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思念梦见已故亲人的亲人

> > >异乡思念妻子的词语身处异乡,思念故乡的诗句篇一
身处异乡,思念故乡的诗句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注释】:
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疑:怀疑,以为。
3.举头:抬头。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
【赏析一】: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
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
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
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诗歌的内容容易理
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
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赏析二】:
《静夜思》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喜欢的诗,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上了年纪,也不管是客居他乡,还是与亲人相守相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会背这首小诗的,为什么这样一首语句平白如话,情感朴实无华的诗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唤起了深深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诗歌的开头是平白的叙事,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户外室内,没有一点声响,只有那宁静皎洁的月光,悄悄地照在床前的空地上,洒下了淡淡的青辉。在不经意间,低头一望,还以为是地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秋霜呢。这显然是一种错觉。也许,作者本来已经睡着了,在睡梦中回到了家乡,可是却被强烈的思乡情怀唤醒,在朦朦胧胧中,错把地上的月光当做了秋霜亦未可知,“疑”字,用得很传神,细
致地反映了当时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恍恍惚惚的感觉,因为自己也隐约地意识到,在屋里是不应该有霜的,可见第一反应是霜,而第二反应就有点怀疑了,等到醒悟过来,这并不是秋霜,而是“床前明月光”时,其实已经是第三反应了。至于为什么第一反应恰恰是秋霜,则又是颇为令人寻味的,因为秋霜历来是一种感伤的暗示,它表示这又是一年秋风起,唤起无数客子心中深藏的年华易逝的迟暮之感,对此,李白是深有体会的,“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正是他内心的表白。在他的笔下,秋霜时而铺在了床前,时而又染在了头顶,可见他把秋霜当做了一种寓意丰富的象征了。而今夕何夕,月色如霜,虽然四下里没有一点声音,而天上的明月和地下的月光却好似在无声地倾吐着什么,使得诗人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了。他感到怦然心动,有一股同样是无声却是不可抗拒的情感的暗流在胸中涌动流淌。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播动了他的心弦,从而使他
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时他已经完全清醒过来了,明白自己身处何地,而当他抬起头来,顺着光线向上望去时,窗外那娟娟的月轮正静静地挂在夜空。他一下子恍然大悟了,明白了是什么触动了自己的心弦,原来就是那挥之不去、召之即来的思乡之情呀,它无所不在,白日里,有事的时候,它就静静地蛰伏在心灵的角落里,而到了此时,月亮从天上,月光在地下,双双唤起他心中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挂牵,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真是一首“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的自然天成之作。胡应麟甚至认为此诗是“妙绝古今”。
李白这首清新质朴、婉转如歌的小诗因为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才获
得了永久的艺术生命力。大概只要有离家不归的人们,就会有人在月下吟起这首百读不
厌、体味不尽的《静夜思》的。
【赏析三】:
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
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
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
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
【评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
它是“妙绝古今”。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福建高考试题诗歌鉴赏(张正楷 章越)篇二
年高考(福建卷)诗歌鉴赏
整理:张正楷
(2004福建卷)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内容题材】借景抒怀
【词作赏析】
试题选用了朱淑真的五绝《秋夜》一诗来赏析,题目的切入点是诗眼与意境。题目要求考生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感悟全诗的基础上,分析诗歌营造意境的技巧。这样设题,可以由点带面,更能全面地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这首绝句言浅情深,辞淡味浓。一、二两句紧扣题目,写深夜无眠。起句交代无眠的客观原因——秋气萧瑟凄清,锦衾单薄,佳人夜永难寝。次句剪辑了一个典型的动作场景——频剪烛花,烛花即灯花。古人认为灯花是一种喜事的预兆,有杜甫诗句为证:“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独酌成诗》)。灯花频生当有赏心悦事,然而她却无法消解这幽情苦绪。一个“频”字尽显诗人内心波澜。“欲三更”呼应前句的“久”,本是酣然入梦的时刻,而她却要独剪红烛,这就凸现了诗人难捱的寂寞、孤独与愁苦。三、四句由叙事宕开一笔而写景,如何排遣这无边的孤独?还是睡觉吧,这“恹恹欲睡”与先前的辗转无眠构成一个反跌,形成一个曲折。低眉恰见,床上铺满斑驳的皎皎月光、婆娑的梧桐叶影,但那床还是一片冰凉,有谁送来温暖和慰藉呢?一个“凉”字,照应诗题中的“秋”字和首句的“清”字,不仅再次渲染天气之凉,更是烘托了心境的的孤寂与凄凉。//结句以“景”收束,意境清高,情味悠远。这一句由室内转而户外,昂首望月,梧桐缺处,一轮皓月,四野空明,诗人的内心似乎暂时获得了超脱,然而望月怀人,心潮又起,她如何能安然入睡呢?一个“缺”字,不仅写出了梧桐枝叶遮掩明月的朦胧之美,也暗示出诗人的失落、遗憾的心情。三、四句景中融情,以景传情,不言“愁”字,而句句载愁,这次第,人何以堪! 全诗次序井然,先由屋外(秋气清)而室内(烛花频剪),又由室内(铺床凉)到室外(月在缺处明),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针脚细密,四句之间照应紧密,衔接流畅,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意象鲜明突出,意境清空幽眇,细节勾勒精练传神,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试题设置】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参考答案】
