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墨脱生死路找向导和背夫共需多少钱

徒步穿越墨脱之旅
徒步穿越墨脱之旅
这是我2010年徒步穿越的游记,三年过去了,还是记忆犹新。之旅应该讲是我驴行生涯中最难忘的一幕...
第一天,进入
我们是6月2日早上8点多离开,过了米拉后,就沿着风景秀丽的尼洋河谷,从5000多米的海拔,一路下到海拔3000米左右的八一镇。风景迷人的尼洋河。
地区号称小,是最富饶、最适宜居住的地方。八一镇是除外,第二市,而且是个全新的城市。我们下午5点半左右就到八一镇,没有休息,直接赶往。花园小区。
过了,我们就从尼洋河谷进入了河谷,路边还能看到许多油菜花。
大桥对岸就是机场。这里已经进入边防管制区,大桥禁止拍照。机场是个民用机场,每周只有几班从来的航班。我们从机场边上过时,机场上没见到一架飞机。
过了大桥紧挨着机场朝左拐就是去的公路,向右则去县。
现在还不是发水期,江面上裸露出大片的沙丘,时不时地在江面上刮起滚滚风沙。
这是尼洋河与汇合口。
远处看到一座雪峰,我问领队牦牛是否是南迦巴瓦峰,开始他还不敢确定。
后来他肯定告诉我,这就是南迦巴瓦峰。这也是我们此行唯一一次见到南迦巴瓦峰!可惜也只见到个尖尖角!
路过丹娘时,一群归圈的羊群堵了我们半天。
下午20点时终于看到的大桥。
现在俨然已经成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旅游景区,进入要花150元买门票。不过也有许多驴友选择逃票,边大桥那里绕过去。我们这回参加商业团队就没这个必要了。
景区大门。
不仅要买门票,外地车一律不许入内,大伙只好背包步入小镇。
看上去全是的藏楼,也许时间晚了,街上行人很少,也见不到什么游人。
&&&就我们这群人在东张四望。
&&&镇里停着成排的观光游览车,看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旅游产业已成规模。
&&&我们当晚是住在镇上的兄弟饭店,当地一家很有名的饭店,老板好象是人。
&&&&兄弟饭店规模不小,上下两层,一楼是可容纳四、五十人的餐厅。
&&&&餐厅的松木板墙上除了老板挂的像框外,写满了驴友的签名和留言。
&&&当然我们这帮人也没闲着,也留下了墨迹...
&&&2楼是客房和一个硕大的露台。
&&&客房全是用松木板隔的房间,走入就闻到一股松香味。不好的就是隔音效果差,另外就是房间之间相互走光,私密性很差。
&&&&床上的卧具很干净,另外还有卫生间和淋浴房,有热水洗澡。兄弟饭店是我们徒步一路上住的最舒服的一晚。
&&&&介绍下这次徒步的伙伴。左边抽烟这位是我们的领队:高山牦牛,右边是当地向导尼玛。牦牛来自著名高山牦牛户外探险俱乐部,过去曾是高山协作,专门登雪山的。2007年我登时他是协作,我们俩曾在一个帐篷,经历过一次生死体验。
&&&&来自的户外名人教官和树灵。真是怪事,出发前我在西祠上扯着嗓子幺喝,有没有去的,就是没人理我。谁想在一下子就遇到俩,而且还是不约而同地参加同一个团队的!
&&&来自的老驴小王,是我在火车上捡的。我们俩同一节车厢,都准备去的,而且都是落单的,就凑到一块。
&&&来自的小林,是我在暮野旅馆捡的。这小伙子第一次玩长线户外,就想一人到找人拼
团走。让我连哄带吓拐到我们团队来。他一路上尽问些我们地球人无法回答的问题,所以被我们称为火星人。
&&&&这两位美女MM,来自的乐乐和的勇气。乐乐说原是与同伴去的,有高反就下来,选个难度小的,就与我们走。勇气是教官拐来,真不知他一个人怎么手能伸这么长,都能从拐来MM,严重佩服。
&&&最后一位,也是来自,自称点点(这名字与形象的反差也太大了点)。不过这老兄也就陪我们到了,第二天一早就改变了主意,说家里有事放弃之行。所以我们这趟之行,有7名队员,一名领队和一名向导,共9人。
第二天,翻越多雄拉雪山徒步穿越如同走个V型,上来先是翻越海拔4300米的多雄拉雪,然后一路向下走,直降到最低海拔不到800米的背崩。然后再一路向上走,最后再翻过海拔4000米的嘎隆拉雪到。我们今天的路程就从海拔2900米的,翻过海拔4300米的多雄拉雪,进入第一站拉格。
翻多雄拉雪山的要点就是尽早出发,一定要争取在午前翻过雪山。高海拔雪山午后很容易变天。
一大早牦牛就找来一辆翻斗车停在兄弟饭店门口。我们先乘这辆车到海拔3700松,从那里再徒步翻越雪山。
除我们外,还有几位当地的背夫也要到松。他们要背进的东西可不少。
到了最好不要有什么时间概念,当地人办事总是不紧不慢。教官先在车上给自己找个舒服的位置养精蓄锐。
一直快眼到8点,这些当地背夫的东人全算齐了。有6名背夫与我们同行,其中有一位女的,还有一位不到14岁的男孩。
车还没进山在村口又给拦下,上来位收买路钱的汉子。幸好要价不算高,好象是每人2元,当然,当地背夫不用交。
交了钱就顺利过去。
从高处俯视。
翻斗车在原始森林里沿着一条简易公路婉延盘升。
40分钟后我们来到了松。松海拔大约在3700米,是一处平整的开阔地。原来这里设有部队兵站,有几排木棚,是个物质集散地。现在这个兵站撤了,木棚也全没了。
松是最后能通车的地方,从现在开始直到背崩,这一路上车子是别再想了。大伙收拾背包准备上路。
在翻越雪山前,全体队员和领队来张集体合影。
背起行装上路啦,开始真正的徒步之旅。
一路碎石,融化的雪水顺道而下,路很滑。
领队牦牛与向导尼玛。表情比较轻松,看来我们前进的速度还挺让他们满意。
我们渐渐靠近雪坡。
随着海拔的升高,大伙都有点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前方多雄拉雪山垭口,已经隐约可见。
看到多雄拉大伙的情绪立刻上来了。
尼玛一马当先,在前头探路。
队员们紧跟其后。
尼玛领着大伙横切过去。
还不到11点,我们全队就登上了多雄拉雪山垭口!
