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电影森林怎么对付野人里一人对付多人的野战电影有哪些

有什么好看点的丛林野战电影?_百度知道
有什么好看点的丛林野战电影?
大哥的那几部就不用说了。.地球人都知道..有没有比较叼点的
野战排 猎鹿人 铁血战士1、3
反抗军 百夫长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网友推荐的&有什么好看点的丛林野战电影?
487215人推荐
415241人推荐
380016人推荐
330423人推荐
285546人推荐
265384人推荐
259126人推荐
257083人推荐
249153人推荐
227901人推荐
197534人推荐
180893人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记得初中军训的时候,有一部电影印象还蛮深的。,好像叫《冲出亚马逊》。,很有教育意义的
野战排,5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或者什么拯救大兵瑞恩。风语者。都是影帝的电影
丛林野战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欧美经典电影推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欧美经典电影推荐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3.03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一群人在森林里看到一堆尸体,然后被军队追杀的电影,是一部新的西方电影_百度知道
一群人在森林里看到一堆尸体,然后被军队追杀的电影,是一部新的西方电影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深入敌后,2001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世界电影史上有哪些电影的价值观曾经引起巨大的社会争议?
请勿在本楼内贴重口电影截图。
按投票排序
318 个回答
答案写了一小半,发现了电子骑士老师写了跟我思路很像的一篇。不过想来其中推荐的电影略有不同,分类也略有不同,还是发上来供大家参考吧。价值观这个词其实很难定性的。所以我觉得把对主流世界有重大影响的电影,或者说是产生过巨大争议的电影,还是回归到更容易归类的tags上:宗教、种族、青春(毒品)、性、社会准则伦理、政治。就信手举一些例子啦。宗教题材:宗教领域的敏感性毋庸多说,而且覆盖面甚广。而且由于部分原教旨信仰的存在,甚至不如实按照宗教经典拍摄的电影都可能引起争议。而宗教领域的这类有争议的电影,常有的下场就是被禁映(或者被某个国家禁映)。但是由于其中优秀电影在思想性上的深度,通常都能在文化圈内引起广泛的反响,最终这些思想或多或少的会以更温和和不经意的方式,在其他作品中被体现出来。其中,最有名的例子可能是马丁·斯科塞斯拍摄的《基督最后的诱惑》(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1988 )。这部电影把耶稣塑造成了有私欲的凡人,甚至娶妻生子。反倒是犹大在其中是忍辱负重的圣人。在将「神」演绎成凡人的层面上,这部电影算是最有名的,老马丁也可能是其中最著名的导演。票房最高的,则是梅尔·吉布森导演的《耶稣受难记》(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2004)。其中对于耶稣受难全程的血腥刻画,以及把耶稣死亡的罪责全部归咎于犹太人,都在当时的西方世界引起了广泛反响,上新闻的频率几乎是当年最高。这部电影全球票房破6亿美金,直到现在还保持R级片在北美的票房纪录。除此之外,特瑞琼斯和帕索里尼是两位对宗教题材极为狂热的导演。特瑞琼斯的《万世魔星》(Life of Brain,1979)在他作品中最为出名,理所当然片子的编剧是特列·吉瑞姆。这部荒诞讽刺喜剧,讲述在罗马统治下的巴勒斯坦,一个普通男人因为参与反罗马的地下组织而被误认为是弥赛亚(犹太人企盼的复国救主),并最终被施以十字架刑的滑稽故事。其中极尽嘲讽之能事,理所当然让宗教人士大为恼火。至于帕索里尼,更不用说,他拍摄的一系列电影都挂着禁片之名讳,但多年来却始终被广大影迷和电影从业者借鉴和讨论。《十日谈》(Il Decameron,1971)以及《索多玛的120天》(Salò o le 120 giornate di Sodoma,1975)这两部可以算作代表。另一部很有名,但确实有点重口味的大禁片是《魔法圣婴》 (The Baby Of Macon,1993)。影片的男主角是后来的伏地魔大人,当年还是年富力强的鲜肉。故事非常惊悚,处女生子、宗教敛财、圣子圣婴、渎神、先奸后杀、分食圣婴以求庇佑等等,单是把关键词列出来就足够吓人了。但更重要的是在其中探讨的宗教的扭曲以及人性的无奈。种族题材:种族话题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一直是好莱坞喜欢的话题,多少年过去了,每隔一阵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提名里必然都会有一部跟种族问题有关的电影。而且,种族话题时常会被藏在各种题材里。而且,若是我们不把种族关系局限在黑白领域,会发现其中精彩的电影多如牛毛。六十年代,西德尼·波帝埃凭借出演《桃李满门》(Lilies of the Field,1963),让黑人斩获了第一尊奥斯卡影帝。虽然这部电影有点鸡贼,主旨就是赞颂黑人青年的淳朴正直和善良,但在那个肯尼迪遇刺,马丁·路德·金全国巡讲,种族歧视法被废除的特殊年代,整个美国社会都对该片瞩目非常。