“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答题方略】
1、“何当共翦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翦烛”的诗家语是:夫妻之间的亲密情感和享受生活的快乐美好等。2、梧桐月:伤心月。/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朱淑真,南宋女诗人。生卒年不详。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家庭,幼聪慧,喜诗词,工书画,晓音律。相传因婚姻不幸,抑郁而终。其词清新婉丽,情真意切,忧怨悲愤,跌宕凄恻。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因自伤身世,故以“断肠”名其诗)。
(2005福建)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内容题材】借景抒怀
【词作赏析】 诗的一两句写登高临远所见到的辽阔景象。“尽”字,形容登上岳阳楼,俯瞰下界,岳阳一带的自然景色一览无余。“川迥洞庭开”一句紧承“尽”字而下,具体展示八百里洞庭浩邈无垠、横无涯际的景象。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道:“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把秋色中洞庭湖那种汪洋浩瀚、澎湃动荡的气势,写得很动人。此处一个“开”字,即是对那种景象的集中概括。句中“川迥”二字,是写更为辽远的长江。洞庭湖的北面与长江相连,人们在岳阳楼上,隔着那壮阔的湖水,迷茫中长江依稀可见。这两句意境阔大,诗人炼词造句给人一种雄浑豪放的感受。
上两句是俯视下界所见,三四两句便写仰观天宇所感。鸿雁南飞,月升东山,这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客观景物,但是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之下,能够荡人心神,触发人的情怀。正如刘勰所说:“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心雕龙》)诗人处于浩渺无边的洞庭之上,那种忧戚烦闷的心情顿时为之一畅,所以“愁心去”、“好月来”便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畅然一适的愉悦心情。句中的“引”“衔”二字,并不是客观景物的实写,而是写诗人此时此景之下的主观感受。这两句是全诗诗眼的所在,写得精采传神。
五六两句极言岳阳楼高耸入云。意在表明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令人快慰。“连”、“接”,二字,是夸张之笔,用于此处同样是为了突出心情的愉快。七八两句写酣饮之乐,诗人醉后翩翩起舞,习习凉风吹拂着人的衣袖,似有仙举之妙。如上四句叙写诗人与友人饮酒放乐的情景,因为是在岳阳楼上,所以叙事中又表现了岳阳楼的高耸。这样,全诗就完整地写出了秋风明月下的浩荡无边的洞庭夜景,通过优美的意境描写,表达了诗人流放获释以后的喜悦心情。
这首诗是一首五律。就其风格而论,意气豪放,境界阔大,抒情写景有一种长风浩荡的笔力。李白一生的律诗并不少,但他的作品中较为出色的大多不是律诗。五七律之中,以五律为主。这首诗代表了他的五言律诗的风格。《唐诗品汇》说:“盛唐五言律旬之妙,李翰林气象雄逸。”《李诗纬》也说:“若太白五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近焉。”这是说他的五律依然保留着古诗的遒劲特
[色,但其中又有情深词显、出乎自然的新的特点。
【试题设置】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分)
【参考答案】
(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旬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意思对即可。) 回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第三联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奇特,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使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意思对即可。)
【答题方略】
本题是一个开放题。重点考查的是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秋季作这首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岳阳楼坐落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北高丘上,“西面洞庭,左顾君山”,与黄鹤楼、滕王阁同为南方三大名楼,于开元四年(716)扩建,楼高三层,建筑精美。历代迁客骚人,登临游览,莫不抒怀写志。李白登楼赋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生命,你看,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雁引愁心去”,《文苑英华》作“雁别秋江去”。后者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远不如前者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并与下旬君山有意“衔好月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但如果考生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本题重在考查考生对诗歌重点语句鉴赏的能力。
诗人兴致勃勃,幻想联翩,恍如置身仙境:“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这可能是诗人醉眼蒙陇中的幻景。
