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怎么样才能水库钓大鱼玉米窝料

> > >北方水库东天用蚯蚓怎样才能钓大鱼北方水库冬天钓鱼技巧篇一
北方水库冬天钓鱼技巧
北方的冬天,千里冰封,户外必须进行“”,即破冰下钓。而在南方则不同,冬季仍可进行水面。冬季阳光温和、空气洁净,独坐湖边别有一番风味,有其季节性的特点:一是冬季水温低,许多鱼类已经不进食或很少进食,冬季可钓的淡水鱼主要以为主,鳊、鲤、草等大型鱼有时也上钩,但上鱼率大大降低。二是鱼类在冬季咬钩吃食时的动作很轻所以在钓具和上应与夏钓有所区别。
首先,钓具选择要巧,要用小钩细线和中漂。冬季鱼类活动能力较低,吸食力度也很小,所以用线一定要细,钩子一定要小。通常,用0.8到1号线,用0.3至0.4号线即可。这样才能增加钓具的,以便捕捉到鱼儿咬钩的轻微信息。冬季的鱼类不仅咬钩动作轻,而且上钩后即使是大鱼,也无多大冲撞力,因此小钩细线亦能降服大鱼。此外,漂的选用也是一个关键。寒冷季节,常在深水钓点进行,不了解特点的人会像夏钓一样倾向于使用大漂。其实在鱼类越冬期使用大漂是不利的,这一时期鱼类咬钩轻,用大漂会不够灵敏,所以还是选用中漂最为理想。
其次,用饵也要讲究。冬季由于水温低,鱼儿毫无食欲,要让它开口,一定要有诱惑力。宜选用活饵,有渔谚称“唯独用”。是一种皮薄肉嫩、色香味俱佳的,鱼儿见了难免贪嘴上当。除之外,还可以使用红蚯蚓、线虫等。
再次,选址也有学问。“追阳光”,意思是说出钓时要选择有阳光的好天气,下钓时找一个向阳的好钓点。鱼儿对水温十分敏感,在水温高的地方它们容易咬钩吃食。在那些向阳背风的水域,其水温明显高于其它地方,这当然是的首选。有人说就是跟着太阳走,此话不无道理。
最后,要主动找鱼,宜用“拖”的方法。夏天是“鱼找钩”,冬天则应“钩找鱼”。夏天鱼儿活跃,食欲旺盛,到处觅食,所以只要打个“窝子”就能把鱼招过来,冬天则不然,因水温低,鱼儿不爱动,基本上停止觅食,有时对送到嘴边的食物,才“勉强”咬一口,所以冬季时打窝子是没多大用场的。那以冬季如何找鱼呢?这就要采用“拖”战术了。“拖”的具体方法是:将钩附抛向最远处,停一两分钟如无动静,就可“逗鱼”--将钩坠在原地上下移动,连提两三次,
如无鱼则将钩附回拖30厘米左右,再次“逗鱼”。如此不断地拖、逗,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上鱼。
资讯来源:
鲫鱼的冬季钓法篇二
冬季钓鲫完全手册 程宁
随着冬季到来,在气温较低的地区,各种水场中的大多数淡水鱼,早已是搭帮结伙,论亲分派,一群一群地窝集在水底,进入冬眠。它们不太游动也很少离窝觅食,身体几乎是靠在一起的,时而肚皮贴地,时而用张开的胸鳍、腹鳍和尾鳍触地支撑身体保持平衡,尽量避免因游动而增加氧气和体力的消耗。鱼儿面对低温少食的寒冬,一定也企盼着春暖花开、草绿虫肥的季节,但仍表现出与生俱来的平静安详。
在冬天,钓迷们却成了热锅上的蚂蚁,烦躁不安,难以忍受尤鱼可钩的寂寞。顶级钓迷们即使是冒着鹅毛大雪,顶着刺骨寒风,也要四处打探哪里还能钓到鱼。只要有鱼可钓,就是天寒地冻也要隔三差五去过过病,不然一冬天非憋出病来不可。
如果有消息说什么地方上鱼了,一夜间会传遍四邻八院,引得众钓迷连夜绑虫拴线,整标理线,忙得不亦乐乎。一晚上进进出出,鸡飞狗跳,搅得全家人都不得安宁。如果有工作或其他缘由不能前往,那么次日一整天都会抓耳挠腮,坐立不安。
钓迷们都尤法把自己封闭在屋子里,像鱼儿那样平静地等待新春到来。然而北方的钓迷们就很有福气,在漫长冬季仍能享受到另一种绝妙的乐趣——冰钓。
冰钓这种特殊的钓鱼方式,使钓者能与鱼如此贴近,甚至仿佛能听到鱼的呼吸。当你紧握鱼竿,守望冰洞,看见浮标接二连三地翩翩起舞,顿时热血沸腾,脉搏加快,心花怒放。当你挨着个儿地把舞标者——鱼儿,从眼皮底下那一个个小冰窟窿中拎出来的瞬间,那种美妙、畅快的感觉,实在难以言表,恐怕只有亲身经历过冰钩的人才能体会。别看守在冰上那么久,其实每个人都浑身发热,顺脖子流汗,冰钓的确是项好运动。在不结冰的地方,只要没有寒流,气温数天内保持在6-7度时,选风和日丽的日子,照样可以外出钓鱼。冬季钓鱼基本上以鲫鱼为主。
冬钓鲫鱼的一般原则
要根据垂钓水域长期用饵的习惯配饵,或者使用鲜活虫饵及动物性粉饵。在人工养殖塘内钓鱼,可以先用本塘饲料打窝,用红虫、蚯蚓或当地鱼爱吃的其他虫饵施钓。如果鱼塘一直没有断料,用饲料配制的钓错也能钓上鱼来。
每次投料做窝不易过大,可以多选几个地方做窝,轮换着钓。因为冬季鱼不再离窝觅食,只能寻窝而钓,没有色的地方打再大的窝子,也难把鱼诱过来选择钓点时要找向阳背风、水流平稳、深浅适中、水底坑洼不平的主水域分支上游或转弯处。如果主水域中有温度较高的支流和进水口,也是首选之地一些有枯草、杂枝、木桩、石堆的地方,也是鱼群窝集的本要场所。
