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玉兰的女儿在哪里和她的七个女儿上的二奶奶的扮演者是谁,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
& 逃亡1942全集(1-40)
名  称 :
主  演 : 陈小艺 刘涛 倪大宏 张旸 马浴柯 赵峥 毛晓彤
地  区 : 大陆
更新时间 :
播放地址:高清视频
逃亡1942全集(1-40)剧情介绍:
《逃亡年,河南连年灾荒,难民们大规模逃荒到陕西,年仅十岁的郝玉兰跟随父亲也融入迁徙大军,在古城西安的小东门落下了脚。玉兰为生活所迫,嫁给了大她十八岁、并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的白老四《逃亡1942》,后又共同生育了五个孩子。玉兰和她的七个孩子以及小东门的河南乡亲们相濡以沫,共同渡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1942年,河南连年灾荒,难民们大规模逃荒到陕西,年仅十岁的郝玉《逃亡1942》剧照(23张)兰跟随父亲也融入迁徙大军,在古城西安的小东门落下了脚。玉兰为生活所迫,嫁给了大她十八岁、并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的白老四,后又共同生育了五个孩子。玉兰和她的七个孩子以及小东门的河南乡亲们相濡以沫,共同渡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无论生活多么艰苦,玉兰都充满希望地活着,《逃亡1942》她对自己许下了三个愿:让和蔼慈祥的二奶奶安享晚年;开一家河南风味餐馆,让父亲有用“武”之地;抚养孩子健康成长,个个过上好日子……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改革开放,玉兰的希望一个个成为现实。玉兰和他的老乡们都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上世纪40年代中原地区适逢战乱灾荒,大量河南人迁至陕西扎根,据不完全统计《逃亡1942》,目前陕西省10%的人口原籍河南,电视剧《叶落长安》根据这段历史,讲述玉兰一家三代50年间融入这座城市的艰难过程。编辑本段分集剧情   《逃亡集3集4集5集6集7集8集9集10集11集12集13集14集15集16集17集18集19集20集21集22集23集24集25集26集27集28集29集30集31集32集33集34集35集36集37集38集39集40集 第1集  一九三八年,黄河花园口决堤,一九四二年,河南又遭遇百年大旱,连续几年的天灾战乱导致河南大地颗粒无收,三百万百姓为求生存被迫西入潼关,奔向陕西《逃亡1942》。  玉兰家也要举家逃荒,玉兰的父母趁玉兰给二奶奶送馒头的时候赶紧带着三个孩子逃难去了。玉兰的父亲哭着看了玉兰一眼之后忍痛走了。二奶奶告诉玉兰说别让她怪自己的爹娘,他爹娘带着他的三个弟弟逃荒去西安了。  玉兰听后不相信,她跑回家里之后发现自己的爹娘真的走了,玉兰伤心地哭了起来。二奶奶告诉玉兰说她爹娘刚走,现在追或许还能追得上,玉兰听后让二奶奶照顾好自己,挥泪去追自己的爹娘了。  《逃亡1942》玉兰一路上跟着逃荒的大部队寻找着自己的父母,天上面还有日本人飞机的狂轰滥炸。玉兰被逃荒的街坊认了出来,他们问了玉兰情况之后那个叫吕盛的孩子给了玉兰半块干粮,玉兰谢过他们有继续追赶自己的父母了《逃亡1942》。  玉兰的父亲和母亲因为养不活三个孩子只好把一个儿子银玉送给了别人。这时候玉兰的父亲看到了玉兰,他抱着玉兰悲喜交加,没想到自己的女儿还活着,他说自己当初不带玉兰也是没有办法。他们一家人经过艰难的跋涉到了一个地方,恰好有一个大户人家在施粥赈灾,玉兰跟着父亲去领粥的时候走散了。没想到逃荒的人因为抢粥踩死了好多的人。  玉兰拼着命抢回了半碗粥,她端给她娘的时候没想到她最小的弟弟已经饿死了。他们一家人到了县城之后满大街都是逃荒的灾民,他们根本找不到住的地方。《逃亡1942》大街上到处都是饿死的路人,《逃亡1942》玉兰她娘也哭着抱怨说自己两天都没有吃饭了。玉兰他爹没有办法只好让玉兰去要饭吃,玉兰从自己家刚找的土洞子里出来拿着个破碗挨家挨户的去城里的大户人家要饭。  一个好心的大户人家的小女孩儿给了玉兰三个馒头,玉兰感激的不行,她跪下来谢过了那个小女孩之后问了那个小女孩的名字,小女孩告诉她说自己叫张文清。玉兰想起了自己临走的时候二奶奶给她说的话,只要她能够吃苦受罪,好日子一定能过的上。