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收藏的农村老物件收藏群!急

资讯源 财富源
分享到新浪微博
怀旧风潮带动老物件收藏热
&&&& 09:58
铁皮暖壶颇受欢迎 摄影 本报记者 汪震龙
大方百货最年轻的售货员也已经40多岁 摄影 本报记者 袁艺
顾客到百货商店挑被面 摄影 本报记者 袁艺
  国货种类最齐全 网店纷纷来批发 老百货盈利翻番 最愁售货员断档———
  “新年伊始,虎坊路百货的经理张东玲盘算着今年店里的进货量。虽然老国货的怀旧风潮兴起有几年了,但虎坊路百货直到去年才算是往上迈了一大步,盈利比往年翻了一番。出于怀旧、收藏等不同心理,近年来雪花膏、搪瓷脸盆、铁皮暖壶等老物件越来越受欢迎,这也让几家靠着老主顾“挺下来”的老百货商店有了一线生机。
  随着网上和街头专卖国货的小店日渐增多,各大剧组也纷纷大批量购买“道具”,占有进货渠道优势的老百货商店靠着“批发”逐渐翻身。虎坊路百货、大方百货商店、永安路百货商场等几个京城仅存的老百货商店近来的月销售额都达到了二十多万,不过这些商店开始为“高龄”售货员难寻“接班人”而发愁。”
  京味老百货商店
  现在只剩个位数
  周二的下午,前门东大街的大方百货商店里挺热闹,狭窄的过道里、柜台前站满了顾客。老年人挑合适自己身材的衣物,年轻人找回忆、挑“潮物”。
  一位年轻的女士站在化妆品柜台前挑选国货化妆品,友谊、万紫千红、郁美净、片仔癀这些曾经熟悉的化妆品仍然摆在柜台上。这位女士各个品种买了五六样准备送人。家住东便门的郑女士70多岁了,这次来是为了找一个别处都买不到的缝纫机零件。
  售货员都是北京人,热情、爱聊天,熟客来了嘘长问短,像自己的亲人一样,有人说唠着嗑就把东西给卖了。这么多年来,百货商店一直与厂家保持合作,直接从厂家拿货,毛利控制在20%到30%,几十年不变。店里的东西很少涨价。宝贝润肤霜一块五一袋,大瓶友谊雪花膏7块钱一瓶。
  除了大方百货商店,旧时在街头巷尾的老百货店,如今在北京城就剩下那么几家,虎坊路百货、永安路百货商场、地安门百货……这几家百货商店大都卖中老年人服饰、生活用品和国货化妆品。
  大方百货商店经理薛红说,现在店里的电话经常响,有顾客询问某件老东西有没有的卖。店里有一个标准,有十个人打来电话要买大方没有的东西,售货组长就会去找,像缝纫机零件、自行车零件这些小东西都不是指着卖钱的,为的是体现一个人情味。
  怀旧风带来生机
  仍可能随时倒下
  现如今,几家老百货商店的经理们谈起老百货颇有一副“天淡云闲”的自如。不过往前数几年,老百货商店则是另一番景象,即使在怀旧风兴起的时候,老百货商店都有可能随时“倒闭”。
  “超市新鲜时髦,地摊上的东西便宜,谁还爱来这老百货店啊。”虎坊路百货张东玲经理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末以后百货公司业绩惨淡,员工每个月只有370元的基本工资,没有业绩、没有奖金。红极一时的大方百货商店也没有了原来的兴旺。
