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演过的知青电视剧全集演员表

电影演员张泽主演的电视剧_百度知道
电影演员张泽主演的电视剧
我的团长我的团 ( 2009) ▪ 乔家大院 ( 2006) ▪ 士兵突击 ( 2006)  ▪ 民工 ( 2005) ▪ 生死线 ( 2008) ▪ 青春正步走 ( 2005) &#9642  电视剧作品; 创业年代 ( 2011)  ▪ 北京爱情故事 ( 2011) &#9642:  ▪ 新上门女婿 ( 2011) ▪ 三十七撞上二十一 ( 2009) ▪ 终极计划 ( 2009) ▪ 好家伙 ( 2012) ▪ 末路天堂 ( 2006)  ▪ 倒插门 ( 2010)  ▪ 雪花那个飘 ( 2011) ▪ 军刀 ( 2007) ▪ 李白 ( 2009)  ▪ 雷哥老范 ( 2009)  ▪ 碧海深沉 ( 2006) ▪ 掌门女婿 ( 2010) ▪ 枪声背后 ( 2010) ▪ 钢铁年代 ( 2011)  ▪ 兵团岁月 ( 2009) &#9642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电影演员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张泽 都演过什么?_百度知道
张泽 都演过什么?
2003年《我们的连队》饰演:蔡新 2005年《民工》饰演:郭振东 2006年《青春正步走》(又名《特战DR师》)饰演:刘富刚
2006年《乔家大院》饰演:长顺 2006年《士兵突击》饰演:史今 2007年《军刀》饰演:张伟
2007年《碧海深沉》(原名《神秘海平线》)饰演:林进强 2008年《我的团长我的团》饰演:孟烦了 2008年《叁柒撞上贰拾壹》饰演:乔锐 客串过的电视剧:
《中国仪仗兵》、《永存我心》、《沙场点兵》、《末路天堂》、《京都女警官》 、《全时空接触》、《给点儿阳光就灿烂》等等。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电影】 2006年《刑警张玉贵之二/三》饰演:周兴 导演:孙铁 【电视】 2003年《我们的连队》饰演:蔡新 (制片人:李心安 导演:李俊言 编剧:李心安士兵突击剧照
2005年《民工》饰演:郭振东 (制片人:张纪中 导演:康洪雷 编剧:陈枰)
2006年《青春正步走》(又名《特战DR师》)饰演:刘富刚 (制片人:陈艾雨 导演:王连平)
2006年《乔家大院》饰演:长顺 (制片人:孟凡耀 导演:胡玫 编剧:朱秀海
2006年《士兵突击》饰演:史今 (制片人:张谦 导演:康洪雷 编剧:兰晓龙 )合作演员:王宝强 邢佳栋 张国强 李晨 2006年《碧海深沉》(原名《神秘海平线》)饰演:林进强 (制片人:孟凡耀 导演:何燕江 编剧:何燕江)
2007年《军刀》饰演:张伟 (制片人:孙杰 导演:金琛 编剧:金琛)
2008年《...