另一部大名鼎鼎的《猜猜谁来吃晚餐》(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1967)更是强烈冲击了美国人的神经,电影直接把话题聚焦在种族通婚上,并给以了非常正面和乐观的预计和评断。影片阵容也十分强大,男女主角分别是凯瑟琳·赫本和斯宾塞·屈塞,黑人影帝波蒂埃出演其中的黑女婿,屈塞在影片完成后17天离世更是让电影充满了新闻卖点。虽然主题在今日看来有些哗众取宠(特别是黑女婿抢新娘的戏码),但在那个年代却恰如其分的通过细致的心理冲突,打到了美国社会的痛点。我们单从奥斯卡的片单一脉相寻。七十年代,好莱坞的视角主要放在社会变迁中「青年人与社会的矛盾」以及「现行社会的危机之上」,种族题材一时被冷却。但是八零年代,先是有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拍摄的《紫色》(Purple,1985),影片聚焦在美国南部黑人家庭的生活现状,现在看来虽然石丕宝的温情牌打的让人有点受不了,但在当时却获得了全美人民的广泛同情(尤其还附带了11项奥斯卡提名颗粒无收的大新闻)。几年后,在奥斯卡大获全胜的《为戴茜小姐开车》(Driving Miss Daisy,1989),再一次通过反映黑人司机与白人老太长达25年的友情经历,把大时代里美国南部黑白人的关系转折融入其中,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再近一些的电影大家可能更加熟悉了,就不一一介绍。1993年的《辛德勒名单》(Schindler's List )聚焦的是犹太人和日耳曼人;同样视线集中在集中营的还有1997年的《美丽人生》(La vita è bella);1998年的《美国X档案》(American X History)回归到白人的自省;1999年的《绿色奇迹》(The Green Mile)用超自然的「黑人上帝杀人犯」的故事打动人心;2002年的《死囚之舞》(Monster's Ball)诞生了第一位黑人女影后;2004年的《卢万达饭店》(Hotel Rwanda)则描述了黑人内部的种族屠杀。其后,2004年的《撞车》(Crash),2006年的《巴别塔》(Babel),2007年的《老爷车》(Gran Torino),2008年的《穿条纹睡衣的男孩》(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2009年的《第九区》(The Ninth Zone),2011年的《相助》(Help),2012年的《盲点》(Blind Point),2013年的《为奴12年》(12 years a slave),还有今年奥斯卡提名的《塞尔玛》(Selma)。如果范畴再扩大一点,谁说《阿凡达》和《猩球崛起》说的就不是种族问题了?而且,种族问题的电影通常都能收获非常好的票房,上面列举的例子里,几乎每部电影都能在颁奖台上风生水起,还能在票房上赚的钵满盆满。不提其中的投机之意,但这些电影所表达的东西,这么多年来确实在一点点的促进着不同种族之间的融合,无论如何都功不可没。先写到这里,没什么赞就过一阵再说吧……青春题材(填坑中……情色题材(填坑中……社会题材(填坑中……政治题材(填坑中……
根据韩国四大奇案之一改编的韩国电影《梨泰院杀人事件》,像《熔炉》一般催动着案件的进展。2015年9月底,真凶已经被遣返回国,受害者将有可能死而瞑目。“梨泰院杀人事件”是韩国四大未破解奇案之一,但比起其他三大,最特别的地方在于:“梨泰院杀人事件”是韩国四大未破解奇案之一,但比起其他三大,最特别的地方在于:谁都知道这件案子的凶手就在两个人中间,但由于两个嫌疑人相互指控对方才是凶手,出于“疑罪从无”原则,就是没有办法定罪。梨泰院杀人事件,是世界闻名的反“囚徒困境”的真实案例“囚徒困境”博弈是博弈论中的著名案例。警察抓住了两个罪犯,但是警察局却缺乏足够的证据指证他们所犯下的罪行,如果罪犯中至少有一人供认犯罪就能确认罪名成立。为了得到所需的口供,警察将这两名罪犯分别关押以防止他们串供或结成攻守同盟,并分别跟他们讲清了他们的处境和面临的选择:如果他们两人中有一人坦白认罪则坦白者立即释放而另一人将重判8年徒刑;如果两个人都坦白认罪, 则他们将被各判5年监禁;当然若两人都拒不认罪,因警察手上缺乏证据, 那他们会被以较轻的妨碍公事罪各判一年徒刑。囚徒困境的主旨为,囚徒们虽然彼此合作,坚不吐实,可为全体带来最佳利益(无罪开释),但在资讯不明的情况下,因为出卖同伙可为自己带来利益(缩短刑期),也因为同伙把自己招出来可为他带来利益,因此彼此出卖虽违反最佳共同利益,反而是自己最大利益所在。两位嫌疑人很可能有了默契,互相指控对方,反而得到了最好的结果。这种默契来源于何处,是司法漏洞,是可笑的外交待遇,还是强大的社会背景。总之成了反相的“囚徒困境”。梨泰院介绍首先介绍一下首尔的梨泰院,这里最早曾是日本人的聚集地,韩战后成为美国驻军及军眷居住所在地,催生了大量美韩混血儿,同时还有大量商店和红灯区。2000年后美军撤出梨泰院,混血儿、商店和红灯区却保留下来,之后由于其历史及社会意义的特殊,大量大使馆选址坐落这里,陆续又有大量伊斯兰、印度、巴基斯坦等外籍居民迁入,使这里成为了真正意义的地球村。电影背景《梨泰院杀人事件》选取了90年代美国驻军仍在时期,发生在梨泰院一家汉堡店里,两名美籍韩裔青少年为取乐杀死一名韩国大学生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电影介绍(根据真实案件改编)影片伊始,伴随着淫奢迷乱的迪斯科的灯光和节奏,纸醉金迷的年轻人们疯狂的扭动着身体和灵魂,洗手间的一隅,一个人在小便的背影,突然一把刀疯狂的戳上小便者的颈动脉,鲜血如喷泉般喷涌四溅,小便者倒在血泊中,这就是梨泰院杀人事件的开端。影片拉开序幕,韩国检察机关对案件展开调查,通过美国在韩国刑事调查部门的取证,嫌疑人暂定为美国驻军和韩国妓女的私生子皮尔森(张根硕饰),但是在韩国监察部门的问询中,皮尔森却推翻前面口供,矢口否认自己是杀人凶手。的朋友亚历克斯当晚在场,事后却陡然失踪,待到终于找到亚历克斯,两个人互相咬定对方是杀人凶手,案件扑朔迷离,疑点重重。