我们登上垭口时天气已经开始起雾刮风,还时不时飘起小雨。领队牦牛催大伙赶紧离开垭口,抓紧时间下山。在垭口上忙着拍照,我连高度都忘了记录。估计垭高的高度在海拔4000多点。
下山比上山更难走!不断有人滑倒,大伙走得小心翼翼。
回望我们刚才翻过的垭口,上面似乎还有人下来。
眺望我们前面将要通过的雪原,今晚的营地——拉格就在远方的绿色山谷间。
下山时雪坡不好走,乱石路也不好走,经常需要手脚并用。
很不幸,就在这次休息前,我下雪坡时右腿突然踏入一个雪洞,整条右腿全陷进去,左腿猝不及防,一下子把膝盖给崴了,痛的半天没缓过劲来。后来是连滚带爬才爬出雪洞。真倒霉,徒步的第一天就伤了腿!
今天最艰难的多雄拉雪山垭口已经过去了,领队和向导表情轻松。
除了我外,大伙都开始放松。小王拿出他的徒步八音盒,摇滚乐将伴随着我们下面的路程。
教官与树灵开始吞云吐雾。
勇气也摸出根火腿肠...
小林在摆弄他的佳能5D相机。队里就这小子带的相机最好,可也就第一天见他用。从明天开始就再也没人见他过用相机,说是进水出问题了。也真够倒霉的。
正前方绿树成荫小山包后面的白点就是拉格,我们今晚的营地。
向拉格继续前进...
途中休息。
路边的悬壁上到处都是融化的雪水形成的瀑布。
一路景色诱人,勇气正在全神贯注地取景。
在半山腰我们见到驴友黄春燕的墓。我回来查了下,相关报道如下:“新华社5月30日电&(记者叶辉)记者从县委了解到,近日,籍游客黄春燕因体力透支,冻死在县多雄拉山上。
据与她同行的游客介绍,5月23日下午,通过网络认识的李忠学、黄艺龙、黄春燕和黄贤蝉一行四人来到县转运站,并到警务区进行了登记。24日早上,他们从转运站出发,前往县,途中与3名背夫同行。当天下午,当7人翻越多雄拉进入境内时,因突降暴雨,气温下降,黄春燕体力不支,与背夫曾嘉陵一起落在其他人后面。24日下午3时左右,曾嘉陵发现黄春燕已奄奄一息,立即下山到拉格(多雄拉山一侧住宿点)请人施救,5时背夫曾嘉陵返回时,发现黄春燕已停止呼吸,浑身冰凉,已经死亡。当地公安部门经过调查走访,证实死者黄春燕在进藏时感冒,高原反应严重,导致在翻山途中体力严重透支死亡。县委副书记许晓珠电话告诉记者,是唯一不通公路的县,这里仍然保持着原生态,每年吸引大批的探险、旅游者,但是由于气候和地质条件所限,没有专业的登山设备和向导,旅游者还是不要轻易走进,特别是6月份以前,进入必须翻越的还处于大雪封山期,本地人都很少在这个季节翻越。加上医疗条件有限,突发事件发生后求救都很难。”
午餐时间。
小林掏中早餐在兄弟饭店摸来的馒头。
饭后一支烟,快活似神仙。
靠,树灵简直是躺在世外!
