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石头?是田黄石拍卖吗?还是玉?

谁知道这是什么石头啊!!值钱吗?
谁知道这是什么石头啊!!值钱吗?
这应该是块萤石,不值钱。因为萤石产量较高、硬度又比较低,它很难做成各种手饰,只能做成一些“夜明珠”或健身球等。
其他回答 (3)
平均来说,宝石级的钻石是最值钱的。但是好质量的“鸽血红”红宝石等贵重宝石有可能超过钻石的价格。至于玉石,一般无法与钻石相比,甚至田黄石也没有钻石贵(同质量下)。
把一快普遍的石头放到珠宝行去买,就会价值无数,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收藏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这是什么石头?是田黄石吗?还是玉?_百度知道
这样的石头品种,是典型的“天然水底硅化沉积石鹅卵石”;喜欢就可以当一个品种收藏!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艺术品收藏顾问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田黄石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田黄石鉴别方法_田黄石价格_田黄石产地-玉石图鉴-金投珠宝-金投网
集金号微信
还没有帐号?免费注册一个吧!
若您已有金投网帐号,可直接登录
咨询热线:400-188-3535
用文字释义,用图片说话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您的当前位置: >
责任编辑:songshuixian
(Field-yellow stone),简称&&,因产于福州市寿山乡&寿山溪&两旁之水稻田底下、呈黄色而得名,为中最优良的品种之一。它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之分:广义的田黄石指&田坑石&,狭义的田黄石指田坑石中之发黄色者。在物理性质、工艺美术特征等方面,田黄石与寿山石基本相同或相近,但因其珍稀和昂贵,故早已成为独立的印章石品种。
外文名:larderite
简称:田黄
颜色:黄、白、红、褐等
特点:萝卜纹状细纹
1田黄石简介
英文名称:larderite(tian huang)
主要矿物为:地开石、高岭石、陶土、伊利石、叶蜡石等。
主要化学成分:多种矿物集合,其中地开石:Al(Si4O10)(OH)8。
常见的颜色:为黄、白、红、褐等色。其中产于中坂田中的各种黄色田坑石称为&田黄&。
它的光泽:土状光泽,抛光面呈蜡状光泽或油脂光泽。
解理:无,具贝壳状断口。
多色性:无。
双折射率:无。
紫外荧光:通常无。
放大检查:致密块状构造,隐晶质至细粒状呈显微鳞片状结构,其中田黄或某些水坑石常具特殊的&萝卜纹&状条纹构造。
特殊光学效应:无。
身为&印石三宝&之一的田黄石,呈现黄、白、红、黑等色,其中以黄色为最常见。具有珍珠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透明。硬度2.5,密度2.65-2.90克/厘米3。质地致密、细腻、温润、光洁。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肌里隐约可见萝卜纹状细纹,颜色外浓而向内逐渐变淡,表面时而裹有黄色或灰黑色石皮,间有红色格纹。为田黄石所独有的外观特征,素有&无纹不成田&、&无皮不成田&、&无格不成田&之称。诚然,从其石质来说,仍以纯净为贵。
田黄石,是寿山石品种中的珍品。由于它有&福&(福建)、&寿&(寿山)、&田&(财富)、&黄&(皇帝专用色)之寓意,具备细、洁、润、腻、温、凝印石之六德,故称之为&帝石&,并成为清朝祭天专用的国石。史载,清时福建巡抚用一整块上等田黄雕刻了&三链章&,乾隆皇帝奉为至宝,清室代代相传;咸丰帝临终时,赐予慈禧一方田黄御玺;末代皇朝解体,溥仪不要所有珍宝,只将那枚&三连章&缝在棉衣里。至于民间相传,田黄石是女祸补天时遗留在人间的,又说是凤凰鸟蛋所变,还传田黄石可驱灾避邪,藏田黄者能益寿延年等。
田黄究竟从何而得名?简而言之,在稻田里发现的黄色彩石。田黄石之所以珍稀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地球上,只有福建寿山村一条小溪两旁数里狭长的水田底下砂层才有。且经过数百年来的连续掘采,寿山村的水田已被翻掘了无数次,如今已开采殆尽,上乘的田黄早已是无价之宝。古时即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而今已该是&两&对&斤&了,故田黄的价格涨势迅猛。
2田黄石鉴别方法
(1)测量石质。运用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石质进行测试,以确定其主要矿物组成以及样品的密度。
(2)观察石形。山石仿造的田黄砾石形态通常为单调的浑圆状,表面光溜,缺少天然田黄表面的大小不规则状凹坑与沟槽。
(3)观察石皮。仿制的石皮质地较干涩,皮色较鲜艳、均一,不自然;而天然石皮质地较细滑,色泽较柔和,颜色不十分均匀,非常自然。
(4)观察石色。经染色处理的田黄仿制品总体上颜色较均一,有些过于鲜艳,有些过于色浓,不够柔和。
用指甲划田黄应该没有白色痕迹
首先,&石皮&是田黄石的主要标志之一,绝大多数田黄石外表都有皮层包裹,有无石皮是鉴定田黄石原石的一个重要依据;其皮质比其他寿山石或细嫩,用刀轻刮,刀感流畅而微沉,粉粒细腻均匀。
而且,田黄石的肌理表皮组织比较有特点。表皮都会出现密如织网的细萝卜纹,而且疏密有致、条理不乱,如新出萝卜去皮,而青天石、巴林石等石头的纹理比较杂乱。同时,大部分田黄石或多或少都带有裂格,多呈现于表层,交叉状,如龟裂纹。
最后,田黄石的手感类似软玉,质地温润、细腻、凝嫩。其在光线透照下,石心皆泛黄红之光,灿烂醒目,即使在寒冬腊月,也感觉温润,但如果用指甲划田黄应该不留痕迹,因为田黄寿山石的硬度大于人类的指甲。
而其余相似石头的手感则明显干燥许多。符合手感、表皮特征,并且同时拥有&石皮&的石头,一般可初步鉴定为田黄石。
萝卜纹理细致而颜色不重者为贵确定田黄石的品相,一般要从四点入手。首先是颜色,黄石一般呈黄、白、红、黑等色,以黄为尊,黄色色泽越厚重纯正者价值越高。二者是手感,质地致密、细腻、温润、光洁者价格为高。三是透明度,位于将透未透&中庸&状态的田黄石价值最高,而且,油滑透光中杂质越少越好,纯净者为上品。
最后,纹理也是决定田黄石价值的重要方面。萝卜纹理明显,切纹理细致有序的田黄石价格更高,&无皮不成田&、&无格不成田&的说法正来源于此。不过,萝卜纹理的颜色不能太重,不能影响田黄石以纯净为贵的总原则。
田黄石必需具备六德:(1)细:指质地细密,如婴儿之肤;(2)结:内质脂密有光泽,手有滑感;(3)温:与人有相亲的宝气,无火气;(4)润:在手心能生成露珠般的滋润,如露之欲滴;(5)凝:指凝灵,如半透明的冻状;(6)腻:指肌里油溢,用手稍微盘玩一会就会出现由里往外冒油,如油之欲滴。其他石头,没有这种油腻感,更谈不上由里向外冒油,油之欲滴了。
