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性能测试tps计算公式 50虚拟用户数 TPS应该是多少

160617_性能测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60617_性能测试
上传于||文档简介
&&是​是​是​是​是​是
大小:5.07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设备的用户访问,真实环境和实验室环境很不一样。希望压测能最接近线上环境。所以有以下需求:1、应该怎么发起压测?哪些细节要注意?2、怎么方便的判断性能的问题和瓶颈?哪些指标需要重点关注?3、有没有方便的工具?
1、应该怎么发起压测?哪些细节要注意?
通过选择不同的省份来发起真实压测。目前除了北京和广东,其余的每个省份支持最大是140VU。
2、怎么方便的判断性能的问题和瓶颈?哪些指标需要重点关注?
2、怎么方便的判断性能的问题和瓶颈?哪些指标需要重点关注?
看测试报告:
主要看概要分析,事务分析
性能瓶颈和问题是需要长期积累经验的。你可以咨询一下开发。我简单写了几个:
1.如果VU增加,失败事务数也增加,有问题。期望VU增加,失败事务数为0.
2.VU增加,TPS也是希望能增加的。如:10VU,TPS是10;100VU,TPS还是10. 那么这个系统就支持10VU比支持100VU好。
3.VU增加,希望响应时间不要增加,如果增加了,超过一定的范围(如:10s),说明系统的性能不太好了。
4.如果TPS没增加,带宽达到上限了,事务数随着VU不成比例增加。带宽也可能是瓶颈。
重要指标:每秒钟事务数(TPS),事务响应时间变化(ms)
另外需要关注:
总事务数,失败事务数,错误事务数,带宽,事务失败的原因
3、有没有方便的工具?
压测宝就是一个很好的测试工具。
【 Jmeter一般是本机发起的压力。
LR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功底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LoadRunner性能测试指标——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总结_长春软件测试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贴子:
LoadRunner性能测试指标——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总结
LoadRunner性能测试指标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总结
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定义......................................................... 1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作用................................................... 1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局限性................................................ 1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与响应时间的关系............................. 2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在性能测试中的作用......................... 2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总结................................................... 3
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定义TPS是Transactions Per Second 的缩写,也就是事务数/秒。它是软件测试结果的测量单位。一个事务是指一个客户机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然后服务器做出反 应的过程。客户机在发送请求时开始计时,收到服务器响应后结束计时,以此来计算使用的时间和完成的事务数,最终利用这些信息来估计得分。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作用反映了系统在同一时间内能处理业务的最大能力,这个数据越高,说明系统处理能力越强。描述(看到系统的TPS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变大,而在不到多少分钟的时候系统每秒可以处理多少个事务。这里的最高值并不一定代表系统的最大处理能力,TPS会受到负载的影响,也会随着负载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当系统进入繁忙期后,TPS会有所下降。而在几分钟以后开始出现少量的失败事务)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局限性一、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是从客户端角度审视服务器处理能力,并不是说TPS可以达到什么程度就能支持多少并发(例如一个业务100个交易,另一个业务10个交易)。二、TPS=脚本运行期间所有事务总数/脚本运行时长,如果使用集合点策略,在脚本执行前的等待时间过程中,服务器没有处理事务,那么这个时候的TPS和理想中的结果不一致。三、限制TPS的原因:服务器本身性能、代码结构、客户端施加的压力以及网卡等。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与响应时间的关系一、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和响应时间在理想状态下都是额定值。如果20个入口,并发数只有10的时候,TPS就是10,而响应时间始终都是1,说明并发不够,需要增加并发数达到TPS的峰值。二、如果增加到100并发,则造成了线程等待,引起平均响应时间从1秒变成3秒,TPS也从20下降到9;TPS和响应时间都是单独计算出来的,两者不是互相计算出来的。三、响应时间和TPS在宏观上是反比的关系,但是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在性能测试中的作用一、一个系统的吞吐量(承压能力)与request对CPU的消耗、外部接口、IO等紧密关联。单个request对CPU消耗越高,外部系统接口、IO影响速度越慢,系统吞吐能力越低,反之越高。二、系统吞吐量几个重要参数:TPS、并发数、响应时间(TPS=并发数/平均响应时间)三、利用TPS计算系统最高日吞吐量:1、找出系统最高TPS和日PV,这两个要素有相对比较稳定的关系。2、通过压力测试或者经验评估,得出最高TPS,然后跟进1的关系,计算出系统最高日吞吐量。例如:B2B中文和淘宝对的客户群不一样,这两个客户群的网络行为不应用,他们之间的TPS和PV关系比例也不一样。A)淘宝淘宝流量图:淘宝的TPS和PV之间的关系通常为,最高TPS:PV大约为1: 11*3600(相当于按最高TPS访问11个小时,这个是商品详情的场景,不同的应用场景会有一些不同)B)B2B中文站  B2B的TPS和PV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应用场景比例变化比较大,粗略估计在1 : 8个小时左右的关系(09年对offerdetail的流量分析数据)。旺铺和offerdetail这两个比例相差很大,可能是因为爬虫暂的比例较高的原因导致。  在淘宝环境下,假设我们压力测试出的TPS为100,那么这个系统的日吞吐量=100*11*万这个是在简单(单一url)的情况下,有些页面,一个页面有多个request,系统的实际吞吐量还要小。
四、TPS与其他性能指标的关系TPS和并发虚拟用户数(U_concurrent)、Loadrunner读取的交易响应时间(T_response)之间有以下关系(稳定运行情况下):TPS=U_concurrent / (T_response+T_think)。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总结一、利用并发用户数、期望响应时间,可以计算出TPS。二、TPS只是用来计算的是期望值,性能测试过程中的TPS无法单独作为性能指标。三、TPS数据范围理论值应在10-100之间,低于10和高于100都说明系统存在瓶颈点。四、利用TPS与平均事务响应时间进行对比,可以分析事务数码对执行时间的影响。例:当压力加大,点击率/TPS曲线如果变化缓慢或者有平坦趋势,很有可能是服务器开始出现瓶颈。五、TPS是从客户端角度审视服务器处理能力,不能证明TPS可以达到什么程度就能支持多少并发,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国之画&&&&&&
&& &&&&&&&&&&&&&&&&&&
鲁ICP备号-4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客户端4兆的网速loadrunner压力测试能设置多少个虚拟用户?_百度知道
客户端4兆的网速loadrunner压力测试能设置多少个虚拟用户?
服务器的网络没有限制。
提问者采纳
在压力的过程中你关注吞吐量,最终来确定并发的用户数,也更容易定位性能的瓶颈,找出TPS最大时正处两头的大概的用户数,按一般的经验来说,排除外网的影响对这种没有具体标准的压力,这样如果压力的时候出问题也好定位。至于网速问题,根据这个用户数的范围和第一步估算的用户数,具体压力方面你可以采用场景设置为用户递增的方式,建议刚开始做压力的时候在局域网,除非是大数据量,首先你的估算服务上线后高峰时的用户数,这个是硬件问题
提问者评价
你真棒,学习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loadrunner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这个问题缺少太多细节。给不了你答案
我的意思是,我要做web的性能测试,客户端的网速只有4兆,服务器的网速是百兆。客户端的网速会不会影响我做压力测试的值。
1.看你web的应用有哪些。2.看你客户端并发数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压力测试 tps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