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谨参与的安全教育片片 他在里面做主持人

重庆教师研修网――我们携手成长的网上家园
                
        
        
        
渝北区优秀学科教师外出培训成果集
加入时间:
2013年,渝北区教委陆续选送150名学科优秀教师,分别赴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培训。
选送出的150名教师,目前已经满载收获而归。参培学员培训期间每天从所在高校发回培训简报、心得体会;培训结束每人完成1篇论文、班级完成学习总结报告一篇,渝北区教师进修学校将简报、体会及总结编辑为优秀学科教师外出培训成果集。
在此,将50名小学语文教师赴华东师大学习部分简报、体会及总结成果选录如下,以期引起共鸣,抛砖引玉,总结经验,促进我市教师教育科学开展。
渝北区小学语文优秀教师赴华东师大学习简报
(第二期)
&赴华东师大培训班主办&&&&&&&&&&&&&&&&&&&&&&&&&&&&&&&&&&&&&&&& 2013年11月 4日
撩开教育科研的神秘面纱
领略课题研究的无穷魅力
11月5日,灿烂的阳光照耀着美丽的华东师范大学学附楼,弥漫着书香的华东师大校园显得更加妩媚动人。华东师大胡东芳教授以横切苹果的故事开始了他的专题讲座,他用全天的时间为我们诠释了《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科研及论文发表的实用策略》和《课题开题报告的基本组成与论证思路》。
面对如此枯燥的话题,胡教授巧妙地用“三化”使课堂变得魅力无穷,即“高深的知识浅显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学科知识生活化” 。从自己与广大中小学教育实践者广泛的交流中,胡教授总结了一线老师面对教科研工作所面临的困惑,并通过五组精妙的关键句解惑,使大家豁然开朗。在课堂上,胡教授引导全体学员“巧练内功,苦练外功”,习得初搞研究和运用论文写作与发表的十大秘诀。至此,胡教授用他极具特色的“胡说”“八道”撩开了教育科研的神秘面纱,让在座的学员都萌发了“做城市姑娘,天天梳头”的念头。胡教授还用他自己在国外留学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念头还不行,还得TRY。实践TRY哲学是胡教授独创的一种理念,中心意思为TRY哲学=尝试+努力成功,相信在胡教授的指引下,有了方法、念头的我们,行动也是水到渠成。
走出教室,已是华灯初上,但一天的学习并没有让我们觉得疲乏,胡东芳教授用他诙谐的授课风格,渊博的知识储备让我们撩开面纱看科研,领略了课题研究那无穷的魅力,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在我们中间诞生若干科研型教师,学者型教师。
& (执笔:玉峰山中心校&&& 李朝霞)
渝北区小学语文优秀教师赴华东师大学习简报
(第三期)
&赴华东师大培训班主办&&&&&&&&&&&&&&&&&&&&&&&&&&&&&&&&&&&&&2013年11月 5日
心灵的启迪,精神的润泽,思想的飞跃
本是深秋,可那一缕缕灿烂的阳光却使华东师范大学弥漫着春的气息。学员们早早地来到教室准备聆听王斌华教授的讲座,可王斌华教授已经来到了教室,在前台默默地等待。八点半整,王教授准时上课。他教学风格认真严谨,语言平静而深沉,但不乏一些精妙的语言,生动的案例也会让人忍俊不禁、会心微笑。
王教授先后就学生评价的历程、学生评价的现状、学生评价的重心和学生评价的管理这四个方面阐述论点,并辅以浅显易懂的实证。王教授的讲座使全体学员对学生评价有了全新的、全面的认识,并激发了学员们付之行动的热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分层考试”“增长评价”“元评价”将在渝北大放异彩。
下午,在学员们热烈的掌声中,和蔼可亲的魏玉梅老师开始了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案例评析》的讲座。魏老师从“义文兼顾:确保学科本体”、“平等对话:凸显主体地位”、“体验感悟:体现感性语文”、“开源引水:增进课堂活力”等几个方面诠释了阅读教学的策略。在讲到阅读教学的方法时,魏老师用了很多的课堂实例给我们诠释了阅读教学常用的8种方法,生动而有趣,让我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度过了下午的学习时光,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一次学习,就是一次心灵的启迪,精神的润泽,思想的飞跃。专家教授们给我们打开了通往教育教学圣殿的康庄大道,学员们将会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远。大家都期待这一期的学习能让自己获得再一次的提升。
(执笔:新牌坊小学&&& 汤亚娟)
渝北区小学语文优秀教师赴华东师大学习简报
(第四期)
赴华东师大培训班主办&&&&&&&&&&&&&&&&&&&&&&&&&&&&&&&&&&&&&&&&&&2013年11月 6日
提高教师素养,扎实推进教学改革
2013年11月7日,重庆市渝北区小学语文赴华东师范大学高级研修班迎来了第四天的学习。当天上午、下午分别聆听了来自上海市名校卢湾二中心小学校陈瑾校长和华师大王意如教授题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反思》和《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师的素养》的讲座。