(二)田黄的比重2。6克/cm3,摩尔硬度为2.5&2.9度。与人指甲硬度差不多。若田黄加热上腊后,石质会变硬些。
(三)田黄肌理应有萝卜纹,在灯光透视下可见。《印石辩》石巢先生首次提出了田黄石萝卜纹六种表现形式,是石巢先生的又一贡献。(1)象萝卜皮内层的纹理,网状而且长眼,由密渐疏。(2)像粽粒状,如糯米粽子蒸熟后,米粒似化未化形状,有时也成条纹状。(3)网眼较圆,又断续分散分布。(4)如东瓜内心纹,或明或暗不规则分布。(5)如水波纹状。(6)基本上不见萝卜纹,仅有少数网状纹,是最上品者。
(四)田黄石有无外皮不作为鉴定标准,仅作为参考。格裂是田黄石瑕疵,无格无裂是极美品。&无格不成田,无皮不成田&,只作参考,不作鉴定标准。&无纹不成田&,作为鉴定标准之一。有萝卜纹不一定是田黄,但田黄必须要有萝卜纹。
(五)仪器检测,用红外光谱分析(IR)、X射线能谱分析(EDS)分析,田黄石主要成份有的是纯净的地开石组成,其中有极少量辉锑矿;有的除地开石外,还含有其他矿物成份;田黄主要矿物成份由珍珠陶石组成(1996年、崔文元发表《田黄及其鉴别研究》一文确定)。其矿物主要成份是地开石或珍珠陶石不一定是田黄(浙江昌化田黄,其矿物主要成份也是地开石),但田黄的主要矿物成份必须是地开石或珍珠陶石。只要具备上述条件,就可以确定是田黄真品。
与田黄石相近或相似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鹿目石:石内有红褐色透出,没有萝卜纹。
(二)连江黄:干燥易裂,纹粗且直,石质脆硬,石屑呈颗粒状,矿物成份是伊利石。
(三)善伯洞石:肌里多含金属细砂点,闪闪发光,俗称金砂地,有的有粉白色的浑点,俗称花生糕。其矿物成份是高岭石。
(四)溪管田石:也称溪蛋,是的石性,矿物成份叶腊石。
(五)牛旦黄石:石内含砂点,没有萝卜纹。
(六)坑头田石:石内有俗称&虱卵&的白点。
(七)巴林福黄石:矿物成份是高岭石,其黄冻产量稀少,如今己是黄金三倍价。
(八)河南黄冻石:其主要矿物成份不是地开石。
(九)巴林殊砂冻:其主要矿物成份不是地开石。
(十)寿山高山冻:温、润、腻不如田黄。矿物主要成份是高岭石。
(十一)浙江昌化田黄:刀感要硬、涩一点,刀痕有小小结晶闪闪发光,石质较粗,较松,内有浅色小点,杂质,没有寿山田黄莹澈、温粹、凝腻的境界。特别注意,只有浙江昌化田黄石,其主要矿物成份是由地开石组成,与寿山田黄石相同;高山坑、都成坑、坑头坑的寿山石有的也含有地开石,但颜色为灰白、白色、肉红色;其余成份都不是地开石或珍珠陶石,用仪器检测很容易区别。四.其他方面田黄石颜色是经过溪水浸润,田土覆盖,经过几百年、几千年仍至几百万年,由内部矿物染色变化才形成。
3田黄石价格
石中之王田黄石,产于福建福州市北郊寿山村田坑的田黄石,是寿山石中的珍品。有着&福&(福建)、&寿&(寿山)、&田&(财富)、&黄&(皇帝专用色)之寓意,故被人们称之为&帝石&。关于田黄石的由来传说它是:女娲补天时遗留在人间的宝石;是凤凰鸟蛋所变&&据说还有史书记载:咸丰帝临终时,赐予慈禧一方田玺,末代皇朝解体,溥仪不要所有珍宝,只将一枚&三连章&缝在棉衣里。这些官方的、民间的传说无疑给田黄石平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田黄石质地宝洁、透明、通灵,肌里纹路隐约如丝,明显细致,宛如萝线纹。寿山石的筋格有好几种,而田黄石的筋格唯有红色盘格一种,在一块田黄石上表里的色调是可能变化的,因此,田黄石方章价值更高。将田黄石锯成方章,前人谓之&解石&,古人有&解石之难难于上青天&之说。这是因为田黄石很难从外表看出其色调是否表里一致,锯开来也许数倍增值,也许价落万丈。
田黄石大多为卵状,故用手抚摸时会有圆顺温润之感,一块好的田黄石还须经艺术加工,加工的手法有薄意、浮雕、圆雕和制成方章。田黄石日渐稀少价格扶摇直上,易金三倍之说早已过时。拍卖市场上田黄石价格火爆,一方几十克重的田黄旧印动辄几万、十几万元,件头稍大的上品,可以卖到几十万、上百万元。 田黄,这一数百年来一直受文人雅士所喜好的收藏&旧宠&,除了田黄本身蕴含了高雅、品位等文化内涵外,还因为田黄石材稀缺。田黄属传统雕刻石材寿山石中的上品,出产于福建寿山乡一条名为寿山溪的西边古沙层中,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开采历史。由于多年的开采,田黄石材已趋枯竭,石材价格猛涨。以前说&一两黄金一两田黄&,,一两田黄的价格早已比一两黄金高出好几倍。据广州市文物总店的专家介绍,1克品相普通的田黄石材要价已达3000元。
4田黄石产地
田黄石是寿山石系中的瑰宝,素有&万石中之王&尊号。其色泽温润可爱,肌理细密,自明清以来就被印人视为&印石之王&。数百年来田黄石极受藏家至爱,正如俗语所说:&黄金易得,田黄难求&。
福建省福州市北部山区的寿山乡,乡中有一条约1千多米长,宽2百多米的山溪,就是田黄石的出产地。它是脱离石脉而独立成块,长期埋于沙士之中,是&无根而璞,无脉可寻&的石材。田黄石分上坂,中坂和下坂三个地段组成,上坂是靠溪水上游地区,这儿出产的田黄石透明度高,有通灵感,颜色略显微黄的白色调为主。由于上游的水源好,出产的田黄石犹似玻璃一样的光泽明亮。田黄石的上品称&银裹金&和&田白石&,出自上坂区。中坂位于溪河的中间部分,所产之石大多标准而规范,而且石质洁净湿润,色泽浓重,石中的萝卜纹理清晰,田黄石中的&田黄凉石&、&金裹银&、&桔皮红&、&黄金黄&、&楷杷黄&、&鸡油黄&等极品,大多产于此坂。下坂因处坑头一带,缺乏水冲性,故石质透明度较差,多为桐油色、暗赭色,纹理较粗。
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已有人开始采集,到了明清两代田黄石更是盛名于世。许多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竞相刻意收集田黄石。相传清初时期皇帝祭天,神案上都少不了一方上品田黄石,寓其&福(福建)、寿(寿山)、皇(田黄)&吉祥之意。因此,田黄石一直盛名不衰,身价倍增,曾有古话&一寸田黄一寸金&。
5田黄石外观特征
据专家介绍,田黄石自从由母矿中分裂出来再埋藏到田间,其间历经了数百万年之久,在特殊的环境和特殊条件下,田黄石逐渐地改变了它原来的形态、色彩和质地,出现了其独具的外观特征。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石形、石质、石色、石皮以及萝卜纹、红筋等六个方面,可依此来鉴定。
石形:田黄石的外形多呈卵石状,光嫩圆滑,没有明显的棱角。这是由于矿块在迁移滚动过程中,受到溪水不断冲刷研磨的结果。
石质:田黄石的质地湿润可爱,为微透明或半透明体。如果仔细观察,会焕发出一种其它石材品种所不具备的迷人光彩。
石色:&田黄石&顾名思义,是一种黄颜色的宝石。尽管按照色相来区分,有田黄、白田、红田、黑田以及银裹金、金裹银等品种,但无论什么色彩的田黄石都是以黄色作为它的基调,只不过偏白、偏红或偏黑而已。比如&红田石&其色近橙黄如桔皮,绝不可能出现桃红、朱红和血红的色彩;&黑田石&则黑中带赭;即使被称作&白田&的田黄石,也并非纯白如雪,而是白中稍带淡黄或蛋清色。