冬季钓鱼,无论你是“传统钓”还是“台钓”或是“竞技钓”,都要尽量使用细线小钩和灵敏度高的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线组的灵敏程度,便于鱼吃饵和信号的足量传递。一般的塑料渔线,在冬季温度较低的水中会变僵硬,导致浮标过于灵敏,经常出现虚假信号。拴钩用的子线可以改用钓鱼专用的软质黑丝线,这样可以减少浮标的假信号,提高中鱼率。
钓具使用上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一切以适用为原则。
在钓法上,冬季钓鱼“传统钓”更占优势,如果钓鱼人对“台钓”吃得透,使用又得当,那么“台钓”在冬季钓鱼中照样能发挥出很好的作用。
“统台”式钓法
近两年来,在北方的初冬和初春季节,钓友广泛使用一种被戏称为“统台”式的钓法其实就是“传统钓”和”台钓”科学有机的结合体,属“传统钓”的升级改良型钓法。这种钓法从外观上看与传统钓”并无二致,其实内在的东西已有重大改进和实质性的提高。
首先,它抛弃了过去那种粗线大钩不重视线组配置的旧传统,在大线和子线的搭配和组合上更为精细,钓500克的鱼,绝不用750克以上拉力的线。由过去强调线的保险系数,转变为强调浮标的信号质量其次,在鱼钩的使用方面,也转变了过去那种大约不跑鱼的思路,理解了只有让鱼吃得深些才能提高中鱼率的道理,尽量用小钩。对用单双钩问题,也显得十分灵活。只要钓点条件允许,就装上下钩,一钩钓鱼,一钩打窝,如钓草窝就用单钩,不再坚持到哪儿都只用单钩的老思想。
再次,浮标的选用上,也与“台钓”用标的原理接近.接受了钓什么鱼用什么标的道理,不再幻想一支浮标能钓遍天下。真正理解了钓具之中最不能马虎的就是浮标,并且舍得投资买好标,按他们自己的话讲就是:舍得花钱买好竿却舍不得买好标,就等于舍得花钱买好鞍子却舍不得买马一样,本末倒置了。
最后,在铅坠同浮标的配比上,更加注重浮力与重力的平衡及等量变化的关系。“扑通到底坠”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一般都把铅坠调整到等于或略小于整支浮标的浮力,尽量保证鱼在吃饵后不太费力就能影响浮标下沉或上送,并随着鱼情的变化,及时增减铅皮进行调整。子线长短是“随行就市”,该长就长,当短则短。钓的过程中,铅坠的“悬”与,,卧”更是视鱼情而变。这种钓法名副其实,真正做到了“统台”结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冬季钓鱼最让人头疼的同样是小杂鱼的追食闹抢。遇到这种现象又无法避开时,
一般是加大铅重。要么,就是把子线尽可能缩短一些,加快钓饵沉底速度,减小小鱼吃饵时拉举钓饵的活动半径,降低浮标的虚假信号率,识别浮标的平稳足量的上送信号。
选饵与用饵
冬季钓鲫鱼用活饵蚯蚓、红虫的效果较好。蚯蚓要选用不太粗、颜色红润、外表光滑、轻轻一碰就翻滚不止有活力的那种。红虫要用体大皮厚头部黑亮、用手一捏富有弹性的公虫,体细绵软的母虫鲫鱼不太爱吃。
用活蚯蚓钓鱼,要用有倒刺的鱼钩,避免因蚯蚓的挣扎而在水下脱落。如果钓的鱼比较小,可以用细一点的蚯蚓,或者把蚯蚓分成几段顺穿到钩上;钓体型较大的鱼,可以从中段横穿整条蚯蚓。用蚯蚓钓鱼也可以变变方法,比如在身旁放一瓶水和一罐能诱鱼的干粉饵,挂上蚯蚓后把它反复在水和干粉中沾涮、摇动,使其像摇元宵似的摇成弹球一样大,再投人钓点。这样粉饵在水底雾化后,蚯蚓四周形成较集中的窝子,会产生奇效。
用红虫钓鱼,要事先把它捆成小把,每把用三四条、七八条都行,要视鱼的大小而定(红虫捆绑器一般渔具店都有卖)。上饵时,不要刺破红虫,并在钓上拴紧。在某些水域中,使用红虫钓鱼,用无倒刺细条钩,穿单虫垂钓效果更好。钩尖要从红虫嘴中间穿入至虫尾,以不把红虫扎破出血为标准,一巳扎破了,要换虫重新再来,并巨每上一条鱼换一次饵。
为了更好地刺激鱼的食欲。也可以在当天出门之前,把一部分蚯蚓或红虫剁碎,连肉带汤一同装人瓶中(蚯蚓、红虫不要混装)。在打窝子时,把它拌进食里一同投人钓点,这样诱鱼快,窝子持续的时间长。
另外特别提醒钓鱼爱好者注意:在使用虫饵钓鱼时,一定要留神,当手指受伤出血时,最好不要让伤曰接触红虫,以免染L一种血管寄生红虫病。如果钓鱼时不注意于部卫生而误食了蚯蚓卵,也会得一种类似蛔虫病的肠道寄生蚯蚓病。
以上两种病例,在同内外已多次出现,尤其是红虫病极难治愈。
冬季钓鱼一般都不钓灵,尽量不让鱼饵离底,基本卜坚持“调灵钓钝”这个原则。我所说的“调灵”是指视标露出水面越少,也就是钓的目数越低为越灵,反之为钝。
使用活虫饵钓鱼时,如果铅坠离底,浮标会经常出现假动作。鱼吃虫饵有多种方法,大鱼会一日把饵吞下,小鱼通常是先咬住一头,然后拉扯、甩动虫饵,再逐渐
下咽。如果钓得过灵,在小鱼拉扯、甩动虫饵的过程中,浮标就会不停黑标、送标,此时提竿必然是空竿,因为这时鱼还没有把钩吃进嘴里。所以冬季用活虫饵钓鱼,最好是让铅坠的重量等于或大于浮标的浮力,一定要调整水线到铅坠卧底。在钓的过程中,浮标的轻顿。