课上,陈瑾校长结合自己学校的语文教学改革经验,对中西方教育现状进行了细致分析和比较,挖掘出了在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学观念陈旧、教法繁琐、限于“理解”缺乏“运用”、教学媒体单一、教学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组织有效课堂教学就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主动权还给学生、最佳的学习氛围还给学生、对学生加强习惯培养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等实施建议。最后,还对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提出了发展方向。
下午,王如意教师在讲座中强调: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师素养,才能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并提出我们语文教师要加强政策性文件、学科理论、相关理论等内容上加强储备,并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研究能力、教学执行力、文学品质、文化修养等方面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提升办法。
当天学习虽然是本次学习的第四天,但各位学员并未出现学习倦怠,反而是情绪高涨。课堂上,学员们仔细倾听,认真详实地作笔记,回答问题踊跃,课间和老师交流热烈。经过一天的学习,各位学员均表示受益匪浅,都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努力加强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师素养的提升,在实践教学中扎实推进教学改革。
&&&&&&&&&&&&&&&&&&&&&&&&&&&&&&&&&&&&&&&&&&&&&&&&&&& (渝北区小学语文教师赴华东师大培训班第四组供稿)
渝北区小学语文优秀教师赴华东师大学习简报
(第七期)
赴华东师大培训班主办&&&&&&&&&&&&&&&&&&&&&&&&&&&&&&&&&&&&&&&&&2013年11月 9日&
学员示范性开题,名师实效指正
时光荏苒,我们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培训学习已经时间过半。学员们感叹着时间流逝的同时也迎来了连续培训的第七天,今天虽然是星期天,但是大家却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教室,期待着幽默、风趣的胡东芳教授的到来,期待着一场别开生面的科研课题示范性开题。
8点30分,在胡东芳教授的主持下,示范性开题正式开始。首先是渝北区新牌坊小学的汤亚娟老师,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配合自制的PPT演示文稿,介绍了新牌坊小学关于《创新小学书法特色学校书法课型研究》的课题开题报告。
接下来胡东芳教授针对其开题报告的具体内容,从课题的选题、课题题目的设计、课题评审书和开题报告的撰写等多方面知识进行了逐一剖析和深入的讲解,客观真实地指出了当前中小学在开展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介绍了开展课题的许多有效方法。其中在给学员们讲授课题的核心概念的界定时,采用生活中“红娘的故事”把课题中深奥的操作道理,浅显易懂地表现了出来,揭开了科研课题神秘的面纱,给在场的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博得阵阵热烈的掌声。
会后,各位学员对今天研讨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和交流,正视了自己所在的学校在科研课题上存在的不足,通过培训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华师大教授博学多才的魅力,更坚定了:明知课题难,偏上虎山行的信心。
(王家学校& 刘平& 撰稿)
渝北区小学语文优秀教师赴华东师大学习简报
(第十期)
赴华东师大培训班主办&&&&&&&&&&&&&&&&&&&&&&&&&&&&&&&&&&&&&&&&&&&&&2013年11月 12日
观摩实践促内化
转眼间,渝北区小学语文教师赴华东师大研修班培训进入最后一天,学员们分为两个组,分别到金洲小这和卢湾二中心小学观摩实践。
两所小学分别为学员们呈现了观摩课。卢湾二中心小学呈现的课例分别是三年级的裘老师上的《镇定的女主人》和一年级的王老师上的《小小的船》,金洲小学向学员们展示的是张老师执教的《故乡的桥》和汤老师执教的《绿毛龟》,此外还特意为学员们呈现了学校的特色课程――《元智科学》。就语文课而言,虽然学校、教师、学生、上课内容等均不同,但教师以“语言文字运用”作为教学活动与教学设计的核心指向和基本出发点却惊人相似,不难看出,课标精神已与他们的课堂教学融为一体。课后,观课老师积极与上课老师互动,思想在交流中碰撞,从而促进了理论知识的内化。当然,通过观摩、交流、反思,我们也欣喜的发现,渝北区小学语文教学也正在“语用”的大路上前行。
十天的培训已经结束,专家们精彩的讲座、教授们鲜活的理念,先进学校灵动的课堂已在全体学员烙下深深的印记。培训的结束只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开始,明天我们将满载着学习的收获走进课堂,为渝北小学语文教育演绎更多的精彩。
(渝北区小学语文教师赴华东师大研修班第二组供稿)
渝北区小学语文优秀教师赴华东师大学习体会
观名师风采& 享智慧盛宴
――赴华东师大学习汇报
渝北区龙溪小学&& 吴小娟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 大家下午好!