教官正在提供按摩服务。
下午四点我们到了拉格。尽管如此,还是在雨里淋了半个多小时,这里天气说变就变。
拉格是个只有四五栋小木房的接待点,海拔在3100左右,有二、三家客栈,专门为过往的当地背夫和探险驴友提供服务。
好象生意不错,旁边还正在盖新木房。
客栈简陋的铺位。
这是我今晚睡觉的地方,还是个单间。
厨房边上还有个烤房,专门为过往客人烤鞋和衣服。徒步最要命的就是潮湿,成天浑身上下都是湿的,尤其是鞋子,在徒步中到处都是泥水、溪水和雪水,很难保持干燥。烤鞋是我们每天晚上必做的事。
今晚教官小露一手,亲自下厨炒菜。
那炒菜的架式还挺像那么回事。
美女勇气MM不忘来捧个人场。
其余人就烦不了这么多,埋头抓紧吃,早就饿坏了,吃进肚子才是自己的。
徒步第一天下来,除了我之外,其它人都很顺利。尽管又是冷敷,又是松花油又是膏药,我还是一晚腿疼的没睡好,心里忐忑不安。如果明天腿伤还不能走,我只能放弃行程,就地在拉格休息两天,然后再请个背夫,从原路翻过多雄拉雪山回到。否则再往下走,海拔更低就更难出来了。
第三天,走进雨林深处的汗密
昨晚淅淅啦啦下了一夜雨,幸好早上雨停了。还不到7点,大伙就都起床了。
早上我试试腿,勉强可走动。想想还是决定咬咬牙坚持走下去,这次放弃了以后可能就再没勇气走进了!教官将他的一对手杖与我的单杖互换,以减轻我左腿徒步时的冲击力。我徒步一般都是习惯带单杖,以便沿途拍照。长时间下来,左腿膝盖比右腿要更容易受伤,所以户外徒步登山还是最好学会用双杖。早上八点队伍准时出发,离开了拉格。
与我们同时上路的还有几位当地背夫,不过人家很快就走不见人影。听说他们今天要直接走到背崩,而我们今天目的地是汗密。
尽管早上雨停了,但一路上都是积水和烂泥,很不好走,对我这个腿瘸的人来说就更艰难。被水浸泡的碎石路滑的要命。
路边的崖壁上到处都是挂着融雪和雨水形成的瀑布。
汇成山溪奔腾而下...
我们走的路许多基本上就是在溪流里穿行。
从拉格到汗密直到背崩,都是顺着多雄拉河谷行走。从海拔3100多米一直下降到海拔800米。峡谷里雨水充沛,沿途都是密不透风、植被茂密、长满青苔的雨林。
峡谷两侧上方的雪峰。
山峦沟壑间的残雪给多雄拉河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经常要通过这样的山涧溪流。
多雄拉河,此刻还是条欢畅的山涧溪流,明天就形成了一条波涛汹涌的洪流!
一路上我一瘸一拐地慢慢跟在队伍的后面。为了不拖队伍后腿,只好减少自己的休息时间,要么别人休息我不休息,要么提前出发。好在我的体能还行,加上天气也不错,没有掉队。
大岩洞。这里原先也是有一个客栈,后来因在这里落脚的客人少就放弃了。
我们在途中遇到背崩边防营的几个休假官兵,包括一个副营长。这里的边防军休一次假真不容易,先要徒步两三天翻过多雄拉雪山到才能坐上汽车!领队牦牛与一位认识的指导员打招呼。
休假官兵雇的驮行李的骡马。
又遇到另一支骡马队。
跟在骡马后面的马夫们,人还不少,里面还有位女马夫!
把道让给骡马队,他们走完我们过。
小林与小王。
这两位来自的小伙子不是我们队伍的,但从出发开始,他俩就如影随形地伴了我们一路。也算是蹭个向导吧,我们领队牦牛厚道,没有为难他们,大家一路相处还不错。这两人也算是户外强人,据说曾经骑车走过川藏线。而且还是户外达人,他们俩居然是逃票进入的!
蚂蝗出现了!大约在下午2点,领队牦牛在对讲机上发现了第一支蚂蝗。
这时我们在路中央一块大石头看到上面写着前面蚂蝗。
徒步最让人闻风丧胆的蚂蝗终于出现了,大家一阵紧张,赶紧紧鞋带,紧袖口,整理衣服。
然后一个跟一个,如同走进雷区一样,小心翼翼走进蚂蝗区。连说话都不敢大声...
此后大伙是一路提心吊胆,休息第一件事是浑身上下检查有无蚂蝗。
教官在说段子。
途中休息。今天好象还没人挨蚂蝗咬。
下午5点半,我们终于赶到了汗密!
汗密海拔大约在2100米,是去背崩途中一个重要的接待站,比拉格要大些,有十多栋木房,四五家客栈。还有一个部队的兵站,一个班长两个士兵,负责接待过往的军人。
我们住的这家青年旅社,老板是人。在能见到许多人开店或打工,但到汗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开店,还是有些不好理解。
客栈还有个很不错的露台。
大伙可以很惬意在此聊天喝酒。但这里的东西比拉格要贵多了,一罐红牛或啤酒拉格10元,这里就要15元。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多了一天的路。
领队牦牛在布置明天的行程。一提到明天从汗密到背崩的路线,牦牛就一脸的严肃。这将是我们徒步之旅最艰难的一天,要过蚂蝗区,要过老虎口,要过塌方区,山道崎岖难走,而且距离近30公里,是最危险的一段路程。更要命的是,连续两天晴天,明天似乎不再可能会是晴天...。确实,我们徒步的好日子已经到头了!
