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宣武医院 李小霞霞,20,1996.学生。又认识的那

96。学生。又认识的那,陕北李小霞_陕西_【地区百科】
96。学生。又认识的那,陕北李小霞
作者:用户发布来源:地区百科发布时间:
该问题暂无回答。
【相关问题】
没身份证能去大唐芙蓉园玩么咸阳最大营业厅也不行吗,不能谢谢,请各位网友,如捡到类似塑封袋装的中奖资料、公交车等公共场所捡到的某某实业公司!本联盟特别提醒、保险费:所有在路边,这类骗局最多的是湖北武汉,纯属骗子骗钱的最低级伎俩、广东、四川成都,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我家在西安高新区盛世华庭没有西安户口孩子到上学年龄怎么才能就近上学我的班主任冯先生是陕西籍文学才子西安工程大学电工a上的答案
【更多问答】
上一篇:没有了!
[] 本站信息来自网友发布,本站无法保证其内容真实性,请用户一定仔细辨别。联系QQ:885&971&98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作者详细通信地址陕西省铜川市新区长虹北路4号铜川市国家税务局邮编:727031&邮箱:(与报刊编辑专用,其他人勿扰)&联系电话:&&&&&&文字慰心&&运动益身&
&王祖文:60年代人,原籍陕北子洲,税为饭碗,文为枕头。迄今在《《阳光》、《山西文学》、《延河》、《青年作家》、《青岛文学》、《都市》、《延安文学》、《五台山》、《三峡文学》、《廊坊文学》、《朔风》、《西部作家》、《北方文苑》、《陕北》、《中国文学》、《天目》、《现在》、&《关注》、《芙蓉江》、《中文自修》、《文学月刊》、《长庆文学》、《丝绸之路》、《神州民俗》、《延安文化》、《税务研究》、《调研与决策》、《税收与社会》、《西部财会》、《税收征纳》、《中国税务》(陕西国税专栏)、《陕西国税》《甘肃税务》、《广东地税》、《福建税务》、《草原税务》、《河南税务》、《青岛税务》、《重庆税务》、《苏州税务》、《税收之窗》、《税务快讯》、《神木》、《山花》、《红石峡》、《三边文学》、《百坡》、《荆山》、《塞上》、《文秘园地》《陕北文化》、《西安工运》、《西安人口》、《陕北文学》、《画乡文化》、《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羊城晚报》、《天津日报》、《陕西日报》、《中国税务报》、《西安日报》、《三秦都市报》、《华商报》、《教师报》、《城市金融报》、《陕西工人报》、《劳动周报》、《秦风》、《安阳日报》《咸阳日报》、《榆林日报》、《延安日报》、《安康日报》、《榆林晚报》、《榆林新青年》、《台湾好报》、《陕北文化研究》、《语文教学与研究》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万字,作品入选十几种版本,其中,《燃烧的陕北年俗》以不同方式分别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陕西电视台、西安音乐广播台播出,《陕北人与羊肚子毛巾》在《光明日报》发表后,被人民网、环球网、腾讯网、新华网、新民网、天津网等近20家国内知名网站转载。有散文入选中学生课外读物及地方志书。作品受到相关报刊丛书的关注和报道。&&原创文章&编辑老师们有采用者请用纸条、留言或QQ告知。其他人谢绝随意采摘转载,文章是有知识产权的,违者必究,究之必严。
& &&特殊的年礼
&&这些年,购置物质年礼我也不能免俗,混同与其中,裹挟在其中。我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是为了真正需要而买,多少是为了满足自己心情而买。总之,犹如一桩宗教意识,这样做了,和别人一样做了,就心满意足,就心安理得。
&&对于父母更是这样,回到家,只要能买的只管往回买。母亲气急了,就在院落里跳起来斥责开了:埋怨我不会过日子。如果回不了家,就早早把钱寄回去。钱寄回去收到了,自己心中的一块石头才能落地。
&&但是,这次高兴的太早了,母亲电话里就发脾气:“给你说不要汇钱,你是不是憨了?下一回你再给老娘汇钱,老娘一收到就立刻给你再汇过去,让你不听话!”
挨训归挨训。父母训斥子女,子女有时也感觉不仅是必要的,恰恰也是别样的幸福别样的光荣的。训斥,本身就是深度爱护的体现。训斥是父母给子女一份心灵深处的礼物。
&&钱虽然早早给汇过去收到了。但是我明白这只是自己尽心了。其实没有任何实效。父母是舍不得花钱的人。汇回去的钱,他们会原封不动存起来。他们一分钱也不会花。他们一辈子节省习惯了。
&&我就心思着还得有所表示。先前给父母用平信寄回去我的作品有几次他们总是收不到。有时收到则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我几次真想写几句话给媒体说一下,但考虑以后回去怎么见面,乡里乡亲,七套八套总会套出一点关系来的。这样一想,埋怨的火就自然熄灭了。再说,这年头,人人都是用力地活着。如果邮差是个年轻人,我的笔墨不是把人家年轻人害了吗?
&&自己的文章也大概只有自己的家人才不至于嫌弃。于是我捡了当下发表的三篇,关于他们熟悉的乡村的事情,用挂号寄了回去。我出了5元邮资。特意将母亲的手机号写在信封表面。
&&我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显摆。如果一个真正的写手一个作家这样显摆,他的创作之路基本断了,这说明他的目标比针尖还小,他的心眼比针尖还小。
&&我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让他们消遣,让他们没事时排遣寂寞和孤独,让他们见字如晤面,让他们明白自己琐碎庸常的生活竟然在我的手下变成了铅字文章,竟然受到乡村外面人的关注。给他们生活的信心,给他们精神的鼓舞,给他们灵魂的激励,给他们平静的生活中激起一丝涟漪,给他们眼前一丝亮光。让他们明白:乡村的生活不仅也是诗意的,有尊严的,而且同样是雅致的,是高尚的,是美丽的,是有质感的。我知道我的作品在我们那个乡村还是有市场的。有时一篇作品同时复印两份寄去。免得一份丢了,再看不成了。
&&&&挂号信真快啊!第四天母亲就在电话里说已经收到了。我说怎么那么快?母亲说多亏你在信封上留那个电话了。人家邮局的人直接打电话让到邮局去取。我说你说你收到了,收到的是什么内容,还未等母亲开口,手机里面传来了和母亲在一起的二弟的高嗓门声音:“只要兰蝴到俺家,俺少活二十年没什么!”我在电话这面笑了,这是我给他们寄去的《醉人的信天游》里面的两句话,写的是本村曹五年轻时求爱时唱给兰蝴听的。后来他们真成了两口子,现在孙子都上初中了。我分明在电话里听到院落里串门唠嗑的也同时笑成一团。
&&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要的就是这样的笑声。乡村太缺乏这种来自文化产品、精神果实的笑声了。我能在年前用作品为他们送去笑声,不是非常应该和必须吗?这个不仅父母更需要,乡民同样更需要。
&&母亲在电话里说:“你以后再不要寄你作品了,你看你一封信邮票花费了5元钱,太贵了。我们是农民,不靠看文章过日子,文章一看完,该种地种地,该喂猪喂猪,你没有必要为我们花这些钱。你把你自己家日子过好就可以了。”
母亲越是这样说,我越感觉自己做法的正确和必要,越感觉自己做的越不够。我必须加倍地写作发表,加倍地邮寄。这已经不仅仅是具有特殊年礼的意义了。
&&《榆林日报》.第70篇&
穷乡往往人才高
---陕北文学艺术人才地域之趣
&&&&&&&&&&&&&&&&&&&&&&&&&
在陕北大地上,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在世人眼里物产资源相对有限的县却恰恰涌现出一些在全国有名甚至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文学艺术大家。比如,以文学类人才的影响看,已故的陕北籍著名作家、剧作家恰恰在物产资源相对有限的南六县。柳青是吴堡的,路遥是清涧的,张子良是子洲的,延泽民是绥德的。这四位大家的知名度想来大体如此排列不会有太大的异议的。即就是以经济学人才而论,张维迎是吴堡的,栗树和是子洲的,以文学评论家而论,党圣元是子洲走出去的,他的学术成就连一些在国际上获大奖的著名作家,都对他尊重有加的。从子洲走出去的生态学者张振中,等等。另外,以歌唱艺术人才而论,绥德涌现的更多,马子清,杨巧等等。
这样,就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摆在了我们面前,为什么这些大家,这些具有在当地领先排名的作家,艺术家,经济学家大多集中在这些穷地方?而且除过柳青,延泽民外,他们大多是改革开放后成名成家的。
其实,在改革开放前,陕北榆林的北六县也比南六县好不到那里去,穷的程度也差不了多少,照样走西口,照样下南路。如果硬要说区别,无非是北六县地势相对平缓一些,土地面积相对充裕一些而已。
这样看来,至少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地理地貌看,就生存艰苦条件而言,南六县相对更苦焦一些。
马克思有一个经典论断就是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有两种典型的情况:一种情况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如马克思指明的古希腊神话和史诗就是如此。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地方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如恩格斯例举的曾经经济相对落后的挪威和俄国在文学上成就斐然。用这后一种情况来解释南六县涌现这些大家现象,我们会若有所悟。
著名的民歌研究专家田青老师有个观点:民歌自是穷乡好。田老师甚至用江南的民歌与河曲的民歌对比分析后得出,穷地方的民歌是用生命与一生的苦难唱出来的,怎么能不好呢?怎么能不感动人呢?
