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歌开头是boom男还是那做小楼还是那个分手的路口

鱼鱼的喜欢 | LOFTER(乐乎)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LOFTER for ipad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鱼鱼 的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this.p={ dwrMethod:'queryLikePosts',fpost:'1d1e90bc_674f863',userId:,blogListLength:16};如果到了下个路口没有停留,就分手。这样我也有了分手的理由。男唱 开头 求歌名_百度知道
如果到了下个路口没有停留,就分手。这样我也有了分手的理由。男唱 开头 求歌名
和平分手听过了。重要补充。女的有句“你还怕什么。不是那个歌,不是你的错,谢谢。一点不差 差就差一个字俩个字那样,不是和平分手。前面歌词完全对。” 你和我有点记不清了 其他的都对不是和平分手
提问者采纳
恨过我背叛我:是我害怕承诺
你没有什么错她不是我的什么
我只是太软弱你对我的付出太多
我还不了只能逃脱一个人的婚礼
只能说对不起也许我还爱着你
但我只是逃避还爱你,对不起男,离开了做出了最后的选择我懂了:是你害怕承诺
还是被他迷惑他不能给你什么
你想要的生活爱过我男,不恨你离开你,放手了剩下的我该如何女:如果已经到了下个路口
没有停留我会当作分手的理由如果你们继续逃走
没有回头我会当作分手的借口你走了
提问者评价
嗯嗯,就是这个。谢谢哈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下个路口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和平分手。
[ti:和平分手]
[00:00.86]《和平分手》
[00:02.06]编曲:徐良L
[00:02.37]作曲:徐良L
[00:02.69]作词:徐良L
[00:03.00]演唱:徐良L
[00:03.44]“不是说好拥抱过后,两个人就一起放手。”
[00:16.29]领先音乐分享平台
[00:17.29]小暖:
[00:19.55]都说好
下个路口就分手
[00:22.57]谁也不许再次回过头
[00:25.40]两个人沿着街一直走
[00:28.17]谁也不能够停留
[00:30.69]为什么
又是下一个路口
[00:33.71]但是我们依然牵着手
[00:36.60]求求你不要再看着我
[00:39.25]我怕我控制不了
[01:20.78]徐良:
[00:41.57]徐良:
[00:42.14]说好要和平分手
[00:45.10]没有选择的你我
[00:47.62]我们微笑约定 沉默接受 彼此更成熟
[00:52.84]...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很多炒股牛人说炒股多年,试过了各种指标和方法,突然有一天悟了,从此开始稳定盈利。他们到底悟到什么了呢? - 知乎用户的回答&/a& 这里我的回答&br&&br&其实悟这个东西也是不断渐进的&br&&br&最近的想法是,交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br&有人会说 心态啦,资金管理啦&br&其实最重要的是&b&选择品种&/b&。。&br&06年来的豆油,然后是08年全商品的暴跌,09年的白糖。然后是橡胶5倍的行情,去年铁矿的暴跌&br&&br&那一个品种都不需要动脑子&br&那一个品种都不需要去分析,因为大家都看的到,大家参与度很高&br&那一个品种概率都站在你这边&br&&br&好像你今年不去参与期指,去做商品,不是自己找不痛快吗。&br&&br&不好意思,作为期货十年的老战士,我其实也是最近才领悟到这点的
这里我的回答其实悟这个东西也是不断渐进的最近的想法是,交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人会说 心态啦,资金管理啦其实最重要的是…
有的。在过去一年在美股和A股里投资里得到出来的经验,就是:&br&&br&“非职业选手中,自建的股票组合「Portfolio」几乎不可能跑过大盘指数。所以远离个股,请买大盘指数。”&br&&br&自己2014年3月套现了一点Facebook的股票,用来交税和进行分散化投资。当时一来我去参加了公司的资产管理和投资的培训,二来也对金融和股票市场感兴趣,觉得差不多翅膀硬了可以出去“操盘”一下。(结果发现是被大盘操了。。。)&br&&br&为什么要开始染指金融呢?我一直觉得金融和计算机不分家,本质上都是数学特别是概率论和统计学(Stats)。而之前一直是搞数学竞赛和计算机竞赛的,所以应该不会差(天真)。&br&&br&于是兴冲冲地入市了,去 Scottrade 和 Schwab 都开了户,进军美股市场。当时朋友圈里还牛气冲冲地发布:覃超金融巨鳄正式进军美股市场!(‵▽′)ψ &br&&br&一口气看完旁边投资大牛都推荐的《Random walk down the wall street》,似懂非懂里面的一些理论,但是最后几页的指导总结很直接:“非职业选手,只建议买SP500,和世界股市总指数,还有债市指数,按照适合你风险承受能力的比例来分配购买额度。”&br&&br&我和你们今天看答案的各位差不多,当然不信邪!心想自己去研究了一下美股热门公司和中概公司里面的财报,市值,市盈率等等信息,肯定能跑过大盘。还自欺欺人地劝说自己是要练习自己操盘的心态和对个股的判断能力。&br&&br&然后入手购买了 ATHM,YY,Ctrip,特斯拉,完美世界等后续一批股票。天天就开始惦记股市,每天都要看看盘。有时有涨,有时有跌。当时还兴冲冲地跑去奥马哈参加巴菲特的股东大会,宣称自己要尊崇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策略,持股都要超过一年或者三年云云 -_-。2014年6月来了一波大跌,后来9月又是一波大动荡,我明显感觉人性弱点在股市的波动中暴露出来了:“涨得时候,贪婪,舍不得收获价值;而跌的时候心态失衡,扛不住损失。