  “股份制改革后特别困难,但做了二十多年了,我们所有人都不忍心放弃。”大方百货商店经理薛红说,29位员工自己出钱把剩下的商品买了。成了股东的售货员出摊推销,不论男女骑着自行车、拖着货四处推销劳保产品,“大家心里都急,城管还没收过我们的摊。”
  虎坊路百货也面临着几乎一模一样的问题,改制前店里原来有100名员工,但改革完只剩下了20个。虎坊路百货最终是用联营的形式,与旁边的眼镜店、文印店和空调店利益共享,艰难地维持下来。
  悄然刮起的怀旧风给仅剩的这几家老百货店带来了一丝生机。张东玲说,好像这股怀旧风从2005年开始就有了苗头。“当时附近歌舞团年轻的舞蹈演员在店里买了几套腈纶的运动服,这群孩子穿着这身衣服去逛王府井大街,她们那身材脸蛋穿什么都好看,就被人看见了。没过几天店里就有年轻人来买海魂衫、回力鞋。”
  虽然挺住了,但随时可能倒下。薛红说,2007年前后,曾经有人想帮他们宣传一下,店里生怕可能随时关门没敢接受。“那时候心里很凉,店里破败成这样,可能坚持不了多久,哪还好意思去宣传。”
  “道具”和“批发”
  渠道才是摇钱树
  张东玲说,大概从四五年前开始,逛老百货的年轻人才真正多了起来,逛百货是为了寻找小时候的记忆,买东西更多的是为了收藏。从2008年开始,几家老百货陆续扭亏为盈。仅仅靠着这股怀旧风并没有让老百货发大财,真正让他们翻身的是他们的进货渠道。
  在虎坊路百货,张东玲拿出了一盒红五角星,包装盒上生产日期是1973年。“这些都是库存,可以说是卖一批少一批了,但架不住库存量大啊。”张东玲说,这样的东西经常整盒整盒地卖出去。而凭着这些年和厂家建立的关系,即使有些货物店里每年的销售量不大,厂家每年都会给留着一份订单。
  如今,这几家老百货店越来越有名气。人们逐渐意识到,原来旧时的老百货店还在,那些老物件还有的卖。网店和南锣鼓巷等地的一些时尚小商店也开始“跟风”售卖老国货,没有进货渠道的他们大多是从这几家老百货进货,一些剧组甚至干脆直接把这里当成了道具店。
  凭着独有的进货渠道搞“批发”,原本勉强维持的几家店终于能够翻身。虎坊路百货也扭转了靠联营维持效益的局面,去年5月份虎坊路百货还进行了重新装修,铺了地砖,粉刷了墙,柜台摆放得整整齐齐。张东玲说,去年盈利和往年比翻了番。最近几个月,几家老百货的月销售额都能超过20万,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售货员集体老化
  寻接班人成问题
  有人问,当这股怀旧风过去了,老百货还能维持多久?但有更多人说只要消费者有需要,老百货店就能发展。他们给百货店出谋划策,希望百货店保留一切能保留的老物件,老传统。这些对老百货店来说不难解决,但是现在对他们来说最大问题是员工老龄化。
  在大方百货,最年轻的售货员40多岁,最老的售货员62岁,如果赶上有厂家送来十几箱化妆品,老售货员都搬不动,送货小伙子只能一个人搬。而其他几家店的售货员也都如此,最年轻的也是工作了二十多年。老员工都忍不住感叹:“都这模样了,还能坚持多久?”