这个关于民歌的观点用在文学艺术方面,也有一定的道理。这些著名作家自幼穷苦的程度影响了这些作家的一生,路遥在清涧穷的生活不下去,被过继到了延川。张子良在西北大学上学期间,实在饿的受不了,用自己的皮带换食品吃。用一位陕北籍电影导演的话说,在陕北大地走出去的文学艺术家们,这两位人物在改革开放后的知名度影响力甚至是无人可比的。
是的,苦难的生活不仅给了他们特殊的人生经历、生活素材、情感体验,更给了他们厚重的思想。同时给了他们作为作家的敏感人格,给了他们超乎常人的拼命意识、拼搏行动。他们明白,不努力在那穷地方就是受罪受苦。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生在穷乡僻壤,他们的父老乡亲的那种抗击苦难的勤劳、坚韧、超强付出这种优秀的基因渗透到他们的每一个细胞中,让他们有了一种大目标、大拼搏,大努力,大超越,大成果的意识。惟有其大,才能脱离苦难,惟有其大,才能与其人格心理匹配对应,惟有其大,才是把世事闹红了闹美了的满足。而这句把世事闹红了闹美了的话语张子良在病榻上说过,路遥在&人生&电影获奖后也情不自禁地对吴天明说过。在他们的人生词典里永远没有满足这个词语。这就是故乡的穷给他们的人格、性格、品格的超级的反作用力。这种反作用力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寒门出贵子。
推而广之,这些地方走出去的经济学人才,商界人才,政届人才以及其他行业的人才至少个别人出类拔萃,已经形成一种人才现象,看来不是凭空来风,而是有着特殊的原因的。
一方地域的物质资源的贫瘠确实是一种发展上的短板,但是在精神产品的生产上不一定就一定同样是短板。谁能想到,从吴堡走出去的柳青,从清涧走出去的路遥,从子洲走出去的张子良,他们不仅没有因为他们的家乡穷而倒下,反而将世事闹红了闹美了。他们的作品的生命远远长于他们的肉体生命。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从穷乡僻壤中反作用力出一种共同的冲天的拼命精神,这种精神成就了他们,这种精神也灌注到他们作品的人物中,至今都感染着人们。精神的火焰永远不息!
物质资源的富集是求之不得的,是发展的硬件。但是文学艺术这些软件也是万万不肯低估忽视的。在数千年的历史上,陕北这块大地上的金子一定曾经有一些吧,但是到今天流传下来能为社会贡献作为的有多少根?以陕北民歌而论,现在流传下来的岂止是几首几十首几百首?文学作品也是如此道理。
如果我的推测不是胡说八道信口开河的话,说不准仅以文学艺术论,下一座高峰依然有可能从这些穷地方涌现,或者是从原籍是这些地方的人中涌现。我的判断不是空穴来风,青年电影导演田波,歌手贺国丰就是绥德走出来的,杜鹏就是米脂走出来的,青年作家王刚、惠雁、青年歌手王建宁是清涧走出去的,音乐创作者薛九英是佳县走出去的,崔苗崔峰铭姐弟是子洲走出来的,他们都非常年轻,他们已经撑开了风帆,假以时日和机会,他们说不准会有更大的作为的,更多的他们在演绎着证明着一个道理:穷乡往往人才高!
《榆林新青年》2015.12
&税务文化人的苦闷与突围
有这样一个现象让我们很是愤愤不平,那就是在我们税务界的百万大军里,总有些令我们敬仰的文化人物。比如,定居深圳的柳群先生,快八十岁了,依然笔耕不辍。西安的曹钦白先生,大半生发表了不下1000篇文章,其中很多都是非常有思想的文章。比如,石家庄的李胜良先生,一年发表100篇以上的税收理论类文章,而且每每外出讲学。比如,湖南长沙的刘绪义名声早已经走出了税务圈。比如新疆阿克苏的倪卫静整出了数部电影,有的已经公开放映。除过一些名声早已经走出税务圈的如河北的张楚,此人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雪小婵,湖南的刘绪义等,大多数人的名气依然“委屈”在税务的圈子里,这确实一个怪诞而奇特的文化现象。
那么,为什么我们税务文化人的名声在大社会里要轰轰烈烈响起来是这样困难呢?有一个极端的例子,在距我不足百公里的一位税务人,出了27本书,可惜的是我连他的名字都叫不起来。而且我还是比较喜好文字的。
一位写了一辈子文章的近八十岁的税务文化人柳群先生用八个字道出了这种原因:“不可忽缺,不受欢迎”。与税务有关的文章也好艺术也罢,对国家而言,不可或缺。但是,在社会上却往往不受欢迎。人们往往一看到一个税字,很容易就生出一种厌烦心理,认为这是宣传税收的,认为是从别人口袋里想办法掏钱的帮腔文章。这种心理是受封建社会的厌税文化影响有关系的。可以说这种心理是残余的消极的税文化的影响所致。但是,这一影响的负面作用却是无比巨大的。以至于我们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们几乎很少有一家电视台放过10集以上的税收电视剧。就连我们一些税务人自己都说,我们一看见这种影视,立刻就换频道了。
其实,也有我们税务自身平台的原因。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们迎来过税务报刊如火如荼的时期,以公开发行的西安的《税收与社会》而论,发行量几乎达到15万份。那时,全国一些公开发行的省市级税刊在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方面正在形成气候,但是,因为报刊整顿,不少税务报刊一刀切地纷纷停办,大多数变成内刊资料性的东西。好在有《中国税务》《中国税务报》在高处支撑,但是这毕竟是业务报刊,在税务文化也好,文学也罢,篇幅、内容比重的从属地位、配角地位决定用稿量有限,而且作为编辑为了办刊办报的需要,往往要用一些社会上名人的稿件。这样一来,作为税务系统内部人的文章篇幅位置往往受到一定限制。更有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这些文章往往是一种奉命文章,定题文章,甚至还有的是应景文章、应时文章、点缀文章。而且这一类文章往往没有争辩性,没有吸引性,没有思想性,也没有共鸣性。
同时,我们的税务报刊存在着被一些社会报刊俯视漠视的不正确认识。曾经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一个让我非常尴尬的例子,我在自己的作者简介里,列举了一些顶级的税务报刊名称,可惜的是到社会报刊的一些编辑手里,统统将这些税务报刊的名称去掉了。我突然明白,我们的税务报刊,甚至公开发行的税务报刊并没有进入社会报刊编辑的视野,没有走入他们的心里。
如果说这还不是关键问题的话,那么税务行业圈子的自身的相对封闭性往往也影响着这些文化人在社会报刊上展示自我宣传自我的主动性、迫切性与拓展性。当然,在这方面有做的相当不错的。或许受西安古城文化氛围厚重的影响,或许是曹钦白老师的示范影响,在这方面,林喜乐先生、姚轩鸽先生做出的成绩让人刮目相看。陕西的董小龙先生、王雪绒女士,河南的贾宝同先生、胡继宏先生,福建的顾长珊先生,河北的李胜良先生、李长江弟兄,内蒙古的柏青先生,等等,全国税务界有不少类似他们这样的人物,他们不仅在税务圈里有了可喜的影响,而且有的在社会上有了相当的影响。更可贵的在于他们各自探索出一条适合各自行走的道路,就是不满足在税务圈子里的那些已有成就,他们要在更大的社会舞台上证明作为税务人的不俗和实力。
任何局限在一个行业里想弄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成绩都是相当不容易的,以行业文学而论,税务文学要弄出惊天动地的成绩不容易,搭上一生的性命也真未必行,那么农业,林业,水利,海关,质检,财政等等就容易吗?照样不容易,行业的东西首先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广告,就是主题先行的宣传。而事实上我们的作家也很容易陷在这样的泥沼里难以自拔,这才是更深层的原因。
如此说来,并不是说因为行业的局限性,税务文化人就不能有更大的作为,最关键的是要关注人性,聚焦人性的真善美,展示更多的普通人灵魂的痉挛和内心深处的焦灼与渴望的东西。这个才是正道。我们的军事文学同样也是行业文学,不是涌现出太多的成功之作吗?
