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谦 他为什么是卫生部副部长曹雪涛的副部长

卫生部副部长:3因素致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_新闻中心_新浪网
卫生部副部长:3因素致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
  人民网北京8月9日电 (记者 李镭)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副部长刘谦9日在此间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说,我国出生人口的人口性别比有持续升高的迹象。他认为,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地说,一是传统观念的因素,如中国“重男轻女、养儿防老”;二是和经济因素、劳动力的因素有关;三是对一些医学技术、检查技术的滥用。
  刘谦介绍说,出生人口的性别比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出生人口男女比例的人口指标,根据国际常用的标准,每出生100个女婴,相应出生102到107个男婴,我们国家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分别进行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根据这个普查的数据,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分别为108.5、111.3、116.9、118.08。
  刘谦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性别比持续升高的问题,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已经形成了工作机制,最近还要进一步加大有关工作的力度。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要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三是要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四是要严厉打击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五是要加强相关部门的配合,使资源和信息共享,形成合力。
电话:010-
更多关于&& 的新闻刘谦(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_百度百科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
男,汉族,1956年2月出生于北京,昆明人,1981年4月加入,1974年1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2]
。现任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中央保健办主任。
1974.01——1976.07农科所二队插队知青。
1976.07——1978.08 山西临汾拖拉机厂工人。
1978.09——1983.08山西医学院医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3.08——1984.04 卫生部科技教育司计划处干部。
1984.04——1995.09 卫生部科技教育司计划处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其间:93.05 赴医学院国际卫生管理课程班学习,94.03生物技术过程工程中心进修学习)。
1995.09——1999.02历任科技部(原国家科委)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主任助理、副主任。
1999.03——2001.07任主任(正厅局级){在中心工作期间,曾任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ICEGB)中国分中心主任、中国—欧盟生物技术中心(CEBC)中方主任,国家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办公室主任、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1.07——2004.11、,常务副院(校)长。
2004.11——2007.09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常务副院(校)长兼院长。
2007.09——2007.12 卫生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兼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党委书记[3]
,常务副院(校)长、北京协和医院院长[4]
2007.12—— 2013年4月卫生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2013.02,中央保健委员会委员、中央保健委员会办公室主任。[5]
2013.04,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6]
中央保健办主任[7]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8]
刘谦主管工作
负责政策法规、科技教育、保健方面工作。  分管法制司、科技教育司、保健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卫生部医药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9]
.卫计委[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
.河北省卫生厅[引用日期]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中加卫生合作图片展在渥太华开幕
中国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刘谦在开幕式上致辞。
来源:&&日12:14
人民网渥太华5月16日电(记者 李学江)5月15日,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与加拿大卫生部联合主办的“庆祝中加卫生合作20周年”图片展在渥太华大学医学院开幕。同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渥太华大学医学院在开幕式上签署了两项合作谅解备忘录,并宣布建立联合医院。此项活动是中加建交45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
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刘谦、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临时代办王文天、加拿大卫生部副部长肯尼迪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刘谦副主任在致辞时回顾了过去20年来中加在卫生领域合作取得的积极进展与丰硕成果。他表示,中加双方卫生部门将积极落实两国领导人关于加强卫生合作的共识,进一步推动并加强双方医学院校及医院间的务实合作,推动中加医学教育发展合作并促进联合研究,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对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王文天临时代办在致辞中积极评价中加卫生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他表示此次上海交通大学与渥太华大学建立联合医学院、上海仁济医院与渥太华医院结为姐妹医院开创了两国卫生合作新模式,在北美尚属首次,将进一步推动中加卫生合作迈上新台阶。
