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属于阴沉木是乌木吗吗?

这黑漆漆的核桃是什么鬼,什么?是用乌木雕刻的_网易荐新闻老钱庄旗下站:
| | | | | | | | | | | | | | | | |
黑色的木材就是乌木吗?
来源:老钱庄财经
  黑色的木材就是乌木吗?乌木也称乌梅木,很结实、细腻,没有什么纹理,自清代起就开始被发现了。真正的乌木,是在特定的缺氧环境中形成的,因木材本身含有桉脂油等天然防腐剂,才能深埋千万年而不腐。乌木的形成年代和价值,既要凭行家的经验,更要凭碳14同位素等科学手段检测,才能确定。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黑色的木材就是乌木吗?
  乌木小摆件或把玩件较多
  正是由于这个特性,少见大材料的乌木,也很难用来打造成套的大件家具。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拍卖市场上所能见到的旧乌木拍品,大多是小摆件或把玩件:&比如清代用来作为摆设的小几或者装东西的小盒子,外面黝黑发亮、精致上档次。也有一些玩件是乌木做的,如说诗牌。&李念慈曾在芳村市场上看到商家把乌木一段段锯开,当成座儿来卖,在上面摆放各种器物、盆景颇为雅致。&只用黑心的话,乌木的利用率就太低了,所以许多雕刻师发挥想象力,如把白色的部分雕刻成花生的肉,再用黄杨木雕刻成花生皮,就成了非常有趣的小件。&
  值得注意的是,乌木在木雕中经常充当&配角&&&作为其他材质的装饰、搭配。比如中国嘉德2011年以207万元成交的&明末清初乌木嵌紫檀圆角柜&、香港佳士得2012年以194万元卖出的&清初黄花梨镶乌木高扶手南官帽椅&等高价拍品上都能寻见它的踪影。
  &乌木镶嵌酸枝的家具价格往往比全酸枝的家具价格更高,原因就是前者的品质和视觉效果都更胜一筹。&行家马先生分析称,乌木的价格原本跟紫檀等差距并不大,但由于只有心的部分可以用,做不了大件东西成为它在市场上流通的先天不足,到了后来,它在小件领域的风头又完全被黄花梨等盖过了,这也导致现在很多人并不了解乌木。
  阴沉木、金丝楠木都不是乌木
  &现在市场上关于乌木的概念有点混乱。有的人故意混淆视听,凡是看起来是黑色的木材,包括所谓阴沉木在内,都统称为乌木,甚至不少东南亚进口的黑色木头也被叫成乌木,这样是欠妥当的。&李念慈认为,阴沉木是埋在地下或浸泡在水里很多年而变成黑色的木料,有的人甚至把它跟木化石混为一谈。
  &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金丝楠木,实际上跟乌木也是两回事。楠木属于白木类,而且现在市面上很多所谓的金丝楠木根本就不是楠木,而是某些不良商家在其表面打蜡、上色冒充的。&他还提到,有的人所称的&黑酸枝&,其实是木材&死&了很久的结果,但却被吹嘘成比酸枝更名贵,&黑&反倒成为一个卖点
相关热词搜索:
客户服务电话:
广告合作电话:
Copyright & 2007 -
All Rights Reserved只要一有空,老森就会把“老鹰”搬出来闻闻、摸摸。
记者 俞萍/文 高和平/摄
200元买回一块“烂木头”
1984年,是老森从部队退伍回金华工作的第二年。这年夏天的一个傍晚,老森下班回家路上经过金华六中门口,看到一位老人吃力地抱着一块深色的大木头准备到路边歇歇脚,赶紧上前给他搭把手。“这是什么木头?挺沉的。”老森嘀咕着。“江里捞上来的,我准备搬回家摆着看看。”老人回答。老森不禁定睛打量起这块木头。
“这形状,不就是一只展翅欲飞的老鹰吗?漂亮!”老森平时就特别喜欢纯天然、未经雕饰的东西,这块木头他越看越喜欢。可老人说什么也不肯卖。软磨硬泡下,他以两张贴花(一种零存整取储蓄的凭证,贴了10个月,相当于200元)的价格把这块木头买了下来。那时候,他的月工资才48元左右。
谈妥之后,老人坐在路边等他,他火速跑回飘萍路附近的家中取贴花。看着他风风火火进进出出的,妻子一脸疑惑,待他喘着粗气抱着一块木头进门时,妻子忍不住说了句:“两百块钱买这么块烂木头回来,干嘛?”