文学也好,文化也罢,是一辈子的事,当我们窥探到我们因历史原因,因行业狭窄原因,因社会认知等原因,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发表出版了那么多文化成果,我们不少人在圈子里的极少数爱好者之间是如雷贯耳,但是在大社会里几乎没有什么响声。我们为自己鸣不平甚至叫“冤屈”的同时,我们即使抛开个人的成名成家的思想,我们应该深思如何在大社会里真正冲出去、立得住、站的牢,这才是真正展示我们自身与行业实力的更有说服力的东西。
作为税务文化人个体不仅要有危机意识,更要有这种突围的文化自觉与行动自觉,这是一个前提,作为税务文化人所在的相关组织,作为各类税务报刊,作为各级税务领导,应该合力深思这个问题,如何给文化人创造很好的条件,让他们不仅在墙里开花,而且要让他们在墙外开花。这确实是一个紧迫问题,一个更具战略意义的问题。
惟其如此,我们不应该仅仅活在爱好这方面的少数人之间,更不应该以在圈子里的那点名气为满足。我们应该突破自我、突破圈子,从灵魂深处认识到我们圈子、我们自身的局限性,让自己在圈内圈外都红起来,亮起来,香起来。这样的税务文化人才是经得住时间和社会考验的文化人。
&&&&&&&&&&&&&&&&&&&&&&&&&&&&&&&&
《河南税务》2016.1
年糕的诱惑
&&&&&&&&&&&&&&
(图片来源互联网)
&&&&&乡下人过年,是离不了年糕的。我离开故乡快30年了,如果过年吃不到陕北乡下的年糕,我就感觉这年过的实在没有劲道,没有趣味。似乎整个人都少了一种精神似的。
&陕北乡下年糕和都市的年糕差异极大。陕北年糕是用软米做的,都市的年糕多的是用江米做的。陕北年糕耐饱,都市年糕容易消化。外地人吃不惯陕北乡下年糕,感觉不容易消化。陕北人不爱吃外地江米做的年糕,吃不习惯。
&&&那年春节,到了腊月二十九,我为吃陕北乡下年糕跑遍了所在市里的市场,一无所获。腊月三十清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重新跑市场,跑了四个市场,依然失望所归。我一边骑着车子,一边嘟囔:这地方简直糟糕,连一斤陕北年糕都没有,要是放在我们陕北,拉一火车甚至十火车都不在话下。回到家里,内人埋怨我神经质,不像话,怎么像个小孩似的。她说的更极端,陕北乡下年糕给她吃她都没有兴趣。
我就纳闷:我记忆的味蕾怎么如此顽固呢?为什么想吃、爱吃陕北年糕到如此地步呢?我想,这与我从小生活在陕北乡村有关。幼时,陕北困难极了,满年四季,吃不上陕北年糕。只有到大年三十上午,家家户户才清一色的吃炸油糕。在这个时点上,整个村庄都笼罩在油糕的香味中,那种香味是一种渴盼了一年的香味,那种香味是连做梦都能梦见的香味,那种香味是渗透到穷人家的孩子灵魂深处的香味。那时,一个小孩子吃十片油糕才能吃饱。今天,成年人都吃不了这样数量的油糕。
&在贫困的年代,大年三十乡村人一般要炸不少油糕,再穷的人家一般都要炸的存放四,五个脸盆油糕,放在闲窑的老盆里。那时,父母平时舍不得吃,只有在来客人了才热的吃,而且有时客人吃毕我们孩子才能吃。肚子饿是最大的真理。在饥饿面前礼让、美德往往是没有力量的。油糕的诱惑实在太大了,自己变成了一个家里的小偷,每每趁父母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潜入到闲窑打开盆盖,一次偷的吃一到两片,而且很快用自己的小手将坑天平。再不敢多偷的吃,害怕父母发现少了后打骂自己。一直到过了正月二十三,直至老盆的油糕彻底没了,这样要偷的吃也就偷不成了,只能等待来年了。
&其实,那时,偷的吃油糕油馍的不是一个两个孩子,几乎家家户户的至少是男孩子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经历。不是孩子们想偷的吃,不是孩子们嘴馋,而是陕北年糕在困难的年月里确实太好吃了。好吃的孩子们受不了,不偷的吃都不由自己了。我就想,陕北年糕与我就犹如婴儿与乳汁,他们有一种天然的依恋,说不喜欢就不喜欢了吗?
&现在,陕北乡村人家的生活比困难时期不知好多少倍,就连吃低保的人家也不稀罕吃油糕。甚至对于更多的人家宁愿喜欢吃粗茶淡饭也未必喜欢吃陕北油糕。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吃,为难不住普通人家。
&我却依然顽固地迷恋着陕北油糕。前些年我回陕北在县城看望亲人,亲人的邻居女人端着一碗油糕,油糕下面是洋芋擦擦吃食。她一边吃着,一边和我说话。不知怎么,一下激活了我体内的爱吃陕北年糕的基因。我甚至有种特别想吃的冲动,但是,我不敢我也不能如此失礼。我压抑着自己。但我分明感觉到我爱的流出的口水又悄悄独自吞咽下去。
过了几天,我专门找了一家小吃店,吃了油糕,才平服了前几天的那种强烈的想吃油糕的愿望。
&&陕北人爱在过年吃油糕,主要是陕北历史以来山大沟深,非常贫困,不适合水稻小麦的大面积生长。适合谷子糜子生长。陕北油糕主要是用糜子面做成,完全是就地取材、粗粮细做而已。至于喜欢吃糕与图个年年高其实是后人的美好愿望的融入与植入而已。我爱陕北油糕爱的确实过分,爱的确实极端,爱的确实离奇。
其实,这真的不是我的错,至少说明我爱故乡爱陕北爱到了令外人不可理解的地步,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爱更加炽烈,更加不可厄止。
我明白了,我爱陕北年糕,这种爱吃的成分已经赋予了太多太多的东西。它早已经不是单纯的油糕,也不是单纯的承载年的情感寄托了,别说吃陕北年糕了,就是看到陕北年糕,我精神的关于故乡关于岁月的基因顿时就复活了,难怪我爱的几近疯狂和痴颠了。
《铜川日报》
&&&&&&《榆林日报》&&&
信天游何以这么美?
在黄土地上,在电视里,在网络里,在演艺场里,在手机里,当我们听到信天游时,我们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美感。这种美感就是听了还想听,永远听不够。这种美感就是感觉信天游和其他民族的民歌明显不一样,更使自己喜欢,更使我们钟情,更让我们迷恋,更让我们沉醉。于是人们不禁要问,陕北大地千百年来流传的信天游为什么如此美?为什么更容易受人们喜欢?
