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开花时间为什么在春天开花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或新华网山东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网或新华网山东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或新华网山东频道&,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新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电话:62您好,分享的企鹅
春天第一花就要开了 2月28日到青白江赏杏花
作为春天第一花的杏花已经含苞待放,向您传递春的消息。昨日(20日),省林业厅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由四川省林业厅、四川省旅游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政府承办的2014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暨青白江()第七届杏花(果)生态旅游节将于2月28日拉开帷幕。
由于我省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的实施,经济林木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一大批极具观赏性的花卉(果类)景观。青白江()的万亩杏花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从2012年起,全省花卉(果类)等生态旅游节会活动由省林业厅统一管理。今年将在全省范围内设1处主会场、15处分会场和22处纳入统一管理的花果观赏地。除了主会场、分会场的启动仪式外,本月起,三大花果主题活动也将相继拉开序幕———“花卉观赏指数播报”,引导游客合理安排出行、赏花品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四川最美杜鹃花观赏地评选”公众互动活动;进行“果王子”系列评选活动,推出我省的优质果类产品。
青白江区作为此次节会活动的主会场,地处龙泉山脉中段腹地,山丘连绵起伏,花果飘香。作为“春天第一花”的杏花,已成为一个闪亮的旅游品牌。青白江区现已种植优质杏13000余亩,“赏杏花,品杏果,过幸福生活”已深受省内外游客喜爱,举办地福洪乡杏花村也荣膺国家AAA级景区、“全国生态文化村”等称号,“福洪杏”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2008年以来,杏花节共吸引游客320余万人,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30084元,杏花村也由6年前的市级贫困村发展成为花果飘香的幸福村。
今年的杏花(果)生态旅游节将更加精彩。伴随三月的暖阳,和家人、朋友参加各种为本届杏花节量身打造的特色活动:可在起伏山间品春野炊;除了赏花摘果,还可在天府庄园体验策马扬鞭的激情,品尝百家宴之美味,或在杏花村房车营地浪漫夜宿;在杏花广场观看百果PK,一睹四川“果王子”风采。
此外,2014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分会场之一的樱花文化旅游节,也将于3月7日左右在青白江区凤凰湖景区启幕,“时尚花都”、“浪漫时光”、“快乐天地”等主题活动将一一亮相。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carlyuan]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看杏花的地方
2015北京五一好去处 五一期间各区县春季旅北京春天赏花时间表 对的时间邂逅最美的花北京春天好玩的地方 最详尽的北京赏花地儿(北京圆明园春季踏青赏花旅游攻略(看点+路线
  北京杏花什么时候开:4月至5月
  杏花,即杏树的花,属被子植物门,木兰花纲, 蔷薇目,蔷薇科,落叶乔木。三四月展叶前开放,花形与桃花和梅花相仿。杏花有变色的特点, 含苞时纯红色,开花后颜色逐渐变淡,花落时变成纯白色。初夏成熟。杏树原产中国,分布很广。树龄长,可活一百年以上,既能采果又能赏花,在果木生产和城市美化上都处重要地位。
