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砚台价值如何鉴定砚台

砚台收藏价值的判断(图)
  在中国传统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砚台一直都是最具观赏及收藏价值的文房器物,除颇具实用功能外,它更是古代文人的赏玩之物。随着现代文明的演进,砚台虽然正在失去使用情境,但其所蕴含的文人情怀仍拥有着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尽管年代的长短对于藏品的价值有一定的影响,但砚台却非常独特,年代是否久远并不是影响其价值的唯一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宋砚、唐砚甚至汉砚。当时,这些砚台的石质比较粗糙,而明清以后,文人对于石质的要求很高,所以明清以来的砚台价格反而会越来越高。相反,唐以前甚至到汉代的砚台,尽管它的收藏价值很高,也很名贵,但是它的市场价格不见得很好。这也就是说,尽管目前汉砚的市场价格还不是很高,但是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它们仍然具有一定收藏价值。那么,怎样才能鉴定一方砚台的收藏和投资价值呢?本市砚台收藏者杨勇提出了自己对于收藏砚台的观点。
  首先,要看砚台的材质。目前,国际艺术品市场上的我国古代砚台的拍卖价较高,其中大多由端砚创造。第二就是它的雕刻工艺。第三就是它的造型品相,一般来说,方形、圆形的砚台要比不规则砚台的价格昂贵得多。
  其次,收藏砚台要有专业知识。投资选购砚台时可以从六个要点出发:1、材质要优良,端石、歙石、洮河石制成的砚台,均有收藏价值;2、年代要久远;3、雕刻要精湛,明清时的雕刻工艺最好;4、有名人题款的砚台价值更高;5、有时代特征的砚台最好;6、造型要美观,砚体要完整。
  此外,砚台的使用也有技巧,要切记不可以用力研磨,以防伤及砚台的表面。在研墨的时候应在砚堂施水,轻轻地旋转墨锭,等墨经过浸泡稍软后再逐渐地加力磨墨。研墨的时候要划大圆,要慢慢划,且不要总集中在一个区域。还需注意用过砚台后应该及时清洗,不一定每次都需要清洗,但最多两三次就应该清洗一下,或者遗留的墨比较厚的时候就得清洗,以免因墨干燥龟裂而燥损砚面。
本文来源:今晚网-今晚经济周报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什么材质的砚台价值比较高? - 商务服务
& 什么材质的砚台价值比较高?
什么材质的砚台价值比较高?
主要由玉,泥,瓷,石,铜,铁,银,漆器,瓦等制成,有许多种,高达四五十种,不扫除还有新出的,端砚是众多石砚台里边的一种,呈现得比较早,唐朝初年开端出产,挖掘历史悠久,用之研墨不滞,发墨快,所以其时称之为四台甫砚之一,有的砚台呈现得比较晚,所以在某个程度上没有那么大的名望。总归中国许多砚台石,色彩多样,纹路富于改变,显得非常秀丽,研墨发墨功能杰出的,大有在者。 各有各的利益。
上海芸轩2014韩国拍卖会-拍品面向全球征集
应公司海外业务的开展,本公司携手韩国艺术品拍卖行将在韩国举行艺术品专场拍卖会,现向新老客户公开征集精品拍品。据悉,韩国良好的收藏传统和艺术品鉴藏氛围,现公司在上海征集精品为重点,此次将征集书画、玉器、杂项等门类的拍品,各门类均有资深专家现场坐堂评估,有问题可与专家现场交流:如果作品符合上拍要求,将现场签约。欢迎全球广大藏友参与,恭候您的莅临.......
征集范围:玉器、翡翠、字画、油画、版画、紫砂、寿山石、田黄石、昌化石、鸡血石、印章、钱币、名酒、钟表、佛像、古籍善本、金银器、竹木雕品、邮票、古琴、砚台等杂项;
送拍流程:(凡欲送拍品者,请将藏品图片发送到电子邮箱,注明您的姓名、电话,所在区域,我们会在三天之内给您回复。)
公司竭诚为供拍和竞买双方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届时垂询。
征集时间:每周一到周六;上午9:30-12:00 下午13:00-17:30
咨询热线:
&&&王先生 欢迎您来电咨询!