负责此案的朴检察官(郑镇荣)在调查中发现了指证亚历克斯的有力证据,遂以亚历克斯杀人、皮尔斯窝藏赃物将其诉上法庭。亚历克斯的父亲是一位有势力的美籍韩侨,更是请来知名律师(吴达庶饰)为儿子进行辩护,于是检察官和律师二人六次庭审唇枪舌剑、锋芒相对,甚至就小便问题展开激烈争辩,而皮尔森和亚历克斯则兴致勃勃如看戏一般。诉讼最初,朴检察官的助手建议他既然没有确凿证据辨认杀人凶手,不如对两个被告同时提出杀人指控,却被朴检察官断然拒绝,认为只有一个杀人凶手,他不会干这么糊涂没有原则的事情。因为法医认为杀人凶手比较高大有力的推断,朴检察官首先认定了亚历克斯就是杀人凶手,但随着案子的白热化,他愈发发现也脱不了嫌疑,证词中数处漏洞。朴检察官开始对自己发生怀疑,检察官的职责、结案的压力和案情的复杂纠结到一起,令他陷入前所未有的迷茫,甚至在最后一次犯罪现场的模拟过程中,朴检察官还忍不住纠正皮尔森的错误,被人们讥讽说,他就像皮尔森的律师,当晚朴检察官喝的酩酊大醉,出现幻觉,小便失禁。因为所有的有力证据都指向亚历克斯,亚历克斯最终被判无期徒刑,皮尔森因为持有刀具而被判监禁,但亚历克斯的父亲不懈不馁,请来一干名律师为亚历克斯的事情继续奔走,终于在次年最高法院宣判亚历克斯因证据不足而当庭释放,而皮尔森的服刑也即将期满得到释放。但对于被害者的家属,贫苦的父母失去了一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儿子,也失去了人生的希望,最后经过一系列法庭事务之后,却无人为此负责,案件不了了之。案件最新进展据韩媒报道,1997年,年仅22岁的赵忠弼(音)被发现惨死在梨泰院某快餐店厕所内,他的两名朋友爱德华·李和亚瑟·帕特森被列为犯罪嫌疑人,接受调查。在1999年逃至美国16年后,“梨泰院”嫌疑人亚瑟·帕特森被压遣回韩国,即便如此,他依然对自己的犯罪嫌疑矢口否认。据报道,当地时间23日上午4时26分左右,亚瑟·帕特森抵达韩国。当被问及是否承认杀人嫌疑时,亚瑟·帕特森表示:“我没有杀人”。当被问及有什么想对被害者家属说的时,他表示:“虽然遗属们一直以来经受了很多苦痛,但我本不应该出现在这里。”1997年,“梨泰院杀人事件”发生后,对该案件进行调查的警官认为,该案件系爱德华·李单独所为,并对其进行起诉。而亚瑟·帕特森因涉嫌将凶器扔进美8军营内的水沟内(销毁证据),同时被起诉。在一审和二审的判决中,爱德华·李先后被判处无期徒刑和20年有期徒刑,但1998年4月大法院以“证据不充分”为由推翻了此前的判决,并于同年9 月宣布爱德华·李无罪,当庭释放。此后,受害者赵忠弼的父母认为亚瑟·帕特森系真凶,并对其提起诉讼,警方重新开始进行调查。但当时被判处1年零6个月有期徒刑的亚瑟·帕特森在1998年因光复节特赦而被释放,并于第二年8月逃至美国。2009年,警察通过调查认定亚瑟·帕特森系真凶,向美国申请引渡。2012年10月,联邦法院决定将亚瑟·帕特森回韩国,但亚瑟·帕特森申请人身保护令,欲拖延时间。最终,亚瑟·帕特森的申请被驳回,被遣返回韩国。(日上午4时26分左右,犯罪嫌疑人亚瑟.帕特森被遣送回韩国)(日上午4时26分左右,犯罪嫌疑人亚瑟.帕特森被遣送回韩国)
我看过的有两部,绝对都是争议极大的。No.1 The Night Porter 午夜守门人[1]这个造型有没有让你觉得很熟悉?这个造型有没有让你觉得很熟悉?(图片来自豆瓣电影[2])没错,许多后来的女演员/影星,都Cos过这个造型。导演: 莉莉安娜·卡瓦尼编剧: 莉莉安娜·卡瓦尼主演: 德克·博加德 / 夏洛特·兰普林 / 菲利普·勒鲁瓦 / 加比利艾尔·费泽蒂类型: 剧情 /情色 / 制片国家/地区: /地区: 意大利语言: 英语上映日期: 我不作任何评论。因为无论是题材、内涵、以及导演想要表达的一切,争议之处太多了。但平心而论,这是一部有深度的、引人回味的影片,演员的演技也赞极了。如果大家对这部影片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或是参考下如下影评:1)2)3)No.2 Caligula·罗马帝国艳情史[3]这部明星云集的暴力情色大片,看得人压抑无比(图片来自豆瓣电影[4]);这部明星云集的暴力情色大片,看得人压抑无比(图片来自豆瓣电影[4]);而我实在不能想象这些参演者的心情。导演: 丁度·巴拉斯 / Bob Guccione编剧: 戈尔·维达尔 / Franco Rossellini主演: 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 / 特蕾莎·安·萨沃伊 / 彼得·奥图尔 / 海伦·米伦 / Guido Mannari类型: 剧情 / 情色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 美国语言: 意大利语 / 英语上映日期: (意大利) / (美国)依旧不评论什么。这部片子要是没有争议,那才叫见鬼了。放一些我觉得值得一看的影评:1)每个人的体内都住着凯撒:2)献给恐惧的挽歌:3)罗马帝国艳情史:4)《羅馬帝國艷情史》( Caligula):另外还有一个版本,1984年的意大利版[5],同样值得一览。图片来自百度贴吧[5]图片来自百度贴吧[5]这个版本的卡里古拉极其英俊,演技也赞到不行,那双时而阴郁时而疯癫的眼睛像利剑一样戳穿人心。以下两张图片都是来自百度贴吧的电影截图[5]:遗憾的是,该影片清晰度严重受限。遗憾的是,该影片清晰度严重受限。争议永远不会停止,各位请继续。Reference[1] [2] [3] 罗马帝国艳情史: [4] 豆瓣电影:[5]