经常会在高点买入低点卖出。” 再后来直接沦为高频交易者,经常一周操作数次,甚至还上margin(加杠杆借钱),也偶尔去做空一些股票。总之个人觉得有亏有赚,好像很厉害的样子。(然并卵)&br&&br&我现在还保存一些当年关注的股票照片:&br&&img src=&/3ec6f950f2b1f38516caca7c043e95fa_b.jpg& data-rawwidth=&270& data-rawheight=&4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0&&&img src=&/e227a87494ce1debcb12d5ce3f0be977_b.jpg& data-rawwidth=&270& data-rawheight=&4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0&&&br&涨得时候,心情好,天天看,时时看,觉得自己是巴菲超了!&br&&br&&img src=&/f1d0c54f_b.jpg& data-rawwidth=&270& data-rawheight=&4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0&&跌的时候,没精打采,也无心干工作上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股票综合症?&br&&br&后来这样过了整整一年,到了今年3月的时候,心想要不然算一下自己的盈利率吧。反反复复把一年前的本金,和现在的股票价值一除,得出年化收益为7%。其中手续费和杠杆费花费了3000多刀,消去了我的将近2个点。去年SP500的年增长率为11%。也就是说我辛辛苦苦一年来(看各种资料,花各种精力和时间来盯盘)还不如大盘指数来得给力。(其实人家SP500本来就是专业机构精心选取的500只股票,肯定比我选的那几个破股好。)&br&&br&冷静下来后,把小散股在价格较高的时候全部卖掉,然后转入SP500和几个大的蓝筹(比如腾讯),之后不再每天关心大盘,把精力花在创业和写书上,股票反而有增无减。国内的A股也吸取同样的教训,只买股票基金和沪深300。&br&&br&最近看到i美股的老大
&a data-hash=&abba4fc2f257& href=&///people/abba4fc2f25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梁剑& data-tip=&p$b$abba4fc2f257&&@梁剑&/a& 发的一段话,很是同意:&br&&blockquote&&b&投资是反人性的,涨得时候要忍痛割爱卖;跌的时候又要克服恐惧买入。很难。&/b&&/blockquote&&br&所以,开悟的道理就是 &b&远离个股,按照比例分散到大盘指数和多类型的资产&/b&。在国内,建议按照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把存款分散到 余额包,定投的理财计划 和 股票/混合基金 中;在国外,则分散到 SP500,全球股指,美国国债指数 中。&br&&br&不信的话,你也把你们自选股票组合的三个月,半年和一年的表现算一下?和沪深300或者SP500比较一下? 不要天天忙着看盘盯盘做买卖操作,而忘记了停下来思考和总结。&b&所谓的勤奋(盯盘+频繁买卖),都是一些无谓的 pseudo work!还是雷军的那句话: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自己战略上的懒惰。&/b&
有的。在过去一年在美股和A股里投资里得到出来的经验,就是:“非职业选手中,自建的股票组合「Portfolio」几乎不可能跑过大盘指数。所以远离个股,请买大盘指数。”自己2014年3月套现了一点Facebook的股票,用来交税和进行分散化投资。当时一来我去参加了…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br&&br&如果能这样醉过去,就让这宿醉的夜永远不要终结吧!过去与未来的人们,我们终将在这片星空下重逢。&br&&br&………………………………&br&&br&(⊙o⊙)…答案发出去了才发现这句已经被别人写过了。。。回答之前还翻了好多之前的回复,避免重复,还是给疏漏了-_-||&br&那就为我们共同的审美握爪吧。。好么?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如果能这样醉过去,就让这宿醉的夜永远不要终结吧!过去与未来的人们,我们终将在这片星空下重逢。………………………………(⊙o⊙)…答案发出去了才发现这句已经被别人写过了。。。回答之前还翻了好多之前的回复,避免重…
&b&反对第一个匿名答案。&/b&&br&&b&知易行难。但要想真正能够面试进互联网公司并能顺利通过试用期,光看书是不行的,必须得做!&/b&&br&只有自己实际动手操作后,你才能发现这方面的知识哪里有坑,并且往往实际做起来其实没有你想像的那么难(当然一般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所以肯定是需要有一定时间和精力的付出)。&br&&br&我们假设你只看了书本上的知识就去面试。那会有两种情况,&b&一种情况&/b&是面试官对于这方面的知识也很匮乏,这时你可以通过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来忽悠一下(但是一般都是多轮面试,一般总有一个懂这方面的技术),然后&b&顺利入职,结果实际工作中发现你这方面工作水平低,然后试用一过可能就让你卷包走人&/b&;&b&另一种情况&/b&就是遇到这方面知识很有经验的面试官,那么不用想了,你的那点理论知识别人根本不屑于一问好么,要问都是问你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哪些坑,然后又是如何解决的这些坑,还会问面试官自己曾经遇到的坑,然后让你告诉他解决方案(当然面试官自己知道解决方案),以上这些,全部是需要你真正经手操作过以后才能知道的,然后&b&你当场就Hold不住了,然后被婉拒。&/b&&br&&br&另外不管你是通过看书,还是通过网上查资料学习,反正结论就是:&b&Just do it!&/b&&br&&br&回到题主的问题,如果题主认识任何一个有这方面技术经验的人士,一定要去请教,因为这种人不仅可以推荐给你靠谱的书籍和资料,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清楚地知道如何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能够最大限度避免走弯路,因为这人曾经已经走过弯路了,啊哈哈!!坐等这方面技术有经验的人士出现,我对这方面技术也挺感兴趣!&br&&br&&b&PS:本人互联网公司技术人员,并参与过多次面试。&/b&