邮  箱: &&&&
网  址: <
公司地址: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路587号沙田大厦室
友情提示:(实物鉴定,为了合理安排您的鉴定时间,请提前给工作人员电话预约;)
& &石眼、冰纹、青花……说起砚台,大家就不由想到端砚,进而想到这些在市场上被重复称道的石品。但是原料上的漂亮,并非保藏砚台的仅有价值。
& 在很多藏友看来,已然砚出自古人,就应该把砚放在古人创始的文明传统中赏识和把玩。假如能把诗词、篆刻、铭文、拓本等文明因子与砚结合起来,它们供给的保藏兴趣比石材自身重要。所以“玩的不是砚,是砚文明”正是这个道理。
以上信息来自互联网,新快报企业信息栏目不对以上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请用户自行识别。如何收藏砚台?怎么鉴定价值?
如何收藏砚台?怎么鉴定价值?
砚与笔、墨、纸并称“文房四宝”,中国历代的文化人对砚台都无比珍爱,赏砚藏砚也是古代的一种时尚。砚台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如今,砚台完成了由实用品到艺术品的转化,因而也造就了它独特的收藏理财的价值。每个时代的艺术品,都有那个时代的痕迹,包括历史、人文、文化。古玩收藏家章慧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感叹,小小的一方砚台,差不多也能浓缩一个大时代。“正所谓方寸之间,自有乾坤”。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砚台成为现代人眼中的古物,寻常人家中极为少见。记者也从文玩市场中了解到,经过长时间的演变,砚台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具,成为了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成为文人墨客收藏的对象。不可否认,砚台是中国文明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不少石质优美、雕琢精细的歙砚,被收藏家视为珍宝。只是,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些巴掌大的事物魅力何在。随着近几年砚台收藏市场的火爆,新入行的藏家当从何入手?砚台起源若要深究砚台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即当时人类打造工具的研磨器。资料显示,砚台又称研,是一种研墨的工具,它是伴随笔墨发展起来的,最早出现的砚台是石砚。由于汉代人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于是砚台开始发展起来,随后出现了铜砚、陶砚、银砚、木胎漆砂砚等;六朝至隋朝最突出的就是瓷砚的出现;唐代是砚台的重要发展时期,出现了端石和歙石两大砚材;明清时期制砚的材质更加丰富,出现了瓦砚、铁砚、锡砚、玉砚、象牙砚、竹砚等。虽然根据制砚原料的不同,有石砚、玉砚、陶砚等不同叫法,但从实用的角度,一般只有瓦砚和石砚两大类。瓦砚按照制作的不同,分澄泥砚和砖瓦砚两种;石砚按照产地,又分为端砚、歙砚、乌金砚、灵岩石砚、开化石砚、大沽石砚、沉州石砚、溪石砚、洮石砚、紫金石砚、辽砚、松花石砚等十多个品种。除石砚以外,我国还生产过一些由特殊材料制作的墨砚,如陶砚、泥砚、水晶砚、砖砚、纸砚、橡皮砚等。而四大名砚之一的澄泥砚就是陶砚的延伸版。唐朝韩愈在《瘗砚文》中说的,“土乎成质,陶乎成器”,就是指澄泥砚。秦汉时建筑宫殿用的砖瓦,多采用澄泥制法,后来有人用这些砖瓦改制为砚。正如唐朝吴融《古砚瓦赋》中描述的:“无谓乎柔而无刚,土埏而为瓦;勿谓乎废而不用,瓦断而为砚。”还有一说:“砚瓦者,唐人语也,非谓以瓦为砚,盖砚之中必隆起如瓦状,以不留墨为贵。”而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砚的历史悠久,有关它的称谓或别称,可谓多矣。唐朝韩愈作《毛颖传》,称砚为“陶泓”,指的是砖瓦砚。唐宋时,尽管著名的端石、歙石、红丝石以及洮石等相继出现,用这些石料做成的砚开始流行,但砚石开采、制作仍受种种条件限制。瓷陶砚便于生产,所以瓷陶砚在当时仍多于石砚。在称呼的习惯上,也总是把砚和陶瓦联系起来。