张泽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景德镇(2011年内地电视剧)_百度百科
?2011年内地电视剧
《景德镇》是出品的30集古代传奇电视剧,由执导,李宗翰、刘涛、寇世勋等主演。
讲述明朝初年景德镇大窑头张天三及其父兄、同行烧窑制瓷的传奇故事。以主人公张天三既特立独行又复杂坎坷的一生为线索,展示他们在烧制奇瓷奇器上的种种磨难和追求。除张天三及其几个同辈人之外,还表现张家第一代人、刻板固执的张泽昌,张天三大哥、舍身忘我的,定瓷传人、行为怪异的“瓷怪”胡老九,严谨真诚、状如童稚的鉴古大师颜步一,厌恶官场、聪明绝伦的仿古高手,以及皇室后裔、古董商等的迥异性格、傲然气节。[1]
童星徐黄丽拍摄期间也遇到了不少挑战,如台词方面好多专业名词、时辰等,大演员都觉得拗口、难记,但她都一一克服,应对挑战。
童星徐黄丽刚进《景德镇》没几天就演了一场哭戏,把现场的工作人员都感染到快哭出来了。
日,该剧在江西省景德镇市举行开机仪式;日该剧移师浙江金华东阳横店影视城热拍;日下午,该剧在江西景德镇举行杀青仪式。知青纪实——难忘的岁月&&
&最后的知青
我们没有慷慨激昂、热血沸腾的激情,没有轰轰烈烈、热闹非凡的场面,也没有沸沸扬扬、欢声雷动的场景,却有着那个时代的烙印,一个特殊年代的烙印。
知青的前奏
我是一九七七年十月“上山下乡”到国营东风林场的知青,当时已是“上山下乡”的尾声。我们是东风林场最后的一批知青,也是中国的最后一批知青。
我的知青前奏应该追索到读书的起始。因为没有读书就没有文化,没有文化就不能成其为知青。我上小学是在无数个农村上的。那时父亲因文革期间受迫害,从黎平城关下到农村教民办校,自谋生活。也就是说举家过着动荡不安的日子。按顺序是罗里公社的平地,敖市,潭溪公社的搞坝下团、沈团、民利的马家团、德凤汪家庄的三脚村读一、二年级,还去罗里、孟彦亲戚家读过三、四年级,最后在潭溪民利大队的象鼻子毕业。“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那时的小学是五年制,初中是二年制。
我在上初中时,父母在潭溪公社民利大队的象鼻子教民办。潭溪、高屯、中黄三个公社的小学五年级毕业生全部分配在中黄初中。整个中黄初中仅三个居民(当时称非农业人口为居民),我是其中一个。这是一个很不得了的事,赫赫有名。当时有几个因素我都占了:一是家庭成份高,这在当时来说是一大忌。二是父亲当时正遭公社莫须有罪名,在接受反省和审查。当时刚转业的校长石庆富(下团人,已死)对我说:“陈本良,你的出生和父亲是什么人你知道,你在学校要老老实实。”在整个初中是个不愉快的初中,任何校活动不得参加,处处受打压。还有就是是居民。这也不大好,有不劳而食的嫌疑。一个月不劳动也有24斤米,4两油。米才1角3分7一斤。所以,居民学生是一定得下农村当知青。另两位是中黄街上的经商人,可以按“回乡”处理。而我,却是个游动人,一个纯居民,是上山下乡的对象。父母既不是什么干部,也不是什么本地人,仅仅是个民办教师而已。其实当时我也不知父母的来历,也不知道我们是哪里人。只知道我们在一个独家村的学校住,在当时的潭溪公社民利大队“象鼻子”住。这是一个独家村,离四面八方的寨子最近也有三、四里地,最远则五、六里地。住在那里四面看不到寨子。白天很热闹,整个大队马家团、凌溪、猫耳溏、苗田、方田塝四面八方村寨的学生来上课,好像大约有七、八十人或更多,有一至五年级的完小。复式班,仅仅父母二人上课,父教高班,毌教低班。
躲避当知青
