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扎龙门票最后一只鸟是什么意思啊

黑龙江扎龙湿地每年数万鸟丧命 打猎成交际方式|扎龙湿地|鸟类|猎杀_新浪新闻
&&&&&&正文
黑龙江扎龙湿地每年数万鸟丧命 打猎成交际方式
  在一次野保行动中,大庆市野生动物保护人员一天收缴铁夹子1200多个,其中400多个上都有死鸟,一个铁夹子上竟然还有一对爱情鸟。 吴殿峰 刘为强摄
  中国环境报记者 吴殿峰
  黑龙江省临甸县是扎龙湿地的主要区域,是世界五大鸟类迁徙通道之一,然而乱捕滥杀野生鸟类行为不止,导致每年有数万只鸟儿死于捕猎。
  面积达21万公顷的扎龙湿地,其核心区大部分位于黑龙江省临甸县境内。在这里生活的鸟类多达260多种,每年在迁徙季节,都会有上百万只的鸟儿途径这里。
  然而就在这个本该是鸟儿“天堂”的地方,许多鸟儿的迁徙路就此中断。在一些人的大肆捕杀下,很多鸟儿或者被关在了笼子里,或者在集市中被贩卖,有的甚至摆在了人们的餐桌上。
  在临甸县,有一群专门捕猎鸟儿的人,他们开着高档越野车,身着迷彩服,佩戴高倍望远镜,手持猎枪,在广阔的扎龙湿地周边追逐着猎物,死于他们枪口下的鸟儿究竟有多少只,已经很难统计。
  5月17日,这伙人被黑龙江省大庆市警方一举拿下。此案系近年来黑龙江省破获的最大一起非法持枪案件。经过公安机关两个月的细致侦查,目前已将此案侦结,不日将移送司法机关起诉。
  上传打鸟照片
  猎鸟组合被一窝端
  4月中旬,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卧里屯分局民警在网上巡逻时发现了一张很酷的照片。照片上一名男子身着迷彩服、手持猎枪做瞄准状。经反复审核辨认,警方确认男子所持枪支非仿真枪支,照片也非合成照片。
  “这张照片出现在候鸟北飞的季节应该不是巧合。”侦查员王长慧断定,这是“真人真枪真打”的影像。那么上哪里去找照片上的人呢?
  经过一番细致侦查,警方确认照片上的男子为吕某,绰号“吕大成子”,38岁,大庆市林甸县人。
  接着,办案民警开始秘密对吕某的行踪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此人爱好打猎,经常与林甸当地一些生意人结伴到野外打猎。由此推断,吕某持有枪支,网上照片应该为打猎时拍摄的。
  获得初步线索后,大庆市警方成立专案组进驻林甸县,展开了进一步调查。
  在侦查中,专案组发现有7人与吕某接触频繁。经过半个月的工作,发现吕某等8人有分有合,经常结伴驾车到扎龙湿地周边县区打猎,所驾驶车辆为路虎、三菱等高档越野车,所使用的枪支也不只一支。
  另据观察,这伙人打猎装备也相当专业,望远镜、探照灯、红外线瞄准器等野外作业装备一应俱全。
  对涉案人员的住址、车库、工作地点、出入场所、驾驶车辆等基本情况初步掌握后,侦查人员筹划进行抓捕工作。
  5月17日下午,大庆市警方对涉案人员实施了抓捕,当天抓获涉案嫌疑人7名,收缴枪支11支。
  5月22日,为吕某等人持枪打猎提供猎枪子弹的犯罪嫌疑人李某归案。至此,涉案8人全部归案。
  经审讯,上述犯罪嫌疑人对私藏枪支、非法持枪打猎、非法贩卖弹药等犯罪行为供认不讳。此案共缴获各种枪支11支,各种弹药4000余发。
  犯罪嫌疑人吕某交代,警方掌握的照片是他和同伙在今年4月的一次野外打猎时用手机拍摄的。不曾想,他的一张持枪打猎照竟使这个隐藏在林甸县多年的私藏枪支、非法持枪打猎的猎鸟组合全军覆没。
  打猎成交际方式
  猎物多用来送礼
  据警方办案人员介绍,此案8名涉案人员在当地都经营着生意,家底殷实,小有成就。对于猎杀鸟儿的事实他们虽不否认,但这20多年间,打了多少鸟、有些什么鸟,却都“记不得”或“没数过”。
  “这些人打猎的范围主要是扎龙湿地周边和大庆市郊县。”办案民警王长慧说,根据季节变化,他们还调整狩猎对象,春天打大雁,夏秋季节天打野鸭,冬天打野鸡和兔子。
