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男生,最怕听到王菲的这首《容易受伤的女人》,听到这首歌当我想起这首歌一个人,但又忍不住去听!这什么心里

容易受伤的女人粤语用汉语怎么样谐音王菲演唱的容易受伤的女人真是太好听了!但因为是用粤语唱的,我又不会粤语,听了几年了还不会唱,所以麻烦会讲粤语的朋友(最好是广东籍的能讲纯正粤语的朋友)帮帮我,用汉语的谐音说一下这首歌的歌词,了却我的这个心愿,希望大伙能帮帮我,
血刺弹头eTD8
/m?f=ms&rn=10&tn=baidump3lyric&ct=&word=%C8%DD%D2%D7%CA%DC%C9%CB%B5%C4%C5%AE%C8%CB&lm=-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我回去找找 下次打给你
有什么可能呢?
有什么不一样
这个歌也有国语版的!
扫描下载二维码《15周年 王菲最精彩的演唱会》专集中〈容易受伤的女人〉这首用的是哪年哪场演唱会?_百度知道
《15周年 王菲最精彩的演唱会》专集中〈容易受伤的女人〉这首用的是哪年哪场演唱会?
您好~《15周年 王菲最精彩的演唱会》专集中〈容易受伤的女人〉这首用的是王菲香港红磡体育馆演唱会现场版~希望可以帮到您O(∩_∩)O感谢您对大麦网的支持!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王菲当时连开18场,你说的这首《容易受伤的女人》来自于1994年王菲红磡体育馆现场演唱,我是资深菲迷,被历史载入史册楼主您好,听了王菲歌曲18年,至今记录无人能破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容易受伤的女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人人叱咤』两鬓斑白都可认得你——潮后带你听王菲_叱咤903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577贴子:
『人人叱咤』两鬓斑白都可认得你——潮后带你听王菲收藏
*友情提示*码字慢,可插楼,围观者可点击只看楼主,看帖不回帖者shi。
本来不想开这帖。一来这样的帖很hardsell,潮后最憎hardsell。二来估计也没几个人会看,都是些很个人的看法,大概也没几个人鸟我。三来潮后自问口味比较特别,万一推荐了哪首歌有人觉得听后有损听觉潮后也担当不起。不过既然还是有知音者想看,那潮后还是腆着老脸码字了。本着良心,逐张专辑介绍可听之处。我尽量少码废话,收敛个人感情。反正回忆是留给自己看的,不是拿出来晒的。这层楼中楼留着给我补充。
========================序章:前王靖雯时代=======================不用怀疑,你这辈子也不会再听到这样大路、平实的王靖雯了。【王靖雯】 发行:新艺宝 (1989年 粤语)
1989年,王菲以“王靖雯”这一艺名发行了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张专辑《王靖雯》(此前还发行了一些诸如《风从哪儿来》等的黑历史,有兴趣毁三观的朋友可以去虾米搜一搜阿菲在《王靖雯》之前的专辑)封面上阿菲的英文名还叫“Shirley”,跟后来宿敌关淑怡一模一样(有趣的是,关淑怡也是89年出道)。扯远了。这张专辑作为新人头炮作品算是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十首歌停下来,中规中矩。很符合80年代末90年代初主流听众的品味。从选歌上也能看出新艺宝的确当时经已有意捧这名北方来的小姑娘。阿菲的唱腔也是字正腔圆,非常保守。当时女歌手普遍会用的“hooo~”也学得惟妙惟肖。
反正这就是一张非常“顺耳”的作品,无惊无喜,波澜不惊。*本张专辑黑体字为菲迷中人气较高流传度较广的歌*01. 无奈那天
在当时来说非常K,想拿奖的野心勃勃02. 藉口03. 有缘的话
旁白+旋律捉人心04. 温柔的手05. 尾班车
阿菲在94年演唱会明确表示不喜欢这首歌:“尾班车?咦~~~~~~(嫌弃状)”
但潮后觉得作为hit歌类,这首歌其实还不错。
ps.可是03年菲比寻常演唱会天后最终还是很“不争气”地唱了这首歌←_←06. 未平复的心07. 仍是旧句子
1989亚太流行曲作大赛香港决赛季军歌曲08. 中间人
个人认为这首歌还挺有趣的。09. 爱听谎言
《恰似你的温柔》粤语版,惊愕10. 新生
Everything 发行:新艺宝 1990年 粤语林子颖?(笑)如果话上一张《王靖雯》还只不过是有小小“岁月风味”的专辑,这一张《Everything》则可以用“恐怖”来形容。阿菲的声线本来就偏尖偏薄,不知是哪位高人还非要她chok起把声学莎莉Sandy。“巴黎塔尖~~~~~~~~~”,打冷震。《游荡》更是《三更夜半》上身,而且系午夜限制级版。接下来一串歌全都不过是《王靖雯》换了几个音符换了几句歌词而已。坦白讲,这些歌换成陈靖雯卢靖雯贾静雯唱都是一样的。
真的要谢天谢地阿菲没按着这条不归路走下去。否则,她可能真的变成了“暗星”,成了“旧史”冲进流行乐坛的厕所了。(这是不是给当下歌坛的后辈一些启示?)(好吧,其实也没那么差,反正又是一张闷到爆,“顺耳”和“中规中矩”的专辑罢了。)01. 巴黎塔尖02. Everything
这首算本专比较出名的作品03. 游荡04. 可否抱紧我
闷到呢……05. 斗快说笑话
我会告诉你全碟最带感的是这首歌名很搞笑的歌么?加快吧,我的秒速只许加~06. My Loneliness 07. 哭墙
我听完也很想哭08. 无悔今夜09. 一刹那10. 激流
拿励志歌啊拓宽题材啊11. 巴黎塔尖 (Reprise)友情提示:以下mv比较惊悚,请未成年人在家长陪同下观看