轻送的信号一般不提竿,专钓浮标平稳足量上迭或下拉的信号。如果黑标、迭标还足约不上鱼来,可以再逐渐加铅到上鱼为止,也可以根据鱼的大小,把挂在钩上的蚯蚓剪短或减少每把的红虫数量,尽量把虫饵做得能让龟一下吸进嘴里。
使用悬坠方法挂粉饵钓鱼,一定要选用细身细尖子浮标,并且要调得灵一些(视甘露出水面调整浮标后的找底也不容忽视。为了确保双钩到底,最好的办法是在上钩挂一粒小橡皮球(重两目左右),调整水线使浮标露出到所调的目数为准。比如说,空钩凋的是两目,上钩挂橡皮球后把浮标向下移动一目,如果露出水面的目数变成了一目,说明前面的找底是准确的。如果还在两目,说明已找过了底,需要继续下移浮标,直到露出一目,最后再把浮标升回一目到两目为止。我把它称为“反向验证法”;。
冬钓鲫鱼以调灵钓钝为主,但也不能不分具体情况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当时垂钓水域的具体条件和鱼情来灵活对待。比如说:在水底很脏,酱层(粥样虚底)厚而稀软的水域中垂钓,钓得过钝会使双饵陷人虚底,因鲫鱼轻易不会掘泥而食,从而失去被自发现的机会。此时就需要调钝钓灵,让鱼饵能停在酱层之卜,甚至需要上饵离底。铅坠的重量不要大于或等于浮标的总浮力,要略小一些,就像空钩半水调三目、调两日那样。如必须钓“底坠”,也不要让铅坠过重,卧进酱层把饵也拽进去。
总之,关于钓灵钓钝的问题,要钓友自己用心揣摩,并善于用反向思维,跨越教条,大胆实践。我始终认为钓鱼是:钓有法,而无定式;胜在应变,败于教条。而且任何钓鱼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和地方性。钓鱼爱好者要善于广采博纳,把外来的东西科学地融人到自己的钓法中去,既不盲目追随、赶时髦,也不固执己见、拒绝新生事物。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垂钓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乐趣无穷。
冬季钓鱼,体现了钓友们不言放弃、追求美好生活的顽强性格,无疑也是磨炼意志的最佳方式,可也要顺应自然规律,避免早出晚归、忍渴挨饿,注意保暖和安全。下面是我根据多年冬钓经验,编的一首顺口溜,送给各位志趣相投的朋友。
冬季钓鱼向阳好,静流背风寻死角。
河岔湖弯桥洞旁,高低不平有鱼巢。
枯枝烂叶是鱼褥,草丛乱桩莫小瞧。
温水通道鱼成排,进水口边鱼儿闹。
多选钓点打小窝,这窝不灵那窝钓。
神竿提饵多逗引,勤换活饵莫急躁。
春夏秋季鱼找饵,惟有冬季鱼高傲。
把饵送进鱼窝中,照样一条接一条。
细标细线钩要小,寸半子线柔为妙。
铅坠卧底调要灵,黑标空竿钓送标。
蚯蚓红润虫鲜灵,穿要得当绑要牢。
长短粗细需合适,吸进嘴里吐不掉。
小鱼闹窝加错重,实在没招赶快跑。
中鱼提竿手要轻,窝里跑鱼最苦恼。
邓学乍练不要紧,上鱼老翁是领导。
紧跟慢随围着转,保你一天见成效。
摸虫之后要洗手,误食虫卵不得了。
肚中生虫血管痛,从此吊针打到老。
冬天钓鱼重保暖,腿脚腹背最重要。
空腹钓鱼易得病,食品热水不能少。
尊重科学摸规律,天气不对不起锚。
晚去早归避两头,见好就收乐陶陶。
江南初冬钓鲤鱼鲫鱼要诀
一、巧钓气温与时间差
气温:每年的“立冬”至“冬至”,在寒潮来临前夕,南方气候一般为晴暖或多云,鱼类仿佛也预知寒冷将至,为抵御大自然寒冬气候,为回归深潭越冬前作准备,觅
时间:在南方,当气温低时,鱼类藏于深水中,当太阳升起,热辐射水面,浅水域升温快,鲤、鲫等鱼类多游向气温高的水域晒背、嬉戏。此时多在上午九时以后,下午十五时以前,为初冬垂钓的最佳时段。
二、选好钓位
钓深水,钓低洼处:赣江流域的冬季,每逢北方冷空气南下时,浅水域多会结一层薄冰,而向阳,背风的深水面,很少结冰。依旧水波荡漾,清晨还会看到冉冉升起的水蒸气,说明深潭水温暖和,通常深水域,低洼坑处的天然饵料也多,是鱼类向暖藏身、觅食的佳境。
钓网箱边:近年,赣江流域的一些大型湖泊、水库大多有网箱及围网养鱼,如能在网箱或围网边垂钓,堪称绝佳钓位。若能将海竿打向偏深水位的网箱边,还能钓到大鱼。
钓浅滩与流水口:在阳光充足的日子,针对鱼类的趋暖性,通常在向阳、背风,离陆岸近的浅水域、滩头打下诱饵、做窝,当鱼类向受阳光的照射的水域游弋时,有利聚鱼和垂钓。那些与沟、塘等相通的常年流水口,水流会将各种食物带进水域,鱼类有在活水中游弋习性,钓获的机率较高。
三、因水施饵
诱饵:宜以香、甜为主。若快速聚鱼,施以麝香米较快。但根据冬季水温低的特点,宜用重饵,诱鱼进窝。方法是:用啤酒糟或糯米糟拌入饲料,闷上几天后让其发酵,带入钓点,掺进豆渣等,鲤鱼等很爱吃。此饵每次出钓用量在250克以上,是初冬垂钓鲤、鲫的秘密武器。