此外,另有文献记载,唐朝文嵩以砚拟人,作《即墨侯石虚中传》,称砚姓石,名虚中,字居默,封“即墨侯”。从此人们便称砚为即墨侯。该称谓一直延续到宋朝,如王迈的除夜洗砚诗云:“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直到宋朝文人苏轼为产于婺源龙尾山的“罗文砚”(歙砚的一个品种)写了一篇传记《万石君罗文传》,称“中书舍人罗文,久典书籍,助成文治,厥功茂焉,其以歙之祁门三百户封文号‘万石君’,世世勿絶。”从此,“万石君”的名字流传开来。在章慧智看来,某些程度上,这些称谓也体现了那个时期文人雅士的“浪漫主义”。收藏类别说起对砚台的收藏,自古就有。纵观中国历史,书法家嗜砚、藏砚、编砚谱、著砚文者,代不乏人。其中特别著名者如唐代柳公权;宋代欧阳修、米芾、苏东坡、陆游;清代朱彝尊、高凤翰、纪昀等,他们的《论砚》、《砚谱》、《砚史》、《研评》、《砚录》、《说砚》、《阅微草堂砚谱》等影响深远。在文人藏者看来,砚既是实用器,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把砚作为一种收藏,作为一个研究对象,非博雅淹通者不能为之。眼力来自于实践,学养决定砚识。砚者研也,抛开文字学上的“砚”、“研”相通,砚亦可称为砚学,涉及材质、雕刻、美术、书法、民俗、文学、文化、历史等诸方面,实难兼通。虽然“四大名砚”广为人知,即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但实际上,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名品,如唐宋之红丝石砚,清之松花石砚,都被列为首品。宋代李之彦的《砚谱》就称,“苏易简作《文房四谱》……谱中载四十余品,以青州红丝砚为第一,斧柯山端石为第二,龙尾石为第三,余皆中下。”乾隆的《钦定西清砚谱》则把松花石砚“冠于砚谱之首,用以照耀万古”。王士祯的《香祖笔记》亦认为,松花石砚“品当列洮河、龙尾、红丝之上”。以形制论,则有足支形、几何形(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六棱形、八棱形等)、仿生形、随意形等。宋代的《端溪砚谱》记载,砚之形制有数十种典型样式,它们分别是平底风字、有脚风字、合欢四直、斧样、瓜样、卵样、人面、荷叶、仙桃、蟾样、龟样、钟样、圭样、笏样、琴样、双鱼样、团样、砚板、琵琶样、月样等。每种形制的砚台又有不同的雕刻方式,而且越到后世,特别是明清时期,形制越多,雕刻更精,并出现从实用性向赏玩性转变的倾向。以文学论,唐代刘禹锡有两首咏端砚诗,一首是《唐秀才赠端州紫石砚以诗答之》,诗中有“端州石砚人间重”之句。另一首是《谢遗端溪砚诗》,诗曰:“娲天补剩石,昆剑切来泥。着指痕犹湿,经旬水未低。”李贺的《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中“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二句更为人所熟知。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的《砚山行》,赞誉歙砚为“不轻不燥禀天然,重实温润如君子。日辉灿灿飞金星,碧云色夺端州紫”。清查慎行的《赴召集》则记载了御赐松花砚一事,其内容曰,“绿云新斲松花砚,特撤文房赐老臣。”以砚史论,更是洋洋大观。据《四库全书总目》中《子部二十五·谱录类》所录,有《文房四谱》、《砚史》、《歙州砚谱》、《歙砚说》、《辨歙石说》、《端溪砚谱》、《砚谱》、《砚笺》、《钦定西清砚谱》等。其中,《砚史》称:“宋米芾撰,芾有画史,已著录是书。首冠以用品一条,论石当以发墨为上,后附性品一条,论石质之坚软。样品一条,则备列晋砚、唐砚,以迄宋代形制之不同。中记诸砚,自玉砚至蔡州白砚,凡二十六种。而于端、歙二石,辨之尤详。自谓皆曾目击经用者,非此则不录。其用意殊为矜慎……芾本工书法,凡石之良楛,皆出亲试,故所论具得砚理,视他家之耳食者不同。其论历代制作之变,考据尤极精,确有足为文房鉴古之助者焉。”“其实,古人在收藏上非常细致,他们会为自己喜爱的藏品著书立论。而我们如今在阅读这些的时候,几乎将砚台的类别、材质、历史都大致了解了一番。”章慧智说。砚贵在“名”随着砚台收藏价值的体现,名砚在拍卖市场中的地位也在逐步上升。记者从一些砚台收藏爱好者那里了解到,过去,砚台在多数拍卖行都作为“杂项”参与拍卖,多少让一些爱砚的藏家心中不快。