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谷苗稼甘蔗清润葡萄籽精华膜力水雨之所润无不丰足

中华艺术宫成美术课堂
儿童美术馆内,孩子们正跟随黄浦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的老师学习如何在纸上刮蜡,勾勒“金蛇狂舞”的热闹景象;面对“海上生明月”展厅内优秀的中国画作品,中福会少年宫的老师带领学生细细体会笔墨轻重、构图疏密的...
艺术飨宴 “诱惑”你的味蕾
装饰艺术 老上海风情 待到夜幕降临想要续摊,上海半岛酒店的玲珑酒廊将为你们开启神秘时光机。隐藏于酒店地下层的玲珑酒廊,从设计到装饰,令人仿佛置身19世纪30年代的旧上海。 老式升降机晃晃悠悠地带你进入昏暗...
中国艺术基金呼唤学术机制
另一方面是基金公司忙于清算和盘点,在市场稍显冷淡的情况下没有新的发行计划甚至干脆叫停了酝酿中的基金项目,故而减少了流入艺术市场的热钱,所以新的成交记录和新的拍卖标王没有出现,这反映出中国艺术基金市场的...
魏怀亮中国画艺术展长沙开展
由湖南省文联、省美术家协会、省画院联合举办的“路上的风景——魏怀亮中国画艺术展”在长沙开幕,共展出画家近十年创作的中国画作品70余幅,给新年的长沙带来别样的艺术新风。省文联主席谭仲池等领导出席。 此次...
收评:农业板块午后回落 金新农等2股涨停
从资金流向看,民和股份(3240.27万元)、北大农(2688.91万元)、敦煌种业(2163.95万元)等5只个股昨日均获得超千万大单资金净流入,受到机构追捧。 本次一号文件指出了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落实“...
兰州新区获批后:旧城问题未解,新城问题已现
同时,汉朝在河西设立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兰州从此便掌控在中原王朝手中。 西汉当时的金城郡治金城县(今兰州市西南西固城),恰好处于羌戎之间,西控河湟、北扼朔方,陇右安危、常系此地。历史研究学者党...
中华古玩新闻网:高窟中唐第158窟涅?经变《各国王子举哀图》  中亚粟特人徙居敦煌之后,亦把一些本民族的民俗风习带到了敦煌,具有代表的如丧葬、雩祭等。除文献记载以外,反映在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图像也较为清晰完整,前者以莫高窟中唐第158窟涅?经变《各国王子举哀图》为代表,后者则以盛唐第23窟法华经变《药草喻品》中的《祈雨拜塔图》为代表。  法国汉学家戴密微(Paul Demieville)在《敦煌变文与胡族习俗》一文中指出:“敦煌一个被断代为唐代的石窟洞壁上的一幅涅?画中,我们看到佛陀的三名弟子被画得如同是高地亚洲的胡人,其一正在以刀剖胸,而另一个则自截左耳,第三位则以刀自刎。这幅画是受到了胡族殡葬习俗的影响,在印度佛教的经文传统中绝没有这样的内容。”在犍陀罗和印度的涅?图中,亦没有以刀伤体的哀悼表现。割耳骜面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一种葬俗。在隋唐及以后各代为汉人社熟知和接受,同时也发展出明志取信、诉冤、请愿等新的功能,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为了证实自己对林黛玉的爱不惜以刀剖胸,直接把心掏出来让对方看的故事。雷闻先生认为,敦煌158窟涅?壁画中出现刺心剖腹图像,是吐蕃占领时期敦煌粟特人改信佛教的真实反映。刘永增先生对158窟南壁涅?变《弟子举哀图》中的两身弟子手持一箱形物、双膝跪地以头抵箱在顶礼膜拜的图像,以中亚各地发现的纳骨器为比较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推断该图中弟子们顶礼膜拜的箱形物就是粟特人祭葬袄教徒时所用的纳骨器,由此证明了中唐时期粟特人丧葬礼仪在敦煌地区的流传。古代的敦煌,除了土葬这种主流的祭葬形式外,还存有接受了中亚粟特民族以纳骨器祭葬死者的丧葬习俗。  “雩祭”指祭神祈雨。《说文》云:“雩,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公羊传》曰:“大雩者何?旱祭也。”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中包含了大量与“雩礼”有关的文书,如P.2005《沙洲都督府图经残卷》中就有关于“雨师神社”的记载。P.2748、P.3870等《敦煌廿咏,安城袄咏》云:“更有雩祭处,朝夕酒如绳。”敦煌地处戈壁沙漠环抱之中,与中亚粟特本土皆属干旱地区,降雨与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敦煌各民族对甘霖普降的共同渴望,对“雩礼”的虔诚不言而喻。故而“雩祭”不仅是袄教固有的赛袄仪式,而且也是袄教人华后在敦煌倍受重视的一项活动。  “赛袄祈雨”本为袄教所专有,而在袄教佛教化、汉化及教派化的过程中,实体宗教逐渐蜕变为文化形态。敦煌地区粟特人改信佛教的过程,即是粟特人逐步汉化的过程。作为佛教石窟的莫高窟第158窟《释迦涅粲图》中发现袄教文化迹象并非首例,敦煌第23窟壁画《雨中耕作图》中亦有所体现。《敦煌学大辞典》“雨中耕作图”条云:“法华经变"药草喻品"中之精品。按经文,本无"雨中耕作"之意,而是要说明"佛所说法,譬如大云,以一味雨,润于人花,各得成实"。为了说明佛法无边,该品偈语有:"卉木草药,大小诸树,百谷苗稼,甘蔗葡萄,雨之所润,无不丰足"等句。以盛唐第23窟为例:乌云密布,时雨普降,一位农夫正挥鞭策牛,雨中耕作;地头上坐三人农夫、农妇、小儿,父子捧碗吃饭,农妇关切地注视着他们。这一田头小景,妙趣横生。在另一块地上,有一农夫肩挑庄稼往回走。画的下方,创作者又根据"方便品"里的"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乃致童子戏,聚沙成宝塔"等句,绘一人跪于塔前,一人翩翩起舞,六人各执乐器席地而坐为舞者伴奏,旁边有几个胖娃,正在津津有味地"聚沙成塔"。整个画面恰似一幅从耕作到丰收的连环画。”《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亦对该图按照法华经变《药草喻品》、《方便品》予以解释。赵玉平等先生近年来对莫高窟第23窟《雨中耕作》图内容有新的诠释,认为其表现的是《妙法莲华经》“序品”中的“雩雨”场景。《雨中耕作图》中胡服、胡舞、胡乐、胡塔及“衔绶鸟”,构成一幅粟特(袄教)文化特征鲜明的祈雨图。  著名的敦煌艺术史家史苇湘先生一直强调敦煌艺术是以汉文化主导下的多民族艺术作用的结果,姜伯勤先生则把敦煌艺术中的粟特美术成就视为中西文化与美术交流的代表。敦煌壁画中涉及粟特艺术因素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敦煌壁画在继承汉晋壁画传统、吸取西域民族和外国佛教艺术的有益营养的同时,创造出各时代不同的艺术风格,其中粟特美术及其表现构成了敦煌艺术中独特的内容,实属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新问题”。作为敦煌艺术重要营养来源的粟特美术,是敦煌这样一个粟特人流寓中国后的聚居中心地艺术作品不可不谈的问题与现象。只有如此,才能客观真实地把握敦煌艺术的精神。