钓饵:可根据水情和鱼性,灵活使用。
荤饵:用红蚯蚓、蛆虫等,鱼类咬钩率较高。
素饵:除用商品饵外,可用米饭粒、熟山芋丁、红薯丁等。初冬的鲤鱼,因水凉,嘴张不大,咬钩动作非常轻,反映到浮漂上的信号比较弱,往往会转眼即逝,应及时提竿。
冬季鲫鱼的习性及悬坠钓的应对策略
《钓鱼》2005年第3期----钓技诊所
钓鱼人要有好的收获必须做到知鱼情,识鱼性。那么鱼类到底有哪些特性?概括起来讲无非是为了获得食物具备逐食性;为了生存的需要具备逐温性、逐氧性和隐藏性。上述特性随着季节与天气的不同,某一项或几项成为鱼类选择的主要因素。冬季里天寒水冻,温水型鱼类为了节约体能,大多数选择水温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隐藏休眠,很少活动或活动范围很小,再加上这个季节食物匮乏,而水的溶氧量充足,因此找到水温适宜又便于隐藏的水域便成为鱼类度过寒冬的首要选择,而对于食物的需求则成为鱼类的其次要求,表现在其行为特点上就是鱼的游动很少,主动找食的欲望低,即使眼前有可口的食物,摄食时也是细嚼慢咽。鲫鱼在冬季也不会违背这一客观规律。因此,钓鱼人如果想在冬季钓好鲫鱼,就必须适应这一特点,从钓点的的选择到钓组的匹配以及施钓方法上有所调整,这样才能在冬季里获得丰收。
哪些位置具备适宜钓鲫鱼的条件?从钓点上看,应该首选背风向阳面的深水区,因为这一区域受地热影响,水温一般都高于同一水域的浅水区域。但也有例外情况,就是如果初冬或冬末的某一段时间里持续温暖的天气,这时浅水区水温会高于深水区。但即使这样,在选择钓点时也应该慎重选择浅水钓点,因为冬季水质清澈,不利于鱼类隐藏,从节约体能的角度考虑,鲫鱼一般也不会洄游很长的距离到浅水去晒太阳。从我钓鱼的经验上总结,只有具备以下因素才可以将浅水区选择为钓点:一是持续一个周以上的好天气,二是浅水区离深水区较近,三是浅水区有水草、枯枝或水下有障碍物便于鲫鱼隐蔽。在一些水深差不多的小型水域垂钓时,选点的要求是背风向阳、水草区、居民住户附近或者水下有泉眼的地方。还应该注意的是,夏季鱼找食,冬季食找鱼,冬季大多数鲫鱼会集群在水温适宜的地方,只有送到嘴边的食物它们才感兴趣,因此如果在一个钓点垂钓一个小时左右不上鱼,就应果断放弃,而不要幻想通过诱饵能将鱼诱进钓点,而与此相反的是,如果一个钓点很快上鱼,多数情况下可以确定鱼群离钓点不远。
冬季出钓鲫鱼应选择什么样的时机呢?从气象条件上看应选择持续一段晴好天气后的某一天,特别是在晴好天气快结束而寒流即将侵袭的头一两天,寒流到来的当天水温也不会立即降低,因此也可以出钓,而寒流过后的一段时间则不应该出钓,这其中的原因是寒流到来前鱼类会敏感的觉察到天气即将变化,因此,会积极寻找
食物补充体能,而寒流过境后,水温会有大幅度的下降,鲫鱼会变得不吃不动的躲在水温比较稳定的深水区以求减少体能的消耗。另外,每天的早晚温差也是影响钓绩的重要因素,因此出钓的时机还应尽量选择早晚温差较小的日子,这样的天气水温比较稳定,鲫鱼会更活跃一些。冬季出钓时还应该避免早出晚归,因为早晚水温不高,鲫鱼不太愿意活动,将钓时选在每天的上午9点到下午3点这段气温较高的时间段鱼情较好。
冬钓鲫鱼的钓组有哪些要求?由于此季节鲫鱼的摄食欲望低,吃口小,活动能力差,挣扎力弱,在钓组的选择上就应突出小钩细线灵敏漂,根据鱼的大小,钩子用袖型1、2、3号或相当于以上大小的其他钩型,比如袖型3号钩在冬季对付半斤以上的鲫鱼已经是绰绰有余了。对线的要求是细而柔,由于气温的原因,多数杂牌线在冬季都会变得很硬,这无形中给鲫鱼增加了吞饵障碍,因此应尽量使用名牌大厂生产的钓线,线径一般主线不要超过0.6号、子线不超过0.3号,在此范围内根据鱼情越细越好,子线也不必太长,10厘米左右就可以了。鱼漂应选择漂型灵敏的小号漂,一般采用长碳脚短身硬长尾的1、2号鱼漂较适合。鱼竿尽量使用钓性软些的,钓性过硬的鱼竿只会增加细线的断线机率,同时要注意,竿子的长短要根据钓点的远近因地制宜,该长则长,该短则短,不可抱着3米6的固定程式不放。
什么样的鱼饵效果好?冬季鲫鱼为度过寒冬,同时也为第二年春天繁殖积蓄营养,因此对饵料的要求是蛋白质含量必须要高。在冬季仍然投喂饲料的水域,用投喂的饲料并适当加大动物蛋白的含量就可以钓到鲫鱼,在一般水域,用腥香的商品饵也可以,要注意的是对粉状饵料的要求是比重轻、雾化快。但要想取得更好的钓效,虫饵的效果绝对要好于一般的粉状饵料。虫饵首选鲜活的红虫和小红蚯蚓,这两种虫饵不但腥味大而且在水下不停地蠕动,对鲫鱼的诱惑是不言而喻的。但单独用这两种虫,窝点会出现续窝能力差的问题,因此大多数钓友都采取用酒米打窝补窝的形式进行弥补,但这种手段也会出现诱钓饵不一致的缺陷。我有两种方法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一种是制作红虫拉饵,制作方法同一般拉饵区别不大,只是在腥香商品饵基础料中添加相当于基础料1/3的红虫(红虫一半剁碎,一半用活的),另外拉丝粉的比例要适当加大。这样做出来的饵的好处是商品饵同剁乱的红虫肉起到诱饵的作用,鲜活的红虫在饵团中蠕动对鱼更有吸引力。另一种方法是蘸饵。方法是将红虫用红线捆把挂在钩上,也可以选择小红蚯蚓整挂(挂钩时尽量使蚯蚓的头尾能活动),抛钩前将挂在钩上的虫饵先在水盆里蘸一下水,然后在腥香商品饵干