其实,自1995年中加两国签署卫生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中加双方已陆续签订了6个卫生合作执行计划,两国在政策开发、人员培训等方面积极探讨合作,在传染病防控、慢性疾病预防、卫生人力资源培养、电子医疗等领域开展了诸多合作项目和活动,2009年双方还建立了中加卫生政策对话机制,为两国交流信息、分享经验、推动卫生合作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
中国驻加使馆贺毅群公参、杨新育公参、毛中颖参赞,加方卫生部助理副部长英格哈特及外交贸易与发展部官员,中加双方医学院院长及医院代表等约1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并观看了图片展。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刘谦是应加拿大卫生部的邀请,于5月14率团抵加访问的。刘谦副主任与加卫生部副部长肯尼迪举行了会谈,就加强中加卫生交流合作交换了意见。代表团还出席了中加生物医药创新合作圆桌会议,了解加拿大在新药开发监管、医疗器械等领域的经验,以推动两国生物医药创新方面的合作。
(责编:白宇、刘军涛)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图片新闻排行榜
12345678910地病中心图片新闻
2010年地病中心图片新闻
申红梅主任助理当选为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地方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日,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地方病学分会换届会议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本届地方病学分会由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72名在地方病科研、防治、管理等领域成绩卓著的专家组成,我校地病中心10名专家当选为分会委员,其中申红梅主任助理当选为第七届地方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孙殿军主任当选为前任主任委员、王铜研究员当选为副主任委员、高彦辉副研究员当选为常务委员、秘书长。本届分会共分成7个学组,分别为管理学组、地方性氟中毒学组、地方性砷中毒学组、碘缺乏病学组、大骨节病学组、克山病学组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学组。
弘扬于维汉院士创新奉献精神 于维汉院士追思会隆重举行
  12月3日,弘扬于维汉院士创新奉献精神――于维汉院士追思会隆重举行。下午2时,在学校主楼三楼大会议厅内,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哈尔滨医科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于维汉院士追思会庄严肃穆。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杨宝峰教授及领导班子全体、各部处负责人、各院负责同志、于维汉院士的亲属及生前好友、同事、学生以及地病中心教师和在校大学生代表参加追思会。
  菊花簇拥在于维汉院士遗像周围。追思会开始前,与会人员向于维汉院士遗像三鞠躬。校党委副书记曹景文主持会议。校纪委书记马宏坤宣读“哈尔滨医科大学关于开展向于维汉院士学习活动的决定”。杨宝峰校长、孙殿军主任、尹新华教授、于祖熙教授、陶天遵教授、关振忠教授、王铜教授等逐一走上讲台追忆与于维汉院士一起学习、工作共渡的难忘时光。
  杨宝峰院士对于维汉院士作出高度评价,他说于维汉院士不仅是克山病防治泰斗、也是伟大的医生、科学家、教育家,不仅是哈医大人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为我国乃至世界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近30分钟的讲演中,杨宝峰校长用生动的实例、质朴的语言回顾了于维汉院士伟大的一生,并总结出在于维汉院士身上体现的宝贵精神,即科研创新的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赤诚爱国、心怀大爱的精神;治学严谨、治医严谨的精神。在发言结束时杨宝峰校长代表大学号召哈医大全体人员不仅今天学习于院士的精神,而且要永远学习于院士的精神。他强调,于维汉院士的事迹是我们永远取之不尽的源泉,更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
  最后,杨校长宣读哈医大关于建立于维汉院士塑像、并进一步发展于维汉院士基金的决定。
沉痛悼念我国著名地方病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于维汉教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于维汉教授,追悼会于11月25日8时30分在哈尔滨东华苑殡仪馆庄严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国家军委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F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卫生部部长陈竺,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卫生部副部长刘谦、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司长李斌、卫生部疾控局局长陈贤义、副局长白呼群,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刘德培、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洪铎;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王宪魁,省委常委、黑龙江省委副书记杜宇新,省委常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杜家毫,省委常委、黑龙江省委秘书长刘国中,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徐泽洲,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效廉,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程幼东,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孙尧等国家及省市领导,来自日本、美国的学者、学生以及有关单位发来唁电、敬送花圈。