首先非常学校给了我这次外出的机会,使我在十多年之后又再次回到了大学的课堂,这次是既带着教育中的诸多困惑,又带着参加十多年的些许走进专家的课堂,此次培训我感觉对我而言真的是受益匪浅。
(点击灯片)和我一起参加这次培训的是来自全区各个小学的50名语文教师,从11月4日到13日,共10天的时间里,(点击灯片)前7天我们在华东师大文科大楼里聆听了6位华师大教授和3位上海有名的语文教研员的讲座,享用着华东师大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为我们准备的丰盛的文化学术大餐。
(点击灯片)上海黄浦区教育学院、华东师大兼职教授魏玉梅老师亲切和蔼,她在题为《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和实例的评估与分析》这一讲座中,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案例,在语文教学的方法上给了我们最直接的指导。她还从“三维目标”的指向性为我们讲述了阅读教学的目标制定策略。这里尤其要和我们各位老师分享的是,在拟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注意,目标描述的应是学习者的行为,不是教师的行为。所以在设定目标时,(点击灯片)不应出现:“引导学生……”或“教给学生……”之类的说法,而是“学会……”或“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就是说每一项教学目标之前都能加上“学生”这一主体才行。而且还特别强调了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明确,指向性要强,落实到具体的词、句,不能含糊其辞。
(点击灯片)王意如教授个头娇小,讲课时却是口齿伶俐,激情四射。(点击灯片)她给了我们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指出(点击灯片)“没有反思的经验只是狭隘的经验”,并教给了我们反思的基本过程:(点击灯片)1.选定问题,即选定特定的问题,并从可能的领域内,包括课程、学生等方面广泛地搜集这方面的资料。(点击灯片)2.分析资料,选定问题再分析这些资料,形成问题的初步框架。(点击灯片)3.假设方案,在问题明确清晰后,可以提出各种假设和解决问题的方案,预期实施成果。(点击灯片)4.实施方案。深思熟虑后,可以实施方案,当对新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评价时,(点击灯片)新一轮反思又开始了。这样的反思实际也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微课题研究的方法――(点击灯片)反思实验法。
(点击灯片)王晓菲教授温文尔雅,循循善诱。她在《语文课,教什么,怎么教》这一讲座中给我们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语文课少有让学生从课文中学习积累运用语言,领悟表达的形式,通过扎扎实实的训练提高表达能力,这是语文课低效的主要症结所在”,提出“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实现从‘讲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那么如何改变现状,实现这个美丽转身?王教授首先让我们理解区分了“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点击灯片)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指的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可以终身受用的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点击灯片)教材内容是传递课程内容的凭借,是用来落实课程内容的一篇篇课文。(点击灯片)课程内容是相对稳定的、不可替代的;而教材内容是不稳定的,是可以替代的。所以我们在设计教案时要用教材教、练课程内容。语文课需要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思想感情,但语文课程的价值更应该体现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会读书的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等方面。
(点击灯片)王斌华教授不苟言笑,却用“头脑风暴”的趣味形式引发了我们对学生评价方式改革的深思。(点击灯片)其中他带给我们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讲的是学校开设跳、飞、啄、挖四门课程,老鹰、啄木鸟、鹿、小鸡参加考试,成绩如下:
――鹿在跳栏项目中得了A+。
――老鹰在飞行项目中获得优秀。
――啄木鸟在啄和挖两个项目获得高分。
――才干平平的小鸡平均成绩最高。
结果,小鸡成了第一名,跨入深造的大门,得到重点培养,而身怀绝技的鹿、老鹰、啄木鸟因为偏科,失去了深造的机会。
故事浅显易懂,却说明了现行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希望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特长发展,不要埋没了像鹿、老鹰、啄木鸟一样的偏才、奇才、怪才。
(点击灯片)胡东芳教授诙谐幽默,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提供了《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科研及论文发表的实用策略》,他给我们总结了学校教科研发展要巧练内功和苦练外功的十大秘诀,让我们听完之后对一直蒙着神秘面纱的“科研课题”终于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点击灯片)这之后王建军教授在《教育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讲座中又一次针对课题研究为我们讲到了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次,我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当我现场把我带去的我校的课题《城乡基础教育统筹发展背景下美术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递上去后,(点击灯片)王教授当场把我们的课题写在黑板上并以此为例,(点击灯片)从我们该如何进行学校美术特色现状的分析,到今后的研究路径,再到怎样形成一个美术特色学校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应该说是为我校今后开展这一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
华东师大的教授、专家代表着基础教育的改革派,每一场讲座对我们来说都像是餐餐盛宴,醍醐灌顶,发人深思。&