石皮:多数田黄石的外表都有黄色或黑色的皮层包裹着,或厚或薄,或全裹,或稀疏挂皮,形态变幻无常,虽然也有一些田黄石因为色皮极薄,一经雕刻打磨即被清除,但田黄石的颜色都不是表里如一的,通常是由表皮向里层逐渐转淡,乃至泛白。这种色彩的变化规律,块头大的田黄石尤为明显。
萝卜纹:凡是透明度较强的田黄石,在强烈的光线下观察,它的肌理往往隐约可见到一条条细而密的纹理,其形状犹如刚刚出土的白萝卜纤维,故有&萝卜纹&之称。
红筋:红筋是指田黄石表层偶尔出现的红色筋络,红如血,细如丝,俗称&红筋&又叫&血丝&。它是田黄石在迁移过程中产生的细裂纹,经土壤中氧化铁渗透而形成的格纹。
田黄石的真伪鉴定,主要是依靠肉眼进行,还可以根据上述外观特征基本可以辨别清楚。
6田黄石的品类
田黄石系寿山石中特稀少的一种,理论上还是叶蜡石(Al2[Si4O10](OH)2)属单科晶系。其化学成份理论值:SIO266.7%; H2O5%;Al2O328.3%;Fe2 O31.7%左右;CaO0.3%左右;还可能含微量K、Mn、Ti、Zr&&寿山石主色调之变化,与其化学成份中低含Fe2O3MgO等比例变化有关。摩化硫度为2度左右,其比重2.5.耐火度1700度C左右。
田石&&产于寿山乡内外洋的溪田中。上有坑头洞,洞旁有溪,长约数里,即寿山溪。通常以溪水所灌溉的水田范围,作为出产田石的界限。其品种根据产地不同,分上坂、中坂、下坂、碓下坂及搁溜田等,其中中坂所产田石尤佳。色分红、黄、白、黑等。红者曰&红田&,黄者称&田黄&,白者呼&白田&,黑灰者谓&黑田&。另有外白内黄的&银裹金田&、外黄内白的&金裹银田&、外裹黑色薄皮的&乌鸦皮田&。
(一)橘皮红田:橘皮红田为上三坂所产。色素以红,黄为主,尤以深红居多。色似红橘皮,而红得更深更浓,似红,但比琥珀温婉可亲。肌理蕴极细致之萝卜纹,绵密而欲化。其质纯优,凝灵成冻,为田石中色度最饱和者。橘皮红应为正红田,占田石产量比例中最少部分,且材积多不盈两,故极稀罕。材、形好的橘皮红被列为田石的极品。
(二)煨红田:煨红田多产于上、中坂田中,外层色红如丹枣,表面常有黑色斑块如黑皮,材积亦极小,灵度逊于橘皮红田,显微透明状,质亦比田黄稍坚硬、乾涩、常无明显的萝卜纹。
相传乃因石农垦地烧草时,土里的小田黄经火熏烧,达到一定温度而变色,故也属稀品。但多因质燥,材小而不为收藏者所珍爱。
(三)田黄:指黄色的田石。上坂、中坂、下坂、碓下坂的溪田中,及沿溪而下数里至双溪皆可掘得,占田石产量最多。各坂的田黄色质微有区别:上坂多偏嫩而清淡;下坂以下多偏硬黝;中坂的色质为最佳。其黄色之浓淡各有千秋,人们按其色相之差别,又划分三个等次十种类别:
1、标准田黄的色泽,属上品
(1)色浓而微泛橙红,接近桔皮红,但红的成分略少,称&橘皮黄&。
(2)黄中带赤,色明快的,曰&黄金黄&。
(3)黄而带赭,如将熟或熟透的枇杷色,叫&枇杷黄&。
(4)黄色再淡的有&桂花黄&,虽属黄色但略带粉白色调。
(5)比桂花黄清淡、质灵腻、细嫩、而又比白田稍黄的称&鸡油黄&。
(6)黄而微褐如熟栗的,称&熟栗黄&。
(7)稍淡於熟栗黄,质滞而黝的为&肥皂黄&。
(8)色黯褐而质如鹿目的称&糖粿黄&。
(9)黄色淡如蜂蜡,质比鸡油黄滞结些的称&密蜡黄&。
(10)介于桂花黄和肥皂黄之间的,称为&蕃薯黄&。
这四类田较为干燥粗杂,几乎不通灵,也多无萝卜纹,俗称&杂田&。
指白色的田石。多掘自上、中坂、质灵腻嫩透,酷似坑头。常有赭黄格似血缕,萝卜纹如鲜嫩之白萝卜肌理,极细而化。因石通灵,色纯淡,故格、纹比各色田石更为明显而有致。白田偶有黑色的裹皮,也有色白浑浊且状似砂粒的斑皮,斑皮均多深入肌理而似雪花。 有黄皮的白田,即所谓&金裹银&,极难觅得,其色并非纯白,皆略带淡黄或蛋青色,灯照则肌理皆泛黄红,有别於掘性白高山。
黑田有纯黑和灰黑二种。
纯黑田指黑赭色田石。多出於铁头岭及下坂一带的田中,常见有黄色石皮。质亦较细,萝卜纹比它色田石略粗,肌理浑而微透,并常伴有细小黑砂钉。
灰黑田色较淡而灰。皮或黑或黄,质多粗硬浑杂而间有黑砂点。萝卜纹常粗散不匀。产地除上述外,上、中坂也常有出产。为下品田。
黑田中偶有质灵、纹细,肌理灰黑而显青绿色调,人或称之为&绿田&。
(六)黑皮田
即&乌鸦皮&田。外表附有微透明、黑色石皮。上、中,下三坂均有出产。皮无纯黑,而黑中又微带青绿或灰绿色,又称&蛤蟆皮&。其皮内或白田或田黄,色质、纹理和寻常无皮之田无异,唯多伴有小黑钉。单层的乌鸦皮田灯下能透,其肌质易于鉴识,若乌鸦皮内再有一、二层黄皮或白皮则难以灯照鉴别,不过这类含多层石皮的田石,若皮质细腻、无杂色、无砂斑,则多见其里色质俱佳,犹如冻石,实属难得之材。
(七)银裹金&&指外白内黄的田石。
许多白田或多或少总带有黄心,田黄亦常带有白皮,&银裹金&原指白田中有较多的黄心,或田黄的白皮稍厚稍多的,皆统称为&银裹金&田。前者的黄心如蛋黄亦如黄心的蕃薯,黄亦明快纯净而淡雅,质极细嫩灵腻,而纹路比各色田石更隐约难寻,几乎不可见。後者的黄多介于黄金黄与桂花黄之间,接近黄金黄,但稍含粉色,萝卜纹细密有致。材积好、色质佳的银裹金,亦属田石之上品。
(八)碓下田
产白碓下坂。皮青黄而稀薄。外层肌质色较浓,黄而偏褐,肌理浅淡。或有明显的细密萝卜纹,纹痕稍直,并伴有虱卵状小白点。质灵透,但乾裂较多。
(九)搁溜田
又称滑溜田。属沿溪迁移而下的田石。上四坂溪田表层或沿碓下坂而下至九手、回龙、双溪,溪中浅表沙层中偶或可得。纹多偏粗而显露,纹行齐直,有的疏密不均、粗细不匀。粗者极粗,细者仅微小部份亦同寻常田黄。色多褐黄。亦常附有小片黄皮,黄而灰绿,粗涩如士粉。肌理常伴有黑砂钉或星散小白点。其中露土被阳光曝晒的,阳面往往退化,变得粗涩乾裂,而阴面还不失田黄本色。
(十)&九手田&
产於碓下坂至善伯山脚一带的寿山溪流周围,多为深层砂土中掘得,产量稀少,亦属难得。其色或淡且泛白,或显褐红色。肌理无纹或纹细如丝。多附有稀薄小片黄皮。质地绵韧,显半通灵或微通灵状,裂格较少,偶有星散小白点或细小黑钉。温润稍逊於上三坂之田。色浓质优的&九乎田&,人们通常将它归类於下坂田。
(十一)硬田
是指各坂所掘的田石中,肌质坚硬而粗劣的。所带之皮似牛蛋皮或鹿目皮,但皮质比牛蛋黄略细,皮色也沉而微绿。肌理或不见纹或纹路粗杂。通灵度差,且时含硬砂。
7田黄石形成原因
石皮形成过程
田黄石的母矿在生成时,由于地开石和辉锑矿原共生于低热矿液矿,而后辉锑矿在长期表生作用下,转化为锑的氧化物。自从田黄石由矿床分离埋藏水田中,这种锑的氧化物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因地下水的作用,对其长期浸润,使石表染色形成石皮。同时,田黄石中所含的氧化铁也对自身浸润,促其形成特有的色泽变化,因此田黄石不仅有特有的石皮,而且其质地与寿山石的质地也是有区别的。
格纹形成过程
田黄石是从山上母矿中分离出来的寿山石,从山巅经漫长的雨水和溪水冲击,沿沟溪经无数次滚落,最后流至田中,在这运动过程中,外表难免会受到损伤,出现一些裂纹。而这些裂纹在埋藏土壤里,受氧化铁渗透形成了特有的格纹、因此格与无菱角是田黄石重要的特征。