在《小时代》上映后曾写过一篇文章,谈的就是这种电影(先贴文再补图吧)注:看来非得声明一下,本文根本没有把《小时代》看做影史上必须提的争议电影,更没有把它和其他电影相提并论。恰恰相反,我认为它呈现出的争议性也不值一提,看最后一段吧。这文章只是借当时的话题来说电影中的现象。(只看到小时代三个字就兴奋的能睁大眼睛好好看文章么?)——《影史上的争议电影》《小时代》的上映以及其高票房成绩引发了诸多争论,既有关于电影本身品质的,也有关于电影背后呈现出的所谓“三观”问题的。很多人对影片表现出的“拜金”、“物欲”、“消费男色”等价值观感到不满。《小时代》的制片人安晓芬则在微博上表示“一部电影亡不了国”,她还说“如果在80年代,我承认这样的影片可能会对价值观产生一些不良的引导,但是现在绝对不会。”一部电影,到底需要不需要“三观正确”?纵观世界电影史,有没有电影因为价值观、道德观等问题引发巨大争议?这些电影的命运如何?它们对社会价值观有何等的影响?让我们来看看影史上一些充满争议的电影吧。第一类:情色《巴黎最后的探戈》、《感官世界》、《半熟少年》、《深喉》、《午夜牛郎》等
《深喉》海报
《深喉》海报“性”永远是最容易引起争议,激起社会舆论大哗的话题。同时,它也往往是电影人打破禁锢所最愿意选择角度。1972年的影片《深喉》从电影艺术的角度看,几乎一无是处,但因为影片大胆的题材处理正好赶上美国70年代性解放风潮,成为了风口浪尖上的一部争议之作。影片相当于把硬性的色情片拿到了影院中来放映,其结果就是在美国23个州遭禁,5个有关公司和12位演职员被告上了法庭。不过一些支持性解放和主张艺术自由的人士却选择了支持本片。法官陈词说:“这部影片的喉咙应该被割掉。”当天,放映本片的世界剧场就打出标语:法官割喉,举世悲哀。讽刺的是,一名官员查尔斯·吉丁评价本片说:“污秽物像洪水一样吞没了美国人的大脑、心灵和灵魂!这是前所未有的灾难!”结果这位官员后来被控贪污。另一名官员罗伊·科恩发誓要把男主演雷恩斯送进监狱,但科恩不久后死于艾滋病——原来他一直是个同性恋者。最终,影片男主演还是因此坐了5年大牢,而女主演后来也声明说,在拍戏的时候“有一把枪指着我的脑袋”。1972年的《巴黎最后的探戈》因为出自著名导演贝托鲁奇之手,更堪称情色与艺术之争的经典案例。因为影片的性爱描写,罗马高等法院认定贝托鲁奇和男女主角犯有“猥亵罪”。判处贝托鲁奇两个月的徒刑,剥夺公民权十年,并要求其销毁电影胶片!欧洲一些国家也禁映了影片。大岛渚的名作《感官世界》也因为大胆直接的性描写,只能变成一部法国影片,到法国去做后期和剪辑——因为法国当时刚刚解禁了对色情电影的限制。影片在日本本土却遭到禁映。近年来,像《半熟少年》《反基督者》《女性瘾者》等在情色上大胆表现的电影也屡见不鲜,但引起的社会反响已经远不像40年前那样强烈。补充一下:关于《深喉》这个片子,现在有些地方的态度仍然值得玩味——比如在最大的电影数据库IMDb上的,你直接搜索关键词“Deep Throat”,是无法搜索到1972年的这部影片的!!(可以直接点这里测试:)但其实IMDb有这部片子的条目: ,只不过没有关联关键词!神奇吧!反而是豆瓣还保留着这部片子的条目呢。第二类:宗教《基督受难记》、《基督最后的诱惑》、《驱魔人》《万世魔星》等《驱魔人》剧照《驱魔人》剧照宗教也一向是个敏感的话题,尤其在美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等宗教传统浓厚的国家。很多电影人敢于去拍摄大胆的社会性题材,甚至去突破性的禁忌,却对宗教内容极为谨慎。马丁·斯科塞斯拍摄《基督最后的诱惑》时,其老搭档罗伯特·德·尼罗就因此最终放弃出演。影片因为把基督描写成了一位凡人,甚至一度决定与妓女抹大拉的玛莉亚成婚生子,由此引起一些教会机构的强烈不满,一些教众甚至到放映本片的影院外进行抗议,阻止观众入场。一个宗教团体甚至想花650万美元把影片拷贝从环球公司买来销毁掉!不少国家也把它作为了禁片。于此类似的还有经典恐怖片《驱魔人》和拿耶稣恶搞的《万世魔星》。前者影片中出现了用十字架插入女孩下体的情节,后者则讲述了一个普通男子布莱恩因为各种阴差阳错被当做了救世主最终被钉上十字架,极尽讽刺夸张恶搞之能事。可以想见,两部影片都遭到了教会组织的强烈抵制——《驱魔人》一度在英国被禁,甚至不允许发行录像带。2004年著名演员梅尔·吉布森执导的《基督受难记》可谓是个反例——除了影片极其直接的暴力血腥镜头,更重要的是其宗教倾向和反犹倾向引起的广泛争议。不过这次,力挺本片的却是教派一方。《基督受难记》对耶稣最后走向十字架的历程进行了细腻真切的呈现,将其所受的困难和内心的矛盾痛苦展现出来。上映后影片得到了教皇的认同,大量基督教团体在复活节来到时团体组织观看(这种群体组织看电影的情况在北美可算罕见),以致影片在北美拿到了3.7亿美元的惊人票房(《超人:钢铁之躯》现在北美票房也不过2.5亿美元),全球票房也达到了6.1亿美元。这是很多商业大片都难以达到的惊人数字!《纽约客》等左翼杂志以漫画、评论等形式对其进行了讽刺、批评,认为该片对宗教精神的宣扬毫无新意,等于在拍教会的马屁。烂番茄网站上,影片的新鲜度仅有49%!影评人大多对本片持否定态度。更严重的是,影片中若有若无地表现了犹太人对基督之死必须负责的指责态度——在1965年,罗马教廷已经正式赦免了犹太人的“罪行”,声明他们从此以后不再需要背负“害死耶稣”的沉重罪名。本片旧话重提,又是在犹太人占主导的好莱坞,自然引起轩然大波。(后来吉布森和他老爸都又爆出过反犹言论)新千年到来之后,基督教天主教等各教派也都在进行改革,力图在新时代展现新的面貌。毕竟严酷恐怖的中世纪早已成为了过去。当同样涉及宗教问题的《达芬奇密码》上映时,教会对其已经非常宽容,不再说三道四,他们大概也明白,那不过是一部以宗教为噱头的商业片而已。第三类:政治《一个国家的诞生》《意志的胜利》《清宫秘史》《武训传》等《武训传》DVD封套,注意那句“供研究使用”!非常明显点出了本片的受争议地位。《武训传》DVD封套,注意那句“供研究使用”!非常明显点出了本片的受争议地位。政治正确(简称PC)也是电影潜在的准则之一,这个标准往往隐藏在更深的层面之中。由此引起的“争议”,对电影本身以及电影人来说,其结果经常是事关生死的!当年的国产电影《清宫秘史》和《武训传》就是最好的例子。前者讲的是光绪、珍妃与慈禧时代的故事,因为片中对义和团的描写较为负面,正好撞到靶子上,被作为打击刘少奇的工具被大遭批判。