  为了打鸟,他们配备了现代化的装备,越野车多为进口高档品牌,车上还配备了绞盘、望远镜、探照灯、红外线瞄准镜等。
  平时,这些人对于猎枪的管护也格外上心,藏枪的地点比较隐蔽,有的藏在了车库中,有的藏在了厂房里,有的甚至把枪拆解后装在布袋里,藏在不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
  据办案民警介绍,这些人打来猎物并不是单纯饱自己的口福,请客、送礼成为他们消耗这些鸟儿的主要方式。他们觉着送野味“有面子”。
  另外,请人一同到野外玩枪打鸟,也成了这些人社会交际的独特方式。他们“招待”的对象都是至亲、好友、贵宾。
  据犯罪嫌疑人交代,他们外出打猎时,常常五六个人一起行动,这样才“够手”。比如打大雁,一般是在大雁夜间栖息地进行“围雁”:在搜寻到目标后先点燃一支炮仗扔向大雁栖息处将其惊飞,在大雁飞起五六米高时,大家一起向目标大雁开枪射击。
  玩枪打鸟是一项高消费的“游戏”。办案民警介绍,一般情况下五六个人一起行动一次需要两台车,平均一个人要消耗100发子弹,以一发子弹4元计算,仅子弹一项消耗五六百发,价值2000多元。
  大庆警方监控这伙人的时候是4月,正是候鸟北飞的季节。在辽阔的松嫩平原上,在大批候鸟迁徙的途中,不知有多少鸟儿丧命在这些人的枪口之下。
  临甸捕鸟盛行
  鸟儿“天堂”变“地狱”
  21万公顷的扎龙湿地,其核心区大部分位于林甸县境内。最近一次来自非官方的统计数字显示,这里有260多种鸟类,其中,繁殖鸟类有56种。在260多种鸟类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二级保护鸟类30多种。
  林甸县还是世界鸟类五大迁徙通道之一,作为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每年都有上百万只的鸟儿在这里做短暂停留,来补充体力。
  可如今,有关专家经过调查得出结论,近10年来,迁徙的鸟类大军每年都有不下3万只在途径林甸时死于非命。而林甸境内安家落户(繁殖鸟)的数量也由10年前的10万多只骤减到3万只左右,骤减的速度保守统计在70%以上。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大庆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董义就开始关注大庆市的鸟类。“那时大庆的鸟非常多,尤其是林甸。”董义说。
  十几年前,在林甸县,时常能发现成千上万个白琵鹭的巢穴。董义说,这种鸟喜欢群居,大窝小窝、高的低的,有的还建成3层,“一眼望去,就像一个充满生机的村落。”
  “那时候,林甸县境内湿地、田野、森林到处都是鸟儿,没到迁徙季节就像蝗虫一样,铺天盖地。”董义说。
  国内著名鸟类学家郭玉民曾数次去过林甸,在那里搞有关鸟类的科研工作。他对林甸鸟儿迁徙时场面记忆犹新:“每年春秋两季鸟类迁徙时节,数以万计的雁鸭类、a鹬类鸟儿迁经这里的场面蔚为壮观。”
  郭玉民说,林甸县之所以成为大型珍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丹顶鹤、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和大鸨等鸟类的重要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根本原因是这里有湿地、草原、人工林等适合野生鸟类栖息的生境。
  根据郭玉民的调查,5年前,林甸县还分布有白枕鹤、灰鹤、蓑羽鹤、白琵鹭、红隼、红脚隼、长耳^、短耳^、鹊鹞等几十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另外,人工林、农田和草甸等栖息地也是众多雀形目小鸟取食和繁衍的理想场所,这里一直是各种鸟类的天堂。
