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衫树林旁种植大棚食用菌种植对树有影响吗

  题记:择其善业而从之,愿穷其一生之力终成正果,但求得一席之地,不问甘苦,共论天下。在这个通往未来的道路上啊,这个正在生成中的、崭新的世界,一定还藏着许许多多我们尚未知晓的秘密和答案,也许最好的尚未来临,也许繁荣生成的时候,腐烂就已经开始。尽管有着种种太多的抱怨、失落和焦虑,但是,过了很多年后,我们也许仍然要说,那是一个无比美好的时代。因为,它允许新的可能性发生。  一、情定香菇  去年四月开始,我和另外两个朋友一起准备搞个农业的种植项目,(注:我是在职,另外两个一个是从事业单位辞职,一个是从企业辞职出来的)。一开始的时候,都是在哪一个农业项目既能因地制宜的开展又有市场前景上来回对比,难于抉择。后来一次因为工作的关系,认识了一个浙江丽水市松阳县过来我们这边搞松香采集加工的老王,他在我们这边有一个林化产品公司,之后聊天的时候聊起来他们丽水市(我之前一直在关注丽水市林科所的一个科研项目——牛肝菌仿生栽培技术研究,这个项目获得了中国林学会2007年“第二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还要就是老王老家——全国有名的松香交易集散地松阳县,以及松阳的邻县——全国有名的香菇之乡庆元县,我国很有名的一个食用菌集团大山公司(主要是生产经营香菇)也就是在庆元县,  当时说到香菇的时候,一下子就想到,实际上我这个地方,不管是气候,还是资源,都是很适合种香菇的啊,就是暂时我们这个地方没有这个群体以及我们对香菇种植的技术、市场等方面一窍不通,后来把这个想法跟两位朋友说了,大家深入分析研究了一下,都表现出对这个香菇种植的极大兴趣。当时真是觉得啊,这正是是我们在诸多种植项目中多日苦苦找寻但是却又一直没有找到的那缕曙光,那份希望,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当时就是肤浅的觉得至少有以下四个优势支持我们种植香菇:1、我们这儿气候吻合香菇的种植条件。2、我们的资源比较丰富,我们树林覆盖率达78%,每年因为烧柴、中低产林改造、林木抚育的废弃杂栎木比较的多,单价较低,有利用的空间。3、就是种植香菇的技术门槛比较低,不复杂,几乎都是手工劳动。4、就是假如规模上不去的话,这个只是贴着屁股挣零钱,但是也吻合我们“短平快”的要求,因为种香菇的话投资一年就能收回来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在天涯上好多年,一直以来,天涯上的草根、精英们,让我感叹膜拜,天涯与我,博大精深,无所不出,无所不入,大方无欲,大道无形,较长河为疏落,变大地为黄金。进来有些时间,所以在此发一贴,愿和那些常驻基层,扎根农村,身怀远大理想,而又能脚踏实地的农业草根创业朋友们一起交流,学习和成长,这个时代,无疑是需要这要的群体,这样的坚守,这样的精神的,向您们致敬。
  我幾年前想承包荒山 爺爺就說了 山上能燒炭不 我爺爺今年80多了.  我覺得還是燒炭比較好.最好能把你們那裡的林子能燒炭的全燒了.如果有礦藏的話趕快開礦 ,不過這些恐怕草根做不了.  種蘑菇  1 氣候不適優勢 2資源也沒你想像的那麼豐富吧. 3尤其是技術門檻比較低我最不認同  4 完全是你的想像
  牛肝菌????能仿生?