留言评论:
用户名: &&&&&&&&&&&&&&&&&&&&&&&&妙法莲华经药草喻品第五(弘觉居士标点本)
妙法莲华经(卷三)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药草喻品第五
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及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叶善说如来真宝功德,诚如所言。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功德,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也。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所生卉木丛林及诸药草,种类若干,名色各异,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华果敷实,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出现于世,如大云起,以大音声,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罗,如彼大云,遍覆三千大千国土。于大众中,而唱是言:‘我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今世后世,如实知之,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汝等天、人、阿修罗众,皆应到此,为听法故。’尔时,无数千万亿种众生,来至佛所而听法。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随其所堪,而为说法。种种无量,皆令欢喜,快得善利。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稳,后生善处,以道受乐,亦得闻法。既闻法已,离诸障碍,于诸法中,任力所能,渐得入道。如彼大云,雨于一切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如其种性,具足蒙润,各得生长。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若持读诵,如说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觉知。所以者何?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众生住于种种之地,唯有如来,如实见之,明了无碍。如彼卉木丛林诸药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佛知是已,观众生心欲而将护之,是故不即为说一切种智。汝等迦叶,甚为希有,能知如来,随宜说法,能信能受。所以者何?诸佛世尊随宜说法,难解难知。”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破有法王 出现世间 随众生欲 种种说法
智慧深远 久默斯要 不务速说 有智若闻
无智疑悔 则为永失 是故迦叶 随力为说
令得正见 迦叶当知 譬如大云 起于世间
慧云含润 电光晃曜 雷声远震 令众悦豫
地上清凉 叆叇垂布 如可承揽 其雨普等
流澍无量 率土充洽 山川险谷 幽邃所生
大小诸树 百谷苗稼 甘蔗葡萄 雨之所润
干地普洽 药木并茂 其云所出 一味之水
随分受润 一切诸树 上中下等 称其大小
根茎枝叶 华果光色 一雨所及 皆得鲜泽
性分大小 所润是一 而各滋茂 佛亦如是
譬如大云 普覆一切 既出于世 为诸众生
诸法之实 大圣世尊 于诸天人 一切众中
我为如来 两足之尊 出于世间 犹如大云
枯槁众生 皆令离苦 得安稳乐 世间之乐
诸天人众 一心善听 皆应到此 觐无上尊
无能及者 安稳众生 故现于世 为大众说
其法一味 解脱涅槃 以一妙音 演畅斯义
而作因缘 我观一切 普皆平等 无有彼此
我无贪着 亦无限碍 恒为一切 平等说法
众多亦然 常演说法 曾无他事 去来坐立
如雨普润 贵贱上下
持戒毁戒 威仪具足
及不具足 正见邪见
利根钝根 等雨法雨 而无懈倦
一切众生 闻我法者 随力所受 住于诸地
转轮圣王 释梵诸王 是小药草 知无漏法
起六神通 及得三明 独处山林 常行禅定
是中药草 求世尊处 我当作佛 行精进定
又诸佛子 专心佛道 常行慈悲 自知作佛
是名小树 安住神通 转不退轮 度无量亿
如是菩萨 名为大树 佛平等说 如一味雨
所受不同 如彼草木 所禀各异 佛以此喻
种种言辞 演说一法 于佛智慧 如海一滴
充满世间 一味之法 随力修行 如彼丛林
随其大小 渐增茂好 诸佛之法 常以一味
普得具足 渐次修行 皆得道果 声闻缘觉
住最后身 闻法得果 是名药草 各得增长
智慧坚固 了达三界 求最上乘 是名小树
复有住禅 得神通力 闻诸法空 心大欢喜
度诸众生 是名大树 而得增长 如是迦叶
譬如大云 以一味雨 润于人华 各得成实
以诸因缘 种种譬喻 开示佛道 是我方便
今为汝等 说最实事 诸声闻众 皆非灭度
是菩萨道 渐渐修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9-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三之一
9-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三之一 >
> 9-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三之一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二之余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三之一
  释信解品竟。次释药草喻品。
  药草喻品第五