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这甚至是一个家长看见自己孩子亲的话题,这或许是清油调苦菜各人取心爱的话题。但是,在我的眼里,是有我自己的属于“这一个”的独特的答案的。
信天游和其他民族的民歌一样都是表达老百姓心声的歌,是老百姓自己的歌。来自老百姓,老百姓自然喜欢。陕北历史是是典型的穷苦之地。即就是改革开放后,来自大上海的著名作家王安忆去过陕北腹地清涧后对路遥说:这里不适合人类生存。穷苦之地在物质方面确实苦焦极了,但是在精神方面却成就了信天游这种独特艺术。民歌自是穷乡好。苦难的民众一生用自己的感受唱出四句,八句,十二句,这种歌能不美吗?能不好吗?这是用全部的生命感受,情感感受唱出的歌,是用泪蛋蛋唱出的歌,当然是美的。但是,这是民歌受欢迎的共性原因。我们太多的论者以共性原因代替个性原因代替独特原因,以表层原因表象原因代替深层原因,这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更可悲的是一些社会名家也陷入这样的误区而浑然不觉,这就不仅实在是可悲,而且有些可笑了。
那么,信天游何以这么美这么受欢迎的独特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圣人传道此处偏遗漏”的原因。清人翰林王培芬《七笔勾》中有一句话,就是这样的意思。由于陕北地理地形相对独立而特殊的原因,由于陕北历史上几乎一直处于战火纷飞的情境,由于在历史上这是民族之间的拉锯之地,所以陕北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相对弱一些。朝廷的命官在三边考察后就得出如此的话语。这位命官的话语确实是绝对了一些,是过分了一些,是明显偏激了一些,但是却说出了一些事实的真相。由于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小、束缚小,所以恰恰非常难得地让这里的信天游比其他民族的民歌更加贴近人性,更加表达人性,更加彰显人性,更加裸露人性。所以太多的信天游一览无遗地表达情爱表达心爱,那种表达是无拘无束的无遮无掩的,是火辣辣的,是连灵魂的每一个基因,每一个细胞都狂跳的。《想你哩》是这样,《响叮当》是这样,太多的信天游是这样,表达苦难的哀怨的也是如此。在这方面别说南方民歌受婉约审美习惯影响不可企及,就是同样类型的北方民歌也难以忘其项背。山西的晋北民歌不少与信天游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在彰显人性方面,我似乎感觉比信天游还或多或少似乎有那么一小点点距离。
最苦难的人唱出最苦难的最动情的歌。这块土地不仅十年九旱山大沟深土地贫瘠靠天吃饭,而且真正能打粮食的土地太少,不像南方随便种下去至少草都可以生长,不像游牧民族还有牛羊可以食用,这样的苦是一方面,更苦的是本身就少吃缺喝,还时常处在战乱之中,老百姓真正是实实在在可怜复可怜啊!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老百姓唯一的娱乐就是随便吼几声吟几声,日久天长,信天游就在这种吼与吟中成形了。信天游不仅成了主要的娱乐形式,表达心声性情的形式,更重要的成了对抗苦难,对抗寂寞,对抗孤独,对抗劳累,对抗忧愁,甚至成了对抗命运的武器与工具。在这方面,只要看看信天游是什么人唱的最多就知道了,恰恰不是歌星歌手达官贵人富豪巨商唱的最多。而是我们的苦甲天下的老百姓唱的最多:随便看看黄土地上唱歌的人们,他们恰恰是山地里锄地的犁地的放羊的受苦人,他们是石畔上辛辛苦苦的随石头的石匠,他们是赶生灵的人儿,他们是卖炭的人儿,他们是出门的揽功人儿,他们是纳鞋底的纺线线的做针线的剪窗花绣花花的女人们。他们高兴了就唱,忧愁了就唱,想自己的心上人了就唱,什么时候想唱就唱。他们这种唱是多的是给自己听的,不是为别人听的。给自己听的歌,给心上人听的歌,是真诚的真心的真情的,唯其真,才趋向善,唯其善,才趋向美。这样的东西没有包装,没有污染,完全源自性灵,源自真情,源自灵魂,能不美吗?能不好吗?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推动功不可没。在我看来,延安文艺座谈会对信天游的美的作用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一些不太成“型”成“名”不容易反映更大内容更大情感更具时代意义的东西改编成反映时代的经典曲目了,如《兰花花》,《绣荷包》,《绣金匾》,《东方红》《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另一方面,在日后的传承传唱方面,一批批知名的艺术家音乐家歌唱家功不可没。如果忽视这种作用,是不公平的,有些论者甚至对此持否定态度,那更是不正确的,也是狭隘的。
多种文化多种艺术的交汇影响。受战争影响,信天游受南方戍守陕北的官兵将士的影响,我们的一些水船调词就有吴越文化的影子。受游牧文化的影响,信天游的一些歌词就有受游牧文化中的满汉调的影响,受山西大槐树移民的影响,不少信天游甚至和山西尤其是晋北的民歌几乎如出一辙。受回民的影响,信天游与花儿这两种艺术有互相渗透的基因,歌词方面的影响比较明显。可以说,信天游的美是多民族多文化多艺术影响与渗透出来的,不是完全靠本土人单作独创出来的。
信天游形式上的诸多美比如:比兴美、儿话美、叠词美。等等,其内在的个性的深层的原因在于陕北人的诗兴情怀、达观性格、乐活心态,在于人性的原初表露有关,在于性灵的真诚展示有关。说到底还是与“圣人布道此处偏遗漏”有一定关系,与相对独立的地理板块使得原初文化原初情感原初人性破坏与污染的程度轻有关系。使得我们诗兴的东西童真的东西天趣的东西保存的相对完整有关系。
信天游何以这么美?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所有这些个性的原因在世世代代苦难的陕北人身上不断发酵,才造就了着美如玉美如金的东西。能有幸聆听这样的歌声,怎么能不美呢?
&&&&&&&&&&&&&&&&&&&&&&&&&&&&&&&&&&&&&&《榆林日报》& 第68篇
铜川半日闲
& &(转载文章)
&&&&&&&&&&&&&&
&&&&&&&&&&&&&&&胡继宏
请大家欣赏非常正宗的陕北米脂唢呐大摆队)
(作者按:胡继宏兄供职三门峡国税局,掌舵一方。这是我转发他的大作。谢谢他!铜川人看了说:好。)
准备从延安返程时,已是周六的下午,我决定转道铜川拜访王祖文先生。
铜川是我幼时便听说过的一个远方地名。我六七岁时,家里来了两位客人,奶奶对我说:这是你铜川的表姨,这是你的小表姐。她们住了十来天时间,留下些许模糊的记忆片段,而铜川这个地名却令我印象最深。四十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见过铜川的表姨和表姐。
祖文兄我也是初次相见,想来有趣的是,我俩竟是时髦的微信“群友”相会。用祖文兄的话说我俩有三缘,其一便是《光明日报》同栏目发文之缘,祖文兄很看重这个,视我为同道。其实惭愧得很,祖文兄已是知名的散文家,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了几百篇散文,而我只是刚刚学步的个中新手。
晚宴:酒和信天游
天黑之前我到达了铜川,祖文兄带我来到一家酒楼,席间已有三位兄弟在座。天南地北风俗各异,但中国人的待客之道几乎是一样的,那就是是热情、热闹与热烈,因此我进门时的几分拘谨很快就了无影踪了。酒过三巡,我的脸热了起来,话也多了起来,心情也随之澎湃起来,这时再看祖文兄,我仿佛是见到了失散多年的表哥。
兄弟们你来我往,每个人都以言语和酒表达心情,制造着快乐,觥筹交错中相聚的欢快气氛也就弥漫开来。当然,最高潮处一定是祖文兄的信天游,他曾在群里飙过多次,每每赢得一片惊叹与点赞。今晚祖文兄又展示了陕北子洲人特有的豪情,他一手持杯一手作舞蹈,声情并茂,即情赋词而歌,只听得有一句:老胡你来俄(我)心里乐,酒杯杯端起来放不哈(下)......此时,非身临其境,不能感受其曲子的高亢与浓烈。我感动地频频以酒作答,恨自己不能来段河南梆子一酬此盛情。祖文兄唱第三个曲子时,一手拉着我,我低头看着他。我正可睹见他的口腔,醉眼朦胧中看见气流从他胸中源源不断地涌出,舌尖微微颤动,气流绕过前后错落的一片牙齿,破口而出,直绕到没有梁的屋顶。我疑心一定是那一片牙齿使得气流弯曲盘旋,才会使歌声的婉转悠扬......恍惚中歌声的余音还在袅袅,祖文兄已经落座,我再看他那牙齿,白生生齐整整,不曾错落。真是好生怪哉,也许刚才我头昏眼晕目光失焦,可那牙齿明明就是一片来着?莫非无意中我窥见了祖文兄“魔牙神曲”的奥秘?