玉兰心理面暗暗地下决心一定要做个此地人,《逃亡1942》一定要过上好日子。  玉兰的父亲郝仁义在大街上捏着小泥人卖钱养家糊口,一家人食不果腹,生活的十分艰难。玉兰她娘拿着玉兰她爹每天挣来的一些钱去买点吃的勉强度日,玉兰也整天的去外面找找看看有没有什么活干好补贴家用《逃亡1942》。  时间一晃眼过去了,玉兰渐渐的长大了,有一天她在大街上捡煤炭的时候被一个媒婆带着一个大户人家的中年人看上了。那媒婆回家找到了玉兰她娘,给玉兰她娘说给她五十块大洋把玉兰嫁给那户人家的男人。玉兰他爹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责骂了玉兰她娘,说她非要把玉兰逼死了才好受。  《逃亡1942》玉兰她爹没有办法,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只好决定把十六岁的玉兰家给那个三十多岁的大户人家的男人。 97影视全天候为您提供逃亡1942全集(1-40)抗日电视剧,逃亡1942全集(1-40),逃亡1942全集(1-40)在线观看,97影视是您娱乐与学习的好地方!当您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可以看搞笑的喜剧缓解压力,观看美剧、韩剧、日剧、泰剧、港剧可以提高您的语言水平,这里还有振奋人心的抗日电视剧和抗日电影,让我们不忘国耻,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小说:王二奶奶的葬礼
二奶奶死了。
二奶奶到死也不会想到她苦了一辈子,最终落得个上吊的死法。她的死惊动了整个王氏家族的成员。四奶奶和七奶奶闻讯赶来的时候,二奶奶已经永远的听不见她们的哭喊了。“我的老害(西北妯娌间亲昵的一种称呼)啊,你咋就这么傻啊,你活都活到老了,咋还横死(西北甘西一带对自杀的一种说法)呢?”四奶奶和七奶奶扑在二奶奶的身上,哭得天昏地黑。二奶奶得高血压有些年头了,她若是因为高血压死了,四奶奶和七奶奶也不会如此伤心,因为人老了总是要死的,可二奶奶的横死,将表示她为王家劳碌受苦了一辈子,到死却连王氏家族的祖坟也不能进,这将是多么大的悲哀啊。
二奶奶本名李桂兰,在新桥村王氏家族里被称为二奶奶。这当然是论辈份,自从四十五年前进了王氏家族的门以后,李桂兰这个名字就再也没有排上过用场。比她大辈份的,叫她老二婆姨(西北男人对老婆的称呼),跟她同辈的,叫她二嫂子,等王氏家族里有了第四代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叫她二奶奶。李桂兰这个名字就渐渐被人淡忘了。其实在大西北,既没有桂花,也没有兰花,二奶奶到死也没见到过真正的桂花和兰花,当年爹妈给她起这个名字,也只是个符号而已,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在她六十七年的生涯中,李桂兰对她来说早已死去,若是猛不丁地有人叫她李桂兰,她是反应不过来的。在她的意识里,她是王家的二奶奶。如今她死了,这个名字却要排上用场了,因为要用李桂兰这个名字去择下葬的日子,本来阴阳先生还要李桂兰的生辰八字的,但没有一个人知道。二奶奶的娘家早已没人了,二奶奶的儿女也从来不知道她的生辰八字。那么,李桂兰这三个字便发挥了从未有过的使命。王氏家族的许多晚辈也才第一次知道了二奶奶的名字。
二奶奶命运的悲惨,是从三十年前便开始了。当年,二爷爷为了生计去青海挖煤,结果被一辆军车给撞死在了荒郊野外,当年二爷爷的英年早逝只换来了四百元的赔偿费。二爷爷从生活的苦难中解脱了,却丢给了二奶奶一个烂摊子,五个子女张着嘴要吃要喝,最大的十五岁,最小的两岁,肚子里还有个遗腹子,(未出世就没了爹的孩子)三十七岁的二奶奶从此守寡。没男人的日子苦啊,二奶奶要把这出世和未出世的六个孩子全部拉扯大,当中曾受的苦,是车载斗量也算不完的。
二奶奶二十岁嫁入王家,进了王家门以后才得知二爷爷在她之前已经是讨过婆姨的人了,只是先前的那女人短命,嫁过来不久便死了,没留下一男半女,这倒也是福气。若留下的话,二奶奶进门就当妈,那可就是另一番滋味了。俗话说:中午的日头,后娘的指头,天下的后娘再好,也不如自己的亲妈。二奶奶在嫁入王家之前,无从知道二爷爷的一切,二爷爷倒不是有意瞒着二奶奶,只是当年的媒婆没有讲清楚而已,既然嫁了过来,二奶奶便认命了,这个大她十岁的男人,本以为会是她今生可以依靠的人,没想到他早早地撒手西去了。丢下她一个妇道人家,拉扯六个儿女。在后来漫长的岁月中,二奶奶每当想起她早死的男人,便会咒骂:死鬼啊,你咋不让我替你去死啊。你来试试这苦日子,咋个过法啊。可是骂归骂,日子照旧得过,儿女们要吃要喝,日子不过下去怎能长大成人呢?