老森用手抚摸着木头上流水冲刷的痕迹,看着那些粗犷流畅的线条和深深的水纹,“这纹路,起码得冲刷两三千年吧?”仿佛与时空对话的感觉让他心情无比舒畅。一方面,考虑到家里面积有限,另一方面,他怕有人跟自己“臭味相投”,惦记上这块木头,思来想去,他把它藏到了床底下,时不时会挪出来自我陶醉一番。
偶尔得知那叫阴沉木
虽然老森打心里喜欢这块木头,但当初就冲着它老鹰的造型买下的,有时也会忍不住想:当时有没有买亏?不过,他没去追究。搬了三次家,东西再多,他也没把“老鹰”落下过。
三年前,他总跟朋友们跑东阳,看木雕,买家具。有一回,一位木雕师傅聊起了一种水里捞上来的木头,叫做阴沉木。他的“老鹰”不就是从水里捞出来的吗?他不禁心跳加快,一阵激动,“阴沉木”这三个字,他第一次听说,忍不住多问了几句,但坚决闭口不谈任何有关“老鹰”的信息。
当天回到家里,他就打开电脑,搜索有关阴沉木的资料。看到“阴沉木又称乌木,有的阴沉木可与紫檀木媲美,堪称树中之精、木中之魂,有‘纵有黄金满箱,不如乌木一方’之说”这几句话时,他越发觉得“老鹰”是无价之宝。
“我自己觉得它是个好东西,至于事实是不是,无所谓。有朋友建议我拿到东阳找行家看看,我没同意。”老森说,今年春节前,一位朋友到他家做客,看到“老鹰”爱不释手,提出要用新买的本田商务车来交换,被老森一口回绝。
这木头到底是不是宝
老森的“老鹰”到底是不是块宝?记者将多角度拍摄的照片传给了中国根艺美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郑剑夫,请他鉴宝。
“可能只是一般的阴沉木。”郑剑夫看完图片的第一反应。据他介绍,金华地区不乏阴沉木,但多为杉木阴沉木,品质不高,不及海南一带发现的阴沉木。判断一块阴沉木的价值,要看体积(不宜大)、不开裂、不虫蛀、色泽好、不可复制等多方面,但首先要看它的品种。一般来说,阴沉木中价值最高的,要数沉香阴沉木,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阴沉木里还有黄花梨阴沉木,它的价值也是排名靠前的。杉木、樟木之类的阴沉木,价值就不高了。
“凑近闻,这块木头有类似檀香的气味;用手摸过之后,手上会留余香;把木头的边角扯下一点用打火机点着,烟熏的味道跟檀香熏香差不多。”听完记者采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郑剑夫表示,照片和实物区别太大,最好能让他看一看实物,不然很难说清楚。
郑剑夫提醒,因为经过了成千上万年的自然炭化,阴沉木质坚耐久,假如市民家里收藏了阴沉木,保存上基本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但有些南方的木质,到了干燥的北方,可能会开裂,因为“水土不服”。
&&&&&&&&&&&&&&&
······分享本文到:
在微信上关注24楼影院
movie24luo
一块木头,没那么值钱时,农民可以拿回家当柴烧;值钱了,政府说,这是国家的。
我国民法未明确先占制度,导致所有人不明或无所有人的无主物,当发生官民争夺时,其所有权往往都指向:国家。
罕见巨大乌木,价值数百万,谁见了都会眼红。 (胥辉/图)
如此巨大的乌木即使是在盛产地四川也不多见:它长达34米,胸径约1.5米,出土时重达60吨,动用了西南地区最大的起吊设备才得以完整地从山沟里运出,照目前的行市,这样的体量意味着至少数百万元的财富。
2012年春节时,四川彭州市通济镇麻柳村农民吴高亮在自家承包地中,发现了这笔&横财&露出的一小段枝桠。一个月后,吴高亮开始发掘,没想到半路杀出当地政府,夺走了乌木,称这属于国有。
村民:家门口挖到宝
2012年是吴高亮的第三个本命年,按照民间传统的说法,这一年他要么非常走运,要么非常地不走运。如坐过山车一般,两个极端,他偏偏都赶上了。
春节时,吴高亮陪朋友在自己田地里闲走时,发现地里伸出的一小段枝桠。枝桠发黑,有一股异香,吴和朋友粗略查看,判断枝桠只是冰山一角,地下很可能埋藏着很大的乌木。
乌木又称阴沉木,是楠木、红椿、麻柳等树木因自然灾害埋入淤泥中,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经长达成千上万年的碳化过程形成的。因树种的不同,市场价值又有不同,以楠木属的金丝楠木最为昂贵,可达八至十万元每立方,而年代越久,保存越完好,价格也越高。
随后的鉴定证明,吴高亮发现的乌木正是楠木形成的。2012年2月初,吴高亮花钱请了一位民间专家,后者找来了北京的探测公司,探明地下有巨大的乌木。经专家估计,最大的那根乌木可值数百万元。
对吴高亮来说,发现乌木的地方,是如字面意义的&家门口&。麻柳村位于彭州山区,一条属湔江支流的河沟将村子一分为二,吴家居住在河沟右岸,承包地就是左侧的河坝地,两边直线距离不足60米,开门可望。