反对第一个匿名答案。知易行难。但要想真正能够面试进互联网公司并能顺利通过试用期,光看书是不行的,必须得做!只有自己实际动手操作后,你才能发现这方面的知识哪里有坑,并且往往实际做起来其实没有你想像的那么难(当然一般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所以…
利益相关:国内某装修/建材 电商平台从业者&br&&br&就在昨天(1月6号),老大在微信里分享了这家公司的融资新闻,评论说,&b&这才是未来&/b&。&br&&br&&b&1、姑且不论【爱空间】能不能做起来,我们先说说他想解决啥问题。&/b&&br&为什么装修这么麻烦?为什么一眨眼能装掉十万二十万?为什么从头到尾折腾要死?三个问题:&b&乱、贵、久&/b&。&br&&ul&&li&为什么乱?现在的所有装修公司,都是【中介+监理+包工头】,本身没什么信誉好讲,吃一家是一家&br&&/li&&li&为什么贵?因为层层分包的机制,装修公司拿利润大头,还要分钱给设计师和装修队;另外,全包/半包 这种方式,本身就是用钱换省心(结果呢?花钱多,也未必省心)&br&&/li&&li&为什么久?如果你 清包/半包,自己去建材市场跑吧;装修流程能够做对做好的,是凤毛麟角&br&&/li&&/ul&&br&&b&另外,就必须提到建材。&/b&&br&&ul&&li&建材行业的利润有多大?讲个段子:某淘宝店铺,标错了一款龙头花洒价格,1999标成了199,后来商家来骂,原话是说“这都快接近成本价了”。&br&&/li&&li&问某销售,xx品牌的橱柜,如果我要一批量大的货,供应商是否愿意出货价打对折;他的回答是,对折照样赚,SB才不干。&br&&/li&&li&简单地说,建材供销体系复杂,层层经手,水很深。&br&&/li&&/ul&&br&&b&2、现在的装修网站,解决什么问题?&/b&&br&&ul&&li&没有解决。看看现在多如牛毛的装修网,他们做的什么事情?从百度导流(SEM、做资讯图库、搞SEO)-& 用户访问后报名装修 -& 装修网把用户卖给装修公司 -& 装修公司电访接活&br&&/li&&li&也就是说,装修网站只是一个渠道,部分可能会有装修保之类的第三方服务。互联网对装修行业的影响,几乎是0,什么问题都没解决。&br&&/li&&li&另外,装修网站获取用户的成本已经有点夸张了,百度竞价的CPC(平均点击价格)10块钱以上,许多关键词30-50块钱买个点击。而装修公司更夸张,在网上报名装修、电访确定意向的客户,要500元+/个 向网站买。&br&&/li&&/ul&&br&&b&3、接下来说说【爱空间】的思路&/b&&br&他家的思路是非常对的!很好的解决了上面说的四个问题:乱——变成了规范;贵——变成了成本价;久——20天真的太夸张了,我都怀疑能不能做到&br&&br&&b&4、【爱空间】能不能做起来?&/b&&br&不好做。&br&我认为他家的市场是很大的,也就是说,不缺客户。想象在一线城市,有十分之一的年轻人想要这种快餐式装修的话,一年3000单往上,绝不会少。&br&但是,“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个不是谁都能做到的,起码,他家面临3个考验:&br&&ul&&li&
699的价格,还要质量做好,绝对是要亏的;雷军甩的钱,早晚会烧完,接下来还要继续烧吗?&br&&/li&&li&
管理30人的装修队,和300人的装修团,和3000人的、分布在各个城市的装修军,不可同日而语;管理和质量控制,都很难&br&&/li&&li&
装修是个细活,快餐式装修目前毕竟是小众,以后能不能跟小米手机一样大卖?是不是能够卖向其他城市?很难。如果业务不能再扩大,不能靠规模化降低成本,那么这将是个永远亏钱的生意&br&&/li&&/ul&&br&&b&anyway,这家公司真的令人耳目一新,倒不是以前没人想过这样做——而是大家都宰客习惯了,水越浑越好。我倒是很希望他能成为行业里的鲶鱼。&/b&&br&&br&&br&&b&补充:今天(1月10日)才发现没有正面回答题主的问题:&br&&/b&&blockquote&1、以龙发的品牌尚且在线上困难,那么一个陌生的品牌以一个极低的价格如何取信于大众?&/blockquote&传统装修公司,不可能做好这种新业务,尤其是新业务将推倒旧业务。“如果没有独立的用人权、财权以及工商注册变更的股权,你在传统企业里就是异类,生存不下去。”&br&况且,题主你真的以为龙发装饰有品牌可言?呵呵。&br&&blockquote&2、那模式化装修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又以极低的价格在销售,这么低的价格,要说个性化是肯定没了,而且个人进行了简单的预算,要这样做的后果是工程质量很难合格,他们是如何盈利并且工程合格?(思维略混乱!)&/blockquote&题主你话说反了,“模式化装修”才是最需要技术含量的,规范化、流程化,有几家装修公司做到了?水电师傅手一抖,埋线变成麻绳,这种事情我见多了。&br&至于盈利,确实很难。699是绝壁亏死,一平米可能要倒贴100-200元。初步估算下,需要他一年能搞定5000单,才能跟建材上游有议价能力,靠着降低材料成本,初步盈利。不要忘了我上面的例子,只要你订货量大,供应商给你对折都是愿意的。&br&真到那个时候,我们才能说,他的模式成功了。