  春天旅行的意义,在于体验寒冷冬季大地沉寂过后的万物复苏,在于体验花花世界的五彩斑斓,在于体验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北京四五月间,各种花将陆续开放,或芳香弥漫或迎风花舞,混合着人们的欢笑声,荡漾在春季的天空。在北方,杏花比梨花、桃花开得都早,眼下吹面不寒杨柳风,杏花无疑是最早向我们传达春意的使者。北京看杏花第一站:凤凰岭  4月初是凤凰岭的杏花开得最美的时候,从山坡到山谷开满了粉白色的杏花,徜徉在开满杏花的山谷,空气中也弥漫着杏花的芬芳。而且凤凰岭面积比较大,所以游人也显得不是那么拥挤。
  最佳观赏期:4月中上旬
  门票价格:25元(参考)
  公交路线:颐和园乘346路公交车至终点站凤凰岭下即可
  自驾路线:八达岭高速--北安河出口--沿北清路往西按路标行驶即可;三环、四环--万泉河路--永丰路--北清路往西--过京密引水渠往北按路标行驶;北五环--肖家河桥出口(圆明园西路)--经农大至永丰路--左转北清路往西--温北路往北按路标行驶;西六环--温阳路收费站出口--沿聂各庄东路行驶即到。
  赏花活动:4月初,北京凤凰岭自然风景区600
余亩杏花将逐渐绽开,景色迷人,而同时凤凰岭将举办杏花节活动,还有民族歌舞表演等娱乐活动,看来这人也不少,所以,要好好掌握时间啊。当然除凤凰岭外,将军坨风景区的杏花也开得很灿烂的,所以那里也是个拍杏花的好地方。
  攻略推荐:
北京看杏花第二站:八达岭古长城  由于八达岭长城周围地势和气候复杂,阴坡和阳坡,迎风和避风,甚至同一个沟,同一个坡,其开花的时间都各不相同,因此这里的杏花花期每年都持续半个月左右。杏花开罢之后,“五一”前后其他山花甚至陆续开放,形成万花丛中看长城的独特景观。
  最佳观赏期:4月
  门票价格:45元(参考)
  公交路线:在德胜门坐919路公交车可到达八达岭长城景区,一般5分钟一趟车。天安门旅游集散中心,每天6:30-10:00有专门去八达岭的旅游专线车。
  自驾路线:从马甸上八达岭高速路,从八达岭出口出来,直行按指示牌即到,车程约70分钟。
  赏花指南:赏杏花不一定非要去园中或村中,山上的杏花才最为壮观。位于延庆县的八达岭长城四周山坡上栽有上万亩杏树,清明一过,杏花便开始次第开放。一般来讲,杏花的花期只有10天左右,风雨后即飘零。但由于八达岭长城周围地势和气候复杂,阴坡和阳坡,迎风和避风,甚至同一个沟,同一个坡,其开花的时间都各不相同,因此这里的杏花花期每年都持续半个月左右。
  攻略推荐:北京看杏花第三站:延庆新庄堡  北京可观赏杏花的地方不少,但真正成气候的不多。在延庆县香营乡的新庄堡村,春意渐浓,不久之后,20万亩杏花就会开遍山野。可谓漫山缀红,花香徐徐。但是延庆县平均海拔500米,天气变化比城区晚半个月左右,因此到了4月中旬之后,本是早春盛放的杏花才刚刚在这里迎来它的盛花期。另外,杏花刚开时为粉红色,之后慢慢变为白色,所以想彻底观赏这两种状态的杏花之美,最好多来两次。
  最佳观赏期:4月
  门票参考:免费
  公交路线:在德胜门乘坐919到达延庆,乘920到达新庄堡村站。
  自驾路线:自驾车上八达岭高速,到达延庆县城后,走延琉路-八峪路-东闫路-昌赤路-香刘路,过延庆县香营乡政府即到,沿途会有指示路标。
  赏花指南:北京延庆香营乡新庄堡村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鲜食杏品种基地,享有北京“杏花村”的美誉,新庄堡杏树基地有骆驼黄、红荷包、偏头、青密沙、苹果白、尖嘴红、密陀螺等品种杏树140多个品种,花期有长有短、颜色各异,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娇羞欲滴,更有争奇斗艳,将把您带入一片五颜六色的花海。在此,可以拍照留念、吟歌颂诗、写生作画,还可以认养果树、吃农家饭菜、品尝农产品、采挖野菜、登山健身。杏花刚开时为粉红色,之后慢慢变为白色,所以想彻底观赏这两种状态的杏花之美,最好多来两次。
  攻略推荐:北京看杏花第四站:北寨村  在平谷区东北部,京东大峡谷与京东大溶洞之间,举世闻名的长城蜿蜒地穿过一个古老的村寨——北寨。北寨村有中国红杏第一乡之美誉,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土壤条件非常适宜红杏生长,现栽植红杏近万亩,40多万株。每年4月初开放,花期持续10天左右,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满眼如云似雪的白,千树万树的杏花,宛如世外桃源展现眼前,令人流连忘返。
  最佳观赏期:4月初——中旬
  门票参考:免费
  公交路线:东直门918路、852路公交至总站下车——转乘平39路小公共到达北寨。
  自驾路线:机场高速——京平高速夏各庄出口——鱼子山路口右转——昌金路——北寨村(北寨村向西可到达鱼子山京东大峡谷景区)