(2006福建卷)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内容题材】触景生情、羁旅乡愁
【词作赏析】 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诗人远别家乡和亲人,时间已经很久。妻子从远方的来信,是客居异乡寂寞生活的慰藉,但已很久没有见到它的踪影了。在这寂寥的清秋之夜,得不到家人音书的空廓虚无之感变得如此强烈,为寂寞所咬啮的灵魂便自然而然地想从“归梦”中寻求慰藉。即使是短暂的梦中相聚,也总可稍慰相思。但“路迢归梦难成”(李煜《清平乐》),一觉醒来,竟是悠悠相别经年,魂魄未曾入梦。“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两皆落空时怅然若失的意态。而双方山川阻隔、别
后经年的时间、空间远隔,也隐见于言外。
次句写中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素秋,是秋天的代称。但它的暗示色彩却相当丰富。它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皎洁凄寒的秋月、明澈寒冽的秋水,联想起一切散发着萧瑟清寒气息的秋天景物。对于一个寂处异乡、“远书归梦两悠悠”的客子来说,这凄寒的“素秋”便不仅仅是引动愁绪的一种触媒,而且是对毫无慰藉的心灵一种不堪忍受的重压。然而,诗人可以用来和它对“敌”的却“只有空床”而已。清代冯浩《玉溪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说:“,,敌"字险而稳。”这评语很精到。这里本可用一个比较平稳而浑成的“对”字。但“对”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而“敌”则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那种凄神寒骨的感受,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的刻画。试比较李煜“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便可发现这里的“敌”字虽然下得较硬较险,初读似感刻露,但细味则感到它在抒写客观环境所给予人的主观感受方面,比“不耐”要深细、隽永得多,而且它本身又是准确而妥帖的。这就和离开整体意境专以雕琢字句为能事者有别。
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但并不是客观地描绘,而是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红树,则正是暮秋特有的景象。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这两句中“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错举。“雨中”与“月中”,似乎不大可能是同一夜间出现的景象。但当诗人面对其中的一幅图景时(假定是月夕),自不妨同时在心中浮现先前经历过的另一幅图景(雨夕)。这样把眼前的实景和记忆中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像这样地中宵不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同时,这三组词两两互文错举,后两组又句中自对,又使诗句具有一种回环流动的美。如果联系一开头的“远书”、“归梦”来体味,那么这“雨中寥落月中愁”的青苔、红树,似乎还可以让读者联想起相互远隔的双方“各在天一涯”默默相思的情景。风雨之夕,月明之夜,胸怀愁绪而寥落之情难以排遣,不禁令人满腹怅然,亦生怜惜之心。[
【试题设置】
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3分)
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答案(1)】(6分)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如果认为用“对”或其它词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答案(2)】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 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答题方略】
《端居》是一首七绝。写诗人身处异地,思念妻子——远别家乡和亲人时日已久,妻子的
远方来信很久未见到了。在这寂寥的秋夜,盼望来信的心境十分强烈,寂寞的灵魂想从归梦中寻求慰藉。然而,盼远书不至,觅归梦难成,只有这空空的卧床,对着凄凉的秋夜。意境凄清,情景相映,感情真挚,感人至深。
首句正是诗人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悠悠”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两皆落空时怅惘若失的意态。
次句写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素秋”暗示的色彩相当丰富。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皎洁凄寒的秋月,明澈寒冽的秋水,联想起一切散发着萧瑟清寒气息的秋天景物。对于一个寂处异乡,“远书归梦两悠悠”的人来说,这“素秋”不仅仅是引动愁绪的一种触媒,更是对毫无慰藉的心灵的一种不堪忍受的重压。然而诗人可以用来与它对“敌”的却只有“空床”而已。
这里如果用&对&字,虽说比较平稳而浑成,但&对&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而&敌&字则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那种凄神寒骨的感受,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
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但不是客观描绘,而是移情入景,使客观事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寓所的冷寂。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这两句中的“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错举。
“雨中”与“月中”,似乎是不可能在同一夜间出现的景象,但诗人面对其中的一幅图景时(假定是月夕),不免在心中浮现起先前经历过的另一图景(假定是雨夕),这样就把眼前的实景与记忆中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中拓展延伸了时间的内涵,暗示象这样中宵不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同时,这三组词互文错举,后两组又句中自对,使诗句产生一种回环流动的美。如果联系开头的“远书”“归梦”来体味,这“雨中寥落月中愁”的青苔、红树,还可以让我们联系起互相远隔的双方“各在天一涯”默默相思的情景。风雨之夕,月明之夜,胸怀愁绪而寥落之情难遣的,又岂是作客他乡的诗人呢?