“知青”这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应该是特指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间,从全国各地的城镇下放到农村到边疆的知识青年。在我们这里我的理解是,只要上过学,不管小学、初中、或高中的非农业人口青年,通通得下到农村去锻炼,也称“上山下乡”。当时下去后家庭有关系的三、五年就回来了,没有关系的就在农村一辈子干革命了。
像我这种情况就是一辈子的料。因此,父母想方设法不让我去当知青,怕我吃不消。
1972年1月,我初中未毕业,父母就喊我回去了,不读了。这时的父母已不在民利大队,而在中黄公社邱团大队教民办。当时因家庭困难,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张口要吃饭、要读书,还有一个爷爷在城关租房子住也是吃得动不得。不满16岁的我只好独自一人过着自谋生活,并躲避当知青的日子。在黎平罗寨道班干零活,和爷爷住在城关北门街窄小的租房里。后来,父母也在北门街陈家租了一间房,以便进城有个落脚处。1972年春节后父亲叫我跟他在路上认识的十万坪朱光汉师傅(湖南人)当学徒,到罗里、孟彦弹棉花。这样在社会上混了将近一年,一个人的世界,我觉得干什么都不顺心。1973年3月,我刚满16岁,到当时的潭溪公社民利大队苗田小队教民办。因父母在民利大队教过民办,都认识我,竟然答应了。再加上我是居民,队上少开点粮食,很愿意请居民。那时的工资好像是10元钱一个月,国家补助十多元归我,大米每月补助10斤,油1斤。
这是一个只有七、八户人家的地方,加上方田塝队,共七、八个学生。那是一个什么情形?我努力回忆,得出初略概况:四面青山竹子,一条小沟穿寨而过,苗田共分三处而居:我住吴迎春家,有五、六户人家,是整个苗田最大的了,在对面离我驻地100来米大声说话能听见的坡上住着一户,黄姓。相当厉害,男的在大队任职。沟上面有二户,队上的仓库在那,学校就办在仓库,用一间,没有什么窗子,暗暗的,光线不好,我就在这里呆了一年多。七、八个学生。一、二、三三个年级,还复式班。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要乖不傻的人已有十多二十岁,他娘也一直叫他来学校,其实是关水火,娘去做工有个照应。那时做的是集体劳动,抢工分。
在苗田教书一年,“这山望见那山高”,1974年寒假教师学习,好像又是经父母引见,3月份我又到潭溪公社的另一个大队——后坡大队任民办教师。当时的情形是这样:下团队请一个老师,中团请一个,搞坝农场一个,共三个老师,在一起教三个地方的孩子。百来人,一至五年级,完小。学校在田坝中间,三个地方都一样远的地方。我属于下团请,住下团生产队房。中团请蒋灵犀老师(原县文化馆长当时还不复职),搞坝农场是一个女老师,姓黄。我在这里一边当老师一边当学生,跟蒋老师学到了很多东西。听父亲说蒋曾是他的老师,让我敬重无比。我想,这可能是父亲刻意安排我躲避知青的又一举动。
可能是觉得在黎平县不大安全还是有更大的想法,在后坡大队教一年后,1975年3月,经张世荃老师介绍,我和他妹妹张世兰到锦屏县的龙池公社罗丹任民办教师。当时没有什么理想。家庭环境不让我有什么理想。连自己的父母都是民办教师,能有什么理想呢?
最让我难忘的是,不满20岁,1976年3月经人介绍到中黄公社小里大队棉花地教民办。在那里,对于所有的中国人来说都是不平静的一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举国上下沉浸在极度的悲痛之中。我们也带着高班的学生到中黄公社参加追悼会。我记得当时还在生产队贴起了“打倒“四人帮”,坚决拥护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