&&&&&&&&&&&&&&&&&&&&&
&&&&&&&&&&&&&&&&&&&&&
时间追溯到七十年代初期,每一个从那个时代一路走来的人都知道那是一个全国上下普遍缺吃少喝的年代。在这样一个物资短缺的时代里,哪家的孩子每天都有白馍吃?每年都有新衣穿?但在王氏家族这个大家庭里,虽说没有富裕的食物,可是吃饱肚子是不成问题的。男人们在农忙时都去了生产队里挣工分,一个男劳力一年可从生产队里分到三百斤粮食,一个女劳力也可分到二百斤。男娃们到了上学的年龄照旧上学,这是王氏家族历来的规矩,女娃们却没有如此幸运,从她们八九岁起,便要跟在母亲的屁股后下地挣工分了。她们无非做些捡麦穗,打土块之类力所能及的活计,她们做三天可以挣得一个大人一天的工分,她们的童年就这样在生产队里给消磨过去了。
当年的王氏家族分为东西两院,西院的太爷爷共生了八个儿子,因此也就要娶八房儿媳妇,二奶奶便是西院的老二家。当年二爷爷英年早逝的噩耗传来时,二奶奶正领着十三岁的大女儿桂花和九岁的二女儿杏花在生产队里背麦草。二奶奶和桂花每人背着个大草筐,身上和头上都是金黄的麦草,九岁的杏花站在草垛上往下扔麦草,二奶奶肚子里尚未出世的后来叫做玉兰的最小的女儿还在沉睡,她自然不知道马上就会有一个天大的噩耗会把她的母亲打昏在草垛边,当然连同肚子里的她一起。待二奶奶醒来时,干嚎一声:没良心的啊,你可把我害死了,我前世欠你的还是咋的?你咋就丢下我们孤儿寡母?你叫我们咋活啊?闻讯赶来的四奶奶扶起瘫软在地的二奶奶,洒下一把同情的泪水,哪知几年后,噩运却又降临在她身上,四十五岁的四爷爷患病离她而去,也给她扔下了七个儿女,在后来的几年里,西院的男人相继早逝,只剩下七爷爷一个男人,但也只活了五十八岁便跟随他的哥哥们去了,西院的奶奶们相继成了寡妇。命啊,这都是命,每当成了寡妇的奶奶们相互诉苦的时候,没人不认为这一切都是她们命苦。在后来漫长的岁月中,这些成了寡妇的奶奶们相互扶持着度过了最艰难的年月,她们没想过改嫁或招赘个男人帮衬着过日子,硬是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拉扯未成年的儿女长大成人的责任。
二爷爷没了,可日子还得过下去,好在当年大家都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西院大大小小五十多口人还在一个锅里吃饭,这就可以帮衬着度过那段艰苦的岁月。大儿子照旧雷打不动地上到了初中毕业,二奶奶照旧天不亮就出去挣工分。没几年,包产到户了,二奶奶家按人口分得三十五亩田地,大锅饭的日子结束了。三十五亩田地也只能依靠自己种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妇道人家带着几个半大的儿女,每天早出晚归的在地里刨食,三十五亩田地对有劳力的人家来说,本算不了什么,有劳力的人家巴不得有更多的田地呢,可对于二奶奶家这个吃起来人多嘴多,干起来却没多少劳力的人家来说,三十五亩田地太多了,真正能下地干活的只有大儿子和大女儿可以帮着二奶奶。于是,人家地里的庄稼早早地到了麦场上,可二奶奶家的却还有一半来不及收割长在地里。没法子,只能起早贪黑地带着孩子们干,数不清的八月里,二奶奶乘儿女们睡着了爬下炕独自一人来到荒郊野外的田地里就着月光收割庄稼,她一个妇道人家,半夜三更在外面,四周不时传来猫头鹰和乌鸦凄厉的叫声,二奶奶嘴里念着二爷爷的名字:死鬼啊,你来给我做伴呀,路过的孤魂野鬼你们别招我,我寡妇人家没劳力,我不深更半夜来干谁给我干呀?二奶奶用死了好几年的二爷爷为她壮胆,几个八月下来,也没见一分田地被抛荒,二奶奶硬是靠着自己累不垮打不倒的意志拉扯大了六个儿女,并在后来的日子里供最小的女儿上了学,让王氏家族没女娃娃上学的状况变成了历史。二奶奶心里憋屈啊,几个女儿没上过学,将来依旧要步她的后辄,这一辈子注定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过了。小女儿可不能再这么过,于是,二奶奶咬牙供着最小的女儿上了学,事实证明二奶奶的决定是正确的,她最小的女儿玉兰自知母亲的良苦用心,在后来很争气地成为那个县城少有的女校长。