  此中具山川云雨。独以药草标名者。土地是能生。云雨是能润。草木是所生所润。所生所润。通皆有用。(若从如来所述义边。则尽大地无不是药。)而药草用强。(若从迦叶等能领义边。则正是中草。)譬有漏诸善。悉能除恶。而无漏为最。今无漏众中四大弟子。以譬领佛譬。深会圣心。佛赞善哉。甚为希有。述其得解以喻其人。故称药草喻品。(世界悉檀。)夫药草丛育日久。一蒙云雨。扶蔬リ省Q烤シ嵛涤谕狻Aτ贸淙笥谀凇F┲钗蘼W∽詈笊碛杏嗄。更不愿求佛道。今得闻经。自乘佛乘。兼以运人。以佛道声。令一切闻。内外自他具胜力用。故称药草喻品。(为人悉檀。)夫药草者。能治四大。补养五脏。还年驻色。(世药三品。下治四大。中益五脏。上可还年驻色。俱非药王。譬昔除四住病。养五分身。还真理年。驻变易色。)今蒙云雨。忽成药王。饵之治众病。变体成仙。譬诸无漏闻经。破无明惑。开佛知见。我等今日。真是佛子。无上宝聚。不求自得。故称药草喻品。(破惑合治譬。u对治悉檀。开佛知见合成仙譬。u第一义悉檀。)约教者。三草是藏教。小树是通教。大树是别教。地雨是圆教。昔未开显。则权实迥异。今浴T蛉荻尽M且坏厮R挥晁蟆8ブσ丁K奈⒑问狻S呃逦兑韵远烂睢1炯U摺1咀≈堑亍T┰朴辍<N菽尽R嗽龀ぁ9坌娜缧睦婷詈笏怠
   (己)譬说周四大段中。第三如来述成为二。初略述成。二广述成。
   (庚)初中二。初双述善哉。二领所不及。
   (辛)今初
  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及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诚如所言。
  迦叶居僧之首。故别告之。信解具列四人。虽空生居首。然自陈之唱。属在迦叶。故今别告。又言及诸大弟子。信知得悟不但四人也。一善哉。述其法譬俩处领实。一善哉。述其法譬两处领权。又华严之拟宜。领实也。三藏之诱引。领权也。方等之体信。般若之转教。俱领权实也。法华之付财。开权u实也。辞致曲巧。故言善说。皆是佛法。故言真实功德。印定不谬。故云诚如所言。
   (辛)二领所不及
  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o功德。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
  云何不及。谓退。进。横。竖。亦横亦竖。非横非竖。皆不及也。所以者何。大云普覆。荷清凉。大雨俱沾。无不蒙泽。咸令世间。皆得知见未曾有法。那忽齐教。止领二乘得益。不道人天小草。是为退所不及。菩萨名上草。亦名小树大树。敷荣郁茂。自他饶益。而复不领。是为进所不及。又十法界同成佛法界。那忽止领二乘。余八法界都不涉言。是为横所不及。又七方便从浅至深。皆入真实。那忽止领二乘。余五方便都不在言。是为竖所不及。又三世利益。于十方十界。未曾暂废。都不涉言。是为亦横亦竖领所不及。又山川溪谷等。总言一地。一地能生。未尝拣择。草木种子。皆依于地。更无余依。一云ΑN薮Σ幻堋R挥暌晃丁2桓艨萑佟F杖F盏迷龀ぁH缋雌降取2豢伤家椤J挡幌榷俸蠼ァ3跞┮弧H缌嗽啤F沼暌磺小2淮由硇慕怠3鹊们辶埂J俏宄似叻奖恪J饺馈F降裙愦蟆I跎畈┰丁2豢伤家椤N抻胁畋稹J俏呛岱鞘A焖患啊2患爸浴7嵌级俣帷L匾猿跣耐笮摹N辞罴亍9试撇痪《#ㄒ蛟担┯虺醢R嗑吆蟛韫Φ隆5虢讨臁N聪窘旌崾耳。(约教)又权行大士。宜应如此也。(本迹)观心者。退进横竖亦横亦竖。无差而差也。非横非竖。差u无差也。观心u空。则差u无差。观心u假。则无差u差。观心u中。则非差非无差。双照差与无差。(今人仅读一本四教仪。辄执别五时而判教。止是窃取迦叶领解余涎。宁知如来三轮不思议化若此。)初略述成竟。
   (庚)二广述成二。初长文。二重颂。
   (辛)初中二。初正明权实不可思议。二结叹述成。忝魅荻静钗薏畹取=允清纫读焖患啊H越右9式崽驹啤H甑壬跷S小D苤缋此嬉怂捣āD苄拍苁堋A家酝私崾取K淞觳患啊6倨浯笠狻2怀鋈ㄊ倒室病
   (壬)初中三。初法说。二立譬。三法合。
   (癸)初又二。初明权实教不可思议。二明权实智不可思议。
   (子)今初
  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也。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
  此正总示以领所不及也。若据穷子之譬。则必先拟以大。后接以小。体信之后。方可领知。领知之后。方可付业。自是钝根声闻。具历五味受益之一途耳。岂知如来是大法王。得大自在。一音演说。随类各解。三草二木。受益不虚。以智方便而演说法。则何权不施。宁止施三。所说皆到一切智地。则何实不显。宁止二乘。故不可思议也。言一切智地者。究竟非二。故称一。其性广博。故称切。寂而常照。故称智。无住之本立一切法。故称地也。
   (子)二明权实智不可思议。
  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
  此明权实诸教。所以皆悉不虚。不可思议者。正由如来权实之智不可思议故也。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者。契权实理也。识浅深药也。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者。契十界机也。识标本病也。一切诸法。各有远趣近趣。言近趣者。戒善等趣人天。念处道品等趣涅。三o六度趣三藏佛果。体观无生趣三乘共实相。次第三观趣别教果头妙觉。言远趣者。举手低头。皆缘因善性。随闻一句。皆了因慧性。无不究竟趣于圆极佛果。夫一切诸法。u十界法也。深心所行。u十界机也。今云知所归趣通达无碍。则差u无差。u权而实矣。究尽明了。是实相理也。一切智慧。是圆极智也。今云又于诸法。示诸众生。则无差u差。u实而权矣。无差而差。奚止能诱穷子。差而无差。奚止局于次第五味。故不可思议也。初法说竟。
   (癸)二立譬二。初明无差而差。譬u实而权。二明差而无差。譬u权而实。
   (子)初中二。初约能生所生明无差而差。二约能润所润明无差而差。
   (丑)今初
  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所生卉木丛林及诸药草。种类若干。名色各异。
  三千大千山川溪谷土地。举能生无差也。卉木丛林药草。举所生差别也。三千大千。譬众生世间。众生无别法。依于五阴和合而立其名。三千大千亦无别法。依于山川溪谷土地而立其名。山譬色阴。显而可见。川譬受阴。水流盈涸。溪譬想阴。屈曲晦明。谷譬行阴。幽隐难见。土地譬识阴。通为所依。如此五阴。皆为一切习因习果所依。犹彼山川溪谷土地。皆为一切草木种子根茎枝叶所依也。卉者。草之总名。木者。树之总名。众草为丛。众树为林。治病力用胜者。称之为药。今云药草。且举二乘无漏善也。五乘七方便等因果不同。故云种类若干。各有称谓为名。各有体相为色。以要言之。十界因果诸法。不离假名五阴。十万八千有毒无毒药品。不离大千土地。又三千大千。可譬正因理性。通为一切所依。山川溪谷土地。可譬众生果报五阴色心。卉木丛林。可譬众生十界习因。此三法不相离。习因依报阴。报阴不出法性。如卉木依山川土地。山川土地依世界。此u性德三因。法性u正因法身德。果报u缘因解脱德。习因u了因般若德。若以正因望十界缘了。则无差而差。种类若干。名色各异。若以缘了望理性正因。则差而无差。同归一地。如此权实之境。不可思议。顿扣于佛。那独约二乘自类领耶。
   (丑)二约能润所润明无差而差。
  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华果敷实。