  鸟类多了,捕鸟也成为林甸县广大农村的传统技艺。在湿地、林区、农田周边生活的居民,大都掌握一种或多种捕鸟的技术。
  在林甸,用于猎杀鸟儿的工具也花样繁多。
  7月16日,记者在林甸县市场上看到,鸟夹、粘网等捕鸟工具轻易就能买到。
  在一家五金商店,记者询问是否有鸟夹,老板看一眼记者,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上到二层阁楼上扔下来一大串足有100个小号鸟夹,1.5元一个,老板说这夹“打鹬类鸟正好”。
  “没人管吗?”记者问。
  “这阵风声有点紧。”小老板回答。
  在另一家渔具店,看门的老太太听说记者要鸟网,指了指旁边的一家渔具店,“到那去买,我们是一家的。”
  “粘网每米1.5元,要多少?”旁边这家店的男老板抄起米尺要量。记者推说太贵欲转身离去时,店老板笑言,“去吧,别家有便宜的。”言外之意是便宜没好货。
  根据大庆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调查,除了林甸县之外,在大庆铁西市场、肇源等地的市场上,也有捕鸟工具当街出售。
  林甸县湿地与野生动物保护站工作人员付建国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一天捕100只鸟不是难事。
  去年10月,大庆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人员与林甸县护鸟志愿者一行多人对林甸县多个自然村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发现,所到之处,几乎村村有鸟网。远远望去,数十只粘在网上的鸟儿一起拼命挣扎,结果越挣扎就粘得越紧,筋疲力尽的鸟儿只好乖乖就擒。
  用镜头保护鸟儿
  民间护鸟者艰难前行
  董义说他“干够了”。赶上这两天幼儿园放假,他猫在家里看孙子。
  “阻力太大,干不下去了。”说这话时,老董眼里露出的是悲伤、委曲,还有一丝绝望。
  今年4月底,老董在大庆龙凤湿地巡查时发现有两人形迹可疑,这两人于傍晚撑船进入湿地深处,呆不久空手而归。
  “他们在做什么?”其实老董已经怀疑他们是在“设机关”捕鸟,不过使的什么招数,他还没有把握,“我们跟踪了3天,发现两人是在下毒药毒野鸭。”老董向当地森林公安报了案。
  行动当天,老董陪同森林公安民警蹲守一早上,却见那两个人划着空船,大摇大摆地从芦苇荡中走出,上岸后扬长而去。老董自己划船进芦苇荡,不久就发现藏匿死鸟的窝点,经过清点发现有147只被毒死的野鸭。
  “你端着相机瞄他的时候,却发现他正端着望远镜瞄你呢!”说起与猎鸟者斗争的那些事,老董常常“哭笑不得”。
  老董是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辞去政府公务员职务专事鸟类保护工作的。2007年,他主持成立了大庆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并亲任会长,将原来300多名鸟类摄影协会的会员吸纳入会,带领他们终日在大庆、林甸地区用手中的照相机与偷猎者战斗。
  董义的相机里记录的多是两种动物――鸟儿和打鸟的人。一边是鸟儿美丽的倩影,一边是打鸟人贪婪的面孔。
  相机里,那些被铁夹夹住腿脚、脖颈的鸟儿苦苦挣扎,有的鸟儿头颅被铁夹打得血肉模糊;有的鸟儿带着铁夹艰难逃脱;还有的鸟儿粘在鸟网上已经风干成了标本。那些被药毒死的鸟儿双翅乍开,眼珠瞪得溜圆,似乎要冒出来……
  “开始时,我们的会员是跟打鸟的短兵衔接,面对面干。但接连发生了多名会员被打伤,有的会员甚至被打鸟的用枪口顶住脑门这样的事件后,我开始改变工作思路。”老董说,“我们只是志愿者,人家不服管,我们能咋的?我们300多个会员也顶不住他一杆猎枪啊!”