包产到户没多久,大儿子要娶媳妇了,二奶奶省吃俭用攒钱给儿子娶了媳妇,照说一个寡妇人家,娶一房媳妇又要花多大的心思和精力才能做得到啊,可惜在后来漫长的岁月中婆媳之间并不和睦,这才导致了最后悲剧的发生。接着,大女儿也出嫁了,二女儿也许给了人家,儿女们拉扯大了,二奶奶也老了。
&&&&&&&&&&&&&&&&&&&&&
女儿们最先得知二奶奶横死的噩耗的,是离新桥村五里地的三女儿秋花,当时的秋花听到二奶奶去世的消息后,以为自己年老的母亲是因为高血压而去了,可当奔丧的人吞吞吐吐地说出二奶奶的死因时,三女儿秋花当场哀嚎一声昏死过去。这些曾经陪伴二奶奶共同从那个艰苦的岁月中走过来的女儿们,哪个不清楚自己的母亲是这个世界上少有的苦命人,老都老了,却又落得这么一个凄惨的死法,这是任何一个女儿都无法接受的事实。或许对二奶奶来说,她真的是永远地从生活的旋涡中解脱了。她再也不必为儿女们并不幸福的生活发愁,也不再为一些生活琐事和儿媳妇发生不必要的口角。她走得如此匆忙,没有等到高血压上升得个脑溢血什么的,这样的话用不了几天也会解脱的,但她却来不及等到那一刻……
其实在此之前,二奶奶早在小女儿面前露出了轻生的念头,她曾不止一次地在小女儿面前叹息,说自己活够了,再也不想活下去了。玉兰当时听了便哭成了个泪人儿,她知道自己的母亲这辈子活得不易,把母亲接到了城里,让她和外孙女呆着,可没多久二奶奶便又念着要回乡下,乡下的家里有她亲手喂大的鸡儿、猪儿、牛儿、羊儿,她怎么能够放心得下呢?她在乡下活了大半辈子,早已融进了那里的生活,猛不丁地到了城里,她怎么能够过得惯呢?况且劳碌了大半辈子,一下子清闲下来,这样的清福她怎么能够享受得来呢?
在她六十七年的生涯中,她所受的苦,使她对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了向往,儿女们长大成人了,且都有了各自的归宿,她活着的理由已经不再充分,所以她选择了解脱。或许她根本不需要用这样的方式,任何一个认识二奶奶的人无法想像外表单薄、瘦弱的她竟是那样的刚烈。她竟选择了上吊!这自然是她在要解脱的那一刻来不及做出其它的选择时所做的决定。她活着的时候,虽然生活推给她一个残酷的现实,但在人们的印象中她永远是那么的慈祥,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她眼里总是闪着平和的光,就是这样一个不再对生活有任何怨恨的人,她竟选择了那样一种解脱的方式。她无法知晓她死后留给人们多么恐怖的印象,这自然是所有吊死的人共有的形象。她满头都是金黄的麦草,因为要避开儿媳妇,她选择了很少有人进去的草房,她的计划都按照她的意愿实现了,没人再阻拦得了她……
二奶奶彻底的从生活的旋涡中解脱了,但她却无法想像她的死对儿女们造成了多么大的打击。大儿子远在新疆打工,根本无从知晓她的死,一个电话打过去,坐两天的火车才能赶到,大女儿桂花嫁给了山沟里一个穷人家,因生不出儿子倍受大女婿的欺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她并不幸福的婚姻是给大哥娶媳妇迫不得已为了一点彩礼才嫁入了山沟里。男人没有文化,只有一身蛮力,在她生出第三个女儿时,她在男人眼里所有的希望都破碎了,男人没了儿子续香火,自然对她不客气,打起来往死里整她。桂花并不幸福的生活让她在听到母亲横死的消息时肝肠寸断。曾经因为受不了男人的毒打,桂花想到了死,硬是二奶奶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让她为了三个年幼的女儿活着,可二奶奶却上吊死了,这怎能不让桂花伤心?我的老妈妈呀,你在时我有了委屈还能找你来诉,你走了我上哪儿去诉啊?你干脆把我也带去吧,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啊?