理论学习结束后,我们到上海普陀区金洲小学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观摩学习。(点击灯片)金洲小学是一所由公立转为民办的学校。(点击灯片)学校有1098名学生、26个班,每个学生每年的学费是1万3千元,(点击灯片)而且每年入学招生的比例为1:3.5。
金洲小学给我感受最深的有4点:
1.学生行为习惯的常规工作抓细、落实。他们的德育理念是“细枝末节抓规范,持之以恒抓落实”。比如:进校三步曲:立正,鞠躬,问好!课间轻走,慢行,文明休息;先收拾桌面,再离开座位;上厕所洗手后“弹水入盆中”,地面没有一点水迹。
2.班主任工作很重、很细。班主任的办公桌就在教室的左前方,(点击灯片)无论上课还是下课,几乎都在教室办公,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随时用手机拍照,每天传2―3张相片到家长微信或QQ群中,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们在校的学习生活动态。学校有一套完善的班主任激励机制,定期进行班主任工作培训,班主任工作论坛,每周评比“合格班”、“优秀班”、“示范班”,每期评比“示范班主任”、“特色班主任”、“班主任新秀”等。
3.学校的艺术特色:学民族乐器 知民族文化 扬民族精神。金洲小学的每个孩子都会一门乐器,新生入学时全部按乐器分班,(点击灯片)学校有一栋专门的音乐大楼,由学校提供乐器,(点击灯片,一直到钢琴室),聘请专门的乐器老师每周给孩子们上一次乐器课,(点击灯片)然后由班主任老师带领学生每周定期练琴2次,班主任老师负责正音。
4.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
作为全国的绿色学校,(点击灯片)金洲小学开辟了专门的“农耕文化课程”,(点击灯片)每个班负责一块地,(点击灯片)栽种一些蔬菜、(点击灯片)花草等,定期邀请农业专家给孩子们讲解一些农作物的栽种知识。学校还开设了“元智课”,(点击灯片)引进台湾教师为孩子们上课。(点击灯片)瞧,这就是在元智课上孩子们正在学做飞机模型,模型做好后到操场试飞的过程。每周五下午的“快乐活动课程”开辟了包括人文艺术、科技环保、社会实践、阅读创新、体育活动五大类的36种课程,多数为本校教师授课,部分课程请家长授课,少数外请专业教师授课。
我们还深入课堂,(点击灯片)听了四节语文课,每节课给我的感受就是:教学节奏快,知识容量大,不同年级的课都注重了对学生表达的训练、学法的指导,真正的将语言文字运用落到了实处。
十天的学习紧张而充实,(点击灯片)华东师大丽娃河畔的浪漫气息,并没有冲淡我正酣的学意,我很这难得的学习机会,仔细聆听,认真思考。(点击灯片)坐在中国教育思想最前沿的讲堂里,我开始重新审视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和价值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我想我所要做的不是望洋兴叹,而是和在座的各位一起(点击灯片)在感悟中收获,在收获中前进!
王斌华教授“学生评价与创新能力培养”讲座有感
石船小学校唐智强
有幸能够参加渝北区小学语文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接受十天的培训。今天,王斌华教授关于“学生评价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教授先后就学生评价的历程、学生评价的现状、学生评价的重心和学生评价的方法和管理这五个方面阐述论点,并辅以浅显易懂的实证。例如,在讲到评价现状中的不正常现象(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时,他特别指出了教学课程应该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设置学生档案袋,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走势曲线,观察学生学习情况的发展趋向,才是客观、公正的评价形式。评价测试的试题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知识的运用能力。语文本身就是语言类的学习,评价学生语文水平的最终目的就是检测学生语言运用的交际能力、语言的交流能力。通俗的说,学生是否能够快速听懂、理解对话者的语义,是否能与之交流思想,就是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最有效的标尺。
王教授还谈到他在英国进修学习期间,一堂小学四年级关于土豆的自然常识课让他大开眼界。学生们组成若干小组对“土豆”展开了讨论研究,通过动手实践,记录去皮土豆和未去皮土豆在光合作用下的重量、水分吸收、腐烂程度等变化过程,从而掌握了植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外国教师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这些特点,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动手探究的好奇心,采用了归纳法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王教授在三个小时的讲座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出示详实的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我们上课。期间结合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开展“头脑风暴”与我们互动,共同讨论。关于如何看待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给我的启迪最为深刻。回想起在学校教学时为了区分课堂作业本我们教师为了统一要求就规定学生在本子上标上①、②以示区分,而忽略了孩子们用自己乐于区分的一些符号,例如:蝴蝶,房子,汽车……听着王教授的讲座再回想起我们在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干的“蠢事”,心里五味杂陈。我们虽已为人师,但我们在教学的路上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结合我的教学实际(我带的是二年级的学生),我谈谈我的看法。在评价反馈时要注意考虑采取学生喜闻乐见并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形式,但仍不能忽视学生发展的目标,盲目追求形式化的激励,认为只要学生“快乐”就行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此外,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同样应包含探究、实践和创新等基本要素,只不过其表现形式与高年级的学生和成人不同而已。这些都需要在一定的学科教育教学目标指引下,通过评价反馈不断促进学生发展。
通过学习让我确信在以后的教学实际中,我会在学生评价上勇于尝试,敢于创新,让我们的学生在新的评价方式中健康成长!