  赏花路线:平谷峨眉山赏花区赏花——北寨市级民俗村用午餐——京东大峡谷景区游览——农展中心购物/鱼子山采摘。
  路线亮点:赏峨眉百亩杏花林,吃北寨肉饼,游雄险奇绝的峡谷,购平谷特产/采摘绿色果品。
  攻略推荐:
北京看玉兰花第六站:幽谷神潭  怀柔幽谷神潭的节气比城里晚了二十多天,景区内大片的山杏花、桃花、梨花、玉兰、百合等将在4月底陆续开放,5月初将被满山遍野的杜鹃花铺成锦绣图画。
  最佳观赏期:日-4月30日
  门票参考:详见景区
  公交路线:京承高速15号出口(杨雁路出口)出,直行过开发区看到丁字路口左转,直行约300米见丁字路口右转,沿111国道(京加路)直行过河防口隧道后看到红绿灯右转即到。
  自驾路线:东直门长途汽车站乘916路公交车(京承快速)到怀柔迎宾路站下车,对面转乘862路公交车到于家园汽车站下车,再转乘H11路(怀柔至汤河口)公交车到幽谷神潭下车即可。(全程可以刷卡,用时约2个小时左右)
  赏花活动:杏花节期间,游客可登上幽谷神潭,走进花的世界,观赏漫山遍野的杏花。体验花的芬芳,感受花的气息,涌进花的海洋,寻一丝清静,享一份轻闲。在您感受大自然带给您视觉冲击的时候,沿着山体雕刻的“中国第一砚”、“龙生九子”、“济公”罗汉群等一系列石刻作品又将让您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带给您的魅力。
  攻略推荐:
北京看杏花的地方更多推荐
近期热门专题推荐
汇深网 版权所有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中国该有国花了,它应是杏花
中国该有国花了,它应是杏花
撰文/单之蔷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杏花中国
3月,随着春风的蔓延,粉中带白的野杏花“席卷”过长城内外的层峦叠翠,三三两两苍绿的松树点缀其间,更显其妖娆。在传统的概念里,杏花多与江南烟雨关联,但事实上,杏花是中国分布最广的花种之一(从黑龙江一路绵延至新疆、西藏),与很多民族关系紧密(从朝鲜族、蒙古族、回族所在之地,到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聚居处,都有杏花的影子),并且形态多样(在江南烟雨中呈娇弱之态,却在荒凉的帕米尔高原显冷峻之势),它是否可以成为中国的国花?摄影/陈海滢
难道中国就选不出一种花来作国花吗?
&&&10年前,我写过一篇关于国花的文章。因为写那篇文章,让我了解了中国选国花之难。
&&&多少次人代会上都有人提出评选国花的提案。远的有上世纪80
年代人大代表、画家关山月率70多人提名梅花为国花,最后不了了之;最近的一次是2005年“两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征集了62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院士签名,向全国人大和政协提议确定国花的提案,而他们提案中建议的国花是两种——梅花和牡丹,即一国两花。最终因各方意见分歧太大,提案没有提交人大讨论。
&&&关于国花的提议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种主张:一国一花,这一派又分为互相对立的两派,一是主张梅花为国花,一是主张牡丹为国花;一国两花——梅花和牡丹同为国花;一国四花——把国花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所对应的四种花:牡丹、荷、菊、梅;一国五花:以“一主四辅”五种名花同为国花:牡丹为主国花,辅以四季名花——兰(春)、荷(夏)、菊(秋)、梅(冬)。几十年过去了,中国的国花还是没选出来。
&&&在我看来,国花之所以难产,从提案就暴露了问题所在,这些方案无论是从地域还是文化的角度看,都有重大的缺失:从地域的角度看,有东无西——这些方案中的花都是生长在我国东部地区的花,不是西部的花;从文化的角度看,是一元而非多元——这些花都是汉民族所熟悉的花,是植根于汉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花,不是少数民族文化中的花。这些国花方案无意中忽略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这样一个背景,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就我的理解而言,国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符号之一。既然是一国之花,它唤起的应该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培养公民对国家的认同,而不是对某个区域及文化的认同。如果一个国家的国花产自这个国家某个地区,而其他地区则稀有罕见;或者这个国花为某个地区的人们所喜爱,而其他地区的人们则不了解、不认同,那么这样的国花显然不利于国家意识的形成,不利于培养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我认为国花有三个标准,不可或缺:一是分布广泛,在这个国家大部分地区都能见到;二是文化内涵包容性大,为这个国家大多数民族所熟悉和喜爱;三是这种花要有野生和人工培育的两类种群——仅是野生,缺少文化;只有人工,又缺乏自然基础。
