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大md750 自动白平衡偏暖黄,是吗?

> 徕卡发布官方样张 看徕卡M成像究竟如何徕卡发布官方样张 看徕卡M成像究竟如何 作者:张璋
[原创] &&& 近日,徕卡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其最新数码全画幅相机徕卡M的官方样片。此次样片包括ISO200到ISO6400各档常用ISO下拍摄,使用镜头包括50mm f/2、135mm f/3.4、60mm f/2.8、35mm f/1.4、35mm f/2和50mm f/1.0。
&&& 以下是徕卡M官方样片,由于有部分样片采用DNG格式,所以我们使用CameraRAW将其转换为最佳画质JPEG文件,以便读者观看。
焦距:50mm  光圈:f/6.8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75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35mm  光圈:f/3.5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35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焦距:135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400  曝光时间:1/25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6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2000  曝光时间:1/9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35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2500  曝光时间:1/3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mm  光圈:f/6.8  ISO感光度:3200  曝光时间:1/125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35mm  光圈:f/3.4  ISO感光度:6400  曝光时间:1/3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 徕卡M发布于2012年9月,采用35mm全画幅2400万CMOS传感器,最高拍摄分辨率为,并且支持1080p全高清实拍拍摄,这也是徕卡首款支持高清视频拍摄的全副M相机。徕卡M的感光度为ISO200-6400,快门速度60-1/4000秒,闪光同步速度为1/180秒。
扩展阅读:
& 1.& 2.& 3.& 4.
上一篇下一篇
看完本文后的感受:
网友摄影作品
热门文章排行
排行文章标题12345678910
热点链接 |广州仅此一台 徕卡大M百年珍藏版88800
(中关村在线广州站)徕卡M配备了一块3寸92&万点的像素LCD屏幕,屏幕采用了Gorilla玻璃,并可使用X2的外置电子取景器(EVF)。搭配&Leica&Maestro&图像处理器,使原生感亮度增进到了ISO&200-6400的境界可扩张至ISO&100。日前该款相机在商家“广州徕卡专柜”处报价88800,百年珍藏版广州仅此壹台!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徕卡M  全新的M系统旗舰将拥有1080/25p的动态影像记录能力,并可透过新款的R系列转接环转接该系统镜头搭配使用。徕卡M将可透过外接式电子观景窗,与Live&View功能得到&00%的构图能力。徕卡&M发布日期2012年09月产品类型旁轴数码产品定位专业消费级操作方式全手动操作传感器类型CMOS有效像素2400万最高分辨率图像分辨率,,,高清摄像全高清(1080)显示屏类型高清屏显示屏尺寸3英寸显示屏像素92万像素液晶屏菜单语言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瑞士语,日语,繁体中文,简体中文实时取景支持取景器类型电子快门类型电子控制纵走式焦平面快门快门速度60-1/4000秒
闪光同步速度:1/180秒闪光灯类型内置外接闪光灯(热靴)支持曝光模式光圈优先(A),手动曝光(M)曝光补偿±3EV(1/3EV步长)白平衡自动,预设(晴天,多云,阴影,钨丝灯,荧光灯(暖),荧光灯(冷),闪光灯,手动色温调节())感光度智能自动,ISO&200-6400短片拍摄1080p,720p,640×480(VGA)自拍功能2秒,12秒存储卡类型SD/SDHC/SDXC卡文件格式图片:JPEG
视频:Motion&JPEG,MOV电池类型锂电池(7.4V,1800mAh)外形特点大屏幕DC机身颜色黑色,灰色外形尺寸139×42×80mm产品重量680g(仅机身)麦克风/扬声器立体声/单声道包装清单徕卡&M机身&x1
机身盖&x1可选配件电子取景器EVF-2