利益相关:国内某装修/建材 电商平台从业者就在昨天(1月6号),老大在微信里分享了这家公司的融资新闻,评论说,这才是未来。1、姑且不论【爱空间】能不能做起来,我们先说说他想解决啥问题。为什么装修这么麻烦?为什么一眨眼能装掉十万二十万?为什么从…
作为Instagram的死忠粉,我翻墙也每天上Instagram。去年10月第一次接触nice,感觉我在Instagram 发的是我用vscocam精心修改的图片;而nice就是用它自带的滤镜修改一下 ; 同时,我开始对必须打标签比较拒绝,感觉破坏了画面感。 &br&今年3月,我看到朋友圈越来越多出现了nice的图片分享,和一个做社交app的产品经理朋友聊天后,再次下载了nice, 发现用户活跃了很多,每次发帖必有人赞,十分神奇。&br&甚至有一天,我随手拍了一张上海静安寺老房子里茶馆的照片,上了精选,没看手机30分钟收到上百条赞。 自从那以后,在nice发图也成了一个习惯,虽然再也没有图片上精选- nice给我创造了一个我的照片有可能上热门的可能性 , 这是抓住用户的一个点。 &br&同时,nice发图必有人赞,我猜测可以提高活跃度。&br&我对nice的理解是基于图片的陌生人社交,它把instagram的私聊功能提升到更直接明显的位置。 发完图后推荐相同标签的图片和人,也是为了增加交友的可能性。&br&现在再看nice,图片的质量比半年前也高了很多。&br&&br&整体我很看好nice, Instagram 被封,给了nice一个黄金的机会,希望这个团队成功!&br&&br&我的咖啡专用nice, 在世界各地咖啡馆都有apple的足迹~&br&&br&&img data-rawheight=&1334& data-rawwidth=&750& src=&/e0c7fb80b7ce65f70eac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e0c7fb80b7ce65f70eac7_r.jpg&&
作为Instagram的死忠粉,我翻墙也每天上Instagram。去年10月第一次接触nice,感觉我在Instagram 发的是我用vscocam精心修改的图片;而nice就是用它自带的滤镜修改一下 ; 同时,我开始对必须打标签比较拒绝,感觉破坏了画面感。 今年3月,我看到朋友圈越来越…
最近恰好不少人和我提及nice,琢磨了一下,立此存照吧。&br&&br&我的感觉是,nice更像一款促进熟人之间、粉丝与偶像之间互动的工具,而很难成为一个陌生的普通人之间社区。理由是:&br&图片是具有丰富表意性的媒介,丰富程度大到表意会充满歧义,这个歧义很难通过简单的标注类文字去解决。歧义太高会阻碍陌生人之间去发起有效交流的。而对于熟人之间,本身对于对方的品味喜好、地理活动区域都有一定了解,愿意为对方去付出更多耐心,nice对图片表意的延展可以恰到好处的更生动更有趣。至于粉丝与偶像之间就更work了,粉丝是真心愿意去探索、琢磨自己所崇拜人的生活的,越是有歧义性的表意恐怕越对他们乐趣无穷。&br&&br&作为一款延展互动媒介的工具其未来空间有多大?这个不好说,君不见instagram扫天下。但光是图片上可以打tag够不?反正我是觉得不大够的。但图片去拓展去意义深度、指向性、趣味性可做的手段还有很多。——这恐怕可以成为nice的立身之本了。而且作为一款图片工具,使得nice面临巨大的聚人气的优势,不用先玩社交也有得玩,可以羡慕死一票冷启动过不了槛的社交产品了。&br&&br&至于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标签体系、信息聚合结构化之类。从nice现有产品上看到的sense是不足够的。标签的约束性太差了。如果真想后续能用上结构化数据,发挥数据的内容价值而非非仅仅是以第一道的交流价值,UGC不能像脱了缰的野马。
最近恰好不少人和我提及nice,琢磨了一下,立此存照吧。我的感觉是,nice更像一款促进熟人之间、粉丝与偶像之间互动的工具,而很难成为一个陌生的普通人之间社区。理由是:图片是具有丰富表意性的媒介,丰富程度大到表意会充满歧义,这个歧义很难通过简单的…
我认为nice的有三大特点,分别是图片、社交、标签。&br&&br&1、图片。互联网社交从最先的点对点Email,到后来的OICQ类聊天社交,到后来出现长文字博客,后来是短文字微博,到目前由ins引领的图片社交,图片社交是其中最年轻的,也是潜力较大的,这个市场相对其他来说还十分空白。比如微博方面,国内的腾讯跟网易相继关闭,其他也处于名存实亡状态,只有新浪风生水起,可以说在国内的微博市场已经没有深挖的价值。因此图片是一个突破口,ins在国内没法用,其他的过于小众。&br&2、社交。这点特点不是最突出的,基于图片社交,可以更直观更简单地晒,晒共同的东西,认识志趣相投的朋友。&br&3、标签。这不是nice的首创,但很大程度上是nice在中国进行了大范围推广。标签首先可以在自己照片上标明牌子,这样更加迎合了各种追求big的人士。同时满足了穿logo不明显又让人家知道牌子的需求,可谓是“我要让全世界知道我的低调”。另外,标签还可以作为其他的注释功能,省得po了一张图下面加一行字。&br&&br&另外,我发现在国内有另外一个团队做出一个比较类似的应用&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N - 我的生活IN记&i class=&icon-external&&&/i&&/a&,其创始人对这个app有简单的评价&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爱图购为什么会推出in?? - 黑羽的回答&/a&。&br&&br&简单来说,用这种标签图片的app可以用来积累大量有共同需求的用户,这实际上就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粉丝效应,而第三方就可以利用这个粉丝群体进行目标明确的转化,将他们转化为自己的潜在用户,从而达到商业收益。目前还没有找到相关资料,不过个人认为nice应该也是走这条路的。
我认为nice的有三大特点,分别是图片、社交、标签。1、图片。互联网社交从最先的点对点Email,到后来的OICQ类聊天社交,到后来出现长文字博客,后来是短文字微博,到目前由ins引领的图片社交,图片社交是其中最年轻的,也是潜力较大的,这个市场相对其他来…