当时香港报纸全文转载了戚本禹的《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评反动电影&清宫秘史&》,影片导演朱石麟读后气恼交加,因病整日躺在帆布椅上的他激愤起身,没走几步突然跌倒,送医院后不治身亡!《武训传》更是一禁多年,至今都难得一见。影片所引出的已经不是价值观的争议,而是被上升到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路线之争的高度,杀鸡儆猴了。一部电影是否PC,是否有价值观问题,并不是肯定或否定一部影片的基本依据——除非影片真丧心病狂到触犯人类共识的基本底限(例如为纳粹翻案或者歌颂红色高棉)。即使是里芬斯塔尔为纳粹做宣传拍的纪录片《意志的胜利》,还有歌颂臭名昭著的3K党的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也没有被打入冷宫。《一个国家的诞生》把黑人描写得丑陋不堪,而白人一个个都是“伟光正”的样子,影片在1915年上映后就遭到了美国全国范围内的抗议,但到了1993年,影片还是被列入美国国家电影名册(National Film Registry),作为重要电影文化资料保存保护起来。第四类:暴力与社会准则《天生杀人狂》《我唾弃你的坟墓》《魔屋》《学校风云》《发条橙》《邦妮与克莱德》《索多玛120天》《我唾弃你的坟墓》这张海报当年也曾引起不小的争议《我唾弃你的坟墓》这张海报当年也曾引起不小的争议暴力也是电影乐于表现内容,这其中有反思、否定,但也得承认暴力的影像往往能给观众带来肾上腺的刺激,产生惊悚的愉悦感。所谓银幕上的暴力美学,就是把暴力场景非现实化、夸张化之后,令其尽量脱离现实的威胁与可怕,转化成一种美感和仪式感。但有很多电影为了追求真实感,不愿把暴力虚幻化,这些电影往往把血淋淋的暴力和令人不适的强奸、凶杀场面呈现在银幕上,逼迫观众去感受、去体验,进而去思考(未必都能达到这个程度)。例如七八十年代的几部B级片《我唾弃你的坟墓》《魔屋》《学校风云》等,对暴力、强奸的描写都非常露骨写实——影片《魔屋》在拍强奸戏的时候,女演员Sandra Peabody感觉自己受到了伤害,竟然无法控制必须离开片场。《发条橙》和《天生杀人狂》因为似乎采用了一种中立的态度去看待影片的主人公:混混、杀人犯、滥施暴力者,结果引发了很多模仿犯罪的行为。据统计,在北美及海外有12起模仿《天生杀人狂》产生的谋杀犯罪行为,其中一个案子的受害家庭为此把导演的电影公司华纳都告上了法庭。当年,开启了新好莱坞时代的《邦妮与克莱德》就被认为是美化了罪犯,有伤风化,引发了后来“坏蛋当主角”的电影风潮。《索多玛120天》更是把暴力、虐待、情色展现到了极致!——1977年,当英国一家影院放映本片的未删减版时,遭到了警察的突袭!直到2001年,英国电影分级委员会才同意影院放映本片的一个删减很多的版本。我们看到,性、暴力、标准的社会行为规范、宗教、政治,都是电影最容易产生争议之处。这些充满争议性的电影,随着时过境迁,往往已经显得不那么惊世骇俗难以接受,今天习惯了邪典电影B级片重口味的观众看起来有些恐怕毫无冲击力。这些当年的话题之作电影有的并不出色,但大部分从电影艺术角度看都堪称经典,不是仅靠争议性流传至今。它们或是勇于打破禁忌和封闭的界限;或大胆触及敏感的社会、宗教、政治问题;或突破陈腐的道德准则和虚伪乏味的社会规范;或敢于描绘血腥暴力的真实……但无论如何,电影的独特性、其艺术或商业品质,才是电影真正的价值所在。《小时代》的争议性似乎与这些电影并不完全相似。自然,它也远远不到被禁的程度。从中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这种争议与电影本质无关。无论影片是否存在“拜金”、“物欲”、“不接地气”的问题,它的争议都更多是社会性的而不是电影主动提供的。换句话说,《小时代》引起的争议,是一种相当表层的争议,基本相当于人们看到某条新闻后引发的价值讨论。它不是电影通过细致刻画传递出来的某种观点、思想,也没有(更无意)触及深层的价值理念。大概很快,它带来的争执,就会烟消云散甚至被人遗忘,就像无数新闻所产生的热点话题一样。
那就不得不提《色戒》。……哎 占个坑改天写好吗。----------------------懒惰如我差一点就弃坑的分割线· 文长慎阅 · 阅后即焚------------------------------------------《色戒》的原版短篇小说发表当年就曾饱受争议,很多人解读后的观点是,张爱玲将自己与胡兰成的那段情寄于其中,因而对小说里的汉奸进行了美化。时隔30年电影版上映,由其引发的价值观讨论更为激烈。不少人认为,《色戒》宣扬的是高尚的爱国情操在情色和肉欲下的妥协,鼓吹的是对中华民族价值底线的挑战。而在我看来,李安在继承张爱玲原著精髓的基础上又赋予了这个故事超越那个时代的更深远的涵义。如果说张爱玲的原著讲的的「通往女人内心的路是阴道」、「权力是男人的春药」这样人性视域下的爱和欲,那么李安的电影则是透过情色、欲望中的人性去探讨人本身的价值——权力只是一时,爱情也并非占据人生的全部,但那个时代的可悲之处在于,人们无法觉醒并发掘出人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所应当具有的价值。也不知张爱玲是不是故意,偏偏给女主起名叫王佳芝,好像是在暗示她的一生都是「枉价值」:年幼丧母,父亲只带了弟弟去英国而抛下她一个人,说是物质条件所限无法带她一起走,但到英国不久却再婚,仅给王佳芝留下的一栋房子也被舅妈所占.....命运的不济使王佳芝一直活得异常隐忍,这边佯装平静地给父亲写信道贺新婚,那头却一个人在电影院里听着对白哭得泪流满面....大屏幕里男主角正说着:“可是我有家庭有孩子,我是一个肩负着责任的男人...”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下,王佳芝懵懵懂懂地加入了爱国话剧社。首场演出的成功让她感受到自身价值被肯定的快乐。她在舞台上的眼泪都是真的,可那眼泪压根与“中国不能亡”的慷慨激昂声没多大关系。