然而,自2007年春拍以来,杭州西泠印社连续承办了8场“历代名砚专场拍卖会”,其成交结果让藏砚者感到惊喜。据章慧智介绍,2007年西泠印社春拍历代名砚专场,对于砚台收藏者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即跨越了“万事开头难”的阶段。记者了解到,当时的拍卖会上,总共拍卖了117方砚,成交115方,成交率高达98.3%,总成交价达1832万元,比最高估价820万元高出一倍多。其中,单方砚价达16万元。即使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2008年和2009年春拍上,砚台的拍卖成交率也达70%至84%。2009年后,砚台收藏市场不仅回暖,而且势头强劲,一路飙升。西泠上拍的98方砚,成交94方,成交率达96.8%,总成交价为1419.9万元。其中一方清代“和轩氏紫云砚”以548.8万元成交,创下当时拍卖历代名砚的最高纪录。而2010年春秋二拍,其形势更是居高不下,春拍79方砚,100%成交,其中两方名砚拍卖价超过百万元;秋拍83方砚,82方成交,成交率达98.8%,有4方名砚价格跨百万元。砚台拍卖如此成功着实令外界吃惊。砚台拍卖为何如此受收藏者追捧,甚至有力压其他经典文玩拍卖市场的价值。“显然,这样的秘诀在于‘名’上。砚台的价值除了用料之外,便是它的‘名’。”章慧智告诉记者。那么,何为名品砚台,又有什么标准?专业人士认为,中华名砚(包括古砚和新砚),一直受到“六名”的影响,行家亦以“名”的多少来论高低,评贵贱。“六名”,即名砚、名坑、名品、名师雕刻、名人题铭、名家收藏。一方砚上,其“名”数越多,就越珍贵。而能戴上“六名”砚之冠的砚台凤毛麟角,可算作最高档次的砚了。古代流传至今的名砚已极为罕见,因此在艺术品市场上行情日益看好。在香港某拍卖市场上,曾出现一方17世纪出品、由国画大师张大千收藏的端砚,经众多买家多轮竞争,最终以38.5万港元落槌。而在北京翰海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一方清康熙时期的绿端石夔龙纹砚估价为40万至60万元,结果被买家以176万元拍走。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当代艺术品潮流的发展,当代大师的精品、珍品之砚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价位也一路走高。纵观近几年拍卖市场上当代名砚和历代名砚的表现,一些场次,新砚在总成交价、最高拍价、平均拍价上甚至超过了古砚。在业内人士看来,与古砚相比,新砚具有几个优势,如新砚比古砚好鉴别、易观赏。古砚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其文化底蕴虽深厚,但精、珍品古砚,寥若晨星又很难鉴别。据悉,已故国学大师张中行亦是一位雅砚、藏砚的大家。他对鉴别历代名砚这样论述:“古砚作伪的手段很多:旧匣装新砚,旧砚刻假铭,用墨色掩盖水泥修补过的残砚,摹刻伪造名砚等……民间流传的古砚,不是苏东坡就是赵子昂,甚至还有虞世南、李太白的,可以推断十之有十是假的。”而新砚就没有这么多的麻烦,一砚在手,一目了然;如果搞不清楚,刻砚、铭砚者都健在,一打听也就了然。而且古砚长期使用,墨汁侵入,使砚的石质、石品模糊不清。而新砚的石品如鱼脑冻、蕉叶白、天青、青花、冰纹……历历清晰。除此之外,由于砚的功能发生变化。历代古砚虽然在造型上式样颇多(约70种以上),但主要是实用,摆脱不了“器以用为工”的传统特征。而新砚不仅继承了古砚的式样,又使雕刻艺术深化发展。雕砚家在追求“新”、“奇”、“美”的过程中,利用砚石的自身结构、形状、石品花纹等特点,“以石构图,因材施艺,以色取巧”,突出自然神韵,制作出的砚台也因此受到藏砚家的喜爱。如何鉴定如今,许多砚台投资收藏人士开始把收藏的目标瞄准更多具有收藏价值的砚台。比如明清时期,汇聚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在北京造办处雕琢的各式砚台。当时,在砚台材质选料、磨制工艺以及雕刻手法方面,已经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所以,全国各地都涌现出许多精品;而民国时期,上海出产的海派写实澄泥砚,也是收藏投资的热门品种。砚台的收藏投资,懂行是非常重要的,好的眼光往往会带来意外的回报。