You're the Only One 发行:新艺宝 1991年 粤语这张真是林子颖了。从这张专辑开始,大概是唱片公司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市场调查,阿菲开始确定了自己的路线——西洋化。无论从封面、选歌(几乎清一色是西洋音乐翻唱作品),再到唱腔,无一不是欧美风作派。没错,你没看错,是“欧美风”。假使阿菲接受了这一路线(尽管她日后走的还是“西洋风”,但那股西洋风可吹得比这种不痛不痒的R&B远了去了),说不定她现在被冠以的名称就不是“天籁歌后”而是“R&B小歌后”啊“欧美天后”啊什么的(呐呐我真的只是在说阿菲)。虽然前面也说过阿菲单薄的嗓子其实不适合这种粗犷的、又喊又叫的唱法,但不得不承认她在这个阶段已经做得很好了,起码对得起“荡气回肠”四个字。(相信我,你也永远听不回这么中气十足的王菲了)这张专辑其实也没什么好特别推荐的,反正也是来来去去那样的曲,听仔细点也是慢一点和快一点的差别而已。喜欢R&B或雷鬼的朋友可以整张专辑听一下(反正我觉得你不会对其中任何一首歌除了《多得他》有印象的=。=)01. 美丽的震荡02. 又继续等03. 然后某天无奈那天的续集?其实是不是还有一首胎死腹中的《终于有天》?(笑)04. 闷人咖啡 05. 无原因06. 多得他这首翻唱歌太经典。多年后曹格又翻唱了国语版《superwoman》。张立基也唱过这首歌的另一个国语版本,《你的知己》。填词太失败。07. 只有你08. 静夜的单簧管挺出名的09. 明年今夜 明年今日失散多年的姐姐?(不过劝各位不要抱太大幻想……)10. 不装饰继续《三更夜半》Sandy姐姐手下留情……靖雯还只是个新人!!ps.留意阿菲的一个动作,右手按肚。这是一个控制用气的动作,在她改变唱法之后就再也没做过了……好大一个Shirley……至于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潮后有自己的猜测:鉴于阿菲以前还有个名字叫“夏林”(跟母亲姓),所以……
接下来?接下来,1992年,王靖雯消失了。纵观阿菲失踪史,这一次可谓开创了她“失踪”的先河。普遍说法是她去了美国进修音乐。然而当然还少不了各大报章的娱记猜测其赴美堕胎等传闻。保持新鲜度嘛,我们都能理解的。这一年,唱片公司很识时务地为她发行了两张精选,《More Shirley》和《Shirley Once More》……圈钱行为早已有之了。连专辑名字都起得这么圈钱真是败给你了!!!!!谁他喵告诉我这两张精选到底有毛线区别!!!!!!!她一共就发行了三张专辑啊你整两张精选还选毛线啊!!!!!只是,当年谁也不会预料到,这一枚消失的北姑回归之时,便是香港乐坛又一传奇诞生之日。
勘误:1.10楼张立基那首《你的知己》为粤语版2.王菲的消失时间说是1991年比较准确(鉴于无论是1991还是1992我都未出生,(阿菲1992年7月就发新专辑了),具体时间我也只能是从网上查了,不知道网上资料有没有水我=-=?)
1991年,香港某某学院。底下很多痴汉在大叫“王靖雯”,“Shirley”。你们痴迷的乖乖女Shirley将永远定格在1991年。========================第一章:王靖雯时代=======================乐坛火箭王靖雯很难去认真地界定王靖雯时代。实际上,自从阿菲从美国回来,大大小小的show上就已经有fans唤其“阿菲——”而不再是“Shirley——”,连“王靖雯——”都越来越少听到了(两个字比三个字容易叫?)各大颁奖典礼主持人也倾向于先读“王靖雯!”然后亲切地请“阿菲”上台……虽然1994年《胡思乱想》专辑中阿菲已经在封面上用回自己本名,但随后的《讨好自己》和《天空》却继续沿用“王靖雯”。(ps.关于这段时间资料按虾米上列出为准,有错别怪我)然而,如果按风格来划分这个时代,就很好分了。虽说这一个实际上是“新艺宝时期”的时代是阿菲唱片上市最凌乱的时代,专辑被拆成EP再补回专辑再拼成精选,甚至上演“自己打自己”的新旧东家对垒(1997年阿菲已签约EMI并推出专辑《王菲》,而老东家新艺宝则继续发行了两张EP《玩具》和《自便》)。不过,我依然乐意将王菲剩下的由新艺宝发行的所有唱片归入“王靖雯时代”。
Coming Home 发行:新艺宝 (1992年 英\粤语) 1992年7月,王靖雯回归。《容易受伤的女人》就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当年四大天王垄断的乐坛中炸出了一个女歌手的席位。专辑封面依然是乖乖女郎。但当那群痴汉买回这张专辑并兴奋地打开唱片内页的时候,肯定会被里面穿着超短裙、黑色筒袜的摩登女郎吓得大叫“回水!”You damn right.Shirley真的no more了(封面赫然写着“Faye”),想看就回头买精选吧。坦白说,这张专辑跟上一张《You're the only one》相比进步并不明显,依然是西洋风浓厚。不过阿菲的唱功确实比之前进步了不少,而《容易受伤的女人》又真是太热了,大大提升了本专辑其他歌的知名度。这张专也很多“hey~~~~~~”“yeah~~~~~~~~~~~~”。01.浪漫风暴高音很爽02.Miss You Night & Day “而主角有你~~~~~~~~~~诶~~咦嘢~~~~~~诶~~嘿~~~~~嘿~~~~嘿~~~~~~嘿~诶~~~嘿诶~~~~~~”一个音拖了18秒。03.容易受伤的女人你别告诉我没听过翻唱日文歌,原曲《口红》04.不相识的约会潮后有时都喜欢hit和大路的,这首歌真的太有味道了。后面那一小段无伴奏纯人声加分!05.把锁匙投进信箱 听完这首歌才发现这几十年港乐写的分手歌词都不过是原地踏步。不过,副歌很闷。06.这些那些翻唱日本歌。我都能自己填出原词了:“扣呢~~~~索呢~~~~~”(日语“这些那些”) 07.开心眼泪又一首摁下摁下的曲=-=同年关淑怡也发行了一首挺出名的摁下摁下的《制造迷梦》不是冤家不聚头。既生菲何生怡?08.重燃 脑补沙滩美女雷人mv09.兜兜转又摁了=-=……有没有人告诉我这首歌跟达明一派有什么关系?10.Kisses In The Wind中国人写的英文歌。阿菲自己很喜欢。(但其实我不太喜欢……很多音比如“I guess”太刻意模仿黑鬼唱腔,每次听都会吓一吓)1994年,王菲第一次踏上红馆。之后推出的DVD深刻揭示了她非常讨厌《容易受伤的女人》一曲,此后的演唱会再无此曲踪影。据闻窦唯第一次与阿菲见面时便称此曲为“垃圾”,最终收获前妻一枚。你可以说这是在做show,也可以说这是唱片公司或经纪人的造星策略,更加可以说她不“饮水思源”。但你不能否认,在这之后,这位讨厌自己成名作的女人,曾令全港市民为她的古灵精怪而疯狂。