邝裕民的眼泪也是真的,可他的眼泪里并不完全是家国恨,更多的是想到家兄出征而亡的悲痛。—— 那个时代里,似乎所有人都在爱国情绪的感染下陷入巨大的悲愤,可说到底,大家都不过只是被悲剧的大环境推着走的小人物罢了。这个故事从来就没想讲什么民族大义为国牺牲。它要展现的,是这出暗黑的大悲剧下人们价值是如何被扭曲甚至践踏。王佳芝是如此,邝裕民也是一样。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还是蔑视人价值的推动者。且不说这个暑假刺杀计划何其幼稚和愚蠢,单是半逼迫地要求王佳芝学习男女之事并以此去引汉奸上钩,这种行为就跟强迫卖淫没有区别。为什么说是半逼迫?几个小伙伴是背着王佳芝作的这个决定,根本没问过她的个人意愿。同时王佳芝那时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也是半梦半醒,虽然无奈,但眼看着大家为都在为刺杀计划出力,何况还是打着抗战爱国的旗号,也由不得她不答应。邝裕民一句「再不杀就要开学了」的台词设定不是来搞笑的,是故事里对这群幼稚大学生们的讽刺。可光是蠢也就罢了,热血澎湃的他们从未认识到,有些时候,蠢,便是恶。时代与社会的恶诱发出人性的恶,他们,都曾是恶的一部分。再说易先生,何尝不是更加扭曲的一具行尸走肉。观众只见他与牌桌上官太太们的暧昧不清,与王佳芝的迎来送往,却不见他的阴郁严肃、警觉少言甚至兽性大发之下,全是内心隐藏着的巨大的恐惧。他不敢去黑暗的地方,也不敢相信任何人,这种恐惧到达了什么地步呢?李安说:床戏是将易先生的内心活动外在化,外显他的恐惧、他的愤怒和挫折。你可以形容一个人如何不具备相信别人的能力,但更绝的是让他在高潮时都不敢闭上眼睛。他曾对王佳芝说,“别人都害怕,但你好像没有这种恐惧。” 人们的确更容易被自己所期望却不具备的特质所吸引,不是吗?易先生对王佳芝卸下防备的过程,大概也是王佳芝慢慢发掘自己作为人的价值的过程。故事里的地下情报工作者真是全心为了民族大义而拼死吗?可不尽然。邝裕民要为他死去的哥哥报仇,后来的组织头头老吴要为他被易先生害死的老婆孩子报仇.....可王佳芝跟他有什么仇?什么都没有。如果没有这么一场安排,这两个社会地位千差万别的人也许这辈子都不会有交集。她是负有保家卫国责任的战士吗?也不是,她只是一个和其他女同学一样“渴望去看看更大的世界”,也期待着一场怦然心动的美好爱情的普通姑娘。可尽管如此,她还是被推到了离危险最近的地方,打着为民族大义牺牲的旗号。而躲在她身后的人呢?除了交给她紧急情况下自尽用的毒药,烧毁她寄给父亲的信,他们从来没有为王佳芝考虑过。邝裕民后来倒是考虑过。可也正如王佳芝拒绝他的亲吻时所说:三年前你可以的,为什么不?一切都迟了。王佳芝终于也有不再隐忍的时候。老吴叫她必须要为组织效忠,继续把易先生栓在她的陷阱里。她再也按捺不住一直以来的痛苦和压抑,小小激烈地爆发了一次:你以为这个陷阱是什么?我的身子吗?你当他是谁?他比你们还要懂得戏假情真这一套。他不但要往我的身体里钻,还要像条蛇一样的,往我心里面越钻越深。我得像奴隶一样地让他进来。只有「忠诚」地待在这个角色里面,我才能够进到他的心里....每次他都要让我痛苦得流血、哭喊....他才能够满意。他才能够感觉到他自己是活着的。在黑暗里,只有他知道这一切是真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也可以把他折磨到撑不下去我还要继续...直到精疲力竭我崩溃为止!每次最后,他身体一抽倒下来,我就在想,是不是就在这个时候,你们是不是就该冲进来朝他的后脑开枪!然后他的血和脑浆就会崩到我一身!........说这些的时候,她自己都忍不住痛苦得颤抖。因为她越来越明白,自己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自我追求的人,而不是一个用完便可丢弃的复仇工具。尽管她已经被丢弃太多次了。易先生何尝不知自己也只是个工具。他们在日本小酒馆里约会,王佳芝说:我知道你为什么带我到这里来,你想要我做你的妓女。易先生笑了一下说:我比你懂得怎么做娼妓。他的压抑中也满满的都是愤恨,所以才在听到日妓们唱歌时对王佳芝说:你听,日本人唱歌像哭,听着像丧家之犬。王佳芝说,那我来给你唱一首吧,我唱得比她们好听。于是起身、站远,悠悠地唱起一段《天涯歌女》:「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李安太温情,张爱玲的原著里本是没有这一段的。若只为欢场作戏,唱到这一段便算了,无非是给男人撒娇献媚。可王佳芝唱了整三段。唱了家山北望泪沾襟,唱了患难夫妻恩爱深,还唱了人生呀,谁不,惜呀惜青春......唱到这里,阴森冷峻如眼前的这个不愿相信任何人的男人,也缓缓地握住了王佳芝的手,眼眶也早就红了一遍又一遍。这算不算是爱情,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此时的易先生,这个自我价值扭曲到连自己都恐惧自己的人,也为这片刻的温存和理解而感动。他和王佳芝,本都是一样可悲的人。李安太会讲故事。每一个配角包括他们的眼神、故事节奏、情节起伏,甚至配乐,都是戏。如编剧所言,整部电影里,没有一个是多余的镜头。只可惜,成也床戏败也床戏。这部电影因为大尺度的情色戏饱受争议,同时也广得关注。可也正是由于大部分人对床戏的关注,而忽略的电影本身想要传达的价值,以及李安设置那几场床戏的良苦用心。故事的结尾,再次闪回到最开始的那一回眸「王佳芝!上来呀!」从那一刻起,所有人的命运都被改变。什么叫悲剧?鲁迅说,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update @