  前来参加吊唁和出席追悼大会的领导有黑龙江省副省长程幼东、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黑龙江省委统战部部长王涛志、黑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李传模、省侨联主席王伟、民盟省委副主任委员杨永道、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副局长白呼群、地方病防治处处长李全乐、省人大副主任、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会长董浩、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郑志成、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秦恩亭、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黑龙江省精神文明办主任陈永芳、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张永洲、省卫生厅厅长赵忠厚、于维汉院士生前工作过的富裕县、克山县有关代表,山东、吉林、河南等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领导,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姜洪池、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主任孙殿军等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各院系部处负责同志、学校老领导、老专家、师生代表和于维汉院士生前同事、学生、亲朋好友500余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名誉主任于维汉院士逝世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于维汉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 2010年 11月 17日 零时 10分逝世,享年 88岁。
  于维汉院士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45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大连医院、大连医学院任内科医师、病理教师;哈尔滨卫戍医院内科任主治医师;1949年后先后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副教授、教授;196年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克山病研究室主任;1978年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克山病研究所所长;哈尔滨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导师;1978年后先后担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1987年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名誉主任。曾任中共中央北方地方病领导小组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地方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地方病标准分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地方病学杂志》主编、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席等学术职务。1994年被授予哈尔滨医科大学十大科学家荣誉称号;1997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日本医科大学、日本久留米大学等4所大学的客座教授。
  于维汉院士为第十一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四、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地方病先进工作者。
  于维汉院士为我国著名的地方病学专家。在近半个世纪的科研防治工作中,于维汉院士为克山病的预防与治疗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克山病病因、发病机理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从细胞分子水平进一步揭示克山病发生发展规律,提出了克山病的营养性生物地球化学病因学说,被国内外科学界广泛接受,并以此学说开展克山病的防治,使全国克山病病情得到了控制。为此,于维汉院士获得多项国家科技奖励。
  于维汉院士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用爱心和智慧拯救了无数生命,解除了千万患者的病痛。为了克山病病区人民的健康,于维汉院士有二十多个春节都是在克山病病区度过,病区百姓称他是“我们的教授”。他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风范影响了地方病防治战线几代人。
  于维汉院士教书育人、桃李芬芳,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所培养的大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大多部分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
  于维汉院士的一生是光辉的,他的人格力量将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逝世,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的重大损失!是我国地方病学界的重大损失!他的卓越贡献,将永载史册!他的崇高品质和科学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为沉痛悼念于维汉院士,定于日(星期四)8时30分在东华苑殡仪馆德政厅举行追悼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
               电话:2
西藏自治区省级和县级达标验收工作圆满完成