二女儿杏花相对生活得好一些。男人对她不错,且还生了一儿一女,她嫁到了离娘家六十多里的红城,是个干旱地区,每年的收成都要向天要,老天恩赐你多一些的雨水,你的收成就好些,老天不下雨,那就要绝收了,没办法,男人常年在外打工,挣钱来供两个儿女上学,家里就都丢给了杏花。杏花把日子过得没了声息,常年担心着在外挣钱的男人,照应着家里大大小小的事物。二奶奶的横死让她措手不及,她一方面悲伤得吃不下饭,一方面还要筹办祭品,结果急火攻心,嘴上起了一圈水泡。
最可怜的要数小女儿玉兰了,这个在所有的儿女里条件较好的女儿和母亲感情深厚,从小没有见过父亲的玉兰自知母亲这辈子不易,若没有母亲的刚强,哪来她今天的好前程?只可惜她因刚刚被评为全区优秀教师而参加了学区组织的江南十日游,母亲没有了,她却一无所知。就在二奶奶死后的当天夜里,玉兰心里莫名地难过得要死,打电话到家里,竟告诉她母亲病了,要她能回来则尽快回来。玉兰以为母亲高血压又犯了,顶多只是住院治疗,哪知她日夜兼程地赶了来,竟没能见母亲一面。
二奶奶的小儿子自结婚后一直另过。或许父亲的早逝让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创伤,使他性格上有点怪僻,二奶奶对他稍加管束,便会引起他的反感,因此平日里母子间没有太多的沟通。可是母亲的死一下子激醒了他,当他听说自己的母亲因为和大嫂争吵以后寻了短见,便抄起一根铁棍向大嫂抡去。若是没人在场拉住,又要出人命了。他抱着死去的母亲痛哭流涕,妈妈呀,儿子这些年对不住你呀,早知道你在大哥家日子不好过,我咋就不接你去我那儿呢?小儿子悔恨得恨不能一头碰死在墙上。
儿女们个个悲伤得不成样子,大儿媳妇却是又惊又怕,她万万没想到这个平日里软弱的老太婆居然临死丢给了她一颗定时炸弹。不管当时的情况下谁对谁错,可老太婆上吊死了!这个不争的事实让她从此以后在王氏家族里将有何面目生存下去?平日里她和婆婆关系不好的名声早就在外,现在婆婆上吊了,王氏家族大大小小上千口人哪个还能正眼看她?况且男人回到家后,少不了对她一顿毒打,平日里夫妻感情不好,说不定一气之下会和她离婚,因此,二奶奶的死让她时时刻刻心惊胆战。她等待着男人回来对她的裁决,接受着在自己家里看着来来往往忙碌的人们对她的不理不睬,她唯一的筹码就是两个儿子,拉拢住两个儿子的心,她以后在王家的日子才可能过下去。
&&&&&&&&&&&&&&&&&&&&&
二奶奶那清瘦的,足足有一米六八的身躯永远地倒下了,人们再也无从看到她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了。她的横死让王氏家族感到了在新桥村从未有过的难堪。就整个大家族而言,王氏家族在新桥村的地位那是明摆着的。首先,在整个村里,王氏家族的人口占了全村的三分之一,在村里算是半边天,村里发生的大小事物,若是没有王氏家族的人在场,那是无法收拾的。其次,王氏家族从清末民初起,就是这个村里的耕读世家。当中出了多少有头有脸的人物那只有王氏家族的家谱上才能算得出。虽说不上有几个当官的,有多少出人头地的,但王氏家族里的男人却是个个上过学的。这就是说,王氏家族里的男人多多少少都是喝过墨水的。既是进过学校,那自然是知书达礼的。因此,这就是王氏家族在村里威望形成的资本。到了如今,王氏家族里的小辈们更是争气,别说出了许多大学生,就连女娃娃们也是一个接一个地考大学到了天南地北。这是村里别的姓氏不曾有过的风光,既然别的姓氏不曾有,那更突出了王氏家族在村里的地位。
可如今,二奶奶却横死了!这让王氏家族的所有成员都感到了无地自容。这可是近百年来未曾发生过的事。因此,王氏家族的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怒,大家把矛头指向了二奶奶的大儿媳妇,她可是致二奶奶横死的罪魁祸首。王氏家族近三百户人家,除了本家嫡亲的几十户外,每家抽出一个代表来为二奶奶主持丧事。除了必要的询问外,没有一个人愿意和大儿媳妇多说一句话。人流穿梭在大儿媳妇家里的每个角落,大家进进出出地忙活着,却没有大儿媳妇什么事。&&&&&&&&&&&&&&&&&&&&&&&
由于二奶奶的横死让王氏家族感到了羞愧,因此,所有的人都主张把葬礼办得隆重些,以弥补王家对二奶奶所犯下的过错。王氏家族成员由族长组织了一场会议,大家聚集在大儿媳妇家的堂屋里,商议该怎么办理葬礼,最后定下了为二奶奶的葬礼办四十桌酒席,请全村的乡亲都来吊唁二奶奶。之后,把人员分派了五大组,一组杀猪宰牛,办理肉类;一组上城买菜置办酒席;一组挑水、烧饭、打杂;一组接待来客;最后一组是些木匠,他们的任务是给二奶奶打造一口上好的棺材。虽说二奶奶不能进王氏祖坟,不能和二爷爷和葬,但棺材一定要最好的,谁让王家对不住她呢?二奶奶为王家拉扯大了二爷爷留下的六个儿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她为王家耗尽了一生的精血,难道不配有一口好棺材吗?这是不容置疑的事情。于是,上好的松木买来了,开工前,族长带着这班木匠来到了二奶奶的灵堂前,齐刷刷跪下一大片。族长含着泪,向着二奶奶的灵堂叩了三个响头:二奶奶啊,我们王家对不住你啊,你要有什么要求,就托梦来呀,我会给你办好的。今天我们要给你盖房子了,一定给你盖得宽宽敞敞,亮亮堂堂的,你就放心吧。说完,又叩了三个响头,把灵堂的地叩得嘭嘭作响。
二奶奶的灵堂里,女儿们哭得天昏地暗,除了小女儿到江南旅游还没回来外,桂花、杏花、秋花在听了二奶奶横死的消息后都陆续来了。她们个个哭得声音嘶哑,脸色苍白。三女儿秋花一次次昏厥过去,她们从听到母亲过世的消息后就没有进过一滴水,人也都差不多虚脱了。女儿们扑在二奶奶的遗体上哭得死去活来,她们到此时也无法接受母亲的死。可是她们慈善、可敬的老母亲的确已经离开了她们,她们再也无法听到她那慢条斯理的声音了。妈妈呀,黄土都要埋到你的头了,你还做下这糊涂事,你让儿女们今后咋活人呢?