执迷不悔 发行:新艺宝 1993年 国\粤语封面男郎是陈宝辕。《我和僵尸有个约会II》中的奇洛,《僵III》中的马小虎/地藏王。1993年,借着《容易受伤的女人》的势头,新艺宝趁热打铁,又推出了一首hit歌《执迷不悔》不同的是,相比于《容女》翻唱的牙力不足,《执迷不悔》国语版由王菲亲自执笔填词。这在当年一线唱作歌手还不多的香港乐坛可算是很罕见的(多年以后陈家瑛也认为这是王菲最大的优势之一)整体上来看,《执迷不悔》走的依然是欧美西洋风,每次想起阿菲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上气不接下气地“wow!”“hey~~~~”“yeah!”,真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这张专辑的快歌也不少,但与之前的相比,编曲明显大气了很多,土气也没那么重了。果然,人红资源多。01. 红粉菲菲 依然西洋,依然R&B,依然“wow~~~”“hey~~~~”“hooooo~~~”其实梁荣骏真的很会选歌,红粉“菲菲”……这叫广告植入嘛?(笑)02. 执迷不悔(国语版)个人还是比较喜欢之后另一个充满鼓点的编曲版本03. 可爱眼睛谁说王菲唱歌没感情。啪啪啪打脸。 04. 季候风hit歌再次发功。进一步拉拢人气巩固地位。05. 不再儿嬉 还挺带感儿。Sandy的版本也很好。(我很犹豫加粗不加粗。)06. 我永远珍惜你我舒服 07. 情敌08. 从明日开始唱来唱去都是那几句调调。初听还挺闷的。不过听多了还蛮缠绵婉转。09. 夜半醉 摁下摁下10. 执迷不悔(粤语版)同是K歌,《执迷不悔》受到的待遇可谓与《容女》大相径庭。逢演唱会必唱,此曲也被视为阿菲代表词作之一。(其实真的写得很好)(说代笔的黑子我都不想理你们了)ps.我好喜欢这个鼓点版的编曲、板寸头和mv!(当然,这版事实上收录于94年的《迷》中)
(冷战在百度音乐上不知是个什么版本,贴不出来)十万个为什么 发行:新艺宝 (1993年 粤\英语)终于来到这张专辑了!唱这么多K歌不是没有回报的。人红自然就有能力跟公司叫板。TORI AMOS?STING?前卫又怎样?另类又怎样?一个不漏,一网打尽!下面是一段虾米贴过来的介绍:【93年底王靖雯在新艺宝旗下推出粤语大碟《十万个为什么》,俨然成为当年港产流行唱片的标杆。其以主流姿态迎接正于全球蔓延的另类(地下)风潮的创举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此后几年内,以TORI AMOS、CRANBERRIES、CT为代表的FEMALE FRANTED强烈冲击华语乐坛,大大拓宽了听众的欣赏层面。《十万个为什么》专辑作为王菲掌控较多的专辑在其整个歌唱生涯中的转折意义是十分明显的。较之监制ALVIN LEUNG对RNB的偏爱,王菲个人对一些风格更为独特而又不失旋律性的作品显现了敏锐的触觉与洞察力。她所欣赏的一些歌手或者团体,大都是在评论与受众两方面上“双赢”的优秀歌者,《十万个为什么》作为一张着意体现王菲“自我”的专辑,在选曲上可谓深思熟虑,并且发展为其后王菲出辑的模式与标准。也就是另类+主流+格调的基本模式。王菲参与并主导了专辑的DESIGN,造型、化装、以及COVER CONCEPT上都有涉猎。创作上更是积极参与,《十万个为什么》是一个比较集中的体现王菲才华与发展阶段的专辑。】应该这么说,王菲和她的团队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有人玩商业玩得风生水起。有人玩另类玩得如痴如醉。阿菲是一位流行歌手,“风生水起”才是她的目的,但怎么把另类玩出商业的结果,又不能过分玩出商业的味道,这是他们最关心的。此时阿菲已被恩师戴思聪推荐给陈家瑛,理应得到了更大的自由度。但如何在自我与市场之间取得平行,每一步都是艰险万分(尤其在当时竞争如此激烈的香港乐坛。前有手握《难得有情人》、《缱绻星光下》的大敌关淑怡,后有追兵唱将郑秀文、彭羚,稍有差池便风光不再)幸亏,这一步,王菲赢了。1. 流非飞软硬天师化身莫可欣/郭可盈填词,一向代表香港乐坛前卫风潮CY Kong的作曲,再加上阿菲小墨镜以及雷死人不偿命的舞步,洗脑神曲岂有不红的道理?2. Summer Of Love卢凯彤重新编曲版更Rock3. 如风 《季候风》之后又一hit歌作品。翻唱自万芳的《猜心》。其实是不是还有第三部曲叫《台风》还是《龙卷风》还是《林风》?4. 冷战 我只转一段虾米乐评。【……正是《冷战》使得很多只知尽吹东瀛风的耳朵第一次认识了一个叫TORIAMOS的名字,而这个来自澳洲的女歌手正凭借她的《LITTLE EARTHGUAKE》行销欧美,并且影响了包括ALANIS MORISETTE在内的一大批歌手。王菲也因为对此曲的成功翻唱而顺利打开“另类主流”的港式流行格局。但其实,《SILENT ALL THESE YEARS》原曲的编配铺陈是比较低调而慢热的,而自省的歌词更影响了它被大众接受的可行性。王菲的翻唱之所以成功,私以为主要是词人林夕的功劳。林夕保留了原词的犀利与警醒,却采用了更为煽情的形式体达,可谓“一击即中”,一矢入心。广为受众也就理所当然了。当然,王菲对此曲的演绎也堪称一绝。短促的吐字、换气之前的咽气,以及高潮处的长气,都强化了词的黑色悲剧效果。这使得作品有一种强烈的炫技意味,却又是刻意得如此自然。评论及于《冷战》的高度评价也推动了该曲的流行,终于使得作品在整整一年半后在95年初的港台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上斩获“十大”之一。】