  关注,看楼主的口气,这事最后壮烈了。
  @第二自然
17:08:00  我幾年前想承包荒山 爺爺就說了 山上能燒炭不 我爺爺今年80多了.  我覺得還是燒炭比較好.最好能把你們那裡的林子能燒炭的全燒了.如果有礦藏的話趕快開礦 ,不過這些恐怕草根做不了.  種蘑菇  1 氣候不適優勢 2資源也沒你想像的那麼豐富吧. 3尤其是技術門檻比較低我最不認同  4 完全是你的想像  -----------------------------  实际上,气候的话,还是可以的,至少后面我们种出来的香菇质量还是不错的,资源的话,每年的这个像中低产林改造后的那些杂栎木还是挺多的,当价不高,就是分季节性,每年在那一段时间就要囤积原料。一过了那个季节性,原料比较困难一点。
  @cclaoc
18:28:00  牛肝菌????能仿生?  -----------------------------  这个是丽水市林科所的一个科研项目,获得了我们林业科技的最高奖项“林希科学技术奖”的三等奖,林希是共和国的第一位林业部部长,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牛肝菌因为是共生的,所实现人工种植很困难,目前这项研究只是在室外实验阶段,还没有推向市场,楼主感兴趣的话,可以持续关注。
  @tuxedoeee
20:31:00  关注,看楼主的口气,这事最后壮烈了。  -----------------------------  呵呵
谢谢关注了
可能平时都有些悲天悯人的情怀、情绪作祟吧,所以叙述语气上可能那么一点的感觉悲壮的东西,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现在还好了,基本站稳脚跟,有点小收益,但是不大,但更多的感触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很多的事情,您要比之前计划的付诸十倍逇努力更能达到目的,还有就是长远的看,假如大规模的开展 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消耗森林资源,与环境有冲突,在可持续发展上,需要调整战略方向,解决森林保护和资源开发的问题,第一是维稳,其次是转型,得像我们的经济工作一样,得稳重求进,这是很大的考验。
  二、考察研究   把项目定了,之后几个人计划准备出去实地的考察一下,定下了两个地点,一个是云南普洱市的宁洱县,另外一个就是浙江丽水市的庆元县。之后准备准备就出发了,其中我是请了假去的。先去的是宁洱县,是我们自己开车去的,宁洱那边是有一个浙江庆元的姓吴的老板在种香菇,数量的话六七十万棒,不过他是做了四五个年头了,期间他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基地,他们主要是做菌棒,之后卖菌棒给农户,让农户来管理,之后再向农户回收香菇,是典型的公司+基地+农户的做法,实际上对于香菇种植的话,最重要的是菌丝发酵的时候不被感染,以及后面的管理了,翻袋、放气、控温、控湿、采菇之类的了,时间、火候要拿捏得恰到好处,不然都会出现大问题,以至于前功尽弃,
  严格的来说,这是一个七分靠细节管理的行当,尽管它的种植过程相对粗放,但是还是要特别注重细节的管理,宁洱这边靠农户管理,之后公司回收的做法实际上是把这个重要的费时费心费力费神的环节转包给农户了,实际上是提高了生产效益,降低了风险成本。但是这个只是他哪儿才行,毕竟他那儿有群众基础了,农民知道种植这个能赚钱,能致富,所以有群体效应。但是我们这边一开始肯定不行,老百姓都是要有一个好奇、认可、到投入这个行业的过程,所以这个是我们未来可以借鉴的地方,不过公司+基地+农户,这也应该是每个根植农村的农业项目做大走远必由之路。
  在宁洱洋洋洒洒的呆了三四天,该看的看了,该问的也问了,拜访了几个同学和朋友,详细的记录了这个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各种设备仪器,单价、电器功率多少,每台的工作效率怎么样之类的,以及各类袋子、遮阴网、塑料薄膜之类的,生产产家,能在那个地方发货,还有到这个粉碎原料、拌料、装袋、高温蒸煮消毒、发酵、接种、进棚、放气、翻袋、割袋、注水之类的种植香菇的各个生产技术环节也亲自的去实作感受了一下,还很具体的问了各个生产环节中工人的效率怎么样,像装袋,一个工人,每天八个小时能平均装多少袋之类的。之后就回来了,回来的时候,朋友送了几箱番石榴和他们那儿的小角辣,哎呀,那个小角辣,味道真的是板扎的很,回来的时候,因为机会难得,所以又在玉溪的抚仙湖畔禄冲周边呆了两天,之后就回来了。
  @cclaoc
18:28:00  牛肝菌????能仿生?  -----------------------------  @fariy11