杏花与维吾尔族
在新疆伊宁县一座已有上百年历史的杏园里,杏花已经完全绽放开来,一户维吾尔族人家正在杏园的凉亭里聚会。在新疆,几乎凡有维吾尔族人的地方,就有杏花。但和野外的大面积杏花不同,维吾尔族的杏园多在有人居住的地方,吃饭、游玩等人们日常生活里的大多数活动都在这里进行,杏园里常见的凉亭,就是为满足这些功能而设的。天气好的时候,人们会直接在杏树下铺上垫子聚会,有风吹来时,杏花大片落下,像杏花雪,每过几分钟,就要用手扫一扫杏花才能继续活动。杏花与维吾尔族的关系如此紧密,以至有人说:“没有杏花的春天,就不是真正的春天。”摄影/赖宇宁
杏花与哈萨克族
在白色的雪山和浓密的绿色森林映衬下,两位哈萨克族牧民从远处骑马扬鞭而来,点缀在他们之间的,是山谷里一树树盛开的粉色或白色杏花。这条山谷属于新疆巩留县库尔德宁,每当春天来临,山谷里遍布杏花,堪称“杏花沟”。以“杏花沟”闻名的,还有距离这里不远处的新源县吐尔根。这两处杏花沟都是野生杏林,杏花会从平原河谷渐次开放到山坡上,甚至直抵雪岭云杉分布下线,非常壮观。这里主要居住着哈萨克族,欣赏杏花景观时,可以同时领略哈萨克族风情。摄影/赖宇宁
&&&中国的国花之所以难选,原因是中国太大,各地的名花太多;又因为中国是多民族国家,难以选出让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都认可的“国花”。中国难道真的就选不出这样一种花来作国花吗?这真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年前写那篇国花的文章时埋下了种子,后来尽管我早已把国花的事忘记了,但没想到一经触发,10年前的种子竟然发芽。有一天早晨,在新疆伊宁县的一个杏园里,一个灵感在我的头脑中闪现:杏花是中国国花的最佳候选,杏花作中国的国花,当之无愧。我为这个灵感的闪现而兴奋,但也为这个灵感而惶惑:杏花能解开那个难题吗?按照我理解的国花的三个标准,杏花能通过吗?它的分布广泛吗?它的文化有包容性吗?它能被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接受吗?它能既有野生又有人工培育的品种吗?没想到这些难题一个一个地解决了,而且解决得如此漂亮,这一切全有赖于新疆。新疆是一个能够触发灵感、激发想象的地方,正是在新疆,杏花不断地给我灵感,让我产生猜想,接着在新疆的大地上去验证猜想,最终,猜想得到证实,答案水落石出。
&&&我是怎样形成“杏花是中国国花的最佳候选”这一想法的呢?这要从我的两次新疆之行说起。
杏花与塔吉克族
两个顽皮的塔吉克族小孩儿爬上杏树嬉闹,家长站在院落里“围观”。杏花刚开放两三日,正是最好的时候。杏树遒劲的枝干斜伸过屋顶,硕大的树冠像华盖一样覆盖住整个院落,灿若云霞的杏花,点缀着背后荒芜的山峦。这只是新疆叶尔羌河谷里一个局部特写,假如镜头可以无限上摇,你会看到在一条长达上百公里的河谷里,密集地分布着这样明丽的杏花村。随着河谷支流和塔吉克族聚落的延伸,杏花村也同时“渗透”进更深的山谷里。在更西端柯尔克孜族所在的阿图什等地,也有同样灿烂的杏花景观。摄影/郝沛
杏花与蒙古族、藏族
在西藏林芝地区的河谷地带(中图摄影/张申生)、南迦巴瓦雪峰脚下(上图
摄影/Sino
ImagesRM),杏花或者独自开放,或者与桃花争奇夺艳——这一带桃花名气太盛,以至掩盖了杏花,甚至有人以为西藏没有杏花,但是在杏属下辖的10个种中,其中一个即为藏杏。在主要生活着藏族人的川西和藏东南地区,常能见到藏杏。杏属下辖的10个种还包含西伯利亚杏,在生活有蒙古族的东北、内蒙古一些地区常能见到。在吉林省的包拉温都野杏林,几个身着盛装的蒙古族青年骑马穿过(下图摄影/陈敬德)。
杏花与回族、朝鲜族
回族人的日常生活也与杏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论是在回族人散居的新疆部分地区,还是聚居的宁夏、甘肃等地,都能见到杏花的影子(上图摄影/赖宇宁)。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也有大片杏花分布,有的甚至直接以“杏花村”命名,如下图所在的龙井市开山屯杏花村,一树造型优美的杏花在尚未播种的田野里怒放,一位漂亮的朝鲜族姑娘正带着小孩子在一旁观赏,她们身后是典型的朝鲜族民居(摄影/李龙俊)。