尽管今天大伙走的轻松,可我腿伤,一瘸一拐走的并不轻松,早早就进房休息。也许是今天走的轻松,当晚牦牛与教官他们又与兵站的军人喝酒,6&人9瓶白酒,喝到后来都喝高,教官甚至差点与人打起来。还是勇气MM出面,一东狮吼,才把骚乱给镇压下去...。
&第四天,让人走到崩溃的地方:背崩&
领队牦牛从出发开始,就一路念叨我们今天的行程。这是他最担心的路段,按他的说法,只要今天能顺利过去,徒步穿越之行就基本大功告成。不过牦牛最担心的是这段崎岖山路的危险性,队员们最关心的是蚂蝗,而我最操心的是如何不让徒步鞋进水!从这两天的徒步看,在徒步整天都要涉水,一路上全是溪水泥水相伴,想保持徒步鞋不进水太难了!尽管路面上也有许多石头和圆木,可是上面长满青苔,又圆又滑,象我这样人高马大的&,重心高、平衡性差,一路上多次打滑。所以今天出发前,牦牛再三告诫我,不要去管徒步鞋,直接往泥踩,千万不要去踩石头。否则一滑倒,不是摔下悬崖,就是崴伤脚,后果更严重!
出发前,大伙各显神通,纷纷采取防范蚂蝗的措施。树灵用胶带封住裤口。
打绷带,带上雪套。
更要命的是,一夜的雨到早上不仅没停,反而越下越大。这注定我们今天行程的艰难!本来山路就崎岖,下雨更不好走。更要命的是,下雨意味着更多的蚂蝗!
这位是我们遇到的一个牛人。他昨天一人从翻过多雄拉雪山一口气赶到汗密,一天走了我们两天的路程!今天一早他又一人独自上路,手里拿着两根路边捡的木棍当手杖!
我们来前,在听说今年五月份,也就是上个月,就在这条路上已经有五位驴友失踪!当地人给我们的说法,是有两人失踪。所以今天出发前,牦牛严格规定了队伍行进的人员顺序。每人前后是谁都固定下来,看不到就要停下来。总之队伍不能走散,所有人都要在其它人的视野里!我腿伤,被安排在队伍的最后,牦牛在我后面压队,尼玛在最前面领队。
由于天不停下雨,能见度很低,我又要全神贯注、小心翼翼走路,而且一路上还要不断地摆脱蚂蝗,所以今天相机都放在大包里,沿途基本上没拍照。只在休息时才拿出来拍几张。
这是在过一处塌方区。这种大面积的塌方在峡谷里司空见惯,走在前面的人甚至亲眼见到河对面的塌方,说是一声巨响,半边山坡都塌下来!
我们走进老虎嘴。老虎嘴是当地驻军用炸药,硬在悬崖绝壁上炸开的一条小道,有好几公里。窄处只有40多公分宽,下面就是奔腾汹涌的多雄拉河。
这里河谷峡窄、落差大,水流湍急,响声如雷。人要掉下去,只能到去捞尸体了。据说几起失踪都是发生在这里...。
一号桥,应该也叫桥。过去这里有个小客栈,现在也没有了。
这座吊桥的桥面木板经多年的风吹雨打,许多地方已经朽了,走上去摇摇晃晃让人心惊胆战。
桥下湍急的河水看上去更是令人玄晕。
今天整个行程都在蚂蝗区中,进入雨季,充沛的雨水,蚂蝗格外活跃。我们是一路饱受蚂蝗的攻击!从头到脚,雨衣、手杖都处都爬满了蚂蝗。一路上大伙时不时停下来捉蚂蝗,开始还用烟去烫,可也不容易去掉。后来发现,最有效的手段,还是直接用手将它揪下来。可蚂蝗爬到手上也不容易去掉,这小东西两头都有吸盘,沾上就很难去掉。而且它爬上皮肤,你不会有一点感觉,只有发现身上出血,才知道被蚂蝗咬了!
在桥头休息时,大伙站在雨中,赶紧脱衣服捉蚂蝗。
这小东在衣服上还很难发现,只有光身体才容易发现。
树灵用香烟烧蚂蝗。
教官背部被蚂蝗咬出血,如同中了枪伤。这玩艺咬了出血后,血是很难止住的。
教官举着血衣控诉蚂蝗...