(2007年福建卷)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把握重要信息:坚贞不屈,有气节。)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把握重要信息:国破家亡之痛。)/诗言志,这些信息是否在本诗中有所体现呢?/注解的作用有二:一是诗中有难点,借注释便于疏通诗意;二是诗人及诗作背景介绍,有助于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知人论世)
【内容题材】言志,歌咏
【词作赏析】
南宋文学家。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属江西)人。宝□四年(1256)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次年复试教官,中兼经科。又应吴潜征辟,组织民兵抗元。同年任考官,因得罪贾似道而遭黜斥,咸淳三年(1267)赦还。德□元年(1275),以江东提刑、江西诏谕使知信州。元兵犯境,战败城陷,隐遁于建宁唐石山中,后流寓建阳,以卖卜教书度日。宋亡,寓居闽中。元朝屡召出仕,坚辞不应,终于被强制送往大都(今北京),坚贞不屈,绝食而死。门人私谥文节。
谢枋得为文推尊欧、苏,认为&欧苏起遐方僻壤,以古道自任,发为词华,经天纬地,天下学士皆知所宗&。他对宋末文风颇表不满,指出&七十年来,文体卑陋极矣&(《与杨石溪书》),于是以振兴斯文自任。他的散文格调高奇,很有气势。《上丞相刘忠斋书》写得慷慨愤激,义正词严;《送史县尹朝京序》。则有见解有感情,于唐宋赠序文中,颇具特色。还有《宋辛稼轩先生墓记》记辛弃疾垂殁之语,以为其&精忠大义,不在张忠献、岳武穆下&,高度评价辛弃疾的爱国精神,也正反映了他自己的节操。
谢枋得诗伤时感旧,沉痛苍凉,诗风朴素端正,有时也饶有韵致。如《武夷山中》写道:&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述其转徙山中的十年岁月,颇含隐痛。《初到建宁赋诗一首》是他北上前的诀别诗,起句即以&雪中松柏愈青青&自喻,高风亮节,视死如归,亦感人至深。
所著《叠山集》16卷,有《四部丛刊》影印明刊本。
读谢枋得《武夷山中》有感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草/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翻阅《中国历代诗歌选》时,每逢看到谢枋得的这首诗,内心就涌起波澜。虽然诗经的质朴,魏晋的风骨,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苏轼的豪放,陆游的悲壮如同诗林中的参天大树,谢枋得的几首小诗更象林中小草,即使谈起南宋末年的抗元斗争,人们也多知道文天祥及正气歌,不知道还有一个谢枋得,更不知道他的诗篇。但是,谢枋得的际遇和境界在七八百年后的今天仍令人感叹不已。
谢枋得的这首诗写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此时,信洲失守,抗元失败后他已在武夷山中转徙十年,文天祥已经就义两年。蒙古的铁蹄从北向南践踏而来,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妻子和两个儿子被掳,许多南宋旧臣纷纷投靠新主,孤忠的谢枋得面对国破家亡是怎样的心情?他已经离家十年了,独立青峰之上,雨后的山中显得更加寂寞,面对滚滚袭来的寒潮,他内心里也许有过软弱,毕竟是有血有肉的人啊。但是,他追求梅花的品格最终成就了自己高洁的人格。
宋书是这样记载的:谢枋得,字君直,信洲弋阳人。宝佑中,举进士,中乙科,除抚洲司户参军。德佑元年,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洲。信洲不守,乃变姓名入建宁,遂居闽中。至元二十三年,集贤学士程文海荐宋臣二十二人,以枋得为首,辞不赴。又明年,行省丞相忙兀台将旨诏之,枋得不赴诏。丞相义之,不强也。又明年,福建行省参政管如德将旨如江南求人才,尚书留梦炎以枋得荐,终不行。福建行省参政魏天佑见时方以求才为急,欲荐枋得为功。枋得见天佑,傲岸不为礼,与之言,坐而不对。天佑怒,强之北行。二十六年四月至京师,问谢太后攒所及瀛国公所在,再拜恸哭。已而病,迁悯忠寺,见壁间曹娥碑,泣曰:小女子犹尔,吾岂不汝若哉!不食而死。
谢枋得最终在悯忠寺绝食而死。悯忠寺建于唐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为悼念阵亡将士而建。清雍正时改名法源寺,至今仍在,已被北京南城民居包围。
谢枋得的境遇比当年的杜甫困难得多。安史之乱中,杜甫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见泪,恨别鸟惊心。”的泣血锥心之语。可是那时的他,国破但还在,亲人还在,只是身经一场离乱。谢枋得却不同了。国家已经灭亡,河山沦丧,她的妻子儿子被捕。转年妻子死去。
抗元的旗帜文天祥已就义成仁,自己的军队也被元朝军队打击得七零八落,不得不隐姓埋名于颠沛流离之中。
汉朝的李陵被俘后投降匈奴,据说是有他的苦衷。明朝的洪承筹在狂澜难挽的情况下归顺大清。元朝的朝廷里有许多官员来自南宋。有句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可是在谢枋得的对比下,那些所谓的“识时务”是有奶便是娘的代名词。当然,从今天的角度看,他们都属于同一个中国,何必较劲呢。那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以前更听过一个修理自行车的人说的歪理:如果我们当年不抗日,现在的中国也就多了一个大和民族。你看他的“胸怀”虚无得血液都变白了。
做人是要有气节的,一个优秀的民族也是有气节的。尽管世事纷纭变化,做人的准则是不能变的。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赚钱高的今天,在只有永久的利益没有永久的朋友的今天,谢枋得的人格价值犹显珍贵。
【试题设置】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答案(1)】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步裙、坚贞自励的情怀。
【答案(2)】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答题方略】
本题考查的是评价古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阅读鉴赏古代诗歌要知人论世,命题者在这首诗后面附上了有关作者生平的简要注解,这是考生应敏锐把握的一个重要信息。结合这两个注解阅读本诗,可知该诗抒发了作为绝世孤臣的诗人的亡国破家之痛(从首句“十年无梦得还家”可见出诗人内心的幻灭感,从第三句“天地寂寥山雨歇”可玩味出其隐喻意义:东南各地抗元武装斗争相继告败,复国理想已告破灭)。前两句主要写出了自己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捕而独自隐居深山的孤独,后两句主要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诗人善于借景托物以抒怀言志,从“独立青峰野水涯”与“几生修得到梅花”等句可见出诗人以“青峰”“梅花”自喻,显露了自己卓拔不群、坚贞高洁的人格。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是即景抒怀,写山雨过后天地的寂寥,表达了诗人的孤傲寥落的情怀。此句表面上是写山中沉寂的气象,但细细品读,似乎使人听到了他的叹息,叹息人间的万马齐喑。