  无人接替的最主要原因是工资太低,销售业绩好的情况下售货员最高工资也就三千多。虎坊路百货的张东玲也说:“外地人来也是为了挣钱。这么低的工资没人愿意干,地位也不高,年轻人宁愿在大商场工作,也不愿意来小百货。”几位经理对后继无人表示担忧。
  “现在人手勉强够,他们能干、熟悉商品,以后上哪去找这么好的员工呢?”薛红说,老百货东西便宜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成本低,员工工资低、店面租金低。雇用年轻员工就得涨工资,那么必然要提高商品的价格,老百货的低价优势又将受到挑战。
  听年轻人的建议,薛红正考虑给店里开个微博。“本来我们人手就紧张,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还有人向我们推销网站。但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还是不敢撒手去做,只能踏踏实实地做好实际工作。但未来不可知,倾注了几代人心血的老百货不能关,如果开微博、建网站这些工作真的能够扭转形势,我们也愿意做。”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匡小颖
编辑:胡爱善股票/基金&
怀旧风潮带动老物件收藏热
作者:匡小颖
铁皮暖壶颇受欢迎 摄影/本报记者 汪震龙
  国货种类最齐全 网店纷纷来批发 老百货盈利翻番 最愁售货员断档
  “新年伊始,虎坊路百货的经理张东玲盘算着今年店里的进货量。虽然老国货的怀旧风潮兴起有几年了,但虎坊路百货直到去年才算是往上迈了一大步,盈利比往年翻了一番。出于怀旧、等不同心理,近年来雪花膏、搪瓷脸盆、铁皮暖壶等老物件越来越受欢迎,这也让几家靠着老主顾“挺下来”的老百货商店有了一线生机。
  随着网上和街头专卖国货的小店日渐增多,各大剧组也纷纷大批量购买“道具”,占有进货渠道优势的老百货商店靠着“批发”逐渐翻身。虎坊路百货、大方百货商店、永安路百货商场等几个京城仅存的老百货商店近来的月销售额都达到了二十多万,不过这些商店开始为“高龄”售货员难寻“接班人”而发愁。”
  京味老百货商店
  现在只剩个位数
  周二的下午,前门东大街的大方百货商店里挺热闹,狭窄的过道里、柜台前站满了顾客。老年人挑合适自己身材的衣物,年轻人找回忆、挑“潮物”。
  一位年轻的女士站在化妆品柜台前挑选国货化妆品,友谊、万紫千红、郁美净、(,)这些曾经熟悉的化妆品仍然摆在柜台上。这位女士各个品种买了五六样准备送人。家住东便门的郑女士70多岁了,这次来是为了找一个别处都买不到的缝纫机零件。
  售货员都是北京人,热情、爱聊天,熟客来了嘘长问短,像自己的亲人一样,有人说唠着嗑就把东西给卖了。这么多年来,百货商店一直与厂家保持合作,直接从厂家拿货,毛利控制在20%到30%,几十年不变。店里的东西很少涨价。宝贝润肤霜一块五一袋,大瓶友谊雪花膏7块钱一瓶。
  除了大方百货商店,旧时在街头巷尾的老百货店,如今在北京城就剩下那么几家,虎坊路百货、永安路百货商场、地安门百货……这几家百货商店大都卖中老年人服饰、生活用品和国货化妆品。
  大方百货商店经理薛红说,现在店里的电话经常响,有顾客询问某件老东西有没有的卖。店里有一个标准,有十个人打来电话要买大方没有的东西,售货组长就会去找,像缝纫机零件、自行车零件这些小东西都不是指着卖钱的,为的是体现一个人情味。
  怀旧风带来生机
  仍可能随时倒下