勇气:&br&排第一的必须是勇气,曾经见过聪明绝顶的,也曾经见过经验丰富的,见过口若悬河的,也见过家产过亿的,上述这些旁人看来都是轻易就能创业,简单就能成功的特质,缺少勇气,迈不出第一步,这些都没用。&br&&br&眼光:&br&看行业的眼光、看时机的眼光、看人的眼光、看项目的眼光,对创业来说,做正确的选择永远比埋头苦干更为重要。&br&&br&耐力:&br&创业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无论在精神上还是体力上都要有充足的耐力,没有曾国藩“屡败屡战”的耐力,很难坚持到成功的那一天。&br&&br&气量:&br&一个人的气量决定了你能到达的极限,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的,也就只能做做小本经营。真是做大事的,一个项目输赢几千万,各种喜讯噩耗纷至沓来,神经稍微衰弱些,不要说做正确的决定,能不能撑下来都不好说。&br&&br&运气:&br&即使你什么都准备好了,幸运女神不来眷顾,也只能哀叹“东风不与周郎便”吧。
勇气:排第一的必须是勇气,曾经见过聪明绝顶的,也曾经见过经验丰富的,见过口若悬河的,也见过家产过亿的,上述这些旁人看来都是轻易就能创业,简单就能成功的特质,缺少勇气,迈不出第一步,这些都没用。眼光:看行业的眼光、看时机的眼光、看人的眼光、…
谢邀。&br&&br&我非帝王贵胄之家,那种富有历史感的大起大落并没有经历过。但是少富戏剧性的起落确实见过,夜半说来,供诸君一晒。&br&&br&家里起的时候还小,记忆没有那么深,而且也不算大起,顶多就是父亲在当年的下海潮里捞了点金,大约是95、96年吧。钱多少我也不知道,和当时的弄潮儿比恐怕也不值一笑,但买房子不说,光装修一个房子就花了16万,在那个时候也是不少的。&br&&br&落的时候已经记事,就稍微清楚些了。记得父亲对着惨绿色的失业证叹气,家里吵架争执不休;也记得对头找到家来砸防盗门,母亲关着门在我面前强装镇定。有一晚,母亲摇醒我,带着哭腔说:你爸被绑了,他们今晚就来,你赶紧走。我爬起来,抱着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存折、首饰、手表,家里还算值钱的东西,小跑到楼下,坐上出租车到亲戚家。那晚不敢睡,不敢脱衣服,不敢松开搂住盒子的手,反锁着房间门,就这么躺了一夜。&br&&br&我想这对我一个如此平凡的人来说,已经算是大起大落了。&br&&br&现在父母都很好,俱平安。我已经26,和同辈那些互联网精英比起,我还是一个透明的it民工。但拜各路朋友所赐,也算是能偶尔住住衡山路的12号精选,坐坐头等舱,戴一块最便宜的沛纳海到处装。每天苦逼地加班,幻想自己未来无趣的小中产生活,做一只自我安慰的单身狗。&br&&br&很难说这种大起大落的经验对每个人都有帮助,但对我来说,这种经历至少拉平了我的很多心态:穷的时候不觉得多绝望,毕竟更糟的情况也见过,心想只要人没死,总是有出路的;稍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有多得意,毕竟更好的情况也见过,心想又不是什么光大门楣的大事,笑一笑就好了。这样倒霉时还能安睡,走运时保持警觉,确实挺好。
谢邀。我非帝王贵胄之家,那种富有历史感的大起大落并没有经历过。但是少富戏剧性的起落确实见过,夜半说来,供诸君一晒。家里起的时候还小,记忆没有那么深,而且也不算大起,顶多就是父亲在当年的下海潮里捞了点金,大约是95、96年吧。钱多少我也不知道,…
&p&这个问题很有意思!&/p&&br&&p&本人恰好在今年25岁的时候刚刚年薪破了一百万,而我现在心里的感受跟我认为自己应该possess的,还有别人认为我该possess的完全不一样的。&/p&&br&&p&首先说一下,本人在大陆毕业。但是由于一个很好的机会在香港的一家顶尖金融公司工作及后来自己创业,所以收入中大概70%来自于salary,20%来自于stock,10%来自于乱七八糟。&/p&&br&&p&而感受。其实是很奇怪的,也和很多人的想法不太一样。(我必须说一下,100万其实并不是很大的钱,所以答主只是分享自己自己的感受)&/p&&br&&p&&b&1、花钱会越来越谨慎&/b&&/p&&p&举个例子,有一次答主在天津泰达附近想要吃一顿便餐,不过附近没有找到快餐店和小吃店,只有一个麻辣香锅店。我默默走了进去,看了下随便一点就要100+才能吃饱,然后我默默地say goodbye了!&br&&/p&&br&&p&我发现自己赚到钱之后比以前还要节约。因为尤其是在我们做金融的人眼里,一块钱如果通过有效的投资,10年后就会变成一个不错的数字。能省一分钱就省一分钱。&/p&&br&&p&其实我现在的花销几乎都是投资的“利息”。完全Cover答主日常的消费,节俭会越来越重要。&/p&&p&当然,在一些能够提升我效率的地方,我是完全不这么economical。比如打Taxi。&/p&&br&&p&&b&2、更多思考资产与负债的问题&/b&&/p&&p&貌似现在我在购买一项东西,或者支付一笔钱的时候,我更多会思考这样一个资产还是一个负债?如果是一个负债项,我就几乎不会买;如果是资产项,我出手从来不含糊。举个例子,本人至今没有买车,连10万的车都没有买,但是我可以花50万在股票上。&/p&&br&&p&所以如果查看一项有意思的数据,就是我的资产/负债ratio,这个比例是95:5(绝对比这个数据只高不低)。因为平常不会去购买任何负债。&/p&&br&&p&&b&3、不再去思考大多数人纠结的基本问题&/b&&/p&&p&你知道有了这些Capital后,你的Confidence还是很不错的,你应该不会去思考诸如买车、买房的问题。因为这些对你来说,早晚都是可以随意cover的。&/p&&br&&p&&b&4、钱变成了一个数字&/b&&/p&&p&其实综上几个观点,就会发现答主的钱几乎是没有花过的,不是放在银行就是放在股票里。所以这些钱我从来没有真正的见过,你看到的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包括买股票,在半年内,我的整个portfolio上涨了40%,但是我看到的都只是数字的变化。