(2008年福建卷)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内容题材】借物抒怀
【词作赏析】
这首诗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扰人的情景。首句说茅斋的极度低矮狭窄,“熟知”,乃就燕子言。连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这茅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于筑巢吧!所以第二句接着说“故来频”。燕子频频而来,自然要引起主人的烦恼。三、四两句就细致地描写了燕子在层内的活动:筑巢衔泥点污了琴书不算,还要追捕飞虫甚至碰着了人。诗人以明白如话的口语,作了细腻生动的刻画,给人以亲切逼真的实感;而且透过实感,使人联想到这低小的茅斋,由于江燕的频频进扰,使主人也难以容身了。从而写出了草堂困居,诗人心境诸多烦扰的情态。明代王嗣《杜臆》就此诗云:“远客孤居,一时遭遇,多有不可人意者。”这种不可人意,还是由客愁生发,借燕子引出禽鸟亦若欺人的感慨。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这首诗也是善于景中含情的一例。全诗俱从茅斋江燕着笔,三、四两句更是描写燕子动作的景语,就在这“点污琴书”、“打着人”的精细描写中,包蕴着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神情,体物缘情,神物妙合。“不可人意”的心情,诗句中虽不著一字,却全都在景物描绘中表现出来了。全诗富有韵味,耐人咀嚼。
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这首诗的主旨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试题设置】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言之成理即可)
【答题方略】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本诗可看为山水田园诗,注意从诗歌的意象入手,从景与情的关系来把握作者的情感。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这首诗也是善于景中含情的一例。全诗俱从茅斋江燕着笔,三、四两句更是描写燕子动作的景语,就在这“点污琴书”、“打着人”的精细描写中,包蕴着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神情,体物缘情,神物妙合。“不可人意”的心情,诗句中虽不著一字,却全都在景物描绘中表现出来了。
(2009年福建卷)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内容题材】思乡
【词作赏析】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蒹葭苍茫,这让想起了《诗经·秦风·蒹葭》篇中的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其中对水中伊人的思慕和追寻成了后世诗人心中一个永恒的情节。因为“道阻且长”,伊人可望不可即,所以才成为永恒。这伊人并不专指情人,也可以是家人、朋友,有时还指皇帝,而更多的时候指的则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只有理想才真正具备这种因可望不可即而成为人们永恒追求的特性。严羽对于江边丛生的蒹葭所造成的苍茫境界颇为敏感,蒹葭是他诗中的常客,在他的《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中有这样的句子:“明发又为千里别,相思应尽一生期。洞庭波浪帆开晚,云梦蒹葭鸟去迟”。都是“旅情”,一思家乡亲人,一思旅中好友。然而无论思念的对象如何变化,思念的媒介却是一如既往,这就是“蒹葭”。而傍晚的“暝色”更为丛丛蒹葭增添了苍茫之感,也更加突出了诗人心中的茫然和疑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作者并非不知道自己的乡关何处,只是因避乱才来到江楚,有家而不能归比无家可归更痛苦。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古人喜欢用残断的意象来传达心中的无奈和绝望,如“残月”、“笛声残”、“梦断”、“肠断”等等。残雪本是天气转暖春将至的信息,应该是喜讯,可春节又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诗人却有家不能归,不仅不能归,就连传书的大雁都断绝了。诗人的希望和绝望尽在其中了。“新月带潮生”一句,使读者很容易想起张若虚的“海上明月共潮生”,化用的痕迹很明显。但与“残雪和雁断”对仗的却极为工整,于此我们可见诗人的功力。明月与蒹葭一样,都是蕴含相思的意象,而用明月寄相思在古诗中更为常见和频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此时为何时?“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乘月而归,古今几人?大概没有吧!如果能够乘月而归,那份喜悦也早已把月亮给淹没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既然雁声已断,不能传书,所以只能许愿与月,托它打探故乡的消息了。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舟中远眺,天在水中,水与天接,江天一色,彼此不分;小舟起起伏伏慢慢前行,树杪隐隐约约缓缓后退。天无尽,水亦无尽,而行舟又悠悠,这样的行旅何日是尽头呢?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离家的日子,诗人是每天都在心头盘算的。天天盘算着,日子一长也就茫然了,“今几宿”的疑问,一则说明诗人离家之久,二则表明诗人心中盘算着回家的次数之频。桨声一如游子心中的离家悲歌,一声声、一阵阵,把心都敲碎了,更敲倦了。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迢迢”(严羽《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虽然棹歌已听厌,但回家的路却“迢迢”;纵然厌听,但还是得遥遥无期的听下去。
【试题设置】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
(2)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
【参考答案(2)】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答题方略】
本道试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D,鉴赏评价。从整首诗来看,作者那种离家日久、思乡情切的情感主要通过“厌听棹歌声”尤其是“厌”来得以表露。前三联主要写自己旅途所见,最后一联写自己的感觉。