心灵的洗涤&
――赴华东师大学习心得体会
龙溪小学& 吴小娟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一直以来,在我心目中,名师、专家就像天上的星星,让我仰视着他们的光芒,却又那样的可望而不可及。这次渝北区教委、区进修校组织小学语文优秀教师赴上海华东师大的学习培训,给了我一个和名师、专家们零距离接触的绝好机会。
学习期间,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讲座,让我意犹未尽;一个又一个全新的理念,使我耳目一新。魏玉梅教授亲切和蔼,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上给了我们最直接的指导;王晓菲教授循循善诱,给我们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就是要 “实现从‘讲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王斌华教授不苟言笑,却用“头脑风暴”的趣味形式引发了我们对学生评价方式改革的探讨;胡东芳教授幽默风趣,用浅显易懂的生活故事为我们讲解了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科研及论文发表的实用策略……在一次次接受着心灵洗涤,感受思想碰撞的同时,我的教学理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其中,华东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的王意如教师在《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师的素养》的讲座中说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学会及时的反思,没有反思的经验只是狭隘的经验。”这句话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使我一下就回想到自己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迫于时间紧,任务重,总是只注重了每次课前的准备,而忽视了课后的反思,为了应付学校检查,即使教案后面有几句反思的语言也都是草草敷衍了事,几乎没有静下心来认真地对一节课进行过深入地反思和总结,甚至还不知道该如何去反思一节课的成功与不足。
王教授不仅让我从思想上开始真正意识到了“反思”的重要性,还深入浅出地给我们讲解了教师反思的基本过程、基本方法,从选定问题、分析资料,到假设方案、实施方案,再到新一轮的反思开始,王教授用自己在教学研究中鲜活的案例让我理解了“反思实验法”的操作实践过程。原来这样的“不断反思”也就是课题研究的开展过程,以前困扰我许久的“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问题也迎刃而解,我突然间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大树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在烈日下撑起一片绿荫,星星的耀眼就在于它能点亮漆黑的夜空。名师的指点,让我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涤;专家的引领,让我终于拨开云雾见青天,为我在今后实践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找到了明确的方向。正如渝北区进修校阳光富校长所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将影响孩子人生的厚度”。我想,我应该做的就是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认真读书学习,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反思总结,努力使自己成长为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为每一个孩子人生的厚度奠定坚实的基础。
理论知识与课堂教学行为距离有多远
――赴华东师大学习心得体会
御临小学校&& 郑旭军
从我们走上三尺讲台的那天起,我们都在努力的寻找课堂教学的方法。向前辈学习,向同行请教,看优质课例等。最后所获得究竟有多少呢?这恐怕收获甚少吧!这些年埋头向前,从来没有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当今天我坐在教室里聆听大师们的讲座时,静心思考,原来我所努力寻找有目标,仅仅是大师们三言两语的点拔!
是的,多年的困惑仅仅是专家们的一句话,往往就能醍醐灌顶!也许有些人并不喜欢听这些专家们的纯理论。他们认为这些纯理论于我们的课堂很遥远,认为我们应该深入到课堂上去听别人是怎么让语文课;其实不然,试想:一节没有理论支持的课堂能走多远呢?一个不懂得理论的教师又能走多远呢?
&&&& 今天,我们听了上海特级校长徐阿根的《关于教师特色的思考》,他引出了他中学时的地理老师的课堂,对他一生的影响。我想一个老师广博的见识,深厚的学识,风趣的语言,独特的教学方法,又何止影响一个特级校长呢?反观自己的教学课堂,距离这个要求还有多远?当我们在面对走神的学生,不听讲的时候,我们只知抱怨孩子,似乎有一点儿恨铁不成钢啊,我们从来没有反思过,孩子为什么不听讲,为什么不认真,老师的课堂对他们来说有趣儿吗?孩子行为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从来没有这样想过,特别是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你没有吸引孩子们的语言魅力,我们还有什么权利去诘难孩子呢?你在课堂关注了那些优等生,然而那些因为没有自信的孩子,你帮助了他们成长吗?诸如此类问题,萦绕在我的眼前,不仅让我们冷汗直流啊,使我不胜惭愧!