  密云遍覆等澍普洽。举能润无差也。根茎枝叶小中大等各有所受。称其种性。举所润差别也。云有形色。譬如来身密。弥布遍覆。譬普现一切群生之前。又大慈等荫。u譬意密。下文云雷声远震。u譬口密也。一时等澍。譬八音四辩宣注法雨。其泽普洽。譬秘密不定二种化仪。念念之中。十界各得权实诸益。非同迦叶所领次第五味。仅仅先拟后引。先施后废而已。根譬信。茎譬戒。枝譬定。叶譬慧。小譬人天信戒定慧。中譬二乘信戒定慧。大譬菩萨信戒定慧。诸树大小。u通别二种菩萨。于中又各论上中下。举凡万有不同之机。咸于一时各有所受。止一身云。一音演说。能使小不过分。大不减少。称其习报两因种性而得生长。使彼习果华敷。报果果实。如此权实之教。不可思议。普应群机。那独约五味次第领耶。初明无差而差。譬u实而权竟。
   (子)二明差而无差。譬u权而实。
  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若据文义。似是结成无差而差。若论譬意。则前譬无差而差已竟。今意正显三草二木。各有差别。而地与雨。无差别也。一地所生者。譬道前心地所生。终因道后智地。(此道前后。名有通别。道后定在果后。道前通至凡夫。故方便品中。亦以等觉已前为道前。此中须以博地凡夫无戒善者为道前。以五乘为道中。所以道前道后真如之理。等皆是地。地体无别。然皆能生。故知众生道前心地。奚尝不有能生性耶。而不能生不能成者。必假道后极果智地令生令成。发心已后。究竟已前。皆假智地而成熟之。)一雨所润者。譬一音所宣一乘法门。开发道中五乘善根。终是一音平等之教。而诸草木各有差别者。譬五乘善根蒙佛法雨。随分增长。而不自知五种之因。皆依一佛性。亦不自知五乘之教。皆是一大乘。亦不自知同归佛慧。唯有如来能知也。二立譬竟。
   (癸)三法合二。初合无差而差。二合差而无差。
   (子)初中二。初正合。二提譬帖合。
   (丑)初又三。初先合能润。二追合能生所生。三复合能润所润。
   (寅)今初
  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出现于世。如大云起。以大音声。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罗。如彼大云。遍覆三千大千国土。于大众中而唱是言。我是如来。应供。正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者令得涅。今世后世。如实知之。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汝等天人阿修罗众。皆应到此。为听法故。
  此正合密云弥布遍覆。兼合颂中雷声远震之譬。以显如来三密也。出现于世。u应身出世。是身密也。如大云起。举譬帖合身密也。以大音声普世界天人阿修罗。u是口密。颂中所谓雷声远震也。身口二密。皆由大慈所熏。所以应不失时。药必应病。u兼显意密也。世界。总举三千大千六道四生。意含十法界也。天人阿修罗。别举三善道。能禀声教之益。意譬三乘根性三十子也。如彼大云覆等。举譬帖合口密也。于大众中而唱是言等。重明大音普。略唱六种法门。集众听法。犹如雷声远震也。一如来等。是十号法门。二未度等。是四宏法门。未度苦者。令得度苦。未解集者。令得解集。未安道者。令得安住道谛。未证灭谛涅者。令得证于涅。在因名为僧那僧涅。此云宏誓。至果名为大慈大悲。悲拔苦集。慈与道灭也。此四浪内小K内杏猩鹞奚蘖课拮髦煌7⑿」R喔饔幸臁=褡孕形ㄔ病;盟摹K用四。四皆归圆。若不归圆。则非出世本意。若不用四。不能普收机也。三今世后世如实知之。是三达法门。通达三世无有障碍。四我是一切知者。u一心三智法门。五一切见者。u具足五眼法门。六知道者等。u三不护法门。知道。谓意业随智慧行。开道。谓身业随智慧行。说道。谓口业随智慧行也。问。此一段文。旧用合注雨譬。今何不同。答。下文随其所堪而为说法。正合注雨。此崦魅拔锾堋?鲇写笊粘浴9手侠咨病
   (寅)二追合能生所生
  尔时无数千万亿种众生。来至佛所而听法。
  众生二字u合三千大千世界假名。兼得山川溪谷土地五阴。以假名实法。不相离故。无数千万亿种。u合卉木丛林及诸药草。通而言之。不出十法界机。别而言之。u取五乘七方便。乃能受润也。
   (寅)三复合能润所润又二。初合能润。二合所润。
   (卯)今初
  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随其所堪。而为说法。
  此正合一时等澍譬也。然大云雨之于如来说法。仅为片喻。何以故。云雨是众生共业所感。u是众生识所变相。非情数摄。但属无覆无记。所以不能观根逗机。而于诸物或损或益。如来不尔。有大誓愿。有大慈悲。有大智慧。虽亦由于众生增上共业感佛出世。虽亦各于众生识上。自变佛相。而本质境。是无漏善。全法报体所起应用。故能以妙观察智。观是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随以成所作智。随其所堪而为说法。仍u大圆镜智之所普持。平等性智之所印照也。于时者。众生来至佛所听法之时也。诸根利钝者。不能受道为钝。能受道者为利。又不能秉戒者为钝。能秉戒者为利。不能修定者钝。能修定者利。不能断惑者钝。能断惑出三界者利。析观断惑者钝。体观断惑者利。保证真空者钝。出假化物者利。二观为方便者钝。直观中道者利。传传不同。又五乘七方便人。各论利钝也。精进懈怠亦尔。随其所堪者。称会机宜。无增减之失也。此则始从华严。终至般若。一一时中。秘密不定。一音说法。随类各解。神力不共。不可思议。但令得益。不令堕苦。故为一时等澍。u一时中。各具五味偏圆。逗众生根性。乃至法华会中。五千退席。移置他方。虽一座席。名为显露决定。若望十方不妨仍称秘密。佛三密化。但同云雨之普洽。而不同云雨之无记。为若此也。若据迦叶所领次第五时。何名一时等澍。
   (卯)二合所润
  种种无量。皆令欢喜。快得善利。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隐。后生善处。以道受乐。亦得闻法。欧骸@胫钫习S谥罘ㄖ小H瘟λ堋=サ萌氲馈
  此具明闻法三世种熟脱益。种种无量乃至现世安隐。合其泽普洽譬也。后生善处乃至亦得闻法。合称其种性而得生长譬也。欧ㄒ涯酥两チ钊氲馈:匣笫灯┮病=粤罨断病J鞘澜缫妗0惨啤J俏艘妗@胫钫习J嵌灾我妗=サ萌氲馈J堑谝灰逡妗G以冀癯跷欧ǘ稚聘摺4问朗旌笫劳选;蚬ヒ阎帧T蚪袷齑瓮选;蚬ヒ咽臁T蚪裎u脱。事非一概。又四悉檀益。该括权实。一一四悉。顿渐不同。若欲具说。浩然无涯。粗示大纲。俾知如来说法。益未来而已。又种种皆令欢喜。u称其种性而得生长也。快得善利。具有四教权实善利。u今世之华敷果实也。现世安隐。结上欢喜善利现在四益也。后生善处以道受乐。报因感报果也。亦得闻法。习因感习果也。所受道乐。必有权实。于权实道。复论浅深。所闻之法。亦复如是。u次世中辨四益也。欧ㄒ选@胫钫习K胍嘤星成畈煌W苁潜ㄒ蚋杏诒üH瘟λ堋=サ萌氲馈K胍嘤腥ㄊ挡煌W苁窍耙蚋杏谙肮u是第三后世之中辨四益也。所被之机。横该十界。所受之益。竖彻四教。如华严般若等。立令地狱得益。余可知也。初正合竟。
   (丑)二提譬帖合