女儿们个个都摆了三牲祭,这所谓的三牲,就是一头猪、一只羊、一只鸡,这是当地的一种风俗,双亲死后,做女儿的要摆三牲祭用来祭奠生她养她的父母,这也是做女儿的一点孝心。除了三牲祭外,女儿们都做了花贡品,就是用面粉做些海碗大的空心馒头,再用染成五颜六色的白萝卜雕刻一些花朵插在馒头上面。这是女儿们表达哀思的一种方式,也不知从何时起有的这个风俗,到了今天依旧没有因为社会的发展而过时。相反的,任何一个做女儿的在做这些花贡品时都费尽心思,想方设法让这花贡品做得漂亮好看,这不但是为了寄托哀思,还要在众多前来吊唁和观望的人前接受评估。另外,女儿们都请了吹鼓手,这些吹鼓手自然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人物,谁家有了丧事,他们就被请到谁家。这些人几乎青一色全是瞎子,他们虽说看不见,但嘴上功夫了得,鼓起腮邦吹起唢呐那是一天不歇也没事。于是,吊唁二奶奶的哀乐整天价响彻村庄,吹鼓手专吹一些让人听了催人泪下的曲子,什么‘小寡妇上坟’、‘唉呀,我的亲娘’等,这越发让整个村庄里的人都沉没在深深的悲痛中……
除此之外,女儿们还要做一些纸贡品,比如用纸扎得仙鹤、牛羊、猪马、花圈等,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女儿们愿自己的母亲能驾鹤西去,能够在另一个极乐世界里也有自己的牲畜。王氏家族还要为二奶奶扎一个纸楼,然后烧给二奶奶,让她有个住处。
守在二奶奶灵堂里的,还有伴随二奶奶过了大半辈子的老妯娌们,那就是四奶奶和七奶奶,当年的妯娌们如今也只剩下四奶奶和七奶奶了。这两个过早失去男人的寡妇,此时也是悲恨交加,她们有太多的理由在二奶奶的灵堂前痛哭,哭这个苦命的老姐儿,你咋就想不开啊,多少苦难我们都熬过来了,你咋就去做那孤魂野鬼呢?二奶奶进不了王氏家族的祖坟,只能孤伶伶地在荒郊野外了,这是四奶奶和七奶奶最为悲伤的原因。按当地的说法,二奶奶进不了祖坟,她的魂魄自然只能到处飘荡。四奶奶和七奶奶哭过二奶奶,再哭自己,哭自己嫁到王家没有容易过一天,哭完了,再哭那死去多年早已化成灰的男人,死鬼啊,你要有良心,就早一点来把我招去吧。你撇下的大大小小儿女都长大成人了,我也任务完成了。哭着哭着,她们又咬牙切齿地咒骂二奶奶的大儿媳妇,你这天打雷劈的呀,你咋就容不下我的老姐儿呀?她给你拉扯大了男人和儿子,这个家里你操过啥心呀?你这个作孽的,你就不怕死了阎王爷把你打入十八层地狱吗?
除了以上这些人哭得死去活来外,嫡亲的儿媳妇们也都在灵堂外跪了一大片。她们念着二奶奶的好,也哭得伤心之极。二奶奶为人宽厚老实,平日里这些儿媳妇们求二奶奶带带孩子,主持个公道什么的,二奶奶总是满口答应,从未说个不字,她的厚道和慈爱让这些没有婆婆的儿媳妇们把她视为自己的婆婆,有个知心话儿也都跑来给二奶奶说,所以二奶奶的横死无疑对她们来说也是当头一棒,她们除了对二奶奶的死感到悲痛外,自然在今后的日子里会全体冷落二奶奶的大儿媳妇。她们都认为二奶奶即使有太多不是,但大儿媳妇也不能逼着二奶奶去死。这当然是有人听到二奶奶和大儿媳妇争吵时她所说过的话。因此,在后来为二奶奶操持丧事的过程中,这些妯娌们一致对二奶奶的大儿媳妇视而不见,除非有非要她办的事以外,大家才勉强去问她一声。在整个丧事里,二奶奶的大儿媳妇可想而知会是什么滋味。
&&&&&&&&&&&&&&&&&&&&&&&
按照当地的风俗,二奶奶在死后的第三天夜里,王氏家族要为二奶奶举行‘哭纸’仪式。所谓的‘哭纸’,就是所有参加吊唁的人都在夜幕降临后按辈份披麻带孝跪在二奶奶的灵堂前哭诉一番,二奶奶的亲戚们在这一天也必须赶到。下午,大儿子总算从新疆赶来了,远远的,有人便看见他一路小跑地从村口往家奔,其实当他刚刚下车后,就已经听见了村子里传过来的哀乐,眼泪早已像断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丢人哪,丢人哪,老母亲被自己的婆姨给逼死了。这是他接到家人的电话时嫡亲的一个哥哥告诉他的,他当时就在心里说了无数个丢人哪,他管不好自己的婆姨,做下了这惊动整个家族的事,这让他有何面目活在世上?