  现如今,几家老百货商店的经理们谈起老百货颇有一副“天淡云闲”的自如。不过往前数几年,老百货商店则是另一番景象,即使在怀旧风兴起的时候,老百货商店都有可能随时“倒闭”。
  “超市新鲜时髦,地摊上的东西便宜,谁还爱来这老百货店啊。”虎坊路百货张东玲经理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末以后百货公司业绩惨淡,员工每个月只有370元的基本工资,没有业绩、没有奖金。红极一时的大方百货商店也没有了原来的兴旺。
  “股份制改革后特别困难,但做了二十多年了,我们所有人都不忍心放弃。”大方百货商店经理薛红说,29位员工自己出钱把剩下的商品买了。成了股东的售货员出摊推销,不论男女骑着自行车、拖着货四处推销劳保产品,“大家心里都急,城管还没收过我们的摊。”
  虎坊路百货也面临着几乎一模一样的问题,改制前店里原来有100名员工,但改革完只剩下了20个。虎坊路百货最终是用联营的形式,与旁边的眼镜店、文印店和空调店利益共享,艰难地维持下来。
  悄然刮起的怀旧风给仅剩的这几家老百货店带来了一丝生机。张东玲说,好像这股怀旧风从2005年开始就有了苗头。“当时附近歌舞团年轻的舞蹈演员在店里买了几套腈纶的运动服,这群孩子穿着这身衣服去逛(,)大街,她们那身材脸蛋穿什么都好看,就被人看见了。没过几天店里就有年轻人来买海魂衫、回力鞋。”
  虽然挺住了,但随时可能倒下。薛红说,2007年前后,曾经有人想帮他们宣传一下,店里生怕可能随时关门没敢接受。“那时候心里很凉,店里破败成这样,可能坚持不了多久,哪还好意思去宣传。”
  “道具”和“批发”
  渠道才是摇钱树
  张东玲说,大概从四五年前开始,逛老百货的年轻人才真正多了起来,逛百货是为了寻找小时候的记忆,买东西更多的是为了收藏。从2008年开始,几家老百货陆续扭亏为盈。仅仅靠着这股怀旧风并没有让老百货发大财,真正让他们翻身的是他们的进货渠道。
  在虎坊路百货,张东玲拿出了一盒红五角星,包装盒上生产日期是1973年。“这些都是库存,可以说是卖一批少一批了,但架不住库存量大啊。”张东玲说,这样的东西经常整盒整盒地卖出去。而凭着这些年和厂家建立的关系,即使有些货物店里每年的销售量不大,厂家每年都会给留着一份订单。
  如今,这几家老百货店越来越有名气。人们逐渐意识到,原来旧时的老百货店还在,那些老物件还有的卖。网店和南锣鼓巷等地的一些时尚小商店也开始“跟风”售卖老国货,没有进货渠道的他们大多是从这几家老百货进货,一些剧组甚至干脆直接把这里当成了道具店。
  凭着独有的进货渠道搞“批发”,原本勉强维持的几家店终于能够翻身。虎坊路百货也扭转了靠联营维持效益的局面,去年5月份虎坊路百货还进行了重新装修,铺了地砖,粉刷了墙,柜台摆放得整整齐齐。张东玲说,去年盈利和往年比翻了番。最近几个月,几家老百货的月销售额都能超过20万,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售货员集体老化
  寻接班人成问题
  有人问,当这股怀旧风过去了,老百货还能维持多久?但有更多人说只要消费者有需要,老百货店就能发展。他们给百货店出谋划策,希望百货店保留一切能保留的老物件,老传统。这些对老百货店来说不难解决,但是现在对他们来说最大问题是员工老龄化。
  在大方百货,最年轻的售货员40多岁,最老的售货员62岁,如果赶上有厂家送来十几箱化妆品,老售货员都搬不动,送货小伙子只能一个人搬。而其他几家店的售货员也都如此,最年轻的也是工作了二十多年。老员工都忍不住感叹:“都这模样了,还能坚持多久?”