&格&与&皮&是田黄石的重要特征,也是辨别真伪的依据之一,所以在加工时要注意适当保留。但是格纹过多、石皮过厚,毕竟会影响田黄石的品质,因此雕刻高手都巧妙地狩其加以利用,既保留它的特色,又可化弊为利。
8田黄石如何防伪
田黄素有&易金三倍&之说,因其珍稀难觅,价值高昂,所以早在清朝就有商贾以连江黄假冒田黄石。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造假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石市上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利用田黄石与某些石种有相似之处的特点,或以次充好,或制假乱真,因此田黄石收藏者必须加以防备。
常见的制假现象:
一种是利用色泽接近田黄石、肌理似有萝卜纹的石材,把它整成卵石状,并用硬器点凿或置于硬砂中翻滚,然后沾上土或着色,再加蒸煮,使其颜色外形与无皮的田黄石相似。这种假田黄乍看之下,酷似真品,但仔细观察,其外表凿痕密布,终不自然。只要透过外表悉察肌理,便知其为伪物。
第二种是假造石皮。或用颜料涂染,或用胶水调石粉涂抹其表,或泡药水高压加温,再经磨制,就像紧裹着石皮的田黄石。然而,这种假石皮松而脆,颗粒粗大,浑浊不透,干结如疤,难以受刀。辨认时,一经摸或加油,不久,其图文均不见。雕刻时也只能刻制组线条景物,而不能精雕细刻。
第三种是改变别的石种色泽,使它类似田黄石,又&巧妙&地使表层肌质变换成田黄石的&裹皮&,伪造成乌鸦皮田黄石,但其皮层浅薄如纸,这种假品,因皮色过于透明,皮质也过于细柔,所以易于识别。
第四种是利用某些质地与田黄石相似的石种进行冒充。这种冒品的识别,要求鉴别者必须熟悉几种与田黄相似的石种的特性,以便进行比较和鉴别。如掘性高山石与掘性都成坑石,通常都有萝卜纹,但前者石性较松,后者石质微坚,都不如田黄石温润。又如鲎箕石也属掘性高山,质松性燥,且外形多不呈卵状。再如旧洞善伯的黄色结晶体,虽可与田黄相比美,但没有石皮与萝卜纹,而且肌理时有金属砂点,有时还有&花生糕&浑点,与田黄相比,相去甚远。此外,黄色荔枝冻石因偶有石皮和萝卜纹,也常被石贾制成方章,冒称田黄冻,这种冒品要价极高,且因为没有人工痕迹,所以若非行家,不好识别,但细察之下,还是可以发现这种荔枝冻质地过于通灵,萝卜纹也较粗,缺乏田黄的稳重感。
有关部门在研究田黄的内部成份组成中,用某种科学的方法,改变一些石材的分子结构,使其色泽与内部结构接近于田黄石,但终究不能温润其质、丝纹其体,由此可见田黄石的天生丽质并非人工所能牵强达到。
玉石图鉴导航
与翡翠玉石相比,近年来,彩色宝石市场异常火热,其中…
作为一种平民饰品,近年来,传承古老东方文化的银饰品…
近日,浙江省工商局对部分珠宝玉石的抽检结果显示,卡…
在黄金价格大跌的今天,还能够投资金银币吗?黄金价格…
高级定制珠宝近几年在中国蓬勃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相对…
近年来,市场上比较流行一种叫做“万足金”的黄金饰品…
金投珠宝网25种玉料石头图文详解 亲,你都清楚了吗?
天工国宝收藏
[导读]25种玉料石头图文详解,亲,你都清楚了吗? 一般来讲,玉石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的玉有硬玉和软玉两类,硬玉主要以翡翠为主,软玉以和田玉为主。而广义的玉,它不仅包含软玉和硬玉,还包括独玉山、岫玉以及水晶、玛瑙、绿松石、青金石等等。用一句概括:温润有光泽的美石,可以为我们的物质、经济、生活、使用所服务的均可以统称。
25种玉料石头图文详解 亲,你都清楚了吗?
概述:玉石的狭义和广义
一般来讲,玉石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的玉有硬玉和软玉两类,硬玉主要以翡翠为主,软玉以和田玉为主。而广义的玉,它不仅包含软玉和硬玉,还包括独玉山、岫玉以及水晶、玛瑙、绿松石、青金石等等。用一句概括:温润有光泽的美石,可以为我们的物质、经济、生活、使用所服务的均可以统称。
翡翠,硬玉,主要产于缅甸,泰国、日本、美国、中国等地都有翡翠原石矿产,但以90%来自缅甸密支那,因内部含有不同的致色离子,所以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颜色,比如含铬元素,呈现绿色,称之为翠,含铁元素,呈现红、黄色、褐红等色,称之为翡。
硬度一般在6.5到7之间,密度为3.2到3.4,韧性强,仅次于和田玉,一般为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不透明、微透明、半透明、透明等。色彩从绿、红、蓝、紫、白、黄、青、黑等。从质地上分有:玻璃地、冰地、糯种、芙蓉种、白地青、花青、油青、金丝种、豆种、干青种、马牙种等。
在日常评定翡翠时,一般从种、水、色、透明度、洁净度、致密度、棉裂绺花、尺寸、设计工艺等方面来评价,当然了,如果要求完美,那价值肯定也是天价,做为普通的消费者,首选玉种好的,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首德次符&或者行业内所说的&内行看种,外行看色&,质地好,种好,这是选购玉标准。
当然了,有些东东,虽然种水一般,但满色或者绿色均匀也可以做为购买的选择。对于非收藏的消费者,在购买普通级的翡翠时只要是天然的翡翠,裂、杂质、脏色非常少,自己喜欢、佩戴可以带来好心情、时尚可以展现个性就行了,很符合&玉之美者,悦已悦人&这个说法。
二、和田玉
和田玉,软玉,中国四大名玉之首,无论从玉质或者历史文化来说都占据第一位置。它与中国的文化、政治、经济、艺术等有密切的联系,在中国商代已被广泛使用,并因此产生了中国特有的玉文化。
以中国新疆和田地区所产的籽料为质地最佳,硬度6到6.5,密度2.8到3.1,韧性在所有玉石中最强,所以不易损坏。光泽一般为玻璃和油脂光泽,从不透明到半透明,颜色变化大,有白、青白、青、黄、绿、黑等,也因此从颜色来分有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墨玉、糖玉等种类,从和田玉的产处来分,可分为籽料、山流水、山料、戈壁料。
其中以籽料为最珍贵,收藏价值最高,目前真正的籽料并不多,并且价格基本上以克计算,下面小兵说明一下,真正的三级白和田籽料,油脂一般,白底三级,韧性中档,雕工一般,不带皮色,纹、裂、僵、棉等玉性非常少,假如有10克,象这样的东东价格最低也在800元,有时候象羊脂白的籽料,一克一二千元都非常正常,一克千金吧,当你所购买的所谓羊脂或者一二三级白&籽料&重量大,白度还好,价格还超便宜时,不必考虑,其中肯定有诈了,所以说,现在市场上仿冒、造假的籽料很大份额。
这点请朋友们注意!一般欣赏和田玉时,可以白度,油份,质地,硬度,韧度,皮色、光泽、亮度、重量、裂绺、设计雕工等方面来考虑。在收藏和田玉时,要么以白度为主,要么以皮色为主,要么以新奇特为主,要么以油份为主,要么以俏色为主,要么以雕工为主,反正是五花八门,各自有各自收藏的理由和观点,我觉得无论怎么收藏,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只要达到养眼养心陶冶情操感触心灵与精神,交流与文化这样的目的就行了。