  经过几年的磨合,老董说他们长了心眼,也有了经验,“就不和打鸟者直接接触,用相机拍下他们的恶行和嘴脸,交给有关部门处理。”
  2010年,老董把30多个打鸟人的照片发到网上,在网上“通缉”这些人。
  “即便是面临这么多困难,每年经我们手解救、保护下来的鸟儿至少有1万只以上。”老董说,“这个数字与被打死、掠走的鸟儿相比,也只是个零头。”
  这些年,董义带领他的会员们收缴的鸟网连起来相当于大庆市到林甸县的距离――“60公里都不止”,鸟夹子数不过来,至少1万盘,其中有一半是他自己收的。
  郭玉民感言,每年春末不法分子开始对觊觎已久的丹顶鹤蛋伸出魔爪,志愿者们就在观察塔上、重要路口日夜守候;夏天黄花菜盛开季节,正是大鸨幼鸟出巢时段,为了不损失任何一只小鸟,他们甚至与采黄花菜的亲朋好友吵得面红耳赤。
  秋天几千只白头鹤聚集到林甸,大量采食老乡的玉米。他们不辞辛苦一一向老乡解释道歉,赢得了人们对白头鹤的理解,继而有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行动中。
  冬天在寒风中看到野兔和雉鸡的足迹是他们的快乐,但这种快乐越来越少了。每每看到被打得折翅断腿的丹顶鹤,他们被气得捶胸顿足。
  董义说,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劝说狩猎人士放下猎枪,拿起照相机,用拍下来欣赏替代打下来品尝。虽然保护工作错中复杂、千头万绪,但他们一直在坚持。
  打20只麻雀可入刑
  林甸疯狂打鸟咋没人管?
  问现在鸟儿的变化,付建国直摇头,“现在不行了,湿地里鸟儿叫声少多了,过去不这样,像吵架似的。”
  付建国工作的保护站全称叫“林甸县湿地与野生动物保护站”。从林甸县城到保护站有50公里的路程,其中快到保护站的6公里路不好走,赶上下雨天,泥泞难行。7月14日那天上午,就差这6公里路,记者放弃了去保护站的念头。两个小时后,付建国一身泥水出现在我们面前。
  据付建国介绍,1987年,国家、黑龙江省决定在这里成立湿地与野生动物保护站,以便有效保护丹顶鹤等珍惜鸟类资源。保护站成立之初归黑龙江省林业厅直管,1997年,划归林甸县管理。由于经费不足,不到1年保护站就放假了。
  2004年,保护站重新运转,每年都查处不少打鸟和破坏湿地的案件。不过,经费依然紧张。
  付建民说,2011年5月放假之前,保护站还收缴了粘鸟的粘网200多片,铁夹子七八百盘,放飞了大约1300多只鸟,“然而,从那以后到现在一点工作没干。”
  针对上述问题,记者向林甸县林业局求证时,林甸县林业局副局长张军和林甸县森林公安局局长兼林业局副局长、保护站站长杨元富均说,“这是松散式管理”。
  两位局长解释说,松散式管理就是有事的时候集中,没事的时候就在家呆着,例如,每年春秋两季候鸟迁徙的季节,都搞护鸟行动。
  不过,张军、杨元富也坦陈,松散式管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原因是经费不足。
  采访时,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一致反映,造成滥捕乱杀野生鸟类的根本原因是法律对违法犯罪者过于宽容,打击不力。
  邓文龙是一位专事环保维权工作的律师,对于野生动物保护,他一直呼吁消灭法律存在的盲点。这个盲点是,被滥捕乱杀的野生鸟类90%以上是国家非重点动物名录范围内的动物,这些动物由于不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因此,乱捕滥杀这些野生鸟类不可能用法律来处罚。乱捕滥杀野生鸟类正是钻了法律的这个空子。
  邓文龙说,《野生动物保护法》自1989年起实施,至今已经23年。关于这部法律的修改,早在2003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就有127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4件议案,建议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时至今日,关于修改此法也没有列出时间表。