第一次新疆之行杏花在我心目中成了新疆的象征
&&&第一次新疆之行,杏花进入了我的视野,但那时我根本就没有把杏花与国花联系起来,甚至也没把杏花与新疆联系起来。
&&&那次去新疆是应一位摄影师朋友之邀,去看新疆哈萨克族牧民的转场,但没想到我被杏花吸引住了。过去我从没想到杏花(应该说杏树)在新疆分布如此之广:在南疆的吐鲁番盆地、在昆仑山麓的和田地区、在天山脚下的阿克苏、在帕米尔高原中的叶尔羌河谷、在北疆的伊犁河谷……我一再地与杏花相遇。
&&&过去在我头脑中,杏花是与江南联系在一起的:杏花、春雨、江南。但那次,我头脑中杏花的原有知识被颠覆了,杏花原来不是江南的专利,新疆的杏花之盛,远胜于江南。原来杏不喜炎热阴湿的气候,因而在我国的南方,尤其是所谓的“江南”,也就是江浙一带,杏树分布较为稀少。又因杏耐旱抗寒,因此在我国干旱寒冷的西北和华北地区分布广泛,又以西北的新疆最为集中和广泛,尤其是新疆野杏树的分布,更是其他地区无法企及的。
&&&在新疆伊犁河谷两侧,是绵延几百公里的南天山和北天山,在南北天山的山前地带,一条条沟谷里到处都有野杏林的分布。每临春季花开时节,满山遍野,烟飘梦浮,如霞似锦。新疆之行,让我把杏花与新疆联系起来了,甚至认为杏花应该成为新疆的一个象征符号。我由此写了一篇文章《杏花:新疆的新象征》,以此作为总结。
&&&杏花既然能作新疆的象征物,为什么不可以作为中国的象征物呢?有一天我这样想。
&&&从新疆回到北京,我开始研究起杏花来。首先要弄清杏花的分布范围,杏花要成为国花,必须分布要广。我找来权威的《中国果树志·杏卷》研读,从这本书中,我发现杏的分布几乎包括了整个中国陆地版图——只有青藏高原的核心地带、高海拔的羌塘和阿里地区没有杏的分布。至此我们看到,在中国诸多花卉中,杏花是一种分布广泛的花。
&&&我们可以把中国那些著名花卉一一拿出来比较:牡丹尽管有野生的种群分布,但我们欣赏的是历经近千年来人工培育出的品种,这种人工牡丹分布范围有限,以黄河中下游的几个地区为主,著名的有河南洛阳牡丹和山东菏泽牡丹;菊花经过近千年的人类培育,品种变异很大,已经难以找到野生种的原型,因此谈不上分布;兰花不论野生还是人工培育的类群,其分布基本上都以南方为主;荷花的分布以我国东部地区为主,西部地区很少见到……毫无疑问,杏花的分布比这些花卉要广泛得多。
&&&杏和梅的关系很有意思,许多人以为杏是杏,梅是梅,其实它们之间仅就外观而言,很难区分,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一家人,同属杏属。
梅花:另一种杏花
梅花(图二、图三 摄影/
ForrestXu)曾在关于中国国花的争议中呼声最高,并曾在中华民国时期被国民政府指定为国花,但从植物学的分类上,梅也属于杏属,即是杏(图一摄影/赖宇宁)的一种。梅原产于云南西北、四川西南和西藏东部一带,现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地(南至台湾、海南),并与杏天然杂交出杏梅(图四摄影/王辰),如今也已有稳定、广泛的分布。如果叠加杏与梅的分布范围,几乎涵盖了中国全境。它们的融合,是否很像中国各民族的融合呢?
&&&本来梅作为国花的呼声最高,但由于大多数梅花在北方难以越冬,因此梅的分布区只集中于长江以南。这成了以梅作为国花候选的最大障碍,也是爱梅者心中的遗憾。如果以杏作国花,可以避免这种遗憾。因为按照植物分类学,梅是杏属下面的一个种。中国的杏属下面有10个种(依照《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Flora&Of&China):普通杏、李梅杏、山杏(即西伯利亚杏)、藏杏、洪平杏、政和杏、背毛杏、紫杏、东北杏、梅。这10个种的名称里都有“杏”字,只有“梅”没有,完全可以在“梅”后面加上“杏”字——
称之为“梅杏”。
&&&其实还有一种叫“杏梅”的天然杂交种,很早就在野外被发现。也有专家把杏和梅进行人工杂交,并培育成一系列园艺品种,也是“杏梅”。“杏梅”既有梅花的香气,又有杏花抗寒的品质,早已经在北京、辽宁,甚至更北方的新疆乌鲁木齐的室外出现,可以在早春的北方露地开放。
&&&如果以杏花为国花,当然是以植物分类学上的杏属为单位了。这样,当我们说以杏为国花,也就包括了梅花。如果力挺梅花作国花的人对这样的结果还不满意,那么我们就以“杏梅”作国花吧,因为它既是杏,又是梅。
&&&我的第一次新疆之行让我了解了杏的分布之广,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并没解决,就是杏花的文化包容性,杏花是不是一种能够得到更多民族接纳、认同的花呢?
国花大比拼:谁应成为中国的国花?