在连续当了四个地方的民办教师后,始终觉得自己像无根的云一样在天上漂浮,无着落,前途渺茫。那时还不知道后来的居民民办教师能全部转为公办教师。比如在中黄高我们一班的居民宋志华同学等,转成了公办老师。这时我已21岁了,父母为了彻底不当知青,想让我赶快结婚,跟我张啰了两三个姑娘,因我的不满意而告吹。在棉花地,父母又亲自跟我订了一门亲事,并隐隐约约听说要我结婚的事了。我汗颜了,决心“逃婚”。
毅然决定当知青
月份,有一次在黎平林业局与我大姑父的吃饭中,他对我说,听说今年的知青两个国营林场有指标,而且去一年就可以转为正式工人了,想去的话可去县知青办问。听到这个消息后,我赶紧到县知青办。
到知青办,遇到了一位好心人,知青办杨主任。对人很亲切,有一种找到家的感觉。她热情地接待了我。她亲切地对我说,孩子,有这回事,花坡、东风还有中潮、茅贡都招知青,你报名吗?我毅然决然的说,报,报花坡林场,我要去当知青!刚好在中黄初中教我们化学的张泽扬老师从里面办公室出来,当时也在知青办工作,看见我,说,陈本良,你终于报名了?他是知道我底细的。于是他亲自以知青办名誉给棉花地生产队写了一封介绍信,大致内容是:陈本良是知青对象,现已主动报名,请给予办理相关手续。
7月份,我拿着知青办开的介绍信,到棉花地小学很快办理了退教手续。并毅然报名上山下乡,到林场干一辈子革命。就这样,我瞒着父母自作主张地到知青办报了名:到国营林场当知青!直至我临要去的头几天父母才知道。
&知青之路遇到险阻
当父母知道我报名到东风林场当知青的消息后,父母那种责怪的表情无法看到。因为他们在邱团教民办,尽管同是中黄公社,但相距二十来里路程,当时没通路,要靠过硬走路。从小里、邱团到黎平,想坐车有条必经之路——锦屏新化岔路口。说到当年的新化岔路口,在那等车进黎平的故事真是说不完,这里只作简单介绍,一笔而过。记得那时每月得到黎平买米一次,或到中黄粮管所。而黎平的潭溪也好,中黄的小里也好,邱团也好,得坐班车。黎平至锦屏每天仅发来回一次。而要往返黎平这条路是唯一的路。如果要走路,小里、邱团到黎平,走小路要有五、六十里,公路则更远。因此,坐车到黎平岔路口是唯一等车进城的地方。父母从中黄的邱团大队教民办七、八年来一直在那等。等车的情形历历在目,记忆忧新。遇运气好班车停给你上,遇运气不好,班车开到你面前突然加大油门冲坡而去,只得干瞪眼,情绪低落的回去,第二天再来。第二天等不到第三天再来……
我从小里棉花地去搬行李正式离开棉花地小学那天,到新化岔路口等车,父亲从邱团也赶到了岔路口。忧愁无比地对我说,崽,不要去好吗,昨晚你妈哭了一晚,让你不要去。说完拿出母亲亲手打的鞋垫递给我。我说去心已定,请父母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就这样,父亲含泪和我在新化岔路口告别。我毅然决然踏上了知青路。
企盼赶快当知青
回到黎平,安心在城关等待上山下乡当知青。在等待的日子相当难熬。隔三差五要到知青办问一下杨主任,杨主任总是喜笑颜开地回答:快了,孩子们。记忆忧新。
在知青办,除了杨主任外,都是临时从各单位抽人。比如张泽扬老师从教育局抽过来。东凤林场抽左显华知青,花坡林场抽蒋腾国知青。我们时不时到知青办去问他们下文了没有,大概何时下文。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答复,快了,快了,不着急。我们嘴上说不着急,心里却盼望早一天下去。但下文迟迟不见,心里着急,但心有余而力不足。那段时间我在黎平北门街又过起了艰难的生活。好在有了盼头,盼望赶快当知青。和一起报名的王三红(后分在花坡林场)等人经常去知青办问。