自家门口的自家地里挖点东西能有什么问题?吴高亮开始着手挖掘乌木。日,他雇了一台挖掘机,从中午开始挖了5个多小时,巨大的乌木仅挖出三分之二。&刚挖出来时还有香味,站在家门口都闻得到。&他回忆说。
可能一夜暴富的工程,一下子人尽皆知。吴高亮说,挖掘时镇上曾有人找到他,有意合伙挖乌木,但他拒绝了。事后吴高亮颇有点后悔这个决定,因为从这时起,事情开始起变化。
当天晚上,通济镇派出所来了两名警察,吴只得停了下来。
&我们当天是接到了群众举报,有人私采滥挖。&通济镇党委副书记高先志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接到这个情况后镇上通知了派出所。他解释说,彭州矿产丰富,盗矿者一度十分猖獗,当地政府像打黑一样在打击私采滥挖。
可是面对挖到一半的乌木,通济镇也拿不准它算不算矿产资源。&但是我们想它总有一个前提,它是属于国有的财产。&通济镇做出了这样一个界定,并且派出警力对现场进行了保护。吴高亮才意识到,自家门口的东西真的有可能不属于自己。
政府:&夹生饭也吞下去&
吴高亮一宿没睡好。警察表示只要他停下来不挖,后续交给镇政府处理,&就不追究私采滥挖的事了&。
随后几天,镇政府领导上门,反复劝说吴高亮放弃乌木,吴家则组织亲属始终阻止镇政府起出乌木。
相关人员告诉吴高亮,根据民法通则,地下埋藏的乌木属于国有。镇政府也愿意作出一些让步,时任通济镇党委书记杨勇向吴高亮表示,镇上将乌木挖起来,会给他申请最高奖励,他前期的投入也会补偿,甚至在以后这根乌木进博物馆展览,下面会有一个刻有他名字的牌子,让吴高亮&流芳百世&。
但双方屡次未能达成一致,事态一度有些失控。被请到现场做顾问的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擎,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大摇其头:&吴的母亲对政府的人破口大骂,什么难听的都有,我们都挨了她的骂。&事态迅速升级,镇政府派出了警察、城管,还准备好了120救护车。
所幸,没有发生冲突。
日,从吴高亮承包地中一共起出了7根乌木,包括最长34米的那根,全部被运到了通济镇安放。
有意思的是,吴家的阻拦反而让镇政府下决心&保护&好乌木。同是顾问的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副所长肖礼颖说,因为乌木长达34米,起吊方案中曾提出过锯开分段起吊,但政府反对,坚持要保持乌木完整。
政府通过公开比选方案,雇了西南地区最大的起重车,这样的车成都有一台,重庆有一台,动一天的费用就是上万元。肖礼颖说,当时就是西南没这样的车,政府也会从全国其他地方找,&用政府的话来说,就是夹生饭我也要把它吞下去,我必须要把它拿起来。&
通济镇党委副书记高先志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不仅是起吊设备花了钱,为了从山沟里运出34米的乌木,沿途拆除又恢复了一些电杆,将乌木从麻柳村运到通济镇总花费接近100万。
&国有&并非一贯主张
纳乌木为国有,并不独通济镇。近几年,四川崇州、什邡、南充等地发现大型乌木后,都由当地政府收归国有。
然而,这并非政府的一贯主张,起码在乌木价值还未显现时,政府的身影并未出现。
成都乌木博物馆馆长、台商卢泓杰从上世纪90年代就从事乌木的收藏和保护。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古乌木在民间就是名贵木材,四川有俗语&家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但真正使乌木市场价值堪比珠宝的时间并不久。在他的记忆中,上世纪90年代,人们远没有现在这么重视乌木。
1994年,卢泓杰曾在广汉一位老大爷家中,用蜂窝煤换来了一根乌木。&因为他是拿乌木当柴烧的,我就提出用煤和他换。&老大爷说这根乌木够烧两个月,卢泓杰于是用相应的蜂窝煤作为交换,&总共1000个,那时蜂窝煤好便宜,一个才1毛左右。&
那一时期,卢泓杰不仅从个人手中收购乌木,还从事发掘。有时,挖沙船发现了沉在水里的乌木,卢泓杰就把挖沙的&沙窝子&买下来。&我们就挖乌木,挖沙留给他们。&各取所需,政府从未干涉过。
乌木价格攀升大约始于2000年,其时卢泓杰的乌木博物馆小有所成,恰逢&中国西部论坛&在成都召开,于是卢泓杰展出了5件乌木艺术品,引发了强烈的关注。那之后,&木材&摇身一变成为&木财&,市场趋之若鹜。
卢泓杰回忆,2000年左右收乌木大概就每方600元,2001年就飙到2000多元,&随后一两年就、12000这样往上翻。&现在,乌木因其树种、年代和品相而价格不一,但较低的也是每方近万元,像保存较好的楠木属乌木,价格都在每方10万左右,相比之前上涨了数十倍不止。阿里巴巴上甚至有厂家的楠木乌木开出了令人咋舌的高价:每方80万!