上海一家古玩店的老板李先生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鉴定砚台确实有一些学问。“我们业内一般先看三个方面:一个就是材质。目前,国际艺术品市场上的中国古代砚台拍卖价较高,大多是端砚;第二就是它的雕刻工艺;第三就是它的造型品相。一般来说,方形、圆形的砚台要比不规则的砚台价格贵得多”。人文背景对砚台的价值影响也非常大。俗话说,“砚贵有名,身价倍增”,指的就是砚台上面的铭文。许多名人对砚台,特别是久负盛名的端砚、歙砚备加喜爱,他们会在自己使用过的砚台上留下诗文或警句。几年前,上海拍卖的一件唐云先生新刻书画的“宋老坑端砚”成交价是8万元;中国嘉德一件清初端石“井田砚”以12万元被买走;另外,中国嘉德以5万元的价格拍掉一方清康熙菠萝纹砚;一方“纪晓岚铭”清端石日月长方砚的市场估价达7万至10万元。记者还了解到,尽管年代的长短对于藏品的价值有一定的影响,但砚台非常独特,它的价值就不一定是由年代来决定的。比如宋砚、唐砚甚至汉砚,砚台石质比较粗糙。尽管它的收藏价值很高,也很名贵,但是它的市场价格不见得很好。仅是从研究的角度来看,仍然具有一定收藏价值;而明清以后,文人对于石质要求很高,所以明清以来的砚台价格越来越高。当然,除了对砚台价值的基本鉴别外,收藏者还需要了解一些养护和收藏要诀。记者从李先生那里了解到,保养砚台,首先要避光:砚如果放置于窗前案头,应避免阳光直射,否则砚质会出现干燥的迹象,日晒过久砚匣也容易干裂。“玩赏砚台时,桌上最好铺上毛毡,砚不要接触金属和玻璃等器物,更不可以将砚重叠放置,以防碰伤。”砚台收藏爱好者陈辉告诉《国际金融报》,而且在对砚台涂蜡时,有人将蜡涂遍砚身,有的还涂抹植物油以为可以养砚,但这些做法并不妥当。“蜡可以涂于砚四周,底部要薄而适中,最忌将蜡涂在砚堂磨墨的部分;往砚上抹植物油的做法也是不妥的,因为植物油属慢干性油脂,会使砚污秽不堪,并散发出一种怪味或产生霉变。”陈辉表示,在砚匣保养时,应经常打蜡以保持砚匣光泽,防止潮气侵入。在陈辉看来,最关键的是洗砚,砚使用过后,应养成随即洗涤的习惯,不可使砚留存宿墨,以免因墨干燥龟裂而燥损砚面。古人也有:“宁可三日不洗面,不可一日不洗砚”的说法。《屠隆考·余事》云:“日用砚须日洗去其积墨败水,则墨光莹润。若过一二日,则墨色差减。”看来从用墨的艺术效果来讲,洗砚也是很必要的。关于洗砚的方法,前人总结甚多。《砚林拾遗》载:“有癖砚者,每晨舆面,水注木盆以莲房浸良久,取出风干,水气滋渍,积久有光。忌柬纸拭,能伤砚锋。”陈辉也强调,洗砚应以角清水涤之为妙,也可用半夏擦去砚面滞墨,或者用丝瓜瓤,莲房壳慢慢洗涤。采用这些洗涤方法,即涤去墨垢,又不伤砚。与此同时,砚台的使用也很关键。专业人士指出,佳砚不可用劣墨,如松烟墨杂质较多,质地不纯,用时易划伤砚面。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如何鉴定砚台的品质与价值
如何鉴定砚台的品质与价值
鉴别古砚首先要了解中国砚台发展的历史,我国最著名的四种砚台分别是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这四种砚台因为材质、品像出众,是历代文人书桌的首选,所以购买时特别要注意流传有序。
如果无法通过传承有序的方式判断古砚,则需要通过品、工、质、铭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鉴别,首先是品、工,古人制作砚台都是人工雕刻,当时砚本身是一件非常风雅的物品,外型美观大方,而现代的砚台都是机器压制,人工雕刻痕迹就成为砚台好坏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是质,以四大名砚之首端砚为例,端砚之石是三四亿年前泥盆纪地质时期,经过高温高压后形成的泥质变质岩。它含软的泥和硬的硅,砚石刚中带柔。端砚石品常见的有鱼脑冻、荡青花、蕉叶白、天青、翡翠、金星点、水纹、金钱线和石眼等,购买时千万不要认为这些纹理、斑点是瑕疵,这些都是端砚的特点。
铭,指砚的雕刻者在砚的某个部位题诗或作句,如果砚身没有落款或名讳,诗句、作句的书法优劣或者文笔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古砚的价值。