在第10届亚太兰花大会暨第20季中国兰花博览会上,人们正围着一盆金奖获得者、价值千万元的兰花拍照(图一);而在盛产牡丹的洛阳,每年春天都会有来自各地的人排队观赏牡丹(图二摄影/张晓理);与此相似,盛夏的杭州西湖边也聚集了大量前来欣赏荷花的人群(图三供图/浙报集团);苏州网师园里的梅花开得正艳(图四)……这些备受欢迎并各有寓意的花,能否成为中国的国花?国花,顾名思义,指能代表一个国家完整领土、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并象征民族团结的花。成功的国花,能增强民族凝聚力、蕴含精神力量,但因为各种原因,中国至今还没有确定国花。在关于国花的众多争议中,上述照片里的各种花都曾在备选、热议之中。作为一个领土广袤、民族众多的国家,究竟哪一种花才能成为中国的国花?是从它们中产生,还是另有他选?
第二次新疆之行,杏花在我心中升华为中国的象征
&&&一年后的3月底4月初,新疆的杏花又到了绽放的日子,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的朋友邀请我去那里参加杏花节。本来没有什么期待,没想到此行竟然有重大收获,对杏花的认识大大加深,尤其是对杏花的文化包容性有了新的发现,也对杏花与维吾尔族的关系有了新的理解。我发现维吾尔族对杏花喜爱和体悟的深度,丝毫不亚于汉族。
&&&伊宁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以维吾尔族居多,还有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等民族。伊宁县又有“杏乡”之称,无论是家中的院子里,还是野外的山坡沟谷里,杏树到处可见。站在我住的房间窗前,就能看到前面小区中一户户居民院子里盛开的杏花。开满杏花的树冠高出了院子的围墙,花团锦簇溢出了院子,确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境。
&&&中午,朋友请我们去一个名为“弓月城”的杏园吃饭。去的路上路过一个维吾尔族居住的乡——吐鲁番于孜乡。车从小巷中开过,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有正在开花的杏树,整个小镇好像覆盖在“杏花雪”之下。我们推开一户居民的门,一位维吾尔族大妈正在杏树下做拌面(新疆的一种面条,也叫拉条子)。这个季节,这里的维吾尔族居民都在院子里面做饭吃饭、聊天喝茶。见到我们对杏树、杏花感兴趣,一位维吾尔族中年人告诉我:“这里家家都有杏树,这里的大白杏在整个伊宁县都很有名,很好吃。”他把我们领到了乡上一户杏树最多、杏花开得最盛的人家。我们进去一看,整个院子好像一座园林,楼台亭榭。这里办成了一个家庭旅馆,接待远方的来客。与这家的繁盛相对比,对面的一家院门虚掩,门窗破败,但一株粗壮的老杏树繁花绽放,与破落的院子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人告诉我们,主人已经离开这里,远走他乡了。
&&&这个维吾尔族乡给我留下了温馨的记忆,我觉得院子里的杏树、杏花,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在杏树下做饭、吃饭、哄孩子、讲故事……他们的生活甚至可以说是杏树下的生活。
在杏属植物的分类学上,Flora
ofChina(《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在植物分类学领域内具有权威性,它将杏属划分出10个种。而另一部果树界的权威著作《中国果树志·杏卷》对杏属植物分出了9个种。似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就能分出不同的种类,或者取不同的名字。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杏属的分类并无实际意义,种与种之间的细微差别难以区分,比如同为杏属的梅与杏,要想凭外形将二者区分,非专业人士很难做到。普通人眼里的杏实际上是整个杏属的杏,是生活中的杏,是遍布中国与各民族分割不开的杏。为诠释杏与民族的关系,我们选择了更侧重地理分布的《中国果树志·杏卷》作为参考,画出杏属植物在中国的分布,并把人口超过200万以及本文照片涉及的民族分布描绘出来(汉族分布遍及全国,图中未单独指出),在这样的分布图上,我们可以判断:各民族的发展进程中没有离开过能提供花果之利,对生存条件要求并不严苛的杏。
中国较知名杏花节举办地分布示意图&杏花节广布,杏花景观怡人
杏树在中国广泛分布,在很多地区规模可观,这使杏花节的举办成为可能。杏花成为观赏景观也源于其自身的开花特点:杏花开花早于其他果木,花开先于叶展,花色随花期进展逐渐变淡。尽管单花开放的时间大部分仅为2—3天,整株杏树的花期也仅为8—11天,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赏花的热情。如果将近两年较知名的杏花节举办地绘制到图上就会发现,杏花节从城市到乡村,从山野到园林,几乎遍布了长江以北的每个省区。
维吾尔族诗人和作家笔下的“杏花诗文”