&/p&&br&&p&&b&5、你思考的东西会改变&/b&&/p&&p&在上学时代,我会思考的是一个月如何赚到多少多少钱,租房要花多少等等问题。但是现在更加思考的是:我到哪里去找到好的项目?哪里可以更加快速的致富?我到底喜欢的是什么?怎么样寻求自我实现的价值?&/p&&br&&p&所以说,当你有一个比较好的经济做支撑的时候,你考虑的更多就会跳出这个怪圈。比如答主最近最关心的就是,在新一轮的中国大改革中,国家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发展趋势如何?自己可否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赶上国家改革的浪潮?&/p&&br&&p&&b&6、深知努力仍然需要,唯恐自己赶不上机会&/b&&/p&&p&其实100万对于国家是很小很小很小的钱,对那些大的项目是很小很小的钱。当你跳出那些日常的问题转而思考未来机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机会太多,但自己远远不达标。无论是财力上还是能力上。所以更加要努力奋进。&/p&&br&&p&好了,大概就这些。友情说一下,本文的观点只代表一个做公司+做金融的人的观点,请大家谨慎引用。&/p&&p&———————————————————————————————————————————&/p&&p&分割线,回答各位知友的问题。&/p&&br&&p&感谢各位对我当时随便一写的文章这么大反应,本人第一次使用知乎,是朋友邀请我回答。我都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反应,由于1天之内多了太多留言我已经看不过来,所以统一的回复几个核心的问题。&/p&&br&&p&1、关于语言的使用。&/p&&p&这个我完全没有想到大家会是成为一种关注点。因为大量中文中夹杂这是一种习惯。由于答主在香港。这在香港很常见。比如说我的朋友经常会说:MIchael,可以把你的银行Account(账号)给我么?你的那几个Slides(幻灯片)可以多讲一次么?或者是这个酒店Lobby(大唐)很大,很舒服,又或者是你可以不可以跟大家share(分享)一下你的idea(观点)啊?&/p&&br&&p&仅仅是一种习惯,在香港大家都这么交流。所以答主已经被“入乡随俗”了。所以这个问题两点回答。&/p&&br&&p&第一,就是大家学会接受不同地方的区域。&/p&&p&第二,就是答主也应该考虑大家的感受,下次用中文写了!(主要我真的没意识到)&/p&&br&&p&2、关于真实度的问题&/p&&p&首先我是没有必要撒谎的,大家也不知道我是谁,写出我的观点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分享,希望告诉大家我现在的心理状态。我在上面写的几点好多都出自巴菲特或者很多理财大师的观点。答主从小生活在中产阶级家庭中,家里虽然不富有,但我自己也是被富养起来的。所以大家可以想象到我一开始花钱和我父母是一样的,大大咧咧!&/p&&br&&p&不过前几日我回老家休息的时候,其实再次看到我父母的花钱方式,我实在是不能接受的。为什么?因为是有点小小浪费的。因为是不为未来考虑的。比如说我父亲,他经常换车。但都是在那个价位上。十年内他换了4次车,每次都贵了10多万。如果这笔钱是我打理,我现在已经可以开玛莎拉蒂了。&/p&&br&&p&所以只是想和大家分享一种财务观点。积极的正能量的。建议大家可以好好看一看《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大概和里面都是异曲同工之妙。&/p&&br&&br&&p&3、我是否幸福?&/p&&p&这个真的多谢多谢大家关心。说实话,答案此时此刻并不是十分开心!但主要原因是因为感情问题。而合我的财务观念没有问题。但如果硬要说扯上关系的话,就是答主生活比较朴素和低调,有的时候我也希望有人来和我分享最近小小小小小的喜悦。但是暂时还没有找到可以一起分享的人。这点是我的痛处之一。另外,就是答主出差比较多,也很想找一个让我有归属感的地方和人。但是暂时没有。不过和财务观念没有关系。&/p&&br&&p&4、关于车的问题&/p&&p&其实车很便宜的,尤其在香港。但是养车太贵。答主简单计算了一下,一辆车的停车一个月就要5000港币,油钱至少也要港币。答主并非买不起车,而是付不起养车费用。当然即使这样算也只有8000,我现在完全付得起的。但是我身边的金融的朋友,尤其是年长的发展的很好的前辈,在和他们的对话过程中,他们的“意识”里就没有建议我去买车。群主也很舍不得拿出1/10的收入去养车。我完全可以随意打车的。很小的钱。&/p&&br&&p&最后说何时买车?这个很有意思,答主的老板是年入千万的金融高管。他每年会给自己定出一个年度目标,如果达标他就去买。所以他现在有6辆跑车。那些钱对他来说小小,但是对现在的答主来说,我还是不想浪费的。&/p&&br&&p&还有再涉及到麻辣香港的问题,不是吃不起(最后答主在附近找了一家过桥米线店,20人民币搞定。吃的很饱味道也很好),而是没有必要,保持谦虚与勤俭,我觉得是很好的一种生活方式。&/p&&br&&p&好了,最后结题。我还是很真诚的和大家分享我的观点的。希望我们一起“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是北京大学的校训,答主很喜欢。因为有交流,有沟通,有思想的火花碰撞,我们这个国家才可以蒸蒸日上。愿大家都早日圆梦,尽快成为富翁。&/p&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本人恰好在今年25岁的时候刚刚年薪破了一百万,而我现在心里的感受跟我认为自己应该possess的,还有别人认为我该possess的完全不一样的。首先说一下,本人在大陆毕业。但是由于一个很好的机会在香港的一家顶尖金融公司工作及后来自己创业…