此外,四大名砚中除澄泥砚尚能批量生产外,其余三种砚因为原材料枯竭,产量已经非常少,如果你对制作古砚的原材料了解充分,遇到这三种砚不妨买下来,目前古砚的升值潜力相当可观。对于有意进行古砚收藏的玩家,专家特别提醒,古人判断砚台好坏主要是依据使用的舒适度,所以掌握一定的书法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砚台的好坏取决于雕刻水平的高低,花纹的繁复、镂空的图案能体现出匠师的雕刻水平。很多砚台上都有屹立在云间的松柏,引颈高歌的仙鹤,张牙舞爪的蟠龙,旁边还刻着一首诗,非常有气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砚台收藏与众不同 收益稳风险低成杀手锏
  近期,报道了收藏家马未都对话世界古董大咖朱塞佩&#183;埃斯卡纳齐时说的话,“我认为古董比好,至少它不会像股市那样暴跌”。这一句简单的对话,似乎惊醒了一些深陷泥潭的股票玩家。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褪去盲从,拓宽投资渠道,避免在股市里孤注一掷,继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每日经济新闻()》理财部特别为投资者开辟一片的&#8212;&#8212;另类收藏系列,为投资者提供一些可以触及到的,门槛相对较低的,普通投资者可参与的收藏品种。  ◎每经实习记者 王心田  据央视报道,目前有大约8000万人在搞收藏,投资收藏的人越来越多起来。而中国的艺术品投资市场,名家书画作品价格高,当代艺术家作品难估投资潜力,古董物件难辨真伪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普通投资者。  看着艺术品收藏市场越来越繁荣,大家都有一颗想入门的心,却又不知从何下手。这一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带您入门砚台收藏,了解历代文人案头摆件的故事,讲述砚台投资收藏的技巧,助您“淘金”另类收藏。  古砚、新砚价格“齐步走”  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受到历代文人追捧。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更是酷爱藏砚。自古就有“米癫拜石”的千古佳话,曾有一位江南富商央求米芾这位“砚痴”,愿以一座园林豪宅换得他所藏的一方南唐后主李煜的灵璧石砚。砚台自古就有投资收藏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近几年来,古砚台的拍卖价格更是稳步上升,屡创新高。自2007年,杭州西泠印社推出“历代名砚专场”后,砚台拍卖就此脱离瓷杂类,成为独立的拍卖门类。  即便是在2008年全球危机后,经济疲软的几年里,砚台的拍卖成交额也相当亮眼,如2009年西泠印社“文房清玩&#183;历代名砚专场”中,“吴昌硕铭、沈石友铭石破天惊端砚”以235万元成交;2010年,北京保利春拍,清乾隆“乾隆御用”御题诗澄泥伏虎砚及紫檀盖盒以1400万元成交,当时打破了砚台拍卖的世界纪录。  近两年来,砚台的价格依旧维持在高位,2012年中国嘉德春拍中,一方清铭紫云砚估价150万~250万元,成交价高达586.5万元;2014年,一方梁金凌清明上河图砚成交价更是高达2200万元。  古砚值得投资毋庸置疑,不过作为没有收藏背景的艺术品爱好者,投资新砚收藏显得更为切实可行。  近几年,新砚价格也是涨幅可观,市场极为看好,并有赶超老砚的态势,许多当代名家,国家级大师雕刻的新砚价格不菲。新砚市场价格走高,主要是作为“四大名砚”的歙砚和端砚目前涨势惊人。  据中国古玩网介绍,“几年前才20元一块的制砚石,现在能卖到2000元。过去千元级别的货色,如今身价已高达7万余元。在老坑歙砚的原材料产地,由于制砚的坑口已被保护起来限制开采,当地农民几乎都在自家后院里囤积了大批原石。”这样的情景大有囤积居奇,抬高市价的架势。  与此同时,同为“四大名砚”的端砚也面临资源稀缺的现状。业内人士坦言,“10年前一麻袋普通的老坑石只卖100元,巴掌大的老坑石还被拿来填路,2万元就可以买到半车拖拉机的老坑料,而如今许多名坑的上等好料被抬高到8万元一块。”优质资源少,资金关注多,这就是砚台作为资源型收藏品的价格近些年来疯涨的根本原因。  