多功能电池匣保修政策全国联保,享受三包服务质保时间1年编辑评价:&&&&徕卡M拥有一块92万像素的3英寸液晶屏,快门速度60-1/4000秒,徕卡以其经典的设计一直深受广大摄影师的喜爱,徕卡M也是延续了徕卡经典作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下。购买时提及ZOL中关村在线会获得更好的服务或优惠官方微博:@中关村在线-广州站zol广东网友交流QQ群:(仅供交流,不含报价功能)关注中关村-广州站官方微信:ZOL_GZ,获取更多资讯!徕卡大M百年珍藏版广州仅此壹台88800&绝对值得珍藏直达链接:.cn/d_184395/market_.html?t=&[网店名称]:广州徕卡专柜[联系人]:温先生&[商家电话]:&020--[联系&QQ]:&[店铺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路21号海印广场三楼C105&[交易方式]:实体店面交易[网店链接]:/shop_184395/&&小编提醒:网购有风险,请尽量到实体店试机,如必须网购请选择支付宝、财付通等交易平台进行交易,请谨慎使用货到付款等不安全的交易方式。请大家保留好有效的交易记录、通信记录、QQ记录等,以备维护自己的权益。
由于首次支持相位对焦和配有2.5D双面玻璃,vivo X5 ...[]
联想启天B4550是一款商务家用两式台式机,搭载18.5显...[]
随着私家轿车拥有量越来越多,最近几年自驾游也越来...[]
企业级办公离不开一款专业高逼格文印设备,高端大气...[]
对于如今的高端办公用户群组来说,关注效率成本的同...[]
OPPOR8107(R5移动4G)在深圳商家【华强数码专卖:075...[]
热门文章排行榜
& & & & & & & & & &&主题:徕卡大M240到手与M9一个对比测试
泡网分: 0.13
注册: 2004年03月
本来不想买大M了,但是真是经受不住诱惑,男人就是烧钱啊。言归正传,这个测试其实很没什么技术含量,因为场地有限,所以仅仅只能尽量严谨,以前也有朋友做过对比,但是大多数使用的是机内直出的方式,得出的结论是大M偏暖,M9偏冷。但经过我的不严谨测试感觉更像是机内的白平衡在作怪,因为同一个场景下经过反复测试,都采用自动白平衡,在PS里,M9的色温在3900左右,大M色温在4200左右。也就是说自动模式大M的白平衡默认比M9要高一点,但用蜘蛛立方精确测试的结果是4900,也就是说其实都要比实际偏冷一点,而实际出片感觉差距并不大,或者说是微乎其微。
场景:三台20W飞利浦节能灯,顶光。
数据:白平衡4900,色调+24,DNG调白平衡与色阶,蜘蛛立方球校对
& && && & acdsee缩小4倍,90%画质另存(论坛要求小于256k)
拍摄参数:ISO200& &1/125
镜头:50 0.95
使用光圈:0.95
上图为M9,下图为M240
&浏览:1795&&回帖:17 &&
泡网分: 0.065
注册: 2012年02月
茶壶那张,一个光圈1.7一个光圈3.4,景深明显不一样,比个屁啊!
泡网分: 3.766
注册: 2007年07月
同是大M人呀。问你一下,你的大M把照片导入电脑后,在电脑文件夹里面预览图片,是不是在图片顶部有一条黑边?
本帖由 iPhone 5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7.146
帖子: 2736
注册: 2007年10月
这种测试最大的作用就是打鼓吹ccd的人的脸。。。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2.591
帖子: 11427
注册: 2012年10月
貌似两年前就看过一个对比帖子,貌似很像这位无辜的小熊!对比啥器材忘了,貌似也就两片小熊就没下文了
喜欢哪个买哪个,都喜欢就都买
泡网分: 1.559
帖子: 1545
注册: 2013年01月
xiluoni 发表于
修了一下,看看是不是好点儿
我也修过一张,调子和你这差不多。但原片的确接近真实,略微显暖。但通过后期可以调整出想要的调子。
泡网分: 0.13
注册: 2004年03月
火风鼎 发表于
上一张,为楼主摇旗呐喊
M,不知咋回事,参数没显示
修了一下,看看是不是好点儿
泡网分: 0.13
注册: 2004年03月
火风鼎 发表于
上一张,为楼主摇旗呐喊
M,不知咋回事,参数没显示
哈哈,谢谢,参数显示有时候也不对,我发现这个问题了。
泡网分: 1.559
帖子: 1545
注册: 2013年01月
上一张,为楼主摇旗呐喊
以下内容由 火风鼎 于
12:39 补充
M,不知咋回事,参数没显示
泡网分: 0.391
注册: 2012年02月
谢谢lz回复
泡网分: 0.13
注册: 2004年03月
感觉大M色彩更真实,而M9更胶片感和艺术感以及沧桑感。
泡网分: 0.13
注册: 2004年03月
baobuno 发表于
期待lz上更多对比图。如你所愿,再来两张
泡网分: 1.047
注册: 2013年05月
我的用后感觉,M9色彩清淡偏冷,大M暖色调一点,后期可以做的差不多,不过大M确实好用多了
泡网分: 0.391
注册: 2012年02月
期待lz上更多对比图。
泡网分: 12.858
帖子: 10240
注册: 2011年10月
图感都不错&&毕竟都是一流的器材&&你觉得哪个更有照片的感觉??? 如果改变一下光线的角度&&或者拍大场景&&区别大许多&&CCD和CMOS 都是数位处理的片感&&没有比较的必要&&成像的原理完全不同&&只是各人的喜好不同
泡网分: 0.13
注册: 2004年03月
madnation 发表于
为什么光圈不同?不知道,可能碰到了。
泡网分: 0.454
注册: 2010年03月
为什么光圈不同?