&& 回想在学校的时候,每一次去听课,除了完成学校的听课任务要求,就是,想看看遇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学学别人是怎么做的!从来没有想过,这位老师的课,其合理性在什么地方;我听了戴益立教授所讲的《课堂观察的去观察其他老师的课堂,除了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还应分析其课堂教学的内在机理!
是啊,这些理论是很艰深,但不是玄而又玄的东西,每一个讲座都是贴近我们的课堂教学的!如果这种理论内容与自己的教学反思结合,互为参照,这种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我们以最快的速度的成长!还有比这种促使教师成长更快的捷径吗?原来,理论知识与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的距离也许仅仅只有一个反思的而已!
收获满满,幸福满满
――赴华东师范大学培训学习心得
2013年11月3日――13日,我有幸参加了“重庆市渝北区小学语文优秀教师高级研修班”赴上海华师大的学习。中等师范院校毕业的我,带着对大学校园的憧憬,带着对自己曾经未圆的大学梦,踏上了这次培训的旅程。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规模的培训学习,所以特别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在学习期间听取了华师大9位专家教授的9个专题讲座,参与了1次专题讨论。这次学习给了我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明确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方向,让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与思考。
在学习期间,听取了魏玉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案列评析》,胡东芳教授的《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科研实用策略》,王斌华教授的《学生评价与创新能力培养》,陈瑾校长的《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反思》,王意如教授的《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师的素养》,徐阿根、王建军、戴立益等专家专题讲座。这次学习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更新了一些教育观念……总之,本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带着满满的收获,感受了作为小学语文老师的满满幸福,也深知自己肩上的满满责任,专家教授们的讲座让我记忆犹新、感受深刻,以下是我在培训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
来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的第二天,有幸听了胡东芳教授《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科研及论文发表的实用策略》的专题讲座。胡教授博学的知识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语言风趣幽默,观点独特,案例生动,让全体学员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培训所带来的快乐。其中胡教授讲到的几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胡教授讲述了“横切苹果”的一个例子。分苹果时,我们成年人一般的做法是竖切苹果,看到的是苹果里的核和果肉,而一个5、6岁的小男孩因为没有这种思维定势而横切苹果,结果惊奇的发现苹果里面居然有个五角星。写好论文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横切苹果”,学会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打破定性思维,才会有新的发现。
胡教授在讲座中还给我们讲述了写论文要练好内外功的十大心法。给我启发较大的是“抄”。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而胡教授的“抄”,不是我们通俗意义上的剽窃,而是要找到别人文章的背后的写作思路。所谓“抄框架不抄内容,抄内容不抄框架”,通过二次创新形成适合自己的写作思路,写作能力就会大大提升。他讲述了日本的一个事例,日本彩电的技术研发起初并不是在日本,而是欧美国家,而待欧美国家生产出彩电后,日本公司去买回两台彩电,通过解剖研究改进技术的不足,因为投入的研发费用少,所以它价廉物美,受到市场的欢迎。可见二次创新所带来的作用。
最后胡博士说写好文章追求成功需要实践“TRY的哲学”思想(TRY=尝试,TRY=努力)。很多老师在写文章时总是认为自己没什么素材、不会写,从而放弃自己写作的机会。有的怕辛苦不肯去动笔,让好的素材白白地从身边溜走。我们想在教研写作方面有所成绩,就要学会大胆地去TRY ,品味胡教授“TRY的哲学”思想。可以说,胡教授的讲座为我们老师以前害怕写论文到现在愿意写论文,而且掌握了很多可行的写作方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我想:今后我一定会带着胡教授“TRY的哲学”思想,大胆的去TRY,学会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打破定性思维,一定能在教科研、论文方面有更大的收获。