前几天淘宝淘到了这本杂志,12RMB,仅此一本~有人说想看杂志上怎么说的,于是我就又不辞辛苦的拍照上传了,不算侵权吧。超多高清图,手机党们慎入慎入~==========================================================1、《发条橙》——2和3、《意志的胜利》和《深喉》——4、《天生杀人狂》——5、《索多玛120天》——6、《悲情城市》——7、《刺杀肯尼迪》——8和9、《感官王国》和《撞车》——10和11、《罗曼史》和《狂人皮埃洛》——12,13和14、《坏小子》,《罗生门》和《铁男》——15,16和17、《极度最后的诱惑》,《雀女郎》和《搏击俱乐部》——18,19和20、《华氏911》,《洛丽塔》和《逍遥骑士》——21,22和23、《巴黎最后的探戈》,《狗镇》和《马克思,我的爱》——24,25和26、《奇爱博士》,《七宗罪》和《卡里古拉》——27,28和29、《白日美人》、《英格兰末日》和《野东西》——30,31和32、《漂流欲室》、《不羁夜》和《第七封印》——33,34和35、《2001太空漫游》,《浮士德》和《人咬狗》——36,37和38、《杀手阿一》,《十日谈》和《艾曼纽》——啊,拍照和上传太累了,就弄这些吧,再附上开篇词和作者编辑们——==========================================================create @
分割线,以下是原文~==========================================================2005年8月,《看电影·午夜场》杂志做过一个“100坏电影”的专题。上面的每一部电影,就算没有引起过巨大的社会争议,也都着非常独特和争议性的价值观,本问题下面大部分知友们提到的电影,差不多都可以在这个名单上找到。可以说这个专题覆盖非常全面,很是值得一看,如果大家有机会,建议去找到这本杂志来看看。在这期的专题上,对列出来的每一部电影,都用了将近一面(还是半面)的版面来介绍,有故事梗概也有点评(个人记忆中是这样,可能有偏差),非常值得阅读和深思。我自己这本是大学时在学校旁边的旧书店淘到的,只不过现在不知道是放在家里还是扔哪里不见了,估计要也找不出来了,所以更多的细节也不是特别记得。不过这个专题的开篇词和电影名单网上还是可以搜到的,以前在豆瓣也好像看到过有人专门做过类似的豆列,下面我就把找的这点零星资料分享给大家吧。首先,上一下本期杂志的封面——然后,是本期杂志对这个“100坏电影”专题写的开篇词——  每时没刻都会有“好“或者“坏“在发生,这一点没有异议,但是区分好坏的标准并不是唯一。  都在说生命平等,杀人有罪,杀鸡杀猪杀狗杀胎儿却合法。  都说正义必胜,但对正义的解释,却是换一个朝廷变一个样。  这个世界其实本身就是个悖论,只是大多数人大部分时间都不敢或者懒的去想。  他们——斯坦利·库布里克、凯瑟琳·布蕾娅、皮尔·保罗·帕索里尼、金基德、大岛渚、戈达尔......勇敢地表达了另一种看法,却被某些人认为是谋反。   “这是个无法无天的世界,人类早已登陆月球,而地球上仍然是一团糟“,亲情可以用金钱来计算,政治不过是一场更大的交易,友情是用来出卖的,而爱情根本不值得一提,连美妙的音乐都是罪恶的帮凶[发条橙]。  不过请放心,真实的世界不会比电影更糟,因为后者将一切压缩成短短的两个小时,而生活是漫长的一年又一年,稀释了,以致你彻底得连究竟忘了什么都给忘了。    “神创造女人,也创造她的性器官,你凭什么反抗神的旨意?快给她拍照”([性书大亨])。   道德就是个没法自圆其说的幌子,人类的问题是:总在想权贵们不让我们做什么,而忘了自己到底想干什么。   在那些律法起草者的幕帐内,又在发生着什么?相对于虚头八脑不着边际的规矩,你应该考虑真诚面对自己的欲望。    “只要是上帝创造的生物,就都会杀人,只是在工业社会里叫 “谋杀”。杀人不是目的,反抗才是关键,比如飞车冲下万丈峡谷([末路狂花])。  不要随便唾弃那些用生命的消失为代价来寻找生命价值的人,实在因为四周禁锢太多,人的精神,想要走得越远,付出的代价就必然越大。   ……  其实,这100部影片想要澄清的事实很简单——  真实是一种美德,你没有变成西特勒,仅仅因为你错过了那段历史,而并非谁比谁善良;  人人心里都藏着魔鬼,因为鲜血是甜的,而眼泪是咸的;  自由的死比郁闷的活更有价值.......  你可以认为他们是一群专叮烂疮的苍蝇,也可以觉得他们是捍卫真相的斗士,其实都一样,他们若是在意旁人的说法就不会“坏”了,因为容易说出来的都是“好”的,轻浮;难以启齿的才是“坏”的,沉重。 接着,就是这“100坏电影”的名单了,我们来看看有哪些电影上榜吧——100、《阿达一族》系列99、《鹅毛笔》98、《南方公园》97、《本能》96、《芳龄十三》95、《爱与罪》94、《不道德的交易》93、《野蛮入侵》92、《孝子洞理发师》91、《无因的反叛》90、《罪恶之城》89、《我偷窥,所以我存在》88、《夺魂索》87、《电话亭》86、《意大利式离婚》85、《捆住我,绑住我》84、《梦旅人》83、《性书大亨》82、《七十好年华》81、《甜蜜的生活》80、《圣女贞德》79、《撒玛利亚女孩》78、《梦之安魂曲》77、《自由的幻影》76、《惊世狂花》75、《丛林热》74、《梦想家》73、《大象》72、《非常嫌疑犯》71、《艳舞女郎》70、《筋疲力尽》69、《陆军野战医院》68、《地狱解剖》67、《九歌》66、《流浪女》65、《上海异人娼馆》64、《加州杀手》63、《沉默的羔羊》62、《枕边书》61、《我心狂野》60、《绿洲》59、《大逃杀》58、《破浪》57、《爱比死更冷》56、《低俗小说》55、《末路狂花》54、《我要复仇》53、《白痴》52、《出租车司机》51、《不可撤消》50、《教父》系列49、《美国X档案》48、《蓝丝绒》47、《厨师、大盗,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46、《希德姐妹帮》45、《十二只猴子》44、《新桥恋人》43、《七淫七纵七美女》42、《爱之亡灵》41、《帮尼与克莱德》40、《教条》39、《老男孩》38、《杀手阿一》37、《十日谈》36、《艾曼妞》35、《人咬狗》34、《浮士德》33、《2001太空漫游》32、《第七封印》31、《不羁夜》30、《漂流欲室》29、《野东西》28、《英格兰末日》27、《白日美人》26、《卡里古拉》25、《七宗罪》24、《奇爱博士》23、《马克斯,我的爱》22、《狗镇》21、《巴黎最后的探戈》20、《逍遥骑士》19、《洛丽塔》18、《华士9.11》17、《搏击俱乐部》16、《雀西女郎》15、《基督最后的诱惑》14、《铁男》13、《罗生门》12、《坏小子》11、《狂人皮埃洛》10、《罗曼史》9、《撞车》8、《感官世界》7、《刺杀肯尼迪》6、《悲情城市》5、《索多玛120天》4、《天生杀人狂》3、《深喉》2、《意志的胜利》1、《发条橙》暂时就这些,其他只有拿到杂志才知道了~以上。