&&&这个乡勾起了我想进一步了解维吾尔族与杏花的关系的愿望。既然杏树、杏花在维吾尔族人的生活中有着如此重要的位置,那么维吾尔族的文化精英——诗人或者作家,是怎样看待杏树、杏花的呢?中国传统文化中,杏花是诗词歌赋吟咏的对象,甚至有人在中国的诗歌中专门分出一个门类——杏花诗。但这些杏花诗,主要是生活在黄河、长江中下游的汉族诗人创作的。在这些诗中,我不可能读到关于新疆的杏花诗。
&&&我问朋友:维吾尔族的诗人和作家有没有写杏花的呢?朋友说他去向新疆文联和作协的人了解一下。几天后,他给我带来了好消息:有许多维吾尔族诗人和作家以杏花为题写过诗文,不过都是用维吾尔语创作的。他找了一位维吾尔族作家狄力木拉提·泰来提把这些作品翻译成汉语。又过了几天,这些“杏花诗文”的翻译版来了。
&&&第一首名为《乳白色的笑面在枝头闪耀》,作者是吐鲁番的维吾尔族诗人帕尔哈提·巴哈依丁。诗较长,我把我认为写得好的段落留了下来,并把我阅读的体会写下来附上。
&&&“那些花瓣纷纷落在我头顶
&&&仿佛我母亲的白色盖头
&&&杏树很爱我
&&&在那望不到边的田野
&&&向岁月里延伸”
&&&虽然我读了很多汉族古典诗人写的杏花诗,但这位维吾尔族诗人的诗还是打动了我。在汉族的古诗中,我没有看到把杏花花瓣比喻成母亲白色盖头的诗句。维吾尔族诗人为何从杏花联想到母亲,并且说:杏树很爱我?这让我想起了维吾尔族人的院子,院子里的杏树,在杏树下做饭的妇女……维吾尔族诗人的诗句不就是他们生活的写照吗?诗还有许多,由于我们在此不是讨论诗的,不能再举例了。
&&&我又读了一篇名为《被杏花唤醒的情感》的散文,作者是维吾尔族的热比古丽·依不拉音:“我问那些花朵:杏花啊,杏花,春天里依旧会有风寒,保护你的叶片还未萌发,你又为何如此早早绽放?我急着结果,当我的果实熟透之时,它们娇嫩的肌肤无法承受夏日的阳光,叶片会出来保护它们,绿叶的使命是保护果实,而我的使命是养育果实……我听到大地这么说。”这散文体现了维吾尔族作家细心地观察到了杏的两种独特生物学现象——先花后叶;果实成熟期在盛夏,并因此触动心灵,引发议论:杏花先于叶开放是为了果子早熟,让绿叶在枯萎之前保护果实。这样的观察和体验也是汉族“杏花诗”中未曾见到的,而这也建立在对杏树开花、结果的过程的观察,这样的文字建立在深厚的经验基础之上。
&&&我为何要研究讨论这些维吾尔族诗人、作家的“杏花诗文”?因为我想通过诗人和作家看看杏花在这个民族的文化中占据何等的位置,以及杏花与他们情感关联的深度。
&&&尽管我看到的维吾尔族“杏花诗文”远远不及汉族古典“杏花诗”数量多,但是仅仅通过有限的几首,我已经了解了杏花在维吾尔族这个民族的文化中的位置,还有在他们情感世界中的分量。我的结论是:这些维吾尔族诗人和作家的杏花诗文,无论从认知的深度、情感的力度,还是从意象的感染力、语言的精致上,都丝毫不亚于汉族诗人的古典“杏花诗”。我甚至觉得,这些诗中所描写的人与杏花的关系,已是一种浑然一体、主客不分的境界。
风雪中的杏花
4月中旬,一场突如其来的雨夹雪横扫过巩留县的杏林。每年杏花开放的季节,新疆的杏花都可能遭遇类似天气,但经受风雨洗礼后,杏花会继续开放——杏树看似娇弱,却有极强的生命力:论生长土壤,壤土、黏土、微酸性土、碱性土,甚至岩缝中都能生长;论存活温度,低至零下30℃,高至43℃,都能存活,抗寒又耐旱。正是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使它在全国都有广泛分布。摄影/赖宇宁
杏花的形象是何时在南北中国建构起来的?
&&&新疆维吾尔族诗人和作家对杏花的吟咏,让我想起我国宋、辽、金、西夏、元时期,大诗人元好问写的那些杏花诗。他出身于鲜卑族,在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金朝为官,此时宋王朝已经被金朝打败,逃到江南,变成了南宋。在南、北两个政权对立的大背景下,两地的诗人都在写“杏花诗”。翻看一下中国古典诗歌中那些“杏花诗”,写得最好的大都产生在南宋时期。那些至今仍在传诵的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等,都产生于南宋。本来江南杏花不如北方繁盛,南宋为何杏花诗写得好?依我看,可能因为衣冠南渡的南宋文人抒发的是对北方杏花的怀念吧,因此情真意切吧。
&&&南宋诗人在江南书写杏花诗时,北方金朝的少数民族诗人元好问也加入了对杏花的咏唱。在这南北对唱中,杏花走进了南北中国人的心里,杏花的形象开始建构起来。
&&&有意思的是,有文学评论家在评价古典“杏花诗”时,认为少数民族诗人元好问的杏花诗写得最好。他为杏花写了30多首诗词,评论家这样说:“元好问是古典诗人中对杏花用情最深、着意最多的一位。”杏花诗到了元好问这里,达到了集大成的巅峰状态。可以说,中国历朝历代的诗人写了无数杏花诗,但写得最多、最全面、最好的,是这位少数民族诗人。至此我们看到,杏花是中国众多名花中少有的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诗人共同吟咏的花,是多民族共有的文化意象;也是少有的能够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生长,并能够在我国南北东西各地区、各民族心中引起共鸣的花。
&&&中国还有哪种花能够像杏花这样,得到这么多民族的喜爱,得到这么多民族诗人、作家的歌咏呢?