  经过各界人士呼吁,2000年8月,国家林业局组织制定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成为国家保护一般野生动物的依据,列入此名录的代表是麻雀。
  同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司法解释,指出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使用禁用工具、方法狩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狩猎“情节严重”的。其中包括“非法狩猎野生动物20只以上的”,也就是说,猎捕20只麻雀即可入刑(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打20只麻雀即可判刑,而林甸、大庆地区如此猖狂的捕猎行为却很少有人受到法律制裁,没人管。”董义说。
  董义等爱鸟人士呼吁,请求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从捕猎、运输、贩卖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捕猎鸟类的行为。
  “不能让鸟类的‘天堂’变成鸟类的‘地狱’。”沙漠里最后一只大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沙漠里最后一只大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沙漠里最后一只大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飞翔的土地――扎龙
来源:齐齐哈尔市新闻中心
&&&&&&字号
沃野千里,大江浩荡,辽阔的北国,气象雄浑。在千里沃野之上,在大江的臂湾里,塞外名城齐齐哈尔,拥有的不仅是粗犷、朴素,她也拥有秀美、优雅。您知道齐齐哈尔还有一个崭新而美丽的名字吗?――鹤城,她叫鹤城,一个优美的轮廓,一个灵动的形象就属于这座北国老城。
她叫鹤城,因为这里有美丽的丹顶鹤,这里是丹顶鹤的家乡,齐齐哈尔人为此骄傲不已,为此喜不自禁。要说齐齐哈尔,首先就该提一提丹顶鹤;要说丹顶鹤,还要讲一讲那些古老的传说......
在远古时候,在荒凉的北方,有一个小小的村落,这里土地瘠薄,人们生计艰难。一天,乌云蔽日,阴风呼号,忽听一声巨响,一个庞然大物从天而降,扎进泥土。人们惊慌不已,云散风息之后,一个大胆的汉子前去探看,发现竟是一条巨龙掉落下来,只见它艰难挣扎,欲飞不能。大家赶紧从远处担来清水浇在巨龙身上,可是由于天气燥热,巨龙气息奄奄。天上的仙子被人们的善良感动,派丹顶鹤率领百鸟飞到人间,它们展翅盘旋,为巨龙遮蔽日光,几天后,下起倾盆大雨,巨龙一跃腾空,回首向人们拜了拜,就消失了。而在巨龙飞起的地方,竟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湖泊,湖中鱼虾成群,湖畔芦苇茂盛。从此,风调雨顺,丹顶鹤也在这里定居下来。人们为着纪念与感谢,就把这里称为“扎龙”了。
这个动人的传说,一直流传到今天;这个叫扎龙的地方,就在齐齐哈尔身边。一个拥有如此美丽传说的城市,一个拥有如此美丽生灵的城市,怎能不骄傲呢?
扎龙其实是一片沼泽地,是一片21万公顷的沼泽地,她有星罗棋布的湖泊,有纵横交错的河道,水质洁净,水草肥美,保持了良好的天然生态。专家们把这样的地方叫做湿地,您也许听到过这样的说法――湿地,地球用来呼吸的肺。
走出传说,其实扎龙湿地的形成要感谢小兴安岭,每年冬季,大雪覆盖了山峦;每年春季,雪水流满了山川,在大山西麓形成的乌裕尔河,浩浩荡荡穿过山地,来到广阔的平原,流到齐齐哈尔,流入嫩江,后来因为河口淤塞,河道逐渐散漫,与苇塘湖泊连成一片,这就是扎龙,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芦苇沼泽湿地。