11月9日,是我们来到华师大的第六天,虽然是周末,但大家一点也没有抱怨,仍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一整天,我们在王建军教授的专题报告《全球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启发下,知道了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当今及未来的教育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这些期望直接或间接地转嫁于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应对社会压力的手段。教育研究的进展使教育界认识到,教师对于学生发展的实际影响力比材料、设备和方法都要巨大而深刻,提升教师素养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日趋频繁且逐渐深刻的教育改革不断重新诠释“好教学(好教师)”的标准,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界对教师的职业价值逐渐有新的认识,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要求越来越高。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让我充分领略到专家与名师那份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有了满满的收获,也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感和幸福感。我们没有理由不具备特殊技能知识,没有理由不学习,不提高自身素质。我们在职的每位教师都应该不断地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将所学所思落实到自己的教学行动中。多选择性学习、多思考、多反思,要做有思想的老师。要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教研和教学结合起来,认真做好反思总结工作,争做一个学者型的教师。
渝北区小学语文教师华东师范大学
2013年11月3日,渝北区小学语文研修班一行50人,怀揣着豪情与憧憬飞往华东师大,踏上短暂而美好的圆梦之旅。深秋的上海阳光灿烂,古老的校园传承着厚重深邃的历史,明净的丽娃河流淌着浓郁文化的芬芳。我们走近大师,亲临名校,乘兴而来,满载而归。短短十日,教授与专家的高度引领,填补了我们与教育行家之间的鸿沟;卢湾与金洲小学的热忱开放,缩短了我们与最先进教育理念的距离。我们一路收获,不断反思,播种友谊,撒下愉悦……有幸作为研修班班长,在此将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整理汇报如下:&&& 一、收获与反思& && 1.聆听资深的教授讲座,受益匪浅。&&&& 七天理论学习,十三堂讲座,十个教授,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胡东芳教授的才华横溢,激情飞扬;王斌华老师的冷静幽默,博学多才;魏玉梅老师的平易近人,淡定从容;王建军教授的清浅微笑,娓娓道来;王意如教授的绘声绘色,侃侃而谈……迥异的风格,不同程度表现出他们的高深内涵与学识修养,不得不叹服专家就是专家,一言一行,都蕴含着抵挡不住的大师风范;举手投足,都折射出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特别仰慕胡东芳,眉清目秀,书生气十足,据说女性化的名字曾给出类拔萃的他带来困扰,但丝毫不影响他走向成功的步履。读博期间完成八本著作,发表上百篇论文。他给我们讲《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科研及论文发表的实用策略》,看似枯燥高深的话题,胡教授讲得生动形象,全班同学都聚精会神,随着胡教授的情绪跌宕起伏,漫长的六个小时,时间在轻松愉悦浑然不觉中滑过……胡教授开场白尤为经典,一下子拉近距离,牢牢攥住听者的心。他说优秀的老师讲课注重三化:高深的知识浅显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学科的知识生活化。说得真好!适用任何教师和学科。胡教授深入浅出,为我们在教科研这个“盲区”,开启了一条金光大道。学员们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他笑侃研究需要“胡说”:对所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成果要与众不同、有独到的观点。北大教授胡适先生讲课时总是先“孔说”、“孟说”、“荀说”,再从古到今,又引出今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观点,最后说:“下面轮到我‘胡说’了”。这一“胡说”表明了他对所研究问题的独到见解;恰恰是因为“胡说”,表明他对所研究问题的深度与广度。由此看来,我们搞研究需要“胡说”,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并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允许胡说八道,只要自圆其说”。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还有两位令人敬佩的王教授,听他们的课,异曲同工地心惊胆战,满头大汗。一个是王斌华教授,不苟言笑,却冷幽风趣,偶尔来一句冷笑话把人笑得前俯后仰,最刺激的是他为大家设计的头脑风暴,课堂上四次讨论题,限定一分钟内随意抽问回答,据说王斌华的课,大家都是捏着一把汗听完的,因为不知教授啥时抽问,会抽到谁,只得乖乖地洗耳恭听,无一敢开半点小差。讲《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的王意如教授,文化底蕴深厚,语言表达精准,讲课有声有色,字字珠玑,让人真正见识了语文专业领域的博大精深。王意如教教授个子娇小,外表朴实,但谈吐间挥洒自如,掩饰不住的文学素养和兰心蕙质令人折服,同时深感汗颜自惭,学得越多越体会到自身不足与欠缺。&&&&七天讲座,弥补了学员基础理论的薄弱。