到了10月的一天,终于盼到文件。在知青办还见到了东风林场的场长文合义。知青办杨主任向文场长介绍说陈本良等四人去你们那里。文场长用浓重的四川话说,欢迎,欢迎。这时我才知道,我被分配在国营东风林场当知青。一同去的还有另外两个姑娘,路永花、王小燕共三人。有一位姓严的放弃不去。花坡林场则有十几人。据说都是有点关系的才得去花坡林场。如林业局副局长的儿子等都分在花坡林场。因为花坡林场离黎平近,仅七、八里路,效益又好;而东风林场离黎平十几公里,且是新建的林场,条件差些。但我当时根本不考虑这些,花坡林场去不了就去东风林场,除了农村,只要是林场都去!当时还不知道我们已是最后一批知青。
比较隆重的欢送
日,县里在平房会议室举行了比较隆重的欢送仪式。杨主任亲切地鼓励了我们一番,并对所有上山下乡知青进行慰问,还发了一个黄挎包和一本《毛主席语录》,在县委食堂招待了一餐。东风林场还派一个场部唯一的新货车来迎接我们。就这样,我们启程了……
东风林场概况
国营东风林场,坐落在潭溪曲团和中黄的陆寨,有好几公里地。原是黔东南州国营种马场,隶属州管。1964年从凯里迁来黎平。据说是跟部队养种马,简称“种马场”。职工大部分都是州福利院的孤儿,也有很多的家属。有一位刘姓职工据说是内蒙古人,曾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我还得看过接见的相片。在我还未去之前,也听到了关于该场的总总绯闻。一说惹不得,惹了会抄你全家,因为他们是孤儿,人一个,卵一条,哪个都不怕;二是附近寨子丢个鸡、少个鸭,还不敢说,否则烧你全寨!其实不然,我到东风林场后,不但不看见发生这样的事,相反还和老职工、大我几岁的孤儿长人(1米8、9,全场最高人)杨昌元要好,他还主动帮我干活。我俩一起骑自行车去山高路陡、不通公路的邱团看父母,创邱团有史以来第一个骑自行车进去的,令邱团的群众惊叹不已。除长人外,还有海戗、水鬼、蟒三(浑名)等我们都很玩得来。
“种马场”养马时,本地马和良种马其数量最高年度达135头。这里养马的场面我没见过,听长人们讲,他们喂的马上面都拨有粮食指标的,如果人不够吃还可吃点“马料”。马长得像一匹匹骁勇矫健的骏马,马蹄轻捷,长鬃飞扬,或奔,或跃,或鸣,栩栩如生,英姿勃勃。特别是配种的马,膘肥体壮,令人膛目捷舌、惊叹不已:人掌着母马,公马从十几米开外的地方跑来、凶猛的爬上!完了公马母马都有特殊马料……
由于大政策,战马于1976年全部转移到内蒙古,职工265人却留了下来,从事林业生产建设,由黎平县管理,改为国营东风林场。我无法想象1976年春,那声势浩大的群众性造林运动,只从照片上看到县委书记陈学勇和陆金良等领导的指挥镜头。当时从全县九个区组织青年民兵3300多名,集中“种马场”山上安营扎寨会战造林,苦战两月,高标准完成全垦和带垦整地及栽植杉木、实生毛竹、泡桐等树苗6000余亩。那热火朝天的场面确实令人感动,居然在2个月内造出了一个美丽林场。
东风林场知青大约有近80来人,其中包括回乡知青10人,就是说东风林场职工子弟。分几批下去。1977年10月我们是最后一批,去3人,上面说过。
东风林场共四个工队。后坡是一工队,二工队在
“五七”林业大学,三工队在甘冲下来半华里,四工队在甘冲。离曲团约半华里地为场部总部所在地。知青除甘冲工队外几乎每个工队都有,犹以三工队为先,共驻扎有约20余人。下到林场的第一天,我们三人接到场部调令:安排在甘冲三工队。
初识三工队
我们三人下去的当天把被窝行李拿到甘冲三工队。我被安排在与杨仪显、李双平俩人住的房间。