本道试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等级为D,鉴赏评价。考生通过解答第(1)题以后,对本诗的情感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因而,在解答本道题时,要紧密结合第
(1)题的答案,进而从命题者所指定的“景”与“情”的角度进行赏析。在组织答案时,要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赏析的“景”的区域为颔联,“情”为全诗;二是答出运用的表达技巧;三是指出这种表达技巧下的“景”;四是写出诗中所体现出来的“情”。
(2010年福建卷)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内容题材】写景抒情
【词作赏析】
在首联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踏”。“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试题设置】
(1)在诗句中,与试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
【参考答案】
【答案】踏
【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答题方略】
诗词鉴赏之语言(附答案)篇三
考查方式:
1、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 2、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
3、以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的方式考查 4、以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的方式考查 5
以赏析句子的方式考查
一、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
A、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 请简要分析。
B、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 在哪里?
解答分析:这类题目要求品味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皱波纹迎客棹[zhào]。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hú]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提问】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解。 总结解题步骤: 步骤一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二、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
【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最精炼传神的字或词。 提问方式:
A、本首诗歌的诗眼是某一字,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B、你认为这首诗某一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提问】古人有“一诗之眼”的说法。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以颔联为例,说说是如何体现诗眼的?
总结解题步骤: 步骤一
三、以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的方式考查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定下全诗的感情基调,统领全诗的主旨,分析关键词必须围绕全诗进行赏析。
(宋·周密)
夜深归客倚筇(qiónɡ)行,冷燐依萤聚土塍(chénɡ)。 村店月昏泥径滑,
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①倚筇:扶杖。②燐:燐火,俗称鬼火。③萤:萤火。④土塍:田埂。 【提问】 “夜归”是本诗的关键,它是怎样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赏析“关键词”步骤分析:
紧扣该词分层次叙述诗句内容:
(1)每个层次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如线索、呼应、铺垫等)。
(3)该词在对突出主旨上所起的作用(表达了,, ,, 情感)。 练习: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提问】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四、以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的方式考查 提问方式:
A、诗中的某一词或某一句,有的版本说法不同,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
B、诗中的某一词有人认为换成某词更好,你的看法呢?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提问】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1、明确回答自己认可的对象,绝不含糊;
2、解释手法、内容(考虑结构、表情达意、音韵等方面的作用。)
如在写景句,就勾勒其描绘的画面,
如在抒情句,就写出其能更好地抒发的情感 3、确定比较点,强调认可答案的优处。
(注:也可以适当分析相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不足)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的意思是闲居。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
【提问】清代冯浩《玉谿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评说第二句中的“敌”字说:“敌”字险而稳。这里本可以用一个“对”字,为什么用成“敌”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五、以赏析句子的方式考查 提问方式:
①这一联或这一句最生动传神,为什么?
②某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①描绘怎样的景象;
②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③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④蕴涵着一种怎样的理趣。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被前人评价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它“妙”在何处?