9:20:00  这个是丽水市林科所的一个科研项目,获得了我们林业科技的最高奖项“林希科学技术奖”的三等奖,林希是共和国的第一位林业部部长,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牛肝菌因为是共生的,所实现人工种植很困难,目前这项研究只是在室外实验阶段,还没有推向市场,楼主感兴趣的话,可以持续关注。  -----------------------------  我也在关注,反正外边工作也是一年3-4万,还不如回家做土财主,这个浙江的丽水还是云南的丽水,弄得我一头雾水。
  @cclaoc
18:28:00  牛肝菌????能仿生?  -----------------------------  @fariy11
9:20:00  这个是丽水市林科所的一个科研项目,获得了我们林业科技的最高奖项“林希科学技术奖”的三等奖,林希是共和国的第一位林业部部长,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牛肝菌因为是共生的,所实现人工种植很困难,目前这项研究只是在室外实验阶段,还没有推向市场,楼主感兴趣的话,可以持续关注。  -----------------------------  @疯狂的x子
13:32:00  我也在关注,反正外边工作也是一年3-4万,还不如回家做土财主,这个浙江的丽水还是云南的丽水,弄得我一头雾水。  -----------------------------  是浙江的丽水市 林水市林科所
  @12-4-26 13:07:00  朋友,恭喜你找到好的路子了,我静等你的佳音,希望你能赚大钱哦。  -----------------------------  谢谢这位兄弟
谢您的吉言
实际上 做农业还是挺辛苦的
喜忧参半 苦中有乐吧 后面我会慢慢道来的
  坐等楼主的下文
  关注,我也想学习一下食用菌
  食用菌工厂化种植估计可以,就是投入大些。
  三、丽水之行  从宁洱回来,休整了几天,之后又出发到了浙江丽水市庆元县参观和考察了一下,不算去来的时间,在庆元县的话整整呆了三天,主要是参观位于庆元县工业园区的浙江大山合菇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业从事食用菌及食用菌多糖、食用菌调味品及基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销一条龙,有生产线,标准冷库的香菇加工储运中心,以及食用菌精深加工厂,产品有细粉、多糖、保健品、调味等。  看完庆元的香菇产业,主要是有两个深刻的感受:  1、就产业而言,的确是规模宏大、蔚为壮观,是这个县的主导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县里有专门研究食用菌的科研机构,有生产香菇的龙头企业,有进行深加工的销售的龙头企业,以及政府主导,有大量的农民在种植,种植水平、管理标准高,普通农民的种植水平也比较高,素质、技术能力强,整个产业生机勃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各方面的管理都比较规范和科学。  2、就是各方面的政策不一样,庆元香菇种植历史悠久,各级党委政府都是高度重视支持,县里面有专门的香菇产业办公室,有领导组织机构,每年把这个香菇产业的相关工作纳入当地政府的工作目标考核。群众集体效应大,种植热情高涨,因为政府主导支持,所以一些政策的倾斜和优惠力度就是和我们这边完全不一样,例如:最重要的香菇种植资源——栎木类,在那边的话,它是允许您砍,但是家家户户种植栎树的积极性也是很高,所以家家户户都是进行一个不断循环利用栎树资源的过程,砍树种植香菇,但是又不停的种植栎树,砍了再种,种了再砍,当然,因为生态环境的原因,不可能是都伐光,但是可以允许区域协调可持续砍伐和利用,不需要很多复杂的林业审批程序和手续。但是我们这边就是完全不一样了,我们这边除了防洪桩、以及林地征占、中低产林改造之外,是不能砍栎树的,一方指标都没有,哪怕您有选择的砍了再种,也是不行,不然就是违法。所以啊,这是两地差异中最最重要的差别,当然,因为我们地处长江上游,98洪灾之后,这几年都是进行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所以要顾及生态环境的作用,但是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个未必就是以人为本,未必就是以科学发展观来看问题。我们守着巨大的、丰富的森林资源(栎木资源),但是一点都不能开发利用,在顾及生态环境、生态承载力的前提下,循环生态环保的开发利用也不行,我觉得,这个是巨大的浪费,也更不是协调、可持续发展。  有点扯远了,但是既然说到了,就再啰嗦一下好了,我一直认为,因为我们身处长江中上游,所以在好多的时候,在天然林保护、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是比长江中下游地区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因为如果长江中上游天然林资源过度消耗的话,就会引起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一系列大的灾害,例如98洪灾。  