夜色中的杏花
夜里11点,经过长时间的曝光,摄影师终于拍摄到这株孤立于荒原里的杏花。借助夜色,远处暗黑的吉尔尕郎谷地和那拉提山上的一脉雪山更衬托出杏花的静穆和力量,这与传统印象里温柔娇弱的杏花形象完全不同。杏树能生长在多样的地势中,以新疆为例,随着时间的推延、温度的回升,3月下旬就会在河谷、山麓开放的杏花,开至山顶时,有时已至5月。这株恰西谷口的杏花位于海拔1500米处,便拍摄于5月上旬。摄影/赖宇宁
杏花:中国东西南北的花,各民族的花
&&&我的第二次新疆之行,除了参加伊宁县的杏花节,去了一户户维吾尔族人家的院子,我还去了新源县吐尔根杏花沟看杏花。那是一个哈萨克族牧民聚居的乡,那里也要搞杏花节,因为那里的海拔比伊宁县高,杏花开得迟些。
&&&我们去时,杏花节还没有开始,但杏花已经有一些开放了。那里的杏花分布在一片丘陵状的山地上,山坡浑圆,有如人体,上面错落有致地生长着一簇簇、一片片杏树。虽然杏花还没有全部开放,但是山坡上已经聚集了一些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他们把红红绿绿的帐篷扎在平缓的山脊上,架好照相机,等待着拍摄杏花盛开的最佳时机。
&&&几个哈萨克族牧民骑着马奔来,扬起一道长长的尘土的烟痕。他们与杏花的关系好似一幅图画,杏花总是构成背景,牧民骑在马上,构成画面的前景或中景……这样的画面,我在东天山博格达峰下的草场上见过,在南天山的夏特柯尔克孜族乡也见过,不过在那些地方,杏花的背景上有天山的雪峰出现。
&&&在吐尔根杏花沟,我们碰到了几位摄影师朋友,他们约我们几天后去喀什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杏花村,那里属于帕米尔高原,塔吉克人的小村庄掩藏在杏花树下,若隐若现。那里比吐尔根海拔更高,杏花开放得更晚些。
&&&从吐尔根回伊宁的路上,路两旁一个个村庄、一户户人家的院子里到处都能见到盛开的杏花,我们不时把车停下,走进去拍照。我们走进的村庄或人家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汉族……
两次新疆之行,第一次让我知道了杏花分布之广;第二次让我认识到了杏花与各个民族亲密无间。新疆是全国的缩影吗?我想:能不能找到中国大多数少数民族与杏花的合影呢?我开始给各地的摄影师打电话,让他们寻找杏花与全国各地各个少数民族在一起的影像……
&&&一张张图片来了。吉林摄影家协会的主席赵春江给我找来了延边朝鲜族在繁花盛开的杏树下的照片;还有科尔沁沙地中蒙古族牧民骑着马儿从杏花的花海中走过的图片;原西藏军区的转业军官谢罡给我传来了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的杏花在南迦巴瓦雪峰下盛开的图片,还有杏花绽放在经幡和风马旗下的照片……
&&&北京摄影师陈海滢的图片最有象征意味:那是一张长城内外杏花绽放的照片。长城不是一道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分界线吗?但是你看那盛开的杏花越过长城,把长城内外的群山变成了杏花的海洋。
&&&这些图片不是我特意安排拍摄的,它们早已存在,但是把杏花与中国各民族的关联揭示出来了。
&&&如此一来,我头脑中的国花形象呼之欲出了。读书、求证、思考,再到杏花盛开的野外调查,走进一户户维吾尔族杏花明艳的院子,与哈萨克族牧民一起在开满杏花的山中草地上走过……经过这样一番过程,我终于形成了这样的想法:杏花作为中国的国花,当之无愧,因为它是中国东西南北的花,是中国各民族的花,至于杏花美不美,已有无数诗人说过,就不用我说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菊花可以在春天开花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