语言的锤炼答题方法: 1、表态
2、释字,释句意(描绘画面)
3、手法、内容(紧扣要说的词) 4、情感(主旨)(重复题目中的关键词) 或分层次(用标志词)表述包含3、4点内容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词语
(一)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二)平淡
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三)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锦瑟 (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四)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
(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两诗都写梦,但写法截然相反。白诗用记梦以抒念旧之情,元诗一反其意,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白诗用入梦写苦思,是事所常有,写人之常情;元诗用不曾入梦写心境,是事所罕有,写人之至情。 (五)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六)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例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
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愁生白发,诗人在一、二句中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语言明白如话。
诗歌的个人风格类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高适的悲壮苍凉 陆游的悲壮爱国
1、 一个“闹”字“闹”出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把原本已大好的春光更点染得生机勃勃,
盛意盎然、热闹。真可谓“闹”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 解释词语看,在诗中指回望 描述诗句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送别的人肝肠寸断。此字
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意境或情感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3、 1、点出诗眼,并释义。诗眼是“孤”,即孤独之意。
2、紧扣诗眼,解释句意。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 ,与雁群相失在万里云天,有谁会心生怜意啊”。
3、结合表现手法指出如何突出诗眼。“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
4、总结该联如何点明主旨,突出诗眼。
颔联形象地写出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4、直接点明“夜归”,刻画出归客倚杖蹒跚而行的疲惫之态。
以“冷燐”“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凄凉, 烘托归客孤身夜行的凄凉,反衬归客急切归家的心境。
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场面结束。与先前的凄凉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1)全诗紧扣该词分别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2)该词对领起内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3)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如线索、呼应、铺垫等)。 5、颔联:清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写出了清幽静谧的境界,体现深沉的寂寞和思念。 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琴上尘埃,语义双关,表露不胜埋怨和渴望之情。 析:题中所谓“贯穿全篇”,即“微风”在以下三句诗中都有体现。按照这个思路去揣摩下面三句:推开门又使竹动的不可能是“故人”,因为作者用了个“疑”字,应该是微风;枝上露何以滴下,本来没风也可以自然下滴的,但想到题目的提示,当然就可以理解为是微风吹下的,“入幌”“拂绿琴埃”主语是什么,不可能是人,难道要让朋友来替自己拂去琴上的尘埃?所以主语也应是微风,作者希望微风掀帘进屋拂去琴上的尘埃。
(步骤一)“雁引愁心去”好。
(步骤二)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它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步骤三)“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想象更奇特,更新颖,与后一句对仗映衬,更显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回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 4、 “敌”字更好。(第一步)“敌”在此处是“抵挡”之意,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
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第二步)“敌”字偏于主观精神状态。 “对”字偏于客观描绘。用“对”难以达到以上表达效果。(第三步)
5、 “卧”字确实使用最妙。(第一步) “卧”,即“躺”,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
和盘托出,跃然纸上。(第二步) 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
(第三步) 6、“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是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步骤一),这怎么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步骤二)?这两句炼字炼句极见功夫。作者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步骤三)。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在旧年将尽时闯入人间,将赶走严冬。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步骤四)。
(三)鉴赏语言-练习篇四
语 不 惊 人 死 不 休
——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指导
【考点阐述】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浅层次是理解句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高层次是赏析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效果,能力层级为E级。一切文学作品的艺术体现为语言的艺术,作为文学冠冕的诗歌更是如此。因此,鉴赏古代诗歌语言是必考题。
诗歌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有很强的感染力。诗歌语言的鉴赏以理解为基础,通过调整、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其中的妙处。
【知识梳理】
古诗的语言特点:
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如陶潜的诗的特点主要是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再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2.平淡。或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但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它是用语上的返朴归真,是将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淡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平淡首推陶渊明,能够把诗写到平淡的人不多。如梅圣俞《东溪》“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于浑朴中见苕秀,语言质朴、平淡。
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再如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句,前一联色彩清淡,形象优美;后一联则色彩绚丽,形象生动。
4.明快。其特点是直接,明朗,爽快,泼辣。就是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明快莫过于白居易,例如他的《忆江南》。
5.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别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再如《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一句,表面上是对桥边芍药发问,实际上含蓄写出金兵入侵的战火过后扬州的萧条冷落景象。
6.简洁。其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如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精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去表达丰富的内容,用语要准确、生动、形象。如陈子昂《送魏大从军》中“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句,一个“横”字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的重要,它横亘在代州之北;一个“接”字,既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是与云中郡连成一体的。语言相当精练。
8.生动。使用的词语将某种情景写得活灵活现。如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写出了春日枝头、红花盛开的景象,花团锦簇,春意盎然,美丽热闹。“闹”字使用得相当生动。
9.隽永。语意深长,耐人咀嚼。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0.工丽。“工”是对偶工整,“丽”是有文采。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好像一幅彩色工笔画,清新秀丽。
【方法点拨】
1.注意调整句序、词序
古诗讲究平仄、对仗、押韵,有时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为了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词序和语序要发生变化,这给阅读理解带来了麻烦。在阅读时,如果对这些变化了的词、句作些句法分析,进行调整,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比如苏轼《浣溪沙》中的“簌簌衣襟落枣花”,分析句子可以看出,其中“枣花”应是主语,“落”是谓语,“衣襟”是落的宾语,“簌簌”在句中应是状语,所以这个句子中词语的顺序应是:“枣花簌簌落衣襟”。
2.注意上下句的联系
在古诗词中,有的语句需要对上下两句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如辛弃疾《西江月》中的“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旧时茅店”是“忽见”的景物,而“忽见”的时间是“路转溪头”之时,“社林边”又是“茅店”所处的位置。这样上下两句联系起来分析就好理解了:“在路转溪头时,忽见社林边的旧时茅店。”
3.抓关键词语
⑴动词:在鉴赏诗歌时,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⑵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王之涣)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
⑶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
①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即: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②拟声词:作用可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③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词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④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⑤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4.注意修辞
古诗词中使用辞格非常普遍,如果不注意辞格分析,阅读古诗词时常常会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比如刘禹锡《竹枝词》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把“晴”雨的“晴”用来暗指感情的“情”,实际是“道是无情还有情”。又如王昌龄《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用了互文可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关。如果不知道用了互文辞格,只是望文生义,就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所以理解古诗词语句一定要注意辞格上的分析。
【真题再现】
(2007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案】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这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幅画面活了起来。
【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试题。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⑴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
⑵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答案】因为在诗人的眼前呈现出了美好的境界:江边的草上挂满了珍珠般晶莹的露珠,一弯初升的新月,如同在深蓝幕上悬挂着的一张精巧的银弓。所以诗人才会脱口而出,赞美这夜的可爱。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⑴从语言风格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案】语言风格含蓄。诗中宫女含情不吐,欲说还休。她们不说宫廷中的黑暗恐怖,不说被关锁在宫中的痛苦,诗人只写她们在会学舌的鹦鹉前头不敢说话,从而曲折地表达了宫女们幽怨暗恨和如履薄冰的恐惧心理。
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淮阳多病偶求欢, 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 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淮阳,指西汉汲黯,他因刚直敢言,屡次切谏,多次被流放。
⑴、本首诗的主旨是什么?哪些词语可以表现出来?