所以自98洪灾之后,国家相继出台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相关政策,其中,退耕还林是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政策之一,曾作为我国的国策落实,旨在保护和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出发,通过天然林禁伐和大幅减少商品木材产量,有计划分流安置林区职工等措施,主要解决我国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  但是,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辩证、矛盾、对立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来看问题,我还是觉得啊,身处长江中上游的老百姓、农民们还是比下游地区的承担着更多、更重要的责任,也付出更多,哪怕有的时候是以发展滞后、经济缓慢为代价的。长江中上游的大部门地区,地处高寒山区。因为地形、地貌、气候、区位条件、交通等因素,是不可能像下游地区那样成为政治、经济、商业、信息中心的,人们也不可能靠这些产业来生活、来发展,当然,也有经商。或者其它的,但是毕竟是少数。
  长江中上游大部分高寒地区、小城市唯一有的就是农村、农民、土地、山林。但是现在的现状是:农村有进步,有发展,但是社会聚焦度、产业支撑度依然很低,扶贫也是输血式的扶贫,缺乏造血式的扶贫。农民都是传统劳动者,文化素质不高,劳动技能单一,只能耕田种地。土地资源不算多,主要是山地,就是梯田、坡耕地、台田台地那样的,农地产出率不高,主要是不平坦,都是沿着等高线分布的那种,在一些地方,很少有一马平川的、连片的5亩以上的农地,所以进行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很难很难,都是需要个体的劳动力去慢慢的生产。这些地方唯一有的,就是大片大片的丰富的、茂密的森林资源。
  所以靠山吃山,这样的很多地方,当地的资源优势就是经济林(主要是核桃和花椒)以及大片大片的大面积的森林。但是森林资源又是一点都不能利用,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就只能砍点烧柴和办理点农民自用材盖房子。退耕还林的补助是250元/亩,但是是前八年250元,后八年减半。但是像那些靠着以前是农地生产生活现在弄成退耕还林领取相关补助的农民们呢,十六年之后,他们依然还在,但是老去了,他们是考土地养活的,他们感激土地所给予的一切,但是现在说没有就没有了,哪怕愿意付出辛苦和汗水?  像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国家公益林是每年10元/亩,省级公益林是每年5元/亩,但是和这些每亩的森林资源价值比起来,简直就是杯水车薪,一亩地上667平方米,至少有颗树,不论什么树,我砍一棵,15公分以上的,它的价值也要远远大于5元,10元。何况这个公益林的生态效益资金补偿,因为各级部门都要有管理费,所以到农民手了,还远远的少于5元、10元。所以不是我要说这两个政策不好,不,这两项国家的林业工程很好,让很多的人受益、受惠。但是,因为大的宏观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因,对于长江中上游高寒山区的农民而言,那些他们以前祖祖辈辈生活生产所依赖的一部分资源,没有就没有了,但是他们没有怨言,因为这是大局的需要,是长远的需要。因为他们有简单的、质朴的情怀。但是我想说,的确,在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上,他们是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哪怕他们贫穷,哪怕他们落后。这是我的心里话,不吐不快。
  可以看看随州的香菇种植。全球最大的香菇种值基地。也欢迎你来随州考察。我们这的香菇行业已经非常成熟。  
  @吃不饱的电工
15:26:00  可以看看随州的香菇种植。全球最大的香菇种值基地。也欢迎你来随州考察。我们这的香菇行业已经非常成熟。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  -----------------------------  呵呵
谢谢这位兄弟
有机会一定来宝地取经
  怎么就没了? 继续啊