5. 长大很好听,歌词写得也很唏嘘。什么缅怀长大啊情怀啊的歌路其实早就有了。究竟走过了什么~成就了今天的一个我~~6. 若你真爱我说实话这首歌的词填的要多怪有多怪……翻唱中岛美雪。7. 动心 《千岁情人》主题曲,王菲第一次亲自写曲写词。(btw.花痴阿菲的颜的朋友一定要看这部戏!!!)浓郁的民族曲风,放在当年当然不能避免被高傲的香港人批判为“老土”。阿菲的偶像是邓丽君,早期写的歌带有一点那个时代的影子也理所当然嘛。8. 雨天没有你 不咸不淡的广东话?虽然现在听会偶尔会觉得恨滑稽,不过还是很有韵味啊~~广告:c allstar有去旁白翻唱版本9. 诱惑我这首奇怪的歌作曲人大有来头。达哥刘以达!跟上面那首《动心》一样,听上去土土的……颇有宫廷大戏的味道=-=尤其是94年最精彩演唱会上,舞台摆只大蜘蛛,一群黑衣男子跑出来跳舞……雷=-=10. Do Do Da Da作曲Sting。从歌词已经可以窥见阿菲日后“神化”路线。11. Do We Really Care《长大》的英文版。我不喜欢。有好几句转成假音很勉强。*12.忘掉你像忘掉我(虾米上这首歌被归入了这张专辑。但实际上是没有的)《白发魔女传》主题曲。作曲张国荣。凭着这点我就该给它加粗。叱咤的口味其实一直都没变过。1993年,女歌手金奖,王靖雯。商台又再一次成为了“第一个肯定XXX的颁奖礼”。(其实几年前的颁奖礼上,王靖雯也只是叱咤生力军女歌手铜奖而已。)(当年生力军金奖是谁?关淑怡……)叱咤上的这个模仿Bjork的透明露底look再加之后在十大中文金曲上的的菠萝头(也有称屎塔头)look瞬间成为全城话题。北姑王洋气四射,霸气外露。你可以说她抄袭。而且是抄得太合时宜了。
如风Autumn Version EP 发行:新艺宝 1993年 国\粤语新艺宝的EP圈钱大计开始了。《如风(Autumn Version)》这首remix跟现在乱七八糟什么都mix一下的remix来比根本只能算re不能算mix=-=01.如风(Autumn Version)02.诱惑我(电影&诱僧&主题曲~电影版)跟《十万个为什么》里的同名歌比只是少了一些和声03.天生不是情造这张EP唯一一首新歌。两个字:难听。04.季候风一模一样,原版奉献。我会告诉你这张封底跟《十万个为什么》里其中一张内页用的是同一张写真么!!!那么,93年的王菲说完了吗?别急。接下来,商台诚意奉上——只因喜欢Faye 林海峰+王靖雯有冇搞错!?这么明目张胆!??商台好像从来没出过其他什么《我好中意Sandy》、《Sammi我支持你》《彭羚我向你求婚》这样的歌吧(如果有请告诉我!)!??造马!!!!(好吧其实只是《只因喜欢你》换了一个女主唱而已)(《广播道fans杀人事件》中倒是有提过不少歌手)请勿客气 软硬天师+王靖雯个人认为很好听的一首歌。送上1993年“清新自然演唱会”视频——咁嘅王菲问你见过未!
1994年,王菲一口气发行了两张国语专辑、两张粤语专辑,第一次登上红馆开演唱会。惊人的工作量背后总是有惊人的人气支撑。94年底阿菲一口气斩获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手、亚太地区最受欢迎女歌手、劲歌金曲(《梦中人》)、叱咤乐坛女歌手金奖、中文金曲(《冷战》)……电影上,凭着《重庆森林》里糊里糊涂的演出,这名其实从头到尾只懂得在镜头里走神女子居然糊里糊涂地成了斯德哥尔摩影后(囧)。借着The Cranberries、Cocteau Twins、Bjork与自家汉子窦唯的东风在亚洲全面开花,风头一时无两。更重要的是,这一年,王靖雯在香港坐稳了位置,终于摆脱了唱片公司为自己强加的这个艺名,以本名“王菲”在乐坛中出现。当年被看低看扁的北姑,今日终于扬眉吐气。王靖雯,随着同样传奇的1994,永远地刻在岁月中。
迷 发行:新艺宝 1994年 国\粤语 之前写那么多废话其实是为了在正式写专辑的时候不用一再强调94年的牛逼。阿菲第一张国语专辑。与自己的粤语专相比,这一年王菲的国语专走得是相当慢。大量翻唱自己粤语作品(windy哥口中的“一鸡两味”)以及“温馨动听”的新歌旋律只是一再表明阿菲在自家领地不走红誓不罢休的野心。制作人上,也选择了杨明煌而不是沿用粤语碟的制作班底。大中华,你准备好未?01. 我愿意(管弦乐版)hit,K,洗脑,愿意喂你。02. 执迷不悔军鼓版。正。03. 变幻的世界在转符合当年国语听众音乐审美04. 软弱《从明日开始》一鸡两味05. 我愿意(弦乐版)hit歌不mix它一mix凑数怎么行!06. 沉醉《Summer of love》一鸡两味07. 冷战《冷战》一鸡两味……这次连名字都懒得改。08. 心太野《红粉菲菲》一鸡两味09. 只愿为你守着约温馨小曲。其实颇闷。但一个人半夜听的话很是治愈。当年阿菲的声音还很干净。虽然估计她已经开始抽烟了。10. 只有我自己《新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电影主题曲。阿菲很偏心。《我愿意》这种烂大街的调调她不厌其烦地一次有一次地在演唱会上演绎,而《容女》却被丢在一旁连名字都不愿提。母语与非母语的区别待遇啊。(不过我实在是喜欢这个mv里的阿菲。干净,还有板寸头。)