三、独山玉
独山玉欣赏
将独玉排在中国四大名玉之二,有它的一定道理,因为从目前国内出土的文物来看,安阳殷墟的妇好墓里就有不少的独玉制品,大约有6000千的历史了吧,所以独玉做为国内四大名玉之一,特有的玉种,国际上这种玉石矿床达到工业要求的仅有中国独山玉,玉雕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俏色是它很重要的一点,现在陈列在北京北海公园的元代忽必烈时期所雕的&渎山大玉海&最终被专家鉴定就为独玉雕琢而成,因此将它排在第二不为过。
独玉,产自河南南阳独山,独山玉又被称为&东方翡翠&,这样的说法一点也不夸张,在每年的玉雕节上,经常看到一些有种有水翠绿色的独玉,在抛光后,经常会被许多游客认为成翡翠。
独玉质地坚韧致密、细腻柔润,色彩多,颜色有绿、白、红、黄、紫、蓝、黑、酱(薯色)色等,颜色应有尽有,一块独玉上面经常会有两种以上的颜色组成,这也是独玉所独玉的最大特征。硬度6~6.5,与和田玉差不多,密度2.7~3.1,玻璃光泽或者油脂光泽,不透明到半透明,鉴定它是非常容易的事,A、颜色较杂;B、细粒状;C、任何一块玉料或者玉件上一般可以同时见到多种颜色。欣赏和鉴评它时,一般从颜色、质地、重量、杂质裂纹方面来考虑。
目前,独玉以天蓝、白天蓝、透水白、红独玉、芙蓉色、以及以上颜色与酱色俏色为一体的独山玉价格最高,独玉作品中,一般以玉雕在全国最为著名。解释一下:平时我们所见过的独玉基本上都为绿色的,但为什么叫天蓝或者白天蓝呢?这是因为矿工在矿洞开采独玉时,他们安全帽上的矿灯下所看到的独玉颜色为天蓝色,所以称之有天蓝绿,而非绿色。
岫玉的成品一般都非常漂亮,颜色漂亮,质地半透或者全透的很冰很水灵很均匀很纯净的东东太多,可就是价格不是太高,这点真的非常遗憾,可能与岫玉性软而脆的特点有非常大的关系。
岫玉产于辽宁岫岩,中国四大名玉之一。上面所提到的安阳殷墟的妇好墓里出土的玉件有大量的岫玉东东,当然了,最最著名的西汉时期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金缕玉衣上面的玉片,也有一部分是岫玉制作的,说这个估计大家都知道,在新石器时代,岫玉已经被广泛的使用,制成各种各样的制品,典型的就是红山文化里的玉龙。逛玉器市场看到高仿古或者假冒古玉时,经常采用原材料是岫玉也许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岫玉以蛇纹石为主,颜色有绿、黄绿、白、紫、青、墨等等。硬度为2.5~5.5。密度为5.5~2.8,不透明半透明全透明,光泽为蜡状光泽,欣赏以及鉴评它时,以颜色、质地、透明度、重量、裂纹杂质等方面衡量。其中:最好的岫玉为碧绿或者黄绿色,半透明,质地非常细腻,裂和杂质非常少。
因为岫玉在国内总储量丰富,开采量大,所以相对价格也非常低。一般它的假冒品以玻璃、石粉压制等为主,鉴别也非常容易,石粉的颜色过于单一,过纯,没有光泽,更没有玉所具有的质感,密度小,拿在手上很轻,容易就能感觉的出来;而玻璃仿品,上手涩,不象岫玉上手光滑,还有最明显的,玻璃仿品一般对光看里面有气泡,这个非常容易鉴别出来。
五、绿松石
绿松石又称为&土耳奇玉&吧,绿松石在土耳奇并不出产,在古代波斯时候最初是从土耳奇运到欧洲所以被这样称。根据我国出土的墓藏品中,在新石器时代就被我们国家的古人知道,郑州大河村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文物里就有两个绿松石的鱼形饰物,南北朝时也发现过绿松石,在清朝被称为&天国宝石&,有吉祥的寓意,皇帝和太后的帽子上才能镶嵌这样的玉石。
做为中国的四大名玉之一,绿松石主要产于湖北,古代也称&襄阳甸子&,新疆也有绿松石出品,同时伊朗、埃及、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均有出产。绿松石至所以基本颜色为天蓝或者绿色 ,主要是其中含有水化的铜铝磷酸盐,硬度为5.5~6,密度2.4~2.9,玻璃或者油脂光泽,不透明,质地还算细腻,韧性差,有蓝色、浅蓝色、蓝绿色、绿色、深蓝色等几种颜色。在它的主体上绿色或者蓝色的基础上,可以看见不规则的白色条纹或者斑块,由石英白色矿物成份组成,当然了,大家看见的黑色纹理或者黑块,这是由铁矿成份组成。
一般绿松石的鉴定非常容易,天蓝、深蓝、绿的主体,不透明,带有不规则的白色或者黑色的条纹或者斑块。在这个外貌特征时显的基本上,其它玉石相对难和它混淆。而绿松石鉴定唯一难的就是到底是天然的还是人工仿造的,有一个相对简单的办法,但也仅仅在合成绿松石以及注塑的绿松石上试验过,其它假冒的没有试验过,方法就是用小刀用划绿松石,因为它的硬度相对也大,所以小刀一般是刻划不动的,假如能划动,那朋友们可以自己想到底是真还是假了。
六、青金石
青金石在市场上见过许多,市场上一般,假的过多,天然的非常少。青金石,主产地阿富汗,俄罗斯产量也多。古时又称为&金碧&,俄罗斯的青金石含有大量的黄铁矿,青就是指这种高贵的天蓝色,而金就是指这种黄金色,所以有青金这一说法,一般来说,青金石色相如天,有纯正和深沉的天蓝色,所以受历代帝王喜欢,在古代帝王的陪葬中,有青金石,可以期望通达升天的道路。
古时,人们将它磨成粉,用来绘画,在中国的莫高窟的千佛洞的彩绘中,全用青金石当颜料,也因此可以看出它的珍贵程度。 青金石中有一个品种叫催生石,一般是不含黄铁矿,光青色与白色方解石混在一起的,如果有怀孕的妇女,只要一见到这种青金石就会起催生的作用,不知道是真还是假,呵呵,有趣但也无奈。试想想,如果真有这样的功能,那医院的产房可以不用要了,快产的妇女只用天天见这个青金石就行了。
青金石,硬度5~6,密度2.7~2.9,颜色以蓝色为主,有白色的斑块,不透明,玻璃和油脂光泽,一般表面有白色的方解石块或者白线或者黄色斑块的黄铁矿。就是因为这些独特的颜色,蓝、白、黄,所以非常容易与其它玉石区别,许多假青金石,以合成的青金石和方钠石居多,手感轻,其中合成的青金石,感觉颜色过于均匀,人造白色或者黄色的斑块,也相对均匀分布于主体,而天然的青金石,颜色不均匀,白、黄斑块大小不一,轮廓也不均匀。天然的青金石在光线照射下可以出现蓝色的光晕。
关于水晶,许多朋友可能都会拥有一二件水晶的饰品,水晶到底是不是玉呢?如果从玉的矿物学概念上说,玉是矿物的集合体,而水晶仅仅只是单一矿物晶体,称单晶体,所以不能称为玉,只能称为宝石。所以如果只从矿物学或者地质学简单的来说,水晶肯定不能纳入玉的行列,因此中国许多传统历史文化中所使用过的玉石材料都可能不被纳入玉的行列。比如象上面所说的绿松石、青金石、独玉等等,都不应该包括到玉之中。因此,自古至今,什么叫玉?什么叫玉石?标准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区分界线,估计无法有人说清楚。 如何从玉石的概念来说,玉石是由一种或者多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来说,那绿松石,独玉,水晶之类的就可以归纳其中。