粉中反复蘸几次,使虫子身上粘满商品饵然后抛钩,这样随着不停的抛钩扬竿,商品饵的雾化就会形成一个很好的诱饵区。很多钓友喜欢使用无倒刺的钩,但无倒刺的钩挂虫饵很容易被鱼盗饵,解决的方法是在钩弯处系上一个小红线,然后滴一点502胶水将红线固定住,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虫饵脱钩的问题。
在垂钓手法上应注意哪些方面?由于鲫鱼冬季开口小,因此鱼漂的调整应突出调灵敏,但与此矛盾的是由于冬季鲫鱼开口小,我们采用的虫饵鲫鱼不容易一下吞进口中,当鲫鱼只咬进一小段虫饵时鱼漂就可能出现动作,从而造成扬竿不能中鱼。解决的方法是调灵钓钝,调漂的目数应小于3目,钓目可以等于或大于调目,让双钩能够都落底,但采取这种调钓方式要注意找底一定要准确,避免使钩饵落进水底浆层,找底的顺序是先使钓目小于调目,然后逐渐半目半目的上推鱼漂加大钓目,直到能有较高的上鱼率为止。在扬竿时机上放弃小的下拉上抬,专抓动作稳定的大幅度上抬或下拉,因为出现这样的动作说明鲫鱼已经将饵吞进嘴里并转头开始游走,这时扬竿可以保证较高的成功率。如果垂钓的水域鲫鱼体型不大,也可以将红虫单条穿钩或将蚯蚓分段挂钩,再蘸商品粉饵垂钓。在鲫鱼吃饵不积极时,还可以采取轻抬竿或压水线的方式使水下的钩饵活动以刺激鲫鱼吃饵的欲望。
冬季垂钓鲫鱼有一定难度,但只要选点正确,鱼饵对路,时机合适,方法得当,同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
北方库塘冬钓鲫
《钓鱼》2005年第3期----钓法研讨
在我国北方的库塘初冬季节也能钓获鲫鱼,只要方法得当常常也会有丰厚的鱼获。
一、出钓时间
选择晴朗无风或有南风,平均气温不低于摄氏5℃~8℃,水温不低于2℃的好天气出钓。施钓时间为每天上午10点至午后的3点以前。因为鱼类的活动范围是随气温水温的变化而变迁的。北方的初冬时节,气温较低,尤其是气温骤降或连续几天低温时,鱼儿会隐藏于深水中,进入半冬眠状态,不食不动,而随着太阳升起,热辐射作用于水体,浅水域升温较快,鱼儿开始游向这些温度较高水域觅食,所以,
晴间少云的中午前后是钓鲫鱼的最佳时段。
以背风向阳水温较高的水域为准。具体地说冬钓鲫鱼的最佳钓位除了近岸水草、枯苇的空隙,库塘的弯角处,养鱼塘的投喂点,网箱附近外进出水口也是很好的钓位。因为雨季流水量大时把大量的漂浮物如昆虫、垃圾、树叶、草籽等会冲到这里,有时这种现象一年中会有多次出现,久而久之这里形成了天然饵丰富的且溶氧充足的好钓位,是底层鱼类的集聚的场所。初冬时节的早晚,水面3米以下的水层其水温较3米上浅水稍高,比较适合鱼儿栖息藏身,这时应选这些较深水域为钓点。但是到了中午前后,尤其是日照充足时,浅水区水温比深水区较高,这时应改钓深为钓浅。总之,无论春夏秋冬,鱼儿始终是随着水温和溶氧走的,哪里温度适宜,哪里溶氧充足,鱼儿就会聚集在哪里,钓位也就应选在哪里。
冬季的早中晚温差较大,鱼儿有时在深水区避居,有时又在浅水区游弋,选用长竿的优势是既可钓远也可钓近,可深可浅,一般用调性偏软的4.5米至5.4米手竿为佳。
冬钓基本以钓鲫鱼为主,上其它鱼种或上大鱼的几率较小,而这一时期鱼儿的挣扎力也相对较小,故可选用细线。细线有较强的隐蔽性,切水性,鱼儿不会注意到它,子线一般可选用0.4~1号相对细于主线即可。
3、小漂、轻坠、细钩
可选用漂身漂尾细长、浮力较小的硬尾小漂。因坠与漂成正比,所以坠要相应很轻。选钩以细钩条小号为主。如一、二号海夕、袖等,因整个钓组用细线贯穿,使用起来会有很高的灵敏度,可捕捉到轻微细小的鱼讯,又因轻坠小钩使鱼儿放松警惕,大胆吸食,从而大大提高中鱼率。
4、香饵诱饵
无论是诱饵还是钓饵都要突出香而鲜的特点。诱饵重气味,鲜香的诱饵会剌激鱼儿的嗅觉、视觉而引其聚集入窝。制作诱饵各地方法不同,本地制法一般为:(1)小米加曲酒数滴,再加热水少许一起装瓶密封,10~15小时左右,待其略有微甜微酸时即可使用。(2)用麦麸、豆粉、玉米面,加少许芝麻油一起炒熟,再用粘粉或
冬天钓鱼技巧篇三
冬季钓鱼技术