&现在的乌木市场完全是无序的。&卢泓杰说,他已绝少到地方上收购乌木,不仅因为价格高,还有摆不平的地方势力。现在,一条从产地四川到消费地京沪的产业链已经形成,而在四川一旦发现乌木出土,就会有复杂的地方势力介入,各种乱象丛生。
此时,政府对乌木也从不闻不问,开始逐渐重视起来。大型乌木被发现后,政府都会以保护姿态介入,不可避免地与个人利益产生冲突。四川高扬律师事务所喻远军律师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近期他接受类似案件的咨询已有五六起。
夹生饭吞不下去了
34米,相当于11层楼的高度,至今通济镇也没有这么高的楼。乌木运到通济后,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观看。
但对通济镇而言,&夹生饭&吞不下去了。
彭州市文管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均表示,没有依据对乌木进行处置。通济镇也自忖无权对其进行处置,于是向彭州市(市委市政府)打报告,请求国有资产管理局牵头文管部门来进行下一步安置,但几个月过去了,至今没有下文。
首要的问题在于:乌木究竟算什么?
乌木形成时间大多在3000年至8000年不等,虽然也是一段漫长的时间,但还不足以成为植物化石;同样,它也不属于矿产。所以,保护乌木并不适用《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各地发现乌木,一般都找文物部门去,但其实它不是文物。&张擎说,文物是指人类活动遗留下的产物,属于社会学科,乌木则是一种自然形成、正在向植物化石转化的中间产物,属于自然学科。
据肖礼颖介绍,上世纪90年代,成都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里曾加了一条:&古树名木参照文物进行保护&,但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文物保护法颁布后,明确了学科的分野,古树名木并不是文物保护范畴,同时修订的成都市地方法规就删除了这一条。
不过在张擎、肖礼颖等文物学者眼中,乌木包含了丰富的古生态信息,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仍应当属于国有。
成都市最大胆的尝试是试图制定地方法规:2004年由市文化局文物处牵头,会同专家起草了《成都市乌木资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但这一办法并没有正式出台。
公有是个&大箩筐&
喻远军曾代理过几起乌木官司,代理思路采取&逆向思维&:政府主张乌木国有,应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无明确规定,本着政府不应与民争利的原则,私人发现占有应为正当。2010年,喻远军为四川攀枝花的一起类似案件代理,不过他的当事人败诉了。
南方周末记者发现,四川多地发生的乌木收归国有,官方援引的都是同一条款,即1987年起施行的民法通则第79条: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
接受采访的国内民法学者,观点并不一致&&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孙宪忠认为,可将乌木认定为所有权人不明的埋藏物,由&国家&取得其所有权。原因在于,其他集中处理方案都不合法理和中国法的规定。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尹田则认为,&埋&和&藏&都属于人为行为,乌木系自然形成,不属于埋藏物。&埋藏物指的是本来有所有人,由所有人埋藏在地下的。&
不过,殊途同归:乌木都会落入公有的箩筐中&&
尹田主张乌木为有主物,应由土地所有人享有。在中国土地不为个人所有,因此乌木可属于国家或集体,但不会是吴高亮个人。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孟勤国表示,尽管我国法律对无主物没有明确解释,但基本包含两种情况:没有所有权人和所有权人不明,&(乌木)这个就是标准的无主物。&他还认为,&无主物归国家所有,我们国家的惯例就是这样的。&