胡思乱想 发行:新艺宝 (1994年 国\粤语)好了,数到这一回,阿菲终于如愿把自己的名字打在专辑封面。不得不说《胡思乱想》是一张划时代的唱片。如果说上一张《十万个为什么》还只是试水之作,这张连封面乃至文案的都在胡做乱来的《胡思乱想》就真的是放开手脚大拼一场。你当然可以说没靓相没写真的歌词内页是在偷懒,但又不得不承认偷懒偷得很“潮”。缺胳膊少腿的字体设计,印成白色阳文的歌词(没错,内页的歌词真的是白色的……),高调地宣告着王菲誓要跟当时的乐坛主流划清界限——至少,在视觉上。不过说回音乐本身,《胡思乱想》还没走那么远。虽然开始明目张胆地引入了Cocteau Twins(《胡思乱想》、《知己知彼》)、The Cranberries(《梦中人》)和自家汉子窦唯(《誓言》)的作品,但剩下的歌除了比较出彩的《梦游》以外依然走得相当保守。有乐评人曾经说过,如果说王菲是失败的,那么她就是败在每一只碟都不够“纯粹”上(非常“纯粹”的《浮躁》销量可谓凄惨,怪谁呢?)。可是,在那个年代,单凭上述我列出的5首歌,以及阿菲在唱法上朝CT和TC迈出一大步上,就足以给予这张专辑满分的评价了。*友情提示:此碟潮后心水曲会很吭。自觉口味清淡者请回避。*附封面文案:没有个案碟 没有大头相 没有写真集 没有歌迷会申请表格 没有混音版本 没有限额发售 没有剧场版 没有什么 只有胡思乱想白茫茫的一只碟(原来邪教C也是抄袭?笑)
01. 胡思乱想开碟神作。在CT的耳濡目染下阿菲从此开始了迷幻气声的不归路。(事实上,日后阿菲与CT的跨洋合作次数多得惊人)02. 誓言 (国)作曲王靖雯/窦唯。作词王靖雯。词延续了《执迷不悔》的“自我心路”写法,也算上乘作品。至于曲,如果你了解窦唯其人,也不需要我在这里再做什么hardsell了。03. 天与地张宇《用心良苦》粤语版。94演唱会上阿菲分别用粤语和国语演绎了一次,传统与CT化唱功之间的切换堪称一绝。04. 梦中人潮后心目中的神曲。由于潮后太喜欢这首曲,导致潮后在这一part什么都写不出,唯有全段高亮之。就算你不喜欢也不要告诉潮后!!黑什么也不准黑《梦中人》!!!!RAH~~~~~RAH~~~~~RAH~~~~~~~~~05. 知己知彼又一首CT神曲。其迷幻程度比《胡思乱想》有过之而无不急。不知不觉爱到死~~~~~06. 纯情很轻快的作品。想不到鬼才CY Kong也会交出如此平庸的作品。(不过在当时来说算是很潮的编曲了)阿菲再次在一首平凡作品中尝试用CT唱法救市。07. 游戏的终点翻唱自张宇《走路有风》。在整张专辑中风格比较靠近前期。08. 梦游CY Kong很快证明了自己不是庸俗之辈。这首《梦游》在前几首优秀翻唱作品的连番轰炸之下居然毫不失色,与阿菲刚点上的“迷幻”技能点结合得天衣无缝。我说CY Kong也很是懂得什么时候该交出什么作品。早期阿菲唱腔还未成熟就给她写《不再儿戏》,现在走出了传统唱法就让她尝试《梦游》。此后还陆续有来。难怪会成为与阿菲私生活圈关系不大(相对于林夕、张亚东),但又经常合作的“影子制作人”了。09. 蓝色时分翻唱自林良乐《温柔的慈悲》。不温不火的K歌路线。10. 回忆是红色的天空
梁荣骏已经越来越少出现在阿菲的专辑内页中。这首歌更像阿菲早期的作品。在很久之后的访问中,梁荣骏强调仍然很乐意帮阿菲做音乐,只是人到了不同的阶段就会想要不同的东西,他跟她都想尝试不同的工作环境。这首《回忆是红色的天空》,算不算是梁荣骏提早与王靖雯说再见呢?94演唱会上,阿菲唱了《知己知彼》、《胡思乱想》。荧幕上闪烁着(她宣称)“特别效果”,但似乎“冇人睇倒”,于是她说“睇唔倒算喇”。之后DVD的采访曝光片段,阿菲说“果part系我唱得最投入,但系反应最唔热烈嘅。”呵呵呵,肯定又会有人跳出来说她扮嘢、做作、懒个性了。算喇你都。
天空 发行:新艺宝 1994年 国语一年之内发行两张国语专辑而且质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什么概念?似乎是对《迷》的不服气,紧随《胡思乱想》的脚步,《天空》即使同样野心可见,也走得更随性。整张专辑除了整齐得惊人的清一色二字歌名,阿菲自己给自己鼓捣的嬉皮士造型(以及有点雷人的拍摄角度……有人说第一眼错觉是那啥下垂=-=),最深刻的当然要数王菲纯得透明的声音。时至今日《天空》已经被誉为天碟(传说中三张试机神碟,阿菲《天空》、关淑怡的《'EX' All Time Favourites》,还有一张忘记了……),豆瓣虾米上一搜就是一大堆晒音响晒专业的发烧友们发烧推介……好吧,他们说这张碟录音录得很好。呃。那就很好吧。不玩迷幻,不玩电音,不玩摇滚。《天空》将王菲最清澈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往后,王菲没有兴致,也没有条件唱出这么美的歌了。*(发现这张专辑没有特别听不得的歌。不是赶时间的话就听完整张专辑吧?)01. 天空虽然深陷抄袭门,但套用一位网友的话:至少在华人圈,《天空》赢了。纯得像天空一般的嗓音,你忍心黑么?(话说其实改一改编曲的话就不觉得这么雷同了吧?)02. 棋子有很多歌,小时候听只是觉得旋律好,不懂得其含义。比如《棋子》。*友情提示:失恋的时候千万不要听……尤其是连续失恋的时候……03. 天使很舒服的小品。阿菲若有若无的哼唱“na~na~na~~~”继续营造“天空”的气氛。04. 影子发现这张碟的编排很怪。总是前一首舒畅无比,后一首纠结到死。中间的口琴很赞。05. 天空(Unplugged)比起原版,这个版俏皮活泼得多。口琴在这一版继续立功。(潮后更喜欢这个版www~上面贴的就是这个版)06. 眷恋继续徘徊在高音域中。07. 不变其实我更喜欢粤语版的词。编曲很成功。08. 矜持受前几天忘词楼影响,现在每每听这首歌就想起阿菲忘词的样子……起步几句清唱实在太美了。(有点闷……)09. 挣脱《梦中人》一鸡两味。词跟粤语比就是渣渣啊。倒是那些Rah Rah位越来越像Dolores(The Cranberries的主唱)了。10. 誓言跟《胡思乱想》里没分别。04年菲比寻常香港站。这一次的演唱会已经算后期阿菲状态非常好的一次了。但光用耳朵听也听得出,阿菲的声音多了一点浑浊。这对于演唱诸如《开到荼蘼》等摇滚作品来说是优势。《天空》,也永远留在1994。