  无人接替的最主要原因是工资太低,销售业绩好的情况下售货员最高工资也就三千多。虎坊路百货的张东玲也说:“外地人来也是为了挣钱。这么低的工资没人愿意干,地位也不高,年轻人宁愿在大商场工作,也不愿意来小百货。”几位经理对后继无人表示担忧。
  “现在人手勉强够,他们能干、熟悉商品,以后上哪去找这么好的员工呢?”薛红说,老百货东西便宜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成本低,员工工资低、店面租金低。雇用年轻员工就得涨工资,那么必然要提高商品的价格,老百货的低价优势又将受到挑战。
  听年轻人的建议,薛红正考虑给店里开个。“本来我们人手就紧张,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还有人向我们推销网站。但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还是不敢撒手去做,只能踏踏实实地做好实际工作。但未来不可知,倾注了几代人心血的老百货不能关,如果开微博、建网站这些工作真的能够扭转形势,我们也愿意做。”
  文/本报记者 匡小颖
大方百货最年轻的售货员也已经40多岁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顾客到百货商店挑被面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收藏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5月19日晚,松阳县博物馆走进丽水学院松阳幼儿师范学院,举办“说说家里的老物件”专题讲座,吸引近300余名师生踊跃参与。  讲座从家中的常见的老物件讲起,围绕什么是老物件、老物件有什么意义、怎样收藏老物件、如何重新利用老物件等一个方面,通过实物和图片、音乐等多方面的展示,旨在青年学生中间重新树立起对老物件的感情,发现身边老物件的价值,从而增强对文博知识的了解,今后能更加的注重文物保护。  在今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松阳县博物馆围绕“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博物馆”这一主题,举行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不仅将专题讲座送进青春校园,博物馆展览的定期开放,还组织青年学生志愿者深入到古村落中开展义务绿化活动。通过博物馆“走出去”这一模式,将文化服务送到乡村、校园,扩大博物馆的服务范围,提升了工作质量。
>> 相关专题
>> 更多相关资讯
华夏收藏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华夏收藏网合作媒体,华夏收藏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华夏收藏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 联系电话:5 邮箱: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华夏收藏网以及交流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华夏收藏网发表的作品,其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24小时相关热门资讯
Copyright ,版权所有&&收藏热线:5&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4635|回复: 27
五十元收来的台钳,七十年代的老物件,有点舍不得用了
废品站淘的 五十三斤 五十元拿下的 所有部件完好 功能正常 就是锈 各种锈 有些地方都已经锈死了 不过除锈以后还是很OK的 照片是除锈除到一半拍的 七几年的老货 质量真好。
除锈清理上油之后,所有部件OK。看着还有点小小的成就感。这些都是除锈之后的照片,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所有部件完好,功能齐全。有点舍不得用了。
(28.06 KB, 下载次数: 28)
18:40 上传
(40.11 KB, 下载次数: 34)
18:40 上传
(39.02 KB, 下载次数: 33)
18:40 上传
(38.69 KB, 下载次数: 31)
18:40 上传
(44.73 KB, 下载次数: 33)
18:40 上传
(42.33 KB, 下载次数: 30)
18:40 上传
好东西,看着就稳当。别舍不得用又不是文物。
太值了,上次问了一个要一百五。
7QMMZBC2DQ@I0S4ZZQWML68.jpg (27.32 KB, 下载次数: 6)
20:32 上传
与你价格差不多,也进一台
能给多上点照片吗 没见过这个形状的 谢谢啦&
我看上一台,比这个要大一些,要230元。
我看上一台,比这个要大一些,要230元。
好东西,单位里里好多呢!拼命得砸
番倍都值!
50多斤,50元太值了。搬起来累点。用一辈子可以。
前几天是你吧,上海出的老台钳?比前几天显得油乎乎的
既然不舍得用,那就天天抱怀里玩了命的盘,盘得台钳子油光锃亮出包浆
都是国军,误会、误会啦,哈哈!&
还真不是我,有链接吗,咱也参观参观。&
闲置废品翻新再利用是我的兴趣,相当有成就感,物尽其用嘛。
6点你就起床啦。&
物上的历史感真的好多。好物件!
广州出的?好台钳。
楼主啥时候不需要了,请转让给俺。
运费都超贵啦。。。&
必须有一样
不以此谋生的工作
京公网安备
Copyright &
北京木之友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上传时间:
将军罐是北京顶尖的装饰性旧物搜藏者之一,他走遍京城寻找各种奇怪又奇妙的物品,没有他不去 的地方,不管多少异想不到的东西,靠着自己的寻宝经验 和家人的支持 ,他把成千上万件东西变 废为宝,给他们找到了新家,走进家庭 酒吧餐厅,甚至是博物馆,婚礼现场 艺术区!我就是将军 罐 旧物猎人 希望与视频网站合作 做一档中国版旧物猎人节目
56官方微信
扫一扫发现精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物件收藏锡酒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