  如彼大云。雨于一切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如其种性。具足蒙润。各得生长。
  大云及雨为能润。合如来三密及声教也。一切二字。合假名众生也。卉木丛林药草。合五乘七方便也。种性。合诸根利钝懈怠精进也。具足蒙润。合皆令欢喜快得善利也。各得生长。合现世安隐后生善处等也。初合无差而差竟。
   (子)二合差而无差二。初正合。二结释。
   (丑)初中二。初合一地所生一雨所润。二合草木各有差别。
   (寅)今初
  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
  一相者。众生心性。同一真如为相。合一地也。一味者。一乘之法。同诠一理。合一雨也。所谓下。双释一相一味也。解脱相者。业u解脱。本无二边业缚相也。离相者。惑u般若。本离通别二惑相也。灭相者。苦u法身。二种生死本寂灭也。众生心性。u是性德解脱相离相灭相。u一而三。u三而一之相。如来一音。说此u一而三u三而一之法。则为u一味而三味u三味而一味之教。众生秉教修行。则以性德三相一相为所观境。仗佛三味一味之教为增上缘。起于中道三相一相之行。究竟得成三相一相一切种智之果也。夫佛于一实相法。方便开为三五七九等相。于一味教。分别说为兼但对带等味。众生秉教修行。各获果证。谁能知者。唯佛能知究竟终归一相一味耳。
   (寅)二合草木各有差别三。初正合众生如草木。故不自知。二明唯有如来能知。故与大云同而不同。三举譬帖合众生不知。
   (卯)今初
  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若持读诵。如说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觉知。
  其有众生者。总举不知之人。合三草二木也。法。u一音一味之法。若持读诵如说修行。正明不知。何以故。持说不同。修行各异。人天作戒善之解。三乘作谛缘度解。解煌u是差别也。所得功德不自觉知者。不知佛是一味无差别教。但于七种权功德中。各得一种。各作一解。恢渚烤构槭怠R嗖恢渌檬侨āu是权实俱迷。名为不自觉知也。
   (卯)二明惟有如来能知。故与大云同而不同。
  所以者何。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众生住于种种之地。唯有如来如实见之。明了无碍。
  如来能知者。u是一切种智知也。如实见之者。u是佛眼见也。明了无碍者。u是彻始彻终。彻内彻外。咸洞悉也。若约能知能见。唯有佛智佛眼。若约所知所见。则减数略举十境。合为四意。一一无不差u无差。无差u差也。四意者。一约四法。二约三法。三约二法。四约一法。一约四法者。种相体性也。种有二义。若就相对论种。则三道是三德种。故净名云。一切烦恼之俦。为如来种。(由烦恼道。u有般若种也。)又云。五无间皆解脱相。(由不善业。u有善法解脱种也。)又云。一切众生u涅相。不可复灭。(生死苦道。u法身种也。)若就类论种。则一切低头举手。悉是解脱种。一切世智及三乘解心。u般若种。凡有心者皆当作佛。u法身种。如此诸种差别。惟佛能知。一切种~一种。u无差别。亦惟佛能知。差u无差。无差u差。亦惟佛能知。相者。据外。体者。主质。性者。据内。具如十界十如中释。若论差别。u十法界相。惟佛能知。若论无差别。u一佛界相。亦惟佛能知。差u无差。无差u差。亦惟佛能知。体性例然。二约三法者。闻思修三慧也。仍有三重。一云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者。三慧所取境也。教下所诠种相体性。随教则有思修不同。对界为境。多少增减。观体巧拙。随义应知。为差无差。以权对实。二云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者。三慧之当体也。此体u是能闻能思能修。亦有差无差等。例前可知。三云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者。三慧之因缘也。由闻法故。方取于境。故以闻法而为因缘。如此三乘三慧。昔谓境体因缘有异。u是差别。若入圆妙三慧。u无差别。此有差别。惟佛能知。此无差别。亦惟佛能知。又差u无差。无差u差。亦惟佛能知。三约二法者。因果也。以何法为因。得何法之果。五乘之因。各得其果。u是差别。惟佛能知。众生如佛如。一如无二如。惟是一因一果。u无差别。亦惟佛能知。又差u无差。无差u差。亦惟佛能知。四约一法者。众生住于种种诸地也。u是七方便人。住于七位。此u差别。惟佛能知。如实见之。惟是一地。u无差别。亦惟佛能知。又差u无差。无差u差。亦惟佛能知。故云明了无碍也。此中四意。摄尽诸法。种相体性。为三慧所取。所取四法。不出因果。因果之体。体惟实性也。
   (卯)三举譬帖合众生不知
  如彼卉木丛林诸药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
  未开显时。七方便人皆同卉木。但能受润增长。不能自知。院蟆7街荻救舾艟ト糁θ粢度艋艄R灰晃薹堑刂奈T蚰苋蛑谏缘吕淼亍6罘鹁烤挂磺兄堑亍4哟酥堑亍P舜蟊啤W⑷ㄊ涤辍;蘧 H缋此运捣S宋虼诵孕廾匾选3跽暇埂
   (丑)二结释又二。初结成差u无差。二释出不u说意。
   (寅)今初
  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常寂灭相。终归于空。
  一相一味等。已如前释为众生故。分别说此一相一味解脱离灭之法。u是一中无量。究竟涅常寂灭相终归于空。u是无量中一。所以结成毕竟无差别也。言究竟涅者。不同二乘有余无余二涅也。言常寂灭相者。非以断缚名为解脱。法本无缚。今亦无脱。非以舍合名为离相。法本无合。今亦无离。非以生尽名为灭相。法本无生。今亦无灭。所谓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不同二乘之三相也。终归于空者。归于中道第一义空。非是二乘灰断之空也。勤勤再释。简实异权。佛之大慈。殷切甚矣。
   (寅)二释出不u说意。
  佛知是已。观众生心欲而将护之。是故不u为说一切种智。
  如来寄┙砸弧:尾灰磺惺敝械狄皇怠9式袷驮啤9壑谏挠こ种?制浞贪2u说也。初正明权实不可思议竟。
   (辛)二结叹述成。
  汝等迦叶。甚为希有。能知如来随宜说法。能信能受。所以者何。诸佛世尊随宜说法。难解难知。
  前明如来无量功德。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如大云雨。不可思议若此。恐人疑四弟子齐教领解。何必是实。故佛称述。虽未及究竟佛地。而具领五时权实。开佛知见。分证佛果。亦诚不虚。兼欲引发下根。令同得悟也。先叹希有者。凡夫有反覆闻能得益。菩萨是己事。解不为奇。今以无为正位。而能舍证入实。故甚希有。能知随宜说法。述其能领开三。能信能受。述其能领显一也。所以者何下。释成希有可知。又前云汝等说不能尽。今云汝等甚为希有者。前约佛恩普被。犹如云雨。靡不覆润。佛恩普载。犹如大地。靡不生成。岂直但为一方一机而已。故云说不能尽也。今以佛恩虽普。众生日用不自觉知。如三草二木。根植于地。禀润于雨。而不能知。汝等能知始终十恩。甚为希有。未度令度等。述其知佛四宏誓恩甚为希有。现世安隐后生善处以道受乐。述其知大慈与乐恩甚为希有。离诸障碍渐得入道。述其知大悲拔苦恩甚为希有。轮王释梵是小药草述其知劝善除烦恼恩甚为希有。知无漏法能得涅及缘觉证是中药草。述其知除寒热见爱恩甚为希有。上草小树。是为耻小慕大。述其知遮丑陋恩甚为希有。大树。是述其知庄严恩甚为希有。最实事一地一雨。述其知付财坐座。身心财法自在安乐恩甚为希有。佛述其差别叹者。叹十恩文尽。述其无差别叹者。u是一大恩也。广述成中初长文竟。