  按照《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方案》(卫办疾控发〔号)要求,在西藏自治区开展县级自查、自治区抽查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情况的基础上,-19日卫生部组成国家考核验收组,由中国CDC地方病控制中心主任孙殿军任组长,甘肃省卫生厅地病办主任徐莉和湖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陈培厚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卫生部疾控局地病处主任科员张树彬、新疆自治区疾控中心主任医师王锋锐、山西省地病所副所长贾清珍、中国CDC地方病控制中心副所长苏晓辉和中国CDC传染病所主管医师王建强的国家考核验收组,对西藏自治区省级基本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和县级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情况进行了考核验收。国家考核验收组选定昌都地区类乌齐县和山南地区琼结县作为考核验收县,通过听汇报,查看资料和现场考察等方式进行了国家验收工作。验收结果认为:①西藏自治区在省级水平上基本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②西藏自治区的73个县中有65个县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当雄县、墨脱县、那曲县、嘉黎县、比如县、聂荣县、索县和巴青县8个县未达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全区89.0%的县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孙殿军主任当选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市广西大厦召开,会议由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陈贤义局长主持,卫生部副部长尹力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组主任委员王陇德院士代表全体委员讲话。
  在本次大会上,我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主任孙殿军教授当选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地方病防治分委会主任委员,申红梅研究员当选为地方病防治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地病中心另有4位专家当选为地方病防治分委会委员。
  成立大会之后,地方病控制分委会召开了地方病控制专家委员会会议,会议由主任委员孙殿军教授主持,卫生部疾控局白呼群副局长、地方病控制处李全乐处长、孙学军调研员和张树彬同志参加了会议,地方病控制分委会30名委员除2名委员因事请假,其余28名委员全部到会。
地病中心专家参加国家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考核评估
  按照《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方案》(卫办疾控发〔号)要求,在各省(区、市)开展以县级自查、省级抽查为主的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考核评估基础上,-10日卫生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成国家考评验收组,对海南、重庆、四川、云南、甘肃、新疆6个省(区、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情况进行考核验收。
  考核验收工作共分6个组,每组一个省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主任助理申红梅和碘缺乏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苏晓辉参加了甘肃组,碘缺乏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刘守军参加了海南组,地病中心业务处副处长魏红联参加了新疆组。考评验收组完成现场验收工作后对各自省份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考评验收工作情况进行了反馈并撰写了“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考核验报告”。
  各考评验收组于日返回北京,参加了考核验收情况汇报总结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孙殿军主任主持了本次会议。在汇报会上,各考评组汇报了考评情况,并研讨了考核验收报告的撰写框架和主要内容。最后,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主任助理申红梅牵头撰写了“6省份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考核验收报告”,上报卫生部。
美国学者顾维宽教授在地病中心进行学术交流
  9月14日,应地病中心大骨节病防治研究所之邀,美国田纳西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基因发现实验室主任顾维宽教授,在地病中心大会议室以“Genomics, the future of medicine” 为题举行了一场演讲讨论会。
  顾维宽教授以他的科研学术研究“IL-1ra 缺乏自发性骨关节炎的调控基因”等为实例,阐述了基因芯片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在医学科研方面的作用。地病中心主任孙殿军教授出席了报告会,地病中心各防治研究所职工及学生参加了会议并进行了交流。
  会后孙殿军主任会见了顾维宽教授,商谈了双方在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细节,并在大骨节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周令望等陪同下,参观了地病中心中心实验室和大骨节病防治研究所。
地病中心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廉政准则》系列情景短剧
  按照黑龙江省高校纪工委和哈医大纪委的要求,为扎实有效地抓好《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简称《廉政准则》)的学习贯彻落实,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9月2日下午,地病中心组织副处级以上干部、党员干部以及学生党员在地病中心大会议室观看了《廉政准则》系列情景短剧。
  《廉政准则》是党中央为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采取的重要举措。其中,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共八项“禁止”和五十二个“不准”。《廉政准则》系列情景短剧由黑龙江省纪委与哈尔滨话剧院联合拍摄,共52集。以影视艺术这一党员领导干部喜闻乐见的形式,具体、形象、生动地诠释了《廉政准则》的内容。
  通过观看《廉政准则》情景短剧,党员干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迪,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地病中心党委举行庆“七?一”系列活动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九周年,地病中心党委于7月1日下午举行了庆“七?一”系列活动。活动共分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表彰“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大会;第二部分:党的知识竞赛。第三部分:“爱我中华”歌咏比赛。
  首先进行的是庆七?一表彰“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大会。校党委副书记曹景文、组织部部长王俐、地病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孙殿军、主任助理申红梅、全体职工及学生党员出席大会。会议由主任助理申红梅主持。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会上,党办主任刘英波宣布了表彰“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的决定。学校和中心领导为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颁发了荣誉证书。