讨好自己 发行:新艺宝 1994年 国\粤语(不好意思,还是写粤语碟比较顺手。)哇,这么骚的封面,辟邪?我觉得像是为演唱会“预热”一下咯。一直认为,把《胡思乱想》和《讨好自己》中个别为人气而唱的K歌剔出来重新组合成《胡思自己》或者《讨好乱想》一定会很赞。可惜唱片公司不允许,主流大众也不允许,走钢丝始终还是多拿一根平衡木棍比较保险。这张碟号称“完全窦唯化”(把《浮躁》置于何地?),你也可以想象94年窦菲恋就如这张桃红色的封面一样成为全城八卦热话。相对于《胡思乱想》模仿痕迹偏重,《讨好自己》有了更多属于王菲自己的东西。无论当年还是今日,都必定存在一些讨厌王菲音乐甚至私生活的人。但请记住,王菲一早就告诉你她的生活态度。讨好自己,与你何干?桃红色胡你一脸。01.讨好自己作曲作词王菲。编曲窦唯。唱腔很CT,曲调很窦唯。大陆制作人总喜欢在过场音乐中“玩野”。前有窦唯在《讨好自己》中加入民族鼓点,后有常石磊在《留白》中把电子乐玩得尽兴。就只会abab的香港制作人们啊,是不是应该学习一下呢?02.蜜月期03.为非作歹阿菲少有的与Y文合作的作品。其实y在写阿菲心路的造诣上绝对不比林夕差,只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啊。04.我怕05.出路亲娘啊我太喜欢这首阿菲自己的作品了。即使放到今天,估计也还有大把人认为这首歌“唔知唱乜”或者“咁都叫歌?”。但我就是喜欢阿菲这样喃喃自语的调调儿。有人说这首歌像佛谒。谁叫它这么邪门,几乎全都“开口中”了呢。06.平凡最浪漫翻唱自街知巷闻作品《最浪漫的事》。我也很想帮阿菲臭骂一句,有冇搞错!!07.飘张亚东初露锋芒。08.爱与痛的边缘hit歌。后来被迪克牛仔翻唱为《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也是王菲十分讨厌的作品。(什么脾气=-=)09.背影十分有名的摇滚(?)作品(但多数人只会觉得熟而叫不出歌名)。印象很深Sandy有一条微博就用了其中一句歌词。10.天不变地变《不变》粤语版。“温馨的记忆 万年流满面”歌词太绝。很想大家看看这个视频。不仅仅是因为这段说话,而且这个剪辑也很好笑。当年香港乐坛是不是刚好就欠缺一个这样“寸”的偶像呢?“我咁都有观众,真系好奇怪。”阿菲在花絮片段中自言自语。是呀,放在现在大把人跟你争做“寸后”。你真是太特么好彩啦。
最精彩演唱会 发行:新艺宝 1995年 国\粤语鉴于这场演唱会是94年开的,我把它归入这一年。名副其实,这的确可算是王菲某个角度来看“最精彩”的演唱会。第一,这是阿菲话最多的演唱会。第二,这是阿菲唯一有伴舞的大型演唱会。第三,这是DVD剪接得最好看的演唱会(那些时不时飞出来的花絮小彩蛋要笑死我)土豆上有DVD完整版的豆单(18首歌左右)。虾米上有CD版(23首歌)。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搜索观看。ps.其实我很喜欢那个金毛狮王头。可是录影版本清一色是“一旧一旧”的我不能名状的像三十年没洗过头一样的发型……pps.整场演唱会我最喜欢第一part那个造型,“抄袭”Bjork的水袖装。放一小段儿~~~~真的真的很多很多花絮啊!!
~~~~~~~~~~~~~~~同场加映~~~~~~~~~~~~~~~既然94年如此成功,亲爱的新艺宝公司当然要继续贯彻落实它的圈钱大计了。94年4月发行了一张名为《菲碟》的EP。里面收录了4首歌:01.回忆是红色天空02.只有我自己03.冷战04.只因喜欢faye……谁告诉我这张EP的意义在哪?ps.我想我终于明白从商业角度来看阿菲为什么要改回本名了。“菲”这个字可自动替换为“非”,而“非”是一个带有否定意义的字,听上去很叛逆很酷,甚至可令人联想起马格列特名作《这不是一个烟斗》:EP明明是碟,偏偏叫“非碟”。之后还有很多诸如《菲(非)主打》、《菲(非)电子时代》、《菲(非)靡靡之音》、《菲(非)卖品》……充满解构主义和后现代的风味。入型入格。(笑)~~~~~~~~~~~~~~~同同场场加加映映~~~~~~~~~~~~~~~另外,同年在张学友专辑《饿狼传说》中收录了和王菲合唱的一首歌:非常夏日四流的曲子,三流的词,给两个一流的歌手愣是给唱成了经典金曲。I服了U。附上1994年香港小姐惊悚造型表演。心脏病患者切勿点击观看。(这视频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做意义不明)
========================第二章:前王菲时代=======================若没要事,佢便不见人。但是赞誉,照样有佢份。经过1994年一轮狂风扫落叶后,人人都以为阿菲会乘势追击,狂推新歌新碟巩固天后位置。不过,比你估倒就唔叫王菲啦。1995年,窦菲恋吹得满城风雨,阿菲在音乐上也放慢了脚步,全年只推出了一张EP、一张粤语碟、一张国语翻唱;年底在颁奖礼上“玩”失踪;96年更只发行了一张跟整个主流市场过不去的《浮躁》,结婚、生子,再次缺席颁奖礼……神奇的是,纵观94-97年签约EMI之前的整个后王靖雯时代,阿菲的人气不跌反升,为97-99彻底征服亚洲乃至全球华人市场打稳了基础。如果非要说这一切都是唱片公司的饥饿策略,也未免太神机妙算了。1996年,王菲登上《时代》封面,成为第一位登上《时代》封面的华人歌手。(ps.黑子们请瞪大狗眼看,是美国时代不是亚洲时代,华人歌手不是华人艺人。要黑也黑得专业些谢谢。)
一人分饰两角 EP 发行:新艺宝 1995年 国\粤语新艺宝终于推出了一张值得被坑的EP。这张《一人分饰两角》虽然只有一首新歌,但胜在词曲俱佳。时至今日,这张EP开拆二手在淘宝上被炒至300元以上。全新的价格就更加令人咋舌了。01. 一人分饰两角y文少见的为阿菲填的作品之一。02. 爱与痛的边缘03. 我愿意04. 知己知彼05. 天空06. 一人分饰两角(Karaoke Version)