有人看见二奶奶的大儿子回来,早就跑去通知了族长,于是,族长带着一大帮本家兄弟和亲戚们从大门里迎了出来。大儿子看到这阵势,扔掉手中提着的行李,连滚带爬地朝着家的方向奔去。嘴里嚎叫着:我的老妈妈呀,你咋就不等等我呀?你咋就不给儿子吭一声?他拨开围观的人群,直奔灵堂。见了早已布置好的灵堂里母亲的遗像,头向捣蒜的锤子一样朝灵堂的地上叩去。人们拉也拉不住,不知叩了多少个响头,族长见差不多了,招呼几个年轻力壮的把他拉了出去,但见大儿子的头上已肿起高高的一个紫疙瘩。大儿子还要挣扎着扑过去,族长过来发话了:行了,行了,好些事还要找你呢,你要真难受,改日天天到二奶奶坟上去哭吧。
大儿媳妇见到自己的男人回来,早已吓得慌了手脚,她希望男人能打她一顿,但男人也和其他人一样,根本就不理睬她。这样的判决比任何一种体罚都令她恐慌,她跟男人生活了二十年,对男人的脾性是有所了解的。男人越是不对她采取行动,那说明男人已恨她到了极点,她今后的日子是难过了。直到此时,她才发现自己在与婆婆争吵时口无遮拦的后果,唉,你这个老太婆哪,平日里我不也这么说你吗?你还真寻死了,你死了倒一了百了了,可却把我给害惨了,我现在活着倒比死了更难受,你让我今后咋过呀?
到了晚上,天还没黑透,村里的乡亲们就来围观二奶奶的‘哭纸’仪式。&
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把二奶奶家的那条小街围得水泄不通,人群一拨又一拨地围着跪在地上哭泣的人们,参加哭纸的人从二奶奶的灵堂里一直排队跪在了街上。跪在二奶奶灵堂里的,是二奶奶的儿女们,他们全身披麻戴孝,手里拿着用王树枝做得打鬼棒,那是一根长约六十公分的棍子,外面用白纸条裹着。按当地农村的说法,这根棍子是用来驱除在丧事中游荡的鬼魂的。在二奶奶的灵堂外,跪了二奶奶的亲戚们,部份是二奶奶的外孙们,再往后排,是本家的儿子媳妇们,到了最外边,侧是王氏家族里的成员。他们按照辈份大小都戴上了孝帽,儿子辈的,用白色的布做成,孙子辈的,用蓝色的做成,重孙辈的,用红色的做成。前前后后,长长短短地跪了几百号人,足足跪了两里地,这些人把二奶奶的葬礼陪衬得更加庄严肃穆。
哀乐回荡在村子上空,吹得不管是哭着的还是来围观的,个个眼里都含了泪水。一些女人围在二奶奶的女儿们周围,听着她们伤心的哭诉,劝说着她们歇息一会,别伤了身体。也有人指着木木地跪在那里的大儿媳妇,毫不客气地说出几句不疼不痒但又令大儿媳妇无法消受的话:哟,怎么没眼泪呀?二奶奶死了好,死了再也不受气了。大儿媳妇自然只有招架的份儿,哪还有平日里一句都不饶人的能耐?自做下了这无脸见人的事,她就明白今后没好日子过,此时要是有个老鼠洞的话,说不定她也会钻进去,以逃避乡亲们对她的指责。
就在这天晚上,还有一些求儿求女的年轻媳妇们在婆婆的指引下来‘偷’二奶奶灵堂前的花贡品,这也是当地农村里流传的一种风俗。其实王家早已准备了足够的花贡品让她们‘偷’,大家只是睁只眼闭只眼的事情。这个风俗习惯也是很久以来就存在了,谁家的媳妇要是过门后一两年还未生育,就要在死人的葬礼上‘偷’一些花贡品,然后把它吃了,说是能怀上孩子,这当然是一种迷信的说法。若是自此后真的有了孩子,等孩子生下来时,还要到二奶奶的坟前去祭拜。
当然,在‘哭纸’仪式上,烧纸贡品是不可缺少的一道程序,一大群孩子早就围在了高高挂在大门口上的纸楼下面。等有人把它放下来时,孩子们呼啦一下子扑上去,把纸楼上挂着的纸花摘下来,然后拿回家去。别看这些东西是用纸做的,但用途却在当地是相当大的,谁家的孩子有个邪症什么的,把它烧了祈祷一番,求个心里踏实。其它的一些纸贡品如仙鹤、猪羊什么的,全部在此时点燃的火堆里化为灰烬,随二奶奶一起去了极乐世界。
&&&&&&&&&&&&&&&&&&&&&