三观不正的电影满地都是,对主流社会影响广泛的莫过于以下两部,思想争议性极大,影史价值极高。1.《意志的胜利》:纳粹宣传利器1935年德国女导演拍摄的影片。影片记述了1934年在纽伦堡召开的,此次党代会共有逾70万纳粹支持者出席。委托莱尼·里芬斯塔尔制作了这部影片,他的名字亦在片头出现,其在制作过程中起到了执行制片人的角色。本片的主题意在渲染德国已重返行列,希特勒成为了国家的真正领袖并将为德国带来荣耀。《意志的胜利》发布于1935年,并迅速成为影片的代表作之一。里芬斯塔尔因本片在、、、等国获奖。她在影片中使用的一些技法,例如移动摄影、使用制造扭曲视角、以及音乐和影片的结合技巧使这部影片在电影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对之后的纪录片和影视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表现出对的拥护以及大量展示纳粹标志,该片在二战后的德国被禁止公映。这部影片由希特勒亲自委托拍摄,可以算是个“执行制片人”。的拍摄也是开了许多纪录片的先河。意志的胜利 海报(中)与大名鼎鼎 戈培尔(左) 的合影2. 《一个国家的诞生》:种族主义倾向,美化3K党这部几乎是影史必看了。是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也最具争议性的之一,也因为电影播放时间长达三小时,成为有史以来,世上首部具有真正意义的商业电影影片。此片由戴维·沃克·格里菲斯(David Llewelyn Wark "D. W." Griffith)执导,情节设定在期间及战后,于首映。由于拍摄手法的创新,以及因为对的提倡和对的美化所引起的争议性,使得此片在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库布里克《发条橙》我不觉得这部电影在宣扬价值观,但是他触及到了人本身。或者说人的本恶。其中所揭示的事实,使我们发现,人内心深处所根植的动物性。可能我们认为,艾利克斯是畸形的,他对暴力和性的狂热,最终也未能磨灭。但是长夜之中,当我们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这样的眼神,无法逃脱。
似乎还没有人提到韩国电影《熔炉》。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聋哑学校的校长和高层性侵学生,人权团体上诉,犯罪者却通过司法渠道获得轻判,甚至复原回到学校。由于无法承受经年累月的官司,受害者的家长也放弃了上诉。当地政府每天都会接到多个从韩国各地打来的电话,要求重新调查该事件。但当地律师也表示:“无论判罚有多轻,根据‘一事不再理’的原则,相关部门对已经做出判决的案件很难再次进行调查。”不过在电影上映后,转机开始了。
2011年年初左右《熔炉》开拍
2011年9月电影《熔炉》上映。
网络出现要求重启调查百万人签名活动。
电影上映第六天光州警方组成专案小组重新侦办此案。
重启调查后发现,现行性侵害防治法刑责太轻,性侵身障者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性侵幼童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公诉期七年,两名性侵教师已过追诉期。
网民要求提高性侵案量刑标准和废除追诉期。
光州警方提出因强奸致伤,公诉期延长到十年。同时调查后14人涉嫌性侵,由于涉嫌性侵校长已过世,将有韩国政府负起连带责任,赔偿受害学生。向光州身心障碍家庭问题咨商议中心吐露受性侵的听障学生又当年的12名增加到30多名。
电影上映第37天韩国国会以207票通过,1票弃权压倒性通过“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炉法”。要点:性侵女身障者、不满13岁幼童,最重可处无期徒刑;废除公诉期。加害者如任职于社会福利机构或特殊教育单位可加重处罚,新法于2012年7月实施。
同时催生“熔炉防治法”——《社会福祉事业法》修正案,确保社福机构经营公开透明并纳入外部监督力量,目前尚在审理中。
电影下档后一个月光州私立听障学校被取消社会福祉许可证,学校被关闭,由光州政府接管,缴回韩币57亿元法人财产,用于身障者福利基金,并成立国立特殊学校,于2013年开学。
有一部本来应该引起巨大争议的电影《狼图腾》,可是并没有。其原著用煽动性的语言推销了一种动物崇拜,丛林法则和种族主义价值观,并且用许多伪造的民俗民族文化以及虚假的自然生物知识来支持其观点。更让人防不胜防的是,他旁征博引,摘取了一定量的史籍,而给人以博学而真实厚重的感觉,即使这些资料是他刻意忽略那些史料中能够证明他错误的部分之后而摘取的。因为这些错觉,再加上原著迷们根本不肯花时间去读真正有用的知识资料,使得这本原著倍受追捧。即使此小说改编电影的导演曾经拍摄过颠倒黑白的对原著粉的国家不利的电影,本电影一样顺利上映,宣传铺天盖地,票房也大爆。当然了,这也和电影刻意阉割了大部分原小说的核心思想有关,导致不明真相的围观者大赞,被小说作者注射过几年鸡血的激愤青年大为不满。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女朋友森林公园野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