菲靡靡之音 发行:新艺宝 1995年 国语阿菲曾经在节目上说过,邓丽君是她的偶像。的确,在她出道之前也灌录了不少翻唱邓丽君的作品(恐怖指数五颗星)。但这一次,她为她的偶像带来全新的编曲,全新的演绎。这一张翻唱碟是成功的。阿菲和她的制作团队成功地把邓丽君的歌“洗涮”成王菲的歌。甚至在今天很多年轻人眼中只认识阿菲的《但愿人长久》,却不知道原唱是谁。阿菲在这张碟里的唱功也同样可圈可点。同年5月,邓丽君过世。这或许也可算是阿菲为偶像践行的最后的礼物吧。*这张专作为翻唱作品,每一首歌都很用心。还是那句,不是赶时间的话就整张听了吧。*不过同时这些曲的调调都比较老式。年轻人可能不太容易吃得消哦(笑)*所以粗体标出的都是相对来说没那么吭的歌01. 雪中莲02. 你在我心中编曲相当像TC的《The Icicle Melts》。敢把这么前卫的编曲用在这么古典的作品中,也算再创作中的翘楚吧。03. 但愿人长久04. 君心我心05. 初恋的地方06. 南海姑娘07. 假如我是真的08. 翠湖寒09. 黄昏里相当震撼10. 奈何11. 一个小心愿12. 又见炊烟13. 原乡情浓11年巡唱,香港。阿菲的声线现在变得越来越适合唱这种歌了。内页签名王靖雯。跟她说再见吧。
Di-Dar 发行:新艺宝 1995年 国\粤语1995年12月,粤语神碟《Di-Dar》隆重登场。这张专辑中,英伦地下摇滚色彩越来越浓烈,CY Kong大放异彩,自家汉子窦唯继续发热发亮,“王菲-林夕-张亚东”铁三角开始形成,阿菲的创作也越来越成熟,在加上达哥刘以达在最后的倾情奉献,称之为全年度最佳粤语碟毫不为过(当然,同年还有学友的《不老的传说》,非要比出个高低的话就只能看个人偏好流行还是摇滚了。)造型上,阿菲在这张碟的MV中终于开始走淡唇妆路线。其实一直不喜欢阿菲口红涂得太浓。可惜我们都不曾料到,《Di-Dar》就这样为阿菲的粤语专辑史画上了完满的句号。01.Di-Dar所以你别说王菀之的《留白》洗脑,洗脑神曲有排都未轮到佢。林夕的词也写得太赞,跟阿菲的曲配合得天衣无缝。02.假期又一首神词。整首歌前面一大段都像是一个人在收拾行李时的喃喃自语。最后一句神点睛。阿菲的迷幻唱腔很赞。但此时又开始从模仿CT的风格中走出,灌入了更多她自己的东西。那几句“Lar Ni Sho Sho!”已经初见《浮躁》的雏形。03.迷路吭。04.暧昧一首质量相当高的残情K歌。05.或者06.我想张亚东粉墨登场。07.享受很温暖的小品。阿菲唱得人心都酥了。听起你我会暗笑。08.一半依然温暖09.(无题) 相当吭。10.流星 (国)双声部演绎佳作。同年早些时候关淑怡推出了三声部神翻唱《深夜港湾》。你们两个还真是。《Di-Dar》,个人非常喜欢的mv之一,也很喜欢这个造型。记得有一集奖门人,其中听鬼佬唱歌猜歌名的那一部分,有一次鬼佬唱了前面一大段都没人猜出来是什么。直到他唱“Di-Dar~~Di-Dar~~~~”嘉宾们才如梦初醒。哈哈哈,神词呢。
Serpentskirt 发行:Fontana 1996年 国\英语在介绍神专《浮躁》之前,必须要提及这张近几年互联网发达后才逐渐为人所知的单曲。这首合唱版的《Serpentskirt》可算是为阿菲和CT全面合作《浮躁》的预热。CT凡是跟阿菲合作的歌都非常经典,吭得很顺耳。虽然有人老批评阿菲的东西都不是自己的(反驳:造型抄Bjork,这点你应该怪Bjork的狂热粉丝Zing,顺带一提,他也为Sammi设计了不少仿Bjork造型;唱法抄The Cranberries,那我可以说全欧美流行歌手的唱法都是抄某位最先使用那种流行唱法的歌手;曲风抄Cocteau Twins,不好意思,人家是光明正大的师徒合作关系),不过阿菲很懂的把拿来的东西吸收再用。放眼当下华语乐坛,其实每个歌手都可以抄TC、CT,但有谁能抄到得到TC主唱的赞誉(Dolores有一次去香港宣传新专辑,记者问她认不认识FayeWong,答曰“是的。她很棒,我也很喜欢她。”)以及得到CT的大力支持?(CT为阿菲写了不少歌)01.Serpentskirt废话少说,听歌吧。ps.阿菲唱的是国语。你听得懂她唱什么嘛?上面贴那个版是CT独唱,下面这个版是阿菲与CT合唱。
浮躁 发行:新艺宝 1996年 国\粤语1996年,王菲嫁窦唯,年底怀孕。震惊娱乐圈。1996年,国语专辑《浮躁》横空出世,震惊整个香港乃至华语乐坛。洗脑般重复的曲,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甚至根本是没有)的歌词,完全抽象化的编曲,令很多听众甚至阿菲的粉丝大呼“吃不消”。除此之外,阿菲的创作才华也在这张专辑来了次井喷。除了《分裂》和《扫兴》,词曲(其实也没多少词……)由王菲一手包办。专辑封面也设计得相当朴素(狠点来说简直可以算老土),除了阿菲蓬头垢面的样子和用到烂的“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听”pose之外没有任何亮点。如此大胆的尝试让这张专辑的销量直接滑铁卢(据说当年在港台地区合计只卖了30W张左右……),也成为了不少黑子日后拿来黑阿菲的手段之一。引一段搜来的歌迷肺腑之言:【不知道当年跌碎了多少眼镜!我记得我当时买了磁带后,一听还以为是录错了太太太另类了 竟然有几首还没歌词 我差点就去音像店退货了那个感觉 从天上掉到地上一样(Sorry。本人当时小学四五年级的样子,正是听范晓萱的年龄,当然后来开窍了)】今天,依然会有为数不少的听众觉得这张专辑相当的吭。不过,另一方面这张专辑也屡屡在总结华人音乐史的时候作为另类新潮的代表作被提起。是好是坏,还真是见仁见智,反正潮后我对它是爱不释手。(别挑了,要么不听,要听就整张听吧)01. 无常02. 浮躁03. 想像04. 分裂05. 不安06. 哪儿07. 堕落08. 扫兴09. 末日10. 野三坡1998年,唱游大世界演唱会香港站。《末日》。还是自家汉子的窦唯为还是自家妹子的王菲打鼓。一直觉得王菲很Rock。虽然今天已经很少人会将她和Rock字tie在一起。