第一,钓场非常的宁静,完全没有了其它季节的喧哗,农人已不再下田劳作了,田野静悄悄,偶尔会有野鸟从头顶掠过,或有野兔在对岸小心窥探你。委身于这种情境中,自己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另一个天地,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地方。可以想象,只有在冬季,才会有这种特别的效果,人已完全脱离了尘世,完全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中,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享受着阳光温暖的抚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真让为娱而鱼的钓鱼人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第二,鱼获并不比“旺季”少。虽然冬季的鱼行动慢,索饵不积极,但是并不是说冬季的鱼不巡食。有过冬钓经历的钓鱼人大概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就是冬天的鱼虽然不肯咬钩,但一旦咬钩一般不吐钩,吃食似乎很放心,迟点提竿无妨,滑鱼率低,而且有时索饵倒很勤。去年12月12日下午,天刮着北风,河上全被冰封了,只有桥的北边被风吹开一个三角形的水面。我先抛第一根竿,待第二根竿刚抛出,第二根的鱼漂缓缓斜着下沉,一提,一条鲫鱼出水,摘鱼上饵刚抛出,第二根的鱼漂重复同一动作,又是一条鲫鱼入护,这样还没有打窝,两根竿却轮流作业,一阵子就有好几斤鱼入账了。傍晚时,冻才化光,小河重现,而我们却恋恋不舍地在晚霞中回归了。
第三,冬天钓鱼更要讲究技术,这要靠积累,没有技术钓不上鱼,也就无乐可言。要诀、漫谈、钓具、钓位、天气林林总总,我觉得都有
一定的道理,都是钓友们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之谈,很有可取之处。本人的看法是,冬天钓鱼,水的深浅很重要,这跟天气有很大的关系。晴天时,中午的鱼一般在浅水;而在早晚,鱼就会移入深水。在风和日丽的晴天钓浅水,阴天或雾天钓深水。冬天的鱼确实不爱动,但若有温暖的阳光时,它还是愿意游到浅水来享受温暖的,浅水在阳光照射下升温较快。若在无阳光可照的阴天或雾天,它就会躲在深水里。大雾中照样能钓鱼,但一旦雾散反而钓不到,就是因为阳光驱散了大雾,水温升高,鱼游往浅水的缘故。我还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下午钓深水时,搓拉好长时间就是无鱼问津。待太阳西斜,正要打道回府时,鱼却疯狂咬钩,一会便过足了钓瘾。仔细想来还是因为浅水温度降低,鱼入深水之故,经常冬钓的钓友不会没有这种机遇的。
第四,在有水流的情况下,鱼最好钓。我最爱在有流水的情况下钓鱼了。夏天尤其是在雷雨之前,天气闷热的时候,鱼上浮不爱动,但只要有流水,不愁钓不到鱼。冬天同样如此,有流水的情况下可以多钓鱼。去年12月8日下午,小河里的流水不知怎么大了起来,用拉饵明显效果不好。我情急之下,用带来的“551”猪饲料撒了一个鱼窝,不到一小时便钓上两条两千克多的金色大鲤,真出乎我的意料。俗话说“水动鱼动”是有道理的。同时我还知道,用传统方法做窝容易招来大鱼。冬天,一般人都以为不能钓鱼,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殊不知,冬天照样可以钓到鱼,而且还能钓到大鱼。我钓得这两条鱼,震惊了左邻右舍,更令钓迷眼红。
第五,值得一提的是,冬钓用饵一定要少而精。冬天的鱼食量小,用饵无论是香、腥、酸饵诱饵,尽量要用味浓些的,量不要多。钓饵首选是红虫蚯蚓。我习惯用红虫,甚至武断地认为,只要窝中有鱼,它见到红虫无论如何都要吃的,如果压竿逗引,效果则更好。是否偏激,钓友们不妨一试,至于钩要小、线要细、竿要软,这些都是常识,无须赘述。
冬天钓鱼的乐趣是无可怀疑的,只要有信心,在每次冷空气过后,气温渐升时,背起鱼具包,约上几个钓友,到野外去钓一次,一定会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冬钓的魅力和风景。
野钓冬钓应用5.4米以上的长竿,大都使用6.3米左右的轻细竿,细线,钩以鱼的大小选用,但注意钩条应细,弹性应好,饵以小麦蛋白饵较佳。? 冬钓主要是调出合适的浮漂。让钩组离开水底半米左右调好目数(检验方法是风线全部入水后十分钟左右浮漂的目数不再发生改变),然后挂上两粒平时惯用的不大不小的饵,记住现在浮漂的目数,调整好水线的长度后就钓这个目数。比如说,调出的目数是3目,拉上两粒饵后浮漂呈现出的是2目,那么把浮漂上调到相应的位置(注意,这个上调的距离如果大了,应再校调一次浮漂,因为水线的长度增加了,线组的重力也增加了,因此必须再调到3目),挂饵钓2目。大于2目则水线过长,等于2目则可能下钩饵不到底,必须超过2目,然后再一点一点地往下调到2目方好。冬天鱼就饵
的动作已没有动感,只要感觉到浮漂上那0点几目微小变化,就可抬竿取鱼。?