月色渐高,人声渐稀,我们尽兴而返。
早餐:咸汤面
我在啾啾鸟鸣中醒来,敞开的窗子外天空好蓝,阳光好亮空气好清凉,一夜的酣睡,我神清目明。
不等祖文兄过来,我便起床走上街头。过马路就是一个小广场,高树掩映,晨光万道,锻炼的人们动静相宜,往来不绝。我自然地加入,弯腰踢腿,仿佛一个勤快的铜川人。
祖文兄和罗哥开车过来,要带我去吃一种醒酒养胃的面,那就是耀州一绝的咸汤面。曹钦白先生曾为此面写过一篇美文,当时读着就“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现在要去品尝,实是急不可耐。
耀州区即古时候的耀州。来到一家面馆。面馆不大却人声鼎沸。我们三个一人泊车一人排队一人找座位。我找着座位,却总想看看操作间里的名堂,好在操作间就在餐厅临门的一角,用大块的玻璃隔出一处空间。我要操心那面如何做成又要招呼座位,弄得三心二意,正在这时,我眼见掌勺的大师傅,提起一桶满满盛着灰色粉末的塑料桶,一家伙把那粉末全倒进了锅里,我忙问那是什么?大师傅一边回答:大料,一边用大木勺搅拌。但那“大料”太多了,漂浮在汤水上,足足有两、三公分的厚度。大师傅总也搅拌不开,而我们的三碗面就等在这里,我只好目瞪口呆的看着。大师傅总算搅拌均匀,汤也重新沸腾起来,终于可以下面了......
制面的过程我没有看完整,也没有专门“采访”,幸而曹先生的文章就在手头,乐得抄上一段:“端上一碗备好的面,在汤锅里反复滗几次,烫热面条,再淋上咸汤,撒一把绿油油的蒜花花,飘上两片嫩而不烂的豆腐,舀一勺汪汪的油辣子,光看那色气,由不得人不馋,再尝一口,面韧汤鲜,更是滋味无穷。”
曹先生文中还提到,扯面时就像天女散花,面下到锅里顽而不断;汤重盐重辣,盐要用粗盐颗粒,据说味醇;辣椒要用地道的耀州产线辣椒磨制。曹先生还提到调和面,就是“大料”,但他没有提到那锅里面放有多少调和面,我想曹先生一定是没有见到“大料”下锅的那惊人一刻。曹先生还写到:“最后说碗,碗要选用正宗的耀州大瓷老碗,用这种碗吃面,就像黄土地上耕作的农人,粗狂,豪放,无拘无束,极过瘾。”&&
&&&&&&&&&&&&&
喝干碗底最后一口咸汤,我把那正宗耀州大瓷老碗墩到桌子上,汗淋淋走出面馆,气通神爽,昨晚被酒精浸泡的胃,现在被咸汤面温暖地抚慰着,舒服得妥帖。问及价格,五块钱一碗,我疑心听错,又问一次,确信是五块钱一碗。曹先生文章里是八角钱一碗,还是因为物价上涨太快,面馆老板才把面价从五角钱提到八角钱,但那是公元两千年前后的事了。
景点:药王山
说话间车就停了,原来药王山就在铜川城的边上。进得山门,我和祖文兄沿着山脚的一条坡道缓缓上行,渐渐地又开始下行。我的感觉在变,刚才不经意的山怎么突然高大起来?满山怎么全是绿油油的松柏?走到坡底,原来已是在两山之间了,我们选择先登北山。
刚刚拾阶而上,便见一株大柏树当道横斜,枝枝叶叶郁郁苍苍,行人须低头弯腰方得通过,树身上有一个小牌子,标着树龄:1500年。石阶两旁很多树上都挂着标牌,树龄至少在五六百年以上。就这样我们踏着百年石阶,穿行于千年柏林之间。
在不断的惊喜中我们且停且行,走了两个多小时,遍看了北山的各处古迹。我们依着石栏悠然地眺望南山,时间正在十点多钟,阳光明媚,南山的松柏或明或暗,在淡淡雾霭中透着一股鲜亮,殿宇的飞檐从林中擎出,犹如绿色海浪中的一支支飞帆。清风拂过,沁人心脾,身后高塔上的风铃不时叮当作响。我和祖文兄默默地眺望着,沉浸在大自然赐予的无言的美好里。
因为稍感疲倦,更为留下再次登临的理由,我们决定就此下山。我和祖文兄坐在山门外的小店里,喝着茶休息等车。祖文兄问我观感如何?我说:好,真好,好得意想不到!也是我孤陋寡闻,之前竟不知铜川有这么一座神奇的药王山。
药王山的神奇,我现在可以概括为“五绝”。
一曰山绝。登上山顶便是平地,有两处山岩上刻着“五台山”,我俩都有些不解,问及一位老者,原来这山原本就叫“五台山”,后因孙思邈隐居行医便改称药王山,这已经是大宋年间的事了。为何称作五台山?老者云:这五台山由五座山岭组成,形如五指,山顶皆平整如台。原来如此,这样的山形比较少见,但世界各地都有,西方称之为“桌面山”,不过我认为还是称台更贴切。
二曰树绝。药王山位居铜川,铜川位居陕北,陕北位居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给人的印象是黄土裸露,沟壑纵横,植被稀疏。但药王山上放眼皆是绿色,绿得生机勃勃,绿得苍翠欲滴,绿得诗意盎然。我想这绿恐怕应是千年前陕北的自然生态,如今药王山却成了绿的标本。
三曰碑刻绝。药王山碑林陈列的三百余通碑刻,皆系耀州境内所集,时代包括从北魏到隋唐,其中多为造像碑。碑的上部刻造像下部刻记事,这是了解当时社会生活极为宝贵的史料。从书法角度看,书体大都属于由隶向楷转化的时期,字体古拙生动,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许多碑刻堪称国宝。
四曰摩崖造像绝。碑林往东就是摩崖造像石窟,题材多为宗教内容。且介绍一下第四龛:此龛为双观音立像,左右对称,各高1.6米,俗称是“等身观音”。她们头戴花冠,颈有饰、手有镯,轻纱薄衣透体,肌肤依稀可见。她们一手侧举挽带,一手下提净瓶,腰微扭,略为摆动。面容清秀圆润,躯体线条匀称,风姿栩栩如生,神态飘飘欲仙,活生生宛如盛唐时一对孪生姐妹歌舞方酣,犹如悬空轻盈而来。我和祖文兄在此沉迷的时间最久。
五曰药王和药方绝。药王孙思邈一生不应皇帝征召,以“济世活人”为己任,医术精湛,曾提出“大医精诚”的观念,是我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医,被民间尊为“药王”。传说他擅长养生术,享年141岁。他留下许多医学著作,在药王殿外立有八通巨大的石碑,上刻着《千金宝要》和《海上方》,虽是明代刻石,但因保护得好,碑面平滑,字口精美如新,以至于祖文兄怀疑是电脑所制。
我以“五绝”概括药王山地神奇,忽然又想到那株当道横斜的古柏,游人在它面前须低头弯腰方能通过,这低头弯腰不正是鞠躬的动作吗?这躬是后人鞠给功德无量的药王孙思邈,鞠给这人杰地灵的药王山,还有这漫山遍野的古树名木的啊!这一株古柏像是迎客的使节又好似药王山的守护者,就像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渔樵耕读四侠,只是它默默地尽着自己的职责。
神奇,有时就是这样的神奇!
作别:窝窝面与耀州瓷
俗话说上车饺子下车面,祖文兄要带我再品尝耀州名吃窝窝面和小饺子,上车下车全都有了。
我们进了一家小馆子,时辰尚早,店里还没有客人,三五个女人围着两张桌子正忙碌着。外面的一张桌子上摊着一堆黄豆芽,两个女人在用镊子捡去豆皮,这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给黄豆一个个去皮,我也是头次见到。里面一张桌子围坐着三个女人,一个在案板上把面搓成筷子粗细的长条,然后均匀切成黄豆大的小丁。另两个女人,手里拿着比筷子稍短的竹棍,竹棍一头是削尖的,她们把尖的一端往面丁上一扎,顺势一搅面丁一滚,那面丁一眨眼就变成了一个小小的面窝窝。
窝窝面上桌,我先来了一碗,感觉是:咸、辣、香、筋加烫嘴,烫嘴皆因我吃得太急了些。还要再吃,小饺子上来了,羊肉馅本就瓷实,加上面皮光洁,火候正好,那羊肉小饺子一个个亮汪汪的,饱满坚挺,犹如阳光下一群等待出征的戴甲武士。唉,要是曹钦白先生和王雪绒女士此时在场,我们一定又能读到关于窝窝面和小饺子的美文了!
祖文兄定要送我到西安北站,我坚持让他回家休息。祖文兄说周日无事路上还可以聊聊,我只好从命。汽车将进高铁北站,路边出现一排排的柳树,我感叹陕西人文蕴深厚,把灞桥柳植进了高铁站,这里也是送别之地啊!如今虽没有了“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式的赠别,但杨柳在侧,也颇具几分依依之情。
祖文兄跳下车,从后箱中拿出一个提袋,隐约看出袋里装着一个精致盒子,他说:没有什么送您,一件耀州青瓷,权做个纪念吧!