  孙殿军主任代表地病中心党委向中心全体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在讲话中,他从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地方病防治工作、技术咨询及标准工作四个方面对地病中心上半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部署了下半年的工作任务。在党建方面,孙主任强调,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扎实的开展本年度“创先争优”活动,重在坚持、重在深入、重在落实。
  校党委副书记曹景文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首先对地病中心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同时号召全体党员向先优模范学习。他指出地病中心过去的一年在地方病防治、监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健康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他希望中心党委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带领基层党支部,努力学习,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活动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大会在的雄壮的《国际歌》声中闭幕。
  第二部分是庆七?一党的知识竞赛,本次竞赛以党支部为单位,共5个支部参赛,每个支部选派6名选手组成代表队。竞赛的内容涵盖了党章、十七大、十七届三、四中全会及地病中心近期重点工作等方面,设有必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题三个环节。通过激烈角逐,地氟病所支部、机关支部、大骨节病所支部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余获纪念奖。通过竞赛加强了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加深了对党的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推动了中心各支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
  第三部分是庆七?一“爱我中华”歌咏比赛。5个支部共选送了10首曲目,经过评委们的严格评选,克山病所支部选送的女声小合唱《祝福祖国》获得了一等奖、机关支部选送的男女声二重唱《国家》和地氟病所支部选送的小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获得了二等奖,其余参赛曲目分获三等奖和纪念奖。
  地病中心党委通过开展庆“七?一”系列活动,使全体党员的思想进一步凝聚,争取在“创优争先”活动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中国防治碘缺乏病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
  日,受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委托,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中国防治碘缺乏病高层论坛。卫生部和发改委等国家12部委、中国盐业总公司、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和全球微营养改善联盟、专业学会、大专院校、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1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毛群安主任、地病中心孙殿军主任、天津医科大学陈祖培教授、地病中心申红梅主任助理共同主持了本次会议。
  会上报告了国内外碘缺乏病防治进展、我国沿海地区居民碘营养状况和膳食碘摄入量调查结果、部分城市居民对实行食盐“双轨制”认知程度和碘对甲状腺疾病影响等热点问题。通过本次学术交流提出:①我国应须坚持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策略,不能放松;②进一步提高西部贫困地区碘盐覆盖率,解决贫困人口买不起和买不到碘盐的问题是西部地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③沿海地区居民膳食碘摄入量是安全的,沿海地区居民的碘营养状况总体上是适宜的,碘盐是沿海地区居民碘摄入的主要来源;④还没有证据表明,目前我国居民的碘营养水平与甲亢、甲状腺炎、亚甲减、甲减和甲状腺癌等甲状腺疾病发生存在必然的联系,建议扩大这方面的科学研究;⑤进一步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工作进程;⑥完善碘缺乏病监测体系。
地病中心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
  按照黑龙江省高校纪工委和哈医大纪委的要求,为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5月11日下午,地病中心党办组织副处级以上干部、党员干部以及学生党员在公卫学院C区3楼31号教室观看了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背叛与忏悔》。
  本片记录了河南省教育厅原副厅级巡视员靳建禄和武汉理工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海婴的违法违纪案件,并对二人的犯罪轨迹、犯罪心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反思,对教育系统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警示意义。通过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党员干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迪。
卫生部第六届卫生标准管理委员会2010年全体委员会议在京召开
  日,卫生部第六届卫生标准管理委员会2010年全体委员会议在北京市国谊宾馆召开,第六届卫生标准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由第六届卫生标准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刘新明司长主持。
  马晓伟副部长回顾了过去两年卫生标准的主要工作,对卫生标准工作的重要意义及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提出了下阶段需要抓紧落实的几项工作。马部长强调要加大卫生标准管理力度,推动卫生标准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卫生标准基础理论研究,切实落实卫生标准制修订计划,提高卫生标准研制效率和质量,积极推进卫生标准宣传,营造卫生标准实施的良好氛围。