  @fariy11 建议楼主多地考察。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古田。随州。西峡。庆元。是中国最大的几个香菇产地。你应该多地考察。不要去找当地的什么大老板大种植户。或合作社。(因为他们的话水分很大。)要到菇农家中了解真实情况。  香菇的种植以技术含量大。劳动量大。投资成本高。风险大堪称。并不是他们的几句轻描淡写所说的那样简单。每个环节都需要多年的经验与繁琐的人工操作。稍有偏差就是颗粒无收。虽然香菇种植中使用了木屑粉碎机。装袋机。扎口机。刺孔机。翻料机等等机械设备。但只是提高了种植早期的某些操作程序的效率。和技术管理是两码事。  牛肝菌和羊肚菌如果能人工种植栽培的话。利润倒是相当可观的。  
  种过的人就知道,食用菌种植对技术是要求相当高的,也许你一二年在技术上没问题,但一旦有问题,是灾难性的,主要是要预防。
  准备投入农业的路过
  我们公司就是从事菌类深加工的  在四川省青川县  有机会可以合作,我们需要大量的货源
  楼主怎么不更了呢?把你的经验说出来,不管是失败的还是成功的,想学技术的话看你的帖子也是学不到的,不要在意别人说什么!有些人是见不得别人成功的!但善意的风险提请是必须的!  
  我觉得也是! 支持..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求教】大家帮忙看看这是什么菌类?能吃吗?在小树林的树下找的_食用菌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704贴子:
【求教】大家帮忙看看这是什么菌类?能吃吗?在小树林的树下找的
这应该是马勃的一种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龙眼树下种植食用菌 农户增收有新路
核心提示:“全市有将近40万亩龙眼树,树下套种食用菌的做法值得好好推广。”泉州市农业局相关人士表示,这一方面集约利用了本已稀缺的农业生产用地,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农户带来增产增收的新途径。
&&&&& 龙眼树下套种,既促进果树丰收,也为食用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图为一村民正在查看食用菌长势。 &
&&&&&& 伸手摘龙眼 弯腰采鲜菇
&&&& &在龙眼树下搭棚种植、鸡腿菇等食用菌。修理龙眼树留下的大量枝条,是食用菌栽培的重要原料,而食用菌收获后的废菌包经过处理又是林地上好的有机肥。林菌间作在促进果木生长的同时,也集约利用了土地,增加了农民的收益。&近日,记者在南安市洪濑镇走访时了解到,一种在龙眼树下套种食用菌的&林菌间作&模式开始在本地兴起。
&&&&&&林下种养不争地
&&&& &龙眼树下种植食用菌,最大的好处就是合理再利用闲置土地,增加农业产出和农产品的市场供给。&南安龙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进成告诉记者。
&& & &每个667平方米的标准大棚栽培食用菌,可消化农业废弃物棉籽壳15&20吨,栽培周期3&4个月,产鲜菇15&20吨,相当于4.5亩耕地生产的粮食。&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金霞表示,食用菌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菌丝体通过产生纤维素酶、木聚糖酶、阿拉伯聚糖酶等一系列胞外酶,将秸秆中难以降解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降解成自身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生长出人类可直接食用的高蛋白子实体。
&&& && 此外,由于有龙眼树的树荫作为调节小气候的天然屏障,生产1公斤鲜菇平均用水3公斤,相当于蔬菜的14.3%,1公斤食用菌干品平均用水30公斤,相当于粮食的3.3%,属于非常典型的&节水&农业。
&&&& & 在泉州市农业局相关人士看来,龙眼树下套种食用菌,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的优势,是不可多得的生态、节约、高效的农业产业。
&&&&& 菌糠反哺龙眼树
&&& &栽培过食用菌的菌糠,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刚好可以用来给龙眼树堆肥。&黄进成告诉记者,由于市场价格低迷,近年来本地的龙眼树大部分疏于管理,而越是疏于管理,结出的果实越发品质不高,于是整个龙眼产业陷入恶性循环。
&&& 而用过的菌糠,刚好可以做龙眼树的肥料。据测定,养菇后的废弃培养料有机质含量高达30%以上,是秸秆直接还田的3倍,含氮量1.5%&1.8%,高于鲜鸡粪。利用这些废弃物进行追肥,可以有效增加龙眼树吸收利用的养分含量,提高单产量,提升果品的品质与卖相。