到三工队的第二天即开始了劳动。天还不亮,知青政治指导员杨汉美便挨家挨户喊起床了。工队全体知青好像是去地里收红薯、薅花生之类。我刚去,没劳动工具,和别人共用,难免有时伸伸腰,偷偷懒,被指导员看见了,她大声喊到:“刚来的那个知青同志,不要偷懒,快干活!”人们把视线一起投向我,好尴尬!后来知青们谈起我总是说第一天干活就被骂。记得当时正是早晚凉快中午热的天气,我打着赤脚去地里还不习惯;再者不搞过这种体力劳动,着实不习惯。我心存后悔。才知道为什么父母一直不同意我当知青。就这样在三工队摸爬滚打两、三个月,我的心凉了,后悔莫及。心想:教民办校虽然受点气,但不受皮肉之苦。一种凄凉的感觉由然而生。这时我才知道父亲为什么追我到新化岔路。后悔莫及。
三工队生活琐记
记得我们三工队的知青,大约有二十来人。主要来自黎平,也有其他乡镇和外县籍的人。如邹升明,后调三穗县商业部门工作。
记得在每个工队的知青中选有一负责人,负责与知青点的政治指导员联系和沟通。知青中有什么困难和问题由知青负责人反映。往往是干活杂实,能吃苦耐劳,在知青中有一定威望的人担任。我们知青点的负责人是许智慧大姐。她常常是能吃苦耐劳的榜样,模范带头,年年被评为先进,并且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我们在三工队干的活有集体活动,也有包到个人的活。集体活有种地、薅林等。包到个人的活主要是薅林的草,为了怕偷懒,包一定任务到个人。通常是14棵树距离空间一天,干完休息。每棵树的距离好像是两三米,这样下来也有好几分地。干得快的,三、四个小时就干完了。像我这样少干过活甚至从不干过活的人往往要干一早上或下午凉快后还得去干一、两小时才干完。真是够呛。
而不管是干集体活和个人活指导员除星期日外都要喊起床的。那时一个星期只有星期日一天休息,不像现在有两天休息,也不像现在有这么多的假日。我记得在三工队时,我甚至连春节都没时间回家过,好像在三工队和田副队长家过的。顺便说一下就是除了三工队按知青统一劳动外,其他工队都是和场职工一起干活。我们工队不和职工一起,好像分开干。职工有工队队长、副队长带队干。好像有十来个职工。而职工就不同了,住单间,有家属的还住双间,当时我们钦慕不已。他们干的活的任务量和我们一样,也是14棵树的面积。
记得在三工队时,全体知青在食堂统一开伙。工队专门派一名女工人杨某某给我们做饭,并在知青中选举一人当事务长。担任事务长的待遇好像是算半天活路,也就是说个月做半个月的活路。事务长的活其实不多,即早上去买菜,下午继续参加劳动。梅秀平、邹升明等知青曾任过事务长。我也任过一、两个月的事务长。那时的事务长很好做,知青称之为“营养活路”。去场部或高屯赶厂时买买菜,公布帐目等。因此后来东风林场知青有人说,陈本良其实没干几天活,最后一个来,第一个出去。
弟弟辅导,高考失败
大概是全国正恢复高考的时候,我们知青有十来个报了名。这时,我父亲派来了正在邱团读初中的弟弟到东风林场进行为期一周的数学辅导。由于不读完初中,底子实在太差,加上“文革”时期上课不正常,听着那些“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勾股定理”等数学,像听外星人讲话一样。可怜十几岁的弟弟不厌其烦的讲解,知青们戏称弟弟为“小老师”。后来,“五七”林业大学(校址二工队)办了一个补习班,我们十来个知青和“五七”林大的学生一同在那补习。听着讲湖南话、拿着一大缸水的陈方来老师补习语文;眼睛望着天花板、在黑板上划来划去讲数学课的宋立祥等等老师不厌其烦的讲解。在林大,我认识了廖承,共同学习,他拉二胡我吹笛子,还打了“老庚”。我们认真地看着看不懂的文科题,做作不会做的数学题,拼命学习。可是,由于底子差,我们参加补习的除数学底子特好的侯跃生考取外绝大部分失败!