1987年,她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又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乌裕尔河不再流入一条大江,不再随着大江流入大海,她梦断嫩江平原,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这也许是上天的旨意,为了让她造福生灵,她才把自己的爱融进了芦苇荡、塔头墩、苔草和水藻。鱼儿生长了,鸟儿飞来了,这里成为了鸟和鱼的天堂。在扎龙栖息的鸟有265种,它们是丹顶鹤、东方白鹳、黑鹳、金雕、白鹤......总之,扎龙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7种,或者说这里有珍稀濒危动物39种。微波荡漾的大湖,轻轻摇曳的芦荡,在你的静谧之下,是谁在快乐的生活?蛙在鸣叫,鱼在欢跃,鸟在翱翔,湿地,你这野生动物的乐园。
春的扎龙是花的海洋,无数的野花开满无边的草甸,这些不知名的花草,用万紫千红打扮着这北方的原野;而一汪又一汪的湖水,波平如镜,水气氤氲。
夏的扎龙是绿色的世界,熏风吹拂下,一望无际的芦苇绿浪翻滚;湖面上漂浮嫩黄的菱角花,一片又一片,映衬得湖水分外的绿。
秋的扎龙满目金黄,成熟的芦苇主宰了这片土地,芦花摇曳,金波闪耀;湖水如散落在金沙中的珍珠,又如一片片清澈的镜子,映照着湛蓝的天空。
冬的扎龙一派洁白,大雪覆盖了黑土地,覆盖了冰封的湖,就连芦苇也被霜雪染白;红日蓝天下,白雪格外耀眼,辉映出一个圣洁的世界。
无论春夏,无论秋冬,扎龙的图画中都少不了丹顶鹤,它是扎龙的魂。它在晴空下飞翔,它在芦花中歌唱,有了它,扎龙的图画就有了灵气。
丹顶鹤,自古以来人们喜欢把它称为仙鹤,它身上的羽毛是纯白色的,翅尖的羽毛是黑色,它头顶裸出部分鲜红耀眼,长颈长腿,体态优雅,鸣叫声超凡不俗,形神飘然俊逸。每年春天,乍暖还寒,它们就不辞万里之遥,从江苏盐城飞回扎龙湿地,在这里繁衍生息;每年秋季,霜降风冷,它们再带着已经学会飞行的幼鹤,返回盐城的海边滩涂越冬。
这就说到了盐城。日盐城的夜晚是一个伤心的夜晚,从那个夜晚开始,一首伤心的歌唱遍了全国:“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一个叫徐秀娟的姑娘,一个从扎龙来的养鹤的姑娘,为寻找一只走失的丹顶鹤,长眠于盐城复堆河边。那年的6月,徐秀娟回了一趟扎龙,当她返回盐城自然保护区时,却听到了她最心爱的一只丹顶鹤的死讯,那一天,她流着泪写下了一篇日记:“丹丹,你为什么要离去?你是我一口一口喂大的啊!记得你小时候,是小鹤中最顽皮、最可爱的一只,你走路与众不同,不知怎的老像是在跳着走……就在上一个月,你已经能跟着我翩翩起舞了……现在你死了,我连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我还有多少话要对你说,丹丹,你知道吗?”徐秀娟仿佛是为了丹顶鹤才来到世上的,她将23岁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最钟爱的丹顶鹤。日,伴着那首歌,徐秀娟的雕像落户在齐齐哈尔仙鹤园公墓,鹤城女儿回家了,烈士的精神也扎根在鹤城了,今天,人们已经把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变成了自觉的行动。
扎龙距市区并不远,驱车只需半个小时,但这里只有静谧,而没有城市的喧嚣,为了保护这块湿地,政府把扎龙腹地的居民,陆续迁出了一些。而遇到干旱,政府还要调上游水库或嫩江的水,补充给扎龙湿地。保护区管理局虽然设置了一些参观项目,但是都在湿地边缘,如望鹤楼、标本厅、录像室、饲养区等。望鹤楼有五层楼高,游人可以登楼眺望扎龙腹地;进入野生动物标本厅,可以看到生活在扎龙的几十种鸟兽的标本;在录像室,可以观看扎龙保护区的专题资料片;来到人工饲养区,可以观赏笼中的丹顶鹤和其他禽鸟。还有徐秀娟纪念馆,走进去,感受仙鹤姑娘对大自然、对丹顶鹤的深深的爱。
野生的丹顶鹤是不会让人靠它太近的,一旦发现有人,它就远远的飞去了,像飘在云中的梦影,可望而不可及。人工饲养的鹤却不同,它早已熟悉了人,心甘情愿地依赖着人类生存。一面是与人类的疏远,一面是与人类的亲近,这不可思议的鸟啊。这就是唐代的诗人郑谷笔下的鹤:“一自王乔放自由,俗人行处懒回头……应嫌白鹭无仙骨,长伴渔翁宿苇洲。”