   (辛)二重颂三。初颂法说。二颂立譬。三颂法合。
   (壬)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破有法王。出现世间。随众生欲。种种说法。如来尊重。智慧深远。久默斯要。不务速说。有智若闻。则能信解。无智疑悔。则为永失。是故迦叶。随力为说。以种种缘。令得正见。
  破有法王者。因果不亡。名之为有。凡夫以见思为因。分段生死为果。二乘以尘沙为因。方便变易为果。菩萨以无明为因。自性变易为果。唯有诸佛。五住因亡。二死果丧。乃于诸法得大自在也。出现世间。u是为利众生。故凡权实诸教。皆使受者得益不虚。随众生欲二句。颂权智说权教也。如来尊重四句。颂实智说实教也。有智若闻四句。释不速说实之由也。是故迦叶四句。显先权后实之巧也。以种种缘。u先施权。令得正见。u后显实。惟此一实。名为正见。故涅中。迦叶童子领解云。自此以前。我等皆名邪见人也。
   (壬)二颂立譬二。初无差而差。二颂差而无差。
   (癸)初中二。初超颂能润无差。二追颂能生所生受润差别。
   (子)今初
  迦叶当知。譬如大云。起于世间。遍覆一切。慧云含润。电光晃曜。雷声远震。令众悦豫。日光掩蔽。地上清凉。Υ共肌H缈沙欣俊F溆昶盏取K姆骄阆隆A麂蘖俊B释脸淝
  云譬应身。应身随智慧行。故言慧云。能具十二部法。故言含润。电光晃曜。譬身放大光。雷声远震。譬口宣四辩。日光掩蔽。譬九十五种邪光不现。地上清凉。譬九十八种恼热得除。Υ共既缈沙欣俊F┯ι硐嗪猛恰K仆小S行耐 J挡豢傻靡病F溆昶盏人姆骄阆隆F┌艘羲谋缙沼θ夯A麂蘖俊F┮灰皇敝邢叹呶迨卑私獭B释脸淝F┓灿行恼呓悦衫蟆R灰皇敝小8鞯貌赝ū鹪捕俳ッ孛懿欢ㄎ逦吨嬉病
   (子)二追颂能生所生受润差别
  山川险谷。幽邃所生。卉木药草。大小诸树。百谷苗稼。甘蔗葡萄。雨之所润。无不丰足。干地普洽。药木并茂。其云所出。一味之水。草木丛林。随分受润。一切诸树。上中下等。称其大小。各得生长。根茎枝叶。华果光色。一雨所及。皆得鲜泽。
  山川险谷。略颂能生也。幽邃。譬众生久远所植习因。隐在果报色心内也。百谷。譬十善互严。十善为百。甘蔗质一。可譬禅定所缘境一。葡萄形多。可譬智慧所破惑多。干地普洽。譬未信者令信。余如文。初颂无差而差竟。
   (癸)二颂差而无差
  如其体相。性分大小。所润是一。而各滋茂。
  初二句。颂所生所润。第三句。正颂能润无差。略不颂能生。u以所生兼之。第四句。颂差别不自知也。二颂立譬竟。
   (壬)三颂法合二。初颂合无差而差。二颂合差而无差。
   (癸)初中三。初颂合能润。二颂合能生所生。三颂复合能润所润。
   (子)今初
  佛亦如是。出现于世。譬如大云。普覆一切。鲇谑馈N钪谏7直鹧菟怠V罘ㄖ怠4笫ナ雷稹S谥钐烊恕R磺兄谥小6茄浴N椅缋础A阶阒稹3鲇谑兰洹S倘绱笤啤3淙笠磺小?蓍轮谏=粤罾肟唷5冒惨帧J兰渲帧<澳乐。诸天人众。一心善听。皆应到此。觐无上尊。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隐众生。故现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脱涅。以一妙音。演畅斯义。常为大乘。而作因缘。
  鲇谑赖热省B运淌拧3淙笠磺械攘洹B运趟暮辍2凰逃嗨姆乓病V钐烊酥谙滤馁省K倘疤堋F浞ㄒ晃墩摺F咧址奖恪N薏唤怨橐怀恕2疃薏钜病3N蟪硕饕蛟嫡摺饕蛟怠1赜梅奖恪u无差而差也。
   (子)二颂合能生所生
  我观一切。普皆平等。无有彼此。爱憎之心。我无贪著。亦无限碍。恒为一切。平等说法。如为一人。众多亦然。常演说法。曾无他事。去来坐立。终不疲厌。充足世间。如雨普润。
  上文法合能生所生。则云无数千万亿种众生来至佛所而听法。今颂则明佛观一切普皆平等也。佛机为此。余机为彼。佛平等说。不于佛机者爱。余机者憎。譬如雨注。不择溪谷也。佛事为自。魔事为他。应后为去。应初为来。入实为坐。出权为立。余如文。
   (子)三颂复合能润所润二。初颂合能润。二颂合所润。
   (丑)今初
  贵贱上下。持戒毁戒。威仪具足。及不具足。正见邪见。利根钝根。等雨法雨。而无懈倦。
  此颂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随其所堪而为说法也。贵贱上下。约位。持戒毁戒。约行。利根钝根。约习。须约五乘七方便展转说之。
   (丑)二颂合所润又二。初颂欢喜善利现世安隐。合普洽譬。二颂后生善处乃至渐得入道。合生长敷实譬。
   (寅)今初
  一切众生。闻我法者。随力所受。住于诸地。或处人天。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是小药草。知无漏法。能得涅。起六神通。及得三明。独处山林。常行禅定。得缘觉证。是中药草。求世尊处。我当作佛。行精进定。是上药草。又诸佛子。专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决定无疑。是名小树。安住神通。转不退轮。度无量亿。百千众生。如是菩萨。是名大树。佛平等说。如一味雨。随众生性。所受不同。如彼草木。所禀各异。佛以此喻。方便开示。种种言辞。演说一法。于佛智慧。如海一滴。
  初一偈。总明受润。次七偈。别明受润。后三偈。结明能润不可思议也。人天诸王俱未断惑。故合为小草。二乘俱有断证。故合为中草。事六度菩萨志求作佛。发心已胜二乘。故独为上草。通教菩萨已断通惑。誓扶余习而化众生。故名小树。别教菩萨自行化他。福慧高广。故名大树。又可义约三教菩萨。各作小中大三树。六度约三僧o。通教约七八九地。别教约三十心也。于佛智慧如海一滴者。能润如海。所润如一滴也。一滴功德。已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矣。
   (寅)二颂后生善处乃至渐得入道。合生长敷实譬。
  我雨法雨。充满世间。一味之法。随力修行。如彼丛林。药草诸树。随其大小。渐增茂好。诸佛之法。常以一味。令诸世间。普得具足。渐次修行。皆得道果。声闻缘觉。处于山林。住最后身。闻法得果。是名药草。各得增长。若诸菩萨。智慧坚固。了达三界。求最上乘。是名小树。而得增长。复有住禅。得神通力。闻诸法空。心大欢喜。放无数光。度诸众生。是名大树。而得增长。
  初二偈。总颂增长。次六偈半。别颂增长也。就别颂中。诸佛之法等六句。是明人天增长。次声闻下六句。是明二乘增长。住最后身有二义。一者二乘若不值佛。未必是最后身。由见佛故。成最后身。u是增长义也。二者二乘已住有余涅。名最后身。今得闻大乘法。得大乘果。乃是增长义也。次若诸菩萨下六句。是明通教增长。体法智利。故名坚固。断三界惑。故名了达。次复有住禅下二偈。是明别教增长。禅及神通。是入假力。闻诸法空心大欢喜。谓闻中道第一义空。能随顺观察也。略不颂六度增长者。六度是权中之权。有教无人。又未断惑。可摄入人天也。初颂合无差而差竟。