在我们快赶到解放大桥时,又遇到一处大塌方。整个路段全塌了,大家全傻眼了。早上提前出发的那位牛人走到这里也抓瞎,只好呆在这里,等我们带向导过来。上面过不去,牦牛带向导尼玛只好下到河边,绕过塌方区,再从茂密的灌木林中开辟出一条小道,重新爬回到上面的路上。这一下一上,多花了一个多小时。
过了这个塌区,路要好走些。不远处就是多雄拉与的汇合口,也就是解放大桥所在地。这里属于军区管理区,严禁拍照。为了不找麻烦,过解放大桥时我们连相机都没取出。
过大桥需要登记身份证和边防证,还要检查个人背包。
在等候登记时,我也第一次脱下上衣检查蚂蝗。我刚解开围脖,众人一阵惊呼,不是称赞我身材漂亮,而是我脖子上挂只有姆指粗的巨型蚂蝗!在我身上吸得饱饱一肚血的大蚂蝗,吸盘都快吸不住了,就吊在我脖子上晃来晃去...。这是今天大伙一路上所见到过的最大的一只蚂蝗!可惜当时在桥头不让拍照。
可能是走在最后,我是队伍中被蚂蝗咬得最惨的。双只手上至少揪下过不下30多条蚂蝗,手腕到手背足有十几个被蚂蝗咬的血洞。脸上至少揪下不下8条蚂蝗,其中有条蚂蝗我是眼睁睁看着它从树上落到我鼻梁上...。
后来大伙总结下,年龄越大被咬的越惨,年龄小的反而好些。
这张图片是两天后在小林腿上发现的,另一只吸饱血的大蚂蝗,我脖上吊的那只比它还大些!吸足血的蚂蝗用火烧,它会吐出大口的鲜血,当然那都是你的血。
下午8点多,我们终于走到背崩。我们今天整整走了12个小时,从海拔2100米的汗密走到海拔800米的背崩,下了1000多米的海拔。一路全是崎岖的下坡,而我最怵的就是走下坡,膝盖骨受不了,还容易摔跤...。今天是我户外徒步以来,所经历过最令我抓狂的一次。除了腿伤、下雨、蚂蝗、路滑外,更要命的是我的徒步鞋全完了,从里到外湿透透的,一双脚全磨出血泡,难受的不行。加上一整天雨蒙蒙,为赶路照片也不能拍,只能一路寡走...。
晚上我们住在客栈。
晚餐老板娘给我们上了个火锅,很开胃口。
在背崩大伙把今天身上穿的衣服从里到外全扒下来送进洗衣机,并四处仔细地检查蚂蝗。尽管这样,晚上睡觉时我还是在身上捉到2只蚂蝗。现在对我来说蚂蝗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鞋子!鞋从里到外全潮了,明天怎么走路?教官他们都去买军胶,可在这荒山僻岭那里找的到我要的大码号鞋?最后还是老板娘出个主意,把鞋洗后放进洗衣机脱水,再用电炉烤干。为了烤鞋,我一直坚持到12点多才睡觉,第二天5点多又起床继续烤,这才将鞋烤干。夜里还做了个恶梦,鞋被烤焦,又买不到合脚的鞋,我被困在出不去了!
&第五天,来到莲花圣地:&
昨天累惨了,都快9点半,我们才拖拖拉拉地收拾好东西准备出发。今天我们要沿着河谷的一条简易公路,从背崩走到,全程大约28公里。出发前许多人提议包车,不想再走了。可领队牦牛告诉我们,在背崩乡找不到车!大伙只好拖着疲惫的双腿上路,可恶的雨还是下个不停。
背崩静的晨景。山谷间浓浓的云雾就是形成的水气。在背崩乡驻守一个边防营,营房就在我们住的客栈旁边,早上军营的起床号听得一清二楚。顺着再向南不到50公里就是麦克马洪线,那里就是印控制区。所以背崩是个重要的军事防区。
今天许多人脚上都换上了在背崩新买的军胶鞋。
乡里的当地村民住宅,这里全是木房。
我们见到一辆越野吉普,大伙都走不动。连忙找来车主,可他拒绝送我们去,给多少钱也不行。后来我们离开村不远就明白了,大塌方完全堵断了公路,就是上车我们也走不了多远。
牦牛与勇气,俨然一对回娘家的小夫妻。
河谷雾气迷漫,这里雨水量不要太充沛。
江面上不断冒出水气,上升后形成云团。
从背崩到的公路要跨过多条大支流,沿途共有四座这样的简易铁桥。
沿途还要经过许多这样的溪流。他们穿军胶的就直接淌过去,而我为了保持徒步鞋不湿,遇到这种场合,只好麻烦脱鞋过去。即使这样鞋子走到也基本湿透。
途经当地门巴族村落。
上的吊桥,这是通往江对岸的乡。一路上细雨绵绵、雾气弥漫,空气中湿度很大。我的相机镜头也受潮了,拍出的片子模糊不清,诸位只能凑合看了。
对岸上的乡。
两岸有许多热带植被林,如香蕉树等。可从没听说当地产香蕉。
远眺座落在岸边的乡。
乐乐MM突然发现肚上被蚂蝗咬出血,差点哭出来。
今天正好是星期天,在路上我们遇到好些县中的学生返校。他们见我们狼狈样,很热心地主动为队员们背包。
这是通往县城的最后一个巨长的大坡,爬上去就能见到啦!