谢邀...@waterfive 你让我回答这玩意,就是为了让我扒完皮后接受人民群众的嘲讽是不是!你说是不是! &br&&br&我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怂,毕竟现在卡里还剩五万(逃。好吧因为和那群手上真的每年固定收入百万、甚至利润百万的人不同,我的“收入”很多是没兑现的。如果严格按每年现金收入来算,我今年也就年50w,还是26岁,25岁时大概也就30w。&br&&br&每月月光,而且一到交房租还要各种借钱,老妈想炒股我也拿不出什么钱,只能做个狗头军师指点一下。在这个问题下面,真的,比较怂...&br&&br&拉我一把的,第一是粗粮的期权: 这基本确保我刚毕业在粮厂三年,平均每年账面期权收益过百万。互联网公司期权催生了很多比较传奇的故事,尤其粮厂不讲究title,诞生了很多蹲在角落里天天修图改bug拉数据的扫地僧。我这点在知乎上那群活跃的粮厂员工眼里,属于“一笑而过”级别。说实话,还没上市呢,粮厂的地下停车场画面已经很壮观了,欢迎大伙去清河五彩城参观;&br&&br&拉我第二把的是一些小投资: 13年一个兄弟投了一家创业公司,我问他投的理由,他说他看了一遍他们的代码,就决定投了。我对那兄弟的技术能力极为信任,于是也东拼西凑地搞了10w跟投1个点。这10w,让我那段时间吃黄焖鸡米饭和农辛方便面吃出生理性不适来。现在这家公司在A轮,估2个亿,年底应该结束。这样的小公司投了三家,每天我都会焚香三柱沐浴更衣为他们祈祷;&br&&br&拉我第三把的是兼着做一些咨询: 帮朋友公司做做顾问,分了10w股期权;自己英语还行,又在alphasight这种地方挂个title蛋逼一小时收他500刀。上个月还跟光大银行的各地分行长讲课,被誉为“这么多年第一个敢穿短裤上台的老师”(其实是因为我懒得洗...)。基本上不会太多,但是一年也有20+w左右;&br&&br&最后,拉我最大的是我现在的智能硬件事业。因为我是联合创始人,我相信如果这买卖做对了,以上所有收益我能加个零。除了现在的乐小宝和Leme蓝牙耳机,八月九月我们还会推出一波新产品,欢迎大家来买买买!(淫笑脸&br&&br&当然,如果这买卖没做对的话...有人要产品经理不?能挨骂能跑腿的那种...&br&&br&&br&我这个人有着强烈的小农意识,虽然身边常年有几个拿十亿作为单位来算钱的朋友,但总觉得自己也够了。后来跟岳彬聊天,他那时候已经从IDG出来,自己做了高榕资本。在听完我一顿蛋逼后,岳彬带着招牌式的和善表情对我说:&br&&br&子君,我投的90后团队里,月收入千万美元的一抓一大把。你们要继续努力。&br&&br&惭愧啊。&br&&br&我大三出来上班,第一个月工资600,第一个月的转正工资是2500。那时钱不够接了一个私活,把电视剧摄影带里演员说的所有对白打字记下来。一集四十分钟要搞三小时,一集给200。我每天上好闹钟,搞五集,十天搞完,成功赚到一万块、三个被按碎的键盘按键和肩周炎。&br&&br&努力不一定有收获,但我只剩努力和吴彦祖的脸了。(逃&br&&br&----------&br&&br&有人有异议,问题说的是年收入嘛,我也没提我的房子呀,还是有几套的...(逃
谢邀...@waterfive 你让我回答这玩意,就是为了让我扒完皮后接受人民群众的嘲讽是不是!你说是不是! 我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怂,毕竟现在卡里还剩五万(逃。好吧因为和那群手上真的每年固定收入百万、甚至利润百万的人不同,我的“收入”很多是没兑现的。如果…
&im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334& src=&/dda28433bef5e7d7e59d731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dda28433bef5e7d7e59d731d_r.jpg&&&br&&br&说实话,我是不方便说,你们自己看。&br&&br&-------------------&br&有些人阅读能力真的很堪忧,我说游戏公司有指标奖励,又不是说粗粮和薯片。你的语文老师晚上有没有来找你啊?&br&&br&这tm就是知乎水化最好的力证。一年前这种回答也不少,下面都是问怎么操作怎么找机会的。现在除了吐槽就是觉得你在吹逼。我又不是说我有钱,我只是如实地告诉你们我认识的有钱程序员,你跳什么?&br&&br&粗粮的期权也有作价个位数人民币的时候。&br&&br&薯片的股价也有28元的时候。&br&&br&更不要提那些一个组三十多人做年两三个亿流水的页游公司。&br&&br&我也很眼红,但我觉得眼红完了应该跟他们学学,怎么切入,怎么参与一起玩。如果你觉得我在吹,没事,你开心就好。虽然这都是发生在我身边的真人真事,但你完全可以看做我在吹逼。我只是觉得有点好玩: 原来承认这些人混的比你好,对你来说是一种冒犯?&br&&br&何等玻璃心。&br&&br&----------&br&&br&我身边的程序员巨巨炫富的方式一般集中在以下三种:&br&&br&1.闪着星星眼问我: 我打算投一家公司的A轮,你能帮我去看看他们靠谱不靠谱么?&br&&br&2.闪着星星眼问我: 写代码太累了,我打算做个服装品牌,你能帮我问问邓紫棋的代言价格么?&br&&br&3.闪着星星眼问我: 听说澳洲移民要500万澳元一个人,我准备了1000万澳元,能不能把我老婆儿子一块移过去?&br&&br&我发现,每当我开始嘚瑟一点小财小名,这些巨巨就会闪着星星眼凑过来,一副“施主那不是钱那只是银行里的一串数字而已”的表情。&br&&br&感受一下新时代下的壕无人性:&br&&br&“我们公司啊,项目制,达到指标,团队里员工的工资就翻倍。去年环境还不错,挺多团队达标的。”&br&&br&“达标的话,工资具体翻多少?”&br&&br&“五个档嘛,两倍、四倍、八倍、十六倍、三十二倍。”&br&&br&“......”&br&&br&“你说刚毕业的小屁孩,一个月五六万十几万的工资也就算了,一个月四五十万确实有点夸张。不过反正付的起嘛,啊哈哈哈哈哈哈。”&br&&br&-----------&br&&br&觉得我扯淡的,能不能对某些互联网公司的期权这个东西有一些基本概念...&br&&br&觉得我对32个月工资扯淡的,能不能对某些游戏公司有一些基本的概念...&br&&br&至于“这是只有top才能拿的钱”,废话,除了金融圈,哪个行业不是top才能炫富?&br&&br&----------&br&&br&我说喷的朋友们,你至少查查我之前在哪家公司好不好...