   (癸)二颂合差而无差。长文广。今颂略也。
  如是迦叶。佛所说法。譬如大云。以一味雨。润于人华。各得成实。迦叶当知。以诸因缘。种种譬喻。开示佛道。是我方便。诸佛亦然。今为汝等。说最实事。诸声闻众。皆非灭度。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渐渐修学。悉当成佛。
  前六句。举譬帖合无差而差差u无差。一味雨。无差也。润于人华。指七善因华。而差也。各得成实。究竟同归地之四微。差u无差也。次三偈半。结成权实不二。以诸因缘种种譬喻。u实而权也。开示佛道。u权而实也。今为汝等说最实事者。乃开显之实。不同华严方等般若中对权之实。u教一也。声闻皆非灭度。u人一也。汝等所行是菩萨道。u行一也。渐渐修学悉当成佛。佛所知见。u理一也。譬说周中。第三如来述成竟。
  释药草喻品竟。次释授记品。
  授记品第六
  梵音和伽罗。此云授记。亦云受记。受决。受a。授是与义。受是得义。记是记事。决是决定。a是了a。诸经或破受记。如净名云。为从如生得受记。为从如灭得受记。如无生灭。则知无记。思益云。愿不闻记名。大品云。受记是戏论。今经云何。答。若见有记。记人。此见须破。若菩萨誓记。此记须与(此通途答)。又世谛故记。第一义故无(四教并论二谛。何得以真难俗。)。又四悉适时故记。如下说(四教各论四悉)。今经有五。若通途记。如法师品初。若别与记。如三周后(一通别)。若正因记。如常不轻。若缘因记。如法师品十种供养。若了因记。如授三根人。正因记则广。缘了记则狭(二三因)。或迟记。或速记(三迟速。迟如声闻。速如龙女。)。或佛记。如此文。或菩萨记。如常不轻。虽无劫国之定。亦得是记(四师弟)。复有悬记。如化城品未来弟子是(五现未)。首楞严三昧经明四种记。今经具之。未发心与记。如常不轻品。发心现前无生。三周记是也。四悉者。原夫诸佛。本为大事因缘出世。令诸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今大事已显。佛已说竟。众生已入。畅佛本怀。众生愿满。法应与记。如父遇子。岂不付财。又行人无量世行愿。愿在今佛。文云。其本愿如此。故获斯记。此两缘。是世界悉檀故记(初约机应相对。第二单约物机。)。又二乘闻经。改小入大。圆因已足。因必招果。故如来与记。又时众咸知。发愿为生身法身内外眷属。或愿但生彼土。饶益众生。此两是为人悉檀故记(一己生己善。二能生他善。)。又授二乘记。破欲退大入小菩萨。何者。若定有二乘。可退为小。今无二乘。何所可退(一破欲退为小之恶)。又破欲发二乘心者。彼证已舍。我何为取。(二破欲发小心之恶)。又破末改小者。则便改小(三正破小恶)。又将证小者。u不取证(四破将欲证小之恶)。此四是对治悉檀故记。又无生现前。必由实解。开佛知见不谬。故与受记。又一切众生。但正无缘。今小乘闻经信解。缘正具足。开佛知见。故与受记。此两是第一义悉檀故记。此四记。摄一切诸受记尽也。中根人闻法譬二周开三显一。具足领解。如来述成。虽自知作佛。而时事未审。若蒙佛诚言。授其当果。劫国决定。近远了a。则大欢喜。今从佛授与。得名。故言授记品。又通论。则记十界事。皆名授记。今但记作佛。又四教佛。皆有授记。今唯在圆。又法身应身二记。今且在应。本迹。则诸大弟子久已得记。今迹示初受。以引实行观心者。能观心性u空假中。u为诸佛授记。亦能授一切记。如常不轻。
   (己)譬说周中。第四与受决为二。初正授中根记。二许为下根宿世说。
   (庚)初中二。初授大迦叶记。二授三人记。
   (辛)初又二。初长文。二重颂。
   (壬)长文为六。初行因(至)六国净。
   (癸)今初
  尔时世尊说是偈已。告诸大众。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诃迦叶。于未来世。当得奉觐三百万亿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广宣诸佛无量大法。
  按世尊入灭。迦叶u白大众。如来舍利。非我等事。我等事者。宜应结集法藏。勿令正法速灭。此广宣大法之明证也。传佛心印而为西土初祖。苦心若此。又觐尔所诸佛。方示成佛。今人甫得小小光影。便欲诃佛骂祖。哀哉哀哉。
   (癸)二得果
  于最后身。得成为佛。名曰光明如来。应供。正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因中身常圆满紫金光聚。果号光明如来。又传持大法普照一切。故号光明也。
   (癸)三劫国名。
  国名光德。劫名大庄严。
   (癸)四寿命。
  佛寿十二小劫。
   (癸)五正像久近。
  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癸)六国净。
  国界严饰。无诸秽恶瓦砾荆棘便利不净。其土平正。无有高下坑坎堆阜。琉璃为地。宝树行列。黄金为绳。以界道侧。散诸宝华。周清净。其国菩萨。无量千亿。诸声闻众。亦复无数。无有魔事。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
  因中深心护持正法。故感国净无魔事也。余悉如文。初长文竟。
   (壬)二重颂五。初颂行因得果(至)五总结。
   (癸)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告诸比丘。我以佛眼。见是迦叶。于未来世。过无数劫。当得作佛。而于来世。供养奉觐。三百万亿。诸佛世尊。为佛智慧。净修梵行。供养最上。二足尊已。修习一切。无上之慧。于最后身。得成为佛。
   (癸)二颂国净。
  其土清净。琉璃为地。多诸宝树。行列道侧。金绳界道。见者欢喜。常出好香。散众名华。种种奇妙。以为庄严。其地平正。无有丘坑。诸菩萨众。不可称计。其心调柔。逮大神通。奉持诸佛。大乘经典。诸声闻众。无漏后身。法王之子。亦不可计。乃以天眼。不能数知。
   (癸)三颂佛寿。
  其佛当寿。十二小劫。
   (癸)四颂正像。
  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癸)五总结。略不颂劫国名。
  光明世尊。其事如是。
  初授大迦叶记竟。
   (辛)二授三人记二。初请记。二与记。
   (壬)初中四。初正请。二立譬。三法合。四结请。
   (癸)今初
  尔时大目犍连。须菩提。摩诃迦旃延等。皆悉悚栗。一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u共同声而说偈言。
  大雄猛世尊。诸释之法王。哀愍我等故。而赐佛音声。
  悚栗者。改小入大。不啻脱皮换骨。真有一番天旋地转境界。
   (癸)二立譬
  若知我深心。见为授记者。如以甘露洒。除热得清凉。如从饥国来。忽遇大王膳。心犹怀疑惧。未敢u便食。若复得王教。然后乃敢食。
   (癸)三法合当