下午6:15分,被藏传佛教徒们称为“白隅白马岗”——即隐秘的莲花圣地:,在云雾中忽隐忽现...。
与我们合影的这条狗,是从背崩乡一路陪伴我们走到。据说从背崩乡走过来的驴友经常都会遇到一只狗,一直陪伴走到,但不知道是不是这只狗。不过这只狗随我们一进县城,立马就遭到当地成群土狗的攻击,然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天气不好,相机受潮,这是我今天拍的最后一张片子...。
很遗憾,由于相机镜头受潮,我在县城一张照片也没拍...。
到了县城找好客栈住下已经快8点了,在街上发现个淋浴房,所有人放下东西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洗澡。这是我们徒步四天来第一次洗澡!洗完澡后,在客栈聚餐,庆祝走到。可居然整个县城都买不到啤酒,最后只好喝白的。据说现在是县城物质最短缺的时候,去年运进的东西都已经消耗差不多了,而新的物质还没运进来。
是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城,其实早在1993年,从到就修建有一条141公里的公路,可开通之日就是路断之时。据说为庆祝公路开通,开进来的汽车就再也没有开出去。目前的交通情况是,每年6、7月份雪化后,才可以从用汽车把物质运到80K(公里)处,等到冬季,从80K(公里)到这这段大塌方滑波区的路面冻硬了,再用汽车把物质运进!现在是雨季,从80K到基本路断,所需的东西都要靠人力背进来!所以的物价奇贵。
东西贵就贵吧,能让我们离开就行,可我们怎么离开?当晚牦牛告诉我们,好消息是找到了两辆越野吉普车,坏消息是找不到开车的人!县城里男人都出去背东西了,而且即使找到了司机,现在雨季,沿途全是塌方,最最乐观,也只能用车把我们送到113K,剩下的到80K的路还要靠我们自己走!
靠,真是进来不容易,想出去也不容易...。
第六天,想离开也没那么容易!&费了千辛万苦来到了按理应该休息一天,可一来由于路断,原计划乘车2天出去,现在可能三四天都未必能出去;二来雾气浓浓、阴雨绵绵,要吃没吃,要喝没喝,要玩没玩,想拍照都聚不了焦,还是早点离开为好。
牦牛总算在县里找到两位司机开越野车送我们出去,可谁也说不清到底能送多远。只要下雨,这段路就没有不塌的。果不出其然,我们坐车离城顶多就30分钟,前面的路就塌得连越野车也无法过去。
原还指望能乘车到113K处,再步行到108K。现在估计连5公里都没走到,也就是说,今天还有差不多30公里路要我们走!
这条沿着河谷的公路,一边是奔腾的河流,一边全是碎沙石坡,雨水一大非常容易塌方。
经过五天的徒步,徒步鞋天天进水,我的双脚心都磨出血泡,每走一步都钻心疼。想想今天还要走30公里,简直让人绝望!不过路上遇到的当地人告诉我们,在这段路还有一辆工程车,如果遇到可以搭一段。这成了大伙唯一的希望!
我们徒步了大约2个半小时后,终于见到当地人提到的那辆工程车。不过此时,它深陷泥沟中,一帮当地人正围着想办法将它弄出来。
见到车大伙一阵欢呼。可开始领队牦牛并不同意,说是这种路坐这种车太危险。不过后来经不住大伙再三恳求,还是同意了。这是辆带后厢的吉普,驾驶室已经坐满了当地人,但我们还是地将两位MM塞进去。我们6名男的全爬上后厢。小小的后厢上除我们6人和背包外,还另有三人。后来数了下,这辆车总共挤上去了16人!
门巴司机。
司机还随车带了三名小工——“工兵”,遇到塌方什么的,专门负责清理障碍。
又遇到一处塌方滑坡。
司机也下车指挥小工们清理路障。
我们其它人下车,徒步绕过滑坡。
车辆小心翼翼通过塌方区。
尽管坐这辆车如同坐拖拉机,上下颠簸,可怎么也比自己走路强多了。这可是我们这一路走来难得的幸福时光,可以在车上尽情观赏风光。
被山洪冲垮的公路,临时架设的便桥。
又是一处塌方区。
我们乘车走了不到2小时,遇到一处新的滑坡,整个路面全塌了。粗大的树干横七竖八地将公路切断。面对这种障碍,那三名“工兵”也无能为力,我们的幸福日子到头了!大伙只有下车重新徒步。同车的当地人在前面探路通过塌方区。
我们跟在后来小心翼翼通过。这处塌方是新塌,在我们通过时,上面还在不停地滚石子下来,让人提心吊胆!
在许多路段,靠江一侧,修有长长的挡泥墙,防止公路整体滑坡。
大拐弯处景色。
下午快三点时,我们终于走到113K处!我们原指望能从乘车到的地方。113K处有一门巴族与珞巴族混住的小村,有客栈和小卖部,可以在这里落脚休息、吃饭和补充给养。
大伙赶紧将湿鞋脱下,晾晾被水泡肿的双脚。徒步鞋全湿透了!
领队牦牛在这里安排一顿丰盛的午餐。点了盆鱼汤,有三条小鱼150元,一盆炒白菜50元,一盆烧菇50元。另外,就是我们带的罐头。牦牛告诉大家晚上到108K可能没吃的。
到了113K,离今天的目的地108K只剩五公里。今天看来没问题了,大伙一高兴又要了瓶红酒!