【答案】本诗刻画了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抒发了诗人思念故园的情思、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壮志难酬的隐痛。诗题中的“饮”字,诗歌中的“淮阳多病”“客袖侵霜”“明年谁此”等词语,均可表现这一点。
⑵、请选择你认为在炼字炼句方面堪称典范的例子,予以点评。
【答案】“侵霜”一词,“霜”字一语双关,既有风霜、风尘之意,也有彰显作者孤寒心境的作用。“侵霜”更增流离之苦,饱含辛酸。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端居的意思是闲居。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
清代冯浩《玉谿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评说第二句中的“敌”字说:“敌”字险而稳,这里本可以用一个“对”字。为什么用成“敌”字,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答案】用“对”字,虽说比较平稳而浑成,但“对”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而“敌”字则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的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
凄怆,那种凄神寒骨的感受,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渔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宿城南亡友别墅
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
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还似”二字在两首诗中不同的表达效果。
【答案】《咸阳值雨》中的“还似”二字将洞庭晓景和咸阳雨景联系起来,突出了景色的烟雨空濛,描绘了一幅壮阔飞动,无比清奇的图画;《宿城南亡友别墅》中的“还似”二字将前两句的抚今——由自然界的变化想到人世间的无常和后两句的追昔——友人已逝,残梦犹存的孤寂、凄清联系起来,突出了悲伤之情。
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练习题导学案篇五
古诗中的相思篇六
《古诗中的相思》
古诗中的相思
长相思,意相守。思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寥寥词句,仅仅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那种漂泊异乡,独自一人的孤独寂寞,便萦绕我心。古代的文人墨客,钟情于将自身的所思所想,融汇于短小的诗词之中。羁旅之情,悲秋之恨,便是马致远的相思。望月伤怀,伤感不由自地地涌现出来。古代诗人喜月,喜念故,易遐思。“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在离开家人之后,漫漫长夜,却久久不能入睡,虽同故乡共享一轮明月,但心中的思念如那汪汪潮水,泛着层层涟漪。月亮,是其相思之物,其中延续的,便是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谈起月亮,杜甫的《月夜思乡》便称得上是佳作了。“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在星星稀少月亮冰冷下,独自一人,萧瑟悲歌,此情此景,怎得乡愁二字了得。这,便是相思,绵延细长,情深意切。怀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段感人至深的名篇,出自于苏轼缅怀妻子的十年生死分别。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岁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侍翁姑恭谨,对词人温柔贤惠,恩爱情深。可惜恩爱夫妻不到头,王弗活到二十七岁就年轻殂谢了。东坡失去了这样一位爱侣,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当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了爱妻王氏,于是便写下上面的这首词作。那不经岁月雕琢的爱,如甜蜜爱恋时光般璀璨。他怀念着曾经的相识,相知,相惜,那个叫王弗的女子留下了太多太多美好的回忆,她的离去,无疑给苏轼带来了最为沉重的打击,他们或许能在梦中相逢,现实中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却大得令人心酸。“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虽情思萦绕,怅惘空虚,但纵使相逢,苦不堪言。徒添悲伤。便罢凄凄惨惨戚戚。这是古诗中的相思,是苏轼的相思,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丝相惜,一缕相识。古诗中的相思勾起了许许多多的人的共鸣,这些情感自然细腻,自然简单。无谓思乡,无谓怀人。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初二:他是太阳
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异乡思念妻子的词语”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原文地址更多相关文章注:异乡思念妻子的词语一文由免费提供,来源于网络。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否则因《》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
最近更新热点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到已故的亲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