正是在国家所有制的问题上磕磕碰碰,2007年物权法才得以艰难通过。(见本报日)
&在(物权法)立法的时候我多次反对盲目地把一切无主物都处理为&国家&取得所有权。因为这一做法常常是不必要的,也是无法普遍实现的。&孙宪忠说。孟勤国举例说,像垃圾这种无主物,国家不可能也没必要主张国有。
物权法还回避了许多国家和地区民法都明文规定的&先占&制度,即对无主物,先占者先取得所有权。
&先占&原则早在罗马法中即确立,源于人类古老的取得财产的自然方式,并仍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实际上,拾荒者拾荒就是为大众所认同的一种先占行为。
一位学者解释说,&先占&制度显然与无主物归国家所有相冲突,物权法最终没有涉及。于是,按现行法律,只要是&无主物&,都会掉入国有的箩筐。
回到乌木事件,可堪对比的例子就在吴高亮上游2里处:同是麻柳村的牟登良,在河沟里起出了长约1.8米的一根乌木,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已经运到了彭州待价而沽。
事实上,大量民间挖掘、买卖乌木已成经济活动常态,无主物统归国有,政府往往会陷入&抓大放小(选择性执法)&、&疏于管理&、&与民争利&的窘境,面临社会更多诘问。
通济镇乌木经媒体报道后,不断有人打电话意图购买,都被政府明智地拒绝。镇政府意图将乌木作为旅游景点打造,已委托四川省社科院相关专家制订方案,尚无定案。
平日里,巨大的乌木静静躺在未启用的镇汽车站里,大门紧锁。吴高亮只能站在门外眼巴巴地看,他关心的只剩下一个问题:政府承诺的最高奖励还算不算数?
(南方周末记者冉金对此文亦有贡献)
上一页1下一页
苏永通 实习生 罗亦龙
宁可少上项目,也要完成节能减排指标;宁可放慢发展的速度,也要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宁可放弃...
如果不加保护和警惕,西南中国的世界级生物资源精华将化整为零地被国际资本点滴蚕食。国家迫切需...
盗墓贼在盗掘郑氏曾祖父的墓葬时被抓获,并被搜出赃物翠镯、翠扳指等32件随葬物品。经鉴定,这...
新疆青河县宣传部2月9日通过其官方微信平台对外发布,关于媒体报道青河县牧民捡到天然金块一事...
7月3日,四川省彭州市国资办等部门对通济镇农民吴高亮在自家承包地中发现的乌木归属作出答复:...
卢泓杰和蒋纪林是最早认识乌木价值,把“柴火”乌木当宝贝的一批人,他们分别建立了成都乌木艺术...
2011年7月,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现了中国第二、世界第四的铁陨石。无论是哈萨克族向导、牧场承...这根散发淡淡香气的木头是乌木吗?求鉴定(图)
(原标题:这根散发淡淡香气的木头是乌木吗?求鉴定(图))
  本报讯
  江南都市报记者吴剑锋、实习生刘滢摄影报道:近日,新建区的刘先生为自己发现的一根疑似乌木,高兴得合不拢嘴。12月15日,记者在他的带领下,见识了这根木头的真容。
  记者看到,这根木料木质坚硬,被锯掉一块后,里面仍显乌黑,散发出淡淡的木香气。“长约4米,宽约0.5米,差不多有600斤,需要4个成年人才能抬动这块木料。”刘先生指着这块木头称,这是他在老家新建区流湖镇大岗村的一条河边发现的,当时见河床上有一小截枯木裸露在水中,觉得与平时看到的枯木有些许不同,凑近看了颜色和材质之后,觉得很可能是乌木。于是,他请了6个人将这块木头挖出来搬回了家中。但刘先生不知道这根木头到底是不是乌木,价值又有多大,所以很想请相关专家鉴定。
  对此,省林科院有关专家称,乌木是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经长达成千上万年炭化过程而形成。乌木因年代、树种、炭化度和保存程度等的不同,市场价值又有不同。因此,刘先生所持的这根木头还需作进一步鉴定。
  作者:吴剑锋 刘滢
  (来源:中国江西网-江西手机报)
本文来源:大江网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381899条
评论279126条
评论276431条
评论200151条
评论199183条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丝楠阴沉木绿料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