&铜川来去间,我停留的时间还不足一天,短则短矣,却饱览了药王山美景,饱尝了耀州名吃,感受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承了祖文兄的一片盛情。像我这样难得出门的人,短暂的“铜川时间”,恍惚如“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又如同“镜花缘奇遇君子国”,大有“偷得浮生半日闲”之乐。
《陕西国税》2015年12期
《三门峡文学》2015.4
&&&&&&&&&&&&&&&&&&&&&&&&&&&&&&&&&&&&&&&&&&&&&&&&&&&&&&&&&&&&&&&&&&&&&&&&&&&&&&&&&&&&&&&&&&&&&&&&&&&&&&&&&&&&&&&&&&&&&&&&&&&&&&&&&&&&&&&&&&&&&&&&&&&&&&&&&&&&&&&&&&&&&&&&&&
2015年创作成果统计
唢呐慰劳助兴)
&&&&&&&&&&&&&&&&&&&&&&&&共在纸媒报刊发表&&63&
&&&&&&&&&&&&&&其中在国家公开刊号报刊发表作品&
&&&&&&&&&&&&&&&&&&&&&&&&&&&&&&&&
字数大约13万字左右
&&&&&&&&&&&&&&
&&&&&&&&&&&&&
&&&&&&&&&&&&&&&&&&&&&&&&&&&&&&&&&&&&&&&&&&&&&散文类
&&&&&&&&&&&&&&&&(&纸媒报刊发表58篇
& &国家公开刊号报刊发表散文38篇)
1.获悉:散文《成功的标准》发表于2014.10《榆林新青年》
2.获悉:散文《乡下的月光》发表于2014.&6《三边文学》
3.散文《向纳税人道歉》获陕西省地税局与《美文》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中国地税二十年”征文三等奖,&2015年第一期《美文》刊物发布获奖消息
4.散文《拜庙的民俗》发表于《榆林日报》
5.收到散文《不废的乡村》发表于2014.4《榆林联谊》
&&&&6.散文《醉人的信天游》发表于《榆林日报》
7. 获悉:散文《乡村人口回流》发表于2014.6《西安人口》
&&&&&&&&&&
《乡村流动图》发表于2015春之卷《陕北文化》
&&&8.散文《怀恋唢呐》发表于《榆林日报》
&&&9.散文《年关与乡愁》发表于《榆林日报》
&&&&&&&&&&&&&&&&&&&&&
《华商报》“今日铜川”
10.散文《吊灯笼》发表于《陕西工人报》
&&&&&&&&&&&&&&&&&&&&&&&&&
《榆林日报》
&&&11.散文《乡村的鸡叫》发表于2015.1《画乡文化》
12.散文《串门》发表于2015.1《画乡文化》
&&&&&&&&&&&&&&&&&
发表于2015.1《铜吴堡》
散文《家乡十变》发表于《陕西日报》
14.散文《年关与读书》在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绍兴日报社联合举办的“读书与修身”征文活动中获得优秀奖。
&&&15.散文《跳烟火》被《中国甘肃网》“行进陇原·春节故事”大型系列活动征文采用。
散文《跳烟火》发表于《榆林日报》
16.散文《年俗变异》发表于《榆林日报》
&&&17.《路遥热的冷思考》发表于《华商报》》“今日铜川”
&&&18.散文《乡村人的信仰》发表于2015.1《铜吴堡》
19.散文《朱鹮之爱》发表于20154.9《安康日报》
20.散文《同学的情分》发表于2015.1《西安人口》
21.散文《乡下:心灵的喂氧》发表于《榆林日报》
22.散文《家乡的环保往事》发表于2015年第二期《生态榆林》
&&&23.散文《一个人的纪念碑》发表于《榆林日报》
&&&&&&&&&&&&&&&&&&&&&&&&&
2015年夏之卷《陕北文化》
24.散文《贺国丰的&祈雨调&》发表于2015.1《红石峡》
25.散文《人生的动力》发表于2015.1《铜川财政》
26.《&陕西国税&
出刊百期感言》发表于2015.4《陕西 g税》
&&27.散文《空心的乡村》发表于2015.5《朔风》
&&28.散文《说说怪怪的》发表于
《华商报》“今日铜川”
&&&&&&&&&&&&&&&&&&&&&&&&&&&&&
《台湾好报》
&& 29.散文《我与自媒体》发表于2015.5《陕西g税》
30.散文《乡村与税收》发表于2015年18期宁夏地税《税务快讯》
&&&&&&&&&&&&&&&&&&&&&&&&&&&
2015年《广东地方税务》
31.散文《花书包》发表于《榆林日报》
&&&&&&&&&&&&&&&&&&&&&&&&&
《咸阳日报》
&&&&&&&&&&&&&&&&&&&&&&&&&
2015.6《榆林日报》
32.散文《唢呐之妙》发表于《榆林日报》
33.散文《延安寻梦》发表于《中国税务报》
散文《人生的意义》发表于2015.1《榆林新青年》
35.散文《抱起我的村庄》2015年第4期《延安文学》
&&36.散文《陕北人与羊肚子毛巾》发表于日《光明日报》
《安阳日报》转载刊发
&&37.散文《远去的光棍遥》发表于日《榆林日报》
& 38.散文《陕北民俗里的天神地神》发表于日《榆林日报》
& 39.散文《犁铧父亲的胸章》发表于2015年3期《甘泉》
& 40.散文《吟唱税歌不容易》获得唐山市地方税务局“我与税收”征文二等奖
& <font COLOR="#.散文《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发表于《榆林日报》
& 42.散文《乡间精神图谱》发表于2015.秋之卷《陕北文化》
& 43.散文《棒槌声声》发表于2015.3《华原风》
& 44.随笔《至真话语催春潮》发表于《榆林日报》
& 45.散文《陕北婚俗与生命寓意》发表于《榆林日报》
& 46.散文《陕北人爱乐活的密码》发表于《榆林日报》
& 47.散文《隔膜的乡愁》发表于2015.3《西安人口》
& 48.散文《闯码头的魅力》发表于《榆林日报》
& <font COLOR="#.散文《路遥贾平凹的创作福地》发表于《铜川日报》
&&<font COLOR="#.散文《陕北酸曲为什么火火火》发表于&《榆林日报》
&&51.散文《二人场子黄土地趣舞》发表于 <font COLOR="#15.11.《神州民俗》
&&<font COLOR="#.散文《路遥在柳青墓前想了什么》发表于《铜川日报》
& <font COLOR="#.散文《唢呐之音》发表于《榆林日报》
&&<font COLOR="#.散文《公务写作之惑》发表于2015.2.《文秘园地》
& 55.散文《陕北腹地鼓舞为什么美》发表于&《榆林日报》
&&<font COLOR="#.散文《我的自留地》发表于&《铜川日报》
& <font COLOR="#.散文《陕北酸曲酸的怪,女人胆子大的太》发表于《榆林新青&
年》2015.11
& 58..散文《穷乡往往人才高》发表于《榆林新青年》2015.12
&&&&&&&&&&&&
&&&&&&&&&&
&&&&&&&&&&&&&论文类
&&&&&&&&&&&&&
&&&&&&&&&&&&&&&&&&&&&&&&&&&&&&(&纸媒报刊发表&5篇
&& 国家公开刊号报刊发表论文3篇)
&&&&&&&&&&&&&&&&&&
《欠发达地区税收执法效率问题及对策》---《西部财会》2015.1
&&&&《税收服务铜川转型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探讨》__2015.8《西部财会》
&&&陕西g税》
&&&&&&&&&&&&&&&&&&&&&&
&&&&&&&&&&&&&
&&&&&&&&&&&&&&&&&&&&&&&&&&&&&&&
&&&&&&&&&&&&&&&&&&&&&&
微信类(官方)
&&&&1.散文《燃烧的陕北年俗》中的“为什么“年”是红色的”内容被陕西电视台“陕北过大年”系列节目采用。
2.散文《拜庙的民俗》被陕西电视台官方微信《拜庙:让人抚摸乡村文化根须的民俗》中全文采用,作为“2015陕北过大年"系列
报道内容。
&&&&&&&&&&&&&
&&&&&&&&&&&&&&&&&&&&&&媒体报道类
1.董小龙《我所认识的书写税收的人们》(2015.1《陕西g税》)对我进行了评论
2.&王祖文散文被陕西电视台春节特别节目选中&&&&&&(《铜川日报》)
3.我市国税干部王祖文散文在《光明日报》发表&&
(《铜川日报》)
《诗歌,我精神的另一殿堂》定位本人为“散文作家”(《信息时报》)
5.《铜川半日闲》(作者胡继宏)(2015.12《陕西g税》
&&&&&&&&&&&&&&&&&&&&&&&&&
&2015.6《三门峡文艺》)
(本文图片视频资料均来自百度)
&&&&&&&&&&&&&&&&&&&&&&
入选出版物类
1.《精神的火焰》入选王玉珍老人的《病榻心语》
2.《铜川国税基层建设问题与对策》入选《2015中国税官论税制改革》
2015年:“捡羊粪”
&&&&&&&&&&&&
<span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楷体_GB年,如果要用关键词来概括我的行进的状态的话,我选择:“捡羊粪”。
幼时,我经常提个筐子,在故乡的小路上一粒一粒捡羊粪。为的是给自己家的庄稼施肥。
一个孩子在坡道上捡羊粪,自然够渺小的,如粒粒羊粪珠般渺小。这个世界不会注视他,他也更多的活在独自捡羊粪的世界里。
捡羊粪在外人的眼睛里算成绩吗?乡村里面各人忙各人的事情,没有人会关注思考这个问题。除过自己的父母。父母也未必将这项活计看做什么成绩,因为功课学业才是一个孩子的成绩。捡羊粪属于填补业余时间的活计。属于务实良民家的孩子应该做的事情。乡村有句谚语:捡柴拾粪,跌不下大的亏空。
<span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楷体_GB年,我在业余时间,码了一些文字。就如幼年时捡羊粪,没有父母强迫,没有外人指令。没事时就捡一些羊粪蛋。我深知我捡的羊粪蛋不是金钱不是美女,在更多的人眼里,就是羊粪。在物质的归类里面不过是羊屎而已。所以。我是有自知之明的。如同屎尿一样的东西自己说的再天花乱坠金光闪闪有用吗?