一般钓友除掌握平时的正常钓法之外,只要再掌握了上述方法(可根据情况再加变化,不要墨守成规),基本上就能对付野钓中碰到的复杂情况,用我们平时常用的台钓组合完全能够满足各种变化的需要。
水库冬季串钩钓法
冬钓串钩是诸多钓法中较为省力的一种钓法,特别适合于自然水域,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野钓方法。它的特点有:
一是适应了冬季近岸水清,鱼不敢靠边觅食的生活习性和安全本能,采取投向二三十米甚至五六十米远的办法,主动寻找鱼群,从长期的垂钓实践来看,在近岸一二米深的区域,如果没有水草以及障碍物的遮掩,或者是水底淤泥少,不易形成上清下浊水色的话,这一时期鱼群的活动范围多出现在距岸十米至百米范围内。
二是以大(竿、钩、线、饵的相对粗大)攻大(个体较大的鱼),鱼获效果有可靠保障。冬天在自然水域中,由于个体较大的鱼类体力强健以及所需食物的量大,即使是在水温较低的日子里,也仍在摄食,从而形成冬钓常上大个鲤鲫和草鱼的现象。再从它的组合结构上看,由于钓组的可靠性,绝无断竿线之忧,而且由于投钩饵于陌生水域,所钓之鱼皆属“没有经验的傻瓜”,故此钩线的粗大无碍,照样吃得牢,几乎没有遛鱼中脱钩的现象。
三是由于没有小杂鱼闹钩,不需频繁收竿换饵,只需在各钩上穿上固态饵、虫饵,或者用商品饵做成较粘的团饵,便能在十数分钟至一小时内无须换饵,这也正符合了冬钓鱼咬钩慢的特点。
四是不需要事前做窝,也没有必要刻意地寻找钓点,大凡水底相对平缓、不挂钩、水位不太深(在一米多到五米范围内均可),特别是大面积浅滩的远水处,都是投钓串钩的好地方。根据冬季水温升得较慢的情况,我们可以直接的把钩饵投向相对的远水。因为鱼在低温下只是很缓慢地呼吸着,这时即便你把饵投到它的身边,也不能引起它的食欲,所以投诱饵便成了“多此一举”,只要在正常的天气下,一般到了中午前后温度较高时,对温度十分敏感的鱼类便会开始游动起来,这也是鱼开始咬钩的时候。
冬季串钩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把握以下诸方面的要领。
出钓首先要选择好天气。冬钓对天气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为温度决定着鱼类的活动能力。可选择的天气有:一是连续数天的晴朗日子,如果再加有二三级的西南风或东南风则更佳,这种天气鱼咬钩时间较早,上午九十点钟就会上鱼,且个头大的较多,这是冬钓中最佳的气象条件;二是多云天。如果风向不稳(即刮乱风),效果便会大减,反之仍有较佳鱼获;三是早晨出行天阴,但随着午时的到来,天气转暖,便会在午后有较好的鱼讯,特别是在一两点钟,鱼更是吃钩踊跃。与此相反的情况是,早上天暖,午时变冷了,鱼讯必然锐减;四是晨雾迷漫,一二小时后便散去,接着是丽日当空,这种天气虽说风力较弱,但由于空气中湿度高,使得空气清新,正是鱼儿活跃之时,鱼是
肯咬钩的。但如果是白霜满地的日子,即使随后天晴,也不是钓鱼的好日子,因为霜寒过重,使“三温”难以复高,鱼自然少动了。
其次要精细各个环节。注意一些垂钓中的细节,会增加钓获。用饵方面:宜小不宜大,宜软不宜硬,形态上宜粘不宜散,饵色上宜白(鲜亮)不宜暗。其次可在一串钩上挂二至三种饵,即荤素搭配,但如果以钓草鱼为主,则以酒糟粒为最佳,并兼顾鲤鲫等鱼,当主钓个体不大的鲫鱼时红蚯蚓最佳。架竿问题:串钩钓与爆炸钩钓的显著区别在于,一个钩上有饵,一个是空钩,因而串钩钓时如何使鱼在咬钩时能提高中钩的机率,这与竿子的架法大有关联,最佳的架法应是竿尖与钓点成一线,并使竿线的角度保持在30度至60度之间,这样当鱼咬钩时即使慢了半拍扬竿或者不能及时提竿,竿线的张力与弹性也会使鱼在挣扎中钩牢而难逃。扬竿问题:钓串钩的扬竿方面钓友中有两个极端,一种是猛然大幅扬竿,其结果常导致断线和扯豁鱼嘴,另一种是干脆不扬竿,见有动静只把竿握起收线,又时常发生收着收着失去了重感——鱼跑了,其原因一是鱼吃得浅,二是饵过硬,无外力刺入,脱钩也是正常。我的体会是力度适中,即竿尖扬时稍过头顶,这样可减少上述两种方法的失误。把握时机:冬天的鱼咬钩一般时间性比较强,除了连续几天大晴气温较高,鱼几乎全天候咬钩外,大部分时间是有规律的,具体讲,上午开口时间多在9点到10点左右,如天气稍差则要推至午时的12点到13点,但每天的13点到15点这段时间,就是鱼最肯咬钩的时候了。
北方的冬天,千里冰封,户外垂钓必须进行“冰钓”,即破冰下钓。而在南方则不同,冬季仍可进行水面垂钓。冬季阳光温和、空气洁净,独坐湖边别有一番风味,冬钓有其季节性的特点:一是冬季水温低,许多鱼类已经不进食或很少进食,冬季可钓的淡水鱼主要以鲫鱼为主,鳊、鲤、草等大型鱼有时也上钩,但上鱼率大大降低。二是鱼类在冬季咬钩吃食时的动作很轻所以在钓具和钓法上应与夏钓有所区别。