主营文房四宝的百年老店“诗婢家”的谢总经理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理财部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已连续三年端砚缺货,一直都没进到货,今年刚到了一批新货,已经是运气很好了,我们算是西南地区很具规模的老店了,端砚销售是最好的。如果我们都缺货,那么说明这个市场上的老坑砚台已经很紧张了。”  由此可见,老坑石料资源越来越少,越到以后,坑料奇缺的现象会越来越显著,那么即便是一方几千块老坑的新砚,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增值的空间也是巨大的。  真品、精品具有稀缺性  投资砚台的优势除了它本身历久弥新,便于保存,同时蕴藏着中华文化的传承外,其真品、精品更是具有高度的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纵观投资市场的产品,收益都是伴随着风险而生的,收益高则风险也高,风险低则收益也较低。然而,砚台却是少有的投资风险较小、收益较高较稳定的藏品。  好的老坑砚台,价格的波动风险之小,几乎没有下滑,一直处在上升趋势中。“诗婢家”的谢总经理谈到,“目前,由于砚台作为文玩收藏的品种,没有经历过市场爆炒,所以相较前些年风靡的紫檀、海黄价格的大起大落,砚台的价位一直非常稳定,并且呈稳步有序上升的态势,上升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即便是近几年艺术品市场不好,走势低迷,砚台的价格也没有受到影响,原因就在于老坑料本身的稀缺性。”  记者了解到,由于现在砚台收藏还属于冷门,赝品也相对较少;而新砚比古砚好鉴别、易观赏,价格也相对较低,作为普通投资者,如果能够入门,投资收藏到一方名坑的新砚,由此培养出对砚台的一些研究兴趣,结缘砚台圈内的一些爱家、藏家,进而扩大收藏品种范围,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经过长时间的经营,再加上砚台价格持续上升的走势,其投资收益也是较高的。如果砚台收藏市场受到持续关注,没有被爆炒过的砚台一旦被市场锁定,其价格想必会迎来一番新的上涨。  当然只要是投资就会有风险,有意识地控制风险很重要,有人捡到好货自然有人受骗。近年来,砚台市场一直不温不火,由于老坑料限制开采,物以稀为贵,价格自然上涨。  可是,砚台价格一旦受到爆炒,当价格严重脱离价值的时候,投资者就需要谨慎操作了。对于初级入门者,可以多跟懂门道的资深玩家接触,请有资历的专家把把关,这是最有效降低风险的办法。此外,要对自己有规划、有定位,就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收藏砚台有四点诀窍  砚台既然值得收藏,并且投资升值空间巨大。那么,砚台千万种,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选择有价值的砚台来投资收藏成为首要的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评判砚的优劣,有四个基本的诀窍。  一是看砚台的材质、工艺、品相、铭文等。记者采访到几位资深砚台藏家,他们都介绍道,“看砚首先看坑口,是否是四大名砚,是否是老坑,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而人们常说的“四大名砚”指的是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河砚和山东的鲁柘澄泥砚,其中端砚的坑口有十多个,最知名的是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  砚台价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厚度、大小以及形制,进而考究其石质纹理,包括是否有青花、鸲鹆眼、胭脂火捺、金眼线等;而雕工也有讲究,明清砚台的雕工更好、更成熟,但是素工的文人砚有时候价位反而更高。  作为更适合普通投资者入手的新砚,“诗婢家”的谢总经理介绍道,“我们老店合作了几十年的供货商蔡家,是家族上百年传承下来的制砚作坊,其最有名的是砚台上面有龙纹雕饰的“蔡家龙”,他们家制作的新砚很有特色。”所以说,选择砚台的雕工时,也尽量选择相对有名的作坊或者有级别的大师作品。  普通的入门级投资者,常常会觉得不规整的砚台似乎更美观,价格应该更高。