不脱离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尊重已有的古时用玉的历史事实,凡是中国自古至今被用来做为各种各样用途的玉材,用过的,被古人以及现代玉文化玉雕业人们所采纳的材质,都可以做为玉石之列。也可以说是广义的玉石吧,根据这样的定义,水晶、玉髓、玛瑙、孔雀石等等都可以纳为为玉石行列。
水晶,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玉石,古代人称水玉,水精,千年冰等等说法,早在新时期石代已被应用,颜色呢多种多样,变化复杂,半透明,透明,玻璃光泽,硬 度大,6.5~7,密度2.6~2.66。以无色水晶、色彩纯正的紫晶或者水胆水晶为珍贵!透明的石英晶体,纯净的呢无色白色,含杂质的颜色不同,分为紫晶、黄晶、烟晶、茶晶等等吧。不同的水晶又有不同的用途功能,比如催财的、增旺的、治病的、放松心情的、幸运的、避邪的,反正好多,象这样的文章网上太多。
关于水晶再多说几句,有些人造的水晶会比天然的更要贵,比如说施华洛世奇为代表的水晶,这点必须要了解。还有就是玻璃仿水晶的最简单的鉴定方法就是看内部,玻璃仿品虽然干净透明,但可以看出内部有气泡,硬度小,手感轻。
八、蓝田玉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据说在将这种玉放在大太阳底下照,会生出特殊的玉烟,至于是真还是假。
在日常生活中,蓝田玉见的最多的就是玉雕制品或者工艺品,并且价格不高,质硬脆,容易碎。今天的蓝田玉,出自陕西西安,属于蛇纹石化大理岩玉料,有人曾经说蓝田玉做为中国的四大名玉,这点不太同意,因为通过查一些相关的资料,古代用的蓝天玉应该属于软玉一类,好象是已经消失千年的一个另外的玉器品种,而不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蛇纹石化的大理石(今天的蓝田玉)。同时,中国的四大名玉,和田玉、独玉、岫玉、绿松石,如果仔细研究,这四类玉石从古至今,从远古礼器、出土文物、宗教等级、装饰玩赏等到现在广泛玉器应用来说,在中国玉文化中都占有很大万分,在文物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精神价值、应用价值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所以蓝田玉不应该被称为四大名玉。
今天的蓝田玉,以翠绿色彩多,还有淡黄、浅绿等色,也被称为菜玉,形容说就象平时吃的大白菜的菜叶差不多吧,硬度2~6,不透明,密度比水晶还小,手感轻,想想看,蛇纹石类的玉,大家见过岫玉,而蓝田玉也是蛇纹石化的大理石,局部和岫玉都差不多,所以手感轻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光泽一般以蜡状光泽,这种玉质不透明,玉质颗粒感大和粗,质干短水,如果与同样蛇纹石岫玉相比,无论从外观还是佩戴效果还是质地水头都不如岫玉,所以它没有岫玉贵价格低廉也属于正常现象。
九、孔雀石
孔雀石呢,这个朋友们一见到这个名字,也许就会和孔雀相联系,对的,名字的起源就是因为石头的绿色与孔雀羽毛上的绿色差不多而得名。名字最早的来源于希腊,中国古代玉制品用料的一种。孔雀石因为是铜矿风化的产物,所以世界各国差不多均有产出,著名的就是俄罗斯、智利、澳大利亚、中国等等,一般玻璃光泽,不透明,硬度、密度均小,硬度2~4,密度2~2.4,韧性差,主要颜色绿色、蓝绿色、暗绿色等等,硬度过低,很脆,所以容易碎,也怕碰撞,有人称它为漂亮而脆弱的石头。做为玉石,孔雀石缺少玉石耐久性和坚硬的特点,可能正是这个原因使孔雀石的价格一般不贵。曾经有一块大约40多厘米长的这类原石,很大的一块料,最终才几百元出售。平时大家见的最多的孔雀石的DD大致为串珠、蛋面、项链、山子摆件之类的。
如图所示,孔雀石的鉴定一般容易,它的块状一般有葡萄状和同心层状,并且表面有独特的同心环带,同心条纹或者同心块状,所以一般很难用其它的玉石进行仿造或者造假,当然了,因为硬度非常小,所以小刀或者玻璃之类的东东可以划动这类玉石,当然了,它的内部成分主要是碳酸铜矿,所以遇盐酸就会表面起泡。
玛瑙与红玉髓
十、玛瑙与红玉髓
关于玛瑙与红玉髓,这样的东西和水晶饰品一样,大家平时见的多。玛瑙、红玉髓、水晶,都属于二氧化硅类玉石,也就是属于玉髓类,人类玉文化历史中最早利用的宝石材料之一,材质非常坚强,所以有人曾经说过在良渚和文山文化时期,当时没有金属比较强的雕玉工具,因此象玛瑙、鲨鱼的牙齿等这类坚强的材料可能是当时雕玉的工具,这也就是后来我们经常说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来源。在出土的玉器里,成串的玛瑙珠,做项链用比较多常见。
玛瑙的产地非常多,产量也大,价格低廉,最著名的要属巴西的红玛瑙。印度、中国、美国、俄罗斯等都有出产。一般颜色有红、蓝、紫、透明、白、粉、蓝 、灰、褐、黑等等,自古我国就有句有名的俗语&千般玛瑙,万种玉&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玛瑙的品种非常繁多,一般为半透明到不透明,硬度6.5~7度,比重2.55~2.91。
也是在淘玉的过程中与制作玛瑙制品的商家沟通后了解的一些情况,一般我们平时见过许多种颜色的玛瑙,多数都是后期高温焙烧所成,也就是说,选一些灰白、白、浅色的玛瑙原料,根据人们的需求,通过后期的高温焙烧,然后形成各种各样的颜色的玛瑙,焙烧过的玛瑙 颜色均匀,单一化,色带边缘渐变,不象天然玛瑙那样颜色条带分明清楚,一般来说,这种高温焙烧过的玛瑙,没有必须内部的结构,对内部的结晶没有什么影响,所以在性质上和天然玛瑙没有什么区别,在鉴定时,仍按天然玛瑙出具鉴定,所以在价格上焙烧玛瑙与天然玛瑙价格差不多。
关于玛瑙有许多灵性的说法和功能作用,这个网上非常多,至于玛瑙与玉髓的区别,相对简单,就看玉本身的纹带和条纹,有纹带条纹的玛瑙,如果玉体无纹带并且很均匀一体不透明的则称玉髓。
十一、寿山石
寿山石因产为福州市的一个寿山村而得名,新石器时代就曾发现用寿山石制作的器具。在南北朝时人们开始用这种东东制作工艺品。因为寿山石玉质软,但颜色多,人们经常用来做印章,从清到现在,也被用来做山子摆件。
寿山石的颜色一般有红、紫、绿、褐、黄、白、黑等。硬度2~3,蜡状光泽,质软,也有&软宝石&一说,一般质地油润或者脂润,不透明到半透明,分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类。田坑因颜色不同又分为&田黄&、&田白&、&田红&、&田黑&,其中产自福建寿山的田黄有&石中之王&的说法,极为珍贵,民间有&黄金易得田黄难&、&一两田黄三肉黄金&的说法,田黄石含有&福&(建)、&寿&(山)&田&(黄)三个字,所以非常吉祥,也是听人所说明朝朱元璋和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玺就是用田黄石雕的。因为这种田黄价格不菲,所以现在仿冒假冒品非常多,小兵曾看过一个专门列假冒田黄石的一个文章,竟然达二三十种石品,爆汗!