知青生活趣事点滴
在三工队,除了劳动也有娱乐。时不时场部放电影。那时没有电视、电脑,唯一用来娱乐的是电影。可以说那时我们靠的就是放电影连洛感情。记忆最深的是放《刘三姐》。那场面触目惊心!连续放了八场,附近寨子的大后生、小后生全部来,人山人海。放在现在,仅值勤人员可能要一个加强营。但那时不要,场领导仅安排杨老三值班。电影是从墨门山水库放过来的。据说墨门山原班人马又追到东风林场继续看。加上高屯、古顿、八舟、上洋团、下洋、曲团、稿坝一带,真可谓壮观。我曾记得在棉花地教书时,一位五、六十的老汉曾对我说,如果放《刘三姐》,我兜糯米饭都要去看。不知这位老汉是不是来看无从查起。
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东风林场叫放电影,电影队随叫随到。场部一来活跃知青生活,二来几百名职工也欢迎。而每次来放电影的人除了正常的放映费外,每人还另奖花生十来斤,每次如此。
想起当年的知青生活,还是回味无穷。
场部大会战
在三工队那年,场部搞了一次“大会战”,历时两天,那场面真叫热闹,全场工人、知青全部参加。所谓“大会战”也就是集中在场部“天生桥”一带薅林,薅除杂草。几百人在一起干活,可惜当时没有像机也没有手机拍下来。要不然,不知有好多人发微信和微博。我记得,大家一起干活,热火朝天,各干各边,还唱着什么歌,好像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之类。没有什么集体伙食,干完活各回各的工队,各回各的家。这样干了两天,会战结束。记忆最深刻的是场长文合义,干活真是一把好手。正宗农大大学生。犁田、栽秧、打谷样样农活无所不会,而且干得蛮,没文化的普通工人都没他干的蛮,知青更是不消说。我干了两天感到腰也酸背也痛。自我感觉不是干活的料。
“大会战”后,突然有一天,我和当时的副场长指导员杨汉美的爱人吴寿华下像棋,他轻描淡写的问,听说你教过民办校?我们子弟学校差一个老师,要找一个区代课,你愿意去吗?我心里高兴万分,忙说,可以嘛。就这样,我告别了三工队,到场部子弟学校代起课来。
子弟学校一两百学生,五个年级,完小。设在场部。五个老师。比较出名的老师有程立世、王名芳二人。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他们曾认识我父母。之所以得以到子弟学校教书,是他们提的名。
先后在子弟学校任教的知青还有周兴稀,杨素琴、李世珍,回乡知青肖泽英、黄承华等。
说老实话,我在东风林场干体力活也就这那么两三个月,后来就是干“营养活”了。如果我不去子弟学校,也要去林科所。当时知青可转为干部的职业主要有三个岗位:一是在场部搞行政,二是林科所,三就是子弟学校。即使是有三个岗位,但远远满足不了百来号知青,有很多知青后来还是失业了。有的招进砖瓦厂、水泥厂,都变成了下岗工人。也有扎根东风林场的知青,如黄远略、何崇英等。我在子弟小学教到1981年9月,便到黎平师范读英语培训班学习,后来在黎平县城工作而结束了在东风林场的知青生活。
2004年7月底,东风林场知青首次聚会。当我在阔别近三十年后重访东风林场,放眼我们当年植下如今早已成林的杉木种子园时,我的内心真是充满着无限的深情与快乐,而在回到林场时不时会听到“陈老师”的称呼时,我的内心又是多么的感概与快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人生中能拥有一段与祖国的需要紧密相联、丰富而难忘的经历,是非常难得和有意义的。我的知青生活虽然很短暂,也没有很多精彩的故事,但下乡的生活让我难忘,哪些日子让我们学会了与人接触,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成长了身体,对后来的成长和工作都有很有益处。我们在27年后的知青聚会,正如我代表知青发言说的那样:我们将青春献给了林场,但愿林场的明天会更美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张泽演过的什么电视剧_百度知道
张泽演过的什么电视剧
电影[编辑本段]  《双行线》——刘建林 电视电影[编辑本段]  《刑警张玉贵之二/三》【导演:孙铁】/周兴 电视剧[编辑本段]  《我们的连队》【导演:李俊言】/蔡新   《民工》【制片人:张纪中;导演:康洪雷】/郭振东   《青春正步走》【制片人:陈艾雨;导演:王连平】/刘富刚   《乔家大院》【制片人:孟凡耀;导演:胡玫】/长顺   《士兵突击》【制片人:张谦;导演:康洪雷】/史今 《军刀》【制片人:孙杰;导演:金琛】 中饰演张伟 《碧海深沉》》(原名《神秘海平线》)【制片人:孟凡耀;导演:胡玫】/林进强  《我的团长我的团》【制片人:张谦;导演:康洪雷】/ 孟烦了还出演过《永存我心》 、《给点儿阳光就灿烂》 、《京都女警官》 、   《全时空接触》等多部有影响的电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电视剧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视剧知青家庭演员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