&&& 泉州市农业局相关人士表示,林菌间作促进林木生长,食用菌生长需要喷洒适量的水,大面积的食用菌生产有力地延缓了水分的蒸发,使林木生长对水的需求有了保障,从而促进林木生长。
&&& 此外,菌糠肥施入土壤后,还可以进一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腐殖质和团粒基团的形成与转化,提高土壤保水性能和土壤肥力,以后不管种植什么作物,基本上能获得丰收。黄进成告诉记者,培养基废料(菌糠)是延长农业产业链和促进农业生态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农户增收有新路
&&& &由于食用菌投入产出比一般在1∶4以上,生产成本低,见效快,在龙眼树下发展食用菌产业是农民致富的好途径。&黄进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林下种植的鸡腿菇一般可以从当年8月开始采摘,一直到第二年的5月份才停止,每亩菇棚产鲜菇15&20吨,1公斤鸡腿菇的市场批发价14元以上,亩产值在22万&28万元之间,扣除掉成本,每亩最高可获20万元的收益。
&&&&&& 此外,栽培过食用菌的菌糠为龙眼树提供充足的肥料,龙眼树长势复壮,来年的鲜果产量、果实大小及卖相都会随之提高,又可以重新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经济果木。
&&&& &全市有将近40万亩龙眼树,树下套种食用菌的做法值得好好推广。&泉州市农业局相关人士表示,这一方面集约利用了本已稀缺的农业生产用地,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农户带来增产增收的新途径。
&&&&&【读懂中国食用菌产业,请立即关注易菇网公众微信平台!微信号:emushroom】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视频)独家授权易菇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易菇网”、“作者:某某某”。
② 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及网站,并尽可能注明转载出处和作者,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EMUSHROOM.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易菇网】 |
| 深圳市政府“互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 深圳市福田区科技发展扶持项目 |官方微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网站备案号:树林地蘑菇种植,邢台蘑菇种植,河北蘑菇种植,窑洞食用菌种植_河北食用菌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贴子:
树林地蘑菇种植,邢台蘑菇种植,河北蘑菇种植,窑洞食用菌种植
河北菇味多食品有限公司下属:菌种厂业务范围1、常年举办食用菌技术培训。2、承办或联办各地食用菌实用技术培训班,代培技术人员。3、免费技术咨询,有偿技术转让及生产基地技术指导。4、帮助规划、筹建菌种厂,栽培基地,加工厂。订合同发展生产基地,回收产品。5、供应各类食用菌品种的一、二、三级优质高产菌种。6、购销、供应原材料、药品,仪器、设备等菌需物资。联系电话: 路民网址:河北菇味多食品有限公司简介中国菇味多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公司下设河北民安菌业有限公司、菇味多农业科技示范有限公司、菇味多菌种(棒)有限公司、塞外味喜多食品(内蒙古)有限公司4个分公司。总占地面积7950亩,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投资总额1亿2千万元,年生产加工各类食用菌20000吨, 2009年实现总产值23000万元,出口创汇500万美元,年利润6440万元。菇味多公司依托国内八所高校、六家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是集各类食用菌综合研发、技术培训推广、基地开发建设、综合加工销售、食用菌特色餐饮于一体的现代企业。公司本着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公司储备人才的目的,特开设食用菌培训班。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林下种植食用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