  我等亦如是。每惟小乘过。不知当云何。得佛无上慧。虽闻佛音声。言我等作佛。心尚怀忧惧。如未敢便食。若蒙佛授记。尔乃快安乐。
   (癸)四结请
  大雄猛世尊。常欲安世间。愿赐我等记。如饥须教食。
  初请记竟
   (壬)二与记三。初记须菩提。二记迦旃延。三记目犍连。
   (癸)初中二。初长文。二重颂。
   (子)长文五。初行因(至)五正像。
   (丑)今初
  尔时世尊。知诸大弟子心之所念。告诸比丘。是须菩提。于当来世。奉觐三百万亿那由他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常修梵行。具菩萨道。
   (丑)二得果
  于最后身。得成为佛。号曰名相如来。应供。正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今名空生。果称名相者。名相本空。空则具足一切名相。不同示迹石室观空。但悟偏理也。
   (丑)三劫国庄严。
  劫名有宝。国名宝生。其土平正。玻为地。宝树庄严。无诸丘坑沙砾荆棘便利之秽。宝华覆地。周清净。其土人民。皆处宝台。珍妙楼阁。声闻弟子。无量无边。算数譬喻所不能知。诸菩萨众。无数千万亿那由他。
   (丑)四寿命
  佛寿十二小劫。
   (丑)五正像
  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其佛常处虚空为众说法。度脱无量菩萨及声闻众。
  常处虚空。表中道第一义空也。长文竟。
   (子)二重颂五。初诫听。二颂行因得果(至)五颂正像。
   (丑)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比丘众。今告汝等。皆当一心。听我所说。
   (丑)二颂行因得果
  我大弟子。须菩提者。当得作佛。号曰名相。当供无数。万亿诸佛。随佛所行。渐具大道。最后身得。三十二相。端正姝妙。犹如宝山。
   (丑)三颂国净
  其佛国土。严净第一。众生见者。无不爱乐。佛于其中。度无量众。其佛法中。多诸菩萨。皆悉利根。转不退轮。彼国常以。菩萨庄严。诸声闻众。不可称数。皆得三明。具六神通。住八解脱。有大威德。其佛说法。现于无量。神通变化。不可思议。诸天人民。数如恒沙。皆共合掌。听受佛语。
   (丑)四颂寿命
  其佛当寿十二小劫。
   (丑)五颂正像
  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初记须菩提竟。
   (癸)二记迦旃延二。初长文。二重颂。
   (子)长文五。初行因(至)五正像。
   (丑)今初
  尔时世尊。复告诸比丘众。我今语汝。是大迦旃延。于当来世。以诸供具。供养奉事八千亿佛。恭敬尊重。诸佛灭后。各起塔庙。高于由旬。纵广正等五百由旬。以金银琉璃砗磲码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众华璎珞。涂香。末香。烧香。缯幢幡。供养塔庙。过是已后。当复供养二万亿佛。亦复如是。供养是诸佛已。具菩萨道。
   (丑)二得果
  当得作佛。号曰浮那提金光如来。应供。正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丑)三国净
  其土平正。玻为地。宝树庄严。黄金为绳。以界道侧。妙华覆地。周清净见者欢喜。无四恶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道。多有天人。诸声闻众及诸菩萨。无量万亿庄严其国。
   (丑)四寿命
  佛寿十二小劫。
   (丑)五正像
  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长文竟。
   (子)二重颂四。初诫听(至)四颂国净。
   (丑)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比丘众。皆一心听。如我所说。真实无异。
   (丑)二颂行因
  是迦旃延。当以种种。妙好供具。供养诸佛。诸佛灭后。起七宝塔。亦以华香。供养舍利。
   (丑)三颂得果
  其最后身。得佛智慧。成等正觉。
   (丑)四颂国。净略不颂寿命正像也。
  国土清净。度脱无量。万亿众生。皆为十方。之所供养。佛之光明。无能胜者。其佛号曰。阎浮金光。菩萨声闻。断一切有。无量无数。庄严其国。
  二记迦旃延竟。
   (癸)三记目犍连二。初长文。二重颂。
   (子)初中五。初行因(至)五正像。
   (丑)今初
  尔时世尊。复告大众。我今语汝。是大目犍连。当以种种供具。供养八千诸佛。恭敬尊重。诸佛灭后。各起塔庙。高千由旬。纵广正等五百由旬。以金银琉璃砗磲码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众华璎珞。涂香。末香。烧香。缯幢幡。以用供养。过是已后。当复供养二百万亿诸佛。亦复如是。
   (丑)二得果
  当得成佛。号曰多摩罗跋旃檀香如来。应供。正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丑)三劫国
  劫名喜满。国名意乐。其土平正。玻为地。宝树庄严。散真珠华。周清净。见者欢喜。多诸天人。菩萨声闻。其数无量。
   (丑)四寿命
  佛寿二十四小劫。
   (丑)五正像
  正法住世四十小劫。像法亦住四十小劫。
  长文竟。
   (子)二重颂五。初颂行因(至)五颂正像。
   (丑)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此弟子。大目犍连。舍是身已。得见八千。二百万亿。诸佛世尊。为佛道故。供养恭敬。于诸佛所。常修梵行。于无量劫。奉持佛法。诸佛灭后。起七宝塔。长表金刹。华香伎乐。而以供养。诸佛塔庙。
  刹者。具云刹摩。此翻土田。以柱表刹。示所居处也。
   (丑)二颂得果兼国名
  渐渐具足。菩萨道已。于意乐国。而得作佛。号多摩罗。旃檀之香。
   (丑)三颂寿命
  其佛寿命。二十四劫。
   (丑)四颂国净
  常为天人。演说佛道。声闻无量。如恒河沙。三明六通。有大威德。菩萨无数。志固精进。于佛智慧。皆不退转。
   (丑)五颂正像
  佛灭度后。正法当住。四十小劫。像法亦尔。
  初正授中根记竟。
   (庚)二许为下根宿世说
  我诸弟子。威德具足。其数五百。皆当授记。于未来世。咸得成佛。我及汝等。宿世因缘。吾今当说。汝等善听。
  下根之人。已闻法譬二周。复见上中受记。恐其犹疑不了。深生愧耻。故先六句。许其总记。次四句。许说宿缘。所以引进之也。第二譬说周竟。
8-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二之余 10-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三之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缇丽葡萄籽清润眼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