十二、南玉
如果朋友们在玉器市场上逛的次数多,那这种南玉肯定就是见的非常多,一般有中型大型的一帆风顺龙船,有果实累累的盆景,有大小不一的茶具,型状不一样宝塔等等吧,颜色呢主体以碧绿为主,间杂一些白或者黄,一般一个1M左右的龙船也就是一千多元吧,价格不贵,工艺一般都不错,挺精湛。象小兵图例上的飞马,也就是几百元的东东,摆件,实惠美观,有装饰效果。
一般来说,南玉也叫南方玉,主要产自广东的信宜,是岫玉的一个种类,也是蛇纹石玉,因此呢它的质地细腻,硬度低,加工性能良好,常被选作大、中、小型摆件的材料。色泽以浅绿或者淡绿为主,有黄绿、暗绿等颜色,主体玉石上一般兼有黄、白、乳黄、棕黄等颜色,含有美丽的花纹,油脂或者蜡状光泽,不透明到半透明,硬度4~5,硬度低,柔韧性好,非常适合中大型玉件的雕刻,一般经常被做为工艺品远销海外,象日本、新加坡等,在南玉中最最有名的就是在香港回归时,广东政府送香港的礼品-一帆风顺大型龙。
虽然现在信宜南玉的价格也在不断的涨,但做为蛇纹石玉种,还是没有东北的蛇纹石岫玉价格贵,也就是说,南玉比岫玉更便宜一些,但就收藏而言,岫玉的储存和开采量都远远大于南玉,按照物以稀为贵的说法,也许南玉等矿产已尽时,价格也可能比岫玉更贵。
十三、东陵石
和独玉、翡翠都相似的一个玉种,东陵石,也叫东陵玉,主要组成成份二氧化硅,朋友们猜的不错,它与玛瑙、水晶、京白玉一样,都属于二氧化硅玉石,石英岩类,这类玉石分布非常广泛,储存量极大,价格非常便宜,一般为低档类的玉石。象这类玉石,只有质地细腻、颜色漂亮多样的才能够做为玉料,一般的只能做为石类欣赏。可能大家会说为什么古代这类东东古代见的非常少,古代应用不广和应用少的主要原因在于科学技术水平,因为这类玉石硬度非常大,块头也大,切割以及加工没有现代化工具是非常难的,所以古代应用就少了一些。
东陵石,硬度7,密度大约2.66,手感轻和飘,也被称为&印度玉&或者&印度翡翠&,从名字上大家就会知道目前以印度产的东陵石为最多,质地细腻,微透明到半透明,玻琉光泽,河南也有这样的相似的玉石出产,一般我们叫密玉,产自河南的密县。颜色大多均匀,以油绿和深绿、碧绿为主,由于它的价格不贵,绿色均匀,透明度好,所以也有一定的市场,受一些女性朋友的青睐。虽然它经常被用来仿翡翠,但与天然的翡翠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不具备翡翠所有的天然特征,所以还是容易鉴别出来。
一般东陵石用手掂非常轻,象图片上所示的项链仅仅只有几十元,但如果是翡翠,天然的,这样均匀的绿水色,透明度达半透,每一粒珠子色差不大,无裂无纹,基本上如果市场上有,那也算是收藏品,非常稀少的东东,价值就是几万元的东东,甚至更高,所以当朋友们看到成串成串这样的玉石,数量非常多,而价格又不高,还被卖家说成翡翠时,可要长个心眼了。
十四、米黄玉
估计许多朋友都见过类似的玉种,米黄玉,准确的说,大理石,一般它的制品价格都不贵,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主体颜色以黄色为主,平时见的多的有二种黄:一种为小米黄,浅色颜色如小米,另一种为条纹黄,就是主体的黄色上分布几道不规则黄折的白线,也有人称为闪电黄。
一般米黄玉不透明到半透明,粒状结构,硬度约为4.3~4.5,性非常脆,易碎,好的米黄玉质地还算细腻,但平时大家所见的有些肉眼感觉可以看出表面颗粒片状或者粒状,质略粗,时间久了容易崩口,裂,所以准确地说这类玉不能称为玉,只能算是一种石材,因产量大,所以价格不高,往往有卖家称之为黄玉,这里要解释一下。黄玉与米黄玉是二种完全不同的物质,新疆真正的黄玉基本上现在绝迹,是呈黄色或者米黄色的软玉,它的珍贵程度不在羊脂玉之下,甚至比羊脂玉更值钱,所以万一朋友碰到类似卖家说是黄玉时,可要留个心眼。
十五、象牙玉
最近这二年,在市场上发现了这种玉石,象牙玉,最初也是真的不知道这是什么,后听人介绍,这属于西藏产的象牙玉,价格也不贵,就象图中所示的佛公,请回家也仅需七八十元而已。从图片上朋友们可以看出,这种玉质地非常细腻,颜色洁白,不透明。
象牙玉,成分硅质炭酸镁,这与平时大家所说的软玉白玉(含水的钙镁硅酸盐是不一样的)白色状,近似象牙,硬度6-6.5度,色泽白,纯正,表面细腻,无颗粒感, 象牙光泽,手感沉,从工艺品的角度来看,还是非常不错的。
乌兰翠、青海翠
十六、青海翠(也称乌兰翠)
青海翠,也叫乌兰翠,一种可以经常被人误认为是独玉或者是翡翠的玉种,如果仔细看这个小摆件的话,它与独玉或者翡翠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一,它没有独玉的颜色的杂,颜色仅有绿与白,不象独玉颜色多,颜色杂;二,它与翡翠更不一样,抛光后,没有玻璃光泽,油脂感强,光泽差,颗粒粗,感觉粒状,这些都可以明显与翡翠区别的。
青海翠或者叫乌兰翠是在1981年青海乌兰所发现在的,一般为不透明到微透明,硬度6~7,密度3.5,致密度差,呈粒状结构,颗粒感强,油脂光泽,一般颜色有白,绿两种,绿的成片太小,呈斑块、斑点、条带分布,如图所示,绿色一般成小点分布在白色中,由于这种玉光泽不佳,颗粒粗,加工性能差,所以只能属于中低档玉材,如果朋友们是专门从事玉石研究工作,也会知道,这种玉一般在鉴定时被以钙铝榴石类所称。这种制品在鉴定时,碰撞所发的音沙亚闷,不清脆。青海翠玉的的翠绿色主要是铬致色,这个绿色好象是粘在白地或者镶嵌在白地上,与白色地子感觉不是溶为一体,与天然的翡翠并不同,在滤色镜下是容易辨别的,同时这种玉的外观以及内部结构都与翡翠不同,因此只要大家细心观察,是并不难鉴别的。
蜜蜡黄玉石
十七、蜜蜡黄玉石
蜜蜡黄玉石与我们平时所说的和田黄玉是二码事,和田黄玉中的蜜蜡黄那是非常珍贵的玉料,价格不在羊脂白玉之下,比羊脂白玉更稀缺。
这里所说的蜜蜡黄玉石,因为它的颜色如黄色的蜜蜡而来,是由白云石组成的白云岩,80年代,在我国的新疆地区所发现在的。经查一些资料,这种玉石最初是用来当成石料,砸碎以后铺马路用的,呵呵,也是被人们发现可以当玉雕材料后,才逐渐被人重视和利用。
一般蜜蜡黄玉硬度3.5~4,用平时的刀可以在上面刻划出痕迹,密度2.6~2.9,细粒状结构,不透明到半透明,在抛光后蜡状光泽,外表色泽柔和滋润 ,有米黄,黄,浅黄等种颜色,因为这种玉石的储存量大,所以市场价格也不太高。自从在新疆被发现后,这玉石被雕成制品,当做工艺品,销售到香港、东南亚等地区。
河南西峡玉
十八、河南西峡玉
这种河南的西峡玉在镇平的玉器市场较常见,一般不懂行的朋友问,有些卖家会说成新疆玉或者新疆戈壁玉,其实这种玉石就是我们河南出的,为什么会被冒充新疆和田玉呢:
1、是因为这种玉白色的乳白色;
2、硬度3~5,能划动玻璃;
3、这种玉石的外面常常有黄色的、红色、褐黄色的石皮,朋友们可以想想,就凭这几点,如果对玉的知识不是太了解太熟悉,那卖家完全可以按照和田籽料的特征出售这种玉,所以,西峡玉在冒充和田籽玉或者和田玉时,是有一定的欺骗性的。
西峡玉,主要的成分还是蛇蚊石,硬度上面说了,3~5,密度2.7,玉质坚韧,还算细腻吧,不透明到微透明,油脂光泽或玻璃光泽,颜色主要以乳白为主,带有黄、红等颜色的石皮,这一点小兵要说一下,它的这个黄,有些黄中带褐或者黄中带红的感觉,颜色鲜艳。
如何区分西峡玉与和田玉籽玉呢?