其实《浮躁》作为阿菲在新艺宝发行的最后一张专辑,除了销量比较难看之外都总算是一个不错的Ending。但老东家新艺宝又怎么会舍得把一堆又K又会hit的作品丢进垃圾箱呢?于是,翻箱倒柜把天后未发行的作品拿出来,补了几首remix凑数,分拆成两张粤语EP发行硬撼阿菲在新东家EMI推出的国语大碟《王菲(97)》。其实此举也变相帮王菲拉拢了不少因《Di-Dar》和《浮躁》走得太远而流失的歌迷。因为,这两张EP真的又K又大路啊。玩具 EP 发行:新艺宝 1997 国\粤语充满母性的一张EP,无论是封面还是选歌。这样的圈钱和K歌才叫诚意!!1. 暗涌烂大街。2. 约定烂大街。3. 敷衍作曲黄家强?(王菲在刚出道的时候曾参与拍摄Beyond的电影《Beyond日记之莫欺少年穷》)接近于《一人分饰两角》的欢快小品。4. 玩具作曲CY Kong。继续欢快调皮。果然怀了宝宝的女人啊。5. 我信继续《一人分饰两角》。自便 EP 发行:新艺宝 1997年 粤语连《守时》这种压箱底的作品都挖出来,外加三首劣质remix凑数,可见新艺宝丧心病狂到什么程度。01.守时02.守护天使又见黄家强。我有充分理由相信这首歌本来是属于《玩具》的。阿菲展示声音的相当好的一首作品,个人认为不输于《天空》。日后被卢巧音和黄家强合唱过,明显没这一版好。03.自便很舒服的小品。要是跟上一首歌一同并入《玩具》成为一张专辑多好。04.Di-Dar(Historical Mix)05.誓言 (Discovery Mix)06.梦游 (Universal Mix)
除了两张EP,新艺宝还分别在96、97、98年推出了三张精选。王菲乐乐精选 发行:新艺宝 1996 国\粤语菲卖品 新歌+精选 发行:新艺宝 1997 国\粤语有一首粤语新歌《不得了》。延续了《玩具》中轻快的曲风。(真的把好端端一张近乎概念的专辑拆了卖卖了拆啊!)菲主打 发行:新艺宝 1998 粤语收录“Live 王菲最精彩实况记录”,随CD附送"菲语录"。论周边的重要性这几张精选的内页可说是把阿菲在新艺宝时期鼓捣过的造型都拿出来凑数了。至此,王菲新艺宝时代完满结束。6000万天价签入EMI,冲出香港,蓄势待发。
========================第三章:王菲时代=======================亚洲天后是怎样炼成的1997年,王菲产后复出,天价签约EMI。一年一张专辑的工作量、歌曲版权归王菲所有、几乎每首歌都配有mv……无疑,相对于新艺宝,EMI可算是鞠躬尽瘁地给阿菲最大的支持。大量接拍国际品牌广告、积极开拓日本市场、登上央视春晚一唱成名,加之影视作品提高曝光率与知名度,不得不说在上世纪末的造星潮中,EMI在阿菲身上采取的策略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另一经典案例可参考同在EMI的那英)。“亚洲天后”,对于一个在香港火了不是太长一段时间的女歌手来说,这样的定位在当时是非常冒险的。要当亚洲天后就得先摆出亚洲天后的款,从造型、宣传,到接拍广告的选择,正所谓放长线钓大鱼,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EMI这次是志在必得,一铺过“晒冷”。幸运的是,他们又赢了。
王菲(97) 发行:EMI 1997年6月 国\粤语作为《浮躁》之后推出的大碟《王菲(97)》当年被寄予了厚望。一方面,它作为阿菲复出签约EMI后推出的专辑,话题性十足;另一方面,无论是音乐人、乐评人还是单纯的乐迷都想知道阿菲会在地下摇滚的路上走多远。经过《浮躁》洗礼依然坚守的歌迷自然对阿菲会做出更大的突破表现得信心满满,而喜欢捉虫的批评家们则早已摩拳擦掌写好稿批评阿菲只会“复制”西洋乐队如何如何。于是阿菲再一次令人大跌眼镜。她和她的团队要么是运气好得太过分,要么实在是太深谙市场规则。既然批评家们早断言《浮躁》已经将极端“玩到尽”,不可能被超越,那么这张《王菲(97)》就索性劈炮不玩。在经过了《讨好自己》、《胡思乱想》、《Di-Dar》、《浮躁》连番惊吓之后,如此温柔的K专带来的惊吓效果反而是十倍放大。除了封面前卫的熊猫妆和出自CT之手的《娱乐场》,整张专辑一K到底,甚至连《闷》这样的摇滚作品也是朗朗上口。可就是这张音乐质量上绝对算不上上乘的专辑,加上新艺宝无心插柳的神EP《玩具》的推波助澜,愣是把因《浮躁》流失的部分听众重新拉拢回阿菲门下。而本应会被指责“回归商业”的阿菲,与此同时又以几张放到十几年后的今天仍然觉得又酷又潮的硬照和mv继续打着“另类女王”的招牌吸引眼球。在商业与个性之间,王菲处理得越发从容,游刃有余。潮后一早说过,比你估倒就唔叫王菲啦。01. 麻醉02.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阿菲送给女儿童童的作品(张亚东作曲,林夕作词)。传唱度相当高。03. 闷 铁三角出品。神标题。04. 娱乐场全专唯一一首吭歌。05. 人间中岛美雪送给王菲的作品。据说是林夕第一次见还是婴儿的童童时有感而发写的词。与《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一样,传唱度很高。06. 我也不想这样不错的K歌07. 小题大作08. 怀念另一首改编自CT的作品。但编曲已经将原曲的吭味去得七七八八。09. 扑火10. 云端《你快乐所以我快乐》mv一个mv中换了这么多个造型,款款都那么潮,不愧为潮流女王。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听到这首歌回来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