首先,钓具选择要巧,要用小钩细线和中漂。冬季鱼类活动能力较低,吸食力度也很小,所以用线一定要细,钩子一定要小。通常,主线用0.8到1号线,脑线用0.3至0.4号线即可。这样才能增加钓具的灵敏度,以便捕捉到鱼儿咬钩的轻微信息。冬季的鱼类不仅咬钩动作轻,而且上钩后即使是大鱼,也无多大冲撞力,因此小钩细线亦能降服大鱼。此外,漂的选用也是一个关键。寒冷季节垂钓,常在深水钓点进行,不了解冬钓特点的人会像夏钓一样倾向于使用大漂。其实在鱼类越冬期使用大漂是不利的,这一时期鱼类咬钩轻,用大漂会不够灵敏,所以还是选用中漂最为理想。
其次,冬钓用饵也要讲究技巧。冬季由于水温低,鱼儿毫无食欲,要让它开口,鱼饵一定要有诱惑力。冬钓宜选用活饵,有渔谚称“冬钓唯独用红虫”。红虫是一种皮薄肉嫩、色香味俱佳的钓饵,鱼儿见了难免贪嘴上当。除红虫之外,还可以使用红蚯蚓、线虫等。
再次,选址也有学问。“冬钓追阳光”,意思是说出钓时要选择有阳光的好天气,下钓时找一个向阳的好钓点。鱼儿对水温十分敏感,在水温高的地方它们容易咬钩吃食。在那些向阳背风的水域,其水温明显高于其它地方,这当然是冬钓的首选钓位。有人说冬钓就是跟着太阳走,此话不无道理。
最后,要主动找鱼,宜用“拖底钓”的方法。夏天垂钓是“鱼找钩”,冬天钓鱼则应“钩找鱼”。夏天鱼儿活跃,食欲旺盛,到处觅食,所以只要打个“窝子”就能把鱼招过来,冬天则不然,因水温低,鱼儿不爱动,基本上停止觅食,有时对送到嘴边的食物,才“勉强”咬一口,所以冬季垂钓时打窝子是没多大用场的。那以冬季如何找鱼呢?这就要采用“拖底钓”战术了。“拖底钓”的具体方法是:将钩附抛向最远处,停一两分钟如无动静,就可“逗鱼”--将钩坠在原地上下移动,连提两三次,如无鱼则将钩附回拖30厘米左右,再次“逗鱼”。如此不断地拖、逗,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上鱼率。
冬天,尤其是寒冬,要想钓到鱼,既要有功底,更得有耐心,还得精心准备、把握要领。
具体来说,须把握和做好以下几点:
冬天气温低,寒气重,务必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最好穿上带帽子的羽绒服或棉衣及高统棉皮鞋等。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带上简易防风棚(自制)、热茶和一些容易产生热量的食物如牛肉干、巧克力等。
冬天钓鱼,不怕天寒,只怕骤寒。整个冬天,只要气温稳定达三五天,均可出钓。当然也得避开大风和雨雪天气,最好是微风的阳光天气或阴天。寒潮当天比较容易上鱼。为什么呢?因为鱼是趋温性动物,寒潮当天,上层水温低,中下层水温高,鱼都聚到底层躲避风浪及寒冷。这样,选择底钓,当然好上鱼。寒潮第二、第三天出钓,须
有“当空军”的心理准备。因为鱼在适应新一轮低温阶段,几乎不开口就饵。
冬天鱼就饵动作小,为了漂相明显,提高灵敏度,必须使用小钩、小坠、细线、小漂。钩用袖型,外形有黄豆大小足矣。主线0.8—1.0,子线0.5—0.8。我喜欢用长身长尾硬尾漂,调4钓2或调3钓1。钓竿用4.5米硬调碳素竿,考虑到可能遭遇草、鲤鱼,最好配上绕线轮,储线50—100米。另出于鱼情考虑,可附带一两支海竿,挂串钩。竿梢最好用手竿第二节代替,以提高灵敏度。
窝料用酒糟拌入红薯粉或炒熟的玉米粉,滴入几滴钓鱼香精(鱼具店有售)更佳。捏成鸽子蛋大小,每隔十来米丢3—4粒,不能过多,否则鱼饱食之后不咬钩。等出现鱼星即可下竿。用“走钓法”,即:半小时之内不咬钩,及时换位。上鱼的位置钓着钓着不再出现漂相也得立即换位,换位时记得再丢一两粒窝料“续窝”。饵料首选红虫、蚯蚓,蚯蚓挂钩不能象夏秋天,钩外留太长,只能留5—10毫米。素饵以商品饵料加香精较好,笔者喜用“九一八底钓鲫鱼饵”,味香纯正,雾化性能好。鱼塘施钓,宜掺入适量原塘投喂的颗粒料,以增
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北方水库东天用蚯蚓怎样才能钓大鱼”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原文地址更多相关文章注:北方水库东天用蚯蚓怎样才能钓大鱼一文由免费提供,来源于网络。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否则因《》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
最近更新热点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库钓大鱼玉米窝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