  会议审议了2010年卫生标准制修订计划及经费分配方案,审议了营养标准专业委员会组建方案,通报了2010年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工作评估报告。根据《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工作量化评价办法》,在19个专业委员会中,地方病专业标准委员会在综合评价及卫生标准质量评价中均名列第一位,获得评估中唯一的优秀。
地病中心举行传达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精神报告会
  4月13日,地病中心举行了传达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精神报告会。全国人大代表、我校地病中心副主任、附属三院院长徐秀玉同志为地病中心全体职工传达了今年“两会”精神。会议由地病中心主任孙殿军同志主持。
  徐秀玉副主任介绍了今年“两会”概况、参会期间的切身感受和会议热点问题。她重点介绍了国家在保民生、促发展、扩大就业、提供廉租房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卫生改革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她还谈到了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和作用,表示一定反映我们卫生领域的心声,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徐秀玉副主任报告使地病中心全体职工对“两会”精神有了深入的了解,对地病中心在当前卫生改革形势下做好国家地方病防治工作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地病中心召开2009年度工作总结暨表彰奖励大会
  3月29日下午,地病中心2009年度工作总结暨表彰奖励大会在中心大会议室隆重召开。校长、地病中心党委书记杨宝峰,地病中心主任孙殿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心办公室主任吴雅文主持大会。
  杨宝峰校长在讲话中首先介绍了学校2009年度在大学排名、教学水平、医疗发展、学科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使全体职工深受鼓舞。对地病中心2009年在防治监测、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地病中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居安思危,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在研究生培养、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管理水平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中心党办刘英波主任宣读了地病中心2009年度有14位同志获得了先进工作者、2位同志获得了防控甲流工作先进个人、6位同志和《中国地方病学杂志》编辑部获得了科研奖励的表彰决定。
  孙殿军主任就地病中心2009年工作从六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一是地方病防治;二是重点地方病监测、年报统计及标准工作;三是学科建设;四是技术支持;五是健康教育;六是党务、行政和保健室工作。同时还对2010年地病中心在防治、监测、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健康教育、杂志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最后号召全体职工在学校正确领导下,紧密团结,勇于创新,奋发有为,一手抓卫生部交给的国家地方病防治任务,一手抓重点学科建设,使地病中心的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白呼群副局长视察地病中心
  1月15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白呼群副局长、地方病管理处李全乐处长来地病中心视察。与地病中心有关处、所负责同志座谈,地病中心孙殿军主任主持座谈会。申红梅主任助理就2009年地病中心在地方病防治、监测、标准及年报统计、技术支持、健康教育与宣传、科学研究、人才培训、国际合作、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工作做了汇报。各研究所负责同志围绕着目前地方病防治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尤其是中央转移支付项目质量控制、能力建设以及加强部门合作等方面与卫生部领导进行了交流。
  白呼群副局长在仔细听取汇报过程中不时地进行询问和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地病中心一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地肯定。李全乐处长通报了卫生部今年将要开展的几项重点工作:一是中央转移支付项目工作;二是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三是十一五规划的考评;四是碘缺乏病防治方面的工作;五是监测与信息系统建设。
  会后,白呼群副局长、李全乐处长在孙殿军主任等陪同下参观了地病中心中心实验室。
地病中心召开2009年中层干部述职报告会
  根据《关于2009年度干部述职的通知》文件精神,1月11日,地病中心在中心大会议室召开了2009年度中层干部述职报告会。中心党政班子成员以及全体职工参加了报告会。会议由中心主任助理申红梅主持。地病中心孙殿军主任首先回顾了2009年中心的主要工作情况,他强调本次述职的重要意义在于让广大干部职工充分了解述职干部一年来的主要工作业绩,对他们进行监督以及评价。
  克山病研究所王铜所长、大骨节病研究所副所长兼中心实验室副主任周令望、碘缺乏病研究所刘守军所长、地氟病研究所高彦辉所长、健康教育处张兆军处长、编辑部王丹娜主任、信息统计中心沈雁峰主任分别对一年来所做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参会人员对述职干部的工作进行了客观公正的民主测评。
  最后,孙殿军主任对述职情况进行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各研究所和业务处室述职干部本年度的工作,分析了2009年中心总体发展特点及各研究所的特色,提出了2010年地病中心要在SCI论文收录、申报国家级重点科研课题以及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号召全体干部职工为地病中心实现明年的工作目标而努力奋斗。
  按照述职日程安排,各研究所以及业务处室的副职干部于12日至14日以党支部为单位,在本支部进行了述职以及民主测评。同时,中心党委对述职干部在副高职以上人员、博士、民主党派负责人、工会支会负责人中间进行了谈话考核。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
地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邮编: 15008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卫生部副部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