扎龙的饲养员每天早晚都要放飞笼中的鹤,笼门一开,鹤们便迫不及待地扑出来,或张开双翅,飞上天空;或奔向草地,翩翩起舞。这些白色的大鸟气质高贵、仪态优雅,它们的飞翔是傲然飘逸的,它们的舞姿是轻盈欢快的,仙鹤的飞舞有着震人心魄的美,这美来自它修长的颈项,来自它颤动的羽翼;这美来自天地造化,又奉献给自然山水,它翱翔与空中就是生命的诗行,它引颈长鸣就是心灵之歌;它的美其实与人无关,与凡世的喜怒哀乐无关,而人在赞叹之余,又总想把它们的形象放到人世间来阐释。
我国古代神话、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鹤能往来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约束,于是,鹤成为了“仙人的骐骥”,所以诗文中“驾鹤”的意象,也往往有“神仙”的寓意。古人还以为修道的人可以化成鹤,或是仙鹤可以化成人,说“君子为鹤,小人成沙。”给了鹤极高的地位。人们把善良和美好的心愿都交付与这种大鸟,其实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真的是一种寄托,我们纯朴可敬的先人啊,就连丹顶鹤头上的“一点红”也演绎成了故事……当然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天,王母娘娘的七个女儿下凡游玩,来到一条河边,那是怎样清澈的河呀,那是令仙女们都着迷的河呀,她们情不自禁跳进河里玩耍,玩得那么痛快。眼看天色将晚,姐妹们怕遭到母亲的责罚,便匆忙穿起衣服向天宫飞去了。当然又是最小的七仙女贪玩,上岸后见不到姐姐们,急得坐在岸边哭起来。
这是我们小时候听了多少遍的故事,这是令我们在姥姥的蒲扇底下昏昏欲睡的故事。可是,下面的事情您知道吗?
这时,一只仙鹤从河上飞过,看见七仙女哭得伤心,就落下来问明缘由,然后把小仙女送回了天宫,七仙女将自已的红宝石戒指摘下来,给仙鹤戴在了头顶上,作为纪念。从此,仙鹤头上就有了一块鲜红的宝石。
早在《诗经》中,就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精彩描述,其后历代文人,为仙鹤所作的诗文浩如烟海:“翩翩萦碧落,嘹唳入重云。”;“翱翔一万里,来去几千年。”古时的文人雅士,就这样兴致盎然地书写着丹顶鹤,不仅书写,还要把鹤供养起来,于是有了很多很多人与鹤的故事,其中流传最广的是白居易,是林和靖。
白居易多年养鹤,屡次迁居始终有仙鹤相伴相随。因为爱鹤,他一生花费了许多笔墨,写下了大量咏鹤的诗章,据说他在106首诗作中赞颂了鹤或提到了鹤。鹤,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与诗歌同等重要的东西。
林逋,字和靖,是宋代著名的诗人、隐士,他隐居于杭州孤山,终生独身,只专注于嗣养梅花和丹顶鹤。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生命安置在美的极致之中吗?孤山,最美的景致;梅花,最美的花;仙鹤,最美的鸟,这就是全部的理想吗?也许是吧。过着“梅妻鹤子”的日子,留下了一种平和的气韵,超然的精神。
天上的飞鸟那么多,为什么只有丹顶鹤集万世宠爱于一身呢?天上的飞鸟真的很多,可是没有哪种鸟能像丹顶鹤,身上背负了那么多那么重的道德、愿望和梦想,那是人类的道德、愿望和梦想,人类把这些都寄寓了丹顶鹤,它就成为了吉祥、长寿的代表,成为了情义、品德、志向、隐逸的象征,成为了诗词文章赞颂的主题,成为了书法绘画描绘的对象。
丹顶鹤是爱情忠贞的代表,这不是没有因由的。翻开典籍,总有这仙鸟的不幸而坚贞爱情催人泪下。东晋的《神境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夫妇隐居兰岩,一活就是数百年,后来双双化身为鹤,不料其中一只为人所害,剩下那只鹤在爱人遇害的地方长留不去,终年哀鸣,直至断肠而亡。
丹顶鹤也是志向高远的象征。它们年复一年地迁徙,不顾旅程的遥远,在万水千山之上,在风云雷电之间,完成一次又一次生命的远征,正如阮籍诗中所云:“云间有玄鹤,抗志扬哀声。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这是可赞的飞行,是悲壮的飞行。“飞则一举千里”,不是大志,又是什么?