其实不然,“诗婢家”的谢总经理表示,“一方规整的砚台,意味着它会耗费更多的石料,面临更多的边料切割,这无形中会产生更高的成本。”  说到铭文,记者从藏家李先生处了解到,“一般收藏古砚,讲究历史流传有序,名人藏过的砚,砚的背面多有名人题字,这种给砚台产生的附加值能大大提升砚台价值。”  二是赏砚的技巧从视觉过渡到触觉,就是用手抚摩砚台,感觉是否滑润细腻。滑润者,石质好,粗糙者,石质就差。上述藏家李先生谈到,“好的砚台石质,摸上去就如婴儿的肌肤般细腻光滑。另外,上品的端砚哈气生雾,次品则哈气速干。”  眼看手摸以后,第三则是敲,就是用手指托住砚台,手指轻击之,侧耳听其声音,如果是端砚,以木声为佳,瓦声次之,金声为下。如果是歙砚,以声音清脆为好。  最后就是洗,指的是把砚台上的墨痕洗掉,还其本来面目,这样更容易看清砚台是否损伤或有修理过的痕迹。藏家李先生说道,“拿到一方砚,最常用的方法是沾水试砚,砚一遇水,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波纹,这样稍微有所研究的人搭眼一看,就可以看出各名坑的纹眼特征。”  另外,投资者如果想要投资名砚,做好这六名的识别,即名砚、名坑、名品、名师雕刻、名人题铭、名家收藏,就基本可以入门了。  砚台购销渠道多样  普通的初级投资者,想要购买砚台,有几种可以选择的渠道。第一,就是在当地有名的经营文房器物的老店去“淘宝”。这些店里会不定期地入库一些好坑口的名砚,有意向的投资者需要有所研究、随时关注。  就如投资股票一般,毕竟有研究的理性投资者更容易在股市捞金,投资砚台也是一样。全国有名的经营文房四宝的老店有北京的“荣宝斋”,上海的“朵云轩”以及成都的“诗婢家”。  第二,选择参加砚台拍卖专场竞拍藏品。根据雅昌拍卖网的数据显示,各价位的砚台都可以通过各类拍卖行参加拍卖,例如2014年10月,书画艺拍上官窑圆砚,估价800元,成交价920元;2015年6月,上海鸿盛拍卖的一方歙砚,估价1000元,成交价3450元;2014年9月,一对碧玉嵌白玉砚,估价5万~6万元,成交价10.35万元;2014年4月,AA中国艺海拍卖,一方端砚估价16万元,成交价27.50万元等。  第三,圈内人士的互相转手。遇到一方好的砚台,爱家都是不惜重金愿意收藏的;第四,去到名砚产地收购名坑好料。如“诗婢家”的谢总经理就表示,“这次诗婢家入库的一批老坑端砚,刚刚到货,很多客人就已预订了,预计一经销售,很快就会售罄。”  这进一步说明即便是新砚,只要是好料好工,也是非常具有投资价值的;同时,市场上好的砚台这么畅销,投资者一旦决定出手,卖出变现的流动性也并不差。  中国文化网显示,“2009年后,砚台收藏市场不仅回暖,而且势头强劲,一路飙升。西泠上拍的98方砚,成交94方,成交率达96.8%,总成交价为1419.9万元;到了2010年春、秋二拍,其形势更是居高不下,春拍79方砚,100%成交,其中两方名砚超过百万元;秋拍83方砚,82方成交,成交率达98.8%,有4方名砚跨过百万元。”这样高的成交率再一次印证了砚台的投资变现的可操作和可实现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砚台历来受到艺术家的喜爱,藏砚的文化传统早在古代已流传到国外,由于日本对传统文化的保留传承做得很好,他们曾去到名砚产地,大量的收购石料,也有很大一批早期从中国买到的砚台精品;许多大规模屯料的制砚厂商,很多时候也想方设法从日本人手中去把以前流落国外的老坑砚台买回来,因为他们明白,好坑口的石料会越来越少。  砚台的投资收藏已受到中外人士的关注,外国投资者尚且意识到了好砚的投资价值,作为更容易接触到名坑名砚的中国投资者,更加应该在这片另类收藏的新大陆里觅得一些投资收藏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支撑制好砚的石料资源会越来越少,砚台这样资源型的藏品在未来的投资潜力可以想象。(每日经济新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coguo]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16.98万起16.98万起
11.9万起11.9万起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挑选砚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