本帖由 iPhone 5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13
注册: 2004年03月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徕卡M3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徕卡M3本词条缺少概述、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有效像素数&500万最大像素数&510万
leica m31954年在当时的西德科隆举办的照相器材博览会上,公司发表了日后取得历史性荣誉的照相机,那就是至今依然人气值很高的旁轴名机“Leica M3”。当然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具有AE功能的M7和带测光的MP,但我们毕竟不能忘记M型初代机的历史。
实际上M3是在改良了Leica BARNACK Model的诸多不足后产生的机型。首先是对镜头卡口的改进,把旋入式的螺丝口(也就是俗称的L口)改成了插入式的M口,使得交换镜头更加迅速。取景窗也由双眼式改成了单眼式,内装有50MM、90MM、135MM取景框,有视差自动补偿系统。取景窗的构成是由细微的三棱镜用胶粘合而成,在所有Leica照相机的取景器中光学结构是最为复杂。正是由于此特点,才有值得自夸的0.91倍的取景倍率,如此的高倍率使得取景器中的被摄体看起来明亮、对焦精度高,这正是M3所具有的最大魅力。
但是,出于成本的考虑,M3之后的M型Leica M2虽然继承了M3取景器的结构,但进行了简化。
M3的卷片也由BARNACK Model型的圆形旋转式改为把柄式。快门旋钮也统一为一个。更进一步的变化是装填胶卷时不仅仅是取掉底盖,为了装卷方便也可以打开和现行SLR不同的独特的后盖。
可以说M3的出场给世界照相机业的冲击是巨大的。可以叫做“M3冲击波”。一直是Leica的竞争对手的蔡司因此退出了35MM旁轴照相机的竞争;一直在全力追赶德国照相机的日本,终于从M3上看到了自己和对手在技术力量上的悬殊差距。深感在旁轴机上自己追赶不上德国的日本照相机厂家,也放弃了在旁轴上和Leica的竞争,全力转向了开发SLR照相机。正是此种转变,才有了现在日本各厂家的SLR领导照相流行的潮流,也最终使日本的厂家威胁到Leica的(当然也有当时德国人工费暴涨的缘由)生存,这是后话。可以说M3在充分展示Leica所具有的技术水平的同时,也把此后Leica经营陷入困境的绳索套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因为Leica从此再也没有推出过能超过M3的机器了。
M3从54开始到66年12年间制造结束,总共生产了23万5000台(还有一说是68年结束,共生产了22万6000台,其中68年特别生产的机身号为:06999,Leica还在66年生产过一批特别定做机,机身号为:59000。如果按此计算的话,应该是13年,由于67年一台也没有生产,这是我自己根据资料总结的说法),其中大多数为德国本土工厂生产,但也有加拿大工厂生产的,其比例大致为30:1。黑色机身占总数的约1.3%,只有近3000台。由于比较稀少,在2手市场的价格贵得离谱,是普通机种的5-10倍价格。还有根据Leica的记录给西德陆军总共制造了143台,占总数的0.06%。M3和此后推出的M2、M4、M5相比生产台数最多,也最受人们欢迎。
尽管从终止生产到现在时间已经不短了,由于M3一直站在旁轴机的最高峰所以长久保持了旺盛的人气。M3所具有的高精度的机械性能和流畅的操作感、以及精美的镀铬工艺,已经超出了作为工具的照相机的概念,可以说是以工艺品存世令摄影爱好者喜欢的,如此说有的人肯定认为我是在亵渎他手上神器,俺也只是瞎说,别太当真。Leica M3机身号正好是从第70万台开始到1164865结束(此种说法并没有将特别定做的计算在内,实际上上面我也已经说过了66年结束后,在68年还做过一批特制机,编号是:06999,所以确切的说结束号应该是1206999)。
12年间(一说14年)的生产,M3改进的地方也不少。其中最为有名的改变当属卷片把柄。从机身号250为2下过片式,从915251开始,卷片改为现在其他M机也广泛采用的一下过片式。快门速度也做了改变,初期的M3采用的是当时国际上通用的,即:1、1/2、1/5、1/10、1/25、1/50、1/100、1/250、1/500、1/1000,但从854001以后改成了等倍式,也就是现在普遍采用的方式。实际上如果对M3进行大致的分类的话,可以分成如下的3种:2下过片,快门国际式;2下过片,快门等倍式;一次过片。
直到IIIf的Leica BARNACK Model的取景窗只能用50MM的镜头,如果装用其它镜头时,必须安装附加取景器。但M3由于已经内装了50、90、135MM的取景框,安装不同的镜头时,取景框就自动转为和镜头匹配的取景框。而且,为了在不装镜头时也能明白镜头的摄影的范围,从785801号开始,在机身的正面追加了取景框切换把柄。