“山瘦松亦劲,鹤老飞更轻。逍遥此中客,翠发皆长生。”因为鹤被视为仙禽,也就引申出了长寿,所以常见于颂寿之辞,说“松鹤遐龄”、说“鹤寿松龄”、说“松鹤延年”,不一而足。于是,丹顶鹤便作为最善解人意的鸟,伴着彩云,以吉祥的形象留在了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中。
旧时的齐齐哈尔也称卜奎、也称龙沙。1829年龙沙的秋季,对于英和来说是一个诗歌的季节,美丽的秋色撩得诗人心绪难平,他便作了《龙沙秋日十二声》。英和捻着胡须,把十二首诗反复吟诵,嘴角露出笑意,没人能从他脸上看出一个被贬官员的落寞,只看到他在齐齐哈尔的三年始终醉心于考察民俗,整理成卷。“十二声”中的一首题为《仙禽警露》:“芦苇青湛波,目穷望不及。丹顶常希阳,商音共协律。”诗人还作了注释,说:“城东六十余里呼雨哩河,芦苇丛生,长广百有余里。”呼雨哩河也就是乌裕尔河,在诗歌中写扎龙,写扎龙的丹顶鹤,这应该是较早的。
神话传说已经走远了,唐诗宋词也老了,只有丹顶鹤依然飞翔,只有扎龙依然新鲜。
扎龙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重要的科研、教学实习和生态环境教育基地,东北林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生命工程学院等大专院校都在扎龙保护区建立了教学科研基地,每年都有来自国内外的大批专家和学者来稿科研。1987年在扎龙保护区召开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参加的国际鹤类学术研讨会,“松嫩平原洪水资源利用与湿地保护的研究”、“湿地经济价值评价”等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在扎龙保护区实施。扎龙,具有巨大的美学价值,社会学价值,她的名声越来越大,每年接待中外游客10多万人。
您可以在清晨或傍晚乘一叶扁舟,在船工的民歌里,把自己放逐到扎龙湖上,听芦苇飒飒作响,任微风掠过发稍,灰鹤、鸿雁在飞旋,白鹳、燕子在鸣唱,透过雾霭,把目光投向云端,那飞得最高的还是丹顶鹤。那优雅的翅膀,那曼妙的姿态,在晨曦或晚霞间,恍如仙子的身影,令人迷醉!它翅膀划过的弧线牵动你的心,它高亢的鸣唱是最美妙的天籁之声,你不能不相信它是天地之间的精灵。
它飞上了九天,也飞到了今天的世人面前,齐齐哈尔的诗人、音乐人、画家、摄影家也都把他们的一腔真情奉献给了这圣洁的大鸟,它们用最美的语言,最美的色彩赞颂着它、描绘着它。不光是艺术家,每一个齐齐哈尔人,都从丹顶鹤的形象上,找到了自己的审美理想和社会理想,找到了自己的情感寄托和人生追求。
丹顶鹤,依然是背负着最殷切的希望,翅膀上驮着鹤城的美名,驮着鹤乡的骄傲,成为了齐齐哈尔的形象大使。谁能不为有这样的形象大使而欣喜呢?它带给了故乡多少吉祥啊!
丹顶鹤,带着这片多情的土地,带着这座充满梦想的城市一起飞翔!(欣郁 俏梅)
(责编:邹慧、张喜艳)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门资讯|图说中国
热点栏目|环球博览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扎龙自然保护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