1、颜色,西峡玉石皮的颜色过于均匀,颜色没有过度,没有沁入玉石内部;
2、西峡玉的确可以划动玻璃,但要注意的是,在划动玻璃的同时,它本身也会留下划的痕迹,这点和田玉是不会有的;
3、用手电照,和田玉朋友们都知道,籽料在聚光手电的照射下,内部显得很纯、结构致蜜,可以透射光,打个比方吧,感觉纯洁白蒙蒙又明亮透透的,而西峡玉,在照下,透光性差,不明亮很闷、呆、暗。可惜这个对方相片没有拍好,否则可以叫朋友们看看。
4、用30倍的放大镜看西峡玉与和田玉的皮,虽然都有坑或者麻点,但西峡玉的麻点过于均匀,密密的,但和田籽料的,就如同一个朋友说的,感觉就象月球的表面,毛孔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有时候还有裂,这是由于长期在河水里冲刷撞击而成的,所以不会均匀,这点是西峡玉所没有。
十九、卡瓦石
这种玉石是很便宜的,属于低档玉石,那个100的玉镯,一般十几元就可以弄到,汗吧。小兵至所以在这里专门写一下这种玉,就是因为这种玉市场多,假冒白玉多,欺骗性不小。
卡瓦石,最早小兵称为康瓦石,的的确确是新疆产的,但可不是新疆的白玉,和白玉有天壤之别,卡瓦石它的主要成分和蛇纹石差不多,也有人称它为新疆的岫玉,硬度低,质地软,质地粗,密度小,经常有皮色,所以很容易与河田白玉相似,有欺骗性。但鉴定这种卡瓦石却是非常非常简单的。
1、硬度低质地软,所以非常容易用小刀划出痕,有时候稍稍有一定硬度的东东也可以,有一个买家,就用自己的手指甲用力划也可以划的动!
2、因为密度非常小,所以上手非常轻,一个镯子拿在手上,感觉飘,没有沉甸的感觉;
3、实物的表面白色过亮,还干,没有温润的感觉,用肉眼就可以看出它的质地粗,毛孔大。
有时候在买玉时特别要留个心眼,就象卡瓦石以及阿富汗玉一样,卖家可能会告诉你,卖的是什么昆料或者青海料之类的话,不信你找块玻璃,或者卖家自己拿出一块玻璃,然后拿玉在上面划,卖家会说,昆料青料质地坚硬是可以划动玻璃的,你看这个玉也可以划动,是好东东之类的话。阿富玉、卡瓦石,是同样可以在玻璃上划出痕的,所以朋友们要综合的、从各个角度来鉴定玉,千万不能偏听偏信。
二十、紫袍玉
紫袍玉平时在玉器市场也可以见到,一般以佛或者观音、12生肖为最多,价格也非常便宜,又称紫玉、彩玉或者紫袍带玉。
这种紫袍玉非常好辨认,一般呢如图所示,颜色以紫色为主,伴有白、黄、褐等颜色以带状或者条状相间,颜色呢,平行分布,相对均匀,因为紫色代表吉祥之色,帝王喜欢的颜色,所谓紫气东来就由此说,所以经常被寓为加官进爵,它主要产自贵州,为紫色粘土系列,硬度不次于翡翠,硬度3~3.5,属于宝石玉类的一种。
从相关资料来看,紫袍玉采用传统手工雕刻,雕琢的图案以人物、山川、盆景、茶具、酒具、文房四宝等,赏心悦目,观赏价值高,历史上也做为宫廷贡品,梵净山紫袍玉带石九层塔是这种玉石的代表作品,现在阵列在人民大会堂。
瑚珀与珊瑚
二十一、瑚珀与珊瑚
做玉器这一行,一定要做到认真了解玉的相关知识和熟悉玉的相关特征,知道了就说,不懂不乱说,否则就会误人子弟的。珊瑚在我们这里玉器市场是非常容易见的,也非常多,但大多以假品或者仿冒的居多。
关于珊瑚和琥珀为什么也当成玉石来分,这里要说一下,最初在市场上见到这类东东时,心里也挺纳闷,因为多少也有些常识,珊瑚实际上是一种珊瑚虫生物的分泌物,琥珀是一种植物树脂经固化而成的有机物(树脂化石吧),但为什么这二类都被归属于玉石类呢?后来查阅一些资料才得知,原来这二类东东,历来就是制作玉雕工艺品的重要材料,是中国自古至今传统的玉料一种,从古代起就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比如象珊瑚,有时候就算不加工不雕刻也可以自然作为工艺品,就是由于它们这些独特的美感和原始的自然形态美,所以才会历来被达官贵人珍视。它们完全符合玉石的特性:美丽、耐久、稀少,从不脱离历史角度和尊重历史事实来说,将他们列为玉石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珊瑚玉是群体珊瑚 ,珊瑚死亡后被埋藏,处于还原状态没有腐烂,被土壤中的SiO2取代了,就保存了SiO2的本质,珊瑚的形态。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了就像以前的树木埋藏在底下形成树化玉一样的原理,形成原理和硅化木 树化玉原理是一样的。被SiO2取代了,成分主要是SiO2 只是形态是珊瑚的形态。就跟玛瑙、玉髓、树化玉那些成分是一样的。我觉得就应该比玛瑙、玉髓要有价值些。有人说 这种应该叫珊瑚化石 而不叫珊瑚玉我这里给大家正面解答下:首先国标中没有珊瑚玉这一说法的。但这个玉化好,也可以叫她化石也可以叫他玉。 而其他的珊瑚(什么红珊瑚、白珊瑚、金珊瑚等)属于有机宝石。
二十二、木变石
木变石是一种硅化石棉。当岩石中的青石棉矿体遭受酸性热水溶液的交代作用,使青石棉变成了由SiO2组成的隐晶质石英集合体,但却保留了石棉的纤维状结构,因其外观很似木质而被称为&木变石&。
引用亚洲宝石协会(GIG)研究报告:青石棉硬度为5,密度为3.02~3.42g/cm3 。被SiO2交代后,变为木变石,硬度上升为7,密度则下降为2.64~2.71g/cm3,交代不彻底时,其硬度和密度值处于两者之间。木变石常见为棕黄色、棕色及红棕色,也多见蓝色和灰蓝色,此外还可见金黄色、褐紫色及杂色等。质地细腻坚韧,微细纤维状结构非常明显,具强烈的丝绢光泽,猫眼效应显著。这些特点是其它玉石品所没有的,因而很容易与其它玉石种类区分。
二十三、虎眼石(也称虎睛石)
木变石与虎睛石,同为石英岩集合体,同是硅化石棉,所以就放在一起说了, 大家看颜色和它上面的条纹就知道了,和树木相似所以叫木变身,根据纤维排列状况又可分为木变石或者虎眼石(虎睛石)。木变石的颜色褐、灰、黄褐等等,虎眼石(虎睛石)的颜色一般棕黄、黄褐色,硬度6.5,不透明,因上虎眼石在弧面上出现一个平行移动的&眼睛&,形态与颜色象老虎眼睛而得名虎眼石。
还有一类叫树化玉,大家平时也可以见不少,是远古树木的石化,在今年最热的电视中《我的团长我的团》里最后的树堡,就可以理解成树化玉,非常坚硬,汗啊,电视演的,一般的炮弹都炸不坏,我也不知道是真还是假,反正网上有太多关于树化玉的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看。在最初接触这种树化玉时,一公斤的价格就是几十元吧,现在的确是涨了好多,可能人们也意识到了这种玉石所蕴藏的经济价值、科学研究的价值吧。
二十四、金星石
一闪一闪的,象是天上的星星,所以叫金星石,属于二氧化硅石英矿物,硬度6,不透,象图例上的佛公,棕红色,含有金砂或者铜粉末,起金色反射作用,因此看起来看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的。市场上常见用来作手链,挂链,图章之类的东东。
二十五、萤石
萤石的成分主要是氟化钙,七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人,已选用这种石头做为装饰品,透明到微透明,玻璃光泽,硬度4,按工艺分宝石级和玉石级萤石,颜色有绿、紫、蓝、黄等,硬底低,太软,所以单晶体萤石不适合做宝石材料,可作为欣赏石或者玉雕工艺品的原石。这种石头发的光有荧光和磷光两种,无需外光源补充就能持续发光。能发磷光的夜明珠很稀少珍贵,因此才具有收藏价值。只有用这种萤石经过细致打磨加工后才能制成夜明珠,而一般来说,普通的萤石能发荧光很正常,并不代表这就算是真正的夜明珠,现在市场上就是将这样大众化的萤石球做个鉴定当夜明珠卖。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咔咖]
吉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吉和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吉和网,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发表,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吉和网"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与吉和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解决。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长春羿尧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吉ICP备号-2 吉B-2-4-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田黄石拍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