处境仍然很危险。那么,变法主要触及了哪些人的利益?贵族。上述谈话5个月后,孝公去世,那个被商鞅挖去鼻子的太子的老师,纠合一帮人诬告商鞅谋反,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
  故事9:商鞅闻讯出逃,到边关一客栈投宿,店主称,按照商鞅颁布的法令,留宿没有通行证的人要判罪,拒绝商鞅人住。商鞅到魏国,魏国记恨他,拒绝接纳。商鞅走投无路,被迫在自己的封地起兵自卫,兵败被杀,秦惠文王还下令车裂尸体、诛灭商鞅的家族老小。
  问题12:商鞅死得很惨啊,即使那个店主让他住下,也保不住他的性命。但是,&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这是为什么?
  读教材:新制度适合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繁荣。教师发挥:我们现在改革开放30年了,中国还会走回头路吗?不可能了。古今同理。
  尾声:
  细节10:千百年来,人们对商鞅及其变法褒贬不一。司马迁说商鞅&是个天性刻薄的人&,&刻薄&意思就是不近人情。司马光却说商鞅实现了&乡邑大治&,即城乡的秩序井然。王安石在《商鞅》一诗中说:&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教材的&学思之窗&还提供了一些人的看法,课后不妨看看。留下问题:
  问题13:结合古人的看法,谈谈你对商鞅的认识。他的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哪些启示。
  二、设计原则
  1.突出重点。变法的内容还有改变民风、制定秦律,但主要是政治制度和经济措施,因此,通过故事和细节,要达到深入思考的目的。
  2.培养兴趣。应试教育影响了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而本课通过故事,使学生一步步走近商鞅,理解什么叫改革。通过这些原汁原味的历史故事,使学生体会历史的滋味,轻松学习。
  3.有根有据。本课所选故事取材于《史记&商君列传》,但是,学术界对司马迁的记述早有分析,比如关于商鞅之死,《战国策》记载简略,司马迁发挥的可能性较大。教学中如果提出这个问题就太复杂了。立木赏金的故事则可利用,学生既容易理解,也有史料根据。
  4.适当深入。在私有概念问题上的深入,虽然比较复杂,但只是置疑。学生只要理解置疑有几分道理,就是成功。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中学教学的目的。提出官僚制度,有教材根据,也接近学生的经验。估计他们能够理解。户籍制度是教材提出来的,深入有据。
  5.结合考试。任何教学设计都不能完全脱离现实。本课需要记忆的时间通过故事,应该说得到了强化。变法的重点内容也充分展现。变法的意义也是通过故事得出来的。这些都是目前笔试范围。理解性的问题较之一般教学要更深入。
  6.留下余韵。官僚制度和户籍制度是不是中国古代的特点,不必结论,留给学生自己解决。因为中学世界史没讲那么细,所以教师要讲,势必占用很多时间。最后一个问题作为本课的结尾,留下空间,观察教学效果。评价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的结论上。如果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说明教学基本成功;反之,要总结教训。
  三、预期效果
  以故事、材料、问题为主的教学,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并不矛盾。故事和细节则由教师讲述,考验教师的基本功。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教师应有所准备。因此,这样的教学设计首先是促使教师阅读、研究,能够让教师体验如何用教材教。人教版选修l这一单元的编排和叙述,有很多独到之处,可以充分利用。以故事、材料、问题为主的教学思路,并不排除教材,而且应当充分利用教材合理的部分。这样,学生再阅读教材,可能会真正读懂。
  可能达到的教学目标:
  1.对商鞅变法的基本史实留下比较深的印象。
  2.了解商鞅变法历史记录的基本来源,感知文本历史的产生。
  3.认识改革的价值取向及历史影响。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经济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1分)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初)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2)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这条“路”基本完成是在哪一年年底?(1分)材料三: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3)据此,你认为我国农村开始推行什么制度?(1分)材料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活力……――――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4)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1分)材料五:“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上的讲话(5)材料反映的是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1分)材料六: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选自人教版历史教材九年级上册(6)材料六是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哪一政策为日本以后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七: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7)为了纠正这个错误,列宁实施了新的政策,请写出此政策的特点。(1分)材料八:该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8)材料八出自罗斯福新政颁布的什么法令?(1分)
(1)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分(2)1956年底;1分(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4)现代企业制度;1分(5)1861年亚历山大废除农奴制改革;1分(6)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1分(7)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1分(8)《国家工业复兴法》1分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属于识记内容,战国后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中对农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据材料中: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等现状,从1953年开始,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因此本题的答案是:1956年底。(3)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中农村改革的内容,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包字万岁!早包早富”等,可判断出,从1978年开始,我国在农村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变得富裕起来,因此本题的答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中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知识,1992年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大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大中型企业建立公司制、股份制,对小型企业实行改组、联合,因此本题的答案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5)本题考查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亚历山大二世我们可判断这次改革指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这次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因此本题的答案是:俄国1861年改革。(6)本题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通过阅读明治维新的内容,我们可判断出为日本以后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的重大措施是大力发展教育,因为教育培养了大量人才,为科技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本题的答案是:发展教育。(7)本题考查的是列宁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1921年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因此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8)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为了摆脱经济大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通过材料中“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关键句,我们可判断出这是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中国具有悠久的法制历史。自秦朝以来,中国历朝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形成了具有特色、自成体系的法律体系。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法律制度上,秦代崇尚法治(采用法家思想)。……在法律的实施上,秦代坚持轻罪重刑,严刑酷法,……法网过密导致了社会矛盾的迅速激化,并称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材料二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废止了部分肉刑,反映了司法的进步。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洪武三十年颁布的《大明律》是中华法系又一具有代表性的法典。……有关经济、行政、军事和司法制度方面的立法,较之前代更为发达;……在量刑上,明律是“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将所谓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定为常赦不原的“十恶”
——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秦汉两朝法律制度的不同特点。从秦到汉法律制度的变化反映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明律》与秦律相比有哪些新发展?并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封建社会法制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①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一、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三个部门各自职责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林寺 1982版 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