在113K处来了个180度的大拐弯,同时也是嘎隆拉河与的汇合口。过了113K,公路就离开河谷顺着嘎隆拉河谷走。照片右边就是嘎隆拉河汇入的入口,左边的河流就是。
拐弯处的113K,我们刚才吃饭的地方。
继续踏上征途。
与嘎隆拉河汇合口。
最后一眼,我们即将彻底告别,进入嘎隆拉河谷。
嘎隆拉河谷。
通过湍急的溪流。
又一处塌方区。
下午快6点时,终于见到今晚的宿营地108K。
跨过这座铁桥就到108K。
桥下的嘎隆拉河水如同万马奔腾,震耳欲聋。
108K是进入的一个重要接待站,好象只有两家客栈。我们到时,两家客栈都快住满了,差点住不上。
我们是在这家德吉央宗客栈落脚。
客栈也只有铺,我们晚上与当地背夫们挤在一个铺位上。
幸好我带上了睡袋,他们许多人在听喜力劝没带。这一路上只好盖客栈的被子,结果被臭虫、跳蚤给咬惨了。后来他们一致认为,走最可怕的倒不是蚂蝗,而是这些臭虫跳蚤!
果然,108K什么吃的也没有,只有方便面。
晚上赶紧烤鞋,明天还是艰苦的一天!
&第七天,最后二十八公里。
“今天就剩下最后28公里,只要到了80K就能坐车”!牦牛一路上不停给我们鼓劲,他希望我们能在下午6点前赶到80K。这样当天就能包车赶到52K,住一晚,明一大早翻嘎隆拉雪山到24K,再包车到。如果6点前赶不到80K,就只能在80K住一晚,山路开夜车很危险。这样明天就无法一大早翻嘎隆拉雪山,很可能就要多耽搁一天行程!
早上从108K出发时,天不停下雨,相机只能收在包里一路寡走。直到100K时才渐渐停下,然后时不时下点,空气总是湿湿的...。我们大约在10点赶到100K,牦牛对这个行进速度相当满意。
在100K大伙休息下,补充点干粮。
一路上到处塌方,我们仿佛走进了地震灾区。
这一段路基都快塌没有。
成片的树林被连根拔起,横在路中央...。
遇到这种溪流只好停下来脱鞋。
通过一段被溪水冲垮的路段。
今天我们很不幸,再也遇不到昨天的拉客工程车。即使遇到一辆工程车,它已经前后都无路可走,被塌方困在这里。
百年老树也被塌方拦腰冲断。
这段路基再来场大雨肯定就要塌掉!
虽说路况惨不忍睹,但嘎隆拉河谷一眼望去,苍翠欲滴,郁郁葱葱,景色相当养眼!
中午11点半时,我们赶到了96K,这是通往80K的最后一个接待站。
帅哥小林在过溪流时不幸落水,半个人都浸在,大腿也划出几道大口。
教官不知从哪里搞只猪蹄,那眼神如同饿狼,谁也不敢靠近...。
96K处停了许多因塌方被困的运货车辆,谁也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才能离开。
离开96K不远又是一处大的滑坡,连碎石带泥沙带树木将路面堵得严严实实。
烂泥糊满了路面,一脚下去,可以陷到小腿肚!
又遇到一处溪流,水流很急,前面的人拿不定主意这独木桥能否过。
领队牦牛毫不迟疑地下水探路,加固独木桥。
然后站在水中扶着队员依次通过。
不得不佩服领队牦牛,他整天也是穿着湿鞋徒步,脚全磨破了,可他一路上还要照顾大家,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真不容易!
在河谷只要抬头,就能望见云雾缭绕的绝壁上挂满了条条瀑布...。
从108K到80K,不到30公里的路程,海拔落差却高达1200米!所以嘎隆拉河水势汹涌,排山倒海般向下冲击。
沿途数不尽的瀑布又为嘎隆拉河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陡峭的峡谷塌方不断。
途中休息。
点根烟当回神仙。
嗯,还是这姿势爽!
树灵最后一罐红牛。在徒步这一路上,红牛成了大伙的必备饮料。
红牛就是牛!
下午四点半,我们终于拖着疲惫的双脚走完了最后28公里,来到了云雾缭绕的80K!
80K是公路上一处重要的转运站。每年嘎隆拉雪山雪化通车后,大量的物质翻过嘎隆拉雪山运到80K,然后等雨季过去,再运往。80K海拔2135米,进入高寒森林区,再往上走就到52K,在嘎隆拉雪山脚下,那里的海拔是3375米。
小镇挺繁华,商店饭店客栈应有尽有,还有警务区。
当然,小镇上还能看到许多让我们兴奋的越野吉普!