说实话,我是不方便说,你们自己看。-------------------有些人阅读能力真的很堪忧,我说游戏公司有指标奖励,又不是说粗粮和薯片。你的语文老师晚上有没有来找你啊?这tm就是知乎水化最好的力证。一年前这种回答也不少,下面都是问怎么操作怎么找机会的。现…
(楼已歪,看评论学dota。)&br&--------&br&谢邀。&br&&br&在小米认识很多前辈,他们年轻时“碰巧”加入了同样“年轻”的百度或者Google,他们和公司一起成长进步,才达到了如今的高度。&br&所以,其实生活和打Dota是类似的,“优势堆小件,劣势攒大件” 这样才能打开局面,不是吗?从这个角度上讲,我更推荐年轻人加入做事讲究方法并且仍在创业的“小公司”。&br&&br&相关问题:&a href=&///?target=http%3A//zhi.hu/3DA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你为什么从小米离职?&i class=&icon-external&&&/i&&/a&
(楼已歪,看评论学dota。)--------谢邀。在小米认识很多前辈,他们年轻时“碰巧”加入了同样“年轻”的百度或者Google,他们和公司一起成长进步,才达到了如今的高度。所以,其实生活和打Dota是类似的,“优势堆小件,劣势攒大件” 这样才能打开局面,不…
因为遇到瓶颈了,这不是三个人的问题,这是小米的扁平化管理带来的必然性结果。简单的说,在小米25岁以下,又有能力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在纠结这个问题。扁平化带来的是结构层级少,结构层级少的后果就是职位少,掐指一算,小米的一线经理,差不多都到了30+的大龄,小米重能力,也看那么一点儿资历,其后果就是这一批毕业两三年的人辛辛苦苦干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能抗住绝大多数的事情,但是公司却没有这么个职位。&br&&br&超骏和我不在一个部门,不大清楚。从外界反馈的情况来看,是雷老大眼里的可造之材。子君和立乾实际上来说是小米网里面能力较为出众的年轻人。&br&&br&子君干活很拼,经常看到他晚上一边抽烟一遍赶稿。有时候甚至一抗就是好几天。自身积累非常非常牛逼,可以说是我见过的几个相对靠谱一点的文科生。从小米2012年后的很多重要产品,都是子君独立完成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很不错。&br&&br&立乾相对离老板更远一些,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决策,自己执行,一个人要顶一个团队就是这个意思,实际上知乎上的小米的印象绝大部分是他扭转过来的,这一点实际上超出李楠太多了,李楠只会用内容去蹭,立乾暗地里结识了知乎很多大号,私下里拉到一块儿,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是这些人关键时刻是真的能帮小米一把。很多时候立乾能够品出来好多经验背后的东西,用一些或明或暗的手段来影响大家的印象。&br&&br&然后很悲催的是,这两人都在人才爆炸的小米,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因为遇到瓶颈了,这不是三个人的问题,这是小米的扁平化管理带来的必然性结果。简单的说,在小米25岁以下,又有能力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在纠结这个问题。扁平化带来的是结构层级少,结构层级少的后果就是职位少,掐指一算,小米的一线经理,差不多都到了30+…
转载那个&a class=&internal& href=&/question//answer/&&被折叠的高票答案&/a&:&br&&br&在小米干了有两年多,前些日子还是离职了。小米是血汗工厂,一开始一周六天朝十晚十,后来勉强改成一周五天,但是如果周六要上班,都是直接邮件一句话通知。绝无加班补助这种东西。,像@王子君 这样做营销的估计一周休息时间更少,经常看他三更半夜在抽烟,做方案。在小米就是用青春奉献小米的明天。&br&讲个段子。前年小米年会,有个许愿树环节,全体员工写个愿望,每个合伙人都抽一个愿望帮助满足。本以为大家会写出国旅游,苹果电脑啥的。结果全场抽奖只有一两个人是物质愿望,其余全部是希望周末不上班,晚上不加班。可见民怨。现场好不尴尬,没有一个合伙人敢承诺未来可以一天不上十二个小时。到最后主持人都挂不住了,但凡遇到不加班的愿望,统统作废,重抽。结果,呵呵,越废越多,整个环节雷总脸都绿了。&br&在小米工作两年,身体状况每况愈下,面临婚事,唯独跳槽过的更轻松。我相信离开小米的有绝大一部分是因为累。&br&第二个原因是抠门。所有领导都擅长画大饼。理想很大很忽悠,刚到公司说好好干今后有期权,结果期权干满五年才有,然后又承诺会有小米公寓,前1000员工免费入住,好么现在大楼选址还没选。管理层也是精明到家的人,给员工奖励无非就是自家产品和友商产品,变相让员工推销。到头来,人人都热血沸腾而来,未必能共苦走到最后。&br&小米把别的公司用来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创业上,毫无疑问他能跑的更快。但是那些推进这只狂飙突进的木马的底层员工,却在深深地感受着资本主义血和泪的压迫。&br&当然,在高薪和对小米文化热爱的吸引下,仍然有很多人不会离开——因为这个公司确实也有他好的一面,比如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员工平均年龄年轻,牛人多,等等。适合刚出校门,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做跳板。&br&&br&&img data-rawheight=&673& data-rawwidth=&987& src=&/1a7e483eca9fc604fb047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7& data-original=&/1a7e483eca9fc604fb0473_r.jpg&&&br&百度快照:&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c%3Fm%3D9f65cb4a8c8507ed4fecee54f72b668c8ace3bfd7c7f4c19d3c85cf7a36abcf8e4dd6b1992a3bcd7ac468aadcde9de0e91bce742e5b9d3a3c8d3ba19eb5f152e07ccea89ff3ca2c3ad45cabf0cf8f452a05e2fc2de33da4c8c1a19a399bdd9a26e9f9dcde5f%26p%3D882a9e4fa7cnewp%3D996fc54addc901ed0be95c02dcf3f96%26user%3Dbaidu%26fm%3Dsc%26query%3D%25A1%25B0%25BA%25C7%25BA%25C7%252C%25D4%25BD%25B7%25CF%25D4%25BD%25B6%25E0%252C%25D5%25FB%25B8%25F6%25BB%25B7%25BD%25DA%25C0%25D7%25D7%25DC%25C1%25B3%25B6%25BC%25C2%25CC%25C1%25CB%25A1%25B1%26qid%3D%26p1%3D1&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为什么魏立乾,王子君,汪超骏等年轻的员工都离开小米了?&i class=&icon-external&&&/i&&/a&
转载那个:在小米干了有两年多,前些日子还是离职了。小米是血汗工厂,一开始一周六天朝十晚十,后来勉强改成一周五天,但是如果周六要上班,都是直接邮件一句话通知。绝无加班补助这种东西。,像@王子君 这样做营销的估计一周休息时间更少…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7600 人关注
240 个回答
6456 人关注
406 个回答
11718 人关注
449 个回答
239 人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一首歌开头是呜呜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