写作也好,码字也罢。在有些人的眼里高贵的不得了。在大社会的世俗层面里,往往被世俗的人们视为没有能耐没有本事的人的活计。所以我将此比作捡羊粪。我将自己也视为一粒羊粪珠。是的,自己将自己摆在如此的位置,天下的一切事情都会豁然开朗。功名利禄也不会搅动自己不安的灵魂的。
我突然有一些自鸣得意。是啊,我这个比方怎么这样巧合呢?世人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臭文人。我自己都把自己视作一粒羊粪珠了。远离名利,自取其臭。人都如粪了,我的码字的果实即使再香,又能有多香呢?
不管我这如同捡羊粪的活计有有多么低贱,有多么不值一提,但是捡羊粪是需要慢功夫的,是需要时间的。半天能捡一筐子羊粪那是不容易的。
捡羊粪对别人是没有用,但是对我们家的庄稼一定是有用的。同理,码字写文章首先慰藉的是自己的灵魂,至于能不能对外人有用,我实在不敢有过多的奢望。
那么,2015年,我在文字的田野里究竟捡了多少羊粪催生出多少果实呢?就那么一点点。
&&&&&&&&&&&&&&&&&
&&&&&&&&&&&&
图片均来自百度
一点点,在别人的眼里什么都不是。在我的眼里,它和一点点羊粪一模一样。每一粒的捡拾过程,我都记忆犹新。我都知道过程中的天阴天晴
羊粪一旦催生出果实就会自动化作泥土。是的,愿它们归隐到该归隐的位置。
前瞻大地上的坡道,抛洒的金子般的羊粪珠珠吸引着我的目光,我知道,动手慢了,随时都有流失的可能,那么就远离人群,弯下腰,该干什么干什么吧!
我的自留地&
&&&&&&&&&&&&&&&&&王祖文
年纪稍长一点的人在都市里待久了,时常会冒出这样一种想法,在近处找一块空地,种些蔬菜,谓之自留地。目的是呼吸新鲜的空气,愉悦自己的身心,给自己或者给他人提供一些没有污染的农副产品,这样的田园生活想来不少都市人都梦想过,事实上也确有人践行过,快乐过。
我虽是农家出身,但是真让我在生活中开辟一块自留地,我还是很难下决心,很难去践行的。我受不了那种麻烦,那种耗时,那种劳心。在我看来,靠我的本事种自留地给社会提供原生态的农副产品是付出大于收获的。
在形而下的层面,我确实死心了,不在做自留地的梦。但是,这反倒加剧了我在形而上的层面----精神领域的层面心无旁顾地一心一意地种好自己的自留地。那就是老老实实地写自己内心里特别想写的东西,如果不写这些东西,我会憋的难受,甚至回憋的坐立不安,甚至会憋的吃饭睡觉不香,甚至会憋的影响身心健康。
我自我感觉种精神的自留地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不断地变成铅字,不断地在报刊发表,甚至还你能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共鸣,甚至让一些人有所受益,这不是很好吗!这就好比我将自己亲手种的原生态的绿色蔬菜提供给了更多的陌生人,让他们在享用中受益,让他们在受益中快乐,让他们至少没有受害、受污染,享用的是如此放心、如此坦然,而且享用者有天南地北的人,我想这就值了。至少说明我种精神上的自留地比种物质上的自留地社会价值更大,至少说明我未必是一个只会坐班再很难有更好作为的人,我想这就值了。我可以不间断地通过我的作品为这个社会尽己之所能输送新鲜的氧气、输送新鲜的西红柿辣椒豆角芹菜茄子玉米黄瓜南瓜等精神的没有污染的农产品。我能将这些我亲手种植的鲜嫩的成果推向报刊,隔三岔五就能送到读者的眼帘,输送到读者的血液中、灵魂中,这远比我种植形而下的自留地贡献大收益大,这不是很好吗?是的,社会需要就是我的价值所在,社会上有人认可就是我的动力所在。
在精神的自留地里,我真的很少敢懈怠,我更不敢偷懒。因为,我有最好的榜样,他们就是一辈子在形而下的自留地里整天在黄土地里滚打摸爬的我的父老乡亲们。他们满年四季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我的三爷马上快八十九岁了,依然自食其力靠种地靠编织生活,根本不需要儿孙半分钱。春夏秋之季,每当我清晨码完一篇文章的初稿的时候,当我提前一个小时赶到单位上班的时候,我给远在陕北乡下的陕北父母拨电话时,此刻,他们正在山地里干的正忙,他们都已经是七十五,六的老人了,他们和月亮和太阳一样忙碌,一刻也不想停歇。他们就是我最好的精神导师,他们就是我最好的人生榜样。他们都不停歇,我能停歇吗?如果我停歇下来懒惰下来,连苍天和大地能放过我吗?社会公众舆论会放过我吗?
当然,种好精神上的自留地在当下的环境里可以说无时不充满艰难。因为不是所有种进去的都可以成活,都可以推向报刊。辛辛苦苦付出的没有回报也是常有的事。在这方面,连家人不理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这个凡事以金钱多少职务大小说事的世态里,写文章的人算哪根葱哪根蒜呢?所以,不解,误解是常有的事,甚至每每面对俯视慢待也是不足为奇的。所幸的是,我遇过太多太多的可尊可敬可亲的扶持我的编辑老师,我自然也遇过真正感动我灵魂经常给我关注给我支持给我激励的好读者。这种扶持情谊,这种关注激励情谊恰恰是多少物质都换不回来的。每当我遇到一些编辑老师遇到一些热心读者前来看望我时,我甚至感动的有些泪水迷离,我自知我何德何能啊?我怎么能受得了如此的高看与厚爱呢!