二奶奶的丧事办得极为风光,单单四十桌酒席就令村里的所有乡亲汗颜。加上王家打破了历来横死的人不能做大红棺材的规矩,让二奶奶也能享受像正常人死后的待遇,这更让所有人都觉得二奶奶葬礼的奢华。二奶奶的棺材用上好的松木做成,表面用大红油漆漆好后,又在棺材的左右两面画了代表尊贵的金鸡,在棺材的前后用金漆写了两个大大的繁体寿字。尽管王家费尽心思弥补对二奶奶所犯下的过错,但二奶奶最终还是要孤零零地栖身在荒凉的野外,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二奶奶的坟地选在离王氏家族祖坟遥遥相望的自家自留地的一个角落里。这预示二奶奶将永远也无法进入王氏家族的祖坟,这是每个人都觉得最惋惜的事情。王氏家族里谁也没有胆量能改变这一状况,因为历来有横死的人不干净的说法,若是把横死的人埋葬到祖坟里,将会给整个家族带来祸事,这也是当地一种迷信的说法。
到了下葬这日,天还未亮,二奶奶的棺材就被抬出了家门,王家要赶在太阳没出山之前把二奶奶葬了,这样不致于被阳气照到。长长的送葬队伍里,大儿子走在最前面,手里捧着二奶奶的遗像,跟在他后面的,是二奶奶的女儿们。女儿们的后面,是二奶奶的亲戚们,最后面,则是王氏家族的成员,这样的排列基本上与‘哭纸’仪式上的排列差不多。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在村子周围绕了一圈后,向着坟地进发。正在此时,忽然听到有人呼天喊地的从老远跑了过来,二奶奶最小的女儿玉兰总算日夜兼程赶来了!二奶奶的女儿们见状,都一个个向着妹妹扑了过去,姐妹们抱做一团嚎哭起来。可怜的玉兰还是来迟了,她的母亲已经入殓,棺材都已钉牢,她纵然赶来,也无法再见母亲最后一面。玉兰扑在二奶奶的棺材上伤心之极,直到此时她还不知道母亲是横死。当棺材绕过王家的祖坟向着早已挖好的坟地去时,玉兰才真正明白了母亲并不是高血压而死,姐姐们泣不成声地告诉她真委时,玉兰疯了似地跳进了二奶奶的坟穴里,扑在已经放下去的二奶奶的棺材上:我可怜的老妈妈呀,你怎么就这么糊涂啊?你为王家受了一辈子苦,到头来竟连一块坟地也没有挣下,你这辈子苦来苦去为了啥啊?族长见到场面无法收拾,只好亲自跳下坟穴劝玉兰上来,玉兰此时哪肯上来,她扑在二奶奶的棺材上,说了句令所有在场的人吃惊的话:你们把我也埋了吧,我的老妈妈一辈子孤苦伶仃,死了还不能同我爹爹一起,就让我去陪她吧!族长规劝了半天不见效,看了看将要出山的太阳,说了句:你要是想让二奶奶粘晦气的话,你就等太阳出来吧。说完,又叫了几人下来,强制性地把玉兰拉了上去。哪知玉兰上去后,跪在二奶奶棺材前起誓,从此与大哥大嫂断绝兄妹情义。大儿子一听,竟向着妹妹跪了下去:妹子呀,不能啊,哥错了,哥千错万错不该讨个姓驴的婆姨,哥和她离婚不成吗?你不能和我绝交啊,老妈妈是不会答应的。此时的大儿媳妇一听男人的态度,早已吓得没了魂魄,她连滚带爬地跪了过来,在二奶奶的坟穴前叩起了响头:妈呀,我错了,我不该把你往绝路上推呀,你就饶了我吧,你不看在儿子面上,也要看在孙子面上呀,他们都未娶媳妇,还要我这个妈的呀!直到此时,大儿媳妇才真正地向二奶奶忏悔了起来,王家的大大小小也才在二奶奶死后第一次听到了大儿媳妇真正地向二奶奶认错。一切该做与不该做的都做了,认错又有什么用呢?一个认错,能把二奶奶从阴间唤回来么?
&&&&&&&&&&&&&&&&&
孤孤的一座坟,静静地伫立在荒凉的原野上,西北风吹来,卷起干枯了的野草和纸钱盘旋在二奶奶的坟墓上空。远处传来几声乌鸦凄厉的惨叫,这是给二奶奶过头七的日子。玉兰手里捧着经过现代摄影技术合成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二奶奶安详而慈善,她那个早在三十年前便死去的男人依偎在她旁边,男人的脸上少了二奶奶被岁月刻下的印记,因此看上去像是少夫老妻。二奶奶活着没有和男人一起度过多少日子,死了也无法合葬在一起,玉兰苦思冥想了好久,于是将父母的照片合在了一起,共两张,一张挂在了二奶奶堂屋的墙壁上,一张准备在二奶奶头七的这天为她烧去。玉兰跪在坟前,心里默默地祈祷母亲能够在九泉之下收到这张照片,活着没有合过一张影,死了但愿能够凭着这张照片在阴间相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付玉兰和女儿付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