我们一边聆听,一边笔记,贪婪地希望自己像海绵一样尽可能多地汲取“营养”。同时,我们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教授的讲座切中教育实践要害,解答了心中许多的疑难困惑。从师德修养的提升,到价值取向的定位,再到教学方法的运用,最后到教学效果的落实,每一次讲座都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和思考。希望这些深层次的思考能不时地提醒我们审视自我,审视教育,使今后的小语教育成为学生终生发展的一片沃土。&&&& 2.考察知名的两所小学,收获多多。&&&&&如果前七日的“内功修炼”是史上空前的洗脑风暴,那么后三天的下校考察则是立竿见影的视感冲击。卢湾二小和金洲小学是上海享有盛名的学校,一公办一民办,各具特色。50名学员分成两组,分头感受。有幸来到卢湾二小,如雷贯耳的名气让人好奇与敬仰。百闻不如一见:别墅花园式的外观让人惊叹不已!这哪里是学校啊?完全就是温馨家园啊。大至整体规划,小到教室摆设,走廊装饰,无不体现着设计者的独具匠心,散发着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陈谨校长知性优雅,多年的市区生活与一线工作经历使她深谙上海教育与生源学情,并敏锐把握前沿的教育理念与方向。卢湾二小地处黄浦区中心地段,面积狭小,学校因地制宜,打造风格小巧玲珑。优质化课堂,小班化教学,精细化管理,尤其是以生为本的综合实践课程是一大亮点,过硬的教研教改与强大的师资队伍,令我们啧啧称赞。大家一边参观,一边记录捕捉,手机里存满了五彩斑斓的照片,每一处景观都诠释着卢湾教育的先进与前沿,每一个角落都渗透着卢湾二小的个性和特色。观摩了5节展示课,学员们与授课老师面对面交流,大家争先恐后地提问质疑,希望有限时间里学到更多实用有价值的经验方法。唯觉欣慰的是,我们的语用课堂,跟授课老师呈现出的教学理念比较接轨相似,似乎触手可及,又感觉差那么一点儿。或许渝北的教育并不落后,只是我们需要更坚定扎实地走下去,像上海卢湾和金洲那样做得更深入,更细致。&&& 二、温暖与感动&&&&这次学习安排,不夸张地说是这些年参加培训最艰苦,战线最长,最具挑战性的一次。老师们角色迅速转变,认真笔记,虚心请教,大家都成了乖巧的学生。即兴发言,大胆质疑,教授讲座完后班委轮流点评,每个环节有条不紊,一丝不苟。每天六小时的端坐,无一请假缺席,几乎没有怨声叫苦,认真的学习态度,令人感动。大家都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放下一切繁琐与负荷,重拾学生时代的快乐。好多老师都如我一样没读过正规大学,大家不仅是来“取经”,更是来圆梦的。每天寝室、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单纯轻松,课余饭后的校园溜达显得无比的幸福愉悦。&&&&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次研修培训是首次区财政拨款,全程资助老师们的外出费用,因此一些较偏远乡镇学校老师有了宝贵的学习机遇,或许机会太难得,老师们倍加珍视。许多老师质朴踏实,认真勤奋的作风令人钦佩,与他们在一起共同学习,情不自禁地受到感染,同时为整个区的教育均衡发展,骨干辐射带头作用充满了信心。&&&&&&&身在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倍感温暖与荣幸。学习期间,进修校的杨校长与向老师至始至终带领陪伴我们,为大家排忧解难,与我们同进同出。班委成员尽心尽责,竭诚为班集体服务。班委会先后召开了四次会议,集中商议班委分工、研修学习、学术交流、教育考察、后勤生活等细致工作,班委成员及时倾听学员意见,做了大量的协调沟通工作,并保持全程的学习激情,效果显著。研修班建立了QQ群,每天上传信息报道与学习心得。短短十天, 我们形成了尊重、理解、协作、共存的班级良好氛围。
虽然大家来自同一个区,但来自不同的学校,平常接触交流并不太多。这段共同学习生活经历,大家成了亲密的朋友。小组交流研讨会,领略了各校特色的办学成效、管理理念;学员们相互启发,增进了解,彼此鼓励;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新的观点和理论,更重要的是在这精神家园里收获了一种缘份,一份无价的真情……十天研修学习,太多温暖与感动。感动于华师大校方的精心筹备组织;感动于教授专家的敬业谦和;感动于带队老师的关怀爱护;感动于班集体的精诚团结;感动于华师大校园的纯净美好;感动于学员的踏实坚守,老师们外出学习还不忘带班学生,适时挂念,还给全班孩子买了礼物……&&&三、感谢与祝愿&&&&最后诚挚感谢各级领导的远见卓识,给我们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搭建了专业成长的提升平台;感谢带队和组班老师的辛勤付出;感谢班委成员的勇挑重担;感谢全班学员的齐心协力!研修暂告段落,反思还在继续,学习永无止境。希望大家把所学所获带回学校,带到班上,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并引领身边的群体共同进步,昨日的结束意味着新起点的开始,祝愿各位学员在新的征途上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执笔:渝北区花园小学尹利
2013年11月21日深夜
渝北区教师进修校 向玉洁
& [][]
&&&&&&&&&&&&&&&&&&&
&&&&&&&&&&&&&&&&&&&
&&&&&&&&&&&&&&&&&&&
&&&&&&&&&&&&&&&&&&&
&&&&&&&&&&&&&&&&&&&
版权所有: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服务电话:023-&&&联系方式:
ICP备案号:渝ICP备号-3&&&&&&&&&&&&&&&&&&&&&&&&&&&&&&&&&&&&&&&&&&&&&&&&&&&&&&&&&&&&&&&&&&&&&&&&&&&&&&&技术支持: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党风廉政系列教育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