大伙疲惫不堪。
勇气MM看上去情绪还不错。
乐乐MM喜极而泣。
可怜的脚哦...。
偶也是精疲力尽,一身泥水,赶紧换鞋,一双脚似乎都不是自己的了...。
树灵点支烟,美美地吸一口...。
终于可以坐车啦!大伙当时真是开心的无以言表...。
从80K到52K还有28公里山路,这段路也很难走,越野车勉强可过。牦牛包了辆丰田越野吉普,好象包车费是1600元。趁天还没黑,大伙赶紧收拾东西上车。
我们大概是5点半出发。山路崎岖,很难走,有惊无险,28公里路我们走了几乎2小时。
下午7点20分,我们才赶到52K。
52K海拔3375米,就在嘎隆拉雪山脚下。到的公路,因嘎隆拉大雪封山,每年只有7、8、9三个月可通车。不过很快就要在嘎隆拉山打通条隧道,预计明年就可通车。
嘎隆拉雪山迄今雪还没完全化,目前还不通车。所以我们明天一大早,将要徒步翻过海拔4300米的嘎隆拉雪山到24K处,然后再包车到。翻过嘎隆拉雪山,才意味着我们真正走出了!
&第八天,翻越嘎隆拉雪山,走出!
6月9日,今天是我们徒步第8天。由于嘎隆拉雪山的雪还未完全化,车辆还无法通过,所以要出还要翻越海拔约4300米的嘎隆拉雪山垭口。52K的海拔在3300米,也就是说今天我们还要登1000米的雪山!
我们早上8点就出发,争取中午12点前翻过去。52K就在雪山脚下,出门就开始爬山。
回望山脚下公路,52K就在郁郁葱葱的密林深处。
绵延的嘎隆拉雪山。
通往雪山垭口的小径。
满山遍野的乱石和残雪。
残雪覆盖的乱石充满了杀机,很容易塌陷。遇到这种路我就心有余悸。
直到走上雪坡我才松口气。
随着海拔的上升,越走越吃力。领队牦牛让两位MM放下背包,空身前进。
到底是高山协作,这点海拔根本不当回事,牦牛一人很轻松地背三个包。
上方的垭口隐约可见。
大伙今天翻嘎隆拉雪山明显要比徒步第一天翻多雄拉雪山轻松些。
接近垭口时,我们遇到从垭口下来两个人。
看上去像是一对小夫妻。
他们的打扮真让我们汗颜,人家就是一身再平常不过的衣服,那像我们这样从头到脚都武装起来。
中午12点我们很顺利地登上了垭口。
下山比上山更容易,顺着这条雪坡滑下去就行。
牦牛带头先滑下去,我跟其后。别说还真够刺激的!
大伙兴高采烈一个跟一个滑下来...
不过乐乐是滚下来的...
教官最后上场,还摆酷地嘴里叼支烟。
不过很显然,烟忘了点着...
这速降着实让人过瘾,甚至有人提议“要不我们爬上去再来一次”
剩下的路程就容易多,可以连滑带走。
不一会就能见到山脚下的24K。
大伙加速下山,很快就到山脚下的公路,那里早有车辆等着我们。
24K是从进的重要中转站,从这里去乘车只需2个多钟头。由于中间夹个嘎隆拉雪山,从24K到52K一年只有三四个月可以通车。其它时间进出,都只能徒步翻雪山。
不过这里很快就要打通一个公路隧道,估计年底,最多明年就能通车。
在24K我们包了两辆越野吉普去。从24K到一路上景色很美,可惜坐在车上没拍片子。离开24K不远处,司机突然停下车,让我们看刚才翻过的嘎隆拉雪山垭口。雪坡上的滑道清晰可见...。
我望着这巨大的雪壁,一时间有些发怔。它就如同一扇巨大的门,将神秘的挡在另一个世界。仿佛间,八天的徒步经历只是一场梦,那么清晰可见,又感觉那么遥远...。
我真的去过吗?我坐在车上,低头望着自己手臂,遍布着被蚂蝗咬的伤口,血迹还未全干。
&&&&是的,我真TMD从走出来啦!&
结束篇,行走在大山深处的人们&&&&
从进去到出来,整整8天徒步穿越下来,腿瘸、脚肿,浑身上下被蚂蝗咬的血洞,湿潮的天气,沿途的塌方滑坡,几乎将我们彻底走崩溃。这个被雪峰环绕的神秘大峡谷,人们生活很艰难,严酷的自然环境超出想象。尤其是交通,大雪一封山,基本上就与外界隔绝。峡谷里面人类生存所需的物质几乎都要靠人力背进来!我们来去匆匆,每天都精疲力竭,很少与当地人接触,只是在路上遇到许多的背夫。他们身背重负、艰难顽强地行走在崎岖山路上的背影,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背夫队伍中有男人有妇女
大山深处人家
113K饭店门巴族老板
这可能就是母亲的梳妆台
回县城的路上
在男人都必须出山背东西,负重徒步是他们生存的基本职能。背个百把斤重的东西一走三五天,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尽管今后隧道打通,可以不翻嘎隆拉雪山,但从80K到县城这60多公里,遇到雨季车辆还是难以通行,还需要他们继续徒步跋涉。由于交通不便,当地物价很高。见过贫穷的地方,可真还没见过收入这么低而东西这么贵的地方。就是有钱,在也没东西可啊!
想在生存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全文结束。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京公网安备号
京ICP证110318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徒步墨脱生死路tx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