其实,更多的人关注的我种植精神的自留地的知名度究竟有多大,实惠究竟有多少,是不是文有所值,这个连我的家人也无法能幸免。我是俗人,名与利与我没有仇,我自然希望多多益善,大大益善。但是,我也有清醒的认知,种自留地,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这种经营的特性和地盘的大小决定你不可能营大利的,因为你不是经营的现代化的大农场,因为你不是经营的华为手机,一年仅税收可以提供420多亿元人民币。是的,你不是专业作家,你仅仅是一个业余作者,仅仅是找空闲时间在自留地里劳作而已。你完完全全不是靠这个养家糊口,靠这个扶贫助学,你只要能将自己业余时间种植的果实不间断地推向市场就可以了。至于高价低价其实你已经很难左右的了。
(本文所配照片均系张安摄,取自其QQ空间)
如同我的父老乡亲终年在土地里劳作不会因丰收而大喜、不会因歉收而大悲一样,自然,我也一样坦然面对收获的好与坏。种植好精神的自留地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是一种生命存在的证明方式,是一种表达内心,娱乐自我的方式。这才是最基本的。在这个之外的一切的功名利禄,其实恰恰都未必是第一位的东西。有之可喜,少之不悲。这就是种植精神自留地的自然情怀和应有心态。
&&&&&&&&&&&&&&&&&&&&&&&&&&&&&&&&&&&&&&&&&&&&&
&&&&&&&&&&&&&&&&&&&&&&&&&&&&&&&&&&&&&&&&&&&&&&&&&&&&
《铜川日报》
陕北腹地歌舞为什么美
&&&&&&&&&&&&&&&&&&&&&&
陕北的绥德米脂子洲是民歌之乡,舞蹈之乡,这一带的歌舞美轮美奂,名震中外,影响深远。
&&&&&&&&&&&&&&&&
&&&&&&&&&&&&&
&&& (图片百度)
&&&&&&&&&&&&&&&
&随便深入陕北这腹地的一处有人居住的村落,随便进入他们在城里聚集的人群,歌声是可以随时随地听到的,舞蹈也是可以随时随地看到的。这里每年不同季节尤其是春节吸引着各种肤色的人们来游览参观,来领略歌舞的魅力。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北斗七星照耀下的陕北,为什么绥德米脂子洲这一带的歌唱家,歌唱演员就出的那么多?为什么这里的秧歌艺术走出国门后把外国人吸引的神魂颠倒?为什么这里的草根者即兴演唱的才情让古今中外的最有名的文学艺术大家望尘莫及相形见绌呢?为什么这里的土地这么贫瘠但却是民间歌舞艺术的发达之地呢?
要追溯这歌舞形成的原因,首先就得追溯这里的历史。这里的大部分村庄的形成不过是明朝和清朝两个朝代的事。就是说,真正形成村庄也不过是四百年左右的历史。有的地方甚至更短,不过是二,三百年的历史。就这数百年来说事,能形成这民歌的海洋,舞蹈的海洋,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一个超级罕见的人间奇迹。看看这些人的祖先吧,他们不少人是从山西那里移民过来的。这样很快就有一个问题摆在了世人面前,为什么山西的移民到河南到河北到安徽到陕西关中地带没有造就歌舞之乡呢?
看来我们将目光要进行更集中的聚焦,只有在这块特定的地域里找原因才是正确的选择。
明清时期,绥德米脂等地战事频繁,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拉锯战此起彼伏。这块区域的人们的文化在受晋文化影响的同时,受到了其他地域外地文化的影响,从方言中我们可以窥探到受古战场战争影响,如打骂叫袭打斗阵,我们从子洲双庙湾秧歌中的二人场子偏向武场子中可以窥探到这是受其古代习武文化助阵文化的明显影响,无论男女,那动作明显刚劲奔放,将黄尘踢的满天飞舞,你不可能在其他地方看到这样阵势这样趣味的舞蹈。战争多方面影响着这里的人们,南来北往的将士们的不同文化风俗给这里的人们注入了异民族异文化的基因。如这里的文艺表演样式耍水船的不少歌词曲调既有黄河文化的存留,更有江南歌词小曲的存留。频繁战争塑造了这里民众性格的另一面,那就是达观乐活的性格。因为他们见证了太多的这样的场景,今天还活的好好的熟人,一夜之间因为战乱已经一命呜呼了。所以,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很自然就形成了,而且同化为一种大众心理。
如果说频繁的战乱强化了人们的这种爱乐活的基因,那么这里至为苦焦的生活反过来加剧了这种爱乐活的习性。这里的人们太苦了,连口头禅都是这样说:受苦人,受死苦的,受苦的。苦到极处,就会容易走向反面,于是用苦难和生命演绎的至为动听的民歌至为优美的舞蹈就这样创造出来了。在陕北大地上,因为特殊的山更大沟更深的原因,人们活的更艰难,这种更艰难在物质生活上是非常贫困的,但是上帝在这方面亏待了他们的同时,却在精神生活方面赐予了他们天赋,再加上受内蒙一带游牧文化的深远影响,所以这里人的民歌格外好,这里人的舞蹈格外美。因为他们的歌舞是用一生一世的苦难换来的,是用生命换来的。
但是,这里很快有一个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近现代以来,同是陕北的佳县吴堡甚至比绥德米脂子洲更苦焦,而为什么后者的歌舞历史以来相对更兴盛更有名声呢?
这里不能不说到交通原因、文化原因、新秧歌运动原因。
交通原因:米脂绥德尤其是绥德地处交通要道,又曾经是州之所在地,因此,风俗也好,民俗也罢,具有领风气之先、具有文化聚集便捷、传承便捷的优势。民歌《三十里铺》《送大哥》与绥德有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文化原因:创建于1923年的绥德师范对陕北腹地歌舞文化的发扬光大功不可没。绥德师范是出早期政治家的如刘澜涛、马文瑞、安子文的地方,也是出著名作家柳青的地方、更是出大量的艺术家的地方。这个学府出来的不少人才分布在绥德,米脂、子洲等地的文化教育及政府其他部门,对歌舞的繁荣功不可没。
新秧歌运动原因。延安文艺座谈会后,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学艺术家如田方、华君武、贺敬之、马可、公木等42人,在团长张庚的带领下,来到了绥米西川之。他们对新秧歌运动的功绩功不可没,秧歌队的领头镰刀斧头就是从这个时候代表工农形象创立的,羊肚子手巾集中朝前围也是在这个时候兴盛的,包括秧歌伞头现在流行的曲调也是在这个时候改编过来的,我们现在过春节时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新春序曲》也是继承了这里的秧歌音乐流行开来的。
陕北腹地的人们天性是爱美的人们。物质生活再贫穷,他们的爱美的天性、爱好的天性、爱走在人前亮在人前的天性却是与生俱来的。穷的饿肚子的年代,他们过年都要剪窗户花张贴,没有白面大米的时候,他们粗粮细做,都要将饮食弄的可口美味。这种爱美爱好爱出色的天性体现在歌舞方面,一样追求个好听好看。所以历史以来,都喜欢比一比。秧歌要汇演比赛,民歌要层层比赛,就连秧歌的伞头歌唱都要专门和黄河对岸的山西人比个高低。
陕北腹地歌舞之美与他们天性爱乐活有明显关系,与他们经受的太多的苦难有关系,还与一些大自然赋予他们的特殊条件有关系。以嗓音论,特殊的地理条件赋予了这里人不少金嗓子。以外表论,这里的人受民族融合的影响,女的长的是一个个水灵灵,男的长的一个个茂腾腾。以性格论,这里的人普遍乐观大气。你看,同样是民歌,由于他们天性爱张扬,所以传播的影响面往往大于其他民歌。以人生的理想论,这里的人就爱出人头地,连口头禅都说闹世事就要闹的美美的、闹的红红的。他们在生活中总是爱说红火热闹这样的词语。
更重要的是这里有民间歌舞发展的土壤,每到春节,相关机构不组织,好朋友可以在饭桌前,酒桌前尽性对歌对舞,而各县文化部门组织十几班秧歌队都不算组织。歌也好,舞也好,都讲究过个出彩,都讲究个好看、好听。这块地方的人太爱面子太爱名气了。他们不愿意苟活在这个人世上,在他们看来,名节名气名声比生命都重要。乡村里面有一些人不是因为好面子顾面子爱面子甚至一时想不开走上不归路吗?正是这样,最好的秧歌最好的二人场子最好的秧歌伞头最好的唢呐手最集中的陕北民歌手往往就很容易出现在这一带,这里不仅自然形成歌舞之乡,而且这歌舞就散发出一种特殊的迷人魅力让人看了受不了,让人听了爱的撑不定。
陕北腹地是一块地理上相对封闭独立的地带,这里的文化破坏少,保存好,这也是原生态的陕北歌舞能在这里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飘香的地理原因。
随着时间的推移,陕北腹地的歌舞会越来越美,越来越红的。
&&&&&&&&&&&《榆林日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陕北民歌的认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