安装背带的在正侧面的大型金属挂钩,也从950000号以后改成小型,位置也改到机身前方斜侧面了。M2以后除了M5全部的机种都是如此。这也可以说是M3外观比较大的改变。
如果要进一步说细微的不同的话,初期的M3的顶部正面有3颗螺钉,背面有2颗,但后来的正面只有1颗。初期型的回片圆柄中央的确认胶卷安装是否正常的标志,是横切成的一道槽,中期的变成了一个粗大的圆点,后期的则变成了2个圆点。
1958年Leica M2开始销售以后,M3的零件慢慢和M2变成通用的了。例如取景窗中的距离计上追加了使用在M2上表示被摄深度的标志,回片把柄也和M2后期的形状一样小型化。更进一步,在M3生产即将结束之际,镜头安装钮和M2一样省去了周围的金属圆圈。
按国外的Leica发烧友的说法,近6000台黑色Leica(有一说是3000台,笔者认为此种说法比较接近正确)和少量军用的是M3中的珍品。还有最初期的701300号以内的顶部呈角型的也被视为M3中的珍品。我在文中前边已经介绍过了,M3已经有了很多的变化,如此一来我们的选择范围就比较大了。按照一般的常识,越是进行了局部改变的新型号价格高且受人们的欢迎,但此种常识对M3来说是不适用的。有喜好初期的2次过片式的人,也有只喜欢一次过片式的。如果此前从来没有接触过M3的话,首先根据资料了解各种规格的M3,如果有条件再到有这种机器的照相机店中亲手触摸,找到合乎自己口味的种类。这种做法在国内可能比较难一些,其实仅从资料也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M3的。如果有了此过程,即便不会成为M3的专家,也可以对Leica有点认识了。
在此我只能根据日本杂志上的文章就日本市场上的情况向大家做一些简单的介绍,欢迎在其他地方的DX进行补充。
从世界各国的市场看,可以说Leica在日本是最贵的。也正是由于日本人对Leica的无理崇拜,使得市场上的M3被炒成了天价。日本市场也和各处市场的情况是一样的,根据外观的好坏价格的差别也是天上地下。最便宜的有15万日元左右的(合人民币1万多),程度好的也有超过40万日元的(合人民币2.7万多)。如果是出于实用的考虑,可以考虑价格便宜外观只要过得去就可以了,但一定要找机械动作状况好的。还有一种是在当时的徕兹公司进行了改造的,尽管在2手市场上机身号是2次过片式的,但实际上是已经改成了一次过片式的。此种改造品比机身号应值的价格定的要便宜很多。
作为M3的缺点人们常会列举出取景框没有对应广角镜头。在使用35mm镜头的时候是购买带辅助取景器的(也就是我们常说带眼镜的)镜头,还是另外单买单独的辅助取景器?基本上M3是适合50mm镜头用的机身。如果主要是以35mm镜头为主的话,购买M2比较合适,M2取景器中内装了35、50、90mm的取景框。
其实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可以购买Konica的Herxar RF,此机取景器中共有:28、35、50、75、90、135mm计6种取景框,而且Leica的M系列镜头全部可以没有问题的使用,即便是Leica的L口头,加装接圈后也可以使用。还可以进行AE自动曝光,也可以很轻松的装卷。详细的可以参考我上次贴出的《详解Konica Hexar RF》的帖。毕竟Leica最令爱好者喜欢的在其镜头,而不主要在其机身,我是如此认为的。
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Cosina推出的Bessa-R2,此机采用的也是可以使用M头的自己命名为VM口的机身,但其取景框只有4种:35、50、75、90mm。此机好像没有Konica的RF那么引起轰动。
我正是为了买M3才开始收集有关Leica的资料,等看完了也了解清楚了,这不,这篇文章也就出来了,现学现卖。也许是由于我没有体会出Leica文化的神韵,我还是觉得RF好用。
该打住了,越写越长快成老太太的又丑又长的裹脚布了。好啦,到此OVER!
再来一段。由于M3还需要另带测光表,所以大多数人用Leica的头,用RF做机身,M3适合留在家里把玩,用来拍东西,有点落后了。用M7还可以。每个人也许会有同样的经验,AE机器用多后,靠经验与目测的能力已经大不如以前了,现在,再去强调靠经验曝光就有点太不科学了。
数码版基本参数
数码相机类型 消费数码相机
快门速度 1000年01月秒
感光度范围 ISO 100
白平衡调整 自动
取景器类型 旁轴取景器
内置存储容量 32MB
照片格式 JPEG
连接类型 USB 1.1
电源 1 x CR2
体积 65 x 49 x 44mm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高感光有进步︰Leica M 用后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徕卡m系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